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

第1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技术教程》 课堂效率 一级通过率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大高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课程。它涵盖的知识面广,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基础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它而且是一门高职高专学生必须通过一级考试的课程。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我从教近四年,所用教科书《大学计算机技术教程》也差不多修订了四次,这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密切相关。

1.新颖性。

这是这门课最基本的特点。教程在不断地更新,表示计算机也在不断地更新。还记得Win95年代,接着Win98、2000、XP、Vista,到今天的Win7。仅仅几年时间,操作系统就更新了很多,各种电子产品也在不断地升级。

2.丰富性

丰富性是这门课最典型的特点。《大学计算机技术教程》分为六章,分别是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和数据库。纵观这六章,我们可以看出它涵盖的知识面种类繁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上网需要网络,买计算机需知道品牌的质量,即品牌不同,其硬件质量也大不相同。另外,银行的各个业务处理需要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3.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这是从这门课的内容层次而言。《大学计算机技术教程》分为六章,这六章内容分别是从信息的最基本的概念讲起,然后讲到组装一台计算机少不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接着讲上网需要网络,网络的组成方式,等等,再接着讲述与网络相关的多媒体内容,最后讲解与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数据库部分。在阐述知识点上,讲解的深度上是由表及里,如讲述计算机硬件组成有中央处理器,紧接着深层次地讲述了中央处理器的三个组成――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二、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一级通过率

我针对《大学计算机技术教程》的特点和自身多年的从教经验,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提高课堂效率和一级通过率。

1.与时俱进。

既然课程在不断地升级更新,我们讲授的知识内容就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一个教案讲30年。

(1)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要与时俱进

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刻关注时事新闻、最新的文化知识。课余时间,要积极给自己充电,多看点书。要有一滴水的上课内容,胸中至少有一碗水的相关知识。尤其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电子信息产品更新得很快。一级考试都考Word2003,而我们还在讲Word98,这显然不行,更甭说提高过级。

(2)讲授的软件也要与时俱进

计算机一级考试跟别的课程不同,它分为理论(50分)+操作(50分)。操作主要考Word、Excel、FrontPage、PowerPoint和Access。这几个软件考试要求基本都是最新的软件版本。五个软件的题量大,难度不大,在讲授时应该有选择地讲解,有些简单的内容如Word大家熟悉的可以一笔带过,而有些学生平时接触比较少如PowerPoint或者没接触过的如Access,则应该重点讲解。

考题分为三大题,其中Word和Excel为第一大题20分,PowerPoint和FrontPage为第二大题20分,Access为第三大题10分。学生平时勤练习、多总结,通过一级不成问题。

2.多做练习

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种类繁多,涵盖的知识面广泛,必然导致考题多而杂。学生如何把握如此繁多的知识点呢?“死逑”是个不错的方法,目前很多中学都在用。虽然方法有点土,但是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是个很好的方法。高职高专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薄弱,自主性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教师应针对这些特点制定一些特定的方法,让学生多做练习。

考题分为理论与操作两部分。把握好理论题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多做真题。我院每年都给学生订了一本计算机一级考试汇编,这个汇编就是历年考的真题。可是自觉性差的学生对这些真题熟视无睹,不会主动去完成。

针对这些学生,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辛苦些,每一章出一份试卷。待这一章节授完后,就给学生考试,严格要求学生,然后教师批阅、评讲。周而复始,反反复复,种类繁多、杂而乱的知识点学生就记住了。

第2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质量工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大学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而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对一个大学生而言,计算机基础课程如同数学、外语一样,是一门或一组必修的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一般不针对某一专业领域。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

1.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发展若干阶段

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基于PC机及DOS系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是高级语言,以BASIC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主。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奔腾系列CPU芯片及基于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形成了三个层次教学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特别是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简称155号文件),被誉为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里程碑。

进入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2006年教指委的“白皮书”),其中“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1+X”的课程体系,即一个大学计算机基础和一组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

1.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新契机――“质量工程”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针对这些情况,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同年2月,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不难看出,“信息化建设”、“质量工程”都对高校计算机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新的要求,必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

2.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现状

通过教指委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相关文件可以认识到,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不仅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中涉及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包含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和多媒体等相关基础知识。

2.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环境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在“白皮书”中1+X 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的指导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素质普遍提高,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到看到存在的问题:

由于生源所在地计算机教育存在差异,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师对面向应用及基础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认识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掌握相关的技能与应用能力认识不足。

计算机技术发展快,计算机基础使用的教材内容更新频繁,而有些教师往往是熟悉的内容多讲,不熟悉的内容照本宣科,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不统一、不全面,考核方式单一。

3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思考

3.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新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仅注重基础,更注重应用。根据“质量工程”、“白皮书”的精神,应着重培养学生能够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应用的能力。倡导创新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体现为:

(1) 在学好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对计算机应用建立起完整和清晰的轮廓,为以后学习相关知识和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3) 增强学生计算机意识,善于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3.2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学习讨论教育部“质量工程”、“白皮书”等相关文件,考虑上述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要求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各专业课程的需求(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及具体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议可考虑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如下:

(1) 计算机导论

应包含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内容。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目前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建议通过自学来完成,每学期组织全校性标准题库考试的方式完成其考核。

(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培养构建人机交互应用软件能力的途径,作为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的语言类课程,建议选择面向过程类设计语言(如C语言),有助与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高级语言打下坚实基础。

(3) 多媒体技术

可以结合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该范畴内的具体课程,如“动画设计技术”、“流媒体技术”等等特色课程。要求所开设课程涵盖多媒体技术基本理论的概述性内容。

(4) 网络技术

同样可以结合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该范畴内的具体课程,如“网站设计技术”、“网络集成技术”等,同样地需要教学内容需要涵盖网络技术基本原理的概述内容。

(5) 数据库技术

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广泛应用,数据库技术是MIS的重要支撑技术,培养“信息化人才”需要培养其数据库应用能力。建议开设操作简单、集成开发环境(IDE)功能丰富的数据库产品教学课程(如“Access数据库技术”),有利于从简易的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据库技术应用的思想。

4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1) 强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材建设,优化1+X组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保证达到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争取做到教学上的“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材、统一课时、统一测评。必须加强教材建设,必要时可以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团队编写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教材。

(2) 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由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目前的理论教学内容通常是从概念入手,通过知识传授,配以上机练习;因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者时间间隔较长,实验课手忙脚乱,有时甚至是草草收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考虑做如下工作:第一,将部分理论课程转移到实践教学环境下进行,使用启发式、互动式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点的同时,配合教师的实际例程模仿教学,不仅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第二,面向应用需求(即目标驱动)组织教学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方法,利用所学完成目标的能力,而不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所学内容本身。如《高级程序语言设计》课程进行“教师科研向教学转化”处理,将科研成果同课程理论知识点进行关联讲解。第三,加强案例教学、增加理论教学内容信息量。这些信息的内容应当是领域上的、相关技术层面上的,这样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该环节要求教师经常优化教学内容,并及时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做相应修改。第四,引入新的互动方法。如搭建教学内容信息网站、论坛等平台,以增加师生交流。

(3) 深化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之内:第一,加大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开放力度,认真做好实验室开放的安排、组织和指导工作,辅导员要主动关心、组织好学生课外上机。第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融合到理论教学内容移到实践环境进行的课程中;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第三,以真实课题为牵引,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内容,通过“干中学”,强化课程理论知识与科研项目实训的结合。通常教师在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公布自己的科研课题,分解出子课题,学生按兴趣选择子课题组队,根据学生的研究工作量,认可学生的课外学分数;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要求开设“开放实验室项目”,考核方式相同。第四,增设了创新实践学分,学生可以通过科技竞赛及各类创新活动计划,完成课程培养目标的相应要求。

(4) 制定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计算机领域知识更新相当迅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并及时应用于教学当中,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领域知识。第一,通过考核制度确定课程主讲教师,这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老化问题。第二,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激励教师参加校内外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申请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与先进技术,并及时将其融入理论或实践教学中。第四,鼓励与企业合作,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新途径。

(5) 改进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第一,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能力考核,开发稳定而完善的网上考试系统,创建课程试题数据库,自动化阅卷考试,每学期组织1~2次全校性能力通过考试。第二,改变以结果评价成败的传统做法,强调重在过程、重在育人理念。加强对理论教学过程(如内容预习、课内互动、课后讨论、完成结果等)及实践教学过程(如实验方案制定、相关知识预习、实验操作情况、工作态度、结果报告等)进行多元综合考核。第三,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赛事、学生自主科研、教师科研项目、创新计划等教学体系外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学分折算机制。

不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是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都要求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 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简称155号文件)[EB/OL]. [1997].moe. /.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EB/OL].[2006-5-9].cpc. people. .

[4]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EB/OL]. [2007-1-22]. .

[5]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EB/OL]. [2007-2-17]. .

Thinking of University Computer Common Basic Cours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Quality Project"

ZHANG Ke-jun, ZHANG Xiao-kun, SUN Jian-shu, QIAN Rong, ZHANG Xiao-li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Beijing 100070, China)

第3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计算机专业;全程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53-02

一、引言 

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成为制约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广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3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其定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优化“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高素质工程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选择与学术型培养目标错位发展的道路,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强化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为主线,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富层次、强适应”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完成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具有体系化和全程性特征的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涵盖校企联动、职业认证考试、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等环节相融合的、丰富多样化的计算机专业实践体系进行探讨。 

二、构建以全程式培养为目标的实践体系路线图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有关文件精神[1],借鉴国内外计算机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培养环节,以反映计算机产业的主流技术和最新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能力训练建设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1.5+1.5+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1.5年时间在学校基本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1.5年时间在学校以注重实践环节、强调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完成工程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基本的工程意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课程设计、工程项目实训、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班(以下简称“卓越班”)教学计划的特点体现在“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资质证书、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相融合,即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认证考试、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概括为“全程实践驱动”模式),实现以学科竞赛和实践项目结合为主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如图1所展示的全程实践体系的培养路线,主要措施如后文所述。 

