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基础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研究

第1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报名工作在全国展开

桂诗春教授访谈录(二)

多媒体外语课堂教学预设外信息丢失刍议

语言的形式与理据:语法化研究与外语教学

教师态度、性别差异及外语焦虑与中学生英语学习

农村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观念与策略调查分析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NSEFC为例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利用语言材料,体现语境功能——以“if的虚拟条件句”讲授为例

浅谈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结合英语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学习

高中英语名篇名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预测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训练研究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英语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构成与发展研究

全国优秀外语实验学校风采一瞥——烟台一中

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宝忱老师访谈录

2010年全国中考英语改革及复习教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中考英语总复习教学优秀课例展评会在桂林顺利召开

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

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

美国NCATE外语候选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可行性

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问题与对策

外语教育采用融合学习之商榷(一)

Testingspeaking:narrowviewsandwidehorizons

浅谈语音意识训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学情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策略

走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

高三书面表达审题训练应遵循能力发展规律

英语教学当中提问策略的介评与例析

2010年全国中考英语改革及复习教学研讨会掠影

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

黄志红老师访谈录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第二十二批出国教师将赴英留学

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沈阳顺利召开

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教师奖学金项目2009年度全国统一选拔考试顺利结束

200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暨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总决赛将在呼和浩特举行

终身学习视阈下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硕果》——中心研究员优秀论文征集、评选

走近教育学与课程理论的西方ELT(上):反思与探索——20世纪60—70年代相关发展寻绎

论外语思维与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

对当前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分析与点评

TranslationandEnglishintwentieth-centuryChina

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新教材使用中的语法教学初探——高中新教材英语语法“五步”培训策略实验研究

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效率的策略

第十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暨学习策略研讨会将在南昌召开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英语互动课堂教学

关于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NEAT)2009年春季测试一级试题

第七届全国外语实验学校校长论坛暨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年会将在新疆召开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2009年度全国统一选拔考试顺得进行

聚焦中小学英语教学·之一(回顾与述评)30年:中小学英语课程演绎“和平革命”——英语课程从曲折走向有序

第2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基础教育教师招聘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遵循同一严格标准,做到有律可依、有章可循,格外要注意的是在招聘之前要着重分析各学科各岗位的需求,选择真正符合要求的人加入到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要重视教师招聘信息的对外、测试甄选以及入职培训。整个招聘过程要注意公平公正公开,这样有利于人才的甄选。

(一)岗位设定

每一所学校都会面临人员更迭,也就是岗位的空缺。而基础教育教师的招聘工作,需要将各个学校的岗位同意上报。负责当地人力资源的部门会对所上报的岗位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量化,会对各个学校的岗位进行审批与设定,也就是最终进行招聘的人数、岗位性质、功能职责。这些与日后入职教师的薪酬、工作强度、职责分配都有直接的关系。

(二)发出招募

为保证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保障整个过程的公开与公正。因此,在设定岗位后,由相关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公告,并对所缺岗位需要必备的专业、年龄、工作经历等做出要求。在此阶段,应聘教师可以根据招募信息进行报考,并将简历信息等上传上交,人力资源部门会审核应聘教师是否适合空缺岗位,并作出审核意见。这是进一步对应聘教师进行测试和甄选的基础与前提。

(三)测试甄选

通常的教师招聘测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空缺岗位所需要的必备专业和能力确定要测试的内容与范围,再组织应聘者前来考试,以甄选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的人。这样消减了一部分不适宜的人,但仍然使之大于所需人选。接下来就是通过面试,来做进一步的筛选。面试是一个根据与应聘教师的口头问答来预测他未来工作的过程。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中,面试是教师甄选中适用最广泛的工具。通常的面试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面试,形式有个人面试、全体面试和电脑面试,内容多由实例分析、课程试讲构成。

(四)职前培训

职前培训是教师招募的最终环节,也是入职前的关键一步。培训是将未来长时期的教育工作以最简炼的形式贯彻给新入职教师,以便让他们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对于未来工作的科学预期。

二、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招聘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教师招聘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教师聘任制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最大的成就是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聘任制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教师人才市场尚未健全,中小学教师供不应求,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度存在困难;教师聘任制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国家下发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文件以保障推行以教师聘任制为主的人事改革制度,在教职工的聘任上应采取全员聘任制,彰显了教师招聘的公正性。然而,在实际的招聘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于岗位设定缺乏战略性部署

我国的基础教育处于不断上升的发展之中,因此,对于教师岗位的安排与设定也会有更多的缺口和薄弱的方面。传统的教师招聘都是在教师发生退休、流动后,才被动地进行教师招聘,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因此,制定各岗位人才计划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宏观发展计划,使得每一次教师招聘都在规划当中进行。

(二)对于招聘方式缺乏多元化思路

人才的引进决不止测试甄选一种。而学校多出于整齐划一角度,跟随当地人力资源统一进行学历审查、笔试、面试、心理测试、体检等环节进行人才招聘。这样会大大疏漏人才的引进。可以尝试对应聘教师的教育能力、职业道德、性格特征等有更多更全面的考察,从而提高招聘效率,选择更多更适合的人加入到基础教育教师团队。

(三)尚有部分地区的教师选拔有失公正

基础教育教师招聘尚存在部分灰色地带。某些地区,教师甄选的决策劝在少部分人手中,没有专门的招聘组织和管理者,使得招聘者的领导、同事、亲属在没有规避原则的招聘中进入学校。从此,基础教育学校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而真正起到教学作用的教师数量被稀释,使得基础教育教师整体层次不高,进入恶性循环。

