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的启示范文

生活的启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的启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的启示

第1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在《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之后,王丽萍还能带给观众什么?《生活启示录》的前几集给人的感觉是:家长里短,不过如此。可是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看出了其中的大有深意,也咂摸出几许生活的启示。这才明白,王丽萍是用更平静、更高级的表达方式把故事讲出新意来,犹如“舌尖”上的高厨,凝几十年功力呈给食客一份看似简单的大煮干丝。

就如导演阎建钢评价王丽萍是位“有敬畏心的编剧”,她的作品有一种对生活本身的敬畏和认真。细细想来,《生活启示录》的“好看”和“耐看”关键在三点:

全剧立意有“局气”,贴近生活逻辑讲述故事,用缜密的剧情结构展现人物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发掘人性本源。同样是一部家庭婚恋剧,这里没有“让人恨之入骨的负心汉”,没有“恶婆婆”,没有“丑恶的小三”,也没有“高大尚的正义和天使化身的前妻”。在全剧娓娓道来的故事铺展中,观众体会了被“夺命连环CALL”的丈夫和“将爱情片过成恐怖片”的全职太太的夫妻矛盾,以及“原来我以为我嫁给了你,现在才知道我嫁给了你和你妈”的婆媳矛盾。全剧没有非黑即白的阵营划分,也没有鸡飞狗跳的狗血剧情,而是将着力点放在描摹各个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它让观众看到生活的本真,就像剧中女主角总结的那样:“结婚前问今天过得开不开心,结婚后问土豆多少钱一斤,结婚时那点光辉形象早就被7年的婚姻磨灰了”――“灰”是生活的颜色,也是该剧接地气所在。但是在剧情进展到中后段,女主和男主自然而然发生的“姐弟恋”,两个人在相爱中激发出对生活的热情,又为这个“灰”点亮了暖光,就像女主在快乐展颜时的那句对白“感谢家明和朋友们,让我忘记了烦恼和这一地鸡毛的人生”。全剧有一点点现实无奈,又透出一点点喜感,这就是电视剧带给观众的力量和勇气,生活再琐碎也有温情的一面,要永远有一颗相信美好的心。

剧本“慢工出细活”,《生活启示录》演的是生活,拍的是细节。开篇丈夫衬衫上备用扣的细节,折射出女主角的性格,也让人不禁感叹,编剧太有生活。再如,太太夜探小三儿家先在管道井藏好外套,免得露馅。再如,戏中婆婆吃饭时习惯性地夹起桌上掉的食物碎渣放进嘴里等等。这些细节的累积构筑了情节演进变化的逻辑性,戏剧性不足但生活味浓郁,使观众看着不累并有足够的带入感和情感共鸣。

全剧打破生活偶像剧的旧窠,由一群“生活派”演员带来现实主义的格调。女主角的角色定位使闫妮成为不二人选,继《一仆二主》后,闫妮在熟龄女的把握上已然炉火纯青。男主角由胡歌担纲,他的表演带给观众意外惊喜,这位修电脑的小哥贫嘴热心三观正,犯得了“二”,装得了帅,卖得了萌,他的简单、率性、超脱与闫妮饰演的中年妇女的窘迫、纠结、彷徨貌似不搭,却在二人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温暖爱情中结成一体,没有违和感,更让观众感受了生活的美好。不仅是男女主角,剧中的婆婆、女主角的爸爸、甚至是本应该可恶的小三儿,都有精心的塑造和人物内心的描摹,每个角色都被赋予应有的生活智慧和个性价值观,人物变得鲜活和立体,这是剧集耐看的重要原因。

第2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卢梭;自然宗教;自然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63-02

在被喻为“黑暗的一千年”的西方中世纪,教会是无所不在,宗教是无孔不入的。中世纪的教会以强权统一人的信仰,宗教以种种清规戒律去驯化人欲,把人欲约束在宗教所圈定的界域之内。而压抑会使人渴望解放。文艺复兴呼吁以人为中心,追求“尘世的人”的幸福。但是却没有直面抨击基督教信仰。宗教改革虽改革了教会制度,净化了道德。但是对传统宗教的批判不够彻底。相比之下,18世纪启蒙运动的启蒙思想家们公开地运用了自己的理性对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宗教进行了一次祛魅。伏尔泰认为宗教迷信是违背人类的健全理性的,会使人迷失方向。狄德罗、霍尔巴赫等思想家更是竖起无神论的大旗彻底与宗教决裂,成为无神论的战斗士。而身处理性时代的卢梭也满腔热血地投入到传统宗教的批判中。但是与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不同,卢梭不仅对传统宗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中,同时也对无神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对传统启示宗教和无神论的全面清算

出生在加尔文派传统清教家庭的卢梭,后因命运的左右皈依天主教。而后又因环境的变换回归为加尔文派教徒。虽然卢梭的教派归属游离不定,但是在问题上绝不含糊不清,而是一以贯之。这在他的教育巨著《爱弥儿》卷四――中描述的淋漓尽致。卢梭在为自己的做诠释前,首先考察了传统的启示宗教,不仅如此他还考察了启蒙时代盛行的无神论。

