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范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范文

讲解古诗不能像讲解古文那样逐字逐句分析,而要抓住关键,用心咀嚼,以点带面,总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及情感。

1.抓住诗眼巧引导

诗眼,也就是诗歌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或语句,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老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2.抓住妙语悟诗情

诗歌中的妙语包括诗句中精美的词语、富有表现力的字以及诗中的名句。有些诗歌没有诗眼,此时就应抓住诗中的妙语,对这些妙语仔细品味,一样能很好地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如杜甫《春望》中的“花溅泪”“鸟惊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悦鸟性”“空人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子规啼”“愁心”等。这些词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二、旁征博引,巧妙开拓

就诗论诗,往往还不够。这时就需要旁征博引,推及其他。

1.联类比照,以诗教诗

联类比照就是把相同类的作品放在一起,用彼辅助此来讲,达到以诗教诗的目的。如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可以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联系起来讲。三首诗的基调都是思念伤别,但因人不同,所表达出来的情也不同。王勃用一个“意”把千言万语都包容在内,用一个“同”寓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深切地表达了思友之情;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诗人用想象的笔调浪漫地表达出了思友之情;岑参是把送别的情融在写边地之景中。这样讲,不仅使学生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更透彻,而且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2.渗透生活,定向延伸

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名句内涵丰富,含义深邃,是作者彼时彼地对实际生活感悟的概括,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定向延伸,将现实生活的信息注入名句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探究这些句子,从而灵活掌握和运用这些名句,达到古为今用、拓宽视野的目的。

第2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范文

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差距较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作为教师,更应善于运用引导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所以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入文”这个教学初始环节是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文学习的过渡和准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以《〈诗经〉两首》的教学为例。这两首意蕴丰富的诗歌,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接受起来有一段心理距离,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赏析呢?笔者在课堂上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这样引入:“同学们,当你将与朋友分离时,脑海中是否会悄然忆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场景?当你看到电视中兵戈相接,尸横遍野的画面时,心中是否涌起‘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豪情?古典诗歌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介入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无限的美感。今天,就让《〈诗经〉两首》再次进入我们渴求美的心灵。”这两组情境都曾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他们具有一定的感受,再引入对《〈诗经〉两首》的品读,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就显得比较自然。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疑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的话强调了“问”的必要性,问是有技巧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文本、语言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走向语文素养与语文智慧的殿堂。

为降低学生解读古诗文的难度,笔者在施教中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为例,笔者以“诗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到‘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步步“陷入”诗人创造的“奇”境之中,深入诗歌,赏析八月飘雪奇、梨花比喻奇、白雪入户奇、生活苦寒奇、沙塞夸张奇、乐器饯宴奇、战旗冻结奇、路转峰回奇等妙境。接着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猜想此时岑参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奇”境之中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大胆发表见解。学生回答“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为其山路绵延无尽而发愁”“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啊”……学生在对“奇”字的感受之中完全投入在悠悠不尽的意境中,充满奇情妙思。

三、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构建古诗文这种学习课堂模型“任务自学讨论”,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以《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为例,笔者先布置任务:体会作品虽用物象构成,但形式和内容都令读者感到妙不可言的意境,领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利用电脑显示诗中的景物图片,并播放二胡乐曲《望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谈自己体验过的郊外景色。接着让学生自学:学生身处忧伤的音乐中联系离家军训想家的心情,感受曲中的物象,笔者强调此时是游子身处其境。然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作者面对此景的情境和内心的活动等。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愁绪中,完成学生景与情的交融。课后,学生写下对此小调想象的情景和感受。这样教学的效果当然会比“满堂灌”要理想。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过渡到不教。

四、联想想象,引导学生拓展探究

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指的就是要仔细地读,反复吟诵和体会,才能引起联想和想象,增加读书的兴味。诗歌凝练传神,意境高远,其丰富的思想,深刻的哲理,与诗作中的形象融为一体,犹如隐含在布局外的“棋意”,可意会而难言传。教师就要善于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顿悟”的情境与过程,引导他们在赏析中主动联想想象,将诗中的“形象”化为心中的“意象”,正确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深入拓展探究文本,促使学生完成思维的质的飞跃。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为例,笔者问:“由‘千树万树梨花开’‘风掣红旗冻不翻’你们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春》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是一朵一朵,而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把树枝都压得弯下了腰,就像大雪压在树枝上的景象。”“‘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万白之中一点红’,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笔者说:“看来同学们学散文深入,理解很好;看雪景投入,联想很美;画图画出色,描绘很棒。其实‘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差不多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堪称奇绝,是咏雪之千古名句。‘冻不翻’大家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寒冷,南方人闻所未闻!所谓东北人冬天出门尿尿要带一根棍子,是夸张吗?其实是衬托出天气的寒冷。‘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

