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分钟故事范文

三分钟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分钟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分钟故事

第1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应用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t fixed operation is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 we treated 90 cases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PFNA group (anti spin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DHS group (dynamic hip screw), APFP group (proximal femur anatomic plate), 30 cases each. Compared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he PFNA group was 100.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PFP 86.67%, DHS group 80.00% (P < 0.05). PFNA group average operation tim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r, blood loss, blood transfusion amoun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nd APFP DHS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FNA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has obvious,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shorten fracture healing time,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股骨粗隆间骨折(ITF)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平面区域内的骨折[1]。股骨粗隆间骨折大约占髋部骨折的60%,骨质疏松与跌倒为主要的原因。非手术疗法临床效果较差,容易造成髋关节内翻、下肢缩短或外旋等畸形发生情况,导致患者预后情况较差。由于股骨粗隆间部位血运丰富,骨折愈合较快,因此,早期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PFNA 、APFPDHS等固定术作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法,疗效各不相同。本院对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不同的固定术式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PFNA 组、DHS 组、APFP组,各30例。PFNA 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5~87岁,平均(58.92±5.39)岁。Evans 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7例、Ⅴ型3 例。DHS 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6~88岁,平均(58.12±4.90)岁。Evans 分型: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9例、Ⅳ型6例、Ⅴ型5 例。APFP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57~89岁,平均(58.06±4.81)岁。Evans 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8例、Ⅳ型7例、Ⅴ型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2]:(1)闭合性骨折;(2)均可良好耐受手术;(3)髋关节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2)伴其他部位骨折。

1.3治疗方法

术前给予患肢皮套牵引制动,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给予全身情况不良者支持治疗。入院7d内由同一组骨科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1.3.1 PFNA 组治疗方法

PFNA 组闭合复位成功后,进行固定健侧下肢屈髋、屈膝、外展位等,患髋微屈、下肢伸直、内收位。取大粗隆上5cm左右作纵形切口,将臀肌筋膜切开,沿肌纤维方向将臀大肌分开,在大粗隆上开孔置导针于髓腔。于股骨近端髓腔内插入主钉,深度合适后调整前倾角,使主钉适当回抽,加压于骨折断端。同时,将1 枚导针置入股骨颈内,正位透视导针、侧位透视导针分别位于股骨颈中下1/3 工作通道、股骨颈正中,空心钻头沿导针钻孔。将股骨外侧皮质打开,将PFNA螺旋刀片沿导针方向打入并锁定。正确定位并打入远端1枚锁钉置入主钉尾帽。对于闭合复位不佳者,可行有限切开复位。术后留置引流胶片。

第2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关键词】三维分析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逐步的深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也需要牢牢的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三维分析法,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在设计古诗词教案目标时,要将三个维度充分体现出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三个目标需要重视,分别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师往往重视前两个方面,而忽略了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分离三个目标,就无法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我如果提出了诗歌题目,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将其朗诵出来,但是很多人却不能赏析这首古诗词。比如,在学绅的《悯农》时,很多人都会背诵,但是却不能将粟和万颗子的关系给讲出来,更不能深入的分析丰收和饥饿之间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制定三个目标,重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三个目标,让其融为一体。

二、三维目标概述

知识和能力是第一维目标,指的是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时,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需要具备的学习技能。学生除了要识记本章节内容之外,还需要对其充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对李绅的《悯农》进行学习时,第一维目标就是让学生可以对本首古诗词做出熟练的背诵和默写,在考试当中,给出了上半句或者下半句,可以快速回答上来,并且保证不会出现错误。

