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合同管理数字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管理数字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合同管理数字化

第1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市政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市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的规模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在数量方面,1985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165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仅21个,但是到2007年,已经增加到287个,13个城市人口超过400万,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17个,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52个增加到226个,5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有245个增加到430个;20万到5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的比例,在2000年之前不断增加,但之后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比例持续下降;中等城市的比例则正好相反,2000年后不断增加,原来一部分的小城市的规模迅速增大,发展成为了中等城市。这些发展起来的新城市,市政设施的种类、数量急剧增加,己经远远突破了原有的规模。

在这一背景下,市政管理上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管理方法主要依赖人工,辅助一些基本的通讯设施,管理人员依靠个人的经验,通过相当长时间学习积累,刁一能基本熟悉所辖区域的大致情况,但是对大量出现的新设施,则很难及时了解,对设施的详细情况更加难以掌握;当发生与市政设施相关的突况时,如台风、热带风暴等极端恶劣天气下,排水设施、供电设备的高负荷运行,则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由于管理、决策人员没有足够的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当时的现场情况,从而可能导致应急、管理决策上的失误,甚至造成重大人员、财物的损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海量的市政设施进行管理。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市政管理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市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平台上,管理人员发现问题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并且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事件,并快速方便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作为决策的支持,提高决策的准确程度,更好地解决各类事件。

1、城市市政管理数字化的必要性

城市市政管理系统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和维护城市次序的基础,城市市政管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广义的城市市政管理涵盖了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常见的市政管理涵盖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城市道路,城市照明系统,上下水系统,通信线路和设备,电力线路,燃气管路等等。城市市政管理就是将这些方方面面都协调起来,执行日常的建设、维护、保养等任务,但是由于每个与城市市政管理相关的工作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队伍,各自为政,互不往来,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简单的管理工作还需多个不同部门反复协商现象。

如果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各类城市市政设施进行统一管理,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共享地理信息数据库,各个设施均有唯一性标识及设施的相关信息,均存储在这个公共数据库中,并在地图上区分显示,也可以根据需要显示相应的内容;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职责,对各类信息进行修改,及时更新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管理的要求,统计各类设施或事件的信息,为管理部门进行综合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可将城市市政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大地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减少浪费。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下,各个市政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信息未能得到有效的使用;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市政综合管理则有效地整合了整个市政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充分利用了各个部门的设施、地理信息,并且由于每个市政施和管理事件都有唯一性标识,统一存储在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市政综合管理实现了市政化,因而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管理。

2、城市市政数字化综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2.1城市市政数字化综合管理的目的

城市市政数字化综合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市政管理的专业要求相结合,集采集、更新、分析、管理城市市政管理系统信息等功能于一身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面向城市市政数字化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将对象的空间地理信息和对象本身属性结合在一起,集数字图像、空间数据及对象信息于一体,即能存储空间信息,又可以处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准确地将信息提供给用户,满足市政管理部门对运行、维护市政设施的管理、查询的需要,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及可视化、多方式的表达能力,进行各种高效的决策和分析。借助市政数字化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公共平台,市政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检索、更新市政设施的各种信息,从而提高管理部门对市政设施系统现状的了解程度,加快管理部门对市政设施系统事件的反应速度、丰富应对事件的措施。

2.2城市市政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对庞大复杂的城市市政设施实施科学管理是当前市政设施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城市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产生良好的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城市市政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可实现全市范围内市政设施信息的计算机管理,便于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及设施的维护等;

(2)将城市市政设施地理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起市政设施系统动态分析平台;

(3)可优化城市设施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等:

(4)可了解城市市政设施运行现状,使得调度人员、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市政设施在不同时段下的运行情况,了解城市设施运行特性,可有效指导方案决策。

2.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在ARCGIS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充分利用了ARCGIS提供的针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显示、编辑、分析等强大的功能,根据软件的需求,进行了针对性的完善,建立了适合于数字市政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市政管理的需求,开发了用户界面友好、实用性强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而不必掌握软件方面的专门知识,大大降低了数字市政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门槛。

而在地理信息数据库部分,针对用户的需求,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空间数据库,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管理,并且根据其特点,对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索引,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数据库的效率。

二、基于ArcObjects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 .ArcGIS和ArcObjects

ArcGIS是开放的地理信息处理平台,具有强大的地理数据管理、编辑、显示、分析等功能。它主要有ArcMap, ArcCatalog, ArcToolbox,ArcScene(Desktop一桌面系统冷14个功能子系统。组成Desktop ArcG工S的ArcMap,ArcCatalog和ArcScene的基础是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COM)。由于ArcGIS完全COM化,对于需要进行结构定制和功能扩展以及独立程序开发的高级应用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ESR工的ArcObjects是ArcGIS的功能核心,是ArcMap, ArcCatalog,ArcScene等Desktop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ArcObject:是一种集成的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的软件组件库,提供了ArcGIS中全部的功能,是开发GIS应用程序的基础。开发人员可以利用ArcObjects框架进行编程,以提高ArcGIS的性能或扩展其应用。它是以完整有序的对象组件的集合形式的。ArcObjects不是一种独立的商业软件,它包含在ArcGIS产品中。ArcObjects提供的组件为用户提供了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展的能力,能够实现ArcGIS的所有功能。基于ArcObjects开发的应用软件也必须要有ArcGIS的License才能运行。

构成ArcMap, ArcCatalog和ArcScene等的ArcObject:的组件具有层次关系o Application处于ArcObjects框架的最高层,拥有Display(显示)、Document(文档)、Extension(扩展功能)三个组成部分;Document位于稍低的一个层次,但它可同时拥有几个下一级的Map对象,每个Map对象又可以拥有多个Layer对象。.ArcObjects提供的Mapcontrol控件和Sceneviewercontrol控件位于Map( Scene)层。各级的各个对象(类)都有其自身的接口、属性、方法。

2.ArcObjects中的基本编码技术

2 .1使用esriCore .olb对象库

ArcObjects使用的类都包含在esriCore.olb对象库中。对象库是包含有关ArcMap和ArcCatalog的接口、组件、组件对象类、属性、方法、事件的描述的文件。

无论所用的开发环境如何,将对象声明为对象的有效类可以提高代码运行速度,同时开发环境的智能化代码执行特征在编写代码时可以检测到程序错误、校正语法并匹配对象库中的对象类型。为了查看运行用的智能化代码,可以声明变量是esriCore库的组成部分,然后再添加库名。对象库中的COM类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接口的代码,把所有的功能完整地封装在类里面。两个类可以有相同的接口,但是实现的代码不同,通过这种方式COM类就有了多态行为。COM不支持多重继承。COM类有三种:抽象类(Abstract Class)、组件类(CoClass)和类(Class)。抽象类是不能被创建的,它只能作为其它类的父类。类是不能被创建的,但是该类的对象能被其它类创建,并作为该类的一个属性,或者是被其它类的对象实例化。组件类即可以被创建,也可以显式地创建。

2.2使用esriCore.olb对象库中的对象

esriCore.olb对象库中的大部分对象将工Unknown作为它们的缺省接口,但有几个是例外,如ArcCatalog和ArcMap中的Application对象的缺省接口就设为工application。重要的是工Unknown拥有的三个方法(AddRef, Release, Query工nterface)不能在祀中调用。

在使用对象时必须得到相关的对象支持接口的参考,然后调用该接口的方法。

3.使用ArcObjects进行二次开发的层次

通过ArcObjects在从数据对象到菜单、工具以及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应用,可以在以下三级水平进行开发:

1)通过定制或客户化进行ArcMap, ArcCatalog和ArcScene等的界面定制(对于简单用户,无须编程):使用菜单驱动客户化是最简单的操作,只需对菜单、工具等控件进行开关、移位或增删就可以完成。

2)采用VB和内置的VBA语言进行界面制作和功能扩充(满足大多数用户需要,应用编程)进行嵌人式开发:使用系统内置的VBA脚本编程能力,在ArcMap和ArcCatalog中能很容易地加人各种窗体和控件,修改系统界面、增删各种功能,是进行应用的快速定制以及集成现有的数据与系统的手选开发技术。