1.能力进阶式的校企分阶段联合培养。反映计算机产业的主流技术和最新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能力训练建设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其中,重点保障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课程设计、工程项目实训、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以“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2]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内容侧重点的差异和目标要求的分级,结合相对比较成熟的探究式教学思想,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将“卓越计划”能力进阶的系列化探究式教学项目设计成三个层次:基础项目、综合项目和企业项目。基础项目针对大二学生,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的基本构成,体会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综合项目针对大三学生,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一般设计为基础项目的继续深入和水平提升,在完成项目基本构成的前提条件下,主要要求学生实现较高的技术指标,达到实际工程现场能够应用的目标;企业项目针对大四学生,主要要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寻找和发现项目,最好是能够实现企业的技术革新或者技术改造,完成后能够为企业创造相应的效益,这是真正的项目体验。 

2.实践教学与国家行业工程师标准接轨。结合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特点,依据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通过调研归纳总结计算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立职业认证教育实践教育环节,按照行业工程师的知识体系修订相应的实验计划和方案,实践教学训练的内容与行业资格标准的对应[3]。同时,参照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的工程师标准,要求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工程师资格申请认证,了解相关工程师技术资格要求的知识体系结构,有针对性地、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和应用技能。一般要求学生达到中级资格以上的标准。 

在校企合作教育实施过程中,按照工程师职业角色需求动态组织“模块化”课程群模式,组织软件设计工程师、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师等课程群,突出知识主干,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并注重培养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演练项目过程要贴近真实的企业项目过程,在实际演练过程中强调“落地”,努力做到从学校到企业实训的平滑过渡。 

3.为每个“卓越工程师”建立工程教育导师组。为每个“卓越班”的学生确定“工程教育导师组”,导师组由研发能力较强的高校教师、企业高级工程师和一线工程师的不同层次人员组成,导师组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5~8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能力培训和科研计划等),共同完成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的指导等工作,重点培养学生在课程实践、项目研发、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为核心,与企业合作建设若干个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或者联合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或者联合实验室由学院提供实验设施和场地,学校根据企业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他们进行前期培训。在校内实训考核通过者将输送到企业充当见习工程师,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参加真实项目实习。 

4.构建层次化的学科竞赛体系。继续倡导和支持软件兴趣小组、计算机与网络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学生学术团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指导下,层次化的学科竞赛体系模型不仅仅是多增加一些竞赛类别或者是多安排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而是根据低年级到高年级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技能,整体设计一套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完整学科竞赛体系。将各种竞赛分为多个层次,既有面向广大同学的基础性竞赛,也有面向尖子生的综合竞赛。主要包括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应用等基础知识竞赛,以活跃思维、激发对学科专业和工程设计的兴趣为目的。面向本科二、三年级组织开展软件技能竞赛、网站设计竞赛等,着力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本科三、四年级组织开展以实际工程为导向的学科综合竞赛,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等软技能,注重作为一名卓越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学科竞赛在较大程度上能推动专业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起到学科竞赛反哺教学的作用。 

三、效果 

自2013年1月起,广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卓越计划”培养试点工作,从大三开始按照定制的教学计划学习,同时聘请了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学生,通过工程项目提供实践机会。 

专业以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在企业建设了大学生实训实验室,以接纳学生实习;同时,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习基地合作建设,企业与学校开展了更深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合作,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取得更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成果。 

与普通班学生相比,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已成为竞赛获奖、申请软件著作权等成果的主力:参加2013—2015年工信部“蓝桥杯”全国软件人才设计大赛三年获得全国总决赛奖项20余项,近3年获得软件著作权近20余项。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卓越班学生首次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67%;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CSP软件能力认证也取得较好成绩,多数同学超出全国平均分数线。学生反馈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切实认识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技术热情,锻炼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结语 

从已经开展的工作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对参加工程的全程性都持正面的积极支持态度。我们将继续以全程互动为指导思想,及时总结“卓越班”的培养经验,改进“卓越班”实践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落实和推进工程教育中心的建设,完善中心的运营机制和方案,探讨如何从比较纯粹的实践基地向产学研基地提升,发挥学校的师生资源优势,实现依托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校企共赢。同时,探索“卓越计划”经费的自我造血机制,通过落实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吸引企业投入经费到“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第4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创新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科技群无不需要计算机的辅助和配合。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是困扰计算机教师的直接问题,本文就该问题做了新的观念论述。

计算机学科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但是现今培育重点开始转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即大众化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时在计算机了解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在许多的大学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即使是在入学前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学生也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利用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和QQ网络即时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没有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意识,搞清楚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和主要作用,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公共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为学生后续专业的学习在思维上、技术上和理论上提供必要的基础。

