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健康档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体检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群的护理工作也受到更高程度的关注。护士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以掌握与老年人群沟通中的障碍[1],掌握更多沟通技巧,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本研究通过在健康体检中对老年人群的有效护理沟通手段,以促进此类人群的身心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门诊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50名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包括男性390名、女性260名,年龄在60~80岁阶段,中位数为70岁。在体检前后记录其血压、血糖以及胆固醇等指标,根据诊断确定本组血压超标者有280例、合并血糖超标者有216例以及合并胆固醇超标者252例。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为体检者各自建立一个电子档案,其中有姓名、性别、身高、体重、年龄、联①系电话、家庭地址、吸烟史、饮酒史、有关病史、家族史以及药物治疗等情况。以档案内容为依据,按照统一的体检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在2名主任护师的专业领导下,由具有市级老年病专科护士资格的4名主管护师携带22名护士进行具体内容的实施,其中5名护士通过全国2级心理培训师资格验证。调查人员评价并记录与老年人群的沟通情况、健康体检中各项目的检查结果以及搜查门诊病历等方式收集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将其录入个人档案中。
1.2.2护理沟通的方法 为了使老年人群在健康体检中有一个便捷的途径,调查人员将其进行分组编号1~25,共分成26组,各调查人员按照编号顺序分别负责管理25人;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沟通手段与体检者联系;及时使体检者了解其自身健康状况;用短信及时提示其复查并对相关疾病进行定期随访检查;定期提示慢性患者群关注血压、血糖等相关指标;定期开展有关饮食、生活方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指导以及血压计的相关使用方法、如何自我检测糖尿病及对老年人群心理的护理指导,调查人员应积极热情的指导体检者所重视的问题并完善预防管理。
1.3观察指标 ①血压指标;②空腹血糖及餐后1h后的血糖 指标;③总胆固醇指标
2结果
老年人群在健康体检中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降低血压、血糖及胆固醇指数。
3讨论
3.1健康体检中通过护理沟通可以降低老年人群的相关阳性指标[2]。目前,大多数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硬化、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于疾病的忽视及相关医学知识的使老年人的健康危险因素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严重者危及生命。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给每位体检者建立体检档案,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为其发放健康手册;同时,加大力度开展有关健康教育讲座,使患者重视自身健康。研究结果表明,护患沟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从而降低老年人群的相关阳性指标以促进机体健康。
3.2护理沟通可以改善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 沟通是某种含义及其信息被正确的理解和表达。其目的是在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影响他人对某事物的认识及其相关行为[3]。在体检中与老年人群的沟通技巧日益受到体检工作者的关注。此次调查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沟通技巧:工作者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倾听老年人群的需要,以提高老年人群对健康的认识;在沟通中要亲切有礼貌与其交谈,使其充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护理沟通可以使老年人群更加乐观面对疾病,改善生活方式来提高健康指数。
参考文献:
[1]张雪梅.护士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J].医药杂志,2002.23(2).
一、组织领导
成立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镇卫生院成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技术小组,全面参与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体检。
二、工作目标
从年起,全面启动我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通过开展健康体检,掌握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的主要危险因素,逐步为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三、工作内容
㈠体检对象
年满60岁及以上居民(含居住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工作。
㈡健康体检项目及流程
1、根据省厅制定的60岁以上老年人基本健康体检项目为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血糖检测、心电图等。
2、宣传发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老年居民了解健康体检的惠民政策,积极主动参与。
3、登记与靠知。由镇卫生院会同各村场对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进行登记造册,并发放《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检查通知单》和《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检查表》,凭通知单、身份证(户口本)和填好基本内容的健康检查表,按规定时间到村卫生室进行健康检查。可由各村卫生室负责登记和发放相关表格,填写基本信息栏及相关内容,完成体检前期准备工作。
4、各村场要积极配合卫生院准备好体检现场,及时通知所有对象,做到一个不漏。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社区卫生工作方针,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保障居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建立起有效的服务机制,推动全区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查体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范围之内的65岁以上社区居民(含65岁)。
三、查体时间及周期
自年开始实施,每年为一个查体周期,于每年10月底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规定时间段内自行确定。
四、查体项目
一般检查: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
体格检查: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肌肉关节等;
化验检查:血糖、血脂(血糖中空腹血糖1项,血脂中甘油三酯、胆固醇2项);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透;B超(肝、胆);
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五、查体方式
老年人查体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划片范围,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实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管理的居民,由该中心负责查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居民,原则上,由其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查体,站负责组织、并留存查体档案。具体方式由各中心、站相互沟通协调确定。为方便居民,查体实行“一站式”服务,查体机构须将老年人健康查体表存入居民纸质健康档案,各种化验检查、辅助检查报告单需粘贴在查体表背面入档。查体现场记录表报区卫生局。
六、经费保障
老年人健康查体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按5:5负担。市区两级财政年终根据实际查体人数,单独结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管理居民的查体补助全部拨付该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居民的查体补助,由实施查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该站按4:1比例分配。各机构具体补助数额由区卫生局、财政局核算、确认,并将老年人查体补助汇总表报市卫生局、财政局。
七、有关要求
1.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老年人查体工作,迅速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中心、站要建立相互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查体工作顺利进行。
2.各中心、站要精心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安排专人负责,包括为查体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等便利服务,确保查体成效。
1.1未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而造成药物使用方法不当,如缓释片控释片掰开服用,不能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及某些特殊剂型。
1.2不按医嘱服药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少服、漏服或者重复服药。还有的老年人自认为久病成医,自己凭感觉停用药物或是增减药物剂量。
1.3药名混淆或是使用复方制剂造成重复用药
1.4老年人对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不能鉴别药物不良反应;用药监测情况差,慢性病长期用药的未能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检测。
2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做好老年人用药指导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明确规定,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内容是: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药学服务,作为老年人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加入到老年人健康管理中来。
2.1老年人安全用药原则
2.1.1明确诊断,选择合理药物及用法用量。
2.1.2用药品种宜少不宜多,尽可能少用复方制剂。
2.1.3剂量宜小不宜大,根据病情缓慢增加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为度,避免大剂量用药。
2.1.4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重视配伍禁忌。
2.2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
