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统计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计实训报告

第1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统计学是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的统计资料搜集技能、统计资料加工整理表现技能、统计的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能、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能等都是从事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统计基础技能的训练。单项统计基础技能的训练是重要的,而综合统计基础技能的训练更加必要。互动渐进式综合实训模式就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互动渐进式实训模式的设计

 

统计学综合实训的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间的互动。首先,将正在学习统计学的学生(简称新生)作为调查者,已学过统计学的学生(简称老生)作为被调查者,形成新老生间的互动;其次,将新生分成两个调查组,分别调查不同的对象,调查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形成新生间的互动。二是师生间的互动。在综合实训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具体做法是在综合实训前,教师设计好综合实训的总体方案,综合实训中具体的实训操作由学生自行完成。但教师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适时指导,形成师生间的互动。

 

渐进式实训模式是相对集中式实训模式而言的,集中式实训模式是待学生学完统计学的全部内容后,集中一定的时间,把统计学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进行实训。而渐进式实训模式是教师事前给出综合实训的总体设计方案后,按照统计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及内在逻辑联系,分阶段依次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事前设计好综合实训计划。综合实训计划设计的内容很多,这里重点阐述以下两项内容的设计:(1)调查对象的设计。确定的调查对象,即老生,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要兼顾专业。一般应由本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专业的老生组成,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各大于或等于30人。(2)调查项目的设计。调查项目必须由教师统一确定,其目的是为以后的统计相关处理及计算分析做准备。根据统计学综合实训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调查项目一般确定为:性别,专业,是否对统计学感兴趣,学习统计学时是否经常参阅有关资料,课后用于统计学的学习时间,入学时的数学成绩,统计学的考试成绩,相关专业课的考试成绩等。

 

2.实训的时间按统计学内容的顺序依次进行。(1)资料搜集阶段。在教师事前拟定的调查对象和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或集体(前述的调查小组)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设计一份调查方案;第二,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第三,抽取学生样本单位;第四,在学生调查组长的领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样本单位的原始资料和往届此类调查的历史资料。(2)资料的整理阶段。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适当的统计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整理表和绘制相应的统计图。(3)统计分析阶段。在完成统计学相关内容的讲授后,在对调查资料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相关的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4)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阶段。在前面有关统计指标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千字左右的统计分析报告。

 

在上述综合实训每个阶段的前、中、后,老生都要对新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并给出成绩。综合实训的每个阶段后,新生之间要相互借鉴和评价,并给出成绩。教师在综合实训中要适时指导,在综合实训后根据新老生相互评价的成绩给出总体评价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计入学生该课程的学期总成绩中。

 

二、互动渐进式综合实训模式的探析

 

实训中教师是指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综合实训中不能包办,而是适时指导。综合实训中教师事前给出的实训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布置好资料的搜集工作至关重要,其中调查项目的确定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调查项目的具体资料是以后各项实训内容的准备。学生是主体指的是在综合实训中调查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加工整理、统计的相关计算与分析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等均由学生自行完成。

 

实训中学生间的互动有其独特的作用。新老生间的互动不仅能使老生指导新生,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老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新生间的互动可以使他们“比、学、赶、帮、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实训采取渐进式的实训模式,按教学的内容顺序适时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及时消化与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边学习边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式实训模式由于内容多、知识点多,在短时间内将相关内容综合在一起,不仅难度大,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倦怠情绪,效果较差。

 

渐进式的实训模式是综合实训,而不是单项实训。它虽然在学完统计学某个内容后进行,但不是统计学个别实训内容的简单拼合,而是在学生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掌握的基本技能,按照统计学内在的逻辑联系有机地融合起来,统一起来,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实验实训教学;交互系统平台;Android Java;web

引言

网络实验实训教学交互系统平台是一种新的学生学习接受信息的手段,这个平台里教师通过建立好的交互网站,为学生布置实验实训任务、学生考勤管理、进行实验实训任务评分、实验实训成绩管理、上传学习资料、查阅学生留言、进行学生问题解答;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手机或电脑登录实验实训教学交互网站系统进行实验实训任务查看、进行考勤签到、进行专业问题提问,问题回答、上传学习资源、上传我的作品、查阅实验实训作品成绩、查阅实验实训标准答案、查阅实验实训成绩、查看班级成绩、进行在线讨论、进行在线考试。