下面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基础部分,也就是理论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计算机组成知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功能与作用、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多媒体基础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实践部分,也就是操作方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恰恰是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如中英文录入技术、现在常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或者是Windows XP的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里面的Word文字处理技术与Excel表格处理技术、常用软件使用技术和计算机维护维修技术、现代办公设备使用技术、简单的图形图象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等。这些内容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术。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职计算机教学与其他类学科的教学既有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也有运用它、学习它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就目前比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一是注重教学资源。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颇具规模,组织学生通过授课课件(包括许多教学软件或者光盘)、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资源,把课堂教学(包括实训)与辅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注重学生个人自学。前面提到过,许多高职院校学生进校时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另外,也有许多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比较简单,没有必要教师都讲解和实训,要发挥学生自身学生积极性,许多内容可以采用教师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练的办法完成。长此以往,会增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归纳、升华,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

三是注重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完成实际应用问题而总结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回顾以前的知识,综合运用,增进才干。通过案例不仅可以消化和巩固以前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运用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案例教学将现实问题和书本知识紧紧地融合到一起,缩短了两者的差距。比方说,我是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打印新生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需要将Office办公软件里面的Word和Excel结合运用,使用邮件合并的功能将学生的姓名、性别、考号、家庭地址、邮政编码等各项信息很快并且正确无误地显示出来。

四是注重实践演练。通过组织学生实际参加项目设计,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教学任务,它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如讲授计算机Office办公软件里面的Powerpoint幻灯片软件,就可以通过给一个公司做产品宣传方面的幻灯片的全过程来加强学习。这里面用到的不仅是平时的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对这个幻灯片的构思、外观、内容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既要做到美观大方、内容充实,又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起到一个好的正面的作用。

五是注重模块教学方式。模块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行专题间超链接的学习,即在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实际学习中所包含的各项技能标准要求,确定知识点,组合成基础模块、综合职业技能模块、岗位模块、选修模块,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知识需求、对专业爱好而自觉学习的动力,最终达到教书育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点

1.强化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各门课程中都独立设置了实践课程和综合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开设丰富的多样化教学资源

建设和开发讲义和教材、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媒体相辅相成,可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3.培养一支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与改革的关键。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在学历上应该要求主讲教师具有硕士或更高学历。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发展较快,学校应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计算机基础业务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对高职计算机教师的要求。

总之,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全面改革与创新,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柏青,张铭.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改革研究,2005,10.

[2]周兴社.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回顾与启迪.2005,3.

[3]周安宁.文科计算机教育的“自助式”教学模式.2005,5.

[4]卢湘鸿.计算机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5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编程能力;教学改革;计算机

作者简介:侯春明(1979-),男,白族,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吉首 4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计算机课程群教学中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63-02

高校信息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课程体系中,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重。常见的专业课有“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等。由于信息类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强调技术实现,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据统计,普通二本高校信息类毕业生,除了小部分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绝大部分都在毕业后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虽然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编程能力的要求和应用领域各有不同,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和物联网工程更侧重对硬件的控制和嵌入式方向,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等专业更侧重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些信息类专业都对学生的编程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相关课程群应该在课程实训环节进行改进,以求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2]

一、计算机课程群实训课的特点与不足

计算机课程群的实训课程是连接理论课程与编程能力的桥梁,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对编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动手编程能力的状态,面临诸多困难。

1.课时不足

随着高校课程体系的全面改进,为了宽口径的培养学生,以便学生将来能有更广阔的就业领域,信息类的各个专业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课程,程序设计类课程也面临着课时紧缩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理论课的讲授与教学,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动手编程能力的提高。这样理论课程的时间显得非常紧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把该语言中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要保证他们能有足够的课时在实训课环节完成相关的实训内容,为此在时间和教学上就要合理安排。

2.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类专业发展速度迅猛,很多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快速的诞生和崛起。传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是侧重对基本语法的掌握和中小规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比如运用一些经典的算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并编程实现。这样的培养模式的结果是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上IT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教师的教学负担很重,除了要完成各种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从全局来看,高校的信息类专业是新兴专业,很多高校的该专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部分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造,比如攻读博士、博士后、做访问学者、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等。因此,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的实训课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教师辅导数十人学生。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计算机课程群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建议

1.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有重点的课程设计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编程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训教学环节。[3]虽然信息类的不同专业都会开设各种程序设计课程,但是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明显不同,比如电子信息、电子科技、物联网等专业,从专业培养目标上看更接近对硬件的控制。在实训课的综合训练项目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的培养环节上,可以考虑做单片机、嵌入式系统中的项目。将编程能力训练放到具体的硬件控制项目中,既符合相关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有效的将程序设计课程与硬件类课程群进行融合,既提高了编程能力,又提高了综合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如果只是反复的训练经典的算法和习题,编程能力的提高还是有限。但是如果学生完成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系统设计,对C语言在单片机控制或嵌入式中的应用开发能力就会快速增强。当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网络工程这样的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更偏向于上层应用,也可以选择相关的实用性的软件开发项目(如数据库系统等)来训练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相应专业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编程能力。

2.充分调动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不能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调动不同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比如现在很多高校都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学位证挂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才能顺利获得学位证。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应该将针对等级考试的训练合理的放入到实训环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多做等级考试的习题,并在上机实训的过程中多做题库中的题。一方面可以提升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通过等级考试的概率。

