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pbl教学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PBL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PBL教学法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1]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展开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它的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自学解疑—重点讲授—总结归纳。PBL教学模式是与当前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现已成为一种固定的医学课程模式。[2][3]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医学院校已试行了30多年,已引入PBL模式的国外大学其教育方法、教育体系已形成,并且大都形成了对学生与教师的评价体系。而国内的PBL教学仍处于尝试阶段,仅在少数医学院校,在医学基础与临床教学中小规模应用,尚未形成成熟的PBL教学体系,也没有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我国与西方文化体系、教育体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影响PBL教学模式在中国医学教育的效果及速度,只有深刻理解、正确掌握并运用国外的PBL教学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达到PBL教学的目的。[4][5]
二、PBL模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目前药学教学基本维持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考评侧重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严重冲突;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造成一些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基础与专业联系不够。PBL教学方法的研究是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研究,强调老师设疑,学生主动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了由教师一揽子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PBL教学法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疑,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药学知识与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药学学习的兴趣,减少了知识的遗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PBL教学模式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1.理论课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课前准备,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任课教师会布置与授课章节知识有关的任务,然后组织学生以此学习目标为起点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按照每组4—6人进行分组,并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第二,课堂讨论。学生依靠已有知识和经验自由发言,讲解、讨论并阐述尽可能多的解释和可能性,教师及时引导小组成员将相关要点合并归类,解决并鼓励提出新问题,形成师生有效互动。第三,教师总结。由于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都能作认真准备,所以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理解、运用更加娴熟,提高了学习效率。第四,课后复习。课后任课教师布置复习题,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及相关资料找出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交任课教师,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打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五,自我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依照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逐步改正。2.实验课应用目前药学实验中普遍存在实验操作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现象。PB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方式可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学生在发现问题时,以掌握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时能及时在实验课中与同学相互讨论或向教师请教,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3.考核方式的改进由于采用了PBL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考核的方式也应随之改进。笔者在药学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之外,还纳入了实验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成绩,取三者综合成绩作为该门课最后成绩。其中,特别注重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课成绩以及实验课成绩。此种考核模式,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经学生反馈效果较好,更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和水平。
四、应用PBL教学模式在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教学改革在我校的不断深入,学院系教研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PBL教学模式不断融入药学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有些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摸索改进,比如学习初期的抵触情绪、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小组内成员力量不均、小组讨论失败、教师讲评尺度较难把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地完善和改进。
总之,PBL教学模式在我校药学教学中确实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增强团队意识的作用,提升了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自学、创新、科学思维能力和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但所存在的问题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完善。而在现有条件下,应努力将PBL教学模式与我校的教学设置更好地结合,逐渐由传统教学模式向PBL教学模式进行过渡并推广,最终达到使全体药学学生受益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ZeitzHJ.ProblemBasedLearning:DevelopmentofaNewStrategyForeffective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J].Allergy&AsthmaProc,1999,20(5):317-321.
[2]AllareddyV,HavensAM,HowellTH,KarimbuxNY.Evaluationofanewassessmenttoolinproblem-basedlearningtutorialsdentaleducation[J].JDentEduc.2011,75(5):665.
[3]查晓霞,常山.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2).
[4]EChng,EHYew,SchmidtHG.Effectsoftutor-relatedbehavioursontheprocessofproblem-basedlerning[J].AdvancesinHealthScioncesEducation,2011,16(4).
[关键词]医学角与;PBL教学模式;运用
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即基于教师指导下用临床问题将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且用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结合临床实践与基础知识,将学科界限打破,基于患者问题,将学生作为中心开展的小组教学方式[1]。PBL教学模式首先应用于加拿大大学医学教育中,现如今已广泛应用西方医学教育中,且在不断完善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优势众多,可适应转型医学模式需求。近年来我国也逐渐使用PBL教学模式,虽然应用时间较短但是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教育管理者、师生均认可该教学模式的效果,且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可行性较高。但PBL教学模式应用条件较多,故而广泛使用受限。21世纪随着教育、社会及经济的大力发展,诸多医学院具备开展PBL教学模式的条件,但在具体实践方面还需考虑诸多因素。现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而后提出实践运用措施,以促进其发展。
1医学教育中运用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在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方法为对学科专业交叉予以利用,学生结合具体案例将各学科专业知识整合,且在具体案例中渗透,以融会贯通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资料收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还可培养其创新性、批判性及临床思维。具体而言,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将学生作为中心,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
