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辩论的要点范文

辩论的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辩论的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辩论的要点

第1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教材 国内外经典概论教材 编写要点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国内外目前使用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比较多,然而一部“语言学概论”教材应该包含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比较合适,教材的配套教学材料如何编写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引起学者和授课老师的注意。本文以国内外经典“语言学概论”教材为例,就这些问题谈谈“语言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要点。

本文涉及的国内外经典概论教材主要有:叶蜚声和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新版(第四版)和旧版(第一、二、三版)、(英)雷德福等著《语言学教程》、(英)罗宾斯著《普通语言学导论》第四版和(美)弗罗姆金等著《语言导论》第七版。①

一、教材的内容涵盖

作为理论语言学的入门课程,“语言学概论”教材应该写入什么内容,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

从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教材来看,概论教材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内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的介绍、语言学史、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语言的本体研究(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发展等。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一些我们所熟悉的语言学领域和学科分支中,很多教材并没有将其纳入。比如语义学一般都认为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研究领域,不少学者将语义、语音和语法并称为语言的三大要素。然而不少经典教材如旧版《纲要》和雷版《教程》都没有具体介绍语义学。再如语用学,要不要纳入概论教材,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新版《纲要》第五章直接将旧版标题“词义”改为“语义和语用”。而罗版《导论》和弗版《导论》都未涉及语用学的内容。即使是上述基本内容,不同的教材也有所偏重,比如罗版《导论》就全面综述了现代西方语言学不同流派的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地阐述了各学派之间的历史源流和承继发展关系。可见罗版《导论》更偏重语言学史和语言学流派。

此外,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成果要不要编入教材,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新版《纲要》在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中加入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第九章增加了语法化研究的新成果。罗版《导论》也已经是第四版,比起旧版来内容也是大大丰富和深入了。②尤其是弗版《导论》已经出到了第七版。雷版《教程》只有三个部分:语音、词汇和句法,而每一个部分都分专节讨论发展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概论教材编写由于其导论的性质,一般是无法做到大而全的,也无需大而全,有所侧重也无妨。这跟编著者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专长有关,也正体现概论教材内容的丰富和独特性。但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在课程设置上与后续课程形成互补,比如缺少语义学的内容,可在后续课程中增加专业选修课语义学来弥补。另外,编写教材还要注意不断修订,把语言学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到教材中来。

二、教材的框架体系问题

关于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的处理,基本有两条路线:一是全书基本采用一个学派的理论贯穿全书;二是兼收并蓄。这两种编写方法各有所长。前者的好处是全书结构完整,便于学习者深入全面掌握某一学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由此及彼,通过后续课程了解其他。而后者的好处是便于学生掌握语言学各领域和分支学科的全面知识,对于感兴趣的领域也可以通过后续课程进一步深化学习。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旧版《纲要》和雷版《教程》。旧版《纲要》基本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条主线贯穿全书,线索分明。比较而言,新版《纲要》虽然保留了这两条主线,但由于增加了语用和语义部分,完全无法用组合和聚合关系来统摄,主线已经不那么分明了,这与结构主义对语义和语用的忽视是有关联的。雷版《教程》全书把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线贯穿到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个部分的叙述中去,简直可以看作是转换生成语法的入门书。值得一提的是徐通锵先生《基础语言学教程》,也是将其“字本位”理论贯穿全书,但是作者自己也说,“字本位”理论并不是比较成熟的、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其实并不适合作通用的教材使用。③

后者的典型代表是罗版《导论》。该书系统阐述了语言学领域内各部门和流派的基础理论,兼收并蓄,综合融通。“作者在介绍语言学理论方法的同时,注意指导读者进一步开拓深入研究语言科学的门径”。④

总的来讲,国内的语言学概论教材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主线的教材偏多,但是普遍的问题做不到比较恰到好处的贯通,主线显得不清晰。有些教材虽然也想做到兼收并蓄,但是限于学识和素养,很难做到客观公允。所以,我们认为教材的编写者无论采用哪种框架体系,做到恰到好处、融会贯通即可,要避免把学界争议较大的“一家之言”编入教材。

三、教材的插图、附录与参考文献

教材插图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以图代文传递信息,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比如讲授发音原理,需要熟知发音器官,如果有一幅直观的发音器官示意图的话,学习起来就方便得多了。然而,我们发现语言学教材的插图一般都比较少。以新版《纲要》为例,全书共26幅插图;雷版《教程》的45幅插图,另有3幅地图和32个表格。插图最为丰富的是弗版《导论》⑤,全书几乎每翻一两页就会有一幅插图,尤其是该书配有大量的具有故事性的卡通漫画。例如该书为说明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在教材中配了一副卡通漫画。这幅漫画化用了电影《人猿泰山》中泰山和简初次见面的故事。泰山发现简在树枝上,于是荡着藤蔓去见她,心中盘算着如何打招呼:“你好,我叫泰山,我相信你就是简吧?”“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泰山,丛林之王,你呢?”“你一定是简吧,我是泰山,很荣幸认识你。”然而,当他来到简的面前时只说出了这样的句子:“我,泰山!你,简!”⑥教材以此为例,生动地说明语言知识和我们对这一知识的运用是有区别的,使得枯燥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变得生动有趣。