最近几年,高校程序设计比赛以及其他的一些设计类比赛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学生的重视。对于有志于参加全校、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级比赛的学生,在实训环节中可以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训练。比如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实训环节中,在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多练习ACM题库中的习题,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而立志参加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学生,也可以主动去编写一些嵌入式环境中的程序。使学生群体在提高自身编程水平的同时,也能更加接近相应大赛的要求,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还有一些学生,立志于从事应用系统的开发,比如网站系统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电子商务系统、智能手机应用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等。该学生群体对学习的实用性比较看重,更愿意在毕业前就找到专业领域的一个主攻方向,孜孜不倦地钻研该方向,往实用的方向发展。结合这些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应该在相关的实训训练和课程设计中鼓励他们多动手写程序,进而力争做出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系统。在提升了编程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多的为社会作出贡献。

3.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考察,计算机类课程群也不例外。一门专业课学习完成后,最常见的考核方式就是闭卷考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但是对编程类的课程群来说,闭卷考试很难全面考核学生的编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书本知识掌握良好但上机编程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了促使学生参与编程能力训练,应该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比如组织上机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到整体的考核成绩中;也可以鼓励学生提交应用软件系统。但是上机考试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普通考试,一个班级只要2个监考教师即可,但为了避免学生作弊,计算机上机考试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监考。另外,如果是固定的几个习题,在机房的环境中不便于监考,而如果是从海量题库中随机抽题,又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因为有的学生可能抽到较为容易的题目,而有的学生则可能抽到较困难的题目。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为了提高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4.在校企合作中加强编程能力的培养

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一个主要就业领域是IT企业,如何培养适应现代IT企业的合格毕业生,一直是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外部社会和技术变化越来越快,高校中的很多课程和教学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和外部接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选择一些专业对口的大企业,以实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去企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高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基本编程能力的培养,而各类IT公司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研发能力。高校应该尽量和IT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但是实现起来也有诸多困难,比如:高校的课程安排紧凑,学生要挤出较长的时间参与企业的软件研发,时间上比较困难;有的高校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所在城市很难找到能提供相应机会的企业;低年级学生没有技术实力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中,而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学生,又面临找工作的就业压力,到处参加面试也会给相关的实训和实习工作造成影响。

三、在提高学生编程能力上的一些实践

作为二本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作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作为班主任,在自己管理的班级中对学生进行分类,钻研应用技术的学生,鼓励他们组成兴趣小组(比如嵌入开发小组、电子设计小组、信息安全技术小组、数据库应用技术小组等),在实际项目的研发中提高编程能力。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成长为国内一些IT企业的技术骨干,而将来选择从事IT领域非研发方向(如管理、市场、技术支持类工作岗位)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学好基础知识,扩宽知识面,同时积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其他的一些技术类证书考试。为他们收集大量的考试资料,调动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多通过相应考试。对于立志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更多的将精力放到比赛的训练和准备上来,并指导部分学生获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

四、结论

针对高等院校尤其是二本高校计算机课程群的实训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针对程序设计能力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实训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并总结了为提升学生编程能力所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以期为广大的工作在教学岗位的计算机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建凯.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改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9,(5):112-113.

第6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40-03

Practices into Reform in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Shi Yufang, Bu Yaohua

Abstract To meet the new situation, we adopted the changing teaching ideas, updat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uter skills,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puter basis course; content of courses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ner Mongolia Business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ohhot, China 010070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程。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计算机以及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更新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设置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分析本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相互间的差异,建立起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划分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个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三个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1]。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概念多、操作性强、课时少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抓课程的重点、难点,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介绍最主要的概念。第一学期就统一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陆续开设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例如,针对工科类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而对于商科财经类专业则开设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在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层次的教学培养计划时,教学内容的组织有较强的可塑性,结合计算机基础阶段学过的课程,逐步将计算机应用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将教学重点放在解决本专业在计算机领域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这个层次的教育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

2 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离不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革以单纯知识传授为主的方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倡导个性化教育和创造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教学手段方面,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先进媒体和技术,提高教学起点,拓展教学时空。与此同时,要加大实践活动的开发力度,把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2.1 教学方法的实践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是以完成一个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Word基本应用”内容教学过程中,设计“制作求职简历”的教学任务。把任务呈现给学生以后,学生产生好奇心,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制作个人简历;制作自荐书;制作封面。这一阶段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只给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是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与学生协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阐述,以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自主与协作结合,可以更好地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协作和团结精神。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之一,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按5个阶段进行:确定目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项目应用。

①确定目标.在设计开发“图书管理系统”中,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理解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这7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它们的应用;其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再次,激励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形成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②项目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具有真实应用价值,并且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模拟项目“图书管理系统”。在确定好项目后,梳理相关理论知识,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详细的项目需求描述,并以此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③项目实施。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能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合作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④项目评价。其作用是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能力及与小组合作的精神。

⑤项目应用。如果项目真实地来源于生产实践,教学能直接地为生产服务,这是项目应用的最佳形式;如果项目不是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但项目规划时也往往接近现实情况或模拟真实场景,对真实工作过程也有借鉴意义。所以在项目应用中注重项目产品的保存工作,包括项目任务书、项目报告书、项目数据、文献资料、项目评价材料等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2]。

