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影响
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性格、思维方式、社会习俗及人情世态的内化形式。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会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力量。
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则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怎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大学教育,包括思政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责任担当和价值取向。在这种多元文化的驱动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在具体事情的行为取向上是非不够分明,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
二、当今大学生存在的消极价值观
1、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变化,金钱和物质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一切,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责任意识淡化,攀比奢靡之风在全社会散布开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冲击,他们受商品经济竞争意识的影响,自我意识过分增强,甚至在追求自我价值时只注重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择业、交友、恋爱等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将权利、享乐、金钱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标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价值取向功利化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色彩日益增强,很多大学生把找到好工作、挣钱、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作为追求目标。认为上学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追名逐利,精神追求下降,缺乏奉献社会的信念。当年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而当代大学生呢?在学习上,奉行六十分万岁,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拿毕业证,这必将使他们缺乏学习动机,不思进取。在择业上,多数人想去国外、进外企、留在城市;很少有人想去基层、去边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人际交往上,都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理念,裸的金钱、利害关系代替了本应高洁的师生关系和无瑕的同窗之谊,甚至把亲情、爱情、友情当作交换的筹码或向上爬的阶梯。
3、缺少社会公德意识,诚信缺失
部分大学生还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在公共场合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扔垃圾等,在课堂上打电话、在网上不健康消息等。同时也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考试作弊,竞选班干部请客送礼拉选票、游说老师等,甚至在高校假装贫困生骗取贫困补助,这些现象都说明大学生的诚信有待提高。
4、心理承受能力弱,人格不健全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的衔接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背负起来自社会、家庭、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而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一帆风顺,致使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温室里的花朵,他们外表光鲜而内心脆弱。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缺乏心理准备,心理调适能力差,遇到挫折,就会心理失衡,焦虑、自卑、悲观,甚至厌世、仇视社会等情绪。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层出不穷,更有为琐事毒杀同学,无不让人心寒。
1、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博爱精神
当代大学生普遍冷漠,对社会对他人缺乏爱心、宽容。儒家思想中包含“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墨家思想中有“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重视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这些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改变当今社会风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善良的道德,使人民不断更新思想,互亲互爱,达到至善的境界。我国儒、墨、道都认为,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时,最重要的是修身养心,以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无论是儒家的尽心、知性、知天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的义利之辩,还是道家的法天、法地、法自然,与道同体,做‘无己’、‘无待’的逍遥游,都是以物欲为耻,以高尚其志为乐。古代的自省、克己、慎独等修身之道,都是值得当代大学生的借鉴学习的,对于塑造大学生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诚信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基本美德之一,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人与人、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沟通与合作的基础;是为人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儒家主张“信”,认为诚信乃人性之本、天道之源。子曰,“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大学》云:“与国人交,止于信”,《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些经典的诚信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而且会继续传承下去。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这种正确的意识引导他们的行为,助其健康成长、成才。
4、能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提高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对于大多大学新生来说,校园、人际关系、学习内容和生活方式都很难适应,而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学习、工作等多重压力,他们的自尊心、情感极易受到伤害。心理适应能力差,就很容易出现极端事件。
儒家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和“君子不器”。言外之意是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识,历练品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中国古代圣贤的优秀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观念,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影响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同样也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而在当下,对于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学术理念已有很多,但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研究尚浅,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亦是目前道德教育的一项长期重要课题。(作者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徐娟,苑立军,周艳娟,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2]王工一,浅谈偏释道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1卷第l期
[3]刘西华,传统文化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是教育建构的两个重要方面,古人之所以重视乐教,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向善的手段,是因为乐是涵养性情之法,可以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而最能体现乐教精神的音乐则莫过于“琴乐”,“乐”的文化精神在文人七弦琴中得以传承。
古琴长期在文人中流传,其所承担的历史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应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和勇气,而该校古琴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扬传统文化,承礼乐文明
南京古琴社的第一任社长是南大当年的中文系研究生张婷婷(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师)。张婷婷出生在一个中西文化相融的家庭。外公是有名的小提琴家,母亲也是从小学习小提琴,张婷婷6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她拉琴。父亲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使她从小就对民族文化深深着迷。
正如她所说,南京大学与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1917年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即邀请山东琴家王燕卿传授古琴,率先将古琴作为国乐引入高等学府。时隔八十几载春秋,在物质昌盛、经济发展的今天,作为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承担起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张婷婷认为:“现在传统文化已经出现断层,大学生有责任负起传承的责任。”在她看来,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古琴音乐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刚进入南大学习的张婷婷发现学校有不少同学会弹古琴,却苦于没有地方进行交流。因此,她萌发了在南京大学创立古琴社的想法,并同南大的古琴爱好者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南京大学古琴社,旨在弘扬传统琴道精神,传承中华礼乐文化,共同提升文化修养。张婷婷此举得到了学校领导、同学和校外专家的大力支持。
以琴会友,以友辅仁
南大古琴社的琴友一直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琴会友,以友辅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礼乐文化琴道思想,弘扬中华琴学,修身养性,共同提升人文修养。
古琴社自成立以来,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礼乐文明为宗旨,钻研琴学,以琴会友。该社坚持“无门派而有原则”的立场,广邀海内外各流派琴人,举办讲座及音乐会,编著琴学刊物,希望能为古琴艺术的传播略尽绵薄之力。目前,古琴社在册登记会员三百余人。平时内部的雅集活动,参加会员人数也有三四十人。
首办全国高校古琴学术论坛
