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秘专业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

第1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一、速录的概念

速录简单的说就是快速录入的意思,是指经过相关速录课程的学习,使用特殊汉字编码设计的软件或设备,对人的语言、思维信息进行记录及对文字、数据资料进行快速录入而掌握的一种职业职能。

二、速录人才社会的需求

目前,社会对速录人才市场需求量大。速录秘书目前呈现逐步扩散和辐射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速录行业影响力的日益加大,应用速录人才的企业会成几何级数量增长。

三、速录市场缺口大,高薪难聘请专业速录师

从我国速录行业需求可见速录市场发展趋势广阔,但正因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专业速录人才的紧缺造成速录行业的燃煤之急。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上能够完全独立在各种大型会议完成速录任务的速录师只有几百人,他们都分布在一线城市。速录师月平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但就这种高薪、市场缺口大的情况下,很难聘请到专业速录师。

四、文秘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

高职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偏重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五、速录与文秘专业就业

最初设立这门课程,为很多有志于从事秘书工作的学生提供工作效率的技能。无论是传统的速记技术,还是发展到现在的中文速录,超音速录,都为秘书工作的办事提供便捷。运用速录技术进行访谈记录,会议记录,文书写作,不但培养具有文秘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速录人才,而且培养具有速录技能的复合型秘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工作效率。

总之,具备速录专业技能和文秘专业职业职能的文秘毕业生受到各行业的青睐,就业前景广阔。

秘书专业就业方向

文秘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进行文秘类课程教学和研究以及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中从事文秘、公共关系、商务等业务工作。就业岗位:行政前台、前台文员、文秘、前台接待、总经理秘书、行政助理、行政专员、前台、前台接待 总机 接待生、销售助理、行政文员、总经理助理等。

秘书工作就业前景

第2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一、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一直是全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发展迅猛。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在我国:IT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总的来说,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总需求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由政府机关、金融单位、电信系统、国有企业转向教育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等中小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人数剧增,难免会出现专业人员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饱和的现象。

很多学生害怕因为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太多找不到工作,而实际情况是:十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八个是菜鸟。同一专业,同一个班,甚至同一个寝室的人,相同的四年学出来的有天壤之别。只要你学得好,何愁找不到工作,何谈没有好待遇。也别担心学这专业的人多,如果学生都像上高中时准备高考一样努力,找个好工作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二、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究竟如何?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业务量也急剧发展,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由于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当前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管理社会,可以这样说,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不出门,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在网上做好。电子商务最终端就是向这方面发展,所以电子商务前景是非常好的。绝大多数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因此急需电子商务人才。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给予了极大重视。

三、工程造价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是近几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增开的工程方向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男女生都比较适合学习,但是由于要跟着工程走,虽然比建筑工程工作环境好,但是相比较其他专业还是比较辛苦的一门专业。

学这个专业将来可以在设计院或者造价咨询公司从事工程概预算工作,也可以在招标咨询公司从事标底报价编制工作,还可以在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或者进行工程结算,总之,就业前景很好,路子较宽,至于到底将来怎样,不是完全以专业决定的,这个行业有一辈子碌碌无为的,也有年薪百万的,将来如何,靠自己而不是靠专业。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监理单位、项目业主方、招投标公司、房地产企业及工程咨询、设计等单位从事相关的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并可考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

四、文秘专业

文秘专业就业不难,但是想要有好的薪资待遇,就要看个人的努力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大型的公司有一定的竞争机制,如果你确实做得好,老总不会看不到,自然会在合适的时候给你加薪。但是大公司往往不容易进,而且老员工比较多,文秘事务的处理新员工不会有太多的机会。一些小的公司往往更能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来的。目前我国的文秘从业人员大部分属于初级文秘,只负责一些接待、文件打印、文件报表制作和文件归档整理工作,和文员差不多,薪资水平不高。但是可以在慢慢积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通过文秘等级考试,逐步向高级文秘方向发展。普通秘书的月收入在两千元左右,如果是助理秘书工资能达到五千元,外企公司的高级秘书在八千到一万。秘书职业以后的发展是做行政、人力资源或者后勤方面的经理,或是负责自己熟悉的工作。因为他们与各个部门都打交道,对于公司的架构和业务都比较了解,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可估量的。

