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问艺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体操;运动员;动作
1引言
艺术体操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在内的艺术美,以及芭蕾舞、民族舞、技巧、武术、杂技、戏剧等技术之精髓,而且还创造了一整套有思想、有感情、有层次、有结构、有难度的立体练习程序,从而构成了艺术体操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
2艺术体操项目人体美的研究
2.1体型美
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其主要特征的,运动员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体形态会为创造优异的成绩带来良好的“印象分”。外貌主要是指脸型、五官和气质。脸型、手型与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在选材时对运动员体型结构外表都有相应的要求:颈部及四肢修长,躯干略短;肩部稍宽,髋部稍窄,臀肌上收。这种苗条修长的身材,完成的动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2.2姿态美
姿态美是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美的一种。姿态美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对运动员自身的审美要求,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动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动作舒展、姿态优美大方是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要求。通过训练使人体的一些基本形态表现得更加优美动人。而在艺术体操基础训练中正是借助舞蹈、芭蕾等基本功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形体。使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挺拔、隽秀,更显女性曲线美,使运动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青春、优雅的魅力。
2.3气质美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作为一名优秀的顶尖级运动员还要有独特的气质。气质美是人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世界的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一个人的美离不开外在和内涵两方面。人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应该是统一的,行为美与心灵美应该是统一的,动作美和气质美也应该是统一的。长期从事艺术体操锻炼的人,那高雅优美的动作造就了他的形象美,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使人的气质在身体与心理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得到升华。此外艺术体操运动员独特的个人气质美是比赛中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4造型美
造型美是用身体形态姿势表现的美。它包括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艺术体操的静态造型美光彩照人,像一尊精美的雕塑。如艺术体操套路的各种开始和结束姿势以及各种平衡等等,都是静态的造型美。动态造型美是在运动中的空间造型美。如跨跳、鹿跳、接环跳,立转、平转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都是动态的造型美。而跳步接踹燕等动作则是典型的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这些造型或动态或静态或动静结合,无一不是艺术价值的完美显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难度美
在艺术体操的比赛中,形成其艺术价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动作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是由跳步、平衡、单足转体、波浪等基本动作,以及各种移动小跳、单足跳、摆动绕环等动作组成,其中跳步、单足转体、平衡3类动作丰富多变,是组成难度的核心部分。成套难度的数量多达20—30个;而难度动作的系数涉及10个级别,难度之大令人咋舌。例如,卡巴耶娃做的踹燕转体360°和不用手帮助的结环转体360°;阿列克山德罗娃做的上体侧倒侧劈腿转体360°和抛器械后连续3次伊柳辛接器械等动作,使人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叹的是她们能把这些创新难度和其它转体或平衡难度连接起来做,出现以连续体相接的联合难度,使观者目不暇接,练者一气呵成,达到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微妙境地。这种作为艺术美的创造性发展所体现出来的难度美,使人真切感受到运动员本质力量中所潜在无穷能力,从而悟出不断追求新领域的真谛。超级秘书网
2.6人体与器械的配合之美
艺术体操器械有绳、圈、球、棒、带,不同器械均由不同的材料特制而成,轻便别致容易操手。若巧妙配合,使器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抛、接、踢、滚动、绕、等等。都能表现出许多高超动作,运动员有序地变化队形,器械的相互交换,空间与地面、人与器械的结合形成动态图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人与器械和谐一致。
3艺术体操音乐美的研究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不仅烘托气氛,更是各种形态和技术展示的艺术手段,所以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曲调优美、风格鲜明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突出个性,增加动作的感染力,还可以增强表演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动作是声音的形象化,是表达音乐形态和内涵,优美的音乐的开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运动员心情和意境受音乐旋律的启迪,从而产生艺术创造的激情,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全身的器官尽情地自如地表现动作。使音乐形象和动作达到完美的统一,给裁判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论
艺术体操只有以高难的技巧动作、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旋律、感人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力等各种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个部分,如技巧难度太低,音乐旋律不动听,造型不美,神形分离等等均会对整套动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艺术体操中(下转178页)(上接177页)绝不能把难度技巧、舞蹈、造型、器械、音乐等等看成是各自孤立的、个别的,而应严格地按照每一部分美的规律进行编排,并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一套艺术体操动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各方面的美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效果,创造最美的艺术境界,其美的特征及美学价值才能得以最完美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大众艺术体操
【2】杨鹏飞.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M].武汉体育学院学院.2001年0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126-02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虽然新课标理念已深入教师的头脑,但会不会艺术提问还是值得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学生每次学习新的课文时,往往会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疑,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他们的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被学生明确地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认识,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从而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师提问题的水平越高、越有艺术性,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据说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曾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出现。所以,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很重要。
