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与健康范文

体育与健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与健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与健康

第1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可塑性很强,为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体质健康基础,不仅是他们在学生阶段完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终身健康的需要。基础的好坏又与未来的体质健康息息相关。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和人的生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树立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百折不挠的意志,团结互助的精神,并通过各种练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解决矛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体育竞赛,让学生体验竞争、合作、欢乐、成功与失败等情感,教师从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激励,战胜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国务院批准、已正式施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动作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术技能,增强体质,而是还应该把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目标,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到育体与育心结合,培养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培训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及体育锻炼的意识、技术、技能、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使体育生活化,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造就大批高级人才,才能适应祖国建设、发展的需要,但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成为高级人才的重要条件,而一个人智能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健康、发达程序及其反映的机敏灵活。因为大脑是控制和调节身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枢纽,是人们感觉意识和思维等一切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要想发展智力,必须要有一个健全而发达的大脑。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从事体育活动,能促进大脑相应部位神经中枢的发达,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提高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体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有效地开发右脑,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能力等,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巴甫洛夫学说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因为大脑工作时需要大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消除疲劳,促进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就是大脑皮层各中枢之间相互诱导的结果。可见,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智能发展,这是被科学实验所证明了的。

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祖国和社会的栋梁之才。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能终身受益的基本运动技能,如:(一)基本活动能力:跑、跳跃、投掷、追逐、躲闪;(二)球类技术:单双手传球、接球、运球、攻球、射门等;(三)稳定性练习:曲、伸、扭腰、转体、平衡等;(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体前屈等。通过以上练习,提高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力量、平衡力和心肺耐力。

特别指出:跑步是人的本能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方便易行,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于加强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着显著作用。跑步能增强心脏功能,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症的发生;长跑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跑步又能促进代谢、控制体重,使四肢、胸腹、腰背肌肉的纤维变粗,使骨皮质增厚,使关节周围的韧带富有弹性,关节运动更加灵活;跑步能提高体内营养和代谢能力,增强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适量的跑步对防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也有一定帮助;跑步时还能充分利用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条件来增进健康。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长期的生活中自觉的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

再通过体育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懂得体质、健康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如:(一)饮食与健康:通过饮食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品;(二)生长与发育:主要使学生了解人体的主要结构及功能、生命周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三)安全生活:主要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等等。把体育与健康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力求使体育与卫生、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引导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经常地全面锻炼身体,更有效地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扎实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我锻炼和卫生保健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体生长发育知识以及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精神文明的教育,为将来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目前,我国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有效教学成果。这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中学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轻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这就使得学生没有能够形成积极锻炼身体的意识,出现了文化知识水平与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不能实现身体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第二,部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项目过于传统,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进步。在我国体育教学的传统项目主要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项目,这些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许多学生的兴趣十分广泛,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项目的范围。这就体育的魅力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第三,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课堂上“教”的味道过于浓重。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现代的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知识起到辅助的作用,两者的位置关系是不能互换的,否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2在新课标下,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教学的正确理解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学生的一个必修课程,它主要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以身体锻炼为主,保证中学生身体健康。学生的进步与否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佳标准。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应该由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如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获得了健康知识并且增强了自身的身体素质,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是有效的。第二,在新课标下,教学效性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增强,还包括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增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第三,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为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从总体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教学表现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有效教学的建议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和健康知识的掌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中学体育与教学课程的现实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以后,我们不难看出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核心,一切教学都应该仅仅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展开。在人教版的《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中,把《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章节分为了“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和“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两个部分,做到了内容的精选和细化。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自觉锻炼的意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在本章的第一节中为了让学生形象的明白有规律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好处,以张帆和王飞学习篮球的不同结果为例,引导学生去明白自觉有规律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不再是硬生生灌输给学生。教材的这种内容安排极大地明确了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真正的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减少教学的模糊性、随意性、散漫性,提高教学的效益,节省教育资源。教学目标的明确使得中学体育教学更加注重有效性的提高,减少不注重教学内容只是把教学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的情况出现。

