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萧伯纳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萧伯纳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萧伯纳的故事

第1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卖花女》;语言力量;精神内涵;人格平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88-01

萧伯纳的《卖花女》是闻名于世的剧作,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运用语言学的知识解读这部作品,其中也有许多值得参考的见解,但是因此是新领域而过分强调语言力量是戏剧主题的观点是违背作者创作初衷的,诸如蒂莫西・维桑德 “即使从表面研究《卖花女》,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部剧的集中点在于……语言的力量”的陈述显然过于偏激。无论从本剧内容还是作者思想进行研究,我们都能发现作者意在强调人格平等的重要性,语言只是表达精神内涵的载体。

一、从作品本身看,精神内涵是戏剧主题,语言是载体

(一)从剧情设计看,精神内涵更重要

《卖花女》的在英国女王出席舞会的一幕展现,希金斯的语言实验大功告成,如果作者意在强调语言力量,戏剧应该就此接近尾声,但作者有意延伸两幕,写出伊莉莎在成为淑女后却与希金斯产生矛盾,这是本剧的独特之处,也展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追求人格平等。

伊莉莎与神话故事皮革马利翁中的被动的加拉蒂厄不同,她对爱情与生活充满感情,觉醒之后,毅然拒绝留在她的“创造者”身边做活玩偶,并找寻在平等基础上的爱。如此精心设计的情节目的就是展现语言力量背后更加强大的精神内涵,即伊莉莎对于人格平等的觉悟与追求。语言可以让伊莉莎过上层人的生活,但只有她内心真正的觉悟才能使她由内到外展现出淑女气质,否则她永远是披着华丽外衣的虚假“公爵夫人”。

(二)从主要内容看,语言是精神内涵的载体

在《卖花女》中,伊莉莎确实因“语言而鲜活”。语言是全剧的一个线索,据此线索,读者目睹一个卖花女的转变过程。但综观全剧,不难发现这篇戏剧本身就与语言有关,外在的表现就是伊莉莎语言的改进过程,作者只是就戏剧内容的主要因素―语音―展开故事情节。

《卖花女》中涉及了简单的语音发音问题,其深层关注点还是伊莉莎整体的改变,并非语言的改变。假设把伊莉莎换做机器,即使她最终能发出标准的语音,这部作品也可能不再永垂不朽,因为它已经失去内涵意义。语言的力量可以让伊莉莎跻身于上层社会,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她将永远拖着一个外壳悲悯的活在不属于她的世界中。

二、从作者思想观念看,精神内涵是主要意图,语言是工具

(一)从萧伯纳的说教观窥视《卖花女》的侧重点

众所周知,萧伯纳反对 “为艺术而艺术”,他强调戏剧的内涵,认为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并不是一部作品的价值所在,正所谓“源于语言,高于语言”才是一部作品的最高境界。因此萧伯纳重视说教作用,主张戏剧应该授予群众道德方面的启示。《卖花女》即是一例,语言在剧中丰富多彩,既有伦敦方言,又不乏标准英语,也正是通过这不同阶级的不同的语言,萧伯纳透出本剧的主旨:不论阶级地位如何,人人人格平等。这一点说明,作品中大众人格平等的说教意图远远比语言展现社会地位的功能重要,语言成为展现这一意图的工具。

(二)从萧伯纳的女权主义观点分析《卖花女》的主要倾向

萧伯纳是女权主义倡导者,对于不平等的父权制观念持严厉抨击态度。本剧在此问题上亦有表现。伊莉莎出身卑微,在本质上得不到希金斯的认同,当发现伊莉莎没利用价值时,希金斯的粗暴态度使其好友也克制不住愤怒而问他,“希金斯,你没想到这个姑娘也有她的自尊心么?”。人格的侮辱让伊莉莎愤然离去,尽管伊莉莎学会上流社会的语言,她并没因此成为简单快乐的“灰姑娘”,没有获取她的幸福。华丽语言外壳下藏着一颗纠结痛苦的心。

伊莉莎的转变并非从卖花女变成“伯爵夫人”,而是从虚幻的“伯爵夫人”变为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从只知卖花的姑娘变成自尊自强的淑女,她不再受控于语言,而成为语言真正的掌控者。语言的力量在此服务于伊莉莎的精神独力。

萧伯纳的《卖花女》有意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结局,这其实是萧伯纳对当时社会不平等人格观念的挑战。通过这样一个结局,作者向读者传达出戏剧的主题更多的在于精神层面的人格平等的主张,这是语言力量所不能超越的。

参考文献:

[1]Timothy G・Vesonder,“Eliza’s Choice:Transformation Myth and the Ending of Pygmalion,”in Fabian Feminist,ed. Rodelle Weintraub. University Park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

第2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艺术大师黄永玉在巴黎街头写生。一位年轻的法国女郎跪在他身后,默默地看他画画。那天天气非常热,黄永玉的衣服都湿透了。忽然,一杯水递到了面前,回头,他才发现身后有位女士。黄先生疑惑了,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这位素昧平生的女士,为何要给自己水呢?看到黄永玉一脸惊讶,女士站起身来,点头致意,然后微笑着挥手离去。黄永玉忙放下水杯,一摸裤兜,钱包还在,这才放下心来。他确实有些口渴,所以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将水一饮而尽;当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无端的猜疑,伤害了好心人的善意。

