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专题讲座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题讲座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题讲座方案

第1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现就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查情况如下: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0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0*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0*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0*-20*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20*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第2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一、以专题教研为主线,领航幼小衔接之路

专题教研是我园幼小衔接的司令部,设计规划整个大班下学期的幼小衔接课程,掌控着幼小衔接方案的实施方向,同时解决幼小衔接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常态教研组。

大班下学期,由大班全体教师组成“幼小衔接专题教研组”,每周一下午召开专题教研会,教师针对不同时段、不同问题、不同活动开展研讨,分享经验、磋商问题、寻找策略,形成下阶段的最佳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课程深入扎实地开展。

2.园长领衔组。

专题家长会、参观活动、幼小衔接课程完善等专项活动都由业务园长直接牵头,领衔整个活动方案的制定、外部联络及后勤保障,做到专项活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使各项活动发挥最大效益。

3.外援专家组。

我园还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当地小学名师与老师们就幼小衔接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通过与专家、名师研讨,一些新思路、新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应运而生,一些新困惑、新问题在分享交流中迎刃而解。

二、以专题讲座为契机,化解幼小衔接之结

专题讲座是进行思想引领的一种快捷方式,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园采用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化解矛盾,打消顾虑,统一思想,引领行动,使幼小衔接家园协同一致。

1.全园动员会。

每年春节之后,我园都要召开幼小衔接专题动员会,向家长讲清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引起家长对“入学准备”的关心和关注。同时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让家长明确如何在心理、习惯和能力上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并与幼儿园在行动上保持协同一致。

2.班级专题家长会。

全园动员会议之后,大班各班要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班级幼小衔接方案及具体的课程安排,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等,如要求家长每天配合填写口头任务卡、督促幼儿按照要求作息等。同时根据幼儿的发展弱项分别向家长提出补偿性教育建议,如针对做事拖沓的孩子,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针对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建议家长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外聘教师讲座。

针对家长普遍存在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这种不正确的入学准备观,我园邀请当地知名的小学低年级教师,向家长进行“孩子入学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的专题讲座,打消家长“不报班跟不上”的顾虑。通过讲座让家长了解各种“补习班”给孩子造成“还没上学已经厌学、先入为主难以纠正、重复学习资源浪费”等等危害,使家长摒弃热衷“补习班”的错误思想,转到关注孩子入学自信心的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学习习惯的养成、同伴关系的处理以及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上来。

三、以专题课程为落脚点,夯实幼小衔接之基

我园将大班下学期划分成三个阶段,即拔锚阶段、摆渡阶段和靠岸阶段,为幼儿进入小学夯实根基。

1.拔锚阶段(3月份)。

一是激发愿景。在餐前、饭后及睡前的零散时间,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激发幼儿了解小学、向往小学的愿望;二是提出要求。在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环节,向幼儿提出具体要求,如小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玩具会分类摆放、遇到问题会和同伴商量等等,借助具体活动环节或事件对幼儿的自理能力、活动常规、交往能力进行有的放矢地锻炼。三是增加静态活动。将每周一次的阅读活动、手工活动增加为两次,使幼儿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心阅读或动手操作。

2.摆渡阶段(4、5月份)。

一是增加集体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将自主游戏时间缩短,除上午的一节主题教育活动外,下午增设以静态为主的集体活动,如1~10的数字书写、绘本阅读、手工活动、科学小实验等,练习幼儿正确的坐姿及书写姿势;阅读活动增加两两共读的时间,两名幼儿一个讲一个听,练习倾听和口语表达能力;认识自己的名字并学习书写,能够在点名册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二是培养任务意识。设置任务卡,每天下午离园前教师布置一项口头任务,家长如实在任务卡上填写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锻炼幼儿认真倾听、口头复述的能力以及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意识。三是强化自理能力。继续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强化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常规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家长督促幼儿按时作息,并独立穿衣洗漱。

3.靠岸阶段(6月份)。

一是延长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丰富集体教育活动内容,并将一节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延长至35分钟。二是会看课程表。收集一年级课程表,引导幼儿迁移“序数”经验,看清横排和数列所对应的科目。三是做好课间三件事。让幼儿了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必须完成的三件事,即喝水、小便、拿书本。教师结合认识钟表的活动,在集体活动完成后,限定幼儿在10分钟之内完成这三件事。四是书包整理三步走。第一步清点书本;第二步带全文具;第三步扣好书包。引导幼儿按照三步走的方法整理书包,并要求幼儿每天入园和离园前独立整理书包。

