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3s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分类号:p228.4
资助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0418172236109)、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2SGGX08)
1.应用背景
土地资源学是一,也一门具有自然- 社会- 技术三结合特点的边缘科学[1]。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具有很明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2]。当前3S技术的应用为土地资源研究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平台,空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3]。所谓“3S”技术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遥感RS (Remote Sens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及其集成技术[3、4]。其中GPS提供准确、实时的定位信息, RS技术能如实提供大量的摄影数据,而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高效便捷地处理和管理有关信息[4、5];这“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集成系统常被为3S技术[6]。当前3S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利用,带来显著的研究效果[7],使3S技术在土地资源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变得完全有可能, [8]。本研究在土地资源学本科教学中试图应用3S技术,目的在于将3S技术应用在土地资源学实习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参与相关研究工作。
2.应用过程
第一步,讲授理论基础概念;第二步,写实习计划;第三步,分别进行RS、GPS及GIS讲座及技能培训;第四步,进行一次土地调查,进行实地踏勘和观测,查清土土地利用类别;第五步,资料整理,绘出土地利用现状图,纠正比例尺、图例等,最后撰写实习报告;第七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3.应用效果
学生在实习中参与到:下载新疆农业大学遥感影像图并对其进行几何校正,增强处理,目视解译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用GPS确定测定校内控制点的纬度、经度;进行实地踏勘和观测,查清校园本部范围的土地利用类型、位置、面积等,先画出草图,以校正好的校园影像图为底图,以解译好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专题,制出新农大土地利用现状图,并且用ArcGIS或MapInfo添加相应的地图要素,进行地图整饰并出图。
往年的土地资源学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20%)+考勤(10%)+期末考试成绩(70%)而获得。经常有无故旷到的学生,期末考试通过率70-80%。对课程内容,理解性学习效率不高,在试卷答案中基础概念类型题得分率较高(43分/60分),而综合应用题得分率低(21分/40分)。在实习中综合应用了3S技术的几个班级,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5%)+考勤(5%)+实习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组成。实习成绩(20%)又由技能训练效果(5%)+实习动手能力(10%)+实习报告(5%)组成。总评成绩体现出:学生出勤率高,考试通过率100%。对课程内容,理解性学习的效率明显增高;在试卷答案中,基础概念类型题得分率(49分/60分)和综合应用题得分率(31分/40分)都比较高;以上分析表明,3S技术综合应用在本科土地调查综合实践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论
教学效果表明,通过RS技术的应用学生得到了RS图片下载并编译锻炼机会;通过GPS应用学生得到了确定调查区地理位置及在电子地图上标示训练;应用Arcgis或Mapinfo软件制图并装饰等基础训练,巩固并联合应用RS、GPS和GIS的课堂理论知识,得到了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并综合应用的机会,也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明显提高了土地资源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冠尧 梁钊雄,讲授土地资源学课程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 教改教法, 2013.8 (上):67-68
[2]王占岐,王华,刘越岩,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13. 4::42-45
[3]赵京.3S技术在土地动态检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43-47
[4]宋宏利,张晓楠,张义文,等.基于RS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05):200-206
[5]贾文涛,刘峻明,于丽娜,等. 基于 GPS 和 GIS 的土地整理现场调查技术开发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5):197-201
[6] 李昀,杨凤海,史志凤. 基于RS、GIS的杜蒙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1):174-177
关键词: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0引言
时代在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S空间技术在其年轻的生命却在人类进步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并将在未来发展继续发光发热。那么首先我将简单介绍下何为“3S”技术。
1、3S技术的简介以及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即“3S”技术,由于其具有快速、实时地采集、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应用与地球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能力,在建筑工程各的项目开发及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GPS――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共由三部分组成: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用户装置部分。GPS主要特色是全天候、全球覆盖、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及应用广泛多功能。
1.2 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属于空间信息技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检索、运算、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研究并处理各种以空间实体及空间关系为主的技术系统。
1.3 RS――遥感