项目教学法在强调动手实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应用推广。

2.2 教学手段的实践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演示课件,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将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课程,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把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原则放在首位,将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以课程内容讲解为中心,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通过直观的图形动画动态传播演示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开展信息化网络课堂教学。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网络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到教学活动的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为此,研究开发网上教学系统,结合校园网上的院级以上精品课程,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开辟了网上精品课程、演示与实验、作业与辅导和测试与评价等栏目。通过校园网,学生可以上网浏览到课程的相关章节,扩大知识面,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CAI课件,生动的动画演示、丰富的图形信息,便于理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提交一些设计性的电子作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还可以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本人对教学的意见,通过网络提交给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共同讨论;学生可以针对某个章节的习题进行自我测评,以此来测验对课程内容及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

3)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学院教学改革的实际,注重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突出实用,使教材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①采用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组织教学内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特点,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精炼明了、通俗易懂,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避免繁琐抽象的公式推导和冗长的过程叙述,如开发的校本教材《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等。

②在综合课程中全面贯彻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和适用于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遵循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认识规律,以开发智力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以添加案例和实验或实训项目为手段,形成理论、设计计算、实验或实训一体化教材,如校本教材《新编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计算机基础实训指导与习题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和《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等。

③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首先基于工作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和明确课程标准,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教材建设。

4)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优化教学环境。多年来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的是以死记书本、应试为主的学习方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学习效果不佳,考试及格率偏低。为此,从2006年开始进行考试改革,加大实践操作的考核比例,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采用上机考试。在引进软件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切合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实际的基于校园网的网络考试系统,取消所有课程笔试,全面实现无纸化考试。试卷均由计算机随机生成,参加考试学生与其前后左右考试学生的试题内容互不相同;考试成绩由计算机统一评分,杜绝人为因素影响,充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使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学习效果显著。表1是近3年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合格率统计。

3 结束语

通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经统计证实,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案切实可行,教学效果较好,对促进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鉴于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块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江苏省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当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从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转换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来,做到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零对接。本文分析了卓越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实施,方案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 :高校;卓越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0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09—0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D820022),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项目(2014-R-29396)。

收稿日期:2014—11—02

作者简介:李亚琴(1980— ),女,陕西延安人。江苏省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水印,信息安全。

李金祥(1963— ),男,陕西榆林人。江苏省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图形图像。

梁颖红(1970—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江苏省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

卓越人才就是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和学校共同培养的,符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贴近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1][2]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既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也是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出发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生源与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形成和保持高校的办学特色,巩固和确立自己在社会和市场中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4]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成为工程教育大国,然而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传授和验证系统化的知识,而对于工程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则显得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够。[5][6]

一、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注明要求有3~5年的工作经验,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希望新员工在入职后能尽快上手,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达到岗位要求,节约培训成本。

而面对企业对各项工作经验的要求,应届毕业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些学生会报名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技能培训班,以增加就业机会,而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如果学校能够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那么,学生在就业时即使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但有在校期间完成的实物作品,相信也会大大增加就业成功的概率,缩短找工作的时间。

二、具体的培养方案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设置作业墙

以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很多课程都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如“数字图像处理”、“二维动画”、“动漫造型技法”、“动画运动规律”、“三维建模”、“三维渲染”、“三维动画设计”等,这些课程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在上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优秀的作业,可以把这些作业展示在作业墙上,静态的作业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动态的作业可以在电子显示屏上展示,以供其他同学借鉴学习,取长补短。也可以采用学生投票的方式来评出最佳人气奖,可以给每名学生发放一些贴片,让其将贴片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旁,投票活动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汇总评选。

(二)采用作品考核的方式

很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课程不适合采用笔试或者统一上机考试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这些课程可以采用作品考核的方式,即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就把作品的主题、范围、要求告诉学生,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边学边构思,随着知识的增多,自己的作品也会越来越完善。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以作品的形式提交期末试卷,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交的作品打分,全面考核作品的构思、工作量、难度、完成情况、美观程度、实用程度等。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这些作品也可以作为学生就业面试时的敲门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安排课程设计、实训环节

有些课程在教学环节结束后可以安排课程设计、实训等环节,在这些环节里,不再进行理论教学,而是集中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训开始时,教师把实训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告诉学生实训的任务、要求、课时安排、提交时间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份作品。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上课的内容,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结束后,学生需要上交一份实训报告,在撰写实训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整理思路,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四)到企业中实训

对于某些课程的实训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完成,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真正地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和岗位要求,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侧重。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一线员工到学校,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经验。在实训结束后,企业可以从参加实训的学生中挑选优秀的人才,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计件给予报酬,甚至可以挑选人才到企业实习,降低企业人力成本,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五)建立工作室

大师工作室是目前较流行且效果较好的教学方式之一。志同道合的三两同学组成一个团队,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制订一个完备的计划,协同完成若干作品。

在团队里,学生可以锻炼沟通、表达和组织的能力。

(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学环节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即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并把这个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分析、总结等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了解整个制作流程,达到学校所学和企业所需零对接,以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学校也可以从合作企业接收一些难度合适的项目,前期由企业员工统一培训,中后期由校内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参与制作,项目通过验收后,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这样既能使企业节约成本,也能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实现自我价值,做到学有所用。

三、成效

以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实行这些方案后,学生的操作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制作的作品在省内外各类相关专业的比赛中也获得了若干奖项,学生的自信心有了大幅提升,毕业时面试成功率也有较大提高。

大部分高校学生在毕业前都会经历投递简历、面试的过程,有些学生成为“香饽饽”,多家企业都想录用,而有些学生的每份简历都石沉大海。我校针对如何增加学生成功的可能性、降低其面试失败的几率提出了卓越人才的培养方案。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

参考文献]

[1]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2013(4).

