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有关夏天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夏天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夏天的诗句

第1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古典诗词;比较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76-01

读初中时,在学《岳阳楼记》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杜甫和孟浩然的《登岳阳楼》和《临洞庭上张丞相》,并把这两首诗和课文比较,通过比较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记住了这两首诗。的确,用比较法学习古典诗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法有:

一、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比较

为了对诗歌作品了解得更加深入,我们可以联系诗人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学习。如在学清照的《武陵春》时,就可以联系她以前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来学习。

先看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洋溢着青春活力。

再看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与前相较,这首词有明显的不同:从时间上看,《如梦令》写夏天之景,《武陵春》则写暮春之景;景物特点是上次荷花开得正盛,以至“误入”,这次花是开尽了,只留下“尘香”。这是伤心人的感觉。再看看行动,上次“争渡,争渡”,充满活力,这次却连头都懒得梳了,一个女人不再注意自己的形象,说明诗人已心灰意冷;上次是“兴尽”而归,这次最终没有出游。上次的心情是愉快的,尽兴“沉醉”才归以至于“常记”,这次脸上写满了愁,“欲语泪先流”。我们将李清照两首有关泛舟出游的词进行比较学习,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诗人由少女成为,再成为老妇,其情感的变化历程,对诗歌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二、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比较

古典诗歌有许多相同的题材,诸如相思、送别、友情、春景、报国等。学习时将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如学习杜甫的《春望》时可以联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进行比较学习。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乎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比景物。二者都是写春景,都写了花草,都写了鸟儿的活动;但《春望》一诗中“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诗的忧伤之情已显。而《钱塘湖春行》暖树上追逐嬉闹的是“早”莺;西湖边啄泥做窝的是“新”燕;参差凌乱的小花“渐欲”令人目眩心迷;地上的草刚刚长出绿叶,仅能覆盖住马蹄。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是“新”的,“稚嫩”的,刚刚发韧着,显露生机勃勃之态。

比人物。可以从人物神态、行动、心理、情感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加以比较。《春望》中诗人因战遭乱思家和因伤时心事重重,头发很快变白变稀了,一个“搔”更让诗人焦急难耐之态立显;《钱塘湖春行》里诗人时而骑马一路穿行,时而漫步在湖东柳荫里,也许他会以为,绚烂的时刻一会儿就到来了呢! “最爱”透露出了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依恋之情。

比意境。二诗同写春天之境,但意境迥然:杜甫笔下春城衰败,满目凄然,怎不令人伤感;在白居易眼里春天万物复苏,气象更新,燕舞莺歌,百花吐馥,无不令人喜爱。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很快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对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同一情绪不同意象的诗句之比较

诗歌语言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如艾青《诗论》所说,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原来感觉不到的东西感觉到,看得见,闻得着,知道它的温度和硬度”。比如“愁”是一种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诗人有办法将其物质化。学习时可以搜集写“愁”的诗句,比较赏析: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将离愁比喻成物—“乱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再将愁变为水。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而王实甫杂剧《西厢记》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通过对写愁的诗句的比较品味,丰富了知识,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四、同一诗句中换用不同词语的比较

第2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昆虫文化;现代科普;研究分析;文化意蕴

引言

昆虫是地球上最为繁盛的一个动物种群之一,历经长久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昆虫的文化也是渗透到了艺术、人文、语言、宗教以及神话等等多个层面当中,对许多领域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昆虫文化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在我国的文字当中,以虫字为偏旁的数量达到了三百多个,而在我国的姓氏当中,以虫字旁为姓氏的则有多大四十个以上,我国有关昆虫的诗歌一共有一万多篇,以虫字为地名的地区则有两百多个。所有的这些,都证明了昆虫文化在我国可谓是根深蒂固,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昆虫文化也是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科普教学文化资源,所以,深入地对昆虫文化的科普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对当前阶段科普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科普研究的质量。

