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

第1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认同感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61-02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注定了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在社会进步的浪潮中,特殊的年龄加上对多元化文化思想和多变性社会因素的接触和学习,使大学生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观、生活方式、职业认知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此时,如何接受自己、树立信心、接受社会现实,建立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自我认同感的定义及偏差表现

(一)自我认同的定义

所谓的自我认同就是指个人在身处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之间存在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沟通和互动,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方式。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认同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自我认同感就是指将自身存在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因素加以综合,从而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刻的自我剖析。它是一个人在和他人、群体交往时,将价值观和人生观融合到自己的人格魅力中的一种自我评价的表现过程。这种评价通常总结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和他人接触,日积月累对自我印象逐渐加深累积,并对自己进行评价,这就是自我认同感。

(二)自我认同感的形成

自我认同感在青春期早期就开始呈现萌发状态。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受集体因素和他人因素的影响,个体在不断地经验积累和总结中对自我评价和认知越来越强烈。升入高中后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课程和鉴赏课程,阶段性成长和心理变化也越来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心理教育知识的接受力加强,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明显提高。当个体步入大学,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期晚期,虽然这个阶段心理敏感度最为强烈,但这种心理敏感度也促进了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所以大学时期是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性时期。

(三)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心理学家将自我认同感获得认同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认同感混乱阶段。指对自我认知不做思考,或者无法思考,面对问题亦无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和规划毫无目标性和条理性。2.提前结束阶段,即个体得到了有效的自我认知,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但这种自我认同感并没有经过“认同危机”的考验。3.延缓偿付阶段,即个体主动提出了与生活、政治、价值相关的问题,并主动尝试思考和解决,在寻求答案的过程当中对自我认知水平有相当的提高。4.认同感获得阶段,即个体通过自身努力,在特定的目标、信念和价值观体现上完成了自我认知,并通过了“认同危机”的考验,确定了个人承诺并有效地实现了个人承诺,从而解决了自我认同问题,获得了自我认同感。

(四)自我认同的偏差表现

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期的大学生,通常会出现自我认同感偏差的现象,这突出表现为几种现象。1.自我认识混乱,敏感性强。具体表现形式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希望追求个性却做出标新立异的行为,将追求个性浅显的理解为行为和穿着的改变,导致自我意识混乱,给内心带来更多的迷茫和不确定感。2.自我角色混乱,容易失望和沮丧。渴望成功和表现自己,又对别人的成功耿耿于怀,嫉妒他人的成果和劳动,不断地尝试幻想将自己变换到他人身上,想象自己不通过努力就能得到成功和掌声。3.自我挫败,容易消极。表现形式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常常冲动地作出决定,又在付诸行动后产生后悔和懊恼的心理,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会因一点点小的事情影响自己的自信心。4.焦虑不安,缺少成就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处于焦躁状态,事事俱全考虑,却因此增加了心理负担,不知所措,没有目标性和目的性。

二、自我认同感数据分析讨论

(一)数据调查

下面我们结合以往数据库中某次大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浅要分析。[1]此次调查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式调查,学生性别、科目等都是随机抽取。

(二)数据分析

通过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姓名认同度还是很高的,非常满意的人数比例高达30.3%,而很不满意的几乎为零。性别方面大学生认同度也是非常高的,非常满意的比例高达61.6%,基本满意的也占30.3%,很不满意比例也趋近于零。容貌方面比例分布差异相对较大,不太满意的就占据了23.2%,而基本满意的也占了47.5%。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身的容貌认同感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健康、人际和方面在此不作具体分析。但从总体趋势来看,还是满意率所占比例较高,很不满意的占少数比例。

(三)总结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总体接近正常水平,绝大部分人的总体自我认同感是比较高的。姓名认同和性别认同处于最高水平,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自身外在因素的在意程度并不高。对学习的自我认同最低,这表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已经形成并成熟,对于自我内在原因已经可以有效地认知并接纳。

三、自我认同感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自我认同感获得的重要性

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统一表现在自身对宗教、政治、职业以及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认知。自我认同感存在于个体内部,整体状态复杂多变,并且包含了多个方面。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校大学生正处在自我认同感获得阶段中的第四个阶段,即由青春期早期自我认同感的萌发到过渡,再到大学自我认同感获得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受过不自信、自卑等各种问题的考验,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将来走出社会的压力会更为巨大,现阶段良好地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对于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自我认同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自我认同的本质体现了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它使人由内心产生一种自主的连续感。达到自我认同阶段,获得了自我认同感的人,对自己存在一种欣赏态度,而且心理健康程度也相对较强。据以往的研究分析,自我认同感比较充分的大学生,不仅能够正面欣赏自己,还能够对自我进行加工和包装,并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容易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并和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三)自我认同对学业的重要性

高中和大学教育模式的巨大反差,导致学生无法延续高中的学习模式。大部分学生由刚进校时信心满满到后来经常逃课、缺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认同感降低,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可见,自我认同对大学生的学业以及人格健全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自我认同对社会的重要性

自我认同感不仅对自身有着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群体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还是,都与自我认同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有着重要联系。和谐社会的建立靠的是每一个人的力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自我认同感强的人才会将正能量和积极效应带入社会。因而良好的自我认同对社会群体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自我认同感是个体真实性自我认知的体现。自我认同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认同感是自我意识的主要体现。个体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继承社会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与其自我认同感的日渐成熟密不可分。而自我认同则是自我认同感中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大学时期所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参 考 文 献 ]

[1] 桂守才,王道阳,姚本先,等.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J].心理科学,2007(4).