3)使用编程语言和工具软件调用ArcObjects的控件和各种功能组件,开发独立的应用程序,开发独立应用程序(高级开发需求):使用支持COM的编程语言(如Visual Basic, VisualC++,Delphi, Visual)++等)将ArcObjects所提供的1800多个组件、几百个接口和数千个方法嵌人到应用中,开发出独立完整的应用程序。

用户应用ArcMap, ArcCatalog, ArcScene中内置的VBA语言方式进行开发,可以充分利用管理对象集合的Application对象。以ArcMap为例,它包括MxDocument, AppDisplay, SelectionEnvironment对象和其它任意注册的扩展功能(如Editor等),同时还管理使用着StatusBar,Templates, Paper和Printer等对象。以Application为起点并被创建之后,其它ArcObjects的低层组件都能由其依次获得,这是一种由高到低的应用开发模式。

独立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式由于脱离了ArcGIS软件环境,不能使用Application对象组件,因此由Application对象组件所建立的应用程序框架及其管理的对象都不能使用。只能使用Mapcontrol控件和Sceneviewercontrol控件和它们所支持的下层组件,并且是下层组件对象实现以后,已创建的上层组件对象才能使用。因此,这是一种由低到高的开发模式,开发难度较大。

3.1定制开发ESRI应用程序

ArcGIS对象模型定制框架包含多个对象,用户可以修改内置的工具条或编程进行定制。定制框架包括的对象有应用程序对象、模板对象、状态条(Status Bar)、文档对象、快捷键(Accelerator)、命令条(CommandBar)、命令项(Command Item)、COM命令、宏、UIControls等。

3.1.1使用模板

模板是一个ArcMap文档文件,其它的文件都是从模板开始创建。模板包含数据参考、符号设置、各种设置和定制信息,如定制工具条、菜单、快捷键等。每个模板又包含VBA工程,它包含Visual Basic子程序、函数窗体和控件、模块和类。新的文档可以在ArcMap提供的已有模板的基础上创建,当基于ArcMap文档的模板被装载时,模板文件也被装载。

.Normal模板

任何特定模板文档都是基于Normal模板创建的。Normal模板是全局模板,包含所有文档可能需要的定制项和VBA代码。在打开和创建新文档时Normal模板为缺省设置,被自动调用。模板文件被称为Normal.mxt,并存储在默认的模板目录下。ArcCatalog与ArcMap的模板模型不同,它只有一个Normal模板(Normal.gxt )

・由VBA工程创建模板

每个文档或模板文件有相关的VBA工程,每个文档的VBA工程被缺省命名为原始文档名。最初的文档被叫做工程(Project),基本模板叫做工程模板,Normal模板文件的VBA工程称为Normal。当编写VBA代码时,可以通过编程访问宏和其它装人模板的对象。

当前装载的文档文件和与之相关的每个模板都可以看成是存储栈的层。首先装人的Normal模板形成存储栈的基础,然后是工程模板,最后装载的是基本的文档文件,并形成存储栈最上层。定制设置在这些层次的相关一层中完成。位于Customization对话框左下角的Save In组合框控制着定制行为与哪个层相关。这些层的次序很重要,高层次的模板能覆盖低层次模板中的定制内容。

3.1.2定制工具条和命令

ESRI所有应用程序都有主菜单和标准工具条。所有菜单都与工具条相关联。工具条包括菜单(Menu)、按钮(Button )、工具(Tool )组合框( Combo Box )、编辑框(Edit Box)等。用户可以对工具条的建立、显示、删除、重命名、内容、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定制。

3.1.3开发独立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1)开发环境的选择凡是支持COM协议,能调用COM组件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都能够用于ArcObjects的二次开发。实际常用的主要有Visual C++、Visual Basic和Delphi。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佣,这是因为VB与VBA是同一种语言,使用手册和例程等都是使用VBA编写的,其可读性和移植性好,这样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VB在一些需要进行自定义要素等需要COM底层实现的开发技术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而VC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2)程序功能和结构框架设计根据程序应用的专业领域方向和用户需求以及用户的层次、水平等确定程序的功能。其后根据功能模块的不同进行总体结构框架设计,其目的是减少后面编程的复杂度,协调和促进分工合作。

3)编程理念在程序编写时要注意代码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因此一定要按照COM标准进行编写,对可重用模块的代码编译成DLL库文件(动态连接库),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4)建立工程

5)引用控件一MapControl、编程语言标准控件等

6)引用组件库esriCore.olb

7)在窗体中加人控件

8)进行界面设计

9)编写代码

10)实现程序功能

三、GIS空间数据查询、删除等方式及内容

用户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时,不仅仅只是查看大地图,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对某些特定的对象进行查询并了解其信息,这就需要快速、准确、高效地查询到所需的对象,并进行定位,显示此对象的属性,或将某些对象进行统计,并以报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或者通过打印机输出。因此,查询统计功能主要实现空间数据的基本查询和特殊查询,并把查询结果进行统计。

基本要素查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选择某些特定的条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结果,在结果中选择所需查询的对象,然后将地图定位到该对象,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操作;另一种是通过用画框的方式选取某一特定范围内的对象,在统计出的结果中选择所需要的对象,并进行定位及操作。

分类查询统计:该功能提供区域统计电源点数量、灯杆数、线路长度的功能。用户通过输入区域名称(包括行政区名、道路名、街名、管护区名),查询统计选择区域内的电源点数量、灯杆数、线路长度,并列出查询结果,也可以导出统计报表。

拓扑关系查询:该功能可以实现根据某一要素,选取出与该要素相邻、相交或是在该要素范围内的其他要素。

故障点统计:统计地图中有故障的电源点等信息。任意选点统计:通过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点,统计已选择电源点的相关数据。

1.添加/删除要素

这一功能可以通过从GPS数据采集终端导入数据,或者手动添加或删除要素,达到添加或者删除地图中的各种要素的目的。

GPS采集数据导入:用户使用GPS数据采集终端,从现场采集数据,数据的内容包括要素的种类、编号、规格参数、空间地理信息等;采集完成后通过读取GPS采集到的终端、灯杆、电缆井的空间信息,将这些数据直观、准确的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并根据数据在地图上直接绘制出采集的数据点,同时将相应的属性信息赋给要素。

单个要素添加:主要是为了满足添加单个路灯部件的要求,如果GPS采集的数据有遗漏,需要补充遗漏的终端、灯杆、电缆井、附着物时,可以用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增加单点要素”对话框进行操作,其后续操作会根据所添加要素的类型不同而有些差异,具体如下:当选择灯杆、电缆井、终端这三个要素时,需要输入对应的电源点编号;当选择故障点时,需要输入日期;当选择电缆头2、电缆井3、电缆井4、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这五个要素时,由于它们是附着物类型,因此要从终端、灯杆、电缆井这三个类型选择一个去附着,然后再输入电源点编号、灯杆编号、电缆井编号,点击确定,,在地图上用左键点击添加部件,按鼠标右键结束。

删除要素:当需要删除一些不需要的要素时可以使用此功能。先开启需要进行编辑的对象,然后选择相应的图层后就可以通过鼠标对对应的要素进行选择并进行删除操作。

2.管理/修改

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现场情况的变化,比如维修设备时更换了设备的型号,或者变更了线路,需要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更新。这一功能主要实现对资产信息进行管理,并实现属性信息的查看、修改。由于要素的特点不一样,操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电源点管理:实现对电源点相关属性的录入、修改、电源点多媒体信息的上传,并可以查看电源点的属性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当系统进入电源点管理状态后,用户选中相应要素后右击便会弹出属性对话框,有单要素和多要素两种方式,然后便可以对属性进行修改更新。

