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桩基检测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桩基检测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桩基检测管理

第1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some tests of the bridge bored piles, analyzes interrupte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he bridge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process,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practices.Key words: bored piles; quality defects;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U443.1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广泛用于交通建设领域。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如混凝土的配制、灌注等,若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就会在灌注中产生质量事故。因此施工中各个环节至关重要。灌注桩又属于隐蔽工程形式,受地质因素、施工工艺等影响,质量检查也比较困难。这里介绍几种桩基检测方法。

1.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桩基检测方法

1.1 钻芯检测法:由于大直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荷载一般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许多困难,所以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测试确定桩的质量。

但这种方法只能反映钻孔范围内的小部分混凝土质量,而且设备庞大、费工费时、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大面积检测方法,而只能用于抽样检查,一般抽检总桩量的3%~5%,或作为无损检测结果的校核手段。

1.2 振动检测法:又称动测法。它是在桩顶用各种方法施加一个激振力,使桩体及至桩土体系产生振动。或在桩内产生应力波,通过对波动及波动参数的种种分析,以推定桩体混凝土质量及总体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敲击法和锤击法、稳态激振机械阻抗法、瞬态激振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

1.3 超声脉冲检验法:该法是在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是在桩的混凝土灌注前沿桩的长度方向平行预埋若干根检测用管道,作为超声检测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检测时探头分别在两个管子中同步移动,沿不同深度逐点测出横断面上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时的各项参数,并按超声测缺原理分析每个断面上混凝土质量。

1.4 射线法:该法是以放射性同位素辐射线在混凝土中的衰减、吸收、散射等现象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当射线穿过混凝土时,因混凝土质量不同或因存在缺陷,接收仪所记录的射线强弱发生变化,据此来判断桩的质量。

2.断桩的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身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2.2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2.3 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工配料(有的机械配料不及时校核)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缩短灌注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

2.4 坍塌。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有甚者分包或转包,施工者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这类现象在本工程的断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较为严重。而且位置深、难处理,是导致工期无限延期及经济上大量浪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2.5 另外,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因此,应认真对待灌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很重要。

3.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3.1 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3.2 接桩。在灌注过程中如发生导管焊口破裂,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提前拔出导管。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桩顶以下 10m 均为粘土层,确定井点降水―开挖―20# 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钢筋箍圈以 20cm间距进行加固,护壁间连接筋用钢筋以 20cm 间距布置。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3.3 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 80cm 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此方法日进度 0.6m,如果遇到个别桩水处理不好、降不下去,更是困难重重,导

致质量、工期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4.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与安全。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作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了钻孔灌注桩进行无破损检测,这一结果需由设计单位的确认。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在现时代仍应强调以下几点。

4.1 对质量控制应注重预防为主,即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责任到人。

4.2 严把队伍进场关。只有从严把关,使一流人才、先进的工艺,过硬的设备进场,就为优良工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3 严把检测关。桥梁钻孔灌注桩无破损检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检测手段,具体做法是:

(1)对承担本工程桩基无破损检测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格审查;

(2)逐根桩作超声波法检测;

(3)对处理后的缺陷桩做二次声测,若声测仍有缺陷,则该桩再辅以承载试验(大应变),以确保成桩质量及工程的安全性。

由于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无法跟踪观察,因此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抓好每一施工环节,把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

参考文献

[1] 卢世深,林亚超.桥梁钻孔桩试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朱之基.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无损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杜.

第2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现状;对策

1.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呈高速发展趋势,监理地位也日益提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依靠监理单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强化建筑工程整体管理。针对建筑施工监理,需认真贯彻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建筑管理。自实行监理管理以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得以明显提升,监理工作作为建筑业主、项目法人的经济活动,合理、公正的交流平台,我国监理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监理机制尚未健全,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监理水平不高。对于建筑工程监理,监理水平不高,对监理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施工现场,未根据相关制度、规范进行监理,使得监督管理不能落到实处。在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无法发挥作用,未设置专岗专责,监理组织不完善,监理机制不健全,对于监理职责划分不明确。对于监理企业而言,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不完善,监理水平较低。

其次,监理素质不高。针对建筑施工监理,属于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施工参与人员较多,监理队伍也逐渐壮大,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自身技术素质、业务素质较低,对监理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于监理人员而言,需具备工程监理、设计监理能力,还需具备工程前期咨询、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然而,现代化建筑规模较大且技术复杂,如果只能开展现场监督工作,无法利用合同、经济手段,实施全面性管控,则监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实际监理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监理工作进展,加上监理职责不明确,监理人员责任心不高,使得监理地位、作用明显降低。

第三,监理机制不完善。现阶段,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尚未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筑企业法人行为、市场秩序处于混乱状态,建筑质量监理较为单薄,为未设立专门监理机构,在实际质量监理中,缺乏权威检测手段,监理机制存在诸多缺陷。主要缺乏质量责任机制与事故处理机制,质量监理力度不强,使得监理工作质量明显下降,进而引发诸多重大事故问题。同时,因建筑行业的特点,针对监理业务,通常以业务转包形式,使得监理有效性、权威性明显下降,诸多监理单位缺乏严格资质审核,影响了监理规范性。

