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传统文化论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论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论坛

第1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论文摘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宇宙中,地球是我们至今所知道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也是地球上惟一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道德系统的高级生物。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应当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自毁家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对自然的恐惧、取媚、亲和,到人与自然的分化、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当人类终于可以高昂着头颅蔑视自然的时候,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人类最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人性的发现、人类崇高地位的确立,是人类摆脱自然和社会奴役的精神力量。而当人类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主宰,任意破坏和掠夺的时候,猛然醒悟已经走到了绝路。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势态,不得不考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就必须确立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

当然,要纠正人们长期形成的错误认识,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之前,有必要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进行认真地反思和清算。

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天人关系。东方民族习惯于或者说更擅长于将“天”与“人”置于一个彼此相连的大系统中,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有三种表现形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天人合一论”;以庄子为代表的“天人交融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天人相分论”。

“天人合一”观念产生较早,殷商时期人们把有意志的“天帝”看作宇宙的主宰,凡征伐、狩猎等重大人事活动,都要通过占卜来揣摩天意,再作决断。殷商时期的这种宗教思想,经孔孟升华为哲理性的天人观。

孔子维护“天”的至上尊严,主张以“天意”建立人间尊卑秩序,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他首先论证了天赋道德论,进而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命题,这种“天”与人性、内心的统一,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求接近人与天的和谐。汉代董仲舒进一步肯定了“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事与自然规律有类别同形和序列的同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学说,这一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社会人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完全淹没在天道王权的体系之中。宋明理学继承了秦汉以来由董仲舒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论,程朱、陆王从唯心主义出发,主张“天理”与“心性”相结合,人性成为联结天和人的纽带,从而把“天人合一”改造为心性之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心道德要求,使人们致力于向内修身养性,而不是向外探索自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虽希冀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却成为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庄“天人交融”思想更为深刻。老子建立的天人关系是基于无为状态的与天和谐的理想。庄子以“气”作为沟通天人的物质基础,认为天地、物、人都是阴阳之气的对立与合成,故日“通天下一气耳”。这种人和自然交融的观念是对人和自然默契关系的肯定,但是·,这种肯定是建立在否定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要求人无条件地顺从自然。

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对立,中国古代哲学中还有天人相分的一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分属不同范畴的问题。荀子强调天人相分,认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职责。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一方面把天解释为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天道自然不能干预人事,人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荀子区别天和人,否定了自然变化和社会治乱的联系,确立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念;同时,把人从天命主宰之下解放出来。可以说“天人相分”哲学命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突破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既承认客观规律的作用,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儒家通过内省本心达到与天的沟通、天理与心性的合一。尽管儒家所谓的“天”是道德化的或者是抽象的,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但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一种亲和与包容。道家从自然哲学立论,主张通过“抱一”、“体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观念上的回归自然虽然有消极顺从之嫌,可本质上表现了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思想。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历史上互抗互补,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殊途同归,共同积淀成为中国人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今天,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挑战时,重温古人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崇敬前人对自然关怀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到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信念。

二、主客二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在天人关系上,古希腊虽有天人和谐说,但希腊哲人更擅长于将“天”—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类的、独立的认识对象,形成较为发达的自然哲学。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这种主客两分的观念,成为近代西方思维的起点。同时,古希腊还用神话的形式折射出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一方面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局部分化,使人得以从自然本体中挣脱出来,审视自身、观察自身;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的分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以自然神论的形式保持着对自然的崇敬。

在欧洲中世纪,上帝出现在人和自然之间,人间扭曲了的社会关系幻化为上天的神力。宗教哲学代替了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一神教取代了多神教,超自然的上帝取代了自然神。一神论将人从自然中分裂出来,赋予人格化的神以超自然的力量,把对自然的崇拜转变为对神的崇拜,将人和自然统一于神力,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关怀。由此可见,西方的传统哲学不论是自然哲学,抑或宗教哲学,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这种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不可能产生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天人观,只能派生“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思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已隐含了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进人近代之后,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的觉醒,突破了欧洲中世纪僵化的神学秩序。人文主义高扬“人性”的旗帜,以与“神性”抗衡,对人自身的力量和创造性充满信心,一时间,大写的“人”,为万物之灵的“人”,成为被崇仰的新偶像;科学精神则激起对自然界、宇宙万物的不倦探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托勒密体系,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婶女的卑微地位,成为认识自然、进而征服自然的锐利武器。

培根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证人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经验归纳方法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成为近代人类征服自然的座右铭。培根指明的方向,促进了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种推崇自然、探索自然,又偏重于实用功利性的观点,在当时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笛卡尔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与培根相同的原理。他突出强调理性的力量和地位,认为一切在过去被确立了的“权威”与“信仰”之类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要经受理性的“普遍怀疑”的检查,只有人的“理性”是真实的,万能的。因此,笛卡尔豪迈地提出“……借助实践哲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笛卡尔还发展了精神与物质截然两分的二元论,认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各行其是,只受自身规律的支配。这种“笛卡尔主义”引导近代人类走向与自然分离以至对立的道路,正如阿尔·戈尔所说:按照笛卡尔的解说,我们与地球无关,有权将地球仅仅视为一堆无生命的资源,可以随意掠取。

康德哲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人是“绝对价值”和“客观目的”等著名论点,并把这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律。康德哲学的特点不是一般地表明对人的关怀和强调,而是突出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思想,即“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思想。黑格尔以“绝对唯心主义”的荒诞形式,把绝对理性不但视为全部自然界的主人,甚至把自然界看成是“精神”的“外化”的结果。这样,“理性”或“精神”就成了自然界的“创世主”。这实质上是把人的理性提高到了至高无上、支配一切的地位。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加以分割地考察,把自然仅仅作为一种外在物,一种供人类加以运用和改造的对象。他们看不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不理解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理性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结合,使人的主体性更加膨胀,人与自然的关系终于出现了危机。正是在这种弘扬理性,倡导实验科学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欧洲的工业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控制了许多自然力,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许多成果。而“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这种观念也走向了极端。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挑战时,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当代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第2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一、加强审美修养,提升感悟传统文化的能力

