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精准农业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准农业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准农业发展报告

第1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5003

1 引言

我国资源种类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虽然我国的资源总量大,但是由于长期追求的高增长、快发展导致自然资源消耗也在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浪费,化肥污染及空气污染等问题依旧突出,据环保部等部委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报告》显示,我国农业源排放的的总氮和总磷分别占水污染中总氮、总磷排放量的57%和67%。而我国生产的各类作物秸秆高达7亿t左右,牲畜粪便40亿t左右,每年农业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30%。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减少农业污染,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要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再生利用,同时经济的发展速度要适应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使得自然资源的再生利用能够消化来自各种污染的冲击并将其消化。但循环农业并不是完全排斥无机化学品在农药上的应用,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利用科学技术将农业发展到更高层次。

2 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遵循“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所谓“减量化”就是在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做到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排放。而“再利用”是指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农业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一次性浪费。而“再循环”是指资源使用完以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用于其他生产用途。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依靠生物工程技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而发展起来的(图1)。

3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1)农业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业高新技术的进步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20世纪

90年代初期我国沿海地区的农业科研单位的集聚式发展,以及科技示范园的成立为农业新技术的产生注入了巨大动力,1997年在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和广州实施的农业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现了现代农业的工厂化发展。高新技术的企业化运作和无公害技术、信息技术的农业运用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循环农业地区典型模式成熟: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是发展循环农业较早的地区,循环农业产业链已经形成,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养殖模式、区域循环模式和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以养殖为主体通过藻气开发将生产、生活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等生态格局。同时循环农业公司和生态示范园的建立也为其他地区大范围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3)部分地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成效:以浙江为例:2008年全省秸秆可收集资源为977万t,全省畜禽粪便污水产量为6878万t,通过沼气工程建设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3235万t,通过用户藻汽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120万t,有机肥加工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30万t,农民自发制堆肥和水产养殖的鱼塘基约220万t,合计3605万t左右,占畜禽粪便污水量的52.4%[3]。

3.2 劣势分析

(1)幅员辽阔,地区资源优势不同:地区资源优势的差异是阻碍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西部多高原沙漠地区,气候恶劣、农业资源不足、技术资源的落后阻碍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的的形成,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物产丰饶、农业新型技术发展迅速,物质基础雄厚。这种资源和技术差异进一步拉大我国地区间循环农业发展的差距。

(2)观念落后阻碍循环农业技术推广:由于农户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而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环保意识薄弱,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过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即使有了技术也不会使用导致农技无法转化成生产力。农民自身传统观念固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是阻碍技术由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

(3)农业科研人才的缺乏:我国农业技术人才由建国初期的470余人到2002年末的48952人,有了迅速的壮大,但现阶段技术研发队伍中循环农业专门技术人才缺乏,且大部分是由农科院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说循环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状态不理想:农业专门技术人才缺乏,农业专业数量急剧下滑,质量停滞不前[4]。并且当前的高级技术人才外流到其他行业也是导致农技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3.3 机遇分析

2016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适应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构建起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了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随着循环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的提高,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3.4 挑战分析

(1)为了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但现阶段我国农业化肥使用量和其他资源的投入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09~2015年之间我国化肥年施用量从5404.4万t增长到6022.6万t(表1)。大量化肥和农业资源的投入带来的是产量的增加,但也对自然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循环农业在发展过程如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2)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和农技投入,资金链的短缺也是循环农业面临的一大挑战。10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有了显著增长,但是投资强度一直徘徊在0.42%左右,仅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低收入国家水平[5]。??前这些资金的投入并不能满足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时期,投入主体单一也是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是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支撑,虽然私人部门的投资有所增长,但是投资规模小,投资力量薄弱,远不能满足循环农业的需要。

4 SWOT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得出的结果(表2),相应对策建议如下。

4.1 借鉴成熟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循环农业

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差距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好。而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循环农业的起步较晚。为了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要遵循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适度推进,同时要借鉴已经成熟的浙江模式、珠三角洲模式,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农业资源,推进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实现地区循环农业的高效、持续和可循环发展。

4.2 加大对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

为了增加对循环农业资金投入,需要从各方面寻求路径吸收资金。由于农户作为小生产者,自身资金实力较为薄弱,所以可引导农民将自身对于循环农业的投入由现金转化为劳动投入[6]。而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财政的投入。同时还要引导金融服务体系对循环农业进行投资,支持循环农业发展。

4.3 乡村政府领头,循序推进循环农业技术

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应该起到主要作用。在推广工作难以展开的地区,政府需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将农村土地集中到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而对于进行过土地私有化的地区,推进循环农业技术应该吸引感兴趣的农户加入其中,并且政府要出台相应的优惠鼓励措施,让部分农户率先使用新的循环农业技术,在收益明显化以后,才能逐渐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让科技成果真正的惠及广大民众。

4.4 明确技术产权以提高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水平

为了提高当前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水平,关键是要通过明确发明产权问题,提高技术研发者的创造积极性。对于创新性农技发明应当予以奖励,同时要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的投入,精准的播种、施肥、灌溉、收获以达到产量最大化,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在循环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要注重生态链的循环,通过使用高新技术促进资源、生产、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真正的形成循环农业生态体系。

4.5 培养循环农业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所以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于农业院校的建设。同时要打造一批农技推广人才、研发人才、高端技术人才一体的农业科学队伍,提高农技人才水平。在培养高新农技人才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构建,注重其整体性和科学性,同时在不同区域还要挖掘懂技术、会实践,并懂得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技术人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公平公开的选拔体制,同时还需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以最大程度地鼓励技术人才进行研发工作。

第2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字】土地;流转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10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仅作为一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其实现还将对农民增收、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发展现状

