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健食品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通过召开全镇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工作会,让各村深刻认识到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是以赚取群众高额利润为目的,极易引发消费投诉,影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利用云岭先锋、专栏、布标、街头宣传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宣传法律法规和辨识保健食品的常识,提升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和自我保护能力,调动群众投诉举报积极性。
二、落实职责,分工明细。联合镇食安办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依法监管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各村负起食品安全总体责任,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确保辖区内治理工作顺利完成。
三、抓好重心,扎实开展
(一)着眼大局、把握监管执法的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市场“严打”整治行动。全年共开展5次食品类专项整治行动,举办培训2场,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食品安全知识手册500本。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截止10月底,全年出动检查人次9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0余辆次,共检查食品经营商户150户,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120个,没收不合格食品50个品种,约100公斤,立案查处案件21件,已办结1件,收缴罚款6000元。
(三)全方面、多领域抽样检验,保障质量安全。全年共完成食品抽检50余批,食品类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四)实行阳光执法制度。大力宣传消费者维权宣传活动,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保障消费者权益,处理投诉案件2件。
(五)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以建设食品安全示范乡镇为纽带。除加强日常巡查及春节重要时节的检查外,结合市场监管动态消费预警,适时发放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宣传材料,并先后开展了严查食品餐饮经营行为、违法广告、“两小”、校园周边环境及食用农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和谐的经济社会环境。
(六)狠抓食品、保健品安全及广告宣传工作。对全镇28药品经营企业和50家食品经营店,进行全面检查,完成建档立卡管理,采取企业自查和监管所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排除隐患,提升行业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人员不足;二是执法装备跟不上工作需要。
(二)监管面广,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支撑不足。检验检测业务单一,水平有限,监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在监管中不能面面俱到。
五、2018年工作计划及努力方向
(一)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好法律法规、党纪条规,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学习形式,既要向书本学,更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学工作方法学工作经验,通过学习充实丰富自己,增强本领。学会思考勤于总结,边学习边思考,深化学习效果,经常对自己做过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素质能力。
(二)提高工作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刻苦钻研,提高业务能力,使自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思路,自觉地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立足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大安全,实现监管服务领域全覆盖,将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根据工作实际,虚心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积极应对新考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次调研与专项整治采取了实地调研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宣传培训、责任落实、日常检查与查处违法行为为手段,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调研及专项整治:
1. 重点调研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建立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及所经营保健食品合法性的情况。认真检查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宣传资料是否合法合规、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2. 结合20__年__州保健食品监管工作要点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重点对减肥、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类保健食品进行专项检查。
1. 重点调研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购进渠道的合法性以及建立健全并执行验收、索证索票制度的情况。
2. 以化妆品专营单位、美容机构为重点,加强对美白、祛斑、祛痘以及防晒类等特殊用途化妆品合法情况的调研检查。
3. 以美容美发机构为重点,调研检查是否有使用“三无”化妆品、过期化妆品、违法添加化妆品以及自制化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保健食品监管后续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甚至《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尚未出台,现有的化妆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也早已无法满足新的监管需要,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对在监管中存在的许多违法违规行为,基层执法人员常常感到监管措施乏力,力不从心。
职能移交后,由于新的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在一些环节上出现了界定模糊的情况,就我县而言,《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职能很快移交给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原来的行政许可部门就停止了保健食品、化妆品《食品流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而现行法律法规也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导致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监管者与经营者之间沟通的困难。
1.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标示不统一。由于保健食品监管历史的沿革,造成了目前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标示的不统一,产品有效期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使消费者和基层监管部门感到困惑。
2.生产厂家“一号多用”,或者冒用其他合法厂家批准证号。生产厂家为占据市场份额,擅自增加产品类型,常见如补钙类保健食品同一个批准证号被同时用于儿童型、孕妇型、高钙型或不同口味等。同时,还存在冒用合法企业批准证号的情况,例如,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我局就查获了涉嫌冒用合法企业生产的气血双补案1件,目前已立案调查。
3.虚假广告夸大宣传,手段愈加隐蔽。随着监管部门对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打击整治,近年来未发现我县有通过电视媒体虚假宣传广告的行为。但保健食品推销从发宣传单、贴广告等传统方式转向隐蔽的居民小区,采取在监管单位八小时工作时间以外通过推销员现身说法、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以及赠送牙膏、鸡蛋、饼干等花俏小礼品的方式进行宣传,夸大产品功能,引诱欺骗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文化素质偏低的消费者消费。
4.索证索票以及进货查验、销售记录不完善。通过调研检查发现,我县大部分经营单位都建立了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购进销售记录制度,但在执行中还存在资质收集不齐全,尤其是检验报告未逐批收集的情况,存在购进、销售记录不完善,记录要素不齐全,只记录大宗品种,数量小的品种未进行记录等情况。
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培训不到位。规模较大的化妆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单位对员工培训教育也较为重视,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档案,但绝大部分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甚至有从业人员对化妆品效期等常识都不甚了解,加之人员流动性大,对化妆品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较少,对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更是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连自己归属于哪个部门监管都不清楚。
2. 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检查。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化妆品经营单位、部分兼营化妆品的药品经营企业按照《__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直接接触化妆品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外,其他单位的从业人员均未按要求进行健康检查。
3. 存在购进渠道不规范、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严的情况。辖区内大部分化妆品经营单位都建立了索证索票制度,但在执行中除个别较大规模经营单位外,还普遍存在购进化妆品时未严格审查供货方资质,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严格,索取的购进票据仅为开具了数量、单价、金额的要素不全的手写单据的情况,甚至还存在未索取相关资质证明材料以及购进票据的行为。