四、以专题活动为切入点,架构幼小衔接之梯

1.组织参观小学活动。

每年六月初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初步感知校园环境,了解小学生活,消除陌生感,进一步激发幼儿升入小学的愿望。一是熟悉校园环境。引导幼儿靠右侧进入校园,欣赏美丽的校园景色,介绍主要建筑及功用,感受空旷的操场和多样的运动器械;二是观摩小学生上课。组织幼儿走进教室,了解教室的布局,感受小学生端正的姿势、认真的听课神态,以及多样的学习活动。三是体验课间活动。参与一年级的大课间活动,真正体验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与紧张有序。

2.深化值日生活动。

进入大班后,通过自由结伴的方式划分值日小组,拓展为班级服务的内容。设立“今天我值日”提示牌,值日生佩戴标牌,负责照料植物角的花草、喂养金鱼;餐前擦桌子、分餐盘;整理本班幼儿的外套和鞋帽等,培养幼儿的班级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建立物品清单。

建立“我的物品清单”。要求幼儿将每天带入幼儿园的随身物品,如书包、外套、手绢、水瓶等记录在清单中,离园前对照清单检查自己的物品,帮助幼儿养成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的现象。

4.开展互助小伙伴活动。

第3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CMB项目是指基于社区卫生诊断的农村牧区卫生人员区域性培训体系研究项目。实施CMB项目,对优化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农村牧区卫生机构人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目标

1.建立以医院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基地,培养20名左右长期兼职培训工作基地教师。

2.举办8期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600人次,培训管理人员60人次。通过借助医学院的优良师资培训资源优势,有效提高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水平和培训效率,进一步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技术和服务的整体水平。

3.借助“医学院附属医院远程医疗会诊及医学教育网”,与医学院、卫生政策研究所建立长期信息双向互通机制。

二、内容及方式

1、师资培训:由医学院对遴选的基地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及业务培训。

2.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由自治区级培训基地教师(包括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的专家)负责培训。所有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全部管理培训。

3.业务培训:由自治区级培训基地教师和基地教师共同完成,其中基地教师培训时由自治区培训基地办公室派人进行质控。

三、实施时间:年至年。

四、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学员学习,管理学员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高永斌兼任,负责培训项目的日常工作。

(二)培训实施

项目培训工作由卫生局负责组织,由医院负责具体实施。

1.师资培训(年10月-年6月):主要对级培训基地教师进行培训,共培训60人次。培训内容为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与本科室相关内容,并要求培训者在该阶段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本阶段结束后进行教学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成为基地教师。

2.卫生技术培训(年7月-年6月):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约600人次。举办五期培训班,每期为5个月,脱产理论培训和实践相结合。半年结束后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卫生人员理论培训以县级基地为中心展开,实践学习在医院和医学院附属医院两个基地进行。培训结束后基地教师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培训结束后通过网络和电话等方式随时进行业务指导。

1.1第一期(年7-12月)培训120人,培训任务由自治区培训基地教师承担,级基地教师作为助教跟读、备课、试讲。

1.2第二期(年3-7月)培训120人,培训任务由及培训基地教师承担,自治区级基地教师作进行专题讲座。

1.3第三期(年-2013年1月)培训120人,培训任务由及培训基地教师承担,自治区级基地教师作进行专题讲座。

1.4第四期(2013年3月-7月)培训120人,培训任务由及培训基地教师承担,自治区级基地教师作进行专题讲座。

1.5第五期(年3月-7月)培训120人,培训任务由及培训基地教师承担,自治区级基地教师作进行专题讲座。

3.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年7月-年7月):培训管理人员60人次,举办三期管理人员培训,每期四个月,前两个月脱产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内容为卫生管理基本知识,全科医学理念及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后两个月培训对象回到工作岗位,对本机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完成书面报告为培训考核的项目之一。卫生管理培训以自治区基地教师为主,并与卫生政策研究所建立长期联系。

3.1第一期(年7月-10月)培训40人,培训地点由自治区项目组安排。

3.2第二期(年7月-10月)培训40人,培训在本基地进行。

3.3第三期(2013年7月-10月)培训40人,培训地点由自治区项目组安排。

4.不定期短期培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向自治区项目组提出申请,不定期举办各项专题培训。

(三)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每年为项目配套经费10万元,用于培训基地建设、培训会议食宿安排、基地教师津贴等。

2.政策保障:经选拔最终被确定为基地教师的人员,由卫生政策研究所与共同颁发聘书,凡被聘用的基地教师,职称晋升和聘用时享有优先权。凡参加项目培训的人员按照继续教育规定经考核授予学分,培训考核作为人员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五、效果评估

通过前后对比、专家评估、目标群体评估、执行群体评估等方法,对培训工作进行进度评价、效果、效率评价、基地建设评价、师资队伍评价、培训课程评价;对学员进行知识掌握成度评估、技能和实践能力评估、培训满意度评估。

