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第1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试卷分析 特点 启示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由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组织实施,面向全国。报考对象是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组织教学、修完公共英语课程的高职高专在校学生。考试方式为笔试,其性质是教学-水平测试。鉴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现状,《基本要求》将教学要求分为A级和B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也相应地分为A级考试和B级考试。修完《基本要求》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生可参加A级考试;修完《基本要求》B级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生可参加B级考试。考试按百分制计分,试卷卷面分值满分为100分。60分及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及85分以上为优秀。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笔者拟对2007年6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进行评析,旨在找出其测试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用于指导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试卷结构分析

2007年6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测试分为五个部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现将本卷试题的题型、题量、分值例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卷分五个部分,共12小项,题量总共为66题。

二、试题评析

1.听力理解

听力测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获得口头信息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听力理解”部分具体表现为测试考生理解对话、会话和简单短文的能力。现将该卷“听力理解”部分所考查的题型和内容列表如下:

按照《基本要求》,“A”级听力教学要求学生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表二显示,本卷听力理解对话、会话和短文以日常生活和涉外交际中的实用性内容为主,经测算语速约为每分钟120词,较慢。该项测试完全符合《基本要求》中对“A”级听力教学要求。

从学生应对该听力测试所需的听力技能上看,其听力技能既包括宏观技能(Macro-skills),如听具体信息(试题号:2、3、6、11、12、13、15)、掌握大意(试题号:1、4、5、7、8、9、10、13)等,也包括微观技能(micro-skills),如根据说话者的语调(试题号:1、3、)及所述的句子结构功能(试题号:1、2、4、)做出判断等。

2.语法结构与词汇

该部分试题测试考生实际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如何组成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该项测试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有10个不完整的句子,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去完成句子;第二部分为10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考生用括弧中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该部分具体题号、考查内容、用法说明列表如下:

从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出,此部分测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基本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能力,符合《基本要求》中有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要求;考查内容具有范围广和重难点突出(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的特点。从测试的形式看,把单项选择(multiple choice)和填空(completion)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又使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高了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因为单项选择题型具有评分精确快速、考查范围广的特点,而填空题型则是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去得体地运用语法知识而不仅仅是识别出正确答案。

3.阅读理解

该项试题主要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获取信息的能力,由五部分组成:Task 1为一般性阅读材料,要求考生阅读完成后对提供的答案做出正确选择。Task 2为应用性文字材料(Rockwatch Club),要求考生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申请表的主要内容。Task 3为专业阅读材料(medicine instruction),要求考生阅读并完成此免职声明的提纲(outline)。Task 4为专业术语中英文配对,要求考生阅读并通过选择的方式对中文专业术语和英文翻译进行正确配对。Task 5为实用性阅读材料(life insurance),要求考生阅读并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掌握此“介绍”的主要内容。现将该部分测试所考查阅读技能类别和对应题号列表如下: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表五可以看出,该项测试的文字材料既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Task 1),又包括应用文(Task2、3、4、5),且以实用文字材料为主。该部分测试完全符合《基本要求》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既能阅读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又能读懂通用的实用文字材料。同时该测试的试题题型多样、形式灵活;阅读技能考查即包括宏观技能(macro-skills),又包括微观技能(micro-skills),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4.翻译

本部分测试考生将英语正确译成汉语的能力。此题型共有五小题,前四小题以多项选择的形式出现,每小题有四个答案供选择,均与原句意义非常接近,其中,有一个译文选择为最佳答案,得分为2分,其余的答案得分依次为1.5分、1分和0分。最后一小题为将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现将本部分翻译主要涉及内容、题型和题号列表如下:

从表六中可以看出,所译材料为句子和段落,以实用性内容为主,符合《基本要求》中有关翻译教学的要求。本部分测试题型灵活多样,要求考生一方面必须对原句要有正确理解,另一方面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专业实用知识。

5.写作

本部分测试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既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结构、语篇等方面的能力,又要求考生对应用文基本格式、用途等的了解。要求英文文章表达正确,意义连贯,文理通顺,无重大语法错误。现将写作内容、要求列表如下:

从表七可以看出,本写作测试符合《基本要求》中对A级写作教学要求,即能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且表达清楚,格式基本恰当,无重大语法错误,词句基本正确。