第2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职业规划

培养策略

这些年,针对高校扩招的提高,毕业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就业时必然面临着专业不对口乃至起码的就业工作都没有的困境,这种现实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有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以便进入社会后有所方向,提高自我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目前的大学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能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高校教育队伍的缺乏,教育部门不重视,也有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先要看清自己,可以说,自我认知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具体的指导思路: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认识自我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很明白的事情上,往往自己很迷糊,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高校教育应该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与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寻找获得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信息。首先,大学生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的活动并积累经验,在活动中要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还要通过身边的人对自我做出客观的评价,让自己真正明白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些认知之后,就可以较为明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客观的认识自我;其次还可以借助于相关的测评工具如智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等来认识自己。在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还需要将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或知道的事情相联系,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如此可以逐步提高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为以后独立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最好准备。

二、培养分析当下的就业环境的能力

要对当下的就业环境做出准确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的就业政策做出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的就业政策以市场调节为主;其次要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这是做出更好自我职业规划的必须条件,每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同时还有些单位在实习期期间的工资水平很低,甚至于没有等,这些都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样侧面说明了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性;最后,要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这是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就业时,一定不要有从众心理,盲目攀比,而是要从自身特点、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出发,适时地调整自我的就业期望值,莫要坐失良机,更不好讲择业寄托在走关系等他人之上,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才能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确立职业目标的能力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具体来说有:制定的职业目标要具体明确而简洁;职业目标能够量化处理,这样才能评估在一定时间内是否达到目标;指定的职业目标应该可以给自我带来成就感,有利于自我发展,就有着较大的发展价值;制定的职业目标要结合自己的能力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但又不能是不可实现的;制定的职业目标具有可控性,在自我能力范围之内的,都在超出可控范围的职业目标只能是无法实现的。

四、培养职业计划的指定能力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之后,为了实现此目标与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便需要制订出详细的职业计划。职业计划的制订与职业目标确定有着相似之处,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在职业计划中每个阶段的计划需要在一定要求时间内完成;制订职业计划需要有着明显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增加难度;在每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应该有着具体的实施途径策略等;制订的职业计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具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五、培养反馈能力与修正能力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职业目标在最初也不一定是准确的,需要根据自我的能力与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尤其是实际实施中,我们会发现之前的目标有不适当之处,这是要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修正职业目标,这就是大学生所要提高的自我职业规划的反馈与修正能力。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或时间之后,大学生要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纠正职业目标与分阶段目标之间的偏离,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

此外,对于高校教育部门来说,还要设立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职业咨询建设、职业测评建设与建立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教师指导与教育队伍等,只有在高校教育部门与大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大学生真正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关键词 自我认知 成长小组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危机或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概括来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个体的成熟性;难于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处理不好和不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二、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的功能及理论基础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社会运作功能,使人们能更好地处理个人、群体及社区的各种问题。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是小组工作的具体应用。它以正常人为对象,透过团体活动或生活的经验以达成团体功能和个人发展的目标。

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要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活动化。第二方面要发展个人对他人的认识,个人对他人的评价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交互反应。第三方面要发展小组成员对小组情况的认识,对此情况加以评价,更进一步透过活动采取必要和适当的行动。

小组工作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理论。其中与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有关的理论包括:

1、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概念”,这个概念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个部分。自我认识,包括个人对自己行为上、心理上及身体外貌上的认识和了解,以期建立一个正面的个人形象,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隔绝的生活。除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还要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正常的成长与发展。

2、在组织行为学者观点中,人群互动关系包括组织内所有的互动形态,例如组织内部决策的形成、组织设计、领导行为、士气激励、团队运作、冲突管理、人群互动训练等,其核心在于沟通与说服。有效的人群互动关系,可以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贡献心力,从而提高组织绩效。有效的沟通对于亲密关系是有效的,即使在非亲密的日常生活中,有效沟通依然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些关系。但是,要建立有效的沟通,不仅需要语言,还需要很多非语言沟通,以及互动的作用。

3、系统理论,它是将小组看成是不同的互动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小组是一个由许多相互依赖的成员组成的社会系统。

4、团体动力学认为,人类的行为经常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运作与结果,即团体动力。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包括:团体凝聚力,团体压力与团体规范和个人动机与团体目标,以及领导与团体的功能。

综上,工作者在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课程中,结合相关理论开展一系列小组活动将有利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三、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应用案例

笔者在泰山学院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中开设的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课程以成长为基础,以拓展为主线,以成员基本状况为起点,把握需求,设计课程,由师生共同完成,以成员收益为教学成果。

课程通过团体熟悉,习惯养成,团体信任之后,在成长背景的追寻、家庭沟通、生命领悟、自我确认、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让成员建立或修复健康的自我形象,树立人生目标,规划人生地图。