一个人的审美修养能力,与个人的综合素养水平密切相关。若是个人的审美修养水平较高,对于文化知识的体悟能力则较强。若是个人的审美水平较弱,所理解的知识文化在程度上则有所减弱。鉴于此,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提高在这方面的认识,着重加强学生在审美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们感悟传统文化的能力。一般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一些写意性的特点,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可能时常流于表面,做不到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基本内涵。因此,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古诗词的诵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反复的诵读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便于对于诗词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一般来说,古代诗词有着独特的音韵,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细细体味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意境,其中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也能够得到继承与发扬。另外,若是配上适合的音乐,学生随着情境的深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情感。

二、增加阅读教学环节,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事迹基本上都记载在传统的文化经典当中。可以说,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与品质的重要载体,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通过经典篇章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伟大民族的精神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师来说,应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以加强诵读传统文化经典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境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得优秀的文化经典能够触及到学生的心灵,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宣传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初中?Z文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研读活动。具体来说,课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相关阅读篇目进行布置,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的阅读。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就篇章的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的解决问题,便于学生加深对于具体篇章的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在课后,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给学生布置与篇章阅读有关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等。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传统经典文化形成由初步感知到整体把握,再到深层理解的程度。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加深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学校和相关教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活动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具体来说,可以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从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观念。比如,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可见,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第3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用笔的书法性、空间的虚拟性、物象的程式性、主体的意象等个方面。这些特征和传统文化、使用工具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象与造型,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词。人们习惯用“造型”表示无生命物体的形象,而“形象”多注重指人物精神内涵层面。广义上讲,无论是人还是物在绘画中均可视为一种“形象”.也可称为“造型”。中国传统绘画基于文化基础和使用工具等因素,其形象与造型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笔的书法性

中国汉字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绘画的痕迹。像这样将文字与绘画有机结合起来的形象,在其他国家的艺术中非常少见。唐代张彦远的《历史名画记》记载:“颜光禄日:‘图载之意有三:一日图理,封象是也;二日图识。字学是也;三日图形,绘图是也。’又《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日‘象形’,‘图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书画同体”的艺术理论,对此后的中国画影响深远。这一理论体现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就是用笔的书法性与绘画造型的有机结合。再如花鸟画,近代吴昌硕与现代齐白石的花鸟画比较接近,但在用笔上,吴昌硕以篆书的圆笔入画,齐白石则常用侧锋方笔,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典型的书法性。

形成这一特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毛笔是书写和绘画共同使用的工具。毛笔有极强的吸水性能,这使它在点、画、勾、勒时能够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抑扬顿挫、刚柔曲直的节奏变化。也正是毛笔这种极强的表现性,使之既适应了汉字笔画的复杂多样性,也适应了绘画造型的复杂多样性。

其次,共同的审美对象。线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种最原始的表现方法,这种表现方法在书法和绘画中得以保存且进一步发扬光大。直到现在,人们仍将线视为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当人们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书法线条时,它便成了特有的审美对象。人们往往将对书法的审美理想移位于绘画线条之中,这就使绘画中的线条具有了书法性。

再次,共同的创作主体。在先秦两汉时期,绘画多是画工所为.经六朝以至唐宋,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开始学习绘画。由于书与画都以毛笔为工具,所以,士大夫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艺术才能从诗文扩展到绘画.于是在文人的带领下形成了一股潮流和风气,即中国画史上讲的“文人画传统”和“文人画派”。

二、造型的节律型

节奏原指音乐舞蹈的音响和动作,在运动过程中有规律地出现强弱、长短的连续交替现象,从而产生旋律:韵律则指有情调的节奏变化。在造型艺术中,我们常常借用音乐的这些概念探究其形式美感,一般来说,节奏是韵律的基础,事实上,在画面中很难把它们分开,所以,我们又常称之为节律。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形式特点之一,在中国传统画中,画家对线的理解不只是作为一种造型手法,同时线的运用又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除体现物象的轮廓形质外,还具有一种线本身的形式美感。这种美感的获得是作者根据不同的物象,根据不同作者的自身修养及情感体验概括出来的一种洗练而能动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家历来把线视为一种有生命的元素,中国传统画运用各种线条的组构表现个体的情思,并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干湿、浓淡、刚柔、强弱、毛光、顿挫、徐疾、迂缓、疏密、虚实、隐显等对比手法,表现物象的气韵、形体、空间、质感等,使线在运动和变化中彰显出自然和谐之美。线的应用一直为中国艺术家所关注.这也是构成中国画迥异于其他民族绘画形式的重要特征。

三、空间的虚拟性

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在传统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老子》中对美的本质规律的深刻见解,为历代艺术家所身体力行。道家思想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无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反映在中国传统绘画上,就具体体现为空白的运用。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之一。如我国千余年来常画不衰的《四君子图》,把冬春绽蕾的梅、金秋开花的菊、夏季最为茂盛的竹这些不同时间的花木集于一体,其背景运用了超时空的虚白处理,表现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这种以虚代实的虚拟手法使画面更简练,主体形象更鲜明突出。不仅给画家以更大的自由,同时还给观赏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引导观赏者和作者一起进入神与物游的境界。

四、物象的程式性

中国传统画的程式是一套由历代画家从大自然中提练出来,经过艺术总结、提炼的相对稳定的规范性艺术语言,它能表达思想感情,并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绘画物象的程式性,可以说是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如古代画家在表现自然风景过程中总结出了山石、树木的表现形式,使它们成为流派的特色语言。这种程式性和一定的装饰意味,如同诗有格律一样,对中国山水画与诗结合的意境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绘画物象的程式性从产生、成熟.随历代画家的努力而不断发展。这是因为人有性格、趣味、修养的差别.应用时出现千差万别,不尽相同,又有人不满足现在的程式,并加以变化创造,于是又会创造出新的表现程式。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程式被取而代之,成为历史的陈迹;新的程式又为以后的人们接受或改变创新。因此,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中国绘画正是如此.在不断地交替着向前发展。例如传统山水画的程式性形成,历经晋魏初创期,至五代迅速成熟,各种技法相继产生.荆浩开创的小点为皴画法,经过关仝、范宽的继承和发展形成气势雄强的北方画派,与此同时,南方的董源、巨然的水墨、山水画风也已形成中国传统绘画的程式性并具有自己的审美价值,我们必须掌握其基本规律,去粗取精,才能有所创新。也只有深入研究传统程式,才能发现中国传统画的特点和精髓。

五、主体的意象性

“意象”一词表达的是艺术创造中的主观与客观关系问题.是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主体精神时产生出的表现之“意”.被实现于创造出的“象”,即艺术作品。这本是艺术创作包括写实具象艺术的共性。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有很大差别: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家对外部事物的把握重体悟、崇尚情韵与意境.主张“立意为象”、“随象写意”,故在审美取向上认为“论画求形似,见于儿童领”,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因而必然导致意象变形、形随神变。这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都有所体现。