那么,如何艺术地提问呢?教师的提问要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因此,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朗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思考问题。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语句翻译,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教学中可采用增删法来理解,教师可提问:“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在原句后增加‘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认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第一个问题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第二个问题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问题,教学任务也基本落实了,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的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可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三、提问要化直为曲、引人入胜
如果课堂提问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改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
四、提问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其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五、提问要有创新、分层次有序设计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题。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或提问,它有着鲜明的特点:“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过程发挥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形成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由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如教学《故乡》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引出一系列执一而驭万的智能训练活动,形成了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问题的提出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历史上早已有人对文学创作作为理论把捏和理性思考的对象,提出各种不同的怀疑。或者认为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本无规律可循,无法给予理性思考;或者认为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天才活动的形式,不可理致,无法言说;或者认为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不可用概念加以把握;或者认为至少文学创作中的某些现象是不可用理性思考、无法以理论说明的;等等。
然而这个老问题最近几年又在我国文艺界和美学界重新尖锐地提了出来。例如,有同志怀疑文'艺学能否算作是一门科学,或者怀疑它能不能最终成为一门科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我认为是一位青年同志用“艺术家”和他的“友人”进行对话的形式所写的讨论《艺术理论何以成为可能》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于活跃学术思想,促使人们对艺术特性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开展对于许多重要的艺术理论问题的争鸣,以期互相启发,把我们的文艺美学推向前进,是有益的。
在这篇对话中艺术家”认为,艺术(文学)是“世界上最不定形、最无法计量、最难归类、最瞬间万变的精神创造物”,它“原是让人心领神会的,而不是供人识别和认识的”,它本非“知性分析对象”,也不能翻译成概念,因此,艺术(文学)不可用理论把握,也没有必要用理论把捏,“艺术理论实在是智力上的奢侈品”,既“无效”,又“多余”。“友人”并不同意“艺术家”的意见,但他为艺术理论所作的辩护实在苍白无力,以至理屈词穷。“友人”说,艺术理论之所以成为可能,不在于它是不是一个体系,而在于它是否总结了一条经验。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经验,偶然经验是永远不会重复的。由于这一点,使艺术理论也永不停顿于自身的逻辑设计。归根结底,艺术理论乃是一种从方法论上把艺术的偶然经验条理化的知识。只要这种偶然的经验不完结,那么,艺术理论也将永远具有一种局限性、个别性和随机性。人们可以想见:即使“友人”为艺术理论所进行的这种辩护获胜,那么,艺术理论虽可苟活,至多也不过是一个低人一等的,终日夹着尾巴的可怜虫。
我认为,不论是“艺术家”还是他的“友人”(他们代表着某种很有市场的美学观点),他们关于艺术、关于艺术理论的基本看法,都是大可商榷的;至少对他们关于艺术(文学)创作的一些主要观点,是不能赞同的。
诚然,文学创作与科学认识、理性思维存在着重大差别。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更多地、或者至少从现象形态上来看主要地涉及人的感性世界,情绪和情感世界>而人的感性世界是无限丰富的、最多姿多采的,人的情绪和情感世界^最变幻无穷的、最不易把握的。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很难找到象科学认识、理论思维中那样明显的、确定的、比较稳固的、可以多次重复的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本身有多么复杂,人的感性世界、人的情绪和情感世界有多么复杂,文学创作也就有多么复杂。这就使得文学创作比之于科学认识、理性思维,看起来更加奇妙,更加神秘,更加难以捉摸。人们常常感到,在人类所有的活动形态中,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最难把握。它最喜欢捉弄人,当你认为似乎已经牢牢抓生它的时候,事实上它早于不知不觉之中溜走了,正站在对面向你作着狡黠的鬼脸呢,这真如古人所说“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面对着它迷人的身影,多少人曾经既陶醉,又困惑;而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还要继续陶醉下去,困惑下去,忍受着这种令人焦心的煎熬。
然而,能不能由此断定,对文学创作根本不能也无法进行理性思考、没有必要加以理论把握呢?或者象上述那位“艺术家”所说,艺术理论(包括文学创作理论)”是智力上的奢侈品”,既“无效”、又“多余”呢?我认为不能。这正是争论的根本分歧所在。
“多余”论和“取消”论在哪里失误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两种虽有联系却根本不同、不容混淆却又常常被某些人混淆了的命题:
(甲)艺术不同于科学,不同于理论概念;文学创作不同于理性思考,不同于科学认识和理论活动。
(乙)艺术不能被科学地加以认识,不能被理论概念加以说明;文学创作不能被理性思考,不能给予科学认识和理论把捏。
(甲)与(乙),这是两种或两类不同的命题,它们所说的是在性质和内涵上根本不同的两码事(虽然它们之间也有某种联系)。(甲)命题着眼于艺术和文学创作的性质、特征的辨析,它要说的是艺术与科学、与理论概念的区别,文学创作与理性思考、与科学认识及理论活动的区别;乙命题则着眼于艺术和文学创作可否认识问题的阐述,它对这个问题所下的判断是:艺术不能被科学地认识、理性地把握,对文学创作也不能进行理性思考、不能(也没有必要)进行理论说明。
我认为,甲命题从总的方向和基本内涵来说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它从艺术与科学、文学创作与理论活动的比较之中,把握到了艺术与文学创作的特性。然而,乙命题则不然。从它的基本内涵和总的方向来看,是不正确的,而上面所说的那种主张取消艺术理论(包括文学创作理论)的人一“无效”论者、“多余”论者,正是因为信奉和迷恋于乙命题而不能自拔,才陷入谬误。
为什么说乙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总的方向是不正确的呢?最主要的理由是它不符合历史事实,违背客观实践,与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相矛盾。因此,对这个命题驳斥得最有力的是历史事实和客观实践。与认为文学创作不可被理性思考的说法相反,可以说,从文学创作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起,人们差不多就已经开始这样那样地对它进行理性思考了,尽管这种思考最初是很幼稚的甚至今天看来是可笑的,一例如,古希腊“诗灵神授”的神话和古中国“启偷天乐”的传说。到后来,对于文学创作的这种理性思考逐渐发展和深化,逐渐从幼稚走向比较成熟,从不深刻走向比较深刻,从不系统走向比较系统,从不科学走向比较科学,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一直到现在,这样的理i仑还在不断地更替、产生和发展。而且只要文学创作现象本身存在和发展,对它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也不可能停止:有谁数得清古今中外这样的理论和理论家(譬如说中国从孔孟、老庄等算起,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算起)究竟有多少呢?又有谁能够预计得出未来还将产生多少这样的理论和理论家呢?在这里,对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姑且不论,单就已有的事实而言:请问,面对着人类已经进行了数千年的关于文学创作问题的理性思考和理性把握,怎么能得出文学创作不可用理性思考、不能以理论把握的结论来呢?