第四,监理组织不合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设置不合理,其表现为:对于监理组织结构,各级组织职责不明确,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许多监理单位节省监理支出,未考虑实际需求,大量减少监理机构。由于组织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监理效率,在施工现场,难以形成动态监督,极大减弱了监理作用。

第五,信息化程度不高。在传统建筑监理工作中,主要采取人工记录方式,极易出现严重误差。使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进行施工,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技术资料,能够提升监理工作效率。针对建筑施工监理,监理单位的信息技术人员较少,使得我国监理信息化程度落后与其他国家。因此,监理信息化是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方向。

2.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的优化对策

首先,完善相关监理机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需建立质量监理小组,按照签订合同,监理单位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需设立总监理师、分项目监理员,统一部署监理工作,确保每个监理人员做到分工明确。完善监理机制,是监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需注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健全法律法规,出台权威性、有效性质量监理标准。

其次,加强监理市场执法力度。在监理过程中,若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严重事故,需坚决给予降级处分,甚至取消监理资格。对于小从事故,需给予警告处分,若多次警告无效,也需清理监理队伍。针对监理能力不强,或存在重大过失监理人员,需清理出监理行业。对于某些监理人员,因监理能力不强,需加强针对性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对于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监理人员,若存在坑害项目、欺骗资金的人员,除取消监理资格外,还需移交法律机关给予法律制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法律手段,严格禁止恶性竞争行为,确保监理市场处于良性循环轨道。

第三,全过程控制。其一,事前指导。针对参建单位,需提供监理规划。现场施工人员需仔细阅读施工细则,全面了解施工计划措施,做到及时交底,严格技术人员职责,实现事前事故预防。其二,事中检查。在施工阶段,必须强化检查,防止因质量问题出现返工现象,监理人员要提高自身责任感,强化监督管理。其三,事后验收。对于重要分项、分部工程,按照施工工艺制定流程图,在验收阶段,若发现质量问题,需给予详细分析与及时处理,严格追究责任,最小化经济损失;其三,强化监理力度。针对质量监理机构,需加强整改、改革,提高监理责任意识,强化监管、施工、设计、建设等单位监理,规范企业法人的市场行为,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按时、按质量完成。

第四,提高监理信息化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强化监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推进信息化发展。制定相关信息化标准,提高监理行业数字化水平,使监理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于建筑行业。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提高监理信息化水平,可有效提升数据传递时效性,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质量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筑工程质量取决于监理水平高低。在实际施工中,监理工作存在水平不高、素质不高、机制不完善、组织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优化对策,完善相关监理机制,加强监理市场执法处理力度,实现施工全过程监理,提高监理信息化水平,继而促进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姚学银.当前建筑工程监理的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

第3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安;理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TF7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98-02

1.背景

理化检验是刑事科学技术检验鉴定的基础性工作,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连贯性。理化检验结果是刑事案件办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法律依据和法庭证据,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侦查、破案、司法的公平公正,是维护群众利益和国家形象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毒物、药物的不断更新,理化检验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理化检验项目随之成倍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检验技术和方法的也在不断规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实验室资质认证工作在即,因此对基层理化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对理化检验工作有更高的认识和新的发展思路。

2.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现状

目前基层理化检验人员不足、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大部分检验人员未经过系统、规范的专业技术培训,很多人员往往自身专业都不是理化相关专业,对许多基础化学物理知识含糊不清,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等都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对先进的技术方法掌握较少,缺乏对复杂多样的公安理化检材的检验处置能力,极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基层理化检验人员职称构成偏低,以初级为主;年龄构成偏大,检验人员断层现象十分明显,形成新老交接困难的局面。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类毒物和新型层出不穷,检材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公安机关理化专业面对的多种多样新型检材,往往成分复杂而提取检测手段贫乏。面对国外的新型先进检测仪器, 理化检验工作人员往往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限,无法熟练掌握运用仪器适应现实工作需要。但由于理化检验工作在整个公安刑事技术行业中属于较冷门专业,相比指纹、DNA等直接比对嫌疑人的刑事技术成绩较少,因此各地对理化检验的投入也较少,基层理化检验人员几乎没有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理化检验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今后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2.2 存在问题

1)检验技术方法落后。目前基层理化检验仍处在简单操作仪器的初级阶段,大型精密先进仪器利用率低,对仪器设备性能仅仅了解,甚至很多设备出现搁置现象。2)专业队伍不稳定。由于检验人员待遇普遍较差、地位较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浮躁,因而造成检验人员流动性大,致使人员更换频繁,业务素质差。3)仪器设备缺乏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多由理化人员兼管,由于时间和精力都不能保证,对仪器设备的发展更新情况不了解,相关仪器设备专业知识不足,管理职责制度不明确,难以提高管理质量。4)目前基层理化检验专业的培训模式和途径比较单一,主要通过上级机关组织业务培训,培训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全面性,培训管理不规范,没有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培训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评价。

