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识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
近年来,武汉大学提出了建设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目标,推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有机会领略人类文明的思想精髓,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及思维方法,提供思考问题的多种视角,启迪心智,健全学生人格,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德行、学识宽广、发展后劲足的高素质人才。
1.通识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通识教育是武汉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校不断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确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实施依据。从实施至今,已开设了千余门涵盖领域广泛的通识课程,构建了七大课程模块,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出现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程和通识教师,编写了一系列高质量的通识教材,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教学经验。同时,通识教育理念得以普及和逐步巩固,基本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
2.通识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2003年,武汉大学修改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了“通专并重”的思想,并将原来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基础课”统一改为“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必须修满不低于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40%~45%。
2013年,武汉大学再次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提出,通识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实施的共通课程,力图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和谐健全人格,并有良好的语言运用与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管理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意选修三大板块组成。四年制大学本科生毕业修习学分数最低为14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平均学分数为66,约占总学分的46%。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等,约26学分,占通识课程总学分的39%。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课程大学四年不问断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历史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涉及与此相关的课程,在覆盖其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与专业课程统筹考虑。
通识选修课程要求至少30学分,占通识课程总学分的54%。2014年以后通识选修课程要求改为至少选修20学分,占通识课程总学分的36%。通识教育选修课将原有的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程重新划分为数学与推理、人文与社会类、交流与写作类、自然与工程类、中国与全球类、艺术与欣赏类、研究与领导类七大领域。并重新规定了通选课的学分要求:数学与推理类4学分、自然与工程类4学分、交流与写作类2学分、人文与社会类4学分、研究与领导类2学分、中国与全球类2分、艺术与欣赏类2学分,总共不低于20学分。七类通识选修课程共计991门。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纳入到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制定了新的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表,包含1000多门通识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的具体学分数以达到各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要求为准。新的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扩大了通识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新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进一步突破了学科专业的限制,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建立了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
3.通识课程管理逐步规范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统筹和管理主要由学校层面负责,院系参与管理。学校每年召开通识教育研讨会,统筹规划,制定政策,规划和设计通识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院系只按要求负责通识课程的申报、开设。通识教育的监管和考核则由学校督导团管理。
通识课程的申报依据2004年颁布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程实施意见》进行,由教务部门采取招标的办法,层级审批、择优聘讲。先由教师自行申报,学院初审后汇总到学校评审。通识课程可以由教师一人开课,也可以由一人牵头、多人合作开设。学校还以“课程立项”的方式积极建设和提升通识课程品质,面向全校已开课或未开课进行招标,并组织专家评审筛选。根据每年的教学需要和检查评估的情况,不断增设和淘汰。被批准立项建设的课程,学校将给予3~5万元的经费支持,予以重点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截至2012年,我校共计立项建设439门通识教育课程,建成了一大批通识精品课程和公开出版的优秀教材。为做好课程建设,学校每年召开通识教育研讨会,开展通识教育经验总结和交流。
4.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日益壮大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庞大且素质较高。目前,我校拥有三百多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通识教师,且以青年教师居多。超过70%的通识教师都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70%以上通识教师拥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职称。这些教师每学期可以开设三百多门不同门类的通识课程。在通识教师的选拔上,我校通过资格审查、比较淘汰、专家复审、学生评教等多种途径择优聘请,并逐步建设优质通识课程教学团队。例如,我校开设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程由8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合作完成,他们各自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剖析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女性自身的发展问题,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通识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武汉大学在通识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出现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通识教育理念得以巩固并逐步普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但是毋庸讳言,当前武汉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通识课程班级人数过多
根据学校统计数据分析,2014年开设的1083门通识选修课程中有571门上课人数在70人以上,有85门上课人数在200人以上,平均每门通识课程所容纳的学生人数为89人,有的班级上课人数甚至高达298人。班级人数过多,首先不利于学校课程安排。课程教学只能在有限的几个教室中进行,小教室难以容下如此规模的学生,若出现变动教室安排难以周转。其次,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很难进行教学互动和分组讨论,教学方法上局限于讲授法,期中和期末的考核形式和方法也会因为人数过多而受到限制,只能采取单一的作业或测验。
2.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我校通识课程教学提倡运用课堂模拟、项目参与、社会实践、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但调查中发现,有超过20%的通识课程教师认为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与专业课没有太大区别,68.28%学生也认为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都以教师讲授为主,方法单一;6.03%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感到不满意。采用专业课教学方式对待通识课程,是调查中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学形式呆板,班级人数太多导致师生互动困难,也是调查中发现的比较严重的教学问题。