1.平时评估:每次培训进行训前训后对比,评估培训效果,并进行满意度调查。

第4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近两年来,我系邀请了一些知名IT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课程设计指导,其中,先后两次邀请了长沙“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人员来校协助指导2007级、2008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公司派来了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与我系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课程设计以“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2],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很“泛”,且与其他课交叉的内容较多,不同的教材其内容大不一样[3-5]。我们目前使用的是石炎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用教程》(第2版)。

在选题时我们重点考虑了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体现“目标性”,从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整体考虑该课程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二是要体现“工程性”,计算机网络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性质的课程,是需要在实验室动手操作的;三是要体现“可行性”,包括实验条件的可行性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可行性;四是要体现“自主性”,对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只划定一个大致框架,要求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最后,我们确定此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XX公司/学校网络设计方案”,可以是一个校园网设计,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网的设计。要完成该课题的设计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工程知识,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备选型、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包括选题、专题讲座、项目实验、规划方案撰写、答辩等几个环节。(在确定选题后,由公司人员进行5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3~4课时,内容包括:①网络技术行业分析与企业网络规划,②企业远程接入网络解决方案,③企业分支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④企业总部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⑤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与PPP。每一讲均有精致的PPT,图文并茂,站在企业的角度讲解,介绍大量工作经验和案例,传播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并非理论课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扩展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听了之后收获很大,初步了解了公司在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每一专题讲座之后,要进行1~2个项目实验。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结合实际编写了较详细的网络工程实验指南,还开发了用于实验的模拟器。每一专题讲座之后,需要在模拟器上完成1~2个项目实验,如“小型企业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分支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总部局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广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网OSPF项目实验”、“企业网Internet接入与NAT项目实验”等[6]。所有实验(包括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全部安排在网络工程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真实的网络设备来做实验。在实验时我们加强了实验指导力量,公司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一起来指导实验,保证了实验效果。如果课堂上没有完成实验任务或者需要巩固实验内容,学生还可以回寝室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模拟器,继续做实验。(学生完成专题项目实验后,基本上掌握了构建企业网的技术要领,可以进行网络方案设计了。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网络设计案例参考,并简述其基本框架,使学生明了设计方案从结构上应包含哪些模块。我们按学号顺序分组,每4人一组,按学号顺序分组可避免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几个组而成绩差的集中在另几个组。

设计方案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公开答辩,4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模拟网络公司的形式设计一个网络规划竞标方案,并设“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每个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在讲台上演讲,并现场回答提问。学生充当上述角色时感到兴奋且有压力。他们积极性非常高,小组人员既分工又合作;既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又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攻克难关,认认真真讨论技术要点,加班加点写设计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指导教师进行审阅,经反复修改后打印成册,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每个小组答辩时间在20分钟以内,均要做好答辩PPT,4个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陈述各自的内容,并现场回答答辩组的提问,评委根据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是根据出勤、实验和规划方案撰写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的。其中出勤占30%,实验情况占30%,网络规划方案的撰写及答辩情况占40%。成绩评定客观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学生课程设计的情况。

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

设计的特色上面是我校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一些做法,从两届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来看,它体现了一些特色——“二一一”特色,即“二合”、“一作”、“一演”。“二合”是指“校企联合”和“虚实结合”,“一作”是指“小组协作”,“一演”是指“角色扮演”。校企联合,互利多赢。我系已在多门课程中实施校企联合式的课程设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请IT行业的公司来校指导课程设计,以达到校企双方多赢的目的。首先,它确保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切切实实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开展校企联合式课程设计的初衷。其次,学生足不出门就了解到IT行业的行情,了解项目开发的最新技术,从而能早一点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确该往哪些方面去努力。第三,高校教师有高学历高职称,但不一定有高技能。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需要一批“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师资,像网络工程这样的工程型专业,需要教师具有工程能力,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这种能力。