课程具体内容包括:让我认识你、图画接力、信任跌倒、最快乐的时刻/事件、我的生命线、我爱我家――原生家庭、对价值观的讨论、价值拍卖、魔镜中的你我、捧出祝福等十次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组员间关系随着活动的深入会发生变化,由陌生到熟悉,由普通同学到知心朋友,甚至会产生大家是一家人的感觉。

以第三次小组主题活动信任跌倒为例,此次活动以游戏命名,主要是通过成员身体的接触,训练成员之间彼此的信赖度,以培养团队的安全感。组员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会更加认识自己,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同时通过了解他人,很容易与其他同学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从而可以增进人际关系,解决人际交往的困惑。

四、收获与反思

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课程2005年起在泰山学院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中学生中开设,经过六年的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根据学生的课后总结以及自编问卷评估结果现总结如下:

1、小组活动可有效缓解或解决大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小组活动有利于加深组员对自己和其他组员的了解,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很多学生反映通过参与小组活动,自己变得开朗了,表达能力强了,喜欢与人交往了,自信心增强了,对未来也有目标和计划了。

2、小组形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人性观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小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尊重每一位组员,在小组中,老师不再是一个传统的教育者,而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每个小组组员可充分发言。在小组中,每个组员都会从他人身上学到很多,有不同的收获。

3、开设小组课程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沟通成为主旋律,在绘画、游戏、故事分享等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增长、改变理念,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讨论价值观,让大学生对爱情观、家庭观、事业观、人生观等有一个明晰的看法,在价值拍卖会上,同学们可以用有限的生命货币去购买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生价值,体会自己最重视的生命价值并在生活中努力追求,“魔镜中的你我”这堂课让同学们通过填写《周哈里窗表》了解了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帮助他们反思自己认识他人,最后以“生命之旅”的冥想为尾声,以期无限拓展的自我激励带入今后的生活。

综上所述,同学们通过参加小组,可以利用群体资源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学会自我反思与人际互动,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其合作意识,确立人生目标,规划设计人生,培养生活管理能力,认识完善自我!

五、总结

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在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已经开设该课程,少部分高校将其应用于新生的适应教育中,在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生活适应性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呈现部分教学成果,期待小组工作的方法能够被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学士、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

参考文献:

[1]刘梦.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廖荣利.社会工作概论.文林打字排版印刷有限公司,1979.

[3]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仁.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82.

[4]刘静林.《青年成长小组》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5,(12):114-115.

第4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成熟度 相关因素 院校影响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13-02

在校学生的发展状况牵动着每个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高校的神经,而面对学生生源质量的变化,很多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表现出不知所措与无奈。经济迅速发展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学业,而容易被其他诱惑所吸引。尤其是在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是每年几十万乃至近百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但仍有很多企业声称难以招到优秀的员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其从事的职业与自身的兴趣匹配度比较差,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低,超过半数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并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校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二是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即使努力发展,也不知道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毕业生在就业中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说明大学的培养、评价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自我和环境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偏差。因此从校内外的情况上看,归根结底都是职业成熟度低的原因,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切入点。

一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

本研究是从某一院校的视角出发,利用北京大学张智勇等师生(2006)研究修订的韩国版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同时结合关于学生背景和在校发展情况的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不同学生在校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找到学生在校发展因素中的职业成熟度预测因子,建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院校影响模型”,为学校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效果提供依据。

本研究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城市学院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1877份,回收率为93.85%。经过对无效问卷的筛查,查出无效问卷32份,剩余有效问卷1845份,有效率为98.3%。在调查对象中,男生625名,占33.9%;女生1220名,占66.1%。

1.相关分析

本研究首先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了四类因素与职业成熟度得分存在显著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呈现显著相关)。第一类属于个体特征,主要包括高考的成绩、家长的期望、家庭社会关系状况、了解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所具备的技能、专业兴趣度,主要是学生个体的背景和自我认知情况。第二类因素是学习努力,主要包括努力程度、出勤情况、上课位置、班级排名、学生活动喜欢程度等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状态。第三类因素是应用能力,包括参加职业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工作收获、商务经验、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自信心上的变化。第四类因素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包括对职业生涯规划有用程度认识、希望与班主任或职业导师交流职业问题、在校能提升职业能力的发展机会状况、希望学校给予更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希望获得职业指导的愿望。由以上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个体特征、学习努力、应用能力和规划意识四个方面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2.因子分析

为了探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素的结构,需要把上述众多的观测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潜在变量,因此对上述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了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正交旋转,选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七个因子。KMO检验测度为0.813,表明抽样充足度可以接受。因子分析抽出的七个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应用能力、家庭背景、学习基础、职业认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在4.983%~12.070%之间,对总方差的解释率为56.116%。

3.回归分析

因子分析将相关因素进行了聚类合并,在这基础上就能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各影响因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七个因子的得分,然后将职业成熟度作为因变量,七个因子的得分作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职业成熟度的七个因子中,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应用能力这四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贡献是显著的。在对模型进行的F检验结果表明,F值为44.220,对应的概率值P为0.000(

数据分析的结果帮助我们从众多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相关的因素中,找出了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和应用能力这四个具有预测作用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模型。这四个关键因素的明确,为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明确了目标,为建立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促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讨论