遥感(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 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遥感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光、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或处理,从而识别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遥感信息, 包括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等各的方面。
1.4 3S集成技术
随着“3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向广度和深度发展,GPS、RS、GIS已由独立平行发展走向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形成“3S”集成技术,并显示出单独一种技术所没有的优势。集成技术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综合,“3S”集成技术是当今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最前沿领域。
2、3S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1、3S在工程项目规划中的应用
在项目评价与审查阶段,要对一个项目做出科学的判断,至少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项目的真实性,如项目区的地理位置是否正确,申报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否与实地相符,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所必需的路、水、电等基础条件等;二是基本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如田块布置及沟、路、林、渠等各项工程的布置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土地平整方案是否合理等。要回答上述问题,仅靠研究项目申报材料是不够的,3S 技术为解答这些难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1、3S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选定项目所在址后,利用已有遥感资料分析该区内的水土保持治理度,以及附近交通、环境、周围经济发展程度情况。利用GPS测出该区一系列地形地貌特征点的坐标数据,通过后处理,求出各特征点的坐标,利用GIS相关软件编制成数字地形模型(DTM),进而建立1:5000~1:2000地形图和1:1000~1:500地形图图层,将对一个或多个横切线进行自动计算并绘制剖面图形,生成横断面图,分析地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施工方案,特别是地基处理和降水处理方案。
2.2、3S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放样中应用,根据已输入在GIS中的建筑分区、项目址地形图和单项工程设计图纸,然后采用GPS的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基站安设在一已知点上,预先将待定点坐标输入流动站手簿,手持GPS流动站天线,首先确定建筑主体轴线的方向找到定点坐标,把其放样在地面上,然后,用同样方法确定一系列点,和其他平行和垂直的轴线,并在中心线定出的基础上下木桩或龙门板定位。由点到开挖线,确定开挖面或山坡区域,这样就完成放样就可以开始组织施工。同样将辅助设施或其他建筑物逐项落实到地面,并用打桩等方法予以确定。
结束语:3S 技术是提高项目决策质量、强化项目监管力度、提高行业工作水平和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今后,在加大已有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逐步构建起一套成熟的3S 技术支撑体系。利用现代先进的“ 3S”测绘技术, 特别是现代先进测绘技术的综合利用, 不仅有利于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如土地整理的潜力调查、专项规划以及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土地信息的采集, 大幅度提高规划决策的实效性, 还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人。
参考文献:
[1]罗新宇.我国道路与铁道工程3S应用综述[J].致富时代,2001,6(1):29-32.
[2]赵晖,夏显文.GPS定位技术在杭州湾大桥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4,8.
[3]刘丽珍.高速公路设计中遥感图像的作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9,6.
[4]桌宝熙.南昆铁路施工阶段遥感工程地质调查的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2003.9(1),9:25-30.
[5]郑伟峰,郑振云.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6]朱全宝,李光耀.遥感技术在芜湖长江大桥桥位选址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6.12.
[7]黄恩才,赵彤等.地理信息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8]侯波.卫星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处理[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1,6(1):29-32.
用一台水浴式电击晕机完成致昏过程。这种方法是将家禽倒挂在金属挂钩上,挂钩由带有动力的链条拖动,家禽行进到水浴式电击晕机位置时,挂钩带电呈现负极,家禽的头部浸入电击晕机中带有正极的水槽内,家禽变成导体,被击晕。这种活禽致昏的方法有如下缺点:
第一,要使家禽在刺杀和沥血过程中保持昏迷状态,需要击晕机提供的电压在75V以上才能达到致昏效果,往往在禽体的胸部、翅根、翅尖等部位产生血斑,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由于电流的作用,有凝血现象存在,不利于血流尽。由于中国市场对禽肉传统要求,沥血时间多在4~5min,具体操作时,电压加大,致昏时间要加长。
第二,由于击晕机距离刺杀工位较近,75伏以上电压对操作人员有危险。家禽多段致昏屠宰方法
家禽分段致昏屠宰方法(见图1),能够使禽体的胸部、翅根、翅尖等部位产生血斑大大减少,降低了残损率。由于每一段电击晕的时间短,减轻了家禽痛苦,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
多段式电击晕的方法:第一段采用技术成熟的水浴式电击晕机(见图2),然后刺杀家禽,之后,每隔一定长度布置一个平板式电击晕机(见图3),家禽按规定的时间通过电击晕机。每段击晕机设置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保证在各段之间家禽处于昏迷状态,昏迷状态时间累计等于或超过100s。我们利用在水浴式电击晕机进行了一些实验,比较了50Hz、200Hz和350Hz,以及更高频率的效果,可降低胸肌出血,但家禽有更快恢复意识的倾向Ⅲ。由于25~300Hz的交流电流对人体伤害最严重,直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较工频电流为轻。因此,工作频率设定在300Hz以上,当然,水浴式电击晕机的极板和击晕时间较工频50Hz时长一些,小型屠宰上也可以用50Hz的工频。击晕后到刺杀点时间不得超过10s,刺杀后9水槽10负极导杆11绝缘挡板12导电介质水13正电极板14、15电线16电控箱17家禽18吊钩超过90s进入浸烫工序。
以1.8~2.2kg肉鸡为例(见图4)介绍家禽多段致昏屠宰方法:首先让家禽在4s左右通过第一段水浴式电击晕机(小型屠宰厂可以为3s),进行第一次击晕,间隔6s左右到达刺杀点,刺杀时间5s左右然后进入第二段平板电击晕机,3s左右通过;保证家禽至少在30s内昏迷,进入第三段平板电击晕机,3s左右通过。失血30s后的家禽,多次电击,加深了其昏迷强度,保证其直至死亡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竖井;瞬变压力
1 引言