在土地流转政策方面,各国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美国土地流转以租佃制为主,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通过签订经济契约来实现。在流转过程中,大多只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农场主获得的是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私有权,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有着收益、分配和处分的权利。目前美国4.7 万个农村合作组织形成了全国性网络,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日本政府为促进农户之间土地的流转,使用国库补助金成立农协进行农地的接受与租出,目前日本99%的农户参加了农协,它成为土地流转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介,加快了流转的速度、效率,提高了流转的成功率。德国政府利用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来促进土地流转:凡出售土地的农民可获得奖金或贷款,以帮助转向非农产业;凡土地出租超过12 年的,每公顷租地可获500 马克奖金;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减少土地生产交易活动的中间损失,并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如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对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起着积极的作用。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流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促进规模经营,主要包括:通过发放“离农终身补贴”等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组建“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收购和转卖农地,加速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以法律形式规范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降低了流转的交易费用。目前法国60%以上的农地是以租赁方式经营的。英国政府为促进土地流转,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对合并小农场提供所需费用的50%;对愿意放弃经营的小农场主发放2000英镑以下的补助金,或者每年发给275英镑以内的终身年金;对大农场实行补贴,补贴金额视农场规模而定。俄罗斯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农用土地流通法》,规定农地可自由流通,明确了农民所获土地份额及所有权等。允许农地流通、规范土地买卖,有效地打击黑市交易和腐败行为,建立较完整的土地市场秩序,使广大土地经营者和农户真正掌握与拥有土地权利,获得了土地流转权和买卖权。土地进入流通,农业生产者能以土地作抵押获得信贷,最终确保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得到回报;允许产权交易,使土地向大生产者集中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学术界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关注点在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等方面。另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一议题的提出,将部分国内学者的目光转移到了研究土地流转与农业发展的相互作用上来。

我国土地在流转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我国土地流转发生率逐年增长,但比例依然较低。韩俊指出,我国流转的土地面积还占不到10%,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发生率一直很低,但最近几年,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一些地方规模有所扩大,速度有所加快。到2008 年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1000万公顷,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2%。究其原因,张红洁认为目前的农村土地还发挥着社会保障作用,即使是从事非农业的农民依然将农地作为退路;另外,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使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人不敢尝试,这两点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供给。二是土地转出者收益的增加不明显。我国面临着人地关系紧张与大量耕地撂荒同时并存,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倒挂,无偿转包和倒补贴转包现象屡见不鲜。邹伟认为土地流转交易能否实现,最终是看流转的利润大小,不但要考虑交易成本,还要考虑交易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收益。韩连贵在2005年的调查显示,转出户需要倒贴钱的占整个转出户数的70%。流转土地的双方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利得,因而缺乏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过,史清华等研究指出,尽管农地经营存在着效率恶化问题,但总体而言其转包行为对缓解农地经营效率恶化是有好处的。三是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叶剑平等的调研结果显示,土地转让的规模偏小,转入范围主要限于村内或亲属间,没有明确的土地流转期限,土地的流转过程不正式,绝大多数农村土地流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傅晨的研究表示,有一半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自发私下进行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强,在流转手续和程序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留下许多隐患,主要表现为合同管理不规范。

在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方面,杨昊认为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包括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土地经营大户和企业单位等社会资金与技术的流入、政府及其法律法规的支持;而农民的保守思想、有形支持平台的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会对土地流转带来阻碍作用。纪灿离等认为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产业发展对土地流转的需求缺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和管理机构的缺乏,另外,农村土地流转操作的不规范、流转合同签订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个别地区强制流转现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流转的发生起到了抑制作用。舒田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农民土地流转心理的一般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农民家庭收入、对土地功能的不同理解以及非农收入等方面对农民土地流转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张丁等从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两个方面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模型分析显示,现阶段农户土地过于零散、户主受教育程度低下、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户之间的流转。邵书慧认为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动力包括每亩农业纯收入,非农就业率,政府干预,人均承包土地面积,农民受教育水平,外部动力包括农业新技术应用需要农地流转,WTO促进农地的流转,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农地流转,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使农地流转。肖文韬指出大部分地区土地经营和使用权转移是排他性的,企业和外地农户极少承租和转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封闭性,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还有研究将土地难流转、市场难培育归因于不稳定的模糊的农地产权、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王银梅认为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从实质上而言都属于小农,但是属于高度社会化的小农,承受着巨大的货币压力,他们的社会保障来自于土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

三、土地流转的现实意义

土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土地流转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要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

土地流转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

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集约经营是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从而有利于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形成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陈章体、周东鸣提出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的必然趋势,他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常岱江指出土地从一些缺劳户、缺技户流转给富劳户、有技户,这些农户利用土地进行大棚农业生产,有利于土地产出率得到提高。土地流转还可以带来规模化生产,克服了土地细碎化的障碍。土地流转使得转包土地的农户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及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得到合理配置。

陕西省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农地细碎化的问题较为严重。董国强、马小勇研究认为:尽管农户有较为强烈的实现农地连片经营的愿望,但是在农地细碎化问题较为严重的陕西省,使得转入的各块农地以及农户自有农地难以实现"连片"。即使农民转入农地,其结果是规模在扩大,却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营,一方面制约着农民转入农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周亚莉、袁晓玲在界定现代农业概念的基础上,从粮食安全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化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绩效水平五个领域建立了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应用改进型熵权法评价了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土地流转方式、流转模式对现代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是土地非农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分别从资本要素、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得出资本要素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则要抑制现代农业的发展的结论;然后是农村社区间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一是农业产业化公司与种养大户主导的土地流转,这种方式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最大,应采取措施大力鼓励和扶持。二是亲戚朋友间的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但是容易产生纠纷。

参考文献

第3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农业”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要想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结合互联网,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互联网+农业”的概述

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的特征是很富有时代性的,主要表现为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得到整合。将网络的优势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众所周知,“互联网+”这种发展模式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对农业进行政策引导以及给予一定的支持,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跟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给其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他产业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互联网+农业”能够使我国农业发展实现重大改革,实现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使农业资源高效率地整合,最终使其生产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中,通常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生产智能化类型,在这种类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技术得到提高。第二种是农业电子商务类型,使用该种网络营销模式,通过农产品O2O,实现更有效率的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种是信息化发展类型,打造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互动频率更高,从而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2“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大量实践表明,“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非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如能将农业经济发展跟互联网发展高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新型农产品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并且使农产品产业链得到延长。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从而能够对农业经济的生产规模以及后续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实现了由资源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跟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将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了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最近几年,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以资源型为主要发展方式,我国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使农业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2.3节省农业发展资金,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通过“互联网+农业”,农业发展成本得到节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效率,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那么就能够同时为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快速提供信息。众所周知,现在面对的市场环境是随时都会变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竞争,只有把握好市场环境中的信息,才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第二,节省农业流通成本。通过搭建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程序由烦琐变为简单,农产品的流通也随之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农业技术获取和学习更加便利,最终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能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