1.学生个人的规划意识

学生个人的规划意识代表着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关注计划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职业规划意识强,经常思考自己在每个阶段应做些什么事,应为职业发展做些什么准备,这样的人其职业成熟度的水平比较高。这一点对于高校的启发在于,大学生的规划意识是关系到其职业成熟度的第一位因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广泛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还可通过增加辅导人员的指导、组织相关的比赛或学生活动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规划意识,并且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不断形成刺激,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意识的加深和固化。对于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增强,是为了让学生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2.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一个人对自我认识水平的高低,是人发展的重要的心理基础。如果一个人能比较清楚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特长与不足和已具备的技能和欠缺的技能等,就容易在职业发展中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结合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因此其职业成熟度水平也会比较高。纵观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已包括自我认知的部分,可以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心理量表测试和学生对其他人的访谈,帮助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自己。有教育专家认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因此,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中,要给予自我认知部分更多的重视,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深入认识自己,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学习努力

学习努力,主要代表学生参与学校学习活动的努力程度,也就是学生对待本职任务的态度。按照学生发展理论的相关观点,学生投入学校各项学习和活动的精力越多,收获则越大。学生参与学校的学习和活动比较积极,说明其能认识到学校教育对自身成长的意义,主动投入到各种学习和锻炼之中,因此这样的学生其职业成熟度水平也就较高。在高校的教育中,应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学校各种教育环节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动员,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教育与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并且努力创建踏实严谨的学风和健康向上的校风,带动更多的学生努力进步。这一切努力都将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商务经验、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自信心等方面内容,属于学生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的一般性职业能力。这些应用能力强的学生,能胜任学习和活动中的各项任务,其职业成熟度的水平也较高。由此看出,高校的教育中应更加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尽管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目前的情况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占主流,老师们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责任感与实际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高校将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改革目的深入到老师心中,加大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教育等多方面的手段,努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 总结

本文通过在某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的实证研究,找出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模型”。这个模型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个体明确提升职业成熟度的路径,通过个人有意识地提高职业规划意识、自我认知水平,努力学习,积极提高应用能力,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成熟度,最终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另一方面,模型的建立对于高校来说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出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和应用能力四个方面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紧密关系,明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高校如果能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注重提升学生这四个方面的水平,将会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提升,最终将对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面临更为激烈的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理挫折感,尤其是长线专业或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心理反应更为强烈。大学生求职受挫,是指大学生在成功就业这一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求职行为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与障碍。“就业难”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挫的根本原因。

宏观因素:高校教学滞后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选才标准失衡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以四年为一个周期,而企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很快,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可能就会变成滞销专业。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后,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学过的知识不能转化成岗位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需经1~1.5年才能独立工作,而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是在2~3个月。由此形成的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同时,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落后,许多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聘什么人,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多属空白。因此,很多用人单位走入了招聘人才的误区,往往过分注重文凭,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并存在性别歧视,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等,从而导致就业难的局面。

微观因素:学生自我认知产生偏差,对待挫折缺乏心理预期与调适措施大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考上大学就视为终极目标已经实现,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决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仅凭经验)。60%的大学生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临到毕业时才“临时抱佛脚”,导致大批毕业生产生就业恐慌的心理症状。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的成功率,直接导致大学生求职受挫,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求职过程中困难的估计与应对。

大学生受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受挫能力培养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必经历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大多经过多次尝试与选择,即使是一次性求职成功也包含着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与不断磨合。因而遭受挫折、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求职过程中大学生的必经之路,关键在于如何增强自身对于挫折打击的耐受力,从而在新一轮挑战中赢得主动。

受挫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修课程求职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成长过程,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先经历种种痛苦、磨难、挫折,才能有所作为。当代大学生很少经历父辈那样的艰辛生活,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优裕,而且长辈不想让儿女受累吃苦,经常有意无意地保护子女免受磨难与挫折,这在为大学生提供较好成长机遇的同时,又在客观上减少了他们面对挫折、承受挫折考验的机会。另外,当代大学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不少学生的心理成长缓慢,进入大学学习,而后走向社会,他们必须独自面对复杂的环境,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与认知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与判断。心理成长缓慢的大学生往往稍遇挫折就消极逃避,推卸责任。因此,能够忍受挫折的打击,既是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大学生成才成人的关键。

受挫能力培养是大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必需过程现代意义上的人才不再是高分低能的“高材生”,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21世纪中国的面貌,如果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挫折承受能力,就不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与相对稳定的校园环境相比,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将是充满竞争、风险与挑战的市场经济环境,他们如果连求职过程中的挫折都不能克服,就难于在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寻求发展。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培养大学生受挫能力的方法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挫折,把求职过程中的挫折看作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首先,挫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之后,大学生总会反省自己,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究失败的原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经历挫折的过程就是学会反省、思考、总结、探索、创造的过程。其次,挫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求职过程中挫折的洗礼,会启发大学生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掌握经纬世事之术,不断深化与提高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错误与缺点的认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向成熟。再次,挫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耐受力。在求职过程中经历挫折,能使大学生去掉傲气,汲取他人的长处,变得谦逊一些、谨慎一些,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虚心诚恳。