4. 存在同系列化妆品共用一个号的“一号多用”情况。由于生产厂家要取得化妆品卫生许可证,尤其是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从经济上、精力上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思想造成的对“一号多用”行为有意或无意的默许,有的生产厂家尤其是小规模的生产厂家就采取“一号多用”的方式生产同一系列产品,尤其以防晒、祛斑、祛痘等特殊用途类化妆品为突出。
5. 小化杂类化妆品未标明相关许可信息的情况较为严重。洗面奶、化妆水、护肤霜等常规化妆品,其产品包装上一般都标明了生产及卫生许可证等相关信息,但对于小化杂类化妆品还存在未标明上述信息的情况,最为突出的有指甲油、价格低廉的
唇彩、胭脂等。6. 部分经营单位还存在销售过期化妆品的情况。部分化妆品经营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单位,对化妆品过期情况未引起重视,甚至认为过期时间不长,又非入口产品,不会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我局就查处了销售过期美容霜、过期面膜的违法案件2件。
7. 美容机构使用超过有效期化妆品以及违法添加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美容机构服务人群的特定性、直接性、现场性,顾客往往希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留住客源,部分美容院不得不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措施,比如,进行抗粉刺、祛痘时添加甲硝唑、氯霉素,美白护理时添加VC针剂等。还有自制所谓纯天然面膜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另外,由于美容服务的特殊性,美容院还会使用一些多人共用的大包装产品,对这部分产品单个顾客对产品的归属感不强,对产品的情况关注度不高,因此滋生了使用过期产品而顾客全然不知的情况。有的美容机构为节约成本还存在不区分顾客肤质使用产品的情况,所有这些行为,势必造成很多安全隐患。
8. 美发机构使用的化妆品较为混乱,尤其以染发、烫发类为突出。美发机构使用的洗发用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顾客在美发店购买后存放在店内,美发店提供服务使用,这部分产品由于顾客对产品归属感强,对产品情况关心,所以问题相对较少;另一种是由美发店统一提供多人共用的大包装产品,这类产品由于是多人共用,加之顾客流动性大,所以顾客对产品情况一般都不太在意,因此造成了部分美发机构为了利润最大化而使用小厂甚至是小作坊生产的质量较差的,有的甚至是没有取得生产许可的产品。
美发机构使用的烫发、染发产品问题尤为突出。因为利益的驱动再加之长期处于监管真空,美发机构使用的烫发、染发产品质量令人堪忧。由于烫发、烫染发剂一般都需要几种制剂混合使用,加之顾客在美发机构消费时关注点往往更多在其技术上,所以烫发、染发剂使用时到底添加了什么成分、是否超过有效期、是否合法,常常被忽视,导致部分美发机构堂而皇之使用不合格的烫发、染发剂而不被发现。
9. 化妆品销售使用过程中出现纠纷时鉴定困难。由于化妆品的特殊性,在使用中会有部分受用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如果情况轻微,经营单位尚有能力与消费者协商处理,但如果情况稍微严重,需要对是否是化妆品质量引发的问题进行权威界定时就非常困难。加之目前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简单的、要求经营单位息事宁人给予经济补偿的方式,这就给经营单位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困惑,双方权益得不到合法、正当的保障,也无利于整个行业健康、有序、法治发展。
因为保化品监管长期以来都处于多部门、多头监管,所以虽然目前保化品已经划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又几经机制改革,监管队伍建设不足,监管能力非常缺乏。保化品国家标准不明确,从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宣传培训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消费者对保化品期望不科学,安全意识不足,导致目前理性消费保化品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要进一步提升保化品安全状况,确保老百姓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时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保化品现行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必须尽快修订。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一套适用于我国保化品监管的法规条例,不但要规范保化品的注册审批、生产经营过程,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保化品的市场准入(退出)、质量检验、安全评估、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质量预警、广告宣传以及产品标志、标识、标签等管理制度。还应根据美容美发行业的特殊性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的法规制度,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以保化品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等为内容,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系统培训教育,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法律法规熟悉、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重的高素质监管队伍。
部分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单位对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企业理念、质量管理等不甚了解,缺乏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保化品安全观念缺乏,安全意识淡薄,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守法意识都不具备,对执法部门的监管不理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以保化品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从而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与企业签订并督促其按质量安全责任书的责任要求从事经营,真正担负起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播放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横幅、经营场所悬挂安全警示、发放宣传单等各种渠道,采取“六进”、举办讲座、开办宣传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广大消费者能正确认识保化品的作用,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识别能力,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同时,采取公布举报电话、打假信息、公示法律法规制度等方式加大社会监督力量,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打假的气候,使制假售假行为受到遏制。
作为监管部门,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也是检验监管水平、监管效果的一个标杆。要根据当地化妆品行业的实际,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制定不同监管措施,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要对整个行业进行扶优治劣。比如,根据化妆品专营店、美容、美发机构、大型超市、小摊店各种不同业态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同监管措施;对特殊用途类化妆品、基础类化妆品实行重点监管,对一些销售量小的、安全隐患不大的小化杂类品种采取逐步规范的措施。
上游不防风治沙,下游又且能保持水土?保化品也不例外,其流通性强、覆盖面广,违法产品虽然发现在市场,但源头在生产,要真正做到铲除违法行为,坚持源头治理是关键。所以,必须从准入审批、生产、流通、不良反应监测等多环节入手,多部门协作,跨区域共同作战方可见成效。
保化品如果存在包装、标签、标识不合格、被污染以及超过有效期等从表面就能判断的违法违规,执法人员只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强化工作责任心,一般都能发现。但要判断产品成份是否合格、用量是否准确,是否添加了违法违禁成份等就必须通过相关技术检验,但目前在基层监管部门该项技术支撑根本无法满足监管需要,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检验机构和检验队伍建设。
应加大对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减肥类保健食品以及对防晒、美白、祛斑、祛痘、烫发、染发等重点产品的抽验数量和抽验频次,提高抽验的靶向性,充分发挥科学、有效、权威监管手段的作用。
加强对保化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大力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对有不良记录的经营单位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保化品要及时采取下架、暂停生产销售、责令召回、信息通报等有效措施,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绝不手软。对涉嫌犯罪的,必须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关键词] 药品质量标准;标准制定;药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a)-109-02
Teaching practice for the course of drug quality standard establishment
SONG Lijun, ZHAO Wenchang
(Pharmacy College,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teach the course of drug quality standard establishment for under graduate pharmaceutical students. Methods: Case methods and PBL teaching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our compiled teaching material by ourselves. Results: The teaching results showed that new teaching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ies greatly in their learning the course of drug quality standard establishment. Conclus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et up the course of drug quality standard establishment for pharmacy students.
