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助理工程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our country economy produces direct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level.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to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the deep discuss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大,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投资,要求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以期能发挥工程项目设计的预期目的。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其特点
1.1含义
建筑工程施工项日质量管理就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它是一个组织全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狭义的建筑工程质量,就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就是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这也就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正确认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建设单位所要求的质量标准,是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条件,通常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按照国家建筑法所要求的质量标准、按最经济的施工方法和手段,努力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提高劳动能量,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另一个含义是广义的建筑工程质量,广义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包括施工工序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施工程序质量也就是生产程序质量,这是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施工人员的素质、机械设备的性能、原材料的优劣、操作方法的熟练程度、生产环境的好坏,这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五大要素,不断提高和完善施工程序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有了保证的基础,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中直接操作的人员,是施工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1.2.1影响因素多
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受项目决策、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因素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还受到地理、地区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2.2质量差异大
工程项目无法根据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一般在露天环境下生产,无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质量差异较大。
1.2.3整体性强
工程项目的生产强调协调性、连续性以及总体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使整个工程项目系统受到影响,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损害,甚至出现质量事故。
1.2.4隐蔽性强
工程项目生产的协调性同样造成生产过程中上一工序的生产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导致工程项目竣工后的终检验收带来一定的困难。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及方法
2.1正确树立质量意识
在工程管理中,必须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明确工程质量终身制。分期分批地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和考试,使大家都能系统地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和要领。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优质兴业”的经营思想和“创优质、树名牌、拓市场”的发展理念,使之形成一个“创优质工程光荣,建劣质工程耻辱”的质量氛围。同时,要树立科学的、严密的质保体系,扎扎实实地落实质管责任制。从项目到每个分部工程、到工段、到班组,都要围绕工程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制订出自上而下的纵到底、横到边的质量管理网络和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使之从项目经理到项目总工程师、工段长、班组长、施工员、质安员、材料员、资料员,到每个操作工人都要明确工程质量的具体任务和各人职责。
2.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施工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首先要注重进场材料的检验与检查,确保进场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要加强施工材料的存放管理以及使用前的检验,对于受暴晒、雨水影响较大的材料要采用覆盖等方式保障其不受日晒雨淋的影响,确保施工用建筑材料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2.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前,施工企业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明确施工各部门、人员职责,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明确造成的推诿现象,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通过根据自身管理结构与工作流程特点的、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适用性。避免照搬其他企业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造成的质量管理工作不能适用于实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4落实土建和机电安装
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施工文件及图纸,认真地了解与熟悉各个接口,并制定出多种可能引起接口部位质量问题的预防性措施。在土建结构施工过程中,机电工程可同时开展穿插管线预埋工作,以便于在施工现场及时协调解决安装、土建工序间出现的配合矛盾。在每一接口界面的施工过程中,要由专人进行协调,以便于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与权限,确保业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应当预留出设备的进入孔,再由安装相关工种在现场确定由土建留孔。暗设箱盒的安装,要随土建墙体进行施工。各电气开关和门开启方向间的相互关系,暗埋线管过密可能对梁扳造成的影响线管施工当中的堵塞,卫生间等处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和施工后卫生洁具间的位置等,都要全面考虑。机电施工人员在设备与系统安装结束之后,应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试运转及其系统调试。
2.5把握住工程竣工验收关
竣工验收,是基础上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倒泛水、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主要是现场实测,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和技术上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需要施工过程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注重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有关人员的培养,以此作为基础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效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锋,公晋芳.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2]范贤辉.再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2007,(1 4)
[3]吴恒辉,李桂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
关键词:质量检测;工作性;处理措施
1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的正处于发展高峰期,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不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的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对砼质量不够重视,将会带来巨大的代价。要判定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就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处理。
2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2.1工作性
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结构性能根据不同结构应满足相应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和温度的不同要求。普通混凝土的工作性是用坍落度来评价的,但对高性能混凝土来说,由于用水量少,水胶比低,掺有高效减水剂和矿物细掺料,使拌合物呈现出:坍落度大、粘度大、均匀性好(不离析、泌水少)的特点,而且多数是泵送施工,有的还是免振自流平施工,粘度的影响就十分突出,因此单靠坍落度一项指标就不够了,这需要一项表征粘度大小的指标,目前国际上已提出了很多种测试工作性的新方法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有L形流动试验,O形(或V形)漏斗试验、充填性试验、钢筋通过性试验、砂浆流变试验等等。据反映,上述方法尚不理想,正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
目前国内一般的作法是:坍落度试验
先按正规试验方法,测出坍落度S与扩展度D两个指标;再用倒置的坍落度筒,测定筒内拌合物自由下落的排空时间ts。这就是粘性指标。泵送混凝土坍落度S应在120~200mm范围,ts是粘度指标,当ts=5~25s时,表示拌合物粘度良好,其扩展度D值宜>500mm,当ts25s时粘度又太大,都表示粘度不好工作性差,需再作调整[2]。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比度还重要,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对仅要求高流动性和高可泵性时,坍落度应大于180mm;要求免振时,坍落度应大于250mm。拌合物应体积稳定、不离析、不泌水。
2.2强度
对现浇混凝土,24h标养试件抗压强度≤12Mpa,目的是为了提高抗裂性,28d标养试件与28d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均要求满足设计要求,56d标养试件抗压强度要求≥110%设计强度值,对预制构件(如轨枕,电杆,预应力梁等),其28d标养与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56d标养试件强度要求≥110%设计强度值[5]。
2.3耐久性
混凝土6大耐久性指标是指混凝土的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抗碱骨料反应性。混凝土抗裂性以抗裂试件侧面出现裂纹越晚、裂纹宽度越小为越好;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设计的规定;混凝土的抗碱骨料反应性能应满足设计的规定: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小于3kg/m3外,还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并应证明抑制有效;抗冻性大于F200次;抗渗性大于P20[5]。
3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结构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相关人员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4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并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平行检查和旁站监理,如发现有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或事项决不迁就,并及时要求施工方整改,该返工的要彻底返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结构性能有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士元,蒋家奋,杨南如,周兆桐.近代混凝土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张明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3).