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已建成并成功运营多条高速铁路。我国属多山国家,长大隧道的出现在所难免。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隧道内出现的气动效应问题越发的严重。为解决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世界各国学者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降低隧道内的瞬变压力,提高旅客乘车舒适度,高铁隧道设计考虑了多项辅助措施,以求最大程度的减小隧道内的启动效应问题。
2 数值计算
本文采用CFD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高速列车通过隧道进行数值模拟,利用三维可压缩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结合 双方程湍流模型,对隧道空气动力效应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动网格技术实现列车与隧道、列车与大气之间的相对运动,计算网格划分使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离散。边界条件设置流域两侧面、顶面为远场边界条件,隧道及流域地面给定无滑移边界条件,控制方程采用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2-1)
(2-2)
(2-3)
拟定列车速度为300km/h,隧道长度1000m,断面积75m2,列车长100m,竖井开口率为10%。对其在隧道内引起的压力波动以及列车表面的压力变化进行监测。采用CRH3列车,列车在距隧道入口50m处启动,以拟定速度进入隧道,本次模拟在隧道内每隔100m设置一处压力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控。
图1 模型网格图图
图2 列车压力云图(v=300km/h)
3 结果分析
3.1 竖井后测点压力波动
图3 竖井后压力波动图
(800m处测点,v=300km/h)
如图3所示,由于经过竖井的缓解测点压力有多降低,即图中a~b阶段。当新一轮的压缩波与膨胀波传波至此,形成第二个压力峰值即图中c~d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个压力峰值,它是由列车经过竖井产生的二次压力波所形成的即e~f阶段。随后列车经过压力急剧下降。
3.2 车头压力波动分析
图4 列车车头压力波动图
图4为竖井位于距隧道入口500m处的位置时,列车以300km/h的速度通过隧道。
3.2.1 a~b阶段
列车启动,车体表面压力发生急剧的变化。随着列车进入隧道,运行环境突然变化,车头压力明显升高即图中a点,当车尾产生的膨胀波传播到车头时,第一个波峰形成即点b。
3.2.2 c~d阶段
列车运行2.92秒后初始压缩波经竖井的反射膨胀波与车头相遇,压力开始下降即图中c点。随后初始膨胀波经竖井反射的压缩波传来,压力开始上升,即图中d点。
3.2.3 e~f阶段
下一个峰值的出现是由于初始压缩波传播到隧道出口反射回来的膨胀波到达,形成e点。从e~f阶段为初始膨胀波的反射波到达,所以压力再次上升。
综上所述,车头压力的变化是随着压力波的传播不断地的改变,因此压力波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头的压力,从而决定着车体的瞬变压力。
3.3 车头压力对比
由于本次模拟选择两处竖井位置,即距隧道入口300m(竖井1)和500m(竖井2)处各设一个竖井。所以,列车的压力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因为当300m处设竖井时,列车首先与竖井返回的膨胀波相遇,产生第一个负压。当与初始压缩波的返回膨胀波相遇为第二个负压。而500m处设竖井时,列车与第一个膨胀波相遇后,在通过竖井前与第二个膨胀波相遇。如图4所示。
图5 车头压力波动对比图
(v=300km/h,开口率10%)
如前所述,车体由于较早的与竖井反射波相遇,所以负压出现较早。而竖井2初始压缩波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经过竖井的反射,所以负压出现相对晚一些,并且较大。
对于第二个负压为初始压缩波到达隧道出口的反射波。从图中可以看出竖井1压力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列车在经过竖井后与膨胀波相遇,而列车经过竖井会产生二次压缩波和膨胀波,并与这个反射膨胀波相互叠加,使得反射波能量衰减,所以压力相对较小。竖井2的膨胀波虽然是经过竖井缓解过,但压力仍然很大,说明竖井1相对竖井2的位置更合适。计算结果显示竖井1最大瞬变压力为4390Pa/3s,竖井2最大瞬变压力为5000Pa/3s。
3.4 竖井最优位置分析
从图5中可以看出车体瞬变压力最大值出现在列车与初始膨胀波的竖井反射波相遇时刻。因为第一个正压峰值的出现都是由于列车进入隧道所致,所以最大正压已经确定。也就是说最大负压的出现时间和大小决定了瞬变压力的大小。当最大正压与最大负压出现的时间间隔在3s以内时,列车的瞬变压力最大。
针对车体瞬变压力而言,竖井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车体表面正压峰值和负压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且影响到压力的大小,从而决定了瞬变压力的峰值。
根据以上分析,由瞬变压力计算公式 ,降低压力峰值和延长正负压峰值出现的时间都可以降低瞬变压力的大小。也就是说如果A~B阶段的时间间隔大于3s,那么就可以避免最大正压和最大负压出现在同一瞬变压力时段,这样就可以降低瞬变压力。同时降低正负压力峰值之间的差值也可以降低瞬变压力。
4 结论
通过数值模拟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可知,通过改变竖井的位置,可以达到上述效果。综上所述得到结论如下:
4.1 竖井能够有效降低隧道内的压力,压力波通过竖井得以释放,并产生反射波;
4.2 为降低瞬变压力,合理的竖井位置应保证第一个正负压力峰值的出现时间间隔大于3s;
4.3 为降低瞬变压力,合理的竖井位置应保证列车经过竖井后与洞口反射的膨胀波相遇;
参考文献:
[1]王建宇. 列车通过隧道时诱发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和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参数. 世界隧道。
[2]张竹清. 高速铁路隧道竖井位置和个数对隧道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3]骆建军,高波,王英学,赵文成. 高速列车穿越有竖井隧道流场的数值模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4]刘超. 竖井高度对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的影响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1课程实验
学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依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的课程实验主要有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测量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遥感实验、环境调查与分析实验等。实验分班分组开设,在专业实验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
1.2课程实习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实习涉及的课程有环境监测、环境调查与分析、水污染控制及原理、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生态学。课程实习是依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周期一般在一周之内。如在环境监测的课程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到环境监测部门观摩实习监测方案的制定、布点、取样、样品处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结束之后带领学生到项目区实地考察,依据考察结果进行规划方案的设计。
1.3野外综合实习