对通识课程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是通识课程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评价之一。绝大部分教师(占80.81%)在通识课程深度的把握上,难易适中,保证了本门学科基本结构的完整性。15.12%通识课程教师设计通识课程过于浅显,把通识课理解成了“通俗课”,这种过于浅显的通识课程,低估了学生的思考和接受能力,也使得有些通识课程毫无挑战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有少数通识课程教师(占4.07%)设计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难度一样,把通识教育当成了专业基础课程,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
对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广度的把握是通识课程教师教学能力高低评价的又一指标。调查数据显示,34.30%通识课程教师所教课程的内容跨多种学科;55.23%通识课程教师的课程跨相近学科;还有10.47%通识课程教师的课程不跨学科。
以上数据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承担的通识课程带有跨学科性质。说明部分教师了解了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目标,而且自身也具备了较高的通识教学素养,能够将本专业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教学。但还有部分通识课程教师授课内容不跨学科,说明这些教师对通识课程教育的内涵了解得还不够透彻,或者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跨学科教学。通识课程教学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在本专业有较高的造诣,又要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其他学科问题以及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本门学科问题的能力。目前,部分老师不具备这个能力,导致他们所开设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没太大差别。
3.通识课程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制缺失
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是与教师的教学法修养及对教学方法的掌握、运用的具体状况直接相关的。开展通识课程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就是为了在交流研讨中更新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大部分通识课程教师是在专业教育的氛围中成长的,缺乏综合素质的训练,教学时难以摆脱专业教学的干扰。要使每一位通识课程教师都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掌握最新的通识教育理念与方法,就需要进行培养和培训。
目前,学校虽然有一些小范围的通识课程教师交流会,但是,还没有建立系统的通识课程教师培训和进修机制。因此,建立通识课程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制,是学校通识教育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问题。
4.通识教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调查显示,学校通识课程的教与学都没有规范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教师授课情形、考试情形、课程优缺等均没有严格规范的评价标准。因此,部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无严格要求。少数教师因为通识课程教学轻松、容易应付而授课,这些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学分,自己拿到教学报酬。
通识教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考核和监督都是为了对教师履职情况和工作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形成激励机制,使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提高通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没有监督机制,教学成果得不到认可和鼓励,也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
三、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提升通识教育品质的建议
1.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管理
通识课程的申报和审批不应限制过紧,给予教师更多的课时和内容选择的自主权。教学反思、专业发展等是通识课程教师个人拥有的自主权,而不是通识教育管理部门赋予的被动义务。因此,要提高通识课程教师教学与管理的自主权,必须赋予教师在通识课程的审批、教材选择、教学评价、课程名称、课时等方面的自主权。学校及学院层级审批通识课程,应仔细听取任课教师个人的想法,包括课程名称和课时,以及班级人数、上课地点和场所。对于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的教室和时间等,需要与通识教师协调安排。另外,教师应在通识教育规章管理制度、通识教育决策、通识教育改革等方面享有自主参与的权利。教师亲自参加做出的决策才会使教师更有认同感。
通识课程的开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学生的选课要放开,允许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加强选课过程中课程内容的介绍。学生期望“多了解学生的需求后再开课”,多开设“有意义的、有趣的课”。调查中有位同学提出一个有趣的建议,即“希望能众筹开课”。我们觉得这是个非常有创意的建议,众筹开课迫使学校把部分开课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创新课程设置。学校不妨试试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开课方式。
增加优质通识课程的开课门次。选课人数较多的优质通识课程应多开几个班级,鼓励优质、热门通识课程的授课老师增加开课的频次。有几种方式可考虑:一是热门、优质课程的老师可以每周开设两个班次甚至更多班次的相同课程。现在的各种通识课程每学期只开一次课,虽然有大教室可以容纳二三百人上课,但是相对于上千学生的需求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实行小班制,人数最多不超过80人。二是鼓励多位老师申报并开设相同科目的通识课程。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学生更能选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老师之间的竞争,促进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为通识课程教师配备助教,鼓励年轻优秀的教师参与通识教学。
重视MOOC课程开发和建设。本调查显示,超八成的学生并不反对MOOC教学,超半数学生明确支持,因此学生有通过MOOC学习的主观意愿。而且,MOOC学习没有人数的限制,因此可以解决所有学生选课难的问题,也有利于有效利用优质通识课程资源。
为了推动MOOC学习,学校应采取如下措施: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MOOC研究部门,负责MOOC的研发,如录制优质课程、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成立MOOC管理部门,对MOOC进行规划、评价、管理等;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通识教育MOOC建设,保障MOOC研发和管理,激励优秀教师开展MOOC教学;加强校际间的通识教育MOOC合作,共同研发优质在线通识课程,或者共享优质通识课程。
2.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通识课程的师资遴选。武汉大学作为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商、医等各科齐全,教授的视野应比普通单一科类大学更加开阔,这是武汉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一。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精选优秀的通识课程教师,以确保通识课程的品质。
通识课程贵在其“通”。所以,要尽量选择有较深的学术素养,教学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的资深教师开设通识课程。遴选的方法是,由学科领域内同行推荐,也可以竞聘上岗,通过公开试讲的方法让学生挑选通识课程教师。要让那些真正有学术水平,又有教学热情,同时又熟谙教学技巧的教师走上通识课程的讲台。
二是加强通识课程教师的梯队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倡导名家上通识课程;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后备力量,要鼓励优秀的年轻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并组织他们到校内外进行通识课程的教学观摩,从校内外甚至是海内外优秀通识课程教师那里汲取经验,从而切实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有关通识教育的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通识课程教师的通识意识、教学技巧、教学水平。学校也要经常组织通识课程教学的经验交流会,安排通识教育专家给不同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教师开设相关讲座,其目的是让通识课程教师更深入地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目的,帮助每名教师确定适合其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