[3]王培民.新型和特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性能检测实用手册[M].中国建材出版社,2004(2).
[4]陈肇元,赵国藩.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蒋协炳.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6]王前,张鑫,张维汇,王有志.混凝土性能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J].济南大学学报.2005,(3):261-262。
关键词: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监理措施
公路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部分,它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障公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而填筑施工在公路路基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路基施工质量,防止出现下沉、变形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填筑时一定要注意填筑材料的选择和压实度的控制,必须保证其控制在指标以内。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质量不过关,因此,加强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及采取相应的监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公路路基工程中填筑施工的主要方法
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填筑施工是指把通过检验合格的路基填料运送到路基面上,并逐层的进行填充铺平碾压将其密实在路基表层的一个过程。路基的填筑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即混合分层填筑法、水平分层建筑法、横向分层填筑法及纵向分层填筑法。
1.填筑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①在进行填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路基,不可为了缩短工期时间而一次性完成填筑压实施工。
②在作填层宽度设计时,所设计的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填土宽度,切实际压实的宽度要大于设计的宽度,以利于最后的削坡施工。
③要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来进行路堤的填筑,当出现原地面不平整的情况时,应在最低处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都要经过压实,在检查其质量符合规定之后,继续填上一层,以此类推。
④对于路基纵面坡度大于12度的地段,可以使用纵向分层法进行施工,沿纵坡分层,并逐层填压,使其密实。
⑤高等级公路中的横坡陡峻地段实行半填半挖路基的方法,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的宽度不能小于1米。
⑥在填筑是,把不同性质的土质分开进行填筑,不可以混填。每种填料层的累计厚度最好不要小于5厘米。
2.填筑施工的技术要求
高等级公路填筑施工中混合料的颗粒径最好不要大于10厘米,一般公路的混合料颗粒径最好控制在15厘米以下。混合料要符合风化程度规定的标准,填筑的方法主要包括分层压实法、竖向填筑法即强力夯实法。
①分层压实法
这种填筑方法是在施工中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它能有效的保证被填筑路面的质量。在一般的情况下,高等级公路的的路基工程填筑施工都是采用分层压实法。填筑作业是由最低层开始填筑,然后逐层的进行水平填筑,每一次都是先用机械摊铺混合料,平整作业之后,在用混合料将缝隙填铺,并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②竖向填筑法
这种填筑方法主要用于二级或二级以下的公路使用,适用于在陡峭的山坡或需要大量挖掘作业的路面。
③强力夯实法
在采用强力夯实法进行填筑作业时,需要将填料于铺实同时进行,进过数遍的压实,还需要对夯坑实施回填。
三、公路路基工程中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路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现特征为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压实度主要是指工地上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实验所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做好路基压实度,是保证整个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的重要要素之一。
1.施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①严格选用混合基料
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对土质和CBR值进行试验,选取合格的路基填料,那些不能满足要求的填料绝对不能投入使用。并根据设计要求,来进行施工放样,做好临时坐标点和水准点的记录工作。
②做好施工前的组织工作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施工组织在施工中的分配,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和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把高填放段作为优先进行施工,并保证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
③做好施工前的排水工作
在路基的两侧做好排水系统,以利于有效的将水排出。地基一般都为粘土、黄土等一些细小的土粒,在干燥的状态下,有较强的承载力,如果受到水的侵泡,很容易形成翻浆,导致路基下沉。
④做好施工期的勘察工作
在具体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详细的了解施工路段的地质情况,对重点施工地段做重点现场勘察,根据勘察结果进一步完善设计资料,及时纠正上面出现的错误,并作出妥善处理。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①路基使用土的控制
路基的修筑是一般常用的天然土,在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对自然土壤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指导施工路基路堤检验转换为填筑成品,从试验结果分析:细土颗粒,其相应的回弹模量低,和沙质土弹性模量是比较高的,在通常情况下,这就是沙质土壤好的公路填筑材料。
②压实度的控制
土壤在压实过程中,具有最佳的含水量才可以达到最大密度。因此,在路堤压实过程中,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当含水量过大时,应该压实晾干,等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碾压。施工过程中应连续运行作业,减少降雨及太阳对施工的影响,防止土壤水分含量发生重大变化。
③施工强度的控制
路基工程中压实程度的可以反映路基各层强度及韧度,当符合规定要求时,路基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满足要求,路基的施工技术要求并不复杂,只要在施工中严格执行规则,认真、负责,就一定能够生产高质量的道路。
四、公路路基工程中填筑施工的监理措施
1.禁止填入不合格的土
填土没有经过选择,把表层土壤,腐殖质土草和不合格的土填入方路基,会由于路基的强度不均匀,导致压实标准不达标,甚至出现沉陷等质量问题,虽然面积不大,但也带来一定的损害。预防方法是坚持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划,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不允许不合格土填入路基。
2.确立正确的填筑方法
施工方法不当,压实程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会使路面产生病害。预防和控制施工方法,不同土壤用不同的填筑方式。在对不同土壤压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标准实验的准确性。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并运用到施工指导中去,以确保了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要求对各层土壤的厚度、紧密度均匀进行定期检查,坚持桥梁涵洞周围的规范填写,保证达到压实标准。在填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碾压
压实度是不标准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为了赶工期,导致各层土壤的厚度太厚;没有在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进行压实施工。主要从三点提出相应对策:①在思想上要求施工人员必须重视压实质量,严格控制层和最佳含水量;②依照“先快后慢”、“先边后中”、“先轻后重”、“轮迹重叠”及“夯击次数足够”的原则和要求,组织压实,做到无泄漏、无死角;③根据标准进行检测,不合格者应及时采取补救或返工,每层压实后应检测。
结束语:
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过程中基压实等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其技术要求难度不大,但施工工艺非常复杂。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与安全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只有在填筑施工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总结经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这样才能保证路基的压实效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施工质量,从而使整个公路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德云,彭富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1)
[2]侯岩峰,魏正叉.公路项目质量管理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1)
[3]裴东梅,刘涛.浅谈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11(24)