3.对策与措施

3.1 提升领导理念,加大财力物力保障

建议各基层公安局加大对理化检验技术的宣传,使领导对理化检验有新的更高的认识,结合各地区有关政策,“以人为本”提高检验人员待遇,改善办公条件,稳定队伍,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检验水平。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做到领导重视,保障经费,注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激励检验人员主动地参加省、市举办的各项专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引进和配备学历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稳步提高检测人员整体素质,跟上现代刑事科学的发展,确保基层理化检验工作顺利开展。

3.2 认真落实人员待遇,保障队伍专业水平

建立符合本地特点和财力的专业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与专业人员的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建立对专业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及遵纪守法、维护人民权益的自觉性,牢牢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3 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按照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1]。规范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与维护以及详细的运行记录,确保仪器设备在分析工作中正常运行。同时实验室检验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操作规程和步骤进行检测分析。

3.4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经费列入常规财政保障,应选拔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懂得仪器使用和管理的人来担任仪器设备的管理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按时按需维护和维修仪器设备,把仪器的故障率降到最低,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基层公安机关理化检验工作还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理化检验工作在刑事案件检验鉴定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理化检验工作不仅可以为非正常死亡确定死亡原因提供参考,还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侦查方向,同时,也是刑事案件诉讼中的重要证据。总而言之,只有搞好了基层公安机关理化检验工作,才能提高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能力,更好的提升基层公安机关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华.刑事技术.刑事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关系之考量[J].现代法学,2010,06:186-191.

作者简介

曹罡(1982-),男,陕西咸阳人,新疆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工程师, 主要从事理化检验专业工作。

第4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现状 决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所谓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内容是设计概算、投资估算、修正概算、竣工决算、施工图预算和工程结算等。广义上工程造价涵盖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通信工程造价、建设工程造价、电力工程造价和水利工程造价等。而工程造价的任务是根据清单、图纸以及定额的规范,然后计算出工程中所包含的直接费用(所有的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所消耗的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和人工费等等)、间接费、税金和规费等等。对于建造行业来讲,工程造价是建筑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部分。而工程造价管理,则是指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确定,是一项综合的过程。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几大环节

1、工程项目的投资环节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首要在投资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在项目的投资决策环节中,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规模、项目的标准、施工的标准、项目的施工技术、项目的施工水平等等。从建筑项目整个的造价控制工作来说,投资环节的造价控制和控制十分重要,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来讲,他们要认真合理估测建筑项目运营中存在的风险,不可以只关注数据和指标,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内容来谨慎地选取投资预案,在平衡好资金收益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同时,合理地计算该项目投资的数额,事先编制和拟定出该项目可行性报告,从而获得合理的投资决策。

2、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环节

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环节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能够占到75%以上。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他的初步设计包括结构模式、工程规模、设备机械、工程进度、工艺要求以及建筑材料等诸多方面,所以工程项目在经济方面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等内容在该阶段都已基本成型其内容大约占了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70%。我国目前仍旧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方式进行项目报价,就是指招标企业在工程项目的投标期间自行选择或者委托具备相关资格的中介机构来进行项目工程量清单的编订工作,将编制好的内容展示给项目投标人,然后再由投标企业依照项目的清单内容进行报价。此模式缩短了设计时间,提高了设计的质量,也进一步促进了设计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竞争。另外,对于我国比较适用的还有将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合而为一的限额设计等。

3、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

对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来说,其项目造价的如下。首先,从事工程造价的相关人员应该运用正规招投标方法,把所承包工程项目掌控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畴中,防止项目施工偷工减料以及恶意压价竞标等情况出现。其次,对于项目的招标文件,建筑企业还应该加大管理力度,保证招标文件内容精准、实用、全面和表述完整,专职工程造价师认真审定和确定涉及工程造价的条款。最后,待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完成以后,与中标的企业签署合同,合同的签署要确保合法合理,要由项目的专职造价人员来审定项目造价的内容,这样才能保障双方的合法利益,防止由于合同问题而引发的工程纠纷的发生,达到对项目造价进行科学控制的目的。

4、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是控制项目造价的核心环节,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一个环节。这阶段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内容涉及到技术、经济和能源等方面。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此阶段,一方面要对施工的预案实施和组织设计进行严格审查,并采用经济性较强和科学性较高法进行检查,防止建筑施工企业利用组织预案冲破合同束缚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根据项目的工程造价目标分解和施工进度规划,创建工程项目的年规划以及月规划,并定期对其内容进行检查分析,找出项目规划内容与真实施工时的差距,然后选用和高合理效的方法进行控制,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合理性。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观念的认识较为落后