五、日语专业

日资企业对本地人才的需求继续呈现旺盛态势。目前落户上海的日资企业已达5000家,近70%为制造类企业,今后一两年内将进入中国投资长三角地区的万余家日资中小企业也以机械制造、时装加工生产类为主,因此,相关的机械制造师、时装设计师、各类操作工,以及企业担当(日企主管)的职位需求最多。此外,贸易类、服务类日资企业数量分别居第二、第三位,贸易主管、销售经理、市场经理、营销服务等岗位需求数量也很大。据人事专家介绍,日资企业所需人才的突出要求是懂日语、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即“能说会做型”;同时要有日企特别重视的做事勤奋、为人谨慎、讲究仪表、懂得礼貌等优点。据了解,日资企业薪资一般管理层高于国内企业1.5倍,技术操作工高于国内企业50%-70%。实习生薪资也有两三千元。

除上海以外,日资企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大连、烟台、青岛、苏州、无锡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

六、数控专业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和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将成为迫切需求。数控加工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而且要求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机械理论知识。因此,既有学历又有很强的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了社会较紧缺、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第3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浅析文秘专业就业需求分析与应对策略[摘要]每年到了毕业季,从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中,都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文秘专业也不例外。那么,文秘专业毕业生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呢?招聘启事自有玄机。

[关键词]文秘专业 就业 招聘启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xx)02-0242-01

文秘专业是一个社会需求稳定的专业,不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外企、民企、中小企业,都需要从事办文、办事、办会、公关策划、商务咨询、信息收集、计算机文字处理等能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秘书工作人员。如此说来,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应该不错,然而到就业市场走一遭,却发现很多单位在抱怨选不到合适的文秘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很多文秘专业的学生也在发愁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为了一探究竟,我们通过网络和报纸选取了30份涉及秘书招聘的启事,在此基础上对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分析,以掌握文秘专业就业形势,为毕业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各类涉及文秘人员招聘的启事中,文秘专业所对应的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办公室文员(综合秘书)、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及总经理助理等。其中,招聘普通文员的占43%、公务秘书的占12%、商务秘书的占24%、人事秘书的占4%、总经理助理的占12%、其他的占5%。这说明“办公室文员”队伍迅速壮大,“商务秘书”逐渐增多,这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秘书职业由单一的机关公务秘书发展产生了新的商务秘书群体是相适应的。同时,指明招聘女性秘书的,所占比例高达78%,指明招聘男性的只占7%,性别不限占15%。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普通文员或秘书招聘中,对女性需求比较多,但在招聘公务秘书、总经理助理或秘书时,对男性需求比较多。

通过分析我们还发现,各类单位对秘书人员的素质需求是多元化的,但都倾向于“德才兼备”。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提及的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如果以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而计进行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等等。

我国元代在选拔秘书人员时曾提出一个标准:“首论行止,次取吏能,又次计月日多者为优。”可见“行止”即品德是放在首位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的生命和灵魂,每个职业都有它的职业道德,秘书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出现频率较多的词如下:忠于职守、吃苦耐劳、有上进心、善于合作等。

秘书的专业知识是指从事秘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它是现代秘书的职业标志性知识要素,是从事秘书职业具有“门槛”性质的知识平台。因此,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视的。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秘书工作的专业知识,如会议管理、办公室管理、文书拟写与处理、办公自动化基础、沟通基础、速记基础等;一是秘书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也就是秘书人员在哪一行业工作,就应该熟悉哪一行业的专业知识,如商业秘书要熟悉市场营销、商品流通、贸易合作等方面的知识。另外,有些民企还要求秘书掌握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辅助知识。

工作能力往往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分析民营企业的招聘启事显示,民营企业最看重的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前五项综合能力,依次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聘者必须具备这五种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现代民营企业的要求。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用人单位关注的因素,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多元化社会,文秘人员能否适应新时代并谋求工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心理素质的强或弱。因此,在招聘启事中经常见到对应聘者心理素质的要求,诸如乐观开朗、敏捷、稳健、坚毅、幽默、自制等。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越来越为用人单位所看重。有位民企的人事主管曾说,企业需要的是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能够运用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企业内外有关人员接触,能够合作无间、同心同德、完成组织使命的人。因此,平时在学校参加过社团、组织策划完成过大型活动的学生最受欢迎,这些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融入团体,顺利开展工作。

