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科技发展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战略

第1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1.高校科技发展经费不足,缺乏必要的试验设备

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但是高校也需要兼顾教学建设,其办学经费往往无法支付巨额的科研经费支出。而科技开发和研究需要经历理论研究、试验验证和生产实施等三个环节,其中试验研究需要占据大量的经费,高校少量的办学经费无法支撑实验经费的支出。另外高校虽然具有研究开发的环境,但是一旦进入试验阶段就需要投入试验场地、供水、供电、试验设备等基本条件的构建,因此,高校很难真正落实科技研发计划。

2.高校科技发展缺乏完善的政策引导,未形成产业化效应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都将科学研究的重点放在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上,高校教师的职称福利、待遇升级等都与数量和科研项目数量挂钩,教师很难将科研的精力投入到科学实验和产业化构建上。教育事业发展政策与科研政策也没有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因此,无法形成具有产业化效应的科研活动,科技人员的研究积极性不高。

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下高校科技发展的意义

1.高校科技发展有利于积聚社会资源

推动高校科技发展,并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有利于构建集约化和基地化的高新科技发展区域,推动先进知识、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资源的积聚,也有利于推动政策环境的构建与推动先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吸引具有科技发展资源的先进企业聚集到高校周围,催生具备科技转化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先进工业园区。

2.高校科技发展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化

高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将先进的高新技术注入到传统产业中去,促使企业更加快速、更加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还能够不断的吸收先进的人才进入院校和企业,及时将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导技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促使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大量的新兴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新技术向大中型企业转移,促使高校所在地区的整个产业升级和改造,从而最终推动地区产业化的构建。

三、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下高校科技发展战略分析

1.借助企业发展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高校虽然具有相对丰富的科技资源,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试验基地以供科技人员进行试验和研究。高校具有的优势是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人才,企业具有的优势是科研的动力和资金设备投入。因此,推动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策略。国家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长信,鼓励企业对先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但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资金建设研发机构、开展研究活动的还是十分有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能够先进的人才进行技术的攻关。推动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优势的转化亦有助于及时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因此,校企之间必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策略,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难关的攻克。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研成果共享

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共享需要国家、企业、高校的共同推动。国家、高校与企业都需要从制度建设和成果保护等方面入手,以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科技产业化的推动助力。首先,高校在企业的支持下进行科学研究,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要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通过投资的引入推动研究成果向生产成果的转化。高校可以引入风险投资,利用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实现成果的转化。其次,企业要建立专业的成果转化基地,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方式的发展。企业可以建立中试基地,以自身的资金支撑高校研究,并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开发具有前景的市场项目,将高校研发的科研成果投入到企业生产中去。另外,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能够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强化校企关系的深化。政府可以制定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的实现。

3.强化科技咨询服务,建立科研管理机制

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形势下,高校的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将高效科研机构构建成为企业发展的服务咨询基地。高校要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同时建立先进的科研管理机制,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并在研究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高校不仅仅要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筹划、组织、管理大型科研项目建设的能力。高校必须要从市场角度出发,从制度的创新和改善入手,建立能与科研产业化机制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制度,从而推动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结束语

第2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对应关联中,即特定形态、水平的科学技术与特定形态、水平的生产力、生产方式是相互对应的。工业生产的发展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工业革命以来所实现的三次产业革命(工业文明范畴内的产业革命)就是与三次科技革命相对应的。在现代生产中,尤其是在生产的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因素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力量。因此我们在讨论社会生产活动的未来发展时必须把探讨未来生产活动中的科技因素放在首位切实弄清支撑未来生产的科技因素是什么。事实表明,目前工业化生产正在向新工业化生产转变。那么,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中就必定有其特定的新科技因素在发挥支撑作甩否则根本不会出现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另外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决不是零零星星的科技因素而是一个丰富的完整的新科技群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我们把这个与新工业化密切关联的新科技群就叫作‘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或‘新工业化科技体系”。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特点

 

人类文明是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与改造自然物质层次而向前演进的。采猎时代是‘采集渔猎天然生物(采集植物、渔猎动物)的时代’,农业时代是‘人工生产生物(种植植物、养殖动物)的时代’,工业时代是‘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原料与能源)的时代”,新工业时代则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从微观层次人工生产化学新材料并加工制造新的宏观物品、深层次循环利用化学资源)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时代实质上是不同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化具有不同于并且高于工业化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弄清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特点是我们进而认识和把握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特点的前提。

 

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四个。

 

第一,新工业化生产是从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的生产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新工业化生产既可以把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用于再生产而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还可以人工设计、生产出自然界所不能提供的无比丰富的化学物质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出日益复杂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其性能、规模都是工业化生产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创造出人们今天尚不敢想象和难以想象的各种奇迹也只有在这种科技和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才能最终实现人造生命。

 

第二新工业化生产是深层次循环式生产。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智能化的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形成了可以把一切小分子原子物质资源当作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这就为建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奠定了基^^所以当人类遇到了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存困境时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就被运用于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方式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品都可以作为资源进入再生产,从而把工业化生产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产资源一再生产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所以只有新工业化生产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是真正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生产。

 

第三,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从物质群体结构角度上讲新工业化生产又是走出作为生物圈和高级化学物质圈的地球而把太空大尺度低级物质群体(月球、行星、太阳系乃至更大天体)作为劳动对象的生产,亦即太空化的生产。这就是说在新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再局限在地球上将在大尺度的太空中展开。

 

第四,新工业化生产是高度智能化的生产。不论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中的生产,都不再是简单的直接的人工生产,而必须是依赖高智能化手段进行的生产,包括高智能化的工具和高智能化的控制方式所以,在新工业时代信息化将发展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即智能化阶段。

 

新工业化生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只有具备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才会形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从新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如下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新工业化科技是一个科技群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在工业化生产发展中,每次产业革命与之对应的科技革命都发生在较小的特定领域。然而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是一场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大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质变,生成了一种崭新的完整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就不能再单单依靠某一个领域的科技革命,而需要众多领域的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科技体系。

 

第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凸显技术作用的新科技体系因而也是一个与产业化十分密切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在其总体上主要是一个高新技术体系正是它的高新技术特点决定了它在新工业革命中的关键作甩即它可以直接产业化而形成新兴产业并生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实践应把侧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的研发及其推动它们的产业化上同时也表明基础科学的研宄要相对稳定一些重点在技术开拓上。

 

第三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突出各学科渗透尤其是各种技术集成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生产,不论是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不论是深层循环式生产还是高智能化生产,都不是某一种单项技术所能完成的都需要各种高新技术的有效集成因而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第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以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为关键科技要素的新科技体系。工业化生产也需要相对应的科学技术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在宏观层次上认识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使人们能够采掘天然化学资源并进而加工制造各种工业产P品包括从宏观层次上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利用。新工业化生产要能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这就需要新科技体系中的关键科技和主导科技应是在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上进行微观生产的科技或科技集成它将影响乃至决定其他相关科技的作甩并渗透到相关科技中发挥作用。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包括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