对于目前的建筑行业来讲,造成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和理念较为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政府不合理的干预,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概念认识不充分,没法从问题的本质上去把握和提出最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导致没法及时地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要想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我们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能够与时俱进,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2、造价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工种 ,所以对于工程造价人员来讲,不仅要有牢靠的专业知识和理念,还要有扎实的实践功底,否则都将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起步较晚,所以导致目前高素质造价人才较为缺乏,造价管理部门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来说,造价工程师在整个工作的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造价工程师的专业技能普遍偏低,大多数造价工程师都是依靠工程定额进行工程预算的审核和编制,依照现代工程造价发展趋势来看,这是一种十分单一的手段,所以对于现代造价工程师而言,一定要具备深厚的综合知识,然而很多造价工程师都较为缺乏这种综合的专业知识,导致未能处理好建筑工程各个项目之间的复杂关系。

3、缺乏合理的项目造价信息体系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来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运作基础较为薄弱,与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实物法预算编制相比,我国依旧沿用定额预算编制法,而其价格水平的统计大多以几年前的为基础,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存在较多的漏洞,无法合理有效的得到相应的信息。很多建筑企业对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办公自动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导致很多关于造价管理的相关信息资源被闲置,不能为项目工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所以,缺乏高效合理的项目造价信息体系也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4、工程项目预算工作力度不够

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预算工作的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和工程建设投资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失控现象存在。主要由一些承包商为了保证自己的项目能顺利通过,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压低概算造价,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又去追加投资和提高建设的标准,使得工程估算以及预决算不到位,导致预算超过概算、决算超过预算和概算又超估算现象的出现。对于这一类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项目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筑企业提出的要求超出了设计的标准。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工程概算降低,达不到设计的相关要求,相关的材料价格和基础设施都不能依据市场的行情来定。

加强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

1、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建筑企业应该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采用可靠的数据资料和科学的评估法案,对投资进行合理的估算,估计出工程项目完成后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要想保证工程项目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首先就要保证投资估算打足,同时,也要防止高估太多,尽量做到合理化、准确化和全面化。

2、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很多不正当竞争和非法竞争的问题。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次序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管部门要努力做好带头作用,组织好工作,并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可靠的价格信息中心和完整的信息网络,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实现合理的资源共享。

3、注重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

人才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和人才缺乏是影响造价管理运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加强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上面入手,不能仅仅停留在运算、识图、生搬硬套等简单工作上。一方面,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职员培养体系,在加强他们专业素养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有这样,才能达到挺高职员综合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科研机构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建筑行业输送新生力量。

4、政府要有一个合理的调控

政府能否有一个良性的干预,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政府来讲,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达到对工程造价管理合理干预的效果,采取相应的监控方法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得更加合理化,达到能够弥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的目的。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控制好度,如果过度的控制,就会给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

5、建立一个健全的政策法律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言,一个健全的政策法律体系是其市场机制能够有序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工程造造价的主要依据。虽然政府也已经表明了改革的立场,也出现了几部委联合所的相关文件,但是冲突的现象人存在于各部门分别颁布的规章中,因此,建立好各部门之间的联络机制是也是目前建筑企业应该强调的问题。随着造价管理制度在我国的改革,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条款已经失去自身意义,建筑企业建立好法律文件清理的合理制度,汇总过期法文,作为处理法律问题的依据。所以,建立一个健全的政策法律体系对于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加强工程竣工结算的管理

竣工结算是工程项目造价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对于业主还是施工单位来说,他们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核结算。所以加强工程竣工结算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项目负责人、咨询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三级复核制度和工程量清单核对备案制度,做好层层把关的工作,并定期跟踪检查,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和减少差错率;其次,要注意竣工结算资料取证和收集的有效性;最后,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应到工地现场进行核对,严查工程量的准确性等等。

结语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来讲,它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它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环节,要想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工作,就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实现企业全工程的、动态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真正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为企业和过来带来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丹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2009

[2]赵全风 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 山西建筑 2010

[3]朱晓楠 试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第5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管桩;检测技术;波形分析

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保持桩头的平整、完好,锯掉松动部分,最好在设计标高附近检测,以避免桩帽所产生的杂波对测试工作的影响。

(2)最好选用加速度传感器,以保证足够的频响范围(本文所列波形除158#为速度计测试外其他均为加速度计测试);传感器与桩面一定要紧密连接,以提高安装谐振频率,防止震荡信号的出现。

(3)传感器安装位置和激振锤敲击点的位置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即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4)由于接桩处焊缝的影响,当接头较多并且焊接质量较差时一般难以见到桩底反射信号,而管桩直径远小于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的直径,所以一般选用尼龙材质锤头的中型力棒即可,若需了解桩身的浅部情况,可更换小质量的手锤。

2、案例分析

2.1例一

158#桩,桩径500mm,桩长28.0m,测试时桩顶已到设计标高,实测波形见图1。出现浅部严重缺陷的波形特征,初步判定该桩浅部断裂(估计约在50cm以内),开挖证实,该桩在约30cm~40cm处出现明显裂缝,其裂缝形状见图2,基本已断掉。

图1 158#桩实测波形

图2 158#桩现场开挖照片

经了解,原安排小挖掘机开挖土方,但施工方擅自改用大挖掘机开挖而将该桩挖断。后将该处锯掉重新检测桩身下部的质量,波形显示缺陷以下桩身质量完好,按设计图纸要求接桩至设计标高。