教材的附录和参考文献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补充和索引的作用。而国内的教材往往不太重视这些,如新旧版《纲要》既无附录,又无参考文献。国外的概论教材大多在每一章末尾附有进一步阅读的文献资料,如罗版《导论》导论仅第一章就列有参考文献64篇。雷版《教程》还附录了本书中出现的重要术语的索引,弗版《导论》不仅有索引,还附加了一个小型的语言学词典。附加语言学词典的好处在于,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可以不用板着脸给每一个术语都下一个科学严谨的定义,否则容易增加语言学的枯燥度。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个定义即可,科学的定义附录在后,供学生查检。

所以,我们建议编写概论教材的时候,不妨借鉴国外这些教材的方法,增加丰富有趣的插图和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参考文献,最好在教材的末尾配上基本的语言学术语的科学解释。

四、教材的配套练习题

从广义上看,配套练习题也该纳入教材编写的范畴。概论教材一般都配有相应的练习题,但总体上讲比较死板,偏向于编写知识类的习题,简单重复教材的教学要点,偏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非理解和操作。旧版《纲要》有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对每一章的重点难点有比较细致的解说和学习指导,每一章都配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相对而言做得已经不错了。即使如此,该书编写的习题基本上也是以记忆和理解为主,实践操作类的习题偏少。题型也以填空、选择、判断和简答类为主。虽然也有少量的分析题,但偏容易。以语音部分为例,旧版《纲要》的分析题编写了三个:(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2)根据描写指出音素;(3)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显然这三个分析题仍偏重于知识性的考查,操作性不强。而语言学作为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这种习题显然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

比较起来,新版《纲要》的学习指导书在这一点上比起旧版有了进步。同样语音部分的练习题,明显增加了操作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比如归纳音位,传统的命题方法就是用“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这一类的题目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即使有操作性的题目往往也是以汉语音位系统为例。其实,对陌生语言的音位系统归纳,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突出这门课的性质。如新版《纲要》学习指导书第三章练习题第二大题第九题,先是列举芬兰语一些单词的语音形式及相应意义,然后要求学生回答:(1)每个音素的分布情况;(2)[s]和[z]是否可能归纳为一个音位;(3)[t]和[d]之间属于什么关系。这种题目操作性很强,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掌握音位原理,根本无法入手。这个题目,编者特别注明编选自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可见,新版《纲要》在编写习题时,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优点。再以弗版《导论》为例,该书语音部分,每一节都设计了练习题,仅音位原理部分的练习题就有15道,题量明显比国内教材要大,题型基本都是操作性的,没有填空、选择、判断、问答之类的题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概论习题编写在理念上存在差异。国外的练习题更强调实践性,国内偏重于知识记忆。我们建议国内概论教材的编写者都要在编写习题时,增加操作性强的题目,减少知识记忆类型的题目。

综上所述,我认为“语言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在内容涵盖上没有必要做大而全,只要有严谨的课程设置体系即可弥补教材的不足。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注意不断地更新教材的内容,将学科前沿中公认的最新成果不断补充到教材中来。对于教材的框架体系问题,无论是运用某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的理论体系一以贯之,还是融合各学派的理论,兼收并蓄构建理论框架都无可厚非。只要做到体系严谨,融合恰到好处即可。教材编写中要重视插图、参考文献和附录的编写,做到插图丰富有趣,每一章都有可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的较完备的参考文献,尽可能地为教材编写简单的语言学词典作为附录。教材的配套练习题要突出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查。

注释:

①《语言学纲要》第四版改动很大,增改了很多内容,而前三版改动不大,为讨论方便本文将第四版称作新版《纲要》,前三版统称为旧版《纲要》。后三本教材,行文中分别简称为雷版《教程》、罗版《导论》和弗版《导论》。

②参见申小龙《译者前言》,罗宾斯著《普通语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③参见徐通锵《作者序言》,《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1页。

④参见申小龙《译者前言》,罗宾斯著《普通语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⑤罗版《导论》由于是译本,暂不统计。

⑥参见[美]弗罗姆金等著《语言导论》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王洪君等.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3版.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4版.

[5]弗罗姆金(Fromkin.V)等.语言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7版.

