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改;经验;课堂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课程标准》在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更多的只是"披着羊皮的狼"。她的形式简单易学,几个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谓之"小组合作学习",一些公开课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一些竞赛课用之者也不乏其人,以显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心,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授课教师已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真理;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老师已从以前的演员转变成了现在的导演,从权威变成了学习者的挚友,从评价者变成了参与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且爱学数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师生关系从以往的"先知先觉"的绝对权威地位转变为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教师允S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看到了教师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得到信息,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新课改使我们面临挑战
我们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还有一些问题,提出让同行共同磋商:
(1)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
(3)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还是按学生走,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还是流于形式。有些课看似热热闹闹,但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5)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
四、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哪些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以下特征: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与获得成功的机会。
(4)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
(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一节好课应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模块;单元设计;主题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6
一、高中数学模块教学单元构建的价值体现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一直是与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协调相关的问题,课程结构如果布置合理,对于课程功能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直接影响到课堂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成果的取得。从细处着眼,在数学模块教学过程中,数学模块的整体设计、价值定位、元素组成都关乎到之后的单元构建各个环节。整体作用的大小与发挥在于各个部分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模块的完美组合和单元的有规律划分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达到预期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整体模块设计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单元划分。将模块划分为各个单元进行教学这一“单元构建”的模式是过去数年来各地的课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最佳模式,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等方面体现出了非凡的价值,在与模块式教学的良性互动和改进模块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等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1]
一方面,在模块教学基础上的“单元构建”实现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最大灵活性,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模块整体的实现。另一方面,利用单元构建的方法进行模块教学的实施也解决了模块教学本身一些无法避免的矛盾,协调了二者之间的矛盾。[2]模块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相互分离、学时难以调配、逻辑关系混乱等诸多问题,但如果将数学模块知识都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将各个单元按序排列,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这些问题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模块教学下的单元构建,要根据学校、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因地制宜地确定阶段目标。单元构建的方法将模块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为了数个小目标,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控性,也利于根据课堂形势进行微观调节和引导。但是各个单元的具体目标应该与本单元知识结构和数学模块大环境相契合,既要切合教学实际,也要有机融合,还要注意分清主次,符合逻辑顺序。
二、 数学模块单元主题式的教学内容设计分析
数学模块下的单元划分完成后,对于模块单元教学的实施内容而言,最佳的方式是单元主题式教学。主题教学是教学模块的延展,是教学内容铺开的平台,教学内容的展开要分层次,教学目标要以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分析方法为最终目的。因此,设计数学模块单元主题式的教学内容时,要打破思维定势,不受一种教学模式、一种知识框架的拘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知识和方法的合理搭配。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问题教学的方式是单元主题教学中效率较高的两种方法,能将单元主题的知识内容最大化地渗入课堂各个环节,并在学生反馈中取得良好的评价。具体来说,则是案例的提出,教师引导再到问题提出和解决,最后则是经验的总结和方法的训练的完整过程。这种用数学方法进行问题与条件的假设和解析的过程就是数学模型建构的过程,它地赋予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地位并充分保持了课程的流畅性。[3]
而问题教学的方法,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数学单元教学的主线。在确定数学单元的主题后,首要的问题是及时对主题进行分析,细化为各个问题点,再分配相应课时分步进行,这样就能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对单元主题的全面学习和认识深化。此外,虽然问题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但是问题教学并不是教师的一元教学,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情况,区分不同的学生进行主题引导,加强他们自身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最佳预期。
三、高中数学模块单元教学的特点及经验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在模块式思维下进行单元划分主题式教学,是对传统模块教学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通过以上对高中数学模块单元教学的价值和内容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运行特点和内在价值。
首先,以问题启发为中心,将知识点分散结合到各个具体问题中,进行知识连串。这种以具体问题来驱动学生进行思考的系统化方式很好地营造了课堂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养成和数学思维的训练,正是在一个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完成的,通过数学建模使得学生从感性认识达逐步向数学理性思维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体验过程。[4]
其次,以积极探究为导向,重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拓展。模块下单元主题式教学的方式不仅使数学学习的过程富有层次,逻辑严整而易于消化,更重要的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像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为唯一中心,单元主题的展开都以教师为起点,而是回归了学生本位,赋予学生选择和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极大改善。
最后,以综合分析为核心,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解决相应问题,得到答案或结果,而是更强调学生在其后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经验总结和数学知识的归纳。这种即时反思的后续程序很好地补充了传统问题教学在课程后阶段的不足,将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置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背景下,重新回归学生本位而非问题本位,更有利于学生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康.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0(12)
[2]詹波.高中数学模块教学系统化探讨与分析[J].新课程(教研).2010(05)
一、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幼儿在面临数学问题时思维转换的灵活程度,通俗地说就是“脑子活”。思维灵活性强的幼儿通常都较其他幼儿更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所获得的答案也较别人多,因此也更容易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自信。
例如,幼儿在活动室中悬挂吊饰,怎样才能让吊饰之间的距离一样大小呢?一个幼儿用一块长板积木作为吊饰间间隔的依据,每隔一块饫板积木就挂一个吊饰,于是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从此例中可以看到,当幼儿遇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不能另辟蹊径是他们能否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就要经常把幼儿推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去,通过引导其“换个角度思考”来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另外,还可以提供幼儿做正排序、逆排序等需要逆向思维的活动机会,来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式。
