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关意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过对以往事故的分析,总结了明挖车站潜在的风险源,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来计算风险源的权重。针对风险管理的科学研究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关于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实施情况和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情况的研究还未见诸文献。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位于施工一线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关于对风险管理认识情况的问卷调查。进一步,对事故发生的时间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对施工风险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共40份。调查的结果主要从调查对象、风险管理意识、事故时间分布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说明。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等四个级别,共40人。各个级别的人数。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中,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施工技术人员为调查的主体,为3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7.5%。这部分调查对象处于施工第一线。最能反映现场施工情况。风险管理意识把施工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按熟悉程度和重视程度从轻到重分为7个等级。其中第1等级在风险管理熟知情况调查结果(图略),没有风险管理意识的施工技术员人数为6位,有风险管理意识的施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数目为34位,占参与调查的全部人员的85%。并且,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最高的人数为25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2.5%。可见,施工企业对在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事故时间分布情况针对事故发生的时间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白天、晚上和工程即将结束时。事故发生的时间方面,40位调查对象认为48%的事故发生在工程即将结束时;40%的事故发生在晚上。并且,通过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面对面聊天发现,多数的施工管理者也认为晚上和工程即将结束时为事故多发时期。
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事故原因分析显示有风险管理意识的施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占调查的全部人员的85%。可见,施工企业对在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并且,显示被调查者认为88%的工程事故会发生在‘工程即将结束’和‘晚上’两个时间段。经过初步的调查,对于事故发生在‘工程即将结束’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的原因有如下几个:(1)工程即将结束时,参与建设的各方对工程的关注程度和对施工安全的监察力度会大幅度下降:(2)工程即将结束时,各种收尾工作陆续到来,分散了各建设方对施工安全监察的力度;(3)晚上施工时,由于人的生活习惯原因会导致对施工安全的监察下降;(4)晚上施工时,一些在白天容易处理的风险会在晚上变得复杂;相同的风险源,相对于白天来讲,在晚上发生的概率会变大。控制措施针对事故在‘工程即将结束’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频发的现象,提出以下的控制措施:(1)参与建设的各方应始终保持对施工安全的监察力度直到工程竣工验收为止;(2)负责施工安全的监察员必须按时到岗;(3)应保证晚上施工人员有充足的休息;(4)进入晚上施工前,要对一些潜在的风险源进行险情检查。
1.1课程资源选择不符合培养目标
学校即便有的少量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宁可搞科研、挣外快,也不愿开设公共选修课。出于无奈,公共艺术选修课只能由新进人员、青年教师、甚至业余艺术类教师开设,教学效果差,引发学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尔雅网络通识课程大都由名师讲授,面向不同层次的高校,囊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类课程,其他精品网络课程也是种类繁多。为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要求,只要视频课程名称与艺术类相符即可引进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但往往难以符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选择适合本校的高质量课源成为教学管理的第一难题。
1.2网络运行环境难以保障
视频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师生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使学生观看流畅的视频,学校需要配置服务器以及无线网络。为解决网络技术问题,须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网络技术问题。目前学校没有完全覆盖无线网,学生需要去机房或者自己花钱上网,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辅助教师不一定是网络技术人员,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1.3教学管理及考核质量方式需要完善
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视频公共艺术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选课,辅助教师负责批改作业,考核由观看视频比例、作业成绩、讨论成绩、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由于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教师无法监控与掌握真实的学习情况,难以对教学质量监控做出规范的要求,教学管理的程序化也无法实现。
2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管理路径探索
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拉开了视频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一些世界名校随后也陆续开放课程。从2010年开始,像哈佛、耶鲁等名校的视频公开课在网络上非常火爆,我国2011年也在网上公开了名校的课程。专业课的视频网络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由于视频网络课程的特点,作为学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很有优势。
2.1选择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视频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精品课程视频、视频公开课、“微课”、网络课程等适合教学用的资源“铺天盖地”地放在网络上。学校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选择教学资源。网络视频的内容应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活力为标准。选择的视频网络教学资源时长不应过长或过短,要与课堂教学总课时能对应起来,以便于折算学生选修课学分。视频网络教学资源分为教学资源平台和后台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上应有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料、交流平台、文件传输、课程评价等模块。教学基本资料包括:课程大纲、考核大纲、课程简介、课外作业等;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与辅助教师的在线交流及留言功能;文件传输是为了便于学生提交作业,每段视频相关的作业可以及时提交给辅助教师;课程评价模块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对本课程及时评价。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视频课程,学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严格把关,选择高质量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用于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补充课源。
2.2明确教学目标,严格管理教学过程
公共艺术选修课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应该严格管理教学过程,首先应建立辅助教师制度,网络视频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视频进行,网络视频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学校要保证在学生遇到问题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时,在固定的时间段能通过网络联系到辅助教师。每一集视频网络课程对应于一节课,为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监督学生学习,学生每看完一段视频,都有相应的视频的作业可做。可以通过系统设定,只有做完作业才有权限观看下一集视频。辅助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看到学生所提的问题,在后台管理系统中了解学生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提交问题的次数。对于学习进度慢或者未及时提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公布于网上,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课程。课程结束前一周,辅助教师把课程考试内容放于网上,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考试,最后根据学生上网学习情况、作业提交情况、讨论交流以及考试得分给出本门课程的成绩。