不错,我们也承认文学创作的确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把握、甚至有点神秘和奇妙的现象之一;但是,它的复杂,它的难以把握,它的看起来有点神秘的性质,并不就是它不可认识、不能理性思考、不能理论把握的理由。世界上复杂的、难以把握的、看来神秘的事物实在太多了。对人来说,外在的物质的宇宙和内在的精神的宇宙之中,几乎没有什么事物和现象是不复杂的、好把握的。假如这也能够成为它们不可认识、不可思考的理由,那么人类也就只好在这些事物和现象面前无可奈何地摇头和叹气了。然而,事实却恰恰与此相反,人类并没有屈服,他们除了会叹息之外,更主要的是他们有勇气、有智慧,勤于思考,敢于奋斗。他们在坚韧地实践着,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着自己的认识疆域。尽管这个疆域是无限的,但人类还是固执地向这无限走去。他们就如同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建造一条通天的阶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垒砌着,虽然永远达不到最终目标,但还是不懈地、无止息地垒砌着、垒砌着……于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成果。小至于无内,人类的认识已经达到微米的负一千次方;大至于无外,人类的认识已经达到数十亿以至上百亿光年的宇宙空间(美国夏威夷一座死火山上将建起世界最大的望远镜,用它可以采集到上百亿光年的宇宙物体发出的光,也即可以追溯上百亿年以前的事情)。月亮曾经多么神秘它的神秘和不可捉摸曾经产生了嫦娥奔月等许多美丽的神话;然而,今天的人类已经把自己的足迹刻印在月球的沙土和岩石上,在那里插上自己理性的旗子。人脑,这个复杂而神秘的黑箱曾经使多少人一筹莫展;然而,今天的人类通过对裂脑人的研究,已经部分地掌握了它的某种规律,可以自豪地宣布在这个领域中科学实验印理性思考的小小胜利。
在人类的理论认识、理性思考的进程
中,当解决了某一个复杂的难题,打破了它的神秘感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更新的、更复杂的难题,它会露出更加神秘的微笑,——未知的事物和现象永远是复杂的、带有某种神秘感的。人类的伟大正在于他不断地以自己的实践和理性向任何未知事物的复杂、困难和神秘挑战,并坚信自己能战胜它、把握它。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也是如此。尽管它复杂、神秘、甚至变幻莫测,但经过人类数千年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已经从许多方面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并不断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以获得新的理解;当然,它还有更多的未知的方面、神秘的方面等待着人们去思考、去把握,这恐怕需要无穷世代的无止境的努力。
也许有人会说:之所以认为文学创作不可用理性思考,不能以理论把握,不仅因为它复杂,而且因为它太特殊——它那么突出地表现着非理性、不自觉、无意识的因素,几乎处处都充满着灵感和直觉,这与理性思考、与有意识的和冷静而清醒的理论活动实在相距太远了,怎么能给以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呢?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物质的、精神的)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其特殊同样不能成为不可认识、不能对之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t把握的理由,即使特殊到它是非理性、不自k、无意识、灵感和直觉等等现象本身。
非理性、不自觉、无意识、灵感、直觉等等,当然与清醒的有意识的理性思考十分不同,甚至可以说相距甚远。但是请问:本身不是理性思考、不同于理性思考、不同于理论活动的诸多现象,就不能够被理性加以思考、被理论加以把握吗?例如,宗教信仰不是理性思考,它不是也不同于理论认识活动;但是,对于崇教信仰这种现象却完全可以给予理性思考,进行理论把握,于是有宗教学、有宗教研究所。道德行为也不是理性思考、不是也不同于理论认识活动,但是,对于道德行为这种现象同样完全可以给予理性思考,进行理论研究和把握,于是有伦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的研究机构与理性相距最远的恐怕要属精神病现象了,它主要被非理性所控制,表现为意识的紊乱和无序丨但是,对这种最明显、最突出地表现着非理性的精神病现象,人们仍然进行着冷静的、清醒的、有序的,系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这就是精神病学以及精神病学研究机关。既然如此,难道对文学创作中的非理性、不自觉、无意识、灵感、直觉诸现象,就不能给予理性思考,就不能进行理论把握吗?事实上,那些十分重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掲示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非理性、不自觉、无意识、灵感和直觉等等现象的瑝论家们,他们自己正是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例如,当康德说天才对于它如何创造出它的作品来',“它自身却不能描述出来或科学地加以说明”,“作者自己并不知晓诸观念是怎样在他内心里成立的,也不受他自己的控制”©的时後,当克罗齐说“艺术即直觉”的时候,当弗洛依德说艺术创作犹如白曰梦的时候,他们不正是用概念、范畴对艺术(文学)和艺术(文学)创作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吗?当艺术理论的取消论者、“多余”论者、“无效”论者说对艺术(文学)不能也不必进行理性思考,说艺术(文学)理论是智力上的奢侈品时,这些话本身也是通过理性思考而下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并不正确。
艺术(文学)理论的取消论者是在哪个节骨眼上陷入谬误的呢?除了认识上的误差之外,恐怕在逻辑上还犯了愉换命题的错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上述甲命题与乙命题混淆起来、等同起来,随后又自觉不自觉地以乙命题偷换了甲命题。具体说,他们把“文学创作不同于理论思维”混同于“文学创作论思维”,随之,又以后者顶替、取戌侖去。康德当年就没有把这两类命题区分清楚,甚至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很容易给人误解;而后来的某些理论家,包括我国目前的艺术理论取消论者,则以更加极端的形式把二者混同起来,从甲命题直接引出乙命题,又以乙命题取代了甲命题,从而得出荒谬的结论。
假如我们把这两类命题区分清楚,那也就会比较容易地从上述理论迷雾中走出来。我认为,对文学创作这种复杂的精神活动现象,不是可否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的问题,而是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以及思考和由-得是否正确的问题。
说到这里,又必须着手解决另一个问题:即使文学创作作为理性思考和理论把握的对象可以成立,那么,这种思考和把握的结果仅仅是一些偶然经验的描述呢,还是可以构成理论体系?