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数学学习中,幼儿的思维深刻性受以下煞矫娴闹圃迹阂环矫媸芪侍饨饩瞿芰Φ闹圃迹即对数学问题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受联系此问题的背景经验的制约,即幼儿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无足够的相关背景经验,以及幼儿能否有效地调用这些经验,经重组后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来,这是他们化解问题的核心。如果联系问题的背景经验不充分,必将影响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而这种背景经验往往在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隐性的作用。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就要引导幼儿不满足于个别的、特殊的结论,而要注意探索其一般的规律。引导幼儿从特殊到一般进行联想,是培养其思维深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和幼儿讨论5棵小树可以用几表示?5只大象可以用几表示?5座铁塔可以用几来表示?……(要不厌其烦地、尽可能多地列举)最后再问一问:这些物体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呢?那么,它们都可以用几来表示呢?这样,幼儿对“5”的认识就是建立在一般规律上的认识,也是最接近其本质的认识。
三、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对幼儿学习数学来说,思维的逻辑性就是指幼儿思维具有的合理性和条理性。幼儿的逻辑思维虽然剐刚萌芽,但是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沿着一条思路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并养成注重逻辑的习惯,对幼儿学习数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可以借助数学本身包含的“类”、“序”、“对应”等数学思维的主要元素,让幼儿在领会和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经历各种思维过程,从而获得逻辑性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让幼儿穷尽“把5个物体分成两份”的各种方法以后,引导幼儿比较并总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从中找出有序分解的方法,再引导幼儿将这样的方法推及到其他数的组成学习中去。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幼儿能有效地获得组成式的排列、比较、概括、迁移等各种能力,从而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1.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来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式。
2.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数学学习中,幼儿的思维深刻性受以下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问题解决能力的制约,即对数学问题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受联系此问题的背景经验的制约,即幼儿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无足够的相关背景经验,以及幼儿能否有效地调用这些经验,经重组后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来,这是他们化解问题的核心。如果联系问题的背景经验不充分,必将影响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而这种背景经验往往在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隐性的作用。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就要引导幼儿不满足于个别的、特殊的结论,而要注意探索其一般的规律。引导幼儿从特殊到一般进行联想,是培养其思维深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和幼儿讨论5棵小树可以用几表示?5只大象可以用几表示?5座铁塔可以用几来表示?……(要不厌其烦地、尽可能多地列举)最后再问一问:这些物体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呢?那么,它们都可以用几来表示呢?这样,幼儿对“5”的认识就是建立在一般规律上的认识,也是最接近其本质的认识。
五、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演绎推理,注重形式化结果的呈现与确定,而忽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忽视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进行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有少数教师认识到了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缺乏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创设图文并荗、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数学实验环境,以利于初中生开展数学实验并获得成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学习功能,让学生现场计算、现场画图、现场证明,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维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内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材料,他们经常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做“数学实验”,进而“发现”数学结论。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开展数学实验的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张晓林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教研室的胡敬民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研究”。但是,这些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本课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2.《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效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初中数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初中数学实验情景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话与师生交互实验的组织方式的研究。
(3)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适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初中数学实验课的学习积件的制作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设计一批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在研究初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完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技术与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研讨,及时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效进行总结,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06年7月—2006年8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培训课题小组成员。
(3)研究中期:2006年9月—2007年7月,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①2006年9月—2006年10月,确定适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开设数学实验的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②2006年11月—2006年12月,按照确定的学习内容,编写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
③2007年1月—2007年5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进行课堂实践。
④2007年6月—2007年7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4)研究末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收集部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决策保障。我校领导具有极强的科研意识,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参与课题实验,学校必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2.师资力量保障。承担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内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极强的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胡荣进老师是区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校数学教研组长,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叶甘新老师是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校教导主任和区数学教研大组组长,主持的区重点课题获区二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有深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基础。
3.硬件条件保障。学校有专门的学生计算机房,即将建成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校校通”,这些硬件设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初中数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集》,建立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
3.拍录部分优秀教学课堂实录,整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4.编写《“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论文汇编》。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胡荣进,全面策划,主持研究,主写课题报告,负责八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成员:余芳浩,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教学案例,负责协调人、财、物的保障。
叶甘新,组织理论学习,负责七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卫华,做好活动记录,负责九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国红,负责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的建设与调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
一、以认知生活为导线,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的实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新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认知生活,以及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选择与学生认知生活有关的情境设计教学,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是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以挑战性问题为线索,激发孩子思维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堂中的问题在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动脑筋、能回答的同时,为了真正起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学生智慧浪花的作用。要遵循学生思维规律,由易到难,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释放潜能的好方法。