2.2.1简化治疗方案尽量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老年人吞咽功能不太好,尽可能选择冲剂、口服溶液等剂型。急性期有注射、舌下含服、雾化吸入等途径,一般疾病或疾病的恢复期则以口服为主。
2.2.2确定优先治疗原则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针对主要症状、急性症状优先治疗。
2.2.3加强健康宣教对老年患者及家属,应当多做科普医药知识宣传,特别注意告知老年人最忌滥用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泻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等。
2.2.4建立用药档案详细了解老年人用药情况,建立药历,详细记录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定期上门随访,做好用药监测记录。发放药师便民服务卡,方便患者有疑问及时联系。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人用药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而老年人又往往患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情况多见,诸多因素决定老年人药学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绩效评价报告
为全面评价**人民医院2019年第X季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促进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人民医院根据《**2019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绩效评价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于10月13日对**镇中心卫生院、**第二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现场评价。现将评价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时限
2019年1月1日----9月30日
(二)评价内容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包括制度建设、分工协作、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人员培训、项目宣传、问题整改、项目数据报送与分析、绩效评价工作落实等)、资金管理、项目执行、项目实施效果、附加指标(省增补项目)。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团队建设、签约流程公示、家庭医生工作室及健康驿站建设、需求调查和分层服务、“七个一”落实情况等)、签约数量、签约质量、签约服务激励与考评等。
(三)评价形式
查阅资料和现场核查、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现场核查的方式进行评价。
(四)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包括**镇中心卫生院、**第二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3家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乡镇卫生院。
(五)抽取样本(具体情况见表1)
表1:2019年第三季度**人民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家庭医生签约绩效评价各类项目抽档统计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项目类别
抽取档案分数
居民健康档案
39份
0-6岁儿童健康档案
30份
孕产妇档案
30份
老年人健康档案
43份
高血压健康档案
30份
糖尿病健康档案
30份
严重精神障碍健康档案
15份
结核病患者
12份
家庭医生签约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档案
30份
**人民医院抽档总合计
259份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管理
在**卫健局和**人民医院领导的积极带领和业务指导下,各基层医疗机构均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职责分工明确,并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开拓进取,做到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流程的工作局面,健全了办公设备齐全的镇、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做好了扎实的基础。各基层医疗机构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上级评价中存在问题,认真自查自纠,逐步整改。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将此次绩效评价中组织管理情况通报如下:具体情况见表2。
表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得分统计表
考核对象名称
1.组织管理(13分)
制度建设
分工协作
人员培训
项目宣传
数据管理
绩效考核
得分(13分)
(1分)
(4分)
(1.5分)
(1分)
(0.5分)
(5分)
**镇中心卫生院
1.00
1.90
1.50
1.00
0.50
2.80
8.70
**第二卫生院
1.00
1.50
1.50
1.00
0.50
3.10
8.60
**镇中心卫生院
1.00
2.50
1.50
0.90
0.40
4.40
10.70
存在问题:
1、制度建设方面:被评价的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有3家制度建设存在问题,主要为3家机构项目实施方案不符合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
表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制度建设)问题列表
序号
基层医疗机构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符合要求
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制度符合要求
1
**镇中心卫生院
不符合要求
2
**第二卫生院
不符合要求
3
**镇中心卫生院
不符合要求
4
存在问题总合计
3家机构
2、分工协作方面:被评价的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有**镇中心卫生院无内部人员分工文件和乡村医生分工文,3家机构督导考核中发现问题未整改到位**镇中心卫生院4项、**第二卫生院3项、**镇中心卫生院3项。
3、人员培训:被评价的3家机构中**镇中心卫生院培训项目未完全覆盖所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情况见附表4
表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人员培训)问题列表
基层医疗机构
考试人数
得分
培训存在问题
**镇中心卫生院
5人
312分
培训项目未完全覆盖所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第二卫生院
5人
353分
无
**镇中心卫生院
5人
268分
无
5、项目宣传方面:被评价的3家机构中**镇中心卫生院未通过多渠道播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片。
6、数据管理:被评价的机构中**镇中心卫生院存在电子建档数误差。
7、绩效评价工作落实方面:**镇中心卫生院、**第二卫生院成本测算方案不符合要求;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评价的过程资料内容不完整。3家机构均无评价报告;评价结果应用无评价结果公示、无财务凭证;应用方式扣减/奖励资金与绩效考核方案不符。
(二)资金管理
1、基本情况:
辖区内服务人口14.7265万人,本次考核共抽取了全部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区卫计局拨付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514.76万元,人均到位34.95元,资金到位率58.26%。前三季度,3家机构实际支出项目资金568.13万元,资金使用率11.37%。本次考核共计抽取凭证90笔,抽查资金457.30万元,未发现违规使用项目资金行为。3家机构按照人均16.35元的标准应落实乡医补助资金240.78万元,实际到位151.83万元,人均10.31元。
2、发现的主要问题
(1)村卫生室补偿不到位。3家机构乡医补偿资金未达到人均16.35元的补助标准。
(2)家机构资金预算执行率未达到100%。
(3)成本测算方案补助标准与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一致,成本测算方案形同虚设。
(4)部分机构出入库管理不规范,存在以购代支现象。
3、建议
(1)建议各卫生院充分理解、领会国家乡医补偿的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将乡医补助资金落实到乡医手中。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乡医补助资金应按照人均16.35元及时足额落实到乡医手中。
(2)加强财会人员培训。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使用培训班,认真学习资金支出的标准和范围,规范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算机制和机构内部沟通协调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与任务执行进度保持一致。
(三)项目执行
1、居民健康档案
(1)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辖区服务人口147265人,截止2019年9月30日核查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9229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4.17%。
(2)档案复核升级情况:辖区截止评价当天完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重档率为0.26%。共抽取居民健康档案30份,失访档案0份,不失访档案30份,真实档案30份,不真实档案0份,真实中合格档案23份,不合格档案7份。
存在问题:
(1)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镇中心卫生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67.71%,未达75%的指标要求。
(2)电子健康档案重档清理完成率
被评价的3家基层医疗机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重档清理完成率均达到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5
表5 基层医疗机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重档率统计表
序号
基层医疗机构
重档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0.00 %
2
**第二卫生院
0.50 %
3
**镇中心卫生院
0.27 %
(3)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抽样情况
被评价的3家基层医疗机构抽取档案中失访档案9份,原因为主要是不了解情况、关机、停机、空号、错号;不合格档案7份,原因3份为不知血型,3份家族史不符,1份过敏史、既往史不符。具体情况见附表6
表6 基层医疗机构居民健康档案抽样统计表
序号
基层医疗机构
抽查档案总数
抽查不失访档案数
真实档案总数
真实合格档案总数
真实不合格档案总数
不真实档案总数
1
**镇中心卫生院
12
10
10
9
1
2
**第二卫生院
13
10
10
7
3
3
**镇中心卫生院
14
10
10
7
3
合计
39
30
30
23
7
2、健康教育