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为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而在PBL教学模式中主张将学生作为中心,即以内因为主,同时外因为辅,充分发挥教师辅助与启发作用。学生获取知识不再是课本这一单一途径,而是通过自主查询资料及与同学讨论后理解与获取知识,由此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模式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充分体现。
1.2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可更好掌握理论知识,且其他各方面能力也可得到锻炼。学生围绕实际问题搜索相关信息,同时判断信息价值,分析与鉴别哪些是有用信息,而后在各类信息引导下将自身理论体系构建出来,形成知识结构网,通过不断分析、总结与反思后将其完善,且与同伴积极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判断整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表达能力均得到充分锻炼,同时也形成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1.3将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出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愈发注重创新。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更不谈对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迫与死板枯燥的课本教学相脱离,独立思考,将问题提出,且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将传统被动接受与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打破,故而学生创新性与发散性思维得以激发。
1.4增强教师对学科间的联系与理解
PBL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对教师教学技巧与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结合本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将案例合理选出,这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同时在教学期间教师适当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思考,将其积极性调动,自主分析、讨论并总结。这样不仅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亦可获得启发,自身教学素质与水平也得以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2在医学教育中应用
PBL教学模式的途径当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在医学教育中广泛开展PBL教学模式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应用时间长,已在师生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学校开设实验教学,学生也仍习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源上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难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此外,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且转变传统一对多教学模式,教师仅带小组,不仅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要求院校增加教师数量,但因我国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教师结构能力比例失调,故而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为此,各大院校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以全面深入开展PBL教学模式。
2.1完善教学环境
医学院多注重投入资金开展科研活动,忽视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PBL教学法的实施。为此医学院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基础设备,还要与时俱进,配备与PBL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设备,如扩大图书馆规模,引进更多资料,便于学生查阅;引进国内外先进教材与实验设备,开拓学生视野;确保计算机设备充足,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教学渠道。这样可为PBL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优良环境与物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现有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和整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2.2将科学的教育体系构建出来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前提为科学的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能否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是能否实施PBL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2.2.1设计教学问题PBL教学法中设计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教学成败的核心所在。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最终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何种知识;其次,设计问题不仅要将基础知识点包括在内,还应该考虑相关知识点;再次,设置问题情境时应基于真实性,同时兼具融合性与开放性,不仅便于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便于学生积累与应用;最后,问题设计好坏的评估标准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反馈给学生,将其判断与预知能力提升。2.2.2合理选择教材当前医学院使用教材多适合传统教学,编排形式为分科目、分阶段,无法将连贯的知识结构构建出来,将学生把握整体知识能力限制,同时也无法开发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PBL教学法中一定要确保知识获取的随机性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让教师将原有教育方法与知识体系改变更新,对课程结构予以优化,同时依据学生理论水平与实际经验,与临床问题、学习内容及最新趋势等相结合,与其他学科教师多沟通联系,将教师间、学科间相互支持环境构建出来,据此编制综合教材,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2-3]。2.2.3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是判断教学活动对个体与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判断教学活动即将或已经取得的价值,以实现教育价值增值的方式[4]。衡量PBL教学评价的指标为学生是否将任务顺利完成,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设计教学模式时需以学生作为主体,基于问题对教学评价意义予以明确,同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性特征、学习心态及已经掌握的水平等,更需了解学生可达到怎样的程度,如何指导才能使其实现预期目标等。2.2.4合理划分小组PBL教学法主要特点之一为小组学习,为此需合理分组。分组时可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行异质或同质分组。前者为小组成员间认知与学习水平相差较大,后者为相近。分组直接对PBL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为此需明确上述两种分组方式的利弊。异质分组有利于成员互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质分组有利于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发现问题的角度更多,一个成员的关注点可对其他成员产生启发,进而共同学习[5-6]。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分组方式。
2.3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PBL教学法无论对教师教学水平还是教师自身知识上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能力,同时组织与指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医学院应注重培养教师的组织指导能力与综合能力,多开展培训,使教师细致对待每一堂课甚至每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PBL教学法作用。同时医学院还应注重培养教师师德师风,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将其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只有自身具备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才能教育好学生,并从多个方面影响学生。
3结语
在国内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雏形初现,但面临的困难较大,问题较多。PBL教学模式高度相似于临床医学实践,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更快适应坏境,在解决问题时也能对知识点予以灵活运用,对其综合能力予以锻炼。虽然当前PBL教学模式发展仍不完善,但相信未来该教学模式会成为提升医学高等教育水平的有力方式。
[参考文献]
[1]魏东海,吴他凡,马宁芳,等.网络式PBL教学模式(W-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4,14(4):75-78.
[2]郭万刚,刘军,师晓琴,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内科学PBL教学模式介绍及借鉴[J].医学与哲学,2013,34(6):85-86.
[3]胡贞贞,周晓燕,蔡震宇,等.主线式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4(10):1889-1889.
[4]陆媛,于德华,张斌,等.PBL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9(16):1880-1883.
[5]罗昊.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7(22):182.