三是建立通识教育激励机制,提高通识课程教师教学积极性。通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要取得较好的通识课程教学效果,就必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专业教学和科研成果上,所以很多教师的精力也主要集中在专业教学和科研上,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上。
一、通识教育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联
概括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两方面要求,我们可以说,人才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进一步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度契合的。一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是有效表达和论证思想以及言语沟通的基础。逻辑性是具有说服力的语言的必备条件,是判断表达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通过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才能准确、流利地表述思想。许多大学生论述偏题、表达含糊、文章论证层次不清和自相矛盾等问题,都是逻辑思维薄弱的表现。离开了逻辑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表述或论证思想的能力必然会受影响。概念、判断和推理是论证思想的基本要素,论证的过程是从已知为真的判断出发推断另一判断的真假的过程,而确定判断的真假必然涉及许多逻辑问题。逻辑教学中,通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实现对概念的基本认识;通过运用概括与划分、定义与限制等逻辑方法,可确定概念的内涵及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并理解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内涵的区别;通过对不同概念间外延关系的探讨,可掌握不同概念的运用范围;通过分析不同命题的逻辑形式及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可做出正确判断;通过探究不同推理的形式及推理的逻辑规律,可保证推理的有效性;通过剖析论证的逻辑结构,掌握证明和反驳的方法,可识别诡辩和批判谬误,并做出有效论证。总之,通过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逻辑形式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逻辑学的基本规则、基础理论以及逻辑方法。通过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严谨地思考问题,规范地进行语言表达,达到准确地表述和论证思想的目的。另一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批判意识和理性判断能力的前提。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过程离不开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问题的提出通常有两条路径:一是源于理论自身,二是源于经验事实。无论何种路径,问题产生的过程都是在分析已有经验事实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归纳方法形成一般性认识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通常程序是:提出假说,进而以假说为起点预测未知事实。当通过实践使预测的事实得到证实时,问题获得合理解释,而解决问题的路径遵循的主要是演绎推理的逻辑方法。在知识的检验方面,检验过程如果拒斥证伪证据,便会偏离逻辑轨道。某理论提供的经验内容越多越精确,科学性就越高,可证伪性就越大。因为科学理论的确证过程,正是在思维实践中逐渐完善认识、发现真理的过程。而逻辑思维强调的正是反思的精神,要求我们对思维对象不能一味肯定地接纳,在思考其表象的同时,更应追问深层的原因,离开了逻辑思维的保障,便难以通过提出假说和证伪,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二、通识教育中逻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们认为,应将逻辑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加以推广,这是由逻辑学的自身性质和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决定的。逻辑学作为一门有关思维发展的科学,对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逻辑学以思维的基本形式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全人类性、工具性和基础性。全人类性决定了任何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无论国家、民族、所属阶层,也无论地域和文化背景,他所进行的思想和语言活动的过程,都是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律并运用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过程;工具性决定了通过掌握逻辑规律及逻辑方法,可获取从形式上保证思维有效性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在科学研究、预测与决策分析等方面取得可观的应用成果;基础性决定了它可以为掌握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提供有效的思维方法,提高受教育群体的科学研究素质。大学生要成为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倡导的“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具备运用逻辑思维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也是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基于此,应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综合推论能力”作为通识教育逻辑课程的重要内容加以打造。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逻辑教学理论,系统化研究逻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并付诸实践,打造通识精品课程。逻辑通识课的目的:一是使学生系统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明确思维的基本逻辑规律;二是在逻辑思维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明确而恰当地使用概念、做出判断,并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三是引导学生运用逻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思维效率的提高,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为达到这些目的,就应在逻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加以改革。通识选修课内容范围的可选择性大,但由于受课时限制(通识选修课通常在36学时左右),内容多而深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内容既应实现教学目标,又应适当删减以降低深度与难度,应以传授逻辑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第二,内容应密切联系现实,贴近社会、时代热点问题及学生关心的问题,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融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对其学习和工作有帮助的内容。教学方法上,应多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加强师生互动。可通过课后练习、专题讲座、辩论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论辩能力。教学目标上,应能体现通识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地培养专业技能的特征。在教材的选择上,应突出通识课程的特征,符合大众需要,要以生动通俗的语言、精练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体现逻辑学作为通识基础课程的独特魅力。
作者:张蕴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通识教育;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多种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发展成全面人才。在当今时代,通识教育已经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并且发挥出了卓越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因此需要和通识教育相融合。
一、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自然化特点
音乐教育主要通过教育活动发挥作用。在原始社会,音乐教育活动就是自然活动,换句话说就是音乐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在那时,音乐教育主要通过口耳相传,不借助于任何外界工具,体现出了自然化的特点。音乐内容主要为宗教内容,能够帮助统治者约束人民行为。在当今时代,音乐教育活动仍应该保持自然化特点,这样才能让音乐的价值得以展现,才能让学生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文化习俗知识。音乐教师要遵循自然化特点,主动带领学生感悟音乐,为学生解析音乐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从音乐课程中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社会化特点