 

现代科技有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体系科技分支门类众多,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的关系有远有近只有那些直接关涉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门类才是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新科技体系,必须包含以下七个主要科技分支。

 

1、信息智能科技。信息科技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己作为支撑科技出现,从而实现了工业信息化。在新工业化中,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更高水平从而成为微观化生产、深层循环式生产、太空化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支撑从本质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生产,没有智能科技是不可想象的。智能科技包括作为硬件的智能机器研宄、作为软件的智能程序研宄以及信息通讯方式的研宄都需要有一个质的突破性发展才能真正支撑起新工化生产。

 

2、纳米科技。纳米科技本质上是微制造科技是从小分子、原子层次上操纵物质生产的科技。纳米科技既可以制造各种信息化智能化的微型机器又可以制造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以进一步加工制造各种宏观新产品。由于纳米科技直接形成微观制造生产力,在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纳米科技及其产业化己经突破了工业化生产的范畴它不再停留在对天然化学物质(矿藏原料、能源)的采掘加工上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人工创造化学新物质,这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根本标志。

 

3、生物科技。生物科技的发展很迅猛但生物科技从物质层次上讲可划归到纳米科技即微观生产科技因为现代生物科技主要也是从分子乃至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研宄和生产的。这表明,人造生命和改造生命最终要从细胞层次、生物大分子层次走向小分子、原子乃至更深的物质层次这己经属于化学物质的改造与生产的层次,因而本质上属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而不再属于工业生产力或农业生产力。同时这也表明新工业化生产必须仰仗生物科技传统的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等都需要生物科技去推动和深化使之升级为新工业化产业部门生物科技还可以催生出新的生物产业部门而不断扩大新工业化的范围和深度。

 

4、新能源科技。能源具有时代性,不同水平的文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使用的能源是不一样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主导能源是化学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最终出现了化学能源危机。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必定要开发新的主导能源即使化学能源不匮乏它也不会再以化学能源为主导能源^按照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深化的发展规律看新工业化的主导能源应是物理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但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新能源科技主要就是对核能、太阳能等物理能源的研发科技。

 

5新材料科技。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矿藏即天然化学物质,新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深入到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但人类生活不可能直接依赖于这些微观小粒子,所以,新工业化生产必须把微观小粒子人工合成各种化学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成各种宏观生产生活用品。人工创造的各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新性能用它们加工制造的各种物品也会生成新的日益复杂的功能^新材料科技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在新工业化发展中,新材料科技将获得巨大的飞跃和发挥巨大的作用。

 

6、生态科技。生态科技不像上述科技分支那样专门化它主要是对各种科技的集成运用。新工业化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科技,主要是深层循环式生产所运用的各种科技。只有使物质生产资源在小分子、原子层次上循环利甩才会有效克服资源匮乏、废弃物污染环境等生态危机问题没有深层循环式生产就形不成完整的新工业化生产体系也不能克服生态危机所以,深层循环式生产科技是最重要的生态科技。其次还包括各种环保科技、生态建设科技而这些科技在本质上都是参与形成比工业化更深层次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

 

7、太空科技。微观生产科技、深层循环生产科

 

技,都是从物质个体角度来确定的人工化学生产科技,即从小分子、原子、亚原子层次入手的生产科技。若从物质群体角度看化学物质的群体是由亚原子、原子、分子物质组成的各种宏观天体如卫星、行星乃至恒星。新工业化作为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它必然把劳动对象从作为生物圈和高化学圈的地球拓展到更大的低化学物质群体即地球之外的天体上首先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再就是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包括更深的太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太空科技也就必然成为新工业化的科技支撑。信息智能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和太空科技它们自身又都是一个亚科技体系,拥有众多更小分支。这七大科技门类形成了统一的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还有许多科技门类与新工业化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但相对而言要间接和远一些可不列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分支。

 

(二)新工业化科技分支的相互关系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七个主要科技分支具有不同的对象、内容和作甩在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的讲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共同支撑着新工业化生产。它们不是分散要素的机械组合而是有机统一的,从其绝对意义上讲是缺一不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信息智能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前提工业化是从机械化生产开始的信息化使工业化达到了顶峰,但仅凭信息化不可能使工业化生产转变为新工业化生产,原因在于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环节上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上然而,信息化及其高级形态的智能化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控制与生产,这才使微观化生产和太空化生产这些非直接的人工生产活动成为可能所以信息智能科技不仅把工业化推进到了顶峰也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科技前提条件。

 

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主导。它们作为微制造科技在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甩把工业化的宏观生产推进到微观的小分子、原子层次从而形成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它们对于其他科技分支的高渗透作甩不论是信息智能科技还是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都广泛包含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等微制造科技的作用。

 

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不论信息智能科技还是纳米科技、生物科技,都离不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作为基^础它们还都要参与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而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新能源新材料一方面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对象另方面又是新工业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

 

生态科技、太空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生态科技是一门集成科技,它要建立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各个科技分支都必须参与其中。要自觉地参与这种组合有意识地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否贝|丄各个科技分支不会自动地生成深层循环式生产。然而只有建立起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人类才会跳出单向生产过程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科技及其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体现着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另外,太空科技及太空化生产生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各个科技分支都要参与太空科技的集成都要参与太空开发建设新工业化的太空社会。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各个科技分支的作用不同表明它们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实质上是相互补充的集成作用。只有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它们才能形成完整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甩推动着新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发展的战略对策

 

目前,工业生产方式己陷于严重危机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尤其是新工业化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的主流将在21世纪转向新工业文明。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向新工业化必须争取在21世纪内基本实现新工业化。为了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放在首位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新科技革命来推动新产业革命,并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里我们就我国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提出如下九项初步对策建议

 

(一)21世纪科技发展的宏观展望与对策

 

在过去的20世纪里物理学是拉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火车头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刷新了整个科学技术的面目。此外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也很突出,尤其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结合从亚原子、原子、分子层次上深入揭示了物质结构以及生命的秘密。从总体上讲20世纪的科技推动工业化发展达到了顶峰,并开拓出新工业化的崭新路径。

 

在21世纪,物理学基础理论仍是科学的最前沿,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研宄将会有关键性的突破,形成更深入更统一的新理论能够对能量、引力、时空、宇宙结构与演化等根本问题做出更深入更统一的揭示。这将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与改造进入更深的层次。但总的讲来,在21世纪的相当长时期里作为科技大厦基础的仍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将更深入地揭示物质在亚原子、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层次上的运动规律并把对这些规律的认识运用到技术上去形成一系列新工业化范畴的新技术把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完全推进到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以及人工创造生命的新时代形成深层循环与太空开发相统一的人工化学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

 