(二)文学创作理论可以构成体系
上述那篇“对话”中的“友人”有这样一种观点:“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经验”,艺术理论虽可存在,但它不过是把艺术的这种“很偶然的经验”条理化的知识,由此,也就决定了艺术理论永远具有局限性、个别性、随机性,也即艺术理论不必构成什么体系。他明显地表现出对经验的偏爱和对体系的反感。他告诫人们:不要重犯“无视经验,拟制体系”的错误。这也就是说,艺术理论即使可以成立,它也仅仅是作为一种经验描述而存在;并且因为艺术经验都是偶然的,甚至是一次性的,所以艺术理论作为经验描述并无体系可言。
我认为对艺术(文学)和艺术(文学)理论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看法在当前又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必须讨论清楚。
“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经验”吗?
说“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经验”,这话恐怕太绝对,因而也就太片面。
而且,说艺术是偶然的经验,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作者是从那个方面说的呢?第一,是说艺术所要把握的对象、内容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经验”吗?倘如此,那么,艺术的对象、内容之中就不包含本质、必然的东西吗?在我看来,这是对艺术的一种误解。艺术的对象、内容的确必须抓住偶然性的东西,包括抓住人们偶然的经验——生活经验、思想经验、尤其是情感经验和意志经验,但这些偶然的经验中,不可能不积淀着必然的内容,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纯偶然的经验,是纯个人的东西,与他人既不相通,他人也就不能理解,作家、艺术彖怎么能去把握呢?再说,这种毫不积淀着必然内容的纯偶然的经验,这种与他人无关的纯个人的经验存在吗?第二,是说艺术创作的主体所具有的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经验”吗?从一个方面说,作家、艺术家的确可以而且必须写自己的偶然的经验,而且,一般地说,创作是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也就是说有偶然性在其中。但是,这只有在相对意义上来理解才能成立。从另一方面说,应该看到主体经验的偶然性中有必然性的积淀(尽管这种必然性可能非常微弱,如恩格斯所说可以略去不计),作家只有抓住了那种积淀着必然的偶然经验,对创作才有意义。例如,歌德的《浮士德》前后创fpi平个世纪之久,不知反复考虑、体验了多少次;鲁迅的阿Q的影象在脑子里也存在了多年,这都不是完全偶然的经验所能解释得了的。
总之,艺术中一定要有偶然的经验,但是,这是积淀着必然的偶然;艺术中一定要有个别的东西,但是,这是积淀着一般的个别。
理论只是具有“局限性、个别性、随机性”吗?
从宏观上说,理论永远不能穷尽真理,当然总有“局限性、个别性、随机性”;但是,相对真理之和即组成绝对真理。因此,相对正确的艺术理论也即成为永不完结的对艺术世界进行理论把握的绝对真理的颗粒。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史上那些在今天看来无论有着多大的局限性、个别性、随机性的理论著作,从柏拉图到克罗齐,从孔、.孟到王国维,都包含着正确的但素,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美学史就是从相对错误走向相对正确的永不完结的历史。老实说,流传至今的艺术理论著作,没有绝对错误的;即使今天看来那些错误较多的著作,也曾是正确的先导。
从微观上说,任何一种相对正确的艺术理论,当你承认它是“从方法论上把艺术的偶然经验条理化”时,它就已经对偶然和个别进行了超越,它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偶然和个别的局限性和随机性,获得了一定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不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来说,把艺术理论看成只具有局限性、个别性、随机性,都是片面的。
“拟制体系”对不对?
说“即便在今天,人们也可能重犯这一错误——无视经验,拟制体系”,也不全面。
“无视经验”自然是错的;“拟制体系”却未必不对。不能认为只有“经验谈”才可靠,一有“体系”则必是“先验的逻辑构思”,必是“封闭园圈”。一般地说,理论本是用一定的概念、范畴对所论对象本质规律的理性把捏,是思维的有序化、组织化,是一个系统。系统是什么?就是体系。无系统,无体也即芜迪论。经验是重要的,但止午经验,也就是1丨于感性认识,那的确只有局限性、个别性和随机性。这不是真正的理论。要形成真正的理论,就必须形成系统、形成体系。看来,人们6能更永远重犯“拟制体系”的“错误”。问题是不要把体系人为地自我封闭起来。的唯物辩证法的-个根本观点,就是认为真理是具沐的、发展的、无止境的,因此,掌握真理的体系必然是开放的。任何体系的生命力的获得,都是从不断吸收、接受新的事实和新的经验、从而不断修正自己和完善自己而来的。必要的时候要进行理论上的革命;但这也不是不要体系,而是要以新体系代替旧体系。
总之,我们既不能犯只重视理性而轻视经验的错误,同样也不能犯只重视经验而轻视理性的错误。我们应该基于经验而运用逻辑构思去“拟制体系”,而且要使这体系成为开放体系。
不应急功近利有人之所以偏爱经验而轻视甚至鄙视理论体系,把经验与体系绝对对立起来,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出于对理论体系的急功近利的要求,即要求理论体系直接发生立竿见影的作用,要求理论体系具体地开出一个个“治病”药方。如果不能马上看到这种作用,就认为理论是“奢侈品”,既“无效”又“多余”——这是艺术理论的直接取消论;或者认为只有创作经验谈有用(其实真正好的经验谈也是有体系的),理论体系无用——这是艺术理论的间接取消论。
创作理论当然应该紧密联系创作实践:它既来源于创作实践,最终又回到创作实践中去,受实践检验,对实践发生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理论体系对创作实践的这种作用,绝不能庸俗地、狭隘地理解为:要为诗人或学习写诗的人制定出“作诗秘诀”,要为小说家或学习写小说的人制定出“小说写法。”如果有人真的搞出这类玩艺儿,他很可能是江湖骗子;如果先假定理论就只搞这类玩艺儿,然后把这假定当作事实,借以对真正的理论嘲笑、奚落,那不过是寻找或制造否定理论的口实。
事实上,象文学创作这样最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这样突出地表现着非理性、不自觉、无意识、灵感和直觉等等特点的心理运动过程,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却不可能有什么固定的、具体的、“可以照此办理”的程序、定律和模式。文学创作之法常常是“无法之法”,文学创作之理总是异于常理。言当如是却偏不如是,这倒是文学创作中的正常现象。如果读者或者理论家囿于*常法”、“常理”而责求作家的创作,这是可笑的、不公正的。如果诗人或小说家读了一部好的理论著作,就认为可以从中学会怎么作诗、怎么写小说,同样是可笑的。
如前所述,在我看来,作为文学原理的一个姐成部分的文学创作理论,应该从最根本的方面对文学创作的性质、特点、最一般的规律进行探寻、研究和概括,在总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又超越经验事实,形成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对于创作实践的作用,一般说应该作宏观的理解。这种作用虽然有时也可以是直接的,但更多的是间接的,从宏观的方面、从理性上对作家的审美素质、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发生有形无形地影响。诗人和小说家虽然不能从这样的理论体系直接得到“作诗秘诀”或“小说写法”,却能从理性上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工作(创作)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从而影.响、改变甚至形成自己的审美观,自己感受、观察和掌握世界的方式,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思维方式……总之,最终潜移默化地对自己的创作活动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上个世纪的俄罗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伟大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美学理论体系,曾经影响、哺育过多少伟大作家和诗人呵!
当然,作家也可能不是从理论形态上,而是从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从别人的创作经验中直觉地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创作规律,好象一个人可以没有系统地学过语法理论著作,却仍然能够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说话一样。但是,正如一位苏联美学家所指出的,这种没有被作为艺术实践成果的美学理论所巩固和加强的认识,不可能深刻和正确无误地解决创作问题。当作家、艺术家碰到复杂的创作任务,或者想评价自己的活动,或者对自己提出新的问题,或者企图从创作危机中找到出路的时候,他不能仅仅用直觉来指导,而是应该依靠深刻的美学知识、理论体系。创作需要天才和技巧,但是如果没有深刻的美学观和创造艺术形象的审美原则的完整体系,天才和技巧也会失去自身的价值。
1症结之一