调整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要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不断调整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从而在求职过程中避免职业选择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尤其是在遭受求职挫折之后,更应摆正自我位置,要对自我做出进一步分析:自己就读学校的声望如何?自己的精神气质属于何种类型,适合干什么工作?自己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自己的能力怎样?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与自己能从事的职业之间有无矛盾,怎样协调解决?等等。要对自身具备的“硬件”与“软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我想干什么”的一厢情愿转变为“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定位。自我评价有利于合理定位,最终建立起清晰的择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尽可能地减少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冲突。

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在求职过程中受挫的种类多种多样,原因可能比较简单,也可能比较复杂,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及时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如果在求职的初级阶段就被拒之门外,应该考虑是否了解和掌握了求职的最基本情况,如企业的用人特点等;是否全面收集、认真分析了招聘信息;自己的简历和求职信是否简明而有特色,有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精心组织文字、全力介绍自己的优势与个性。如果在求职的考察阶段遭到拒绝,应该考虑是否做好了面试前的准备;有没有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企业文化、企业负责人等情况;有没有对可能要问到的问题做好应答准备;对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自如地应答的程度;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自我介绍是否全面、准确、简要,回答问题是否语言精炼、重点突出,仪容、仪表、穿着是否得体大方等等。

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人遭遇挫折与冲突的情境时,在内心具有的自觉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正视挫折,承认挫折,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以积极的行为方式战胜挫折。

1.坚持。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坚定必胜的信念。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职与就业成功的三个要素是“能力、体力、耐力”。大学生在多次求职、多次失败面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吃一堑,长一智”的精神,坚信“天无绝人之路”,“瓦片也有翻身的日子”。成功就业的目标一时难以达到,就应该要求自己做出加倍努力,最终实现目标。

2.表同。当大学生求职遭遇挫折后,要将自己想象为某一成功者,效仿其优良品质与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思想、信仰、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要求,增强自信心,减少挫折感。

3.补偿。在原定的求职目标无法实现时,应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补偿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新晨

4.升华。要用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与建设性的目标代替暂时无法实现的就业目的,借以弥补因受挫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减轻痛苦。升华能使大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将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与不良的情绪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并被他人认可的行为。升华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积极的行为反应。

总之,大学生求职受挫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教育机构、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影响,也需要学生内在思想认识的转变。只有不断探索大学生受挫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措施并付诸实践,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健康向上、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金庆昕,王希永.大学生心理保健[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刘玉华.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余琳.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国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涯;规划;生涯人物访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 “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大学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要,各高校逐步更新传统的就业工作思路,以“劳动力市场”为靶向,引导广大学生增进对自我及职业世界的了解,进而帮助他们进行正确而合理的职业选择。在职业信息的探索方面,也由传统的静态资料获取途径向动态资料获取途径转变。“生涯人物访谈”可帮助学生获取更加全面、生动、直观的职场信息,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实践性,实现“人职匹配”。

一、生涯人物访谈的内涵

舒伯(Super)是生涯发展论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他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历程,统合了人一生中各种职业与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除了职位之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退休者、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等。[1]基于此,生涯人物访谈即对目标职业中的从业者,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其自我发展形态。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生涯人物访谈的概念为:通过与一定数量的职场人士(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职业从业者)面谈而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的一种职业探索活动。[2]

二、生涯人物访谈的意义

(一)丰富职业信息,增强职业认知

通过与生涯人物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在校大学生可从访谈对象的现实说法和切身经验中获得大量的宝贵信息,这些信息更加具体、真实,能够帮助大学生丰富对目标职业的了解,帮助他们获取最新的职业信息。也可以通过访谈,帮助大学生验证已有信息的准确性,帮助他们调整自身对于职业原有的认知。

(二)发展职业关系,培养社交能力

“访谈”能够引导学生接触目标职业中的人,进行原始的人际关系开发、建立职业人际关系网,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招聘信息和录用机会。同时,通过与这些社会经验丰富、从业资格深厚的人接触,能够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交及应变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深化自我认知,完善求职准备

深入、全面、准确地开展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慎重确定目标职业,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生涯人物访谈会提升访谈的指导价值,同时生涯人物的访谈又促进自我认知的深化。通过人物访谈过程,可以使学生重新了解自己,促使大学生对照职场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四)操作性强,激发学生兴趣

广大学生即是生涯人物访谈过程中的教育客体,又是生涯人物访谈的实施者。这一教学方式增强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操作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信息多元化,利于教学资源共享

学生们会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呈现出个体差异,在目标职业的选择中呈多样化趋势,因此会在访谈中获取多种多样的职业信息。这些可以更丰富地充实教学案例,信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六)对接职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生涯人物访谈使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使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展开,不断调整育人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培养有用且好用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

三、生涯人物访谈的操作流程及指导要点

(一)引导教育对象开展自我探索

在进行访谈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自我探索。可借助一定的测评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试、决策风格测试等)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做全面了解,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目标职业。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广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在引入测评工具时,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测评工具的类型,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了解测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于测评结果给予合理解释。