[Key words] Drug quality standard; Quality standard establishment; Teaching experience
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保证药品质量,进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法定依据[1]。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和药品监督相关部门会对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修订、提高、甚至淘汰。同时产品质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制药企业技术检验能力,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目前由于药品安全与质量事故不断发生,国家加大对药品质量控制力度,社会对掌握药品与保健食品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需求日益加大,因此进行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人才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我院于2009年首次针对大四学生开设了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引入案例教学、PBL启发式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 案例导入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药品质量标准相关的事件或实例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3]。该教学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须有丰富的质量标准的制定的经验,本人在十多年的药品检验、药品研发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药品检验经验,为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中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和案例相结合,以案例促进理论的掌握。如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标准制定,原标准中检测熊果酸和丹皮酚,《中国药典》2005年版改为马钱苷和丹皮酚,分析该方由哪些药物组成,性状、鉴别、检查项目的设置原因,含量指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实施、数据整理、资料总结等。让学生以复方丹参片、板蓝根颗粒、橘红痰咳颗粒、皮炎平软膏等为例,分析标准制定的流程、标准资料整理申报、实施等环节,每一项标准制定教学均以案例导入分析,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思维活跃,知识点掌握较好,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尤其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掌握较好。
2 PBL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创立实施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及学习与实验的方法[3-4]。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涉及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大四学生已经掌握了药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但缺乏解决问题的“实战”锻炼,缺乏从事高难度的工作必备的系统的知识与技术综合能力。本课程以PBL教学法为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开展设计性的、综合性的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通过教学和实验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并改进考核方式,注重全面评价。笔者遴选出十个适合学生自主设计、修订质量标准的品种,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制定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查阅资料,进行模拟实验的准备,包括购买计划、检验计划,所需器材、试剂、试药的规格和数量及配制,实验进程安排,进行教学观摩或与教师的课题结合,进行毕业课题研究,完成毕业课题。
建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系统,进行集课程内容、结构重组、教学方法与实验体系改革、考核制度改革等为一体的教学模块设置,有序构筑综合应用药学专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型应用技术培养点,在原有讲课内容上,去粗存精;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内容及保健食品质量标准制定技术要求,调整讲课内容;添加并整合新的质量标准制定技术,完成教材建设。通过本课程讲授培训,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某一产品的标准制定,较好地完成了质量标准制定的毕业课题,受到学院评委的一致好评,多数学生毕业后在企业技术、研发岗位能够胜任工作。
3 小结
目前我国缺少对药学学生进行药品质量标准相关专业技术和能力的系统培养,而近年“齐二药”事件到“鱼腥草注射液”停用,再到“欣弗”,有关药品与保健食品不良反应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得国家高度重视药品与保健食品质量控制,对其质量标准制定的要求也更严格、更规范,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不断要求强制性采纳。以《中国药典》为例,现在平均5年相关企业、药品检验所就必须进行《中国药典》质量标准的更新[5-6],但由于现有企业、研究机构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任务多是由药物分析人员承担,知识和技术陈旧,新型仪器只会基础操作,有些高难度工作难于开展。这使得新药研究机构、药品及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临床使用单位等对掌握药品与保健食品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增大。我们基于案例导入和PBL的教学理念,以大量的药品检验实例融入到该课程的讲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较好地掌握了质量标准的制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也增强了我们授课的信心。该课程有望作为我校药学系的特色,更好地培养我校药学院毕业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加药学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雷茂华.谈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中的几点误区[J].江苏中医,1998, 19(2):48.
[2]亓云鹏,范国荣,柴逸峰,等.“制订新药质量标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7,25(3):186-187.
[3]李虹伟,刘力戈,郑玉,等.PBL教学法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196-197.
[4]田京,于博,袁金学.PBL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能力的做法[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119-120.