三、试题特点

通过以上对2007年6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的各项评析,笔者认为该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本卷以考核考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主,在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同时,重点考核考生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测试符合《基本要求》中对英语课程教学和测试的要求:语言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防止应试教育。

2.本卷结构采用主观和客观题型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以主观题为主,主客观题型分值占总分的57%。客观性试题有信度高、覆盖面广的优点,而主观性试题则有利于更好地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两种考查形式的有效结合,确保了本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本测试的试题设计形式多样,有多项选择、填词、简答、配对、选择翻译、翻译、写作等,共有五部分,12小项,合计66小题。测试范围及内容限于《基本要求》对A级教学所规定的内容。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防止应试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教育不仅是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尤其是运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英语教学应始终遵循《基本要求》中对英语教学所提出的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坚持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2.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英语水平的差异,教学应遵循“分级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根据《基本要求》中有关A、B级教学和测试的要求,对入学时未达到标准入学水平的学生应进行必要的补缺、补差,渐进地使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最终都能达到A级教学要求。

3.目前,高职高专各个院校英语教学基本采用“一纲多本”的形式来选定教材,即各院校可根据《基本要求》去选定各自的教材。由于不同的教材在教学内容、形式、难度、要求、教学对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给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研读《基本要求》关于教学目的、要求、语言技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并据此组织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

参考文献:

[1]王迈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历年全真试卷与详解[Z].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检测工作研究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试题库试测大纲和样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基于此,首先建议各学校语文学科的综合检测每两周做一次即可,而且要针对曾发现的存有缺陷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的补充式指导训练及检测,可适当在两周时间内安排小测验,这样批改量会有所减少,又保证了补漏的针对性,便于后期的指导与提升。

其次,教师在冲刺阶段要有侧重点,并保持预防变化的思想意识,即根据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平稳性与微调性着手应对。高考试题中语言表达运用的16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始终是基于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而设题,但是命题方式始终是绝不雷同的。所以,要结合全地区、全省的模拟考试题进行预防性补充指导及训练,加强图文转换、语段压缩与扩写、应用文稿修改等方面的指导训练,这类知识点应该予以关注。但也要注意该知识点所投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可是当结合在小测验中进行补充训练。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还存有低效的问题。主要是课堂的教学方法欠缺考虑――教师主讲,对学生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知识进行泛泛的讲解,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着,缺少主动体验生成的过程,而且学生曾经出现的问题,究竟能解决多少只是借助测验看到,而不是借助指导逐步解决掉的。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练习题或是检测题的讲解问题,部分教师习惯于逐题讲解,这种做法还是说明教师对学生得分丢分状况缺乏了解,所以处理时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未形成重点解决、难点突破的教学风格。建议:教师要了解试题中学生丢分较为普遍的试题,并依此确定课堂指导的重点、难点,还可以在准备中把典型的学生答案以课件的方式或集中印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更为直观,而且针对这些问题答案,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对此类答案修改完善的实践过程。只有在这个修改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才会从理论真正上升到实践能力层面,他的认知才会更为全面系统、深刻扎实,也能够真正解决教师经常碰到的“翻过的错误怎么又出现了”的问题。这样还能回避教师一言堂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既是被关注的主体,又是实践的主体收获的主体。

第3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从课文中汲取营养,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型进行变形及识记

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几句话,背诵下来。只要给学生适当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学生的创造力是惊人的。这样,学生在朗读文章的时候也开始留意文中的句式和高级词汇,并积累。背诵、储备一些精彩的文句,套用或模仿这些句子对写作大有裨益。比如必修一的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中的句子:“Ms Shen’s method of teaching is nothing like that of the teachers at my Junior High school.”“I don’t think I will be bored in Ms Shen’s class.”“In other words,there are three times as many girls as boys.”