第2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高压试验;电气;变压器;技术要点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高压试验通常所指的是电气设备的绝缘预防试验,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电力设备绝缘监督重要的构成部分。电气高压设备作为考核电气参数能否适应电力安全运行或者电气设备的主绝缘性的重要方法,在整个电力网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电气高压试验包含绝缘试验、特性试验及耐压试验等,这些试验方法为电力变压器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进而保障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一、电气高压试验内容

为了有效提升高压试验的结构准确度与流程规范度,对电力变压器实施高压试验时,需要慎重选择电气高压试验的内容,使得电气高压试验更为合理化及规范化,其试验内容为:(1)电阻测量,电气高压试验中,主要测量的电阻为绝缘电阻与直流电阻,测量绝缘电阻的大小主要是检查电力变压器中的绝缘有无污秽、过热老化及受潮的情况等,温度在35℃之上,就极易出现不规则的变化,影响电气高压的试验效果。而测量电力变压器中的直流电阻,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变压器绕组有无短路、断股及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是电气变压器中重要的检查项目。(2)测量变压比及泄漏电流,变压器变压比法主要有双电压表及电桥法等,该测量法是为了检查变压器绕组中的各分接电压比合理与否,同时,判断绕组匝数、分接引线及开关连接正确与否。而泄漏电流的测量是为了对电力变压器自身质量进行检查。(3)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与交流耐压试验,其中,对介质损耗角的正切值进行测量,可检查电力变压器的局部缺陷、绕组油泥及受潮情况等,而交流耐压试验则是绝缘强度鉴定的最有效方法,尤其是主绝缘局部的缺陷考核,例如,绕组开裂、受潮及松动等问题,防止变压器出现绝缘老化问题,保障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二、电气高压试验中的相关技术要点分析

(一)电气高压试验前的变压器状态检查。电气高压试验实施前,应对电力变压器状态给予全面检查,确保电力变压器工作状态正常,检查变压器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尤其是变压器原来的实验数据,试验前的缺陷等,电气试验的电源容量及变压器安全技术措施等均要给予检查,注意变压器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变压器本身的变化、冲击电流情况与测电压频率等,也可通过变压器运行的声音,对其状态的完好性进行分析。如,运行声音较大还比较乱,这表明电力变压器的内部金属或者铁芯存在脱落或者松动的情况,需要对变压器外壳给予检查;变压器运行声音均匀但存在略大响声时,这说明外加电压要比电力变压器本身额定电压大,可降低外加的电压来调节变压器;若电力变压器存在爆裂声,这表明变压器内部的某元件存在击穿情况,需要立即断电,对其检查维修。

(二)加强电气高压试验注意事项的分析。电气高压试验实施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其主要包含如下:一是对变压器实施试验接线的时候,要严格根据试验方案的原理来接线;二是变压器进行电气高压试验前,要对变压器的各部分接线给予仔细检查,保证变压器各部分接线均接触良好,使试验仪器的金属外壳能可靠接地;三是变压器的调压器设备,要保证其调整至零位置,升压的时候,匀速旋转调压器手柄,使其缓慢升压,及时观测仪表指示的变化状况,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试验完成后,调压器再调整至零位置,停止按钮并断电。

(三)加强高压试验中的相关设备分析。变压器进行通电工作的时候,有关电信号的驱动也开始工作,如差动保护,这会使得检测装置中的电流表在一段时间之内出现突然变大的情况,该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是要停止工作的,若检测装置处在工作状态,这表明变压器的内部有问题,需要运用抽样法,分析变压器油色的色谱,对其内部元件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保护整定值。

(四)加强高压试验中有关将软件技术的研发。在电气高压试验当中,可针对高压试验的需求,加强相关软件的研发,如变压器线圈间的安匝分布不是很平衡,会因横向漏抗而出现附加涡流的损耗问题,为了避免出现电流损耗,可研发负载损耗的计算程序软件,依据线圈横向电抗与轴向电抗,将线圈中横向涡流的百分数进行准确计算,从而准确计算电力变压器中的负载损耗。对于电力变压器来说,其上部油温要高于下部油温,因此,变压器线圈上部是线圈最热点,也可通过该程序软件计算出线圈最大的涡流数,进而获得线圈最热点的位置,保障变压器的绝缘老化速率。又如变压器内部的金属构件与油箱内漏磁通量的问题,可通过电力变压器漏磁通的有关计算程序,依据电力变压器的线圈安匝分布状况,有效计算出构件与油箱内的漏磁通量,进而求出拉板、夹件与油箱最大的温升,依据温升的数据来确定有无必要采用拉板的开隔磁槽、夹件的磁屏蔽及油箱的磁屏蔽等方法,避免变压器构件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减少变压器出现杂散损耗问题。再比如电力变压器中的油温问题,可研发有关循环油流方面的计算程序软件,依据温升的计算结果,对变压器的冷却器数量,导油孔数量及大小、水平油道的大小及挡油板数量等进行调整,满足变压器线圈的温升要求。这些软件不仅具有录入管理功能,还具有数据信息分析的功能,让试验人员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确保电气高压试验精确性,促进电力网络系统的稳健运行,以保障整个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柱,电力系统的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健运行,做好电力变压器的高压试验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电力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才能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健性。

参考文献:

[1]张望.电力变压器电气高压试验的技术要点探索[J]. 企业技术开发,2014,08:107+111.

[2]潘强.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研究分析[J].硅谷,2012,09:82+84.

[3]李健.电力变压器电气高压试验的技术与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4:14-15.