二、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启示

其实,文秘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作为文秘专业毕业生,要学会针对用人单位需求,提前为自己充电,以便使自己职业选择的道路更宽。

(一)基础理论要扎实

要牢固掌握文秘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文秘工作岗位必需的基本理论,包括秘书学、秘书实务、应用文写作、办公室管理、会务管理、公共关系等基础知识。

(二)专业技能要突出

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办事能力。另外,积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技能等。

(三)相关素质要过硬

要具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另外,要丰富自己的课余爱好,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第4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1、园林建筑专业:在园林大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园林建筑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2009年毕业生人数与来校招聘企业需求人数比达1:3,就业率达100%。毕业后可以到各企事业单位及私营实体单位应聘园林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岗位,如到建筑设计公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或者从事土木设计工作;到园林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景观建筑等相关公司从事园林建筑设计施工、建筑施工管理、园林设计施工工作。

2、英语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3、医学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本科专业代码:120210)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产业,包括影视产业、音像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与数字产业、网络游戏、艺术品市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化博览、文化会展等,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成为近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概念、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文化人力资源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产业经济学、管理学、语言文学、美学与艺术概论、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演艺传播、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文化建设等工作。

推荐院校: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其民族文化产业极具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专业代码:120206;专科专业代码:650204)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专业课程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六个模块而展开。

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组织理论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选聘与测评、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人力资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前景:在企事业单位及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

旅游管理

(本科专业代码:120901K;专科专业代码:64010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导游与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信息系统、旅游文化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学概论、经济法、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学、公共关系与礼仪学等。

第6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英日双语 就业 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f the Employment Tendency For Japanese-English

Bilingual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y

XIE Ting, LIU Qingji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34)

AbstractThe ris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ese high educ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multi-oriented practice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day. It strengthens the rare foreign languages and breaks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ion of second foreign among English major students. The article intends to make a brief research about the Japanese-English Bilingual Major,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analysis, approach of internship and employment prospect.

Key wordsJapanese-English Bilingual Major; employment; tendency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压力的日益增加,本科毕业生面临继续深造和转变就业观念的选择更加迫在眉睫。为应对现实情况产生的压力,通过数年来的研究和论证,目前在我国外语界教育中产生了一种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双语专业。其模式为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至少通晓并应用两门外语。打破传统英语专业选修二外的概念,强调英语专业学习的同时更加强小语种的研修。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一个标准化培养目标,国内开设双语专业的数十个高校都处于一个研究探索阶段,但总体存在着一致性目标,即通过两门外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和更丰富的就业选择。

目前高校开设双语专业的大致分为以中文为基础,加强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如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日汉双语;以英语结合其他小语种开设的双语专业,如长春师范学院的英日双语;以两门母语以外的外语作为专业开设的双语专业,如大连外国语学院的韩日双语专业。以长春师范学院的英日双语的培养目标为例,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日语综合运用,良好的双语翻译能力,能利用中、英、日三种语言满足涉外事务发展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英日双语人才。中、英、日三语应用这一能力,正符合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多元化多门类呢培养目标。其次,从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实施的英日双语教学计划可看出,日语课程比重在低年级教学计划中与英语课程呈现相对平均的状态;而高年级后日语专业课程比重有所增加,此外还开设了以促进就业目标为体现的日语笔译、商务日语等。由此可见,目前各校在初步探索专业发展的规划的过程中,就业前景业已作为一项重要的考量目标。在此选取英日双语专业,探究其毕业生就业趋势和职业发展分析。