[4]黄荣选.高速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9)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管理办法;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tion acceptance, more related to the use of user result and even the personal safet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blind shoddy jerry, lea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frequency, not only caused a great economic losses, more be called "shoddy school" engineering triggered a bad social effect. So, must be carefully analyses the quality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and a set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stri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ome quality problems;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从立项、筹备、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经历了多个环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过程,由于建筑工程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根据其内容一般划分为: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三大门类。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许多,不仅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误差而造成质量事故,更多的外部因素如地形,地质,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设施设备,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法规等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反应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以及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的总和。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GB/T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定义及要求,在我国范围内进行的项目建设,必须执行该标准进行施工质量评价及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依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和特性按照工程部位系统的分为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以及安装工程等五个部分。
二、建筑工程质量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相对于其他的工业产品生产,建筑工程有着特殊的质量特点:①建筑工程由于其特有的单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自身特定的地质地理环境、设计使用要求和周边系统小环境,因此不像工业产品那样具有统一的标准和控制管理手段可以流水线生产。②建筑工程的不可逆性。它的单一独特性注定了他只能是一次性的生产过程,其质量控制也只能是不可逆的唯一过程。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往往由于非标准化生产及人为因素造成。④单一成本过高,不存在废品和残次品概念,无法被放弃,只能在质量问题上慎重处理、严格控制;⑤出现所有的质量问题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修缮,不存在降级使用。
国家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质量应实施目标管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该制定目标,进行质量策划。而其中实施创优的工程还应该在承包合同中明确质量目标以及各方的权利责任。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工程项目的工序质量管理,重视管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根据每个工程部位及系统的不同,应该按照工程质量的特点,从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限值实测及观感质量等五个方面严抓评价及管理。目前建筑工程质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权责较为突出的问题:
1、设计单位设计问题:①设计不足造成基础沉降。设计单位忽视地质勘察及设计准备工作,未能按工程地基特点进行设计运算,控制沉降系数,对应力裂缝没有考虑相应的结构处理措施,使建筑物沉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建筑物基础整体沉降、不均匀沉降和产生裂缝。②设计错误造成变更过多,延误设计周期及施工周期。由于设计基础及提资环节的错误造成的图纸无法施工,而且在图纸会审时未能发现,设计错误问题要到施工过程中才逐步发现,容易造成窝工及返工现象。③部分设计人员跨专业设计,不熟悉专项标准,比如消防设施及配套标准等,部分土建设计专业人员未能准确理解,导致设计时出现无法满足消防要求的布置。
2、施工单位管理问题:①施工单位管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素质低,管理水平差,无能力保障施工质量措施的实现。②施工记录遗漏、遗失,甚至未做记录,到竣工验收时临时补齐,造成施工过程各控制点原始资料无法反应真实质量控制情况。③材料质量控制不足。材料进场时没有进行严格检查,部分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缺少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④基础验槽、钢筋隐蔽及混凝土浇筑等隐蔽工程未按照要求进行隐蔽验收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导致竣工验收无法补齐检验检测资料。⑤未严格遵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缺乏检验手段,遗漏施工工序。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足,如焊工等专业岗位任用非专业人员,技术岗位没有持证上岗或者一证多用。
3、监理监管责任:①专业水平不足,组织图纸会审深度不足,未能发现图纸错误。②对隐蔽工程及大面积混凝土施工验收及旁站监控不足,导致发现问题无法弥补。例如大型混凝土的空鼓及沙砾现象等,均是监理工程师监管不到位的结果。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要严格抓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则必须从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及确保施工方案最优化等几个方面作出统筹管理,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办法。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各相关单位应通力配合,严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充分发挥住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积极性,通过完善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推进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和集中攻关,集中解决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单位个环节问题,鼓励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通过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配合国家标准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颁布相应的实施细则,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法,通过制定相关防治导则、办法、指南、措施等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全程涉及地基与基础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给水排水和采暖工程、电气工程、通风与排烟工程、电梯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和建筑节能等环节,各个环节具有各自的专业性和独特性,除了使用自身的行业标准外,也必须归属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体系范畴,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同类建筑产品施行产业化标准模块设计及施工方案。例如变电站、普通民用住宅等可以采用同质设计方案的建筑工程,应该采取标准化模块设计,让建筑工程逐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做到设计标准化、系列化,建筑施工集约化,项目投资社会化、多样化、专业化,最大程度上规避单一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4、引进国际建筑工程建设先进经验,创新发展我国住宅建设科学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5、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协调努力,严抓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履行相关质量职责,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及保修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尽快查明原因并督促采取措施进行修缮。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设计文件必须满足抗震、建筑节能、日照、采光、隔声、通风等需求,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必须满足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设计成品必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各专业行业相关规定。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通病。
施工单位必须对项目实施定期、有效的质量检查和管理,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标准和防治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进行有效实施。