音乐是一种美的体现,音乐教育是人对美的一种追求,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思想的社会化特点主要体现在音乐的社会功能上,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能够提升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能够让人变为“君子”。音乐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音乐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强。在当今时代,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它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娱乐教育,更是一种思想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形式下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音乐教师要遵循社会化特点,通过音乐教育来引导学生走向正规,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收敛心性,培养性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反思。
(三)体系化特点
在过去,音乐是权利的一种象征,礼乐制就是一种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体现了社会体系的分层。统治者利用音乐来凸显自己的权威,通过不同的音乐来区分社会阶层。在周朝,音乐教育意识开始出现,音乐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在当今时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文化素养,从而让学生发展为高素质人才。音乐教师要遵循体系化特点,让学生知道师生互动才是传递知识的正确途径,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快教育信息的传递。同时,音乐教师要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将地方、民族、西方等多种音乐内容相拼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中学会多种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另外,音乐教师要注重教学体系建立,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在主体地位学习,这样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促人发展。音乐是一种感性艺术,能够被人所感知,能够帮助人类表达感情,可以将人的喜怒哀乐表达的淋漓尽致。音乐是人交流的一种工具,高山流水就是最好的实例印证。在当今时代,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音乐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编制适用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分析音乐教育的目的,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学习音乐艺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二个方面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表演机会,要为学生搭建音乐表演舞台,让学生通过表演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自我转化
音乐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转化,将个人情感和外在行为相统一,有利于学生品质的提升。自我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促进学生自我转化,要加快学生成才进程。音乐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音乐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教师要通过音乐教育来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的品行有所改善,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有更多的收获。第二个方面是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三)情理合一
音乐教育思想基于人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是对人情感的一种升华,是对人理性的一种培养。音乐教育思想能够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它能够让音乐中的情感和人的理性相统一。音乐教育思想是一种经验总结,是前人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思想,将古代音乐教育思想融入现代音乐教育,提升音乐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分析音乐,要为学生选择多种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帮助学生掌握音乐韵律。第二个方面是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教育过程。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大类招生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与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所谓通识教育是指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一般教育,以培养通用型人才。而专业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即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做准备的高等教育[1]。因此,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高校中融合的问题研究十分必要。
一、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提高个人就业选择的空间。在现代社会中,从事某一职业很难从一而终。据在北京的《就业蓝皮书》显示,超四成中国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转行[2]。可见单一专业很难满足个人的长久发展。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是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此阶段学习各项基本素养,以适应以后发展的需要,到了大二大三才会根据市场、兴趣、能力等因素自主选择专业,进行深入系统的发展。这是学校考虑到日后就业,若是专业不对口,学生可以根据前两年的基础,迅速学习新的专业。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高校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广博的知识以提高就业选择空间。2.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性。高校学生经过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小学培养,部分学生自主意识略显缺乏,导致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不强。大学期间,是培养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关键阶段,同时具有独立性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选择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什么和怎样学,包括通识教育后的专业方向选择都体现了自主选择性。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课程,学生有权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精力等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与放弃相对立而存在。同时这不是由教师或其他教务管理人员强制实行,其本身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3.培养综合型人才。21世纪,单一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因为当前社会所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所以人才的培养也不能是单一。以教师为例,现阶段教师正在向全科型教师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同样需要多样化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课堂上的变化。因此,教师在高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学习多样化的知识,复合型的教师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未来指向性。由此看来,在大学进行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识教育的课程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打造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