电缆井管理:对电缆井属性信息的管理,包括电缆井相关属性的录入、修改、查看。首先选择要素选取方式,然后在地图上用鼠标按选择的选取方式选取要素,选取完成后,通过弹出选择要素属性对话框,包括单要素和多要素两种状态。单点操作直接输入要素属性,提交保存;多点操作有选择的录入\修改属性值,提交保存。

灯杆信息管理:实现对灯杆相关属性的录入、修改,灯杆多媒体信息的上传,灯值的录入、修改和对灯杆的属性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查看。首先选择要素选取方式,然后在地图上用鼠标左键按选择的选取方式选取要素,选取完成后,按鼠标右键弹出选择要素属性对话框,包括单要素和多要素两种方式,修改完要素属性后选择保存。

线路属性管理:实现对线路属性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线路相关属性的录入、修改、查看。首先选择要素选取方式,然后在地图上用鼠标左键按选择的选取方式选取要素,选取完成后,按鼠标右键弹出选择要素属性对话框,包括单要素和多要素两种方式,修改完要素属性后选择保存。

附着物属性管理:实现对附着物属性信息的管理,包括附着物相关属性的修改、查看。当进入附着物管理状态,在地图上用鼠标左键选取要素,按标右键弹出所选要素属性对话框,可以管理附着物的相关信息。

3.连接

GPS数据采集终端只是采集了单个的要素的信息,并没有在各个点之间建立相应的拓扑关系,因此还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将各个要素连接。这一主要实现资产信息的管理和各数据类型拓扑关系的构建,以及统计报表。

自动连接:该功能主要在己导入的点部件要素的基础上实现在地图上对路灯线路的绘制。当进入连接状态后,在地图上选择要连线的地图部件(电源点、电缆井、灯杆),选择完成后按鼠标右键结束,弹出提示窗口,选择是否结束此次连线,选择是,将弹出输入第几回路对话框,输入第几回路,点击提交,在保存编辑对话框中选是,将生成线路,选择否将终止此次画线操作;选择否,将可继续连线。

手动连接:功能与自动连接相似,在此不再详解。

4.移动

由于从GPS采集数据中获取的要素空间数据存在误差,在导入到地图上有些偏差比较大,为了较为准确放置部件,提供该功能。目的就是将点部件移动到相应的位置。点要素移动: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操作图层,进入单点移动状态,在地图上选中需要移动的要素,将其移动到目标位置,即可实现移动的目的。

线要素移动:用户可以通过进入线路移动状态,在地图中选取线路部件,此时被选线路高亮显示,同时其节点会用红点显示出来,此时选择要移动的节点并拖动到要移动到部件位置,实现线路节点移动。

多要素移动:主要是针对点要素,当进入多点移动状态,其操作流程与单点移动相似,拉框选中多个要素后移动鼠标便实现多点移动。

5.输出

为了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资料分析、归纳,需要将地理信息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输出,具体可分为地图打印输出和统计报表导出。

地图打印输出:根据需要,将不同的地图打印出来。地图打印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当前屏幕地图输出为图片形式,其要输出的图片可以在页面视图中预览,用户可以在文件菜单里启动输出图片菜单,弹出输出图片对话框,选择输出路径,输出格式,以及图片分辨率等参数,将当前地图显示内容导出为选择输出格式的图片;二是用户可以在电源点选择“台区图打印”,可以把关联到该电源点所有的灯杆和灯线打印出图。

四、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效果

通过前面的设计,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市政数字化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对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对矢量数据进行了压缩,优化了显示性能,同时对属性数据建立了索引,改进了查询的功能。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合理设计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及索引,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流畅,可以在普通配置的计算机上快速运行,对地图的显示、缩放、查询等操作响应时间很快,例如,在ArcGIS上显示这一地理信信息系统时,打开地图、对地图进行缩放等操作,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感,尤其是大幅度的缩放地图时,不仅操作不灵敏,而且耗时也多,通常需要1秒左右,而在本系统中,由于对显示进行了优化,对地图进行缩放等操作时,系统能够根据显示的比例,自动调节显示内容,当比例小时,仅显示诸如主要道路、河流等大型对象,并且精度较低,当显示比例放大时,逐渐将灯杆、电源点等对象也显示出来,同时用更多的点绘制道路、河流等大型对象,由于此时显示的精度虽然高,但是对象少了,因此速度大大提高,几乎感觉不到时滞,显示效果比较满意。

在ArcGIS中,由于这是一个通用的平台,没有针对性,如果需要进行查询操作,用户要对软件相当熟悉,并且查询条件的选择也很不方便,同时因为数据的结构没有优化,查询耗时较多。在本文所设计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由于对查询进行了针对需求的优化,开发了面向对象的查询模块,因此查询即方便又迅速,大大提高系统的查询性能。

五、总结

本文仔细分析了城市市政数字管理的需求,在这基础上给出了城市市政数字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功能设计的方案,充分应用了ARCGIS提供的空间数据、显示、分析等方面的功能,针对市政管理的特点,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同时,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具体特点,对数据库建立了索引;根据系统操作的特点,对查询操作进行了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8 [J].《山东经济)),2011年第02期

第2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1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1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就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管理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现代科学技术,例如无线网络、GPS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来获取地理信息,创新了城市管理的模式,并实现了城市监督和管理这两项职能的合理分工,采用的管理方法包括城市事件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和万米单元网络管理法等。 

1.2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组成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由各种基础数据和图集组成的。其中基础数据包括监督网络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社区以上境界数据和城市地形数据等;图集包括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图集、城市管理部件图集和城市管理监督网络图集等。 

2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 

2.1 城市部件的定位、分类和编码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中,首先要完成城市部件的定位和分类。城市部件的分类主要利用相关的地理编码技术将各类的城市部件分成几大类,然后通过地理坐标定位,将城市部件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图中,这样就可以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管理。成熟部件的划分种类基本都是相同的,可以将其分为C类、B类和A类。其中C类城市部件主要是指能够概略表述空间位置的部件,常见的有停车场、桥梁等,在C类城市部件的定位中,要求其定位的误差在±10 m之内;B类城市部件主要是指边界和空间位置都比较明确的部件,例如户外广告、亭和垃圾箱等,在B类城市部件的定位中,要求其定位的误差控制在1.0 m以内;A类城市部件主要是指边界明确和空间位置明确的部件,包括路灯、井盖等,对于这类城市部件的定位要求其定位的误差在±0.5 m之内。另外,根据具体的城市部件也可以将城市部件分为道路交通类、公共设施类、园林绿化类、市容环境类、房屋土地类和扩展部件类。其中道路桥梁类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公交车亭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类主要包括路灯和水、气、电等设施;园林绿化类主要包括街头座椅、绿地、古树名木和城市雕塑等;市容环境类主要包括果皮箱、广告牌匾和公共厕所等;扩展部件类主要包括斑马线、盲道和旅游指示牌等。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规定,市容环境设施类城市部件分为13个小类,交通设施类城市部件分为31个小类,公共设施分为58个小类,园林绿化类部件分为10个小类等。 

完成了城市部件的分类之后,还要对城市部件进行编码,编码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城市部件的标识码具有唯一性。城市部件的标识码由部件代码和顺序代码组成,其中部件代码为10位数字,顺序代码为6位数字,所以部件标识码一共由16位数字组成。其中10位部件标识码又分为市辖区代码、大类编码和小类编码。 

2.2 数字化城市单元网格的划分和编码 

城市单元网格的划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城市单元网格的管理现状、地理布局、属地管理、面积等,要遵循方便管理、相对稳定原则以及无缝拼接原则等来进行划分。划分好单元网格之后,同样也要进行单元网格编码,单元网格的编码同样也要遵循一个单元网格对应一个唯一的标识码的原则。单元网格标识码一共由15位数字组成,分别为县级或者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代码,一共为6位数字;街道代码或者镇乡代码,一共为3位数字;社区代码或者村代码,为3位;最后是单元网格的顺序代码,一共有3位数字,这样数字最终组成了单元网格编码,并且能够确保一个单元网格对应一个唯一的编码。 