各单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载体作用,大力营造健康教育氛围,按要求设置了专职科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健康处方,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举办健康讲座和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普及了健康知识,提高了居民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
存在问题:**镇中心卫生院第5期健康教育讲座人群不符,第9期健康教育讲座无讲座内容。**第二卫生院播放影音资料播放人员签字不规范。**镇中心卫生院第9期健康教育讲座通知不符合标准。
3、预防接种
应建立预防接种证848人,实际建立611人,接种率72.05%,未达到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某种疫苗接种率96.97%,达到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7
表7 预防接种统计表
机构名称
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
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
建证率
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
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
某种疫苗接种率
**镇中心卫生院
236
285
82.81%
486
497
97.79%
**第二卫生院
180
337
53.41%
453
472
95.97%
**镇中心卫生院
195
226
86.28%
468
482
97.10%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估算2019年1月-9月活产数1214人,实际接受过1次及以上新生儿访视人数642人,新生儿访视率52.88%,未达8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估算辖区0-6岁儿童10656人,实际健康管理9263人,儿童健康管理率为86.93%,达8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共抽取档案30份,失访档案0份,不失访档案30份,不失访中真实档案30份,不真实档案0份。
估算辖区0-36月儿童4936人,按照规范要求接受中医药健康指导儿童2957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59.91%,达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存在问题:
(1)新生儿访视率
3家基层医疗机构均未达到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8
表8 0-6岁儿童新生儿访视率统计表
序号
基层医疗机构
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
年度辖区内活产数数
新生儿访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288
478
60.25%
2
**第二卫生院
181
371
48.79%
3
**镇中心卫生院
173
365
47.40%
合计
642
1214
52.88%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
3家被评价机构中**镇中心卫生院儿童健康管理率未达8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9
表9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统计表
序号
基层医疗机构
辖区内实际管理0-6岁儿童数
辖区内应管理0-6岁儿童总数
儿童健康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3593
4369
79.04%
2
**第二卫生院
2745
3150
87.14%
3
**镇中心卫生院
2925
3137
93.24%
合计
9263
10656
86.93%
(3)0-6岁儿童档案真实性核查:
3家被评价机构中无不真实档案出现。但**镇中心卫生院儿童健康管理报表数据复核误差为17.06%。
(4)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
3家被评价机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均达到45%的指标体系要求。具体见附表10
表10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
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个月儿童数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1974
900
45.59%
2
**第二卫生院
1475
1181
80.07%
3
**镇中心卫生院
1487
876
58.91%
合计
4936
2957
59.91%
5、孕产妇健康管理
辖区估算2019年1月-9月活产数1214人,孕13周前实际建册621人,早孕建册率51.15%,未达8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产后访视621人,产后访视率51.15%,未达8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辖区共抽取档案30份,其中不失访档案30份,早孕建册真实性核查中,不失访中真实档案29份,产后访视真实性核查,0份不真实档案。
存在问题:
(1)早孕建册率:被评价的3家机构均未达到指标要求。具体见附表11
表11 早孕建册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
该地该时间段内13周内建册人数
早孕建册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478
276
57.74%
2
**第二卫生院
371
178
47.98%
3
**镇中心卫生院
365
167
45.75%
合计
1214
621
51.15%
(2)产后访视率:被评价的3家机构中均未达到指标要求。具体见附表12
表12 产后访视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
该地该时间段内产后访视人数
产后访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478
276
57.74%
2
**第二卫生院
371
178
47.98%
3
**镇中心卫生院
365
167
45.75%
合计
1214
621
51.15%
(3)孕产妇档案真实性核查:3家被评价机构中抽查产后档案均为真实。具体见附表13
表13 孕产妇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不真实和失访档案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抽查产后访视档案总数
不失访档案份数
不失访中不真实份数
不失访中真实份数
1
**镇中心卫生院
10
10
10
2
**第二卫生院
10
10
10
3
**镇中心卫生院
10
10
10
合计
10
10
10
6、老年人健康管理
辖区估算65岁及以上老年人22150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4.36%,未达到69%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辖区实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11286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50.95%,达到4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共抽取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43份,失访13份,真实档案30份,真实中规范27份,不规范档案3份,健康体检表完整率90%。
共抽取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记录表30份,记录表完整30份,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服务记录表完整率100%。
存在问题:
(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被评价的3家机构均未达到指标要求。其中**第二卫生院最低为50.62%。具体情况见附表14
表14 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现场核实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
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
抽样总份数
不失访份数
不规范份数
规范份数
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校正系数%)
现场核实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5808
8714
11
10
10
100.00%
66.65%
2
**第二卫生院
3426
6768
10
10
10
100.00%
50.62%
3
**镇中心卫生院
2807
6668
22
10
3
7
70.00%
42.10%
合计
12041
22150
43
30
3
27
90.00%
54.36%
(2)老年人健康管理复核误差率:
被评价的3家机构中**镇中心卫生院老年人健康管理复核误差率大于2%,未达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15
表15 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复核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报送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
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
机构报表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校正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复核误差(%)
1
**镇中心卫生院
5738
8714
65.85%
66.65%
0.80%
2
**第二卫生院
3426
6768
50.62%
50.62%
0.00%
3
**镇中心卫生院
4010
6668
60.14%
42.10%
18.04%
合计
13174
22150
59.48%
54.36%
5.12%
(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辖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均达45%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情况见附表16。
表16 机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
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4280
8714
49.12%
2
**第二卫生院
2971
6768
43.90%
3
**镇中心卫生院
4035
6668
60.51%
合计
11286
22150
50.95%
(4)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
3家机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均达9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17
表17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年度内按照规范要求获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并填写完整记录表人数
已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10
10
100.00%
2
**第二卫生院
10
10
100.00%
3
**镇中心卫生院
10
10
100.00%
合计
30
30
100.00%
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辖区估算高血压患者29690人,实际管理11907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40.10%,达4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18