1.课程安排不合理,片面重视专业教育。本研究对通识教育作广义理解,即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通过调研发现学校中通识教育课程安排不系统,主要体现在狭义上的通识课程过多且多以公共选修课为主。大部分普通高校,在校生需达到一定数量的学分方可毕业,而公共选修课占据一定的学分,每门课有一至两个学分。意味着,学生要修满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方能达标。同时相较于专业课,高校对选修课的重视不够。社会普遍观点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以后求职、进一步深造必不可少的根基,而选修课的知识能力似乎并不是求职和进一步深造的必要条件。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于现阶段而言,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一般性或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若通识课程过多,学生就业又存在困难,因为工作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又不得不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能力有限,因此,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安排常常出现冲突[3]。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追求教育广度的同时也要注重深度,即对学生进行的通识教育中研究方法的指导。个人的专业成就必须建立在三层基础之上:第一层是专门领域的知能;第二层是沟通的技能;第三层是专业、伦理和法律知识[4]。由此可见除了第一层的专门领域知能外,其他两层都需要与其他学科、生活实践相结合。2.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研究发现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合通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且有利于启发学生跨学科思考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识教育是社会对高校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后学生进入工作不仅仅能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从教学内容来说,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很少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而专业教育中又较少灌输其他学科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冲突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的片面性,处理问题的局限性。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亦不能本末倒置,通识教育在拓宽广度同时在于对专业教育阐述理论起到指导作用拓展其深度,专业教育则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某一领域深入发展。3.管理模式的狭窄,培养规格统一。为了适应高校专业教学的要求,现代大学往往采用分科分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不同的学科领域划分成不同的院系,再下设具体的专业。如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等。该管理模式可以使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发展。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大学的整体性,将教师和学生限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与其他专业系统分离。最大的局限性是他们只重视知识高度分化的要求,忽略了对知识高度综合的适应。它在凝集专业同一感的同时,也使其与其他专业相脱离。同时,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即不论学校与学生差异,按一种规格培养,不仅统一专业设置,而且学计划、材、统一要求,以致成为一种模式[5]。这需要广博而专深的教育模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解决方法与策略
1.提高学生参与通识教育的意识。通识教育的目的及必要性是让学生提高掌握多种知识,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主体意识很重要。为了学分而进行的通识教育违背了通识教育本身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实施步骤及目标,学生才能在除专业教育之外,对学生主体有利的通识课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能将二者相剥离、相对立,而是要在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中寻找到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道路。以师范大学为例,现代教师培养应注重学生职前和职后教育的衔接,体现了通识教育的重点,既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大学教育仅有单一的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为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就大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的不同,因此需要开设不同类型的通识课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并拓宽其知识广度,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兴趣所在。这就需要提高通识教育的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方法上,通识课程可以像专业课程一样采取小班教学的模式,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灵感,提高学生的独立表达能力及自身素质。不仅如此,专业教育过窄会使学生的视野和高校的学术氛围受到限制,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强调“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建设中即需要创新型的跨学科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与理工学科相结合,专才与通才教育相融合,使在科技水平上有造诣的人才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也使人文学科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囿于书本理论层面的范围。3.完善高考招生机制——大类招生。上文提及,美国通识教育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结合实际情况,我国高校进行了一些招生方式上的创新。北京大学是国内首先实行按院系大类招生的高校。清华大学在2017年也将全面实行大类招生,高度重视大类改革。在前期新雅书院实体化和机械学院大类招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将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整合为16大类。学生填报志愿时,需要按照专业类填报,在大一年级所有学生将接受大类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导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在大一结束前完成专业确认,大二进入相关院系开始专业学习。[6]由此,作为专业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按大类招生分流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广度得以提高。大类招生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进行深入学习,打破了传统招生方式中,学生在不了解专业的情况下进行专业选择的盲目性。这种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提供了灵活性,因而获得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
作者:刘娇阳 张俊红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潘颖.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
[2]麦可斯研究院.就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吴新中.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0.
[4]张一蕃.通识教育与大学特色[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
关键词:通识教育 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体验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早把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的帕卡德教授,他认为大学应该给青年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将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其后美国的哈钦斯的通识教育理念奠定了现代通识教育基础。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西方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艺术教育的问题。在西方国家,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是“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越要强调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和综合性。