(四)缺乏对新晋教师的职业规划

很多招募者认为,教师被招募入编即为招聘工作的结束,这忽视了重要的招聘后总结,积累招聘经验、教训,使得招聘工作偏离既定目标。同时,招聘后为进入新环境的教师及时给予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并以此为计划而努力。这不仅使新上任的教师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也有助于员工激励,形成有高度组织的教师团队。

(五)没有适时的管理培训

基础教育教师应聘成功,进入基础教育学校,忙于传授课业或者班主任工作的负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因此疏于对新进教师的管理培训。学校作为特殊的组织管理部门,不仅要为教师发展负责,更要为祖国教育事业负责,应及时予以培训,明确教师职业道德。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础教育教师招聘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基础教育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基础教育教师招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针对当前基础教育教师招聘制度问题的研究发现,其原因由如下几点:

(一)历史沿革下

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师招聘依然沿用传统的招聘管理理念,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合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以至于招聘的需求只能缓解一时的教师岗位空缺,不能建设学校整体的教师层次,从而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甚至是学校整体的发展。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师招聘理念缺乏必要的总结和职业生涯规划,更没有完备的培训。这种对教师内心的忽视,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基础教育内部新陈代谢速度过快,整个结构不够稳定。同时,传统教师招聘理念中,忽略了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本领,走入误区。

(二)当前运行中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基础教育中负责教师招聘的人员没能掌握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于招聘的政策不够了解,制度不够健全,方法不够科学。因此,是否拥有一支专业的人力资源团队,对于基础教育教师招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应对挑战时

在转型期间的基础教育教师招聘制度不够健全。近几年的基础教育极速变革致使基础教育教师缺口增大,被动的招聘工作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健全的制度,这大大影响了基础教育的人才引进和学生培养质量。在此转型期间,应有条不紊的制定基础教育教师招聘制度和进行高校招聘工作,而非单纯为了教师数量忽略教师招聘的质量。

四、改善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招聘问题的策略

第3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西方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改革阻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各国相继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它们相继多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阻抗力量不可避免地随之而出现,如何消解这些阻抗保障的改革顺利进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 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 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3.消解价值阻抗之策略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两方面,应利用“群体动力学”原则来推动组织的改革,也就是说,利用群体来改变个体或群体本身的行为,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越具备凝聚力,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小群体的目标与改革方向达成一致,做好小群体的工作,发挥小群体的凝聚力,使因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得到消解;要对有关教职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以此来消解价值因素所带来的阻抗。

  4.消解社会阻抗之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阻抗涉及许多方面,社会背景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可能产生阻抗作用。为了消解这些社会阻抗,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公平和社会凝聚力,考虑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等,并尽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宣传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方法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从而消除社会大环境所产生的社会阻抗因素。

三、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并不能使人人都能够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有些人甚至会受到损失或暂时受到损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受到损失或没有受益或受益较少的人就会这样那样、或多或少地具有抵制或反对改革的动机,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借鉴各国学者对阻抗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1.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是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阻抗是任何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解阻抗的过程。阻抗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阻抗的消极作用,也应该看到改革阻抗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改革者选择好改革的策略,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接受改革阻力存在的客观性。

2.教育改革阻抗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消解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抗。从中可以得出对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不同的改革阻抗,消解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改革阻抗产生的原因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阻抗因素,根据其原因、性质、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消解基础教育改革阻抗。

3.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因素并努力克服之

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克服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阻抗,那么改革最终的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正确认识它们的性质,分析不同的阻抗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个别的阻抗提炼出一般阻抗之因素,从中概括出共性,审慎地理性地对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阻抗,从而更好地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阻抗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参考文献:

[1][4]周兴国,朱家存,李宜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55-66.

[2]周小虎,孙启林.试析利益集团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19-22,39.

第4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摘要:包豪斯是现代设计史上最伟大的院校之一,长久以来培育了众多优秀的现代设计人才。在美术史、工业设计史以及建筑史等诸多书籍中,均有介绍包豪斯的章节,足见其在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包豪斯的伟大贡献之一便是提出了合理化、系统化、专业化的设计基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理念,这些虽然历经时代的打磨,但仍然在现在教育领域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教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深深植根于众多闻名世界的设计院校,为设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对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进行初步的研究,旨在探索其合理化的部分,并找到适用于日常教学的新方法,逐步将其运用到我们的设计教育当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设计水平。

关键词: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研究

1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内容

(1)课程类别的设置。包豪斯早期的课程设置多种多样,包含了徒工课程、技工课程、青年师傅课程等等,并且在不同时期使用并不完全相同的教学体制,促进学生学业的长足发展。其中一种课程设置是由技术上和艺术上的两类导师共同组成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教学中采用“双轨制”从而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在这种课程设置及教学机制之下,包豪斯成功地在学生中培养了自己的首批新教师,这些年轻的教师无论是从教学水平和个人艺术修养上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推动了包豪斯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在这些新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包豪斯的课程内容被重新整合,最后分为六个大类别,这些课程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涉及和需要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三方面知识,称谓设计教育课程设置的楷模。