回国后,他不止一次对朋友讲起这个故事,他总是感慨:在心底,对别人信任的基础太薄弱了,和陌生人沟通也太少了,不知曾经辜负了多少人的好意。那位法国女士能给自己一杯水,完全是出于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尊重,自己竟然冷落了那番好意。此后,不论是对待朋友还是陌生人,他都以最大的诚意相待。在这个“不与陌生人说话”的时代,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辜负了他人的好意,其中或许有你。

解 读

在这个“不与陌生人说话”的时代,信任缺失,人心变冷。然而由黄永玉大师的经历可以发现,并非真的是更多的人变坏了,而是我们封闭了自己的心扉。敞开心扉,让阳光进来,才能看到充满阳光的世界。

吉卜林:低眉与抬头

1907年,吉卜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路风尘赶到瑞典准备领奖。在酒店门口,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伏在路边的小桌上聚精会神地写字。吉卜林仔细地看着,一脸温暖的笑容。小女孩抬头问:“先生,我的诗歌怎么样?”吉卜林夸赞道:“写得太好啦!特别是这句‘小鸟从天空中飞过,将它的身影留下’,真美!”小女孩兴奋地说:“谢谢您的夸奖,今后您如果想学诗,可以请我教您噢!”吉卜林欣喜地笑道:“那太感谢你了!”

在授奖仪式上,恰逢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去世,授奖仪式极其简单,现场没有掌声,更没有喝彩声。吉卜林依然兴致勃勃地发表了即兴演讲,他说:“哪怕此时没有一名听众,我也必须演讲,因为这是对神圣诺贝尔文学奖 的敬畏和崇拜。”领奖仪式结束后,吉卜林前往皇宫拜见新国王。见到吉卜林,国王眼皮都没抬一下。吉卜林不卑不亢地说:“英国文学家吉卜林拜见国王陛下,想必此时陛下正在小寐,我告辞了!”望着吉卜林离开的背影,国王不无感慨地说:“这是真正的文学大师!”在回国的邮轮上,吉卜林给12岁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孩子,如果你跟村夫交谈不离谦卑之态,与王侯散步不露谄媚之颜,你就会在低眉与抬头之间,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伟大。”

解 读

不卑不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品格,一种精神,吉卜林大师面对孩子“不亢”,无骄矜之姿,面对国王“不卑”,无献媚之态,从他的低眉与抬首间,我们感受到了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黄宗洛:小角色成就的大师

北京地安门一带的茶馆,有一段时间常有这样一位爷出现:身穿长袍马褂,腰带上挂了一十三件零碎:挖耳勺子、烟荷包、鼻烟壶、玉佩……蓄着须留着指甲,抬手兰花指。手提贼亮的鸟笼,笼子里一对黄鸟。这天他一进茶馆,马上有跑堂的出来招呼:“您老来了,还是老规矩?”他一边挂鸟笼,一边说:“嗯,老规矩。”说着撩起长袍的后襟儿坐下来。这时一个岁数很大的老茶客走过来悄声问:“在下问一下,爷您老是正红旗还是镶黄?”他一怔,马上抬手朝西山方向一指,那位好像马上明白过来,连连说:“正红,我这算找到同旗的了!”

这一幕不是老舍《茶馆》里的镜头,是30年前发生在北京某茶馆的真事。这是黄宗洛老师为了演好剧中松二爷这个角色,体验生活时发生的一幕。黄宗洛不仅研究旗人习俗,还观察体验他们的生活,这才有了那个以假乱真的松二爷。黄老师演了大半辈子戏,成功塑造了数百个形形的角色,大多是配角,可他从来不轻视这些小角色,总能让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与生命力,为“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这句话,做了绝佳的诠释。跑龙套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没出息,只要辛勤耕耘持之以恒,最终能搞出名堂,并成为一代宗师。

解 读

有时,很多事做不好,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不用心,不够投入。黄宗洛大师为了演活人物,深入生活,“假戏真做”,才取得了非凡成就,成为一代宗师。此外,做事不要求大,演好小角色,日积月累,最终会成为“大人物”。

萧伯纳:小女孩给他上了一堂课

1931年,75岁的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从苏联游历归来,几个作家朋友相约去看望他。闲聊之后,一个朋友问他,在苏联有没有学到什么新的东西,萧伯纳想都没想,便说有,然后讲了个故事。

一天,萧伯纳在街上遇到一个聪明可爱的苏联小女孩,饶有兴趣地跟她玩起了游戏。他们玩了很久,直到暮色降临。临别时萧伯纳说:“回去后,如果你妈妈问你,今天跟谁在一起玩,你就告诉她,是跟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萧伯纳!”萧伯纳停了停,问几个朋友,你们猜小女孩怎么说。有的说,她一定说,请给我签个名吧;有的说,她肯定会极力邀请你去她家做客……听完了朋友们的猜测,萧伯纳摇了摇头说,你们猜得都不对!“那她究竟说什么了?”朋友们问。“可能是我说话的语气太傲慢了吧,小姑娘竟也学着我的口吻说,请回去告诉你的夫人以及孩子们,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姑娘娜达莎!她既聪明又可爱,比你年轻、灵活多了!”萧伯纳说,“她的话噎得我无话可说,这个叫娜达莎的小姑娘,给我这个70多岁的老头,上了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课!”

