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片断教学范文

片断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片断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片断教学

第1篇:片断教学范文

(课型:公开课。内容:赏析鲁迅经典小说《故乡》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以及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听课人员:全校语文教师。)

课堂上,主讲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欣赏并领会作品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的:

师:《故乡》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就是因为这个作品极具抒情意味,处处饱含作者诗意一般的情愫,甚至都可以从唐诗宋词中找到印证作者感受的诗句。

例如,开头一句“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短短的一句话,“二千余里”、“二十余年”包含了一个天涯游子怎样的情怀?可以用哪首诗词概括?

生:游子思乡的情怀。马致远的《秋思》可以概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非常好。这首词就很恰切地体现了作者作为漂泊在外、辛苦奔波天涯游子的一腔思乡之情,异地奔波之苦便跃然纸上,正是思乡心切,所以不顾“严寒”风霜,扑进故乡的怀抱,想象着唱一曲团圆的歌。

生:此时是,“千万里,千万里,我也要回到我的家!”

生:此时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点头赞许)《秋思》这首词只代表本文丰富的人生感受之一;天涯游子的悲苦,可否从文中还有其它发现?仿照刚才的例子,找一个句子,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用诗词)。

生:“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一点加上闰土对我的恭敬,杨二嫂的讽刺等,有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慨。可以用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来概括。”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很好,《回乡偶书》抒发了水流花谢、物是人非之感慨,而在《故乡》中远非此,是否还有伯牙犹在,钟子期已不存的悲哀?作为美好事物的丧失,可以用哪首唐诗来形容?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正是“人面桃花”这个意象,象征了作者曾经的知己少年闰土,它如一道优美的风景刻在作者心灵深处,让作者时时带着美好的纯情想起他来。然而现实无情地风化了这个美的续集,让作者与他曾经的知己咫尺鸿沟,这更加重了作者的悲哀心情。

生:(抢答关于知音的诗词)(略)

师:作者怀着一颗饱受创伤的游子之心,回到故乡怀抱,指望寻找到灵魂的家园,尽管现实是残缺的,难寻美好过往,但是,人的心灵还是需要润泽的,大自然在人的感情范围内也不允许存在空白,还记得崔颢的《长干行》吗?

生:齐背《长干行》。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师:这首小诗在经典的瞬间中以对话的形式道出了人类心灵幽处的一缕柔情。因为人的一生中,就如作者,绝大多数时间是要独立面对人世沧桑的,凄苦、寂寞是人难以摆脱的情愫。尤其是知音、真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使它在理想中活跃起来,于是,作者用心灵揉捏现实的残缺,化为一轮理想的光轮,凝注它,便弥合了现实中的伤痛,获得一种诗意的珍藏——那金黄圆月下的海边沙地上的小英雄形象温暖了他今日的伤痛。

生:请看作者这段话“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它体现了“我”的孤独、悲凉、彷徨、无助等复杂的心情,可以用杜甫的名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概括。

生:作为结尾部分,一扫悲凉气氛,作品出现了亮光,有一个经典名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可以用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来形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

……

师:刚才众人评说,异彩纷呈。这篇作品包含了以上同学们说出的多种人生感受:有天涯游子的寂苦;有对人迁的人生感慨;有对美好事物不再的“人面桃花”情结,及知音难觅的惆怅;有孤寂、失落而产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缕优柔情怀;有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的彷徨、悲凉;还有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期盼、追求等等。全文以其优雅的姿态,行云流水般的诗行,拨动了全人类内心的弦索,引起了人们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响应。

……

教学反思

一.师生品经典,语文即生活

鲁迅在中国的地位,目前为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鲁迅的好友郁达夫这样评价他:“当我们看到局部时,他却看到了全部,当我们见到全部时,他却见到了未来。”还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崇扬爱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旧上海的民众对鲁迅的盖棺定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曾说过“鲁迅是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并且还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圣人——孔子,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我不是圣人。”由此可见,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在《故乡》中,明确体现出鲁迅曾强调的文学启蒙的作用:第一,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从而改良人生改良生活。第二,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必须揭示出其精神的弱点,表明国民的不幸,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三,要解除国民痛苦的病根,作家必须冲破不敢冲破、不敢正视的人生的“瞒”和“骗”的罗网。他曾这样说道:“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它的血和肉来。”我认为鲁迅正是以崇高的情感、健全的理性精神作为其创作精神而创作出《故乡》的。

对于这样一个伟人,我的崇敬之情难以言表;对于《故乡》这样的力作,我的理解与感悟真是一孔之见!我之所以敢弄斧到班门,其一,是为了得到方家指点,有更多的收获;其二,还想满足学生欣赏鲁迅经典作品的愿望,并提供一个欣赏视角。现代社会,学生心情浮躁,不能安下心来认真阅读经典作品,甚至网上还有歪批经典的误导,对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有较坏影响;其三,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四,是为了给学生倡导一种新理念,读经典作品,实质上是关注作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体现语文即生活的真理。