关键词:内科学;PBL;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15-03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医学院校一直呼吁教改以提高教学质量,内科学也不例外。本文认为,内科学进行教改的重点是教学模式问题,必须结合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自身学科特点,选用合理教学模式,选择合理的改革方向,并采取合理保障措施。
一、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而又非常重视临床实践的学科。其特点是专业知识体系庞大,临床上危急重症、疑难杂症多,常要求快速判断与紧急处理,因此内科学教学始终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如何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做到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有效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是内科学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医学教育领域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病越来越突出,而新教学模式尚在探索之中,这构成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背景。
(一)LBL教学法的弊端日益突出
目前,包括内科学在内的众多医学课程依然采取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即LBL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ning),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法,它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1]。该模式以教师主动传授系统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和掌握基本技能为主,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使学生比较快速地掌握理论知识。在具体执行中,它表现为三中心,即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非常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传授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和内在感受。客观地说,LBL教学法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它承认教师了解系统课程知识、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教师在学生心中有较高地位等情况,能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同时,LBL教学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面地传递各种理论知识,这能符合目前中国各医学院校医学课程繁多、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的客观实际情况。
尽管LBL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但它在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这就产生很多问题,其中最直接问题就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普遍觉得上课枯燥无味,容易产生烦躁和抵触情绪。此外,随着IT产业发展,医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LBL教学法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师生获取信息新渠道,学生医学知识获取渠道拓宽了,他们不再单纯依赖教师和有形图书资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师生在知识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强势地位,而LBL教学法的重要基础就是教师拥有这种强势地位;此外,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公开的教学资源,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了,对教师和现有的LBL教学模式更加挑剔。
(二)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在探索之中
国外医学界为促进医学课程教学,在20世纪后半期提出了PBL(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学法。PBL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此概念于1956年提出,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将其引入医学教育领域[2]。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授课质量,是目前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医学教育界积极引入该模式,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CPBL(Clinical 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学法。CPBL教学是建立在PBL 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运用真实病案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式学习,通过对临床病案与临床问题的分析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3]。2002年Larry K
Michaelsen又提出了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它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形式多样,主要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也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4]。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界都非常重视PBL教学模式,CPBL、TBL等教学法都是对该模式的改良或局部创新。
尽管PBL教学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在中国医学院校推行该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困难。首先,PBL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在具体执行中需要将原来的班级分为一个个以10人为单位的小组或者小型班级,每个小组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师,同时每个小组还需要相应的多媒体教室,这意味着学校需要相应配备更多的教师和多媒体教室,显然这对于当前中国医学院校来说是根本不现实的。其次,PBL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开放式教学,很难形成统一配套的教材,目前在中国也没有成型的教材,教师对于问题设计和答案解答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参考,完全依靠教师的个人经验,这就难免造成失误。再次,中国长期实行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表现自己,实行PBL教学时缺乏主动性。最后,和传统授课方式相比,PBL模式应用中教师不好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动态,学生可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在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时忽略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可能导致捡芝麻丢西瓜,造成讨论热烈而实效少[5]。
总的来看,由于PBL教学对教学资源、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中国目前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这导致目前它仍然处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阶段,短期内无法在中国大规模推广。在这种大环境下,内科学在应用PBL教学方面也处于探索阶段。
二、基于PBL的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为促进内科学的教学,必须对内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尽管PBL教学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内众多学者认为PBL教学是未来中国医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也赞同这种观点。只是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重大工作,牵涉到学科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因此必须对改革情况进行科学论证,对改革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也要谨慎。
(一)改革方向与步骤
本文认为,在内科学教学中应该积极推行PBL教学,这是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这么做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从可行性看,内科学属于临床课程,它要求学习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做基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内科学主要在大学四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已经有较丰富的医学知识积累,可以适当进行课题案例分析和讨论,运用PBL教学。从必要性看,一方面传统LBL教学的弊端不断暴露,有必要采取新的模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内科学属于临床课程,是指导学生诊治病情、提高从医素质的重要课程,有必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因此,PBL教学应该是未来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尽管PBL教学是未来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但它当前还无法在中国直接推行。原因在于除第一部分论述的以外,还包括该学科自身内容特点:目前中国各医学院校现行使用的《内科学》教材,内容包括内科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内容庞杂,而基础教学学时一般只有短短的70-80学时,师生均普遍反映课时不足,PBL教学又需要较多的课时作保证,这就存在课时量不足的矛盾。和PBL教学相比,LBL教学具备教学效率较高、对教学资源要求较低、已经形成一系列标准化模式等优点,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内科学教学中LBL教学还将被继续采用。
综合考虑,本文认为,目前在内科学教学中还不具备用PBL教学法完全取代LBL教学法的条件,因此内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分两阶段走,其中第一阶段属于过渡阶段,它是在改良和继续使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逐步探索PBL教学实践并逐步推广,它需要长期的探索;第二阶段是逐步用PBL教学取代LBL教学,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当前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属于第一阶段,改革的内容就是探索LBL教学和PBL教学的具体运用情况,为此一方面要确认分别适用于LBL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探索如何运用这两种教学法进行具体授课。
在确定教学课程内容方面,本论文认为,每种疾病的概况、定义、发病机制等主要是理论的阐述,知识面过多过碎,也无须案例支撑,因此适合采用LBL教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内容,主要是临床知识部分,可以结合医生自身工作实际,采用PBL教学。此外,对偶发性疾病、少见病等内容适宜采用LBL教学,对一些常见病、典型性疾病等特别重要的知识内容,可以适当采用PBL教学。
在进行课堂授课方面,本文认为,应用LBL教学时应该努力适应当前变化的教学环境,尽量减少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从教师到学生单向传递的弊端,努力考虑学生需求并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尽最大可能地改良LBL教学法。应用PBL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班级人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努力采用真实案例,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分析病例和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努力让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实现标准化、程序化,并在事后进行认真总结,不断提高PBL教学法的质量。