三、以合作学习为中心,显示自我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设计中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去亲自探索,去与同学交流和分析探索的结果。如分小组讨论、应该怎样算等,鼓励学生主动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四、以操作、实践为主流,给予学生内在需求
学生的实践操作是学生感知知识、探索知识、掌握并创造新知识的不可缺少的教学形式。教学是一种智力实践渗透压缩,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学习性和各种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去实践,如个体学习、分组研讨、群体交流、实验操作、示范表演、参观调查、总结归纳等等。要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
五、以新知识突破为出口,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与同学展开激烈的讨论与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自觉主动中获取新知,增强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六、以创新、提高为通道,打开孩子内心世界
本学期,我市小学数学学科的教科研工作,主要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加大了数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培训力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促进学习 理念先行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全市数学教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论学习计划,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丛书,使全体教师树立起四个观念:(1)教育观:基础教育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要面向每一个儿童的需要,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2)课程观: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主体。(3)教学观:教学已不再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的创生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动发展的过程。(4)评价观:新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则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甑别为主的评价观,取之以关注过程的,以质性评定为主,侧重发展的评价观。从而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健康地进行作好准备。
二.狠抓课改 保证质量
⒈本学期,我们除在数学中心组活动中认真贯彻研讨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并布置了有关工作外,一方面,在文化小学和南门街小学对全市一年级数学教师组织了两次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材教法的培训活动;在绸缪小学对全市五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了苏教版(修订版)教材教材教法的培训活动,使有关教师很好地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和把握了教材的精神;另一方面,设立了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中心组,并组织在实验、上沛、周城等小学多次上研究课、作课改的讲座和进行研讨活动,为广大实验教师示范、引路。另外,我们还扎实地组织了各种评比活动:(1)一年级课改实验教师优秀案例及优秀课评比活动,并从中选出实验小学的吴红琴老师和平陵小学的马柯老师拍了录像课送省和常州市参加录像课评比;(2)数学年会论文评比活动,并从中选出一部分参加常州市年会论文评比,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3名的好成绩。
⒉发挥群体优势,抓实课改工作。在认真学习新标准,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各校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本学期,我们对全市许多学校(特别是对全市课改基地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调研,特别是深入课堂第一线听了大量的课,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校校本培训和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工作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和有力的指导,并对课改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完善的措施和策略在网上,以供全市数学教师学习,逐步做到在每位教师每节课的备课、上课和教学评价中都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三.抓实课题 深化教改
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类型
第一,概念型学案。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的学习通常采用概念型学案。通过填空、局部练习的形式将概念具体化,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细化例题的解题步骤。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和记忆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第二,探究型学案。对函数包括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的学习通常采用探究型学案。在学案的引导下借助多媒体视频及课件进行探究。
第三,范例型学案。学段内容引入、章节内容引入通常采用范例型学案。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性范例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在问题的探讨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第四,复习型学案。习题课、复习课多采用复习型学案。通过编制与例题相近的练习,确保学生通过模仿掌握解题步骤,又要编制变式训练,拓展学生思路,同时还要设计综合性的思考题,使知识向综合能力方面转化,由易到难,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主动建构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总之,学案的结构是灵活多变并有所侧重的,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案的类型等教学需要来决定。
二、“学案导学”在对口单招数学课堂中的适用性
第一,使学生从学无目的向学有目标转化。中职对口单招生的学习习惯差,是导致成绩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学法不科学,有些平时根本不看教材,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外抄袭或不做作业。“学案导学”能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使学生学有材料、学有目的,避免因走神而导致听课信息中断,误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学案也能够做到在教师的严格督促下真正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及时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
第二,使学生从对问题的无头绪向解决问题有方法转变。中职对口单招生在课堂上的普遍表现为能听懂讲解,却不知从何解决问题。其实,他们听懂的只是教学片段,未从本质和整体上去把握知识,对知识的“内在结构”并不明了,未能充分理解推理过程的思路和思想方法,当问题情境与教师所讲稍有出入时,便感到不知所措。教师如果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用学生的头脑去分析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念头如何产生去设计学案,这样将有利于启发学生更快、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学生碰到问题能举一反三。
第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分层教学。中职对口单招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智力优势是不同的。每位学生既有长处和优势,也有短处和劣势。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学会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扬长避短。在教学中,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强度为切入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去实现课堂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学案导学”教学的经验总结
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的习题梯度应适合大多数学生通过适当努力能写出来的,慢慢培养学生的自学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导学指路,依案自学”过程中不管做出或多或少的努力都应给予赞扬,这样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第一,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策略落实了中职对口单招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中职对口单招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第二,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策略培养了中职对口单招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策略能提高中职对口单招的数学教学质量,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第四,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策略能培养中职学校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中,教师尊重中职对口单招生的人格,重新建立了民主、平等、促进人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互动师生关系,完成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让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和关爱。同时,中职对口单招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极易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中职对口单招生在课堂教学中乐学、易学、活学、会学。
另外,通过师生的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加深了师生情谊,消除了师生间的心理隔阂,打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因此,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策略对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学案导学”教学能提高中职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089-02