2.3 城市地理编码 

城市地理编码就是根据面、线和点等来对城市的地理实体进行标示,通过地理编码,就可以对地理空间进行大致定位,在空间位置上显示出城市中不同数据资源的地理信息,可以实现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读取,在不同空间位置内实现对城市信息的相关整合和优化,最终实现整合优化城市资源的目标。在城市地理编码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地理编码技术来对城市的部件进行分类,并实现分项管理,确保对城市的精确管理,改变以往管理过程中的盲目管理现状,将以往传统的城市人工管理向现代信息化管理转变。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据的建库要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据的建库,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普查。在城市数据普查过程中,需要对部件的属性信息、部件的空间位置以及部件的照片拍摄等进行普查。其中,城市的部件基本属性主要分为附加属性和基本属性这两个方面,基本属性包括城市部件所在的单元网格、专业部门、部件的名称、部件的标识码、部件的使用状态、部件数据的来源以及城市部件的初始日期和变更日期等。在普查过程中需要完成对相关数据的普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普查。城市部件的附加属性是指专业需要增加的属性或者根据行业的特点特征增加的附加属性。例如,对于井盖这一城市部件来说,井盖材料就是附加属性。在对城市部件进行普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界定部件普查的范围。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来说,在普查过程中主要普查的内容为城市道路,包括部分居民区的地上设施和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地上设施等。完成城市部件的普查之后,就要开始数据建库,采用没有压缩的E00格式对调查之后的部件属性数据信息以及图形数据信息等进行逐一核实,核实后将其输入到部分数据库中,最终完成整个数据部件库。在输入城市部件的属性时,应该将城市部件的采集数据、地质普查数据以及单元网格划分数据等按照部件数据属性信息表的格式录入到数据库中,以完成建库。 

3 结语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就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系统,是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整合优化城市管理资源的重要手段,其可以使城市管理的流程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管理。因此,一定要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工作,以提升我国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燕.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普查方法探讨[J].城市勘测,2015,35(6):24-27. 

第3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规范化管理,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启用〈职业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厅函〔1999〕44号)、《关于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与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发〔1999〕29号)和《关于印发〈职业资格证书填写要求〉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发〔1999〕39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现将启用《职业资格证书》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市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原《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和《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统一更名为《职业资格证书》的决定,并于1999年7月1日启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届时,原证书一律停止办理和核发,此前按本市有关规定核发的仍然有效。

二、职业资格证书由各鉴定机构按要求填写。

(一)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称证书)填写内容的汉字、数字、日期从规定日期开始一律采用打印机打印。

证书各项内容所填写的汉字使用仿宋小四号字体,数字使用仿宋小四号阿拉伯数字。姓名超过6个汉字的可以按照两行填写。

文化程度应分别填写: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大专、大学、研究生。

(二)证书职业(工种)名称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规定的名称分两行填写,第一行为职业名称、第二行为工种名称。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工种),各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本通知后15日内报我局,经请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填写。

评定成绩填写合格、良好、优秀。成绩在60--79分的为合格,在80--89分的为良好,在90--100分的为优秀,评定成绩按两项考核成绩中最低成绩确定。

(四)证书照片处须贴本人近期2寸免冠黑白照,并在左下角加盖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凡由国家统一命题或从国家题库提取试题鉴定合格者的证书,须在照片右上角压贴国家统一命题鉴定合格证签。

(五)证书发证机关处应盖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专用章(红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印)处应盖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红印)。日期处应填写考核成绩审定的日期。

(六)实行国家统一鉴定的职业(工种),其鉴定合格人员统一使用套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和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印章的证书。

(七)证书应在考核成绩审定后的15日之内发放,证书发证日期处应填写发证机关审核批准办证的日期。证书自发证日期起生效。

(八)证书身份证号处按本人实际身份证号填写。现役军人和“两劳”人员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编号。

(九)证书填写内容必须按上述要求执行。各机构要抓紧做好相应技术条件的准备。从10月1日起,一律采用打印机打印,打印软件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提供。未按照上述要求填写与验印的证书,一律为无效证件。

三、证书编码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编码方案》(劳培司字〔1997〕44号)规定采用13位数字编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一)第1——2位为证书核发年份代码,取核发年份的后两位数字,2000年代码从00开始,每年顺排。

(二)第3——4位为发证地区或行业代码,北京地区代码为01.(三)第5位为鉴定机构标识代码,取值为1——6,依次表示:

1--北京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地方职业技能鉴定站;

3--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4--工人考核委员会;

5--行业技师考评委员会;

6--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四)第6——8位为鉴定机构,编码由三位数字(不足三位时在前面零补足)组成。工考委用许可证代码后三位数字表示;行业技师考评委员会按北京市劳动局通告(1996年第5号)公布的序号表示,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码为“000”。

(五)第9位为证书等级代码,取值为1——5,依次表示:1——初级、2——中级、3——高级、4——技师、5——高级技师。

(六)第10——13位表示证书核发顺序编码,每年度按鉴定机构分等级从0001——9999依次顺序取值。

遗失证书补证的证书编码由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编号。

四、加强证书管理和统计工作。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坚持职业技能鉴定统计报表制度,按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劳办发〔1996〕262号)的规定程序和时间做好上报工作。各鉴定机构应于每年6月15日、12月15日之前上报鉴定统计报表(软盘)。市鉴定中心应按规定时间汇总上报,并报职业技能开发处。根据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开展情况,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于每年6月、12月中旬以前提出证书需求计划,填写《职业资格证书需求审核表》(见附件),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办理领取证书手续。

五、应严格对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的资格审查。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受理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报名时,应按《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规定的报名条件,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实行全市统考职业工种,必须依据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通告确定的统一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参加鉴定每位考生填写的《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见附件),一份存入本人档案,一份由鉴定机构保存,试卷均应保存半年备查。

六、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统一使用中英文对照的证书。凡因出国需要办理证书公证的,需由本人提交以下材料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验证。

(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北京市劳动局)核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本人所在单位的出国、跨地区交流证明(无工作单位的由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

(三)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属局、总公司劳动部门(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持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介绍信;

(四)本人二寸免冠近期黑白照一张。

对经过技能鉴定复核合格人员,按原市劳动局、司法局《关于办理北京市工人技术等级技师证书涉外公证的通知》(京劳培发字〔1991〕591号)规定的办法并出具相应证明。

七、补办证书和外省市调京人员办理更换证书手续按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关规定办理。

八、各机构在办证中由于证书质量问题或填写损坏,须交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集中销毁,并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应机构备案。

九、新的《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和《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花名册》(见附件)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开始使用。

  附件1

                       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

-----------------------------------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    照      |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            |

|-------------|------------|            |

|文化程度:                |身体状况:              |    片      |

|--------------------------|            |

|现有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工种)名称:                  |(二寸黑白)|

|              级别:        编号:                  |            |

|---------------------------------|

|本工种工作年限:                                                  |

|---------------------------------|

|申报鉴定职业(工种)名称:                          级别          |

|---------------------------------|

|鉴定成绩: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

|---------------------------------|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

|---------------------------------|

|    职      |                                                    |

|    业  培  |                                                    |

|    工  训  |                                                    |

|    种  简  |                                                    |

|    工  历  |                                                    |

|    作      |                                                    |

|------|--------------------------|

|    本  理  |                                                    |

|    人      |                                                    |

第4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

1高校基本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概述

1.1背景

21世纪是信息革命的世纪,校园信息数字化已经越来越重要,校园基本建设的信息化则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构建美丽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广大教职工和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章的研究目标是了解现阶段我国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证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形成理论和实践成果,以提高高校基建档案管理水平。

1.2意义

高校基本建设的信息化是目前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对高校基础建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建筑信息的数字化、校园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在于借助虚拟现实这一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将各种信息搭载到校园虚拟场景中,界面直观、友好,方便理解和使用。突破基建信息管理系统的简单模式,构建一个实用的、信息共享的数字化平台。随着很多高校新校区的开展建设,使得基建工作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资金量大、成本控制严格、审批手续繁琐、建设工期紧等特点,因此,一个实用、信息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基建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能把重要资料、档案等进行电子化储存、对项目进度和合同付款数据进行实时更新、还能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查询,成为管理人员工作和领导决策的重要工具。同时,各类信息公开、透明,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公共监督。