解 读

别过于高看自己,高看自己,就会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他人。其实你有你的优点,他有他的长处,每个人都能从他人身上学到有益于自己的东西。

帕瓦罗蒂:向婴儿学习

一年,意大利知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前往澳大利亚悉尼演出。为了养精蓄锐,备战第二天的演出,他早早地上床休息了。可到了深夜,一阵男婴啼哭声吵醒了他和助理。本以为哭声很快会停下来,不料哭声断断续续,没完没了。助理实在忍受不了,怒气冲冲地朝门外冲去。

“你要干什么?”帕瓦罗蒂问。“自然是让隔壁的孩子闭嘴!”“算了吧,”帕瓦罗蒂平静地说,“哪个父母愿意孩子这样呢?何况你也没有什么办法。”男婴的哭声还在持续,帕瓦罗蒂竟然慢慢地将耳朵贴到墙壁上,聚精会神地倾听起来。“您难道还嫌这哭声不够吵吗?”“我在向孩子学艺呢,他对高音的处理真是太棒了!”帕瓦罗蒂说。帕瓦罗蒂发现,男孩虽然哭了很长时间,声音却一直保持在高音区,一点也不沙哑,这点自己是做不到的。通过一段时间琢磨,帕瓦罗蒂终于找到了窍门――男婴哭到破音的边缘时,总会迅速地将声音及时拉回。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帕瓦罗蒂现学现卖,试着到了破音边缘之际及时将声音往回收,将乐曲展示得极为精彩,赢得了听众的一致掌声。

第3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一、尊重认知偏差,激励唤醒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偏差或错误,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要多一分接纳和诱导,多一点关注和呵护,这是一种以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关爱和教育。学生在平等对话氛围中敢于表达、敢于张扬,在表达和张扬的过程中或许能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教例1]人教版第二册《两只鸟蛋》

课堂上,教师正在引导学生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意在让学生感悟鸟是鸟蛋孵出来的,体会一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要珍爱野生鸟类。

生甲(突然插嘴):我妈妈说吃了鸟蛋聪明。

师(赶紧追问):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那你觉得妈妈说得对不对呢?

(生甲一脸茫然。)

师: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不妨说说各自的想法。

众生:不对!鸟蛋不能吃!

师(稍犹豫,没有及时评价,而是轻声问第一个孩子):能告诉大家,妈妈让你吃的是什么鸟蛋吗?

生甲:是鹌鹑蛋、鸽子蛋。

师:(追问)“这些鸟蛋可以吃吗?”

(课堂出现冷场,孩子们的认知偏差进一步凸现)

师:想想这些鸟蛋怎么来的?

生乙(举起手):我知道,我老家有养鹌鹑、卖鹌鹑蛋的。

(学生们受到启发,创新思维活跃起来)

众生:“鹌鹑蛋、鸽子蛋是人工饲养的鸟生的蛋。它们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我们课文中要保护的是野生的鸟类,不能吃的也是野生的鸟蛋。那位小朋友手上拿的是野生的鸟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

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偏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缺的。尽管学生出现错误甚至他的思维与教学设计意图截然相反,教师也不要“踢皮球”“泼冷水”,要倍加关注、循循善诱。孩子由于经常听妈妈说“吃了鸟蛋聪明”,对文中“应保护鸟蛋”产生了疑问。孩子尚小,知识面狭窄,当然不明白妈妈说的“鸟蛋”与文中的“鸟蛋”是不同的。教师之所以不断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想给孩子树立自信心,这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同时在尊重中创设了平等的对话氛围。孩子们在对话交流中澄清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容错”意识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又能充分激励、唤醒、张扬学生的个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平台,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探究认知偏差,引发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因学生认知偏差而更显灵动与精彩,它的出现能促进学生自主的探索,这恰恰是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土壤。

[教例2]《萧伯纳和小女孩》

萧伯纳和小女孩临别时有这样一句话――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陪你玩的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萧伯纳。”学生一致认为:萧伯纳太傲气了,从“把头一扬”,说自己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等表现可以看出来。事实上通过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这里作者是紧扣“幽默”一词来写的,现实生活中的萧伯纳就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但是学生对幽默一词视而不见,一直认为萧伯纳太傲气了,这就形成了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上的偏差。这是课前所没预设到的,此时如果生硬地否定或者强硬地牵引学生理解萧伯纳的“幽默”,则很难达成。当时我灵机一动,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萧伯纳和小女孩玩得很开心。再引导学生想象他们在一起喂鸽子、讲故事等场面,学生便找到了第一段的“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很久”这句话,学生从中萌发出惊人的创新思维:萧伯纳太喜欢这个小女孩了,把小女孩当作朋友甚至自己的孩子了;由于他很高兴,同小姑娘玩了很久很久;因为时间太晚了,小女孩的妈妈肯定会责怪小女孩的,萧伯纳是在替小女孩着想呢,为小女孩晚回家找理由呢;他说话多有趣、多有意思啊!萧伯纳多幽默啊……

这是由于学生的理解偏差而引起的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借偏差,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相互碰撞,从文本内涵中品味出萧伯纳的幽默,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积极探索。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态度和在已有认知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将这种探究的过程转化为时效性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就能演绎成为师生一段全新的历程和体验。学生在自我创新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会感到成功与丰收的快乐,这往往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苗,在一次次创新思维的历练中,为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超越认知偏差,鼓励质疑批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出现认知偏差是一种必然。教师一定要关注这种可贵的问题意识,要保护这种潜在的批判意识的雏形,要催发学生灵动的创新意识的生成。

[教例3]人教版第四册《绝句》

笔者在教学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一个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说‘两个黄鹂’而不说‘两只黄鹂’?”

