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想起老妈妈范文

想起老妈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想起老妈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质的主要原因

1、食物会发出臭味和酸味;

失去了原有的坚韧性和弹性,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是要使再吃的话,就容易导致疾病 ;

2、食物的营养素被分解成多种低级产物。平时看到的饭发馊、水果腐烂,就是碳水化合物被酶分解后发酵了;

3、食物的化学反应。油脂很容易被氧化,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氧化后的油脂有怪味,如肥肉会由白色变成黄色。

馒头烙饼存放需要以下要点:

1、制作前期酵母充分发酵,可以用老面;

2、不要添加香料,通风阴凉储存,当然要注意卫生;

4、干燥储存;

第2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

不同麻醉方式;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

近年来,随着我国年龄趋于老龄化,老年人口总数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所以,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比例也相应增加[1]。如何采取恰当的麻醉方式,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促进老年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这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话题[2]。本研究中,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老年手术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老年手术患者,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60.5~83.5岁。5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18例接受普外科手术、16例接受骨科手术、12例接受肛肠科手术、6例接受妇科手术,以及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5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42例为择期手术治疗,14例为急症手术治疗;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价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5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处于I~Ⅱ级的13例、Ⅲ级40例、IV级3例、V级0例;5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以及休克等症状。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都没有应用物,以及镇痛药物,进入手术室后,对心电图、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给予低流量吸氧。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对于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给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于普外、妇科手术患者,采取腰麻、硬膜外麻醉;对于肛肠科手术患者,给予局部麻醉。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氯诺昔康,以及小剂量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处理。

1.3麻醉效果判定标准[3]①优: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手术顺利完成;②良:手术过程中,出现疼痛感,但患者可以耐受,不影响手术的开展;③差:手术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疼痛,患者无法耐受,导致手术无法正常开展。

2结果

56例老年手术患者,术前经过准确评估,选取合适的麻醉方式,没有出现1例死亡,2例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分别出现寒战和躁动。5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4例神经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效果都为优;33例普外、下肢骨折,以及妇科手术的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麻醉效果30例达优,3例达良;7例上肢骨折的颈丛、臂丛麻醉患者,麻醉效果5例达优,2例达良;12例肛肠手术的局部麻醉患者,麻醉效果4例达优,6例达良,2例为差。

3讨论

本研究中,4例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效果都为优;33例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30例达优,3例达良;7例颈丛、臂丛麻醉患者,5例达优,2例达良;12例局部麻醉患者,麻醉效果4例达优,6例达良,2例为差,结果充分显示,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最好,腰麻、硬膜外麻醉,以及颈丛、臂丛麻醉的效果次之,局部麻醉的效果最差。但是全身麻醉带来的副反应也相对较大,老年患者在全麻术后,可能会出现体温降低、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及苏醒时间延迟等各种副反应,所以,对于老年全麻患者,需要加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尽可能地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

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对于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是相对比较合适的麻醉方法。麻醉方法作为辅手术操作,而且必须与相关的手术方式相适应,所以,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再根据选取的手术方式,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同时,麻醉医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探索新型、高校的麻醉方式,以增强手术的麻醉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常并发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麻醉后,在体内残留的物,以及基础疾病的共同作用下,在麻醉恢复期,由于机体的保护反射还没有得到恢复,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呕吐、呼吸道阻塞,以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各类并发症,这将大幅增加麻醉的风险,影响麻醉效果[5]。本研究中,2例肛肠手术的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分别出现寒战和躁动。为了避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需要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显著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总而言之,鉴于老年手术患者的自身生理功能的衰退,对于物的吸收和利用度相对较差,对于物的吸收和利用度均相对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麻醉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

参考文献

[1]陆利君.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4(3):260-261.

[2]陈文亚.三种麻醉方式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应用比较.华西医学,2010,25(6):1111-1112.

[3]赵丽华.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的比较.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 2(2): 103.