2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分析

2.1基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落后

高校的基建档案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我校档案馆成立以后,更意识到规范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近十年内我校每年需要花上大量的资金来搞校园的基本建设,包括两个新校区的建设以及两个老校区修缮改造工程,但是基建档案却极为匮乏,在查找利用时有许多的不便。

2.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不够

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和成果,但是其推进的进程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程度和速度还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有很大的差距。

3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

平台的具体建设过程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涵盖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建设过程主要包括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层的建设、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1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层的建设

基础设施层的建设主要包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网络服务系统的建设、网络应用支持系统的建设、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

3.2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内容:

①牢固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

②配置统一的专业性软硬件设施;

③全面整合各类档案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汉字扫描识别技术、压缩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建立电子文档资料库。

3.3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

高校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工程的各个部分统一整合到平台上,实现工程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将各个业务管理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为各业务流转提供支持,为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操作如付款、资金计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做到有据可查并迅速穿透到各个业务系统中。

(2)进度管理系统。依据施工现场工程进度计划为基础,编制相应的设备和设施采购计划、单项投资计划、资金供应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等,在实际工作中以此为依据,对项目的投资、进度、分配、到货等进行控制,使项目的真实成本、对应进度、相应质量达到一个最优的状况。

(3)设备物资管理调配系统。此系统包括设备物资采购计划、对应供应商的管理、采购供货计划管理等相关模块,根据工程进度,自动形成对项目设备物资需求进行分析,生成各种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需求计划、任务计划等,对项目的设备物资采购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安排。

(4)项目合同管理系统。项目合同管理系统应该覆盖此次工程从初期手续到设计、施工、后期服务等全过程,包含合同签署、合同记录、合同变更、合同违约、合同转让、解除及终止以及其它属于合同管理范畴的各项服务内容。

(5)工程洽商和结算管理系统。工程洽商和结算管理模块需与合同管理模块关联,需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合同名称、洽商单位、工程洽商内容、洽商签订日期、洽商金额、洽商单扫描件、结算上报金额、结算初审金额、经审计的结算金额、结算报告和定案表扫描件等。

(6)投资及资金管理系统。采用“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方法,完成工程项目各项投资的环比对比分析,最终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资金支付管理,一方面是为了录入和统计项目付款情况;另一方面是了解决工程款申请支付流程转签不便的问题,实现资金支付申请流程的网上转签。

(7)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是指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最终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和目标。

(8)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对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建立优秀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相关措施做法,将各种资源科学、有效、系统的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形成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的动态管理。

(9)工程综合评估管理系统。项目评估子系统由EVMS评估、临界指数评估、进度评估、模块组成,主要是应用相关评估方法对项目的资金成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保证等进行评估,通过各项指数(如成本执行指数、成本差异指数、进度差异指数、进度执行指数、质量差异指数、质量执行指数)等定量的数据反映工程质量的好坏、成本的节省和超出、进度的超前和拖后。

(10)项目竣工决算及固定资产移交资料管理系统。财务竣工决算及固定资产移交资料信息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项目名称、主要设计单位、主要施工单位、占地面积、设计建筑规模、实际建筑规模、设计总投资、设计建设起止时间、实际建设起至时间、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号、设计概算批准文号、实际总投资、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资金来源(自筹、财政拨款)。

(11)风险分析系统。将挣值分析技术(赢得值分析)、Montecarlo风险分析技术、网络计划技术、鱼刺图分析等分析技术,将其数学模型纳入到软件的功能之中,做到日常的管理中。

(12)工程项目任务汇报系统。工程项目任务汇报系统是一个信息交流中心,它为项目提供各种任务信息及相关完成程度信息,如里程碑任务摘要、全部工程任务摘要、单体工程任务摘要、子系统任务摘要、关键任务摘要、竣工任务摘要、完成任务摘要等。

(13)工程信息资料管理系统。为保证校园基本建设的前期工作具有合法性、合规性,在报建过程中,会有很多重要的上报文、批复文件和证书。管理系统将综合整理各种资料进行管理和存档,以备各方查验。

(14)工程招标管理系统。对工程招标的各个流程进行管理,从招标的初期准备到招标的实施以及中标后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和谐统一的管理,为各方提供先进的管理模式。

(15)报表查看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实现从不同角度对项目查询分析。

4解决的问题及相应功能

4.1基建档案的信息化与图纸的一体化整合

将我们储存的各种纸质的图纸、资料等档案进行信息化,通过各种电子设备转化为电子档案,分类管理,与数字化相关中的场景建立连接。通过三维建模,对建筑单体的建筑、结构、水电、消防等各个专业图纸进行转化,并进行统一的一体整合,转化为建筑物真实客观的数据,以便进行直观的使用。

4.2规划建设的决策支持

将设计方案设置于真实的三维环境中,通过三维场景的真实直观化的应用,随时对现场进行各种动态的、实时的调整,对建筑的选址、外观、色彩、高度、层数以及与周边建筑的距离、搭配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调整,为方案的决策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4.3工程施工全过程全网络控制

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周期为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控制与跟踪,对项目进行动态的管理和全过程的管理,通过网络制定各个工程计划,最终完成工程的施工。

4.4对学校形象进行立体直观的宣传

第5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一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飞速发展和工作精准管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大型(尤其是发电企业)企业均已开始重视信息化管理代替传统人工管理的必要性,开始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统筹目标。国华公司于2003年开始统筹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经过10余年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已成功建设了多个信息化系统,并在不同的业务范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BFS++管理系统和基建管理系统等。随着国华公司管理精细化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需求不断提升。按照国华公司信息化的管理要求和统筹目标,以公司业务需求内容为导向,全面建设合同管理、费用中心、影像中心和银企互联信息化系统,实现公司从业务到账务的信息化管理目标,达到业务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信息自动化的管理水平。

二、系统概况

财务信息系统(合同管理、费用中心、银企互联、影像中心)介绍

如下图所看到的,合同管理、费用中心、影像系统、银企互联是四个独立建设的信息系统平台,都用于不同的业务模型。与国华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无缝集成,使国华公司信息化系统形成数据链,将信息数据不断的流转直到业务生命周期完结。在整个流转过程中不论组织、项目、合同、职务、人员能够得到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使日常业务发生的盲区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1.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需求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为改变企业合同纸质管理凌乱的现状和打破部门间信息数据的壁垒,将合同整体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统一化的管理。从预算、需求计划到采购过程管理、合同签订、执行完成,每一个环?中的信息紧密联系,预算信息严格进行事前控制,事后分析。并且自动生成的网上可视化审批流程,更大程度地减少了合同相关环节的等待。完成业务自动生成账务的管理思路,并自动根据业务信息化数据完成决策分析报表。整体加强了合同管理业务流程的规范、分析决策的支持、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合同流程的监控力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2)合同管理详细功能介绍

合同费用预算管理。合同费用类型与财务预算关联,当超合同费用预算时,进行预警,使合同管理工作由浅层被动管理向深层宽幅度主动管理,实现合同费用预算控制。

合同项目计划管理。项目计划的制定依据计划类别、总金额、项目类型等进行制定,形成详细的项目计划单。按岗位职责、人员分权限设计,实现流程可定制化。项目计划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根据(SCM)采购订单编号在合同工作台生成合同,另一部分委外、人工直接在合同模块项目计划手工填入形成。

合同台账审批管理。审批流依据合同费用类型及金额大小而制定,审批流设置结合各电厂授权手册灵活定制。不同阶段审批依据岗位、职责、人员相关联,分配不同的权限进行管理设计。合同管理系统中实时显示最新的审批流转状态,审批阶段控制分“同意”“退回”“修改”三种,且保存显示审批历史记录,包括修改痕迹。审批签字可采用“手写签字”或“电子签字”。