2007年11月24日,在南京六朝古刹鸡鸣寺内,由南京大学古琴社与四川大学古琴社、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琴学论坛”在一片钟声琴韵中拉开帷幕。该论坛主题为“琴学与传统文化”,相对于过去的活动,此次古琴社的活动更侧重于学术性。该社社员希望此次论坛能成为一个琴学研讨的学术平台,让学术走入古琴,让古琴加入学术,让琴学研究在高校中得到更广泛的重视,促进和推动各高校间的古琴文化学术交流。
论坛内容包括学术讨论会以及专场音乐会,共收到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同学及老师的近30篇论文。2007年11月25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古琴社主办了论坛的专场音乐会。当时,来自各地的著名琴家,演奏了不同风格的古琴曲,让同学们领略了传统礼乐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神奇意蕴。
古琴社刊:《南雍琴刊》
2009年初夏,由原南京大学古琴社社长顾迁正式提出了编订该社社刊――《南雍琴刊》的计划。该刊以学术性和创新性为宗旨,目的在于编撰一本学术性琴学刊物。
该计划提上日程后,校领导十分重视刊物的编撰工作,康尔教授等人还多次对琴刊的编写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琴社的多位社员在顾迁社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历时长达3个月,终于完成整本琴刊的编写校对工作。最后,在南京大学艺术中心的资助下,顺利解决了印刷经费问题,于2009年8月末印制,共计约300册。该书分为六大版块,收录琴人琴家及习琴之人相关文论三十余篇,总字数近十万,并配有琴学相关精美图片五十余张,是一本内容丰富、学术性较强的琴学刊物。
《南雍琴刊》印出后,得到了海内外琴家琴人的首肯。回忆起这几个月共同编写琴刊的经历,古琴社现任社长郗文辉说道:“琴刊的编写使每个参与其中的社员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无疑,该刊对于社团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提高人文素养,任重道远
尽管近几年来,古琴文化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相较于其他传统乐器及四艺中其它的三艺来说,古琴仍然更为小众。这也决定了南大古琴社不会成为像其他社团那样动辄上百人的大型社团。正如郗文辉所说:“琴社更像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自娱自乐,带着几分清高和些许孤芳自赏的遗憾。因为,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爱上古琴。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能让喜欢和爱好古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古琴艺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21-0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根基。中医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生发展流传演变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也正是中医药文化所贯穿并延续了中医药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自成一家的完备体系。
传统中医药文化起源于歧黄时代,《黄帝内经》就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问答形式的医书,近现代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则缘起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医学领域的拓展,如冯友兰的《先秦道家思想与医学的关系》。然而,受一定因素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并未被作为特定对象来进行系统考察,也迟迟未被正式提出。
诚然,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内在因素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研究的根本动力和迫切需求。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更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发展迎来了蓬勃生机,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学术界渐次开花结果。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全面的研究与应用,滥觞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要标志如下:①1993年8月,由陕西中医学院和西安医科大学牵头举办的我国首次以“中医药文化”命名的学术研讨会,并正式出版了《中医药文化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文教授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②1994年4月,由陕西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暨医古文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的概念得到初步确认;③1996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分会和医古文研究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文献、医古文、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分会”作为独立的学术团体正式宣告成立。由此开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每次出版一部中医药文化学术论文集。
随着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有关学术会议的召开、有关研究机构的成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应用便如雨后春笋,迅速开展起来。通过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以内涵研究为核心的不断深化,在体系建设、院校教育、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民俗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落实和加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对原《医古文知识》杂志进行改造,于2006年3月开创了我国第一份,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份以“中医药文化”为专名的学术期刊《中医药文化》,每年发表大量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学术争鸣的主阵地。
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学术著作、科普文献不断涌现,如《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医与文化漫谈》、《中医文化溯源》、《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论丛》、《中医哲学基础》、《中医药文化选粹》、《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黄帝内经养生堂》、《中医体质与饮食调理》等等。
不容忽视的是,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仍远远落后于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的研究现状,有鉴于此,政府逐年加大中医药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推出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支持。简列如下:《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医药事业“十二五”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等。
在如上所述一系列政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并响应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办大量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历时三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2007――2009),是一项全国性的大型中医中药科普宣传活动,紧随其后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2010――2013)继往开来,深化主题-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走“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的路线。建立“中医中药中国行”专题网站,并开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中医药文化”专栏。
2005年启动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1年制定《“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截止2013年10月,已批准成立16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5个建设单位。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2010年“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在历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各省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的基础之上,于2009年6月组织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促进了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2009年6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在各地尤其是中医医院、中医药博物馆广泛建立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科研和展播工作。2011年开始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信息库,组织选聘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至今已举办四期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建构了中医药文化事业的人才支撑力量。
2012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选评推出“首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15种。2012年8月则特别创设了以“中医文化学”为名的中医药文化学科(培育)。
摘要: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我国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渗透、实践与研究
一、指导思想与研究背景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我国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透露,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课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长期以来,考试分数如同一条锁链,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逃脱不了它的束缚和摧残。当今教育普遍存在“分数”决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定位,决定教师绩效奖的多寡,决定教师评先选优、晋级和确定职称考核等级等诸多方面。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得不又回到原点----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大部分学校不要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连学生一些必备的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劳)都给荒废了!