1 社会环境

在我国经济持续稳步推进的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同比2010年增长21.3%,其中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比例进一步提高,国外企业对华投资外资金额持续增加。在此形势下,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和中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是目前双语人才持续需求的重要支撑。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国企业都面临着本土化改造的问题,语言在这一需求中承担最直接的任务。涉外商务管理、经贸、文秘等职务中,不同程度的需要通晓一门以上外语的人才。以英日双语专业中日语主要使用国日本为例,在我国东北及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分布着规模不等的日企数千个,惠及以此为中心扩散至南部甚至中西部地区。在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饱和并受到挑战的情况下,日语成为更具优势的择业切口和就业选择。中日两国经济紧密相连,互惠互利,在此背景下,以日语为语言优势的学生势必会呈现出在就业方面的可喜局面。以刚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为例,日本赴华游客超过一百万人次,在这些文化交流中,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见,不仅在旅游业中,英日双语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在促进国与国文化交流的事件中,也能成为促成友谊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2 学业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学院的英日双语专业培养目标中提及:“能够准确解读并掌握汉语、英语、日语三种语言对译技能,培养扎实的英日双语文字功底和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表明,日语作为和英语同等重要的外语学习要求出现时,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迁移和运用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毕竟在学习过程中,兼顾两门外语或是发展一门优势外语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以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学院2008级英日双语专业28名同学(男:3名;女25名)在大三所做问卷为例:占比例25%者认为可兼顾英语和日语两门外语并已取得一定成绩;30%认为目前仅能保持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32%认为尚能保持日语的学习优势,不能更好地兼顾英语。仍有13%认为目前对学业完成有一定困难。这组数据提示教育者,在各高校更加全面地完善专业设置的初衷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把握和专业开设的可行性方面应做更多思考。然而另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则相对乐观,参与问卷的同学中,在大三前已通过大学英语考试(CET)的学生占72%,其中通过四级(CET4)占61%,通过六级(CET6)占11%;通过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二级(JLPT2)考试占21%;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占36%。这组数据反映出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大环境下,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自觉有针对性的在就读期间通过考取各类资格证的方式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该数据也是目前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和加强就业技能培养战略的突出体现。

3 实践方式和就业前景

通过对社会环境和学业分析,我国高校英日双语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应着力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引导。据调查,多数开设英日双语专业的高校均与日方有着不同层面的接触和合作办学经验,如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就与东京经济大学存在着互认学分的合作项目。学生选择在大三前往上述大学学习,并可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报考当地研究生,这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专业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实践经验是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在短期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日资企业实习等不同领域的体验,不仅能给学生以直观的经验实践语言,更能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资料显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英日双语专业的学生成为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不仅令主办方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使学生本身获取了可贵的经验。在日资企业集中的东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各高校应积极联系合作单位,为英日双语面临毕业的学生寻求多种实习实训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

据目前已有毕业生的高校统计,英日双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日资企业中的管理岗位、文秘,涉外酒店管理,教育行业,翻译,国家各级涉外机构,旅游业中的导游等,这一排序可看出,学生仅仅掌握语言知识本身是不够的,其他相关科目的学习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具备强有力的实践能力。但总体来说,不同于纯英语专业的学习,英日双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双重选择,同时从事与英语和日语有关的工作不是无稽之谈。

我国高校开设双语专业目前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将英语与日语合并为双语专业的合理性和科学论证尚需一段时日。但在面临就业压力日益扩大的今天,单从就业这一角度来看,基于两种外语的培养方式确实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在培养目标实现的情况下,英日双语专业就业趋势的优势性在多年后将会得到更加有力的证实。

参考文献

第7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秘专业;职业能力

一、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文秘专业是当今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社会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增加,文秘专业应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但目前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面临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毕业生求职难。许多文秘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文秘毕业生有不少没有具备秘书从业能力,还不是真正“文秘人才”,其他专业学生可轻松替代。每年有许多秘书岗位被其他专业学生所获取,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足30%。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人难。许多文秘专业毕业生专业水准难以为行业认同,行业不得不重起炉灶对进入该组织管理系统的秘书新人进行入门级别的秘书职业知识、业务与技能培训。“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矛盾体现出高职文秘专业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校教育不能与行业岗位需求有效接轨,使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的学生因其未具备适应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缺乏职业能力,不能胜任秘书岗位工作。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还影响学校的发展。高职文秘专业要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推动专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二、职业能力内涵解读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职业能力是心理、知识、素质、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

秘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院校以及一切合法的社会组织内部行政管理部门的职业名称,也可以是受雇于私人的职业。秘书的主要工作是围绕领导中枢办文、办会、办事,主要职责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近年来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分析,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县乡镇政府、事业单位和各类中小企业。经专家论证和行业调研,高职文秘专业主要对应岗位或岗位群是文员、秘书、档案员、办公室主任、公关员、行政助理、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等,秘书人员从事以上岗位工作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1.基础能力。基础能力主要是指秘书人员赖以吸收外界知识的能力,也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主要包括自律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速记能力、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等。