表18 机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
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数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4617
11681
40.03%
2
**第二卫生院
3700
9071
40.79%
3
**镇中心卫生院
3590
8938
40.17%
合计
11907
29690
40.10%
共抽取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30份进行规范性核查,其中规范20份,不规范10份,规范管理率66.67%,达6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存在问题:
(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3家被评价机构中**镇中心卫生院未达6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19。3家机构抽取档案不规范原因主要为:健康评价错误、未达到规范要求随访频无随访记录、随访表空项、漏项及错项大于2项及以上、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未填写、危险因素控制不正确、连续两次血压控制不满意未建议转诊、规律服药控制不满意未建议调整用药等。具体情况见各单位问题列表。
表19 机构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抽样总份数
规范份数
不规范份数
抽查的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10
9
1
90.00%
2
**第二卫生院
10
6
4
60.00%
3
**镇中心卫生院
10
5
5
50.00%
合计
30
20
10
66.67%
(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复核误差率:
3家被评价机构高血压规范管理复核误差率均大于5%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20。
表20 机构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复核误差率未达指标要求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抽查的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自报高血压规范管理率
复核误差(%)
1
**镇中心卫生院
90.00%
60.47%
29.53%
2
**第二卫生院
60.00%
70.26%
10.26%
3
**镇中心卫生院
50.00%
60.00%
10.00%
8、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辖区估算糖尿病患者11428人,实际管理4309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37.71%,达到3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21
表21 机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年内已管理糖尿病人数
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数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1785
4496
39.70%
2
**第二卫生院
1296
3492
37.11%
3
**镇中心卫生院
1228
3440
35.70%
合计
4309
11428
37.71%
共抽取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30份进行规范性核查,其中规范23份,不规范7份,规范管理率77%,达6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存在问题:
(1)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复核误差率:
3家被评价机构糖尿病规范管理复核误差率均大于5%指标体系要求,其中**第二卫生院最高为24.34%,具体情况见附表22。
表22 机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复核误差率未达指标要求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抽查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自报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复核误差(%)
1
**镇中心卫生院
70%
39.59%
9.44%
2
**第二卫生院
90%
37.11%
24.34%
3
**镇中心卫生院
70%
35.18%
9.90%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系统患者数623人,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599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为96.15%,未达100%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共抽取15份档案进行规范性核查,其中规范管理15份,未规范管理0份,规范管理率100%,达75%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存在问题:
(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被评价的3家机构中**镇中心卫生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未达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23
表23 机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
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系统患者数(4‰)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263
263
100.00%
2
**第二卫生院
183
183
100.00%
3
**镇中心卫生院
153
177
86.44%
合计
599
623
96.15%
(2)国网系统管理患者数和基本公共卫生网在管患者数一致性
被评价的3家机构中仅**镇中心卫生院存在国网系统管理患者数和基本公共卫生网在管患者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具体情况见附表24
表24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两网不一致机构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国网系统管理患者数
公卫网在管患者数
1
**镇中心卫生院
177
153
10、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
核查被评价机构2019年1月至9月传染病报告记录和相应门诊日志,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
(2)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
被评价3家机构均达到100%的绩效评价指标要求。
(3)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理
被评价3家机构均能提供传染病疫情处理相关资料。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被评价3家机构均能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相关资料,并报告及时。
1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3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建立健全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制度和服务流程,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并按服务规范及时登记、上报各类信息。具体存在问题见附表25、26。
表25 机构卫生计生监督协管评价成绩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得分(1分)
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
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
报告率(%)
得分(1分)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总分2分)
1
**镇中心卫生院
0.9
5
5
100.00%
1
1.90
2
**第二卫生院
1
16
16
100.00%
1
2.00
3
**镇中心卫生院
1
21
21
100.00%
1
2.00
表26 机构卫生计生监督协管评价问题列表
序号
机构名称
存在问题
1
**镇中心卫生院
第三季度照片无日期、计划生育巡查内容不具体。
2
**第二卫生院
无
3
**镇中心卫生院
无
12、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考核操作表记录有问题需进一步核实)
3家机构辖区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机构得肺结核患者人数32人,基层医疗机构已管理的肺结核人数32人,肺结核患者管理率100%,达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抽取档案12份,4份不真实。
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得肺结核患者人数12人,按要求规则服药得肺结核患者人数9人,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75%。
存在问题:
(1)已管理肺结核患者档案情况
被评价3家机构中2家机构抽取档案中存在不真实档案。具体情况见附表27
表27 基层医疗机构肺结核患者抽取不合格档案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抽查档案总数
真实档案数
合格档案数
1
**镇中心卫生院
5
2
2
2
**第二卫生院
7
7
7
3
**镇中心卫生院
5
3
3
(2)已完成治疗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情况
被评价3家机构中**中心卫生院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未达90%评价指标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28
表28 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统计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按要求规则服药得肺结核患者人数
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得肺结核患者人数
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
抽查档案总数
合格档案数
不合格档案数
1
**镇中心卫生院
1
4
25%
4
1
3
2
**第二卫生院
3
3
100%
3
3
3
**镇中心卫生院
5
5
100%
5
5
合计
9
12
75%
12
4
8
艾滋病患者健康管理:3家机构乡医及内部人员培训资料不完善。**中心卫生院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具体情况见附表29
表29 艾滋病培训、宣传未达指标要求机构
序号
机构名称
培训得分(0.5分)
宣传教育(0.5分)
艾滋病患者管理得分(1分)
1
**镇中心卫生院
0.50
0.50
1.00
2
**第二卫生院
0.75
1.00
1.75
3
**镇中心卫生院
0.50
1.00
1.50
13、省级地方开展项目
15-49岁妇女系统管理:辖区15-49岁妇女33198 人,接受妇女保健咨询与健康指导9043人,15-49岁妇女系统管理率27.24%,未达到3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0
表30 15-49岁妇女系统管理率
序号
机构名称
辖区内常住15-49岁妇女人数
接受妇女保健咨询与健康指导人数