过程和方法是第二维目标,指的是学生在对本首古诗词进行学习时,所借助的认知途径和认知过程,简单而言,就是采用了哪种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式,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方法是学习的工具。比如在对《悯农》进行学习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是对古诗词进行默读和速读,然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提炼和口述,之后老师提出问题,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对于一些问题,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交流,或者是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综合和归纳讨论的结果,进行质疑、推断和推论,最后是概括本章节所谈论的内容, 给出正确的答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第三维目标,第三维目标是同学们的心理活动,要想培养同学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需要让学生们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并且,外因也会对心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外因,来对同学们的情绪进行刺激和感染,情绪的起伏,更有助于学生去产生各种感动和理解,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推断过程,来获得感悟,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在对《悯农》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让同学们观看一些贫穷生活的图片,或者视频;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讲解,将贫农的具体生活情景向大家娓娓道来,让同学们理解到粮食的宝贵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心酸,之后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大家树立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热情。

三、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一是要正确认识,对三维目标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正确理解: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有机的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具体到三维目标中来讲,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在具体的古诗词学习中,则获得过程和方法。新课程目标指出,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将语文运用于实践当中。它的重点在让学生们亲身去感受和经历。而古诗词的人文性则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对学生们进行文化渲染,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三维目标是互相统一的,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需要将其统一表述为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是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想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就需要设定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比如在对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进行学习时,可以设定这样一个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对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进行感知;对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熟练掌握;对词中包含的意象进行鉴赏,对婉约派的特点进行熟练掌握。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三维分析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婷.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2,2(5):123-125

第3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关键词:暴雨 流动停滞 燃烧穿孔 锅炉本体报废

1、事故现场勘查情况

锅炉安装在筑路工地,露天安装,无防雨措施,事故锅炉已被移出锅炉事故现场约30米远卧倒存放,炉膛内辐射受热面盘管严重过热,氧化铁皮约5mm厚,盘管从锅炉底部往上数第18、第19根两处破口(见照片1),锅炉本体报废。两台流量100m3/h的循环泵,其中一台循环泵的电机已拆除(见照片2),锅炉管路系统过滤器解体检验内部清洁,未发现任何异物,锅炉的低位储油槽安装在与锅炉同地面的水平线线上,锅炉旁有为生产加热的沥青储罐,且相距均不足3米锅炉着火时将沥青储油罐局部被火烧变色(见照片3)。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2、事故锅炉相关信息

在现场调查事故时得到以下该台锅炉的相关信息:锅炉型号:YGL-1200F;生产日期:2012年5月11日;产品编号:12-0394;有机热载体型号:YD-340,导热油;出口温度:340℃;工作压力:0.8Mpa;循环流量:100m3/h;燃料种类:废木料;空气温度:常温;燃料耗量:66281 kg/n;集箱:G168×7;辐射受热面盘管:φ45×3.5,20#;对流受热面盘管:φ57×3,20#;。该台锅炉安装是在制造单位指导下于使用单位自行安装,锅炉安装在筑路工地,露天安装,无防雨措施,未办理锅炉安装“告知”、未做液压试验,未做安装监督检验、未办理锅炉相关登记使用证、于2012年06月25日投入运行。该锅炉有司炉工3人,只有一人持有司炉工操作证。锅炉投入运行至锅炉事故着火前使用二类烟煤燃料,曾有2次因停电而停炉。

3、事故锅炉燃烧可能性分析

3.1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导热油流动停滞或流动极为缓慢,此时若继续加热势必会造成锅炉辐射受热面过热直至烧出破口,炉内导热油外溢引发大火,至其辐射受热面破口以上锅炉盘管过热氧化烧损。

3.1.1导热油循环流动停滞的原因:锅炉为露天安装,整个锅炉无防雨措施,循环泵暴露,在台风“达维”引发的大暴雨中,如电机无防雨可能会产生雨水短路,电机突然停止转动,造成导热油停滞,可锅炉炉膛仍在燃烧,使炉盘管壁超过油膜温度引起导热油裂解,聚合结焦,使管壁过热烧坏,烧穿炉管引起火灾。

3.1.2导热油流动极为缓慢的原因,有机热载体导热油水分过大,在有机热载体水分过大时,若在循环泵处产生水蒸汽使循环泵空转,造成导热油流动极为缓慢,使导热油不能维持理想的湍流状态,边界层增厚,热阻增大使炉盘管壁超过油膜温度引起导热油裂解,聚合结焦,使管壁过热烧坏,烧穿炉管引起火灾。水分过大的主要原因是:锅炉曾2次停电时采取冷油置换方法降低盘管壁温,在锅炉重新启动时未按新油脱水处理,导热油中水分汽化所致。

