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格林童话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广泛阅读;营造氛围;教给方法;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个性发展与形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巴金也曾说:“书读多了,读熟了,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了。”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有词可用了,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或是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我觉得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要抓好两点。
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小学生的自觉阅读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重视给学生营造读书氛围,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地地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知道该读何书。
1.结合教学内容,推荐优秀读物
在教学一些有关名人写的课文时,可延伸讲述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讲到林海音写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时可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林海音写的《窃读记》,想想林海音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仍如饥似渴地读书。再讲述一些有关林海音酷爱读书的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像林海音一样想读书,爱读书。此时可适时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世界文化书籍浩如烟海,其中既精彩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数之不尽。如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可推荐阅读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作品,如同学们较熟悉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在这基础上,还可以推荐读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格林兄弟编写的《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作品……学习了《惊弓之鸟》后,我们可向学生推荐读其他的成语故事,如《闻鸡起舞》《程门立雪》《入木三分》《胸有成竹》等。再如,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带有科普色彩的文章后,可让学生读读《蟋蟀的房子》,还可推荐读法布尔写的同类型作品《昆虫记》……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去阅读,可读的书是很多的,上面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2.组织反馈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学生读了教师推荐的一些作品后,为了不图形式,真正学以致用,教师可不定期地组织有关读书的反馈活动。如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谈读什么书,谈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方法,还可以互相交换书籍来看看。也可以举行一些读书后的竞赛活动,如“好词好句大比拼”“成语接龙”“综合知识竞赛”“朗诵喜爱的名篇”“读后感征文”“阅读分享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做好读书笔记
要提高阅读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方法中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做读书笔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让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摘抄下来;还要求学生选择一些感受深的文章写读后感;当然心中感到疑惑的问题也可以动笔记记。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写作素材必定会越来越丰富,作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2.入情入境地b读
另一种有效又简单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书方法是诵读记忆法。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的话点出了诵读也不失为记忆好篇章的好方法。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篇章,找个舒服的角落放声诵读,这时书中的语言文字能静静地聚集于你的眼睛,缓缓地穿透你的耳朵,直钻入你的心房,永久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3.制作名言书签
读书笔记;朗读;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A)―0033―01
阅读是一个人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呢?通过实践,本人认为在教学时广泛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使他们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从而达到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目的。
讲故事
新课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尚不能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低年级教学时,一定要扩展教学思路,耐心引导。讲故事则是诱导他们喜欢读书的很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一些短小精悍、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在学习课文时,用有趣的谜语、故事、问题,一段谈话,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段音乐、一段录像等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
当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后,随着词汇量的逐步扩大,他们已具备了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并适时开展“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交流
当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后,教师应注意继续调动他们的这种兴趣。这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常用的读书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阅读好习惯。做读书笔记,刚开始是对一句话、一个词的概括、评价,后面则包括内容提要、感受体会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读书笔记起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如“浪花集”、“蜜蜂采蜜集”、“百花集”等等,这样学生才会用心做笔记;还可以让学生将阅读中喜欢的内容制作成手抄报,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他们以高涨、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过程,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水平。对于学生的读书笔记,教师应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还可以不定期地利用班队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月度检查、评比,对读书笔记做得好的学生、课外阅读积极分子进行表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朗读竞赛
学生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不论是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还是唐诗、宋词以及儿童版的中外名著等,凡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读物都要让学生读一读。为了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师还要结合语文教学定期开展“朗读竞赛”活动。选择一些诗歌、散文,让学生进行表情朗诵;设计若干读写方面的基础知识题,让学生竞答或作书面回答。目的在于强化课外阅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无论是开展哪种形式的竞赛,我都事先放手让学生进行竞赛准备,促使他们在“读”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做游戏
书 ——我们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我们全地球的精神食粮。读书——我们全生灵的希望;读书—我们全人类最伟大的特权!