辖区常住15-49岁妇女系统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10864
3260
30.01%
2
**第二卫生院
11250
2458
21.85%
3
**镇中心卫生院
11084
3325
30.00%
合计
33198
9043
27.24%
冠心病患者系统管理:辖区冠心病患者3535人,接受冠心病健康指导1290人,冠心病系统管理率36.49%,达到3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1
表31 冠心病系统管理率
序号
机构名称
辖区内冠心病患者总数
接受冠心病健康指导人数
冠心病患者系统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1390
646
46.47%
2
**第二卫生院
1080
323
29.91%
3
**镇中心卫生院
1065
321
30.14%
合计
3535
1290
36.49%
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辖区脑卒中患者2650 人,接受脑卒中健康指导1290人,脑卒中系统管理率37.66%,达到3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2
表32 脑卒中系统管理率
序号
机构名称
辖区内脑卒中患者总数
接受脑卒中健康指导人数
脑卒中患者系统管理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1042
496
47.60%
2
**第二卫生院
810
259
31.98%
3
**镇中心卫生院
798
243
30.45%
合计
2650
998
37.66%
残疾人康复指导:辖区残疾人9278人,接受残疾人健康康复指导与训练2549人,残疾人康复指导率27.43%,未达到30%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3
表33 残疾人系统管理率
序号
机构名称
辖区内残疾人数
残疾人接受康复指导与训练的人数
残疾人康复指导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3650
1042
28.55%
2
**第二卫生院
2835
727
25.64%
3
**镇中心卫生院
2793
780
27.93%
合计
9278
2549
27.47%
(四)项目效果
1、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每机构随机抽取10份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动态性核查,共抽取档案30份,其中有动态记录的21份,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70%,达到60%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第二卫生院档案动态使用率40%,未达60%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4
表34 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
序号
机构名称
具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
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7
70.00%
2
**第二卫生院
4
40.00%
3
**镇中心卫生院
10
100.00%
合计
21
70.00%
2、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
辖区共抽取档案15份进行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真实性核查,现场测量达标5份,辖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33.33%,未达到4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3家机构血压控制达标一致率均未达70%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5
表35 血压控制率及一致率未达指标要求的机构
序号
机构名称
高血压患者控制稳定数
不真实数
高血压患者控制率
血压控制达标一致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2
40.00%
40.00%
2
**第二卫生院
2
40.00%
60.00%
3
**镇中心卫生院
1
20.00%
20.00%
合计
5
33.33%
40.00%
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
辖区共抽取档案15份进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和真实性核查,现场测量达标5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33.33%,未达到35%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3家机构血糖控制达标一致率均未达到70%的指标体系要求。具体情况见附表36
表36 血糖控制率及一致率未达指标要求的机构
序号
机构名称
糖尿病患者控制稳定数
不真实数
糖尿病患者控制率
血糖控制达标一致率
1
**镇中心卫生院
2
40.00%
40.00%
2
**第二卫生院
3
60.00%
60.00%
3
**镇中心卫生院
0.00%
40.00%
合计
5
33.33%
46.67%
4.居民知晓率调查。各个机构抽取居民健康档案5人、孕产妇5人、0-6岁儿童家长5人、老年人5人、高血压5人、糖尿病5人进行知晓率调查,知晓率为94.33%。
5.居民综合满意度调查。各个机构抽取居民健康档案5人、孕产妇5人、0-6岁儿童家长5人、老年人5人、高血压5人、糖尿病5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率98.78%。
(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组织管理。3家医疗机构均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各项制度、流程进行上墙公示。设置家庭医生工作室,并安排全科医师定期坐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序开展。同时对辖区内的特殊人群、重点人群进行优先签约,做实签约服务内容,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具体情况见附表37。
2、存在问题:
(1)团队建设:**镇中心卫生院、**第二卫生院机构团队组建数量不符合要求。**镇中心卫生院无典型家医团队相关资料。
(2)需求调查和分层服务:XXX中心卫生院无需求调查相关资料。
(3)“七个一”落实情况:3家机构“七个一”均为完全落实。
(4)签约数量:XX第二卫生院残疾人签约、老年人签约均不达指标体系要求。XXX镇中心卫生院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签约不打指标体系要求。
(5)签约质量:3家机构中均存在未履约情况。签约人群知晓率低。
表37: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得分情况
机构名称
组织管理(4分)
签约数量(1分)
签约质量(4分)
效果评价(1分)
得分(10分)
XXX中心卫生院
3.3
1
2.40
1.00
7.70
XX第二卫生院
3.7
0.77
3.00
1.00
8.47
XX屯镇中心卫生院
3.6
0.97
3.80
1.00
9.37
[关键词]社区养老;智能养老;公共智能养老服务平台
[DOI]10.13939/ki.zgsc.2017.02.142
1 社区公共智能养老服务平台构成
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是远程控制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一方面优先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关注的基本及重要的需求,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质量;另一方面要整合社区、社会、企业及政府资源,充分发挥各类角色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1.1 社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
我国医改提出要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诊”,其中“基层首诊”是关键。社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通过对老年人日常指标监测数据的分析预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数据采集问题。社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周边医院或健康机构的合作,为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跟踪档案,包括老年人过往病史、居住地址、身体状况相关数据等内容。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发病风险将老年人分为若干等级,根据需要,对风险等级较高的老年人应增加日常检测的频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身体相关健康指标数据的采集、分析,从而及时预警老年人身体出现的不适状况,提早发现、及时治疗,并随时记录进入健康档案。监测的结果将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处理分析,如果监测数据正常,将通过短信等形式告知老年人日常监测结果并发送医疗常识和医药健康知识。如果监测数据出现持续异常,将发送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老年人的子女或主要亲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结合老年人过往病史给出初诊意见发给老年人及其子女亲属,建议进行预约确诊。老年人可以进行网上预约挂号以及预约上门定时检查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
社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的功能:一是日常生理指标监测:通过佩戴式设备或者社区固定式监测仪器对老年人的血压、血糖、血脂、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录取;二是健康档案:存储老人详细的身体健康信息,包括基本健康状况、各项生理参数、生活质量情况、反馈信息;三是健康评估:融合分析多项生理参数,与历史数据做纵向比较,客观实时地评估当前身体状况;四是健康咨询诊断:老年人及家属、护理人员均可通过拨打协作机构的服务电话,咨询相关健康问题。医院在接收到老人数据后,对其中的预警数据给出及时的处理;五是健康指导:基于对老人健康档案的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内容包括营养配餐、运动方式、睡眠改善和用药指导等方面;六是健康大数据:整个地区的老年人数据汇总至数据平台进行分析,生成地区疾病图谱等,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数据基础。
1.2 社区智能居家服务系统
通过智能化服务终端发出申请,直接接通服务信息平台的人工服务或者网络自主下单,由社区智能居家服务系统根据老年人的要求以及加盟企业预留的信息,经过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过往服务历史偏好以及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和综合评分进行智能化匹配,选择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人员或者商品进行服务。系统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人员的服务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由老年人对员工的服务进行评价,评价信息直接由老年人或员工的智能终端进行传输。避免了人为的修改,监督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质量,通过对服务过程的监测也就减少了员工与老年人之间的纠纷。
社区智能居家服务系统能够通过服务跟踪和评价对市场上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进行排名,进而在下一次的派单过程中实现优先撮合匹配,鼓励服务提供商服务质量,也为居家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实时提供数据支持。老年人过往使用服务的类型、使用频率、要求偏好数据、使用要求也将录入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最恰当的服务供应。