[2]邓孝祥,孟娇茹.教学服务型大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3]贡福海.高校有效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三个向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

[4]潘登,陈启军.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7).

第8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The feasibility of teaching reform mesures that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level examination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cian" are embedded into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Base" is analyzed. The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three-level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ages were put forwards.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and control method of curriculum reform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hieving curriculum reform by using the mode of embedded teaching were expounded.

关键词: 课程改革;嵌入式教学模式;软件资格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the mode of embedded teaching; software qualification ex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cia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33-01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的

国家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指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由操作技能转向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培养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西安外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采用课程实施与证书获取“双轨”并行的方法,将软件资格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的知识点嵌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并制定了以加强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培养运用信息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以岗位技能培养为特色,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方案。使学生减少重复学习即可获取资格证书来证实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进而指导对计算机知识的继续学习。

2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分析与方案制定

2.1 课程改革方案可行性分析知识内容吻合度高:从专业领域来看,“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的全部领域。它包括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等5个专业类别[2]。其中“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考试主要考核的知识内容包括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中的主要组件、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处理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点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讲授的知识点吻合度在82%左右。学生受益度大:学生就业时由于一些用人单位的要求,需要参加社会上的一些类似于Office办公软件的培训以获取某些证书作为就业竞争的筹码,浪费了学生大量精力财力[3]。实行嵌入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程学习就获取了初级证书,在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岗位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和就业的竞争力。

2.2 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信息社会和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信息无处不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教育的途径趋于广泛化和多样化。[4]这种变化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根据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嵌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全部参加 “信息处理技术员”级别考试,要求取证率达到80%以上。课程改革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部署、实施与过程控制,项目进行主要分为启动阶段:课程改革动员与工作任务部署,计划阶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教材建设工作,执行阶段: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的落实与实施、控制,收尾阶段:课程考试与总结。其中项目组长负全责;教学主管负责教学任务部署、落实和检查工作,行政主管负责教学管理;教师负责教学具体实施工作。

3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控制

3.1 教学管理主要抓完善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的监测与控制以及教学质量评价。在严格执行学校相应管理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本部门系列管理制度。

3.2 教学实施采用课程组长和主讲教师负责制,要求课程组长对课程教学质量全程负责,主讲教师对课程教学全程负责。在实施理论教学方面要求教师减少深度,强调理解机制与方法。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求教师利用往年软考试题设计应用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做实习实训练习并编写实验报告。

3.3 教学研究我们对2009上半年、2009下半年和2010上半年学生笔试正确率进行了分析,如表1所示。

3.3.1 得分率

3.3.2 得分率

3.3.3 得分率>90%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得分率>90%的题目数呈下降趋势,导致学生的过关率下降。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加强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4课程改革的效果

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历练优秀教学团队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通过参与课程改革工作及全国软考阅卷工作,教学观点和科研参与意识大大加强,教学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已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专业水平较高的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3月被陕西省软考办授予陕西省计算机软件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目前自编的本科、高职教材已被陕西省软考办分别作为陕西省本科、高职院校嵌入式教学的指定教材,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2010年1月和5月全校参加软考机试和笔试5643人,平均过关率96%和86%,取证率85%,超出预计5个百分点,居全省之首。

参考文献:

[1]盖玉莲.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习实训指南[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大友,刘志峰.信息处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9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改革

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始终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在这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经历了以下几次重要改革:

第一次重要改革是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3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5门课程及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划。并且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手段的改革要求。本次改革确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同时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规范化的研究。

第二次重要的改革发生在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了一些能够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建议,并构建了以“4领域×3层次”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框架,确立了“1+X”的课程设置方案。改革中还提出了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门课程。本次改革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2]。

第三次重要的改革是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以下简称C9会议)上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中指出:要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把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让学生自觉地养成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此次会议还提出应建立更为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内容,为全国各大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树立了标杆[3]。