[5]沈岚,冯年平,林晓.中药制剂分析PBL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J].药学教育,2007,23(6):25-2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宝山区食品种类比较齐全的2家大型超市(大卖场),现场调查4大类225件预包装食品;对超市的食品销售人员62人进行问卷调查。选择本市18家食品生产厂家,调查其生产的全部53种预包装食品,并对厂家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社区中对153名消费者进行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调查。
1.2 方法
1.2.1 预包装食品选择 选择调查时超市摆放在货架上正在出售的预包装食品,包括预包装和简包装食品。选择18家生产企业近1年内生产的部分预包装食品。不重复计算生产商和超市内食品种类、名称、规格相同的预包装食品。
1.2.2 预包装食品标签 预先设计调查表,现场填写调查表并当场由专人进行核对。食品类别包括粮食制品、乳及乳制品、肉制品、保健或功能性食品等。保健食品中的各类功效成分(如植物多酚、总黄酮、总皂甙等),在本次调查中归入食物营养成分,进行营养标签标识的判断。
1.2.3 消费者认知度和食品厂商、销售人员调查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预先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食品标签中营养信息的关心程度、对营养标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其真实性的信任程度等。经过预调查后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修正。正式调查时,对在该超市内购物的消费者、社区慢性病人、食品销售人员以及部分生产厂家食品卫生管理人员随机进行问卷调查。
1.2.4 统计方法 收集并整理调查资料,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输入数据库,使用SPSS 1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食品营养标签的标识
本次在超市调查的4大类225件预包装食品中,食品配料表平均标识率为96.06%,食品营养标签的平均标识率为46.06%,其中保健或功能性食品、乳及乳制品的标识率较高,粮食制品和肉及肉制品的营养标签标识率较低,仅为15.4和11.54 %,见表1。
本次在食品生产企业调查的4大类53件预包装食品中,食品配料表平均标识率为93.75%,食品营养标签的平均标识率为12.5%,见表2。
2.2 健康食品图形标识
调查的4大类225件食品均无低脂肪、低糖、低盐、高膳食纤维等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图形标识。
2.3 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153名消费者对于营养标签的知晓情况,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有85名被调查者选择“生产日期”,占总调查人数的55.56 %,其余依次为“保质期”、“生产厂家”和“质量安全标记”(QS)等,“配料表”以及“营养成份表”相对未受重视。如果食品包装上标识了营养成份表,有62.74%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时会关注,其中54.25%的受访者认为营养成分表有助合理营养,26.14%受访者认为有助补充微量元素,16.34%的受访者认为有助控制体重增加。高达60.13%受访者愿意选择低脂肪、低糖、低盐、高膳食纤维的健康食品,至于食品包装上标识的营养素含量和健康食品图形标识是否可信这一方面,认为可信占76.47%。同时调查了对即将实施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的知晓度,43.15%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52.29%的受访者听说过但不了解详情,完全了解的人仅占4.58%。
2.4 超市食品销售人员和食品厂管理人员情况
食品销售人员有60人接受过培训。其中42人培训时间<3 d。培训内容依次为食品卫生、食品操作、食品营养。销售人员对食品营养标签中关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等项目了解较多,对必须注明食品配料、营养素的要求了解较少(表3)。销售人员对各类食品标识关注程度依次为质量安全(83%)、绿色食品(50%)、保健食品(24%)、企业产品(20%)。销售人员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关注的问题依次为:食品新鲜度、食品营养、食品标签、食品添加剂。18家生产厂管理人员对即将实施的食品标签办法知晓的11家,其中了解营养成份的10家。对主要营养成份有分析能力的2家。
3 讨论
食品营养标签的使用和管理已受到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的重视,并已制订法规和标准。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85年制订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CODEX STAN 1―1985)及《营养标签法典准则》(CAC/GL 2―1985)对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的标识作了规定。我国也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食品名称、配料清单等作了强制规定。但对食品能量、营养素含量水平等进行标识要求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直到2008年5月1日才颁布实施。
为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识情况,在《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实施前,我们调查了宝山区2家超市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和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情况。本次调查的225件预包装食品中,有96%按照通用标签规定标识了配料成份,但由于调查时我国营养标签的相关法规尚未实施,该标签规定属非强制性法规。目前仅有46%的预包装食品标识了营养标签,且其营养标签的标识很不规范。对消费者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知晓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的知晓度还较低,说明法规的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对食品销售人员和厂商的调查结果表明,销售人员的培训时间短、专业知识少、对食品营养标签规范的知晓率低。食品生产厂家对采用食品营养标签目前态度不积极。
近年来膳食结构与慢性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为引导消费者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并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国际上有些国家采用直观鲜艳的图形标识,比如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FA)用“钥匙孔标记”作为“高纤维素、低糖、低脂肪、低盐”的食品标签,已推广到24类食品,其标记在引导消费者选购的过程中起到了指示作用。英国食品标准局(FSA)采用食品包装交通灯表示对各类食品的脂肪、糖、盐作了明确的表示。经多年实践,图形标识配合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平衡膳食以及预防慢性病方面已初见成效。我国目前尚无类似的图形标识,瑞典和英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4 参考文献
[1]General standard for the labeling of prepackaged foods\.(CODEX STAN 1-1985).