2.4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得到提升

在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时,“互联网+农业”模式的科学化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依托互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学会更多的经营和管理知识,乃至获取信息知识的速度也会加快。而且,他们还能够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对农业发展的认识,把更多更好的科学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升他们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互联网+农业”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诚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调研发现,已经有多个省份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因此,我们应当侧重于如何改进产业发展思路,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数据,以及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得到带动,农民更加富裕。主要创新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助“互联网+”发展高效农业。众所周知,在转变农业经济方式的过程中,高效是其中一个凸显的特征。借助互联网,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开发,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分工更加细化,农业门类增加。依托互联网智能化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农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第二,借助“互联网+”发展精细农业。在精细农业中,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利用。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与环境层面的效益得到提升。目前,就我国而言,可以借助国外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比如GPS、RS等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乃至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第三,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农业。最近几年,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如火如荼地建设。其中,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京东商城和淘宝电商平台力争打造规模化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它们建立直销网络模式,促进了专业化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借助信息平台,农产品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客户面前;其次,通过云端网络技术,农产品信息和质量得到监控,相关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生产经营者,为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4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农业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影响。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应当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黄艳红,陈梦倩.浅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商,2015(38).

[2]徐珍玉.“物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J].上海信息化,2015(6).

[3]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6):134-135.

[4]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5]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世界农业,2015(12).

[6]汪勇,张蓉.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迁[J].华东经济管理,2001,15(1):135-136.

[7]韩翠峰.“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5(5):29-32.

第4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天津市;物联网;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DIO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5.001

2013年,天津市作为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在农业部、天津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推进下,按照“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三全理念,开展了顶层设计、技术构建、典型应用、机制保障等一系列试点试验工作。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农业物联网是推进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快速升级的新举措。

1 农业物联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动力

1.1 正确把握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和特征

农业物联网是一次全新的农业技术变革,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集成示范和高度应用。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农业物联网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去理解:狭义的农业物联网是指应用射频识别、传感、网络通信等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涉及的内外部信号进行感知,并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农业信息的智能识别和农业生产的高效管理;广义的农业物联网是指在农业大系统中,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信息采集器等各类信息感知设备与技术系统,根据协议授权,任何人、任何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信息互联互通,以实现智能化生产、生活和管理的社会综合体。

农业物联网通过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把农业现代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是它的本来属性,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规模化、集约化是一致的,其重要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机物一体化特征。农业物联网把农业生产内部过程中所需的自然、经济等要素以人机物的形态有机联系起来;也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所涉及的人、机、物有机联系起来,将传统的人、机双方交互,转型为人机物三方交互。二是发展理念“三全”化特征,即“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

1.2 农业物联网是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农业物联网是农业信息化应用优先发展的领域,而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因此,发展农业物联网是推进其他“三化”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信息获取、传输与服务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中的应用模式和推进路径,将有效地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1.3 农业物联网是引领农业生产向智能化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通过感知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包括作物信息、农田环境信息、农机作业信息等,为精准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丰富的实时信息,通过全面互联共享可以获得更多的网络服务,提高精细农业科学决策水平和作业实施水平,它将在农业精准生产大显身手。

(1)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农业物联网通过感知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的供给与需求,自动寻求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的匹配度,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正在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施黄瓜生命感知与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应用全面提升设施黄瓜产量、品质与效益。(2)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工具的专业化、智能化,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发挥效能。通过具有感知和控制功能的智能设备支持,可以使农业环境自动控制、农事操作自动化、动植物需求智能化等,在这方面农业物联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智能温室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宁河县农夫、宝坻区德润母猪群养殖场自动饲喂站管理,滨海新区海发珍品和正跃海淡水养殖的自动投饵系统以及通过鱼群浮头识别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应用。(3)有利于推进大田作物各种农事管理的精细化、农事措施的合理化,如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在线远程诊断等。农业传感器可以准确感知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墒情、养分,通过智能运算与分析,提出决策建议,实现各种生产管理的精准化。

2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基本思路是以大力推进“四化同步”战略为指导,以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为目标,以“按照一条思路、坚持两个结合、树立三全理念”(即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的思路;坚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坚持研究开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相结合;树立“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三全理念)为宗旨,突破核心技术,研制关键标准,拓展规模应用,构建产业体系,力争使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为天津市全面发展农业物联网产业积累经验。

具体目标任务是集成示范物联网感知、传输、决策及应用相关技术和设备,实施农业物联网“一二三四五”工程,即构建1个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重点建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农业物联网核心试验基地20个(推广示范200个);建立研究开发、集成示范、应用推广3种类型农业物联网展示窗口;探索产学研用创新、农业企业运作、合作组织示范和区域整体推进4种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取得包括探索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物联网产业研发和经营主体、技术服务队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协同体系和农业物联网应用天津模式在内的5个方面的成果。

3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遵循“科学规划、重点突破、行业应用、整体提升”原则,紧密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3.1 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与机制创新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和创建推进机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了区试工程的高效开展。

2013年,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先后6次来津就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进行考察或座谈指导。春兰书记、兴国市长在2014年天津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东峰副书记和宏江副市长对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给予指导支持,多次做出重要批示。2013年9月,天津市政府与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就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建设签定了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由农业部、中科院有关司局和天津市有关委局组成的部市院共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集成各方资源优势,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保障了区试工程的顺利实施。目前,各方面都把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领导高度重视的氛围已经形成。

3.2 构建了适合天津特点的农业物联网建设总体框架

在“按照一条思路、坚持两个结合、树立三全理念”思想指导下,编制了天津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实施方案,得到了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和有关专家领导的直接指导和肯定。在建设内容上开展“一个平台、三个工程、两个体系”建设,即建设一个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物联网应用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3个工程建设;探索符合天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需求的理论体系和标准体系两个体系建设。

3.3 研发了国际先进的天津农业物联网支撑平台

黄兴国市长在2014年天津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水平建设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天津市与中科院合作,建成了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平台涵盖了农业生产、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农资农机服务等领域数据库17个,集成各类农业应用系统113个,实现了25个基地传感数据的在线采集和9个基地共17路视频接入。2013年9月24日,农业部组织汪懋华院士等9位专家对平台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平台开发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3.4 研究储备了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