第3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老年骨折;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主要是指发挥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神志消失、痛觉丧失,骨肌松弛,且自我反射消失的过程。但物的抑制作用属于可逆与反复性的。当在人体内浓度逐渐降低时,患者的麻醉反应也会慢慢消退。七氟烷吸入麻醉同样属于全身麻醉的范畴,一般老年人在麻醉清醒阶段,通常会由于痛感迅速出现而产生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躁动、挣扎、等行为。当前临床上已将控制患者麻醉恢复阶段的躁动反应纳入了研究的重点。基于此,为探讨右美托咪定药物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骨折患者在物消退期的躁动反应的控制作用。本文对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并采取全麻手术的116例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以及生理盐水两种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116例患者均在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以及全麻手术。以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8例。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64~84岁,平均年龄(70.2±5.9)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9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5±6.1)岁。以上两组患者的肝、肾、血功能均正常。手术类型为半髋关节置换术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4例,胫腓骨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4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心电监护仪器,做好常规监护处理,记录其血压、心率、氧饱和浓度。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采用吸入麻醉方式,调节七氟烷浓度在8%左右,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滴注盐酸戊乙奎醚及顺式阿曲库铵,并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量来确定给药剂量。迅速插入喉罩,根据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来调整物的吸入剂量与浓度。在完成手术5min前,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药物质量的确定据患者体质量而定,一般为1μg/kg。对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保障推注时间在10min左右。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躁动评分以及躁动出现率。疼痛评分:患者自我评价以及意识综合观察;躁动评分:无和躁动出现为0分,轻微躁动和偶尔为1分,中度躁动和持续为2分,严重躁动以及喊叫为3分。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观察组在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老年患者引其器官功能出现退化、心脏功能下降、代偿能力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其与成年人的体征具有明显的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具有较高的难度。在老年骨折患者的麻醉中,七氟烷因其具备刺激性小、苏醒快等优势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苏醒后容易出现躁动、兴奋等其情绪,尽管属于临床麻醉的常见症状,但是如果控制不当对于患者的康复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苏醒后的躁动。目前抑制躁动的主要方式包括阿片类药、静脉等。右美托咪定是近年出现的一种高效、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以发挥出抑制疼痛,消除焦虑情绪的作用,并且对于呼吸抑制作用较为轻微,不会使患者出现药物成瘾。另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七氟烷等物引发的呕吐和恶心,其内在活性强,能迅速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对肾上腺素在血浆中的浓度可以实现控制,最终达到控制血流动力学的目的。

本研究中采取右美托咪定治疗的观察组在疼痛、躁动的程度和躁动出现几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再一次证明对老年骨折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进行抑制的有效性,在今后相关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惠球,袁文强,曾丽华,等.七氟烷麻醉骨折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4(2):24-27.

第4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老年; 气管插管; 循环功能

全麻诱导窥喉插管时机体缺氧,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延髓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增加了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1]。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相当机起飞的危险阶段,期间使用的药物许多都对循环和呼吸具有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发生意外,尤其是老年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如果幅度过大,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2]。本研究主要对比常用的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60~88岁,平均(69.4±4.6)岁,ASA分级Ⅱ~Ⅳ级,体重45~88 kg,平均(71.9±6.5)kg,体重指数21.5~30.6 kg/m2,平均(26.6±1.5)kg/m2,既往合并高血压者21例,冠心病者18例,糖尿病者15例,高脂血症者11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60~87岁,平均(69.5±4.5)岁,ASA分级Ⅰ~Ⅲ级,体重45.5~87 kg,平均(71.8±6.7)kg,体重指数21.5~30.5 kg/m2,平均(26.5±1.4)kg/m2,既往合并高血压者20例,冠心病者17例,糖尿病者14例,高脂血症者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及既往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手术前30 min,所有患者常规肌注100 mg鲁米那和0.5 mg的阿托品。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采用多功能监控仪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连续的监控。开放患者的静脉通道,输入10 mL/kg平衡液后开始麻醉。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面罩去氮吸氧5 min,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0.4 ?g/kg,对照组给予芬太尼4 ?g/kg,麻醉诱导,肌松满意后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机。术中采用微泵持续静脉注射的方式持续注射2.0~8.0 mg/(kg·h)丙泊酚、0.1~0.25 ?g/(kg·min)瑞芬太尼,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用量为0.06~0.08 mg/kg。所有的诱导插管均为笔者本人操作,均一次成功。术中实施右桡动脉有创动脉监测血压变化,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及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情况。

1.3 评价标准 收缩压低于90 mm Hg和/或舒张压低于60 mm Hg视为低血压,收缩压高于140 mm Hg和/或舒张压高于90 mm Hg视为高血压,心率快于100次/min为心动过速,心率慢于60次/min为心动过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诱导不同时间点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诱导时和插管后5 min其心率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麻醉诱导不同时间点心率变化情况比较(x±s) 次/min

组别 麻醉前 诱导时 插管时 插管后5 min

观察组(n=40) 83.5±4.7 79.3±4.9 86.6±5.2 79.7±4.4

对照组(n=40) 84.1±5.1 64.3±2.9 104.6±9.4 57.8±2.1

t值 0.547 16.662 10.597 28.409

P值 0.586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麻醉诱导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诱导时和插管后5 min其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麻醉诱导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变化

情况比较(x±s) mm Hg

组别 麻醉前 诱导时 插管时 插管后5min

观察组(n=40) 99.5±5.4 96.7±5.3 102.3±5.9 95.3±5.1

对照组(n=40) 98.9±5.6 78.6±4.3 110.5±8.5 71.3±4.2

t值 0.488 16.773 5.012 22.975

P值 0.627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循环波动情况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循环波动情况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 高血压 低血压 心动过缓 心动过速