所以,在21世纪里中国科技战略的总体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在基础研宄的层面上要广泛关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应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持久地进行物质结构和宇宙理论的研宄力争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推进研宄中作出突破性贡献第二,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化的层面上要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1)21世纪前20年重点开拓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关键领域并形成新科技产业在重点领域居于世界前列;2)2021年到2050年建立起完整的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并大力推进新科技产业化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3)21世纪后50年继续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领导世界科技发展新潮流全面推进新工业化建设并基本实现新工业化。

 

(二)信息智能科技发展战略

 

信息科技在工业化后期获得飞速发展并形成了领头产业信息科技在新工业化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不论微观化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都不可能由人直接控制因此信息科技成为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必然会有更大发展。信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是:(1)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形成智能科技的新阶段;(2)由于相关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技术将有巨大突破(3)数学、脑与认知科学的进展将可能引发计算机结构、网络通信模式以及信息表达与处理方式的新飞跃人机将实现直接耦合;(4)智能工具将向人的智能挑战在诸多生产生活领域代替人而发挥更能动的作甩社会活动高度智能工具化。

 

中国发展信息智能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在21世纪的宏观发展中应始终坚持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广泛普及和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高度智能化社会;(2)大力推进信息智能科技的研宄与开:发尤其要重视信息智能工具的硬件与软件的新突破要使我国的信息智能科技尽快居于世界前列;3)高度重视信息智能科技与其他科技分支的相互联系和集成作甩努力发挥信息智能科技在中国新工业化进程中的强大推动作用。

 

(三)纳米科技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纳米科技正处于大突破时期在大规模产业化上还需一定时间。但是纳米科技的实质在于可以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物质生产,这使它成为建构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生产方式的关键科技支撑因此,它的崛起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预计21世纪上半叶它将逐步成为主导性的科技力量。

 

我国发展纳米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充分认识纳米科技的重要战略地位,准确定位纳米科技在新工业化科技体系中的主导作甩以纳米科技为核心展开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走纳米科技强国之5各;2)把发展纳米科技与建构人工化学生产方式和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的组合与分解实现劳动对象的深层化、生产过程的循环化,拓展生产资源和克服环境污染以纳米科技大力推进新工业化(3)把纳米科技与信息智能科技相结合努力开拓信息化与微制造相结合、信息流与物质流相统一的新型社会交流模式努力实现以信息方式传输物质这个21世纪的最重要科技集成创新;(4)在推进纳米科技发展中,我们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动摇要抓紧时机从现在开始就要把纳米科技作为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点突破环节,争取在2020年前成为纳米科技强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我国在新工业化进程中的能动局画(5)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如何抓住纳米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新产业革命这一环节因4此我们必须加大财力、人力投入以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合力全力推进纳米科技的发展。

 

(四)生物科技发展战略

 

生物科技的发展己成为人们充分关注的热点。生物科技的发展有两大趋势:(1)研宄层面的趋向从原子、分子层次揭示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运动并进而把握生命的秘密;(2)应用层面的趋向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医药事业、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化。这些趋势表明生物科技本质上也属于微观制造科技它也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组合与分解的科技。在21世纪生物科技在纳米科技、信息智能科技等科技的帮助下,将实现人造生命的理想。这也是新工业化物质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在生物科技发展中的战略措施是:(1)认清生物科技发展的实质与方向争取在最终实现人造生命的目标中做出较大贡献;2)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化,尤其在食品、医药、环保产业中要大力发挥生物科技的作甩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同时要认识到生物科技在产业化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它自身不可能形成一场产业革命它将与纳米科技等一起发挥作用,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的化学物质和生命物质的人工创造与生产,所以应把生物科技与纳米科技密切结合起来共同推向产业化。

 

(五)新能源科技发展战略

 

目前,人类仍处于矿物能源为主导的时代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学能源它们有两大缺陷一是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二是污染环境。21世纪的能源大趋势是:(1)化学能源逐步失去主导地位(2)在化学能源失去主导地位之后有一个过渡阶段能源出现多元化状态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处于齐头并进状态(3)最终物理能源将占居主导地位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最佳的核能利用不是核裂变能而是核聚变能更有可能的是清洁、高效的D—3He受控热核聚变能21世纪人类将建成月球能源基地,以月球的太阳能发电和D-3He热核聚变发电来满足地球社会的能源需要。这将是新工业化能源科技及其产业化的最理想目标。

 

中国的新能源科技战略应该是:(1)努力探索能源多元化开发煤的清洁利用技术和氢气燃料技术大力提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率;2)充分认识开发太阳能、核能在提高文明水平实现新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甩积极提高太阳能、核能利用技术和利用率使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决不可停留在化学能源为主导的水平上(3)要重视月球能源开:发要充分认识在月球上建立新能源基地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21世纪的新能源最高战略目标也是建立月球能源基地这事关中国的新工业化进程与国际地位。

 

(六)新材料科技发展战略

 

材料属于劳动对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面对的劳动对象或材料是不相同的。新工业化的新材料首先是指原材料它是比工业化生产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对新工业化生产而言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物质成为生产原材料,因而各种废弃物质也都可从原子或分子层次上作为原材料而进入再生产。其次新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还包括各种人工生产的多级新材料,这些新材料不是大自然形成的甚至是大自然永远都不可能形成的新材料它们经由人工设计而被生产出来这些新材料种类很多,具有优异或特殊的性能能够进一步加工制造成功能复杂的生产生活用品。不论是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还是人工生产的新材料,都离不开新的工艺和技术它们都属新材料科技的产物。从新材料科技的发展趋势看原材料深层化、人工材料多级合成化以及材料使用循环化是三个主要趋势它们都体现了材料科技的新水平。

 

我国的新材料科技发展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

 

(1)资源深层循环利甩这需要能够研发从原子、分子层次上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满足社会对资源的需要;(2)深层加工合成新材料尤其要重视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科技以拉动整个新材料科技的发展不断开发生产出性會巨优异和特殊的多种多样的新材料;3)对传统材料的再开:发使其在性能上获得重大突破。

 

(七)生态科技发展战略

 

从根本上讲生态科技不应是一种被动的专门用于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科技它是一种积极的生产模式生态效益是其必然的结果。这种生产模式就是新工业化的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而深层循环式生产中运用的各种科技都是具有生态效益的科技其顶端表现应是能把一切废弃物质都可作为资源投入再生产的各种科技。中国的生态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要努力发展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把各种废弃物质纳入再生产;

 

(2)要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科技,把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好;3)也要积极发展预防、降低和治理污染的科技在未建立起完整的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体系之前对各种污染的积极预防和治理是必不可少的。

 

(y八)太空科技发展战略

 

在新工业化时代太空将成为人类展开活动乃至生产的场所。太空科技的大趋势是:(1)近地空间的开发各种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使用;2)空间站的建立主要用于太空观测、载人航天研究(3)深空探测如火星探测;4)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甩这将成为继探测之后的一个新动向人们己开始追问“花那么多钱上月亮干什么?上火星干什么f这表明人们对太空的研宄己转向实用性思考。