(2)教学内容安排。在包豪斯的教学内容中包括了设计领域的所有书面知识和艺术实践经验,例如绘画、雕塑、手工艺、建筑等。这里的学生们必须接受素描、色彩、手工艺等方面极为科学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训练,为其后的设计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包豪斯正是成立之前,现代艺术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因此包豪斯所教授的绘画技法已经不是纯粹的古典主义流派了。最开始在包豪斯任教的几位大师级人物,伊顿、康定斯基等都在现代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目的

(1)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这非常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束缚并促使他们展现非凡的艺术才能,从而获得自由艺术创作的勇气。

(2)帮助学生准确定位优势之处。在艺术的领域中,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不尽相同。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适合的、容易成功的方面,进行有针对的学习和训练。在这种教育之下,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灵感所在,进而学有所长。明确优势项目之后,学生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选取发展方向,在各个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设计灵感。

(3)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人才。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艺术家,因此在教学中常常教授学生们作为艺术家所必须的技术和基本知识。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色彩与形态研究区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使其明白二者之间存在的主观、客观的互动,展现出艺术创作上的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艺术形态的本质,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技法表现能力,最终提高视觉感知水平,进而达到专业上的高度。

3研究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现实意义

3.1帮助学生增强整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这一改变给设计师的创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主要是对产品的类别开始变得难以明确地进行分割和划分。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设计对象的相关性,针对产品的特性选取最优化的设计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突出产品的性能特征。不仅如此,设计的作品还要符合人的审美以及社会环境等多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的整体宏观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艺术设计的特殊性,包豪斯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实践,他们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工厂实习,让学生真正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工厂里,学生们能更直观地抓住产品的性质和特征,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在教学中,包豪斯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征和想象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3.2提升设计的人文教育精神

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很早就提出了“人性化教育”这一思想,以此推动设计教育的进步和长足发展。时至今日,这一思想在我们的设计教育中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设计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成熟的学科体系虽然已经从萌芽期转向了成熟期,但人文教育精神在我们的设计教育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迅猛增加,设计产业以良好的势头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但是,我们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却逐渐陷入模式化、机械化、批量化和格式化的境地之中,设计出的东西成为真正的“产品”而非有生命的“作品”,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好的设计作品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紧跟时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文精神”的需求。

4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教育是设计教育的成功典范,其教学内容及育人理念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反思。对于我国,我们应将现代设计需求、设计思想、民族精神与包豪斯设计教育相结合,培养出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吸取国际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为我所用,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教育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设计赢得你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利光功.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运动的摇篮[M].刘树信,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8.

[2] 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 弗兰克・惠特福德(FrankWhitford)(英).包豪斯[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 Wingler,H.M.The BauhausWeimar I essau Berlin Chicago,TheNITPress,1978.

[5] Gropius,W.Scope of Total Architecture,London:Alien & Unwin,1956.

[6] 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第5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均衡发展 达州市 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53-03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1}可见,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重视基础教育,就要优先考虑资源配置。本文对达州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谈谈粗浅看法。

一、达州市义务教育发展实证调查

1.达州市普九情况。2010年,达州市教育经费总投入37.06亿元,比2009年增长16.54%,改扩建校舍8.5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4.68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到680.09万平方米。全市为12.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上学1375人,为2622人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491.37万元。12333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普通高中新课程等培训,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达80.14%,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4.94%,共认定各类教师资格4467人,28名中小学教师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中小学特级教师”称号。学前一年入园率为84.36%,三年入园率为73.43%,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7.9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77.71%,初中辍学率2.89%,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控制在0.05%以内。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为5.1∶4.9。全市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省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市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近几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建立起初、中、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服务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基础教育教师现状。以渠县为例,虽然每年达州市渠县都会招考一定数量的教师,调配到农村学校去,但农村教师缺口仍然偏大,如三汇五小近6年未进一个教师。就现有教师来说,学科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职称结构很不合理,而城区都存在学科缺编,据调查渠县第三中学需语数外理化等学科教师60名左右。目前,全县教师缺编800多人,尚有代课教师800多人。巨光小学校还有代课教师20余人,三汇五小有代课教师10人。而天星三小、渠江一小、渠江二小、渠江三小等城区学校分别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富余师资。

从上表数据{2}可以看出,普通中学的生师比是19.37:1,初中的生师比是23.79∶1,其中民办初中的生师比是25.10∶1;小学的生师比是23.17∶1,其中民办小学师生比为27.488∶1,从这里的比值觉得小学初中生师比差别都不是很大,不存在超级大班。但是渠县的实际情况是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实行包班制,所有课程,语文、数学、思想、政治、美术、书法、体育等由一个老师上。试想每天的每节课都是同一个老师出现在你的面前,就算这个老师很优秀,也难免感觉疲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很差。

3.办学条件方面。办学条件方面城乡差别很大。渠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间、校际间也存在较大差距,生均占地面积,校舍面积、绿化用地面积、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学校功能室、实验仪器设备及生活用房等设施设备严重滞后。按省定标准计算,小学需教室282间,差91间。初中需166间,差44间。总计差教室135间,学校严重超负荷运行。渠县二中40余亩土地承载了7000多名学生,渠江镇一小20余亩土地承载了4000多名小学生和900多名幼儿,办学形势十分严峻。而农村学校校舍相对富余,并出现闲置现象。据调查全县闲置教室2863间,闲置其他用房1865间,计23.5万平方米{2},主要集中在农村偏远学校。

