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一起走过的日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起走过的日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一个小镇上度过的,学校是远近闻名的一所好学校,周围很多镇上的学生都慕名来到这里上学,为此父母们不惜多交一些所谓的借读费,我就是其中之一。即便是比当地学生多交一些钱,我们也不是随便想进来就可以进来的,学校要在开学之前对我们这些外乡生进行一次考核,考试合格方可顺利进入学校就读。还好我的成绩勉强过关,才得以顺利进入了这所学校。

记得很清楚,就是在那次考核中认识了老二(后来熟识了,由于她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那时我们都是从外乡来到这里的,可是巧的是老二曾经和我在同一个初中,只是我们互相从不相识。那天考试前,她拿了一本书在考场外面的台阶上坐着看。抬头的瞬间,我们四目相对,似乎这一瞬间就注定了我们一辈子的情谊。后来我们互相熟识了,由于家住的不远,以后的几年中,我和她还有另外一个和我从小玩到大的嫱,就成了结伴回家的盟友。再后来,我们的队伍中又加进来了一个当地女孩燕子。她在高一分班的时候和我分在同一班,座位也离的很近,时间久了,就和我们三个混在一起了。

那时候,由于外来的学生太多,学校的宿舍很紧张,所以学校允许学生出去租房住,我们四人就在学校对面租了一间房子。那时镇上很多人家都招了学生房客,学校附近的房子尤其紧张,每家基本上都盖了两层楼房,好几个房间,就是为了出租给学生。我们住的那家离学校很近,也是两层,不同的是,楼上只有一个房间,房间外面就是空旷的一片平房顶,我们就住在这个二楼的房间里。房间还算大,有四张床,还有两张桌子,供我们平时吃饭和学习用。房间外面空旷的地方,我们平时可以做一些活动,由于那时的生活随处都是空旷,所以似乎对那片平房顶记忆并不多,反倒现在想起来觉得难能可贵了,也许是因为这寸土寸金的楼房住的太久了吧。

学生的增多,受到压力的不光是宿舍,还有食堂。每到吃饭时间,三个食堂总是人山人海的,打个饭都需要高超的“功夫”和足够的耐心才行。因此,这又给学校周围的人们带来了商机,于是,学校外面几乎每家都成了一个小食堂。我们住的那家房东也不例外,不仅在自家办起了食堂,还开了个小卖部,夏天的时候,尤其是水果和雪糕卖的最多。我和老二、嫱还有燕子,每天中午放学后,基本上都是回去吃饭的,时间久了,和房东的关系处的好了,在吃饭上也可以得到一些“照顾”的。夏天天长了,我们有时候闲着没事,还会帮着房东阿姨在小卖部招呼一会儿,房东一家对我们也是格外关照,有时候总拿一些水果雪糕什么的塞给我们吃。

那时,我们四个不是都在同一个班里,高一高二的时候,我和老二、燕子一个班,嫱在另外一个班,高三分了文理科,我和燕子是文科,老二和嫱是理科。可是三年我们四个人却一直同住在一个屋子里,每天回到房间,我们会互相诉说着今天碰到的所有事情。老二会说说她和那几个男哥们的趣事,燕子会说说她今天又看了哪个言情小说,嫱一定会跟我们汇报一下她又发现谁喜欢她们语文老师了。夏天的晚上,我们偶尔会一起出去散散步。记得学校东面出去不远处就是田地了,再往前走一点有一个小水渠,是人们用来灌溉的。我们四个经常会在晚上来到这个水渠的桥边,有时看星星月亮,有时互相诉说心事,有时一起大声的唱歌,有时各自憧憬着自己的未来,有时什么也不说,就那样静静的呆着。记得有一次,我们呆到了很晚,几乎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了,周围早已静悄悄的了,远处路上有自行车的动静,我想那时可能我们几个都有点害怕吧,燕子首先说“怎么办”?我们都沉默不语,过了一阵,老二出了一个主意,她让我们学男生的样子吹口哨,反正是漆黑一片,这样别人就会以为我们是几个男生,就不害怕了。我们都照做,也许是附近晚归的村民,那人骑着车子迅速的从桥上过去了。待他走远后,我们四个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然后迅速结伴回去了。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人家吓到了我们,还是我们吓到了人家。