(二)协助教育对象做好访谈准备

(1)确定访谈对象。在确定目标职业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确定访谈对象。帮助学生从家庭的社会关系优势、专业实习实践优势、历年毕业学生从业优势等方面入手,选择能够联系到并接受访谈的对象,尽量选取行业中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人物。

(2)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前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生涯人物的相关信息,如:所在企业、所在职位、所获奖励、发表的文章、重要讲话等。广大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通过报刊、媒体、网络等方式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为访谈的实施提供帮助。

(3)精炼访谈提纲。要根据约定的访谈时间,合理设计访谈提纲,可从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所需技能、发展前景、从业经验等方面开展。在问题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根据对问题的关心程度进行排序,有重点的推进访谈。另一方面,注重问题的精炼,一般控制在10个以内,不宜过多,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4)联络访谈对象。在实施访谈计划之前,积极联络访谈对象,确认访谈具体的日期、访谈时长及具体的访谈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书信或者电话的方式,与访谈对象进行初步的接触,进行必要的自我介绍说明访谈的意图,并表达感谢,为进一步实施访谈计划奠定基础。这个环节易被忽视,但往往极其重要,这个环节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学生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提高访谈质量提高访谈效率加分。

(三)督导教育对象实施访谈计划

(1)掌握访谈技巧。做好生涯人物访谈,不能仅局限于访谈的内容,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访谈技巧。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使学生在与访谈对象见面的第一刻起,就被访谈对象接纳,从而为打开良好的访谈局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访谈的形式,切实指导学生掌握人物访谈的技巧:找准访谈的切入点,从访谈对象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开始;在问题的设计方面,要尽量具体,不要过于开放,尽量口语化、通俗、易懂;学会适时调整访谈内容;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打破僵局、层层推进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应对访谈中出现的突况,如:访谈对象突然表现出对某一问题的异常敏感使访谈受阻,访谈过程中有突况访谈无法继续等。通过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可以保证访谈的正常实施,也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为访谈对象留下良好印象。

(2)紧扣访谈提纲。因在实施访谈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所以拟定的访谈提纲往往比较全面、系统。要使学生将访谈提纲熟记于心,在实施访谈的过程中,既能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调整,又能始终围绕提纲层层深入,利用有限的时间尽量多的搜集有用信息。可以在访谈的最后,请求访谈对象推荐一位或几位可接受访谈的对象,以此来丰富和充实访谈的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职场信息。

(3)适度跟进。访谈结束后,教师不要疏漏一个环节,即指导学生给予适度的跟进。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访谈对象表示感谢,感谢对方能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并给予中肯的意见。此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这些访谈对象中,有的是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有的本身就是行业或企业的领军人物,在学生今后的应聘中,可能就是决定人员去留的主考官,能给他们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也会对学生今后的求职有一定的帮助。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与访谈对象建立长期联系,但也要注意把握尺度,避免引起对方反感。

(四)指导教育对象梳理获取信息

(1)归类呈现。访谈结束后,要注重信息的归类呈现,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基础上,可以将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分类。学生在归类整理信息的同时,会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生涯的理解,使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内化。教师也可按照教学的需要,将访谈信息按照职业分类进行整理,以便在日后指导学生了解职场信息时,能够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案例。这些信息更加前沿、具体、形象、生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和课堂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做好访谈后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2)总结分享。指导学生总结自身在访谈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的了解、在访谈中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收获,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可以汇报演讲、座谈、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这种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在信息共享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参与教学、投身教学的主体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教学成果得到巩固强化。

综上,生涯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有效实施,将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就业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使生涯人物访谈成为在校大学生认知与实践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效用。

参考文献:

[1]Super, D .E.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 Frame for

Research[M].New York, Columbia Uniersity,1957.

[2]Super, D. E.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M] .New York, Harper,1957.

[3]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6.

[4]张凤,赵敏.大学生就业与发展实务[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10.

第7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一、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业能力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国内外文献,许多学者都在界定就业能力概念的同时对其就业能力结构维度进行了探讨。国外对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澳大利亚工商协会(ACCI)(2002)认为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进取心等8种能力。Lawrence(2002)认为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等方面。

我国对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贾利军(2007)认为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包括就业人格、社会兼容度、社会化程度、准职业形象等方面。吴芳(2008)认为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包括自我意识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工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认知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责任心等方面。

总结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个体进入并且保持职业的能力和特质,是各行业通用的职业能力。但国内外文献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因子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特别是没有对如何构建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经管类大学毕业生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以期构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模型。

二、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一)就业能力量表的设计

本研究的就业能力测评初始量表主要借鉴了澳大利亚工商协会(ACCI)对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首先,ACCI与本研究中对就业能力的界定基本一致,因为经管类大学生的专业相关性较强,其就业能力更侧重于一种综合能力;其次,ACCI就业能力结构非常全面,综合了各方的观点;最后,ACCI的就业能力结构界定清楚,分析具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框架。此外,本研究量表的具体问题设计还综合考虑了美国培训和发展协会(ASTD)、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吴芳(2008)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就业能力首先分为8个维度,如表1所示。同时对每个维度又具体设计了4个问题来表现其能力,并进行了标记,如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a)的4个具体问题标为a1、a2、a3、a4,其他依次类推。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研究的问卷是基于以上就业能力量表的设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以浙江地方高校毕业的工作时间不到两年的经管类大学毕业生为主。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6份,无效问卷84份,有效回收率83.2%。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