3.1.3司炉工有两个无证,锅炉房未制定循环泵突然停止转动时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使其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及科学操作,特别在2次停电时若操作不当冷油置换过慢,易使盘管过热。

第4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关键词 课前三分钟 听说读写 培养能力

课前三分钟,倘若一直是让学生静息,然后师生问好开始上课,一定是无趣的,学生学习状态欠佳的。倘若利用这三分钟,从听说读写等学生必备的能力入手,搞好一些语文活动,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肯定能锦上添花。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在老师的赏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在“课前三分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听――潜移默化养习惯

倾听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在于他课上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倾听习惯。利用课前三分钟,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讲到故事,低年级小朋友最喜欢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连平时好动的学生此刻也能很好地静下心来。好多老师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组织课前三分钟活动。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孩子认真倾听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课堂的学习。

当然一味地听故事,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因没有新意而不能认真倾听。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改变。在讲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容出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作答,形式有选择、判断、填空等,学生在倾听故事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对于回答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并可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

二、说――畅所欲言拓思维

“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由此可见说话是一门艺术。同样“说”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课堂上我们主要通过回答问题或练习中的“口语交际”一栏训练学生,形式算不得多。笔者就利用了课前三分钟进行了更多形式的训练,学生对此颇感兴趣。

“说”简单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准备地说,另一类是无准备地、即兴说。相比之下前者要求低些,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笔者通常规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有准备地说。如介绍人物的“自我介绍”、“我的一家”、“我的同学”,这个主题适合学生刚入学阶段,促进学生彼此的了解;介绍节日的包括一些传统节日,从中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畅所欲言……根据说话的主题,有些分课时人人上台说,有些部分说,有些个别说。一阶段训练下来,班中学生“说”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个别胆小的学生几次下来也能较大方地将自己准备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三、读――日积月累知经典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也是学生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班级课前三分钟书声琅琅,或老师、或学生带领着全班同学诵读儿歌、古诗、三字经等。一学期下来,学生积累了很多,在平时说话或写话中时不时会冒出几句,颇有诗情画意。除了读以上经典文学外,我们还可以请学生上台读自己写的话,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句子与片断。让学生自我展示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当然在读的过程中,我还主张边读边思,让学生在貌似简单的“读”中获取更多。

结合现在的教学,从低年级开始识字我们就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上往往有很多学生刚刚学过的生字,我会顺手拈出一些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眼看脑回忆。想想以前的早读、课堂,我们要求孩子一直读的,不就是那课本上的二、三十篇课文。可现在,我们的早读、课前三分钟,可以将课内课外进行有机地融合了。孩子们能在这样的情景下疏通思维的通道,让自己厚积而薄发。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大,一定程度上学习能力也在提高。这样的课前三分钟,都能成为学生的期待!

四、写――下笔有神促语言

说到写,难道就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呆呆地练字?大家都知道,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时,笔者认为这也是训练学生认真写字的一个好时机。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笔者的做法是:拿出一组写在田字格中的同音字或形近字,要求学生组词并认真写下来,由于是三分钟写两个词语,大部分学生都能对照田字格认真书写。长期下来,学生的书写态度端正了不少,也积累了很多词语。

写还可以联系到写话、写作。二年级时,课前三分钟,笔者还经常拿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造句并写下来。一开始部分学生无从下笔,需要教师巡视指导。慢慢地学生下笔有神了,连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满足于简单的主谓句了。三分钟,学生进行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日积月累,相信学生的写话能力一定能到达一个新高度。

上面提到的仅是笔者在教学低年级时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这短短的时间里收获更多。

第5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现将本人开展活动的方法及一点感受谈一下,以就教于同行。