卢梭在中指出:“在欧洲我们有三种主要的宗教。其中的一种宗教只承认一种唯一的启示,而另外一种宗教则承认两种启示,第三种宗教则承认三种启示。每一种宗教都在那里憎恶和咒骂另外两种宗教,指责它们盲从、狠毒、顽固和虚伪。这三种宗教,都认为他们自己的权威和神圣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和烛照,正因此,所以宗教教义和敬拜的形式都闪烁着神圣光芒的权威。对此卢梭既不接受启示,也不否认启示。因为在论证和否定这两面都各有许多充分的理由。因此卢梭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保持着一种敬而疑之的态度。但是有一点是卢梭坚决要指出来的,即宗教如若由人来启示,那是一定会贬低上帝的,因为经这些人之口,他们将把人的欲念说成是上帝的欲念。卢梭对于传统宗教无情地批判,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基督教只宣传奴役与依附,它的精神太有利于暴君制了,所以不可能不让暴君加以利用。真正的基督徒生来就是奴隶。天主教用它的野蛮的教义桎梏人类自由的心灵,用它的虚伪的敬拜仪式来信仰上帝。而上帝所要求的敬拜,是心中的敬拜,只要这种敬拜是至诚的,那就是一致的了。卢梭指出“精神上真实的敬仰,这是一切宗教、一切国家和一切民族都应有的一种天职,至于外表的形式,即使是为了井然有序而应该一致的话,那也纯粹是一种规矩上的问题,根本就用不着什么启示的。而天主教这样做,不过是把宗教教义、敬拜仪式和宗教本身混淆起来,以便它在世界上实行肆无忌惮的专制主义统治。卢梭对传统宗教无情的批判激怒了教会当局和信仰天主教的人们。因此在1762年出版的教育著作《爱弥儿》被教会视为无神论的邪恶之作,并遭到欧洲各国的查禁。

卢梭反对宗教盲从和狂热,裸地批判了教会罪行,抨击天主教的强权专制统治,但他并未奔向无神论的“领地”,比起他对传统宗教的无情抨击,他对无神论的批判可以说是不留任何余地的,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卢梭甚至放弃了和无神论哲学家们的友谊。卢梭认为无神论用好辩的哲学风气来斩丧人的良心,使人心日益变得脆弱和冷漠。此外,卢梭认为无神论者们把人类所尊重的一切东西都加以破坏和践踏,使人们在遭受苦难中失去最后的安慰,更甚者是使人们的欲望凭借“符号化的想象力和理智去追求无限。无神论的论点虽然不导致人和人的相互杀戮,但是却离间了人和人的关系。卢梭认为“哲学家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同专制制度统治下的国家的宁静是相像的,那是死亡的宁静,它甚至比战争的破坏性还大。”从卢梭对传统宗教和无神论的双重批判中可知,卢梭虽然信仰教派飘忽不定,但是却没有回到到传统的启示宗教,也没有走向宗教的对立面无神论。卢梭说他自己始终没有离开宗教,没有否认上帝。那么卢梭是怎样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宗教的呢?

二、宗教的最高准则――自然

卢梭的宗教观在《信仰自白》中得到集中体现。卢梭认为上帝是普遍、永恒的存在的。认为“在既定的秩序中保存这个整体。这个有思想和能力的存在,这个能自行活动的存在,这个推动宇宙和推动万物的存在,不管它是谁,我都称它为“上帝”。对于上帝的本质和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观念,虽是他的智力所不能理解的,但他确信,通过“自然的秩序”和“良知的直觉”,是可以去推论上帝的存在。“我把所有一切的书都合起来。只有一本书是打开在大家的眼前的,那就是自然的书。正是在这本宏伟的著作我学会了怎样奉承它的作者。”卢梭就是从这本‘自然的书’,即从研究自然进而去寻求自然的创造者,去认识上帝的。卢梭认为,宇宙中的各种存在的具体形态是协调一致的,它们形成一个有系统的巨大的整体,不管这个世界是无始无终的还是创造的,不管宇宙万物的始基是不是被动消极的亦或是根本就没有实体,总之整体是一个;而在这个整体中的一切东西无一不是由一种独特的智慧所预定,无一不是在既定的秩序中保存这个系统,要是我们不去考虑有一种独特的智慧事先预定这个整体,就无法想象它怎么会这样和谐统一,而这个预定万物的最高智慧,就是上帝。卢梭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上帝存在;不断追寻对上帝的思索,能使卢梭明白他自己的根本和拥有幸福。卢梭写道:“正义和真理的源泉,慈爱的上帝啊!由于我信赖你,所以我心中期盼的是你的意志得到实现。当我把我的意志和你的意志联合起来的时候,我就能够做你所做的事情,我就能领受你的善意;我深信我已经先享到了最大的幸福――善良的行为的奖励。同时卢梭指出他的自然宗教的根基是出于自然,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良知,而非理性。卢梭认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或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根据,所以我把这个原则称为良心。”良心对于人类认识上帝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卢梭写道:“良心呀!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是你在妥妥当当地引导一个虽然是蒙昧无知而是聪明和自由的人,是你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同上帝!是你使人的天性善良和行为合乎道德。没有你,我就感觉不到我身上有优于禽兽的地方;没有你,我就只能按我没有条理的见解和没有准绳的理智悲哀地做了一桩错事又做一桩错事。良心以对自己和对同类的双重关系所蕴含的道德来激励人。人类能认识到善,但是不等于说人类爱善;人并非天生下来就知道善的。人类的理智使自身认识了善,但是爱善的却是人类的良心。从中可以看出卢梭不同于伏尔泰等自然神论通过理性的观点去质疑或者认识上帝。虽然卢梭认可理性能使人类知道善,但是理性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卢梭看来,理性欺骗人类的时候太多了,人们有权利质疑它;而良心是白始至终都不会欺骗我们的,它是人类真正的“领路人”;良心是从人类的天性出流溢出来的,我们按照良心去做,就等于是顺从了自然,这样就不用害怕迷失方向。