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通过施工图审查的设计文件,包括重大设计变更重新审查后的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监管。将建筑工程结构质量、使用功能、节能和建筑材料抽检作为监理工作的控制重点,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旁站监理和见证取样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对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要求进行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做好相关的分部检验。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各个环节问题的处理工作,让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办法必须全面落到实处,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星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与控制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2期
【关键词】 住宅;监理;质量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筑科技技术的进步,住宅工程已形成商品市场,进入了千家万户。为确保住宅工程的建设质量,作为监理人员应把消灭住宅建设中的质量通病看做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在住宅监理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质量通病的出现。所以,如何做好质量监理工作,是每一位监理工程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
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按制定的质量体系和机制有效运行是监理工作的基础。隐蔽工程覆盖前应进行检查验收,未经监理认可和批准,承包人对工程任何部分不能覆盖。对已经发生的质量事故按规定的程序及时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督促承包人写出质量事故报告,落实事故处理方案,通过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强化承包人和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体系,共同构成多层次质量保证体系和建立施工质量的层层监督检查制度。对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审查,以达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2.1 图纸会审在图纸会审前,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对图纸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以熟悉设计意图、结构处理、构造要求、施工中难点、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看施工图中的标高、尺寸是否统一,土建工程与水电暖安装是否协调,图纸内容是否有缺项或遗漏。尽可能多地在图纸会审中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在以后的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扯皮。
2.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并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上报监理审查。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重点审查以下内容:施工单位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保证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是否有利于保证质量,特别是要对场区的道路、排水、材料堆放、给水、供电、混凝土供应及主要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布置等方面是否方便施工;专职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工种是否有资格证、上岗证;主要施工组织技术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是否可行,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施工顺序是否合理,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到位等;施工安全措施和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是否健全可行。
3 把好三道关,设置并控制好重要的质量控制点
3.1 把好三道关
3.1.1 把好原材料的进场关。要做好工程质量控制,首先要把好原材料的进场关。项目监理部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进场时必须严格把关并及时报验,审查其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建筑材料备案证明、检测报告等。需复试的材料经监理现场见证取样后送专门检测部门进行复试,并将复试结果及其它质量证明文件随《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报项目监理部签认。不合格材料或未经报验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并要求及时清理出场。
3.1.2 把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关。对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及隐蔽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并向监理部报验,专业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测、核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并准予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隐蔽检查不合格的工程,应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自检合格后再予以复查。
3.1.3 把好竣工验收关。竣工验收前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对单位工程进行预验,各专业监理人员对各单位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发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建设单位了解工程实际、施工单位整改和专业监理人员监控的依据,同时对施工单位准备交付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要求真实、客观并符合北京市档案管理要求。待竣工资料核查无误、预验时提出的问题整改完成后,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确保手续齐全、程序合法。
3.2 设置并控制好重要的质量控制点
除进行正常的质量控制外,本工程设置了两项质量控制点。
(1)屋面、卫生间地面防水的控制。在住宅工程中渗漏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特别是对已经交付使用的住宅工程,如果出现渗漏现象,将会影响其使用功能,用户十分反感,维修难度也大,所以防水工程就成了住宅监理工程的重点之一。具体操作中,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审查防水施工方案。②严格审查防水专业队伍的资质和施工操作人员的上岗证。协助建设单位选择施工经验多、技术水平高、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强和社会信誉好的专业队伍。③严格把好防水材料进场关。防水材料进场之前,监理工程师认真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各项技术指标均要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材料进场之后,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地对材料实物逐一进行检查。④把好基层砼质量强度关。屋面及卫生问基层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对计划设置的施工缝应严格按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施工。基层完成后,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一次漏水检查,发现漏水必须查清位置,处理合格并签认后才进行基层抹灰和防水层的施工,以便形成道结构防水层。⑤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防水规范要求进行防水层的施工。屋面卷材铺贴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卫生间地面防水涂料及基层处理剂涂刷符合规范、设计要求。防水工程完成后,采用屋面淋水(卫生间蓄水)试验进行检查,确定不积水和不渗漏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外墙铝合金门窗的控制。外墙铝合金门窗问题集中表现为渗漏水和抗风荷载不足,严重者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铝合金门窗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①对已施工的主体结构进行复测,要求门窗设计单位按实际尺寸进行微调。②检查门窗洞能否满足铝合金窗的避雷要求,若满足不了,必须采取补救技术措施。③详细审查门窗加工图,确认其细部设计满足使用要求。④检查所有材料零部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尤其是安全玻璃的使用部件。在该工程的监理中,监理工程师曾发现有多处安全玻璃存在使用混乱问题,后经详细检查全部落实解决。⑤检查门窗框四周安装固定的膨胀螺栓和定位片规格、间距和锚入墙体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梁柱板工程
4.1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1.1 模板安装完后,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现场监理人员按图纸要求对位置、标高、尺寸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验收。要仔细查验模板缝隙,如发现缝隙过大,即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封堵。
4.1.2 严禁使用废机油做脱模剂。脱模剂要涂刷均匀,防止漏刷。涂刷前要清净模板表面垃圾。
4.1.3 拆模时问要依据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不同环境条件下试块强度进行推算,拆模前要经监理同意方可按规定程序进行拆模。
4.2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2.1 对进场钢筋要查验生产许可证或准用证,认真实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加强现场检测,发现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取样复试,并仔细查对质量保证资料,做好原始记录。
4.2.2 钢筋断料时,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查验;钢筋绑扎时要对规格、数量、位置及锚固长度、接头位置进行校对。