最初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我对于学生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在每一步开展之前都先提出具体要求,上一个步骤完成的效果很好,再继续进入下一个步骤。例如,第一步是要求学生传递自己收看、收听到的电视或广播新闻,要求说清楚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第二步是让学生收看、收听电视、广播新闻,选择一条你最有想法、最想发表的观点或评论进行传递,要求合理有据;第三步是让学生自行收集100字左右的小故事传递;第四步是让学生搜集有哲理性、有积极意义的资料谈感悟,也可以收集与课文内容或作者紧密相关的小故事或小评论、诗歌等进行传递。每一步骤,都需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点评,而且其他同学课后都要把接收到的内容记到读书笔记上,也可以在笔记上做评论。教师对于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也要定期批阅,读到有观点相悖的评论时,教师应该做进一步地了解和必要的思想工作,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前三分钟活动”的传递作用,使其不流于形式,避免学生只听了热闹,甚至左耳听右耳出,一无所获。

演讲者表面上传递的也许是知识内容,但从深层次上看,他传递的更是一种激情的带动和引领。

适时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不仅能够传递激情,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够传递感悟,促使全体学生深入思考,仿佛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净化。

记得有这样一次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课前三分钟”。那个阶段,我班同学正值刚升入初三,本是应该抓紧一切时间用在学习上的“节骨眼”,可是大家好像都不急,竟然还天天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打铃上课,我便站在讲台一边,将课前三分钟交给今天演讲的同学,心里想着讲完课要利用快下课的时间狠狠地做一番思想教育。抬头看一下,只见我班学委走上讲台,他先用眼神横扫了全班同学一眼,然后静静地说:“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话一说出,丝毫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换了个站姿,她的故事开始了。

我还记得她讲的内容是著名教育家班杰明用一分钟内自己所做的事情来教育一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告诉他每一分钟都应该珍惜。

紧随故事而来的是纪晓的一声高呼:“同学们,只要我们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我们就能把握住理想的人生!”台下一片掌声响起。

这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关于人生的深刻感悟。我趁热打铁地说:“是啊,我们伸个懒腰或者发一会儿呆,不知道有多少个一分钟就这样悄然流逝。试想,如果你每天浪费1分钟,一年要浪费365分钟,约等于6个小时!那些虚度光阴之人浪费的又岂止是这365个一分钟呢?

同学们也似乎受到了鼓舞,纷纷站起来发言。有的紧锁眉头地说:“老师,我们现在初三了,要抓紧一分一秒,将来才能有所作为。”还有的十分惋惜地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但我从没想过像朱自清一样地遮挽。”又有的站起来呼吁:“无数伟人因一分钟而成功,无数懒人因一分钟而无所作为。我们理想的实现,也许就是要靠这许多个一分钟。”

第6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1 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1.1 介绍作家作品或背景资料。即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东西,如作家作品常识、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等。这类内容的演讲,把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 诵读优秀诗文。内容可以是班上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优秀诗文,将其诵读出来和大家一齐欣赏,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

1.3 故事演讲。搜集和阅读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并将它们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1.4 名言警句赏析。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我要求学生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名言警句,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

1.5 广告词赏析。随着商品市场化的加速,广告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先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搜集广告词,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对广告词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广告词的学习,许多同学懂得了对偶、双关、谐音、排比、用韵等语文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1.6 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一些课文后,我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

1.7 即兴演讲。在课前几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学生通过精力高度集中,思路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演讲的题目或讲说的中心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

2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重要意义

2.1 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

2.2 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

2.3 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有几个较大胆外向的同学主动要求出来演讲,而且还是带着讲稿在读。这个阶段,我积极首肯这些同学的发言,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第7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新课程标准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目标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的任务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2.英语教学的重点

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二、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的目的和作用

1.可以使全体学生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素养”。

2.开展课前三分钟训练体现了“把时间充分还学生,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3.开展课前三分钟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小学英语实践能力。

5.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有利于小学英语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好办法 。