二.看山重水复,遇柳暗花明

为什么我要以诗解诗呢?该作品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既是诗化小说,必有诗的情结:作者在本文的构思是“离去——归来——离去”,作者离去是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然而,二十余年以笔作武器斗争,国家依然危在旦夕,彷徨绝望中,他叹息道,“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因此回乡寻求灵魂的慰籍,归来后才发现故乡更面目全非了,作者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离去将是必然的选择。尽管人生如此不尽如人意,但还要记起青春的誓言,还要坚持文学开启民智、文学救国的理想。我仔细揣摩,发现它其中包含许多诗的意象,像“天涯游子”、“人面桃花”、“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这些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

因此,借助想象,学生也真切体会了文中包含的诗意、诗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我的使命就在于睁开明澈的双眼,引领学生发现它,拓展它,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人生感受时主要理解了意象的魅力——意象的模糊性,它创造了艺术的“空白”,为我们读者留下了丰富的神异天地。“天涯游子”,“枯藤老树”“人面桃花”等意象,我们在文中归纳出它们,它们美在何处?人们使用它,垂青它,就在于它不特指,不确定,没有具体形象,尽管如此,但是《秋思》中的“游子”、《回乡偶书》中的“客”、《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却足以撩起人们对它的青睐,引起人们漫无边际的情致和想象,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宽泛的情感空间。

第2篇:片断教学范文

(一)系绳投远(7′)

1.自主系绳(2′)

跳绳教学结束之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短绳系成便于投掷的器材,每组只要一种系法,且每组让一位学生出来展示。要求:系绳的过程既快又不散,便于解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系绳,既让学生体能得到恢复,又开发学生的智力。系绳需要学生在原有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创新,发展思维,体现运动促进智力,且做到劳逸结合。

2.边看边做(2′,强度:小)

让学生站成半圆环的队形,教师在圆点位置面对学生(图1),教学生系绳,并且把绳系成如图2的形状。

【设计意图】(1)学生站成半圆环形有利于所有学生清晰地看到老师怎样系绳。(2)模仿练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3)这种系法便于快速系绳和解开。

3.看谁投得远(3′,强度:中—大)

在投掷线前相距20米处的直线上放三块支撑成“人”字形的小垫子,小垫子正对学生的一面用粉笔写上“3”;相距25米的直线上,放两块支撑成“人”字形的小垫子,小垫子正对学生的一面用粉笔写上“2”;相距30米的直线上,放一块支撑成“人”字形的小垫子,小垫子正对学生的一面用粉笔写上“1”。

(1)练习方法:一只手抓住系好的绳子(图2)一端,像投手榴弹一样,看谁掷得远。学生每次掷完之后,迅速跑去捡绳,下一组则快速站在投掷线上,准备掷远,捡到绳的学生从投掷区的两侧回来,站在后排。

(2)练习内容:①原地掷绳子,练习6次。②五步助跑掷绳子,练习6次。③旋转掷绳子,如右手抓住绳子的一端,像掷链球一样把绳子掷出去,看谁投得远,练习6次。

【设计意图】投掷系好的绳子,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展学生上肢力量。

(二)用绳角力游戏(4′,强度:大)

1.巧借他力(1′,强度:小)

两人相对站立(图3),距离适当,适合短绳的长度;双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有力手抓紧短绳的一端,双方用力拉绳时,一方突然减力。或双方身体用力后移时,一方突然前移。这样借用对方的力,使对方的脚先离开站立位置为胜。

【设计意图】利用“巧借他力”角力游戏,体现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谋略,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2.两人和多人拔河(3′,强度:大)

把短绳以中间对折成两股,双手抓住两股绳的两端,相距适当距离,站成弓步(图4),尽力拉绳,使对方的一只脚离开原地为胜。在两人拔河的基础上进行四人拔河(两人一组),另外一人紧靠拉绳人站立,双手抱紧拉绳人的腰部,一起拉对方;多人拔河就是在四人拔河的基础上,依次抱紧最后一人的腰部,一起拉对方。规则:抓绳两人的双脚不能离开站立位置,谁先离开,对方为胜。依次抱腰的人,手臂不能松开,谁先松开,对方为胜。

【设计意图】提高上肢力量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力量练习效果。

(三)大家唱起,我来跳(4′,强度:大)

两人一组,每人的一只手抓紧短绳一端,拉紧短绳,控制适当高度,相对开立,共7组排成直线,每组间隔恰当,适合学生连续做双脚跳;在做连续双脚跳时,结合音乐简谱的音符“1234567”,且连续跳七次,如跳第一根绳前,拉绳学生们同时唱“do”,跳第二根绳前,唱“re”,之后,依次类推。在做连续双脚跳过程中,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素质,跳过不同高度的绳。

【设计意图】连续跳过一定高度的双脚跳,发展学生双腿蹬地的爆发力、力量、腹肌和协调性。结合唱简谱的音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减轻机体运动的疲劳,促进学习过程的分工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实践让我成长,体会颇多,促我反思。针对本节课的“课课练”,笔者反思如下:

1.“课课练”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首先,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课堂中投、拉、跳等练习,能够发展学生上肢、下肢、腹部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理念。其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系绳投远,改变投掷的传统器材,如铅球、实心球等;两人拔河和多人拔河,改变发展力量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积极尝试。课堂上,老师刚说完练习内容,学生就迫不急待主动地尝试,相比以前俯卧撑、仰卧起坐的被动练习,此时学生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各种练习。“大家唱起,我来跳”环节胜于以往的原地收腹跳、跳台阶。学生们边唱边跳,乐此不疲。本节课的“课课练”,学生们参与性极高,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自己系绳的自主学习,系成各种形式的探究学习,到两人拔河或多人拔河、双脚跳的合作学习,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基本理念。在连续跳过适当高度的短绳练习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跳过不同的高度,进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第3篇:片断教学范文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为我们展示了学习的广阔天地。使用之,教师们便会自觉地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观念渗透于教学之中。下面就以第二册语文第三单元《春天的手》一课中两个教学片断为例,与教师们共同探讨如何使课堂开放些,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自然,更具有活力。

片断(一)

师:今天早上,风和日丽,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语文课好吗?

生:“好!”(小朋友们个个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师生一起来到绿树环抱的操场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和照的春风。)

师:小朋友们,你们站在阳光下,站在春风里,有什么感觉吗?

生A:我感到风吹到脸上不冷。

生B:这风吹来与冬天的风不一样。我不会缩脖子。

生C:风轻轻地吹,树校轻轻地摇动。

生D:我还有补充,这风轻轻的,吹到脸上很舒服。

师:形容春风用“柔柔的”更准确。

(还有一些小朋友想说,老师让他们在自己组合的小组中交流,老师巡视、倾听、点拨。)

师:小朋友们都讲得很好。春风就是那样,轻轻的,柔柔的。让我们把脸转到迎风的

这一面,再露出你们的小胳膊,让春风吹一吹好吗?

(小朋友们有的仰起脸,有的伸出小胳膊,有的扭扭腰说:“真爽!”)

师:我们在春风中觉得神清气爽。让我们看看操场四周的花草树木在春风吹拂下有什么变化?

(小朋友们自由结合纷纷散开,各自观察,然后交流。)

生A:我们这组的同学发现操场四周的树上都长出嫩叶。有的是青青的,有的是嫩黄黄的,有的是嫩红红的。

生B:我们小组的同学发现墙角下的小草冒出来了,草芽是浅黄的,几片草叶是浅绿的。

生C:我们小组的同学栏杆外、草地上开着粉红的、淡黄的小花。

(还有其他小组的代表说观察到围栏外木棉树开出火红的花,银桦树开着黄褐色的花,批把树结出小果子……)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春风一吹,树儿绿了,草儿青了,花儿开了,把大地打

扮得五彩缤纷。在这美丽的春光中谁快活地唱起歌来?

(小朋友们静下来,顷刻间又七嘴八舌地说是小鸟在叫。)

生A:听“瞅……瞅瞅……”

生B:“还有,还有,叽喳,叽喳,叽……喳喳……(小朋友欢快地学鸟叫)

评析:

英国科学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他们兴致高的时候。”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让孩子走进自然,充分感受春风的温暖轻柔:春色多姿多彩:春声悦耳动听。小朋友们个个眉飞色舞,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同学倾吐自己的观察所得,自己的体验。师生互动、交流、共享沐浴在春风中的喜悦,又领悟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为同学们进一步学习课了很好的铺垫。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题,想一想,春天的手指的是什么?

生:(纷纷抢答)是春风。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春风吹过,我觉得就像一只手轻轻地摸着我的脸。

师:是吗?请每一位同学用手轻轻地摸着小伙伴的脸。

生:互相做抚摩的动作。(小朋友都笑了)师:感觉如何?

生:温暖轻柔。

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儿歌的第一句读一读。

生A:(响亮地读)春天的手,温暖轻柔。

生B:我有意见,刚才*同学读得不够轻柔。

师:请你读一读,好吗?

生B:(用舒缓的语调轻轻地读)

师:读得真好,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全班同学鼓掌)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像林同学一样继续读儿歌中的其他句子吗?一边读,一边想,读出感情。

(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各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他们有的商量,有的争议,有的请教老师。师生一起沉浸在课文描写的情景中)

第4篇:片断教学范文

师:自读课文后,哪些字词学的时候有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吐鲁番”这个词比较难读,我读了好几遍才读会。通过问同学,我知道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地方。

师:自读、请教别人学习,这是个好习惯,请你把“吐鲁番”一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生: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师: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地名,请大家划出来。

生(反馈):新疆、葡萄沟、吐鲁番。

师:你能按地域大小的顺序把这三个词排列出来吗?

生: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师:为什么这么排?

生:因为新疆是个自治区,就像我们甘肃省,是个省级单位。吐鲁番是个市,就像我们兰州市。葡萄沟是吐鲁番市的一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就像我们兰州市的石佛沟一样。

师:通过课前查资料,关于吐鲁番,除了葡萄沟,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生:吐鲁番还有火焰山。传说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脚蹬倒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了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

师:现在,大家了解吐鲁番了吧!请你用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吐鲁番?