第3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记忆错觉 记忆源检测 启示

记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关记忆的研究也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记忆错觉作为记忆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这是有关记忆研究越来越深入的必然趋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为研究记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正如在关于人脑的研究中,那些极端的脑疾病的研究常常能更好地揭示人脑的工作原理一样,作为人类记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忆错觉也能很好地帮助人们了解记忆的工作机制。

1.记忆错觉研究的时代背景——记忆研究取向的变化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50、60年代,以艾宾浩斯为代表的记忆研究,多是以数量取向的模式进行的,即心理学家们倾向于将人的记忆系统看作一个信息储藏室,记忆信息从外界进入记忆系统,然后再被提取出来,研究中比较关注的是储藏室的容量,即人们究竟记住了多少,而不太关注人们究竟记住了什么。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记忆研究逐渐从数量取向转向了准确取向,开始更多地关注记忆对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程度,在记忆的准确取向的模式下,记忆被认为是解释、修饰、转化、整合过去经验的过程,人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将新的信息整合到记忆库中去,这种重构的过程有助于理解和创造,却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记忆的扭曲,使人产生记忆错觉。

2.记忆错觉的定义

根据Roediger的定义,记忆错觉就是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的现象。杜建政认为,记忆错觉有以下几种类型。

2.1对从未发生(或出现)的事件(或项目)的错误回忆和再认

记忆灌输实验是个典型的例子,海曼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些无中生有的很不平凡的童年往事灌输给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在之后的第一次访谈中,没有被试回忆起这一不平凡的事件,然而在间隔一定时间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访谈中,分别有18%和25%的被试回忆说这件童年往事确实发生过。

2.2将不同客体或事件的特征或元素错误地结合,如错觉性结合、流畅错觉、信源混淆等

对于记忆中的错误结合,赖尼茨认为,可以解释为,我们获取的各种信息的特征并没有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漂浮,当来自不同单元的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导致错误再认。

2.3歪曲记忆信息,如对称性或一致性的增强等

例如,伍尔夫发现,视觉图形随着记忆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加规则和对称。

2.4记忆信息与实际输入信息处于不同的概括或抽象水平,如梗概抽取、补充细节、将输入信息替代为同类的另一样例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存在,例如,我们阅读一段文字材料,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我们回忆这段材料的时候,往往只记得材料的梗概,并会在材料中有意无意地添加一些原材料中并不存在的细节,以使这段材料更符合逻辑性,更加合理,前后一致。

2.5元记忆错误,如知晓感错觉等

元记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记忆的认识 、监测和控制。具体而言,是指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内容和功能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记忆过程的监控。在元记忆的监测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给定问题的范畴和熟悉性而增加错误回答高信心的可能性。

3.关于记忆错觉原因的理论分析

巴特利特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回忆与初始事件完全符合反而是不正常的现象,当某一刺激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往往只知觉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的内容,而在事后的报告中其报告的内容却远远超出他们所知觉到的内容,这是因为,人们借助先前同类情景中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知觉上的空白,或者通过描述他认为“适合于”这一情景中的东西来弥补知觉上的空白。在很多情景中,人们都采用前一种方法来加工知觉材料,在很多情况下,也会采用后一种方式,但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加工或者扭曲知觉材料。记忆错觉便由此产生。

1967年,奈瑟尔在其理论巨著《认知心理学》中重提巴特利特关于记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的观点,他认为,信息并不能直接进入意识,也不能在事后的回忆中准确复现,而是人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建构活动,在事后的回忆中记忆者意识到的也只是建构的产物。因此,存储信息不能复现,只能使用。这样的建构活动便会使人在记忆上产生错误。

关于记忆错觉理论和实验研究,后来又出现了诸如模糊痕迹理论、记忆归因理论、信源检测理论等,其中,信源检测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末,Johnson及其同事首创了记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记忆源检测。记忆源检测,即信源检测,是通过对记忆信息的评估和决策,来判断记忆、知识或信念来源的过程。记忆源检测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记忆源检测的失败往往被认为是错误观念形成、证人证词可靠性降低和创作过程中无意识抄袭现象出现的原因。而且,它在记忆错觉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记忆错觉出现的原因。

3.1记忆源检测的理论基础

Johnson及其同事则认为,项目来源即记忆源并不像项目本身的各种信息一样,可以用抽象的符号进行表征,并存储于记忆中,人们也不可能通过直接提取符号来确定项目源,确定项目源是一个评估与决策的过程,人们往往是在评估了所激活的项目信息的各方面之后,通过决策过程来将该项目归入特定的源的,这个过程就是记忆源检测。

3.2记忆源检测的脆弱性、先验性和监控性

目前对记忆源检测研究较多的是复旦大学心理系的朱磊,她在进行了大量有关记忆源检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之后,总结出了记忆源检测的三大特征,即脆弱性、先验性和监控性。

3.2.1脆弱性

记忆源检测的脆弱性首先表现在,对于记忆源检测的测验表现,往往差于对于项目本身的记忆。对于字母或图片的再认实验表明,被试的再认成绩良好甚至优异时,源检测表现却平平。

记忆源检测的脆弱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于项目记忆,源检测更容易受到年龄和其他生理因素的影响。根据Johnson等人的理论,源检测是决策与评估的过程而非单纯的标识提取过程,那么该过程就要依赖于推理与决策等高级的认知能力,而儿童的高级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其记忆源检测必定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和儿童一样,由于老人的许多高级认知能力功能的退化也势必会影响其记忆源检测的能力。对于健忘症患者的研究也发现,许多人可以记得琐碎的事实,却无法记得这些事实的来源,也就是说,一些生理机能的障碍和失调也会影响人的记忆源检测能力。