三、开展英语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的做法和要求

经过三年的教学我体会到巧用课前三分钟可以收到特别的效果,用英语开展Warm up,形成英语氛围。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形式多样。根据学生学习成度的不同我尝试常用的有下面这些形式:

1.唱英语歌。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活动形式。四年级学习成度不好的学生,我鼓励让学生选一首课内英语歌来唱,第一次很害羞,给予表扬,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在得到教师的表扬以及同学们赞许的目光时,我课下又鼓励他学唱一些课外的歌曲,慢慢的这位学生对英语有了更大的兴趣,课前唱英语歌不仅能增加英语气氛,更能让学生因会唱英语歌而产生自豪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也更愿意学并能主动的学。

2.自我介绍。

针对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让唱英语歌外,还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随着知识的东西不断的增加,我鼓励学生用己学过的知识加入到自我介绍当中,从简单I’m …,I like …I’m from,渐渐的往上加句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运用。

3.自编小对话

在一次三分钟演讲的时候,我发现有两名学生是把前一天所学的知识自己改编成了一段小对话,并且加入了自己的表情及动作,我给予了鼓励并赠送两名学生小卡,学生非常的高兴,非常惊讶的眼神看着我,问:“老师这样也可以啊?”对啊,只要是有利于我们学习的方法都可以用到课前三分钟来啊,在我的鼓励下,很多学生效仿这两位学生的方法,改编自己学过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语言,这个过程也就有利于学生在学完旧知识后能很好的进行巩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能更好的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

4.情景剧表演

学生一听不仅可以自编小对话,那他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进行课前三分钟啊,有一名学生作为他们那一小组的组长,在她的组织下找到课文当中STORY TIME 拔萝卜的内容,并且制作了道具萝卜,还有四个小动物的面具的,其他两位同学的英语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在小组长一句一句教的情况下,把这个小故事演的有声有色,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虽然不到一分钟,两名程度较差的同学终于觉得学英语原来可以这样的有趣,并且在组长的帮助下学习成绩不断的提高。

5.互动游戏。

这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适用于巩固基础知识,如巩固字母、音标、单词、句型等。游戏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抢读、抢答、猜测、配对、宾狗、对抗赛等。游戏的包容性很大,同一类活动可以有不同表现方式。比如同是配对:可以是词义与词形配对,声音与意义配对,动作与意义配对,图画与意义配对,过程与结果配对等。开展游戏时总体来说要注意内容的通俗性,对象的普及性,形式的竞技性。

四、小学英语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应注意的的问题

相比的之下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相比传统的英语教学,操作性相对比较强,但操作难度大大提高,如何把握课前三分钟,如何更好的促进教学,更好的让学生学到知识。

1.训练要持之以恒

在学生刚刚升入三年级的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开始课前三分钟,并且每天都要坚持,这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训练要循序渐进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英语知识比较少,所以在开始要求要简单,会唱简单的歌曲,会说简单的对话即可,但随着知识的增加,不断把新知识溶入到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中。

3.尊重和常识每一位学生

在学生课前三分钟中教师要从始自终的参与,专心听每一个学生的表演,同时要尊重,鼓励和欣赏每一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不挖苦,讽刺任何一个学生,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激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

课前三分钟活动可以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能让老师与学生快乐共度三分钟,使学生真正得到Warm up。有益于提高小学生英语的综合素质,经过从三年到六年的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第8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语训练;新课标;作用

在新一轮课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日益密切,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日益广泛、知识、信息的传播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一个思想平庸、知识浅薄、口齿不清的人根本无法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就算是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技巧超群的人,如果不善言谈,也是无法充分发展自己全部聪明才智的。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时时注意训练自己的口才,训练自己说话的能力,让自己会说话,说好话,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说话能力的训练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轻说现象。当前,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改革,但大多数老师还是围绕书面能力的培养进行的,致使很多学生说话能力差,讲话语无伦次,没有中心,也不注意语言的条理性,更无法谈及语言的准确严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又往往只注重“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说”的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到上面来演讲,对学生“说”的能力训练等方面有许多好处。