    3.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是中国最基本的、最古老的,也是目前教学最应该具有的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可以实现身体素质和健康知识水平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既包含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既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不看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实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两者并举、两者并重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要树立高大的形象,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也应该实行积极地互动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互帮互助,使他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看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积极因素的熏陶,产生积极地情绪,最终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3.3建立协调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协调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反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出现对立,这将使得教学很难继续下去,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威信,使学生信服自己。只有有了学生的信服和支持,教师才能做到让学生听话。另外,教师应当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单独与个别的学生相处,否则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而且使其他学生感到自己被边缘化了,这十分不利于整个学生团体的团结与友善的。只有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会打造出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

    3.4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学生有很多室内活动,比如:看电视、打游戏等等。这就在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行动源于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至关重要。新课标提出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观念的形成,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学生的兴趣下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运动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养成运动习惯,树立运动意识的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体育项目,改变教学方法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第3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体育课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

一、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的局限性

由于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忽略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以往的体育教育评价,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考试失去意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2.评价最终成绩

只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3.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由老师一人说了算,由于学生很多,教师不能一一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二、新课标对成绩考核评价的全面性

1.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1)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2)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3)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2.教学评价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但从根本上说只有两大功能: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管理功能是指通过评价鉴定教学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强调管理功能,评价的目的主要用于鉴定、区分、选拔人才的。现代教学评价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和激励功能,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新课标明显淡化了竞技技术体系,侧重在学生学习动机、进取精神的培养,把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内容的要求合并在一起,对教学内容只提出最低的技术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高成绩。

3.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新课标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外,还将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之中。这样使一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4.强调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老师只看试卷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以至于对于常见的中暑等疾病也无所适从,学了十几年的体育仍然不会看体育比赛。那么,“新课标”更强调的是理解、运用和实际操作,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5.强调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就好比金子埋在土里,如果不被人挖出来,哪怕你再值钱,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新课标”不是注重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而是注重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6.强调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以往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终结评价”。此种评价方法,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学生在态度、表现、关心、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情况无法体现。7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过过程评价理论,过程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单元结束和一个系列教学活动结束均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课堂表现、技术掌握、运动成绩等),只有将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第4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可塑性很强,为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体质健康基础,不仅是他们在学生阶段完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终身健康的需要。基础的好坏又与未来的体质健康息息相关。

一、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和人的生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树立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百折不挠的意志,团结互助的精神,并通过各种练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解决矛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体育竞赛,让学生体验竞争、合作、欢乐、成功与失败等情感,教师从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激励,战胜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家和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术技能,增强体质,而是还应该把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目标,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到育体与育心结合,培养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培训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及体育锻炼的意识、技术、技能、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使体育生活化,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造就大批高级人才,才能适应祖国建设、发展的需要,但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成为高级人才的重要条件,而一个人智能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健康、发达程序及其反映的机敏灵活。因为大脑是控制和调节身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枢纽,是人们感觉意识和思维等一切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要想发展智力,必须要有一个健全而发达的大脑。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从事体育活动,能促进大脑相应部位神经中枢的发达,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提高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体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有效地开发右脑,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能力等,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巴甫洛夫学说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因为大脑工作时需要大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消除疲劳,促进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就是大脑皮层各中枢之间相互诱导的结果。可见,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智能发展,这是被科学实验所证明了的。

二、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祖国和社会的栋梁之才。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能终身受益的基本运动技能,如:(一)基本活动能力:跑、跳跃、投掷、追逐、躲闪;(二)球类技术:单双手传球、接球、运球、攻球、射门等;(三)稳定性练习:曲、伸、扭腰、转体、平衡等;(四)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体前屈等。通过以上练习,提高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力量、平衡力和心肺耐力。

特别指出:跑步是人的本能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方便易行,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于加强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着显著作用。跑步能增强心脏功能,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症的发生;长跑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跑步又能促进代谢、控制体重,使四肢、胸腹、腰背肌肉的纤维变粗,使骨皮质增厚,使关节周围的韧带富有弹性,关节运动更加灵活;跑步能提高体内营养和代谢能力,增强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适量的跑步对防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也有一定帮助;跑步时还能充分利用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条件来增进健康。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长期的生活中自觉的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