合同付款管理。合同付款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质保金等,合同结算由合同的经办人带合同、发票及验收单到财务进行结算。基建工程一般分多次结算,人工、委外一般在验收后一次性结算。合同付款各阶段都显示是否已付款标识,且付款审批通过后(验证资金计划),根据发票上已关联的供应商、金额及发票时间进行付款,并在财务系统中创建分录、打印凭证。

2.费用中心

(1)费用中心需求

费用中心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员工费用报销体系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统一化的管理,实现了员工单据填写的合理性、高效性和规范性。做到了预算的事前申请、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与合同管理模块结合完成企业经营事项业务的全面管控。并且自动财务凭证生成和自动生成的网上可视化审批流程,更大程度地减少了报销单据的等待。费用中心信息系统整体加强了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预算费用的监控力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2)费用中心详细功能介绍

个人业务处理。提供在线填单功能,即个人根据业务需要选择相应的业务单据类型进行填写;业务单据包括借款单、、还款单、费用报销单、差旅费报销单等;在提交单据未经审批之前,个人可以撤消;提交单据后,系统自动生成唯一的单据号码。

提供个人业务查询功能,支持:查询个人所有申请的单据,支持多维、组合、各种条件查询;查询个人审批过的所有单据,支持组合查询;查询个人单据的审批状态;单击查询出的记录可查看具体单据的情况。

领导审批处理。提供领导审批功能,即领导登录系统默认界面为待审批业务清单界面,可点击查询每条单据具体情况;领导可根据情况审批是否同意单据;如同意,根据流程设定,单据将转至上一级领导或转至会签部门审批,或到财务审批;如不同意,可附说明单据将返回提交人;领导可以对多条单据进行批处理审批。

财务业务处理。提供生成记账凭证功能。单据审批通过后,财务人员定期可以通过本系统直接生成记账凭证。生成的记账凭证满足账务核算系统的要求;本系统处理的常规单据能无缝生成凭证,生成凭证后不再需要修改;生成凭证中应包括科目、摘要、金额、个人往来、项目等基本信息;财务人员可以单张或批量生成凭证。

3.银企互联

(1)银企互联需求

银企互联系统实现了企业财务系统与国内商业网上银行系统的无缝连接,完成资金预算的实时控制,供应商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自动生成付款信息明细与历史记录,实现了业务各个环节的状态信息共享和闭环操作,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数据统计、审核和录入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和规避资金支付风险,提高财务操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银企互联详细功能介绍

银行支付管理。银企直联系统直接涉及资金安全,并作为公司核心财务系统与银行系统的重要接口,把安全性放在系统建设的首位来考虑。利用多种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结合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与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充分保证设备、网络、系统、应用和数据的安全,同时控制内外部、前后台等多方面的安全性,确保交易处理的绝对安全。实现和主要银行的直连,建立与银行业务系统的实时连接通道,利用该通道向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和接收数据信息,实现集中高效的资金支付和调拨。

资金数据实时查询和对账管理。基于银企直联系统,实时获取资金账户数据,实现及时、全面、准确地对企?I所有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实现银企自动对账。账务信息银企同步,银企互联有机连接了企业财务系统和银行业务处理系统,整合了双方的系统资源,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银企账务信息不一致问题。

建立与企业内部系统间的信息接口。建立与费用报销系统、基础核算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快速准确传递,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可对银行提供电子对账单进行查询与展示。展示按照指定格式显示,方便对账操作。

4.影像中心

(1)影像中心系统需求

影像中心系统是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的一部分,主要是将业务流程中附件进行统一管理。加强企业各部门原始凭证的上传效率,为业务全流程提供支持和依据,财务可以根据条形码管理扫描原始附件快速地找到系统业务流程,有效地提高了财务处理效率和纸质凭证和信息化系统的相互追溯功能。

(2)影像中心系统详细功能介绍

原始单据扫描管理。将原始发票和其他相应的附件,通过高拍功能生成影像后,传入到影像管理系统,并挂入合同结算单中,随后打印出系统自动生成的条形码粘贴到附件上。将收集的纸质票据通过高拍仪转换为电子图像数据,将电子图像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同步传递。同时根据相关数据建立图像索引,图像能够方便地进行检索,有效地提高办公效率。

条形码管理。系统依照高拍仪设备编号规则自动生成实物条形码,实物条形码对系统单据号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财务部门使用扫描枪对原始单据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此时系统将自动找到对应的合同结算单或付款单,进行自动生成凭证操作。

凭证查询管理。将合同、对账单、发票等都扫描管理,财务部人员可以通过扫描原始单据上的条形码,自动找到过账后的凭证进行打印查询。所以通过发票号、合同号、对账单号等任何一个信息都可以查询到相关的档案。通过此功能,一次查询就可以将整个业务链产生的所有档案全部进行显示调阅,极大地改善了审计查档和调档的问题。

三、系统实现的意义和成果

国华公司合同管理、费用中心、银企互联、影像中心信息系统的实施,实现了企业经营事项从手工管理转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将各阶段的业务信息透明、公开的共享给相应职责的岗位责任人,使分散在各部门业务事项紧密关联,形成了一条标准的业务链,使业务信息数据更加准确、规范。

合同管理、费用中心、银企互联和影像中心与国华公司现有的ERP管理系统进行了无缝结合,将信息数据共享使用,加强了信息数据的相互流转和业务规范,减少了人为的基础信息维护,加强我公司的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

合同管理、费用中心、银企互联和影像中心信息系统在国华公司成功的使用后,解决了公司日常管理上许多困难点。如:减少了日常的统计工作量、预算的控制风险和人为的信息错误,加强了流程的规范化和数据的标准化等。

1.合同管理

(1)实现了日常合同中预算的接口管理,完全达到预算在合同管理中的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效果。

(2)实现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需求计划到合同会签再到合同完结,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中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生命轨迹。打破了公司各部门信息屏障,使业务更加标准、流程更加规范和信息更加准确。

(3)实现了网上审批管理,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中能够事前预置审批流程,经办人提交审批后,自动按照预置的审批流程发送审批到对应的审批人进行决策审批,决策人可以在审批权限下看到业务事项信息,为决策人提供详细的决策信息。

(4)实现了业务自动生成账务凭证管理,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中,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业务事项审批通过的信息自动生成到财务的GL/AP系统生成相应的账务信息,减少了人工记账的风险和保证了会计自动化的标准。

(5)实现了合同管理各环节的追溯功能,在合同管理中可以根据某一环节的业务事项进行前后流程的追溯,使相关人员能够实时地了解到合同全生命周期的详细过程。对我公司发生的人员流动、岗位交接等人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6)实现了合同管理报表查询,根据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强大的基础数据,使用报表工具开发客户定制报表,方便日常信息的统计查询和明细查询。为公司合同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上的决策支持。

2.费用中心

(1)实现了日常费用中预算的接口管理,完全达到预算在员工费用日常报销中的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效果。

(2)实现了员工自助报销管理,员工可以根据日常事项,进行自助式的业务处理,如:借款、费用申请、费用报销和还款功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起业务流程直到业务办理完成。

(3)实现了网上审批管理,在费用中心信息系统中能够事前预置审批流程,经办人提交审批后,自动按照预置的审批流程发送审批到对应的审批人进行决策审批,决策人可以在审批权限下看到业务事项信息,为决策人提供详细的决策信息。

(4)实现了业务自动生成账务凭证管理,在费用中心信息系统中,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业务事项审批通过的信息自动生成到财务的GL/AP系统生成相应的账务信息,减少了人工记账的风险和保证了会计自动化的标准。

(5)实现了员工自助查询功能,员工可以根据费用中心信息系统查询到自己的费用事项办理的整个过程和现单据状态。直至财务生成凭证为止。

(6)实现了费用中心管理报表查询,根据费用中心信息系统的强大的基础数据,使用报表工具开发客户定制报表,方便日常报销信息的统计查询和明细查询。为公司统计费用发生情况带来了方便。