1系统需求

目前,高校实验实训课程急需要解决以下几大实验实训教学问题:实验管理、实训管理、考勤管理互不相连分开进行,实验实训成果提交局限、实验实训成果归档杂乱、成绩统计难、师生课后交互不便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验实训课程存在的不足点,研究和设计了一个基于Java Web与Android的网络实验实训教学交互平台,根据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这个平台应具备Web浏览器端电脑版和Android智能手机版两种途径访问的能力。能为学生布置实验实训任务、进行学生考勤管理、进行实验实训任务评分、实验实训成绩管理、上传学习资料、查阅学生留言、进行学生问题解答;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手机或电脑登录实验实训教学交互网站系统进行实验实训任务查看、进行考勤签到、进行专业问题提问,问题回答、上传学习资源、上传我的作品、查阅实验实训作品成绩、查阅实验实训标准答案、查阅实验实训成绩、查看班级成绩、进行在线讨论、进行在线考试。本系统共有学生和管理员教师两种角色。

2系统实现

2.1系统前台学生应用模块和后台教师管理员

管理模块

本系统可分为前台学生应用模块和后台教师管理员管理模块两个部分。

1)前台学生应用模块

我的任务:学生登录成功后,在此可以提交教师布置的实验实训报告或作品,按时完成任务有加分,分数记入期末总成绩中。实验报告、实训报告、代码文档格式是doc的文档,实验作品、作业代码、结果截图压缩文件格式是rar或.zip的压缩文件,该模块中通过RKR-GST算法,可以自动过滤掉抄袭的成果。实验实训成果提交后,可以查看或下载任务对应的答案。学生上缴的实验实训成果会自动生成多级目录,自动统一格式规范命名存放,以便教学归档。如按“学号姓名学生王二Java课程类与对象课题实验报告”可按照规范依次建立或存放于实训/实训报告/1 5软件技术305班/第5次实训报告目录下,文件被重命名为”学号姓名实训报告名称doc”。

考勤:学生使用平台进行考勤的“签到”和“签退”,可以限制并要求实验实训课上课前10分钟签到,下课前5分钟签退,设置只有软件学院实验室电脑IP可以考勤,寝室或外网不能考勤,要求学生必须到课堂,不能替签。“签到”且“签退”1次且未迟到者给予加分,“签到”且“签退”1次但迟到者也可加相应比例分(算按时签到的1/2分);“签到”但不“签退”不予加分;未签到不能给予签退,未签到而且签退不加分。学生机一个MIC号考勤时间内只能考勤一次,代签无效。考勤分数记入期末总成绩中。

爱问爱答:学生可以对进行提问、也可以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是专业知识交互的平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后被推荐有加分,分数记入期末总成绩中。此环节加入了语言过滤功能,留言内容和专业不相关时会被留言信息自动被过滤掉,不予加分和显示。

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上传跟专业学习相关的视频、课件、素材、学习网站链接、软件下载链接,以供给其他同学浏览或下载,上传资源有加分,分数记入期末总成绩中。学生也可通过学习资源模块下载对自己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包括课件、素材、视频等。上传的资源需经过教师管理员省察后才能供其他同学查阅和下载。

我的作品及成绩:可以查询到成绩及评价(提交过的实验报告、作品、文档、源码的成绩都能查),我的成绩中总成绩为100分,由4部分组成:实验任务(占总成绩60%,包括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作品),考勤(占总成绩30%),交互问答(占总成绩5%),学习资源贡献(占总成绩5%)。按时完成实验实训任务中的作品和报告的同学可以查看成绩和评语,否则成绩不予合格。

查看班级成绩:学生可以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查看自己班级总成绩,即该生该学期学该科最终总成绩。

在线讨论:用于信息交流,类似于网络聊天室,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进行实时的网上交流,网上在线讨论。

个人资料修改:学生登录后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和完善自己的基本信息,遇到问题可以与老师联系,此功能能保证学生自己信息的安全。

在线考试:学生可以在教师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参与在线考试。

实验实训教学平台电脑版学生端界面图如下(图1)

2)后台教师管理员管理模块

第3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宄计划重点项目。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学科。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经济学、社会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必不可少的分析数据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统计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强调统计方法的应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统计学从原来的数学和经济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独立出来,上升为一级学科。这个改变,为统计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统计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应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实践基地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专业实践基地的有效运行模式,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

 

保障。能实现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实验阶段我们使用开发板进行了实验,。图上部的开发板连同电动锁构成了保密箱部分电路,下部开发板作为遥控器使用。实验表明,系统满足2.2节所提出的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结语

 

从单片机实训中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出发,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系统功能要求,开发了一种基于红外通信的保密箱系统,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中,能有效的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实训项目的多元化教学已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在此基

 

础上,开发更多的实训项目,拓宽视野,因材施教,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训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

 

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对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讨论,但对统计学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的探讨比较少。本文主要就统计学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进行一些探索。

 

1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近些年,国内外社会实践基地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美国的‘‘硅谷现象”、英国的‘‘牛津现象”,中国台湾新竹、北京中关村等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里都是以科研雄厚的大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

 