4.2.3 混凝土浇捣前,仔细检查垫块、钢筋限位、撑脚设置到位情况,如有遗漏及时补设。钢筋绑扎重点检查接头位置、接头,重点是十字接头、梁柱端部接头,墙、板、梁交接部分等处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4.2.4 对有抗震要求的地区,一般要求箍筋弯钩角度为1350,平直长度大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3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3.1 严格控制配合比,执行用料过磅的规定,控制加水量及搅拌时间。对商品混凝土应核查其配合比、材料及外加剂采用是否合理,并不断检查坍落度,严格控制中途加水。在混凝土出泵前罐体不应停转,并按批量要求留置试块。
4.3.2 混凝土振捣要按程序控制达到密实,防止漏振、过振和振捣不匀,厚度较大的构件应分层振捣,节点钢筋密集区域应配合采用人工振捣。为防止裂缝出现,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及墙体应合理设置后浇带。
4.3.3 混凝土浇捣前,应仔细检查钢筋限位及绑扎情况,注意保护层是否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应按程序进行,不准在浇注面上走车及卸料;检查是否按规定留设施工缝,施工缝部位作基层清理,做好冲洗和接浆。
5 结束语
建筑业在我国综合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完成质量如何,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所以,搞好住宅工程的监理工作,确保住宅工程的质量,意义十分重大。做好工程监理工作.就要发挥监理在安全及文明施工控制中的督导作用,充分调动参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相信通过不断总结监理经验,坚持“公开、公平、科学、诚信”的监理原则,定会建造出更多的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 文丽云.如何管理与控制建筑工程质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1).
[2] 张桂林.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5).
关键词: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每年国内都有众多的建筑项目投入施工,在建筑业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结合理论和实践,探索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和成本管理水平,实现建筑企业的建筑质量和经济收益的双赢,已是当前建筑行业的迫切需求。
一、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构成
施工质量很难实现设计图纸规定的质量标准,这就导致为了符合规范标准必须要的返工维修,这就导致在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时,就不能够简单的按照设计图纸的设计来计算费用,而是由标准成本和损失成本组成,标准成本又叫做控制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而损失成本则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指的是为了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而进行一系列预防措施的成本,比如针对施工单位的培训,工序控制,新工艺鉴定试验等费用。鉴定成本则是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人力物力对工程本身施工质量鉴定,材料鉴定以及相关施工设备的完好度鉴定的费用,比如施工工序检验费用,工程质量验收费用及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测费用等。而内部损失成本主要包含的范畴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建筑设计时指挥不当,急功近利,操作不当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比如停工整顿费,返修返工费,事故处理费用等。对于外部损失成本则是建筑项目交付使用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维修费和诉讼打官司的费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成本往往和施工质量存在着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通常来说,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必须的,而且应该加大投入的,如果这两个质量成本控制得力,那么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这样看起来前期投入的质量成本较高,但是最终核算下来,是最低的,否则一旦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失控,那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亏损,前面所说的乌克兰高速公路烂尾工程就是前期成本预测不准,再加上国内建筑单位不重视质量成本控制,导致的严重亏损。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主要构成是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外部损失成本,这四种成本会形成一个曲线关系,又被称作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越低,那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往往会越低,由此导致的内部,外部损失的成本就会越高,相反如果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越高,只要方法得当,其工程质量往往也会越高,相应的内部,外部损失成本就会越低,但是质量成本越高,就会导致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竞争力越低,所以在实施质量成本控制时,自然不能够无限提升质量标准,而是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以及内部,外部损失的总和达到最小,这样企业所获取的利润自然就会越高。
三、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关系实施对质量成本的优化
质量成本优化目的就是实现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以及外部损失成本总和达到最低,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自然不是凭空想象,一般是在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所以质量成本的优化,也是建立在技术过硬的建筑施工企业基础之上的。在实施具体优化时,应该根据以往的质量成本数据资料来进行相应的模拟质量成本的特性曲线,通过逐步调整对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从而实现四大成本总和的最低。当然这种模拟显然是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的,对于正要实施的建筑工程往往只具备参考价值,并不具备制度属性,可以以此为标准贯彻下去,因为建筑工程地点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气候的不同等诸多可变因素,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质量成本,所以其原先预测的最佳质量成本控制点和实际的最佳控制点会有一定的偏差,此时就应该通过成本变化的规律,结合当前施工的条件和现状,采用不断逼近最佳控制点的方法来实现最佳的质量成本控制。
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管理
(一)对预防成本的管理。预防成本费用的多少和质量标准高度是成正比关系的,预防成本越高,相应的质量水平就越高,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避免建筑工程质量灾难,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需要投入的成本就是预防成本,合理的预防成本能够有效的降低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成本,也就是减少因为质量故障问题导致的一系列的成本,所以相对于整体质量成本的投入,预防成本的合理投入,所获得的性价比是最高的,那么就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对预防成本的管控,来提升预防成本的效益。其一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升施工单位从领导到员工的质量意识,在日常施工生产过程中,应该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够一味的赶进度,创效益而忽视施工质量;其二通过技术培训,来提升施工员工的施工技术,因为技术是保障质量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使用的培训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其三就是质量培训和技术培训应该要坚持,持之以恒的去做。由此可见,预防成本的管理控制的核心就在于对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能够提升施工质量,而施工质量的提升就能够进一步降低预防成本的产生。从而有效的管理好预防成本。
(二)对鉴定成本的管理。鉴定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鉴定所产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整个工程结束验收鉴定的成本,其实如果做好了第一种的质量鉴定,那么最后的验收成本就能够降低到最低,所以在对鉴定成本的管控方面,其核心的控制内容就是对一个个施工工序及过程环节的控制,因此,再施工前,将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都应该形成制度文件,除了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贯彻实施之外,还应该有相应的质量鉴定部门全程跟踪鉴定,发现问题立刻解决问题,不引入不良结果,不流出不良结果,不制造不良结果。再鉴定成本中,检测成本是最大的一部分,有效的检测能够帮助只来那个管控人员的质量鉴定,比如材料的检测,设备完好度的检测,参数的检测等等。
(三)对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管理。这方面的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其核心只要做好了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管控,那么造成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很低,产生的成本就会很低,但是这不表明就可以忽视对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的管控,因为再好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控制也没有办法将内部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消除掉,那么一旦发生,就应该及时的再次进入预防和鉴定成本环节控制,来实施对工程的修复,这样经过再次的循环,就能够彻底的消除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成本。