学生这一问,我着实紧张了一下。我反问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要用“只”呢?学生说:一般情况下,说禽鸟类都用“只”,爸爸帮我查了辞海,我觉得用“只”更合适。我及时给予鼓励:“呵,你真会学习,善于发现问题,还积极动手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求学问的态度。”

“只”,原本作“”,现在简化了,写作“只”。《说文解字》:“,鸟一枚也。”由此可见,“”确实是用作鸟类的量词的,但我们也看到,鸟类的量词不仅有“”,还有“枚”。“个”是古代常用的量词,也可以像“”、“枚”一样来称鸟类的。语言是发展的。现代汉语中,量词非常丰富,譬如灯以“盏”论,纸以“张”论,笔以“管”论,书以“卷”论,刀以“把”论,等等。有的甚至专门化的趋势,正像这位同学讲的,禽鸟类是以“只”论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的,可以有多种说法,而“个”正是常用的量词。现代汉语中称竹竿,多是用“根”或“枝”作量词,可是古人也用“个”,《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古人有时甚至不用量词,直接在数词之后接名词,如《口技》:“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现代汉语里其实依然存在这种现象,譬如,笔也可以以“枝”论,书可以以“本”论,郭沫若还曾经以“匹”来论鸡,这可见其散文《鸡之归去来》,那鸡也是鸟类的。所以,古人用“”或“个”来论鸟,都是可以的。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来要求古人,让他们用现行的白话文来创作,那是不合宜的。

有的学生把“个”字换成“只”字对比读,感到用“个”字更加朗朗上口,节奏更明快。还说:听姐姐说古诗配上乐就可以唱,所以一定得顺口。可不是么,古诗就是讲求音乐美的,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第4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柏拉图

昨晚,与一位多年的老朋友在网上聊天,他对我说,自己正经历着一种网络中的情感,有些困惑。最后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之间是发乎情,止乎礼,都知道自己的责任,只此而已”。听到他这样说,我默不作声,但心里想了许多。

“发乎情,止于礼”,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出自《诗经》毛诗序的“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发乎情,止乎礼,道出了一种神圣、一种责任与担当。品味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启示是:男人自重,女人自爱。道理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很难很难!发乎情,止于礼,是理论上的东西,而真实情感世界是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相当难的。如果人在情感世界里都能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话,就不会有“情不自禁”这个成语了。

常言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徐志摩也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可见,知己难寻。更何况是异性知己。情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亲情血浓于水、爱情忠贞不渝、友情肝胆相照历来为人们所感动、向往。人们或许也一直认为,人世间的情感几乎可以用这几类情感所囊括,但其实在这三类情感之外,还有一类情感存在,它被人称之为第四类情感。这类情感在在网络世界里有着很大的市场。网络情缘中,无怪呼友情与爱情,可许多时候在你我之间感受到的是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情怀。

看过《中国近代十大才女》这本书,对林徽因有了更多的了解。徐志摩的多情和不顾一切的爱,让林徽因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杰出完美的女性,沉迷过,也刻骨地痛过。然而,另一个一直深爱着林徽因,为她而终生未娶的、用一生痴爱她的、一个不忍看她痛苦抉择而主动退出的、一个在她离世多年后依然记得她生日的男人金岳霖。金岳霖的一生,都在为一个梦想而坚持,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始终不曾改变,在自己追逐的世界里沉醉,沦陷,自成一体。因为失去,所以得到;因为放弃,所以永恒。在他和林徽因之间诠释了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人生一世不易,在情感世界里能遇到金岳霖这样的人生知己,此生何求?如此的情感,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柏拉图所说的“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的真正意义所在。

读过《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传说孔子在此处批了一句话:“发乎情,止乎礼。”意思是说,人的情感虽然经常在男女之间产生,但一定要受礼法的约束,不能随心所欲,要“乐而不”;看过《萧伯纳情书》,讲述的了萧伯纳和爱兰的爱情故事。他们通信长达30年之久,留下了300多封充满机智、幽默、热情、温柔、殷勤和诚挚的被人称作情书的书信。虽然萧伯纳并没有成为爱兰的丈夫,可他很珍爱这段纸上罗曼斯。萧伯纳和爱兰用信纸上的心跳和脚步,创造了永恒的罗曼蒂克;知道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互相倾慕,彼此珍爱,但约定永不见面,虽然他们有时候相隔仅有一个草坪的距离。也许他们是怕心中那种朦胧的美和爱,在见面后会被某种现实的、物质化的东西所取代。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的爱情,是世上演绎柏拉图精神之爱的绝版经典……

如今,网络取代了邮车,纸上跃动的字符,变成了敲击键盘的节奏。情感,永远是人类向往的璀璨果实。追逐的脚步,从来也不会停止和疲倦。因此,网络世界,也出现了你在用心的读着我的心事,让我感觉到远方的牵挂的情感故事,让人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网恋的精神境地。我理解网恋,也倾慕一些经典的网上罗曼斯。在网络上,异性之间如果更注重心灵的交往、精神的关爱,让这种感情变成涓涓细流,滋润彼此的心田,即使只是过客,想必同走的时间会更久些。网恋,是时展的必然,但它只是人生的一个绚丽的点缀,终归要返回现实当中的。虽然我们都懂“发乎情,止乎礼”这个道理,可爱情又有多少肯停留在门槛外?又有多少网恋中的男女不甘于柏拉图的精神之爱,将网上的罗曼斯演绎成现实中的身体之爱?