三、体育理论教学

通过体育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懂得体质、健康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如:(一)饮食与健康:通过饮食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品;(二)生长与发育:主要使学生了解人体的主要结构及功能、生命周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三)安全生活:主要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等等。把体育与健康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力求使体育与卫生、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引导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经常地全面锻炼身体,更有效地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扎实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我锻炼和卫生保健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体生长发育知识以及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精神文明的教育,为将来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科学地、经常地坚持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心理的影响、精神的培养、体质的健康和增强都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水平、为“中国梦”DD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老师;学生;现状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经常会听到同行们对于学生“懒散”行为的一些抱怨:“现在的学生呀,越大越懒,有的真是懒到家了,不愿跑,不愿跳,给个球他都不愿抱,最好就是拿来当凳子坐”。那样的情形,那样的画面,那种气闷与无奈,相信每一位体育教师都不会太陌生。

整天面对着这样一群天真烂漫而又顽劣不羁的儿童少年,我们究竟该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既牢牢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呢?我也曾困惑,然而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面对与自己终日相伴的学生,看着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清规戒律”时不时地被他们轻易冒犯,有时真的从内心深处涌动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疲惫感。理论从实践中来,实践却无法印证理论,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一直这样困惑着,没人能告诉我老师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赢得他们更大的热情。

一次外出听课交流时,来到位于市区的一所老牌学校,带着虚心学习的虔诚,也带着时刻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学校范围不大,拥挤、紧凑的布局彰显着城区老校的特色。校园里一片葱翠,环境布置让人赏心悦目,各方面的管理看上去也非常扎实、到位,“省示范初中”、“省教育现代化学校”、“绿色校园”等名号确实当之无愧!印象最深的当属他们的大课间活动,那整肃的队伍,合拍到位的做操质量,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有条不紊的秩序管理,所有的这些都留给了我非常美好的印象。

操练结束后正自感慨时,恰好看到一群正在花圃边或休憩或玩耍着的学生,看样子,他们是正准备上体育课,忽然间,我萌生出与他们进行交流的冲动来,于是,我便上前去,很随便地问其中一个长着圆圆脸、体型稍胖的女同学:“请问同学,你们下一节是体育课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接着说:“听说你们老师篮球打得很棒,人也很风趣,他的课你们一定很喜欢吧?”(其实我并不知道他们的老师是谁),没想到她眉头一皱,“你听谁说的,他从没和我们说过半句笑话”。这样的回答,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只知道一天到晚叫我们跑啊跑,今天练五十,明天练八百,后天不是掷球就是练素质,烦死人……做老师真好,只要吹吹哨子就行了”。边上一位身材高佻、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小声嘀咕着。我很惊诧,心里琢磨着这些学生对体育课的厌烦情绪可是不轻,够让他们的老师应付的了。心里这样想嘴上却故作不信地说:“是吗?应该不会吧,除了那些他就不安排其他内容了吗?我知道你们最喜欢的就是和他一起打球、做游戏了,是吧”?“一起做游戏”?几个学生霎时瞪大了眼睛,“才不会呢,就是做游戏,老师也不会和我们一起玩啊”。“那你们希望和他一起玩吗?我知道你们老师是有些担心,担心他如果加入进来的话,你们会感到非常不自在,会感到很别扭,会……”这一下就如平静的湖面突然刮起了一阵飓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大体上,多数学生还是不反对老师的参与,觉得那样的话,游戏说不定会更有趣些的。在一片嘈杂声中,忽然,有两个学生的话让我不禁为之一震,“老师严格的时候要严格,放松的时候也应该放松才好,不能老摆架子”,“总说我们懒,其实他最懒,就会做指挥员……”。老师也懒吗?愕然中,困绕我多久的问题似乎突然间有了答案。

第6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关键词】体育运动 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劳动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但是由于缺乏身体运动,各类身体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更需要在健康方面投入更大的时间精力。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每年300万左右的致死率是由于缺乏身体运动引起的。由此可知,人类未来生活水平、平均寿命、娱乐生活、医疗卫生设施、得到提高的同时。必须要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身体运动,保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身体活动量。近年来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提出的运动是医药(exercise is medicine),认为在病人的治疗的过程中,必要的身体运动量结合药物用来作为治疗疾病的处方,其效果非常有效,远远的超过单纯的药物治疗疾病。

一、体育运动概念

体育运动(physical activity)是指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身体活动,也是指在基础代谢(RBM)的基础上身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可见,增加身体锻炼的运动量能够预防疾病,大大地减低患病风险。体育运动包括职业工作、家务、交通、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exercise),其中体育锻炼是余暇体育活动的一种组成形式。闲暇体育活动(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是指出去一切工作之外的自己可以只有支配的时间内进行的体育活动。