2.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网络视频公共艺术课程的特殊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评价、对辅助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课程资源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分为课程内容和平台的网络技术性两个评价指标。课程内容可以从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性、艺术性来评价,网络技术性可以从画面的清晰度、流畅性、界面设计结构来评价。对辅助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务部门的检查和对学生的调查完成。教务部门可以不定期的检查辅助教师通知、作业、和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务网上对辅助教师进行评价,教务部门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则得出对辅导教师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则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交流讨论情况以及最终考试情况来进行评价。教务部门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公共选修课视频网络教学原则和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及时双向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成一个回路,促进公共选修课视频网络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2.4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保障制度
【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动机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历史因素等诸多原因,不正当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些不正当的关联方交易中往往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使关联方交易违背了等价有偿的商业条款,导致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方交易的发生,进而损害了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国家带来了危害。因此研究关联方交易的概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对于从防患于未然角度遏制不当关联交易的过度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联方交易的有关概念
(一)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是指一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为了争取上市,母公司将其“优质资产”剥离成为上市公司,而人员、财务、资产等却没有彻底分开,使得这些上市公司存在先天的对母体强烈依赖的局限性。因此市场经济中的关联方交易是不可避免的。
(二)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动机
一方面关联方交易可以利用虚假的销售来实现收入的增长或成本的降低,以达成操纵利润的目的。有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这些交易基本上是与其关联的企业进行赊账而来的。另一方面关联方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营运效益和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问题
(一)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有些还是将一个企业的一部分剥离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子公司及附属公司、兄弟公司、联营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再加上市公司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以及企业改组上市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上市公司的业绩已成为证券市场上最为常用的利润操纵手段,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之间均存在密切的购销、资产重组、融资往来及担保、租赁等事项。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偷逃税款
与国外公司一样,我国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关联交易也存在逃避税收的动机,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为15%,而一般企业的为33%,税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些上市公司从避税的角度出发,通过关联交易尽可能地把利润往上市公司转移。同时不同地区的税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些上市公司有许多控股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分属于不同地区,由于不同地区的税率不同,使得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往税率低的子公司转移利润,从而导致国家税收流失。
(三)关联方信息披露不充分
现行披露很大程度上注重关联交易形式上的披露,而对它的经济实质、背后的缘由,没有做出披露规定,又由于现行披露要求过于原则化、简单化,使得认定上市公司在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时是否存在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相当困难,这就造成相应的处罚难以落实,这反过来又助长了不规范披露。
三、关联方交易问题分析
(一)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界定不清晰
对潜在关联人的规定不够清楚;虽然我国的上市规则增加了潜在关联人的概念,但从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所包含的内容来看,我国上市规则规定的关联方的范围要比境外证券监管部门对关联方所规定的范围小得多。同时关于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的问题。由于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一些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存在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经济利益的行为,而为规避监管,公司常常以不违规的形式来掩盖其不合规的实质。
(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不少公司上市后,领导体制、决策过程依旧,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依旧,经营机制、政企关系依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重扭曲,有的控股股东公司的董事长直至总经理、副总经理,与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经理班子重合,使上市公司经营者从未真正感受到要对股东负责的压力和来自股东的鞭策。另外由于目前国有股不能流通,外部治理结构就难以起作用,公司的管理层就受不到来自外部的约束。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多以协议收购为主,这也给关联交易提供了存在的基础。
(三)关于关联交易披露的准则尚待完善
我国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范主要通过披露进行,并已形成了由初始披露、持续披露构成的披露体系。但是准则中,对关联交易的披露过于原则。现行披露中对关联交易定价政策的披露缺乏详细的规定;同时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不及时;年报和中报的披露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通常业绩好的先公布,业绩差的后公布,这样容易造成股市人心波动,对证券市场的稳定不利。
四、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关联企业关系
为了避免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在企业改组上市过程中,应该规范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对有关企业上市之前的改制,资产重组时应将供应、生产、销售组成具有独立完整的系统并迫使上市公司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这样会大大地减少关联交易的产生,为杜绝不当关联交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关联方交易制内部控制
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主要针对非公允关联方交易,或者说是失控的关联方交易。加强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可以促使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有助于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同时加强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有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三)关于关联交易披露的准则尚待完善