看过许多艺术作品,带给了自己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现实生活的经历中,我没有经过这样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却感受到了现实给人带来的些许无奈。人生自是有情痴。每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爱与被爱。人这一辈子,就这么被情缠绕,也被情折磨。不能逃离,也无法挣脱。亲情,友情,爱情,包括第四类情感,人间种种情感的方式,给了我们无数的温暖,也给过我们无边的痛。只要心中有情,就注定要在不断的得到与失去之间徘徊,注定要在追逐与放弃之间抉择。这一生,谁能躲得过情的苦海?谁能全身渡到彼岸?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连那无父无母、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与花果山的猢狲们厮混得久了,临分别时尚且滴两滴眼泪,何况我辈有血有肉、食烟吃火、爹亲娘疼的凡夫俗子呢!

“发乎情,止乎礼”含着高度的压制性。礼数构成“超我”的一部分,在显意识中发挥检察功能,使“自我”不能也不敢轻越雷池半步。情感世界里,一个遵从感性的召唤,一个坚守理性的闸门。两种爱都没有错。差异的,也许只是命运的无常与情感方式的取向吧。前些日子,看了电影《山楂树之恋》。一部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爱情故事,情节比起时下充斥荧屏的韩剧、港剧等爱情大片要简单的多,青涩的多,但却更加清纯、更加感人、更易触动人的心弦。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明亮、朴素平实、一种久违的纯真与美感。然而这个美感,给人留下的是凄婉的伤痛。

第5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过去的一学期我与同学们在一起是愉快的。尽管有过误会,有过矛盾,也有过不满,但正是在这些矛盾和不满中,我们成熟了,我们成长了...

现在我和你们一样已经坐上了初二班级的列车,我们没有选择,也没有退路,让我们再次携手,顺利安全的走过这段旅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应该有一个怎样良好的开端呢?现在老师向同学们提议:

1、 树立一个信心:我能我行!

自信心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要,自信是成功的秘决。我们读书、学习,需要有决心,有信心,有行动。我曾经给大家讲过萧伯纳与小女孩的故事。也许小女孩是天真的,她并不知道萧伯纳是谁,可她却知道自己是谁。是啊,这很重要,我们时刻得记住自己是谁,并让别人知道我是谁。时刻告诉自己:我能我行。

2、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勤奋、刻苦、求是”

凡事从“认真”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做作业。学业成功的过程离不开勤奋和刻苦。“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格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培养一个习惯:自觉!

学业进步,贵在自觉。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学校同样有一些规矩和要求。同学们要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4、创设一个环境:“安全、稳定、文明、有序”

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缩影,每个学生都代表学校的形象。同学们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校园内不乱扔杂物,在社会上遵守规则,在家尊重父母,严格按照“新三好”的要求约束自己。

同学们,新学期你们的父母在关注着你们;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祝福你们,你们要以今天为起点,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第6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趣味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这不仅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难度,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于出现厌学思想,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教材内容,巧妙利用趣味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现阐述如下。

一、教师幽默、夸张的教学语言是吸引学生兴趣的良方

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人与人进行交流的过程,学生们在见到老师的第一面时就会对教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如果教师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在授课的过程中总是能够用幽默的语言将深奥的知识进行比喻或类比,学生听的兴趣盎然,听课效率自然会有很大提高。教学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避免了“板着面孔说教”而引发学生的厌恶情绪,学生在笑声中体验了深度的思索或茅塞顿开的愉悦。例如,当教师看到学生慵懒而似懂非懂得回答着提问时,笔者就开玩笑地说,“你们的脑袋应该都不是啤酒瓶吧!”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话,奇怪地发问。教师借机说:“现在我们课堂上学知识就像把水倒进啤酒瓶,会发出‘懂、懂、懂’的声音。当考试应用学过的知识时就像是把水从啤酒瓶里倒出来,会发出‘不懂、不懂、不懂’的声音。说完,学生们感觉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同时也有些不好意思,便更认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趣味导课,开启成功课堂