观察组(n=40) 1(2.5) 2(5.0) 2(5.0) 1(2.5)

对照组(n=40) 8(20.0) 10(25.0) 11(27.5) 9(22.5)

字2值 4.507 4.804 5.878 5.600

P值 0.034 0.028 0.015 0.018

3 讨论

麻醉诱导加上气管插管均会对患者的循环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通过阿片类激动剂可以阻断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但是如果药物选择不当或者剂量使用不当均有可能出现循环和呼吸的抑制,出现胸壁的僵硬、血压的骤升骤降[3]。以往使用的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部分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交感抑制、循环不稳定现象[4]。老年患者肝脏功能的降低、肝微粒体酶活性的下降和肝脏血流的减少,肝血流和血清清蛋白浓度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致使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5]。舒芬太尼是一种长效类u1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果显著,为芬太尼的5~10倍,且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透过血脑屏障等人体常见屏障系统,而迅速达到组织起效,输注半衰期为5 min,具有临床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等优点。

以往研究提示,舒芬太尼联合使用丙泊酚进行气管插管时,其靶控输注不同效应室浓度设定为0.3 ng/mL时能有效地减少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并且可将双频脑指数控制在40的低水平状态[6]。另有研究选择实施下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研究提示,同样将舒芬太尼靶控输注不同效应室浓度设定为0.3 ng/mL,能至少抑制50%患者在实施气管插管时的循环波动[7]。舒芬太尼具有一定的负性频率作用,但显著低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对于外周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较芬太尼平缓,其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能有效地保证插管过程心肌的氧供需平衡[8-9]。

本研究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后发现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明显较对照组平稳,同时观察组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诱导,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几乎无变化,循环功能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秋华,朱俊峰,赵利波.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0):78-81.

[2]张辉,蒋海,王钟兴,等.小剂量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全麻诱导喉罩置入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36(11):621-623.

[3]蓝岚,叶靖,欧阳葆怡.舒芬太尼减轻气管内插管引起心血管反应的效果[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2):18-19.

[4]王琼,周雁,赵旸,等.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3):4405-4406.

[5]徐凯智,李宇虹,杨莉,等.国产舒芬太尼单次注射对老年手术患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2593-2594.

[6]王竹梅,安裕文,杨志军,等.异丙酚麻醉诱导期间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病人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7):602-604.

[7]张洪军,李明星.不同剂量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无痛支气管镜麻醉效果[J].海南医学,2012,23(8):11-13.

[8]姚益冰,李懿,徐峰,等.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7):180-181.

[9]孙海云,柴云飞,张建军.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6):635-636.

第5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老年患者;骨科;短期认知功能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骨折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老年群体受年龄因素影响,骨质密度逐渐降低,易因骨质酥松增加骨折风险,于其预后提升不利。当前临床治疗骨折以外科手术为主,但由于老年群体耐受较差,容易因术中麻醉而出现术后功能障碍(POCD),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如何有效选择最佳麻醉方案以降低手术风险也成为当前该领域各学者探究的热点话题。本次研究以此为方向,回顾性分析124例受试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此次入组受试者均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符合《实用骨科学》【1】及《骨科手术学第3版》【2】中相关手术治疗适应证。其中男70例,女54例;年龄60-77岁,平均(68.1±3.5)岁;骨折至手术时间间隔(2.4±0.8)d;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3】:Ⅰ级80例,Ⅱ级44例;手术类型:膝关节置换术36例,髋关节置换术48例,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术25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8例,其他7例。根据患者术中麻醉方式分成研究组(A组,n=82)和对照组(B组,n=42)两组,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1.2纳入标准 ①符合相关手术适应征的60-80岁老年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签署知情他同意书者。

1.1.3 排除标准 ①陈旧性骨折者;②合并其他严重骨科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③相关治疗禁忌症者;④年龄不足60岁或超过80岁者;⑤中途退出治疗或随访期失联者;⑥精神障碍、听力、视力或语言障碍者;⑦治疗依从性及耐受力不足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查,检测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其中B组患者予以全麻方案:①5μg/kg 芬太尼(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0.04mg/kg咪达唑仑(生产企业: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0.1mg/kg维库溴铵(生产企业: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诱导麻醉;②输注完成后5min内行气管插管,同时连接普朗S1100型多功能呼吸机;③靶控浓度为2μg/ml的丙泊酚(生产企业:AstraZeneca S.P.A)联合50μg芬太尼间断输注维持术中麻醉。A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案:①L1-2穿刺置管后使用3ml2%利多卡因(生产企业: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预实验,观察5min且无主诉不良反应后追加0.375%罗哌卡因(生产企业: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3ml/次,维持麻醉平面至T10以下。两组患者麻醉完成后均参照《骨科手术学第3版》【2】中相关规范及要求完成相应的骨科手术。