野外综合实习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课基本结束的第六学期后进行,野外实习的目的在于对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实践和检验,其内容聚集于专业学习中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如近年来对于成都活水公园的考察,意在把水污染治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对于熊猫基地的考察,意在通过学习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式、过程和原理进行掌握。
1.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三个月。当前,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应用型,主要表现为进入公司或者行政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设计、制图,进行环境的监测或执法;二是科研型,比如进入中科院盐亭生态站进行科学实验和辅助科学研究,学习研究方法的设计、样品的采集、数据的测试和处理、研究成果的形成等;三是综合型,体现对于自我能力的全面检验,可能既包括应用型的内容又包括研究型的内容。
1.5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是学生基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训练过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般在第七学期初启动,通过导师分配、学生选题、开题、数据收集(调研或者实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答辩小组答辩、学位评定小组审查最终通过。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评阅成绩的30%,指导成绩的30%,答辩成绩的60%构成。
1.6其他实践环节
除上诉五方面的实践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环节还包括知识竞赛、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和劳动等形式。在世界环境日进行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竞赛,竞赛以项目导向和知识抢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部分,需要学生申请科研课题或者参与教师科研支持科技论文的写作。
2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实践环节基本完备,实践内容缺乏系统性实践环节的设置是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设计,能力培养的效果需要完备而合理的实践内容来保障。当前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环节设置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在内容的条理性上明显不足,比如课程实验中实验项目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课程之间实验项目的交叉,或者实践能力不能有效衔接。
2.2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泛性,方向性不够明晰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在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能力培养,而资源和环境的范畴相对较大,对于本科专业而言,如何实现学生知识的宽泛和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是专业培养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培养模式中,学生在3S(GIS、GPS、RS)技术、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监测和评价、土地规划和整理方面都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如何理顺各种能力之间的支持关系,如何培养和形成这种能力尚缺乏系统化的思路,导致实践能力培养的专注性和方向性不足。
2.3实践环节硬件建设缓慢,制约了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实践环节的推动必须依赖于硬件环节的建设,只有硬件环节能够完全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才会体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当前的专业实验设备更多利用在传统原理教学中,新的实验设备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原子吸收方面非常缺乏。实践基地数量及类型较多,基地建设的针对性体现不足,不同实践基地建设的能力培养目标及相互关系没有理清。
3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
3.1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以“工程能力”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向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在宽泛性的基础上体现针对性,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专业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工程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导向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既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是实践教学体系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思路能够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确定能力需求,以能力需求决定能力培养方式、过程和体系,进而建立起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服从于专业能力培养需求且处理好各种能力培养之间逻辑关系的实践教学体系。
(2)注重实践环节的优化和阶段性培养目标的设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教学始终的问题,在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系统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系列优化和阶段性目标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以课程体系为依托,从课程的系统性设计出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每一环节以实践能力的阶段目标为导向确定实践内容、方式、效果和考核,由此确保实践环节设置的关联性和层次性,避免其交错和缺乏系统性的缺点。
(3)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整合提升实践教学软硬件环节通过加强现有教师的进修和深造来改善目前的实践教学队伍,通过鼓励教师深造来实现内部潜力的充分发挥,可以实现在目前的师资条件下的效益最优化。外部资源的整合是在目前条件下优化师资和硬件环节的有力的举措,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应充分利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丰富师资队伍,充分依靠外部师资的工作环境,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设备上和场地上的便利。