例:2012年安徽省阜阳市对“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调查报告
表1:您是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序号
选 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率
1
非常感兴趣
17
3.4%
2
有些感兴趣
32
6.4%
3
没什么兴趣
126
25.2%
4
讨厌传统文化
325
65%
表2:您认为传统文化的书籍有没有学习价值?
序号
选 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率
1
有
39
7.8%
2
无
105
21%
3
没有特别看法
356
71.2%
就一项数据令人堪忧,何来实现中国远大理想---中国梦。可能我们农村学校的情况会更糟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基层教育做起,从农村小学教育做起,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几点问题:
1、教师对数学课堂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视而不见。主要是怕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
2、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缺乏素养,同时认识也不高。
3、教师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不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教学“常规工作”来抓。
4、由于教师的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小学学生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所以他们也不会感兴趣。更体会不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如果“中华传统文化”能从我们的学科教学入手,教师真正去宣传、开发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我们的教育将会迎来另一片蓝天。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
1、编写小学数学教材涉及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目录。作为教师首要弘扬“文化”的教学目标。
2、查找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根据各年级数学教材素材和农村文化的特色,引导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筛选适合课堂渗透的“文化”进行教育教学。真正做到有机结合,一箭双雕两不误的效果。
3、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实践。
4、有效推广“中华传统文化”。①、在其他学科和活动中推广。如:在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 ②向乡、县推广。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重点
1、子课题一:《整理与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子课题二:《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的嵌入》
3、子课题三:《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全面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1、制定实践研究方案 。
2、整理和学习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确定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和实验班级。
4、作好师生问卷调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与研究阶段
主要任务:1、“中华传统文化”理论学习。
2、全面开展课题实践与研究。
3、撰写课题论文及教学体会。
第三阶段:总结与反思阶段
主要任务: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
2、自我反思一年多来师生的得失,弥补不足。
3、撰写实践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实践推广阶段
主要任务:1、在其他学科和活动中推广。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 艺术
一 解析传统文化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 什么叫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如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无论是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还是江南园林的玲珑、典雅、都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思想,即“天人合一”。常运用曲折萦回、欲扬先抑、意犹未尽等手法,达到人工园林与环境的惊人吻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效果。我国四大名园,即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拙政园,都是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2 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上的艺术表现
室内设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儒家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标准。传统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意识,其装饰内容和载体大多都有文化的意义,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室内装饰成为传统艺术隐喻、象征和表达心愿、信仰及审美意趣的主要手段。如我国主要图腾物“龙”和“凤”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装饰元素,具有人格精神,和人共融,为人所用。“龙凤呈祥”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骨干脉络,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至今我们还有“龙的传人”的说法。凤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并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象征了美好与和平,预示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艺术家们以丰富的装饰语言生动地表现龙凤多姿多彩的艺术风韵,龙凤组合的题材有很多,比如龙飞凤舞、游龙戏凤等。龙凤题材一直在民间室内装饰设计中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及力量的象征。
二 现代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集成的产物,它将功能实用性和审美艺术性融为一体,是创造良好室内环境的特殊艺术。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空间处理
空间处理是通过调整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处理好空间的分隔,强调空间的性质,解决空间的对比和统一等的精心设计,赋予空间更具人性化及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使用不到顶的墙、家具等实体性界面来划分空间,形成一定的视觉范围,又具有开放性。还可以使用栏杆、玻璃、悬垂物等非实体的手段来划分空间,造成空间界面模糊的感觉,使空间更开放。
2 整体装饰效果
整体装饰效果包括室内墙面、地面、屋顶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构造的设计,是室内空间从造型、色彩、工艺到风格的综合体现。如可利用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等通过对地面的高差处理,可实现转换空间、界定功能,让光线、视线、空气在无阻碍中自由融合。
色彩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色彩处理既要符合功能性又要能获得审美的效果,通过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象征与寓意。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可以采用超级平面美术方法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限定,自由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从而扩展了空间形式,创造空间意境。
3 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包括家具、橱具、电器、灯具、工艺陈设品、装饰品以及花卉植物等的选择与配置。他们之间的合理搭配对于形成室内环境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工艺品、雕塑、字画、纪念品等的点缀是室内设计中必需的内容,可以起到赏人悦目的作用。
另外,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材料也随之快速更新,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设计在强调人类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重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以此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愉悦。