在人物画方面,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和南朝梁楷的《泼墨仙人》可谓典型。从画面看,这些佛道人物都沉湎于如真似幻的境界。作者也仿佛在转瞬即逝的灵感驱动下,急速捕捉这一意象.故而笔墨迅疾、简洁、活泼。造型也在“似与不似之间”,意到为足。这一风格,当时称“减笔画”,即当今的水墨写意画。

第4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论文关键词:哈萨克族 传统养老文化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新疆

论文摘要: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养老文化特别是哈萨克族养老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族人长期以来形成了敬老爱老、社区互助、邻里帮助、家族保障、牲畜保障和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文化。但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对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符合新疆区情的现代养老文化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由习俗、传统、道德、信仰、仪式、礼节、礼貌、惯例、制度、理想与价值观相关联而构成的网络。在这样一个概念中理解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其中民族养老文化是指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礼节、惯例、价值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养老问题的基本的看法、道德规范等文化积淀。笔者认为,所谓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是指哈萨克族人长期受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熏陶而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关于养老观念、养老思想、养老理想、养老习惯和养老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和总称。

哈萨克族文化得以吸收各种古老文化的精华,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形成以家庭养老、家族互助、邻里帮助为主,社区互助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特殊的养老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三个方面。从内涵上看,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既有养老方面的认识,又有关于老年人的伦理思想、价值观、养老传统和养老习俗,主要包括关于家庭、经济和宗教方面的理念。其养老体系主要包括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自我养老等三个方面。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多样性、连续性、独立性及融通性等特点。其中,以孝顺父母和敬老爱老为基础的孝文化是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如果说西方国家的社会化养老是一种制度安排,那么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可以说是哈萨克族人的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则。家庭养老、家族保障和社区互助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的必然选择,家庭和谐和代际传递是这种养老文化的直接体现。

二、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家庭养老

1.强调自力更生,以孝为核心。家庭养老目前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也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封建伦理思想、宗教理念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的运行,主要靠的不是现实行为,而是源于文化的动力。哈萨克族特殊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思想和草原文化对家庭养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首先,哈萨克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人烟稀少,交通很不方便,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游牧生活。由于生活相对原始、封闭,经济不发达,所以家庭成员之间,阿吾勒之间互补性和依赖性很强,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拾。其次,、哈萨克族人彼此相处很密切,同一阿吾勒、阿塔内的人经常在邻近的地方放牧,对方的脾气、好恶、生活状况,甚至其祖宗三代都了如指掌,虐待老人或对父母不孝者必然遭到周围人的谴责和唾骂。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认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上下、尊卑的关系,子女有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义务。哈萨克族人生活环境造就了哈萨克族人深沉、勤劳、坚韧、独立自主和自食其力的性格。哈萨克族老人一般健康长寿,自理能力很强,经常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不是干家务,就是照顾小孩或养育后代,满足自己继续付出情感和享受尊敬的需要。哈萨克族家庭非常尊敬老人,家中大事由老人当家做主,这种敬老、爱老的传统对子女的养老行为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2.“还子”防老。哈萨克族传统家庭是以父亲或丈夫为核心的封建家长制家庭。哈萨克族家庭一般规模较大,平均家庭人口为5. 94人,以两代人为核心的主干家庭居多。多子女的家庭,在儿子长大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多在父母毡房旁边设一新毡房居住),父母身边通常要留下一个最年幼的儿子,作为养老送终的依靠。独生子一般不分家,尽赡养之职。哈萨克族传统家庭中普遍存在“还子”习俗。所谓“还子”是指每对新婚夫妇,要把婚后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亲生父母。祖父母把孙儿当作自己亲生的最小儿女看待并加以宠爱。祖父母和孙儿之间的关系被看作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哈萨克族人的还子习俗增加了婴儿的存活率,减轻了年轻父母的生活负担,让孤独老人在孙辈的身上重温自己的童年梦,找到新的生活乐趣,驱散年老所带来的忧郁,真正享受天伦之乐;在抚育过程中,老人与孙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还子作为促进代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为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提供了潜在的文化支持和社会基础。

3.知足意识强,老人养老需求不高,家庭养老成本低。在哈萨克族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畜牧经济和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经商意识不强烈。自然灾害、战争比较频繁,物质资料不丰富,家庭经济收人微薄,养老能力十分有限,自足意识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不知足是人最大的耻辱,知足的人是人中豪杰,人只有学会知足,其品行才能完善,不懂得知足就是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对现状不满,也被视为是一种贪婪的表现。哈萨克族人相信“荣华富贵和人生磨难”是命中注定的,不可改变,也不能怨声载道,只能容忍,满足现状。因此,哈萨克族牧民生活非常朴素,养老保障水平低,老人养老需求非常简单,只求吃饱吃好,心情舒畅,健康长寿,别无他求。

4.土地保障。草场和牲畜不仅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养老的可靠保障,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一般来说哈萨克族家庭都有植树造林和种草的传统。青草和树木不仅是一种防沙固沙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家庭经济和养老的基本收人来源,这为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支持。

5.祖先崇拜。由于哈萨克族是古代许多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所以部落意识与祖先崇拜等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祖先崇拜意识远远超出对创世主迎萨甘的崇拜。哈萨克族人认为牢记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是每个哈萨克人的历史责任,给子女传授前辈的系谱,是哈萨克族父母应尽的义务。景教特别是佛教对哈萨克族养老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信奉佛教时期古代哈萨克人有这样一个习俗:如果老人去世,那么他的儿子、女儿或兄弟就会做一个与他相似的偶像,加以崇拜。伊斯兰教在9世纪初开始传人新疆,16一17世纪成为哈萨克族官方信仰的宗教。此后,哈萨克族传统养老观念就具有了浓厚的伊斯兰色彩。哈萨克人一般对自己祖先的灵魂和墓地特别崇敬,普遍认为祖先会把生命的力量赐予自己的后代。有些地区的人们在天旱时或灾年时,到祖先坟地求雨,祈求神灵保佑。这种宗教理念有利于孝顺父母、关心老人、尊重老人等养老习惯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会互助