我爱读书,读到陶醉,读到痴迷,读到欢喜,读到忧。
从幼儿园时期,我便知道读书。一进书店,我便缠着妈妈给我买带有许多插图的故事书,在深夜,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着些故事书,读完后,我还会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的连爸爸妈妈也答不上来。
我上一年级啦!随着年级的增长,学院的变化,我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如“日、月、水、火、土、木”等生字,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拼音,这就更利于我认字、读书了。于是乎,我就自己试着看一些带有拼音的童话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虽然有些字的拼音,我还是拼不太懂,但是书中的故事,却常常是我入迷到不能自已 。
记得有一次,我读了一片《丑小鸭》,刚开始,丑小鸭总被森林里的动物欺负,有一次还受伤了那!看了以后,让我和丑小鸭一起伤心难过,一同哭泣。但当看到丑小鸭变成美丽孤傲的白天鹅时,我又惊又喜,忍不住与丑小鸭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需要经历风雨;毛毛虫变成蝴蝶,需要难熬的痛楚;而普普通通的我走向成功,需要摔倒的磨练。
四年级,我学会了做笔记,记书中优美的句段,记书精美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内容,写下自己累累的硕果。读书笔记录了我的读书生活,留下我的智慧果实。
醉心阅读,给我的成长带来了帮助。许多人生的大道理聚集在眼前,似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力,似一把非凡的刻刀,永铭我的心间。我已明白;经历过风雨,才会见彩虹;经历过失败,才会有成功。让失败成为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阅读也大大增强了我的想象能力和作文水平。每当我看到一个物品或一个人,就思绪万千,联想翩翩,例如看到一只笔,我会想象它的主人是谁?对它好不好?它有什么心事?原来我的作文十分干枯,没有感情,可是现在大有进步了,你只要一看就会感觉到他充满了真情实感。
通过阅读,我的理解能力也逐渐上升,对于一般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可以准确,简洁的概括出它的中心。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 写作能力 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小学生喜爱阅读,实现快乐阅读,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阅读兴趣是孩子快乐阅读最原始、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所以开始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接触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故事》、《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这样的书籍因较高的趣味性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离奇的故事情节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要循序渐进、讲究方法,更要因时因地系统规划。
1.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动漫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
(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和自读课本中的《游赤壁》;教学《景阳冈》,推荐阅读《水浒传》;教学《美猴王》,推荐阅读《西游记》;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
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1)读一读、画一画。学生读书后,总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根据小学生喜欢涂鸦的特点,可以尝试让孩子画出所读的故事情节,当然要配有文字说明,然后不定期地举办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画作,从而感受阅读的成功和创作的乐趣。
(2)读一读、讲一讲。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所以要经常开“故事会”,为学生提供讲说的机会,为了激励学生,每次可以评出“故事大王”。
(3)读一读、比一比。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良好语感。
通过以上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加强阅读的指导
在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的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技巧的指导。有了阅读的能力,可以使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
兴趣虽然是学生阅读的直接动力,但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的特点,仅让小学生喜欢读书而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远远达不到阅读的目的的。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时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西方也有类似的论述:“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教师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探索、辨析、历练,才能终生得益。
阅读方法总的来说有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字斟句酌,即读书时划出重点字词句细嚼慢咽,去品析,去体会它的内涵,并作批注。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文质兼美的文章,比如语文课本中一些精读课文《草原》、《桥》等就需要用这种方法读。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像精读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重要信息。就课外阅读的效果看,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那么何为略读?所谓略读就是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粗枝大叶地阅读。当学生拿到一本课外书时就应该教导他:先阅读书的封面、前言、目录、后记,从整体上了解书的内容和可读价值,进而快速浏览书的具体内容,粗知大意。这种方法和精读的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遨游浩海无边的书籍,这样阅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生热爱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校、老师、家长都参与,都重视学生阅读,多方位地为学生创造优越的阅读环境,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阅读是件令人快乐的事,自然而然地养成阅读习惯,就会慢慢爱上阅读。例如,老师在教室里设置读书角,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的书籍资源变得丰富起来;家长为孩子添置书房,多购买学生喜欢的书籍。这样学生会随时随地地看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也就会快乐地阅读。
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那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给予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推荐优秀的课外书。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扩大知识面。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报纸杂志如《读书》、《课外阅读》、《儿童文学》、《少年文学》、《语文报》等。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语)。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读书笔记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有:
(1)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
(2)剪贴式,把自己的书报中的一些喜欢的文章、图片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成册。
(3)手抄报式,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
(4)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等。
3.指导写读书心得。
1.家校联手,为学生推荐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推荐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这类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2.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3.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一、读书形式