第3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电力档案 数字化 编研 重要性

一、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的发展概述

近年来,我国能源产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我国电力事业发展速度持续加速,电力企业的发展也相应扩大规模,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电力档案管理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电力档案管理的价值在电力企业发展与运行中也越来越重要。电力档案的发展逐渐渗透到了电力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对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向,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对电力企业的发展稳定性影响很大,管理者通过对档案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力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档案编研工作是对电力档案的一种信息化的整理,目前电力部门档案工作中需要针对电力档案数字编研提出具体的执行方式,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信息时代前提背景下,电力企业的档案数字化编研必须根据不同档案内容的载体形态、不同记录方式、档案信息的电子扫描数据、数据库存的共享与转化、电子数据的刻录与贮藏等开展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化发展电力档案事业,强化现代化管理的价值,实现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与电力企业本身持续发展的紧密结合。

二、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需要注重的细节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除了做好电力档案电子资料的录入、清理、存档、保管这些基础工作外, 还要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网络安全对信息数字化的影响这一环节 档案的管理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维护和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与完整。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于发展,保证了网络化共享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展,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向着网络化与信息化转型,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必须注重对档案资料收集原文件的了解,详细掌握档案中各种数据的详细情况,档案数据中包括一些具体信息,比如声音、视频、文字、照片等多种信息与数据的储存,档案管理人员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储存与网络化共享,保证电力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这些资料,利用这些资料详细的掌握电力企业内部的发展状况,对一些发电设备和电力系统做出维修的预测,对电力管理制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电力部门档案人员在编研过程中, 即使请有关的业务人员配合进行, 也需要档案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在与业务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过程中, 通过阅读和分析业务技术报告和总结, 才能恰当选择反映专业特点和内容的编研题目及适合的类型, 共同完成对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加工, 逐步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自身的使用价值。如档案人员在工作中要熟练掌握各项安全工作规定及分局运行、修试、工程安装工作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当然, 这并不是要求档案人员要成为电力专家, 但应该做到“耳熟能详”。

三、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的重要性

3.1加强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与电力企业生产的关系

不断加强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发展,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加强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的积极发展,提高电力企业数字化档案的灵活操作性,保证信息化的电力企业档案可以帮助企业内部员工了解电力设备与企业运行的正常发展状况,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信息支持。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编研要与电力企业生产关系紧密结合,要保证电力企业内部员工遵守各项电力档案的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制度管理电力档案,对涉及电力企业关键性因素的电力档案发展情况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比如: 电力建设与改造项目工程的大项投资、重大改造、企业机构重大调整、高层领导调整任用等, 以及与员工个人利益相关的调资、晋级、职称评定等都在门户网站平台上公开, 从而增强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透明度。如采用计算机丰富的图表处理软件和打印技术, 编辑出版一系列具有浓郁电力企业特色的宣传品, 制作宣传图板陈列在活动室, 编制专题性统计分析, 使有关材料做到图文并茂, 色彩鲜艳, 生动直观, 新颖好看。

3.2加强电力档案管理的技术创新

提高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重要性的认识,将新时期电力档案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稳定, 可以极大满足档案工作要求。纸质档案受保管条件、保管环境的制约, 容易出现墨迹受潮而使档案材料文字字迹不清, 会极大地限制档案信息的利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有效推动电力系统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和有效管理, 改变了手工管理纸质档案的传统模式, 解决了传统档案管理中手工劳动量大、档案借阅难的问题, 实现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步管理, 提高了档案的归档效率、检索效率和资源共享水平。

四、加强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发展的几点建议

4.1建立有效的领导管理模式

领导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切实加强对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以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网络,使整个系统形成一条线,一环连一环,真正使组织领导机制得到强化。

4.2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保障机制

建立电力企业数字化档案的管理体系保障机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数字化档案的管理效率,降低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增加生产的安全性。要建立一支数字化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培养专业化的操作人才和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实际操作性员工,才能保证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健全。电力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要积极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培训工作,加大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资本投入,全面的采用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改善档案管理的发展状况,提高内部员工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意识,保证电力企业内部生产与日常维护的正常运转。培训中要针对不同人群给予不同特长的培训,帮助档案部门建立独特的培训机制,经常性的举办数字化档案管理讲座,帮助员工加强自我的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工作能力,获取业务知识。

4.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总体构建应该从病毒的防治、防止恶意攻击、解决信息存贮和传输安全问题、操作系统安全问题以及灾难恢复和数据备份等方面来进行。对于病毒的防治,应该结合档案部门的具体情况,在工作站、文件服务器、互联网网站安装防毒软件,进行多层次防御。对于防止恶意攻击,目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有两种:防火墙设置和安全岛设置。从功能和实现原理上看,防火墙技术更为大众化,不会给档案管理部门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杜鹏.浅谈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黑龙江科技.2012.03:30-33