1.强调团结,热情好客。哈萨克族人主要生活在天山北部草原,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因此,哈萨克人特别强调团结合作,认为团结是福,没有团结就不能生存。哈萨克族人作为热情好客的民族,把客人看成是真主的恩赐。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话:“父母留下的财产一半是客人的”,“只要沿途有哈萨克,那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也不会挨饿”,“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哈萨克族人过去常常以登门客人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受人欢迎、爱戴的尺度。吝音或小气者是最为人们所鄙视的。

2.互助。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和谐,一贯以帮助别人、热爱公共事业、团结乡亲、遵行礼仪、不侵占他人财务、珍惜友情,不做乡里乡亲所厌恶的事等为每一个哈萨克族人应具备的美好品质。在草原上老人一旦遭受水灾、火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而生活困难时,部落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尽力给以资助。如某出现拒绝资助的人,则会被全部落的人歧视或侮骂。如果老人欠了债务无力偿还,得了疾病无力医疗,全部落均会协助帮忙,有人出人,有物出物。互相帮助被哈萨克人看作是美德,如果谁拒绝帮助有困难的,那么他就失去了被别人帮助的权利,同时还会被同部落的人看作是破坏礼俗的人。哈萨克族人的互助思想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教义普遍认为孝顺父母是子女的天职、虐待父母罪孽深重,人与人之间不应互相仇视、互相伤害,而应当相互同情、相互怜悯、相亲相爱,帮助老人功德无量,人应多多行善,尊老爱幼的人是最高尚的人等等。伊斯兰教教义还规定天课是每个富人的义务,富有者必须把纯收人的一部分拿出来帮助那些老人和穷人。民间关于互助的思想代代相传,这种思想至今在民间影响颇深。哈萨克族人的这种互助思想不仅增强了本民族内部的亲和力,而且也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道义力量、生活照料及物质保障。 (三)精神保障

敬老是新疆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哈萨克族青少年从小就接受过尊老敬老教育。哈萨克族人认为不论你年纪多大,地位多高,如果你不尊重老人,便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而威信扫地。“不论在什么场所见到老人,都要边祝福边握手,吃饭、喝茶、开会、娱乐,都让老年人坐上席,请老年人先吃,然后其他人才能吃喝。进毡房门和行路,都必须请年长者先行。老年人骑马到别人家作客,年轻人必须出迎并扶老人下马,然后牵马、饮马、卸鞍、喂马,老人临行时必须把老人扶上马。晚辈不能当着自家老人的面抽烟,更不能喝酒。如果对老人不尊敬,则会受到人们耻笑和处罚。”对长辈的尊重还表现在:青年人不得直呼长者的名字,妇女不能从长辈面前走过,要从身后绕行;在过节的这一天,要把羊头奉献给老人。在宰杀羊只招待客人进餐时,主人将羊头献给客人。客人要用小刀割下一块面额肉捧献给在席的长者。哈萨克族传统伦理道德规定年轻人必须怜悯老人,对身体虚弱和年老多病的老人应严加关怀和帮助,裹读老人普遍认为是最不可饶恕的罪孽;无论老人有天大的罪过,都不能顶嘴,也不能还手,必须忍耐、礼让。这种尊老美德普遍存在,使老人心情舒畅、能够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

三、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对新疆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

(一)在新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坚持家庭养老模式的主导地位

首先,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哈萨克族家庭养老文化的宗旨,敬老、侍老、助老、娱老是其精髓,是促进家庭幸福,代际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哈萨克族人代际关系相对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家庭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保障主体,也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如今,北疆牧民总体收人比较低,个人养老能力较差,老人对家庭的依赖正在显著增加,哈萨克族老人在物质上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但精神需求甚高。在现实中,如果忽视精神赡养,只重物质供养,往往适得其反。哈萨克族牧区普遍存在的敬老爱老、祖先崇拜和还子传统为牧区的家庭养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家庭养老的精神养老职能是任何养老模式不能替代的。其次,北疆地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养老方面财政投入不足,牧民参保能力有限,对于经济极不发达的北疆农村地区来说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有效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弥补了新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缺陷,又为政府的养老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比较符合新疆的区情。

(二)坚持弘扬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取长补短

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影响着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把个人的养老、尊老行为上升到道德和宗教的层面,对个人养老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从而促进家庭幸福、代际和谐及家庭美德的建设。哈萨克族绿色文化、社会互助、氏族保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念为社会化养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行善,邻里互助、天课等风俗习惯为社会化养老提供了潜在的资金支持、组织保障,有利于向土地换保障、牲畜换保障等现代养老模式的过渡。哈萨克族人自古以来产生的草场公有制和团结合作、互利、互助传统以及部落、氏族意识向以合作经济为载体的农村养老模式的过渡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哈萨克族居住比较分散,家庭养老意识很强,这种家庭养老文化的强化不利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普及和发展。哈萨克族人的知足思想始终影响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心,最终会导致牧民收人的减少、家庭养老能力的弱化和牧民参保能力的下降。哈萨克族人因受封闭的游牧文化的影响,经常与世隔绝,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社会养老保障认识不足,对于外来文化,新文化特别是现代养老文化产生一种由来已久的敌对心理,少数民族牧民普遍存在“四怕”思想,即怕政策变,怕不兑现,怕钱贬值,怕干部换,尤其害怕国家政策的大起大落,因而投保积极性不高。这种封闭保守思想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顺利普及。因认识方面的误区,部分牧民总是把农村养老保障与乱收费混为一谈,甚至有些年轻人认为父母参加农村养老保障是自己不孝顺和软弱无能的表现,感到屈辱,怕别人说闲话,从而反对父母参加养老保障。哈萨克族人的大家庭、大家族观念严重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现代生育文化的普及,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牧民收入的急剧下降,牧民自保能力、投保能力的减弱和国家负担的加重,从而妨碍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

(三)保证社会主义先进养老文化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促进传统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5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打造 “智库”

多年来,传媒机构在依靠版面获取广告收入、依靠信息优势延伸产业、依靠公信力输出品牌等商业化运作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但不可否认和回避的是,媒体资源的商业价值化转化仍然不够。如何通过新闻报道积累专家、客户资源,然后通过编织价值链,将这些资源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商业价值,是媒体从业人士一直以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湖北省委宣传部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经济类刊物,《支点》杂志社站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口,根据市场运作机制,通过采写《“以商引商”才有“乘法效应”――专家纵论文化产业发展》新闻,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简称:“国研中心东方所”)、湖北大学合作举办“中国文化发展指数会暨中国文化发展论坛”(以下简称“文化论坛”),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传媒的商业化探索提供了一个启示。