为独立所做的准备工作不足2013年3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其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成立了艺术学学科评议组,至此,艺术学界人员为学科独立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划上了一个完美句点。在体育学界叹其“幸运”的同时,我们亦应理性地注意到,艺术学独立成为学科门类的成功并非“空中楼阁”,其为此所做出的种种研究与努力是值得我们体育界学习与借鉴的。首先,艺术学为其学科独立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从目录学上来看,有学者提出了我国上至西汉、下到唐代艺术学均为独立学科的历史依据,同时指出近代中国图书分类中的艺术类名称之变异,并以此论述,艺术学科独立之“合情合理”。有学者从国外艺术学科发展近况角度进行研究论述,分析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以及荷兰、印度的艺术学科总体倾向,艺术史理论与当代艺术实践的碰撞,以及艺术学科内部的音乐学、电影学、戏剧理论、舞蹈理论等的研究近况等,从中论述我国的艺术学独立可行性。也有学者从艺术学本质内涵及其特征方面,从艺术学的独立与学科规划问题上,从艺术的本质及学科建设相关问题等方面研究分析我国艺术学独立的可行性与操作实施。其次,艺术学科独立为学科门类,倾注了文艺界、教育界,特别是艺术教育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在其为独立所做的14年努力中,众多专家学者不仅召开各种研讨会研究艺术学科本身,并且还研究调整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招生专业目录,撰写《将艺术学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的建议报告》并提交国务院学位办。此外,除了专业艺术院校,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高校也开始开设艺术专业,同样加速了艺术学的独立。再有,为消除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组的其他领域专家,甚至是一些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对艺术学科的建设存在的误解,作为艺术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牵头单位的中央音乐学院为此做了许多工作:他们请其他领域的专家观看艺术院校的演出,审阅艺术专业博士生的论文,增加这些专家对于艺术学科的了解,使专家学者对于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共识。反观我国的体育学科建设,“从无到有,由简入繁”经历了引进与借鉴、本土化探索、分化与自我发展以及建立独立学科四个阶段。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来,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为体育学科独立成为门类进行了各种努力,有通过各种学术会议的呼吁,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建议意见与可行方案,以及在新一轮(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的申报等。但在学科独立的理论研究上,尤其是从其发展角度、独立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方案上,从独立问题的学域扩张与学理建构上,以及从目录学角度如何分类,从学科建设角度如何理性发展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为此,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体育学依旧名落孙山。无需置疑,我国的体育学科从上世纪初创立至今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绩,但与其他学科以及国外体育学科相比较,甚至与我国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来比较的话,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而正是这些“不足”与“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其学科独立成为门类的发展之路。
2症结之二
“体育”概念界定尚未形成共识众多专家、学者、体育工作者等对体育领域之内的各个专业进行过十分深入与细致的调查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本身到与各交叉学科的结合研究……但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何为“体育”?“体育”相对标准的定义是什么?作为西方舶来品的“体育”一词,有的学者定义为将其限定在教育范畴中,认为体育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身体活动过程”;有学者从身体活动层面分析,认为体育是“对于人体的锻炼、养护和保健等的教导”,或“为增强体质和获得增强体质的技能而进行的训练”;有学者从社会活动方面着手,认为体育是“一种寓教育于运动之中的社会现象,是通过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丰富人们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体育界对于“体育”的概念并无定论,在对于最基本概念不能达成基本共识,且没有较为统一认识的情况下,很难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体育本身,很难进一步提高体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很难促进体育的学科建设。反观之,从艺术的起源来看,不管是“游戏说”“巫术说”“装饰说”还是“表现说”“劳动说”都有指明艺术是意象思维对这一生命体验的产物,是属于精神世界的产物,其对象是物而非人。与文学相似,艺术有自己的独立表现形式(绘画、舞蹈、雕塑等),而非文学的表现形式———语言。此外,艺术学界对于其自身概念的定义也较为清晰、明确,即: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而我们的“体育”究竟如何定义,指向何处,则还需更多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以便早日统一认识。
3症结之三
学科内部分类不够清晰明确学科内部的理论丰实也是体育学科独立的必要条件,与艺术学相比较,其下设的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以及美术学、设计学,每一个一级学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内部涵盖的内容也较为多样,每一个学科体系都有自己十分独立、不尽相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与丰富内涵。而我们的体育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对学科本身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移植与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较多,使学科本身的研究水平偏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体育学科内部4个二级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等问题,如“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实践研究对象是民族、民间体育(亦包括体育民俗),但其运用与借助的学科体系中包含着大量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因为,“民族、传统”两词使该学科具有了较强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色彩,如此一来,其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交叉重叠在所难免。此外,“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按实践研究领域来划分的,“教育训练”虽然在体育的实践领域中是可以成立的,但“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两者的关系、概念、研究领域并非全然相同,且虽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关系,又不能简单归属其一,同时又不能说其不需要人体科学的支撑,为此其存在交叉研究的问题亦是显然。而学科的独立则需要其内部自身理论知识的“羽翼丰满”。
二体育学科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结合国情进行研究论证
纵观世界各国,很多国家将艺术学设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虽然对于“艺术学”的称谓不尽相同,且下设的一级学科各有千秋,但所包含内容与学习研究的重点却是相通的。例如,美国将艺术学科门类的名称定为“艺术学”,下设9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英国则叫做“创作艺术和设计”,下设10个一级学科,44个二级学科;德国定名为“艺术•艺术学”,下设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俄罗斯称之为“文化与艺术”,下设8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毗邻我们的日本定名是“艺术”,韩国称为“艺•体能”。回视我们的“体育”学科,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较为灵活、开放,时有增减,但目前也并未将“体育”设立为独立学科;英国将体育放在“体育、休闲、酒店管理和旅游”学科门类之中,虽有“体育”之名,但实际上亦是与休闲、酒店管理、旅游等放于一起,而不是一个分设的体育学科;俄罗斯的学科设置体现着前东欧体制的种种特点,“体育”并未在独立学科之列;德国高校的学科设置中将“体育学”并置在“社会科学及社会学”大类之中。当然,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除原有培养体育师资科学体系之外的有关运动训练方面的相应理论与学科,同时,当前体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使体育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且发展势头超越了传统的教育学领域,出现了独特的“体育问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问题”。但通过对国外各国学科设置的罗列与审视可以看出,如果希望“体育”的学科独立,很难从国外找到先例学习、借鉴,而是需要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证、分析,找出“体育学”学科独立的合理性、迫切性与可行性;目前相对超前的体育实践与相对落后的理论建设形成巨大反差,如何从教育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学科门类,亦需要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与系统论证。