#p#分页标题#e# 请企业人员协助指导课程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了解行情,改进教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第四,公司派人协助指导大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宣传自己公司的好机会,公司可以物色优秀学生,也可以吸引学生去公司实习实训,带动经济效益。虚实结合,实验为本。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建一个中档次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一般需要40~60万元,而且台件数受经费的限制不会太多。进行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用到大量的网络设备,建设多个网络工程实验室成本高。为此,我们通常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来解决,“虚”是指用仿真软件来进行虚拟实验,“实”就是用真实设备来进行真实实验,两者结合可以构建出良好的实验环境。通过“虚”来解决台件数不够的问题,节约投资成本;通过“实”来解决一个真实可信的问题,使学生眼见为实。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是一个很好仿真软件[7]。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也开发了一款很优秀的虚拟软件,在课程设计时我们用这款虚拟软件进行了专题项目实验,效果很好,由此构成的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环境为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组协作,共同攻关。前面讲到,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是分组进行的,按学号顺序每4人一组,每组一个设计课题。小组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攻克难关。IT行业本身需要团队协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多的。课程设计的任务比较艰巨,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小组成员一起协作,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同学们健康情感的形成。从实施效果看,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确实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协作学习的氛围。特别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在课程设计中不甘示弱,热情高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课程设计。角色扮演,各显神通。课程设计结束时需要进行答辩,答辩时每个同学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组成员需要全程参与方案的形成过程,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小组成员可以“因人择岗”,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色,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实践表明,尽管各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但每位同学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过了一把“总经理瘾”,尝了一次“工程师味”,也长一次见识。

第5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意识;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86-1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人与生物圈”的课程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环境形势不谋而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呢?笔者认为:

一、紧扣教材,渗透环保意识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生物课环境保护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新的生物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有很多环境保护内容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是空气和水污染的指示植物,青蛙的捕食等等都与环境有关。”教师可以紧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有机统一。

又如,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时,首先,笔者通过展示沙尘暴图片要求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质疑“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及课前搜索的资料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在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环境问题探究“怎么办?”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如以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严禁乱砍乱伐等方式提出解决办法。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关键是教师应做一个环境教育的有心人,不时地给学生以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

二、体现主体,培养环保意识

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生物教学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应该落实到学生主体上,使学生不仅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更进一步增强自身责任感,认识到惟有以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环境问题才不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触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对具体环境问题引发思考,如藏羚羊的灭绝、河中的水不再能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询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三、调查研究,提高环境意识

调查研究是学生参与程度极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身边的环境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亲身实践和努力获得环境知识,是提高环保意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例如,开展初中生物的研究性课题“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当地治理环境污染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1)走访当地的环境部门,了解当地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以及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2)观察当地的池塘、河流等水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是否对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写调查报告,指出当地的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应当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向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一份该地区进一步防治环境污染的书面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在实践活动中获取资料,分析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专题讲座,强化环保意识

第6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别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在于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其成分、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介绍改变金属材料性能的途径以及常用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与理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是学生在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因为基础课与工程实际有较大的距离,而专业课程则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这两者之间在思维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有一个过渡,同时也需要在知识上作进一步的准备。学生通过《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除了学习材料基础的、共性的具体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建立基本的工程思维方式,这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工程人才非常重要的。根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特点,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具体采取以下做法。

二、精心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核心,通过教学大纲能够正确反映该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培养方向,根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特点,教学大纲主要是构建课程建设平台,以学生能力要求为目标,建立一种由知识到技能,再由技能到素质的实验教学模式。

1.教学大纲设置强调共性、强调应用性的原则.因为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已经学过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某些理论的知识点已经讲完,如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凝固、相图、扩散等部分内容,在设置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大纲过程中材料科学的知识越过,避免重复。理论知识环节压缩学时,够用为主,如固态相变原理那部分知识点。剩余的知识点突出应用性,主要包括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等部分。

2.教学大纲增加了有色金属知识点,体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烟台南山学院地处烟台龙口市,该地区铝产业发展迅速,已经获批国家级铝精深加工基地,目前南山集团正在建设亚洲最大的航空材料产业园,作为当地唯一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办学思路。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中,有色金属部分内容太过简单,只是一个粗略的介绍。为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铝合金加工技术、掌握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应用型人才,在该课程中增加了有色金属热处理原理、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环节。

3.教学大纲中的实验项目体现综合性.实验环节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动手完成,是对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体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验环节尽量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通过实验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钢的热处理工艺操作实验,根据实验室的钢铁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经过实验室老师审核后,到热处理实验室完成,操作整个过程实验教师只是在旁边作安全指导。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实验室验证操作、企业现场参观实习、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做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1.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应用型,每一个原理性的内容,不应该按照书本讲完就可以了,应该根据补充新的内容,因为教材往往都有一定的滞后性,编完教材,等教材出版后,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有可能出现,为避免与生产脱节,任课教师都要搜集实际案例,要搜集最新企业应用案例或者最新研究成果,将书本上没有的这些最新知识多设计几个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有必要时可以借助网络(现在几乎所有学生手机都能上网)来一块寻找答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参观实习,企业现场授课的教学方式。有一些课程内容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如金属材料化学热处理工艺、表面热处理等知识点,应该利用校企合作的有利资源,到企业生产现场参观实习,在企业现场授课,通过这个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第一手实践资料,学的更扎实,能够做到学会不遗忘。