三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同感受的改变,这要求室内设计必须与时俱进。但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它们仍然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富贵吉祥的向往。因此,用现代的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并将其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使设计在满足实际功能和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即天人原本一体,物我自然两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对自然加以改造,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并将其思想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使营造的室内空间在本质上与室外空间环境、自然环境能和谐共生。在现代家居室内设计中,我们应该在观念上将室内空间看成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区环境、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等一系列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组合。
在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自然一致中,把古建筑中优秀的设计手法结合实际住宅巧加运用,更能体现人本身的内涵。如将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引入室内空间的设计,将其融为一体,做到室内空间室外化,让阳光温暖着室内与室外的人们,让人充分感受到外面的美妙景色,再利用光影创造出明亮、宜人、愉快的视觉效果。
对于开放性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延续以及空间的交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们在室内与室外所体验到的感觉,从而使空间里的内墙与空间的分隔带有音乐的优美旋律。比如套间住宅的阳台,别墅的赏花露台,以及住宅内部的某些能做成通透的隔墙,通常用透明的玻璃进行隔断,这样的设计简洁而无假饰,室内与室外、空间与空间互为借景,形成视觉上的空间的连续与扩充。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人们对空间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人们进门一刻的脚步移动,如由客厅走到卧室,或由卧室走到书房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空间设计是要让人们随着视点的转移体会到不同的装饰风格与艺术品位。传统建筑空间中弯曲流畅的线条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空间分隔上的隔断、花罩、窗、门让人对于传统空间有无限遐想与希望。因此,现代设计师可以根据传统设计,针对室内空间大小,利用色彩、明暗线条设计出感官上的空间延伸效果以及将室内与室外环境交织相融的效果。
对于封闭性的空间,要尽量利用窗户营造室内空间的某种氛围,使人们通过空间氛围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性格差异、不同的教育背景等。古代窗户的形式多种多样,大都取法天然,如梅窗、扇形窗、尺幅窗,等等,而现代的平窗、凸窗、斜窗等虽然在取材用料方面与古代已截然不同,但用意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与自然对话。因此,现代设计师要借鉴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窗户把室外的景色纳入室内。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以白、黄、青、赤、黑五色为主,如绿色象征生命与健康,黄色象征尊贵与华丽等,它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颜色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但颜色的外延扩大了,而且与事物的形状也建立了某种对应的联系。如在现代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色彩莫过于红色,它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热情、热血和鲜明的特性。我国古代木建筑中最高等级的、流传至今的宫殿建筑,就以红、黄二色为主色,它深深影响了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即便是现在,吉庆日子到处张灯结彩,灯是挂的红灯笼,彩结是的红彩绸。居室中的一整面红墙,餐厅中大面积的红桌布、红座椅等仍然是喜庆的象征。
又如金、黄两色在传统装饰中通常搭配使用,体现主人的尊贵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吸取了传统装饰手法,结合当代技术条件,创造出华贵氛围。例如,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室内改造工程中,设计主题非常鲜明,即“中国的金色大厅”。这一设计空间定位清晰明朗,风格细致淡雅,充满中国古典意味,天花采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造型,八边石材柱间的梁枋采用传统沥粉贴金的手法,色彩及纹样具有敦煌壁画温润调和的风格,因而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
3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陈设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中国家具上的印记很深,传统家具民族性特征极强,尤其是明式家具的艺术造诣和文人气质在世界家具史上别具匠心,至今无法超越。我们在书房放置一组典型明清风格家具,往往会因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唤起历史情感的回归以及陈年的记忆。
雕刻、匾额、书画、挂屏、文房四宝等陈设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意识的载体,它们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激励、自勉和警世等作用,有效地围成一种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
另外,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装饰纹样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传统文化中的几何纹样有水波纹、回纹、冰裂纹、万字纹等,它们在窗花、屏风、隔扇的传统装饰点依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使用,并且还用在了电视背景墙、天花、铺地等装饰的造型中。现代设计师打破了狭窄的传统文化概念,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华,配合新的造型和新空间对传统纹样大胆创新使用,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借鉴传统的创作手法,使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了新的生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强调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并巧妙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获得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研究传统文化,应用其美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注:本文系延安大学校级重点扶持学科项目。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 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3] 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文化;文化认同;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87 -02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文化认同的问题。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会对整个国家的文化认同与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影响。加强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文化认同的认知
文化认同(cultru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具体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成人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被接受、传播。
早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 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其中“identity crisis”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认同危机,认同及认同危机中最重要的即文化认同危机。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大学生是中国形象、中国标签的代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不论对于大学生本身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社会的影响力、国家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一,文化认同是大学生个体成为“社会人”的前提。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个人的行为习惯及其文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源于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一切外在文化现象都与内部认同体系有着密切关联。只有人们头脑中拥有某种文化的认同,才能够做出符合其文化的判断、抉择或者决定,因此,“文化现象往往是潜在于人们头脑中认同的再现。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事物,都可能存在潜在的信息底模,即人们的文化认同”。可知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人”之前,必须具有正确的文化认同感。