3.2.2先验性

记忆源检测的先验性是指记忆源检测容易受到原有经验图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人们总是倾向于依赖先前的原型或图式来进行记忆源检测,当两个来源的原型或其类别一致时,更容易产生归源错误。例如,教师总是倾向于把违纪行为归于不爱遵守纪律的成绩差的学生。

3.2.3监控性

这种特性是指,在多数情况下,对记忆源的检测和提取并不会自发地发生,而是要在外部的提示和监控下才会发生。

3.3记忆源检测的加工机制与记忆错觉

记忆源检测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Johnson和Raye认为,人们根据编码信息的类型和检测时所用的判断规则来区分记忆中的内部事物和外部事物,外部事物的编码表征具有丰富的知觉信息(感觉特征和属性)和背景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而内部产生事件的编码则应当包含许多有关用于编码此事件的认识操作的信息。人们决定某些事件是否发生过时,就会对信息的这些差别进行判断。

对于判断过程,结合Johnson和Yonelinas的两种观点,可以总结为:源检测分为两种,一种是迅速而无目的性的启发式加工,这种加工反映项目的强度和熟悉度,并且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加工。另外一种加工方式就是较缓慢的、目的性也更强的系统式加工,这种加工是一种搜索的过程,依赖于支持信息的提取、注意发现联系和推理,用来提取有关学习事件的具体信息,因此人们通常可以意识到这种加工。例如,当人们想到某件事情,它使人产生熟悉感,人们就会倾向于进行快速判断,即采用启发式的加工模型,容易得出错误结论,认为它确实发生过,而系统式的判断过程会把其他的特征也考虑进来,然后判断该事件是否真的发生过,因此就不大可能出现错误。

事实上,即便经过系统式加工,源检测仍然可能出现错误,信息有多种来源:不同的通道(如听觉、视觉)、事件产生的时间、地点等,人们可能把来自一个记忆源的想法、图像、感觉归因于另一个记忆源,错误记忆就此产生。

4.记忆错觉理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启示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错觉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然而在记忆研究的历史上,人们更多地研究正确反应,但类似记忆错觉这样的在人的记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错误”对人们的学习及工作也有很大的启示,尤其对于大学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4.1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然而论文的抄袭现象也屡见不鲜,但并非所有的抄袭都是有意识发生的,有很多论文写作者反映,其实整篇论文都是自己写的,然而仍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抄袭,这就是无意识抄袭现象。模糊痕迹理论认为,源信息属于具体的字面表征,而个体记忆则更趋向于较不精确的要义表征。在论文写作中就表现为,人们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而获得相应的观点理念,而忽略对其来源的编码,直接作为自己的原创,在论文写作中便直接拿来使用。造成这种无意识抄袭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未自发地对自己获得的理念或产生的灵感进行归源,而错误地以为来自自己的就经验,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多思考、归源,弄清楚哪些观点是来自别人的,哪些是自己的灵感。

4.2如何抵制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的误导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都处在无数信息编织成的无形网络之中,互联网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其影响之大更是不容忽视,然而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却是良莠不齐的,虽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但仍然会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那么,该怎样尽可能地避免这样的事件呢?

记忆错觉的一个方面就是图式的影响,即记忆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就记忆的影响。很多情况下,人们所知道的事情,以及事情呈现的背景,决定了此信息能否被记忆,以及被如何记忆。例如,关于郭沫若,很多人想起的是“大诗人”“思想家”,中学中课本中也记载了不少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然而,若说起“故意失信”、“抛弃妻子”,谁又回想到郭沫若呢?事实上这些都是事实,也许是因为之前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件,也可能是知道这些事件,在记忆中却没有和郭沫若联系起来。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教科书给我们形成的定势,人们倾向于认为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作品能收入教科书的作者的人品、人格也都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也确实如此,但也并非全部如此,但在人们十几年依赖教科书的记忆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图式。而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新闻、传言、评论往往真假难辨,我们更倾向于根据已有的图式、经验来进行判断,难免会受到误导,最好的方法是,当信息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不要着急下结论,也不要轻信有关该信息的相关评论,而是要详细地了解该信息的具体内容,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4.3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启示

英语学习已是大学生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理解不但是日常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考试中常遇到的题型,然而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无法区分相近的单词或者只记得某些单词的常用意思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用记忆错觉来解释。

无法区分相近的单词可以用记忆错觉中的关联效应来解释。关联效应是指如果句子和段落等与先前的学习材料在意义上相近,则人们会错以为它们曾出现过。当某一个单词出现在我们面前,如table,若文中有与之相关联的单词曾出现,如chair,我们会倾向于认为table也曾在文中出现过,从而在选项中出现错误。另一种现象是干扰和误导信息的影响,即呈现其他事件或信息会干扰人们对目标事件的影响。有时候这种干扰信息并不是认为呈现的,而是记忆中其他相关信息的影响。例如,felt这个单词,在初中的教材中,被解释为fell的过去分词形式,于是我们便形成了这样的记忆,它是一个动词,还是过去分词形式。于是在以后的阅读中当我们再遇到这个单词,就会不自觉的认为这就是feel的过去分词,而当它作为名词“毛毡”出现在文章中时,我们便会感到无措。

英语阅读中的这些现象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例如,做题时不要想当然地凭记忆来选择答案,而要到文中准确定位,来避免关联效应的影响。对于一些常见单词也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只有常见的意思,而应全面的了解它的其他含意等。

5.结语

关于记忆错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记忆心理学家的重视,研究的理论成果也逐渐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如证人证词的可靠性研究、学术领域的无意识抄袭等。然而记忆错觉的研究中也遇到不少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扰,如知觉错觉和记忆错觉的难以区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甚至有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巴特利特的实验,在日后的研究中再现时遇到的与原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等。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绝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得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然而,这些并不会阻止记忆错觉研究的向前发展,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就会有越多的科学研究者投入到该研究的大军中来,而这些问题也必将在未来得到解答。

参考文献:

[1]杜建政.(2010).记忆研究的新取向[J]. 心理科学进展.2,127-132.