2.2例二

177#桩,桩径500mm,桩长30.0m。该桩位于某小区地下室,由于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的土体移动,测试前发现该桩明显倾斜;实测波形见图3,出现同向反射信号。第一次反射明显,第二、第三次反射幅度均不大,这与桩身明显倾斜的现象不吻合,反射信号显示其脉冲宽度比首波要宽,开挖验证发现,在4.4m处该桩严重断裂(主断裂),钢筋多数被拉断,剩下2根相连,其断口形状见图4(主断裂处上方还有2条裂缝,管的内壁也可以见到这两条裂缝,说明这2条裂缝是贯穿性的但未完全断开)。继续下挖,在主断裂处的下部约30cm管的内外壁还见到一条裂缝,此裂缝也是贯穿性的。再继续下挖约30cm管桩的外壁观测到一条裂缝,但内壁未见裂缝,说明此时裂缝已是非贯穿性的,锯掉以上两条裂缝重新测试,波形正常。按设计图纸要求接桩至设计标高。从开挖情况来看,由于反射波是主断裂处之上两处裂缝和主断裂处共三处反射所形成的叠加,所以其反射峰的脉冲较首波要宽。由于在主断裂处上部存在着两条贯穿性裂缝(但未完全断开),应力波在此两处能量损耗较大,应力波到达主断裂处时能量已明显减弱,因而第一次的反射幅度较明显,而第二、第三次反射信号较微弱。所以在测试中光凭信号来判断桩身质量是不够的,还要及时查看桩身情况,看桩身是否有倾斜现象等,甚至开挖验证来综合判定。

图3 377#桩实测波形

图4 377#桩现场开挖照片

2.3例三

378#桩,桩径500mm,桩长30.0m。该桩与377#相邻,测试前发现桩身已明显倾斜,实测波形,在4.5m处出现多次同相等间距的反射信号,非常有规律性,没有377#桩所出现的反射信号脉冲变宽及反射幅值衰减过快的现象,该处断裂应当比较干脆。经开挖证实在约4.5m处严重断裂,多数钢筋被拉断,仅剩下两根钢筋相连,断裂口上下未见明显裂缝,与分析情况基本一致。

2.4例四

173#桩,桩径500mm,桩长30.0m。该桩与377#、378#桩都在同一个地下室,只是处在不同区域,也受到土体滑动的影响,桩身略有倾斜,实测波形见图5,在约2.5m处出现明显反射信号,开挖证实该处桩身已断裂。

图5 173#桩实测波形

2.5例五

119#桩,桩径500mm,桩长30.0m。测试前桩身已严重倾斜,开挖证实在2.1m处严重断裂,截去主断裂后,重新进行测试。第一次测试波形见图6,首波后有一个向下的负峰出现,整个信号呈锯齿状,初步判断桩顶以下50cm以内存在裂缝,向下开挖证实,在桩顶往下约40cm处有一条小裂缝,锯掉该裂缝后继续测试,发现首波后仍有负峰出现 ,初步判断桩顶以下50cm内仍有裂缝,继续开挖,在距桩顶约30cm处有一小裂缝,锯掉该处后重新测试,波形正常。

图6 119#桩实测波形(第一次)

3、结束语

第6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建档案;档案现状;管理对策

Abstract: With China's reform deepening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speed and scale will more and more big,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rise of the municipal files industry provides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y, believe in all of the municipal files of the industry cooperate, members of the file contains the rich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is field will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here, the author construction of city archive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The municipal files; Archives actuali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的成千上万的文件,通过不懈的努力,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会更高,更广泛,更深的领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城市建设档案部门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导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同时,要实现有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新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社会。

1当前城建档案管理问题

1.1档案收集问题

文件中包含的突出问题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收集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所有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存在遗漏问题。二是收集的内容是不准确的。一些已被收集在城市建设档案,但缺乏审批、图纸缺失等问题,如此发现一些材料不是最终稿。

1.2档案利用率低

在实践中,城市建设机构、单位对城建档案的意识不高,不到紧要关头,一般都不查阅城市建设档案,导致城建档案利用人次、卷下等指数都相当的低,很难发挥档案积极作用。

1.3建设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意识较差

城市建设档案工作要用于历史沉积的档案为现代化城市服务。另一方面对城市建设的形式,文字,图形,声像资料能够随时归档,为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可借鉴的依据。因此,城市建设档案工作面临的是城市方面的单位和个人。但人们对城市建设档案的认识还是比较薄弱,对于城建档案馆是了解甚少,建设单位是很少主动向城市建设档案馆报送竣工档案,如单位有一个文件不检查,造成的经济损失发生,新闻媒体对档案馆宣传不够全面,公众对城建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清楚。因此,加强城建档案工作的宣传,向公众展示的建设成果,强化档案意识,加强建设行业内部的协调,确保形成城市建设档案和档案是目前急待需解决的问题。

1.4管理水平不高

由技术层面说法,部分区域的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水平还是较为低的,档案分类的科学不够,存储不合理等。由业务的角度来看,部分区域城镇建设档案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流程或程序没有完善,更多为随意性。