生:吐鲁番在新疆,是个旅游城市,有著名的葡萄沟和火焰山。

生:吐鲁番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是葡萄沟和火焰山。

(评析:这一片断的词语教学凸显了以下两个亮点:1.注重引领学生在词语学习中获得多种的人文知识。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词语“吐鲁番”,教师抓住这一词语,围绕“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这句话,引出“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三个地名,在学习这三个词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获得了地理名称知识,明晰了省(自治区)、市、具体景点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凭借课前查阅的资料深入了解吐鲁番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还获得了有关吐鲁番火焰山的历史文化知识。2.在词语学习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注重了读书、解疑能力的培养:围绕难读的词语,学生通过多读、问别人等方法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借助同伴互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深入理解“吐鲁番”, 一方面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吐鲁番;另一方面,教师借助“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这句话,让学生在对“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三词的排序中掌握了在比较中理解词义的方法。)

片断二:抓点推进,让读写训练彰显活力

师:读了课文,葡萄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印象就是“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呢?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其中的原因。

生:原因一是那里盛产很多水果。我是从第一段中知道的。

师:大家读一读、背一背第一段。

生:(读、背)

师:请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葡萄沟盛产很多水果,所以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那里盛产很多水果,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师: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原因二是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我是从第二段的最后一句知道的: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师:维吾尔族老乡是怎么热情好客的,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演一演。

生(边说边演)(在葡萄园边):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吐鲁番,我们的葡萄又香又甜,这是无籽葡萄、这是马葡萄……来、来、来!尝一尝。别客气,坐到这里多吃一点……

生(边说边演)(在家里):来、来、来!请上座。别客气,到了这里就像到了自己的家。这是刚摘下的葡萄,大家尝一尝……大盘鸡、白皮面、烤羊腿来了,大家动筷子吃……这是馕,每人一块,这是葡萄干,每人一袋,带在路上吃……

师:请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的人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师:谁还想谈谈原因?

生:原因三是葡萄沟的葡萄多、甜、鲜美。我是从第二段中知道的。我来给大家读一读: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葡萄架就像一个个凉棚,走进去,真舒服。

师:谁见过这样的凉棚?

生:我的老家种过葡萄,秋天的时候,葡萄的枝藤和叶子爬满了架子,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凉棚。一家人就在凉棚里吃饭、聊天、乘凉,可舒服了。

师:我们把这种感觉送到句子中读出来。

生: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生:我仿佛看到山坡上的葡萄架上挂满了很多五光十色的葡萄。课文里是这样写得: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这句很美,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生:自己读背后反馈。

师:背会了,大家做课后的填空练习。

到了()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 )的、()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

师:学了第二段,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的葡萄多、甜、鲜美,那里的人热情好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二段。

师:现在,再请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那里葡萄多、甜、鲜美,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葡萄多、甜、鲜美,那里的人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师:已经找到了三个原因,还有原因吗?

生:原因四是葡萄沟的葡萄干多、甜、鲜美。我是从第三段中知道的。我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师: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生:葡萄干是在阴房里阴干的。

师:画图讲解阴干的原因。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感受感受。

生: 齐读。

师:现在,再请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那里的葡萄干多、甜、鲜美,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葡萄和葡萄干多、甜、鲜美,那里的人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师:读到这里,你已经了解葡萄沟这个地方了吗?请你用上“因为……所以”写一句话,把葡萄沟这个好地方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写话。

师:谁来读一读你写的?

生:新疆的吐鲁番因为有了葡萄沟,所以才出名;葡萄沟因为盛产葡萄、人们热情好客,所以成为好地方。

生:因为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葡萄和葡萄干多、甜、鲜美,那里的人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而且成了吐鲁番、新疆、中国的一大景点。

……

(评析:每篇文章都有统领全文的文眼,它是课文的灵魂与突破口,是文本的提纲挈领。这个文眼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它可能暗含在文本的题目、句段中,也可能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文本后进行提炼。而抓住课文的文眼,由点联线、有序链接,教与学的思维闸门便会豁然开启。上述片断中,教师研读文本后,抓住“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统领全文的文眼作为教学的关键点,让学生整体入手,自主研读课文,寻找到了四个说明葡萄沟是好地方的原因(1.盛产水果,2.葡萄多、甜、鲜美,3.人热情好客,4.葡萄干多、甜、鲜美),从而理解了课文,突破了重点。另外,结合学生的汇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按照“读文先行、做好感悟铺垫――说话跟进、分步进行练说――写话定格、掌握因果句式”的思路,将“读说写”的训练融入其中,层层推进,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 介绍葡萄沟,既概括了文本内容,有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还进行了写话练习,可谓一举三得。)

第5篇:片断教学范文

关键词 教学片断 教材 微创 功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而在使用教材的实际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精力、也不可能对教材作较大幅度的“二次开发”,如果能对前后章、前后节的教学顺序或内容作适当调整,或对某一章的某一块内容或某一环节进行适当增删,已经很不容易,这相当于对教材内容“微创”,意为“微小的再创造”。

“微创”是一个技术名词,来源于医学,就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的技术,是相对传统手术的科技成果。本文中的“微创”区别于医学中的“微创”,它不是治理教材,而是立足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微小而适度”的加工,如:调整、增加或删减等,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实践证明,相对于传统的“教教材”做法,“微创”不仅容易实施,而且只要“微创”得法,其起到的教学功效绝不微小。

一、案例分析

在一次初中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教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一节示范课《二次根式的乘除(1)》,基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对教材的引入部分作了“再创造”,这对整节课而言,只能算是“微创”,但画龙点睛,让原本静止的教材“动”了起来,让相对无趣的课堂“活”了起来。

1.教材的引入部分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取自于“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二次根式”,该节教材的引入部分呈现了如下情境。

数学实验室:(1)在图12-1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BC=■,画出矩形ABCD。矩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矩形ABCD的面积=■×■,又矩形ABCD的面积是4,所以■×■=4。

(2)在图12-2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画出矩形EFGH,使EF=■,FG=■。矩形EFGH的面积是多少?