导课时精心设计简单的几句话或是几个小活动,就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话虽如此,“万事开头难”,导课环节的设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经验,对于生物教师而言,需要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的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科学性的课堂情境。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一课时,多数教师会感到这里的内容不好讲或是很难讲得让学生“乐听”,但这部分内容属于原理性的知识,如果第一节的专业知识课平平淡淡的度过,没能为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话,后面课程内容的学习就会困难重重,学生对于植物学的神秘感也会荡然无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导课环节:课程开始时,笔者抱着一盆绿叶盆栽走进教室,成功的吸引了同学们的视线,然后发问,“盆栽大家都很常见,谁能说说,是什么让它活下来的?”听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先是感到莫名其妙,相互之间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整个课堂渐渐的活跃了起来。一分钟之后,同学们先后回答“水”、“阳光”“土壤”还有“肥料”,然后接着问,“如果把它比作一架机器,它的动力来自哪里?”同学们有的回答“叶子”、有的回答“根”,陷入争论之中。笔者趁热打铁引入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的困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笔者也讲的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引入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在课堂上难免有时会感到疲惫,因而在授课的过程中多引入一些故事性强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在授课的过程中,在提到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新颖的小故事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面的知识时,可以为学生讲一个故事作为引入:“英国近代有一名大文豪叫萧伯纳,有一位女演员在读了他的作品之后就萌生了爱慕之情,于是便向萧伯纳写信求爱。她在信中写到,你是如此的聪明,而我又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们两个结婚,生下的孩子能够兼具你的聪明与我的美貌,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幽默的萧伯纳看后回信,写到万一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是糟透了吗?”学生被这个故事逗得哈哈大笑,笔者顺势提问道:“如果他们果真结了婚,她能够梦想成真吗?”听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可以的。”“可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陷入了纷纷的议论中,虽然回答的并不全面,但很明显大家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趣闻轶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合理引导,达到了突破难点、巩固重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高中生物知识点繁多、复杂,在记忆上存在很大难度。针对此问题,教师可积极探究有效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在乐趣中形成永久性的记忆,灵活运用比喻记忆法、谐音记忆、口诀记忆、图形记忆和归纳记忆等多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记得牢,还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中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那么,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将一定程度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将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或抽象的理论知识等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清楚地得以观察和思考,那么,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讲授“遗传和染色体”中的“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将“家族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生物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变得生动鲜明,不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适度渗透,巧妙地辅助了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内容引人入胜。

总之,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教学形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从而确保高中生物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金平.如何实现高中生物的趣味教学[J].学周刊,2011,(19).

[2]唐英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6).

第7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一、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探究动机

对于学生而言,问题即矛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所以,为了满足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我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采取各种途径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我个人认为,课堂导入环节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如果我们设计的课堂导入语合理恰当、生动有趣,学生整节课都会全神贯注、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相反,如果设计的抽象空洞、苍白无力,学生可能一整节课都在走神、开小差,课堂教学效果更是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能够刺激学生求知天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第一节《生物的遗传》这节教学内容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一位著名的大文豪叫萧伯纳,一位漂亮的女演员在拜读了他的作品之后,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给萧伯纳写信,信中写道:‘你这般聪明,我这般美丽,若我俩结合,生下的孩子肯定既聪明又美丽,岂不是很好?’萧伯纳先生看完信之后回复道:‘如果我们生下的孩子具有我的容貌、你的智慧,岂不是很糟?’”听完这个故事,学生都笑了,于是,我继续说道:“对于这两个人的说法,到底谁对谁错?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解答。”这样,通过为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悬念,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都活跃了起来。

二、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身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时刻观察与生物学科联系紧密的生活现象,并将其积累成素材,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学生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深刻感受生物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活跃状态。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这节内容时,刚开始讲课我并没有给学生讲解本节内容的生物概念和知识要点,而是首先为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中国菜的图片,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又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样,我们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学生也对这个与他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产生了探究兴趣,当我们正式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学生也会满腔热情地投入,有利于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形、文字、图像、动画等于一身,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生物知识和过程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既能突破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8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我们知道,欧洲现在最著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是在莫扎特去世以后很久才开始形成的。它的雏形是18了了年开办的首届“莫扎特音乐节”,到了1917年,才正式定名为“萨尔茨堡音乐节”。它虽然也是因莫扎特一个人,使得萨尔茨堡这座本来并不起眼的欧洲小镇名扬天下,但拜罗伊特却是瓦格纳一手策划而成,且在他生前就吸引了大批的“朝圣者”。由此可见,瓦格纳不但擅长音乐,也善于经营,这往往是成为一个“大人物”必备的素质,世上有多少极富才华却不善于经营的人,以至于一辈子潦倒不堪,舒伯特、柏辽兹就在其列。他们的才华虽然不亚于瓦格纳,但却缺乏瓦格纳精明强干的商业头脑,何况瓦格纳还有一个在事业中不得忽视的女人——柯西玛。尤其在经营、管理家族事业的能力上,柯西玛一直扮演着一个女强人的角色,其才能丝毫不亚于瓦格纳,而真正让拜罗伊特音乐节发扬光大的正是柯西玛。

《尼伯龙根的指环》除了音乐本身吸引人之外,我们不能否认这是瓦格纳意志的胜利,是人类某种不屈精神的胜利。而在人类历史上,只有少数人才具备这种锲而不舍的品质,瓦格纳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但成功地登上了艺术这个他所能展示才华的最高领域,也提升了艺术家的地位,在19世纪,这个等级地位仍然森严的年代里,瓦格纳的横空出世,不但改变了19世纪后半叶的音乐格局,也影响了整个欧洲艺术界,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瓦格纳,那么19世纪的欧洲音乐或许是另一番景象。

从构思到完成,28年历程终铸《指环》

《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构思产生于1848年。当年作为激进分子的瓦格纳由于受到当局的通缉流亡到瑞士的苏黎世,这里旖旎的风光和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吸引了瓦格纳的兴趣,他在这里前后住了有23年,不但完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等歌剧,也开始构思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但到了晚年,瓦格纳才完成这部歌剧,其间的写写停停,也使得这套歌剧几经反复酝酿,特别是到了晚年,瓦格纳的虚无倾向越来越严重,这也促使了他对原剧的构思一改再改。另外,由于得到路德维希国王的资助,使得瓦格纳梦寐以求的歌剧院得以在拜罗伊特建成。这一切都是促使《尼伯龙根的指环》诞生的客观原因。