1.3评估标准

1.3.1 MMSE评估标准 参考《痴呆及认知障碍神经心理测评量表手册》【4】中相关要求评估: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

1.3.2观察指标 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3h(T1)、术后6h(T2)、术后24h(T3)和术后72h(T4)等时段MMSE评估情况,记录其麻醉前、麻醉时、麻醉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MAP、HR等指标变化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麻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时段内MAP指标及HR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2.2 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对比情况分析

T0及T4时两组患者MMSE评估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2及T3时段MMSE评估结果均显著高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为对比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预后影响差异,选取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不论予以何种麻醉方案,老年患者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较为平稳,表明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于骨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此前有研究表明,POCD的发生同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受教育程度及麻醉方式等因素相关【5】,此次研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仅针对两组受试患者麻醉后短期认知情况展开讨论,发现予以硬膜外麻醉方案的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速度及效果均显著优于全麻B组,同韩建锋等【6】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患者术后3hMMSE评估结果最低,此后呈逐渐回升趋势,待术后72h评估检测时认知水平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说明硬膜外麻醉较全麻方案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损伤较小,更利于其预后提升,临床可将该麻醉方案用于耐受较差且身体机能正处于衰退阶段的老年患者以降低其术后并发POCD风险。穆珊珊等【7】研究者也在报告中指出,POCD患者较普通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更高,麻醉后药物若未完全代谢可能因持续麻醉状态而影响脑血管血流灌注量,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改变。笔者也认为,全麻物较硬膜外麻醉代谢时间长,可能影响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从而影响患者术后认知情况,医师在选择麻醉方案时,应当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风险,并予以专业性的建议,在充分遵循其意愿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全麻中使用的咪达唑仑注射液作为一种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抑制剂,具有理想的镇静、抗焦虑及松弛肌肉的作用,但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的顺行性记忆缺失【8】,猜测同患者术后并发POCD相关。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方案,患者耐受良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突出,于其预后提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伟. 实用骨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邱贵兴,戴∪. 骨科手术学第3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薄禄龙,卞金俊,邓小明,等.2013年国际麻醉领域指南回顾[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35(7):577-579,602.

[4] 王刚.痴呆及认知障碍神经心理测评量表手册[M].1.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戴安卢,李军,陈锋卫,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11):1004-1006.

[6]韩建锋,张树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19):5597-5598.

第6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 七氟醚;麻醉深度;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S100β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8(a)-0105-04

Effect of deferent depth of Sevofluence inhalation anesthesia o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senile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

ZHU Hong WANG Xin CAI Yunliang LI Anxue LI Wenbing HUANG Jing ZHENG Ziqu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Long G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eferent depth of Sevofluence anesthesia o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POCD)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early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From May 2013 to October 2014, in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120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deeper anesthesia group (group Ⅰ) and shallow group (groupⅡ) according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maintained with Sevofluence, and group Ⅰ maintained BIS value at 35-45 and groupⅡ at 50-60. The rest anaesthesia managements were similar. In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he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was evaluated for all patients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S100β protein by ELISA. Results MMSE scor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 (P > 0.05). In the 1 d and 3 d after surgery MMSE scores in two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P < 0.01), and the declin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Ⅱ than groupⅠ (P < 0.05). The incidences of POCD in group Ⅰ and group Ⅱ [1 d postoperative: 28.3% vs 36.7%; 3 d postoperative: 1.7% vs 21.7%; 7 d postoperative: 1.7% vs 0.0%]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Before surger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S100β protein (P > 0.05). In 1 d postoperative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both groups than 1 d preoperative (P > 0.05), and group Ⅱ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Ⅰ (P < 0.05). Conclusion In Sevofluence inhalation anesthesia deeper anesthesia (BIS value of 35-45) can reduce MMSE score, decreases and suppresses the elev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S100β protein, and less impact on early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Key words] Sevofluence; Depth of anesthesia; Elderly patients;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S100β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麻醉手术后出现的神经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性格改变、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的可出现痴呆。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率较高,据统计,60~69岁患者术后1周的POCD发生率为23%,年龄>70岁的患者为29%,且术后3个月后仍有14%的患者存在POCD[1]。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卤代羟基醚类吸入全身,高效、安全,广泛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大多数的临床研究显示,七氟醚和其他全麻药物一样可以导致POCD[2]。有研究表明,不同麻醉深度POCD的发生率有不同影响[3]。但是目前关于七氟醚吸入麻醉中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中,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妇科择期行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排除标准:术前合并肝、肾功能损害;有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史;长期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药物(如麻醉性镇痛药、催眠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严重视力、听力障碍、以及愿意或不能完成神经精神功能测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20患者分为两组:麻醉较深组(Ⅰ组,n = 60)和麻醉较浅组(Ⅱ组,n = 6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ASA分级及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研究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x±s)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全身麻醉,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 5 mg、鲁米那100 mg。患者入手术室后用Ohmeda-Datex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麻醉诱导依次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4 μg/kg、异丙酚1~2 mg/kg、维库溴铵0.0~0.12 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0~20次/min,吸呼比1∶2,适时调整呼吸参数,使PetCO2维持在35~45 mmHg(1 mmHg=0.133 kPa),使气道压≤20 mmHg。术中麻醉维持:于插管固定完毕后吸入七氟醚,适时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目标麻醉深度,麻醉较深组(Ⅰ组)维持BIS值35~45;麻醉较浅组(Ⅱ组)维持BIS值50~60,按需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手术结束停止气腹后,停止七氟醚吸入,开大氧流量6 L/min,洗出七氟醚。术中适量补液,适时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麻醉平稳,使BP 波动在基础值的±15%,HR波动在50~80次/min,术后给予新斯的明0.01~0.02 mg/kg、阿托品0.01 mg/kg拮抗肌松药作用。术毕待患者神志和呼吸达到常规拔管指征(能听从口头指令、能睁眼、潮气量>5 mL/kg、呼吸频率16~25 次/min、SpO2>95%)后,吸痰拔出气管导管,送麻醉恢复室给予鼻导管吸氧,维持SpO2在99%左右。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镇痛药配方:曲马多600 mg+芬太尼0.2 m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溶液稀释至100 mL,持续给药速度为2 mL/h,负荷剂量为2 mL,追加剂量为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