我国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范主要通过披露进行,并已形成了由初始披露、持续披露构成的披露体系。但是准则中,对关联交易的披露过于原则。
1.现行披露中对关联交易定价政策的披露缺乏详细的规定。如准则没有要求披露交易价值的详细确定方法及与市价的可比性。2.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不及时。我国颁布的《关联方交易》的具体准则,对关联方关系交易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但由于控股股东在关联交易中有决定权,具有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为自身谋利的行为动机,并且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美化财务报表的花样层出不穷。根据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如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知情的关联交易时,应及时披露,但仍有不少公司不在第一时问披露。另外,年报和中报的披露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通常业绩好的先公布,业绩差的后公布,往往在规定期限的最后,上市公司集中大量披露,这样容易造成股市人心波动,对证券市场的稳定不利。
房建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设置不全。笔者总结出现问题的施工项目时发现,这些项目的施工单位通常没有重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工作,也就缺乏管理质量和安全的机构,或者是虽然有这样一些机构但是对于质量控制及安全的管理却非常薄弱。管理机构设置中普遍缺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专业的管理人员是房建施工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那么想当一部分的施工单位是不符合要求的。因此,房建项目的管理人员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要求导致无法覆盖到施工的各个方面,也就为以后埋下安全隐患。还有就是安全管理人员很多是由管理技术的人员或者是其他的管理人员担当的,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较低,不能胜任工作。因此,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在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设置中,没有对具体项目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导致在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问题时,无法找到具体的责任人,导致事故的处理没有真正地实现奖罚分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此外,很多施工单位的质量与安全管控严重地依赖监理单位、政府及各级建筑主管部门。上级管理检查的严了就暂时地重视质量和安全管理,做出假象蒙混过关;上级一旦放松监管,就会恢复到以前的状况。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而大量缩减质量与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内部质检、安全监督等工作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2)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而参与施工的人员通常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并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就直接上岗,由于本身的专业素质较低,经常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施工的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因为操作的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3)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有效的考核制度能够有效的实现管理监督。但是目前很多单位的管理绩效考核通常只是形式上的考核,无法真正起到保障和规范的作用。通常的表现是考核制度只针对单位,而不是个人,导致责任的推诿,无法实现对何人管理工作的监督。此外,还存在赏罚不均、罚大于奖,奖励制度拘于模式化,效率很低,起不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
采取的措施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薪资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和“以人为本”思想弱化的问题,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科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以下为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论述。
1.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目前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仍然较为落后,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没有重视到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点,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1.2薪资管理制度较不够科学。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由于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薪资管理过程中,运用“一刀切”的做法。知识时代下,每一位员工付出的贡献和劳动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相同的薪资待遇则会直接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员工情绪不满,“跳槽”的现象频频发生,对企业薪资管理的模式进行适当的反省变得尤为重要。
1.3以人为本思想观念弱化。
人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人是生产价值、创造价值的主体。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没有认识到人在企业中的价值和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较为弱化。
2以人为本思想下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以人为本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机制,运用丰富多样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创新人才管理模式等方法,不断完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以下为对这些策略的具体论述。
2.1制定以人为本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机制。
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主要需求,制定科学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保证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前提。企业可以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明确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良好的环境能够使员工专心于工作活动当中,营造和谐、奋进、互助的工作氛围。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根据知识型员工的普遍性格特点,制定严谨而灵活的工作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一些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做的事情,但是也要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思考时间,过于严格则会给人以压迫感,但是过于宽松会造成工作氛围的紊乱,所以,对“度”的把握十分重要。
2.2运用丰富多样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企业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市场环境进行创新和改革。企业要注意改变以往管理模式中,单一的管理方式,根据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策略,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运用丰富多样的管理策略,不断提升管理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发展机遇。例如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灵活的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可以是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所构成。物质激励主要有奖金鼓励、额外薪资、出国旅游等等。精神鼓励可以主要有知识进修、大会表扬等等。企业要注意根据每一个人才的具体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激励策略,充分调动每一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另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帮助知识型员工创建人生规划的方式,将员工的未来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紧密结合,促进企业知识型员工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知识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关键性因素,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知识的核心内容逐渐转变为创造新产品。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企业管理的模式由“硬管理”向“软管理”创新,使知识型员工能够从内心认可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从而增加知识型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更加努力的进行工作。