二、复述课文

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某一具体内容或整篇课文提出概括性、启发性及评价性问题,然后让学生把若干问题的答案通过整理串成课文的梗概。也可变换叙述的角度进行训练,如重点介绍某个人物。这种训练,一方面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另一方面又不能照抄原文,要对原文素材有所取舍,重新组织进行再创作。当学生经过概要练习后,逐渐领会和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领,当进行独立的、正式的文章写作时便不会思路全无,条理不清。其次,能够让学生通过参考原文,吸收原文的文章结构和语言方面的长处,写出结构近似、语言简洁的短文。再次,这种写作对培养学生学会抓住文章重点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写概要的过程是对原文内容概括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分析和信息筛选的过程。因此写概要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概括和组织能力。概括全文之后,应对文章进行认真的检查、修改,对照原文,检查是否遗漏某些要点,句子是否流畅,是否有合适的衔接词,有无语法、拼写及标点符号的错误等。

三、就教材进行摹仿写作

仿写既能反馈出学生对课文的体裁及重要句型的掌握程度,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所用语言材料的系统掌握,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课文中常出现许多习惯表达方式和一些特殊句式,还有一些适合某些特定情境、场合的常用句子,适合特定语境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教师要向学生多强调、示范,特别是一些常用于文章开头、结尾和中间起承接作用的惯用语、衔接词,要让学生多练习,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去。

四、理解课文,适当改写

改写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语言教学策略,课标也要求高中生能根据课文改编短剧或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改写是在保持原文主体内容不变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人称、语言、结构等方面。尤其是对短文与对话相互改写时要注意语言、时态、时间表达等方面的改变。这个练习也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比如直接引语转换间接引语。教材中可改写的地方很多,或整体或局部,这些都需要教师潜心研究,细心挖掘。对课文的改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五、续写课文

续写就是用创造性的思维丰富课文,即对课文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完善,给原本没有结局的故事加上一个合理的或出乎意料的结局。续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使学生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尝到创作的乐趣。

六、深层挖掘,练习应用文

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话题,可让学生就这些话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练习应用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Module2 A Job Worth Doing之后,让学生理解本模块所学词语和结构的句子,熟练地运用动词的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求职信的写作任务。

七、各抒己见,先议后写

高中新教材的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关于社会热点问题也很多,可以让学生就教材中某一热点问题或观点,进行自由讨论,然后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课文Animals in Danger,学生正确理解濒危动物的现状,正确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能就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总之,围绕教材进行的写作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好路子。英语教材中的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教师潜心挖掘,学生认真完成,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第4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阅读理解题命题原则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英语试题始终是分值最高的一个题型,在整套考题中的权重关系不言而喻。随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阅读能力不但在阅读速度而且在理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理解题更多地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扫除影响阅读能力的障碍

1、完善自己的“图式”知识,这包括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生活习惯和风俗的了解,丰富自己的英语词汇量;了解中外思维方式的差异;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知识等。

2、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首先,养成默读和用英语思维的方式,阅读时出声或将英语翻译成汉语都会影响阅读理解的速度。其次,阅读时尽量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要用目光进行扫描,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禁止用笔指着单词,这同样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再者,有的学生“回视”现象太严重,重读一个词、短语、句子,不仅影响读速度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文的意义。应逐步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3、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正确的解题思路应是:题干――阅读解题――再阅读――再解题。首先,快速浏览题干要求,带着问题迅速阅读;然后,细读并一一解决问题,这种解题思路对应用文尤为重要。

二、把握阅读理解部分的命题原则

1、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能读懂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包括信函、书刊和杂志上的文章。

2、根据所读材料,考生能理解具体信息、掌握文章大意、猜测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能力。

3、所涉及的体裁包括:科普类、新闻报道类、广告类、故事类、文化类、历史类、社会类、地理类、人物传记类。体裁主要为:说明文(与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和产品绍)、论说文(书刊和杂志上的时文)、应用文(信函)。

4、试题的基本类型:阅读试题在考查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主旨大意题;②细节理节题;③猜测词义或语义题;④推理判断题。

5、试题形式:选择题。

三、培养解题技巧

1、主旨题:主旨大意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或局部段落的概括能力。这种题型具体分类如下:(1)目的型。常见题干为:What’s the purpose of…?解答此种题时务必要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读者对象。(2)标题型。其题干主要为: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此种题型的解答应该注意:①标题要具有概括性;②标题要新颖;③标题要简洁。(3)主旨型(main idea)。其题干常为: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或What 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做这种题时,务必要做到所选答案不能失之偏颇、一叶障目或具有武断性,必须能够概括全文。

以上三种题型都是对文章综合理解能力的考查。因此,抓住文章的主题句是关键。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先亮明观点而后再加以论述,所以,文章和段落的首句尤为重要。阅读时必须抓住文中的重点段、段中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

2、推理判断。此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弦外之音”的把握能力。考生要站在作者的立场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切忌根据自己的观点或社会经验去揣测。这种题型常见的题干为: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或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等。

3、猜测词义。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为了让学生碰到生词不惊慌,首先要考虑到生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能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或具体的语境去揣测该词的含义或寻找相应的指代;或可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

4、细节理解。细节理解题是阅读理解题中的基础题,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的具体事例、数字、情节、人物等的理解。有关细节考查的题型多种多样,但无论其形式怎样变化,立足点都应是:从文章中找出相应词句作为证据,弄清细节,获取准确信息。

第5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 新课标什么样?