《尼伯龙根的指环》真正开始动笔是在1853年,到了1874年,历时21年才得以完成。1864年,瓦格纳结识了年轻的巴伐利亚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这个年轻的国王是瓦格纳的狂热崇拜者,虽然国王并不懂音乐,但和瓦格纳相同的是,他也对舞台充满了幻想。慷慨的国王不但为瓦格纳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为他提供了住宅和别墅。这使得瓦格纳可以实现自己一系列的宏伟计划。早在德累斯顿期间,瓦格纳就梦想有一座专门上演自己歌剧的剧院,现在机会来了,在路德维希国王的帮助下,拜罗伊特节日剧院终于在1872年5月22日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是一座唯一的、专门演出一个作曲家作品的歌剧院。

瓦格纳将《尼伯龙根的指环》称为“舞台节庆剧”,由序剧《莱茵的黄金》及三部歌剧《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组成。故事来源于冰岛历史学家施图鲁孙的北欧神话《埃达》与是十二三世纪德意志民间史诗《尼伯龙根的指环》,由瓦格纳自己编写脚本,题献给他的恩人——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全套歌剧于1876年8月13日~17日,在新落成的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举行首演。整部歌剧使用了上百个“主导动机”描写剧中人物和特定的事务,并用“无终旋律”使其相连。

《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瓦格纳创作生涯的顶峰,是他歌剧艺术戏剧化的代表作。歌剧中融合了宗教、哲学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这一切都在一种具有象征性的隐语中显示出它的社会和人的意义。《尼伯龙根的指环》是歌剧中的“宗教”,它摒弃了浮浅的、艺术美的原则,使全剧成为一个巨大的意象和象征。《尼伯龙根的指环》显示了一个巨大的虚无,然而正是在这个虚无中,凸显了作为个人的、瓦格纳的伟大。继《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后,瓦格纳晚年还写了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这是一部根据“圣杯”的传说而改编的歌剧,宗教色彩浓郁,是瓦格纳试图以此揭示人的深沉的意识世界,该剧于1882年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上演,翌年,瓦格纳病逝于意大利的威尼斯,不久下葬在拜罗伊特——他一生奋斗的顶峰的地方。

《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哲学含义和成就

《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内容上的复杂,或许是很多歌剧所无法比拟的。同样的我们去看一部意大利歌剧,得到的无非是一个故事,爱情的、友谊的等等,或者是一种对人生的劝诫,对社会的讽刺。但瓦格纳的歌剧明显的具有比较晦涩的哲学含义,甚至是一种强化般的宗教情绪。瓦格纳在其早年的论文《未来的艺术作品》中就曾说过:艺术作品是活灵活现的宗教。这一思想基本上贯穿了他的一生。在他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都有着浓郁的宗教般的“救赎”情结,这也使得他的歌剧不同于别人,而显得有些阴郁的地方,再加上瓦格纳受叔本华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显示他对人生的那种虚无的情绪。按尼采的观点,《尼伯龙根的指环》仍是一部拯救的歌剧。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曾经指出:“人们必须清楚,像《尼伯龙根的指环》这样一个继《罗恩格林》之后构思的作品从根本上讲是针对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整个资产阶级文化与教育所创作的,并且将原始古朴与未来幻想混合在一起,力图建立一个无阶级的人民性的乌托邦世界。”这或许是对这套歌剧的一个比较中肯的一个解释,也是比较诗意化的解释。从理念上来说,瓦格纳试图摧毁一个旧有的世界,但他并不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自由的世界,他摧毁了旧时代的权力机构,但建立起来的恰恰是自己的王国。瓦格纳的理想只是表现在思想上,而不是行动上。德彪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瓦格纳的艺术首先要求它的信徒们进行劳民伤财的朝拜和神秘的仪式(指人们听瓦格纳的歌剧要去拜罗伊特)。我觉得瓦格纳艺术的这一方面是令人讨厌的。我知道,‘艺术宗教’是瓦格纳心爱的主张之一,我也知道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保持观众想象力的最好的办法。”德彪西的尖锐,或许是法国人比德国人更有自由精神的缘故,而瓦格纳之后曾被“纳粹”利用遭人诟病,从客观上来说,一个是瓦格纳早年的反犹倾向,一个恐怕是瓦格纳音乐中时时显露出的强权的倾向,很容易激发人们内心对于权力的欲望。

而事实上,当《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拜罗伊特大获成功的时候,只有他的小友,哲学家尼采中途退场,由于尼采的身份,他的退场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瓦格纳已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不像以往那么在意尼采了。只是睿智的尼采早已从这套辉煌的巨制中,嗅到了一丝陈旧的霉味。在《尼伯龙根的指环》首演完仅仅几个月后,他们在意大利索伦托见了最后一面,从此分道扬镳。事后,尼采在文中谈起这件事情时说:“早在1876年,在拜罗伊特举行第一届瓦格纳音乐节的时候,我就在灵魂上告别了瓦格纳……瓦格纳这个表面上最狂妄不可一世的家伙,尽管事实上他只是个古怪、暴躁、铤而走险的颓废者,但竟然还会突然无助地拜倒在基督教的十字架下。”