1.3.1 围术期一般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术后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0分为不能忍受的剧痛,由受试者主观评分。

1.3.2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于麻醉手术前1 d、术后1、3、7 d对每例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进行MMSE评分,以MMSE评分值较术前下降1个标准差(术前MMSE评分的标准差)及以上为POCD的诊断标准[4]。为将实验误差降到最低,由经过培训的同一测试者完成。

1.3.3 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测定 于麻醉手术前1 d、术后1、3、7 d,分别采集静脉血样(无抗凝)3 mL,凝固后,离心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Ⅰ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术中芬太尼用量:Ⅰ组为(0.316±0.13)mg;Ⅱ组为(0.378±0.01)mg。Ⅰ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和POCD的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手术前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1、3 d MMSE评分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且Ⅱ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MMSE评分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 > 0.05),Ⅱ组MMSE评分低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术后1 d POCD的发生率:Ⅰ组28.3%(17例)、Ⅱ组36.7%(22例);术后3 d:Ⅰ组1.7%(7例)、Ⅱ组21.7%(13例),术后7 d仅Ⅱ组1.7%(1例),两组术后POC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3 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MMSE评分比较(分,x±s)

注:与麻醉前1 d比较,*P < 0.01;与Ⅰ组同期比较,P < 0.05;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的比较

两组麻醉手术前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的均较麻醉前1 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Ⅱ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3、7 d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的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 > 0.05),并且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比较(μg/L,x±s)

注:与麻醉前1 d比较,*P < 0.05;与Ⅰ组同期比较,P < 0.05

3 讨论

老年人全麻手术后POCD十分常见,但目前POCD 的机制仍未明确[5],经过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影响POCD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手术类型、麻醉持续时间、手术出血情况等[6]都可能是早期POCD的影响因素,目前公认的POCD危险因素之一是高龄[7]。MMSE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价POCD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价大脑功能的认知方面,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2%,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低[8],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且简便易行,适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价。本研究选择年龄60岁以上行腹腔镜手术需要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MSE评估患者麻醉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ASA分级及受教育年限比较,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吸入七氟醚以外的对患者认知功能有影响的因素。

Delphin等[9]观察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老年患者,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进行了精神状态检查及记忆力恢复测试的评估,发现吸入七氟烷可能导致POCD。本研究显示,两组七氟醚不同深度的麻醉均能满足腹腔镜手术的需求,但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较麻醉前发生了改变,表现为术后1、3 d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术后1 d有28.3%、36.7%发生了POCD,至术后7 d Ⅱ组仍有1人存在POCD。说明七氟醚麻醉可以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改变。有研究表明[10-11],七氟醚对海马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习和记忆。老年人的大脑发生广泛的结构和生理性改变,对神经毒性物质异常敏感,容易在微弱的刺激下发生神经凋亡,进而发生神经毒性损伤[12],所以推测老年人POCD可能与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有关。