社^智能居家服务系统为老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居家服务。
一是商品购买服务。通过手机App对纸质商品目录的产品条码进行扫描,社区智能居家服务系统通过对线上线下商品供应商进行比价,自动选择推荐商家及汇报价格,一键下单,物流配送上门,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购物。
二是主动关怀提醒服务。通过有声短信进行发送,方便老人收听。例如:生日关怀(系统根据老人生日时间按照系统设置自动给老人发送生日问候和给子女发送生日提醒)、用药提醒、天气预报、保健知识、政府政策、集体活动等,充分地体现了社会及子女对老人的关怀和爱护。智能提醒子女在老年人的重要日子送上关怀问候,或者定期提醒子女电话问候老年人。
三是心理咨询服务。老年人从工作到退休,从健壮到衰老,在身体转变的同时心理很容易出现偏差,如不及时调整心理,再经过外界事物的刺激容易诱发老年人的精神疾病。智能化养老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网上心理交流平台、定期心理疏导服务,帮助老年人调整心理状态。
四是老年人互相交流服务。在智能化养老服务系统的终端界面设置老年人交流群,并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为老年人推荐有相同爱好的人员,与志同道合之人一同切磋、交流经验和学习心得。相同爱好的老年人超过一定数量,可组织成立老年人社团,设置专门的页面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社区进行集体活动。
五是老年人学习服务。通过在智能手机或智能电视终端界面开设课程,与本地各老年大学和老年学习网合作,建立老年人远程大学。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进行设置。在学习结束后,也应对老年人进行定期调查评估,反馈学习成果,以便对日后课程设计做出改进。
六是家庭照片推送服务。系统自动从老人子女或家人的社交账号中选择推送照片至老人的手机端,让老年人能了解他们的动态。
1.3 社区智能出行服务系统
滴滴打车的《2016年老人出行习惯调查报告》显示,50~70岁老人更容易觉得面临出行难问题,在他们看来,频繁换乘、大量步行和扬招打不到车,是出行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有近两成被调查老人在遇到出行难题时会放弃出行。公交车是老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老年人出行主要遇到的问题包括去哪里、怎么去和以什么方式去的问题,通过社区智能出行服务系统一方面提供各类活动信息和场所信息,提供和拓宽老年人的出行选择;另一方面通过该系统能够合理安排老年人出行时间、线路规划和出行方式。
社区智能出行服务系统建立需要政府、交通运营企业及个人三方联动。政府设立社区内连接休闲活动场地、地标场所、社区服务中心的专门巴士循环线路,公交运营企业为每辆巴士安装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实现位置监控、视频监控、智能调度本地录像储存、3G网络视频传输、射频卡数据采集和传输、车辆运行信息采集和传输、GPS自动报站和位置提醒。同时在社区内建立一定数量的出行电子板,即使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刷身份证在出行电子板自己的位置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社区智能出行服务系统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
一是社区活动及定制活动推荐。老年人主要活动范围仍主要集中在所居住的社区之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社区内活动获知较少导致参与度较低。同时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通过定制活动通知,当有相关活动在本地市内举办时主动推动信息。
二是线路规划。通过语音等方式在智能终端设定好出发点和目的地,由系统自动选择合理出行路线。与百度或高德等地图合作开发导航系统,建立一键回家模式,通过语音规划路线,还可以让儿女随时获取老人的实时轨迹,给父母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出行时间。针对采用公交出行方式的老年人,社区内公交巴士均安装智能车载终端设备,智能出行服务系统会采集各个巴士的定位信息,结合行驶的路线及当前路况信息,预计到站时间,将预计到站时间表实时更新并显示在智能终端。智能系统可以根据预计到站时间、老年人的出发点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建议出行时间。
四是智能打车。通过一键呼叫人工服务或社区智能出行服务终端输入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到达地点、用车要求、联系电话等信息,接入打车软件或出租车平台,提前联系用车。或者利用出行电子板输入到达地点,接入打车软件或出租车平系用车。
五是智能顺风车。老年人通过社区智能出行服务系统或者路边出行电子板自己的目的地,社区安装有该系统客户端的有车志愿者将能够实时看到的信息,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安排选择是否搭乘老人到达目的地。
六是智能支付。可以使用多种移动支付方式或者由他人代付等方式进行智能支付。
七是公交数据分析。通过对老年人在公交车上打卡的次数分析,找出老年人乘车出行的特点、出行比较集中的时段,为老年乘客出行提供参考。
1.4 社区智能安防服务系统
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永远是在第一位,但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在记忆力、专注力和感知力方面不可避免会有衰退,身体其他各项生理机能也是如此。容易出现忘关煤气、门窗、外出走失等情况或者在家中摔倒昏厥等事故发生,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社区智能安防服务系统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家庭内部设施和老年人行动的感知识别,使用空间定位技术对老年人的位置实时记录,通过智能化分析得出结果,利用网络化互联将信息及分析结果发送至指定接收端与接收人。
社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建立一方面需要老年人家庭做好家居的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参与,当警报发出的时候,老年人的邻居或者老年人身边的人需要参与核实或者实施救助。
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包括:
一是智能门禁。使用智能门锁防止老年人忘记带钥匙或忘记锁门,通过人脸识别、刷智能卡或者智能手机开门,或者门未关闭也会报警提示。
二是微波防盗。在家庭中安装微波探测器或视频监视器,当老年人不在家,微波探测器检测或监视器到房间有人走动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及发出警报声并通知老人。
三是水电煤监测。家中配置煤气泄漏探测器和机械手,当煤气泄漏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自动关系煤气阀。安装电动水阀和更换智能插座,当老年人离家超过10分钟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老年人家中未关闭的水、电、煤气,可设置自动关闭或手动关闭。
四是物品防丢失。在重要的物品上粘贴电子防丢贴片,在10米的距离内按下手机App上的按钮,电子防丢贴片会发出声音。电子防丢贴片也可以实现对手机的反向搜索。
五是音频记录系统。在室内非私密区域(如客厅、阳台)安装360度旋转摄像头,老年人子女在紧急时刻调看室内画面。
六是摔倒报警。老年人独自在家中摔倒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通过安装带有微波侦测功能的智能插座或者老年人佩戴设备,在检测到老年人长时间没有活动轨迹或倒地时,系统将会自动报警,联系老年人及其子女。穿戴设备反馈信息至平台,平台计算后发送指令到其附近的邻里互助个人,实现邻里互助的智能化。
七是外出定位。通过手机App或者佩戴设备,系统可以快速定位老年人所在位置,防止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走失。如果老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一键紧急求救,系统会自动上报服务中心、家属。
八是周界报警。老年人活动区域一般相对集中,可以选择设定活动边界,超过活动边界,系统将会预警并提示。
九是急救二维码。系统将为每个老年人生成一个急救二维码,当老年人在外晕倒或者需要救助的时候,社区内的成员只要扫描该二维码就能了解其主要联系人,医务工作者通过专门的终端或App扫描,就能马上了解该老年人的过往病史、过敏史、基本个人情况、过往的日常监测数据。
2 社区公共智能养老服务平台与社区组织、个人及设施的融合
社区各类养老设施部分由于距离较远常存在利用率不高或处于闲置状态,部分设施则由于人手不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通过智能出行系统能够大大提高老年人出行便利性,拓宽出行半径,增加社区内各类设施的使用率。利用智能安防系统能对活动设施进行远程的监控和对区域内活动的老年人进行监测,有利于提高社区设施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社区组织可以通过智能居家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活动信息和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未来系统更能通过认知学习技术识别哪些老年人需要哪些社区服务。
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设有健康小屋,老年人可以日常到健康小屋测量身体各项基础指标,依靠智能医疗服务系统,日常数据将汇集到一起,长期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作为未来疾病诊疗的依据。
通过社区公共智能养老服务平台能使社区内更多个人参与到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志愿者队伍,关注社区内老年人的生存状态。社区内的个人可以加入智能出行系统为区内老年人提供顺风车服务,也可以接收智能安防系统的指令,第一时间关注住在隔壁或附近的老年人状况。
3 社区公共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准备
3.1 消除数字鸿沟
智能化养老服务应具备以下内容:更灵敏的智能感知、更便捷的信息交换、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更灵敏的智能感知是指可以随时随地快速感知、获得信息的机器设备,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到老年人的需要,迅速地做出反应和安排;信息交换是指通过一个服务中心平台集中管理老人的档案和信息,并实现和政府的户籍人口信息之间的联动和信息共享,使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要通过不同部门的相互协助更好更快地完成;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是指数据和信息获取,以及服务的提供过程更多地依靠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技术来支持,从收集的数据中分析老年人的潜在需求。
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完善是基础,各主体间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不可或缺。社区智能养老体系的运营涉及包括民政部门、医疗部门、公共交通部门、公安部门、智能终端企业、平台运营商、各养老服务提供企业或机构,运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老年人动态数据。动态数据的分析要结合老年人静态数据进行,静态数据包括老年人的基础信息。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一起成为社区智能养老体系的数据基础。
3.2 技术层支持