伴随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统计学的实践教学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近年来,统计学的实践基地在一些高校应运而生。统计学实践基地按建设单位来分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校自建的校内基地,如天津商业大学统计系自建的校内电话拨号调查系统。第二类是协议式的校外基地,比如与统计局、保险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施,接收学生实习,并予以配合指导。

 

这些基地对推动统计学实践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基地与理论教学结合不紧密。目前高校统计系设置的课程大都是有关统计学方法论的课程,实践性的课程较少。而实践基地做的一些实习也大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内容,很少用到比较系统的统计学理论。

 

(2)实践时间持续短,实践内容不够充实。这样学生缺乏系统有效的实际锻炼,各项统计应用能力提升不明显,很难达到从实习中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的目的,导致学生无法实现“零距离就业”。

 

(3)实践基地缺乏系统的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计划形同虚设。没有明确清晰的培养方案,具体的执行就会大打折扣,效果可想而知。

 

(4)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与实践教学相比,统计学专业大多数授课教师更重视统计学理论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侧重讲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没有把实践教学作为关键环节融入到统计学教学体系中。

 

(5)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突出。目前一般是任课教师安排实践内容、实践时间等相关事宜,而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学生的实践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极大地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统计学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的探索

 

科学的管理是保证实践基地建设成果的有力措施,有效地运行才能发挥实践基地建设的效益。借鉴其他学科实践基地的经验,结合统计学自身的学科特点,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统计学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

 

2-1对接需求

 

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要对接,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就业对接的一个有效平台。要想很好地对接就业需求,需要对具体需求进行认真调研、分析,设置对口的实践基地及实训内容。

 

(1)根据就业需求设置相应的实践基地。比如,为了对接统计学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的就业需求,设置基地时可以与保险公司联合建立实践基地。

 

(2)根据就业需求设置相应的实践内容。对相关就业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认真分析,确定出各个岗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然后再按照这些能力要求来设置实践内容。

 

(3)对接就业需求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实践基地符合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学生本身由于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潜能也各不相同,这实质上就是个体差异。实践基地可以从实训内容上着手构建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实习项目,这样学生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实训内容。

 

2-2分类安排

 

(1)根据基地的不同类型分类安排实训方式、时间。

 

校内基地由于是学校自建,因此所有实训的内容、时间都由学校自己决定,相对校外基地来说,校内自建基地更灵活。可以利用学生空课时间安排实训内容。使得学生在校就能与行业一线的前沿信息和技术实现对接。另外,校内基地可以对学生开放。

 

校外基地的时间安排适合时间比较集中,比如寒暑假到基地依托单位进行集中实习。由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训需要与基地依托单位配合开展,所以需要高校有更详细的计划,提前与基地依托方沟通好实习的内容、时间及其他相关事项。

 

(2)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分类安排实习时间,实习基地。

 

基地实习内容可用项目带动的方式展开。谢小芸、李立清[1]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统计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对项目教学法持肯定态度。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以项目的形式展开基地实践。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自己动手来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合作能力、应用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项目,既可以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题,也可以是与理论课程相关的综合型课程实验项目,或是来自企业的有实战性质的项目等。

 

根据项目的不同,安排相应的实习时间,实习基地。比如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调查,在校本科生手机普及情况调查,逃课问题调查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可以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学生可以利用校内基地开放的优势,相对灵活地安排时间。校外基地的实训内容可以安排与基地依托单位相关的实训内容,比如来自基地依托单位的实际课题,这样基地依托方更有动力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从真正的社会课题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3跟踪指导

 

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整个实习过程要有教师的跟踪指导,实践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虽为“辅”,但却必不可少。从整个实践过程来看,教师的“跟踪指导”可以分为:实习开展之前,根据实践的项目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制定实习计划;项目进行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项目结束后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总结,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2.4整理建档

 

基地的管理制度,培养方案,实习计划等管理文件要分类建档。另外,学生的实习报告,作为学生实践效果的重要体现,也要编制成册存档。统计分析报告写作能力也是统计学专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之一[4],因此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份专业的实习报告。把实习报告存档,可以对未来的实践内容起到一个借鉴作用。档案资料的系统建设与规范管理是实践基地稳健运行的后勤保障,需要我们思想上重视,目标明确、工作细致。

 

3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3.1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内容的衔接问题

 

进行统计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遵循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协调好讲授的理论课程与实践基地实习内容的关系。需要我们辩证地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做好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内容的衔接。(1)结合统计学理论课程教学知识点,选定相应的实践题目。(2)对选定的实践内容,精心设计各个实践环节,使其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通过实践内容的选取和实践环节的控制,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升华理论的良性循环。

 

3.2指导教师实践基地工作量的核算问题

 