[2]耿海燕,钱栋.(2007).记忆的源检测研究及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5,71-76.

[3]郭力平.(1997).记忆错觉[J]. 长沙电力学院科学社会学报.4,38-42.

[4]卢波,陈玉明.(2007).关联性记忆错觉研究的新进展[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4,118-122.

第4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斯宾塞;博比特;生活教育;启示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完整的存在,人的生活是完整的。人受教育的过程也只是人生活过程的一部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要关注人,必然要关注人的生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总量的日益激增,现代教育受其影响下出现了缺乏关注人及人的生活的倾向,偏离了教育要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初衷。本文从斯宾塞和博比特“生活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对我国现代教育如何培养人、促进人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一、斯宾塞和博比特“生活教育”思想的可比性

斯宾塞与博比特虽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就两者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可比性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产生背景看,都是工业革命时代和社会变革的产物

自1840年爆发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英国正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格格不入的是,当时英国社会普遍偏重外在装饰而轻视与人生活相关的实用知识,这集中表现在学校教育上。受古典人文主义影响,英国学校教育主要以古典人文学科为主,注重理性的培养和性格的养成,排斥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斯宾塞就尖锐地指出英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就在于“它为了花而忽略了植物,为了想美丽就忘记了实质。”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完美的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要贴近人的生活。19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浪潮席卷美国,新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让人们惊奇与科学技术力量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效率”的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增长,促使了学科的分化,也使得学校课程内容不断增加,教师和学生应接不暇。然而,美国的学校依然是传统主义课程,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再加上其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中等教育升学率升高以及只有少数学生进入大学,大部分学生要参加就业,学校从一种具有固定的教材以及主要关心通过心智训练来提高智力的机构,逐渐被人们视为一种具有目的性的场所,这个场所既要满足个人需要又要适合社会需要。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博比特指出“社会有种种转变,所以教育必须根本转移教育立场。”博比特主张,教育应关心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两者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与我国教育发展的背景有诸多相似之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要求人掌握更多的、更先进的知识。在这样的条件下,现代教育面临着如何处理其与人、生活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2、在教育目的上,以“生活准备论”为主要特征,注重学生情感及其修养的培养

斯宾塞针对当时英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注重培养高贵的绅士和文职官员的教育目标以及“学校科目中几乎完全忽略的东西,却是同人生事业最密切关系的。一些钦定的教育机构一直念念叨叨的却几乎是一些陈腐的公式”的状况,他认为“怎样生活?这是我们的主要问题。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个既是我们要学的大事,当然也就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为我们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在博比特看来,教育就是准备人们的各种活动,达到完满的成人生活。他在《怎样编制课程》一书中写道“教育根本是为着成人生活,不是为着儿童生活。教育的根本职责,在准备成人时期五十年生活,不是以儿童及青年二十年的生活为目的。”无论是斯宾塞将“完满生活做准备”视为教育的职责,还是博比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这两者对教育的最终目的归结为准备人的生活、为了让人过上完满的生活。同时,斯宾塞和博比特都意识到,过完满的生活,仅仅只学习和掌握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不够的,除了谋生的知识,人还必须有与过完满生活相适应的品格、情感、道德。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不仅论证了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科学只是在个人能力、道德及宗教训练上的作用。斯宾塞认为,科学会培养理智、自信、独立性、建议和诚实等品质,科学对宗教的修养也是有帮助的。在斯宾塞看来,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它不单是为了生存,它还是是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基础。博比特在对课程目标做出解释时就指出,课程目标是从事某一具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不只是知识、技能,还包括习惯、价值、态度、鉴赏力等多种成分。

3、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基于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这一教育目的,斯宾塞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依据知识的重要程度对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划分为五类并设置了与之相适应的五类课程:第一类是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第二类是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包括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第三类是准备做父母的活动,包括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第四类是准备做公民的活动,包括历史知识等;第五类是准备生活中休闲娱乐活动,包括绘画、雕刻、音乐、诗歌等方面的知识。在博比特看来,为完满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既是教育目的,又是其编制课程内容的标准。他采用活动分析,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类整个经验领域的分析,博比特将人类经验分析为十大领域即:(1)语言的各种活动情意的交通;(2)各种健康活动;(3)做公民的各种活动;(4)一般社会活动——集会和交际;(5)各种休闲、各种娱乐和各种消遣;(6)精神健康;(7)宗教的种种活动;(8)做父母的各种活动;(9)日常生活中必有的技能;(10)事务内各种工作。斯宾塞和博比特紧紧围绕“完满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无论是保全自己的、职业领域的知识亦或是娱乐的、精神健康的知识,这些教育内容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强调教育要教给人对生活有帮助的、实用性的知识,摆脱落后的、脱离生活实际的知识。两者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当时先进的科技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并且以科学知识为主,兼顾到社会科学,使得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得以彰显。

二、斯宾塞和博比特“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斯宾塞与博比特“生活教育”思想的目的以及其具体内容并结合我国当前教育现状来看,笔者认为,两者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测评四个方面。