笔者对这416份问卷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因子的旋转方式采用直交旋转即方差最大旋转方式,并将特征值大于1作为因子提取的标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对变量进行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KMO值为0.907,卡方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01,说明其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说明该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为因子,结果提出了5个因子。

其中,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与认知学习能力的8道题目落在了1个因子之内,说明这2个变量可以合并为1个因子,我们将之命名为“学习和自我认知能力”,包括了自信、客观看待自身和外界、善于学习等方面。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8道题目也落在了同一个因子内,说明这2个变量也是可以合并为1个因子的,参考Mitchell(1998)提出的就业能力模型中的社会和人际交往维度,我们将之命名为“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了沟通、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性等能力。

同样,自我管理能力与主动性和责任心也落在了1个因子之内,说明这两个变量也是可以合并为1个因子的,参考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2000)提出的就业能力模型中的个人管理维度,我们将之命名为“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积极的态度与行为、责任感、持续学习、安全工作等能力。不过主动性和责任心中的第f4题落在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因子上,这可能是因为题项设计不准确造成的,因此我们删除此题项。

从整体上讲,提出的学习和自我认知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划组织能力5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70.359%,说明变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四)信度以及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概念模型中涉及变量的测度进行信度检验。整体来说,本研究问卷中各部分的题项都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整体信度为0.931,说明本研究问卷的整体信度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其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了各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学习和自我认知能力与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均显著相关;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均显著相关;自我管理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均显著相关。此外,计划组织能力与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相关。

三、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一系列指标组成,进一步地分析证明,五维度能力模型对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具有较好的解释,通过以上研究,最终确定了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由学习和自我认知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5个维度构成。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有利于高校明确培养方向,切实改善高校教学和就业指导活动,对高校如何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明一些方向,并最终实现大学生、高校和社会三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Tim Lawrence.Teaching and Assessing Employability Skills through Skills USA[J].Quality Congress ASQAnnual Quality Congress Proceedings,2002.

2.Kathleen Cotton.Developing Employability Skills[J].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2001.

3.吴芳.经管类硕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

4.贾利军,管静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息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1).

第8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与方法

近年来,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连创新高,然而受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骤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其中,提升就业能力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其就业能力可以概括地理解为毕业后获得、保留并转换工作机会的能力。

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能力素质。

这表明:当前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与方法上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单纯强调理论知识传授的教育体制,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培养就业能力的核心应在于使其具备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能力素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类教学内容外,还应有针对性地融入培养与发展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以促进就业为目标

受全球经济衰退、我国经济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令人担忧,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颁布了《就业促进法》,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残酷的就业压力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仍日益凸现。

综观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应用型人才仍是市场需求的主流。普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应坚定不移地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根本目标,紧扣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主旋律,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摒弃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禁锢,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不断完善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培养体系。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如果说高校的产品是学生,客户是用人单位,那么作为生产者的高校就有必要仔细研究客户的需求,并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观乃至人才培养观。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对天津市部分高校450名大学生和1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将近7成的大学生不清楚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中,高达68.48%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应聘时最为重要的“砝码”。然而,分别有超过5成和4成的用人单位表示,他们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道德诚信”和“发展潜力”,对“专业水平”表示关注的仅占27.63%。若高校能够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并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策略与方法,将有助于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3.以学生自我认知为前提

网上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目前85.76%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景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不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充分反映了大学生对自我认知的严重匮乏。

自我认知的目的是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自我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人格特质和职业能力;探讨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发展路径;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力;有效发挥学校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促进方面的作用。可以说,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职业指导、进行就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高校应加强自我认知教育,构架起学生自我认知与择业就业相嫁接的有效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特征与择业目标的理想匹配,提升职业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就业成功率的提高。

4.以产学合作为依托

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双方,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应是互相依存、荣辱与共的关系。若高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则将大大节约企业的培训与开发成本,并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业绩收获;若用人单位能够及时地将有关需求提供给高校,并与高校进行资源共享,无疑将提高学校的运营效率,并节约成本、减少投入。然而,目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远远不够,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资源浪费现象突出,供需矛盾始终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笔者认为:若高校与用人单位能同时认识到校企联合、产学合作的重要意义,在培养目标、需求信息、师资互换、软硬环境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广泛的合作,必将培养出与用人单位相应岗位的胜任力要求相匹配的合格毕业生,届时,就业成功率的提高及学生日后的持续就业能力的增强定会水到渠成。

5.以复合型教育体系为载体

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高校应及时转变思路,设计出以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扩展相补充、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呼应、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并举的复合型教育体系。

具体而言,就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除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干知识外,还应增加社会性知识及应用型知识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以外,还可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及兴趣爱好,开展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在重视校内学习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包括顶岗实习、短期实训、参观、座谈等;在强调学生学习、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软性能力,例如: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步骤