3.银企互联

(1)银企互联系统的实施,实现了 ERP系统付款数据与银行网银系统的无缝连接,有效地减少了出纳的工作量,和传统的出纳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现了从凭证创建(总账+应付)到付款信息电子数据的全流程传递与跟踪管理,整个支付流程闭环在系统中完成,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3)功能模块通过会计人员、资金管理人员权限划分,实现了付款管理从凭证制证、发起付款、支付一级审核与二级审批的四级管理,极大提高了付款管理的准确性,降低了财务人员舞弊风险。

(4)实现安全性访问支付功能,在保证付款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了付款业务各个环节的状态信息共享。

(5)在银企互联模块中设置了付款相关数据信息的状态监控与查询功能,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现金流管理与支付管理的无缝连接和集成,有效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率。

(6)在银企互联模块中根据上级单位及公司领导管理意图定制了分析管理报表,提升了公司资金支付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

4.影像中心

第6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

中图分类号:TS95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182-01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从管理形式上看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的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但是,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管理精力被牵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随着市场开放性程度提高,国外建筑投资商和承包商进入,政策法律、法规逐渐国际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2、从技术内容上看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企事业单位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二、推行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1、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3、进行技术革新,大幅度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我们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有效率的资源。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管理工作,相信这样的本文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

第7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我国建筑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额度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建筑业为中心的产业体系。据统计,2016年,我国建筑市场成交金额超过2.6万亿元,成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项目。建筑工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化,建筑体系结构改造面临全新调整,建筑工程市场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对建筑工程企业运营机制提出了严格要求。未来,建筑合同管理体制将成为重点对象,如何从合同管理中创造良好的机遇,是现代建筑市场改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建筑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隐患,为经济体制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都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合同管理风险及成因

(一)技术支撑问题

建筑合同管理技术条件不足,对合同管理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限制了合同管理数字化发展水平,这些都是限制行业改造难度的关键。面对信息化发展趋势,建筑企业尚未构建科学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合同项目失去了创新管理平台,这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发展进程。建筑工程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工程市场化方式,很受人们的关注,在建筑工程市场化市场的逐渐扩大下,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城市作为著名的建筑工程市场化城市,而且用户很多,有一定的市场潜力。要综合分析项目合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对策,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城市建筑工程市场化发展的效果。

(二)产业配套问题

现有建筑行业模式相对落后,产业规划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导致合同管理体制达不到预期状态,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合同管理机制与产业配套模式不符合,限制了各种类型的项目体系,这些都会影响城市建筑行业改革与发展。例如,相同城市地区的合同方案中,对建筑质量标准及要求不一样,这些都限制了区域性的产业发展,不利于整个企业合同编制与实施。再如,建筑工程发展必须要建立“共享式”的网络平台,促进企业与企业、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融合,合同项目无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各类型合同内容编写与调整,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目标。

(三)合同人才问题

人力资源缺乏时代,企业更重视人力资源评估及需求,这些都会影响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现有人才结构机制,合同编写与规划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为合同管理与改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但由于合同编制体系与调整需求,现有人才资源无法达到合同管理标准,也限制了合同内部条款实施与应用,这些都降低了项目管理与控制的难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地区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引进机制不健全、规模化产业结构不协调等,这些都是限制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建筑企业合同分析控制的对策

(一)“建筑企业”目标市场及定位

第一,分级管理,提升合同层次。建筑工程合同要从不同角度开展管理,按照分级管理思想实施工作,从多个角度进行合同改造与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工作。但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合同管理需要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检验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管理机制的协调性,维持整个项目运行稳定。基于目标市场定位与控制引导下,项目管理机制要考虑风险系数,以不同类型的建筑体系为中心,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方案,促进合同条款编制与运行的一体化。对于存在风险隐患的合同项目,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及战略调整要求,共同打造全面性的风险控制流程。第二,专业维护团队,个性化服务。公司客户维护的前提是准确计量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公司风险所带来的潜在损失一般可以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三种。预期损失是指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公司风险损失的统计平均值,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可预见的平均损失。它是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不是风险,通过拨备和产品定价进行预防。上市公司市场合同具有多变性、复杂性、风险性等特点,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市场合同改造需要考虑的问题。此次研究,对建筑合同管理市场合同战略调整提供指导方向,为市场合同调整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重点强化市场合同风险防范及控制,为上市公司经营改造提供了指导,以市场合同为基础完善客户议价体系,与客户实现共同成长。

(二)“建筑企业”产品策略

第一,主动合同理念。客户合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概述性理论,应在客观条件下建立有效的建筑企业合同模式。企业走市场化转型之路,并不是某个阶段对经营管理提出的要求,而是整个行业未来革新建设的必然趋势。城市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对象,必须要紧随时代潮流,挖掘建筑工程市场化转型潜在的价值意义,为市场化建设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实现经营模式转型与改进。信息科技是建筑工程市场化发展的根基,这样才能维持企业经营模式的优化发展,带动经营效益稳步增长。设定主动合同管理模式,也是对产业经济改造的新要求,有助于实现企业规划与发展目标。第二,合同考评理念。不同项目在市场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何定位项目属性,能够指导合同管理的科学开展,为建筑工程公司创造丰厚的收益。属性定位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交通、环境、需求等,才能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市场合同方案。建筑工程开发全过程中,市场调研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也是直接向开发商反馈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比如,价格同等条件下,需要调查客户对项目环境、格局、空间等方面的需求,抓住项目推广优势,才能获得更多客户的关注。形象推广是项目定位、市场调研之后的环节,也是合同管理的终端,直接与客户面对面地展开合同活动。

四、结语

第8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法律事务;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一、合同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国家《合同法》承担着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交易的职能。实施合同管理的目的,在于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经济的往来,主要通过合同形式来完成。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好坏。

二、合同管理是依法实施的全过程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经营管理、实现依法治企的依据。树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的理念;运用统筹法、控制学原理以国家“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为先导,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并下发了“合同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办法”、“经营考核及实施细则”等多项规定,使合同管理更加明确、细化和规范,以及全过程的统一、有序进展。

三、合同管理结构及职责

计划经营部是合同授权、法律事务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公司授权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对公司授权的工作实行统一指导、统一管理、动态监督、全面检查和考核验收。根据公司领导批示,办理直接授权业务;负责向上呈报有关的申请及文书、审批及授权法律事务等。

合同管理的最高权力归集于公司领导。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管理机构见图1。

四、坚持精细操作,将合同管理向纵深化推进

1.加强合同授权制度的建设

健全的合同授权制度,不但理顺了合同管理关系,还界定了对外签约的范围。公司实行签约权集中在公司领导,由计划经营部统一管理实施。不但避免了随意签约的发生,同时有效降低了公司对外交易的风险。

2.执行合同授权的统一程序

需要授权的科室、单位向法律事务处提交申请,按要求提交有关事项的文件资料及受托人身份证明,法律事务处对授权申请实行核实审查,合格后报公司领导批准、签发《授权委托书》,并书面明确受托人的授权事项、权限、授权的有效期、委托人及委托单位的签章及公司营业执照上标明的经营范围等等。

3.严格受托人的条件,明确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受托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公司制度及规定;随时关注掌握市场及有关的经济信息;具备一定的签约技巧,谈判、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的能力。受托人的权力和义务是:在公司规定的范围内,有效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有关的制度;组织合同项目的论证和谈判、签署合同及有关的法律文书;办理相关的手续并保证出具的所有法律文书、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受托人有义务在授权范围内尽职尽责。

4.建立健全公司合同管理备案,使合同管理纳入依法有序的轨道运行。

5.具体把好实施关

(1)对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实行跟踪统计和监控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有雄厚的人力及技术优势,有能力运用现代的方法和技术,对合同管理全过程实行全面动态监控。