天津市在农业网联网区试工程实施伊始,就明确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工作定位,注重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大力开展了针对环境、生命信息感知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创新,重点中试和熟化动植物环境和生命信息传感器,重点开展了设施农业病虫害和水产主要病害特征信息提取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

3.5 开展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典型示范

区试工程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已有的50多个农业物联网相关试验点或基地进行了充分调研,系统掌握了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建设的基本状况,明确了主要实施内容。建设了10个核心基地,核心试验面积704 hm2,进行了1 262栋节能温室、76.5万m2养殖水面示范应用,涉及设施蔬菜、种羊、种猪、海水鱼、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等种类。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建立了电子生产档案、企业管理、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查询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了农业电子商务支撑平台,开展了千余种名特优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活动,探索了冷链宅配模式、线上线下模式、会员定制模式以及农超对接模式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3.6 加强了标准建设与理论研究

天津市将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地方标准重点编制计划,分步骤制定、完善一系列的天津市现代农业地方标准并组织实施。“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与对策研究”列入2013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计划项目,组织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4个行业管理部门分别制定了行业物联网应用规划,正在抓紧制定天津市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培育和壮大农业物联网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4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的重点工作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试验区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们在平台内容、功能和运行机制上还需不断充实完善,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上还需从人力和资金上加大投入。下一步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全面推进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4.1 加强核心基地建设,探索应用模式

对已建设的10个核心试验基地应用加强指导服务,同时,按照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实施方案,筛选建设一批新的核心试验基地。加大推动武清区、西青区整体推进模式的建设,扩大农业物联网试验基地和应用点,不断探索天津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

4.2 强化平台应用功能,发挥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平台应用建设,在技术上重点完善平台数据接口、在线视频、数据传输和接入接口规范标准;在应用上加快行业子平台应用系统研发进程,开发“农业农村基层基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天津动物及产品外埠进津道口监管信息系统”、“奶牛良种繁育管理系统”和“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基础数据挖掘”,同时,为企业、基地应用提供定制服务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入驻平台,不断丰富平台内容。在保障上尽快出台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规范平台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平台安全畅通,引领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

4.3 建设质量追溯系统,做好支撑服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工作要求,结合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任务,以放心菜追溯系统、放心水产品追溯系统和畜产品外埠进津道口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化管理和信息化追溯系统,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支撑服务。

4.4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产销衔接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天津市农产品电商平台功能,组织农民专业合作、休闲农业和涉农企业开展网上销售。选择3~5家农产品电商企业进行示范,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会员定制、冷链宅配和农超对接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

4.5 加强理论人才建设,促进持续发展

按照总体目标任务,加强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组织编制和修订10个农业物联网标准,逐步完善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积极筹建农业物联网应用研发中心,汇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研发技术人才。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完成天津市农业物联网三年整体规划任务,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6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应用水平

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信息终端、电视、刊物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的宣传和培训,对平台应用、标准编制和基地应用人员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继续做好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工作简报的编发,全面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道亮.农业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余欣荣. 物联网――改变农业、农民、农村的新力量[M].北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唐珂.国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00-707.

[4] 毛科军,官宏义.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的实践[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28(6):693-699.

[5] 余欣荣 .关于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几点认识[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28(6):679-685.

第5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营销;农产品

四川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区域表现差异显著,自然资源充沛,四川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及项目的实施,对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进行研究,旨在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内涵建设。

一、制约精准扶贫的因子

落实到实处,开展精准扶贫各类工作存在各式各样的障碍,甚至造成偏差,我们需要正视此类问题,以实事求是,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的态度开展实际工作。

(一)精准识别难度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增长,各地狠抓脱贫与精准扶贫的工作,在各类实践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然而,精准扶贫的首要是搞清楚“指向”问题,贫困的对象是谁?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如何进行帮扶管理……?已有的帮扶机制和制度是否需要建设和完善,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为了满足精准识别条件,哪些人被识别进贫困户呢?许许多多的识别或是认定问题需要界定,标准、尺度是否能够得到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形成一套认定及帮扶机制,照章办事,对个别特殊现象进行论证后,也能够有章可依。

(二)人才引入和技术注入是否到位

欠发达地区的通讯信号、互联网信号是否已经覆盖,当地人们是否能够熟练地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操作,是否有专门的培训机制,都是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的方面。如雅安石棉县安顺乡将首批采购的145000株花椒苗集中发放到麂子坪村295户少数民族群众手中,拟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生态花椒3000亩,并现场开展苗木储运、定根栽植、肥水管理等技术培训200人次。后期,再次给贫困户发放能繁殖母猪仔,跟进管理,养殖专业人员进行跟踪指导。首先要有产品,才谈得上后期如何卖出去,如何使营销渠道多元化和系统化。若是精准扶贫工作仅仅浮于表面,物资发了就发了,没有后续的技术支持,试问如何达到帮扶的效果呢。

(三)精准专项管理不易

档卡资料的跟踪与完善是实现精准扶贫专项管理的依据,正如施工需要完成施工日志、培育植物需要观察日记一样,档卡资料的记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显示个体的帮扶情况。事实上,档卡资料的完善或多或少存在偏差,比如一户一个扶贫贴心袋,帮扶责任人确实送到贫困户家里了,并且里面装了帮扶责任人的名片,袋子是需要放到贫困户家里,但是转眼贫困户给自己的孩子上学当书包了,如此一来,遇到相关部门走访,容易出现偏差。毕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档卡资料并不能充分体现出记录的实际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多做论证和尝试,酌情管理。

二、制约地方发展网络营销的因子

“酒香不怕巷子深”放在信息经济时代,营销的传播力量必不可少,需要推动才能深受市场欢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区域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植被环境,因此,农业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传播渠道是发展互联网营销的前提,制约地方互联网营销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因子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华东和华南地区的GDP较西部地区偏高,四川省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外出大省,外出劳务人口主要去向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由此,导致很多欠发达地区家庭中,老的老,小的小,无法投身于农业发展和创新,比如雅安市石棉县西充小学,有三个年级,分别是学前班、一年级及二年级,共有33名彝族小学生,其中有不少留守儿童,教职工3名,其中包括1名校长。如此家庭结构,无人投身于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及培育,更谈不上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的传播和销售渠道。