4.教育经费方面。一是资金投入问题仍然困扰学校运转。国家虽然锁定普九债务,但新的债务不断增加。普九债务的资金利息、学校维修、安全维稳等事业发展,有的学校少则几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经常有人上门讨债。二是义务教育保证金的拨付方式不很适应渠县教育大县的实际。目前按小学生均150元,初中生均250元的标准提供义务教育保证金,生源少的4至6个班义务教育保证经费只等于一个大班额的经费。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点零散、交通不便,物资运费提高,导致教学成本偏高。这使得农村偏远地区、困难学校的待遇极为不公平。全县850多名代课教师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为解决他们的代课经费,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又不得不重新分配本已紧张的学校公用经费。如三汇五小为解决代课教师中午生活而购买的一台电冰箱,至今未付款。该校目前没有一台电脑,尚未通有线电话。三是大部分学校无力改善教学设施、添置教学设备,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个备课本的陈旧教学模式上。

二、达州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达州市在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后,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达州地区的经济现状和教育实际,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新招录教师一律分配到农村缺编学校并规定了服务期。同时加大校长交流制度,开展“传帮带”帮扶活动。三是对农村薄弱地区和学校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在总体上仍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均衡发展的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物质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学校基本条件建设是办学的重要保障,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主要是指学校基础设施,包括学校校舍面积、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在国家施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来,达州市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各个地区相差甚大。特别是城乡之间,差别尤其明显。在图书馆、音体美设施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资源的利用率相差很大,资源利用很不均衡。

按照目前达州市在校学生和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建设标准,达州市应具备校舍面积933.78万平方米,但现有校舍面积为693.44万平方米,下差240.34万平方米;现有校园面积1537万平方米,下差536.7万平方米。城镇学校生均占有校舍和活动场地面积小。达州市城镇(含达州城区和5个县镇)现有中小学校79所,校舍面积151.92万平方米、校园面积185.1万平方米,在校中小学生21.96万人,若按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建设标准,应具备校舍面积233.36万平方米、校园面积513.56万平方米,下差校舍面积79.44万平方米、校园面积328.46万平方米。{3}

整体来看,生均建筑面积和生均面积方面,县城学校比乡镇低,但在图书馆、音体美设施上,则县城学校比乡镇学校要高。

2.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教育经费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

教育是长线投资,教育经费是一个学校运行的基本保障。由于城市建设,新县城搬迁,学校建设任务重,不少学校负债运营,县级财政对教育的实际投入尚不充足。

3.学生生源不均衡。渠县现有小学、初中教学班3877个,共有学生193421人,每班平均50人,其中50人以上的大班额有1518个。而城区小学、初中教学班296个,有学生10988人,班平71人,其中大班额296个,80人以上的超大班额233个。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的村小生源很少。如三汇镇五小,有三个教学点共440名学生,其中中心校8个班249人,班平均30人,金河村小7个班180人,班均不足26人,重石村小2个班只有20人,该校今年秋季招收一年级新生适龄儿童不足10人{3}。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学校资源没及时跟进,难以承载城市快速发展所增加的受教育子女,让城区学校的负荷处于超支状态。超级班现象日益突出,这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4.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支充满活力开拓进取的师资队伍会把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师资配备是否合理主要可以通过教师质量和数量来大致衡量。数量上主要从教师总数、生师比、学科分布等方面来考虑。质量上可以从学历层次结构、职称结构、年龄性别结构等几个方面间接考察。城乡教育的失衡问题主要是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

三、针对达州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建议

1.从长远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校点。校点布局调整应按照弱村强镇,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资源整合与规划,通过合并、改制、新办、城乡联合等形式,实行资源重组,资源共享。(1)把新建学校纳入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或扩建、或迁建、或合并。资金也可以引进民间资本,或者半公半民。(2)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城镇小学、初中的教育瓶颈,促进城镇义务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3)撤并学生低于60人的教学点,对那些交通条件差的村,如果相邻的,可以考虑在相对中心村设立联合教学点。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建筑的浪费、节约教学成本,集中不仅有利于统一管理,还能使教育设施的配置利用达到最大化。(4)撤并那些学生600人以下的乡镇中心校和单设初中,相邻的几个乡镇联合起来建一所寄宿制学校。(5)调整校点布局应该服从政府的统一领导,依靠主管教育部门的行政职能,人事、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4}

2.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努力完善办学配置。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广泛吸纳民间资金,除积极争取国家、省教育项目经费外,应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办学条件。(1)出台教育用地、转让和学校基础设施所需费用的减免优惠政策。(2)有效利用那些教育与拆区并乡后闲置起来的资源,由政府牵头,财政、评估机构、教育、国土、建设等单位共同参与,积极、稳妥地处置闲置资产并用于教育事业。(3)建立起薄弱学校发展的专项补助基金,改善薄弱学校经费的制约瓶颈。(4)完善义务教育保证金的核算标准。根据不同类别、教学班数和学生数,各按一定比例进行核算,真正实现、落实对薄弱学校的经费倾斜。(5)增大教育投入,完善硬件建设。按照先薄弱学校后优势学校的顺序补充,努力完善教学设备设施,比如功能室、实验仪器、体育器材、图书、电脑等硬件建设。特别是那些完全没电脑的学校要优先重点解决,提升农村孩子的信息化水平。