2.微创教材

(1)变“无”为“有”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基于这一点,笔者通过微创教材,让学生在教学的引入环节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①回顾旧知,点睛破题。先请学生回顾、例举二次根式,并从中选了两个二次根式■和■写在黑板上;再请学生回忆如何作出长为■和■的线段;然后通过在■和■之间增加运算符号“×”,自然地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乘除”中的乘法运算。

②应用旧知,数形结合。先请学生用原有知识解答这两个二次根式相乘的式子,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可以利用图形得到■,那么,这里是否也能利用图形解决这个问题呢?”由此引导学生弃“数”从“形”,往图形方面考虑解决的方法,想到构造长为■、宽为■的矩形,通过求矩形的面积来解答■×■。在学生画矩形有困难时,可提示学生在网格图中画,从而轻松画出。至此,具备教材上提供的所有条件,问题得到解决。

③总结方法,需学新知。笔者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当遇到代数问题,从“数”的角度难以求解时,可考虑转换思路,从“形”的角度求解;反之,当遇到几何问题,从“形”的角度难以求解时,也可考虑转换思路,从“数”的角度求解。虽然■×■能从“形”的角度求解,方法也颇具创造性,但毕竟有些繁,而且思维量较大,因此还是希望能从“数”的角度求解,但原有知识又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以上这些教学片段在教材上均没有呈现,笔者通过创设这些过程,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知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变“有”为“无”

教材上给出的问题情境中,既有矩形,也有网格,是一个让学生很容易解答的情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去掉了矩形和网格,变“有”为“无”,变“直接解答”为“开放设问”,变学生解题教学为师生对话教学,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享受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渗透和应用的过程,体验了搭建脚手架(构建网格)的过程,感悟了新知是为需所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量大大增加,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

3.微创的理论依据

(1)教学法依据

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对教材实施“微创”。在本案例中,从初二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教学内容不满足于教师的单向灌输,而有探究的欲望;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有二度开发的可能,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的引导开发成为探究;从教学的目标来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体会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究,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

(2)心理学依据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过程中,通过与外界进行信息的双向流动主动建构形成的,外界要通过创造合适的活动,帮助外部信息向学生内部流动,在学生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身内部的知识时,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得到的知识可能是合理的、正确的,但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也可能是不合理、不正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正确的加工。而本案例对教材的“微创”,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显然是一种对学生思维合理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建构出新的知识。

二、微创功效

1.激发兴趣,提升教学品味

《课标》(2011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的引入,如果对教材不进行“微创”,而是根据原有的材料平铺直叙,那么这样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毫无挑战性,他们也就不会产生兴趣,学习由此进入被动状态,学习效果必定事倍功半。本课通过“微创”,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在探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本身,对数学学习的过程有了更为充分的体验,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数学味道的数学学习,这样的教学,也才是有数学品味的教学。

2.构建平台,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促进思维的情境,构建一个互动的平台,使数学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本课的引入,如果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就是纯粹地解两道题,而这两道题目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都会做,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无从培养。而现在通过“微创”教材,去掉矩形和网格,让学生直接计算■×■,这个问题用原有的代数知识显然无法解答,对学生而言,一般不会考虑从“形”的角度来解决,构造“形”后一般又不会想到搭建“网格”,由此就为学生构建了需要创造“矩形和网格”的思维平台。而在课初,通过复习“如何作出长为■和■的线段”,为学生后面的“借形解数”作出了铺垫,使教学过程显得自然而流畅,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视角得到了拓宽,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

3.倡导对话,追求开放教学

《课标》(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角色将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合作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参与,即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进行一次次真情的交流。本课的引入环节通过“微创”后,为学生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想说、敢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会,营造了师生和谐、热烈的课堂合作、交流和分享氛围,为后续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真正体现出学习的本原意义。

4.立意育人,渗透思想方法

《课标》(2011版)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好的数学教学,是把数学知识、方法、思维和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的立意要高,要建立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之上,要重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本课的引入通过“微创”后,有效地渗透了“形解数、数解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应用了搭建“脚手架(构建网格)”的数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核心理念。

5.经历过程,才知为需而学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积极、和谐的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悟知识、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体验问题的结论和方法之间的精彩过程,从而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本课的引入通过“微创”,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到新知是为了比较方便地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的需要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6.立足效率,落实课程目标