一流的教育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新课程明确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
在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上,课改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基点的“三角形”课程理论,从而结束了课程在“学生中心”或“社会中心”与“学科中心”之间的“钟摆”现象。新课改中,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素质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这种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与“学生中心”、“学生本位”教育思想有着明显不同的侧重,它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
在培养要求上,课改提出了“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要求,新课改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这种精神,学校及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力观念上,课改提出了关于态度、技能、知识三元合一的基础学力模型,从而结束了重知识还是重能力或者重态度的片面理念。在总结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新课改对学力内涵进行了再认识,构建了基础学力模型基础上的、以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内涵的、再生性强的教育体系。基础学力的核心第一是学习态度,是否肯学、爱学是决定学业成败的关键;第二是学习能力,学生要能够自学、善于学习;第三是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作为态度与能力的载体,它也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发展性学力是指学习主体为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自我素养、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集合,包括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并包括具有作为发展能力载体价值的再生性强的知识,特别强调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创造性学力是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学习主体所具备的探求态度、批判与创新能力,以及开放而多维性的知识的集合,包括以创新精神进行探究、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能用批判眼光进行学习与理解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知识开放性、多维性的认识。在这三位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型中,三要素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这是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会实践、能创新为根本立足点的。
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对于深化初中课改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狠抓教学要点的举措,是落实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初中课改正处于关键时期,以培养学生基础学力为目标的数学教学模式,无疑是深化初中数学改革,落实相关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力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求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近几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培养初中学生的基础学力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作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力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也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不仅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强调人的学习后劲与持续发展。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因此,初中阶段要把学生学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作为课堂改革的核心——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设计,努力把学生培养到“会学”的境界。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这就强调初中数学教学,要基于课改精神,立足“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遵循大纲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或合作式等一些类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教学情境的创新。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中,要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去调动、启发学生思维活动,以强化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获取的能力。
二、狠抓知识要点,强化“自学、议论、引导、创新”
初中数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狠抓知识要点,强化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注重发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开放生成的课堂教学特征,在优化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力。本课题所构建的课堂模式不仅是一个简单传播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知识的再生产过程,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既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同时也要转变教师观念、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引导的辅助作用,精讲课程内容,巩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并配以相应的学生练习,这种师生“精讲多练”的方式,对于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精讲的过程中,不是僵化的知识传授,而是基于探究性或问题式的教学活动,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讲述,这种模式下的精讲,突出了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适合于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同时,教师的讲要利于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诸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以明确好教学目标,这便于系统性教学方式的形成。
三、激励学生的自我总结,强化自我基础学力的认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内容的接受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励学生自我总结和反省,以强化学生的自我能力的认识。学生要针对自我学习的表现,诸如课堂反应、活动探究情况、作业情况等,进行自我学习状况和状态的总结,以及时发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或缺失,这点对于落实培养学生基础学力,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我总结报告,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以引导学生“快乐的学、积极的学、有能力的学”,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都为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多元的评价体系,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学力推波助澜
在评价准则上,课改提出了四大转变:一是变学业评价为学力评价。学力内涵的突破必然引起评价内容的转变,而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突破要求我们扩大评价领域,建立包括认知的、技能的和情感的,兼顾态度、方法和心智发展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二是接受性评价与主动性自我评价相结合。改变单一被动的评价形式,建立既来自教师的接受性评价,又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评价的新型评价体系,以增加评价的丰满度。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这种二维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变终结性评价为全程性评价。
在评价形式上,为严格依据评价准则,并进一步贯彻于整个评价过程中,新课改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学段终结性评价、等级考试、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学分确认等。这些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以往我们虽然做了,但显得很不够,尤其是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即随堂的教学评价,它包括对学生提问和答问评价,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以及阶段性、单元性考查等。日常性、阶段性考查要控制好频度、难度和采用适当的形式,注意发挥对学生情况的诊断功能,也可以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因为学生个体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就必须做到及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个体学习档案之中。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基于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初中课改的重要内容。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基础学力,诸如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是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采用分类比较、经验总结、探索法、发现法等开展实践研究。如经验总结法:
1.根据自身上课实施的情况不断总结经验。
2.在听评课活动中采纳对自己的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意见、建议或者方式方法。
3.认真学习经过验证的先进教学和学习经验。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力的培养,需要立足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并基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互动式的探究性教学,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学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钟坚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0,(9).