(四)防范质量成本投入过大导致的浪费问题。再施工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里面,防范质量成本过剩或者浪费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为从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中我们知道,质量成本最佳控制点在于合适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这两种成本投入越高,工程质量就会越高,但是对于某些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是有一个标准范围的,如果高于这个范围那就早晨了质量成本的浪费,所以在质量成本管理上,就应该避免这方面的浪费问题。
(五)实施PDCA循环模式实现对整个施工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PDAC是当前最为主流的质量成本管理模式,质量成本的管理是动态的,而不是仅仅通过结合经验数据整理出来的看似完美的质量成本管理,因为在实际的质量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变化的因素,导致计划不如变化,所以通过PDAC循环模式的质量成本控制模式就成了必须了,下面就来具体探讨如何做好PDCA质量成本管理模式。
结束语:对于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除了细分质量成本构成,通过对细小环节的控制来实现管理之外,同时也要不断的融入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由此不断优化质量成本的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依然能够保证建筑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控制与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探析
1 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核心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包括施工图纸涉及是否科学合理,施工材料选用是否恰当安全,使用施工材料是否得当,施工监管是否严格,施工后的检查是否彻底和和认真,维护和保修服务是否到位和及时等等。但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是建筑施工监管,即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检查。施工活动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它是指建筑施工者按照建筑图纸的设计要求和说明,通过有效组织的建筑活动,将建筑蓝图建造为建筑物实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是否过关,影响到建筑物是否有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耐久性。因此,对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是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管的核心和重点。
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具体有以下三个内容。第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做好检查和审查施工图纸的工作,寻找出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质量不足或漏洞,熟悉图纸的各个部分,并按照图纸编制和组织施工技术方案,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设计方案来完成。并且要制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制度,实施责任制,将质量控制的各个部分落实到人。其次,对建筑施工的材料、设备、机器、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保证这些硬件设施的安全性。建筑单位内部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建筑质量保证体系和自检体系,对这些硬件设备、构配件、施工材料进行逐一检查,保证其质量过关,不掺假掺杂。第三,具体是施工过程要做好施工技术安排工作,在具体实施中,能保证每道环节都严格按照涉及图纸的要求和技术规范来实施。施工者和施工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都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于隐藏工程和建筑的重点部位的质量监管一定要到位,做到不留隐患,不进行返工。当某一道工序出现质量问题时候,及时处理。在确保这一道工序的质量过关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 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影响,在进行建筑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时,指的是对建筑施工的内部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内部因素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员素质。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在建筑工程中,是工程的实施者、决策者、管理者、审查者。在具体的建筑活动中,建筑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包括建筑图纸设计者、建筑工程管理者、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项目工程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等。这些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其心中的质量意识是强还是弱,直接影响和决定这建筑工程质量以及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管理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建筑工作人员的施工作业能力、实践经验、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筑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专业水平等。
2.2 施工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建筑一定离不开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所以,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筑材料。这包括:建筑材料本身的质量是否过关,其是否是残次品或劣等品;建筑材料的选取是否适合,采购和试检检验是否按要求进行;建筑材料的运输保管是否合理;在建筑施工时,是否“材”尽其用。另外,在建筑施工时,不免会采用一些新材料,施工人员对这些新材料的了解程度有多少,是否会使用和加工新材料,新材料的选取和使用是否恰当,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一环。
2.3 工艺和方法。这里的工艺方法主要指出实际施工操作外的技术方案、标准、文件,组织设计,技术档案和资料等。这需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重视符合技术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的建立。图纸的设计是否合理和符合规范,对技术信息的掌握是否灵活,信息储备是否丰富、使用,检验、计量等技术服务工作是否做得好:这些多是影响建筑工程全过程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方面。
2.4 管理因素。一个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管理层起着确定性作用。因此,其实际上也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全体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否树立严格的质量监管意识,管理职责是否明确,管理的方法是否可取和得当,质量管理计划是否周全,管理人员是否有明确、统一、清晰的标准,质量管理制度和保证措施是否合适和到位,这些均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
3 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怎样进行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能使企业更科学、严格、合理、高效地对工程进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具体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3.1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形成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形成标准化,避免失误,提高质量效率的最好形式。制度的健全需要循序渐进,但落实则需要严格和切实。建筑企业首先要建立一套全面细致、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阐明质量为本的宗旨,明确工作职责。另外,企业要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建筑生产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最好能建立一套类别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质量培训体系。可以采用定期讲课和班前技术交底、班后质量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行业出现的新产品、新工艺要及时掌握其信息,派专人学习。对外单位做出的精品建筑,可以观摩学习,集中讨论,提高自身建筑的质量。
3.2 开工前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各个建筑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在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要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全过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方案。这些指导工程进行的纲领性文件的编制,要重点突出,对特殊或薄弱环节和关键的施工过程,制定尽可能详尽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对于分项工程来说,做好各个工程的书面作业技术交底工作,讲清楚作业对象、操作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3.3 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上文已经提到,建筑原材料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所以,在建筑实施过程中,决不能忽视。首先在原料的选购上,要采购质量过关的原材料以及构配件。将所需的所有可选择原材料以及构配件进行列表,将各原料优缺点进行比较,再与实际结合选择最优种类。因为有些原料可能受到风雨、光照等影响,对原料的运送和管理也十分重要。