3结束语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素质操作管理
0引言
电网调度是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使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一个机构。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以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调度事故所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调度班组做为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最直接的指挥者,其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笔者总结多年来在调度安全运行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电网调度安全生产的因素,并谈谈对调度班组安全管理方面的几点看法。
1影响电网调度安全生产的因素
1.1调度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是搞好调度工作的必备前提。实际工作中就有少数调度员缺乏责任心,习惯性违章现象不断出现,存在着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靠主观判断,造成误下令。
1.2调度人员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差。调度员不熟悉电网设备的有关参数、母线结线形式、电网运行方式、二次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整定方案和工作原理等,以致误调度。特别是处理事故时,不能做到忙而不乱,惊而不慌,不能正确判断,果断处理,造成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使事故扩大,延误送电。
1.3对调度操作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不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在实际调度工作中,存在对调度操作指令票马虎应付或操作完毕后有空再补填的现象,有的工作票的工作许可及工作终结手续不清,易造成误下令、误送电事故。
1.4交接班制度执行不认真。调度人员未严格遵守调度规程,交班人员未把电网的运行状态、设备的缺陷交待清楚,接班人员在接班后也没有认真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和设备缺陷,特别在一些大型操作时最容易交接班不清,极易造成误下令。
1.5调度人员与变电站运行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因当值调度员与运行人员之间的联系基本上为单渠道联系,随着当前电网网架的不断复杂、运行方式的灵活多变,在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运行操作人员与调度员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就容易发生运行人员对调度员所下的令不理解就盲目操作,继而引起误操作的严重后果。
1.6班组安全活动没有定期开展或流于形式。高质量的班组安全活动能有效地引导安全生产,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它不仅是对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的学习过程,也是调度员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培养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的好途径,对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1.7有关电网技术资料管理不完善。班组基础管理存在漏洞,新设备的技术资料、继电保护定值单、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联系单、以及有关设备的一、二次图纸资料等管理不到位,未及时提供给调度员学习参考,使调度员在调度工作中缺乏依据。
2做好调度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素质管理、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调度技术资料管理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1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素质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是安全管理的根本,抓人员的安全素质要三管齐下。
2.1.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在加强电网调度管理的同时,也应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每一个环节,要求调度员始终牢记“精心调度,精心运行,超前发现,快速反应”的十六字精神,养成重视电压等级较高的主电网操作,也不轻视电压等级较低的小电网操作;既重视复杂的操作,也不轻视简单操作的良好习惯。
2.1.2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细致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能更好地提高调度员的工作责任心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2.1.3定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务实安全基础,班组的安全活动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手段。调度班组要从提高安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着手,使安全活动工作长期化、制度化。与生产紧密结合不流于形式,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2加强调度运行操作管理。是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关键,要把好调度安全关,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2.1调度工作要流程化、规范化。并严把“五关”。即:申请单各项内容填写的规范关:一、二次设备运行方式安排的合理关;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的完备关;调度指令票拟写的审核关;调度下令的监护关。把住了这五关就把住了调度安全操作的基础关。
2.2.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特别是“两票”制度,杜绝调度“三误”的发生。应做到调度命令三坚挣坚持调度命令的预发制、坚持调度术语的规范化、坚持调度命令复诵制。
2.2.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调度班组是集电网各专业的综合班组,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2.4熟悉各种反事故预案、做好事故预想。定期开展反事故演习。随着近两年地区电网负荷跳跃式的增加,季节性、结构性的缺电使电力供应严重不足,面对这种形势,调度员要十分熟悉并掌握在电网出现严重故障时处理方案,避免地区电网全面瓦解、崩溃。
3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主旋律,是调度班组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笔者认为在当前调度班组的工作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做好调度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方法,有力的措施以及全体调度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调度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一华.电网风险控制方法[M].2003.23(5).8~11.
[2]胡卫.电网预警管理.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1992.35~40.
[关键词]功能主义包豪斯发生发展
一功能主义是什么
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时代的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20世纪世界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便是形形、风格各异的新流派层出不穷,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于我们今天依然存在并起较大作用的只剩下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它已经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设计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发生
与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功能主义的发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历史。