在实践中,探索授课时如何合理运用PBL教学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当前中国各医学院校在教授内科学时,课堂上学生数量一般都不低于30人,而教师数量有限,为此在进行PBL教学时,应该结合班级具体情况,把班级平均分为6人或8人为一组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再选取一个代表代替本组参加讨论,各组代表可以收集、整理本组成员的意见以代表本组的意见,再由各组代表组成讨论组,进行统一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作为主持人和问题最终解答人。在实践中,也可以培养部分研究生成为导师,部分缓解教师紧张局面[6]。可以组织三次讨论,第一次为学生初步接触病人、了解病情阶段,此阶段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通过预习功课、上网搜集资料等各种方式做好准备工作;第二次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讨论阶段,在讨论时学生要有明确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普通成员等,教师主要是维持小组讨论的正常进行,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第三次为讨论总结阶段,教师将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指出问题,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提出意见和答案,要努力让学生认清自己的正确与错误。在各个阶段,教师都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分析本次PBL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为以后继续运用并推广PBL教学法积累经验[7]。
三、基于PBL的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如改良LBL教学法和推广PBL教学法,会对课时量、师生素质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总的来看,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合理确定授课内容
目前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若适当采用PBL教学又会占用较多课时,导致课时量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班级、专业及学生能力等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合理的教学范围,从而适当减少授课内容,为PBL教学的推行提供更多课时保证。
(二)充分利用IT技术资源
为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师生都要充分利用IT技术资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保障。对教师来说,要做好两方面。一方面,要利用IT技术的信息传递、存储功能。IT技术可以大容量存储课件、视频、医学资料等各种资源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以电子文件形式发给学生让其课下自学,或者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发给学生让其课下预习或者温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节约课时。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互联网上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资源如视频、动画、图片、新闻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整合,把课件做得生动和有内涵,丰富教学内容,改变当前LBL教学刻板、单调的现状;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合适的病例进行PBL教学,或者寻找成功的PBL教学案例指导自己教学。对学生来说,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搜集功能。PBL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搜集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而互联网是当前最快捷全面的信息搜集渠道之一,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会在网上搜集信息,利用网络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为PBL教学的推行提供条件。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和教师素质息息相关。要提高教师素质,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要通过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改动态,熟悉包括LBL、PBL等各种教学法的优缺点,让教学工作有理论指导。第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成为一名好的临床医师,增进对内科学中的各种理论知识、临床知识更透彻的理解。第三,要结合教学需要,提高运用IT技术的水平,并能在教学工作中熟练应用这些技术。第四,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时刻把爱护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挂在心中,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在授课时尽心尽力,努力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改事业。实践证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教改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才能成为合格教师,才能在教改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4]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
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
[2]李晓静.浅谈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优点[J].
中国医疗前沿,2009,(23).
[3]李婧,陈汉想.心血管内科学C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
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3,(16).
[5]崔晓阳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
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4).
[6]李恒喜等.PBL教学法在医学临床课程中的应用体会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
1.1传统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校大多数采取的是素质教育,过多的文化课学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学科体系的限制,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只能在高年级开展,而高年级学生又面临升学、就业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去。另外,我国兽医专业的本科学制大多为四年,与国外五年制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教学模式上,国外主要采取单类疾病集中教育的方法,针对性较强,通过这样短时间的系统学习,效果显著,且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印象的加深。而国内教学,课程拖沓,实用性和连贯性不强。在课程考核方面,国外课程考核是在课程结束后考试,在毕业之前又有覆盖五年所学知识的一个考试,这就使学生时刻保持着紧张的学习状态。
1.2传统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的兽医临床诊断课程是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理论课占据课程课时的2/3,且实验课总是开设在理论课之后,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上实验课时不愿深入地思考和动手学习,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新奇性。此外,这种“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病例临床诊断的操作流程,但这与实际临床病例判定相差较大。实际临床诊断是从未知到已知,而实验课的结果已知,只是通过实验去验证这个结果,这将给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应用中造成很大的障碍。此外,现在的实验课程多为验证已知性实验,学生只会机械地照搬课堂上的实验操作流程,而不会去深入地思考其内在的发病、致病机理,这也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应用能力的拓展。同时,传统教学方式老化,以“填鸭式”、“灌注式”教学为主,课程抽象难懂,实际运用价值不高,实验课变得枯燥乏味,照抄实验报告现象常有发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大大降低。
1.3传统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设计相对滞后
传统实验教材内容陈旧,结构单一。常规的视、触、扣、听检查现已不能满足现代兽医临床诊断的需要。血球、泌尿、心电图及X射线等新型实用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受到畜主的欢迎。同时,随着伴侣动物及宠物诊疗的快速发展,多数毕业生更愿到宠物医院工作。若实验动物还是停留在大家畜(马、牛、羊)疾病诊疗教学模式上,显然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这些由于实验经费问题学生都极少能实现操作,这样无形中就降低了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2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课程改革的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我国动物疾病防治战线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2.1课程安排上的整合
从学科发展规划设计做起,突出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浓缩理论课,增加实验课程所占比例。在基础理论授课完成后,提前进行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课上保持着对实验内容的新奇性和未知性。同时,理论课的学习将会加深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双重印象。突出理论课侧重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概括,实验课侧重培养实践操作技能的传授。
2.2实践操作平台及条件的整合
针对现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趋势,依靠本校动物医院创造先进仪器操作平台,引入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内窥镜检查、B超、心电图检查等先进临床检查设备为学生创造高水平的仪器操作条件。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涉猎范围广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并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意向组织学生开展中、短期实践小组,扩大与社会的接触。举办实践总结交流会,让学生交换实习期间的学习心得,分享实习经验和教训。
2.3课程资源及实验动物条件的整合
根据课程实验经费实际情况,采取与其他专业实验课共同采购部分实验动物的方法,力争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实验动物。例如,与外科实验课程合买实验所需山羊,先由诊断实验课程进行听诊、保定及采血等基础诊断技能训练;再开展外科实验,瘤胃、胆囊等手术的操作;之后再由诊断实验课程跟进动物恢复性治疗与监测。这样一方面既保证了实验动物的数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也形成了完整的临床疾病诊疗过程。结果证明,此种方法对培养学生兽医临床专业素养大有裨益。