由于都不是本地学生,我和老二、嫱三人,每两个礼拜回一次家。学校离我们的家大概有三十里地,骑自行车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这一个小时的“旅途”又是我们的另一个快乐。每到周末放学的时候,学生就一群一群的,都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我们三个常常都是最后出发,一路上“超车”,等快到家的时候,几乎前面已经没有可超越的人了,此时,我们就会非常享受这份超越别人的成功感,尽管现在看来是相当的危险。有时候,我们会在路上发现长的漂亮的女孩子,然后一路“跟踪”,一边走一边对她品头论足,直到必须拐弯的时候才“不舍”的分道扬镳,那时候,我就发现漂亮的女孩子不仅男孩喜欢,女孩一样喜欢,真应了那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

二年级的时候,我和老二、燕子仍然在一个班,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教我们物理。也许是学理科的缘故吧(至少我一直这么认为),他的表达能力非常一般。那时,每个礼拜一都有一节班会课,由班主任主持,自由安排内容。我们班的班会课一般很简单,老师总结上个礼拜的得与失(一般几句话了事),然后就是单独点出几个上课爱说话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叫到外面单独“教训”,那时我和老二是常被叫出去的。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在老师讲课的同时和旁边的同党们一起讨论题目,稍有不解,就必须讨论清楚,常常在课堂上都能争论起来,所以总是被各科老师告到班主任处。但是那时,我是一点都不怕老师单独叫出去的,因为他的表达能力不如我,自然狡辩的能力也不如我,所以,常常被我说的无话可说,我想也是因为我们每次的考试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每次老师都是说几句官样话,也就不予追究了。

那时候,除了我、老二、燕子外,还有几个男生跟我们也结成了同党,我们的座位都在一起,上课老师讲的问题我们一起讨论,甚至争吵,碰到难题我们一起克服,下课我们一起打闹,有时候会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声讨那些我们都不喜欢的同学。那时候的日子,除了快乐还是快乐。

高三我们分了文理班,只有我和燕子仍在一个班,老二和嫱分别在另外两个班,又由于即将面临高考,我们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学习了,闲的时间越来越少,紧张的日子越来越多,为了能考到一个理想的学校,大家都紧紧的绷着那根弦,直到那个黑色的七月。再后来,我们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上学,那时候没有手机,甚至还没到传呼机的时代,好一点的学校宿舍会有一台电话,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写信传递彼此的心情和思想。那样的交流,虽然慢,但却细腻而深刻,是如今的网络时代所不能完全代替的。直到现在,有空的时候我还是会把珍藏的信件拿出来读读,读读那时的生活,那时的心情,闻闻那时候的气息,每当此时,那些年少的往事总是一遍一遍的在我脑际闪过。

第2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题记

往事琐碎。见长的日子,让人不由想起曾一起走过的日子。三年前,为了相同的目标,我们相聚在初中,共同为友谊撑起一片湛蓝的天。三年后,又是为了相同的目标,我们分离,在初中。

浮生如梦,流年似水,白驹过隙,又是一个秋的轮回悄然而至,十月的风翻起安祥的落叶,秋风扫过怅然的大地。落叶翩跹,长街延展,一如三年之前……就这样独自静静地走。仰望天空,晚霞褪尽的黄昏呈现一片迷人的碧青。我终因它而驻足,在暮色里出神。想起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么快乐幸福……

我们,曾携手于林荫道上,感受黄昏气息的缠绵;也曾听黑夜里火车长鸣,共同欣赏午夜的月朗星稀,灯火阑珊。徘徊在青春的季节里,我们都有飞翔的羽翼,踟躇在梦想的角落里,我们都有流泪的冲动。青春的日子,有我们共同的足迹。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走过夏天的每一个时刻。

也许是漫长的黑夜特别孤单,我们才会背靠着背一起等天亮。坐在月下的草坪上,仰望星空,我们相信,每颗星星都载着虔诚的祝愿。于是,在流星划过天际的瞬间,我们都微笑着闭上眼,许下一个美丽的愿望……

天使的羽毛拾起逝去的生命的碎片,康桥。一样美丽的晨昏之约。我们说好的,一定要在未名湖畔走一遭,不满足于曾经拥有的辉煌,不甘心于眼前失意的迷惘。

还记得吗?在那个起风的夜,我们踏着月的朦胧的足迹,走了好长的路。后来风大了。我们说好,就算风再大,也要坚持走下去,走完那条留有我们太多回忆的街,风雨无阻!途中我们谁也没有松开相互紧握的手,并约定友谊天长地久……