2学科内部研究进一步充盈与丰沛
体育学科的内部研究尚需充实与深入。例如,学科研究的共同体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构建体系而去被动建立体系的问题较为严重;在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和融合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承载主体,使得在体育研究与实践中照搬、照套或盲目移用其他学科理论的现象存在,移除其它学科理论后剩余的自我理论内涵空洞。此外,对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身指导、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等的研究还没有上升至理论高度,依然属于运动操作;体育从业者与学术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经历融合不够,使得体育知识的载体———体育专业教材和一些专著、论文理论研究与实践相互脱节,很多体育教材、著作对体育本质现象的揭示,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描述有余,探讨不够,论述母学科级别知识与理论的篇幅所占较多,对体育内部规律的揭示更显不足。对于本质上就具有浓郁体育特色的领域,如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竞赛研究、身体锻炼等也因为缺乏各种学科理论与知识的支撑,而显得其研究的领域范围、内涵深度等均有所欠缺,唯有对更多学科领域都有一定了解与研究,对理论研究有所深入,对体育实践涉足较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够融会贯通,形成体育自身更为扎实的理论研究体系,使学科内部的研究更加充盈与丰沛起来,才有可能搭建起体育学科内部研究的“敦实构架”。
3需要更多专家学者的投入和参与
在我国,艺术学界对于学科独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从目录学角度,从与国外比较方面,从艺术的起源、发展、门类、内涵,到与美学、文学的关系,再到学科独立之后的种种发展、困扰等都做了很多的分析与考证,为“艺术学”的学科独立做了大量的理论工作。此外,众多艺术学界的专家、学者,呼吁“艺术学”应脱离文学,成为独立学科,进行各类座谈、讲座讨论学科独立的可行途径,为“艺术学”的学科独立做了很多的实践之事。反观体育学,仅有少数学者对于此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应进行优化与调整,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科体系构建还存在较多问题等。但仅靠部分专家学者对此的关注与研究是不能真正解决此问题的,只有更多人参与其中,研究论证、剖解分析,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才有可能推动我们的“体育学”真正朝向独立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
三结语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愿问、敢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1.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和能力培养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2.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插图、日常生活、各种俗语、实验现象和自身体验等各种途径提出问题。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我出示了两幅美国国旗的图片,图片上的五角星不同的数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
3.授之以渔,让学生“会问”。
学生提不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知道提问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逐步训练学生的提问技能,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问题产生的来源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给予引导,有意识、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仅敢问、乐问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问题可问,尤其是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
4.适时评价,让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教师要认真渗透给学生“问比不问强”,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1.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联想。
讲时,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没有林则徐的,还会爆发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论证,学生认识到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必然之举,林则徐的禁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争的到来,进而弄清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2.层层设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的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1)“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是什么?”(2)“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4)“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这样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教师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讲授“”时,笔者提出:为什么这一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难道说这个时候中国的工人才诞生?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这样便引发学生探求中国近代工人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分析以往的工人运动和这一次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
4.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教师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等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学生就会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能起到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作用。
5.创设发难型问题,诱导思维。
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
6.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对事物的观察。
如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时,教师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现代人比较,使学生就会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这一问题。总之,只要教师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讲究问题设计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就能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历史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1.了解学生,胸中有数。