平台及系统建设及软件开发。社区智能养老体系建设应按照统筹协调、分步完成的原则进行建设。以社区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核心,整合互联网、物联网、呼叫器、智能感应装置、热线服务等功能,形成系统的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及系统的建设应与国内外在智能养老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合作开发,例如国外的微软、IBM及国内的华龄集团等。
基础网络建设。社区智能养老体系中各系统的联结主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大型通信企业应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依靠自身的技术基础,推动无线网络和高速光纤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老旧社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提高网络信号传输质量,保障互联网网络的快捷通畅。
终端a品供给。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以及结合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孵育扶持本地企业生产符合技术要求的智能终端和各类感应器,由行业或政府统一产品标准,推动本地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
3.3 资金层支持
社区智能养老体系是一个较为庞大和系统的建设项目,项目具有半公益性质,初期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大。主要集中在各系统平台的建设维护、部分社区的基础网络建设升级(老旧社区)、部分公共智能终端的安装(如公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部分佩戴设备的无偿提供、人员招募培训等。
首先政府应对现有的养老投入进行重新的投入比例调整,将原先的部分资金投入社区智能养老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公共智能终端的安装。其次通过多渠道筹集社会慈善资金和发动社会人士资助项目建设。最后鼓励企业与政府采用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进行合作,建立系统平台。
3.4 政府扶持与监管
智能养老产业发展迅速,但在顶层设计、制度政策支持方面尚有不足。目前智能养老产业制度碎片化严重,而且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严重束缚养老企业间的技术合作、行业市场的向外拓展。有些产品及服务标准则尚未建立,例如在智能产品特别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设计、生产应当设定行业标准,现有的产品参差不齐、价格不一,许多佩戴式设备系统平台的技术不成熟却打着智能养老的旗号,消费者购买后不能达到预期的作用,产品最终沦为摆设。这种情况一方面严重打击消费者对于社区智能养老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智能养老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破坏。
完善政策扶持,推进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社区智能养老体系的建立初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而我国老年人养老金收入现阶段普遍较低,市场消费能力较弱,属于微利行业且时间持续较长,给相关企业的运营带来压力。对于加入社区智能养老体系建设和运营的企业,政府应当在融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审批、行政收费、水电气收费标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或者组织予以持续性的补贴。鼓励包括交通、医疗、居家服务、安防等行业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参与到智能养老体系中。
设立市场准备准入门槛及市场监管。老年人市场的培育较难且较脆弱,同时老年人群体具备其自身特征,政府应对进入社区智能养老体系中的企业及组织设立必要的资质要求,确保提供有质量保障的产品和服务。做好市场监管工作,跟进企业或组织的服务质量,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3.5 市场化运营管理
社区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应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进行。越来越多的养老项目打出“智能养老”旗号,但由于在市场运营管理上重视不足,缺乏足够的养老服务意识、缺少有执行力的养老服务团队,目前不少智能养老产品和系统只是表面光鲜,实则无用。智能养老产品或系统要发挥应有的功效,技术不是最大的障碍,服务才是关键。系统平台企业要建立成熟的运营团队,要对老年人及其家人进行培训使其认识社区智能养老体系的有用性以及形成合理的产品预期,同时重视服务响应速度和跟进服务质量以及客户使用感知。通过对老年人的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优化解决方案,提升老年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刚桥,张良桥,吴卓.顺德老年人养老状况的调查分析――基于顺德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31-36.
[2]郑俊亮.广东顺德养老服务体系现状与发展建议[J].价值工程,2015,34(398):43-47.
[3]石刚,李子平.社区智能养老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电子政务,2015(4):82-89.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干预手段;信息化建设
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基础上,控制医疗费用上升和提高医疗效率的需求催生了健康管理[1]。1999年底,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慢性病的总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问题非常突出,其患病率是全体人群的2.5~3.0倍。另外,据卫生部统计,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国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而美国健康管理20多年的实践表明: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没有进行健康管理的10%的个人和企业,医疗费用会比原来上升90%[3]。由此可见,实施健康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为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情况,为更好的开展中医药进社区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14年6月~7月,我们对上海市9个区共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上海市9个区共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4个,青浦区3个,宝山区、奉贤区、普陀区各2个,金山区、松江区、杨浦区、长宁区各1个)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数据。其中11个为中医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方法 通过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对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及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查。
2 结果
2.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算机情况 受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中心中平均拥有46.5台计算机(46.5±34.3),其中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占总计算机数的40.1%(40.1%±26.3%)。
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相差较大,从10300至272917人不等,中位数为99312人(P25=58067.5,P75=154175).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平均为10.4%(10.4%±5.1%)。
2.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医生资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拥有27名全科医生(26.5±11.5),9名中医医生(9.2±5.1),全科医生中中医全科医生的比例为17.9%(17.9%±8.9%)。
2.4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归属部门 受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中医科,并已开展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归属部门见表1。
2.5参与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人员 见表2。
2.6开展中医"治未病"情况 各中心均已开展老年人的中医"治未病"体检服务(体质辨识),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偏颇体质的老年人给予中医干预,占94.12%。
2.7开展老年人常见病干预情况 见表3。
2.8老年人常见病干预手段 见表4。
2.9信息化建设与利用 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个人中医健康电子档案,且可体现中医体质辨识的内容(88.24%),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做到对中医"治未病"体检进行电脑入档(82.3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质辨识量表或仪器使用情况详见图1。
图1 体质辨识量表或仪器使用情况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于祖国传统医学的重新认识及进一步的认识,老年人的中医健康管理逐渐走进了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中。目前国内健康管理采用的模式主要有[4]:①医院相关科室的慢性病管理;②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③体检中心为基础的健康管理。
本调查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老年人的中医健康管理已基本在社区中全面开展,但不难发现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目前尚未完全建立,中医健康管理工作尚存在一定问题:工作职能、干预范围、使用的量表及仪器都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干预病种、干预手段、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方面较局限;目前健康管理服务形式单一、手段落后,主要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经验和模式,在切实可行方面有待改进。需努力建立一套统一规范又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需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尤其是在信息化这一环节,更需要一套统一的系统,如果信息化建设得以完善,将更便于管理,减少失访。总之,积极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统一规范又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模式已刻不容缓[5]。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35-80.