第二,文化认同是大学生个体成为“文化人”的过程。首先,作为完整的个体,必须拥有文化认同才具有完整性。因为认同不单给个体行为制定了规范,提出了要求,而且同时也给个体营造了一个外在的文化氛围。其次,个体的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其意识、行为、信仰等方面就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个体会通过文化的识别来取得社会性的发展。同时,文化认同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感的途径和方式。这种文化的归属感,是大学生之所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所必需拥有的。
三、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中国,在社会转型期为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的飞跃,政治愈来愈民主化,文化愈来愈多元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处于蒸蒸日上的态势,各种外来思潮、价值观、文化的涌入极大地冲击了国人原有的文化认同,使国人包括大学生在内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导致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学习贫乏。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时,传统文化被选择的比例并不高。传统书籍、传统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已不再被倡导。更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抛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受国家地位、影响力、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所影响,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所致。这种不是真正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而是受国家、社会和舆论的影响出现的文化认同缺失现象值得关注与有效的引导。
(二)盲目追求外来文化
出生于“90后”“95后”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不了解,对外来文化容易产生盲目的追求。高校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不稳定的态势下,学校对大学生文化感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们出现文化认同危机现象。当代的大学生在追捧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的同时,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表现的越来越淡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追美剧、韩剧,知晓国外的经典名著同时,忘记本民族的名著经典,对于带有传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承,比如对豫剧,脸谱知晓的越来越少。对于中国的传统习俗,使用筷子,贴窗花,制作中国结,吃饺子被外来的像使用刀叉,放上圣诞树,品尝星巴克,吃日本料理、韩式烧烤等文化现象所动摇。
(三)文化认同缺失
在网络多媒体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领域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部分大学生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辨别文化能力不强,受舆论错误的导向,易造成文化认同缺失现象。利己主义,个人自由至上,洋品牌的使用,殊不知,这些都是西方国家实行的文化渗透政策的后果,各种文化冲突、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引发的文化失当行为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发展都有错误的价值观导向。
四、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对策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心理状态尚未成熟,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认知模糊,最终往往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选择。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撞影响到大学生个体文化认同的缺失,从而引发各种危机,开展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尤为迫切。
(一)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着重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 。用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行国情教育、理想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加强青年对社会主义必胜,实现全国人民中国梦的信念和信心,运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青年教育、青年理想和青年的成长与成才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二)培育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观弘扬民族精神
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另一方面要加强民族历史、地理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与实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对于西方文化中可以补我所缺、为我所用的科学理性精神、现代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创造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等,要具备五千年渊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敢于敞开胸怀,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地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文化精髓、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三)引领文化现象,重塑文化认同
随着近两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国人的重视,孔子学院、汉语热、百家讲坛这些传播中国文化现象的兴起,学校可以借此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与积极地干预,将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向学生宣传,借此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学生,变空洞的说教为实际的面对面交流。不要过分抑制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制作板报向大学生描绘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让大学生有自去了解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与相同,理性地吸收与传承中国的文化,对外来文化中优良的部分也要吸收与借鉴,不能全盘否定与拒绝。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建构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在过去社会时期,个体的文化认同不需要学习,便自然而然能够形成,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原先的文化认同与个人信仰、价值观提出质疑,文化认同危机出现。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对学生的教育必不可缺,可是从社会到学校各方面缺少了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干预。提倡学校教育应随着社会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不同个体发展的区别建立文化认同教育体系,实行多梯度、多角度的针对性教育,进行整体衔接,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五、结语
大学生个体文化认同的培养是长期的教育过程,光靠学校或个人自身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家庭、社会、个人自身共同的引导和帮助。社会可以适当地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及网络等各种媒介对个体进行文化的传播,做出努力,才有可能在激荡的社会形势中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文化这样一个“软实力”在实行教育的过程中重塑他们曾经不稳定的或错误的文化认同感,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娜.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王雪韵.多元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2.
[4]沈伯寅.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王永明,李宴群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构建文化安全体系[J].理论探讨,2010.