1. 昆虫文化的科学意蕴研究

昆虫文化的科学意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季节气候、繁殖以及害虫等。

(1)季节气候。在我国的历史当中,很早就将昆虫作为时令的象征和比喻。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当中,就有“惊蛰”之说,其内在的含义,是春雷惊醒了正在冬眠的昆虫,这也就意味着春天的来临。同时,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中,一些经典的冠以昆虫的文化,不仅包含了人们深厚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内涵,同时,还蕴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诸如唐朝诗人刘方平的著名诗句当中所描述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其中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感和科学的道理,昆虫鸣叫的声音远远传来,透过窗户,这也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又比如宋朝著名诗人朱熹的诗句“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因为蝉是在夏天才鸣叫的,所以产音会在茂密的树林当中久久的回荡。另外,蟋蟀也往往能够激发一些文人的思想和感情,这一点在我国的许多著名诗歌当中也都有深刻的体现。按照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昆虫是一种变温动物,对于季节以及气候温度等的变化,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而我国的科学家通过建立一系列相应的监控装置系统,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昆虫对于季节气候变化而出现的规律,进而对温室效应进行评估、对当前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的研究报告,温室效应对于昆虫有着较大的影响,热带的昆虫很有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灭绝的第一批物种。

(2)繁殖。在著名的诗经当中,对于昆虫的繁殖就有着大量的描述,诸如诗句“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其描述的就是昆虫的繁殖。古代的人们对于昆虫的高超繁殖能力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一点从上述的诗句当中就可以有着很好的了解。虽然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昆虫的个体生命力比较的脆弱,但是其群体性的繁殖能力却十分的强大,所以,长久以来,昆虫都是以旺盛的繁殖能力来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这一样一种高超的繁殖能力,可以使得昆虫的种群不断的进化和演变,进而可以应对一些不利的环境因素,诸如农药、季节气候的变化等等。

(3)害虫。在人们的认识当中,往往普遍的人为昆虫当中的大多数都是害虫,不是传播一些恐怖的疾病就是导致粮食减产,所以,在我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当中,一些描述害虫的语句也比较多。人们和害虫之间,总是会出现没有硝烟的战争,常见的诸如苍蝇、蝗虫、蟑螂或者是蚊子等等,都会对人们带来或多或少的麻烦,严重之时甚至会对整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形成直接的影响。同时,在西方国家的许多语境之中,也都是将苍蝇、蝗虫以及跳骚等,描述成为贪婪或者是灾祸,仿佛这些昆虫就是灾难的象征。但是人们使用药物来防治害虫,却也导致了农药在食物上的残留,进而对人们自身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在与害虫斗争的过程之中,还需要从昆虫自身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生存规律角度着手,来进一步的研究控制的方式,不能一味地采取农药等方式进行防治。

2. 昆虫文化的人文意蕴研究

昆虫文化同样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意蕴。我国的民族记忆以及感情的认知,在昆虫文化这一方面都有着深刻的体现。诸如我国的一些非常古老的关于昆虫的文化,一些昆虫的民俗的节日、关于昆虫的故事以及传说等等,都是其良好的体现。同时,在众多的昆虫节日当中,都展现出了一种深厚的情感的认知以及民族的记忆。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我国著名的红山文化当中的龙,就是蚕的变形。而一些麒麟、蛇、鹿角以及鹰爪等等,都是许多图腾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产物,从这一点也就可以看出昆虫文化在我国的民族记忆以及感情认同当中的重要地位。另外,我国的文化当中还有许多关于昆虫的崇拜的体现,最著名的就是刘猛将军以及蚕神等等。

除了感情的认同以及民族的记忆,蝉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中,也有着深厚的人文意蕴。我国的文化是将一种内敛的气质与外在的环境相互结合,进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心理特质。我国的历史文化往往对于一些猛兽都敬而远之,但是对于蚕、蝴蝶、蝉以及萤火虫等等,却格外的赏识。这样一种文化的特质,也可以深刻地反映出我国人文关怀的特质,体现出了一种与天地万物共存的自然生态发展的观念。在我国的儒家学说当中,就有着很好的描述。儒家的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其中囊萤映雪的表达,就是对昆虫文化的一种极佳的阐释,并且也向人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的画面。另外,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句,更是对昆虫文化在我国深厚的人文意蕴当中体现的绝佳阐释。