一年前,学校便号召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提出:坚持每日一诗,每日一悟,每周一反思,师生共读经典,共写随笔。于是,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
1、建立“班级图书角”。班级组织发动学生自行带书,成立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这是多年来各校各班用来引导我们学生多读课外书的老办法,但总是有头无尾,收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书的来源有限,不能及时更新,一年到头,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本发了黄的破书,读得无味无趣。二是图书管理不得法,缺乏有效制度。三是缺乏激励机制,很少为我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例如,刚开始,我们每人从家里带一、二本课外书籍到班上交流看,可一个星期过去了,带书的人是寥寥无几,而且带来的书也是一些不着边际的书,为此老师就想了一个办法,组织我们的爸爸妈妈到学校开家长会,给他们讲多读书的好处,以我们班同学为例,他们听得到也看得到,很有说服力,家长们很是高兴,都同意老师的意见,很乐意给我们买课外书。从此,我们班的书就多起来了,而且时常都能得到更新。老师还动员我们班的同学把积攒的零用钱和压岁钱集中起来去买四大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夜童话》《十万个为什么》《脑筋急转弯》等等。书源不愁了,但如何发挥其效用呢,于是,老师根据书的内容多少,分组分人头,规定多少天完成(有的看得快的同学还可以看两遍),在看的过程中,老师要求我们要记住书的名称、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记在本子上,并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好与同学们交流。
我觉得本学期老师制定的班级读书活动管理机制,我们很喜欢。
(1)每个班级成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管理班级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
(2)每学期能读书5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经班级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考核申报,可评为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3)参加读书活动获奖班级和个人将按等级加分表彰。
2、做好读书登记簿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建立自己的阅读目录,记载好词佳句、心得体会等,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3、开展“换一本书,交一个友”活动,学校鼓励我们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学校每个月末开展一次读书交流。
4、图书室管理员、阅览室制定出相关的借书、阅览制度、计划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阵地
5学校语文组和大队部每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6、出读书小报: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学期定期出版读书小小报。并组织读书小小报评比活动。
7、老师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读书。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记读书笔记,月末在班上讲故事、谈体会、相互交流。
8、学校要求我们大家记住班级读书口号“今天你读书了吗?”,让这句话成为同学见面的问候语,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课间还是中午,养成走进教室就看书的好习惯。
二、适时掌握读书技巧,提高读书的有效性。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书源(内容),有了读书的规章制度(形式),还应有好的读书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好的读书技巧,我们能终身受益。
首先,老师要求我们掌握几种阅读的技巧:一是精读法,包括比较阅读法、表达阅读法等,要求每分钟读200字以上,理解率在90%以上;二是略读法,包括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等,要求每分钟读200~400字之间,理解率在80%左右;三是快读法,包括无声视读法、一目十行法,要求每分钟读400字以上,理解率达到70%。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巧分别反映了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是指导我们做好专题性读书笔记,做到“八个一”。
读一读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杂志”;“抄一抄与主题相关的好词、佳句、妙段”;“背一背与主题有关的好词、佳句、妙段”;“编一编与主题相关的童话故事、诗歌”;“想一想与主题相关的金点子”;“画一画与主题相关的图”;“写一写与主题相关的小实验”;“问一问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另外老师还适时布置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写作片段,我们会特别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给了自己作品一些响亮的名字,如“我的地盘我做主、创作风暴、我的灵感”等。
三、展示交流结硕果
我们有时以交流为主,有时以评论为主;采取故事、朗诵、表演、等方法交流。利用晨读、班会、课外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好书推荐”交流。利用作文课师生评论,生生结对子互评来以读帮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现在我们的学习更主动了,我们会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解决问题;读书,使我们成了生活的主人,我们的独立精神、自我意识在多样的读书活动中日益彰显;读书,使我们成了善交流、会合作的人,我们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在逐步形成;读书,使我们成了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读书,更使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一年来,由于学校在读书活动方面狠抓落实,我们不仅阅读面广了,知识丰富了,在写作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我们参加全国冰心杯第八届青少年写作大赛,10人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参加全国小学生新课标最新分类作文大赛19人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并刊登在《新课标最新分类作文》一书上。有4位同学的读后感刊登在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读写天地》上。
此外司前中心小学还提供多种机会让我们及时运用知识拓展技能,通过班级墙报、手抄报让我们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奥运在我身边’故事会”学校掀起了奥运故事的热潮,我讲的《宽容的力量》被选送到司前中心小学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在中小举行的读书心得交流会,我又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学校还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这样的阅读活动才有意义。好教师应该是一盏灯,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如我在教学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后,让学生有意识地搜集一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进行阅读,并且选择其中的一些故事举行讲故事比赛,这种有目的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拓宽了他们课外阅读的范围。
其实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也是小学生形成课外阅读氛围的重要形式。我把学生整理的读书笔记通过四人小组评议,并打在投影上让学生欣赏精彩片段,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外阅读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选择课外读物,引导课外阅读良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一些符合时展的课外读物,成了小学生们非常喜爱阅读的读物,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宝贵的资源引导学生尽情阅读。像杨红樱的《马小跳》,曹文轩的《草房子》以及国外的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哈利・波特》等等, 这些印上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都让小学生们爱不释手,作品中天真的童趣、美好的幻想,特别是其中的正能量使孩子们终生难忘,受益匪浅。另外,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也适合小学生阅读,因为这些作品传承了世界文学的精髓,同时又净化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教师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是引领孩子朝着良性化阅读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掌握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合理化