走过的日子,是一首无韵的歌,回响在尘封的记忆里。曾经的那些画面被我们一起扔进了15岁的春夏秋冬。我们,把如梦青春铺进了时间的隧道。如今,我们也只能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角落里,共赏同一片天……

第3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对于你的回忆,太多,太复杂,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完全了解你。只是,我对你的印象很深刻,以至于想忘都忘不了。

刚开学时,你很温和,总是笑,我们看着站在讲台上困窘的你,说笑得更欢了。那时我们班在全校都很有名。(当然不是好名声了!)打架骂人是家常便饭,每个礼拜都有一两起打架事件,说起我们班来,校长的头都胀了。对此,我们当学生的还很自豪。忽然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你有了几根白发,明晃晃的刺进了我的内心,你才24岁啊!

军训时,我们很想家,你从不安慰我们,对于我们的眼泪,你假装没看见。只是在我们叫疼喊累时,到打靶场上陪我们跑步,你穿的是皮鞋啊!你看见男生感动得哭了,还是坚持的跑着,仿佛你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刺痛我们的心,让我们坚持下去。军训很艰苦,你总是带头吃苦,从不抱怨,也不让我们抱怨,每天总是板着一副铁面孔。后来,你打电话给我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现在很好,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请家长放心。此后,我开始对你有了一些敬意,因为你是关心我们的。

那天下午你拖堂到6点半,因为要赶班车,我向你请假不做值日,你不同意,离班车发动的时间只有10分钟了,我非常着急。对于我的乞求,你冰冷的说:“不做完值日不许回家。”说罢,便扭头走了。那一刻,我好恨你的铁石心肠!

后来,你曾经暗示过我他的无奈,站在我身后足足有5分钟,我一直低着头,你很尴尬,便走了。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我年级699名,望着你不屑的眼神我痛苦极了。你好像是故意伤害刺激我,把前699名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进行勉励。我立志期中考试叫你刮目相看,可事与愿违,期中考试我652名,那一刻一种受歧视感遍布我的全身,我要把你当作敌人,我会不惜一切的战胜你,即使牺牲一切!你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对我不屑一顾的人。恨的力量是伟大的,月考中,我年级377名。你的表情依然平淡。期末考试,我125名。你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是对我的笑,对我一个人的笑。我骄傲的望着你。因为,我赢了,你的笑,意味着你输了。你太低估我了,虽然我还会更好。

“你总是仇视我吗?”有一次你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

我挑战的注视着你“怎么,不可以吗?总有一天我会叫你屈服,因为你曾经伤害过我的自尊,当然,不只是学习。”我的声音冰冷到极点,你的嘴角动了动,但最终没有说一句话。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会对老师那样说话,其实我一直很乖,我是一个连蚂蚁也不舍得踩死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是一个阳光女孩。

从那天起,我便把你当作一块铁棒去磨,即使你是我的老师。你的课我极其认真听,你留下的作业我总是做得最好,然后再背过,最终以年级65名的成绩考入初二。(年级1400多人,其中好学生百分之90都分在了6班和8班,我们15班很多时候没有一个进前一百。)

总结完成绩后,你轻轻的对我们说“下学期我不教你们了,我太年轻,没经验,会耽误你们一辈子的。还有,我教你们时可能太严格,以致许多同学对我有所不满,对此我一直没有作出任何解释,但是请看看你们的成绩单吧,它足以替我做出解释,我的严格要求是为了你们的明天,为了你们的成绩,好了,我的话说完了。”

全班很寂静,同学们没有一个出声的。后来传来了几声啜泣,同学们大都相继而哭。我虽然没有哭,可我的内心却隐隐作痛。原来我是如此的舍不得你,年少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师生间的真情实感。我曾经把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把你当成我人生中最大的敌人,直到今日,我才发现我错了,原来我们是那么的在乎你,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是那么舍不得你离开……

你像从前那样背过身去,深吸了一口气。前排的同学听到了你小声的啜泣。啊,原来你也舍不得我们!