在经历了2009,2010,2011这三年后,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切地说2012年的“北京新课标”是什么样子(需要参见2012年北京考试说明),但根据历年北京高考真题所一直秉持的原则,即自然衔接、平稳过渡、稳中显“新”的特点,北京新课程标准下的试卷变化一定会以“稳”为主,稍有变化。虽然课本变了,新课标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不同了,但总的大方向不会变。提高发展学生能力的宗旨不会变。因此会以“稳”为主,其变化也很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题型上的变化

综观这三年其他地区新课程试卷我们可以看出,从题型上看,是“稳中求变”。即英语整体上还是分成听力、语法、完形、阅读和写作五部分。但在个别题型上加大主观性试题比例,关注语言质量检测的实效性;试题形式与题型重在实际需要中的设计和定位。北京卷一定会参考其他地区比较成熟的题型。比如09年广东卷中的听力理解中出现了“听听力写答案”这样的题目。09年山东卷的阅读理解中出现了“根据文章的理解,写出答案。但不超过6-8个单词”。09年海南卷的阅读理解中出现“7选5”。09年湖南卷的阅读理解中出现了“写出不超过3个单词作为答案”等。大家要注意这些新变化。虽然有了新变化,但分值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所以大家只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练习,就不必大惊小怪。(具体题型还要参照2012年考试说明)

2. 语法点上的变化

新课标与现行大纲在语法点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5个。第一,时态多了两个(将来进行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第二,弱化同位语从句。第三,增加了虚拟语气。第四,增加了“强调”。第五,构词法中除了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外,又多了缩写和简写。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这些语法点本身在英语中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二、 如何应对新课标?

由于新课标的理念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而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复习时的策略应在“用”字上下功夫。即“以用为本”。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下面针对具体的部分我将分别提出建议。

1. 听力:分场景听

分成不同的场景,进行专项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总结相关的单词和句型。加深对单词与短语在某一具体环境中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话题的出题点。做到遇词不生,遇景不慌。加强对广播和电视中英语新闻的主题和大意的理解。强化态度题和观点题操练。

2. 单词:分文章记

新课标的词汇要求:7级要求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8级要求学会使用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如何记住这些单词呢?我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内容进行单词总结并记忆。形成单词模块。放在文章中记单词的好处在于强化了单词在文章中的语境含义。即强调单词的“用”。学生除了背诵课本后面的单词外,还要精读各单元的主体课文。在课文中总结单词,背诵单词。并要注意8级单词的基本含义和5级以下词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转化。

3. 语法:分项目学

把语法知识梳理成语法模块。加强新课标与现行大纲的语法点中的不同之处的理解和应用。一定要在语境中理解各语法的功能。

4. 阅读:分程度做

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针对自己的真实水平做题。比如50分左右的学生就可以精读人教版必修1-5中比较简单的主题课文。而90分左右的学生可以找北师大版选修6-8中的文章来读。阅读时,一定要把长难句的精读与文章的泛读相结合。加强长难句的精细化分析。在真正做到自己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泛读的量也要加大。7级要求除课本外要有23万字的阅读量,8级更要求除课本外有30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按照一套高考卷约5,000单词量来计算的话,7级要求做约50套题,而8级要求做约60套题。另外一定要从语篇的高度来审视整个文章。比如2010年北京卷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道题目的设置(是一道结构题)就非常有新意。

5. 写作:分话题写

第6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1.拼音:整理做过的拼音题。

语音题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出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一是选出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

考查内容主要是声母、韵母、声调三者是否正确。考查声母、韵母主要是辨析形声字的读音,特别是形声字的声旁标声作用发生很大的变化,声调不要记一些生僻的声调,应该把声调辨识跟意思结合起来。 整理提示:

①整理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②整理形似字;

③整理多音字

2.错别字:注意别字的方法――同音别字、形近别字。 整理方法:

①整理常见的两写字或三写字

②整理常见的又容易误写的成语

③整理形似字,从意义的角度加以辨析

3.近义词:注意辨析的方法――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感彩(褒、贬、中)、口语色彩(书面语、口头语),语素分析法――将某个词分解,然后合并。整理方法:

①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实词,理解辨析的角度

②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虚词,辨析其意义及用法

4.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注意成语的色彩,注意成语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注意句子的语境与成语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是否统一。

整理方法:从容易误用的类型的角度进行整理,比如,可以分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不一、程度失衡、自相矛盾、画蛇添足、时态不分等角度来归类整理。

5.语病:语病的类形――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强拉因果、自相矛盾、主客倒置、否定不当、概念误用)。语病分析的方法――压缩主干求残缺、搭配,咏读求语感,造句求类比,逻辑分析求错误。将做过的题目,尤其是错题再分析一遍,积累经验。

解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整理方法:将每种病句类型的各种子类型列成表格,每种病句均要能举一二例说明。不要认为你手头的参考书上已经给你分好类就想偷懒不整理了,整理一遍后,你才会思路大开。

6.衔接:肯定有相应的解题方法,那么,就请你从方法入手来进行整理吧。当然,整理的时候按照由常见方法到特殊方法的次序来做,比较有效果一些。别忘记剪贴上一些例句哦。

提示:衔接的解题思路一般是:话题是否一致(如果题目上有几个句子,谈的是同一个问题,那么,省略掉的一句必然也应该以此为话题)主语是否一致(题目上就一个句子,但是有几个分句,分句的主要最好是要选保持一致的)前后句式是否一致(结构和修辞上看句式)音节是否和谐(如果题干上有“音节和谐”的字样,那一定是要用到这一方法的,请你注意压韵,短句、长句的运用,对仗等问题)感情是否统一等。

二.现代文阅读是保证,关键是方法。

总说:现代文阅读不是技巧的问题,阅读现代文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它应该遵循阅读的规律,比如说寻着文章的思路入手,然后整体了解文章的大意,再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去揣摩那些精采的句子和词语,从而对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些基本问题有所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这就是最基本的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比较可靠的方法。如果单纯把现代文阅读当成技巧,好象有什么灵丹妙药吃了就可以把现代文答好这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整理的时候最好还是按考纲上的考点简略整理就可以了。

1.阅读的过程中,要:

①理解题目的含义。

②抓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首、尾句。

③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④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手法(象征,拟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⑤把握注解,尽可能把握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相关的有效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概括中心意思。

2.解题过程中,要:

①读懂题干,按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

②答在文中,答在段中。

③注意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注意上下题联系(一般来说,试题的布题顺序就是文章的先后顺序。)

④扣紧语句,分析选项,对比文中相关语句,仔细辨析,看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缺少依据、随意拔高、说法绝对等毛病。

三.文言文是提高,一分也不能少。

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

2.二读,理解全文,了解全文写了什么人,写了多少件事,说明了什么性格、什么思想、什么精神。

3.答实词、虚词,注意联系课文已学的字词,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古――单音解析,今――双音解析),并将选项的解析套入原文,检验解析是否正确。

4.答10题必须联系原文,逐句逐句翻译、对比分析,选出正确的答案。

5.翻译题采用直译(逐字逐字解析的方法),保持原句的句式,做到信、达、雅。

四.古诗赏析,有点难。

1.注意标题,明了意思;注意注解,明了背景(人物的心情,写作的缘由);注意景物、品味语言,明了意境(景物+感情);注意作者,明了风格流派;注意流派,明了写作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意象(人、物、景的把握,它们都指向“情”)

2.山水田园诗派:自然风光喜悦,恬静表达隐居,逃避现实借景抒情、拟人、烘托对比、反衬、托物言志。

边塞诗派――边塞奇特风光、艰苦生活、战争立功报国的乐观豪迈的精神、思乡、思归、思亲情景交融、夸张、比喻、引用典故、以古喻今、对偶。

婉约派――男女恋情离愁别绪、婉转缠绵、深沉幽怨、凄凉寂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虚实相生。