《课标》(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真正有效、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是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的课堂,是时间效率与学生思维效率高度和谐统一的课堂。而没有学生思维真正参与的数学课堂,无论它呈现了多么丰富的内容,都不是高效的课堂。本课通过对教材的“微创”,加入局部的探究元素,既兼顾了时间效率,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效率,因而,课堂效率是很高的。《课标》(2011版)还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教材的“微创”,就是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出新的知识与方法,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个性特征的知识,才真正达到了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而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静的教材”不可能与“动的学生”做到很好的吻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绝不能“照本宣科”,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教材,自主创新地选择、组织和使用教材,认真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最好是“微创”,从而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微创”教材时要做到两点:“眼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要以教材为载体,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创造,绝不能“脱离教材”、“脱离学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片断教学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98-02

一、背景导读

《确定位置》是义务教育课标本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会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第几、东、南、西、北等一维空间的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维空间的确定,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在本节课中,笔者根据教学目标调整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教室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更感兴趣,学习更加投入。在实际情境中,学生用数对的方法表示位置过渡到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这个环节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一个具体的情境(淘气班的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让学生更能直观理解和接受。最后选取生活中几个运用数对知识的例子,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很高兴和大家一道学习数学!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在班里,你有好朋友吗?(学生踊跃举手)请把他的名字告诉我,我来猜他的位置。

生:我的好朋友是XXX。(师随意指认几位同学,都不对)

师:哎呀!老师猜了几次都没有猜对,你能提示一下吗?

生:他在第3组。

师:你说的第3组是从老师的左边还是右边数起呢?

生:我是从我的左边、老师的右边数起的。

师:如果把从同学们左边起的第一列定为第一组,第二列定为第二组,其他依次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八组,那你再说说他在第几组,好吗?

生:他在第5组。

师:(根据学生目光有意错指)是他吗?(生摇了摇头)他吗?(生还是摇头)

师:(故作懊恼地)老师还是猜不到,你能再给一点提示吗?

生:他在第5组的第4个。

师(故意走到竖条的队尾):是这一位同学吗?

生:不是。

师:他不正是第5组第4个吗?

生:是从前往后数第4个。

师:那就一定是他了!(全班同学点了点头)

师:看来,要想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不仅需要知道他在第几组,还需要知道他在第几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反思]

教师巧妙地利用“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在班里,你的好朋友是谁?”“告诉他的名字,我来猜他的位置!”这些贴近学生实际、亲切自然的话语以及猜朋友的活动,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激发了学生兴趣。看似随意地交流,实则为师生开展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是推进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不经意间向学生渗透着坐标系的思想:确定位置首先要确定观察的顺序或方向。

[片断二]合作交流,探究新方法

师:有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好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是王馨悦,她在第3组的第5个。

师:好!请这位同学站起来,好吗?(师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认识你很高兴,老师希望也能和你成为朋友!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纸上表示出她在教室的位置吗?(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后,组织学生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生:我是用文字表示的:王馨悦位于教室的第3组第5个。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生:老师,我是用图来表示的(如图1),我用一个“X”代表一个人,我们班有8组同学,就画了8条“X”,按照我们刚才确定的顺序,王馨悦在第3组第5个的位置,将第3组第5个“X”换成“”,“”代表的人就是王馨悦。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特别直观,而且特别说明他是按我们刚才的顺序确定王馨悦的位置,这样一眼就能看清楚王馨悦坐在哪里了。你们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老师,我是用画格子的方法表示的(如图2)。我用竖行的格子表示组数,用横行的格子代表在第几排。王馨悦在第3组第5个,就在第3列第5行方格内打了一个点,表示她就坐在这里。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介绍了自己的方法,你更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喜欢图表的方法,因为用图表表示非常直观。

生:我喜欢文字表示的方法,因为用文字简单、快捷。

生:我也喜欢图表的方法,不过我喜欢的理由和X X X同学不同,我觉得用图表表示不仅能知道某个同学坐在哪儿,还能知道教室里有多少同学,其他同学又是怎样分布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上面几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大家能不能用我们数学的方式来表示位置呢?

生:可以用数来表示。

师:好,把你的想法写在黑板上吧!

(生写出了3.5,其他学生受到了启发,纷纷写出:3/5 5、3等表示方法)

师:正如同学们写的那样,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一对数表示某个点在平面上的位置。一般把表示第几组的数写在前面,把表示第几个的数写在后面,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将这两个数括起来,这种表示方法就是我们数学中的“数对”。如王馨悦在教室的第3组第5个,用数对表示就是(3,5)。(师板书)

师:跟其他方法相比,用数对的方法表示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生:用数对的方法表示位置,很有数学味!

生:它很简捷明了。

……

[反思]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方法也就各种各样。在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班上某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图形、有的用符号、有的用数对……通过交流讨论,认为采用数对的方法表示某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更简捷,更有数学味。这一过程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多样化到策略化的过程,也是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建立数学模型的学习过程。

[片断三]巩固提高,应用新知识

(CAI课件呈现情境)

师:同学们真棒!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新座位。老师这里有一幅淘气班上的座位图,你能从图中找到淘气并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吗?

生:淘气的位置是(6,4)。(师板书)

师:你是从哪边数起的呢?

生:从左往右数。

师:对,我们通常是按照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笑笑呢?