一、基本情况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于2000年4月,2005年1月更名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由省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市局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2010年5月,根据全市机构改革要求,将我局原承担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给市卫生局,将市卫生局餐饮服务许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给我局。市局内设9个职能科室,下设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及芝罘、莱山、福山、牟平4个区分局。
目前,全市共有监管相对人近3万家,其中:
药品和医疗器械方面:现有药品生产企业37家,涉及31个剂型,六大类药品,生产品种769种;医疗机构制剂单位12个,配制医疗机构制剂品种65种;药包材生产企业27家,生产药品包装材料46种;法人药品批发企业43家,非法人药品批发企业12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6家,连锁门店1021个,单体零售药店214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1家,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305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80家;医疗机构、农村卫生室和诊所4584家。
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方面:现有获得GMP认证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7家,保健食品文号64个,保健食品经营企业261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9家,生产化妆品品种57种,化妆品经营企业3156家。
餐饮服务方面:现有可统计餐饮单位15120家,其中学校食堂1031个,从业人员约20万人。
二、工作情况
2012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支持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目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全市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贯彻实施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药品监管工作体系。市政府于2012年5月12日印发了《***市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了药品安全“十二五”期间的六大工程,从全面提高药品标准、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加强药品监管基层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要求,《规划》的实施将夯实药品监管事业的基础,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构建“四品一械”诚信自律体系。围绕“诚信建设年”活动这一主线,举办了生物医药行业诚信建设专题讲座,推行了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定期交流例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餐饮安全“黑名单”制度,启动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试点工作。市局制定了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健全完善了监管相对人信用档案,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 2750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被评定为守信等级;医疗器械行业评定A级生产经营企业185家;保健食品化妆品行业与44家生产企业逐一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餐饮行业在50%的大中型酒店实行了“诚信积分卡”制度,确定餐饮量化分级管理A级和B级单位849家。同时,加大对失信违规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检查频次,促进企业整改,逐步建立“诚信守法得利、违规失信损益”的长效机制。
(三)注重应急预警,强化风险管理。继续深化安全风险信息日监测、周评估、月报告制度,指定专人收集各大媒体曝光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和信息,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发送,年内共发送预警信息1300余条,形成评估报告29期,消除和化解安全风险隐患34个。制定完善了《药源性兴奋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了饮食用药安全预警、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餐饮保障任务33次。加强了上市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和质量抽检,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770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296份,完成药品抽检1983批,基本药物抽检360批,合格率99.7%,完成中药饮片抽检9批,合格率100%;抽样餐饮食品60个品种320批次,保健食品和化妆品48个批次。制定了《***市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方案,公示确定243家药品零售连锁门店为定点回收单位,回收过期失效药品货值260余万元。
(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深化示范创建。全市广泛开展了示范创建活动,共申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181家、示范街4条。莱山和莱州分别被推荐为国家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龙口被推荐为省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县,牟平和莱山被推荐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示范县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学校尽心、学生舒心、家长安心、政府放心”的“四心”学校食堂创建活动有序进行,第二批申报的154家学校食堂已进入验收阶段。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示范基地,成为全省仅有的2个申报点之一。
(五)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先后组织开展“四品一械”和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17个,共出动执法人员14646人次,检查单位8146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923起,罚款85万元,排查安全隐患123项,责令整改88家;移交违法药品广告124件,查处擅自互联网药品信息企业7家,暂扣GSP证书2张,备案药品营销人员4692人次;查封扣押不合格食品16种,对43家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警示约谈;没收无证医疗器械产品12件,注销非法经营高风险医疗器械企业4家。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部署,集中开展了小餐饮整治规范行动,共检查餐饮单位3605家,发放备案证1555个,圆满完成创城任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六)稳妥处置铬超标胶囊事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铬超标胶囊事件曝光后,全系统迅速反应,立即行动,市局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各副局长带队深入一线,稽查支队、药检所和各县市区全员参入,开展了全方位普查、下架、封存和抽检工作。市药检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铬检测设备的招标采购和调试,迅速开展胶囊剂药品的抽检。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对全市库存的29批6000万粒空心胶囊、9029公斤明胶逐批送检工作,共查封不合格胶囊剂药品7300盒,对116845盒胶囊剂产品予以暂停销售使用,自5月1日起对全市所有胶囊剂药品实行批批检验,5月底前,全市铬超标胶囊剂药品全部下架查封、召回或销毁,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七)全方位做好亚沙会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饮食用药安全。组建了亚沙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亚沙会药品安全及兴奋剂治理监督保障手册》、《亚沙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手册》等31份方案、流程和操作规范,划分核心、重点和三线三大监督保障区域,全市抽调80名业务骨干,组成亚沙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监督保障团队,完成了对13家亚沙会定点酒店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制作加工场所等7个环节的数百次现场评价督查,对快餐配送进行24小时全程监控测试。全市开展了“迎亚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日整治行动”和兴奋剂治理交叉暗访,与13家定点餐饮接待单位和4家专用药品定点配送企业分别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和《守法生产经营兴奋剂承诺书》,亚沙会期间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目标。市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
(八)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监管相对人素质。全市在“四品一械”各个领域均开展了大规模的业务培训,餐饮行业分期分批对从业人员进行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组织亚沙村1000余名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系统学习重大赛事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年度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参训率达50%以上,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举办了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兴奋剂、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及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监管专题培训,参训人员400余人次;召开3期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监管工作会议,对430名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组织全市150余名药械安全性监测人员进行了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培训;围绕新版GMP、GSP实施和铬超标胶囊事件,组织1200余名从业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专题培训,督促企业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自觉加强质量管理。
(九)完善机关软硬件建设,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综合楼工程已顺利封顶,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监管处和开发区、高新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统一配发了执法服装,新增执法车7辆,检验检测设备150余万元。完成了部分区局及稽查支队、药检所科级干部的调整和竞争上岗,公开考选了一批优秀人才。制定出台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文化建设的具体意见,组织了道德大讲堂、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举办了食药监精神专题征文活动,对征集的48篇优秀稿件通过市局网站刊发,并结集出版。全面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精细化管理。制定了“一法一规定”贯彻实施意见,明确了市区局的事权划分,对相关执法文书实施统一套章、统一编号、统一登记管理。市局审批窗口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200余件,按期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连续九年保持全市“文明窗口”,为全市70家审批窗口中7个获此殊荣的部门之一。在全省率先建立实施了执法监督卡和执法回访卡制度,收到执法监督卡170份,回访卡60份,满意率100%。