着眼文化产业 体现新型智库特色

近年来,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明显提升,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战略意义看,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从区域发展看,文创产业能推动城市实现创新驱动;从产业着眼,文化产业跨业态融合,能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近期接受《支点》杂志采访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厉无畏更明确表示,文化产业已成为新常态背景下国内城市转型升级路径之一:“上海正成为中国的创意中心;北京发挥其政治和文化中心的独特优势,文创水准亦向国际靠近;杭州的休闲创意、长沙的文化湘军、西安皇城古都等都发挥着‘引擎’作用。”

比较才见长短,对照方知强弱。近年湖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放在全国乃至全球视野范围看,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还很低,与北上广深相比,湖北文化产业也存在着产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偏少、知名品牌缺乏、产业链不完整等不足之处。

做大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招商引资。然而,目前各类智库机构对地方招商引资政策研究较多,但对如何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招商引资成果研究较多,但对过程性、总结性报道相对较少,存在一定缺位。

《支点》杂志社一直致力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转变为深度研究,为公共决策、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企业成长提供具备“新型智库”气息的新闻产品。在“文化+”国家战略、经济新常态、信息技术革命、市场需求井喷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多重背景构成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下,《支点》杂志社顺应国家、社会、市场形势,决定对“契合文化产业特征的招商引资”问题展开报道,在2015年10月刊发表《“以商引商”才有“乘法效应”》一文,解析文化产业特征、总结先进地区经验,以期对湖北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提供借鉴。

《支点》杂志社没有简单地进行新闻生产,而是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转变为落地活动,推动文化产业的相关实践工作。从7月份开始,《支点》杂志社与国研中心东方所合作,对全国地区级(及以上,含副省级、省级)城市、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共同开展“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2015年11月,《支点》杂志社与国研中心东方所结合研究成果,共同2015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综合排名、中国文化产业园区排名、中国文化企业排名。

新闻制作:直面现实问题 着眼具体案例

《支点》记者采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国研中心东方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张晓欢、武当太极湖集团董事长杨青山等人,形成的《“以商引商”才有“乘法效应”》一文,力求直面现实问题,着眼具体案例,表达鲜活生动。

贴近现实。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是企业家的事。但太多大而化之的文化产业理论性研究文章较多,紧密结合湖北文化产业实际,具备针对性、操作性的新闻作品少之又少,而且专家研究与企业家投资之间也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与合作。《“以商引商”才有“乘法效应”》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际案例,更有企业家现身说法,满足了各方的阅读需求。

1.采访深入。

《支点》杂志社先后联系7位采访对象,最终选择了既了解京津冀、长三角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情况,又了解湖北省文化资源禀赋和招商引资状况,且具备文化产业项目运营、研究经验的三位采访对象。其中,杨青山既在北京市运营五座大型文化产业园区,也投资过湖北武当山太极湖项目,对两地招商引资环境有充分了解,能有的放矢地谈出文化企业的心声,文中“促成山东高速在鄂投资、协调政府关系”等细节内容无不真实可信、引人深思。

2.问题精准。

为完成好短短的2000字文章,《支点》记者收集超过20万字的新闻报道、规划文件、核心期刊,并与武汉市招商局深度交流,征集采访问题,力争指向深刻。譬如从企业角度,抛出“文化类企业考虑在异地落户,会重点关注哪些内容”问题,对此杨青山表示“地方文化资源延展性、产业上下游情况等硬性条件与政策环境这类软性条件同样重要”,陈少峰则强调项目招商只是结果,重点是前期规划、建设,“如项目没做好,招商却很好,那就是‘骗来的’”。

3.深入浅出。

正如一盘好菜,丰富的素材和优秀的烹饪者两者都必不可少。在后期写作和编辑过程中,《支点》记者和编辑人员围绕“突出具体案例、总结先进经验、结合省情实际”谋篇布局,避免传统、空洞。行文中使用“赔了钱瞧不起你,赚了钱又嫉妒你”等口语化表达方式,及南京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等鲜活案例,做到可看、可感、可行,让读者于不经意间得到新闻产品实用、可用的价值体验。

4.论坛预热。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时代,《支点》还在杂志、报纸、网站、微信等媒体进行立体化传播。除了在自己的杂志文章里强化文化论坛即将召开的信息,并提示文中三位采访对象将出席文化论坛,为论坛提前预热。更重要的是,《支点》还在杂志网站、微信公众号、易企秀电子海报等渠道论坛召开信息,同时鼓励记者在各自的朋友圈转载、转发。文章之后,数百位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读者踊跃报名参会,获得了极大的社会传播效应。

线上传播:强化“两微一端” 聚焦媒体融合

只有拓宽拓展传播渠道,才能扩大新闻报道影响力。在线上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背景下,《“以商引商”才有“乘法效应”》没有满足于现有的发行渠道,更在纸质刊物之外拓展更大的传播空间:利用自身新媒体优势,整合其他媒体,通过采访对象的渠道,扩大公众影响。

1.布局新媒体。

报道刊发后,《支点》杂志社通过微博、微信、网页等全媒体形成了不小声势。微信、微博当天,众多网友主动转发文章并留言讨论。“政府要抛弃排外思维”、“培育本土企业同样重要”,还有诸多如“既要重引资、更要重服务”这类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很多网友自行转发并留言讨论引发强烈反响。其中,武汉市招商局、襄阳市招商局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分局专程联系《支点》杂志社,希望通过杂志社引荐,进一步向采访对象请教地方政府如何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

2.整合外部资源。

《支点》杂志社主动出击,联系多家媒体进行协同传播,互动互推、形成联动,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广泛影响力。包括新华网、和讯网、荆楚网、大楚网、“动向新闻”客户端都对本次报道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转载。

3.推动采访对象转发。

采访对象的圈层,往往也是新闻报道的核心读者。在推广文章过程中,《支点》杂志社建议采访对象在各自单位、个人微信号中对文章进行转载。其中,通过采访对象张晓欢转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所所长杨晓东阅读后表示:愿与《支点》杂志社共同针对湖北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展开调研。

线下论坛:促进“文化湖北”建设

一个论坛服务一个产业的发展。文化论坛对湖北省文化产业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产生了巨大益处。

1.务实设置论坛议程。

文化论坛以“新常态、新文化、新机遇”为主题,集中探讨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文化与科技如何融合发展、金融如何服务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如何脱离地产化等问题,吸引了各方关注和踊跃参与。