(二)经济和文化因子

由于四川省为多民族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第二大藏区。除了省内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外,民族区域(包括享受少数民族待遇)贫困县有54个,“四大片区”贫困县(市、区)有88个之多,如宜宾的珙县、达州的宣汉县、乐山的马边县等等。以雅安市石棉县为例,石棉县是雅安市4个享受少数民族待遇的县区之一,该县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该县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和教育质量,一直是困扰教育发展的难题。由于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底蕴不同,最终导致省内各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三)人口流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就是人口外出大省份,尤其是省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主要去向多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及一线大城市。当然,四川省的劳动力流入也是一大现象,但是外来人口必然不如本地人口对当地资源熟知,对发展本地经济的助力也是有影响的,人口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制约地方发展网络营销的因子。

三、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渠道建设

将欠发达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线下两个方面的建设是提高销量的重要渠道,就线上渠道而言,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必不可少,将从建设特色农产品门户网站、整合资源进行规模建设、建设特色农产品协会、鼓励本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完善各类支付方式等五个方面探讨其网络营销的渠道建设。

(一)建设特色农产品门户网站

众所周知,都江堰以种植猕猴桃闻名,随着物流、电商的飞速发展,红心猕猴桃更是畅销国内外,在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消费者们往往更多地依据互联网信息作为其消费参考因子,因时制宜,都江堰多家猕猴桃种植商户成立公司,建设公司网站,便于消费者们搜索和了解猕猴桃的系列信息。如都江堰市小平家庭农场,在该门户网站上不仅链接其淘宝店铺,还从猕猴桃苗木、红心猕猴桃、红豆杉苗木及生态跑山鸡构成其主要特色农产品,同时提供原生态农场采摘的服务。都江堰市同昌猕猴桃种植有限责任公司,除了提供以上咨询外,还通过其门户网站为消费者们展示企业文化、都江堰旅游等主题资信,丰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特色农产品的门户网站建设势在必行,便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认知农户的主要营业项目,促进销售。

(二)整合资源进行规模建设

每年都江堰市猕猴桃采摘节的盛大举办,聚集了各地消费者前来围观,再加上“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巨大旅游吸引力,如此整合优势资源后,都江堰的猕猴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整个市场得到极大的提升。都江堰市猕猴桃采摘节是集产业发展、文化交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猕猴桃盛会。通过红心猕猴桃的采摘体验、都江堰“全城猕恋”、向峨猕猴桃博览体验周、产销对接订货会、商贸合作、技术推广、理论研讨等活动,充分提升都江堰猕猴桃品质的知名度,对外助推和宣传都江堰特色优势产业、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建设成果,进一步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此为借鉴,石棉县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安顺场,中国工农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由此形成的安顺场渡口、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安顺场古镇、田湾河等形成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是实现石棉县特色农产品创销的重要吸引力,农旅产业融合将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各类农博会或农产品会展博览会的举办,进而举办各类农博会分会场,把分会场设置在消费者较为集中的区域,均是整合各类农产品资源的主要渠道。如2015年11月,第三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暨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成都新世纪会展中心举办。雅安石棉县在此展出丰富的石棉本地特色农产品,有黄果柑、老鹰茶、花椒等,无疑会展营销正是提升特色农产品形象和知名度的传播途径。然而展会毕竟是短时间的,展会之后如何实现展会营销的延续效应是商户、企事业单位、推广人员等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建设的项目。

(三)建设特色农产品协会

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是由都江堰域内从事猕猴桃种植、加工、营销、管理的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与猕猴桃科技推广人员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都江堰猕猴桃产品研发、品牌宣传推广、对外合作及交流等相关工作,通过近20年的努力,2007年,“都江堰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6成都市最受消费者欢迎十大优质农产品品牌”、“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等荣誉。在浙江大学CA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的《中国农业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中,截至2015年,“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14.02亿元。以特色农产品协会为依托,作为地区特色农产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的主办方,不仅有利于统一管理和经营,更加有利于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实现该特色农产品自身品牌的不断增值。反观雅安市石棉县,拥有黄果柑、枇杷、杨梅、老鹰茶等特色农产品,在网络营销的渠道建设方面目前仍未形成正式、规范的体系,对实现其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创收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鼓励本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回流

近年来,由于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基本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东西部地区就业人员工资收入差距缩小,四川劳务输出出现人口回流现象。2016年2月,从省统计局的《人口流动对四川城镇化的影响分析》报告中获悉,四川省劳务输出继续呈现人口回流现象,尤其返乡投资兴办企业数量猛增。据统计,2014年省外务工人员回流152.47万人,实现就业123.39万人,回乡创业4.56万人;2016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外出务工人员回流135.95万人,实现就业121.27万人,回乡创业3.43万人,投资兴办企业12454个,实现产值901.14亿元。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不仅增加了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而且直接提高了城镇化率。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已成为潮流,这类人员拥有较多的实战经验和对本土资源的熟知等优势,对发展本地经济具有推进作用,建议各地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用乡情、友情、亲情感召和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近就业。以税收减免、工商免费、财政支持、小额贷款及创业用地优惠等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自主创业。

(五)完善各类支付方式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POS机刷卡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QQ红包支付等已经越来越被消费者和商家们接受并使用,在此基础上,建完和完善各类支付方式显得非常必须。如易联汇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爱e付(iEASYPAY),即在智能手机上安装“趣生财钱包”APP和商家所提供的一半手掌大小的刷卡器即可轻松为消费者提供刷卡服务。目前爱e付已累积40万用户,服务10万家中小企业,领跑公司支付业务向更便捷、更快速、更安全的有益方向稳步发展,所服务的商户数量以每天超过1000家的速度在增长,日处理交易峰值达到3亿元人民币,年累计处理交易规模逾百亿。爱e付和ETC相同的是其设备的提供及安装是免费的,在进行刷卡的同时通过扣除手续费获利,这也为微小型企业的消费支付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资讯。

四、精准扶贫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创新

(一)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精准扶贫的运作,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由政府作为主导,社会参与,适应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引进并支持多元化精准扶贫开发主题,实现各类精准扶贫资料的优化组合,提高各地精准扶贫效益。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多元化资金的支持,大力引进和建立多元化资金的投入机制,以精准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以扶贫对象自身投入为主体,以引进外来资金、信贷及各类社会投入为补给,共同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投入的精准扶贫机制,完善各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多项渠道精准扶贫机制。