[2]葛晓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学力[J].中学数理化,2009,(3).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示错教学;意义;策略
前言
新课改背景下平面几何的课程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高考中更是出现各种新颖的题型。在平面几何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当遵循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在大量的练习实践中去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因此进行平面几何的例解与分析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高中数学学习容易走进的误区
首先,目前有很多同学在学习上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一方面,学生依赖于老师给的学习方法模板,并未研究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依赖于身边的人的督促,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通常老师在课堂上都要分析课程重难点的学习方法,而部分同学经常上课漏记笔记,对概念一知半解,死记硬背相关方程,没有做到灵活学习。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来说,内容更加全面,题目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一定的加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2.高中数学平面几何的学习技巧
几何学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和生活建筑的各个方面,要学好平面几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相关技巧:
第一,在概念和定理的学习中,概念要学会转化成几何语言来表述,定理要分清适用条件和适用图形。例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线段中点的定义,我们可以转化成这样的几何方式:点A、B、C在同一直线上,由于AC=BC,所以C点是线段中点,我们还可以倒过来想,若C是中点,可以得到2AC=2BC=AB,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其包含的计算关系。
第二,在例题和练习题的学习中,例题能够促进课文中基本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练习题则可以考验学生对其运用的灵活度,若能有效地进行练习,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高中数学平面几何图形例解与分析
下面从圆、双曲线和线性证明三个方面解析平面几何。
3.1圆的知识应用
圆的方程有这两个表达方式,
(1)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其中(a,b)是圆心坐标,r是圆的半径。
(2)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圆心坐标为:(-2/D,-2/E),半径为:r=。
例:设f(x)=(x-2005)(x+2006)的图像与坐标有三个交点A、B、C,则过圆与坐标轴的另一交点D坐标为多少?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若求得函数f(x)=(x-2005)(x+2006)与坐标轴的交点A(2005,0)B(-2006,0),C(0,-2005×2006),然后求出A、B、C三点的圆的方程,最后求圆与坐标轴的另一交点显然运算量过大,若考虑过三点A、B、C的圆与O点的关系,设另一交点D,则可借助相交弦定理:|OA|・|OB|=|OC|・|OD|,可以得到2005×2006=2005×2006・|OD|,则|OD|=1,因此D点的坐标为(0,1),因此在做题时应当注意思维的发散运用。
3.2双曲线的知识应用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1)-=1(a>1,b>0)焦点为(±c,0)
(2)-=1(a>0,b>0)焦点为(0,±c)
A、b、c的关系为:c2=a2+b2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y=±x
例:已知双曲线-=1(a>1,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F1|=|PF2|。求双曲线离心率e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我们可以这样考虑:
由|PF1|=3|PF2|,|PF1|-|PF2|=2a得到|PF2|=a,c-a≤|PF2|,tc≤2a,所以e=≤2,当e取最大值2时,==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3.3线性关系证明应用
如下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的延长线交MN于E、F,证明∠DEN=∠F。分析如下:
以M为原点,AB为X轴,以垂直方向线段为Y轴建立坐标系,可以把CD看做是圆周上的动点,设AD=BC=r,则C点可以看做是以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上的动点,D点同样对待,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
C(rcosθ,rsinθ)、D(-a+rcosφ,rsinφ),由此可得,
N(,)所以=tan
从而证明出∠DEN=∠F。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习高中数学平面几何的过程中同学们必须要善于概括总结,理清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并记在脑海中,做到精练精学,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