现如今,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学生课业负担重,既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又要完成家长报的辅导班任务,那学生如何再有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呢?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使课外阅读走向合理化。
1.充分利用教材,拓宽阅读渠道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以课本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如教学《恐龙》这课之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计划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到真正教学这课时,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比如有的同学说:“我喜欢翼龙,它可以飞、可以潜水,多么神奇呀!”有的同学说:“恐龙的灭绝至今是个谜,从现在开始我要关注这个问题,揭开恐龙的奥秘!”……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
2.根据文章体裁,进行分类指导
在教学中,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这要根据文章体裁,进行分类指导。可以快速浏览,可以认真精读,可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些都是不错的阅读方法,只要学生喜欢都能尝试。如果时间不允许,还可以教学生剪贴资料做成各种卡片的方法,等有时间再慢慢阅读。
3.做读书笔记,培养阅读方法
做读书笔记虽然是个老方法了,但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绝招。特别是阅读到好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摘抄其中优美或精彩的片段,并写一写读后感,记录下自己的心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久而久之,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都会得到提高,培养他们合理化阅读。
四、享受阅读乐趣,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培养出来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热爱阅读,并享受阅读,这样效果最好了,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这三种阅读习惯值得借鉴。
1.养成默读的习惯
所谓“一目十行”就是指要学会用眼睛阅读,扩大阅读视野,不要总是发出声音来读。有的小学生经常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这样读书费时眼睛又吃力,养成默读的习惯,既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又能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2.养成按时阅读的习惯
一个学生如果知道按时阅读,那他的阅读就变被动为主动了。为了保证阅读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班每周至少开设一堂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形成一种氛围,再加上老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3. 养成读书动手的习惯
我们经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必须先养成读书动手的习惯。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让学生动手圈圈、画画、记记。把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圈出来,这样阅读的时候就会处处留心,也许往下读读就能找到答案,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阅读的时候还可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读一读,时间允许的话再背诵背诵。“腹有诗书气自华”。必要时再记记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倾诉出来,与书中人物共成长,共命运。这样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还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课外阅读的|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15-02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研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情感体验的培养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应当把阅读看作课堂的延伸和探究活动的深入,应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思想,构建开放型、大阅读的探究性学习体系。
一、抓住探究本质,激发阅读兴趣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推行探究性阅读,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本质的需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产生积极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并在这种取向的指引下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
1.巧设探究情境
教师应结合课文围绕生活化、开放化的问题,设计探究情境,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目标、有意义且充满乐趣。如教学《好饿的毛毛虫》,教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并提出问题“这么肥的毛毛虫,怎么还会饿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读完后,教师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呢”,接着给学生发一张阅读探究卡,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网查找等方式去阅读和探究,并以粘贴或者绘画的形式展现阅读探究成果。
学习了课文《草船借箭》,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非常佩服。教师及时抛出问题:诸葛亮果真是神机妙算还是误打误撞呢,一个故事说明不了问题,请大家从《三国演义》里面找答案,分析说明你的观点。这引导学生读名著、析性格、形成了认知能力。
2.开展合作性探究
学习过程观表明: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消极地对外界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地探究与建构的过程。志同道合的同伴相互交流、合作,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志趣,分别建立“小豆豆迷”“杨红樱迷”“动物书会”等阅读小组,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开展说书、演书、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合作探究。
二、提供探究支持,培养阅读能力
1.做好阅读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醒我们阅读不仅“量”要够,而且“质”要高。
(1)围绕教材的主题阅读推荐
低年级以单元为主题,重点开展发散性阅读,如《多彩的春天》单元教学中,我们开展了“赏春光”“诵春诗”“唱春曲”“画春景”的阅读探究活动,教师给学生推荐了有关春天的词语、古诗、文章,使阅读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拓展与延伸。高年级倡导“探究性阅读”,如学习《七律・》《在花山》后,可组织开展“走近”的主题读书活动,教师引荐有关的传记、诗词等作品,学生分组开展“诗词朗诵会”“故事演讲会”“我心中的”评书会等,让学生穿越时空,了解与评价伟人。学生的评鉴力与思辨力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2)满足学生需求的好书