3.4 实行上岗证制度。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作业。这些人的管理,需要执行严格的上岗证制度。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是经过特殊培训的,其经过考评,合格后才能拿到上岗证书,独立上岗进行操作。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这部分人群做特殊的关照和管理。管理人员最好注意这类人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和质量意识。定期召开质量总结或质量表彰大会,对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以形式多样的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质量意识,使其自觉地为企业的质量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3.5 在工程的竣工和使用维修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工程,有关单位应以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施工图等为主要依据,对工程进行验收。在维修保养阶段,工程竣工验收后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防水及其它土建工程,等项目,勘察质量缺陷,负责维修。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一环。建筑的工程是的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形象,更重要的是其影响到居住着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施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Abstract: how to arrange quality control investment and to bring the cost as little as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quality, so as to get th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 i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st cost structur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st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st 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建筑市场招标日趋激烈, 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 施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否则就无法避免被市场淘汰的结局。提高市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 而质量与成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质量的提高是受成本制约的, 提高质量可使质量故障损失减少,但同时又会加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面的费用,使预防控制成本增加, 如何合理安排质量控制投入,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达到满意质量,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质量管理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
工程施工质量成本是指为了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四部分组成。
质量成本中的控制成本与符合性质量水平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先期投入的控制成本,内、外部损失成本原则是结果成本。就其性质而言,内、外部损失成本纯粹是一种浪费,是真正的损失。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质量管理上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要完全避免损失是做不到的。然而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若能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是可以做到使质量损失成本大大下降的。为达此目的,就必须加强预防措施和质量鉴定活动。把握质量成本各子目之间相关性变动趋势,就能够自主调控质量成本的费用分布及其各成本子目之间的比率关系,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降低其中某些子目的质量成本,从而优化质量成本结构、降低质量成本总额提供可能。
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措施
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准备、 施工生产、 竣工验收和客户服务的全过程,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的过程控制非常复杂,质量损失成本源具有的复杂性的特征,其质量损失成本原因涉及施工的各个方面。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有如下的几种基本策略:
1、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要正常、 有效的运作需要组织保证。质量管理部门是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主要推动者;财务部门是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重要支持者, 有了财务部门的支持, 质量成本管理才能顺利的进行; 总工程师、 安全部门和项目经理对质量成本管理的推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改变质量成本管理方法。
施工企业应改变质量成本管理方法,以预防工作为主, 从问题的源头着手, 把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点放在设计和培训上。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 提高预防缺陷能力, 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品的发生, 更好的发挥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企业创造效益。
3、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计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使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效的支持质量成本的分析、 报告等活动, 企业必须让所有相关人员认识到质量成本核算对于质量改进的重要性。
4、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
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出现质量问题后去追究某人的责任和进行处罚,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或者是一旦出现问题时能尽快予以消除和避免再次发生。为了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方法。
5、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 程序化、 易于操作, 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 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1、建筑材料费的质量成本控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费是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的控制重点。由于材料费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 60 %左右, 所以, 材料的质量控制一定要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 规格、 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 建立严格检查验收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台账, 实行材料收、 发、 储、 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2、建筑人工费的质量成本控制。工程质量的形成要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 操作人员、 服务人员的共同劳动的限制,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的主体, 其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 17 %左右。质量成本控制,应从人员费用支出方面入手,注重促进建筑质量和人工效率的综合作用。要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政治思想、 劳动纪律、 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从确保质量的前提出发,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成本管理培训, 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实行施工质量报酬挂钩制度, 以促进施工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机械费的质量成本控制。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对施工项目的质量、 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成本的 7%左右,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选用方面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建筑结构形式、 机械设备性能、 施工工艺和方法、 施工组织与管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 保养、 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特别考虑到施工质量成本的要求, 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达到 100 %, 始终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使施工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4、施工间接费支出的质量成本控制。施工间接费支出一般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 11 % 左右。它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故障成本中的罚款、诉讼费用等项目。工程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 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工程质量成本的控制涉及到施工安全问题, 绝不能因控制费用开支而减少安全措施的投入。要实施质量成本控制, 就一定要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 转向事前控制。真正做到事前预防、 事中控制和事后检验、 反馈信息的有机结合, 将施工间接费用控制在公司质量标准成本要求的范围内。