最近有临床研究显示[13],POCD的发生率与麻醉深度有关,较深麻醉者患者POCD事件的发生明显少于较浅麻醉者。Ehab等[14]研究发现深麻醉(BIS均值中位数38.9)较浅麻醉(BIS值中位数50.7),术后4~6周,认知功能的恢复较好,尤其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信息接收速度更快。本研究显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七氟醚麻醉中,浅麻醉者患者术后1、3 d MMSE评分较深麻醉者下降更为明显,POCD的发生率也高于深麻醉者。说明七氟醚吸入麻醉中,较浅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大。但本研究未能对患者手术麻醉后较长一段时间进行认知功能的进一步跟踪评估,所以未能观察到较浅七氟醚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远期影响。

S100β蛋白是一种由活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具有促神经生长效应的钙结合蛋白。它可作为神经系统损伤的生化标志物,能反映脑损伤程度和预后[15]。研究发现,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可以作为判断全麻后POCD是否发生、POCD演变过程及患者最终结局的一项指标[16],血清S100β水平升高与术后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明显相关[17]。本研究观察到,术前两组患者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的均较麻醉前1 d明显升高,且浅麻醉者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深麻醉者。说明七氟醚麻醉后可以引起患者术后早期血清S100β蛋白升高,并且,深麻醉(BIS值35~45)可明显抑制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升高。提示较深麻醉可能减少脑组织的损害,对围术期脑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麻醉深度,可以降低脑组织代谢率,进而有利于对脑功能的保护。有研究显示[18],芬太尼可以引起老年患者POCD。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麻醉中均复合用了芬太尼,并且浅麻醉者芬太尼用量多于深麻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3、7 d,两组均有不同比例的患者发生了POCD,且浅麻醉者POCD发生率高于深麻醉者,POCD的发生与芬太尼的用量是否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七氟醚吸入麻醉中,BIS值35~60麻醉深度下,均能满足腹腔镜手术的需求,但可以程度不同地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并且,与较浅麻醉比较,较深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但是术后7 d,患者的MMSE评分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所以,七氟醚可以有效、安全地用于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但应注意麻醉深度的调控,以减轻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也森,姜虹.重视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J].上海医学,2011,34(4):246-248.

[2] 马丽,刘永哲,马亚群,等.新生儿七氟醚麻醉下无肌松剂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2):56-58.

[3] 伍志超,王涵.七氟醚与全凭静脉麻醉对体温影响和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比较[J].西部医学,2015,27(1):99-101.

[4] Ballard C,Jones E,Gauge N,et al. Optimised anaesthesia toreduce 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ecline(POCD)in older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PLoS One,2012,7(6):37410.

[5] Xie Z,Tanzi RE. Alzheimerps disease and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J]. Exp Gerontol, 2006,41(4):346-359.

[6] Hudetz JA,Iqbal Z,Gandhi SD,et al. Postoperative dysfunction in older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alcohol abuse [J]. Anesthesiology,2007,106(3):423-430.

[7] Monk TG,Weldon BC,Garvan CW,et al.Predictor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 [J]. Anesthesiology,2008,108(1):18-30.

[8] Ramlawi B,Rudolph JL,Mieno S,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flammatory esponse associated to neurocognitive decline following cardiac surgery [J]. Surgery,2006,140(2):221-226.

[9] Delphin E,Jackson D,Gubenko Y,et al. Sevoflurane provides earlier tracheal extub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recovery than isoflura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J]. J Cardiot horac Vasc Anesth,2007,21(5):690-695 .

[10] Ishizeki J,Nishikawa K,Kubo K,et al. Amnestic concentrations of Sevofluence inhibit synaptic plasticity of hippo-campal CA1 neurons through -aminobutyric acid-mediated mechanisms [J]. Anesthesiology,2008,108(3):447-456.

[11] Haseneder R,Kratzer S,Meyer L,et al. Isflurane and Sevofluence dose-dependently impair hippocampal long-term potentiation [J]. Eur J Pharmac,2009,623(13):47-51.

[12] 尚游,姚尚龙.全身物与学习记忆[J].中国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0):805-806.

[13] An JX,Fang QW,Huang CS,et al. Deeper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early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facial spasm [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11, 23(1):12-17.

[14] Ehab F,Gordon J,Chelune AS,et al. Is depth of Anesthesia,as assessed by the Bispectral Index,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recovery?[J]. Anesth Analg,2006,103(3):633-640.

[15] Herrmann M,Vos P,Wunderlich MT,et al. Release of glial tissue-specific protein after acute strok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protein S100β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J]. Stroke,2000,31(11):2670.

[16] Linsted U,Meyer O. Serum concentration of S100 protein in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general anaesthesia in different types of surgery [J]. Acta Anaesthesial Scand,2002,46(4):384-386.