教师应从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出发,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符合客观实际。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诸多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宜。
2.提问要有针对性,精心设计好每个问题。
教师要善于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更加深入地探究历史本质的各种问题。不论难易,所提问题都必须富有启发性,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的疑难提出问题,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懂得什么道理、训练何种能力,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教师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成为胜利者,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设计问题必须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能在枝节上拉扯过多,更不能无的放矢。如讲授《昭君出塞》时,教师可提出:昭君出塞的举动为什么受到后世的称颂?学生议论后便会加深对“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这一观点的认识。
3.提问要具有合理性。
影视艺术更新速度快,淘汰几率大———因为新型媒体网络有巨大的储存和点播功能,并且新型媒体网络拥有强硬的高新技术,所以影视艺术作品在网站上能够停留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影视作品在网上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这就要求相关的影视作品必须是有很高水平的。现在有很多电视剧、电影和和综艺节目都没有一点新意,内容空洞乏味,单调乏味,而且有很大的成分是抄袭别人的版权的。这样的影视作品就很难在网络平台上立足,并且会以最快的速度被取代,从而被淹没在平庸作品的洪流中,而不能为人所知。促使影视艺术作品质量下降———在网络媒体上,传者和受众具有完全平等的平台,受众既可以是受众,同样也可以是传者,这样一来,网络上就会出现许多自制的影视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质量很难被保障,从而就有很多差质的影视作品出现在公众的眼中,这种差质的作品会对公众和社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影视艺术如何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挑战
改变和拓宽影视作品的创作思路———要想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挑战,网站就必须改变影视作品的创作思路,要改变传统媒体的传者和受者完全分离的场面,创造一个更大的平台,让观众和影视作品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完全平等的平台,让群众能够与影视负责人无隔阂的交流,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影视以后发展的方向。其次,创作影视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有足够高的编导能力的导演、编导,它更加需要的是他们能够真正的深入到生活中,用细微、敏锐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够找到生活中的有意义的题材,并且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口味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的主体、主题平民化,题材多样化———随着新型媒体网络的普及,顺应新型媒体网络的优势,现在出现了很多平民化的影视作品。他们都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核心,无关乎集体,无关乎成名,没有杂念,他们以某一个打动人的点,得到许多人的大力支持,从而能够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迅速蹿红。除此之外,他们的创作手法都非常灵活,主题形式多彩多样,或许他们表达的主题思想并不深刻远大,但是正是这种随意性的拍摄,才能表现出多样化的影视作品,才能折射出他们不同的个性,所以才能够打动人心。丰富创作影视作品的新形态———如果将传统的影视作品简单的搬到新媒体网络平台上,肯定不能够表现出它的应用特性,所以传统影视作品必须进行再创作,表现出自己的新艺术形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新媒体网络上获得新生。再者,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因为现在媒体网络的受众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以影视作品的创作必须体现出年轻人的特性,根据年轻人的特性创作出具有年轻态的影视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迎合年轻人,迎合大众的口味,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总结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更加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创作中,创作者主要是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专业人士,这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创作者给普通民众带来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传统艺术作品不够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给普通民众传达了一种只有欣赏水平高的人才能欣赏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多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简单易操作的数字媒体技术为普通民众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众化的创作模式和大众化的审美特点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更加大众化,促进了艺术作品发展的多样化,丰富了大众的审美体验。
(二)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开放性的美感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开放性,在传统艺术中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完整性,创作的终结也意味着作品的完成,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进行复制和删改,除创作者之外的观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新修改和再创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根据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思路进行修改,数字媒体艺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意蕴,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
(三)数字媒体艺术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
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逻辑性审美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逻辑。创作者可以尽情构思使用非逻辑性思维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在创作中运用了较多倒叙、跳接、反转等技术,因此人们欣赏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不能仅凭借惯有的逻辑思维进行赏析,而是应该从现代人的思维和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进行艺术赏析,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四)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超现实的审美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依托于数字化技术,传统艺术创作是以现实中的事物为原型进行再加工和创作,因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传统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数字媒体艺术中展现的恐龙、生化危机、外星人等题材具有超现实性,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运用多种现代技术进行声音和图像的模拟,能给观赏者带来极强的感官冲击和震撼的视听效果,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二、总结