5、施工过程方法的质量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是指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工艺流程、 组织措施、 检测手段、 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在施工中, 往往会出现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 影响质量、增加质量成本支出的情况。为此, 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过程实行监督控制,严格按照合同进度展开施工, 应紧紧围绕影响质量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 如人工、 材料、 机械等, 采用 P DCA循环法的方法进行施工质量成本的全过程、 全员、 全额的全面质量成本控制。要加强质量成本的事先计划预测, 事中执行检查控制, 事后反馈总结改进, 将质量成本控制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工程项目的各个领域和角落, 真正达到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辉. 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0,(08) .
[2] 刘步泽. 谈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J]. 山东文学, 2010,(S1) .
[3] 方宇新. 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J]. 知识经济, 2010,(19) .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市场口碑的关键。如何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开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因此,笔者以自身经验出发,通过多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和论述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方式与重点
一、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1、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管理
1.1、管理方法是包含整个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管理。技术文件是建设项目施工的依据。为了确保这些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工程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文件资料目录清单,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文件资料实施动态管理,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每个项目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图审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图纸会审贯穿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之中,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后必须详细整理及确认,并分发给图纸持有人,让施工图在变成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为施工生产提供准确的依据。
1.2、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技术方案交底是工序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必须将技术方案交底作为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控制。
2、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
环境管理是指工程技术环境的监控及现场管理环境的监控。由于环境因素具有多样性,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所以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十分的显著,复杂多变,如临近河边或水源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暴雨、酷暑、严寒都使地下水位发生大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前一工序人工挖孔就是后一工序浇筑成桩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另外,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又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必须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环境;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理布置,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实现文明施工,从而达到环境的监控,以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3、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对策。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的“三控二管一协调”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多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安全工作水平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基于系统的理念,立足于事前、事中控制,综合防范,考量项目安全工作所面对的各种不同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控措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2.1 、设计质量的控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合理的地方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2.1.1、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2.1.2、重大变更应要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
2.1.3、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查。加强图纸设计方案的审核。
2 、程质量主要由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构成。对于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监理及施工确立了力争实现“零误差”的质量目标,并在施工中通过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检查验收基本得到了实现,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项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了优良标准。施工过程中要求做到:一是:抓好各施工阶段,防患于未然。二是:对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三是: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四是:严格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严格的质量检验,往往是建筑物完美竣工的保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维护资金的投入,从而节约了成本。
2.2.1 、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指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针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等,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主要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的,另外,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2.2、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特别是建筑物结构中的基础等隐蔽工程,须及时进行检验、检查,从而确保关键部分工程质量的合格。
2.2.3 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工程建设中,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将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时的消灭。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的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指导在事先、检查在中间、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偏重事后把关的习惯。
三、结语
加强施工程序的控制管理,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控制水平。狠抓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的条件。在工程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科学管理,才能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序管理和正规管理,完善监管体系,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子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究[J].硅谷,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