3.2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
论文摘要:地面灌溉是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但它目前仍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约占全世界中灌溉面积的90%以上。我国则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依然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
鉴于我国水资源与能源短缺,经济实力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现实,大面积推广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还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仍须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研究和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
一、我国节水灌溉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节水挖潜改造为中心,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节水增效示范、末级渠系改造、水权转换等工程项目,有效提高了水资源调控能力和利用效率。在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区,推行了低压管灌、滴灌、喷灌等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推动了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拿四平辽河灌区为例,截止目前,全区共发展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总投资2千万元。其中渠道防渗面积1.1万亩,低压管道灌溉面积3万亩,喷微灌面积4万亩。发展地面软管灌溉、小畦灌溉等非工程节水灌溉措施面积1万亩。年可节水4000万立方米,增产1000万公斤,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工收入的增加和区域水资源平衡,改善了生态环境,拉动了节水灌溉设备产业的发展
二、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一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 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二是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这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 三是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二是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三是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四是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
三、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一是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二是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一是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 自动化方向发展。二是灌溉渠系管道化。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应大口径塑料管材的开发生产。
三是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由于我国地面灌溉量大、面广,需要采用推广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田问闸管灌溉系统以及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 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
四是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非充分灌溉理论将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四水”转化理论等高新节水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创建新的灌溉理论及技术体系。五是“3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如果能在农业节水中推广应用“3s”技术产生的节水效能将是革命性的。 此外,国外还 出现 了地面浸润灌溉、坡地灌水管灌溉、土壤网灌溉、绳索控制灌溉等新的节水灌溉技术,都对我国的节水灌溉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对于沙漠地区和缺乏淡水的沿海地区,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实用性是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GIS专业,信息技术,信息类课程,课程设置
1.信息技术对GIS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快速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GIS界也不例外,从最早的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到今天的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在融人信息技术以后,已由古老的地图,沙盘时代跨人到了今天的电子GIS时代。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交叉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学科基础;从技术层面看,本质上说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信息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从理论支持来看,空间信息表达、3S集成技术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相应在教学层面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然要对信息类课程提出较高的要求[1]。
2.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
信息类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一些专业中信息类课程仅是一种技术性、辅课程,信息类课程本身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产生、发展与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其体系结构与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水平与学生培养质量[2]。