一、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艺术教育是一种启迪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艺术教育能引导一个人自觉地完善道德、人格,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并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创造力。从狭义的概念来说,艺术教育主要是艺术知识、艺术技巧、艺术鉴赏与创作的教育。通识教育的对应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给予人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单纯的专业教育把人的知识和能力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通识教育针对专业教育的弊端尤其是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而强调广博性、共同性,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学者巴赞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艺术离异,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豪瑟尔与另一位著名艺术家贡布里希不约而同地认为:“伟大的艺术对生活所做的解释,竟然能使我们更为成功地应对混乱的事态,能让我们从生活中汲取一种更令人信服的现实意义。”①技术时代的后果就是:生活世界的文化贫困化和自由丧失。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即注重潜能的开发、人性的丰满、人格的完善与人生意义的充盈,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时代,艺术教育可以让人重温人类的可能性与成就,让人重新确立自信与希望。
中国近代大教育家认为:艺术是使一个民族素质得以提高和振兴的关键。爱因斯坦指出,“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②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载体,所以在通识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艺术教育的首要价值是培养人的情感
艺术作品是自我价值观的主观反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而艺术情感又是自然情感的提升与超越。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美学家席勒指出,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在于培养感情和精神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和谐,使审美教育具有独立的地位,这种认识强调了审美教育的核心就是艺术教育。
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读懂艺术就懂得生活,艺术的秘密也是生活的秘密。在生活中的情感真挚诚恳,人们的人格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才会有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嵇康这样中国艺术史上一流的艺术家。达·芬奇是一位具有丰富情感的举世瞩目的艺术家,除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之外,在科学上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他的成功告诉人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会逐渐养成一种用艺术的思维方式去洞察人生及人的行为模式,用这种艺术的眼光去观照人生,才能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真正体味生命所赋予人生的特殊含义。
三、艺术教育强调人生教育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美术教育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提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①,说明了通识教育在我国任重道远。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专家认为通识教育应努力培养“全人”,这样的人应当具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辨别能力”②。实际上,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偏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通识教育,一些高职院校甚至认为只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可,将美术教育看作课余教学活动,未能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存在“有课程无教育”的问题。2.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有限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显得比较欠缺。正因为如此,一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专业教师,而美术教育方面的师资比较欠缺。在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教师的素质也存在问题。据笔者观察,一些专业并没有开设通识美术课程,而是将通识美术课程纳入选修课,承担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不具备美术教育专业背景。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将大部分教学设备投入专业技能教育,也使美术教学的开展受到影响。3.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理解程度不够高职院校注重技能教学,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好一门技术,这种观念导致这些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程,认为学习美术对专业成长没有意义。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比重较大,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美术课程。再加上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都只开设理论课程,较少安排具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学生在缺乏美术基础的情况下更难以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美术理论的学习也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美术知识,也就难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策略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一般有三个角度。
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二、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如:“给20岁-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这类定义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以上诸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界定,其实都比较宽泛,都可以涵盖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类似之处。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种解释属于狭义素质概念。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包括德、智、审美等层面,是一个人的综合心理素质。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的体质、行为等表现于外的东西。
文化教育的实质取决于文化教育的目标。文化教育就是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活动,属于内在素质的教育。
对文化素养的定位又取决于对于文化的理解。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版)给文化下的一般性定义是: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广义的文化指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文化教育尽管涉及到广义文化的内容,但显然不能涵盖广义文化,只能以狭义文化为主要内容。狭义文化专指人的精神状态、思想创造及其成果,包括思想动机、社会认知、人生态度追求、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在内的诸多要素。人们在使用狭义文化概念时,往往在于强调文化的个性,比如,中国文化,即对应于中国以外的文化而言;上层文化即对应于底层文化而成立,等等。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狭义文化决定了文化模式的特殊性。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狭义文化在概念使用上,往往具有比较文化的含义。