3.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本课程授课期间必须安排一次专题讲座和一次学术报告作为辅助教学方式,专题讲座可以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来给学生开展,或者由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与本课程有关的内容给学生做讲座。学术报告主要是请学校的相关教师给学生做金属材料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最近技术的报告,通过这个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究整理的动力,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促进课程的学习。烟台南山学院主要是利用与南山集团全面开展校企融合的优势,企业定期安排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紧跟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利用与“985”名校“中南大学”合作办学的契机,邀请中南大学名师到校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同时还鼓励学生参加老师课题组,在实践中结合具体项目学习,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最终达到通过兴趣学知识的目的。

四、设计好实验环节的教学,使实验教学环节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已经将实践环节提高到了40%左右的比例,实践环节提高了,实验教学需要跟进步伐,调整思路,综合性的实验也要体现应用性。烟台南山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实验环节增加了设计内容,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学生3~4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自己设计一个合金体系(如铝合金的7系、6系、2系等等);第二步,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合金体系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配料工作,根据实验要求列出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并能够独立完成该合金体系的制备工作;第三步,制备完后进行均匀化退化工艺,具体参数学生自己设计,再对所加工好的合金体系进行成分检测;第四步,再对制备的合金进行淬火等后续的热处理工序,最后还要完成硬度、强度性能的检测。上述过程中,设计环节均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操作环节在实验室中完成。通过这个过程训练,学生掌握了材料成分检测、材料性能检测、热处理工艺确定、热处理操作过程、认识了有色金属材料,基本上由一个综合性实验巩固了课本上大部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其结果反映了学生学习该课程是否合格,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根据期末考试的分数决定学生掌握该课程情况,看出学生是否合格。固定的评价方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不利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大纲中提出了评价方式的改革。学生已经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很关键,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来讲,锻炼学生归纳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很重要,平时教学方法多元化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过程,学生应该重视平时过程的学习,一定要防止出现为应付考试,考前死记硬背,考完全部忘掉,结果课程评价合格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如下采用平时成绩30分,末考成绩70分的方式,总成绩是平时成绩+末考成绩,总分60分才算该课程合格。平时成绩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课堂表现,10分,根据学生出勤和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进行赋分,迫使同学分在课堂上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查阅资料,积极参与讨论,这样确保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掌握知识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第二,积极参加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赋分10分,各个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熟知学科发展水平,根据学生参与情况赋分;第三,完成综合性实验项目,10分,根据学生在综合性实验项目中的表现,给予赋分,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实验过程,对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利。末考出题时多出与实际应用相关的考题,减少简单的死记硬背题目出现,使合格的学生做到永不遗忘,真正掌握该课程。

六、结语

第7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一、活动主题:服务青少年 携手促和谐

二、活动时间:2010年5月23-29日

三、活动内容:

1、举办活动周启动幕式;

2、举办专题讲座;

3、开展主题征文比赛;

4、播放教育主题电影;

5、开展游园活动;

6、举办活动周闭幕式。

四、主办单位

共青团河源市委员会

田家炳实验中学

五、活动要求: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保证活动的成效;

2、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活动,确保青少年受到良好的有意义的教育而健康成长。

3、各活动负责人要按计划按步骤开展活动,确保活动质量,并收集整理好活动资料;

4、提高效果,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附:“12355在行动”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具体安排

“12355在行动”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具体安排

一、“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幕式

1、时间:5月23日上午9:00

2、地点: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3、内容:①团河源市委领导宣布活动启动;②心理健康志愿者代表讲话;③团河源市委领导讲话;④进行主题活动签名。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聘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1、《轻装上阵,快乐高考》——考前心理辅导

主讲人:心理辅导员李小敏

时间:5月23日下午3:00

地点: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2、《青春期讲座》

主讲人:心理辅导员景冬梅

时间:5月25日下午3:00

地点:河源市第二中学

3、《戒除网瘾、快乐成长》

主讲人:心理辅导员廖娜

时间:5月27日下午3:00

地点:河源市第一中学

三、心理健康征文大赛

1、征文主题:心灵的故事

2、参加人员:全市中学生

3、时间安排:5月23日—5月29日

4、征文要求:思想积极上进,内容贴近广大青少年生活,具有较强校园气息,体现原创品质。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由心理健康志愿者做修改指导。同时上交电子文稿。

5、征文内容:心灵讲述——个人成长经历的分享,如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相关的感悟和收获;我眼中的心理健康——从自身的成长经历来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我与心理咨询——曾经接受过心理帮助的学生谈自己的心路历程,谈谈自己在经历挫折或困境时,怎样在个人的努力或他人的帮助下从低谷中重新站起来。