由于功能主义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工业革命必然的成为功能主义的前提。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大工业革命,这便是功能主义出现的最基础的物质前提。由于机器的精确化使设计与生产相分离,设计与手工艺生产之间的区别迅速拉大。机械化的生产使得"传统的由艺术家和工匠完成的任务面临着被各种机器和新材料取而代之的危险"。1851年,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隆重登场,展览的场所是被称作"水晶宫"的由约瑟夫·帕格斯通(JosephPaxton)设计的建筑,而帕格斯通本身是作为工程师而非建筑师。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系列由于工业革命带动的新的发明如蒸汽机、引擎、汽锤、车床甚至包括由预制的金属肋拱和薄片玻璃及建成的"水晶宫"都引起了人民对工业革命成果的极大兴趣。由于前面提到的大工业革命引发的"危险",也由于大机械化的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在如何"化解"这场"危险"的方法选择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nMorris)为代表的与机器公然为敌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恢复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个人劳动才能将人从机器中解脱出来。另一种是以高弗雷·散帕尔(GottfriedSemper)为代表的"结合论"的观点,他意识了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他在提出手工艺与工业相分离的同时也认为"应该教育培养新型的工匠,让他们学会艺术而理性的方式,理解并且开发利用机器的潜力"。同时,曾参与组织"世界工业博览会"的英国人亨利·科尔(HerryCloe)也认为只有通过办教育才能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科尔先后担任了南肯星顿博物馆(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和博物馆附属的一所设计学校(现皇家艺术学院)校长。这样,科尔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泽被不列颠,而且波及以德意志和奥地利为代表的欧洲大陆。
由于受到科尔思想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形成了一种"青春风格",在代表设计师里查德·雷迈斯克米德(RichardRiemerschmid)和约瑟夫·霍夫曼(JosefHoffann)的手中,新艺术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制约,并逐步转变成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而在奥地利出现的维也纳分离派的手中则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与方格,这也便预示着功能主义的标志--机器美学的出现。我们也可以在其代表设计师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CharlesRennieMachintosh)的系列设计中看到对后来的包豪斯产生影响的简练、高直、清瘦和垂直的线条。建筑师阿道夫·卢斯(AdolfLoos)的作品更是绝无装饰、个性特征极其奇缺。卢斯在《装饰与罪恶》(OrnamentandCrime)里论述到:"如果我买到一个素盒子的钱和买一个花盒子的钱一样多,那么,多出来的工作时间就能归那个人了。"在他看来,"装饰不过是在浪费钱财"。
与此同时,在美国芝加哥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出现了大批的现代性经典形象--摩天大楼。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路易斯·沙利文(LouisHSullivan)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还强调"哪里的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这一简明扼要的短语,几乎成为在美国所听到、看到的设计哲学的唯一陈述,也成为日后德国包豪斯所信赖的教义。沙利文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由一种形式,一种外观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和别的东西区分开来。"他从这一思想出发,合理的使用材料,把最单纯的功能形态给予了他所设计的建筑物。后来,继承了其恩师建筑思想的弗兰克·劳埃德·莱特(FrankLloudWright)把功能主义又进一步发展到了住宅建筑的领域。他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强调建筑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部分都与整体协调。他还对机械化及其美学持乐观态度,并对新揭示出的材料的美感持赞扬态度。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是一种"卓越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因而成为20世纪前半叶工业设计的主流--功能主义的主要依据。
在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现代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因此不可能完全将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而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业同盟"。这一组织是在建筑师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Muthesius)对德国工业的劝说和对优秀设计的鼓励下成功地团结十二位艺术家和十二位工业家成立的。穆特修斯曾在他出版的反映英国功能主义居住建筑的专著《英国住宅》(DasenglishcheHans)中写到:"我们想在机械产品上看到的,是平滑的形式,简化到只剩下了最基本的功能","机械样式"必将成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1914年,德意志制造业同盟在科隆举行年会,穆特修斯提出确立一种"标准",并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主张"德意志制造业同盟"应该鼓励标准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而该同盟的另一干将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VandeVelde)为代表的设计师则认为设计应以审美性、性感性为存在的目的,应鼓励独立设计中的自由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这场论辩的结果以威尔德的出走而告终。德意志制造业同盟的另一个代表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贝伦斯的设计也注重功能、崇尚简洁,产品设计朴素而实用。由于"标准化"的提出,德意志制造业同盟更加注重产品的科学性和功能性,功能主义作为正式的设计理念由此真正诞生了。
三功能主义的发展
作为德意志制造业同盟三大家之一的贝伦斯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最大的贡献便是为功能主义的发展--包豪斯的功能主义设计培养了最为优秀的领导者。早在1903年的杜塞尔多夫,他就接受穆特修斯的任命担任了当地工艺美术学校的校长。在这四年内,后来成为沃尔特·格罗彼乌斯(WalterGropius)主要搭档的阿道夫·梅耶(AclolfMeyer)就在这里求学。贝伦斯于1907年到了柏林,在加盟通用电气公司的同时还创办了私人建筑事物所,在这期间又培养了三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格罗彼乌斯、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而前两人后来先后成为包豪斯的校长。因此,贝伦斯的想法与设计实践都对包豪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实际因素的角度来讲,包豪斯还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威尔德了。1902年,威尔德被召到魏玛,举办了一个"私人工艺美术讲习班"。这个讲习班"通过进行设计、制作模型、样本之类的手段,想工匠和工业家们提供艺术灵感","让艺术家、工匠与工业家进行合作的梦想……比德意志制造业同盟早六年,比包豪斯则早了十几年"。1907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学校,而包豪斯最初的校舍便是这位比利时人设计的房子,格罗彼乌斯的受任也是受了威尔德的引荐,包豪斯的许多课程设置都保持了威尔德最初的设想。
1919年4月1日,对现代设计产生可其他学派无可比拟的作用的包豪斯正式成立了,定名为"DesStoatlichesBauhaus"(魏玛国立包豪斯建筑学院)。包豪斯的成立解决了穆特修斯关于如何把工学精神融入到美术中去的"我们究竟在向什么方向前进呢?就像在云里雾中一样"的混沌状态的疑问,并给予了实际性的答复,包豪斯的目标是"为了对抗现代的手工主义和专业化,把所有的形式都综合起来,建立一种适合于新时代的崭新的民众文化"。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来进行"的基本观点,并在以功能至上为特点的功能主义设计领域进行了最为广泛的尝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包豪斯师生的尝试下,包豪斯设计和制造了宜于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大多达到"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如密斯·凡·德·罗的钢管椅、M·布鲁尔的椅子以及包豪斯学生的台灯等。在建筑方面还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如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格罗皮乌斯住宅、学校教师住宅和萨默菲尔德别墅等。
也正是在信奉"方盒子就是上帝"、"功能至上"、"有用即美"的包豪斯,功能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全意义的现代主义设计。
四功能主义的新趋势
尽管包豪斯的功能主义在现代设计艺术史是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打破"方盒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为"在魏玛呆上三天,你就再也看不得正方形了。"包豪斯的功能主义是建立字"方盒子就是上帝"的理念上的,这就造成了包豪斯的设计在长时间视觉内的过于理性化的弊病:忽视了产品的审美性,也就忽视了人在使用产品是的精神愉悦性;过于单调的设计给人以冷清、灰色的感觉,使人的情绪得不到释放,这又与现代紧张生活之余人们的"放肆"心理相背离……种种这些无不表明对包豪斯功能主义进行改良成为趋势。