[17] Vidlund M,Holm J,Hkanson E,et al. The S-100B sub study of the GLUTAMICS trial:glutamate infusion not associated with sustained elevation of plasma S-100B after coronary surgery [J]. Clin Nutr,2010,29(3):358-364.

[18] 郭春燕,吴莉.不同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479-483.

第7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 老年骨科患者;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认知功能

为了对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麻醉的老年患者在术后的短期认知功能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女性,80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63—84岁,平均年龄为74.8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相关标准将其分为Ⅰ、Ⅱ级[1]。本研究不存在不能自主完成精神功能测试、服用过精神系统疾病药物、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活动性肝病以及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在麻醉前半小时对其给予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患者给予10ml/分乳酸林格氏静脉输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来对两组患者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进行测定、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

2 结果

2.1 平均心率、动脉压

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心率、动脉压存在一定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情况如表皮1所示。

2.2 MMSE评分

两组患者在麻醉24小时后的MMSE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对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低靡、焦虑、精神混乱等[2]-[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指老年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社交能力、认知能力以及人格变化,有学者认为老年骨科患者在术后还会出现智力退化以及记忆力减退的情况[4]。

老年骨科患者在术后出现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麻醉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行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后24小时的认知功能明显高于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由此可见,在对老年骨科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可以使患者在术后快速恢复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骨科患者行麻醉处理时,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24小时的认知功能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可以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夏燕飞,黄浩,周嘉莉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2):144-146.

[2] 蔡伟华,张良清,李志艺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83-2784.

第8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七氟醚;丙泊酚;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ction, POCD)[1]是指麻醉手术后, 患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记忆力和集中力受损和性格精神改变, 同时伴认知、人格、社交能力及技巧的改变, 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2]。残留的物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改变, 增加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3]。七氟醚(sevoflurane)和丙泊酚(propofol)均具有麻醉诱导和苏醒快、麻醉深度容易调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但这二者的联合应用与胃癌根治手术后老年患者POCD的关系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比较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与丙泊酚麻醉对于接受腹部大手术-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36例, 排除患有影响神经精神疾病的患者, 并筛选ASA I~II级, 年龄60~ 75岁者, 随机均分为S+P组(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组)和P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

1. 2 麻醉方法:麻醉维持:S+P组吸入3% 的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瑞芬太尼0.05~ 0.20 g/(kg·min)静脉泵注。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0.05~ 0.20 g/(kg·min)。术中维持麻醉平稳, 术后及时停止各项用药, 拨除气管导管。

1. 3 观察指标 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评估麻醉后苏醒。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定患者麻醉前和术后 3、6、24、72、96 h术后认知功能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13.0 软件学软件,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 检验和方差分析分析数据, 以P

2 结果

2.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老年患者36例, 随机分为S+P组和P组, 每组18例。统计发现,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麻醉后苏醒的评估结果见表2, 与P组比较, S+P组在术后这四项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

2. 3 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见表3, 与术前比较, P组和S+P组术后短期(3 h和6 h)的MMSE评分降低(P

3 讨论

大量文献表明物是导致POCD的发生率升高的关键因素。有学者曾报道异氟醚和七氟醚对认知障碍的影响, 短期来说, 两者可能对认知功能都有影响, 可能与术后吸入低血药浓度有关, 长期的影响还没有文献报道[4]。关于丙泊酚, 也有学者报道, 在导致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中作用并不显著[5]。但是针对丙泊酚以及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对于老年胃癌根治手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并未见报道。

本研究发现, 丙泊酚应用于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 丙泊酚组麻醉后苏醒各指标均显著早于复合麻醉者。并且静吸复合麻醉在术后超短期3 h、6 h的MMSE评分降低, 在术后72 h该组比术前MMSE评分仍低。虽然, 丙泊酚单用组也出现术后的MMSE评分降低, 但是降低程度上优于复合麻醉组, 并且在术后第72 h不再出现MMSE值的降低。这说明, 异丙酚的影响较七氟醚少, 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早。而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七氟醚影响海马区LTP形成[6], 以及异丙酚在体内残留时间短于七氟醚有关[7]。

综上所述, 丙泊酚全身麻醉后对于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应用, 苏醒更快, 气管插管时间更少, 术后苏醒更快, 并且对于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影响少, 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早, 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尤其是需行腹部大手术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Moller JT, Cluitmans P, Rasmussen LS, et al. Long term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the elderly: ISPOCD1 study. Lancet, 1998, 351(9106): 857-861.

[2] Monk TG, Weldon BC, Garvan CW, et al. Predictor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major n on cardiac surgery. Anesthesiology, 2008, 108(1):18-30.

[3] Crosby C, Culley DJ, Baxt erMG, et al. Spatial memory performance 2 weeks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inrats. Anesth Analg, 2005, 101(5): 1389-1392.