3. 昆虫科普工作的现状以及前瞻

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我国针对昆虫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细分,研究的程度日益加深,同时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果。但是,相关的问题和缺陷也是同样的明显,我国目前存在有文理分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就导致一些主流的、前沿的科学专家推出了科普阵地,这一点对于我国的昆虫科普工作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另外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大。

今后昆虫科普工作的发展,还需要很好地将文学和科学相互结合起来,做到文理交融,更进一步地促进昆虫科普工作的发展。此外,还需要体现出一种多元立体的发展结构,对多个自然现象,诸如蝴蝶效应、温室效应等等,进行科学化的、立体化的解释,对一些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科普,使得更多的人们可以理解其中的含义,为科普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昆虫文化与现代科普的结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细致地对昆虫文化进行了阐述,力求为研究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平.浅析历史文化传说[M].科普教学,2010.7

第3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温煦。)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

二、生产劳动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

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三、风俗习惯

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我们看到,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他的几乎都不用。

四、

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蔚为壮观。比如,“天公”“阴阳”“菩萨”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如angel(天使)、monk(僧侣)等,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五、历史典故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原来是个空城计啊!”西方人则会讲That all Greek tome.(我对此一窍不通。)He’s a Shy lock(他是个守财奴)。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榄球等。

六、个人主义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ultivation(自我修养)等等。故此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来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己”的话语随处可见。

第4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一、知人论世――作品背景教学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细读文本――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

3、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三、解读作品――作品内涵教学

每一首作品,结合当时的实际都蕴含着无穷的意境。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记得我在进行这一首诗的教学时,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我让他们读了题目后,找出了“送”这个重点词,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从题目看,这首应该是送别诗。我们学过几首送别诗,有的表达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的感情。这首诗看起来似乎是写荷花的,到底是不是写送别情景的呢?如果是,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他们一下子被激发起了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与阅读,有的还展开了讨论。终于有一个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很肯定地认为它也是送别诗!还基本上表达出了诗中蕴含的意思:作者祝林子方在天子身边成为红人。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第5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城市,以一张海报,接纳了退伍兵肖坤书。当他抹一把汗水走进文庙讲习班一尘不染、圣洁明亮的教室时,我正端坐讲台,兢兢业业地为诗歌布道。据目击者说,当时的我,和蔼可亲,满脸文化的光辉。

肖坤书留下来,以文学的热血,生存的汗水,周这座城市搅拌在一起了。

十多年后的今天,肖坤书诗集出版。读者也许会觉得十多年来出本书无论如何都很难称得上勤奋,但是,如集你知道这是一本企业老板写的书,这是他在为生存苦苦打拼之余仍未放弃的创作梦想,是他从物欲横流的浊世中打捞出来的美丽的汉字,那你应该会为此肃然起敬。多年过去,坤书的创作虽然不汹涌澎湃。然而却像清澈的涓涓细流,从未间断,并不时地散见报端。作为老板诗人,在业界受人倾慕,在诗界为人称道。