3.创新管理机制,均衡教师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1)加大校长的轮岗交流力度。让那些有办学经验的校长给薄弱学校带去新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交流管理经验,提高管理实效。(2)建立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巡回授课机制。让名师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创新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影响、带动一般教师,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师教学水平。(3)探索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有效模式,对优质学校和帮扶学校实行捆帮式评价。(4)通过行政调控措施努力,促进区域内学校间的师资均衡。如培训、提升、评职、评优政策应向薄弱学校、弱势教师倾斜。(5)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机制。调高奖励标准,细化考核内容,规范考核方法,让绩效管理真正起到激发教师安心从教、潜心工作、创优业绩的积极性。(6)切实解决超编学校的富余师资。教师工资实行打卡直发后,部分乡镇学校、城区学校的教师占编不在岗“吃空饷”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些人享受教师的待遇,不履行教育的职责,严重影响在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给学校管理增大难度。建议政府和人事、财政、教育主管部门下决心认真进行清理,突破阻力,规劝上岗。县财政根据人事局重新核定的学校编制、教师岗位划拨工资,教育局和学校根据教师实绩和考核结果确定绩效额。对不在岗的教师,只发一定的生活补助或劝其退岗。对执行不力的相关单位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7)积极推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把轮岗交流作为教师评优、评职、晋级、提升的必备条件,原则上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逐步实现师资均衡。(8)加大新考录教师的指标,适度推行缺编学校定向考录制度,继续鼓励新考录教师到农村任教,适度提高边远学校教师相关待遇;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遗留问题,确保教育稳定、社会稳定。

注释:

{1}http:///a/20111213/001134.htm

{2}《达州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P45-90.

{3}成都商报,2011.5.19

{4}渠县教育局文件.渠教发〔2011〕10号

第6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1.国际背景

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演变为一次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全球正加速向信息社会演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无所不在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带来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全面转变和提升。教育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指标,并列入世界各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方案之中,还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2.国内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韩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为此,韩国政府试图通过发展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来提升产业结构。另外,韩国政府还确立了未来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由于当时的韩国政府把信息技术看做是可以替代劳动力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手段,所以信息技术迅速扩散到韩国传统产业部门。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韩国中小学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教育环境变得非常恶劣。班级规模和师生比,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显著。

基于上述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韩国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实施了计算机教育。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以及特点

韩国政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培养信息社会所需的人才,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

1.准备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1)战略规划

1970年7月,文教部(指教育部)制定了“计算机教育计划”。1971年8月,文教部第286号令文件明确指出,在商业高中开设计算机必修课,还增设了COBOL、程序设计等四门与计算机相关的选修课。1971年12月,首尔德寿商业高中购买了KIST计算机终端设备,该设备被记录为韩国中小学最早引进的计算机。1974年12月,文教部对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从此与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开始进入普通高中。

20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教育开发院开始着手研究各级学校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育的课题。例如,在德寿商业高中,对教师进行了信息处理方面的培训,还配备了8比特的计算机;在普通高中《产业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单元里,增加了“计算机概要”和“计算机应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高中《数学Ⅰ》中增加了“逻辑关系图与算法”,初中《技术》课程中增加了“信息社会计算机的作用”的内容。[1]

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信息通信部门以及信息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开始从国家层面上有计划地实施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80年代后期,为了快速应对信息社会的到来,韩国文教部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相关的内容,还提出了“加强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方案”。该方案作为其实践方向指明了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从此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特点

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加强应对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国家竞争力,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计算机教育,还把无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等新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在教育领域引入新媒体来改革教与学的方法。而且,韩国部分高等院校该时期还设立了广播通信大学和广播通信高中,为今后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快速应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首先,在教育领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增加计算机方面的教育课程内容、大学增设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设立教育审议会来提出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案以及计划,如《加强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方案》和《支援以及开展学校计算机教育的计划》等;其次,在社会公共领域,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基干网建设项目,而且还通过制定信息化相关的法律,如《普及与应用以及促进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法律》来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2.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韩国政府在借鉴美国、英国、日本、苏联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第六次课程改革。此次改革中,韩国教育部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主要的特征为增加了计算机相关的内容以及科目。即规定各级学校学生应达到的计算机素养水平以及所需开设的相关课程内容。

该时期,韩国政府以首尔大学为中心,构建了教育计算机网络,还制定了构建校园网的标准以及教育用计算机的规格。之后,韩国的中小学按照这一标准来构建校园网以及配备教育用计算机。

韩国政府为了更有效、更全面地促进国家层面的信息化项目,于1994年5月设立了以“科”为单位的信息化专业机构——电算责任官室,并由该机构来承担对计算机教育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和国家层面的执行业务。

与此同时,韩国教育开发院与韩国通信公司一起合作,构建了计算机通信学习服务系统,并通过EBS等专业广播媒体来播放教育相关的节目。1995年5月,教育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构想,其主要内容为构建一个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的平台。同时,教育部还公布了信息化促进基本法。紧接着,韩国政府于1996年制定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该综合计划每隔五年制定一次,目前韩国已经完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2]该时期,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阶段:构建了教育信息化项目的促进体制、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方面的建设。

从1996年至2000年,韩国政府完成了第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其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第一,设立了教育与学术信息化专业组织——教育学术信息院;第二,开通了教育信息服务系统(简称RISS),设立了教育电视台;第三,通过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来扩大师生接触信息化设备的机会。[3]

第二阶段: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2001年至2005年)。

此阶段的重点为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上,[4]具体如下:第一,增加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活动;第二,向人们扩散和普及电子学习的社会意识;第三,通过升级教育行政系统(简称NISE)来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第四,通过升级学术信息的流通体制来供给与扩大优质的学术信息;第五,正式开展消除信息差距的支援项目。[5]