作者简介:
[论文摘 要]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解决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历史课题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关键在于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主流科学文化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新目标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规定了中国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新模式。作为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与我们所讨论的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直接相关。这里包含着两个侧面:一是在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完成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转型,因此有一个在思维方式上的“补课”问题;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当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现代思维方式的缺陷转向古代(特别是中国)辩证思维时,这种补课如何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从主流文化角度,人们正在努力对之进行匡正。就我国当前科学文化的建设来说,必须做好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由此应该处理好以下双重关系:
一、实证性和领悟性的统一
西欧文艺复兴以来,以建立“永恒的理性王国”为目标的理性主义诉求,和自然科学建立实验基础相适应,特别发展了实证性的思维方式。同时,近代西方哲学文化的另一个导向则是唯理论,所谓大陆理性主义的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主张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法庭上衡量。莱布尼茨则明确地提出,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在西方虽然不断出现各种批判理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但理性在人们的观念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主旋律。
然而,在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中,这样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却没有真正确立起来。我们强调的是自己的直观觉察力,单凭直觉就悟出许多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正在大力普及,但非实证性传统,在公众中依然根深蒂固,成为伪科学和孳生泛滥的土壤。“神医”、“开天目”、“意念转移”等等离奇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还没有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负面导向就是盲目崇拜权威(“唯上”)和过分相信感性直观(“眼见为实”),这些都与忽视人的理性力量有关,理性没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很容易陷入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容易被主观经验所蒙蔽。因此,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现代主文化中,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被推向极致,其片面性早已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注意,出现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弹和匡正。这种新的思潮动向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知识论支脉,强调非理性因素,如直觉、体认、领悟、感性、灵感等等在认识中的积极意义。许多科学家把这些非理性因素视为科学发现的必要的,甚至是有绝对意义的环节。另一个是文化学支脉,主要是批判传统理性主义抛弃人文关怀,倡导唯逻辑主义,主张将理性认识与价值选择集合起来,这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中,恰恰蕴涵了这两个支脉的文化因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领悟。道家哲学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易学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周易传略·明象》),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观点。中国思维方式的这一传统已经引起了当代学者的极大兴趣,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专门写了一部题为《创造力和直觉》的著作,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F.Weisskopf)在评论作者时说:“他受到日本——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了解逻辑严密性和直觉及幻想在科学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的作用之间的差别。逻辑推理与直觉思维的关系,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国式的思维强调直觉的成分——灵感在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
二、分析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近现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方法论是分析主义。对整体进行要素分析,把整体性质还原为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对宏观客体的属性用微观组成要素进行解释,这是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基本方法论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百多年来的哲学走上了一个主流方向——分析的方向。怀特(Morton White)在解释他那部脍炙人口的名著《分析的时代》的书名时说:“我认为有用的是抓住本世纪一个最强有力的趋向来标志这个世纪,而不必试图去捕捉这一世纪的本质。” 的确,感觉经验分析、逻辑语言分析、知识结构分析始终是当代西方科学的主流方向。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分析的传统。中国古代盛行的是唯象的、整合的、总体的思维方式,而不去进行结构要素的分析,因而难以把握事物内在的深层本质,以致不能形成概念建构,没有公理——定律体系的抽象系统,停留在描述性结论性的非逻辑的现象学层面,这是中国未形成现代科学的重要认识论原因。在科学文化第一次进入时,国内虽有人触及这一问题,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因而分析的思维方式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确立起来。所以,当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时期,我们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但是,分析主义的急速发展也走向了极端,对整体的辩证思考应当主导对部分的认识,而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还原主义倾向却模糊了对整体突现(emergence)的把握。这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突现论、协同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更加暴露了传统分析主义的不足,一些学者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I.Prigogine)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的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科学的发展,近十年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这样看来,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转型必须解决“补课”和继承的关系问题,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接受现代科学成功的认知框架,重构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思维方式,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
参考文献:
[1] 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M].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2:2-3.