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1)介绍作家作品或背景资料。即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东西,如作家作品常识、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等。这类内容的演讲,把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诵读优秀诗文。内容可以是班上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优秀诗文,将其诵读出来和大家一齐欣赏,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量,听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3)故事演讲。搜集和阅读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并将它们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4)名言警句赏析。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我要求学生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名言警句,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同学们为了作好演讲,搜集阅读名言警句,进行思考、重组,从中受到不少教益和启迪。

(5)广告词赏析。随着商品市场化的加速,广告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先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搜集广告词,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对广告词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广告词的学习,许多同学懂得了对偶、双关、谐音、排比、用韵等语文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既丰富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又引发了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同学们不但会表演广告,还会自编自创广告。

(6)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一些课文后,我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

(7)即兴演讲。在课前几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学生通过精力高度集中、思路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演讲的题目或讲说的中心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 采用这些变化多样、趣味横生的课前演讲形式,每一次课前演讲都能使同学们激情迸发。

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看法。

(1)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

(2)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3)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有几个较大胆外向的同学主动要求出来演讲,而且还是带着讲稿在读。这个阶段,我积极首肯这些同学的发言,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查阅资料,选择摘抄。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做好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摘抄的前期工作,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提高。

(5)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课前演讲正是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每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至多只有三次,大家都非常珍惜,也仿佛在比赛中看谁新颖,看谁成功,看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韧劲儿。有一个学生这样告诉我,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真是激动,决心一定演讲好,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行,决心向班级中几个演讲好的同学学习,一定赶上他们。演讲使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个个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

第9篇:三分钟故事范文

那么如何利用这三分钟,让其成为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又能切实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呢?

1.调查摸底,有的放矢

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口语实际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实施课前三分钟训练之前首要任务就是要摸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分组,制定实施计划,然后因材施教。我们对实验的二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学生口头介绍活动,了解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但是能力一般,有待提高。如:学生的口头语言不完整、缺乏条理性、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土语、常有重复现象;交际时忽视了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态度上扭扭捏捏,不够大方,口齿不清楚,表达不准确……不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口语交际就是语文课上的事,还有不少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对二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的有一定的了解,在开展课前三分钟教学研究计划中能够有的放矢,巧妙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好办法。

2.制定目标、分段实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前三分钟训练分三个目标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读得准。二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但形象思维还占主导地位,也只能较直观、形象具体的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因此,这一阶段采用老师与学生合作的方式,以朗读入手,老师首先选定一些有意义而又与教材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指定某段或部分让学生轮流上台读给别人听,对其要求分两个层级:一是读准多音字、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二是读准节奏,读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气和感情,训练良好的语感。一个学生如果学会朗读,乐于朗读,这对他的语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用朗读的方式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阶段:讲完整。良好的语感初步形成之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说话训练。要求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复述就是把看到过的读到的一些文章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种方式是让学生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过程。所以复述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复述对培养学生语言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讲故事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说话的过程,也是孩子吸收、积累规范语言的过程。因此在这阶段初,我们先是选取教材中精彩的文中环节让学生进行复述训练,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或历史成语故事进行讲述,也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或者新闻报道入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准确描述事物特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敢说到爱说直至善说。

第三阶段:说得美。美,也就是语文表达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认、大方、有礼貌。所以"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比如:可以给孩子创设同学、老师早晨相见的情景,让孩子在表演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在学习购物的口语交流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语言,(主要包括:礼貌,商品名称,数量,价钱几方面)通过几种购物语言的比较,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深刻领悟到学习口语交际的作用,不知不觉间学习到与人交际的方法。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体态的优美。刚刚开始说话训练时,学生有的两眼盯着地板,有的望着天花板,有的全身摇摆,有的甚至背对同学。连最起码的自然的说话姿势都做不好,更谈不上什么体态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熏陶,学生的说话姿势自然了,有的还表现了较优美的体态:比如说话时能配合较自然贴切的手势,有的还能眉目传情。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要激发他们说的兴趣,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因此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