生:是(2,1)。(师板书)

师:我们把从左往右每一组用一条竖线表示,把从前往后数的每排用横线表示,那么竖线和横线相交的点就是每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得到这样一幅方格图(CAI课件闪烁,将班级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你能用数对的方法表示淘气的位置吗?(请学生在电脑上找一找)

师:你是怎样找的呢?

生:我先找从左往右的第6条线,再在这条线上从下往上数到第4条线,这两条线的交点就是淘气的位置。

师:笑笑呢?

生:我先找从下往上数的第1条横线,再找从左往右数的第2条竖线,这两条线的交点就是笑笑的位置。(生边说师边演示)

[反思]

从生活实际到数学世界,由座位图变成方格图,将教室里的一个个人变成平面上的一个个点,学生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转变,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点在坐标系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了运用二维空间来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方法。

[片断四]拓展延伸,开阔新视野

师:数对的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这里收集了几个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好。(课件演示)

1.在武汉市市政地图中找黄鹤楼的位置。(出示黄鹤楼的图片)

师:这是一张武汉市城区地图,你能根据黄鹤楼图片上的数对(,)很快找到黄鹤楼的位置吗?(分析数对中字母和数字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找到黄鹤楼的位置)

2.在中国地图中确定北京的位置。(出示中国地图)

师:同学们注意看,在地图上有许多竖线和横线。我们把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做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做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准确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东经116°,根据这两条线准确地确定北京的位置。(电脑演示北京位置的确定)

3.神舟六号回收。

师:同学们,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已经成功返回,你们知道它返回时降落在哪里吗?

生:降落在内蒙古的四王子旗草原上。

师:对。我们知道草原那么辽阔,飞船返回是在凌晨,天还很黑。可是地面搜寻人员是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又准确地找到它呢?(学生也感到纳闷)

生:运用全球定位仪可以很快找到。

师:对,我们很多同学可能听说过全球定位系统,它就是运用卫星等探测手段探测到物体的位置后,用数对的方法来表示。这样就能准确地找到目标。其实,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应用,我们将在今后进一步学习。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谢谢同学们,再见!

[反思]

第7篇:片断教学范文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但教师的设计使原本简单的课堂教学变得纷繁复杂。课堂教学中,过多的环节、情境创设等,除了体现教师“作秀”的水平外,还能带给学生什么呢?课堂中的任何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服务的。下面,以苏教版“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加以分析。

教学片断一:引入课题

小组比赛:看谁算得快。

师:哪一组获胜?比赛公平吗?为什么?

生1:不公平,第一组题目的结果比较特殊。

师:特殊在哪里?

生2:它们的结果都等于1。

师:这么巧?有窍门吗?把你的想法轻声跟同桌交流一下。

生3:可能是两个乘数互为倒数吧……

教学片断二:明晰概念

师(出示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认为这句话中什么最重要?为什么?

生1:我认为“1”最重要,一定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也就是说,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1。

生2:我认为“乘积”最重要,因为和、商、差是1的两个数不能互为倒数。

生3:我认为“两个数”也很重要。如果是3个数相乘,积也是1,如2×5×0.1=1,但2和5、2和0.1、5和0.1都不互为倒数。

生4:我认为“互为”也很重要,它告诉我们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2和1/2互为倒数,我们可以说2是1/2的倒数、1/2是2的倒数,却不能说2是倒数,1/2也是倒数。

……

教学片断三:弄清特例

(在学生学会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以及自然数倒数的方法并进行小结之后,出示练习题:“找出27、1、0、2/5的倒数。”学生能很快说出除0以外的数的倒数,而对于0有没有倒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1:因为0×0=0,所以0的倒数是0。

生2:0乘任何数都等于0,所以0的倒数不应该只是0,而是任何数。

生3:书上告诉我们“0除外”,所以0没有倒数。

生4:只有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才是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等于0,说明0与任何数都不是倒数,所以0没有倒数。

生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0不能做分母,0如果有倒数就是1/0,所以0没有倒数。

……

反思:

第一,数学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些数学问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并通过自身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他们的思维火花才会被激起,才会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利于他们获得探究的成功。因此,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对倒数的猜想,使学生对倒数的认识处于“愤悱”状态,再引导他们自学课本。这样处理可谓轻重得当、简单自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构建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对于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让学生会背是不成问题的,可这样能有多少学生真正理解这一概念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出现“4/5和5/4是倒数”这样错误的认识,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清“互为”的含义。本课教学,教师通过简单提问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倒数意义的表述是因果关系:前提是乘积是1,结论是两个数互为倒数。

第8篇:片断教学范文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补充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让课堂呈现不同的精彩。

[关键词]学科整合 联系生活 拓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8

烹饪时除基本的调料外,根据每个菜肴的特点再适时添加一点别的调味品,可以整体提高菜肴的美味,达到色、香、味俱全的境地,大大增强人的食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添加一些新的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探究,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思考。

教学片断一:融入语文,感受奇妙

师:大、小月的个数比较多,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生1(边说边示范):可以用拳头来记忆。

师:这种方法大家熟悉吗?在哪见过?

生2: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

师:你的记忆力很强。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物投影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练习一,全班学生很兴奋地读一读)

……

师:课接近尾声了,谈谈你对时间的认识,好吗?