1.5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1)信息建设时,硬件投放滞后。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快速更替,及其硬件配置,网络的形成仍然是滞后。这种有限的人力实施大规模城市建设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2)信息化建设,软件或系统开发的步伐太慢。软件及系统开发是要提升传统档案管理手段的推广,则需纵、横向的分步实施,相关于对从整个系统或区域布局统筹安排,当前的软件或系统开发缺乏积极的反应。

3)管理理念的变革。信息文件管理和传统的档案管理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是按部就班转变观念,不仅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也有悖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扩大视野的档案管理人才,不断进行管理知识和手段的更新,而这恰恰是城建档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2建设档案管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不够重视现实状况思想,各级政府不够重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一些干部认为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这就决定了在整个政府工作,没有考虑到城市建设档案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也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思想上不够重视,决定在行动将不会过度倾斜。一方面,资本投资不够,导致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机构,设备落后,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不可能的。另一边面,人才实力不够,上级主管部门将重点引进人才,真想干事人员也不想搞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这项工作。

城建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够,操作系统、工作不明确,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档案的收集,查阅,回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程序,一些部门还没有理顺,造成非常混乱。有些档案的收集应该执行什么样的标准,这在许多档案管理部门不清楚的。员工没有检查它是否符合条件的档案的收集。主要来源于人事、考勤、激励的管理制度对此许多部门仍然没去建立起来,有的甚至成立了,但还是相当的健全。

3,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对策

3.1加强城市建设档案馆队伍建设,

城市建设档案馆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城市建设档案馆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它是从事城市建设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和不断开发人才资源潜力,为了形成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型;则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目标责任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创建一个档案人员潜力发挥的良好环境,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其档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采取各种手段吸引,更具体的人才充实城市建设档案队伍的不断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档案馆。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城建档案管理是基本保障的资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充分考虑到新形势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提高投资的资本。确保提供足够的保护。同时,避免投资长期一成不变,每年递增机制建立,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每年增加财政投入。当然,财政投入并不是无条件的,任意的。1是科学评估资金需求,根据需求投资基金。2是加强资金使用和确保资金根据需求使用。3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避免浪费和废物问题。

3.3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

信息技术是促进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因此。如有条件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加于实现信息化来运行。科学设计,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可以聘请专业的系统设计方法和软件供应商,确保遵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达到最高效率。其次加强提升学习的研究,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拥有先进的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交流学习,积极学习的类似单位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借鉴避免走弯路。另外改造升级,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技术迅速变化更新速度很快,但也适应当前的需要。

3.4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城市建设档案人员)

城市建设部门应当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必须加强档案教育相关知识。展多层次,多档次,多形式的档案教育培训。提升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举办各种培训班,建设一个开拓积极、知识与专业结构合理,了解业务了解现代技术的城建档案干部队伍。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扩大高、中级职称人员,提高专业水平。组织学术研究等活动项目,介绍有关城市建设档案工作动态,引进先进的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管理方式、手段,提升城建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3.5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系统

规则和条例,重要保障城建档案实现长效、常态管理,建议对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一个单位应该建立激励体系,如奖励、晋升制度等。在过程中必须体现公平性和竞争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向上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此外,相关的业务也不断改进,包括文件、参考、查阅、服务管理制度等。

3.6,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城市和农村一体系建设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城市和农村充分发挥在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步形成一个市(县)两级城市建设档案的过程监督和协调制度,加于督促各级城市建设部门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的工作。通过完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政府的规定,相互制约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和档案执法行为,确保每个市、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均衡及协调发展。另外加强部门协调来提升服务的质量。城乡建设项目往往长期线涉及面广,这需要所有相关部门加于沟通和协调,确保重点工程档案和数据及时完完整整归案。各级各单位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各类工程档案,则能确保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科学和详细的文件的结果,才能充分发挥它资政的社会功能,更好的服务于城乡建设。

第7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 管理现状 对策建议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部分党政领导、企业法人对环境保护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如过分热衷于招商引资,给每个政府部门下达招商引资的指标等。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获得一定的地方利益及政绩,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对环保工作干扰多、支持少,事实上造成环保部门执法难、建设项目环评执行难、三同时跟踪难。 

1.2环评单位评价工作存在随意性。部分环评报告书(表)评价及预测模式照搬照抄,缺乏科学性与真实性。相当多建设项目的实施结果和环评结论相差甚远,引发了公众对环评的不信任。部分环评单位开展环评的指导思想不正确,以为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拿人财钱替人消灾,就完全按着建设单位的意愿开展评价,失去了环评选择最优方案、为环保部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的意义。 

1.3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不到位。“三同时”制度本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现实中,有的企业将“三同时”往往变成“两同时”甚至是“一同时”(即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只是设计同时)。有些企业对“三同时”有关规则和报批程序不熟悉,执行“三同时”工作时草率处理,不遵循规定程序,不让本单位环保部门人员参与等。 