1、教育目的的回归人本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但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不单单局限于知春岁月119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有对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然而,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这些也并非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人是完整的、统一的。即便是现代教育目标强调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但人也不等于这些因素的相加,人在其内涵上远比德、智、体、美、劳要丰富的多。教育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内在的;教育要为政治、经济、科技等服务,是教育的外在目的。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加,现代教育越来越突出其为现代经济和政治服务的趋势,而忽视了教育对人精神的培养和人之为人的整体的品格的培养。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其带来的经济的繁荣,让人们产生对科技的崇拜心理,也致使现代教育越来越突出其政治经济功能,而忽视了教育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忽视了人的完整性。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虽几经修改与完善,但偏重教育外在目的的痕迹依然挥之不去,把教育与谋生的手段相挂钩,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文聘、就业甚至部分家长、学生依旧秉持着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这些观点与做法,背离了马克思痊愈“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也违背了我国教育目标中全面发展的原则。斯宾塞与博比特将教育的目的归于: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这就使教育的关注点转向人本身,注意到教育的内在目的。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但是我们强调的仍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力”,并非是培养人自身。

2、教育内容的回归生活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无论是原始阶段的技能、技艺的传授,还是现代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这些教育内容都源于人的生活,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因此,人在接受教育这一过程中学习的知识,都是人类生活的知识。教育与人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脱离人、脱离生活的教育,只强调人或是只强调生活的教育都不能称之为教育。人受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应该是为了人以及人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随着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诸多领域所展现出来的惊人力量,人们对科学也越发表现出一种“救世主”“上帝”的意味,相信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在这种信奉科学的心理的引导下和唯科学主义的宣扬下,学校教育内容也几乎是知识的天下。我国古代教育深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内容主要局限于儒家经典。经书的内容侧重伦理道德教化,脱离人的真实生活。近代尤其是建国后,我国教育又深受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知识教育,因此,我国在教育内容上更侧重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以,对前人经验的掌握也就成为教育内容的核心,忽视了与人及人的当下的、未来相关的知识。教育内容不仅要纳入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考虑人当下及未来的生活,要教给学生在生活中使用的以及对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辍学,除贫穷等因素,许多学生和家长看到由于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导致的实用性知识减少的弊端而产生的“学习无用论”思想的影响。改变和解决这一状况的重要举措,就教育方面而言,教育内容必须要关注贴近学生的当下生活,并且要顾及和预测其未来生活可能需要的知识,增加学校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3、教育方法的主体联动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者及教育影响闪着构成的。教育结果的好坏与这三者之间的组合密切相关,更直接与教育方法是否合理、恰当有关。在我国,教育界普遍赞同“双主体”说法,认为较适合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互为主体。但在教育实际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占据统治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明显不足。教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因此,教育教学作为一种交往活动,它必然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然而,通过观察,目前学校教育及课堂教学上并未很好地突出这一点,鲜有的几次互动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很好地体现教育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实质与价值。笔者认为,教育教学方法中师生之间的主体联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增加综合实践课程的比重,发挥活动课程的价值。长久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实行分科教学,虽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但是却人为割裂了文化或是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文化或是学科知识间彼此关联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生与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的需要。学生在综合课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其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解决真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及促进其非智力方面的发展。第二,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体现以及体现的程度如何,与教师是否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直接相关。在学校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霸权依旧是主导。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局面也并未有实质性的转变。与此同时,这一意识也直接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中具体方法的选择,并未过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将过多成人化的事物及做法要求等强加给学生。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变得困难,主体联动也就无从体现和落实。

4、教育测评的促进发展

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是完整的存在。学生在学校的发展,也不单单是知识量的增加、技艺技能的掌握,更有道德、情感、人格、品质等因素的发展。因此,对学生所进行的测评也当是包含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道德与情感等因素,也应当是全面客观的。教育测评本身的目的是给教育者、受教育者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某些客观依据,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现代考试虽作为教育测评中诸多方式之一,却始终扮演着特殊的重要的尺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衡量教育结果、学生优劣的试金石甚至唯一标准,这不仅降低了教育的全面性、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违背了教育测评的初衷。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围绕考试展开,学生未取得高分绞尽脑汁,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终究还是侧重了智育,学生的发展并未均衡。在通过提倡素质教育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分数仍是衡量学生、评价学生的首要标准,量化评价仍是教育测评中占主导的、最主要的手段。这些使得素质教育的落实变得举步维艰,也是的教育测评失去了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由斯宾塞和博比特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两者对教育与生活管子的探讨,可知教育与人以及与人当下及未来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教育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人的真实生活,人是教育中的人,更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就我国的现代教育而言,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教育与人及人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的全系,将始终是现代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3-54.

[2]王伟廉.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72.

[3]博比特.课程编制[M].熊子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Bobbitt,F.(1924),HowtoMakeACurriculum,Boston,MA:HoughtonMifflin,8.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钟启泉,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第5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莎拉・克里斯曼从来没想过要穿紧身胸衣,在29岁生日的时候丈夫送了一件紧身胸衣给她,从此就改变了她的生活。克里斯曼受到启发,于是就开始深入钻研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穿着。

现在他们家的衣服都是她自己亲手缝制的,他们不开车,而且大部分的照明使用的是煤油灯。吃的也是19世纪的食谱。虽然现在他们用冰箱,但是希望能换成冰盒。

狗人

48岁的布玛是个退休工人,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一只狗,他会戴个狗项圈,吃狗粮,学狗叫,追汽车,在后院挖骨头。现在他是睡在室内的狗窝里,他说比睡床上要舒服。其实像布玛这样的人不少,但是像布玛这样走火入魔的就不多了。

活在“铁肺”里

1937年出生的玛莎・马森,因为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导致瘫痪,让她只能生活在“铁肺”中。“铁肺”是一种医疗设备,就像是一个大铁箱,通过增减气压帮助瘫痪的病人呼吸。虽然玛莎几乎一生都生活在“铁肺”中,但是坚强的她不但完成了高中和大学的学业,还出过一本书。玛莎・马森于2009年去世。