 

我国的太空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把太空科技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努力建设太空社会作为新工业化进程的突出战略目标建设最先进的太空开发强国;(2)以太空探测、太空开发为轴心展开太空科技活动尤其要重视月球能源基地的探测与建设,这是21世纪太空开发最具实用价值的目木示也最能促进太空科技的全面发展,接下来应是月球和火星的生态化改造;(3)太空开发应以高度智能化活动为主要方式即以运用太空机器人、远程遥控活动为主实现全自动化的自组织、自进化式生产,高智能化机器应在太空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倡导太空开发中的全球人类共享、共有,反对太空开发中的狭隘国家化和军事化等反文明倾向。

 

(九)保障和促进新工业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3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发展战略

生态公益林是林业分类经营中按森林多功能利用原则划分的一个大类,是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以及科学试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是由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组成,具有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实施的强制性、再生产的低效性及资源的稀缺性等特殊性。生态公益林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满足自然生态需求和社会生态需求为主体的功能,在林分特征、经营目标、效益与功能等方面都与商品林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生态公益林是人类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等生态屏障的提供者,它的建设应客观地反映地带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培育近自然的、健康稳定、能持续发挥多种生态效益的森林,这是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目标,是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遵循自然规律,用科学原理指导生态公益林建设,用科学的方法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一.森林遭破坏,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

我国的长江流域,特别是四川省,原有天然林资源十分丰富,但后来林业生产违背自然规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长江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30年代的30%以上,到60年代末已降至10%左右,出现大面积荒山,加之长期陡坡垦殖,造成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全流域每年流失泥沙量24亿t,其中71%来自上游。由于表土流失与土壤肥力下降,仅四川省的坡耕地因水土流失每年减产粮食49亿kg。见表1。

表1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森林覆盖率

30%

10%

荒山范围

极少

大面积

水土流失情况

很少

严重

森林植被的不和理采伐,降低了林地蓄水功能与对河川削洪增枯的作用。比如年平均径流量由50年代初的148亿立方米,下降到1996年的91.7亿立方米,下降了38%。见表2。

表2 

50年代初

1996年

年平均径流量

148亿立方米

91.7亿立方米

森林被破坏,还使滑坡、泥石流加重。四川省在30年代仅14个县发生泥石流,五、六十年代时扩大到76个县,70年代扩大到109个县,1981年有135个县发生泥石流,使40万人受灾,379人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见表3。

表3 

30年代

五、六十年代

70年代

1981年

发生泥石流的县

14个

76个

109个

135个

二.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途径

(一)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

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是合理保护生态公益林资源、实现生态公益林持续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是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能够正确处理生态公益林经营中的社会价值、公众参与、部门协作、决策冲突等之间的关系,改进社会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方式,协调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通过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实现生态公益林在保护下经过人力作用促进其向顶极群落过渡,向近自然森林发展。为此,要通过革新传统的森林经营理论、方法、技术与内容,制定包括生态系统管理计划、政策设计以及组织和制度安排等在内的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管理战略,实现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系统经营。

(二)生态公益林分类经营

1.林种分类经营。生态公益林包括自然保护林、国防林、试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林、革命纪念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路林、护岸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多种类型。公益林分类经营是在对公益林多功能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公益林的主导功能进行分类。实施公益林分类经营,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宗旨。通过科学的分类,确定公益林资源的主导培育目标和经营方向,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促使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

2.区位分类经营。由于某些森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其现有的生态和社会功能,而使其成为生态公益林。各辖区应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来确定重点生态区位。因此,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要结合林种分类经营,实施区位分类经营。禁止一切性质的采伐;除禁伐区以外的公益林,在确保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实行更新性质的限制性采伐,允许林下套种灌木或非木质伴生树种,提高林地利用率。

三.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一)建立稳定持续高效的生态公益林资源体系

一是大力营造混交林。二是增加区域景观的异质性,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提高区域景观的异质性,促进公益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一是恢复林草植被。二是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另一方面应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各种资金投资生态公益林经营,形成全社会办生态公益林的局面。三是建立多种管护模式。生态公益林的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应承担管护责任,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应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交通条件、管护的难易程度、社会经济水平选择行之有效的管护形式:如林权单位或经营者自行管护;林权单位或经营者指派、选聘专职或兼职护林员进行统一管护;在明确责权利的前提下,按照管护要求公开招标,承包、合作等形式进行管护。

(三)严管生态公益林,提高林分生态功能等级

一是以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为主,采取全封、轮封等形式,采用混交、抚育间伐、人工促进更新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在江河流域源头、两岸山地以现有植被为依托,重点选择耐瘠薄树种、深根性树种,进行合理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植被涵养水源的效益。二是加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管理,防止林地逆转。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地开垦、采石、筑坟、挖沙和取土等活动。三是加大管护力度,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护林防火,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是加强森林生态 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是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是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注重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目前,生态公益林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秋根,杜天真,郭晓敏.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林业资源管理,2007.

[2]杜娟,郭蕾,许博光.试论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防护林科技,2007.

第4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 煤炭企业 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

煤炭资源的持续性是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是,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不断耗损资源,其保有储量日渐减少。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选择。因此,我国的煤炭产业需要在坚持生产规模化和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同时,注重队伍的专业化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提高煤炭产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效率[1]。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煤炭开发的规划和战略管理,将各类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利用,使其与现有的技术水平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炭产业的发展符合资源禀赋规律以及现阶段资源型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格局;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煤炭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实现整个产业的系统升级,从整体上降低煤炭产业的系统风险[2]。本文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的瓶颈和约束、循环经济是我国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煤炭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1我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的瓶颈和约束

1.1科研工作滞后,科学研究的体制成了煤炭产业创新的障碍

近年来,我国的煤炭产业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单就科研体制而言,我国煤炭产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在该产业中,部分基础研究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处于源头的采矿业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自煤炭产业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行市场化运作之后,各级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对煤炭产业的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一些科研院所、矿业类高校对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明显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也大不如前。

1.2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低,煤炭产业的规模经济并且真正显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并不清晰和明朗,以煤炭为主的资源规划体系处于混乱的状态,地区之间、矿区之间的总体规划衔接的不到位,煤炭资源的开发并未能严格的围绕科学的方法进行[3]。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开发资源利用资源的情况,当地政府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煤炭资源的优势,即使在矿区的总体规划编制制定之前,矿区勘探程度不足的情况下,还会把煤炭资源分配给多个不同的主体。这样做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就是矿业权的设置和矿区的总体规划之间无法得到有效的衔接,煤炭产业的规模经济并且真正显现。