再后来,我一直想给你打个电话,问一下你现在好吗,可我至今都没有勇气拿起手机,我曾经敌视过你,所以我愧对于你,你宽恕了我的怨恨,宽恕了我的敌视,甚至还用你那身处异地的心来安慰我的心,只是你表现得如此含蓄,才叫我以前从未懂得。

你是学心理学的,可是当时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一下学生的心理呢?我们年纪尚幼,对于你的话半信半疑,才会造成双方的不理解。

啊!原来你也是个孩子,一个年仅24岁的刚上完大学的孩子,不然你不会在异地的宿舍楼里偷偷的哭,不会打电话给你的父母撒娇,不会对我们要求比对你自己的还严,不会面对年轻漂亮的李惠老师脸红的说不出来话。我们都是孩子,只是你比我们大10岁,是我们的大哥哥罢了。

上个星期,你从外地赶回学校看我们,那时我们正在上体育课,你远远的望着我们。我好想过去和你说句话啊,可我不敢,我不敢面对你那深邃的眼睛,不敢看你那几丝白发,听同学说,你不教我们以后,头发就又长成黑的了,工作压力也小了,而且你也已经有了一个女友,不过不是李惠老师。想当初开学的时候同学们一直想把温柔的数学老师介绍给你,那种行为多么可笑啊!谁让我们都是孩子,都是一群活泼开朗自主性强的好孩子!

对于你,我要说的还有一大筐,只是不敢提起,我们之间的事请太多了,别的师生遇到过的我们遇到了,别的师生没遇到的我们也遇到了。直到今天我还是舍不得你,我们大家都舍不得你,你以后永远不会再教我们了,对吗?

不论怎样,5年,10年,乃至一辈子,即使175班所有的同学都忘了你这个老师,我还是会记着你。

恨过,所以深刻。直至离开才发觉要珍惜。再叫你一声“王老师”吧,我们不知今后还会不会相遇。相遇那天我会大声的对你说“对不起,曾经我恨过你,但是现在,我对你充满了感激,你教我的那年,除了仇恨外,我学到的是宽容和做人。”

我好怀念一起走过的日子,有酸,有甜,和你走过的日子是我最值得回忆的日子。

我祝愿你天天快乐,能和那位姐姐幸福永远,还有,不要忘记我,虽然我不是你最得意的学生,但是你却是我最爱的老师。

第4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窗外,斜风细雨交织着黄昏,街灯下,朦胧中看得见远处的几把小伞在雨中摇曳,牵起我过往的回忆。

铃声打响,教室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雨,但不一会儿,雨更大了。房顶上,街上,溅起一层白莹莹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素纱。我叹了一口气,无力地整理着书包——没带伞,看来只能顶着书包回去了。

眼前出现一只手,我抬起头,原来是小雅。她对我淡淡地一笑,说着,没带伞吗?我们一起回去吧!她的微笑像一朵嫩红的睡莲绽放在脸上。我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这个坐在我前排曾饱受过我种种恶作剧的女孩,居然会对我这么友好。我就这样怀着内疚之心被拥进了她的一片粉色世界中。一路上,我始终看到的是小雅的微笑,在雨中散发着阳光的味道。

到了我家楼下,收了伞,我这才发现小雅的衣服湿了一大块。我内心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苦涩的感动,情不自禁的说:“上楼擦一下吧!”。小雅微笑起来:“不了,还要回家练琴。你不是六点整也一定要呆在家里做功课吗。”眼里有藏不住的狡黠和理解。

一把粉红色的友谊之伞缔结了一个无比美丽的友情,软化了曾怀有些许敌意的两颗心灵。

从此以后,欢声笑语和一次次的小小感动取代了以往的幼稚恶作剧和斗嘴使气。她帮我解决了英语方面许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难题,打消了我放弃学这门课的打算。我以我的电脑天才摆平了在她眼中高深莫测的一些障碍,树立了我“伟大”的形象。回家的路上我多了一个温馨的伙伴,可以听我天南海北的胡侃。假期里我们相约一起去游泳和野餐,一起去看夕阳。当然都要在完成妈妈规定的功课的前提下,这是我们的默契。