2.邀请多方高端嘉宾。

产业发展是个生态系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家、金融等各类主体的助推。数十位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近百位文化产业园区负责人、金融投资机构代表、文化企业代表出席文化论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原常委、国务院原参事任玉岭,国研中心东方所所长杨晓东,国际知名策展人陆蓉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景源,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北京798艺术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国华,新影联电影院线总经理周铁东,博润通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君堂,世灏房地产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乐晓争,协同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木,渤海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李h等众多政商学界人士进行演讲发言。

3.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论坛的举办本身也是让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文化企业、文化园区运营商及文化产业投资者进一步了解湖北、传播湖北,进而投资湖北、发展湖北。此外,《支点》杂志社组织嘉宾在湖北省主要文化产业集群进行走访、考察,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战略预测、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4.打造湖北会展品牌。

第6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浦东新区周浦镇历来是一个工业重镇,这里工商业云集,经济繁荣,在当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更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已逐步发展为“浦东二次创业”的沃土。浦东新区工商联周浦镇商会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无价资本。商会立足本职把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两个健康”工作的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努力,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文化建设逐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提升,非公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做法也得到广大非公企业和企业家的认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周浦镇商会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以企业文化论坛为平台,提升企业认可度与知名度

如何通过基层商会平台将周浦镇的非公企业文化深入发展,做到宣传企业的同时也能惠及非公企业,是周浦镇商会近年来思考的重点问题。自2010年开始,周浦镇商会与镇总工会、企业文化促进会联手举办专家、企业家和领导共同参与的高端企业文化论坛,如今已成功联合举办了四届,深受大家广泛认同。

今年8月20日举行的周浦镇第四届企业文化论坛,辖区内100余家国企、民企的负责人与相关专家汇聚一堂,一起探讨如何运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家争相交流发言,相互取长补短。上海浦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张世和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感悟和具体做法。张世和认为,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文化的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让企业广纳人才,人尽其才。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所长周元祝教授认为,企业都应该对未来发展设定愿景,这是未来五年或十年可看到的、可触摸到的目标。为什么要追求愿景?怎样去实现愿景?企业文化建设正是着力点。论坛结束了,会后个别交流的人群久久才散去。

企业内部管理、员工幸福指数、企业凝聚力这些潜在因素,是经营企业长远发展的无形力量,作为基层商会,没有办法帮企业去搞生产、搞销售,但能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为非公企业及企业家带来潜在经济效益。周浦镇商会正是看中企业文化能为非公企业服务,才决定举办这样一个企业文化交流平台,希望这种服务新举措能为周浦非公企业在未来发展方向上起到指明灯作用,更希望能把周浦一些优秀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好的做法和经验惠及给更多企业,通过先进典型宣传,倡导和鼓励更多非公企业学习和借鉴榜样精神,促进企业自身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周浦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最终达到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愿景。

如今,周浦镇商会主办的企业文化论坛已走过了4个年头,每年举办论坛形式和内容都是依据非公经济人士合理需求进行修正完善,论坛从最初本地企业交流,到邀请市级专家、浦东知名企业家来传授企业文化建设经验,这既是顺应新形势需求,更是论坛本身的一种自我进步,自我转变。希望未来发展道路能从“自我学习”、“请进来学习”发展成“走出去传授”这样一个过程,最终能把本地非公企业推广出去,进一步提升企业认可度与知名度。

以“道德讲堂”进企业为平台,提升企业道德观与价值观

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中员工是根,质量是本,企业文化是魂。员工的职业道德对企业文化建设,乃至对于非公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员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间接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保证了企业文化的生存和延续。

周浦镇商会有效地结合镇文明办“道德讲堂”平台,积极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了“道德讲堂”进企业活动,“道德讲堂”进企业活动进入了上海通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上海澳星照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这3家非公企业,纷纷受到了非公经济人士重视,积极在企业中倡导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活动通过企业管理层和员工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模范事迹,大力推进了非公经济人士和广大职工的道德建设,提升了正确的企业道德观与价值观。

“道德讲堂”进一步引领了非公企业打造以先进道德理念为核心的非公企业文化,提高了职工综合素质,提升了非公企业凝聚力,增强了非公企业发展后劲,形成了和谐的劳资关系。如:上海通领公司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始终坚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职工思想阵地,结合传统节日联谊、党建工作等形式来活跃和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培养职工以厂为家的团结合作精神。

周浦镇商会积极倡导非公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弘扬传统文化、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和谐劳动关系结合起来;把开展非公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构建和谐的非公企业劳动关系,不断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既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构筑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增强使命感,形成驱动力,已成为周浦企业的共同追求。

同时,周浦镇商会将坚持以理想信念活动为抓手,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企业联系沟通,贯彻落实送服务进企业为工作重心,搭建企业与党委、政府之间的交流平台,有效地促进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以先进典型精神为引领,提升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优秀非公企业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先进典型,带动和激发更多非公企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周浦镇商会通过企业文化论坛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培养了一批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非公企业先进典型,把这些挖掘出来的优秀企业作为试点加以培育,精心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样板案例,逐步向区,乃至市级层面推开。

第7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在2月3日举行的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景区工作推进会上,记者获悉,去年8月,苏州市吴中区确定了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含西山、光福景区)为主体,联合穹窿山、东山、旺山等景区,组成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捆绑创建国家5A级景区,联手打响苏州“太湖”品牌,把苏州(吴中)太湖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苏州市吴中区委常委、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焦亚飞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度假区以创建国家5A景区为抓手,以建区20周年为契机,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让更多的游客不只是被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更要让他们了解这里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及这里“深山藏古寺”的人文魅力,引发游客探幽访古的兴趣,留住游客匆匆的脚步,让他们慢下来、住下来。

功能项目相继建成产业载体构建完善

近几年来,现代交通体系的快速构建,使苏州太湖在人们的感觉中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切。每当双休日,在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不仅可以看到苏州本地的私家车,上海、无锡、杭州、南京、宁波等周边城市的自驾族也喜欢来这里领略秀美风光。作为国内最早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着力提升旅游要素配置,使苏州环太湖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加快向休闲度假转型。苏州海洋馆、乡村牛仔俱乐部、绿光休闲农场、渔洋山景区、高尔夫酒店、香山国际大酒店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已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苏州太湖文化论坛永久坛址落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首届年会于去年成功举办。以文化论坛为龙头的一批文化项目迅速集聚,中国工艺文化城一期开业运营,蒯祥园、明月湾古村对外开放,苏州观音园、文化论坛五星级配套酒店正在加快建设,华侨城项目7,42平方公里红线范围基本确定,概念性策划方案优化工作已经启动。