(十)加大帮扶力度,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积极培育新型战略性产业为目标,坚持重点项目零距离服务的原则,确定了12家重点帮促企业,通过重点调研、上门服务、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帮促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先后举办业务讲座、培训65场,开展政企对话活动3次,组织专家对21家企业进行指导,举行了生物医药企业媒体形象集中展示活动。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省级技术中心7个,6家企业境内上市,5家企业成功登陆境外证券交易市场,在企业改造、园区发展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亿,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和拓普邦生物科技园列入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分所的签约、新时代健康产业园、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等14个重点园区相继开工建设,将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比,与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从全市层面看:一是餐饮服务业面广量大,准入门槛低,水平参差不齐,无证经营、操作不规范、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不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二是制售假劣药品行为仍然没有杜绝,利用互联网和寄递等方式违法销售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添加、虚假宣传、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现象还比较突出,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风险较大;三是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增强部门监管合力、强化企业自律意识、促进责任落实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从我们自身看:一是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监管基础设施、监测机构、执法装备、检验设施、技术手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监管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亟待加强。二是电子化监管、社会化监管、网格化监管等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三是监管队伍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执法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
下一步,全市系统将以党的十精神为统领,以科学监管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发展年”活动为总抓手,以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为目标,实施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助推帮扶三大工程,深化层级责任、诚信自律、风险防控三大体系,提升技术支撑、信息化监管、依法行政三种能力,确保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精神,全面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按照十报告提出的“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总要求,在全系统全面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努力在健全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上创出新路子,实现新跨越。
(二)实施三大工程,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一是实施质量安全工程。加快实施新版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无证经营行为,持续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目标。二是实施示范创建工程。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县、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四心”学校食堂创建活动,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年”活动,不断提升示范创建水平,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三是实施助推帮扶工程。加大对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新时代健康产业园、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分所等14个重点园区和项目在政策法规、立项审批、技术攻关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快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支柱产业,成为全省的领头羊。
(三)深化三大体系,健全完善监管长效机制。一是深化层级责任体系。制定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及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市县事权划分,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衔接、组织有序、责任明确、运转协调、奖惩严明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二是深化诚信自律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餐饮服务食品企业诚信档案,建立实施失信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组织开展“***生物医药行业名优产品”评选和优秀企业形象展示活动,构建全国一流的食品药品市场环境。三是深化风险防控体系。抓好日监测、周评估、月报告的风险汇总和评价工作,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状况风险会商制度,设立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防范重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构建起全国最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四)提升三种能力,夯实监管基础。一是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综合楼工程建设,拓展检验检测项目,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年内,取得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资质,启动口岸药检所申报,力争迈入全国一流食品药品检验所行列。二是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结合新办公楼投入使用,积极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提前完成药品电子监管建设任务,在2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试点启动医疗器械实时监控系统,逐步将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纳入远程实时监控范围,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搭建起省内及全国地级市最先进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数据库和在线信息查询系统。三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业务大讲堂、技术技能比武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开放日、安全知识宣讲和“五进”宣传活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执法检查、稽查办案等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为全面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关键词】 新医改;自身求变
应对社区 新医改方案带来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推动“全民覆盖”,这意味着一个全面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增加,给药店带来的发展机遇。新医改医疗保险两部分的药品和基本药物清除保留在药店,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药店的生存。但是,国家对食品质量控制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药店便宜的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传统业务,药店经营正面临着一次重大调整。在新的卫生医疗改革的医药市场结构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实施新的医疗保健改革后,药店做大做强,从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价格
零同一品种的不同和社区卫生保健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价格同步, 其他高利润的销售品种来平衡利润,医疗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调整发展方向 加强政府的公共关系,“医疗保险药店”的地位,和社区卫生机构,接管了该机构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实行“药房照顾。”人群聚集在商场或超市,违背OTC和化妆品专柜,农民工,流动人口密度的居住地或学校附近的商店。新医改带来新商机,同时也带来新挑战。零售药店必须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下抓住机遇,在规范、专业、多元的角度下平稳扩张,同时调整经营理念、调整品种结构、调整价格、调整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激流涌进。
2 增加业务类别
如果还是抱着只建立基本药物目录的想法,那么零售药店的市场份额肯定会下降。药店应扩大产品总类,因此,非药品(保健品)的销售增加,开展多样化的概念已被接受大多数药店。同时,不管如何支持卫生改革,药店资源重组的最终方案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零售药店的经营,应该是保持特色和多元化的政策,这将是竞争和药店未来发展的中药因素。
3 特色服务色
医药零售市场在经过多年的竞争和发展,价格竞争已经不是关键的因素,营销的各种手段也不在效果明显。药店在新的医疗改革中想立稳脚跟,必须依靠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改革经营策略。其中最关键的是服务体系和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多药品零售的企业只关心眼前利益,不顾自己的品牌建设,从而使经营之路越走越窄。意识到品牌形象关乎企业的命运,其实改善的服务质量,为每一位客户通过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免费建立健康记录和一系列周到的服务,换来广大客户的信任的重要性,使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4 关注网上药店