豪放派――立功报国豪情壮志、爱国热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直抒胸臆、以古喻今、引用典故、虚实相生。

3.弄清题干,明了问题。问什么,答什么。答法――用什么方法(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景物)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思想、刻画了什么形象。要注意,如果存在让你选取“一种说法有没有理由”,那你尽量说“有理由”,因为标准答案一般不从“无理由”的角度设评卷分的。

五.默写是送分,千万别手软。

1.以课文中规定要背诵的相关内容为主。

2.注意书写清晰、规范、准确,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六.语言运用,压扩换仿改。

1.压缩题。新闻一定要压缩主要事件,说明性文段要把握话题的各方面进行压缩。议论性文段要压缩观点。把所给的字数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超字。

2.扩句题。看清扩展要求,明确扩展方向。推敲提供情景,把握基点。合理推断想象,选好表述方式。保留原题词句,核对修改润色。

3.变换句式,重新组织语句。

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散句变整句。要读懂题干要求,不要将原句改变太大,只允许调整、增加、删改个别词语,保持语气一致,结构一致,中心一致。不要将实在的信息遗漏了!

4.仿句题。仿内容,仿形式。重点是要弄清例句的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根据例句的结构仿写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气一致。

5.语病修改,应用文修改。

①看清题目要求整体辨析检查(表述主体是否一致 上下文意是否照应衔接过渡是否紧密 有无重复矛盾之处)注意横向比较(合乎题意要求合乎语病类型 选择最佳表述 修改效果明显)

②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用语要得体――语境,地点,对象,上下级关系。用词要正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

七.作文是大头,千万别放手。要做到:

1.不离题(审清题目要求);

2.不抄袭;

3.有中心(一个中心);

4.有内容;

5.有条理(思路清晰);

6.合逻辑(论据能证明观点,记叙文符合生活逻辑、令人信服,幻想要符合生活真实);

7.能拟题(记叙文的题目――要素式、顺序式、线索式、象征式、修辞式;议论文的题目――观点式、范围式、告诫式、感想式、引用式、延伸式、选择式);

8.能写完800字;

9.符合文体要求(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时、地、人、事,记叙、描写、抒情;散文――感情真挚);

10.表达通顺;

11.卷面整洁;

12.内容深刻,有启发性;

第7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高考改革 能力 培养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淡化知识,强调能力”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适应新的高考形势,把握好高考走向,是广大师生迫切愿望。高三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复习参考书和铺天盖地的练习,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师就需要为学生理清思路,指明复习的方向。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形成了以语境、语篇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高考试题重能力的考查,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测试能力也就是在测试学生们多年来积累的知识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进行高考英语复习以及对高三年级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1、复习基础能力过关

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严格以课本主,抓基础,抓落实。首先要词汇教学从不马虎,要求学生能够熟记所有的初高中单词短语,并每天进行检查,定期给予复习。学完高中教材后,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词汇、语法知识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学生的基础知识仍不系统,还有漏洞。所以,正确认识语法教学,加强基础语法知识的复习指导。长期以来,高中教学存在着过分淡化语法的观念,导致现在的学生缺少一些最基本的语法概念,往往在MNET中的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两在题型中失分较重。针对近几年高考题中的一些语法考点,如冠词、代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复合句、倒装结构等结合具体实例,反复讲解,融汇贯通,使学生会在语境中活用这些语法知识。做题时及时发现知识漏洞,让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记录,不断总结做单选题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试题所考的语言点,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2、复习综合能力突破,点击重、难点,提升思维品质