第4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4)黑板报、手抄报、辩论会

    黑板报:①主题名称②主要栏目名称③栏目的主要内容④名言警句座右铭⑤编后语⑥版面设计效果图

    手抄报:①报名②主要栏目名称③栏目主要内容④名言警句式座右铭⑤编者按(办报目的)⑥结束语

    辩论会:①辩论标题②正方(反方)的观点③正方(反方)辩论提纲④指出正、反方辩论时的优点和不足 ⑤总结发言

    解答此题可以分以下两步:①整体把握,确定主题,明确思路。②认真研读,具体分析,大胆拓展。在明确主题的情况下,设计标题。

    [例题]华天中学初三年一班准备办一期板报,板报的主题是节约水资源。请你参加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第5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一、当前高职实用口才课程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高职生整体素质偏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为薄弱,在一些人多、陌生而又正式的场合,如课堂上、会场上,学生常表现为怯场,面红耳赤,用词不当,语无伦次,语句不完整,扭扭捏捏,结结巴巴,说话没有明确的中心或观点等现象。

(二)课程现状

目前,高职实用口才课程在内容选取上缺乏专业针对性,未能充分体现高职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需求,课程内容安排上力求面面俱到,理论性指导过强,而专业实效性较为欠缺。

(三)教学现状

高职实用口才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模仿本科教学的现象,教学方式更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虽然都强调突出实践课训练,但大多只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教授与训练,而对于学生专业与岗位技能的实际需求却忽视了。因而,虽有围绕知识点创建模拟实训,但训练要点是孤立的,从而缺乏职场真实性,训练也缺乏前后联系。因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谓的实战技巧是难以内化为实际的交际沟通能力的。

二、高职实用口才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运用

近些年,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项目化教学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认可。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相比,项目化教学法实践性、操作性更强。为突破高职实用口才课程教学的瓶颈,笔者在学校国际贸易专业二年级实用口才课程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点为线索,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串联单个的知识点,使得实训体现整体性。学生围绕专题展开有效分工、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将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课程内容的选取

高职实用口才课程设计,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实用技能培养为目标,突出行业特性。首先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紧扣所授专业就业岗位的基本能力需求。以沟通表达技能为基础,围绕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树立一定的相关素质培养目标,比如职业修养、求职应聘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等。其次,注重课程设计的效率化,课程内容的选取提高有效性。以项目化为导向,选取来源于企业或服务于企业的真实任务或情景安排。在课时安排上,注意提高实践性,加强课内和课外实践并举,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在课程考核上注重过程化,将平时实践表现、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以服务专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实际需求为基础,以够用为度整合教学模块,以教学项目串联知识要点。在课程设计上,有常规模块,即基本理论技能;也有变化模块,包括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专业实务技能模块和专业综合技能模块。当然,对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岗位技能需求的不一,需要适当调整变化模块。以本校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在确定项目选题时,将基础理论技能分为普通话基础训练、心理素质与思维模式优化、态势风度设计;专业基础技能模块分为交谈口才、公关口才、辩论口才、求职口才;专业实务技能模块分为说明口才、叙述口才、报告口才、说服口才、主持口才、推销口才;专业拓展模块有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比赛及课外实践。项目选题以把握实用性为原则。一方面是要求项目选题趋近于生产或服务一线对从业演讲及交际能力的特定要求;另一方面,要选择贴近工作及生活实际的社会热门话题,有利于学生展开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来加以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遵循“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情境体验-发现不足-引导点拨-训练提高-效果评价”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做到任务设置精准、案例分析精确、视频内容剪辑精彩、学生演练精心、讲授要点精炼。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与人协作以及与人沟通等各项社会能力的发展。

以“辩论口才”为例,项目化教学设计如下安排:

第一步:项目名称,如何进行辩论?确定教学目标。

第二步:实践教学,观摩一场国际大中专院校辩论赛,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论点拨。

第三步:情景体验,以八人为一组就观摩的辩题展开模拟辩论。

第四步:发现不足,采用现场观察、视频回放等手段,以自评、互评的方式发现并指出细节上的不足之处。

第五步:引导点拨,教师评点,归纳做法。

第六步:训练提高,通过反复训练得以训练提升。

第七步:效果评价,各小组通过班级组织辩论赛,展示训练成果。评选出优胜队伍和最佳辩论员。

其中辩论赛在组织安排时,同样以项目化教学法设计:

第一步:选定项目,选定要辩论的话题,这些话题应该是与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能经常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第二步:设定目标与分组,教师给学生讲解辩论赛的辩论程序,可以分为五人一小组。

第三步:计划与分工,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制定实施计划。

第四步:实施,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材料并准备辩论词。

第五步:成果展示,由课代表担任主持人,组织正反双方开展辩论比赛。

第六步:评价,先由班长、团支书与任课老师组成三人评委会对第一场比赛评分,评选出优胜队伍与每队各一名最佳辩手。这两名最佳辩手和任课老师组成下一场的评委。并且由评委会成员加以点评。

项目执行效果的评价:

对于项目执行效果的评估,教师应采取讨论、座谈等方式,让学生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自评与互评,并要求学生将项目完成后的评价与项目开始前的预估进行对照,引导学生找出项目执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所在。

三、项目化教学实践的反思

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实用口才课程中的运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更好的就业奠定了基础。经过实践操作,发现有一定的收获与一些经验反思。

(一)项目化教学实施要以师生双方的观念转变为前提

一直以来,学生习惯于“坐等”,被动式的学习,等着老师讲、老师点名、老师总结评价,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的真实主体,必须由他来参与教学、甚至主持教学。这样的转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适与压力。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同样需要学生深入了解、配合及适应教学活动。此时,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理解并认同新的教学模式。在项目化教学分布项目任务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相关参考资料,并且选取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各项目的协调安排工作,通过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项目开展的初始阶段,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去做,多一些耐心与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表现不佳时,适时提供一些指导,但并不亲力亲为,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难题。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要以科学合理的项目设计为基础

项目化教学的项目设计尤为重要,唯有科学合理的项目设计才能切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项目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又要顾及学生能力的全面深入培养,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不拘泥于老套,又要难易适中,互相结合。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既能做到普遍参与,又存在一定的优劣竞争,在学生的能力承受范围内循序渐进开展。学生从不同的项目任务中获得自我锻炼与提升。

(三)项目化教学实施要以心理因素的干预为抓手

在项目化教学实训中,依然会发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一般会差于书面表达能力,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同学尤其是在即兴发言时,会较为明显地表现出紧张畏惧怯场,从而影响了表达交流的效果。此时,就需要适当的心理疏导来辅助,唯有从根源上引导改善才能疏通障碍。学生克服了心理阻碍,自然可以提升表达的兴趣,从而找回自我表现的信心。

(四)项目化教学实施要以引发内动力为支撑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绝非一朝一日即可速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与沉淀的过程。如果仅凭课堂的学习与训练是难以实现的。这就需要引发学生的内动力,树立积极主动进行自我训练的意识与决心,自觉地在生活的细节中注意表达技巧的运用。只有当所学能得以致用时,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带来的帮助与快乐,学生的热情与学习的兴趣自然会被调动。

当然,项目化教学实施中还有些问题有待日后的进一步探讨与解决,比如: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训练时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如何确保学生能自觉主动完成课外的训练任务;如何更好地让师生适应项目化教学中角色的转变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充分地将高职实用口才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效合理联接的优秀教学方法。笔者期待这一方法的运用,能在高职实用口才课的教学实践中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2015年校级立项课题《高职实用口才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SY20151221-17。

参考文献:

[1]陈若蕾.高职《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

[2]王彦,陈华炎.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改造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3,(8).

[3]陈珏.论“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J].现代交际,2014,(6).

第6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一、如何进行“辩论式”学习

1、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2、选择恰当的“论题”

在语文教学中,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教学中根据什么确定辩论题?我认为应根据小学语文新大纲、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那么怎样选择论题呢?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认识分歧的论题”进行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壁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2)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例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3)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开展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渑池之会”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学生在辩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3、课堂操作

(1)创建和谐氛围。语文辩论式教学的实质是以语言为媒体的师生之间、正(方)反(方)之间、评(委)辩(手)之间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而交流就离不开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你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你一定要尊重对方与你论辩的权利。“君子和而不同”。

(2)学生自由辩论。教师导入辩题后,正反双方先分别陈述观点,然后进入辩论。教师在辩论进程中尽量减少控制和干预,避免影响辩论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将准备阶段“内化”的知识创造性的“外化”,自由展示学生的个性。

(3)教师引导鼓励。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有:第一,激发辩论欲望,避免“冷场”;第二,调控辩论方向,避免跑题;第三,引导科学思维,避免空洞;第四,鼓励创新思辩,避免教条。

(4)评委主持评价。学生组成的评委团最后对正反双方做出点评(宜多用鼓励性评语);裁决胜负;评选最佳辩手等。

4、把握“辩论”的时机

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辩论最好?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愤”、“悱”之际,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我们引发辩论,往往是最佳时机。例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教师不是急于告诉学生,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生命?而是要他们自己寻找论据,寻找答案,学生被有趣的论题深深吸引住了,都回去积极地寻找资料。第二节的辩论课,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了有理有据的争论……因此,时机的把握很重要,老师的欲擒故纵,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了拓展。

二、怎样看待“辩论式”学习的作用

1、“辩论式”学习,落实了读的训练

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他就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论据。这就促使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论据,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论据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在辩论式学习中,“读”的训练得到了落实。

2、“辩论式”学习,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式”学习中,辩论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通过语言谁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谁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手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辩论式”学习,使课内外阅读得到有机的结合

为了在辩论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谁服对方,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很多同学在分析评点周瑜这个人物时,引用了很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通过这场辩论,全班掀起了“三国热”,从而诱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潮,延伸了学习的内容,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使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结合。

4.语文辩论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语文辩论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语言尽可能准确、连贯、创新。