从不知道友情的天空是如此的美好,充实、温馨、快乐又有所期待。

可是有一段时间我却迷上了电脑游戏,总是找机会和几个同学泡在网吧,甚至不惜旷课。有一次当我那几个死党又来吆喝着叫我的时候,小雅忽然转过身来盯着我,眼里充满生气和失望。我这才发现我和小雅已经疏远很久了,我为电脑游戏里那机械的厮杀而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小雅的眼神像有一种魔力让我感到很惭愧,从而痛下决心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微风中,一棵垂柳随风摇曳,柳树下,是一池静静的湖水。每当夕阳西下,她总爱坐在这条静静的湖边,坐在那棵垂柳旁,默默地注视着湖水;也不知从何时起,妈妈每天都逼着她练小提琴,说是要她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愿望。她爱音乐,更爱小提琴,可她不喜欢被妈妈无休止地盯着。自从有了我这个听众后,拉小提琴成了更为纯粹的爱好。

可是今晚的《蓝色多瑙河》怎么会如此的哀伤?当小雅告诉我要举家北迁的消息后,又习惯性地翘起她的嘴角,一如湖面上那轮潮潮的弯月亮。我却一直想搞明白,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总是如此的短暂?

小雅走后我觉得自己成熟稳重了许多,学习上也很自觉,每天都很听妈妈的话,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充足的准备。

可是小雅的离去留下一片淡雅的忧伤,是不经意想起时的无限愁怅。 似曾相识的拥有已伴着树叶飘落天涯,敢问那一处海角,又在何方?

这一切仿佛又是十分琐碎的小事,而给予我的却是巨大的。可是美好的东西让它沉埋于记忆的长河里,封尘于年轻的小匣里,便觉不公平。于是便煮一杯热咖啡,就这冬日寒冷的长夜,打开尘封的记忆,想起昔日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拾起一点一滴的微笑与激动,让这一切留诸于笔端,化为胸中无限的惬意与温暖。然后发现激动和想念的痛苦之外,就是感到信服和永恒。

第5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小溪的命运

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在大家面前一展歌喉。那天我决定飞出我的家乡,去外面看一看。外面人类占领着一棵又一棵又高又大的“铁树”,骑在铁做的“老虎”上威风凛凛的样子,令我羡慕。他们好像还有“铁犀牛”,能坐在里面狂奔。飞呀飞,当我对这些新奇的事物感到赞赏时,突然觉得有点口渴。我看见人类的护城河,用最快的速度俯冲下去,咦,这儿的河水,怎么这么绿?我轻轻地伸出舌头,舔了一小口。“噗!!”我忍不住把满嘴的水喷了出来。水中浓郁的臭味,令人作呕。我想起了家乡甘甜的水,只好忍着口渴飞离了这里。

天空的忧伤

从那一个城市飞走之后,我勉强找到了一条小溪,解决了口渴问题。这时我突然看见“一朵又一朵的黑云”在天空飘荡着,好像要下雨了呢,我心里默念。于是我飞到屋檐下避雨。可是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下。我再一次飞了出来,才明白那“一朵又一朵的黑云”是人类的一个“长脖子”排放出来的。我准备走了,不小心飞进了那其中一朵黑色的云中。“咳咳咳”,这是什么味道?这么刺鼻,呛死我了,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我飞快地冲了出来,望着那“一朵又一朵黑云”,只觉心有余悸。

森林的哀伤

“轰!”我回到故乡,就听到了这样的声响,突然间我居住已久的古树躺在了地上。旁边的小动物一边像那些已经逝去的古树道别,一边逃命。逃命!?疑惑中,我突然看见几个人戴着红色头,手中拿着的怪物还发着“吱吱吱”的响声。它们吞噬着古树的躯体,那些成长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古树被它们吃掉、切断,老树在痛苦地,那些人却视而不见。“快走!”最后一棵树倒下了,我伤心欲绝。我曾经的故乡,我美好的乐园,如今成了一片“死尸”的地狱。人类笑呵呵地说道“这次可以赚大钱了!这么多!哈哈。”我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无奈地哭泣着。

沙尘的肆虐

“哈哈哈,愚蠢的人类,把树木砍光了,给我们创造了侵占你们的机会!”我被这恐怖的声音吵醒了。我睡着了?周围,漫天黄沙。我明白沙尘暴来了!那是传说中的不可抵抗的敌人!我无奈地躲在了树桩下面,把头埋在胸口,用翅膀保护着自己。周围狂风呼啸,小草被吹折了腰,小花的花瓣随风飘扬。沙子打在我身上,疼痛无比,但只能忍着。“呼――呼――”风渐渐小了,沙尘暴停了下来,我望着故乡,心中在流血――往日的故乡,如今已经成为废墟。地上只有碎花瓣,断裂的小草,被连根拔起的小树苗。黄沙覆盖着一切。