二、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一)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身体健康是最首要目标,还包括精神和社会层面的良好状态。大量的科学研究显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相比那些缺乏活动的人拥有较高的水平健康体适能。发生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风险较低,降低死亡率。

1.体育运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影响。通过经常性的适当的身体活动可以大大的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适能健康水平以及情绪效益。对比于那些缺乏活动的同龄人来说,积极活动的儿童和青少年拥有更高的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和满足感,更少的身体脂肪比重,发生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的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焦虑抑郁的症状发生的可能性,使得骨骼更加强壮。更好的促进身体综合指标的发育,更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降低抑郁症的发生可能。

2.体育运动对患病人群的影响。孕妇适当强度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女性的心肺健康水平,同时运动可以降低孩童的出生体重,降低发生早产、流产的风险。产后坚持适当科学的体育锻炼水平可以增加母乳的质量适当的运动量和合理的营养膳食相结合能够更好的促进产后身体的恢复,保持产前的美好身材,以及减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几率。近十年来我国在运动处方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 针对不同性别人群以及患病人群进行了运动干预, 如儿童、老年人、心血管病、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患者,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目前正处于慢性疾病迅速攀升的阶段,因此用运动锻炼的方式预防身体疾病的发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正在处在运动处方和药物配合治疗预防慢性疾病的起步阶段,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二)体育运动不当与健康的关系

1.体育运动不足对健康的影响。Haskell通过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后发现只要通过小强度或者中等强度的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因此,在不要求运动强度的前提下,相对的增加运动的时间来增加运动量也是增加运动计量的一个最重要的科学手段。由于目前体育锻炼缺少对体育运动最低临界值的合理依据,体育运动的量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相关趋势比例,造成了严重的实际体育运动不足情况,但恰恰就是这种体育运动不足大大的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反过来合理有效的体育运动水平能够更好的预防身体疾病的发生,促进更好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心理效益。

2.体育运动过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虽然体育运动不足能够引发许多疾病的发生,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水平能够更好的预防疾病,促进个体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并不是身体活动水平计量越多越好,体育运动过量同样能够导致身体疾病,对机体造成严重不良的负面影响。过量运动或不合理的运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具体表现为: 1.一次或长期大运动量的训练,可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抑制,血睾酮水平下降,表现为兴奋性差,竞争意识下降,体力恢复慢.2.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后,会增加运动性贫血的发生率,这种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原因不明,反过来,贫血可造成运动能力下降。 3.过度运动可造成运动性血尿蛋白尿,运动性哮喘等发作。

三、结论

(一)但是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且关系复杂,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育运动过量的预警机制,这有待于今后加大研究投入,建立完整的预警机制,这对于人们进行合理体育运动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体育锻炼配合药物治疗疾病: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与一定量的药物最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Mc Ginnis JM ,etal.actual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j]JAMA.1993;270:2207-12

[2]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Phycical activity and Health: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M].Atlanta,GA:U.S.Depare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Centex for Distanc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tionalCenter for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ention,1996.20-144.

第7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这是在1877年《蒙学读本》一书中,由南洋公学陈心治等对“体育”的文字解释。可见体育与卫生之间的关系。因此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对还处于身体发育的基础阶段的中小学生尤为重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分别指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中小学卫生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老师的教导,促使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到达最好的健康状况。根据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依据人体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二、将卫生健康融入到体育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一)将卫生健康知识运用于体育教育课堂中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做课程准备时,传授学生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确保学生着装干净、透气和舒适,指导学生做好之前的准备活动,防止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体育课程进行过程中,教授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注意肢体卫生情况,避免碰触到皮肤、五官受到感染,尤其是小学生比较调皮,很容易在体育活动时发生磕碰,在不卫生的情况下,发生感染现象。当结束了一堂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体育活动之后的过程,调节身心,督促中小学生做好大量运动之后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在剧烈体育运动、身体疲劳后因卫生上的疏忽带来的疾病。因此,将卫生健康知识带入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

(二)将卫生健康知识运用于课外活动中中小学生在校课程轻松,这就形成了非常充裕的课外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将卫生健康知识带到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去,培养中小学生自觉的在课外活动中遵守卫生健康知识,以保证在充分锻炼后,全面的提高身体素质。