实习教师的投入与否对学生的实践效果有很大影响。如何激发带队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实习教师队伍是建立实践基地长效机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的付出得到合理的回报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对教师考核时都有一定的工作量要求,把指导教师实践基地的指导工作折算成学校考核的工作量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那么做好实践基地教师工作量的核算是稳定教师队伍的一个有效措施。

 

3.3高校与校外基地单位的协作问题

 

高校应该重视实践基地的长效机制建设,把实践基地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校内实践基地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关键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校外基地的管理本着“双赢”的原则,一方面聘请校外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参与到实习计划的制定与管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实践内容更接近实际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统计理论方面的优势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统计业务及软件应用培训等,使基地真正成为人才培训和师生科研平台。另外,企业与高校一样渴望交流与合作[6],双方可以积极探索合作开展的项目研究,比如天津市规划局委托天津商业大学统计系师生就公交车客流量做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既可以帮助规划局优化公交车路线,又能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用到了实际问题中。合作双方都能获益,才是基地长效发展的根本保障。

 

合作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要积极与合作基地沟通,表现出足够的长期合作的诚意,严格执行双方协议中自己应负的责任。

 

实践基地是培养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能够让学生从专业角度接触到社会的实际问题。实践基地的有效运行模式是保障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根据目前统计学实践基地的发展现状,能实现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实验阶段我们使用开发板进行了实验,如图7。图上部的开发板连同电动锁构成了保密箱部分电路,下部开发板作为遥控器使用。实验表明,系统满足2.2节所提出的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4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源(1982-),男,安徽无为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8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89-02

统计学(statistics)(或《基础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于2002年2月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确立为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中营销调研、财务分析与预测、生产控制,还是证券投资分析、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定价都离不开统计,同时统计还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订计划、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和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知识在各行各业应用中越来越普遍。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部分高校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在内容和模式上都在进行改革探索。力求减少经典、增加现代,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的统计知识与技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师大、安徽大学等许多高校先后均进行了《统计学》教学体系改革,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性质、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模式也不应相同,尤其对于地方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体系的改革还未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所以,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具有高职特色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体系是目前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师急需开展的一项课题。

一、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确定、轻反思,重占有、轻创新

我国高职院校《统计学》教材种类繁多,如: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采用大连理工出版社的《统计学原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的《基础统计学》、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选用的是东北财经出版社的《统计学原理》。但这些教材内容基本相近,其主要特点为“重确定、轻反思,重占有、轻创新”。实训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使得实训教学中,学生只是按标准的程序验证原理和定律,教师和教材对所需的统计软件、操作步骤、观察内容、乃至实训结果等均已详细说明,且仅局限于本课程内容的实训,而与其他课程(如金融学、经济学、营销学、会计学等)的横向联系较少,教材中实训内容陈旧落后,不能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这样的实训,很难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教材在编写时未能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严重偏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二)重理论、轻素能,重知识、轻方法

笔者调研部分高职院校发现,很多统计学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采用“粉笔+课本+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力较差,只注重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而不涉及统计学的应用背景和具体应用,结果使得学生对统计学知识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是文理兼招,且文科生居多,而文科学生对统计学存在本能式排斥,另一方面,“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仍普遍存在于各高职院校中,薄弱的数学基础、深奥的数理理论、繁琐的公式推导,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迷,缺乏学习主动性。这种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传授和灌输,不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使得学习变成了仅仅是对课程理论的简单验证,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上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生也通过实训获取直接经验,但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或加深对间接经验的理解,注重使学生接受书本传递下来的确定的知识,而不大注意培养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怀疑、反思、批判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重教师、轻学生,重应试、轻应用

传统的《统计学》实训教学中是单向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参与程度较弱,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被实训”。实训考核方式单一,往往采用统一化尺度去考核学生,因而使学生失去了合理的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好奇心、新奇感和自发学习的动力。这种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就不能培养出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四)重形式、轻效果,重双证、轻双师

培养一线需要的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点,然各学院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省内高职院校均缺乏统计学实训室,加上统计学“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很低,部分教师高职院校中人员虽为“双师”型,但他们却长期缺乏企业行业单位的实岗挂职或业务培训,已从“双师”退化为“双证”,所具备的实践实训知识落后老化,严重与实岗要求脱节。实践教学资源数量、质量的短缺和低下,使得高职统计学教学质量逐步下滑。

二、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改革

(一)教材内容改革

高职院校的统计学教材编写应以培养学生统计素质和应用能力为基础,对于一些理论化、复杂化的数学推导和与高等数学中概率论和数量统计中的部分重复内容可以删除,应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对统计分析结果解释和剖析反馈信息的内容,增加统计学在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应用学科的具体案例研究,增加Excel、SPSS等软件的教学内容。课后习题应多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案例为主,理论证明为辅。