在此,再讲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作为企业的老盟,坤书出资邀我们一伙朋友外出游玩,我觉得只是青山绿水地走走似嫌单调,还应该更文化一些。我提议在山情水意之余,开一个肖坤书诗歌研讨会。此议一出,众人皆积极响应。当日下午刚抵达目的地,坤书就抱来一摞他的作品,我一数,吓一跳:整整8本笔记本!我问:全是你的诗?他憨厚一笑:家里还有。来不及整理了。我当即将这些诗歌笔记本一人一本,下发给同来的人,规定他们下午不许外&,在宾馆认真读诗,晚上开会。因为是以玩为主,所以来者中除了两三个诗人外,其余的都是与诗不搭界的三教九流,但现在他们都为我所迫,口中念念有词地苦读肖坤书的诗作,其情其景,很像是我的一次恶搞,让我回到房间关上门就爆笑不止。晚上开会时,我担心这些不懂诗的“三教九流”信口雌黄,胡说八道。然而,让我诧异的是,会上的表情是这样幸福,仿佛他们刚经历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每个人的发言都令我惊叹不已,这比起作协讨论会上的套话、酸话、骚话、自以为是的废话,让人心情大爽!比如一个广告公司的经理发言说: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不懂诗也不喜欢诗的人,但现在,我明自我会被一种东西感动,这就是诗歌:由此我还领悟到广告的本性就是诗性,否则,它不可能打动人心。说得真好!这些“好话”被坤书一一认真地记录下来,现场的模样很像是一个怯生生的小学生。多年后这次讨论会一再地被朋友们提起,使我们一再地重温了那业已绝版的诗歌氛围――真的非常美好!

有关诗歌的故事在上世纪全部结束,有关诗歌的写作在本世纪继续进行。

第6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有一次,朝廷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诏命一下去,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用画笔把这句诗的内容表现出来。

开始,画家们个个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过了一会儿,便先后动起笔来。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的画面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疾速归来;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这些画家审出了“归去”(游人)、“花”(四周似锦的繁花、地上大片的花瓣)、“马蹄”、“踏”(马蹄踩着花瓣),但是,漏掉了“香”。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把那个“香”字丢了,这是审题的严重失误,画出来的作品,就离题了。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显然,这位画家之所以能一举夺魁,就在于他很好地画出了一种意境。

意境原多用在诗歌及诗歌的近亲音乐、绘画和书法创作上,现在则被广泛地运用到小说、散文和电影等创作上。近代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何谓“意境”?讲得简单些,就是文章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境界的高低,情调的雅俗,是上不上得了一类卷的一个关键。这种境界和情调,和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有关,和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和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关。不管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形象中,融进情景中,融进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中,让人有看头,有想头,读了以后感到有余味。意境的“深远”决不是“玄虚”,它最终取决于文章形式的优美和创新,更取决于文章内容的充实和深刻。如2004年全国卷满分作文《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的片断:

曾经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沐不着云雨的角落,以为在天与地之间,日与夜之间,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于是拒绝了阳光。湿润的空气竟在一夜之间将我流浪的绳子斑驳上悠悠绿意,像是走进氤氲的梦境,无奈最终棉絮收容了温存的泪水。我记得很早很早的我像狮子般张开双臂在细腻的煤渣跑道上狂奔,跑道像一条宽长的海藻发出古朴深邃的幽香。或许是自己的疏忽,一时间成绩竟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被风雨肆虐了一季的操场如玻璃纸般迷眼,可我觉得它仿佛是一座孤岛,而我也正在自己的路上顶着风,冒着雨,苦苦地走,所有的颠簸都在脚底打茧,所有的风云都在胸中郁积,所有的汗水都在肤上打皱。可结果呢?步步引出迷茫,似乎一路风尘仆仆而来,扬起的风沙掩埋了身后孤寂的脚印,而前方亦困惑,亦恐惧。

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是巧妙将多幅描写细腻、意境清远的场景连缀在一起,意与境结合严密紧契,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何谓“意境”?讲得艺术些,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描写的客观事物(景)与作者的主观的情感态度(情)能够互相契合,互相生发,达到情能称景、景能传情的境界。就是文学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就是文学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其特征是:1.意与境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意”包括情与理,即作者主观的感受、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认识两个方面;“境”细分为形与神,即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和内在精神、本质两个方面。情、理与形、神对应或交叉的多层次渗透和浑然统一,是意境形成的基础;而互相联系交融中的不同偏重,又使意境呈现丰富多姿的形态。2.意境是一个和谐的、广阔的艺术空间,具有丰富的、蕴藉的情思内涵。3.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开头:

管他满城风絮也好,风浸纸窗也罢,斜风细雨不须归。

走在雨雾氤氲的街道,踏着潮湿的路面,拥抱纷扬的雨丝,亲吻一颗静谧的心。

我们生活在城市的繁碌与匆忙中,在万千的呵护期许之下寻找一条心灵的出路,家与学校的两点本就可以构成我们生活的全部,然而我们还需要一处心灵的栖息之地。终日禁锢在钢筋混凝土的牢宠中,身心在这机械的生活中疲惫的我们,真的需要一份宁静的恬然。

第7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静悄悄的,只有清晨披着薄薄的凉意出门时才知道,秋天真的来——-而昨天还有点炽热得忘了放进冰箱的菜都变味了。

这里是南国的秋,以前听说昆明是四季如春——-如此,那里应该是没有四季分明吧?这个边陲小城市离昆明不甚远,几个小时的列车。所以,自然也没有那么明显的秋。

这里的秋,不像江南的秋。

我还很记得,江南的秋天草木开始凋零,但很慢,是那种不知不觉的渐变。某天你还不经意的,再经过玄武湖边时就可以看到那些银杏树下枯黄干燥的草坪上已经错落有致地掉有一些银杏的落叶,仿佛用手抛洒一样的均匀,没有哪里多一片少一片,恰好把那树下的一方草坪洒满。银杏的叶很美,形如扇子,金黄金黄的,而且叶面依然光泽如故,丝毫没有枯枝败叶的颓糜和失魂。

绕着湖边漫步,可以感受到紫金山和鸡鸣寺上林间弥漫开来的薄薄凉雾,湖面有令人惊奇的呈各种奇妙几何图形的残荷茎干。那些干枯破败只剩下粗粗网状纤维的荷叶软软的烂在湖面,放佛那盛夏的满湖苍翠未曾来过。

江南的秋,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那个故乡——空旷,萧瑟而孤单的卧着,但令人回味永久。因为那里四季分明,你可以知道:那就是秋天的枯黄。

后来到了山城,那是一座有山有水充满灵气的城市,也称为雾都。

一年四季几乎总是雾蒙蒙的,阴霾低沉的灰是山城天空的主调,空气也总是湿润润的。难怪,那里的人皮肤都娇嫩水灵,连我这晒黑的南蛮子在那呆了两年回去时有人说我居然白了不少。

山城的人说这里没有春秋,只有夏天和冬天。因为不是火炉的酷热就是冬季的冷雨——-而在我这经历过江南的雪的冬天的人看来,山城的冬天其实更像江南的秋天,晚秋接近冬的那段时间。

山城的四季都离不开雨,初到时,某天艳阳高照。当地朋友打趣说,快回去晒被子,在重庆这样的太阳很难得哦!我其时不信,但后来我渐渐信了——因为难得的几个太阳天后,就开始低垂着灰蒙蒙的,甚至一连十天半个月个把月的都是绵绵小雨。难怪,那个诗人能写出“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因为那个地方,永远不缺夜雨,不管是春,夏,秋,冬。

印象中的山城的秋天,树木依然是苍翠的,气温也不是很明显,早晚也差不多。但经常会飘过一层层灰溜溜的积雨云之后,淅淅沥沥就滴起了雨,但却没有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意境因为那里的雨天不那么稀缺。习以为常的当地人依旧在飘满麻辣火锅味的空气里的茶楼里打麻将,通宵达旦的,全然不顾窗外风云变幻如何。茶楼遍布各处,几乎每一栋楼的一楼都被开辟为装修各异的茶楼,白天黑夜都可以看到一些穿着亮丽发型时尚的山城女子或四个一桌,或间插在男女间,或站立在一旁观战。有些人嘴角叼着一根烟卷,云雾缭绕中大家哗啦啦哗啦啦的洗牌,也有自动机麻的。