[2] M·怀特.分析的时代[M].商务出版社,
1964:5.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中国软力量的基础上,探讨国家软力量发展与党报实现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寻一条通过成功地改革党报来提升国家软力量的新途径。
哈佛大学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软力量”一说。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是指军事、经济等“硬力量”,也包括“软力量”,即精神、文化、制度、舆论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美国而言,民主的旗帜、人权的口号、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和以麦当劳为典型的商业文化构成其软力量的主要内容。与硬力量相比,软力量更具隐蔽性和渗透性,它不仅使美国能够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还可使之博得道德与正义的美誉。当然,硬力量是基础,没有硬力量的支持,软力量难以施展,但软力量可以使硬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软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一旦产生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其收益是长期且稳定的。所以,对于国家来说,软力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下中国的硬力量发展不是很充分,且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就决定了国家应更加重视软力量的发展,以弥补硬力量的欠缺。同时,软力量的发展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全球正迎来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现实世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媒体本身就是软力量,其发展有助于软力量的发展。党报是我国的主流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党报正积极思考转型期的改革策略,探索一条更加科学、成熟的发展之路,需要我们在认真分析我国软力量的前提下,将软力量发展纳入转型期党报改革体系中,或者说,转型期党报改革应考虑到软力量发展因素,这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软力量分析
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的历史沧桑而血脉不断,这足已说明它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虽然自近代以来,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有力挑战,但它在艰难中仍曲折前行,并借鉴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发展壮大自己。这也是中华文明开放性的体现。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力明显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加。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软力量有自身优势,但也存在不足。
首先,我们分析中国软力量的优势所在:
1、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或者说,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筑就了中国文化牢固的根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点来说,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其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另外,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可谓根深叶茂、多彩多姿,这不但丰富了我国文化资源,也突出了我国文化特色。这一切都使中国文化产生了恒久魅力。
2、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文化发挥影响,需要一定的载体,而新闻媒介就是快捷有效的载体。中国的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宣扬主流文化、抵制低级趣味。这就有效地控制了庸俗无聊的低级文化和金钱至上的商业文化,成功地传播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严肃的高雅文化,表达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并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之所在。所以,党领导下的新闻队伍有利于软力量的发展。
3、中国政府对软硬力量的相辅相成地发展有清醒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硬力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硬力量显着增强,硬力量的发展为发展软力量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对国家软力量的提升。对内,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完善制度、发展民主、尊重人权、重视教育、倡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中国政府勇于承担国际责任,成为负责任、讲道义的大国,而且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明。这些政策与措施将会促进软力量的发展。
中国的软力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足,主要原因如下:
1、国民经济需进一步发展。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稳步、持续发展,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明显。只有在经济进一步发展、教育科研投入进一步增加、国民素质全面提高时,我国软力量才能充分发展。
2、意识形态影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集团在其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旨在认识、实现、保护、增进其自身利益。不同意识形态的集团或国家具有不同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这也决定了它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不同。我国和西方国家遵循不同的意识形态,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两者间的文化交流和价值认同。
3、部分人对西方文明过分膜拜,对传统文化未充分重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硬力量上处于强势地位,其软力量也通过遍布世界的贸易网络和覆盖全球的电波信号渗透到不发达国家社会生活中,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逐渐认可了西方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导致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漠视。我国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样的现象,崇洋媚外、自卑自轻思想占据一小部分人的思想,过分膜拜西方文化、理论和制度,而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足够重视,对中国具体国情缺乏深刻认识。
4、新闻媒介不够发达,中国的声音不够响亮。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传媒取得了长足发展,组建了一些实力强劲的传媒集团。但我们的新闻业不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与西方的跨国传媒集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媒体的声音在世界舆论中还不够响亮。
由此可见,处于转型期的党报应抓住自身改革的契机,做好舆论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并着力于软力量的发展。
二、党报改革与软力量发展
党报改革要着力于国家软力量的发展,是源于媒体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变动的社会转型期,党报必定要担负增强国家软力量的社会责任。而且,新闻媒体本身就是软力量,属于战略性资源。“所谓战略性资源,是指媒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进程中,不仅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而且在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信息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党报理应将软力量发展因素纳入其改革进程中。
1、积极探索经济报道策略。在新闻报道中,经济报道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因而经济报道既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又应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微观经济决策的信息。在经济报道中既要谈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也要谈目前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异等,以便对经济发展做出正确导向。另外,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经济报道还要注重报道策略。如近两年对铁矿石进口的报道,因报道时机不当,使我国企业在贸易谈 判中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党报的经济报道要从国家利益的高度来审视对外经济交往,要树立国家利益观和竞争情报观,要寻找经济新闻的真实性与报道时机、尺度之间的契合点。从报道手法来说,经济报道要拒绝冰冷数字的堆砌,要彰显人文关怀,关注公众利益;在写作时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2、主动阐述我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及文化。我国的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不同,这会影响中、西间的国际交流。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谈或“淡化”意识形态,“而是如何使我国的意识形态既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传统,为中国民众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同时又要与时俱进,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使意识形态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我们的党报要积极主动地向西方国家及人民阐述我们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文化,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促进两国及两国间人民的交流。当然,党报的对外宣传,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但要考虑受众意识,不适合刊登“宣传味”浓厚的文章,而要从细节人手,用细节化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故事,这样才有触动心弦的真实质感与穿透力。这些都是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有效传播手段。