[2]殷磊主编.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
[3]美国健康管理现状.(2005-04-27)(2008-03-13)http://
关键词:敬老院老人社区护理经验体会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2006年6月我院被定为济困医院试点单位,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济困医院成立后,我们收住了很多来自农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这些老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敬老院的卫生保健条件不尽人意,照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就是吃、住,很难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健康照护,缺乏保健和康复等专业性照护,一些疾病不能及时预防,老年人一旦疾病缠身,或者重病重伤不能治好,就很容易瘫痪,甚至是离世。
为实现WH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有效地节约国家卫生资源,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本市的10所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我们对农村敬老院老人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和措施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和护理措施:成立社区服务小组,小组由医生、护士、检验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服务时间一年(2007.10-2008.10。护理对象是本市10所敬老院的老人。小组定期轮流到这10所乡敬老院进行下乡服务。
二、护理方法及内容
2.1健康状况调查摸底
为全面掌握敬老院老人的健康状况,我们对10所敬老院的258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病史、患病治疗情况等,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档案,这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在258位老人中65岁以上的有229人,男性占45%,女性占55%。
2.2护理内容。
2.2.1饮食保健指导包括饮食卫生、饮食习惯、饮食分类(如预防性饮食、适合基本健康老年人代谢特征的饮食、针对老年疾病的饮食。
2.2.2睡眠保健如睡眠有规律,睡前泡热水脚等。
2.2.3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居室明亮、通风、清洁,居室环境的安全,防意外措施。
2.2.4老年人运动保健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时间,防运动时意外。
2.2.5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寂寞仍是老年人挥之不去的心病。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创造条件,积极努力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锻炼等各种活动,缓解老年人的悲观情绪,减轻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和排斥的感觉,使生活充满乐趣。
2.2.6培训敬老院的照护人员,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一般保健知识及老年照护技术,指导他们为老人提供服务。
三、护理效果
为了解对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一年来的效果,我们设计了《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前后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病后治疗情况;医疗费用的支付情况;对实施社区护理此项卫生保健满意度共6个项目内容,并就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比较。:
从调查表发现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大有改善,患病次数减少,特别一些老年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复发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也比上一年降低25.8%。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经验与体会
4.1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地节约了国家卫生资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老年慢性病,慢性病是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常常持续或反复发作数年,难以治愈,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限制,而吸烟、饮酒、缺乏锻炼、高盐饮食是老年慢性病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鼓励体育锻炼以及定期健康检查等社区护理措施,提高了老年人预防保健知识,使敬老院的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了老年慢性病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照顾,而不是单纯的治疗,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开展此种服务方式既可以满足敬老院老人的健康保健的需要,又通过减少就医率和住院率降低了卫生资源耗费。
4.2老人的健康观念需要提高。我国80%的老年人处在身心健康的临界点或已处于亚健康状康,经济状况造成一部分孤寡老人就医难,而健康观念又使一部分老人不愿就医。没有平时保健、预防疾病的措施,小病积成重病或大病的情况经常性发生。如何提高老人的保健观念和健康水平是我们这次敬老院老人护理服务的工作内容之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3农村敬老院的照护水平有待提高。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多是在农村临时雇用的,人文化程度偏低,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照护老年人的技能,在老人保健、常见病和慢性病预防等工作方面缺乏基本的经验和常识。所以,要提高敬老院老人的健康水平,敬老院工作的照护水平是关键,在敬老院护理中,我们现场给这10所敬老院的照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他们的照护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杨团,李振刚,石远成.未来20年农村老人照护的政策建议.中国改革网,
[2]刘纯艳.社区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83.
[3]宋朝辉,罗惠芳,童苏宁,等.我国老年患者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展望.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2(24):040.
1 对象与方法
1.1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社区管辖的2016名老年人健康档案中抽出206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些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频繁觉醒、早醒、多梦,个别患者长期睡眠障碍还表现为头晕脑胀、精神疲惫、心悸心慌、情绪急躁、忧虑、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最终导致疾病发生,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情感性精神病,加重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1.2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睡眠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社区护士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睡眠健康教育活动,以纠正老年人不良生活行为,强化服药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1.2.1 消除心理矛盾因素。睡眠障碍患者常有复兴生活,预防和治疗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是消除患者的心理矛盾因素,指导其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行为,如建立有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午睡不超过30分钟,睡前排空小便,睡前饮热牛奶等。
1.2.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社区护士指导患者的家属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光亮度应适宜,减少周围环境的噪音,睡前不抽烟,进食不能过饱及过量运动,看电视时间不宜过久,睡姿以右侧卧位最佳。
1.2.3 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适度的体育锻炼是纠正睡眠障碍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爱好选择太极拳、游泳、球类等项目,也可安排其参加文娱活动,如读书、看报、下棋、听音乐等。
1.2.4 药物相关知识的指导。老年人服用催眠药的比例较高,经调查发现有50%老年人依靠药物来维持正常睡眠,研究证实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可导致药物依赖、蓄积性中毒、停药反跳性失眠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抑制作用,尤其对记忆力和反应力存在潜在危险。社区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避免私自停药或改变药量,从而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
2 结 果
经过为期半年的健康教育,206名睡眠障碍患者当中168人睡眠状况有所改善,38人由于其他躯体方面疾病,效果不满意,其有效率81.6%。
3 体 会
通过实验表明,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对其行为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但是,不同个体、不同时期,其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开展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内容和形式要从疾病到心理、社会、家庭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另外,目前对社区护士进行有关睡眠障碍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足,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力量还很薄弱。总而言之,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