尼采的言论现在看来,确实是切中了瓦格纳的要害。但狂热往往比深邃的理智更吸引人。浪漫主义本来就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代名词,瓦格纳恰恰是诱发了人们心目中对于庞大事物的迷信。而尼采之所以不受人待见,是因为他的思想虽然锋利,却不足以像瓦格纳那样让它成为一个强大的体系。相比于瓦格纳建立起来的宏大的殿堂,尼采只是一个小道场苦口婆心的布道师,尼采的不幸自然不言而喻。

当然,事物总有不同的侧面,在当年为瓦格纳主义欢呼的大有人在。便是一个狂热的瓦格纳迷,他对瓦格纳的崇敬到了顽固的地步,任何人如果非议瓦格纳,都会遭到毫不留情的反驳。其实和瓦格纳属于同一类型的人,他们都生活在阴郁,狂躁的精神世界里,只是相对而言,比瓦格纳更纯粹。1889年,当时尚属年轻的爱尔兰文学家萧伯纳拜访了拜罗伊特。萧伯纳曾经学过声乐,在年轻时,他的角色是一位著名的音乐评论家,还不是日后作为文豪出名的戏剧家。显然,他被《尼伯龙根的指环》所震撼,十年之后,萧伯纳出版了著名的《瓦格纳寓言》,不但详细地分析了《尼伯龙根的指环》,且对其大唱赞歌。萧伯纳的评论,代表了欧洲当时知识界的主流观点,由此也可以知道瓦格纳影响之巨。

瓦格纳是德国歌剧的集大成者,他不但复兴了德国的歌剧,而且使格鲁克、贝多芬、韦伯等人的伟大传统和理想在他身上得以真正地实现。德国文学家托马斯·曼在1933年纪念瓦格纳诞生120周年的演讲《理查·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可以归结瓦格纳的一生和歌剧艺术。

“理查·瓦格纳这个精神形象我还能清清楚楚地记着,它像那个世纪一样饱受苦难而崇高伟大,它就是19世纪的完美表现。我看到他脸上布满了他所有性格的印记,肩负着刻意追求的重任:我简直不知道怎样把对他的作品的爱,对这个创作界中极其令人置疑,含义复杂而又最令人着迷的奇迹的爱同我对那个世纪的爱区别开来,这个世纪把自己的大部分内容充满了他的一生,一个颠沛流离,饱受折磨,狂热而蒙受误解,最终获得世界荣誉光华的人生……

第9篇:萧伯纳的故事范文

平等,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尊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大家都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的对待他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让平等处处存在!共同阅读平等待人的演讲稿学生,请您阅读!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1有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平等待人也是一件那么值得去学习的事,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呢?总是以貌取人,以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成绩来对待这个人,就连有些“大人”们也是这样,它们看不起那些长的“丑”的人,看不起那些成绩差得人,总是把那些自称为“不好”的人不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冷落……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长的“丑”成绩不好那也不是他们的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而是茫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他们渐渐懂事时,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冷落和嘲笑和看不起,他们也一次一次被击垮下去,他们已经无法自拔了,因为我们的自私,而造成他们的悲惨境遇……因为我们的不平等的对待,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再次修复,被父母打骂,被同学的看不起,被老现怪责,被朋友的冷漠……如果是个人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伤心,有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只要对身边的人平等的像自己的朋友、知己一样对待,那我想可能像那些乞丐、无孤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送一份关爱,献一片爱心,那么我的生活将是更加的精彩的,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歧视,没有潮笑,也没有自私的大同、和谐的社会一样大家一起和谐的生活……

是啊!我想我们应该像“世外桃源”的人们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人,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丑还是美,平等,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平等的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潮笑、没有自私、更没有歧视……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对待他人,让别人也那样的尊重自己,平等的对待自己和每一个人……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2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真诚便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真诚是什么?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3“平等待人”、“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头语,激励人们学会豁达大度,笑对人生。这里有一则托尔斯泰置于普通人地位接受“茶钱”的趣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善哉,托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把“赏钱”给下人,反之,就是大逆不道,对“老爷”就是莫大的侮辱。难怪这位太太要叫苦不迭,惶恐不安。而身为贵族,大文豪、大名人的托翁,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然地接受人家付给的一份酬劳(尽管他决不缺这五个戈比),没有半点矫情,没有一丝造作。在这里,托翁舍去的是外在的光环,显露的是一个率真朴实的可爱的“老头儿”本色。我想,在托翁的潜意识里,一个人,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收取他人付给的一份酬劳,天经地义,与名望,地位、钱财无关。

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一种可爱的举动,潜藏于后的其实是一种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平等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地位卑微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怀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平等”的人,干平等的事,必须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我们不是提倡尊严吗?其实,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4平等待人是大家的基本素质体现;是大家想要所有人都具备的品质;是大家美好的理想之一;是实事求是的好态度;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之一;是不对金钱、权利、庸俗崇拜陈腐观念的臣服;是没有分歧与鄙视人格、地位的体现……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___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___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一次,女王维多利亚忙于接见王公,却把她的丈夫阿尔倍托冷落在一边。丈夫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丈夫问:“谁?”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又敲门。房内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再敲门,并婉和地回答:“你的妻子。”丈夫边笑边打开了房门。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这么多名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平等待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让人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它让人回到温暖的家消除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它让人有勇气与自信去面对一切!平等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会使一切变得比以前美好。

平等待人的演讲稿5你发现了吗?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起般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现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以灵魂对待对方,对待生活。真诚是什么?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堵厚墙的话,那么,来吧,以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打开心窗,感受真诚!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