第三阶段:升级和扩充信息化基础设施(2006年至2010年)。

此阶段的重点是构建了U-Learning(泛在学习)的教育体制,升级和扩充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另外,该时期韩国政府还通过国际协作,援助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设备,此举既向世界宣传了韩国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还为今后进军海外IT市场奠定了基础。

3.成熟期(2011年至今)

2011年开始韩国政府正式实施了第四阶段教育信息化以及智能教育战略,从此韩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从快速发展阶段迈向了成熟发展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构建终身学习的智能型教与学体系。

(1)第四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

该计划的重点如下:第一,克服之前普及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技术本位的信息化政策,以促进增强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为中心的“先进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第二,促进以沟通和整合为基础的、支援积极参与和协助人才培养以及实现科学技术强国的信息化政策;第三,为了构建有利于绿色生长和终身学习的良好的教育循环系统,引入“数字学习与研究的生态系统”的概念,以此来调整整个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结构,推动教育与科学系统的信息化。[6]

(2)智能教育战略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指教育部)根据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的变化,于2011年建立了智能教育促进战略以及实施计划,并从2012年开始有体系地实施该计划。韩国政府并行推进智能教育计划和第四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上述两个计划都属于教育信息化战略,因此都通过学校教育来具体实施其政策。而智能教育是指通过构建适合21世纪知识信息社会所需的智能型教与学体系,让所有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智能教育战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促进课题:数字教材的开发以及运用、网络教学以及评价制度的引进、自由地运用教育课件的著作权制度的改革、教师智能教育实践能力的加强、所有学校无线上网环境的构建。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不同时期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制定较高的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

从韩国各阶段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中可以看出:政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信息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最终实现人才大国以及科学技术强国的强烈意志。

2.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应紧密结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

韩国政府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来选择符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例如,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首先选择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计算机教育,然后逐步扩散到普通高中、初中以及小学。因此从各级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的顺序可以看出,韩国政府制定教育信息化战略时,比起教育上的需求,更关注了经济方面的需要。

3.较早出台相关法律以及标准,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韩国政府为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较早地出台信息化相关的法律以及标准。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台了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普及与应用以及促进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法律”;20世纪90年代初,构建了校园网的标准以及教育用计算机的规格。

4.政府鼓励教育部门与信息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

韩国政府为了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鼓励教育部门与信息产业部门进行合作。例如,韩国教育开发院与韩国通信公司一起合作,构建了计算机通信学习服务系统,并通过EBS等专业广播媒体来播放教育相关的节目。

5.积极构建信息化社会环境[7]

韩国政府为了加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也为了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从2001年开始,韩国教育部每年对900所学校的4.5万名学生家长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并依此来扩大人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社会意识,从而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1998? ????? ??[R].??:???,1998.17.

[2]崔英玉.韩国教育信息化最新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29-32.

[3][5]???.2011? ????? ??[R].??:???,2011.20.

[4]崔英玉,孙启林,董玉琦.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7(1):37-41.

第7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SITES是IEA即教育成就评估国家协会所支持的有关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比较研究项目,SITES2006是该项目开展的第三阶段,关注信息技术在数学和自然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阶段项目主要有3个任务:①调查分析被认为有助于发展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实践相比传统重要教育活动的发展情况;②调查分析教师和学生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是否应用对21世纪技能发展相关的学习活动的影响;③从不同教育实践活动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同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两方面出发,研究分析如何从体制、学校、教师三个层面上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即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体制、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上应具备什么条件。该研究所构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模型如图3所示。Lawetal.等人对此架构做如下解释:对教师来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取决于他们基本的教育观念和能力。当然,教师的教学实践不单由教师自身因素(学科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所决定,还受学校和教育系统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我们希望学生学习结果由于他们所经历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发生改变时,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在影响着教师系列教学策略的选择,这就是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体制层面的要素经常主动或被动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图3可知,该系统可划分为5个层面:体制,学校管理层次、教师与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活动、学习结果。有关各层次要素间的关系,该研究做了如下阐述。体制层面要素与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仅依赖国家或区域层面的信息化政策和学校层面的因素,还深受国家课程建设政策的影响;学校层面要素与教育实践活动层的关系:学校所提供的服务支持(技术和管理)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始终具有正相关关系;专业合作中所共享的决策与教师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校长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终身学习的愿景和校长领导力的发展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的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教师特征与其教学实践活动间的关系:性别和年龄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行为没有明显影响;教师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教育技术能力和参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培训的次数对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影响(正相关关系)。教学实践活动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对学生的影响(21世纪技能)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信息技术干预下的教学方式,另外,研究发现,在传统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生的学习结果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数据统计中心的《GuideToICTinEducation》研究

该研究指出,从可操作性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影响要素框架由政策/策略———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几个环节组成,如图4所示。通过图4可知,教育信息化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循环系统:学生行为绩效影响教育信息化政策、目的和激励机制;各类信息化政策和目标直接对信息化硬件设施产生影响;各类硬件设施是教师培训和相关基于信息技术活动开展的基础;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课程和数字内容建设,以及在教与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行为绩效;行为绩效又反作用于教育信息化政策,依次循环。

3结语

第8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学;传承;实践教学;模式在对待传统基础教育文化的时候必须坚持传承而非返古的思路,进而才可以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对待外来基础教育文化问题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而非拿来主义,更不能在中西陈旧的理论体系中往复循环,而应该根据基础教育的客观情况直面教学实践的本身,并以此纽带融汇中西已有的各种理论,提炼适合地方特色的模式构建方法,解决地方问题。