幻想自己瘫痪的女子

被困在轮椅上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但对美国一名58岁的女科学家克柔伊来说这是一件让她很向往的事情。她有一种另类的愿望――成为一位下肢瘫痪的残疾人。虽然克柔伊很喜欢户外活动,但是她经常会用支架固定膝盖让自己像残疾人那样行动不便。医生诊断她是身体完整性认定障碍患者,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回到1986

加拿大的布莱尔・麦克米兰一家人愿意活在1960年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因为之前他们家的两个孩子整天玩iPhone和iPad。为了让生活更健康,于是夫妻俩决定回到1986年他们夫妻俩出生的那一年,没有互联网,没有平板电脑,没有智能手机,他们家唯一现代的东西就是一辆2010的汽车,但没有GPS。

和蟑螂活在同一屋檐下

20岁的坎迪利恩是密歇根州一所大学的学生,是个喜欢蟑螂的家伙,他的家里有20万只“小强”了。坎迪利恩养蟑螂不但是好玩,而且还可以赚钱。一些养宠物的和一些研究机构都会购买蟑螂,卖蟑螂赚的钱已经足够他支付学费。现在他养蟑螂已经近8年了,饲养的蟑螂有180个品种。

和700只猫住在一起

在里尼・拉坦佐还小的时候,她想养猫,但是她的母亲不同意。现在她经营着一个占地12英亩的喵星人收容所。她已经拯救过19000只猫,现在她那至少还有700只猫和15只狗。

第6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网络生活;调查;分析;启示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同样,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精神生活、行为方式。为此,笔者对济南章丘大学城的4所高职院校展开了高职生网络生活的广泛调查和分析,旨在积极引导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生活,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导向作用。

调查主要以问卷兼顾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5份。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上网的目的、上网的花费、上网的时间、上网浏览的内容及对网络的认识等方面。为了增加调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均采用匿名的方式。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生1696人,占调查人数的69.66%;女生739人,占调查人数的30.34%;大学一年级学生860人,占调查人数的35.32%;大学二年级学生835人,占调查人数的34.29%;大学三年级学生740人,占调查人数的30.39%。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网龄、上网次数及上网方式高职生的网龄多在两年左右,都较早地开始接触网络。一方面说明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开放式的环境促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元化,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接触知识、获取信息、了解客观世界。被调查的学生100%都有上网经历,但上网次数并非过于频繁,“每天都上网”的有3成多,主要集中在高年级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中;上网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年级的差别,一年级学生尚未形成上网习惯,上网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通过网吧和手机;二、三年级学生则因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课程安排及学习对网络的需求,主要通过ADSL或宽带在宿舍上网;二是专业的差别,计算机系的学生对电脑和网络具有“先知先觉”,且有接触电脑的条件;三是性别的差别,男生相对于女生似乎更容易或更习惯接触网络。

上网的费用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合理分配生活开支,并对上网有所节制。但是也有近一半的学生上网的花费占生活费用很大的比例,这部分学生主要是男生,花费包括上网费、购买游戏点卡等,更有甚者则购买游戏装备、游戏账号、高配置的电脑及外设等,这部分学生大都对网络游戏达到酷爱或痴迷的地步,整天沉溺于网络。

上网的时间有8成以上的学生能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选择在课外活动时间上网,但因课程安排的原因,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学时间段内上网,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逃课上网的可能性;极少数学生选择通宵上网,但主要集中在周末晚上,以一年级学生为主,上网方式多为网吧。

拥有电脑数量调查显示,宿舍中没有电脑的学生占3成多,多为女生和一年级学生;宿舍中有一到两台电脑的占近3成,有两台、三台或四台以上电脑的为少数。整体情况是男生宿舍比女生宿舍的电脑多,高年级学生宿舍比低年级学生宿舍的电脑多,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拥有的电脑最多。

上网的目的和浏览的内容调查显示,有7成学生上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打开QQ,“挂QQ”已成为多数学生的习惯;有15.7%的学生打开IE浏览器浏览信息; 13.7%的学生率先进入游戏世界,目的很直接——玩游戏。就学生上网主要目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高职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内容主要是娱乐,玩游戏、QQ聊天、听音乐、看电影是主要的娱乐方式。当然,高职生上网所从事的活动也出现了多元化倾向,比如网上购物、装扮博客、搜集学习资料等,从三年级开始更加关注对就业信息的了解。

对网络的认识和网络文明状况有一半多的学生能正确认识网络带来的积极效应,懂得趋利避害,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网络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可有可无,极少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网络,只是用上网的方式打发时间、填补空虚、寻找刺激,将自我封闭起来,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大部分学生网民有较高的上网素质,注意网络用语,能够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风气。

网络流行语与网络文化高职生对当今的网络流行用语非常熟悉并能“灵活运用”,这说明网络已经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进入了高职生的生活,加之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网络流行语多具有调侃性和幽默性,更容易在高职生群体中流行。

最喜欢的网络游戏在高职生热衷的网络游戏中,第一人称过关类游戏占到近1/3,说明高职生有很强的好胜心,渴望通过顺利闯过每一道关卡满足自己的好胜心、占有欲和虚荣心;有近30%的学生喜欢模拟人生类游戏,说明他们已完全接受了虚拟的网络社区,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应有的收获,以此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游戏类别和名称的多样化反映了大学生个性的差别和接受新事物的多样化、全方位的特点。