屋内其乐融融,屋外阴雨霏霏,路边永远泛着清冷的光。这是山城的秋天给我的印象。

如今身处这南国的秋晚,没有月朗星疏,也没有秋虫鸣吟,也没有繁华都市的人声鼎沸。

第8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汉语课堂 多媒体 应用

随着新课改在进一步深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汉语课堂上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同学们学习最得力的助手,假如没有了它,犹如炒菜不放盐,吃起来是那么淡然无味,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下面,我就个人对多媒体教学谈谈自已的认识。

一、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使课前导入形式新颖

我觉得一堂课上,如有一个新鲜,与众不同的导入,可以将学生的视野吸引到课堂上来,将对整堂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特别注重课前导入的环节,如初中汉语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是描写大自然迷人风光的,备课时,我就在网上收集许多关于四季的风景画,青山绿水、茫茫雪原,落日黄沙、百花齐放等等,上课伊始,我就将这些播放给学生欣赏,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在他们一阵阵惊叹声、欢呼声,在情不自禁地赞叹美丽的山水之时,就不着痕迹地将学生带入到第五课《春》中去,一改过去单调、乏味的说教式开场白。

二、巧用多媒体,能突破时空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由于受到生活时空的限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光凭老师一张嘴的讲述,难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积极情感,而在此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来弥补时空上的缺憾,将文本描绘的情景直观地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的情景,《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的豪迈大作,气势磅礴、景色壮观,他把美好的想象和现实交融在一起,而学生从来没有见到过真正的瀑布,更别说是庐山的瀑布,那如何让学生感受李白当时的激昂澎湃心情呢?于是。我让学生观看录像,瀑布从山顶一泻千里,水珠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派迷茫的紫色,陡峭的山壁,垂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构成了壮丽的庐山瀑布,在观看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对“景、烟、挂”等词有了感性的理解,感受到了诗词的气势,感受到诗人当时听到瀑布的心情,体会到诗词的精练,激发了学生对中国诗句的热爱及兴趣。课后鼓励他们主动找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来和同学们朗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便于学生掌握

有一句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用来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那么,要巧妙地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就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我们讲《田园诗情》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荷兰简介的视屏,让他们零距离领略一幅静谧诗意的田园美景。课文的重点是写荷兰这个牧场之国的诗情画意,在播放视屏时,我们就可以对牧场部分重复播放,加深学生的印象,以突出重难点。课文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我想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仅能突破知识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

四、让动漫走进课堂,激发学生让表达的欲望

在生活中,没有一个学生是不喜欢动画片的,而多媒体正好可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或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动画片,配以老师适当的讲解,创设出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勾起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纷纷发表自已的见解,在现在的教材中,口语表达一直是农牧区汉语教学中一个痛苦的环节,每次叫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总是会遭受冷场,很多学生不会用汉语准确表达心中的想法,老师的提问谁见了谁怕。但在上《熊告诉你什么》一文时让我印象深刻。我根据教学内容播放了一部动画片,在教学时逐步幅播放,同时根据动画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当画面播放到光头强倒在地上装死时,学生们就开始计论纷纷,有些学生还情不自禁地喊道:“光头强太聪明了,这种办法都想得到……”这时我趁机将画面停住,问道:“同学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接下来的场面可是我在课堂上从未见到过,他们把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都争先恐后地想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加强汉语学科和各学科的联系

中学汉语内容广泛,教材大部分是节选名篇佳作,含有丰富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有丝丝缕缕的联系。

1、与音乐学科的联系。如七年级汉语第二册《藏族空姐》一文主要写十五名藏族姑娘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梦想:“漂亮的服装、美丽的容貌、亲切的微笑……”这段语言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人的空姐画面,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时,播放与课文相配套的录像,让学生仔细体验情境,跟着眼前的画面,随着老师的导语,进行朗读训练:(朗读)“有这样一首歌:在每一天太阳升起的地方,银色的神鹰来到了古老村庄,雪域之外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随后,播放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向往神鹰》,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唱起来。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使他们有一种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感觉,不由自主地喜欢汉语课堂。