6、活动负责人:辅导员邹丽嫦

四、“心理健康活动周”游园日

1、现场咨询

时间:5月26日下午2:40—4:30

地点:茶山公园

①人际交往:景冬梅

②学习困惑:李小敏

③个人情绪:廖娜

2、趣味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时间: 5月26日下午2:40—4:30

地点:河源中学

活动负责人:苏新泉

3、心理健康知识展板宣传

时间:5月26日下午2:40—4:30

地点: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内容:心理健康格言、诗歌、绘画优秀作品展览、心理知识问答等

活动负责人:

五、心理电影欣赏

1、《青涩记忆》

时间:5月24日下午3:00

地点: 河源中学

2、《网络妈妈》

时间: 5月28日下午3:00

地点: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六、闭幕式

时间:5月29日下午4:00

第8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高职毕业生 毕业论文 教师命题

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撰写论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的综合考察形式。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它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职专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必须用英文进行撰写。对于英语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来说,英文的毕业论文对他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他们会向论文指导教师提出各种问题。笔者统计,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存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们对毕业论文为何物不了解,对毕业论文概念模棱两可;其次,选题盲目;再次,不知道参考文献的意思,更不知道参考文献如何查找。除此之外,在语法用词上错误甚多,语言运用能力差。加上欠缺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章逻辑混乱,结构松散等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些同学由于平时阅读量不够,对所选题目不了解,文章内容上空洞乏味。

结合平时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如果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是怎么一回事,就无法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为解决此问题,应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以及参考文献的检索课程。因此,开设毕业论文撰写专题讲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在本科院校中此类撰写论文专题讲座已经普遍开设,甚至此类课程列为本科毕业生的必修课,时间为一学年或一学期。

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却很少开设此类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将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何为毕业论文以及在撰写时的资料查找等进行详细讲解。高职院至少应在第五学期开设此类专题讲座。在院校师资力量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将此类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使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不在盲目。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够合理地运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都是造成论文写作困难的原因。相关调查显示,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设文献搜索课程的为数甚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参数量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与各大本科院校相比相差甚远。但是,这也不是高职院校不开设文献搜索课的理由。现在已经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很大一部分信息已经电子化。运用网络查找信息,不仅能够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同样也能够更好掌握网络信息的应用,为今后信息化工作打好基础。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首先应对论文进行命题选择,帮助学生顺利迈过论文撰写的第一道坎。在选题时,很多同学绞尽脑汁选出的题目不够理想,或者是重复以往选题,或者是偏离本专业,又或者选题没有任何研究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并未做深入科学的研究,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不了解,因此,很难提出既有研究价值,又新颖的选题。相关调查显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选题由教师选题。此方法在本科生中适用,那在高职学生中应该也同样适用。由指导教师给学生拟定选题或给出选题范围,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首先,由教师给出命题,帮助学生选题时的盲目,直接给学生命题范围,让学生在此范围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写作,这样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应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命题中应实用性大于学术性。其次。可以按照选择命题范围不同进行成组合作,讨论所选命题查找资料。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彼此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合理运用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再次,教师所提出的命题范围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过程中要已实用性为主,降低学术性。

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基础较差,因此应严格把好词汇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许多同学在即将毕业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都无任何提高。错误的语法和用词的错误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文章中有些句子完全没有任何语法可言,更有甚者,将中文的文章直接通过网络中英文翻译器进行翻译,此类文章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这些问题令指导老师甚是无奈。令在修改文章语法和用词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文章结构、内容、论证、论据等诸多问题却没有时间审阅。有些文章虽然在语法和用词上没有问题,但是文章内容上却空洞无物,思想不够新颖,文章结构松散、紊乱,更谈不上学术性,此类文章也完全没有达到撰写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为杜绝论文写作时出现上述问题,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开设语法、用词、写作等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等基础课程,多加联系,以便更好地运用。现有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对语言的运用没有兴趣研究。有笔者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写作课教学中应将语法课与写作课相结合,讲解写作方法的同时穿插结合语法语境,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课的课后作业,应当让学生用联系各种观点句式的表达方式。然后,联系运用不同的论述方法进行段落写作,最后形成完整的文章。此方法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后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更好地学习和积累语言基础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扩大阅读面,在有效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跟好地开拓思维,扩大眼界,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有些同学在文章题目确定下来正式写作时,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不了解自己选题的意义,不知如何着手写作,因此开始海量搜索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信息,致使整篇文章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看法,全都是他人的语言观点。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考虑到论文与专业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及写作时都应与本专业紧密相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应向学生体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并且能够让学生有阅读兴趣、有价值且难度适中的读物。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也可适当采用阅读加测试的方法,敦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读有所获,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专题讲座方案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学科 骨干教师 培训需求