斯堪的那维亚设计是二战后开始走向设计舞台台前的一种设计风格。由于地域的特殊性,斯堪的那维亚设计将自身的简洁和实用的设计思想与工业的效率和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传统与理性并行不悖。它是一种比包豪斯更为柔和并具有人文情调的设计方法,即所谓的"柔性的功能主义"。它的风格在于它的没有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形体和边角都发生了柔化和弯曲,并与天然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怀旧的有机形"。如保罗·汉宁森(PoulHenningesn)的PH系列灯,阿纳·雅各布森(ArneJacobsen)的"天鹅椅"、"蛋椅"、"蚁椅"等,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与斯堪的那维亚设计风格不同的是在二战后的德国依然是理性主义的设计,并发展了一种以强调技术、表现为功能主义特征的工业设计风格。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由马克斯·比尔(MaxBill)担任第一任校长的乌尔姆造型学院。在这个学院的设计师们坚信艺术是生活的最高体现,认为设计的目标就是促进将生活本身转变成艺术品。比尔离任后由托马斯·马尔多那多(TomasMaldonado)继任校长。马尔多那多的就任促进了乌尔姆造型学院与企业的联合以及在学科设置与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和人机工程学等领域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使其设计风格在理性基础上有向人性化设计转变的倾向。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综合了产品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从根本上说,人性化设计应该是功能主义的,它是在保障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产品的外形设计以达到符合人机工程的一般原理的设计理念。因此,它的出现又是以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例如美国设计师亨利·德雷夫斯(HenryDreyfess)就坚持工业产品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高度舒适的功能性,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即人机工程学。他在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人体测量》,为设计界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提供了主要的数据资料。他还为贝尔公司设计了听筒和话筒合二为一的贝尔300型电话机。目前正在进行的由意大利佛罗伦萨设计师达尼埃莱·贝迪尼(DanieleBedini)负责的国际空间站的设计也是如此,无论是在床位舱、厨房和起居室、卫生间、衣柜、储存箱的设计,还是在空间站的内部照明、宇航员的服装以及舱内的电信、媒体的设计,都运用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进行优化设计,而且都注重材料的新型性、节能性和环保性,做到了设计是实际的统一。又如在家具特别是椅子的设计更多的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注入了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原理。1996年,威利姆·比尔·斯登夫(WillianBillStumph)和顿·恰·维克(DonChaelWick)共同开发的一种用于办公的座椅,以人的足、膝、腰三个部位为轴心,配合人的坐姿的变换,设置了手动调节装置,以便随时调节坐椅的形态,使之增加座面和靠背对人体的合理、有效的支撑点,采用具有弹性、透气性和触感均良好的织物绷面,使人感到舒适。坐椅靠背和框架采用强化聚酯,扶手和椅子的腿、支架等部分采用高强度特制铝合金制作,不仅结实耐用,方便组装、拆卸和维修,而且节省资源,有利于回收,不但对人是一种关怀,对环境也体现了深切的关注,实现了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的统一。这也将成为功能主义在新时代的新的发展趋势。
设计是一种实用艺术,强调标准化、系统性的功能主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可以为"地球村"上的不同国家、操不同语言的人们提供方便、规范化的标志。因而功能主义将作为设计艺术永恒的主流在新的时代取得更大的发展。
注释:
1《新现代主义设计》袁熙旸编著第3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2《包豪斯》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第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3《包豪斯》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第1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4《包豪斯》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第1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5《世界现代设计史略》吴静芳编著第88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6《世界现代设计史略》吴静芳编著第89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7《包豪斯》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第1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8《世界现代设计史略》吴静芳编著第34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9《20世纪风格与设计》贝利、加纳著罗筠筠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10《包豪斯》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第1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11《世界现代设计史略》吴静芳编著第37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2《世界现代设计史略》吴静芳编著第40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3《包豪斯》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第15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14《宇航员的"房子"》FrancescaPierpaoli撰文载《艺术与设计》2002年第1期
参考资料:
1《包豪斯》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关键词】 公示语;互文性理论;英译;问题;原因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一种特殊文体,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其应用范围非常之广,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街头的路牌、广告牌、路标、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商品说明书、旅游简介等。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用简明易解的图标或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的方式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
公示语具有指示、服务、禁止等三种基本的意义功能。现在公共场所设置英汉双语标志的城市越来越多,可是公示语误译、滥译现象却非常普遍, 部分公示语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误导外国游客,甚至产生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本文拟以互文性的视角分析公示语的翻译问题,并归纳其错误产生的原因 。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任何特定文本,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自成一体,与其它文本毫无干系,但实际上都与某一文本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这种文本之间关联的特性就是互文性。换句话说,任何文本总是暂时以强化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文本的方式,或者是从侧面联系当代其它文本的方式,向自己赖以生存的其它文本散播。[1]最先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的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丽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对其他文本的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mosaic),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又称“互文本性”,“文本间性”,或“文本互指性”,它强调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否定了作者和文本中心论,动摇了作者的主体性和文本的权威性,本身作为读者的译者根据不同的体系对文本进行翻译或解码,因此一个文本只有一种正确释义的观点消解了。[2]
二、互文性与公示语翻译
翻译过程不仅包含着语言之间、文本之间、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在此过程中诸多原文和诸多译文还在更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3]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移,翻译活动就是在融汇多种意义的文本网络中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作者、译者、读者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一个选择与吸收、创造与变异的互动过程,其间不断出现某种意义的无限补充、替换、撒播、增殖,甚而不同程度的误读,形成互文性转换活动。因此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扮演着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角色。首先,为了准确把握、阐释原文文本,译者必须考查原文文本在原语文化中的互文参照,即阅读大量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文本主题及内涵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先前文本,从而避免阐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失和误读;另一方面,译者又必须充分考虑处于异域文化体系中读者的接受心理。一方面经受着因原文文本意义的多元性而带来的磨难,另一方面进行着与他文本或他译者的相关模仿、关联或暗合等行为。[4]