(二)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要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讲授,教给学生应用统计的思路和步骤,帮助他们加强获取―处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如对会计专业学生可以教授学生使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公司投资的年均收益率;运用变异指标估算公司投资组合的风险性;利用指数分析法把握价格、销售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选用抽样推断、回归分析等控制产品质量等。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撰写调查报告、设计问卷调查,课后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培养其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改革

在统计学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板书教学,改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利用PowerPoint将理论教学内容制作成丰富多彩的幻灯片,既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增加教学信息量,又达到了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所构建的“上课、上班、上网”三结合的实岗实训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真实的实训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转变、职业情景构建和实训者中心地位的转变。并辅以教授学生日常统计软件的使用,如:Excel、SPSS等软件。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软件去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数据分析整理、数据库建立与管理。通过加强统计软件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在课堂上处理大规模的实际数据,还能辅助教学,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这更加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统计理论和方法准确、全面地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四)考试方式和内容改革

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后的统计考核应由理论知识考核和综合应用考核组成。在理论知识部分,建议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命题教师应提高综合分析、案例分析题的比重,着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统计知识和基本运算的理解与掌握;等方式与考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定。从而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对统计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考核方面应包括课堂分组讨论(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撰写小论文(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项目训练考评(考察学生对软件的使用能力和统计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得由于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不再是单纯地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使“高分低能”成为过去。而且,由于学生成绩的测评是根据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学习过程中提交的实践报告、上机操作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等的综合评定,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高职院校统计学的教学要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路,应用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法,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统计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洋.高职院校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04).

[2] 尹瑞凤、杨发岭.从统计学的发展谈统计教育的改革[J].统计教育,2005,(69).

[3] 吕敏芝、林树茂、何兰花等.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体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4):223-225.

第5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实践性不足,某些专业技能缺乏,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试从改革的原则、具体内容以及执行方案几个方面论述此项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职业教育;营销统计方法训练;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目的性。针对营销专业而言,《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所以,在对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和知识需求,结合《统计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把教学实践搬到课堂上,把统计方法如何在营销工作中应用这个问题搬到课堂上,做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的同时,就知道如何在营销工作中使用这些方法,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二)科学性。教学改革要以科学性为原则。科学性就是指教学改革的合理性、逻辑性。要求在针对营销专业进行《统计学》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考虑到《统计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再不打破统计学学科体系的条件下,结合营销专业对统计方法的需要进行改革;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营销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对于统计学中比较专业的高深的理论,可以酌情删减,但应以不失《统计学》学科的逻辑性为限。

(三)实践性。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人才,社会对其诸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颇为强调,需要的是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的人才。因此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突出实践性教学,所以,改革要围绕实践性这个核心来进行。针对《统计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它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操作性较强。改革的方向就是,增加统计学各种专门方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同时,增加这些方法在营销工作中的实训或者进行仿真模拟实践。

(四)可行性。教学改革必须可行,否则无法贯彻。学校有多媒体教室、拥有校内实训基地、有营销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等。《统计学》针对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把课程的名称改为《营销统计方法训练》,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代表着这门课程的内涵的变化。

二、改革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要充分立足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掌握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明确各门课程在不同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所学专业应用技术的特点和需要,设置不完全相同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要加强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力度,形成完整的,实用的、科学的有机的教育教学体系。具体到营销专业《营销统计方法训练》课程来说,笔者的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原来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两块内容,一是计算机操作技能,内容包括:运用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绘制、以及数据分析中各种统计专门分析方法的操作等。二是统计方法在营销工作中的实践。对于每一种专门的统计分析方法,都要求学生在完成某项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分析工作任务的实践中加以训练。此外,期末还增加两周的时间,集中完成一项综合性的实践工作,做一项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教学组织的改革。教学组织采用情境式教学。就是把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放在一个工作情境中学习,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这种方法。

1.授课思路。本学习情境向学生首先展示一个完整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及成果。以此为基础,来讲解本情境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具体操作完成一个明确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有关的概念和理论,即掌握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技能。

2.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室讲授10小时,校内实训(Excel技能训练)6小时,校外实训4小时。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旨在从灌输知识为主转变到开发智力为主。在教学观念上倡导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强调把教学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到怎么“学”上。强调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强调既抓好课内教育,又要抓好课外教育,注意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方法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方式改革过去的书面考试,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以实践工作结果为评价对象。根据每个情境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评分。

三、结语

从教改的成效上来看,此次教学改革在具体内容上做了如下调整:

(1)增加了市场调查问卷设计、收集、整理、写报告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了计算机操作中的Excel操作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了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充分适应就业后现代化的办公工作;