以专项训练为主。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高考前的三个月是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最快的阶段。经过前段的复习和积累,学生已比较扎实地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在最后冲刺阶段能否抓住机会,成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提高应试能力,将直接决定高考英语的成败。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时间及教学内容,可做切实可行的安排: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扣准考纲词汇.抓住高考必考的语法大项,做适量的体现基础知识活用的单选练习,查漏补缺,为综合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根据高考题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选择、阅读、完型填空及写作和改错的专项训练,实现由语言知识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转化。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的难度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阅读训练的力度和量要加大。在读的方面,要注意选材,应选择不同体裁,如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不同题材,如科普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文化、新闻报道等时效性较强,而且学生感兴趣、难易度与高考相近的文章,从高考实战出发,集中的阶段性的课堂限时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速度。每周安排两节的限时阅读课,集中5篇短文的阅读量,阅读材料的体裁、题材、长度、生词量及难度等于或略大于高考。完型填空不是单纯测试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而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词汇知识、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推理、常识、情理、上下文等进行灵活推断的能力,也一直被认为是高考英语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语言素质要求最高的题型。至于书面表达,平时强化词汇、语法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背诵一定篇目的经典范文,部分来自学生所写的文章中出现的好句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学有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多读、多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集中训练阶段,练习各种文体的审题、提炼要点、语篇表达。进行相关内容的背诵和实战演练。近几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卷要求的提高,可实施分层次教学,鼓励基础较好的同学写作时应该大胆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等较复杂的结构,以求得分上档次。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了求稳写好简单句。另外,在写作中严格要求英文书法练习,考试中要求学生做到考卷中不涂不改,卷面整洁。

3、复习应用能力提高

第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命题方式 答题技巧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又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就是为了检验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考试。该考试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语言知识,又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又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应用性内容。

二、命题方式及简单分析

1.命题方式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有五种命题方式:听力理解、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汉译英,归纳如下。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ve)。测试考生理解所听问题并做出恰当回答的能力,理解简短对话的能力和听写词语的能力。听力材料的语速为每分钟100词。听力材料以日常交际和简单的业务交际内容为主。词汇限于《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B级2500词的范围,交际内容涉及《基本要求》的“交际范围表”中所列的B级规定的范围。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15分钟。

第二部分: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Vocabulary and Structure)。测试考生运用词语和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限于《基本要求》中的“词汇表”B级(2500词)和“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15分钟。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总阅读量约800词。本部分测试的文字材料以一般性阅读材料(科普、文化、社会、常识、经贸、人物等)为主,也包括简单的应用性文字,不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性材料,其内容能为各专业学生所理解。阅读材料涉及的语言技能和词汇限于《基本要求》中的“阅读技能表”中与B级要求相应的技能范围和“词汇表”B级中2500词的范围;阅读材料涉及的应用性内容限于《基本要求》的“交际范围表”中B级所规定的读译范围,如:便条、通知、简短信函、简明广告、简明说明书、简明规范等。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35%。测试时间是40分钟。

第四部分:翻译―英译汉(Translation―Englishto Chinese)。测试考生将英语正确译成汉语的能力。所译材料为句子和段落,包括一般性内容(约占60%)和实用性内容(约占40%);所涉及的词汇限于《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B级(2500词)的范围。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20%。测试时间为25分钟。

第五部分:写作―汉译英(Writing/Translation―Chineseto English)。测试考生套写应用性短文、填写英文表格或翻译简短的实用性文字的能力。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25分钟。

2.试题考查项目分析

整套试题主要对学生进行词汇与语法结构、阅读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三个大部分的考查。

在词汇与语法结构的考查中,对词形转换、时态语态、非谓语、虚拟等语法进行重点考查,还对比较级、情态动词、主谓一致、强调句、倒装进行考查。所以教师在进行考试辅导时,要抓住要点,有所侧重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在阅读能力的考查中,信件和广告题材的试题较多,这也契合了此种考试侧重对应用能力考查的特点。此外,题材选材知识化、现代化,信息较新;而且题型比较丰富:选择、填空、匹配、简答都有所涉及,突出了考试的实用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灵活多面,不能“教死书”,学生在学习时要举一反三,不能“死读书”。在应用写作的考查中,对填写求职申请表、邀请函、通知等应用部分的考查较多;而且由于B级考试相对容易(大多列出各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要求学生尽量模仿甚至背诵范文来进行的写作的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分析可以看出,词汇与语法结构题所占分值较少,阅读理解题和翻译部分所占分值较大。由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语法与结构方面知识之外,还要加大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答题技巧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就是着重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与实用任务相结合的知识点,例如:公司商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般业务,像邮局、银行、商场、旅行社,等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参加英语考试的基础,所以我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与考试有关的词汇,而且要求学生努力多扩大词汇量,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充满信心,不会因为词汇的问题而忧心忡忡。下面我根据多年辅导经验,就各个题型的答题从技巧做一些简要分析。