2.4以解决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的引入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学习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针对现今实验课程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可减少已知验证性实验,增添以小组分工为形式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利用“人工造病”和动物医院及养殖户送检病例开展以PBL教学模式的探索。要求学生针对送检病例组成分析小组,制订诊疗方案,并提交指导教师审核,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进行具体的诊疗操作实施,并详实记录诊疗过程与结果。要求小组内部要分工明确,在诊疗结束后针对病例进行小组内总结交流,撰写诊疗记录,着重书写各项分工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诊断思维。
2.5创新实验课程考核形式
摒弃传统上交实验报告的形式,倡导口试和实践动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分课堂考核和最终考核。课堂考核,例如在基本操作牛羊采血实验中,告知学生下次课要考核采血基本操作,要求每个学生在两针以内采出至少不少于3mL的血液,给学生以适当的压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考核时针对实验课所学知识,由任课教师随机设定诊疗场景及病例特征,由学生口述诊疗过程及操作方法,并结合学生分析小组所撰写的诊疗记录随机考核学生任一分工应注意的事项及操作,根据学生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
3小结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微信;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51-04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叫问题式学习)是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大学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模式。[1]PBL提倡在教师的监控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强调知识感知和技能培养同步发展,在教育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微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型交流平台,具有社交范围广、跨平台、即时性等特点,架构起一座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交流融合的桥梁。
如何将微信与PBL有机结合,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为例,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尝试应用,希望这些研究能为该课程现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启示。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掌握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信息资源是信息时代综合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基础”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着力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为了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该课程在教学活动及内容安排上,以基本理论为主体,以实践为重点,以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目的,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整合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中也发挥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但受多方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采用单一的讲授法或操作演示法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主探究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
其次,教学活动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局限于教学内容的承载上,未能发挥出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无法贯穿课内外活动;
最后,师生间缺乏即时互动和沟通,教师无法监控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能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不能得到教学情况的即时反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并对学习策略做出相应调整。[2]
这些问题阻碍了“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中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真正融合,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PBL及基于微信的PBL教学优势
1.PBL的概念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可将其定义为: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
通过上述概念可看出,PBL教学模式应至少具备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三个要素。PBL旨在使学生感知真实的学习情境,以问题为学习的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通过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兼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2.基于微信的PBL教学优势
微信是以网络为媒介,可发送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信息,并支持实时对讲、多人群聊、视频通讯的新型交互平台。[4]它操作简单、零资费、支持跨平台互动、交互方式多样化,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可自主选择的空间。由此可见,微信和PBL相结合能丰富教学方式、扩展学习空间、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为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从理论上来看,PBL遵循情境化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PBL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担任监控指导的角色,学习内容的架构以问题为主轴。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支持传送多种形式信息的功能,创设可视化的问题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丰富教学手段,让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开放,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互动上来看,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模式可实现复杂的多点交互,学生可自主选择“私聊”、“朋友圈”、“群聊”等交互方式,制定个性化学习规划,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形成同一目标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问题探究思路。可见,基于微信的PBL教学让学生的主体性更突出,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借助网络能使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丰富了教学活动。
从评价角度上来看,PBL重视多元评价和信息反馈,微信的即时性和跨平台特点可完善传统PBL评价方式。基于微信的PBL教学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有整体的掌控,并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师生相互督促和促进,增强彼此间的情感沟通,使评价更全面,且能有效控制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的干扰,优化学习效果。
总之,微信是一个开放、灵活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比传统交互方式更多样、资源更丰富、平台更开阔,能为在其平台下开展PBL教学提供有力支持。PBL和微信的有机结合,既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又是对信息化教学的促进,相得益彰。
PBL在传统教学和微信平台下的交互关系对比,如图1所示。
三、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1.教学模式的构建
PBL的教学思路通常为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结合微信的特点加以优化改进,构建了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以下给出具体分析。
(1)教师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模式中,教师前端分析主要包括学习条件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三方面。
①学习条件分析
学习条件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枢纽。在以微信为平台的PBL教学中,教师应确保以下三个条件的满足:一是网络的畅通,可是WiFi或无线移动网;二是学生具备移动学习工具(如智能手机、iPad等),并安装好微信软件;三是学生能熟练掌握微信的使用方法。以上条件的具备是保障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资源分享、情境创设的先决条件。
②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PBL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是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可利用微信的多点交互和即时性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多角度地掌握学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为接下来相关环节的制定提供保障。
③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在进行前端分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对整个教学造成影响的因素,确认好每一项基本条件,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有针对性、灵活地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各教学环节,切勿本末倒置,弱化学习效果。
(2)教学环节设计
微信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其多点交互、兼备实时与异步沟通、支持跨平台交流、实现即时资源分享的特点使教学环节的设计更灵活、更多样,可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前端分析后,教师开始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学前准备、微信学习、课堂面授和学后升华四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微信对学生的进展进行即时监控与指导,反馈与完善同步,使学习过程更优化。
①学前准备
学前准备在教学中起到方向盘的作用,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前端分析后,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先创设基于微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将在线资源通过微信共享到微群中,丰富学习情境,指引学生研究方向;最后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开启自主探究的大门。微信平台的导入拓展了PBL的教学空间,丰富了学习资源,营造出更加生动的“真实世界”。
②微信学习
微信学习是整个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与创新,学生是主体,教师借助微信功能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指导。主要分为感知问题、查询网上资料、创建微群、小组交流协作、汇集解决方案、讨论结果和总结评价等环节。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既可在点对点式的私聊空间下进行自主学习,又可在群聊空间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③课堂面授