(2)重视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在日常管理中,坚持把精细操作、系统梳理、动态监测落实在实处。①每季上报合同工作进度、运行、台账、统计分析报表等;②半年一检查、全年一大查,同时做好年终考核、评比;③加大重大合同(500万元)以上的管理。

(3)坚持法律服务,降低经营风险

公司坚持以法律防控为主导,实施诉讼管理、普法宣传、授权管理、工商登记、股权管理、法律咨询及对外贸易法律事务等。

(4)落实对外合同的管理

包括塔里木油田、中海油等国内市场及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苏丹、阿曼等国际市场经济往来的合同管理。

五、效果及认识

1.历年来的合同实施,工程公司都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截至2012年5月31日,今年上半年共签各类收入和支出合同228个,合同金额数百万元以上。(全年预计1000个左右,集中在下半年完成)

2.法律服务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例如2012年上半年的两起合同纠纷一审胜诉案中,将挽回数百万元经济损失。

3.工程公司在繁多的经济往来中,本着平等公正、诚信合法的原则处理相关事务,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了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国际市场的地位。

4.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油田的推进,内控流程修订、ERP蓝图转换、ARIS系统初始化工作的完成,合同管理必将进入更高的管理层次,将为大庆油田的后续发展、国内外市场的开发积累经验和商务支持。

参考文献:

第9篇:合同管理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理念 设计框架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职工人数逐年增多,过去单靠人力资源处工作人员以电子表格、文档的方式手工管理学校教职员工各类信息的工作,已不能适应现在统计工作的需要。作为职能部门,人力资源处很有必要通过建设一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日常人事工作,为学校和其他职能部门提供更好的人事服务。

一、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我院目前还未建立基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际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学院人事业务的大部分工作靠人力资源处工作人员完成,信息化程度较低。例如:各学院需要外聘人员时,从岗位编制的控制到招聘人员的面试、审核录用、合同签订、入校手续办理等一系统工作都集中到人力资源处相关工作人员身上,业务流程基本上也是采用手工录入、操作的方式,工作效率低、分工不合理、数据孤岛等一系列问题较为突出。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高职院校人事工作的方式和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对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发展方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信息缺乏共享,部门间协同不便。

高校在开展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往往没有从战略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人事、财务、教学、科研等各部门分头行动,设计开发了多个信息库。各类信息系统在解决部门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形成了“信息孤岛”,并没有提高高校整体信息化的水平。由于数据定义和标准不统一,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困难,信息流不畅,使许多公共信息不得不进行多次手工处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因此,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学校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借助学校“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等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

2.条块分割的机构设置造成信息的割裂。

人事管理信息化必须以合理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方法为保障。当前,高职院校人事机构的设置大多以业务分割为依据,人事的信息化工作也因此被割裂。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对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系统化,可以反作用于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工作理念等,对推进人事工作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3.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人事信息是高校人事工作及其他工作,包括科研、教学等开展的基础,这就对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现有的人事信息获取渠道不确定,有的获取于本人档案,有的获取于本人自述,有的获取与经多次传递的信息,等等。加之对人事信息的定义缺乏统一规范,个人理解可能产生偏差,从而造成信息被引用时出现说法不一、断章取义、难以辨别的情况。而且缺乏完善的数据维护工具,导致信息的时效性不强,无法实际反映人事信息的变化,报表制作完全依赖手工。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理念

1.以全局的视角进行信息标准化。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信息量大,各种信息和情况比较复杂,从系统内部看,如果没有标准化的方式,内部不兼容问题就将随之而生;从整个数据化校园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成为校级管理平台的组成部分,从战略的角度统一规划和设计,与教务、学工、财务、OA等众多系统组成基础数据源,所以标准化建设尤显重要。

2.以工作流的方式将业务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将逐渐推动全校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信息化不仅可以简化人力资源管理中定量的工作,如教职工的基本信息管理、人员考核、薪酬计算、合同管理、统计报表等,以工作流的设计方式,将各项业务以流程化的形式在系统中实现,还将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定性工作的信息化,定义、完善、优化业务流程,这样又能对现有管理制度、方式、机构设置的改革进行反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建立起职业化、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

3.以先进的技术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性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网络安全性

系统部署需要处于学校网络中心统一的防火墙之后。在网络传输和通信上采用TCP/IP协议。面向全校教职工的服务功能,需要通过学校的信息门户访问,进行统一身份认证。

(2)数据安全性

数据库全备份:每周一次,进行人事数据库的全备份。服务器上保留最近4个备份,每年保留一个年备份。

数据库增量备份:数据达到一定数量或数据超过在线存放周期,进行增量备份,将数据存储在外部介质上。

应用系统日志的备份:每晚数据处理完成系统自动执行,保留当月的各备份。

操作系统备份:在每次系统重新进行配置后当日进行,每次作双备份,保留最近两次备份。

应用系统备份:在每次系统重新进行配置后当日进行,每次作双备份,保留最近两次备份。

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

综上所述,结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及信息共享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主要包括:教职员工基本信息及子库信息的采集和维护;各科室及相关部门事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业务协同,包括机构编制管理、培训管理、人员流动管理、合同管理、师资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福利管理、社保管理、绩效管理等子系统;面向教职员工提供各类基础数据查询服务;面向社会构建人才招聘平台;最终依托人力资源数据仓库,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形成决策支持系统。各类服务以业务内容划分,按业务流程设计,根据使用权限、工作内容等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操作界面。各服务间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并相互联动。部分模块的功能如下。

1.机构编制管理模块。

按照上级机关有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办法,从业务流程入手,分析我院设置各级组织机构、岗位和编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提供岗位管理工具。建立流程化的合同管理、劳动争议管理、劳务用工管理等,规范这些工作的作业流程和管理理念。实现组织机构建立、重组,职务、岗位体系的建立和调整,包括机构组织管理、机构信息管理,能够进行信息综合查询和分类统计功能。

2.人才招聘管理。

人才招聘管理实现招聘信息化管理和流程化管理,包括外部招聘和内部管理。校外教职工招聘是向社会招聘信息,收取简历,进行面试和复试等,甄选合适的人才;校内教职工招聘则通过竞岗面试获得新岗位。系统可以根据人力规划得知各部门、岗位的人力初步需求,进行配置优化调整后,收集、汇总人力需求,设计人力招聘计划,实现教职员工选聘的需求计划编报、招聘信息、应聘受理、洽谈初选、测评、录用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3.教职工信息管理。

主要对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附加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构建全面的教职员工信息管理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教职员工信息库,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简历信息、学历学位信息、任职类信息、资格类信息、业绩类信息、科研成果信息等。企业挂职人员管理:教职员工网上登记企业挂职人员申请登记表,提交所在院系审核,人力资源处进行复核后报校领导审核。人力资源处能够维护、考核和管理企业挂职人员名单信息。教职员工信息查询:提供灵活的查询工具,方便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查询教职员工基本信息。

4.职称评审管理。

职称评定管理包括:制订评定计划,设置职称评定条件,记录职称申报,审核确定评定结果,统计分析职称评定情况,适用于申报人,呈报单位,主管部门,评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涵盖了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与非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例如:申报人可进行网上申报,录入个人信息。个人申报信息分五部分,依次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工作成绩,成果奖励,论文作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接收职称申报人所上报的申报信息,人事工作人员对个人申报信息进行核准,完成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申报的各项表格。最后评审委员在人事系统平台上对申报人提交的资料进行评审,记录评审记录,填写职称评审过程所必需的各项表格,并给出评审结果。学校领导还可以通过人事系统对职称申报和评审情况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

四、结语

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紧紧围绕目前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目标不仅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促进人事部门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且将系统设计成为数字化校园中的基础数据源之一,为学校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可靠、及时、准确、一致的教职员工信息,进而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科学化决策依据。

推进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帮助高职院校校引进、管理高层次人才,发掘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结构优化和降低行政部门成本的重要途径,这也对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和教育信息化推进有着较为深远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2]陈菡.以信息化平台推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0,(上).

[2]王建霞.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J].学术纵横,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