一、研究背景

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重视培训项目的前期调研,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研制培训方案”的要求,并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10)的通知》(皖教师〔2010〕14号),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针对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设计了“学员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我省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的现状和需求,为制定合适的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信息保障,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前期信息支持,并为我系及我省其他高校承担后续“国培计划”培训任务提供参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数据,获取有说服力的证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省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需求。问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参加由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及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担的“国培计划(2011)”——安徽省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短期培训项目的57名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他们分别来自安徽省淮南、蚌埠、亳州、六安、池州、淮北、宿州、蚌埠、安庆、宣城十个地区的农村小学。

四、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向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发放问卷57份,回收49份,涵盖学员基本信息、既往参与培训情况、日常教科研情况、新课程改革、培训需求五大板块方面的内容,本文仅讨论既往参与培训情况和培训需求方面的内容。

(一)既往参与培训情况

1.以前参加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次数

本研究对学员以前参加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次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以前参加的培训的类型较多,以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和学校组织安排的校本培训或挂职进修为主。

3.学员所在学校校本培训的方式

本研究对学员所在学校校本培训采用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学员所在的学校的校本培训主要采用个人自修的方式进行,集体培训主要以专题讲座和团队研讨的形式进行,绝大多数学校还不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培训。

(二)本次培训需求

1.培训内容

本研究就培训内容对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在文本解读、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法、语音、简笔画、课件制作等)、语音强化专题、教科研写作专题、课堂有效性专题五个项目中,学员最希望得到培训的内容是课堂教学技能,其次是课堂有效性和语音强化。大多数学员对教科研写作和文本解读兴致不高。

2.小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获得的知识

本研究就小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获得的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学员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获得的知识为学科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

3.学员在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

本研究对学员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7.84%的学员在以前的教学中从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3.92%的学员在课外活动中使用;11.76%的学员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使用;76.47%的学员在公开课或研究课中使用。

4.学员课件来源

本研究对学员课件来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31.67%的学员的教学设计和技术制作均由自己独立完成;40.00%的学员的教学设计由自己独立完成,技术部分与他人合作;21.67%的学员的教学设计由自己独立完成,技术部分完全委托他人完成;6.67%的学员的教学设计和技术制作部分均委托他人完成。

5.学员在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困难

本研究对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困难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8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11.32%的学员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少准备时间;28.30%的是缺少信息化教学知识;27.36%的是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33.02%的是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

6.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本研究对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的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9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在问卷列举的十项能力当中,有50%左右的学员认为,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分析处理教学内容与整合教材的能力、多媒体与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和设计教学模式与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方面比较欠缺。有20%~30%的学员认为,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评价能力、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教育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力方面有欠缺。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人际交往与师生沟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两方面比较突出。

7.学员在教学中亟待提高的能力

本研究就学员在教学中亟待提高的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0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65.31%的学员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亟待提高;40%~50%的学员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育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与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及设计教学模式与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亟待提高;22.45%的学员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亟待提高。

8.目前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对目前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60%左右的学员认为,目前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研意识与能力薄弱、教学方法单一和缺乏专家引领;48.98%的学员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狭窄;40.82%的学员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陈旧。

9.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的内容的侧重点

本研究就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内容的侧重点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81.63%的学员认为,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应为技能和知识并重。

10.目前适合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形式

本研究对目前适合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形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3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在案例评析、教学观摩与实践、专题讲座、教学论坛、经验交流、自主研修、课题研究、读书指导和其他等九种形式中,学员们普遍认为,教学观摩与实践、经验交流、案例评析和专题讲座是最适合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形式,学员对自主研修、教学论坛、课题研究、读书指导等培训形式的兴趣不高。

11.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对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4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学员认为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观摩教学(观课、议课)、上示范课和名师引领。

12.理想的培训模式

本研究就理想的培训模式(时间)对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5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就培训时间而言,58.33%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时间为一学期;22.92%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时间为一年;16.67%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时间为一周;还有2.08%的学员没有明确选择。

本研究就理想的培训模式(规模)对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6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71.74%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规模应为20-50人;23.91%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规模应为10-20人;认为理想的培训规模应不超过10人或超过50人的学员比例均为2.17%。

13.学员最喜欢的培训形式

本研究就学员最喜欢的培训形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7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学员最喜欢的培训形式为:课例观摩、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其次为技能训练、参观考察和专题讲座,对研讨会及其他形式兴致不高。