(二)农旅产业相结合

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发挥当地优势资源,将各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农旅产业化经营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收入的提高,旅游经济及其附加产业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群的偏爱,在此大环境中,增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体制运行,对增强当地经济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精准扶贫对象由面及点

第6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及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工作方案

 

为提升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废旧农膜和肥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以下简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工作。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全市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等工作的开展,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全市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鼓励以农业投入品经营者或规模生产主体作为站(点)建设主体,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站(点),采取分区包片的方式,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在严格落实好“谁使用、谁交回,谁经营、谁回收处置”的主体责任基础上,对丢弃在田间地头等处且难以确定回收责任主体的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由各区县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式,设立1家以上回收处置服务机构,健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的收集、暂存、转运、处置有效机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开展好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确保实现应收尽收。

(二)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以镇为单位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建设试点,建设试点镇30个,其中临淄区、高青县、沂源县设置回收试点镇各5个,淄川区、博山区、桓台县设置回收试点镇各3个,周村区设置回收试点镇2个,张店区、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设置回收试点镇各1个(详见附表)。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做到应收尽收。通过辐射带动,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90%以上,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明显增强。

(三)开展地膜监测点设置工作。全市共建设监测点14处(包括国家、省、市三级监测点),其中国家监测点1个,省级监测点8个,市级监测点3个,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建设2个监测点(建设指标详见附表)。主要开展样品采集、处理、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编制监测报告等工作。

三、工作重点

各区县(功能区)要明确试点镇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站(点)的服务范围,在市级方案指导下合理建设、监督并指导处置点和监测点开展好相关工作。

(一)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分区包片完成地膜、棚膜、反光膜、肥料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置,开展资源化利用或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回收处置各环节均须符合国家相关污染防治标准、技术措施和技术规范。到2021年底,各区县(功能区)区域内地块、林下、路边、河道、水塘、作物秸秆上等不能有明显可见的残膜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90%以上。

(二)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分区包片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按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到2021年底,全市田间、地头、路边、沟渠、河道、水塘、机井旁等区域不能有明显可见的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

(三)开展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工作。通过建设地膜残留监测点,对监测点周边农户地膜应用及回收情况开展入户调查,对监测地块通过挖土方监测地膜残留情况,摸清地膜残留底数,分析地膜残留状况及变化趋势。监测过程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为精准高效防控地膜污染提供数据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县(功能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对工作开展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逐级压实镇办、村居主体监管责任,强化农资经营单位回收处置责任,建立健全回收处置体系,统筹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等设施建设。要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强化责任落实,搞好对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全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并通过设置宣传标语、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宣讲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让农资经营者、使用者认识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对环境及人身安全的危害,引导使用者科学合理使用各类农资,并及时对农业投入品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置。要督促指导农资经营者依法履行回收义务,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树立起积极参与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中发挥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提供服务等作用,鼓励和扶持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

(三)切实组织开展好试点示范。各区县(功能区)要以镇为单位开展好农业投入品回收处置试点建设,合理确定试点镇办,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好试点示范及监测点建设工作,12月10日前对试点示范工作与监测点工作分别形成总结报告,报市农业农村局。此项工作已经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市级通过对各区县(功能区)工作实施情况的检查督导与执法检查,进行月考评赋分。

(四)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市级列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各区县(功能区)要积极筹划,在制定整合资金使用方案中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开展,根据当地实际,对回收站(点)设立和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监测等环节进行补贴。调动起各方参与积极性,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五)严格监督执法。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会同执法部门,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执法监管,将其列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经营者、使用者不履行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等义务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要通过适当途径,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推动工作开展。

附:全市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监测点建设指标表

附:

全市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监测点

建设指标表

 

区县

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镇

农膜监测点

数量

(个)

数量

(处)

备注

张店区

1

 

 

淄川区

3

1

市级

博山区

3

1

市数字中心项目支持建设

周村区

2

1

市级

临淄区

5

4

国控点1个,省级3个

桓台县

3

1

市级

高青县

5

3

省级

沂源县

5

3

省级2个,市数字中心项目支持建设1个

高新区

1

 

 

文昌湖区

1

 

 

经开区

1

 

 

合计

30

14

 

第7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现状;问题;对策;山东东营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75-01

现代农业园区是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引导传统农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转变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形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技术措施[1]。2012年,东营市被整建制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载体,现就东营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进行探讨,对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发展思路,东营市整合各类资源,将各级各类支农资金优先支持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山东省位居前列。目前,东营市已建或在建现代农业综合类园区、产业类园区、精品类园区共计174个和家庭农牧场1批,规划建设总面积超过6.67万hm2。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投资10亿元的大地乳业种养加一体化项目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总投资20亿元的泰国正大集团东营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1.33万hm2海水养殖已全部开发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东营市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力度,重点打造了牛庄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广饶新潍高路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建设规模大、基础设施好、主导产业突出、科技水平先进、管理运行机制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2]。

2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园区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生产设施装备水平较低,新品种、新技术储备不足,机械化水平低,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不相称。二是部分园区规模小而分散,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支撑和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园区功能还比较单一,部分园区是以单项产业园为主,且大部分园区局限于农产品生产功能,缺乏加工、销售、科技培训、休闲旅游和示范带动等功能。四是园区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行政化特征还比较明显,园区发展后劲不足。

3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重点支持发展工厂化作物栽培类、一体化养殖种植类、水产养殖类、畜禽养殖类等设施农业,大力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综合生产经营能力。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的现代化园区。推广耕地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推进水产、畜禽规模化养殖园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加速培育一大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园区。配套生态休闲观光设施,建设生态园区,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吸引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旱涝保收农业园区,在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方面做出示范。

3.2突出科技兴园

优先支持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适应性驯化和良种繁育,重点支持种子种苗生产基地、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对农药、化肥等农资实行统购统供,对农业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建立完善生产记录等基地准出制度,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力发展信息化设施农业,推进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发展钢结构大棚、遮阳防虫、喷滴灌等各类农业设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力[3]。采取多种方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团体进行有效合作,鼓励农业技术、科技成果参资入股,进区创办科研机构、试验基地和研发中心等。

3.3注重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着力增强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开发优质品牌农产品,筑牢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农业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深加工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增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着力发展现代营销。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组织,推广现代农业营销模式,积极开展包装、冷藏、储运等业务,引导支持现代农业园区与大型超市、居民社区、团体企业、宾馆饭店等直接对接,建立直供区、专销点,畅通产销渠道,稳定产销关系。积极开展网上营销、网上配送、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

(下转第278页)

(上接第275页)

3.4创新体制机制

根据园区规划建设进度和园区管理工作需要,研究建立符合不同类型园区特点和实际的管理体制。注重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方式股份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管理方式企业化,自主经营,市场运作,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中最活跃的经济“单元”。

3.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类支农项目优先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争取实施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依托项目调整园区结构,膨胀园区规模,推动园区发展[4-7]。

4参考文献

[1] 黄修杰,史亮亮,黄丽芸,等.广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47-249.