2.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前沿问题如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和开发型地理信息系统人才方面 ,信息能力与应用水平同样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 面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前沿的人才 ,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关键之一[3]。
如今,计算机图形字,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渗透到地理信息系统,3S集成,测绘技术的各个方面免费论文。而目前GIS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却与GIS新技术的发展显得极不适应。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素质。
信息技术在GIS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我国GIS教育界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国内各GIS院校GIS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有《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基础课,其它课程均为选修课或考查课(非主要课程),教材内容也落后于现状的需要,如选用的教材内容肤浅、陈旧、课时少。有些专业课程,比如《空间数据库技术》及《GPS原理》都要求有信息类课程的基础,但课本里只是泛泛带过,学生并没有信息前导类课程的学习[4]。
3.GIS专业学生信息类课程的特点
针对GIS技术类专业对信息类课程的需求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摘要涵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以及电子的定位导航等课程在内的一个广泛的信息课程体系。
1)GIS专业学生通常与诸如信号,图像,方程,表格等实体打交道比较多。为了能够对GIS类的学生有所帮助,信息基础课程须教会他们如何表示这些工作中会用到的数据,以及如何操作这些数据,对学生不太会感兴趣的诸如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用例。
2)GIS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能够熟练运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信息化工具,而非自身的兴趣所在,更非其职业追求的目标。他们通常对信息技术已有所接触,能够在家里轻松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一些图像编辑,多媒体合成等简单操作。在课堂上学的枯燥的原理和繁琐编程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错觉。
3)课程中引用的例子应尽量与专业相关,使学生都可直觉接受的。特别是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例子信息技术,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4)GIS专业学生在信息类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他们不太可能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由于GIS的相对复杂性。GIS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有关信息类知识外,他们对其他有关GIS的专业知识,GIS相关的体系的知识也要有相应的掌握和理解。
5)用于GIS科学的软件包很多,要选择一些对其未来工作中接触机率大的。目前GIS商用工具软件有数十种之多,其应用和功能各有侧重,如果让学生完全掌握如此多种的软件实属困难。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采用一些主流的应用软件进行教授。
4.信息类课程的设置方案高校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信息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信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国内外很多高校为GIS专业开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1导论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系统基础)。2原理课程(电子技术、导航原理、数据库原理)免费论文。3应用课程(GIS软件应用、GIS 软件应用)。在研究GIS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提出“1+3+X”(1门基础课+3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 其中,1门基础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课程有一个概述上的了解和认识。在1门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导航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通信原理”中选择三门作为专业限选课。这些课程在已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是对一些GIS高年级课程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有关GIS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将各种技术、方法更好的应用和融合。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学校可以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可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结合GIS专业的实际的情况,适当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导航软件应用”、“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GIS模拟软件应用”、“数学建模软件”、“GIS计算软件应用”中选择X门作为专业任选课。这些选修课可以在学生已经有的限选课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更好、更有效率的学习GIS专业知识,把握有关技巧,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有得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快知识层次的升华。
5.结束语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师资结构等。我们对课程设置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同时我们要充分试识到GIS在引入信息技术后所呈现出新的特点,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以适成GIS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巧云,陈伟清.高工专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J].地矿测绘 2000,(1):47248.
[2]盛业华,郭达志,杜培军,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0,(6):40242.
[3]盛业华,杜培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4]郑贵洲,吴信才.对面向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思考[A].教育部21世纪高校GI发展战略研会论文集[C].武汉:[s.n.],2001.3602363.