1.3以循环经济的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完整的构建起来

以我国目前煤炭产业的情形来看,为了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循环经济的思路加入到煤炭产业的发展战略之中。为此,需要构建其以“多联产”和循环经济为主体的大型能源基地[4]。这样一来,煤炭资源的低碳化利用,资源的多次转化和梯级式利用以及伴生矿的综合开发等都会从中受益。同时,还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煤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协同化进步。但是,实际情况似乎并不理想,部分省区市只关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要求,在统筹规划方面缺乏主动性和主体性。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改善,将会使资源处于长期的损失和重复建设之中,产业集聚、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都极难实现。

1.4在资源转化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煤炭企业的发展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广泛,但是也同时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5]。在煤炭资源富集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还处于较低的阶段。为了突出资源优势,为地区经济贡献力量,部分地区纷纷出台煤炭资源的转化政策,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出让”来换取其他类型的投资。虽然这种做法在经济层面上看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资源转化方面却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其中资源转化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是最为主要的矛盾之一,这使煤炭企业的发展处在了两难的境地之中。

2循环经济是我国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1循环经济为我国煤炭产业开发提供了新的机制和动力

对我国的资源型产业而言,其存在的价值和目的都直接指向了我国区域经济和国民的整体进步。为此,在煤炭产业的发展战略中,需要对煤炭资源的布局进行优化,在系统的层面上对资源的总量进行规划,通过整合和改造中小型煤矿,培育起一些大型、特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这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极有帮助的。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引入其中,这将为我国煤炭产业开发提供了新的机制、新的动力以及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循环经济是我国煤炭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的生产经营理念

对我国的煤炭产业而言,循环经济思想的引入是对该产业未来发展思路的一个“再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新的经济发展理论为支撑,在实现资源循环、经济循环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资本循环和劳动力循环。这样一来,煤炭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为社会持续创造出新的财富,还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6]。此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引入,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对废物(比如煤化工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等)的产生进行预防和综合利用,避免投入品和附属品过早的成为垃圾,在维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财富,维持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3我国煤炭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3.1注重安全发展和经济循环发展同时进行,保障煤炭产业处于长效的控制机制之中

毋庸置疑,煤炭产业是典型的高危产业,因此,煤炭产业的发展一定要讲政治、将安全,将安全生产放在一切问题的最前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提高井下装备的安全系数,任何一处矿井都要严格的按照规程要求对各类监控设备、仪器和仪表进行配置,并且要以瓦斯等级为依据配备必要的通风安全监控设施,确保隐患早知、危险早报、预警迅速;(2)要在煤炭产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质量标准化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以“标准”为准绳,严格的规范和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打造零事故的作业现场和作业区域;(3)不断的对煤炭产业(企业)的员工进行创新安全教育,并通过特定的形式对其进行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使员工都能够将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2更新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从源头上实施循环经济模式

作为节约使用、再生利用和循环使用资源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在煤炭产业中的应用首先应该更新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模式。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注重对煤炭副产品的回收和利用,通过引进和改良现有的技术和设备,优化煤炭产业的生产布局,紧紧的围绕煤炭资源的深加工,不断的增加产品的种类,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2)加大对“非煤产业”的重视力度,不断延伸与拓宽以煤炭为主体的产业链条,在这一过程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以煤为主,做大和扩大煤炭产业的辐射面,使该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4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煤炭产业在矿井建设、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在这一现象的背后,还存在着一定的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世界范围内,碳排放问题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煤化工产业中的废水、废气的排放等问题已经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都需要我国煤炭产业进行积极的面对。本文只是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但是众所周知,这一问题的庞大需要持续的讨论、不断的实践和持续的修正。

参考文献:

[1] 张文锦.发展自备铁路是煤炭企业解决货物运输问题的根本[J].铁路与运输,2009(14):19-21.

[2] 何泽平.探究新时期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J]. 中国经济周刊,2010(4):31-33.

[3] 林永清.煤炭企业投资自备铁路建设的经济价值预测[J].上海财经导报,2009(15):56-58.

[4] 张国宝.中国能源发展研究报告(2010)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第5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民用客机;客户服务;满意度;客户粘性;波音公司;空客公司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009-02

世界两大民用客机制造商波音、空客,从来都是把客户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而巩固它在民用客机市场的首居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民用客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的先进性,更在于客户服务的能力,这关系着中国民用客机的发展前景。只有在全球客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客户服务的能力,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粘性,才能握住赢得民用客机发展事业的成功砝码。

1 我国民用客机面临的严峻考验

当前对于我国的民用客机,它有别于军用飞机,民用客机的发展不仅在于生产和制造,还要满足市场需求、客户要求,乃至适应国际民机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持续地进行创新,实现高效集成能力,这是中国民用客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阶段我国民用客机的发展前景却并不乐观,主要面临着以下的市场考验:

1.1 世界航空巨头的狙击

面对着美国、欧洲对航空制造业明显的寡头垄断,支线客机、大型客机制造领域都是国外几大公司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我国要发展自主品牌客机,必定与这些拥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制造商交锋,它们早晚会插手我国自主品牌民用飞机的制造,来保持它们原有的主导地位,这样将使我国的民用客机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

1.2 市场占有率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民用航空器市场,大型客机几乎被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完全垄断,支线客机被加拿大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公司垄断。因此,中国的民用客机要在夹缝中开拓出一个市场空间是很难的,这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要使中国成就大飞机的梦想,就要打破美国、欧洲两大巨头垄断的局面,这势必面临重重困难。

1.3 市场认可率偏低

中国民用客机制造商尽管已经进行了体制上的创新,并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模式,但是因为属于自主品牌,得不到市场的信任,与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的波音、空客两大公司竞争,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此外,研发出的新机型尚不成熟,要获得航空公司乃至乘客的信任有相当大的难度。

2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的关键性

客户服务在飞机制造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并成为提高民用飞机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它开始机的市场研究、贯穿于整个飞机的全寿命周期、结束机的使用寿命。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于客机用户,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是航空公司的最终追求目标。考虑到节约成本,航空公司无法拥有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再加上航空公司把获得支持的希望寄托在制造商身上,而制造商只能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飞机的全寿命周期上,生产环节所产生的价值往往占不到30%,大部分是在于之后的改装和维修上,所以,在销售上所获得的利润就很薄弱,因此更愿意用低于成本的价钱转卖给用户,而在使用周期内获得更多的服务利润;三是通过客户服务延伸和增值服务获取经济效益。如果制造商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就非常具有竞争力,让客户在接受付费服务的同时来获得更多的客户订单。

3 促进客户服务发展的有效措施

回瞻世界航空科技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在当今的国际民用客机市场环境中,民用客机制造商的成功需要依靠商誉的建立,而这种商誉不光是建造出来的,更是使用出来的,客户对商誉的高度重视,往往会高于生产和制造,他们的意愿决定着制造商的发展前途。因此,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是必需的,它不仅是获得成功飞行的重要保障,更是提高民用客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提升客服能力就在于下面三点:

3.1 顾客价值的创造

顾客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他们的自身而感知到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客机的使用周期,而并非在于客机的质量,从最初的民用客机研制过程中,就应该让客户参与到其中,以客户的需求作为导向;并且在研发、设计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来了解客户各方面的需求,从而获得最真实、可靠的建议。通过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尽力满足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提高服务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最终才能使制造商获得可持续发展。

3.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创建

为了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必须构建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客户需求的重视,更是提高客户服务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系统,首先应该创建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培训出高素质的客户服务人员,将民用客机的相关信息载入系统内部,并随时保持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从而从客观事实出发,针对客户的要求而采取措施,不再局限于客户的身份,而是将其视为利益相关者,不断改进和发展客户服务系统,增强民用客机的竞争实力。

3.3 不断地创新服务

在面对客户的需求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压力下,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客户需求的改变,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客户服务进行细化。利用创新来提高民用客机客服能力,首先在于树立创新的服务理念,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到最大程度地让顾客满意,从而增大客户的粘性。而所谓的创新服务,就是要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品牌服务,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和新的服务理念,来满足客户的诉求,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同,成为市场的主导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客观地认清空客和波音公司在技术和客服服务上的成熟以及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不仅在民用客机的设计、研发上需要提高,还要致力于客户服务能力建设的提高,缩短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变化,并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在客机的使用周期内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这才是我国民用飞机未来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常玉,同姗姗.中国大飞机项目客户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2,(13):68-71.

[2]中国民机制造业客户服务体系访谈[J].国际航空,2008,(2):16-20.

[3]柏文华.国内外民机客户服务之理念差异[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0,(1):37-38.

第6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1.政治宣传大型化。省级卫视普遍认识到用更大精力抓好政治宣传对卫视发展的重要作用,确保党和政府、观众满意,是打造卫视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可以看到,2007年省级卫视的导向性、宣传性节目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创新,卫视影响进一步扩大。江苏卫视在大型新闻行动方面亮点不断,大型主题活动树立了高度的权威性,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江西卫视红歌会越唱越高昂,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以及社会反响;广西卫视面向东盟市场、东南卫视面向海峡两岸的系列宣传赢得了领导的充分肯定;贵州卫视关注农民工的大型公益节目等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这些都凸显了主流媒体在导向和公益方面的有力作用。

2.电视剧特色化。卫视全国竞争的战略,需要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和对特色内容的持续性掌控。在各个频道自办活动、栏目特色化的基础上,特色电视剧成为领先省级卫视“温饱”以后的新追求、新亮点。2007年很多省级卫视不再盲目攀比剧目播出数量,而是充分结合自身品牌特点进行电视剧优选,不少频道开始了从充分利用多轮剧,然后抢占首播剧,再进一步用独播剧展开特色品牌建设的新征程,特色电视剧成为实现频道特色的最重要的新武器。天津加大投资定制“阳光系列”生活喜剧,江苏深化“情感”主题类电视剧,安徽力推“爱”的主题类电视剧等等,电视剧特色化逐步从量到质,为优秀卫视建立了更加牢固的收视壁垒。

3.战略竞争深入化。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省级卫视的竞争不仅仅是定位之争,更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到位之战。省级卫视由定位到到位,优秀卫视对战略竞争的理解不断深入,战略执行推进到了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从体制到机制,从扁平组织到绩效文化,从收视、覆盖到广告收入全面发力。这种持续进步态势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好的。优秀省级卫视战略竞争的深入化、立体化,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坚定不移全国化。伴随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省级卫视更加重视走出去的力度,将全国的收视表现、全国的影响和全国的覆盖效果作为惟一考核指标。卫视的全国化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本地党委和政府的对外宣传工作,也大大提升了省级卫视自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公益价值和文化发展中的产业价值。省级卫视持续不断地加强全国城乡落地的推广力度,使得本地以外的全国收视不断提升。全国性竞争拓展了省级媒体的发展视野,提高了战略竞争能力和市场化生存能力,也领涨了各级电视媒体收视效果。在全国化竞争加剧的形势下,陆续显现出整合全球资源的特点,从节目模式到制作团队引进,越来越多的先进做法出现在中国的媒体内部和展现在荧屏之上,优秀卫视全球竞争的能力开始萌芽。

5.外脑使用普遍化。省级卫视借力外脑,实现超常规突破式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省级卫视更为看重外部专家顾问的更广泛视野,看重他们的丰富经验与成功模式。省级卫视内部锐意进取的内因加上外脑的作用,的确可以取得最大效果。今年全国排名上升最快的5家省级卫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与外脑顾问合作的成功模式,合作使得卫视承载的政治、社会、文化、产业四大功能得到有机的统一和更好的发挥。

在具体的收视表现上,我们看到四大特点:

一、省级卫视不同阵营全面普涨

全国卫视频道组收视率涨幅

根据csm媒介研究提供的全国35个中心城市收视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的中国电视市场并不乐观。所有电视频道的整体收视率出现小幅下降。惟有31个省级卫视保持了强劲上升势头,以绝对的优势领涨全国电视媒体。年度同比涨幅高达9.4%,连续两年保持一成左右升势。

更为令人可喜的是,31个省级卫视群体,不论各自排名如何,2007年竟然出现了普涨的现象。前5名的省级卫视步伐稍有放缓,但收视率仍有5.6%的提升。前十名的省级卫视收视率涨幅也在平均水平之上。尤其是省级卫视后15名不再甘于沉寂,奋起直追之势势不可挡,落后阵营的收视率涨幅远远高于省级卫视整体水平,这也代表着省级卫视之中又将涌现出新的黑马。

二、省级卫视三个阵营日趋明显

从全国收视份额的分配角度来看,省级卫视三个阵营日益明显。能够进入省级卫视排名前列,的确更具全国性政治宣传和广告营销的意义。省级卫视第一阵营频道,基本上都提出了战略建设的明确目标。

根据csm媒介研究的统计,2007年有七个频道收视份额过1。这既是一个普遍认可的全国性强势媒体标志,也构成了当前省级卫视第一阵营。第一阵营卫视总体收视份额大幅增加,而且数量从2006年的3家快速增加到7家。总量稳定下的结构分化格局还会随之更加清晰,第一阵营占据了省级卫视全国总体收视份额中的半壁江山,几乎是第二和第三阵营的总和。第二阵营由11家减少到了8家,第三阵营由17家减少到了16家,第二第三阵营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三、天津、河北成为年度黑马

天津卫视进步居首

天津卫视无疑是2007年省级卫视的最大亮点,凭借近乎翻番的收视率一举上升7名。从前年同期的14名,成为十强中的新贵。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卫视,天津卫视成功崛起,首先决定于决策者以卫视为集团发展重点的战略思维和改革创新意识的到位:卫视频道制的确定和实施,坚定不移的绩效目标,原有版面果断调整,“订制剧”营销模式的优势强化放大,“大剧独播”概念持续实施,黄金剧场和后黄金剧场相互拉动等等。晚间原有品牌栏目也都全部实行全国收视标准上的优胜劣汰,白天编排整体改进。所以在直辖市卫视中天津卫视一跃取代东方卫视,成为十强新贵。