[2] 尹剑德.湖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信息,2009(12):33-36.

[3] 徐森富,黄冲平,刘伟明.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413-418.

[4] 曾军丽,程鹏.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17033-17035.

[5] 伍冠锁.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1(5):580-582.

第8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仔细梳理近年来黑龙江农业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了龙江农业发展根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养一批有科技种田意识的新型农民为龙江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土地规模经营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对我省的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1连增秘诀一:

合作经营

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2014年1月18日,克山县仁发村仁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会议室里,桌子上摆满了成捆成捆的人民币,合作社社员们一张张朴实的面孔洋溢着欢喜:“分红啦!”

在克山,所有农民都羡慕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人家带地入社每亩土地收入922元,比自己种强多了。目前,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发展到2638户,涉及10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入社土地5.4万亩。从黑龙江省农委农机局了解到,像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规范社,目前黑龙江省已经达到了61家。

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民的土地流转到现代农机合作社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多,目前全省1164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1500万亩。

2014年10月20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王忠林作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土地已流转6507万亩,比上年增长16.2%。全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5971万亩,比上年增长17.1%。全省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到10.5万个。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带地入社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使大型机械更好地发挥作用,规模经营更大范围地普及,标准化生产更精准地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提高了粮食品质。记者从省农委获悉,今后,黑龙江省将在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切实做好流转信息、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等服务,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步伐。

11连增秘诀二:

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地里有机井,地边有排水渠,旱能灌涝能排,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吃饭啦!”说起这几年水利工程为农民带来的好处,绥滨县东方村红发屯的马景涛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从黑龙江省水利厅获悉,近年来,黑龙江省累计投资338亿元,开工建设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三江平原14处大型灌区、19处灌区续建配套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西旱东涝的心腹之患。目前,总投资300亿元的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三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将兴建加固堤防3000公里,保护着全省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积。有了能抗旱排涝的水利工程,农民种地自然是“心中有底”。

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近几年,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一步释放土地潜能,增加土地产出和粮食产量。2009年,鸭绿河农场抓住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的机遇,第一管理区土地整理项目在省国土资源厅通过立项。土地整理项目一期工程结束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800亩,新增耕地率12.56%,增加水稻产量380万斤。同时项目的实施把原来的6000亩低产旱田改为水田,可增加水稻产量600万斤。“有了这个项目,我家地里能新增加45亩水田,农场还免收前2年的承包费,大体算一下,这两年能多得近6万元的收入,这可是实打实的效益账!”说起农场的土地整理项目,鸭绿河农场第一管理区职工刘宝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发整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建设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我省要承担1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完成3197万亩建设任务。2014年,国家下达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918万亩,我省大力推进已下达建设任务和投资项目的实施,通过各类建设项目验收报备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920.50万亩,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任务指标。

11连增秘诀三:

科技服务

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事专家大院走,种田示范园区瞅,四季科技培训勤,百姓致富项目有”,“农民种地用科技,串换良种别忘记,拖拉机去耕整地,耕作深度要注意”……“有了这些‘顺口溜’,科技常识不再是‘天书’了!好种子、好技术、好机器,加起来就是咱老百姓致富的‘金钥匙’啊!”牡丹江农民李玉荣看着地里成熟的玉米高兴地说。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通过深入实施“科普之冬”,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活动,打造了一批有科技种田意识的“新型农民”。

2014年,黑龙江省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在保持原有惠农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在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研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2014年3月初提前下拨了143.11亿元的粮食补贴、良种补贴资金,并于3月底前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确保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作用。为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标准,整合资金6亿多元,支持农村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78万栋、智能化催芽基地200个。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全省共投入春耕资金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说的就是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黑龙江省种子局获悉,2014年,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优质和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94%以上。

第9篇:精准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一是高度重视。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治工作和底线工作来抓,定期召开碰头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责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乡镇财政所长为成员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周密部署。局党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调度财政扶贫工作,财政评审每两月出台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用得准、用得好。特别是2017年8月以来,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进度,做到一月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四是强化制度建设。为确保统筹整合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出台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方案》(炎政办发[2016]24号)、关于推广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的指导意见(炎政办发[2017]44号)等一系列文件。

二、资金的整合和监管情况

2016年-2018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共计59118.3383万元,其中2016年8511.12万元,2017年32446.3334万元,2018年18160.8849万元。

2019年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810.65万元。

在资金监管方面,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抓细制度建设、抓好资金筹措、抓准资金投向、抓严资金管理、抓实监督管理、抓紧问题整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抓细制度建设

——出台了《炎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炎政发[2016]18号)文件,成立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年度统筹方案的确定、项目实施、督办检查、验收考评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落实和监管,制定统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有序统筹、有章可循。

——制定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法发[2016]5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每年制定了《炎陵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资金整合的范围及整合程序。整合的范围包括中央、省、市、县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中央层面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20项;省级层面主要包括:扶贫专项资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一化四体系"建设的资金除外)等19项。

——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先后下发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75号)和《炎陵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炎扶发〔2016〕2号),就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审批、拨付、管理和监督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简化资金审批和报账流程,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财政评审每2个月制定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

(二)抓好资金筹措。严格按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应整尽整。

(三)抓准资金投向。严格按照《湖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17〕21号),围绕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范围,2017年明确统筹整合的资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 “七个一批”和“六大工程”安排使用,落实定资金、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间的“四定”原则。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转移就业、农户补助等方面,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各项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支出。2018年以后,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两个方面。