(2)人际交往能力。思想交锋和语言交锋的过程,实质上是交流情感和信息,这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接受认知能力。辩论,既要会说,还要会听。在听中收集要点,抓住要害,为反驳做准备。这种训练有利于改变学生轻信的心理弱点。

(4)团结协作能力。辩论是一项集体活动,从材料的分组收集到立论与驳论的攻防转换都离不开辩友的协作与支持。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辩论式”学习,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第7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把自己单纯看作传递信息的源泉,而应是充当一个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大量参与使用语言的学习活动的,为学生学习使用语言创造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辩论这种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听说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很有作用。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个人表现的机会并不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虽然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参与,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自身紧张等诸多因素,真正提供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就选择了沉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英语。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辩论赛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通过比赛,锻炼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参赛学生受益匪浅。但是真正能够辩论这种教学手段引入课堂的老师并不多。

在教学中用辩论进行英语教学有很多优点,因为辩论不单纯是语言的表达,它还是对学生逻辑思辩、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等整体知识水平的考察。传统课本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往往几届学生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与时代难免有些脱节。而辩论自然就会有辩题,它的题目往往是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境保护”、“克隆的合法性”、“出国留学”、“广告利弊”、“勤工俭学”、“网络安全”、“恋爱观”、“黄金周问题”、“假冒伪劣”等等。由于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同学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很多参加了英语辩论准备的同学都感叹平日对政治时事关注太少,一上阵才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严重失衡。

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须要了解辩题所要讨论的实事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辩论内容资料的查找,以及辩论素材的分析,辩论小组的共同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辩题自然有正反方组成,辩手不但要了解自己一方,更要了解对方。在准备辩题的过程中,通常要做一些文字上的准备,内容都是关于辩题所讨论的要点。整理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互动的语言环境,学生自然会由被动变主动。摆脱了学生在普通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要么不会,要么不知道要说什么的尴尬。只剩下被动单倾听,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辩论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有效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辩题的选择对于课程的能否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辩题太简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太难不利于辩论的展开。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要选取合适的辩题,尽量将辩论题目有效地和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订出教学计划并提前将任务布置到分配好的辩论小组。学生在正式辩论课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学生就会有备而来,再加上教师耐心引导,必定能够建立起一个更轻松,更积极的语言环境,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他的观点、例证必然受到另一方学生强有力的攻击。如果是普通的课堂,学生可能会由于胆怯和惊慌,采取躲避和拒绝问题的态度。但是如果是以辩论的形式,为了自己所在的团队,参与同学必须鼓起自信和勇气,控制自己,把精力集中到问题上,并组织思路,进行反驳。随着辩论的深入,学生会很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时紧张、害羞、怕出错的想法都会随之消失。英语辩论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在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学生要想取得辩论的优胜,首先就要认真地倾听,找错,快速搜寻有用信息,合理组织语言,做出有力反驳。学生在互相配合的过程中,相互照应,取长补短,取得胜利,团队合作精神便在此演练中培养而成,学生学习英语学习能力,创造英语学习机会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辩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就辩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并将正反方的观点进行比较,总结出精华,这样有利于学生借鉴。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比如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适当调整辩论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另外对于辩题的理解可能会出现观念上的偏差,学生思维上混乱,甚至可能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倒错。这就要求教师在总结讲评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透过现象本质,分清是非。教师应对辩论技巧、英语口语运用能力、思维逻辑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讲解评判,并向学生阐明辩论的胜方只代表他们辩论技术和能力的优胜,而不代表真理的方向和价值取向。辩论的形式也可以不断变化,比如“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所采取的议会制辩论形式,即模拟实行议会制国家政府讨论议案的方式,由正反方进行辩论。采用这种“议会制”的辩论形式,不仅能使赛事评判更具科学性,对参赛选手的语言能力、知识储备、思维敏锐度等综合素质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真实的考核,还能通过比赛形式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第8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目标

导学案,是指教师在拟订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拟订出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可以说高中历史导学案反应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全部教学思路。那么高中历史导学案与教案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的概念

高中历史教案展现的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而导学案强调的是教师要拟订出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于是,实际上高中历史导学案是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框架,是学生了解教师意图的桥梁。

二、高中历史导学案使用的方法

1.应用导学案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目标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把握住第一个导学要点――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目标。可能有历史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我写教案时,也需要明晰自己的教学目标,那么导学案的明晰教学目标和教案的明晰教学目标又有什么区别呢?”历史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明晰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历史教师本身明晰教学目标,而导学案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晰教学目标。

比如以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为例。如果教师应用导学案的方法设计的教学,就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设计要点:第一,教师不光要自己明白这次教学的目标,还要让学生明晰这次的教学目标,该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等历史概念。第二,教师必须要了解用怎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大刀王五》电影的片段,片段中会播放康有为及梁起启为光绪帝剖析时弊,提出变法的片段。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历史概念,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历史结论。比如历史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涉及的人物、事件发生的经过、对历史产生的影响等。高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不仅要求教师了解教学目标,还要引导学生明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高中历史导学案是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教学活动的桥梁。