1融汇与传承

在面对已有基础教育实践教学理论指导问题上,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三个着力点:一是传承融汇传统教育文化积淀避免文化倒退;二是将西方理论融汇为已所用避免效颦;三是基于地方基础教育实践本身对中外教育理论进行融汇,创造智慧课堂。

1.1坚持传承而非返古

基础教育传统是围绕着教育领域形成的世代相传的关于教育的处事方式,是一种对教育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号召力的文化力量,为此基础教育改革绝不能丢弃传统。一方面必须坚持传统,我国实践教学从源流来说,主要是以儒家课程与实践教学思想为主线的教育传统,“以孔、孟、荀为源,以董、韩、朱、陆、王(夫之)等为流,以王国维、、黄炎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为变”。这些教育思想在教育历史中获得赞许和认可,并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传承。坚持而并非返古,传统虽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权威的“前见”逐渐成为“死板教条”时,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积淀进行融会贯通的“领”与时俱进的“悟”,传承合理的文化内核,从而使传统的基础教育理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地方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当地的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结合基础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汲取的元素和灵感,形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基因的实践教学模式架构。

1.2坚持借鉴而非效颦

在对待西方实践教学研究成果的问题上,地方基础教育实践教学面临着“东施效颦”的困境:近代以来,我国大量引入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代德、日、法、捷、美、苏、英等过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在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上常以谱系学、行动学、现象学、建构主义等带有浓郁西方色彩的分析视角透视地方教育实践,陷入了西式思维和表达,有的无视地方基础教育现状生搬硬套,最后东施效颦、南橘北枳。对待西方教学理论的方式不应该屈膝相望,而将其作为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工具书,仔细根据目录查看能解决地方实践教学哪个方面的问题。“冷存”各种西式理论,在适时于中国传统理论有机融合,使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用之不竭的养分,并在寻根、流传、质变的辩证运动中形成地方特色。

2检验与升华

地方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不能只在理论范畴里做思辨,而必须深入地方基础教育实践中寻找问题域,在深入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升华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解决地方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一直依赖经验流传的不完整性的问题。

2.1坚持“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从根本上讲,实践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学研究范畴一样都是事理研究,因而必须以教学实践本体为基点。这就要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必须紧跟教学实践,将不断变化的教学实际作为教学论证的起点,从而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追寻适应时间、空间要求的教学事理,要想掌握真实的教育状况,就必须深入教育实际,进行亲身感受走访调研,在课堂上为研究导航,在学生与教师的口中探寻问题。必须在学校课堂的讲台上找出“是什么”的问题,在教师与学生的口分析“为什么”的问题,在大量的数据分析及教育体系理论深入梳理解读下找到“怎么办”的问题,完善具有地方基础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理论表达。

2.2坚持实验校正方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实验是教育实践中平息争论的唯一方式,是检查教育成果的唯一方式,是排除了为迎合低级趣味而丢弃古老智慧的危险的情况下创建的不停地退出教育成果的唯一方式”。有效的教学实验参与是可以判别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是教学经验的堆积还是具有时效性的科学范式的有力工具。正如王策山所说:“理论先行,进行教育实验,生成教学模式,进而上升理论,乃是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描述式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而实验室定量分析式对样本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拒绝文学式的笼统表达,同时确定主客分离的关系,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都作为独立的主体,合理把握主体间性,避免研究成果受到研究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3转化与创新

将国外的实践教学模式创造出中国范式、将古代教育智慧改良时代范式、将实践教学经验理论转化成为地域范式,这些变化不是目的而是方法,转化以基于地方、融通古今、连接中外为呈现形式的实践教学理论。

3.1以地方问题为转化与创新的基础

地方教学理论构建的基础在于如何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研究的范畴应该是地方性突出的针对性实践教学问题。地方教学问题域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地方特色实践教育范式的形成:一是地方特色教育智慧的传承有了基础,使文化积淀得以丰富,从而有效处理了传承和复古的辩证关系;二是国外教学实践模式中国范式有了平台,有了在平台上展示、量化、选择的依据,从而有效避免了“东施效颦”的闹剧;三是使现代中国教学实验有了重点,有效地避免了主观意识对实践教学的影响,真正地在教育问题上寻找突破口,对实证研究所产生的教育现状、问题、事理及规范进行地方式的描述与归纳,最终构建显著地方特色教学学术话语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提升地方教育问题研究对客观教育实践的引导能力。

3.2以原创理论解决地方需求、成为地方特色为研究路径

利用传统与西方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出发点,从不同的侧面观测地方实践教学,提出假设进而验证是研究方法之一,但必须明确的是:根据这个起点提出的问题,并不是能够满足地方经济需要,促进地方教育特色改革发展的原创性问题的产生。想要问题的特色与原创就不能按照中国传统理论和西方理论的思维范式研究问题,而必须“冷存”各种理论,直面地方实践教学的本体,以原创性问题为基点,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让研究成果流向课堂、流向讲台、流向教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理论构架。将基础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当作源点就能够给清晰判读论点与依据比例。找到“为什么”“是什么”的根本成因。

3.3以智慧课堂效能提升为核心,为实践教学改革发声

课堂是实践教学模式原始组成部分,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离不开课堂的评价。试想在实践教学模式虽然按照原创性、地方性、时效性的产生研究成果,当成果放置于课堂进行检验时效果堪忧时候,所有的研究一文不值。基础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应以智慧课堂效能提升为核心,为实践教学改革确定正确的方向。