与文学等体裁的文本的翻译相比,互文性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中体现得更加鲜明。因为公示语的阅读对象是来华旅游、访问、工作或经商的外国朋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然与文化息息相关。倘若把讲英语国家的文化看成一个大文本,那么公示语的任何一个英译本都要参照这个大文本。譬如,西方国家公示语语气相对比较委婉、含蓄,而中国的有些公示语却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语气生硬。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要充分考虑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接受度。例如,“禁止吸烟”和“送客止步”常被译为“No Smoking”,“Passengers only”。
从微观的角度看,英语国家经济发达,已经有大量生动准确的公示语范本供我们参考与借用。 因此, 公示语汉英翻译通常可采用回译( Back Translation) 和借用( Borrowing )的方法。例如, “小心地滑”为“Caution!Wet Floor!”, “暂停使用”可借用 “Out of Service”、“Out of Use”或“Out of Order”。
文本的相互联系给翻译带来了双重性,一方面在理解文本时能触类旁通,借用乃至套用已有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译者的困难,因为与另外的文本发生联系,需要译者更高程度上的知识水平和背景知识。 尤其一些有中国特色或文化特色的标语、口号、简介不能采用回译或借用的翻译方法, 译者就要充分调动头脑中已有的源语互文知识(主要是源语的文化内涵) 和译语互文知识,包括英语公示语的表达习惯及西方国家一系列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且参照中国各大城市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前期公示语英译文本。
三、互文性视域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实例分析
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公示语文本翻译中的互文因素,即微观互文性和宏观互文性。微观互文性可以看作是原文本中的某些词句或段落的表达与另一个或一些文本中的相关,即语言上的互文性;而宏观互文性则是指原文本的整体的写作方法与多个文本具有类似或相关的地方,即文化上的互文性。
1、微观互文性方面
(1)译名不统一。译名不统一表明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态度不严谨,同时对汉英两种语言规则和翻译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刻。例如“小心地滑”的翻译就有三种形式,即 “XIAO XIN DI HUA” ,“Be Careful of Slide”和“Caution,Wet Floor!”。假如街道名或政府机构名称出现两种以上的版本,那将给外国友人带来很大不便。
(2)拼写混乱。频频出现的拼写错误体现出译者对英文书写规范的不了解, 这主要体现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及标点符号上。除此之外,某些部门机构名称直接被译为拼音或者甚至中英混用。例如, 将“华彩创意图文有限公司”直接译成了拼音“HUACAI CHUANGYI TUWEN GONGSI”, 而“xx街道政务服务大厅”译为“XX SUBDISTRICT ZHENGWU FUWU DATING”。这类错误可能不会引起很严重的误解,但是他们不但给读者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并极大的影响了公示语本应达到的目的。以上标识牌最好译为“Hua Cai Photo Workshop”和“District Office”。
(3)语法错误。在公示语英译本中,常出现一些语法错语,如词性混淆、名词单复数不当、冠词遗漏、动词形式错误等。譬如公园售票处常见提示语“1. 2 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和残疾人免费” 被误译为“Below 1. 2 m children,servicemen and the disabled free of charge”;“宠物禁入”被错译为“The pets forbids to go into”;“严禁酒后划船”被译作“Boating is prohibited drink ”。还有较长的一则标语“The water depth danger, refuses the sewer, refuses to splash water on each other, refuses the overstrength!”(水深危险,严禁下水,严禁打水仗,严禁超员!),主语“water”后面直接跟名词“depth”充当表语,而且该主语与其后的三个所谓谓语“refuses”均不能搭配,因为“refuse”的主语一定是人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方。较可取的译文为“Caution! Deep Water! No Getting into Water! No Water Fighting! No Overloading while Boating!”译者对英语语法规则和习惯表达认识不够,往往就会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译出的文本让人瞠目结舌。
(4)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英汉两种语言语法、句法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难免造成超额和欠额翻译。超额翻译指原文中不存在的信息出现在译文中; 欠额翻译指译者未完全传达原文的信息、风格和感彩。[5]
例如,某广场的“足下留情春意更浓”的英译“If you don’t trample me,the spring feeling can be more intense.”,完全是对照汉语一字一词的机械翻译。原语的句式、语韵优美,符合汉语的表达思维,如果字当句对地将其进行翻译,则违背公示语翻译的简洁性、规约性和互文性原则,因此属于超额翻译。对于这类翻译,不妨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译为“Keep Off the Grass”。
对于“禁止进入线路”的译文“No Jumping”,目的语读者只能理解为“禁止跳跃”,而具体禁止怎样跳没有明确标示,而且“进入路线”也没译出,因此这里的译文没有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若译为“No Jumping onto Tracks”, 表述就比较清楚,起到有效警示的目的。所以译者一定要正确理解原文,再创造性地运用另一语言再现原文。
2、宏观互文性方面
(1)语用失误。公示语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活动,必然要与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目的语国家现有的、规范的、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的公示语文本就可以供我们拿来参考和直接使用。譬如,“小心地滑”,个别地方竟翻译为“Slip Carefully”,意为“小心地(de)滑”,两者意思相去甚远,应借用现有译文 “Caution! Wet Floor!”;“教师休息室”常被误译为“Teachers’ Restroom”, 而“restroom”在美国英语中是指(餐馆、电影院等中的)洗手间,通用译文是“Teachers’ Lounge”。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准确理解词汇的内涵与相关文化信息,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从而对现有的英文公示语进行模仿、关联或者暗合。
(2)文化失误。任何一种语言都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中,文化差异会造就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如果不积极转化思维方式,充分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就会产生信息障碍。 例如,宾馆里常见的“请保管好私人物品”译为“Take care of your private parts”,而在英语中,“private parts” 指人的“生殖器” ,是英语中的禁忌表达。译为“Take care of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可能更为合适。这样既可以传达原文本的语义,又不会冒犯目的语读者。一些公园门口的标识“优惠规定:凭军人证、残疾人证、老年证免费入园”英译为“Concession: With the military card, disabled license, permit free admission elderly.”。 在西方,“the old”和“the disabled”是人们介意的表达方式,容易冒犯他人,通常采用的表达是“senior citizens”与“the underprivileged”。因此译文“Free for Soldiers, the Underprivileged & Senior Citizens”较为妥帖。
四、结语
由此可见,互文性在公示语翻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译者欠缺这方面的知识,才会译出这许多令人摇头叹息的译文。依据互文性理论, 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即译者创造性地对原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为了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复杂性,从而对原文进行正确的理解、吸收、转化、改写,再创造出符合英语公示语习惯表达的译文。同时,译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Haynes J. Introducing Stylistics [M]. London: Unwin Hyman Ltd.,1989.