据介绍,今年19个重大项耳将在年内相继开工,至年底环境面貌将更加靓丽。年内将建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入口的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太湖湖滨湿地公园整治工作将全面启动,同时展开对长沙岛、叶山岛等周边景区的环境整治,蒯祥大道、孙武路、舟山路等主要道路两侧地块的综合环境建设、绿化和管理工作力争在8月底见成效,形成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相符的环境形象。

同时,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注重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已整合了舟山核雕、郁舍书画、外塘藤编等一批传统文化产业。通过实施“一村一品”212程规划,西山果品、郁舍书画市场、舟山核雕、光福花木等特色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去年光福花木年交易额近6亿元。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承载173平方公里产业转型集聚的太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已经全面拉开,西山农业示范园、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实现了农业新技术孵化、转化和专业化。洞庭碧螺春茶、舟山雕刻、西山“太湖绿”成为知名商标。2011年,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服务业增加值2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2.5%,比“十五”期末上升了6个百分点。规划引领作用显现多元业态增添后劲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两镇(金庭、光福)一街道(香山)总体规划先后获得江苏省政府批准,以中心区为主体,金庭、光福为两翼,特色各具、错位发展的“一体两翼”格局初步形成。去年,高标准商水平编制了覆盖环太湖252平方公里的概念规划,完成了度假区东人口、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启动了中心区总体规划修编,优化调整了一批涉及安置房、功能性项目及道路的规划方案。6公里长太湖生态景观带已建设成为全省太湖生态治理示范点,太湖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完成2800亩废弃宕口整治和8574亩环太湖生态林建设,拆除太湖围网7800亩,沿太湖杂船清理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坚持“大太湖、大旅游、大市场”开发理念,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开发,旅游业态得到完善。从度假区东入口至西山石公山景区一线成为太湖生态休闲的主打产品,沿线已有15个旅游景点、15家宾馆、5个专业俱乐部、近200个特色餐饮点,旅游集聚效应逐步形成。

旅游节庆品牌是度假区吸引游客的重头戏。每年的太湖梅花节、太湖开捕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节庆品牌。太湖开捕节相继获得江苏省、苏州市最佳旅游节庆奖。国际摄影大赛、世界轮滑锦标赛、山地自行车赛等活动、赛事的承力、吸引了世界和全国的目光关注太湖、关注苏州。

近20年发展的积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已构建起多元化旅游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太湖山水、古吴文化,桥岛风光、田园野趣、美食度假、游乐世界为特色,能满足国际、国内不同对象和文化层次游客不同需求的多功能、高起点、高标准的国家级度假、游乐、观光和富有现代气息的东方“人间天堂”。度假区先后推出了山水体验、康体养生、古村探幽等多条旅游线路,围绕国内重点城市和重要客源市场,组织参加各类旅游交易和推介活动,不断拓展旅游市场。2011年,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7亿元,占吴中区旅游的半壁江山。

第8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韩国有他们的韩服,在越南有他们的奥黛,奥黛比较像我们中国的旗袍,在印度有莎丽。但是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曾经有着很丰富的国服,比如在汉代有汉服,在唐朝有唐服,在清代有旗袍,民国的时候有中山装等等。我记得中国在解放以后,中山装曾经是中华礼仪的服装向世界展示,但是时代要改变,中山装现在慢慢淡出去了。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形象,用于国际交往的礼仪服装,如果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方向的话,我感觉是一种遗憾。

今天在全球视觉文化论坛上,我可以看到中华礼仪服饰在色彩上的变化。中国有两种颜色——朱砂红和水墨黑色,可以代表我们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的诗词、书法、国画里面我们都会看到这两种交融的色彩。朱砂红和水墨黑基本上是代表中国,应该说从宋朝以后,是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

朱砂红不但只是在中国很流行,在印度,在希腊,在日本,甚至在《圣经》上面都有提到过朱砂红,朱砂红是矿物的颜色。朱砂红不但代表我们中国最经典的,同时在国际上都认同这种色彩。

华夏先民从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归纳出红、青、黄、白、黑五种颜色,中国的古人建立一套“五正色观”色彩理论。到了中国公元前约十一世纪周朝的时候,开始赋予色彩特殊的含义,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类。古人又将颜色配合了金木水火土,还有东南西北中,用颜色来表达中国色彩的文化。

红色在全世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色彩,古代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原,他们用动物的血加一些炭、焦炭来画画,红色跟黑色是最早出现的。红色系列最早是用“赤”这个字来表示,“赤”这个字是表示火的意思,所以古代用“赤”这个字来代表红色系列的颜色。汉语“红”字的结构左边从“系”,右边从“工”,字义原指女子从事抽丝纺织与缝纫等手艺劳动的工作,故有女红(读工)的称谓;及后“红”才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专有颜色名词,独指色泽耀目亮丽鲜明的红色,其涵义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变。红色在中国是代表喜事、新年、节庆,在政治上是代表一种权势地位。红在五正色里面是属于正色,明朝因为开国皇帝姓朱,朱就是红色,所以他强调推广红色。皇帝住的宫殿墙都是朱色的。然后是朱砂红,朱砂是一种矿物的色彩,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将其用于绘画和染布。在中国朱砂这种矿物色料最主要产地在湖南。因为中国最早使用朱砂红,所以在国外也认同朱砂红就是“中国红”,英文称Vermilion或Cinnabar。红色即美艳,古代中国妇女喜爱以朱砂妆点红唇以增强妩媚与美感。

黄色属于五正色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崇高,它代表政治上的最高权位、正统、尊严与光明。汉民族自古又有居中者为大的权限与地理空间观念,“中土”、“中原”与“中国”是代表国度位处世界的核心。而(土)黄色又被认定位于四方的中央,是权力最高的帝王所在之位。最早将黄色用于龙袍是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当时隋文帝杨坚用一种树的汁来染布,从他开始皇帝就穿黄袍。到清朝以后的皇穿黄龙袍,是明黄色,偏向于绿,冷调的黄色。黄色在中国有很多代表意义,黄色是代表佛教,所以中国的寺庙七成是黄色的,麦子成熟以后也是黄色,黄色因此也代表丰收。