1.4环保设施竣工验收问题多。从执法实践看,相当多的建设项目未经验收即擅自投入生产。究其原因,有的是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滞后而不能验收,有的是企业逃避环保验收,有的是环保部门未能及时组织验收,还有的因为生产负荷未达到验收要求而长期不能验收。环境监察部门负责项目验收后的日常监管,往往也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管理,但却常常未能参加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中间断了一节,容易产生问题。 

2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由偏重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行政绩效评价体系,对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由单纯GDP量的增加转向引入环境绩效的“绿色GDP”。要落实长效执法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强部门联合执法督查机制建设,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和司法监督的作用。

2.2完善考核体系,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这是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一个重要举措。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增加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工商环保前置审批条件考核的份量,确实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彻底改变以往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环保执法难的局面。 

2.3 实施环评质量纠错制度,强化环评单位的法律责任。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实施环评质量纠错制度,对未能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未能认真按照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整体要求,对项目建设过程及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没有进行充分慎重分析,导致环评结论错误的,视不同情节给予取消评价证书、证书暂停使用落实整改等处分,对责任人要取消环评上岗资格。环评单位应对评价结果经过项目建成后的回顾性评价负有法律和经济责任。 

2.4 加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严格把好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关,强化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及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督促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未经环境保护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生产)。对建设项目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建设单位未经环境保护验收就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依法予以查处。 

2.5严肃查处违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就擅自开工建设、不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就擅自投产的行为予以重点查处,严格按照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有关条款,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8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论文关键词: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 建设管理

论文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而公路建设事业也逐渐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十一五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技术也在不断扩大、改进和完善,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以及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新想法,以供参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不仅在城市大举兴建,也在广大农村地区迅速开展起来,交通便利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近些年,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喜人,但是从大的范围看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状况及收支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变,公路建设也从以前的国家财政全权包干向多元化资金筹集方向转变,现在农村公路建设的筹资渠道非常多元化,有国家拨款、社会集资、企业注资等等。而渠道多元化也带来了财务管理和收支方面的混乱问题,许多部门对于资金的管理认识不够全面,只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而没有全局意识,整个资金的收支情况缺乏一个统一部分进行协调管理,从而造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财务状况和收支状况混乱问题十分严重。

(二)管理监督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步骤一般是先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批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和申报材料,然后由交通管理部门对公路的实际建设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公路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建设业主一般都是公路项目的所在地政府,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对设计施工的具体事务进行负责。虽然从环节运作方面看来,比较有调理,部门内部都做到了权责分工,但是就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而言,还是缺乏统一部门进行领导疏通,从而比较容易出现在环节衔接方面的问题,引起沟通不畅,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材料保管问题

对相关人员材料、项目资料的管理保存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属于基层建设,建设业主也基本是由各乡镇领导和村委会成员组成,加之几层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公路建设相关业务较不熟练,而且在思想认识方面也存在缺陷,并且几层领导及人员的调动也比较频繁。以上种种原因就造成了材料保管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如项目资料无故遗失、人事档案无法查实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考

(一)科学规划设计、宣传、资金筹集

1、把握科学规划的原则

1.1实事求是的涉及公路建设方案

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加快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方面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在设计建造公路时,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质和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1.2注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不可喧宾夺主

在建设公路时,要充分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的保护,不可未建公路先搞破坏,这样不但起不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当地人民的反感情绪,对工程建造造成消极影响。

1.3申报和建设,要讲实际,权轻重

在制定规划建设方案的时候,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而不顾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能改建的地方,绝对不重复建设,要重视质量而不可把外观看得太过重要。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经久耐用、安全畅通、利于环保”等原则。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要抓主要问题,不可一窝蜂的上。要根据实际条件而定,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可对农民群众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公路建设要讲实际、重重点,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

2、认证做好农民群众的动员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也是公路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公路,首先要把农民群众的工作做通。要广泛积极的进行宣传,从而调动起广大群众的修路积极性。同时要把政府修路的决心落实在宣传当中,要让群众相信政府的建设力度和决心,也让广大群众了解用实际行动改变生活条件的重要性。

3、坚持筹资筹劳的多样性

3.1解放思想,发挥多元化筹资体制的优越性

通过国家投资、地方积极筹资、社会广泛集资、银行贷款融资等方式,来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

3.2积极发动群众投资投劳

再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方面,必须坚持自愿、公开、量力而行的原则。切不可因为修路而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要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发动群众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

3.3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修路

公路建设可以带来无限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公路修建过程中,也可以放开思路,用公路建成后的经济利益吸引广大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修建当中来。比如公路两边的绿化权和路边资源开发权等等,都是吸引投资的好点子。这样,不仅为修路筹集到了足够资金,也同时为建成后的经济开发提前铺好了路子。

(二)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力度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和管理力度尤为重要,各县、乡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并且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与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研究解决方法。对筹集的资金要排专人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和及时调度。质量管理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落实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查管理。确保建设的快速高效,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树立建设优秀典型,并做好大力宣传。

(三)积极建立公路建设质量检查制度

1、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建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的四级保证制度。在竣工时应实行“项目法人初验和交通部门竣工验收”的验收方法。

2、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管理方式

将科学的公路建设管理方法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让质监站、建设办、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严格监督。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处理,限期整改或返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把好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把质量监管落实到位,认真消除质量通病。

3、严格控制进场原料质量

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进场材料的质量。加强质量监督更要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管理。要做好对水泥、石灰、沥青等购进材料的合格检测。要做好对工程各项目如路面压实度、石灰含量等方面的质量指标检测和控制。

结束语

农村地区要发展当地经济,离不开公路建设,公路建设要发挥应有效用,就离不开加强公路建设管理,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管理还存在着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相信通过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必然能够找到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真正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和管理方法,从而真正发挥公路建设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家整体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昌华.城市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2010.(5).