[5]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6]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7]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C],2006.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保护带或旅游斑的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模型[4](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andEvaluationSupport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5)62-65
关键词:现代测绘;流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现代测绘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逐渐摒弃了以往旧的测绘方法。现代测绘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土地开发的利用率,保证了开发质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1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流程
1.1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路线
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有现场勘探、平面测量、修测、图片编辑、建筑现状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与完善等流程规定。测量的具体方式是将城镇的地籍调查最终数据按照1:500的比例,对不断变化的土地进行修测与补测,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全站仪解析法进行测绘,将测点的具置明确标注在草图上,并通过相关软件传输到电脑,运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并在在调查过程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完整的土地调查体系。
1.2土地现状的分析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与方法是根据分析和评价要求,充分利用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基础数据,有目的的进行空间统计、汇总和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现状的数量、结构、强度等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潜力分析和评价提供定性、定量的基础和依据。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调查技术路线,利用统计学技术分析出待开发土地现状的数据分布和空间分布,并且通过土地的利用强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结构等不同方面对即将开发的土地进行评价。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开发利用度,是和其他相关区域的比较结果,它既具有时间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间的可比性。
1.3土地潜力的分析技术路线
在经历过上述两个总体步骤之后,就要对土地进行潜力分析。待开发土地的潜力分析通常采取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这两种方法,在土地功能与适宜程度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测绘技术得到高精度的结果,为了从多种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实际功能,将待开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并且利用电子技术将土地的潜力展现出来。
2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2.1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为GPS技术,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好、速度快等显著特点,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提供的三维坐标让土地调查者获得空间数据,以达到空间定位的目的。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GPS的实时动态桩位放样,精度可将桩位误差精度控制到厘米级,利用GPS技术放样平台,通过利用GPS测量并在施工平台钢管桩放样,可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缩短野外作业时间。GPS偏心检查,在精确测量工程桩位分布的基础上,GPS技术可一物两用,进行桩位偏心检查,提高工程测量的管理效。能够与传统测绘仪器有效配合,如建筑方位定点测量时,控制点布控时可通过GPS静态测量弯曲来确保高程、距离精度,再结合全站仪、经纬仪等传统仪器实现近距离位移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新技术的应用效果。GPS技术与掌上电脑的结合,则给土地的野外调查提供了便利。将数码的摄像头与GPS集合到一起,运用到掌上电脑上,最终实现了地形的测量的变更,解决了变更区域中形状不规则、区域不明显等不良因素。另外,利用数码摄像头替代人工绘图还可以对野外土地进行拍摄,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同时,利用掌上电脑与GPS技术结合还解决了野外工作中时间长的问题,达到了连续工作和数据储存的目的要求,并且及时满足图形的更新,使土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2.2“3S”集成技术的应用
“3S”集成技术是由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集合从而对土地进行实时的观测、分析和应用管理的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3S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这一技术在土地调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在土地更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中体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比如,在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相关的影像数据,然后与土地调查的更新技术进行汇总、叠加分类,并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变换范围和数据结果。这种方法的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调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大大加快了土地调查的速度和效率,所以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2.3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运用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独特的空间信息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的系统支持,对地球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描绘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贮、处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多种要素的综合分析,方便快速地获取信息,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或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以图形和数字的方式表示结果。现阶段,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已经发展成为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地理信息系统将会向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非常的详尽可靠,并且准确性高,这就相应的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运算和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所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外,计算机可以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又易于删补、更新程序,所以还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也已经成为可能。加大对GIS的研究和使用力度,还能够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调协作能力和促进信息的统一获取和使用。
2.4遥感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现阶段,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土地调查中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首先,遥感技术的应用对于重点城市的土地勘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该技术对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况进行监测已经起到了很好的加强土地管理的作用。遥感技术对土地调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以及地形图为资料,与原有的土地现状图进行对比,将数据进行补充和修改,最终达到更新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在土地调查中的实际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土地调查的过程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并简要分析了测绘的几种方法和具体应用情况。希望本文的撰写能够引起土地测绘者对现代技术应用的思考,从而促进土地测绘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刘万利,张伟.浅谈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