2.应用导学案定向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

高中的学生有时不能通过自主的学习全面达到教学目标,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学习经验有限的缘故,为了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高中历史导学案要求教师把突破教学难点作为课堂设计的关键,要求教师通过一套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依然以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为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在历史导学案中说明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难点存在的原因、提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比如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用多种角度去分析的历史事件。在封建统治的末期,的思想有其先进性,它是结合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一次变化;然而它又有其局限性,因为实施变法的人没有深刻的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没有提出一套可行性的变法策略,所以这套变法失败了,这次变法的失败给予当时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一次沉重的打击。因为它可以应用多元化的角度剖析,所以它是该教学的难点,为了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思考这一历史事件,历史教师可以用开辩论会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导学案设计中剖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这些教学内容是重点、难点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3.应明导学生明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高中历史教师要明析要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教师必须要明了该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哪些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哪些情感、培养学生哪些实践能力。教师的设计必须是把导学案设计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具有定向引导性的。比如教师要了解开展辩论会辩论的主题,要求学生能过辩论掌握相关的历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由于爱国情感,康有为、梁起超等知识分子在危难的时候开始,六君子更为了唤起民众觉醒付出生命的代价;高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展现自己的观点、用具有逻辑性的语言来强化观点、学会应用历史史实来强化观点的说服力。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导学案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的过程结合起来,能够通过教学渗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高中历史导学案使用的评价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结合以后,要反思导学案设计,找出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开始反省导学案的实施效果。高中历史教师设计导学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反应了教师的导学案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着手反省导学案设计是否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的要点、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要点、是否通过有效教学让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如果教师发现导学案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可延用该次的教学经验;反之,教师就要调整教学的方法。

第9篇:辩论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空间增值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65

新课程实施以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纵观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仍不乏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与此同时一种新的现象又出现了,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的自主性,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简单地提出一个任务,提供一些材料,然后就让学生开始自主探究。这种缺乏指导的探究与其说是自主不如说是“自流”,往往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浪费了高中生宝贵的时间。正是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接触社会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他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复习、自主探索的时间和舞台,才能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回顾以往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他们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提起“朝核问题”“八国峰会”他们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课却昏昏欲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没能用时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笔者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坚持每节课利用五分钟进行“新闻”。按学生的学号顺序,每节课让一名学生走上讲台,针对某一热点问题,结合所学的书本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而笔者在这个活动中则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做出科学的综合判断,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学习能力,也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学生讲坛,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高中政治课教学如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十分不利。这种单一化的课堂也会显得死气沉沉,使学生失去表现的欲望。

为了改变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笔者通过创设情境,建立学生讲坛,给学生发挥才能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一轮复习的知识梳理环节,笔者让学生课前对照教材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点,课堂走上讲台,脱稿讲述,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讲述时可以形式多样,也可以进行创新。与此同时请其他学生注意补充、指正。如此一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都想主动走上讲台,展示自主复习成果,笔者上起课来也轻松多了。

三、巧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说话的权利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复习中,许多教师仍然是串讲串问,一问一答地引导学生,没有留给学生质疑的思维空间,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给学生谈自己想法的机会。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了疑问,才能唤起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勇于创新,掌握终生受益的基本技能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是何等重要。

确定课堂讨论或辩论的问题是组织讨论、辩论的关键。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紧扣课本重点问题,有社会现实性和丰富内涵,并且是由学生提出的普遍关心、希望了解的问题。笔者曾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了如 “读书无用论”“高中生对就业问题的思考”等论题,学生踊跃参加,每个人都有辩论的欲望、说话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平台。

四、突破旧式思维,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传统的习题课,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学生也兴致不高,完成质量一般。笔者尝试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教给学生答题要领和评分细则。

怎样批改主观题?笔者从易到难,列出以下要求。

1.是否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2.是否有逻辑性。即要明确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

3.是否有层次性。即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

4.是否要点化。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

5.是否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有所遗漏。

6.是否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禁止使用自己创造的或不为大家熟知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在高中的习题课上,笔者打破传统模式,改变传统作业完成方式。让学生课后作业当堂完成,然后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利用投影展示答案,讲述思路,并请其他学生完善答案。

当然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错误比较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探究该如何纠正,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知识。

五、尝试自主命题,鼓励学生大胆创编

学生对高考往往会有恐惧感或畏难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在考场上产生怯场心理,导致考试失败。因此教师需要在复习中,对学生进行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如让学生尝试自主命制高考题,让学生意识到高考主要考查的是平时学习的一些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及解题水平,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自己编制或挑选的高考模拟题,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作为课堂练习。其他学生练习后,该学生要负责检查、评估、分析、讲解试题。当然要给命题的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展示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包括提供信息和资料,方法和疑难问题的指导,以及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评价等。

高中政治课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平台。我们的学生,有片土壤就能发芽,给点阳光就会灿烂。因此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改变学生被动“听答”的状态,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我们要把教学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变成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创新、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