课外读物的推荐要满足学生的三种要求:一是心理需求。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好奇心强、好表现,喜欢冒险、刺激,崇拜机智、勇敢,对此可推荐《好兵帅克历险记》等。二是时尚的需求,如《红猫蓝兔》《多啦A梦》《哈利・波特》等畅销读物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资源。三是纯净精神世界的需求。经典名著《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向往。
2.阅读教学策略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应当训练和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会学生一些策略和方法。笔者尝试了以下阅读教学的策略。
(1)预测策略――猜猜看。用于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的文章,能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地投入故事情节中,操作如下:题目分析――找线索――联系生活。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让学生先从题目猜故事的起因,通过扫读、跳读课文,找出故事中的线索猜过程,最后运用生活经验猜结果。
(2)研读策略――找主角、知想学。“找主角”是指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段落的重点句。“知想学”是引导学生在“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的过程中进行词句的品鉴和表达方式的品味。
(3)复述策略――手掌故事、概念图、时间轴。低年级阅读教学可将故事的地点、时间、角色、人物、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案填写在一张手掌形状的卡片里,引导学生理清故事脉络,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高年级运用“概念图”“时间轴”等形式让学生理清时间顺序、地点转换及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故事进行梳理,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4)评价策略――对比法、材料论证法。通过故事的前后对比、同类故事的对比、与现实题材的对比等,让学生对人物、内容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材料论证法即从大量的资料中提取观点,或者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资料作支撑。
3.指导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能将零散的资料系统化,实现为我所用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积累好词好句开始,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并逐步引导学生写写读书笔记;还可培养学生随手、剪贴、整理、评论的习惯,指导学生对好词佳句、文章片段分类记录和整理,并会批注和评价。当班级或年级开展演讲、习作等语文活动时,学生就可结合记录本中的资料梳理思维,提炼观点。另外,还可通过展示交流和分享剪贴本、读书笔记本,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与信心,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分享探究成果,完善阅读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具有动机作用。做好展示与分享,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到实现,并影响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倾向性。而反馈和评价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产生相应的激励作用。
1.展示分享
(1)选择读物的展示:让学生将自主购书、图书馆借书、网上阅读的经验进行交流,为大家提供更多获取图书的渠道。
(2)探究过程的展示:如教学《探求汉字王国的奥秘》,学生可将整个活动的过程,包括资料的来源记录下来,制作成宣传册,并利用课堂进行展示观摩,互相评价。
(3)探究结果的展示:可通过诗词朗诵会、辩论赛、小作家协会等展示探索结果,还可以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展示前文提到的“手掌故事”“阅读概念图”“时间轴”等,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另外,要注意活动的现代性与挑战性。如在《人生不设限》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可分小组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电子白板技术进行展示与交流读书心得;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读书网站,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2.反馈、评价
要发挥反馈与评价的激励效果,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即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如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评价内容要多维度,一般可以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等层面进行。评价方式宜多样化,平时开展汇报活动、“每周一星”等活动,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每学期末评出“书香少年”“最佳书迷会”等进行表彰。评价机制更新,运用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等先进的手段或平台让学生、家长、教师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二、实施过程及措施
1.确定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为此,我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具诵读类
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经典名著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条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孙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3)了解浏览类
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文摘报》《学生天地》等。
2.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
(1)读书笔记展示
(2)课外古诗词背诵比赛
(3)选拔优秀活页作文进行奖励
三、取得的成果
1.初步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我们班的课堂教学面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化:(1)变被动接受为积极阅读;(2)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3)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
2.学生的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1)自主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代课教师来上课,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较活跃。
(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培养
好些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他们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老师多讲,而是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开展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个性得到一定发展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敢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辅导书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辅导书的答案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理论上
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在实践探索中,我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德育管理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还缺少深入的思考。
2.方法上
在研究的方法上,我更多地使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但是,由于我研究经验的局限和平时工作强度的影响,疏于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和反思。
3.对学生的态度上
我对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不够,学法指导还不够。一些长期被动接受的学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