生命的终结

我决定飞离这里,寻找一片属于我的新土地。在经过城市时,突然“啪!”一声,一个异物冲进了我的胸膛。它在里面吞噬着我的骨肉,吸吮着我的鲜血。我没有力气飞行,疼痛感传遍全身,我掉了下来。“爸爸,你真厉害!”一个小孩天真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我竭尽全力,望了天空一眼。

我回想着过去:湛蓝的天空上挂着一朵又一朵的“棉花糖”,我喜欢在里面玩耍。小溪清澈无比,树木茂盛,我和小伙伴们愉快地高歌。

而现在,天空不再湛蓝,云朵不再雪白,小溪不再清澈,树木不再茂盛,小伙伴也不知身在何方……

第6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清晨,我站在窗前,听着清脆的鸟叫,望着火红的朝霞,想起了大家一起走过的日子。

那段日子,我们一起笑,一起哭,敲击着快乐的节拍,演奏着幸福的旋律。

那段日子,我们一起玩,一起疯,用梦想去拥抱初升的太阳。

那段日子,我们一起跑,一起跳,用行动诉说着那纯洁的友谊。

那段日子,记载着我们的欢笑与悲哀。这些回忆,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是你,我的伙伴,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最真挚的友谊。

你眸似清水,面如桃花,殷红的嘴唇像石榴花一样鲜艳。

第7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到外地上班 ,常年不回家。家里只有妈妈、我,还有那个只有三岁的妹妹。由于爸爸常年不在家的缘故,家里的大小事物都是有妈妈处理,我偶尔也能帮妈妈做一些小的家务活,况且那年的我才只有七岁而已。妈妈自己也要上班,还要照顾我和妹妹,本来沧桑的脸上显得更加的苍老。妈妈不在家时,我就会帮妈妈照看妹妹,可那时的我还小,既抱不动妹妹,也不会冲奶粉,经常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七上八下。

渐渐地,我和妹妹都长大了,我十岁了,妹妹也六岁了,可以互相照顾彼此了,家务活也干得越来越上手,妈妈对我们也越来越放心了。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妈妈接到叔叔的电话,说爸爸把脚给扭了,而且都骨折了。这件事对本来就不富裕的一个家庭来说打击太大了。而且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来自于爸爸啊,现在爸爸病倒了,只凭妈妈一个人,怎么支撑起这个家啊。

在这段日子里,我们一家人省吃俭用,连我上学的作业本都是用完了之后用橡皮擦擦赶紧后接着用的;妹妹也是穿我穿不上的旧衣服,妈妈也努力上班挣钱,支撑起我们这个家。

第8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对呦!嘻嘻嘻嘻嘻”表哥一脸坏笑。

“啊!”宓凌指着表哥的鼻子,想替昨晚的事情报复一下,“你怎么能进我的房间?你变态吗?还是流氓?”

“不是哦!请注意:两个都不是哦!小猪猪!快起来咯!不然你要退化的!”

“退化?”

“当然!退化成猪八戒!!!”木云磊拉着耳朵,捏着鼻子,做出猪八戒的样子。

“我看你才是名副其实的猪八戒呢!”

“哦?是吗?快点起来吧!照照你这个小猪猪!”

“哼!”

“额!要不要我来帮忙?”

“哼!谢谢!不用了!少爷!我自己会!”

“那就好咯!免得弄脏我的手哦!嘻嘻!”木云磊又一次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关上了门。

“哼!又被耍了!”宓凌气呼呼地说。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从表哥来之后,自己的脾气变得有点小孩子气。“有可能他是个大魔鬼吧!”宓凌似乎只有骂木云磊才能出气。

转眼,宓凌已经穿好衣服,洗好溯了。

“妈!我来了!”

“哦!宓凌啊!”宓凌的妈妈笑眯眯地看着宓凌。

“恩?表哥呢?怎么不在餐桌上?”宓凌很奇怪,

宓凌妈还没有开口,木云磊就笑嘻嘻地从厨房里蹦了出来:“当然咯!我怎么可能在餐桌上呢!我又不是老鼠!”