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秘书人员从事秘书工作所必备的岗位能力。主要包括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办会能力、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表达能力)、管理能力(辅助决策能力、辅助计划能力、辅助控制能力、档案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3.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指秘书人员从容应对未来不可预见的挑战,迅速拓展新发展空间的能力。主要包括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承受能力、反应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阶梯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实践

高职文秘专业学制三年,如何在三年内,针对高职学生起点低、自卑感强的状况,运用一种教育模式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让他们能就业、就好业,是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递进关系,前面能力的形成是后面能力的基础。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构建了“阶梯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将三年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分4个阶段:专业职业能力认知阶段基础能力训练阶段专业能力训练阶段关键能力训练阶段。“阶梯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构成了“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应用型、技能型高技术秘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第一阶段:职业能力认知训练。学生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行业认知训练加深学生对专业职业能力的认识,随着他们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加深,就会对职业能力训练的兴趣增强,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这项训练很重要,它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主体意识普遍不强,很多学生选择该专业并非主观意愿,他们不了解秘书行业,不清楚文秘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更不知道从事文秘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现象,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教育改革。新生入学伊始,学校通过入学教育、专家讲座见习等一系列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让他们了解文秘专业的行业状况,清楚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熟悉秘书岗位工作流程,知道从事文秘工作所必备的职业能力,使他们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被激发。

2.第二阶段:基础能力训练。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基础能力。主要在1-2学期进行,通过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采用“军训”“课堂实训”模式进行培养。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概论》、《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中文速录》等。通过课程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文秘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速记能力等职业基础能力,为下一阶段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第三阶段:专业能力训练。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秘书职业专业能力。主要在第3-4学期进行,通过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校内实训”、“阶段实习”、“考证”模式进行培养。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写作》、《档案管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信息与调研》和《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等。教学坚持理论必需够用,注重实训。主要采用“情境模拟”、“模块训练”、“教学见习”、“仿真实训”等实训方式,结合全国秘书证等级考试和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培训方式,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4.第四阶段:关键能力训练。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主要在第5-6个学期进行,第5学期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通过校内仿真实训、轮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秘书工作环境、行政单位环境、秘书日常事务处理、日常商务活动认知和运作训练,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综合能力。第6学期校外顶岗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各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由专业教师带队,在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在各个单位做文秘岗位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要求能解决文秘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实习报告。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熟悉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他们从事秘书岗位工作的素养与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四、实施效果

1.加强学校与行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高职文秘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建立在行业需求的基础之上,学校根据行业、人才市场对文秘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设计培养方案,确立教学目标,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这样大大加强了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衔接。同时,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技术、设备及工作环境等教育资源,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形式,共同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学生,有效地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从而实现了行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文秘专业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通过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高职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使他们能根据社会及企业需求,更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优化了学生的能力结构,帮助学生树立起就业自信心,实现了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二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高职文秘专业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笔者所在高职学院文秘专业已拥有校内实训场所:文秘实训室、语音实训室、书法实训室、形体实训室、速录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院系的会议室与科室等。另外,学校还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实现秘书岗位的职业化系统训练,使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卢如华.现代秘书行为引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陈琳.商务秘书项目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杨桂洁.“三环节三融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第8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34-02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牢固 厚重、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等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 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这个传统人文专业的命运。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像工程建筑和医学一样,它的职业定位没有那么清晰,不是应用型的专业。它是传统的人文科学,能够体现人文的精神,传承并且发扬汉语与中国文化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文化的遗产,是对人类的一种认识,承担者某种社会的责任。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就是毕业后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和人相关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观念的适应,不是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而是创造社会效益的。社会的不断进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教学的实用性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来说,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与普修课课时相比,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使得在专业的深度挖掘上存在不足;还有授课的形式问题,实践课学时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足。

1.2 考核制度和形式并不规范,一些学生专业知识的研究深度不够,却都能顺利得到学分并毕业,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 和形式存在缺陷和纰漏。比如,一些试卷考察的都是一些现成的概念性的知识。并且一长试卷就决定这门课的成功,这就使得学生只关注最后的考试而忽视整个教学 的过程。