河北卫视脱颖而出

在2007年度名次进步跨度最大的省级卫视中,河北卫视尤为值得关注。该频道长期以来徘徊在全国25名以外,这与河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极不相称。之前虽经历多次改版,但一直未能大步走向全国。年中通过大胆突破与锐意创新,以科学的数据分析论证发展策略,推出“快乐家庭”的清晰定位,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优秀创意,集中台内外优秀力量推出《奥运小冠军》等一系列全新节目,并盘活一系列与青少年、家庭相关的优秀剧目资源,在收视迅速提升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正成为北方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他表现突出的省级卫视还有锐意进取的江苏卫视、稳中有升的四川卫视、首次进入前十的河南卫视。

四、老牌直辖市劲旅持续走低

第7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1、宜昌地区磷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对化工人才需求的分析

1.1宜昌地区磷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宜昌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磷化工的优势。我国已探明磷矿资源分布在泉沟27个省自治区,其中湖北、云南、湖南、贵州和四川是磷矿富集区。湖北省磷矿资源储量目前排全国总储量前三位。而湖北的磷矿又集中分布于宜昌,分别于夷陵、兴山、远安三县区交界处,分别由16个矿床(段)组成。现累计探明储量超过20亿吨,占湖北省总储量54%。宜昌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宜昌建成“全国重要的磷复肥和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宜昌目前形成了以宜昌东山开发区、猇亭化工工业园、兴山磷精细化工园、远安化工园、枝城化工园为核心,同时以宜都的楚星和欣龙化工、远安的东圣化工、当阳的华强化工、长阳清江化工厂等县市为产业延伸,形成了整个大宜昌的化工格局。在这些化工企业中以兴发集团、宜化集团、三新磷化等七家湖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骨干企业为支撑的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磷化工企业42家,总资产539.66亿元,从业人员三十多万人,其中部分磷化工企业的产品在全国、全球占有一定地位。如:宜化集团磷酸一铵是全国同类单体设备中最大生产装置、兴发集团三聚磷酸钠年产量居全国第一,六偏磷酸钠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国最大的二甲基亚砜生产企业。集群发展速度加快,磷化工在宜昌仅次于水电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宜昌已形成了猇亭化工园、兴山磷精细化工园、远安化工园、枝城化工园;企业规模以宜化、兴发上市公司为主导,三宁、东圣、新洋丰为骨干,其他中小企业为补充的格局。宜昌楚磷工业园被授予“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1.2宜昌磷化工企业对化工人才需求的分析。本地区化工企业较多并且非常集中,对化工人才需求旺盛。企业对一线技术员和一线操作员的学历要求普遍为大专层次,特别像我们这种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毕业学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高职化工专业人才是企业需求的主体。在我们调研的许多企业的负责人表示高职化工专业的学生普遍比本科学生更能胜任化工生产的一线操作、更能在企业留得住。除个别关键性技术岗位和研发类岗位外,一般来说,高职就可胜任。但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几年后相当数量的人成为了主操手、工段长、班长和车间主任。2005年毕业的康静还成为了宜化集团的矿石采购部的部长。2006年我们专业有36人在同一时间被宜化的猇亭分厂招聘、2007年有26人被枝江山水化工同一时间招聘、2008年和2009年的毕业生全部进入了兴发集团的白沙河分厂和刘草坡分厂、2010年和2010年毕业生整体被宜化双环分厂“打包”招聘。由此可见在宜昌地区,化工行业的高职人才的市场是供远远小于求。

2、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高职专业课程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育生命所在。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大纲时候我们调研了大量的企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去考察具体生产过程、工艺和一线操作事项。同时聘请了企业的技术专家为我们的专业委员会成员,最终使我们的化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设置上均与企业的需要为基础,适应了企业对磷化工生产一线人才的需求。

2.1加强符合宜昌区域化工行业经济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我院应用化工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基础课,在第二学期开设化工设备、化工仪表自动化、工业分析等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煤化工方向的合成氨生产技术、磷化工方向的精细磷化工生产技术、盐化工方向的纯碱和烧碱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了给学生讲授从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到化工生产专业知识的转变过程。但即使是专业基础课中我们也融入企业生产一线的知识,在教学中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例如:无机化学在讲到第五章氮族元素时候我们会重点讲授磷及磷化合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即包括课本上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还包括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黄磷、三钠、五钠和次磷酸等一系列产品。在有些物质命名上例如:Na5P3O10课本上标准命名为三聚磷酸钠,但是在企业习惯叫做三钠,像这样情况我们在课堂上也会教会学生命名为三钠;像在企业讲到压力时候都是喜欢换算成公斤,在我们课堂里面我们也会给学生在讲授化工反应设备压强时候换算成公斤;像在配置化学药剂时候,企业习惯用质量和体积来计算,这样在我们专业课教学中我们也不会死扣课本给学生讲授摩尔来计算物质含量。总之,我们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宜昌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特点,适应了企业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要求。

2.2构建符合宜昌区域磷化工一线生产岗位的课程体系。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磷化工生产和服务的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我们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般的磷化工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外,更多地要求学生具备磷化工生产一线岗位的要求。要能够应用所学的磷化工生产基本理论、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指标影响因素、生产设备和磷化工生产中DCS控制技术来解决在磷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与本科教育中所讲究的学科专业、系统性、完整性不同,我们的高职化工专业的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在为学生提供“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重培养从事化工生产一线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3]近三年了我们开设了宜化、兴发定向班,使得我们的磷化工生产技术课堂教学按照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真实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来进行。使得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的原汁原味的企业一线生产的口味。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生产现场的过程以图片、视频和实物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实现了磷化工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对接。同时我们还每学期开展“专家校园行”活动,聘请磷化工企业技术专家给老师和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邀请专业委员会的企业成员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开发。把磷化工企业生产岗位所需知识和岗位技能作为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紧密贴近磷化工生产岗位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

第8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随着首都体育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调整,尤其面对成功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艰巨任务,目前,北京市竞技体育整体发展水平、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与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此,本研究根据竞技体育自身内、外部运行规律,借鉴和吸收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益的成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原则,来指导北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利于北京市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调研

收集、鉴别、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

2.2 访谈

采用无结构式访问,针对研究内容拟定调查提纲,通过专家咨询及访谈,对本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2.3 逻辑分析

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综合等逻辑方法。逻辑方法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课题本身的选题及结构设计上,还体现在对课题中出现的概念界定、上下文衔接、论点证明及相关文献资料明确与否的基本判定等方面。