第9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

1932年,普拉斯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8岁那年经历了父亲去世,这被认为是她一生的重大转折点。评论家们相信普拉斯所具有的极端个人化情绪与行为,可能与她父亲的死亡和身份(德国血统)有关。她始终怀有强烈的伊莱克特拉(恋父)情结,如成名作《巨像》中对父亲圣神似的塑造,显现出诗人精神上难以超越的伤痛感。“世界伤害我/就像上帝伤害着我的身体”,从痛感中汲取营养,追求极端与暴力之美,育成普拉斯极富感染力和充满魔性的文本风格。

从留存的影像中可以看出,普拉斯的长相既契合了西方人的审美眼光,也完全符合东方人对于西方美女的想象:金发碧眼,玉腿修长。对于容貌,普拉斯向来是自信的,而她学霸般的课程表现,更成为她自傲之资本。1955年,23岁的普拉斯从美国斯密斯学院毕业后,得到富布莱特法案基金奖学金的支持来到剑桥,在那里遇到了同样是天才诗人的特德・休斯(Ted Hughes),由此开始了她与休斯短暂却不平凡的婚姻历程。

从位于布卢姆茨伯里地区的地标罗素广场沿南安普顿路南行500米,在与之交口的科斯莫短街东行几步,便能看到一座并不算显眼的教堂。穿过这座名为“殉道者圣乔治”的教堂,眼前就是王后广场。这时转身朝向教堂的方向,它的尖顶经常没入高耸的树枝中,如果不保持向上观望的姿态,很难意识到这座和周边建筑联结一体的教堂的存在。 休斯c普拉斯

1956年6月16日12时30分,休斯与普拉斯的婚礼在一场大雨中开始,这场婚礼充满了诡异之气。普拉斯的母亲到场了,而休斯的父母根本没出席(因为他们尚不知道儿子结婚这件事)。除此之外,牧师原本没有时间为他们证婚,因为他计划带着当地社区的孩子们去逛伦敦动物园,在休斯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牧师才草草为他们举行了仪式。与此同时,孩子们就坐在教堂外的巴士里等待着仪式结束。种种仓促与草率,仿佛为新人的未来预示了某些不安分的东西。

当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休斯与普拉斯都沐浴在幸福之中。然而对普拉斯而言,一切幸福都孕育着灾难的力量,恶自然能产生恶,而善与美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同样会向相反的层面转化。在美丽的表象下,普拉斯早已产生迷乱、叛逆的情绪,因而她这样抒写自己的爱情:“我已极端地坠入爱情里,这只能导致严重的伤害,我遇到了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最壮硕最健康的亚当,他有着神一般雷电的声音。”因爱而伤,这首诗无疑带有强烈的预言性。

教堂的侧门似乎推不开,于是我选择从位于科斯莫短街上的正门进入,短街遍布着18世纪开业的餐厅酒馆,人们安然坐在缀满鲜花的门檐下,用很久的时光消磨一杯啤酒或是一支烟。走入简朴的石砌正门,里面的景象多少让人有些难以预料。主礼拜堂已被改造成一个餐厅,布置着简洁的木质桌椅,上面铺有洗得老旧却很洁净的桌布。阅览了一些资料,好像这里已经成为周边老年人聚会活动的场所,相当于中国的某某社区老年人活动站。不知道普拉斯如果知晓这些,会作何感想。

离殉道者圣乔治教堂不远的拉格比街18号,并未寻见蓝徽章(建筑物上用以标记名人曾居住于此的蓝色圆徽章)的踪迹,但这里的确就是普拉斯与休斯共度洞房花烛夜的地方。据说普拉斯非常反感这所房子,将它形容为“贫民窝”。可而今观之,这里出门就是布卢姆茨伯里著名的羊肠街,到处都是时髦的小店和诱人的餐馆,离一些出名的二手书店也不远,而且按今人的要求,附近的大奥蒙德街就有儿童医院和公立医院,绝对属于好地段。况且,普拉斯住的这个房子本身也是经典的三层式构造,房型中规中矩,如果不仔细看看传记,真不知道她抱怨什么。 被改造成餐厅的主礼拜堂