1.3 学生并不热爱本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的光荣感,而且专业文化素质不高。

2 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加以明确和强化。

2.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包括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还有教学思维方面的创新。要突破专业方面的限制,创新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广,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期间做不到专和精,在毕业后找工作的竞争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专业。这种专业的特殊性让我们在教学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以及文学本身的教学,要结合目前的就业状况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新闻、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慢慢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很扎实,要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设定的界限,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优势,比如新闻传播、文秘、广告策划、公关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从业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法决定行动,只要学生内心想进行创新的活动和学习,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2.2 修订教学计划。

要拓宽对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解,在教学计划当中增强民族文化的理论以及其它有关民族知识的课程,开展民族地区的考察等等活动,让学生多多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写作类课程的教学,要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都列入到教学计划当中。要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而且要做到介绍的准确,介绍的完整。要注重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结合起来,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专业的延伸,发展研究能力,发展实际工作的能力。

2.3 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从现实的意义来看。

第9篇: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商务日语 就业 现状 前景

随着日本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以及国内一些企业对日贸易的增加,中日经济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日资企业、对日贸易企业、涉日服务性企业等从事国际贸易、翻译、文秘等基础工作的外向型、技术型、操作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就业现状究竟如何,前景如何,如何提高其就业率,这些都是我们要分析、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就业现状分析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数理分析等方法,对湖北武汉某高职院校2008、2009、2010届毕业生就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就业率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该校资料及毕业生数据统计,统计了本校商务日语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其中2008年毕业数为150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2%;2009年毕业人数为200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0%;2010年毕业人数为300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6%。

通过近三年统计可知,本校商务日语专业近几年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0%以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投资环境日益优良,许多日本企业来华投资,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企事业,如松下、东芝、索尼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事业也来华投资,加上国内企业对日贸易不断增加。因此,就业市场日语专业,尤其是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在2008年底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率略有下降,这也提示我们,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2. 就业地域分析

对该校商务日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就业地域进行了统计、分析,涉及人数288人,其中选择北京的有32人,占11.1%;选择上海的有56人,占19.4%;选择广东的有58人,占20.1%。除此之外,还有78人选择中部地区,45人选择西北地区,分别占到27.1与15.6。

由此可见,大多数毕业生集中在上海、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或中部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西北地区发展,这也可以说是未来就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3. 就业方向分析

通过对2009、2010毕业生调查分析,商务日语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翻译兼秘书,主要工作是文件资料等翻译,日常性所有秘书事务,国内外客户接待及中日文邮件的处理,会议及日程安排,文件管理、整理和准备等。

二是产品销售,主要工作是为日资相关企业向国内客户推销产品和国内企业以日本为目标客户的推销产品工作。

三是外语培训学校老师,主要在培训机构中从事商务日语培训工作。

四是日语导游,在各旅行社从事导游工作,主要接待日本游客,或陪同旅行团前往日本旅游。

而在这其中,日资企业占50%一60%,由此可见,日企是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向。

4. 就业中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同时通过走访调查,对近几年商务日语专业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发现约有40%的学生在毕业两年后更换了工作,其中约有20%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多大关系。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时代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水平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水平,部分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加上个人就业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因此出现频繁更换工作的现象。分析原因以下几点:

第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但部分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课改力度却滞后,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改革性不够,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供求有所偏差。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盲从性,商务日语专业作为较为新兴的专业,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趋同现象严重,人才培养模式不具个体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特长,不能适应用人单位个性化的要求;二是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相对不够开阔,在与本科毕业的同专业竞争不具优势性。

第二,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就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而言,部分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难以企业岗位要求。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生存更为艰难,就生源质量而言,有所下降,有些学生缺乏个人学习与发展动力,加上日语课程是崭新的学科,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辞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最主要的是就校内资源看,教学师资力量、设施、设备跟不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这都使得日后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第三,从商务日语专业学生自身而言,择业预期较高,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许多毕业生日后更换职业频繁。部分学生自我定位较高,一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工资、福利、岗位等要求过高;二是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型企事业单位或著名外企,不愿意到小城市、小企业或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去,甚至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宁可待业在家甚至啃老,也不愿屈就不理想的就业岗位;三是在就业中存在互相攀比的心理。这些现象都导致学生就业心理浮躁,就业预期高,往往与实际有较大差别,所以出现频繁更换工作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就业前景展望