智慧课堂如何构建,课堂效能如何提升,这是实践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在实践教学研究中在确定方式内容等内容后,最终着力点不论是任何课堂实践都是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体。什么是技术?一般认为,它是“产品的制造方法,采用的工艺或提供的服务或技能”有学者指出,“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学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是由教学的方法、形式、手段、技术等构的行为样式。”可见,课堂技术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堂技术与课堂艺术有机融合创造智慧课堂、特色课堂,是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目的。在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逐渐认识到:降低课堂重心,放手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学生能做的事情尽量交给学生去完成;提炼“核心知识组块”打造简明实践教学课堂,倡导“实践出真知”是智慧高效课堂建构的核心因素,实践教学模式创建就是高效课堂的创建、高效课堂就是教与学、讲与练的整合和配方技术,将高效课堂背后的隐秘技术性结构呈现出来,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传燧.本土课程与教学论:内涵、体系及其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8.

[2]彭正梅,张玉娴.德国普通教学论传统、危机与新方向——对德国教学论专家迈尔的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4(12):10-17,24.

[3]詹姆斯.H.麦克米伦,萨利.舒马赫.教育研究:基于实证的探究[M].曾天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43.

[4]王策三.教学论学科发展三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89.

[5]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

第9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育

引言

为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全面分析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并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培养全面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笔者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研究,展望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希望为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作出贡献。

1《计算机基础课程》概述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教育中,高校为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性计算机教学课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入门课”,也是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主要操作方法,为后期学习、工作奠定基础[1]。再者,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会全面、系统地讲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概念、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科学学习期间,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在知识内化任务完成后,拥有解决的问题能力,从而满足新时期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互联网技术使各类产业趋于数据化、在线化发展。这类新型经济形态的出现对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基于互联网背景,计算机应用软件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时,还需改进现有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序、有效地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人才培养事业提供助力。

2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需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科学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模式。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中,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内容滞后等因素,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较多的现实性问题。(1)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水平差异大,教师授课内容难以统一。据调查,在高校新生中,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较多的重复性内容。但是由于地区教育、经济差异,部分地区在中学时期并未有效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使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平,增大了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度[2]。比如,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由于其对课程内容较为熟悉,会认为教师讲授内容过于简单,从而对课程教学兴趣不高。而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属于新内容,他们就无法快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现象,导致教师无法统一授课内容,难以掌控课程进度,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偏低。(2)教学内容滞后,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多选用全省材,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滞后性明显,教学内容应用价值不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此外,高等院校专业繁多,涵盖工、医、文、理等学科,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应用有着不同要求。但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使用的是材,并且教材内容着重强调“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忽视了高校学生的专业特性,进而造成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能有效服务于本专业技能学习。由此可见,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应用效果,阻碍了各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3)重视计算机考试通过率,忽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基础》考试采用全省统考标准,将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因此,为保障学生考试过关率,部分教师在课程讲授期间,仅讲授计算机考试相关内容,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技能。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着重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忽视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导致后期计算机学习水平、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不高。

3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知识概念不断丰富,为《计算机基础》课增添更多新内容,同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师应不断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新时期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全面教育引导中,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经济建设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

3.1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为改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学习条件,教师应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1)针对课程进度难以掌握、教师授课内容不统一等问题,教师可应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分享课程资源,丰富平台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合理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学生重复学习[3]。(2)教师应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集体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学习诉求。教师需在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上,以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拓展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渠道,打造个性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3)学生在高等教育时期有着独立思维能力,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时,教师还应以学生性格、兴趣特点为立足点,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课堂活力。在教学引导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协作学生并在优势互补中完成计算机知识学习任务,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除此之外,在落实差异化教学时,教师应预先调查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结合学生掌握程度,设计不同教案。同时制作微视频,上传至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完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应督促、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平台资源,必要时可基于平台点击量、观看次数,通过课堂奖励机制给予学生相应鼓励。

3.2科学设置学习模块,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整合各专业学习计算机技能要求,科学设置学习模块,为学生专业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对于计算机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1)各院校应根据本校专业范围、计算机知识学习特点,组建校园教学网站,展示、分享含有新知识、新技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资源。(2)教师应以学生专业为导向,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并在知识讲授期间,针对不同专业学习设计不同教学案例。(3)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还应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对此,教师需调整计算机教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3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计算机考试用于真实反映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和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应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同时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1)《计算机基础》是理论、技能的综合课程,教师在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绩时,应客观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为方向,判断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知识内化能力。(2)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并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考评。基于此,高校可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互联网在线考试系统,转变计算机考试形式,展现计算机考试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提供学习思路。(3)教师在改革计算机考试时,还需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灵活调整计算机考试形式、成绩评分比重。此外,为避免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仅用于通过计算机考试,仅注重计算机技能学习,高校可将在成绩评分中,采用多元化考评模式。比如,教师可采用“计算机技能(60%)”+“理论概念学习(25%)”+“日常表现(15%)”的考评比重模式,全面分析学生计算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4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保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教师应改变课程教学思维,丰富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机知识内容。(2)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应用互联网平台,搜索自己所学课程资料,锻炼实践能力,促进计算机知识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比如某大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蓝墨云班课”,为学生推送教学资源、反馈学生学习记录、提醒学生学习时间等。(3)教师应通过微课、慕课、资源分享、课堂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融合至课堂案例中,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