第9篇:桩基检测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成本管理、人员的安全、企业的经营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在现阶段存在许多的不足。

一、建筑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在工程立项后,对于招标、规划、设计和施工等过程的管理,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高效的完成。因为我国实行的工程管理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缺乏一些深入的研究,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执行的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规范,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对工程管理约束性很差。并且管理方法和方式也相对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要求,甚至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未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专业性不强,没有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专业队伍,这就造成了管理的不科学、不规范以及其它问题的出现。

2、监督管理活动不当,造成诸多隐患

监督工作不到位的具体表现总结起来就是“重建不重管”,对于规程规范只不过是走过场,走形式,没有认真执行监督者定下的标准。一方面管理人员不尽职值守,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从而造成了大小事故不断。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工作,缺少相应细节监督措施,是造成工程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因为操作人员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务工人员,缺少理论知识,传统的施工方式占据很大比例,在业主和其他管理人员监管不力的情。

3、技术管理制度体系有缺陷

没有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要求。不能建立和健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在实行技术责任制的企业内,没有保证各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来防止和杜绝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这是技术管理制度缺陷的主要外在表现: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中为了方便违章操作,得过且过;组织人员缺少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普及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彻底;没有对防护设施例如脚手架等,按时定期进行有组织的验收检查、施工现场消防设施虚设等;再加上施工项目本身存在的弊端,管理人员水平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缺陷都需要迫切在制度上给予弥补完善。

4、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

受建筑环境及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从人员安排、到用于管理的设备投入等都远远滞后于其它商业、银行业等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他们错误地认为,过去我们的祖先没有计算等先进的设备,他们也照样盖起了房子,计算机管理有没有无关紧要,致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较为落后,大多数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

5、忽视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过程中往往盲目急切追求节省工期和人员配置开销,而导致在管理结构体系上遗留下监督某些必要工作进展情况的严重空缺,例如:材料供给速度慢、送试及报告出具不及时、机具未提前检修而故障频繁出现、资金周转余地小、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单签字盖章迟缓、必要的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而发生矛盾纠纷等。这些都源自于对施工进行前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全面,反而造成人员、材料、机具、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延误了正常施工进度。可见,加强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

6、安全生产观念不强, 责任事故频发

近年来,施工现场责任事故频发,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安全生产事故的最直接原因有: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指在保险、防护、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指操作错误、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品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不安全装束等。安全生产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指设计本身的缺陷、未对员工进行培训、对现场工作缺乏指导、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等。

二、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1、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国家首先就应该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法规体系,并还应当保证其能够有效的实施,能够为建筑工程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其次,在增加相关的管理法规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制定出行的法律法规,对专业化的工程化管理实施强制化推进,对管理范围做出硬性规定。对管理企业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要实施严格的控制和考核,以促使在建筑工程过程中,管理企业能够对项目进行中面对各种困难依旧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并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国家的管理差距。

2、加强对工程图纸设计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设计的质量好坏对于一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百分之七十的影响,所以说这个环节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因为设计环节对于整个工程进行全盘部署,在工程中应用到的材料,工程中的人员机械安排,工期的进度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等等都是在这个环节进行的。在对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竞争比较激烈,一方面要注意设计经费的使用,尽量的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要聘请具有执行资格的设计单位来合作,保证设计的质量。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实施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层层负责、道道把关、人人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建立起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与质量计划,确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任务、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管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把“材料验收关、施工质量关、工程合格关、安全生产关”的要求,建立现场施工总纲、现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以及现场材料验收制度,把具体措施落实到每道工序,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全面可控状态。

4、加强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除了日常必要的安全检查以外,还应做到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同时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对责任进行整改与监督,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施工场地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开展一定的安全知识教育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现场的作业程序稳定,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应做到“持证上岗”,经过业务培训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操作;实施安全技术交底的制度,在开展每道工序之前,由专职人员对安全技术工作进行书面交底,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各施工人员要认真进行贯彻、落实。

5、重视工程核算

建立科学的核算管理体系,并将财务管理前置,做好项目核算工作的全程参与管理。已经竣工的工程,做好工程(预)转资工作。完善和创新工程核算,结合企业实际,形成系统严密的工程管理核算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发扬创新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研讨项目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以提升企业竞争力,抢占市场。

参考文献

[1]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8)

[2]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