第8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康课;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面对突发的状况时人所做出的应激的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应急和保护,避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中学体育和健康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质的必修课,不仅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中学生必经的道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最终目标一直都是培养中学生的求生能力并且加大对于自己的保护力度。

一、当前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不难显示,中国学生由于意外伤害而导致死亡的概率普遍为发达国家学生由于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的3-11倍。2014年,昆明市的明通小学就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这次事故一共造成了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原因是体育老师将教学所用的海绵垫放置在宿舍楼的过道处,学生蜂拥而出的时候,先下楼的学生跌倒在海绵垫上,后续小学生不明情况,相互积压,造成了学生的严重伤亡。这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从侧面证明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力。虽然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课程的改革。此时有关的教育部门才开始慢慢正视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健康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学存在升学率的问题,生命安全教育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校方和老师足够的关注。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的层面,并没有提高身体素质和求生技能。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达成,但是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却已经迫在眉睫,不容许我们再忽视了。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部分,不仅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影响着中学的基础教育。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中学生本身缺乏实践的应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仍然没有更好的应急性。如何更好地在体育和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我们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明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而且是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的模式。我们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的能力。学校作为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突发事件中应该将合理的疏散作为自身的必要课程。

2.加大对于师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的重视力度

中学校方要明白生命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老师必须思想上有着清晰的认识,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增强中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明白生而为人真正的价值。善于利用合法的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的质量。要在体育课程中明确运动的危险性,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练习。

3.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导学生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如人工呼吸和紧急外伤的处理。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并不是中学体育课的考试内容,关于逃生技巧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不重视,没有认真听。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诸如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危险,遇到这些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接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比单纯老师说理要更深刻。关于自救互救的方法,不能光让老师示范给学生看,教师必须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自救互救的办法,当危险来临时,学生才能很好地应对。(2)要善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展开生存技巧的训练。生存技巧训练包括生存训练和逃生拓展训练,经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各种生存训练和拓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与选择或把学生的错误做法与选择记录下来,训练结束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中学生在灾难中得以生存并且提高生存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相信这些求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3)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求生,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如果过于慌乱,就会降低应急避险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突发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并且积极施救,从而降低这个突发灾难对于自身的影响,才能真正面对险情,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4.教师教学过程一定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

体育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要组织中学生井然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并且让中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心里做到真正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突飞猛进,要尊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拒绝毫无意义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真正含义。最后,体育老师要排除器械的不确定的故障,经历从根本上克服不安全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并且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5.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近年来,由于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由此而来的相关民事诉讼大大增加。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的目的在于增强老师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真心实意地关心中学生,老师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时候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不难发现,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迫切的。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构建,还要有丰富的技能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正是基于此点,在新课改中完善生命安全教育是中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并且责无旁贷的责任。

作者:周明 单位:钦州市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与健康范文

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特定价值观,它支配或决定着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是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建立科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客观、公正、准确地作出评价,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为更好地推广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服务。

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注重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实用价值、体育课程的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课程基本理念。因此,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都应该与之相适应。

另外,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甄别、管理和激励的功能,而且还应该具备导向、调控和促进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提供的信息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教与学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所在,促进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发展优点,弥补缺失,促进课堂教学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照评价标准不断调整教学观念,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

以往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重点是教师,强调教师的素养、教学态度、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当然重要,也是教师上好体育课所必须具备的,但是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时产生相互作用的特定情景,当教师传递信息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学会或正在学会,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课堂教学,具体说是体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与效果,评价的对象不是教师本身。因此,教师未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素质不能作为评价因素,教师的既往表现也不能成为干扰因素。

从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出发,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忽视“学生的学”就会造成像以往那样在评价中过于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造成教师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反复操练而不顾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些什么。从师生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就可以把那些真正优秀的课、真实的课、大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课、考虑学生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课评选出来。

三、课堂教学评价者确定评价标准的依据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体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价值是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学生的发展需要就是确定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出发点。

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并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参与和情感作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学生的参与又可以分为“学生参与的态度”“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参与的深度”。通过设立这三个指标可以将一些表演课拒之门外,因为一堂反复操练的表演课可能会有学生机械配合教师的“参与的广度”,但绝对不可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参与欲望,更难于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难于保证学生思维与情感的投入。

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就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目标。在选择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取舍和“二次加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场地器材的安排和使用时要注意卫生,保证学生安全。另外,良好的学习情境、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事半功倍的学习,因此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应该作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