步骤一:学生运用人才测评技术全面认识自我

所谓人才测评就是通过多种科学、客观的方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动机等特定素质进行测试与评价,以判定被试者与岗位、组织的匹配程度。各高校可通过购买成熟的人才测评软件,在专职教师或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运用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模拟、评价中心等技术,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解决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中的关键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才测评宜早不宜迟,在大学阶段越早开始,越有利于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科学地安排职业学习阶段的生活。

步骤二:校企联合,深刻剖析职业机会与胜任力要求

近年来,胜任特征模型在管理规范、发展成熟的企业中广受青睐。所谓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胜任特征模型已成为众多企业在人才选聘、评估、晋升及培训与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若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解决就业难的有关问题,高校应注意收集并整理对口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相关的胜任特征模型,并用前瞻性的眼光归纳总结学生的职业机会,然后根据胜任力特征模型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

步骤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能力匹配,并初步选定职业目标

自我认知可谓知己,了解职业机会及胜任力要求可谓知彼,而就业的战役是否能取得最终胜利还要取决于战略的有效性。在这一战役中,最行之有效的战略思想当属人岗匹配,而匹配的标准主要是看任职者与岗位胜任力特征模型的要求是否吻合。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由一名教师担任多名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与目标职位的胜任力要求进行匹配,剔除不切实际的干扰,锁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步骤四:学校构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学生弥补自身能力缺口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学科知识与技能等显性能力,还应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等隐性能力。传统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体系通常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显性能力的培养问题,但却无法承载培养大学生隐性就业能力的重任。

为此,高校应在正常的课程体系之外,根据学生的职业目标与现有能力特征,分方向、分层次地构建立体化的就业能力课外提升体系,从而为学生创造方向明确、针对性强的个性化学习条件,真正将个性化教育落到实处,并使学生在明确未来职业方向、自身能力特点的前提下,切实弥补自己的能力缺口,提升自己未来的人岗匹配度。

第9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

1.1体育认知行为将大学生体育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体育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未必体育行为呈现积极状态。虽然其内心的体育活动的倾向性较强烈,但是容易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显露出的体育行为鲜有内生的动力,更有可能表现为消极的反向发展状态。当然,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有限,表现出的体育行为有内生主动性。但是,大学生个体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活动呈现和个体体育认知理解的水平有比较高的关联性。大学生日常参加的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多为带有主观性的选择和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是有主观意识的。所以,体育教师要认真和积极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增进大学生自主性地参加体育活动和释放主观能动的体育行为。

1.2健康的体育人际交往健康的体育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孔子有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加强和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实践中的人际交往,让其自我帮助、自我剖析,最终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同时,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交流体育信息、获取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应该增强各行为主体间的学习与交往的频率,最终确立具有发展性、融合性、合作性、多元性的运动学习与运动认识方式,融洽行为主体间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间合作、师生间交往。

1.3适应和融入社会能力社会适应主要表现为学生个体通过积极地调整自身的社会实践和行为活动,最终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过程。它与自我生物性的调整,即通过客观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而产生的生物性适应有很大的区别。实现人的社会化,通过自身转变来适应社会生活变化,一步一步地适应社会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必须要能在运动学习实践中更新自身观念、承受挫折、协调人际关系、乐观生活,让自身行为最终被社会认同与接受。持续发展变化的运动实践过程也是向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和运动场合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通过在体育运动学习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社会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能够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角色要与大学生的社会特征相符合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1.4体育实践能力体育实践能力是体育社会化和终身化的基础。尽管大学生经历了多年的体育教育,但是他们的能力突出表现为认识与体育实践的脱节,缺乏实践能力。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是束缚体育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传统的体育教育和教学主要传授技术,缺少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新课标中明确地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做出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所以,高等院校应结合大学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积极地、细致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运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技术与技能。

2培养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措施

2.1加强体育理论学习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探析和深化体育理论学习是培养和提升体育人文素养的关键举措。探究性学习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求是、探索、创新和创造的科学态度,增强其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研究体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隐藏于体育活动现象的本质。大学生要通过掌握和研究体育内部的规律和相互关系,用学习和运用的方式,不断提高自我的体育人文素养。在大学生体育理论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加强指导,大学生要融合文史哲、经社法、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认识和各学科理论联系,最终实现自身的理论积累、充实与提升。在体育活动中运用和总结体育理论知识,在学校体育理论知识中理解体育活动,通过理论实践融合,深刻揭示体育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2.2关注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样式的具有娱乐性质和休闲功能的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行为和文化体育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精神状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休闲已成为社会生活方式。休闲体育突出表现为充满体力情趣、精神活力和感受愉悦心情的体育文化状态,通过充分利用琐碎的闲暇时间,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能够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加深生活内容与活动情趣,循序渐进地丰富自身运动实践活动。通过休闲体育这种方式,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预防生活中的现代文明病,同时提升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丰富生活内容,促进个性发展与特色成长,最终现实社会作用。

2.3培养自我体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主要是运用运动学习的方式实现自我塑造和锻炼,最终达到自我跨越。体育教师需要教育和深化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充满竞争,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和鼓励大学生勇于追求胜利,大胆克服困难和承受失败,能够承受失败经历的人生历程最具实际价值。大学体育教学中应把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搁置在突出位置,运用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支配和调节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行为过程,促进大学生体育发展。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