[4] 陈晓光,王俊科,王淑月.地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22(4):211.

[5] 吴丹.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中国药业, 2013,22(5):95-97.

第9篇:想起老妈妈范文

[关键词] 舒芬太尼;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脑电双频指数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72-02

全身麻醉诱导期间由于插管时气管导管对呼吸道的刺激,容易造成病人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和循环波动,特别对于老年人,更带来一定的危险。舒芬太尼由于具有较强的镇痛效力和较小的心血管循环干扰,很适合应用在老年人的全身麻醉中。本研究拟选用舒芬太尼,观察其在老年人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09年10月期间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65~78岁,其中男43例,女47例。无明显的心功能、肺功能和电解质异常。有高血压病史、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障碍、过往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及酗酒者不列入研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各30例。

1.2麻醉方法

三组患者均不用术前药,入手术室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深静脉导管,以(8~10)mL/(kg・h)输注平衡液。行桡动脉穿刺,监测实时动脉压。使用PHILIPS VE24监护仪监测SBP、DBP、HR、SpO2。在额正中、眉弓上方及乳突位置贴上银-氯化银电极,连接Aspect-2000脑电监护仪行BIS监测。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3m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3mL,F组静注芬太尼4μg/kg,S组静注舒芬太尼0.3mg/kg,经面罩充分辅助加压吸氧2min后,观察患者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后,立即经口行气管插管。

1.3监测项目

监测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的SBP、DBP、HR和BIS。同时在各时点由同一助手迅速经颈内静脉抽取静脉血3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点的皮质醇(Cor)浓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患者术前的性别、年龄、体重及诱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流动力学比较

三组患者诱导后SBP、DBP和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应激反应比较

三组患者的Cor在插管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

2.4BIS比较

三组患者的BIS值在诱导后均显著下降(P

3讨论

全麻诱导期间由于全麻药物的作用,血流动力学抑制加强,血压、心率下降较为明显。插管时,由于喉镜、气管导管的刺激,血压、心率往往瞬间上升剧烈。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过大,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更是不利。老年病人由于器官的退行性改变,心血管系统的耐受力下降,麻醉诱导更需力求平稳,以避免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舒芬太尼是新一代的阿片类u受体激动药,脂溶性高,起效快,可迅速通过位舒生物膜而达到作用部位,临床镇痛效能是芬太尼的6~10倍,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强度比芬太尼弱,有较佳的循环稳定性[1],尤其应用于老年人,更突出其优点。本研究中,舒芬太尼组的循环波动最小。A组因缺少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强烈的插管刺激,引起了剧烈的心血管反应,有两例病人血压更是一度升至180mmHg以上,心率上升到150次/min。而芬太尼组因其较强负性抑制心肌作用,诱导后,在与丙泊酚的协同作用下,有3例病人的血压下降至80mmHg以下,心率减慢至50次/min以下。Sareen[2]等研究了应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作为全麻的诱导,使用剂量最大达15μg/kg,发现循环波动的幅度并不大。Capogna[3]的研究中发现,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有效地维持了循环的稳定。

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强烈兴奋,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快速上升,皮质醇浓度也大幅升高,能够作为机体应激反应的指标之一[4]。脑电双频指数(BIS)是通过对脑电波的频率与波幅经计算机处理分析得出的一个无量纲参数,以0~100表示,能很好地监测麻醉深度[5]。舒芬太尼组因舒芬太尼的强大镇痛作用,能够确切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抑制Cor浓度的上升。尽管BIS反映的是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舒芬太尼作用的部位在皮层下,两者的对应效应位点不同,但舒芬太尼通过抑制伤害性刺激的传导,有效切断或减弱伤害刺激对皮层的影响,大大降低应激反应对BIS的作用,比芬太尼的作用效力更强。

通过研究表明,舒芬太尼镇痛效用强大,心血管系统稳定性良好,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可安全应用于老年人的全麻诱导中。

[参考文献]

[1] Bailey Pl,Streisand JB,East KA,et al. Differences in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opioid-induce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analgesia with fentanil and sufentanil[J]. Anesth Analg,1990,70:8.

[2] Sareen J,Olkkola KT,Hynynen M,et al. Comparison of alfentanil,fentanyl and sufentanil for 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with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 Br J Anaesth,2000,85:533-540.

[3] Capogna G,Gamorcia M,Columb MO. Minimum analgesic doses of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for epidural analqesia in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J]. Anesth Analg,2003,96(4):1178-1182.

[4] 王群,高淑文,赵玉华. 瑞芬太尼对全麻术后气管拔管血压、血糖和皮质醇的影响[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3):229-232.

[5] Liu J,Singh H,Whit PF. Electroencephalogram bispectral analysis predicts the depth of midazolam-induced sedation[J]. Anesth Analg,1997,84:18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