论文摘要: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发展,文章从中医药教育的美学观念出发,探讨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中医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批以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以维护人体健康为己任的中医药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谓中医药教育中的美学观念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及审美情趣,使他们能真正地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和创造美ID,特别是让他们懂得中医药唯美的观念,这在当前不断有人叫嚣取消中医药的形势下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可消除中医药专业学生目前的一些迷茫;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医药唯美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忠实维护者和传播者。因此中医药美学教育的关键是在中医药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并领会中医药的美,并在认识和领会中医药美学观念的基础上传承中医药、发展中医药。
1中医药的美学观
1.1中医药的美美在她的语言文字:很多人陶醉于唐诗宋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中医药语言语句虽没有唐诗宋词那末富有韵味,但她的哲理是唐诗宋词所无法比拟的,让我们细细品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一段文字:“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其实这种既有韵味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在中医药古籍当中比比皆是,只不过我们平时在教学时过分追求对字词的理解,而忽视她的美感和她的哲理,这似乎在传学生以学问以真理,但学生由于体会不到学习的美感,其结果可想而知。笔者曾听过一场新东方英语讲座,一位讲师就“flood”一词讲授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时,在举例过程中那种对每个句子陶醉,深深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个人。
1.2中医药的美美在她的朴素: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和疾病作斗争极为丰富的经念总结,是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这里所说朴素是指中医药朴素的哲学观念和朴素的思维方式,如她的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这些观念无不贴近和扎根于人民群众,并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人民的、大众的都是美的。
1.3中医药的美美在于她自始至终的以医学人文精神
1.3.1医学人文精神内涵m: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力的肯定;对人的地位、存在状态、处境与幸福地关怀;对人类前途命运地关注以及对人类美好理想地追求等,体现为一种人为关怀和终极关怀地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最高境界是求真、臻美、博爱、至圣。
1.3.2中医药的人文精神:总的来说中医药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因此中医药从理论讲难以摆脱笼统性和模糊性,对大多数疾病而言,她的疗效可能比不上现代医学,但她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念中自始至终医学人文精神却是近代医学和现代医学所无法比拟的。古人“医乃仁术”、“医亦人学”,就是对“人性医学”内涵真谛的概括。
中医药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如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机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相互协调、彼此互用;疾患时,体内各部分相互影响。同时中医认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也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重视精神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如《素问·疏五过论》说:“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过程中无不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很多人可能有过在所谓现代医院的彻心之痛,一个普通感冒开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处方,普通的高血压病非得给你开个心脏彩超,如果是头痛先做个CT或核磁共振……。因此在中国现代医学唯经济价值论的今天,中医药可能是普通老百姓最好选择。
2中医药教育美学观念的教育方法
中医药院校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合格中医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医药美学观念教育重要场所。美学观念教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学习重点解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问题,内容包括美学基本原理、中医药美学基本知识。其基本要求是在恢复和保持人的健康过程中,达到人的身心统一、平衡、和谐,处于一种美的状态。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注意联系实际,通过到医院、药房、中药生产企业实习或见习,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感受力、识别力及正确的鉴赏力;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加快,现代医学由于临床疗效相对的优势,对中医药冲击越来越明显,不少的学生对传统中医药失去信心,对自己所学专业日渐失去兴趣,造成了混学分、混文凭的现象。鉴于此,中医药职业院校所有的教职员工应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中医药知识及中医药美学观念的宣讲,而不是把它当成是美学老师、专业老师、学校领导的事,要把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宣讲的方式可以多样,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宣传和个别交流。
2.1课堂教学:课堂是传授中医药知识及其美学观念的主要阵地,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比较地选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兴趣,如是古典医学名著如《内经》,笔者认为应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要把它当成一首唐诗或一首宋词来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她的韵味、她的意境、她的哲理、她的美。同时也可以适当采用多媒体等其它教学手段来介绍文章的背景;如是专业各科教学,多媒体应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由于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2.2课外宣传:课外是宣传中医药及其美学观念大舞台,手段和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如我们可以通过板报、大众媒体、网络平台或请名老中医讲座来宣传和展示中医药,宜传中医药在世界医学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中医药专业知识的亲和力。因为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爱好,决定着其学习态度、左右其学习兴趣。上述宣传平台中网络平台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但低毁中医药的信息也很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很重要。课外对中医药及其美学观念宣传,应突出以下几个观点tai.①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医药的美,特别是中医药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明白学习中医药人生意义和所肩负的重任;②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她通过长时间的去芜存警、去伪存真发展至今天,使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功效经过了数千年的反复实践验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还可以通过宣讲中医药历史、著名医学家及其论著,让学生更深体会到中医药的宝贵;③宣传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地位,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治疗上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兼有养生、康复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欢迎,并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可和广泛接受,通过此类宣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药的自豪感;④大力宣扬中医药在2003年在战胜“SARS"和近几年在防治禽流感、甲流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明白中医药的神奇功效;目前中医药对很多疑难杂症,有相当不错治疗效果,特别是许多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疾病,依靠中医往往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通过此类宣传可提高学生学习、传播和使用中医药的自信心。
2.3师生间个别交流:师生间对中医药理论某观点存在分歧时,师生个别交流很重要,它往往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有效。因为个别交流时作为交流的双方均有自己的观念,交流时存在一个说服过程,交流的结果是师生双方均受益。
3中医药教育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