二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新生进入高等院校之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已经不再是“零基础”。大部分地区在中小学已经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许多新进校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从近几年对进入我校的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的调查发现,新生在计算机基础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计算机学科不是高考和中考科目,即使许多中小学开设了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但是对课程也不是很重视,一般都安排较少的课时。第二,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之间,重点中小学与普通中小学之间计算机教学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由此可见,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来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2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在财经类院校中,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传统优势学科,学校对这类专业的重视度也较高。这使得大部分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这些“重点”学科上,而忽略了对计算机相关学科的重视。学生通常抱着只要不挂科的态度进行学习,确不知既具备经管专业基本技能又能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此外,学生不重视计算机学科的另一个原因是兴趣不高。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介绍技能性的知识、原理为主,内容主要是晦涩的符号、表达式等,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兴趣下降。可见,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对计算机相关学科学习的兴趣偏低是财经类院校开展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巨大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在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没有按照学生层次、能力和内在潜力等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通常采用折中的教学方法,这将加大那些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学习难度,严重挫伤其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不重视学习。另外,由于学科、专业上存在差异,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专业术语、符号、表达式以及抽象难懂的定义和原理,这更加大了学生对知识接受的难度。

2理论内容与实验的分配问题

目前,对财经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课程内容往往来自于计算机专业的教科书,而在通常情况下专业类的计算机教材和课程教学是理论内容与实验分离的。由于目前大学普遍进行了课时和学分的压缩,导致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较少。学生在对复杂的理论进行学习之后,没有适当的后续实验课进行验证、练习和应用。新学习的理论内容不仅枯燥难懂而且与实践脱轨,学生只能机械的掌握理论知识,这将很难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理论内容与实验课程的合理分配也是我们探索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3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计算机相关课程就是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计算机,如何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运用,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意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当前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计算机技能的熟练掌握上,更多的是看重毕业生运用技术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在C9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全面展示属于计算机学科特有的思维魅力已经迫在眉睫。

三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运用分层的教学模式

为了很好的解决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教师按照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内在潜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几个程度相近的群体,对其进行针对性内容的教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具体要求,控制授课的进度和难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师生的交流和合作。这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人性化教学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分层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实现的:

1对学生进行分层

为了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大一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掌握情况,进而确定今后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有必要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摸底考试。教师根据考核成绩和学生的自主意愿,将学生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随时调整”的原则,对那些不能适应相应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调整。

2制定不同层次相应的教学大纲

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大纲。在初级层次学生的教学大纲中,要针对学生基础较差,接触计算机时间较少的特点,加大对其基础知识、技能等的讲解和训练,并且增加上机实训课程。在高级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大纲中,由于学生的起点较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较强,因此可以加快课程进度、加深课程难度、拓宽课程广度,适当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制定不同层次相应的考试大纲

由于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同,所以要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试大纲。初级层次学生要侧重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高级层次考生就要侧重实际操作和技能的考核。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要在其所在的层次中进行衡量,不能将全部学生一起进行评价。通过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融合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停留在数量上的增长,而是对其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越来越重视。对财经类专业学生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而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相关知识来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例如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利用EVIWS等软件处理数据,分析经济现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等软件来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帮助和建议;统计类专业的学生更要学会运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等等。可见,财经类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学与计算机的教育已经紧密相连。但是,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相当庞大,要想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针对各专业对计算机工具的需求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应用相匹配,在《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基本要求》提出的1+x+y方案中,“1”是指《大学计算机基础》,“x”是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要求学习的课程,“y”类课程则要充分考虑财经类学生的专业特点,比如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等。其中“1”和“x”均属于计算机基础必修课,而课程“y”为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选修课。在计算机专业必修课方面,我们可以将一些比较基础但很实用的计算机工具的应用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中。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结合财经类学生特点着重介绍Excel在财务、金融领域的应用。在计算机基础选修课方面结合计算思维特点,开设数据处理和程序的课程,该课程在介绍数据处理和程序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不以传统的综合类院校或者理工院校开设的C语言或者Python为例,而是结合财经专业特点,以Excel VBA或者matlab为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征选择课程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紧跟时代,适应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各大高校通过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并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的核心是:要正确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把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不难发现,本次研讨会对增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寄予厚望。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周以真教授曾在2006年3月提出了“计算思维”,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思维活动[4]。可见,计算思维也是人类科学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能行性、构造性、模型性为特征的计算思维方式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下面就针对当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探讨以培养计算机思维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初步想法:

1提高学生对计算思维的认识

虽然计算思维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对概念的简单认识上。为了保证计算思维能很好的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高校应该开设相应的培训或课程,并在课外多设置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计算思维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并主动产生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由大量的计算机名称、定义和符号等组成的,细节的设计也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显得很琐碎,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可以适当对其进行删减和梳理,突出讲解重点内容。另外,要重点体现抽象表达和自动执行的计算机思维的内容,可以运用一些典型的并且易于理解的例子来解释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算法设计,并且分析这种算法和数学方法的差异,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另外,在教学中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课下尽量多举办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并且需要用到计算思维的培训和竞赛,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实现知识到能力再到思维的突破。

3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与认同。许多学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必须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学理论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案、教学组织策略、实现条件、教学效果评估等环节组成。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基于相应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相关理论和对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而对教学过程做出适当的说明。每位教师可以综合学生专业特点以及自己教学的重点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在计算思维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就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组织策略进行有计划的教学,并根据教学效果评估来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判,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可见,一套建立在计算思维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

总之,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改革思想,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并且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信息”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对于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内容选取、授课方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此,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博琴.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落地”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2012(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