鉴于广大的互联网空间,使得网上药店已经成为零售药店创造品牌影响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2007年,美国的网上药店销售额已占到药品零售销售额的30%。在中国,网上药店的销售也非常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把重点放在网上,药店的运作以“快,低成本,方便“的服务,实现”网上消费者,药店和分销“的经营模式,开设了自己的一片广阔的天地。相比,平均近30万物理药剂/店开店成本网上药店无店铺租金,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所以,药店药品销售价格可低于实体。随着经营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和更丰富的来源,网上连锁药店将更加青睐。
5 强化专业培训
药店的服务理念应该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培训员工是服务进步和优化的基础。虽然员工培训并不能马上为药店增加销售利润,但真正与药店的品牌形象,建立客户忠诚度满意度和长期的竞争优势密切相关。目前,零售药店的药师是高等教育缺乏通过正常渠道零售药店,以充分满足执业药师的需求是不太现实的。
因此,专业的药学服务,开展员工培训是为了能为了让顾客服务对服务满意的根本,做到更专业的药店服务。药房盲目推荐高毛利药品的现象与药店的消费者的数量多少有着很大的关系。药店操作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以顾客满意为目的。因此,不光是医药保健培训,还需要员工福利、药店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相结合,要做到及时跟进,有效把握原则的有效性,以达到品牌塑造的积极作用。
知识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面对竞争,药店的成功或失败,要取决于更高的知识基础,实力已不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物质和资金,主要依赖于知识和创新的能力,取决于对知识的管理和发展,关键是依赖于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员工知识掌握能力。
6 高端市场培养
【关键词】《功能食品加工技术》;项目驱动;实用型;引导;实践
0 引言
食品专业是应用型专业,近年来为食品企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而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显示高职教育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性能力较差,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在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时数偏重,专业技能课时较少;与区域资源优势结合不紧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高职院校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难以在食品企业中“零距离”上岗[1],从而影响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及食品企业的发展。《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以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这门课程为例,探究项目驱动式教学在高职食品专业学习中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
1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系[2],创建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专业、了解职业,树立职业目标
新生的第一堂专业课尤为重要,应尽可能的使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对食品加工专业更加充满热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如何让学生正确的认识食品加工专业,分为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对学生进行专业“动员认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维持生长与健康的第一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出现,它们已经创出了很多驰名品牌。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有较大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那些学有专长,又勇于开拓创新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将会成为这些新兴企业的主角。
第二步: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
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实训室,并结合《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利用实训室内的小型焙烤食品生产线和果酒生产线让学生尝到“甜头”,奠定一个专业“兴趣基础”。利用市食品协会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厂房教育”。参观本市的蒙牛乳业、雨润食品、达利食品、黄池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利用企业文化和企业规模来“打动”学生,让他们产生一种专业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第三步:树立学生的“职业认识”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邀请本专业的校友进行专题讲座,用他们的实际经历消除学生对职业的迷茫。同时保证“角色”的多样化,从蒙牛乳业的高管、技术人员,到雨润和达利食品的销售人员,再至英子包子的分店经理等等,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能够更进一步的丰富学生的职业认识,促使他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1.2 建立健全教学实训室,理论结合实践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纯粹的书本教学不能够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必须采用实践教学来巩固理论知识。对于课程中要求的生物工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等课程可利用已建的实训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室和食品工艺实训室等)进行实验教学,将枯燥的文字描述转换为富有探索精神的创造力。
实验教学分为两步,第一步教师根据专业要求,提出“项目”(实验课题),学生分组制定实验计划后,由指导老师审查纠正后,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以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3]。第二步,指导老师仅作为学生的实验助手,由学生根据兴趣自行选题,自我发现、自我创作。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形成,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1.3 充分利用食品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平台,实训与就业相结合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实习实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操作规程,是一些分散的实习课题,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与实际生产产品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加之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原材料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种娴熟的程度。
目前我校利用食品理事会的平台,已经与蒙牛乳业、雨润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企业当了一次真正的工人,培养了他们独立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4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由“教师”―“导师”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学生是该模式的中心。但作为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我系充分利用央财项目基金,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本着“培为所需”的原则,我系安排多名骨干教师赴南京、杭州、云南、美国等地参加食品专业前沿技术的培训和生产实践。通过培训和实践,指导教师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更有力的推进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2 结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我系广大学生和就业单位的一致认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食品专业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我系食品专业的就业率。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了99%。
【参考文献】
[1]严佩峰,桑大席,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
关键词:养生粥 市场研究 网络问卷调查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204-03
“药食同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这一观念深入中国的饮食文化。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书早有记载[1]。养生粥是药食同源的概念的体现,养生粥概念的历史也同样是源远流长。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该文通过对养生鲜粥店的市场研究分析,了解养生鲜粥店的市场前景,为投资者研究市场定位、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内的大学生与上班族为主要调查对象,累计调查172人,有效为152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88人。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网络问卷的调查,并对完成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予以抽奖奖励的机制。调查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受调查者对养生鲜粥店的接受度;(3)受调查者对配有专业营养师坐镇的鲜粥店的态度。
1.3 统计学分析
将调查结果录入Excel2003做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该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受调查者主要为18~40岁的来自于广东省的一般上班族,其中男性64人占42.1%,女性88人占57.9%,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历以大专或大学本科以上为主,月收入范围主要在2000~6000元范围内的人群。(见表1)
2.2 受调查者对养生鲜粥店的接受度
2.2.1 关于食疗对健康积极作用的看法
关于食疗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64.47%(98/152)的人相信,32.24%(49/152)的人对食疗的作用持一般态度,仅有3.29%(2/152)不相信食疗的作用。
2.2.2 受调查者对配有专业营养师坐镇的鲜粥店的态度
对于配有营养师坐镇的鲜粥店,88.8%的被调查者对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欢迎。其中分别有31.6%受调查者表示“非常需要,如果可靠,会经常去。”,33.6%的受调查者表示“刚开始一两次会去尝鲜”。仅有11.2%的受调查者表示完全不需要。
此外,该次调查发现,对配有营养师坐镇的鲜粥店的态度与受调查者“是否相信食疗”有关,与工资水平、性别因素无关。(见表2)
2.3 养生鲜粥店的市场定位调查
2.3.1 受调查者对养生粥的功效的选择偏向
该次调查发现,不同养生功效的养生粥受支持程度不同。其中,最受欢迎的功效依次为“调理脾胃”“美容养颜”“益寿养生”。不同性别在不同养生功效除了“美容养颜”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功效(“调理脾胃”“益寿养生”“安神减压”)在不同性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见表3)