14.学员最喜欢的培训授课教师类型

本研究就学员最喜欢的授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8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学员最喜欢的授课教师为一线骨干教师,其次为教科研人员,对高校教授、课改专家、教材编写者及其他人员的授课兴致不高。

15.影响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就影响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对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9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72.88%的学员认为,培训课程与师资是影响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16.95%的学员认为,培训管理和服务是影响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10.17%的学员认为,食宿条件是影响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16.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培训的期待

本研究就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培训的期待对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20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学员参加培训最想获得技巧和技术,其次分别是获得适用的新知识、理顺模糊概念、获得新理念和帮助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17.学生最大的学习困难

本研究就学生最大的学习困难对学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2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35名学员认为,学生最大的学习困难是学习英语的习惯没养成,占全体学员的71.43%;23名学员认为,学生最大的学习困难是学习内容多,占全体学员的46.94%;认为学生最大的学习困难是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教材难、考试压力大或其他方面的学员数量并不多。

五、需求分析与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培训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迫切需要培训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超出一半的教师以前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培训,但培训的规格与时间不够;校本培训多以个人自修的方式进行。就培训时间而言,58.33%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时间为一学期;22.92%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时间为一年;就培训规模而言,71.71%的学员认为,理想的培训规模应为20-50人。

因此,我们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制订相关培训政策及培训计划,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经常性高规格的培训,理想的培训时间为一学期一年。

(二)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急需的培训内容

1.学科专业知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获得的知识为学科专业知识。

由于我国小学开设外语课的时间较晚,1998年,全国27个省、市、区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小学外语课,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要求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级小学将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为了解决小学师资严重不足、师资水平不达标问题,各地教育部门采取了转岗、整合、调配和培养等措施。调查显示,本研究调查的学员中,有65.31%的教师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近一半学员认为,自身知识结构狭窄,最需要获得学科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建议,在培训中要开设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引导学员拓展知识结构,弥补学员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严重不足。

2.现代教育技术

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在非常态情况下使用,绝大多数教师还不能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部分教师还不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完成课件制作,还有一部分教师因缺少信息化教学知识而不能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应用能力最为欠缺,亟待提高。

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应该开设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课程,提高培训学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建议政府财政增加投入,帮助农村中小学校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条件,增进教育公平。

3.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员最希望得到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难点持不同意见、确定英语教学目标的依据不统一、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与单一(仍以熟记+练习、讲解分析、不断重复和背诵记忆为主)、业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不能完全适应新教材,不能科学并有效地运用教材、缺少教学配套资料、缺少新课程教学设计范例、缺少处理教学内容与整合教材的能力、缺少设计教学模式与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开设与基础教育政策、新课程标准、国内外英语教育现状与趋势方面的专题讲座;开设有关设计教学模式与实施教学方案和新教材使用的专题讲座,并进行有关新教材使用的教学观摩与研讨、经验交流和案例评析;建议相关教育部门与学校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配套资料,并组织编纂新课程设计范例共小学英语教师参考。81.63%学员希望培训内容能技能和知识并重,因此,培训内容安排应以“技能与知识并重”为原则,聘请一线教师和专家为学员开设不同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有效性和语音教学的讲座和示范课。

4.学习指导方面的内容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学生最大的学习困难是学习英语的习惯尚未养成。同时,由于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建议,聘请一线教师为学员开设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讲座或示范课,聘请专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专家为学员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方面的讲座。

(三)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希望能采取最适合的培训教学形式与培训师资

在培训的教学形式方面,学员们普遍认为,教学观摩与实践、经验交流、案例评析和专题讲座是最适合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形式,也是学员们最喜欢的培训形式,而且他们认为,观摩教学(观课、议课)、上示范课和名师引领是提高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调查显示,学员们普遍喜欢一线骨干教师和教科研人员授课,而且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培训课程与师资是影响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建议,培训课程安排应以教学观摩与实践、经验交流、案例评析和专题讲座为主,培训授课教师应以一线骨干教师和教科研人员为主,培训课程安排应满足绝大多数学员的需求。

六、结语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既往参与培训情况及本次培训需求,从调查结果来看,我省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急需高规格、长时间的培训;各培训单位应该根据培训需求科学制订培训方案、合理选择培训师资,加大一线骨干教师和教科研人员在培训师资中的比例;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大教学观摩与实践、经验交流、案例评析等最贴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方式在培训中的比例;培训内容要实用,忌空洞理论学习,应强调技能培训与知识培训并重,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课程改革、国内外英语教学现状与趋势、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EB/OL],2010.http:///zwgk/2010-06/30/content_1642031.htm,2010-06-30.

[2]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10)的通知(皖教师〔2010〕14号))[EB/OL],2010.http:///admincentre/show.jsp?id=NjMxNw==,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