(四)抓严资金管理。一是实行专人、专户、专账核算。二是建立了项目资金台账。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依据下达的扶贫资金使用计划,按照项目文号、项目地点、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资金规模、支出金额等要素,建立了项目资金使用台账。三是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县级方面,炎陵县涉农整合年初方案、调整方案和全年下达的整合资金计划均在炎陵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长期公示。村级方面,村级实行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透明度。在贫困村村部设立脱贫攻坚公示专栏,明确专栏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项目、贫困对象管理等公示公告内容,同时公布项目监督单位及监督电话,并留影像资料备查。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让全县相关财务人员、扶贫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知晓熟悉财政扶贫政策。

(五)抓实监督检查。一是严格纪律监督。扶贫、财政、审计每年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严肃追责问责。对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排名、一周一通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当月各个项目进度排名倒数第一及整体进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三是扎实开展股所共建。局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每月下乡镇财政所,对乡镇扶贫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核查,指导乡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掌握乡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动态,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六)抓紧问题整改。一是严格按上级要求抓整改。三年以来,国家、省、市级多次对我县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各类问题,县财政局根据反馈意见,列出问题清单,下发整改督办通知单,要求相关单位按时整改到位。二是审计抓整改。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审计组,对所有涉及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的县直单位、乡镇、部分村进行全面审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反馈给相关单位,相关单位按时进行了整改。三是全面自查抓整改。县财政局组织局纪检、监督股、乡财服务中心对所有贫困村扶贫资金、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全面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对群众举报问题进行专门调查,一个一个核实,及时回复举报人,并将核查结果及时报告省财政厅。

三、统筹整合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炎陵县始终以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责任、第一民生、苦战硬仗,举全县之力朝着脱贫摘帽目标扎实推进。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初始贫困人口8164户26761人,贫困发生率16.57%,贫困村66个(建制村合并后调整为54个);2014-2017年,全县累计脱贫6633户22881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6%。2017年12月,通过市初审;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0.6%)、群众认可度最高(98.49%);6月,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均为“零反馈”;8月3日,经省政府批准宣布脱贫摘帽。主要围绕“五个字”做文章:

(一)驱“贫”——让产业收入多起来。牢牢把握发展绿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这个脱贫的关键,千方百计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硬起来。文化旅游方面。打好炎帝牌、红色牌、生态牌,基本形成“一心一环三大版块”旅游格局,炎帝陵创5A进入冲刺阶段,标语博物馆成功创4A、云上大院成功创3A,神农谷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带动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412家农家乐加速发展,帮助5600名群众就业创业,其中贫困人口2112人,人均增收1.8万元。绿色农业方面。“一带八基地”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主阵地”,带动6096户18846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特别是炎陵黄桃连年产销两旺,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炎陵县获评“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生态工业方面。“一区两园”扩大到11平方公里,炎陵工业集中区进入全省园区综合排名20强。把握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机遇,成功引进欧科亿、国声声学、全康智能家电等3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预备上市企业,入园企业发展到1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安置就业1.4万余人,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

(二)治“穷”——让内生动力活起来。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他们的心更热、腰更直、手更勤。“扶志”。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正向激励,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从精神上立起来、强起来、硬起来。“扶智”。突出抓教育扶贫,开展“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活动,通过教师进村入户比对确认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做到精准资助“一个不漏”、控辍保学“一个不失”、条件改善“一所不差”,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1人因贫辍学。“扶技”。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和“两后生”, 帮助缺技术的贫困劳动力掌握致富技能,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开发生态护林员、生态管护员、乡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728个,引导和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6658人,占59.5%。

(三)解“困”——让基本保障强起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政策始终向贫困户聚焦、向贫困人口叠加。保障“房子”。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实现“居者有其屋”。坚持定户、定点、定标、定期、定责、定业的“六定”举措,分2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34户4013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按照“一提三分一统”的思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327户,其中贫困对象农村安居工程2543户;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完成6122户农村土坯房集中整治,拆除5366栋闲置、废弃、空心破败的农村土坯房。保障“身子”。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形成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险、特殊医疗、便民服务“六重保障”。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县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5452人纳入国家健康管理系统实行分类管理和救治,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几率。保障“底子”。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兜底脱贫,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349户2940人,其中兜底对象294户516人,兜牢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低保障网。实施生态扶贫,投入补偿资金6568万元,让贫困群众既守住身边的“绿水青山”,又从“金山银山”中分享红利。

(四)提“质”——让村容村貌美起来。实施“六大工程”,贫困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交通更通畅了。投资14.59亿元,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161.51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8.22公里,危桥、渡改桥25座,客运站场224个。饮水更安全了。完成水利设施投资3.67亿元,100%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其中91.7%的行政村通自来水。网络更发达了。光纤宽带和手机4G信号全覆盖,农户100%通生活用电,农网改造全面达标,51个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环境更优美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38%,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及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文化更丰富了。全县人均文体设施面积2.07㎡,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文体器材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乡村旅游更兴旺了。纳入全省“神奇湘东”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39个贫困村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星级乡村旅游点42个。

(五)担“责”——让结对帮扶实起来。全面压实“五个责任”,严格遵守“五项制度”,坚决兑现“五个不论”,结对帮扶做到“身入”“心入”“深入”。“身入”,就是贫困村、非贫困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干部全覆盖,累计开展“大走访”21.46万人次。“心入”,3641名帮扶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三同五好”2.59万人次,成为最感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深入”,根据“贫困户所需、帮扶干部所能”,实打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帮助贫困户实现各类“微心愿”2.16万个。“大走访”经验获省委《工作情况交流》刊文推介。

四、涉农整合资金中农林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成效典型案例

炎陵县发展黄桃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炎陵黄桃生长于炎陵县海拔300-1200米的深山之中,得益于充足的阳光、凉爽的气温、昼夜温差明显的独特气候以及松软肥沃的土壤条件,“炎陵黄桃”具有果形周正、颜色橙黄、甜度适中、酥脆可口,香气浓郁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该产业已经成为炎陵县带领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农业产业,炎陵黄桃线上线下热销,并带动炎陵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对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2784户8152名贫困人口因黄桃种植直接受益,年人平增收约8500元左右。获“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等荣誉和称号。它集精致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多个现代农业元素,是炎陵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炎陵黄桃”也成为了炎陵县一张响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