2.3.2 受调查者选择保鲜粥店考虑的因素
调查发现“环境卫生”“味道”“食材新鲜”“保健功能”对受调查者在养生鲜粥店的选择均有较大的影响。对“安全”“味道”“功效”“价格”四个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分析发现“味道”“安全”是受调查者最关注的因素。(见图1)
2.3.3 养生粥的进餐时段及价格接受范围
调查发现,较多人选择喝粥的时段是早餐时间,此外宵夜时间及胃口不佳或医嘱需要也是较多人选择喝粥的时段(见图2)。价格方面,36.8%受调查者认为养生鲜粥的价格在10元以内较为合适,53.3%受调查者认为20元以内合适,仅有9.9%的人可以接受更高价格。
3 讨论
该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市场调研,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2]以提高受调查者参与。
该次调查发现,影响受调查者对养生鲜粥店的态度主要因素为受调查者对食疗的认可度,而与其工资等级、性别等因素无关。在养生功效方面,“调理脾胃”“美容养颜”“益寿养生”的功效最受调查者青睐,其中美容养颜的功效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受青睐程度有明显的差异,这与女性比男性更注重美容养颜的普遍认识相符。而在影响养生鲜粥店的选择因素中,安全与味道是受调查者最关注的因素,而养生粥的功效的关注度则相对靠后。考虑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4],引起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同时由于近年来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鱼龙混杂,不少打着“保健”“养生”的口号的虚假宣传频频曝光[3],使得消费者对“养生”“保健”的信任度和热情度下降所致。此外,该调查还发现,而受调查者通常选择早餐时间喝粥,其次则为胃口不佳或医嘱需要及晚餐时间,选择午餐时间喝粥的比重最少。考虑常见的粥所提供的热量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学习要求,同时也与膳食宝塔的能量供应要求中的早晚能量摄入较午餐少的要求相符[5-6]。
通过该次调研,对开展养生鲜粥店业务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食疗概念的推广,提升消费者对养生鲜粥的消费动力。在推广养生鲜粥店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食疗概念的推广,加强消费者对膳食营养重要性的认识,让消费者清楚养生鲜粥对身体的益处,从而提升消费者对养生鲜粥的消费动力。
其次,注重营养师专业知识的提升[7],重点关注调理脾胃功效的养生粥的研发,注意消费人群定位的重点。在研发阶段,应重点关注调理脾胃功效的养生粥的研发,同时加强对养生粥口味的改良,并保证养生粥的安全性。此外,还应根据男性与女性关注的养生功效的不同重点,结合男性与女性的营养需求的差异,研发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养生粥产品。
再次是注重养生鲜粥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8]。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实行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对食材及产品抽样检查,尽量做到产品材料可溯源制度。
最后要根据市场接受程度,制定合理价格,灵活调整营销战略。该次调查发现,20元以内是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较为合理的价格,根据市场接受价格,合理控制成本,推出符合大众接受度的养生粥产品。
参考文献
[1] 刘青萍,蔡光先,晏峻峰,等.药膳食疗标准化的思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32-133.
[2] 樊茗h.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
[3] 张志祥.我国营养保健功能食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产品加工,2014(3):22-24.
[4] 刘峻岐.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20):110.
[5] 吃好午餐,健康一天[J].医药与保健,2012,20(2):62.
[6]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8:205.
【关键词】药品;监管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12-01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需品,而且在药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特征,所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对药品实行政府严格监管,主要包括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价格,其中尤其是药品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药品监管重在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其目的在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①。文章从我国药品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着手,论证我国的药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药品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我国药品监管制度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法律所授予的职权范围内,依据药事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药品标准,对我国境内药物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价格、广告、质量检验以及管理过程所进行的监督管理的制度。药品监管制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有权监管的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运用行政权对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以及售后环节的安全进行全程的、长期的、有效的监督管理。其二是要对监管者自身的职权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二、我国药品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药品监管法律制度及监督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我国现行的药品监管的法律有一部,即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务院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十几部。此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部门规章局令还有40余件,规范性文件若干。但对于我国药品监管的现状而言,还是严重匮乏。而且,目前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等产品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或者零散不成体系,或者涉嫌违反上位法,或者久未修订,早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2009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赋予了药品监管系统食品和餐饮环节的监管职能。因此按照新的职能分工,药监局的监管范围扩大到涉及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法律尚未得到彻底落实,此次改革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二)药品安全监控体制尚待健全
目前,由于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上市后监管的技术、人力、物力的不足,造成许多副作用大的药品,只有在大量患者长期使用并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后才得以发现,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药品生产企业往往只重视上市后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问题,而对患者药物反应的监控大多数都是消极被动的。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国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国家,我国“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现状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②我国的药物警戒工作刚刚开始,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还不健全,各级医疗机构对报送不良反应没有动力,缺乏积极性,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怕影响自己的产品销售不愿报送,有抵触情绪,这样就容易造成发生群体性药害事故。
(三)虚假药品广告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的现行药品广告管理制度是由药品监管部门审批,由工商行政部门履行违法广告的查处工作,药品监管部门发现企业的广告与审批不符或未经审批,要移交工商部门查处。药品广告的审批由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查处权分散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这里药品广告的审批权与查处权不在一个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往往造成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新闻媒体对药品广告的法律规定是了解的,但他们也缺乏懂医药专业知识的人材,同时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法广告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就进行了。
三、我国药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应借鉴和引入发达国家的立法机制,抓紧修订《药品管理法》以及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其次,抓紧制定配套的药品专门法律法规和执行条例,以形成完善的药品监管法律体系。继续完善药品配套的监管法律法规,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避免法律法规冲突。最后,修订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在查找监管漏洞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进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工作,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纳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范围内,不断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跟进和修订相关内容。
(二)健全药品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首先,加强药品监管法制机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打造出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其次,构建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平台。科学有效的监管和依法行政,建立良好的执法监督体系是促进依法行政的有效手段。再次,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监管实际,建立健全监管执法责任体系,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推动岗位责任制度的落实。最后,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程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规范药品监管行政执法行为、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
指导老师:周桂党。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