3 研究结果

3.1 制定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

3.1.1 北京市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势

回顾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在许多项目上具有优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与一些竞技体育强省相比较,其形势不容乐观。就北京市竞技体育整体实力而言,在第9届全国运动会上,北京代表队以23枚金牌、27枚银牌和22.5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6,金牌比第1位的广东代表队少46.5枚,比第2位的辽宁代表队少18枚,这不难看出北京市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在国内所处的地位。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要紧紧抓住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机遇,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关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北京市体育事业奥运行动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竞技体育以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为契机, 以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为出发点,以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为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实现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有新突破,2005年第10届全国运动会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重大贡献的“三级跳”工作要求,确立与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北京竞技体育发展地位。

在《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体育专项规划》战略目标中明确指出,大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造就一批国家级优秀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势运动项目群体和竞技运动拔尖人才,力争北京市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北京市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总数有新的较大的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使北京市竞技体育在展示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风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方面,北京市将从制定与实施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夺金计划和搞好、搞活各类竞赛两个方面做出部署。强调要从北京市竞技体育实际出发,遵循竞技体育发展特点和内在规律,探索集约化、精英化发展模式,调整运动项目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建立高效的备战奥运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发挥北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重点解决奥运夺金计划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保备战奥运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北京市还将利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独特优势,结合北京重点奥运项目的需求,争取承办一系列世界级高水平体育赛事。计划在未来的6年中,精心组织和承办好30项以上国际重要赛事,培育6~8项国际精品赛事,增加城市体育文化新亮点,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新形象。

由此不难看出,面对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就是借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之势加快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挑战就是在实践中如何逐步细致地落实和完成各项计划和艰巨的任务,全面提升北京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技水平。

3.1.2 北京市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基础

从广义上来说,参与竞技体育事业的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医疗和体育科技服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都属于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然而,运动员与教练员系统是竞技体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运动员是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及水平的唯一承担和实现者,注重发挥运动员与教练员的绩效也是各国竞技体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他们被逐渐地转化为“人力资产”,教练员的训练经验和能力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形成为“人力资本”。我们可以把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看作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的生产和投资,他们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运动训练、教育和医疗卫生保障等运动训练活动来实现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系统中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也是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生产和投资的主体。因此,本课题主要就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竞技体育在训人数达1万人以上,二线和三线在训人数占在训总人数的81.57%,这为日后优秀运动员的选拔打下了基础。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有12人达到国际健将、25人达到运动健将,达到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的分别为214人、339人(图1)。从运动水平来看,后备人才总体竞技水平不高。

表1 北京市竞技体育各级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一线在训人数  二线在训人数  三线在训人数

田径

100

55

2059

体操

57

24

135

网球

32

10

72

摔跤

83

42

306

女子足球

37

22

乒乓球

45

13

457

举重

34

26

313

射箭

18

23

85

棒球

32

25

188

自行车

49

47

77

曲棍球

22

25

柔道

60

47

373

羽毛球

32

26

103

花样游泳

18

5

游泳

60

25

1037

跳水

28

14

2

垒球

41

14

133

手球

55

42

208

排球

58

42

417

篮球

84

24

734

武术套路

34

28

259

武术散打

22

16

跆拳道

29

13

312

拳击

24

9

赛艇、皮划艇  74

42

143

击剑

22

29

22

射击

50

50

279

小计

2000

第9篇:科技发展战略范文

一、日本科技政策发展史

(一)战前和战中的科技体制。日本最初设立的研究院,是模仿欧美个别发达国家研究院的形式,1879设立了东京学士会院,在1906年东京学士会院改组为帝国学士院,帝国学士院负有促进学术发展,加强文化教育的使命,从制度上作为国家机构对科学研究的支援。之后根据需要日本相继设立了理化学研究所、测地学委员会、日本学术振兴会,其中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建立促进了军事、产业、官厅、民间研究人员的相互交流,这也是促使日本科技体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战后科技体制。由于在二战战场上战败,受到严重创伤的日本经济难以得到自立,1955年日本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为振兴科技未雨绸缪。在原子能的开发问题上,政府推进了第一艘核动力船“陆奥”号的开发,并设立了原子能安全委员会。

二、日本振兴发展的科技政策实践

(一)创造性的科技政策。1981年是日本的创造元年,这一年是明治政府以后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创造性科技振兴方案。政府设立的目标是建立流动研究系统,以及由科学技术厅推进的创造性科技制度和九十年代技术立国的通产省的二十一世纪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可以做下对比:日本以前的科技就像从外国购进种子在日本成熟收割的“收割型技术”,现在是日本播种后成熟的“播种型”技术。创造性科技的制度就是通过寻找科学和技术的衔接点,发掘和培养素材的新特性,从而开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二)新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政策。日本政府最大限度的发挥民间企业技术及生产工艺,积极有效地研究开发,将多种研究方案委托给多数的民间企业,同时将长期的整体规划划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各阶段由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负责,从中选取最佳的开发方式。

(三)量身定做发展科技政策。日本的科技政策振兴方案,在充分发挥日本科学技术特长的同时,也成为当前革新原理发现和发明及突破型科技的潜力。针对最高度的科技和低水平科技之间存在的质量上的差异,日本政府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推出不同的方案。例如:①突破性技术:对国际有重大贡献的个人成就,政府会为其创造出能发挥创造性水平的整体研究环境;②尖端型技术:对国内有重大贡献的组织,政府会为其创造出创造性最佳的研发系统和研究方法。(四)技术鉴定政策。在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为了防止环境恶化,日本政府推出了技术鉴定政策,提前预测该技术给予自然环境正或负的影响,并站在综合性的立场采取措施。作为推进技术鉴定方案,日本政府提出5项建议:①对国家开发计划要提前实施技术鉴定。②推动民间企业采取技术鉴定。③在高等教育上广泛采用技术鉴定。④努力实现技术鉴定基础的跨学科领域。⑤实施两国间和多国间的技术鉴定。

三、对我国科技政策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有计划的开展政策研究。自1983年3月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之后不久,日本政界、科技界权威人士深感只零散的实现某个高技术领域的突破,已远不能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需要,遂于1984年11月27日,由日本科技领域的最高决策机构——科学技术会议,向中曾根首相正式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基本对策》,明确提出了日本今后10年科技发展计划。该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在1985—1995年期间,加强基础研究,鼓励科技创造,使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科学技术基本规划”旨在建立一个以科技创造力为基础的日本,为科技的发展建立全面系统的政策。因此中国应积极加强科技基础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科技,不能超之过急。集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挥他们的长处,为我国的科技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二)完善科技立法建设。日本是一个重视法制建设的国家,科技立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正是依靠法律所特有的强制性和指导性来干预全国科技工作。据统计,日本有关科技的法规有200多个,其中包括:科技行政机关和研究机关的设置法及组织法;各种科技发展的法令如:原子能、宇宙开发、灾害对策等。日本的各种法令比较齐全,这些对日本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保障作用。日本在1995年通过并实施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它为实现日本今后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应加大出台科技进步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从法律层面上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