[2] 赵静.互文性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999(4)39-42.
[3] 秦文华. 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 外国语,2002(2)53-58.
[4] 樊桂芳. 公示语翻译的互文性视角[J]. 中国科技翻译,2010(4)47-50.
[5] 田希波,郭嘉仪. 城市英文标示语辨正——以甘肃省某市为例[J]. 河西学院学报,2012(3)95-98.
施工人员在自动化仪表安装工作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审核和阅读工程自动化仪表的图纸,来发现图纸是否存在设计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有问题要及时反馈,如果没有问题应该熟练掌握自动化仪表安装的重点部位,如自动化仪表安装的具置、自动化仪表安装的调试方案等。其中,施工管理部门必须要对仪表安装汇总表进行严格审查,并根据汇总表绘制出完整的设备安装一览表,并以此表为基础和安装设计图纸进行核对,看与图纸的仪表安装数量、安装位置是否一致。其次,施工人员要着重审查和检验材料和电缆相关方面影响仪表安装的因素。在做好图纸、汇总表仪表设备审核工作后,施工人员要进一步检查电缆、材料的位置,其中要对图纸上的比例尺进行详细的实际测量,明确安装工程中对设备的实际需求,然后再将实际测量结果与图纸相对比,查看实际测量出的电缆位置与图纸中的位置是否一致,然后再根据精确数值来做好相应的施工计划。再次,施工人员要详细审查仪表安装图纸。在做好设备、材料、电缆等方面审核工作后,要进一步详细研究和了解施工的安装图、原理图、系统图、走向图等细节方面,以确定仪表仪器等各方面是否具有正确的连接方法、连接线路、安装及控制方法。
2.培训安装人员并进行技术交底和组织设计
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要做好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交底工作,为施工安装工作质量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自动化仪表专业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施工情况,对各项安装施工工作进行科学、详细的划分,来选择和组建自动化仪表施工安装队伍。在队伍确定后,再对施工人员的施工理念、施工技术进行培训强化,使施工人员掌握好此次施工工程自动化仪表的施工技巧,提高自动化仪表安装质量。第二,施工管理部门要对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将本工程中自动化仪表安装技术、安装方法、技术要求、工期、注意事项等交底到每一位施工人员,同时要给每一个施工小组配备一个施工技术指导人员,来帮助施工人员迅速适应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的施工环境、工艺流程等,确保自动化仪表安装的施工质量。第三,组织设计,把握安装人员状况。施工单位要以具体的施工任务分配要求,以及国家规范、图纸对于施工各环节的具体技术要求及安全保护措施,对相关施工人员加以教育,以避免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并根据对应的各施工环节的具体任务,做好各项数据的计算,包括对施工人员技能掌握的全面性及熟练程度的分析,以及对于施工方案的编订。
3.做好施工和竣工的技术管理工作
3.1.施工环节技术管理。首先做好设备材料验收。
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针对施工图纸,做好设备及材料的使用计划书,并以此作为参考对所领取的所有仪表设备和设备的附件与配件等进行审验,检查各部分的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实际的设计方案要求,然后对检验的结果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保存好设备的合格证与使用说明书等资料。接下来要对设备进行初步的抽样调试检验,查看设备与附件、配件等是否在运输途中受到了破坏,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材料及时地开展维修工作,或者对于某些破坏严重的材料进行重新的采购订货。再次,合理分配施工工作。施工单位要结合其在组织设计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制定的具体协调配合计划,将验收的一些设备材料交给相应的单位进行施工,如应用在设备法兰底座的保护套管或者是相关的控制阀与调节阀等转递给其他专业的施工队伍,与其他专业单位进行配合施工。
3.2.竣工验收环节管理。
施工单位在完成各细节工程的施工之后,要严格地对其实施复检验收,使用不送电的方式对安装工作进行试动检验或者是零点检验,确定其施工合格之后,做好验收记录,再允许下一个环节开展具体的施工,对于存在问题的施工环节则及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返工,使工程安装的各个环节在严格的施工衔接控制中达到质量保证。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