从商务日语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现状分析来看,市场需求量较大,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但从人才的需求、地域的需求分析,也呈现出两方面的趋势。

1.人才综合性的趋势

从对人才的需求质量来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高。大多数毕业选择的是日资企业,而日资企业更多需要的是“多面手”,翻译、秘书或负责人,沟通、管理、日常事务或销售,都有所涉及,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工作前还要多角度全方位锻炼自己,这也是你在日企站稳脚跟的筹码。

2.就业地域性的转移

在对就业地域的分析中,发现大部分商务日语的毕业生会选择东部或沿海地区,但这些地区已呈现出日语人才的饱和,尤其是一些大中型日企或对日企业招聘人数日益减少,因此,就业的地域会在维持原有就业格局的基础上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及其延伸地带迁移。近年来,中同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成本明显上升,从市场的广阔度以及投资成本的角度来看,西部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比东部地区要低很多。因此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日资已向内地和西部扩展。

3.就业方向性的转移

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五大指向,分别为翻译、秘书、产品销售、培训老师、导游,应该说这五个主要指向不会变更,但是具体的城市、企业会发生变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中城市部分人才需求已出现饱和,大型企业人才需求同样不多。但是小城市,特别是一些政府新兴扶持的城镇,有丰富对日交流资源的城市,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需求依然很大。所以,从个人发展、体现价值的角度来看,到小城市、到基层、到民营企业,应该是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就业对策

在这样的就业现状及前景下,根据高职校“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商务日语专业教学也要向“以就业为导向”靠拢,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1. 转变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更为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珍惜工作机会,降低工作预期。对于商务日语专业毕业学生,要做积极的引导,要改变其就业观念,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就业预期。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认真分析个人情况,认清自己优势,同时看到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找到自己准确的工作位置。特别要引导学生不能一味地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可以鼓励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不妨从中小城市、中小城镇、中小企业寻找发展空间,为自身为积累实践经验,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就业观念。

2. 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社会人才的需要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长校商务日语专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生源情况,设置特色课程,优化专业结构。在商务日语专业设置上,要避免盲从、趋同现象,要注意突出学校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特色,作为高职院校而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开设专业的商务日语专业外,还应该结合就业的实际需求,开设以下课程,如与外贸、销售有关的内容,与国际经济法、商法相关的课程、金融政策的学习,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现代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就商务日语专业而言,学校可以可以对对口企事业进行调研,调研出企事业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要求,特别要重视能力结构与核心能力的需求。然后以此为课程发展、培养目标的一个着眼点,在实际教学中有所体现、落实,从而让人才培养指向性更明确,培养方案更完善,课程目标更明确,也为毕业生日后就业先占得先机。

另外,在优化专业结构中,还要优化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相联系,把企业实践技能训练纳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企业培训方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学生与岗位的关系,真正实现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既掌握商务日语专业知识,又掌握某一方面专门知识,能够在企业运行中展现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3.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职教育各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高职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用人单位,真正做到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学生与岗位的关系。

针对商务日语的就业方向与前景,可以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构建“日语+专业”的动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的,指教师在商务日语实际教学中,既注重与商务日语有关的专业知识的教导,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又注重与企业的动态联系,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专业知识、行业术语的强化,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动态适应。学生一旦走进企业中,在真实的场景中,尝试去运用课堂上的知识,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特别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中,了解该岗位或预测到未来个人的工作岗位可能需求到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能过实践加以掌握甚至强化,这可以达到课堂上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同企业进行实训,还能让学生意识到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会因企业的不同而有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在就业中要掌握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学校在教学中也要实现内容的动态管理。

同时,高职的教育模式还要突出地方特色与行业背景,根据对本地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本地市场、企来需求的是既精通日语,又熟悉商务惯例,同时具备较强对日商务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商务日语应认清上述背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专业,实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

四、结语

我们要认清高职教育的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高职商务日语的教学和高级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满热心、信心和责任心,为更多的毕业生开拓出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涛.从就业压力看高职日语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2]高春燕,刘文静 浅谈新形势下日语专业的就业前景[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31(1)

[3]周荣.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