五、比较鉴别,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作比较、多归纳。”这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内容或形式有可比性的两个文本或一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提取信息,找出其中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及蕴涵的思想内容等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较鉴别,总结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以防混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在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阶段,笔者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鉴别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古文复习的效率。以“比较《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和《三峡》中对猿声描写的作用”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把景物回归原文,联系景物所在的大环境及作者当时的心境,一边听取播放的猿声,一边感受猿声的情境,从而理解《与朱元思书》的猿声是与众物齐鸣的声音,突出富春江两岸充满热闹和生机的特征;《答谢中书书》的猿声生动形象地写出早晚之景的魅力,展示我们祖国河山的秀丽风光;《三峡》的猿声是悲凉的,突出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渲染秋天萧瑟的气氛。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归纳文言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是景物自身具有的特征,然后是渲染出当时的氛围,而且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六、有意示错,引导学生优化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巧妙地运用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以《愚公移山》的教学为例,笔者有意示错地讲解这段文本:“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一定是哭闹着去完成这么艰辛的任务的。就像现在的你们,哪里会做这样的苦差事呢?”笔者停顿了下来,学生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是看完文本,一部分学生稍一思索,便七嘴八舌地答“他是自愿愉快地参加的”“他是主动开心地参加的”“他妈妈是支持孩子去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因为学生总喜欢找教师的错误。“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跳往助之’就是蹦蹦跳跳地去帮助移山。”笔者满意地表扬了学生,学生都乐了,然后顺势引导:“这是细节描写,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决心。”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在不容学生忽略的地方特意设“陷阱”,有意示错,以引起学生的好胜心,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上六点引导方法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笔者曾做了一项统计,自己的教学班初一入学时有80%以上的学生害怕古诗文学习,经过两年的教学,只有15%左右的学生还害怕,另外古诗文的得分率也比原来入学时高出20%以上。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所有的教师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是引路人,是引导学生寻路探奇的向导,是引导学生长风破浪的舵手;学生是主人,时而在迷途内峰回路转,时而在迷津里柳暗花明,时而在疑惑中豁然开朗。教师那满含激情、绘声绘色的引导,使学生消除跋涉时的劳累;那言简意赅、说理透彻的点拨,使学生在路途上披荆斩棘,徜徉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多媒体应用;情景;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4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古代诗文阅读第四学段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关于“古诗文教学”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宝库。古诗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考改革不断变化,古诗文内容的考查在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成为中考复习的重头戏。然而,由于古诗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无论在表达形式上还是在内容涵义上,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大段大段的背诵,也俨然成为学生的重大负担,以至于学生一听到文言文就厌烦,更谈不上什么学习兴趣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为古诗文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创设适宜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响。”多媒体的使用,就是为了创造这种情景,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一)采用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小石潭记》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学习了“记”这种文体知识,学习本文的生字读音后,进行了朗读,而后又一段一段地学习了文章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对本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这五个问题。(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3)游鱼和潭水有怎样的特点?(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景物的?(5)作者在第四段中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无论在整体认识上,还是在作者的感情处理上,学生们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在用的时候随时调取。

(二)采用画面冲击法,创设艺术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视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多媒体呈现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叹”联想到他的乡愁。又如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律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也难体味到多少美感。教学这首诗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凝神听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接着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画面: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再让学生随伴着音乐朗读课文。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兴趣浓厚,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声”的力量,拉近师生的距离,产生心灵的共鸣

笔者认为,无“声”不成课。没有了声音,整个课堂就会失去活力,不能滋润学生的心灵,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声的利用,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指导朗读,充分体现语言的规范性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旋律优美的音乐配上名家的朗读,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运用多媒体中的音响功能,让学生静心地聆听了一遍课文录音。在倾听中,让学生感受朗诵的节奏,了解文本朗诵的语音语调,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课前的标准范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配乐,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音乐与古诗的美感

在教古诗词时,根据诗词的内容、情感,配上符合感情基调的音乐教朗读,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愉悦。我在上北朝民歌《敕勒歌》时,为了使学生领悟到这首民歌的大意,领悟到大草原的美好风光,我一边播放《草原牧歌》改编的轻音乐,在银幕上播放绿草如茵、牛羊满地的草原风光幻灯片,一边让学生和着音乐充满感情地朗读。如在教学《诗经・蒹葭》这首诗时,我采用了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来导入课文,并和学生一起用《在水一方》的曲调来吟唱《蒹葭》的诗句。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也可用此方法,这首词本身就是一首歌,把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歌声中,在感受中秋的氛围之中,进入对词的学习,不必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这首词,并对它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情。

(三)音乐搭桥,体会意境,训练审美

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感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多媒体技术成了实现语文美育的最佳手段之一。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我就从网上下载沙漠冬季风光图片来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的景象,把平日照的雪景图扫描进课件来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景观,再配上豪放、粗旷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学生马上能体会到作者那豪迈粗犷的胸怀和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其中的意境美。《饮酒》一诗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恬淡、幽静然而却充满生机的田园采菊图,学生对采菊一事容易理解,这一形象是容易感知的,可是,对诗人当时的心境不容易理解到位,感受不到那份悠然、闲适的意境,那么我们就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活泼、抒情的音乐,将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再加以适当点拨,学生自然就会披文入境,很受到诗人的那种闲适之情。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大密度”的作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防止走马观花

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可以大幅度增加课堂的容量。在每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前,教师都根据教案精心设计编排教学课件。虽然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这样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既帮助学生完成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朗读、背诵训练,又对所学文言文的其他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审美情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大屏幕,品析语言的精美,促进词汇的积累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材料,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利用大屏幕,教师将本课涉及到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等用法,以图表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节约了时间,又能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二)利用大屏幕,解释文言文的句意,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

学习文言文难点是字词句的翻译,以前无论是教师一字一句的讲解,还是采取让学生先预习翻译,教师再讲解方法,都没有多好的效果,学生一看到这部分知识就愁眉苦脸,差一点的学生甚至完全放弃,原因是知识点太多,内容太乏味。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点字词句一目了然。可以一段一段地学习意思,一行写文言文的原文,对应着在下一行写翻译,并对重点词语进行注释、标注,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一节课不要求内容太多,学生也愿意学,愿意记忆。利用大屏幕,可以将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写出来,一字一句地去解释,让学生反复理解,反复背诵。如讲陶渊明的《饮酒》时,我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打出,写上名句赏析,又将这句话的意思写出来,并且出示这句话的内在含义,进行解释,重点体会作者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