(3)教师通过安排小组见习任务,使学生们在小组任务的驱动下合作竞争,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营销统计方法训练》是一门实践性颇强的课程,学生们需要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整套工作任务,即问卷设计――资料搜集――资料整理――撰写分析报告,通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坚忍不拔的意志,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春叶,刘淑琴. 《营销统计方法训练》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点滴――营销专业《统计学》的教学改革.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

第6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实践性教学 顾客异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62-01

一、实践性教学的探索

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实践性教学日渐提上日程。为了确保实践性教学效果,首先进行预研调查,收集学生建议,为实践性教学提供指导。

此次预研调查问卷由“您如何看待实践性教学”“您认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有哪些”等12个问题所组成。调查对象为我校商务系学生,共发放预研问卷250份,收回问卷225份,其中有效问卷217份。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主要结果如下:

(一)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认知

样本人群中85%的学生表示曾经参与过实践性教学。然而在对实践性教学的认知上,有56%的学生认为实践性教学仅仅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可见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实践性教学缺乏透彻理解。

(二)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期望

84%的学生期望在教师的督导下独立操作,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不到11%的支持者。在组织形式上,80%的学生希望在专门场地进行演练,另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能到企业进行实地演练,反映了学生非常渴望有实战演练的机会。

(三)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意见

87%和73%的学生认为应当增加营销类和礼仪类课程中实践环节的比重,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学习实用类课程中对实践性教学的迫切需求。

(四)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期望

近半学生希望通过实践性教学,使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搜集更多翔实丰富的案例以备课堂教学使用。

二、实践性教学的应用――以汽车营销之顾客异议为例

根据以上实践性教学的预研调查,综合学生建议,特以汽车营销新车推介之顾客异议处理为例进行实践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学生人数(32)、授课时间(90分钟)、授课教材(《汽车营销实务》)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汽车营销实务》第四章《汽车营销技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顾客异议概念理解,分析顾客产生异议的原因,对顾客异议进行分类,端正对异议的看法与态度,掌握处理异议的8项步骤和7项策略。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教案、PPT、实战场景描述表、学生评分表、实训报告。

(四)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环节:复习、导入(5分钟)

教学活动:1.教师活动:复习新车推介――六方位环车法,设问导入新课。2.学生活动:回顾并思考新课。本环节设计意图:1.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参与度;2.温故知新。

第二个教学环节:举例分析重点知识(20分钟)

教学活动:1.教师活动:(1)讲解重点内容。解释概念,端正异议处理态度;分析原因并分类;引入处理“异议”的8项步骤和7种策略。(2)讲解8个实战场景。举8个经常碰到的顾客异议,让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实战场景描述:a.顾客进入展厅看着一辆车询问价格;b.顾客担心整车重量轻,安全性不够。2.学生活动:学生理解知识点;讨论案例,通过对比错误、积极的应对策略理解异议处理技巧。本环节设计意图:1.举例讲解,激发学生兴趣;2.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参与度;3.积极思考,加深理解异议处理技巧。

第三个教学环节:实战模拟、分组演练(50分钟)

教学活动:1.教师活动:(1)教师交代注意事项、时间、实战演练题目(共8个场景)及考核要点。(2)实战演练:a.学生分为8组,每组4个人;各组内两个学生演练一个场景,剩下两名学生观看并评分,每个场景演练为5分钟,然后互换。b.在演练过程中,教师逐个指导,控制实训过程,保证实训效果。2.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分配角色;(2)每组两人演练,两人观察,互相记时,评分。本环节设计意图:1.通过实战演练,加速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2.通过分组演练,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应变能力。

第四个教学环节:评价反馈、巩固知识(15分钟)

教学活动:1.教师活动:(1)每组选出代表发言,对本组表现评价,公布组内每个成员得分。(2)教师点评;举几例棘手的顾客异议,给予经典答复,让学生反思。(3)布置作业:填写实训报告。2.学生活动:(1)代表评析;(2)思考教师点评;(3)填写实训报告。本环节设计意图:1.锻炼学生归纳能力;2.教师总结评析,为实践性教学积累经验。

(五)教学反思

本次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虽然因学生个性及理解力的不同而存在学生紧张等问题,但从课题气氛及实训报告上反映出,这种结合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及现场教学法的授课,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7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探讨目标案例教学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护理系2015年4月~2016年4月100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名护生。研究组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采用目标案例教学,参照组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最后对比2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相比较也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目标案例教学,其效果理想,同时可以使高职护生的考核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目标案例教学;急救护理实训教学;应用效果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急救实训教学中要给予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为探讨目标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护理系2015年4月~2016年4月100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与常规教学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共选择高职护生100名,纳入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其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高职护生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研究组中,最大年龄为22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20.1±2.1)岁,全部为大专学历。参照组中,最大年龄为22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21.3±2.3)岁,全部为大专学历。2组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选取急救护理实训教学项目中的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作为实验内容,共包含课堂教学2学时,实训教学4学时。课堂教学同一教师学,实训课参照组高职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回示与教师总结、课后练习、考核。研究组实施目标按例教学。具体如下:

1.2.1教学准备

研究者向带教老师及研究组护生介绍目标案例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取得师生配合。带教老师于实训课前一周集体备课,学设计、组织和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教学任务与情景。在理论课后,分发教学案例,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相关情景剧本编写。

1.2.2课堂实训

以1例心脏病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导入实训,结合PPT图片和操作视频,分步骤详解操作要点后,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角色扮演,老师指导纠正。

1.2.3教师小结

研究者将分组模拟练习中的问题汇总,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操作中的难点、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及讨论,并予以解决。

1.2.4练习、考核

以学习组为单位开放试验室自主练习,第2次实训课,对每名学生进行操作考核。考核前给每名学生不同的案例,对复苏模型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急救。实训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实训课的总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组织学生填写本实训项目意见的调查问卷。

1.3观察指标

对2组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同时记录2组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分为三个标准,即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

研究组接受目标案例教学后,考核成绩为(92.15±6.73)分;参照组接受目标案例教学后,考核成绩为(84.82±8.43)分;t=12.3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教学满意度

研究组采用目标案例教学,对该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的护生37名,满意度为98%;参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对该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的护生50分,满意度为86%;组间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教学满意度对比,见表1。

3讨论

3.1调动高职护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组在实训期间期间接受目标案例教学,首先将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中,并让护生认识到护理岗位的真正需求。其后,可以将临床案例与真实情景相结合,这样既可以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又提高护生的学习欲望。此外,护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护生的学习目标得以完成。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目标案例教学,护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爱好和性格,在学习中扮演不同角色,一起参与。团队合作会使护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护生和临床实践进一步接触,与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贴近,从而为护生未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1]。

3.2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操作技能

结果显示,研究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在练习过程中,对各种情景案例中心脏骤停患者的处理准确有效;参照组只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在面对具体临床病例的处理方面表现应对能力差,不够灵活。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加以重视高职护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与理论相结合,不仅提高了高职护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商得到明显提高;锻炼了护生的逻辑思维和预判能力,巩固所学知识,为高职护生的未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1~3]。

3.4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

目标案例教学教学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强调护生运用护理程序来分析和设计案例,角色扮演中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老师可以适时进入情景扮演一角色,训练护生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高了护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能力[5]。在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分工协作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查阅书籍、文献资料,护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护理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了护生的专业和自我发展。同时还提高了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使护生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化关怀。护生通过对角色的掌握,进行换位思考,更切身地了解病人的需求,理解病人,在临床护理中会用更多的爱心、关心、责任心对待患者。

4小结

在高职护生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提高护生急救护理技能考核成绩的同时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丽欣.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求实,2014,10:280~281.

[2]刘燕.法学教学方法的问题与完善途径———以案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7):62~64.

[3]陈雄林,傅文学,曹小明,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3,22(6):569~571.

[4]柳琴,张银玲,徐巧玲,等.“护理与法”案例教学中伦理问题的反思[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111.

第8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生存在本科教育和职中(技校)教育的夹缝之中,而它的灵魂就在于它培养的是拥有一定理论知识、几项专业技能的人才;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要想保持它的生命力,就必须在实践性、参与性上做文章,结合工作岗位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一、创新设计思路,改革教学内容

(一)了解学生知识结构

要改革教学内容,必须首先知道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他们对前导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使教学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否则就会造成对牛弹琴的后果。例如,以前教师在讲到抽样方法时自顾自的讲解,学生反应冷淡,教师不明白为什么经过自己如此认真细致的讲解之后学生还是听不懂?学生也委屈,自己在课堂上听得一头雾水,课余自习看书也看不懂,意见很大。经过学生座谈活动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绝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高中时期都是文科生,他们通过高考来到我校之后又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和统计学,所以看到抽样计算公式就犯晕、提到抽样误差控制就头疼,部分学生甚至看到求和符号“∑”根本就不认识。

针对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学生高等数学、统计学知识几乎没有涉及的情况,抽样方案和预测部分的知识在教学安排上都尽量简化,没有单列成章:抽样方案(即市场调查组织形式)放在调查方案中讲解;预测放在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部分讲解。

在高职教育中,《市场调查》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学和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调查的理论基础,市场调查活动就是为了了解市场现状、发现市场机会和威胁、为营销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进行的一项活动。管理学则能够帮助学生在模拟仿真实训中对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激励、提高沟通效率,使团队协作更加有效。这些前导课程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将直接影响后期市场调查课程的学习。