教师通过微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据此得到反馈信息,适当调整原来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详细解答学生在微信平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并布置课后任务。
④学后升华
教师通过微信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给予学生指导与意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习,并听取学生的需求与建议,从而在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上升华整个教学活动,最后教师将得到的多方面信息反馈到前端分析当中,对下一个教学活动进行完善、补充与强化。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置是丝丝入扣、相互促进。教师在传统PBL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突破了时空局限,拓宽了学习平台,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步提升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与优化,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也能督促教师进行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
2.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在微信平台化架构和无线网络的支持下,基于微信PBL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应用是对传统教学的优化创新,笔者结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具体展开了基于微信平台下的PBL教学活动实践。
“计算机基础”是开启教育技术大门的钥匙,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动手探究能力。但由于大一学生刚踏入专业知识领域,其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对整体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会严重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他们对专业产生畏惧感,基于微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情况的影响。
在课前,教师先通过访谈和简单的上机测试初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结合课时安排,由浅及深地编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熟练使用和正确应用微信。其后基于微信平台的添加“新朋友”和发起“群聊”功能,并通过传送图片、视频、语音、网址链接等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号”投入到微信学习中。在微信学习中,学生通过教材和微信提供的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各小组间交流问题和解决方法,发现新的问题,并进行总结与评价。教师通过微信得到实时反馈,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学习目标和反馈信息,有详略地讲解重难点及学生课前微信学习中的疑点,并综合课堂学习和微信学习对学生进行点评,再通过简单的测试,对微信群中各小组成员的构成进行平衡调整,促进整体发展。
在课后,教师对课堂上的内容借助微信平台进行补充,督促学生巩固教学内容和按时完成任务,并提升自我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学生分享自己收获的同时,也可即时对教师提问,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阶段教学策略的调整。
可见,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循环完善过程,在思中做,在做中改,在改中升华。该模式总体应用效果良好,学生普遍接受并喜欢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教师与学生的综合素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推广仍需长期探索。
3.注意事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微信PBL教学的应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对信息技术条件、学情等有整体的掌控;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避免网络中不良信息对学习造成干扰;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宗旨是为了促进教学,实现教学创新,在注重教学方式多元化的同时,切莫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教学的本质。
总之,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模式是对发展信息化教育的优化与创新,但不能被当作万能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微信,来帮助学生有效有质地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去完成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促进传统课堂和虚拟学习空间的整合。
四、结束语
微信以其突出的特点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运用到PBL教学模式中,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本文以完善传统教学和优化学习效果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模式,希望能为课堂内外活动的丰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有益启示,但要使其在信息化教学中得到深入推广,仍需长期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云,崔彩霞,王丽琴.基于Moodle平台的PBL教学模式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9):98.
[2]姜强,赵蔚,王朋娇等.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1):85.
[3]李葆春.“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5.
关键词:教学模式;PBL;医学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2-0221-01
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基础,在以往的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主要采用器官系统中心教学模式,但其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近年来,PBL教学模式在各大医学院校开展,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1]。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校2009级8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0名医学生实施PBL教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09级8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为五年制本科医学生。根据在医学影像学实习中采取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4名男性,16名女性,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2.7±0.5)岁;对照组22名男性,18名女性,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2.5±0.4)岁。两组医学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中,两组医学生总学时、学习内容、授课进度均相同,由同一授课教师团队对其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器官系统中心教学模式。将器官系统作为教学线索,由授课老师逐一讲解影像学检查方法、病变表现、疾病影像学特点。课堂内容以讲授为主,对医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下课后再解答。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包括:①向学生提供辅助教材及相关知识搜索网站,让医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章节内容。②授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备课,设置问题,并在课堂上向医学生提出。③对医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大家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并将所提观点汇总由一名代表回答、提问。④授课老师针对主要问题进行重点讲解。⑤最后由授课老师对章节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医学生的讨论作出点评,告知学生做好下一课时学习内容的预习。1.3评价方法[2]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成绩与读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课堂气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每项总得分为20分。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9.0软件,所有数据输入SPSS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与读片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实验组课堂气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结论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天赋,而创造力来源于问题,问题意识是人们从出生便具有的本能;老师属于“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授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而PBL教学模式正是基于此,以问题作为基础,并将问题带入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有趣,更易于学生融入其中。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读片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经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课堂气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柏亚等[4]研究报道一致。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在临床教学中,医学生与授课老师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课前授课老师应做好备课工作,而医学生应做好相关章节的预习,将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中,这样才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获取更多的知识。②授课老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且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代表性。③课堂上,授课老师应尽量调动医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尽量多给医学生一些提问、讨论的时间,鼓励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点。④临床见习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强化影像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医学生也可将问题带入见习中,由各个岗位的医师来解答,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向医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综上所述,在医学影像学实习中,对医学生采取PBL教学模式,可提高医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读片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沈娟.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0,11(6):51-52.
[2]向贤宏,刘明娟,李子平等.PBL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6):645-648.
[3]关丽明,李雪丹,张立娜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88-190.