生3:时间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分每秒。

生4: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生5:我们应该做时间的小主人。

……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就像你们语文书上一首诗说的那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实物投影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57页上的小诗,师生一起读)

……

思考:

一堂数学课上两次出现语文书的内容,这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受,每一次学生都特别兴奋,发现原来数学与语文还有这样的联系,学生读时倍感兴奋和快乐。这样的学科整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对大、小月的记忆更为深刻,而且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其实,数学不仅仅可以和语文整合,还可以和所有学科进行整合,如“认识千米”一课可以和体育课整合、“美妙的杯琴”可以和科学课整合、“生日快乐”可以和音乐课整合等。把这些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联系、整合起来,既能让学生沟通所学的知识,以获得综合知识、综合经验,又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片断二:联系生活,品味价值

师:生活中用到年、月、日知识的地方可多了,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1:各个纪念日。

生2:我的生日。

生3:商品中也有。

师:你很善于观察。是的,商品中的日期还有很多学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过期的牛奶):看到牛奶瓶上的这个日期,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这是过期牛奶。因为上面的日期写着2014年2月16日,保质期是7天,今天都2月28日了,所以早就过期了。

师: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师(出示化妆品上的日期:2014年8月12日):那这个日期是什么意思呢?

生5:可能表示这个化妆品的保质期到2014年8月12日。

师:你是生活小达人。

师(出示外国食品上的日期:03 / 08 / 14):那这个日期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6:这个错了,一年只有12个月,没有14的。

生7:这可能是指2014年3月8日。

生8:不对。外国日期是按日、月、年的格式编制的,所以应该表示2014年8月3日。

(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瞧,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多大啊!

……

思考:

一节课中,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书上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为此,上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一个环节,即教师出示保质期、出厂日期、外国食品上的日期等,把年、月、日的每种类型展示给学生,于无形中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看日期,成为生活中的小达人。整个过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明白数学课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片断三: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年、月、日是谁规定的?为什么一年有365或366天呢?

生2:为什么有些年有365天,有些年有366天呢?

生3:为什么不每个月都是30天呢?

生4:为什么我的日历卡上有两个数,这一大一小的数怎么看?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5:为什么二月的天数比较特别?

……

师:我很佩服你们,小小年纪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好!那这么多的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呢?

生6:问老师或爸爸妈妈。

生7:自己查资料。

生8:在百度上搜索或去新华书店查阅相关的书。

……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刚才的一些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阅读吧。

(学生静静地阅读老师所发的阅读材料《年、月、日的来历》)

师:还有更多的疑问就交给你们自己去解决了,到时我们进行一个阅读分享会喔!

……

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作为一个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师来说,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特别是课内的阅读,这样既能拓展和延伸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适时地补充一些阅读内容,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9篇:片断教学范文

教学片断一:

(先让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然后交流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师: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说你的猜想。

生1:7×5,面积等于底边乘邻边。

生2:(7+5)×2,面积等于底边加邻边的和乘2。

生3:这求的是周长,而不是面积,所以不对。

师(对生1):为什么你认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乘邻边?

生1:因为我想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师:那么,结果是否如此呢?我们需要对猜想进行验证。怎样验证呢?

生4: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

教学片断二:

(学生分组探讨后)

师: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发生了变化。

师:什么变化?

生2:面积比原来变大了。

师:为什么?说说怎么变的。

生3(先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进行割补转化):面积比原来大了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样一来,你的猜想对吗?为什么?

生4:不对。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邻边必须要符合一个条件,就是变形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相等。

师:想一想,底边乘邻边是计算什么面积?

生5:是计算变形后的长方形面积。

师:和平行四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6: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大,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等于底边乘邻边。

师:能考虑相等面积的转化吗?即转化后面积不变。想一想,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转化?

生:能。(学生进行操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然后将这个三角形移补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

师:好,现在割补后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7: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师: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8:只要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就可以了。

师: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9: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边乘高。

……

思考:

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基础是长方形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两者间的转化。但问题在于,学生的真实思维是将平行四边形直接变形为长方形,并认为变形成长方形后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由此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邻边。为此,教学中我基于学生的真实思维,带领学生深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本质探究中去。

1.遵从真实思维,展开有效对话

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堂对话。上述教学中,我直接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生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高、底边、邻边等相关知识,紧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特性进行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边乘邻边。学生的这一猜想直接引出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和探究,实现了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2.遵从真实思维,形成有效动力

学生探究的有效动力来自于课堂探究中教师创设的认知冲突。如在“平行四边形”一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是容易将平行四边形直接转化为长方形,从而忽略两者之间的面积变化。为此,我在猜想验证环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变形后的长方形周长没变,但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相比变大了。由此学生得到底边乘邻边并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结论。我继续提问:“能考虑相等面积的转化吗?”学生以此为契机进行思考探究,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遵从真实思维,实现有效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基本经验和各种数学素材的积累,这是一种探究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基于此,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打破原来的认知平衡,获得新的探究思路:要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并由长方形的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这个思路出发,学生展开了思维转化的探究历程,逐渐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方形的宽则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实现了课堂有效性与真实思维的融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