结婚后两年可能是普拉斯最幸福安逸的一段时光,她回美国教书写作,1959年又搬回伦敦,女儿弗里达与儿子尼古拉斯先后出生。文学界的金童玉女,家庭中有一儿一女,看似无欲无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960年2月,普拉斯夫妇搬入普利姆罗斯地区,这里地势较高,离摄政公园颇近,今天已经成为伦敦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区之一。不过在当时,这里尚未开发,处处流露着破败之气。

我从普利姆罗斯那个高高的、可以看见伦敦全景的山坡上向东北徐行不到一公里,在查柯特广场找到了这里的3号宅子,蓝徽章准确无疑地提示我,这就是普拉斯和休斯度过婚姻尾声的地方。这座联排别墅的外立面按照不同的院落涂上了各类颜色,普拉斯的家是粉红色的,前院有着一个植物类别与造型颇有层次感的小花园。时近午后,院落与广场空无一人,分外静谧,这不由得让我开始相信普拉斯告诉她妈妈的话,当时她听这里的住户讲过,夏天推开公寓的窗子,可以清晰听得伦敦动物园(步行到普拉斯家约半小时路程)里的狮子和鸟类叫声。 普拉斯曾经的住所

随着休斯的移情别恋,普拉斯的婚姻结束了,她和孩子们搬到离原住所只有寥寥数步的菲茨洛路23号,就在查柯特广场的东南方。但房子上的蓝徽章却仅写着:“爱尔兰诗人叶芝曾在此居住。”叶芝9岁前确实居住在这栋房屋里,普拉斯也知晓这个故事,并为此激动不已。

发生悲剧的时间是1963年2月11日星期一,一个非常寒冷的早上。寒冷和周一,都极易激发抑郁症患者滑向深渊,恰恰那又是有史以来伦敦温度最低的一段时间。普拉斯曾在《雪的闪电战》里写道:“我的孩子们长大后,会成为果敢、独立和坚强的人,在我打着寒战的老年时,辛苦排队为我买蜡烛……”然而她没有等到这一天。周一早上6点,她轻轻走进两个孩子的房间,为他们留下了妈妈最后一次做的早餐:奶油面包和牛奶,然后敞开窗户,关上房门并用胶带封上门缝,在缝隙处塞满毛巾和衣物。显然,这是母亲对孩子最后的爱与照顾。随后她走进厨房,服下过量的安眠药,打开煤气,躺进了炉门……她以死亡将那个时代伦敦人最为盼望的下一次春天挡在门外。

我在普拉斯自杀的寓所前站了很久,不断向里张望,试图去寻找照片上的那个壁炉,但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窥见房中面貌,只见得房中墙壁上内嵌有木制的古典书格,涂上了一层厚重的白漆,书籍寥寥,小小的镜框倒是有几面,可惜离得远,无法看得仔细。“一如乌云洒下一面镜子去映照自己缓缓/消逝于风的摆布”。她在诗歌中曾经这样暗示着死亡,而她的那句 “死亡是一T艺术”更让人瞬间联想起海子那“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的诗句。从20岁开始,普拉斯先后四次自杀,哥特式的建筑、罂粟花、坟墓构成死亡的象征,在她笔下诗化为精神的乐园。 普拉斯与孩子在一起

死亡在普拉斯那里具有充满仪式感的“魅力”“,我又做了一次/每十年当中/我要安排此事”,“看,黑暗从爆裂中渗出/我不能容纳这些,我容不了我的生命”,“从灰烬中/我披着红发升起/像呼吸空气般地吞噬男人”,我“像猫一样可死九次”。这些诗句或许启示我们,对普拉斯而言,死亡就是一种宿命,即便是在她精神相对稳定的时期,她也常常和朋友谈到死亡,如普拉斯的朋友、美国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1974年自杀)所言:“我们热切地讨论死亡,我们俩被死亡吸引如同飞蛾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