宓凌这才意识到自己把“在餐桌旁”说成了“在餐桌上”。

“呵呵!”宓凌妈忍不住笑了起来。

“哼!欺负人!”宓凌从鼻子里出气。

“哦?我们家宓凌变了!怎么学会从鼻子里初期了?”

“……”宓凌无语呀。

“好了好了!吃完饭快去学校!”宓凌的爸爸来打圆场。

“恩!”宓凌和她表哥异口同声,赶紧扒了几口早餐,跑上了车子。

“你过去一点!”木云磊说。

宓凌坐过去了一点。

“在过去一点!”

“忍!”宓凌默默地对自己说。

“在过去一点!”

“我的忍耐是有限的!”宓凌气极了。

“管你有没有限制!”木云磊笑嘻嘻地说。

“吃我的‘钳子’!”

“看招!”

第9篇:一起走过的日子范文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校长,又身兼区教研部门的负责人和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多重角色,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我切身感受到十年课改给学校带来的变化,它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推动了一个区域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逢课改: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时间:2001年4月

地点: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学院

内容: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9月份起,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我作为无锡市锡山区新课程改革试点实验区的代表,参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会上,来自全国各实验区的代表,首先听取了教育部基教司领导朱慕菊、李连宁同志的动员报告,随后教育部课改核心组成员刘坚、崔允漷、张华、成尚荣等分别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作了精彩的阐述和解读。会议历时两天。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标志着第八次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

随后的两个月中,我与教研室、实验学校的其他同志,分别两次赴北京参加了新课改的通识培训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

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和理论逐步确立,针对当时课程模式比较单一、课程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功能也不够健全的现状,国内有许多学者提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对此,我深有同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课程,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探索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理论的新的课程模式。九十年代中期,我对小学微型课程和综合课程作过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今,等待已久的国家课改实验,终于盼到了,当时的心情十分激动。通过培训学习,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有了较全面的理解。主要包括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等等,至今记忆犹新。

认识之一:新课程的理论与灵魂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建构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学生的发展还指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应该承认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独特性。

认识之二: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交互作用、独特变化的教育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不断建构的体系。基于这一基本观念,课程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必须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认识之三: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下,通过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经验方法、态度情感的发展,并把学习引向现实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在北京参加培训以后,我深切感受到课改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意识到,课改将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次重大的变革。

相识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时间:2003年3月

地点:无锡新区旺庄实验小学

内容:参加“什么是一堂好课”学术沙龙

早春时节,以“千万次地问:什么是好课”为主题的“旺小论坛”正在热烈地进行之中。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应邀来到旺庄实小,与20多位一线教师就围绕一堂好课的评价进行互动对话。面对教师的困惑,崔教授说出了他对好课的观点:我前段时间到过各个新课程实验区评估,听了好多课,感想颇多。什么是好课,我想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个边界,是否可以这样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围绕这个边界自己去创造。……什么是好课,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十年、二十年都可以讨论,要靠大家去追求,要千万次去追问什么课是好课。

崔教授娓娓道来,我一边听,一边记,萦绕在心中的疑问似乎找到了答案,看着老师们兴奋地交流,我陷入了沉思……

新课程实施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

万事开头难,新课程的开始也并不是顺顺利利的。传统的课程框架已经打破,教材体系有了很大调整,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充实到教学中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包括建构主义、有效教学、多元智力理论等,逐步为广大教师所了解并接受。但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如何让纲要与课标、教材与教法做到协调统一,克服“穿新鞋,走老路”的传统习惯影响,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让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又不敢创新的教师,学会摸着石头过河。崔允漷教授对好课的12字描述,为教师们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和实践中的困惑,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从崔教授的观点出发,结合本校教学的具体实际,作了更明确的阐述:教得有效,是指课堂教学应该有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果意识;学得愉快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考得满意应该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最终的高度达成。我的理解:一堂好课,应该有三个维度:明确的目标、愉快的过程和满意的结果。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围绕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提升学习能力和人生智慧。

在随后的日子里,老师们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认识逐步清晰起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有效的保障;师生、生生之间得到有效互动;学生要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

我理解的新课程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

相知课改:读你千遍不厌倦

时间:2005年10月

地点: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内容:参加“五校联动 同课异构”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

金秋十月,来自无锡市宜兴、滨湖、南长、锡山和新区五个县区五所学校的五位教师在锡山东亭柏庄实验小学举行了五区五校联合教研活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