1.听力方面。听力共有三个题型。考生在拿到试卷到正式开始答题有5―7分钟的准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考生可以将第一部分题(题面短小,答案信息量少)以外的两个题型进行浏览分析并作好一定的标记。比如是与时间相关的问题,可在此题旁标注“time”,以示提醒,以免紧张而漏听信息。

2.阅读方面。本题分为四种题型。一种是常见的单项选择题。考生应在正式阅读正文前把文章后的问题浏览一遍,迅速记住所问的问题,这样在读正文时可以一次性解决问题,不用反复地看后面的问题而耽误时间。第二种是信息填空题。根据B级考试的特点,这类题一般都是正文的原句,可不必从头看正文,只要根据所要填写的信息从文中找到即可。第三种是匹配题。这些题大都是些专业术语,对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的考生来说是个挑战。建议考生可以先去掉题目已给的两个参考答案,再选出有把握的选项进行匹配,剩下的词汇利用部分所认识的词语进行猜测匹配,通过层层筛选,提高正确率。最后一种题型是回答问题。做题方法介于一二种题型之间。

3.写作方面。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作文类型都是应用文,所以考生在动笔前首先要审清题,分清楚题型,把握含义,明白要求,从而写出层次分明的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格式。另外,还要注意文章的布局和卷面的整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作文的得分率。

第9篇: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使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逐渐赶上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达到素质合格,真正做到使学生优劣得所,尖的更尖,中的拔尖,差的赶中。而教学往往是一个旧的差异不断缩小,新的差异不断形成的过程,所以搞“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向差异性教学转变,最有效的方法是实施分层教学,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

1.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及意义。

分层递进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老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内动力。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了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有利于促进成绩稍差的学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使每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善学,感受到“个个有特长,人人成大材”的成功愉悦。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形成性评价和掌握学习的策略”。该理论主张每位教师都能帮助所有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将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学习的导向,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学目标之下。同时,不否认学生间的差异,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实现最佳的结合,为明确教学目标,确立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提供了依据。

(2)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该理论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差异出发,提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对于形成多层次的教学质量观和指导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论、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等。

3.初中语文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

(1)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在新课程试行的今天,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如下目标:使学生能够使用普通话准确地认读汉字、书写端正正确;具有一定的我国古典诗文的积累;能根据一定的情绪,正确得体地进行汉语言交际;能阅读一般的政治、文艺、科技等相关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的应用文,并具有一定的文字修改能力;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更应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

(2)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内容。以语文阅读训练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统计资料表明,中考阅读题的比重在逐年增长,考题在注意全面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占了比较突出的地位。阅读材料的选择兼顾各种文体。记叙、议论、说明以及实用文,至少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文体,且注意材料的文化价值取向,表现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读物、反映高新科技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读物及优秀文学作品,都是阅读的首选材料。注意因体设题,能较好反映阅读的本质。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以课内为次。这使阅读能力的考查有了广阔的天地,课文只是例子,能力要向课外迁移,这个道理不容置疑。开放性的试题已经步人阅读测试领域,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种解题思路和唯一答案,注重肯定学生的创见,使答案的界定有一个合理的自由度,鼓励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作文教学实施分层递进,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3)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科学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如果忽视或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按同一要求、同一尺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统一的作文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因作业过于轻松而抑制了个性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难以甚至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分层递进作文教学,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作文教学。

(4)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分层;训练要分层;评价的分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施分层递进作文教学,一般以纵向对比的自我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

4.实施者的困惑。

(1)在备课时,为如何给目标定性,将它分得所谓分明“A、B、C三层一清二楚”,有些甚至无法细分,即使勉强分出,也不知是否恰当。因此,对ABC三层学生提问,应有不同的设计提问。

(2)为数不少的学生不够重视“分层递进”,更有甚者竟然自愿进入本不属于自己的低层次学习,令人可笑又可悲。

(3)由于没有经验、案例、办法可供遵循,如何评价实施的效果,这也是实施者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课题经费无法得到落实。

(4)在课题建档方面,由于实施的时间上、密度上、内容上不够广泛,很难有一套如数据、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具体落实,故建档方面可以说是处于空档位置。

在语文教学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能通过目标分层,让每一位学生激起参与的兴趣,通过训练分层,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兴趣,通过评价分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开研讨课:《藤野先生》。(着重鉴赏鲁迅先生的不同写作文风,提高鉴赏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