古时“青”字的含义较复杂,可分别当绿、蓝、黑色使用。例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燮《扬州慢》)中的青青是指春天田野间麦子的绿色;在“暮景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宋,陆游《渔父》)里的青天是蓝色;另“朝如青丝暮如雪”(唐,李白《将进酒》),诗中的青丝是指黑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称为“青”包括绿色,也包括蓝,所以英文可以说是Green-blue。

蓝色,英文是lndigo,代表是牛仔裤那一种蓝色,但是中国蓝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蓝色染布这种染料是从一种兰草的色料里面染出来的。所以蓝这个字在古文来讲它不是一个颜色的名词,是种植物叫兰草,所以才会有青出于蓝。青的颜色是出于兰草的意思。传统中国蓝色,是用兰草染出来的布料,就是代表平民阶级服装的色彩。“绿”这个字大家可以看到,绿草这种植物变为一种颜色的名词。绿色在中国传统的建筑里面配红、配蓝,互补的色彩互相之间会凸显出来。白色,白色上面有一撇,是代表太阳的光线,因为它看上去是白色的。中国古人又对“白”的颜色定义,作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白,启也,如水启时色也。”用现代语言来讲,就好像打开水龙头,水刚涌出时大量细密的水泡呈现的颜色就是白色。白色也包括粉白,以前的白色磨粉以后,古代的女性就用米粉的粉在化妆上用,也包括中国传统审美的观点,自就是美,到现在都是这样,白的皮肤就等于是美的意思。

黑色原指物质经焰火烟熏后产生的一种低沉无光泽亮度的色调。黑色是中国古代史上单色崇拜时间最长,以及义涵多元化的一种色彩。周朝是奉行红色,等秦始皇的时候,他就崇拜黑色,他穿的服装包括平民穿的服装都是黑色的。黑有不同的讲法,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以前天的颜色是皂色。然后是乌黑,一只飞鸟在很远的地方,如果我们没有看到那些鸟的眼睛的时候,那个颜色就叫乌。所以鸟这个字跟乌鸦的乌这个字,中间少了一个点。

墨色,水墨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水墨画在艺术的境界来讲,是写神的,这种表达方法和创意只有中国才有。最早重视墨黑色及提出“水墨为上”观念的是唐代诗人王维(公元701-761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肇自然之性……”;宋代文人画家强调“墨即是色”的绘画理论,又墨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黑色是绘画的唯一主彩。

第9篇: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关键词】明朝灭亡;章太炎;民族革命论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75-01

章太炎(1868-1936),原名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章氏认为,革命的重要使命就在于保存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国粹”,这一思想是其革命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并且对当代中华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起着重要的借鉴和警醒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一、章太炎民族革命思想的渊源

章太炎民族革命思想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家训熏陶,浙东学派的思想传承,以及明季史籍的影响;第二,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影响,以王夫之所著《黄书》为代表;第三,西方近代论著的影响,尤其是斯宾塞的进化论学说;第四,为近代秘密会党的反满情绪所鼓舞,以运动和为主。

(一)幼年家训和明季史籍的影响。首先,章氏幼年时期其外祖父“夷夏之防”的教诲,以及章氏家族坚持民族大义的“深衣”殓葬传统促使了章氏革命思想的萌芽,促使其深刻认识到种族革命的思想原本就存在于汉人的心灵深处,只是没有表露出来而已。其次,一大批极具民族气节的汉族人士丝毫无畏于清朝残酷的刑罚,毅然活跃于明朝历史以及南明抗清事迹的搜集、整理和修撰中。这一明史修撰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以至于清廷不得不大兴与修撰明史相关的文字狱,以此来巩固和维护自身的统治,导致大批记载明季史籍的著作被查禁焚毁。正是这些基于历史史实,以弘扬民族大义为己任,旨在激发广大汉人的民族热情的明代著作,使得从小接受民族大义熏陶的章太炎更加坚定了排满光复的决心。此外,章氏早年还受到了浙东学派的影响,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思想。这一切都构成了章氏民族革命思想的源泉。[1]

(二)王夫之及其《黄书》的影响。据考察,王夫之实为清初“残明遗老”之一,在基于孔子“夷夏之辨”的大义之上,他将传统的种族思想上升到理论层面,遂著成巨作《黄书》,并最终成为章氏革命理论的依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章氏的革命理论并非仅仅只是延续了王夫之的民族思想,而是在资产阶级革命理念的推动以及复兴中华民族强烈愿望的指引下,对其中一些极具哲理意义的思想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并将之与西方社会进化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章氏的基本理论架构得以形成。由此可见,王夫之的民族思想以及其所著《黄书》对章氏民族革命论的形成影响深远。[2]

(三)西方社会进化学说的启示。章氏民族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还建立在汲取西方近代论著的营养之上,尤其是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对章氏的影响和启示极大。在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以及社会进化论的影响下,章氏坚持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承特征,这是不为动物演化所具有的,而这种文化传承又是通过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在此基础上,他还沿用了王夫之的观点,认为文化保留是维系族群生存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在西方近代论著的启示下,章氏的民族革命论不仅符合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同时也适用于当时中华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章氏所倡导的民族革命论把民族文化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一种具有民族情怀的观念,同时也揭示了文化传承对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十分有远见,对世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3]

(四)近代革命运动的鼓舞。中国近代历史上所爆发的轰轰烈烈的人民革命运动为章氏民族革命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尤其是运动以及的洗礼。这一系列的革命运动都为该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并使得章氏最终于改良派决裂,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以清政府为目标的革命道路。

二、章太炎民族革命理论的内涵

章氏的民族革命论实际上是一个倡导反满的民族革命理论,同时也是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理论。其核心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其基本信念就在于保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揭发和谴责,探讨中华民族复兴的内涵,以及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追求。虽然现在看来,该理论必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就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大的政治环境来看,该理论却极具进步意义,尤其是对于文化传承的强调,更是可供我们今天学习借鉴的地方。

三、结语

章氏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值得我们钦佩,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坚守自身的民族身份,才不至于在众多文化身份的交融当中感到迷茫、彷徨。另外,章氏对于文化传统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和现代意义,在当今全球各种文化越来越趋于融合的今天,我们需要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在这种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保持清醒,不至迷失。

参考文献:

[1]沈定平.明朝覆亡v史与章太炎民族革命论[J].明史研究,2014,(14):28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