关键词:PBL教学;康复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55-0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康复医学人才需求量巨大,目前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康复医学专业。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融入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其中PBL教学模式的引入,给康复医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创新,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潜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所在天津体育学院是国内早期拥有康复医学专业硕士点和早期开办“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康复医学教学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收获和经验,也还有需要提高之处。
一、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1969年首先提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1]。近年来我国高校也相继采用了PBL的教学模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3]。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具有的三个特点: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注重合作学习。
与基于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不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以实际问题作为引导,由学生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寻找回答问题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形成共识,撰写报告。PBL教学更重视以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教师作为引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积极性。
二、PBL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中的应用
1.实施步骤。P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已经形成“以典型病案为对象,以临床为基础,以学生自学为重点,以教师指引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的一套范式。其精髓是充分发挥“真实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设计问题”是PBL教学的起点,而“解决问题”则是终点。①首先是问题的发掘与提出。我们的教学是以病例为载体,将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是建立在真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零乱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智慧,寻求问题答案,强调解决临床上发生的类似的真实问题。我们在选择病例和设计问题上充分发挥我们运动疗法的特点,给学生充分空间,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并加以解决。②学生分组,合作学习。PBL教学要求小班授课,我们将学生分组,每组8~10人,并配备指导教师1名。分组以自愿为原则,推选出一名组长,组长选派一名记录员。1个病例学时分配一般为4学时,两次课完成。进行PBL教学前一周下发教学资料(病例、参考书及部分问题),第一次课由组长主持,先阅读病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可以解释“问题”的假说,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否能解决目前的问题,如果不能,确定还要学习的知识,制定学习目标和每位同学必须学习的内容,课下收集资料及相关内容。第二次课,讨论时,携带所搜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发表意见,由前一节课推举的1名同学,通过PPT总结发言。最后由老师点评补充。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相关内容采用B-PBL(Bedside-PBL)。“叶昌甫平衡疗育中心”是与我校合办的脑瘫儿童康复中心,在神经系统康复的讲授中,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课堂设在了康复中心,也就是“以真实病例为模本的床边PBL”,即B-PBL(Bedside-PBL)[4]。由教师选择与教学相适应的病例,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根据大纲要求,可以是典型病例、复杂病例或者是疑难病例。教师在选择患者之前有很重的任务,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允许,患儿的配合以及他们的认知程度的考量等,以保证教学能顺利地完成。与传统PBL教学类似,分组一般由1名教师和8~10名学生组成。小组中设有组长、记录员等分别履行组织和记录等职责。课时根据病例的复杂程度由教师掌握,教学地点在康复中心和教室穿行。首先是病例讨论,由学生模拟一名治疗师,采集病史并进行康复评估,完成病例采集,其次是小组病例讨论、分析,提出问题及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方案,需要完善的地方由组长分配任务,课后寻找资料。第二次课,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康复方案的讨论,教师可做适当点评。然后,在康复治疗中心,了解其病情变化、治疗进展与主管治疗师沟通,可以提出并表达与该病例实际诊治方案的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与评价。最后,根据整个病案,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撰写一个完整的PBL案例,保存资料,为最终建成一个PBL病例库做准备。
3.PBL与CBL相结合。在康复医学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一部分都完全适合使用PBL教学模式,我们还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方式,夯实基础,注重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终身学习。
三、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与经验
1.从学生角度看,通过实施了3年的PBL教学方法,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表达及合作精神都有了很大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参加全国康复技能大赛取得佳绩;在各大医院就业能很快掌握技能,受到医院和患者广泛好评。
2.从教师角度看,表面看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教师似乎很轻松,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善于把控整个学习过程,作为监督者和评估者,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展,当学生思路偏离教学目标太远时,要适当加以引导,最后,教师的归纳总结将教学目标完整地体现出来。
3.评价方法的建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合理的评价方法既决定着PBL教学改革的成败,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标志。教学方法变了,对学生的考核就不能沿用过去的方法,无法使学生立刻体会大课讲授与PBL之间的区别。PBL教学评价应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成互评,小组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小组老师(均有相应的评价量表)。我们的期末考核是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小组评价的成绩占到40%,比较好地检验了PBL的教学效果。
4.经验与不足:在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取得一些经验,比如在病例的选择上,既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有挫败感;又不能太过简单,让学生觉得没什么兴趣。难易适中,学生感觉有能力解决,但还有完善之处,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就提高了,能很好地融入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了观念,PBL是一种获得知识和培养缜密思维的有效学习方法,老师要有课程设计的能力,引导为主,不要过多参与意见,控制好讨论的气氛和节奏。
PBL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新事物,从被认识到被引入教育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学习的本质,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真正是教学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符合当代医学教育要求。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它,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优劣互补,才是最重要的。PBL教学模式和理念康复医学教学中是适用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与兄弟院校合作,编写相应的教材,为培养合格的治疗师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Tavakol K,Reicherter EA.The role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the enhancement of allied health education[J].J Allied Health,2003,32(2):110-115.
[2]王玉彬.“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探讨与应用[J].分析与研究,2012,(2):79-80.