网络交友情况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看待网络交友这一现象,主要目的有交流思想、排解烦恼、扩大交际圈等。即使有少数学生存在网恋的倾向,也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因为大学生都已成人,对现实事物具有自己的观点和辨别能力。

几点启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结合我院实际,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要充分开发校园网络资源,加强教育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可以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提供有益的帮助。由于多数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发展和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强校园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不断充实和更新网上资源,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校园网的作用不能仅仅局限于成绩查询、网络评教、选修课报名等。要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管理干部队伍。一方面,网络技术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总体网络素质,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技术,注意从网络上搜索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使德育工作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开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可邀请有关专家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网络知识和网络资源利用课程,使学生掌握制作网页、参加网络会议、在网上交流信息以及利用网络创业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学业服务。也可借助类似于“健康上网俱乐部”的社团,引导学生自发地开展网上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做到文明上网,最终提高高职生的信息素质。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品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职生沉迷网络主要是由于好奇心、从众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因素,加之高职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墨者黑”,互相浸染的现象严重。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

第7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那件事就发生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吃完饭照常和妈妈来到家属院里的娱乐室练习乒乓球。我们摩拳擦掌,摆开架式,好似雄纠纠、气昂昂准备与敌人大干一场的士兵。我抛起球,有力的把球打出去,黄色的小球听话地翻过网弹到妈妈那边,妈妈的技术也不是吹的,轻松把我的球接了过来,我见球比较高,瞅准时机,一挥拍子,把球掺了过去。本已为会震慑住妈妈,没想到打空了,妈妈笑笑露出不削的眼光。我平时争强好胜,看妈妈这样很不服气,嚷道:“哼!再来。”那球就像受了遥控一样,直乱跑。我连打了几个球都掺空了,反而被妈妈揪准机会掺了我一拍。妈妈好像也看出了我的心思“要极力表现自己”,故意笑着“讽刺”道:“要想战胜杨茗皓,就让他掺,惹他生气,想办法让他暴露自己的缺点”,这时我更气得火冒三丈,直摔拍子,根本没心思打乒乓球了。坐在地上生起闷气——

就在这时与我约好打乒乓球的六年级哥哥下来了,他的球技与我旗鼓相当。妈妈、爸爸见状就去散步去了,让我们好好打。由于我还在生气,哥哥把球一发过来我就乱掺,球“嗖——”地飞向他的鼻子,“哎哟!冲动是魔鬼。”哥哥的话把我逗笑了,我渐渐调整好心态,平静下来。又该他发球了,我沉着应对的接了过去,他一侧身子,潇洒的一挥拍,球掺了过来,我看准球,轻轻一挡,球刚好擦球台边。他自然没接上。我高兴地大喊:“噢耶!”下一个球该我发了,我站在离球台比较远的地方,来了个“长途电话”,他接了过来,我见机会成熟,使劲往下一压,“砰”地一声,我又赢了。对哥哥说道:“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渐渐,我发挥出了水平。最后我以大比分10比5大获全胜。

后来我分析这次比赛明白了:掺球是一项高风险的乒乓球技术动作——即如果掺上了你的赢面就大,同时掺不上的概率也是很大的,那么你一定要承担掺不上的高风险。另外,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沉着冷静,越是心情狂躁你的缺点就越会暴露无遗,别人这时抓住你的缺点将是致命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心情写在脸上,那样的话你的“敌人”就会抓住你的缺点或弱点。

第8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对一个月开学以来有感

还未进七(13)之前,我的老同学们对我说:“‘螃蟹’(好哥们给我取的外号),你这下可有福享了,遇上了原来七(9)班的班主任。他们无疑是在提醒我要万事小心。听了他们的话,我不禁打了个寒站。”

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和爸爸来到了七(13)班!从班主任徐老师对我讲的第一句话:“好,快进班里去。”声音是那么的温柔,使我悬在上空中的心,掉落了一半,另一半告诉我不要高兴的太早。我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开学典礼开始了。徐老师用简捷而富有感染力的语句,使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聚集在了一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天,我比有些同学去的稍微晚了几分钟,我到班上去的时候,徐老师在讲台上面组织早读。我进来后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我们读的同时,别人班的学生还没有到齐,这一块,只听得见七(13)班的读书声。所以七(13)班可谓是“书香之班”。

第三天,徐老师叫办黑板报的同学注意,这一期黑板报的主题是“新学期,高要求!”这无疑在提醒大家,新学期又是一个新起点,过去的都不算数,现在才是事实。我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安全落地了。

第9篇:生活的启示范文

---谁都是生活的奇迹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句话,该有多重的勇气和鉴定的决心啊!百合,在刚诞生的时候, 她就有如此与众不同的想法,正是由于她对待生命价值观不同,所以开花了,而且百合的籽随风一荡,到处都可见百合了。他们从未忘记过母亲的话语:“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从诞生的一刻起,百合没有因这是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没有因这是个数千尺的断崖而自丧。他依然乐观地坚信:“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百合一直吹求生命的价值,只有用开花来证明,于是百合努力地汲取水分的养气、阳光,深深的扎根,直直的挺着胸膛。面对荒无人烟的断崖,面对嘲讽自己的野草们,她依然保持自己的信念。百合这样纯洁的念头,不正是我们心灵上的不足吗?

我们从小就没有树立起远大志向和深沉的理想,更没有维理想插上一双翅膀、让它翱翔、放飞。这百合,不正是为人师表的化身吗?她身上该有多少的人生哲理啊!我们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他不会贪图名利,她只是默默的开花,她开花不是为了别人,她只是想告诉自己,用花来完善自己,追求生命的价值。百合,看似普普通通的花朵,身上却又那么大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