(二)工作过程分析

要想设计出优秀的实训项目以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市场调查》课程,必须首先对整个市场调查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能“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准确确定和描述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学习领域,描绘出学习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以便做出教学时间上的安排。”[2]

市场调查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八项任务和三大文案,详见表1。

(三)结合学生知识结构与工作过程分析构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详见表2。

二、以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设计实训项目

市场调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市场调查问卷、调查方法部分的知识,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实践教学必不可少。

在实际工作中,市场调查实训课的教学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课堂模拟调查公司进行业务操作。

该形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调查公司(小组人数6-8人为宜),由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进行案例分析;或者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部讨论,然后小组推荐发言人代表小组在班上发言,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该形式也可以是有组织的校内实地调查。具体操作方法是:任课教师作为信息需求者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调查公司。在该过程中,学生为调查工作的主要设计者、实施者。这种调查从拟题到最后写出调查报告整个过程中有关事项的安排确定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因而便于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教学过程的协调、组织和实施。[3]

第二,承担公司实际委托的调查和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调查。

该形式较难与课堂教学协调一致,因为调查时间、调查课题的确定教师都是处于被动地位。但它却是真实的,它的课题成果、调查资料都有用,所以它在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由于它在实施过程中受时间、人员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较少。

市场调查实训项目具体如表3所示。

三、课程考核办法

《市场调查》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课程考核方法不同于传统理论课程,原先的主要通过传统闭卷考试展开考核的方式已经和现在的教学模式不相匹配。在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中,我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是理论考试成绩占学期总评的50%;实训项目成绩也占学期总评的50%,将这两项成绩综合即为本课(下转第249页)(上接第246页)程考试成绩。

理论考试是通过传统的闭卷考试进行,题目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和知识的运用两个部分。基础理论知识主要题型是选择题;知识运用主要题型是案例分析和问句改错。考试时间1个小时,卷面成绩满分100分。

实训项目成绩是根据学生8次实训作业和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给予。根据8次实训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程度不同,给予他们不同分值比例,如表4所示。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对于实训作业的考核主要以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为主。第二、针对每一个实训项目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第三、本学期所有实训作业均为小组作业,同一小组所有成员作业成绩一样。每次作业由不同的同学担任小组负责人,负责对小组工作统筹规划。小组负责人、口头报告发言人及其他做出卓越贡献的小组成员酌情额外加分。小组在学期初划定,小组成员一旦确定不允许更改。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也能够帮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孙雷红.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实践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第9篇:统计实训报告范文

    一般来说,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实训教学内容按如下三个阶段进行:认知及基本能力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在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下,实训教学具体内容设计应对照职业标准,同时注意将学生技能鉴定、技能抽测结合起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

    二、实训教学保障体系

    1.制度保障

    规范制定院系的《实验实习、实训管理规定》、《实验实训室管理规定》等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和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且应根据市场对人才岗位能力要求的调整定期进行修订。

    2.人员保障

    为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效果,要尤为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据教育部统计,目前物流教育的专业师资缺乏,且大多数教师都是从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转行过来,专业实践经验异常匮乏。学校可通过一方面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和岗位实践,考取职业资格及考评员资格,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聘请从业多年的技师、高级技师来做实习指导教师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3.设施设备保障

    首先,应保证投入,充分利用、整合和完善校内实训室,将其建设成为技术较先进、特色突出,具有集教学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场所。具体实施中应考虑如下几点:(1)视频资料(通过购买、网上下载、教师培训或考察时条件允许自行摄制等方法收集)可作为认识实训和课程综合训练的资料;虚拟软件或仿真的硬件设备应量力而行,且应按一个整体规划来逐步完善、建设,在规划时应根据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让学生在此任务中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即从明确任务-制定、实施计划-评定反馈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而不仅仅是独立的、点状分布的操作技能。(2)建设职教城过程中如果每个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实训室,将会导致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投资,如果能与兄弟院校进行合作,实行资源共享,这对缓解资金压力、充分利用资源、交流办学经验等有积极作用,在这方面已有很多先例。(3)规模较大的学校,特别是在建成职教城后共享的图书馆、书库、食堂、校车、超市、收发室等,都可通过合理设计成为物流实训资源。其次,要积极与企业沟通,通过各种努力建设校外实训场所,探索一条双赢的道路。在这方面,共建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其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是如何让教学与生产很好地衔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此外无论是到企业或是到共建的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训,时间的安排要充分,最好是将最后半年的岗位实训放进来,从而避免人员反复流动,对生产及管理造成影响。同时利用周边区域优势及行业特点,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市场做调研,掌握行业物流的特点,使专业教育更具特色性、就业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为地方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