在创作方面,主要是指在以影视作品制作方面的应用。如今,新媒体技术逐渐展现出与传统的媒体不一样的特点。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写作,而不是用传统的手写方式。[2]通过利用WPS这种写作软件提高了写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将写作内容进行完整的保存,避免了内容的被破坏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利用MMS(剧本写作软件)能够设计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创作,可以针对剧本的主人公、对话、故事情节等方面提问,并得到答案,以此为剧作者提供一些想法和思路。在财务方面,由于很多大作品其投资金额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利用数字化软件,能够对所有的影视制作成本和资金进行预算,并及时记录所有的花销和支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避免了人工计算和记录的误差,并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资金记录和预算质量,降低了风险。例如,WPS中的表格软件,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记载,又如Producer其能够将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使得影视制造过程中的所有财务数据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
(2)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在影视艺术传播中的应用
在传播方面,这种新媒体数字化技术能够将作品表达得更加具有生命力,让观众更准确和深入地领悟影视艺术的魅力和内涵。在音频和影视方面,数字信号有着更加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音质和影视传播的质量,让音质和图像显示更加清晰,防止出现信号混乱的问题。[3]同时,数字化技术能够传播更多的影视信息,较传统的媒体技术相比,能够利用光纤进行信息的发送,增加了电视频道,将观众的喜好和口味细分,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湖南媒体,其有ETV湖南经视、ETV都市、湖南娱乐等等,每一个频道所传播的内容是不同的,这满足了不同观众群的需求。如今,很多数字化传播载体相继出现,如现在非常流行的DTV(数字电视),其对节目信号的所有接受和处理过程都是通过数字技术完成的,这种电视的分辨率较高,且信息传播效果好,人们可以通过数字电视观看不同的频道,还可以上网,为生活提供了便捷。
(3)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在影视艺术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影视艺术的创作和营销组成了影视艺术产业,其通过数字化技术得以更好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数字技术逐渐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并出现了“三网融合”的现象。其将广播、通信、互联网相互融合,推动了影视艺术产业的发展。这一现象减少了产业开支,丰富了影视形式,防止出现独自生产发展的问题,拓宽了信息传送渠道。据调查显示,如今,媒介广告收入比例较高,已经有一半左右的媒介广告收入比例超过了87%,而三网融合改变了这一现象,带动了新环节的收入成长。同时,很多影视媒体利用这种数字化技术进行营销,将其影视作品通过大荧幕、互联网等载体进行展示,带动了票房的迅速生长。例如,《人在囧途》等疯狂地在互联网上下载播放,提高了知名度,赢得了良好的收入。
(4)结论
新媒体语言艺术直观性下的视觉传达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竞争非常激烈、时间非常紧迫的时代,这就要求媒体在传达信息时尽量直白、易懂,这在传统媒体很难实现,因为传统媒体要求语言要非常严谨、谨慎。而新媒体则不同,它处于宽松的环境下,可以使用简练的口语、表情与符号来传递信息。新媒体语言艺术的这种直观性对视觉传达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视觉传达向符号化、形象化发展。视觉传达的符号化是指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经常使用符号、数字和字母来传递信息。视觉传达的形象化是指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经常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图片和视频而非老旧的、单一的文字语言来传递信息。
新媒体语言艺术流行性下的视觉传达趋势
新媒体是流行的代表,使用人群多为位于时事前端的青年人,他们喜爱使用极具流行色彩的语言,因此新媒体语言艺术的流行性是其一大特点。新媒体语言艺术的这种流行性使视觉传达呈现了时尚化、新颖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视觉传达更倾向于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在内容上,视觉传达多选择新颖、时尚的题材;在形式上,视觉传达多采用立体化、多维化与动态化的形式来呈现信息。
新媒体语言艺术混杂性下的视觉传达趋势
在当今社会,人们使用新媒体的频率十分高。而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只有中英文和些许符号,因此,为丰富信息内涵,人们创造出了许多新媒体独有的语言,有用纯数字表达文字含义的,如“512”利用谐音表达“我爱你”的意思;有用中英文混杂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如“卡拉OK”(唱歌的场所);也有用数字和字母搭配来表达特定含义的,如“3Q”利用声音相似来表达“谢谢”的意思等等。
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的视觉传达特点分析
新媒体为当今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它影响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视觉传达这一领域。在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视觉传达呈现了如下特点:
1创作虚拟现实化
新媒体之所以在21世纪如此盛行,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可以利用全媒体技术将创作虚拟现实化,这一优点在视觉传达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视觉传达利用数字化、虚拟化的方式,以文字、符号、图片与视频等新媒体语言为载体,力图使视觉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化、立体化,使受众在虚拟的世界里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临场感、真实感是媒体追逐的焦点,但是由于种种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无法真正实现这一点。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为虚拟现实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内容基础与形式基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使视觉表达更加立体化,贴近时事的内容使受众能够及时得到最新的信息,新颖的形式使受众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在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视觉传达具有了创作虚拟现实化的特点。
2新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它是新技术、新思想的产物。因此,新媒体艺术是极具新兴观念的,而视觉传达是在新媒体艺术的促进下取得重大发展的,它不免受到新媒体艺术的影响。新媒体艺术利用新的媒体、新的语言与新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在它的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了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所没有的特点。视觉传达设计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它以数字化的观念,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
3交互性
新媒体艺术是新世纪的产物,新世纪最重要的便是人际沟通与相互交流。在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视觉传达不再局限于设计室与工作室,而是倾向于人际化、个性化,使视觉传达具有了极强的交互性。近些年来,视觉传达设计在交互性方面有了更多的表现。例如,在欢乐中国行的节目中,主持人常常在介绍完当地特色食品、风俗或活动后,邀请观众上台体验或比赛,极大地体现了视觉传达的交互性特点。
4设计多元化、综合化
新媒体艺术为了适应快速、紧张的现代生活,满足年轻人对各种信息的需求,趋向更加多元化、综合化。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为适应新媒体,吸引现代人、青年人,只能改变原有的设计理念与思维方式,打破原有传统艺术的局限,将多种艺术、技术门类融合,变得愈来愈多元、综合并且自成体系。在新媒体艺术语言环境下,视觉传达趋向多元化、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