关键词:PBL、临床带教、内科
【中图分类号】G640
课题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基金项目(编号:xjj2013002)
临床实习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中医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一个教学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基本功训练,巩固学生的在课堂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培养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关系到学生本科毕业后能否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问题。因此,强化临床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PBL 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1]。
一、PBL 教学模式
目前在国外医学院校已经较普遍地实施 PBL 教学法教学。采用PBL 教学法,使学生成为主体,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知识融汇 贯通并举一返三来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分析、判断、思维方法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针对疾病提出他所能想到的的临床问题,使其置身于―个特定的医患环境之中,直接面对病人,这样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对临床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了责任心,同时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拓宽了思路,提高了综合分析和判断力;并且训练了临床技能,培养了解决临床 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今后进入临床工作的信心。
从医学课堂教学实践来看,考虑到医学知识的特殊性,在长期的医学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深,由此导致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为了保证医学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提高医学教学的实效性,结合医学临床教学实际,应在医学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PBL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促进医学临床教学发展,满足医学临床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三、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PBL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上具有求知性、主动性。
通过了解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尊重不够,多数课堂都选择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根本核心在教师,学生成为了附属,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也不足。从临床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其主体性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基于这一认识,在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对求知性和主动性的培养,保证PBL教学法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
2.PBL教学法使学生学习具有问题性和参与性。
通过对PBL教学法进行了解后发现,该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基础地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起了足够的关注,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作为特殊的学习个体来看待,保证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为提高医学整体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3.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其他教学法,PBL教学法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培养学习正确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PBL教学法在医学临床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医学临床教学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为此,只有正确理解PBL教学法的作用和内涵,才能保证PBL教学法得到全面应用。
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为主,锻炼了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即学以致用,学生可以得到在传统授课中得不到的多方面的锻炼: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与人 沟通的能力,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2]。
以发热患者为例,PBL教学过程如下。教师提出与此病例相关的问题,患者持续高热是何种热型?都常见哪些疾病?为什么发热与寒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寒战与恶寒有哪些区别?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见于什么情况?该患者应该选择何种临床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明确后该如何如治疗?
②学生亲自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病情,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通过互联网或者教材,期刊等方法查阅资料,分析并得出初步诊断;③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临床带教老师会给一些启发式的问题,然后讨论,并做总结性发言;④教师在听取总结后,给每组点评,对上述内容给予总结,并针对各组讨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些补充解答,最后给出正确的疾病名称与治疗方案。在 PBL 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要人物,带教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最大的积极主动性,从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开始,就要结合提问、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归纳得出答案,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
三、小结
临床带教是临床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学生 获得临床感性认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的一种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因此, 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方式, 提高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其意义非常重大, 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不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争取更高的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摘要: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详细介绍PBL教学模式,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英语精读教学,分析PBL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具体实施步骤,以期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英语;精读;教学
一、PBL教学模式简介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即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随着建构主义思潮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PBL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起初主要用于医学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PBL已在西方国家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西方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PBL教学理念认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以获得基本知识,培养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中心。PBL主张使学生以参与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习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形成了鲜明对比。LBL把教师放在主动传授知识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虽便于教师组织管理课堂,却忽视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我国,PBL教学模式于80年代中期在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目前已由医学领域延伸至其他学科,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新趋势。然而在英语专业教学领域,PBL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对PBL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优势及其实施步骤进行介绍,以便为英语专业教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PBL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一般采用LBL模式,教师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侧重于讲解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语言的使用语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掌握语言知识,却不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环境中,因此他们学到的往往只是“哑巴式英语”。依据认知建构主义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应用能力是由学习者参与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语言情境而获得的,而不是学习语言规则而掌握的。PBL正是对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具体而言,在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问的范围较广,问题准备阶段的工作可促使学生养成查阅图书资料、使用文献检索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第二,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传统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判断、填空、选择、基于课本内容的问答等题目不同,PBL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延伸性,没有绝对的答案,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
第三,PBL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评价激励、互帮互助等方式进行配合,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建立起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同时也可为自身的英语知识构建创造良好的氛围;
第四,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对学生提出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PBL摆脱书本局限,将课堂环境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把英语学习置于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
最后,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全面的语言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参考资料、讨论解决方案、展示学习成果,与此同时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将得到锻炼,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也会得以巩固。
三、PBL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与传统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LBL教学模式相比,教师角色在PBL教学模式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不再作为课堂主导者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也不再直接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相反,教师将知识建构工作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完成。精读课是所有英语专业课程的重中之重,旨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专业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将PBL应用于英语精读课程,其教学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教师设计问题。实现PBL教学模式,关键是设置行之有效的问题。在英语精读课上,教师可根据每单元的主题,围绕课文的背景知识、主旨大意、篇章结构、语言点、语法点等方面创造性地设计各种形式的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书籍、网络等资源,广泛查阅信息,自主探索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最好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讨论和解决中来。
2.学生分组学习。对英语精读课而言,每单元的课文往往占据核心地位。PBL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英语精读教学中教师逐一讲解语言点、举例子及做练习的方式,而是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通常由5-6人组成,且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分配每名组员的任务并将小组成员的问题答案统一汇总。组员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各组员通过贡献不同的观点见解,合力建构知识结构。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又能够提高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3.学生演示问题解决方案。按照PBL教学模式的思路,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鼓励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将本组的问题解决方案展示给其他同学,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课堂演示可借助多媒体,利用PPT、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源,通过编故事、演讲、辩论、舞台剧、英文歌曲等各种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负责向其他同学讲解本组研究问题,必要时也可对相关疑问作出答复。
4.教师评价问题解决方案。评价方式决定着PBL的成果,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帮助学生看清差距。在此阶段,每一小组首先针对本组的准备情况进行自评,反思总结;其后各组之间进行互评,发现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点拨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活动的完成质量、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给予反馈或打分;此外,还要重点对学生讲得不够准确的语言点、复杂句等予以阐释,对学生漏讲的重要内容进行补充。通过对学生评价,教师也可以对自身的教学不断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将PBL教学模式运用到英语精读课程教学的优势非常显著,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学生不仅构建了英语知识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口头表达等,这些都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在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日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背景下,PBL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希望英语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新兴的教学方法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尝试。(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