关键词:创新素质 通识教育 全能培养 情商素质 高情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to enhanc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ofimplementati onstatus of our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ongoing gene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have not yet realized the “human cultivation” .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igh-quality EQ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enhance students’ EQ. Teachers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ng function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im to educ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good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high EQ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ollege graduates to better adapt to society and change society.
KeyWordsinnovationquali
rehensivecultivationemotionalintelligencequalities; high EQ
当今世界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创新素质教育是高校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素质的培养,而这些都有赖于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与提高。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实施的通识教育,如果真正落实到“人的培养”上来,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情商素质。
只有智商与情商有机结合,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情商可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我们正在实施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而这些方面正是高情商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2013年5月14日 ,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
为迎接和参与世界科技与人才竞争,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高校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情商,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情商培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忽略了情商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可能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自私的人,而与“团体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近年来,我们的大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往往被看重的是智商和成绩,而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绪状况却很少有人关注,更谈不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了。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指标。智商不能代替情商,智商只是为学习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是一种潜在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这种潜能发挥得如何还要看他的情商。一般来说,人的智商很难改变,但是人的情商可以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得到培养和造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得以提高。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其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情商对大学教育极其重要,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爱情、婚姻、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情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择业,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通过情商的开发,可以使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增强他们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有主见、有坚定勇敢的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情商的开发将使他们走出惧怕复杂社会的误区,能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也因此更能使他们较冷静、较全面的看待自己、审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旨在发展人的理性、心智,全面培养人的各种潜能的教育理念。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一种非功利的、共同的教育,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尊重生命,弘扬个性,并强调通过人文学科的训练,提升大学生的情商素质。
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非本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加强在各个知识层面和领域内的知识交流。这不仅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对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道德领域内的通识教育,有利于帮助人在社会生活环境中提升自身的情商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新模式,更是一种教育新思想。大学是学生在人生时间维度内提升情商素质的重要场所之一。大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技能的同时,不应忽视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情商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发挥其自身潜力,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情商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识教育作为拓宽学生眼界的重要渠道,将多种思想、历史、文化和道德的知识和观念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是情商素质提升的基础。
其次,通识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人的自由发展归根到底是要求人依据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让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情商素质等各方面互相结合,让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再次,通识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的技能训练,提升大学生情商的全面素质,促进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层次。大学不仅应关注学生成绩,还应重视通识教育对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发展。
最后,通识教育具有多元性特征。这种多元性的特征不仅体现在不同人对通识教育本身的认识,还体现在不同学校对通识教育教育方法的认识。与之相对应的,由于认识的不同导致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内的通识教育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这种不同都是建立在促进学生情商素质的全面提升的基础之上。
二、通过通识教育提升情商素质的必要性
社会转型期对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商无疑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要素。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中指出:“大家都认为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领导的智商很重要,但实际上情商的重要性超过了智商。”智商落后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也一样能够成功,所以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比智商更为重要。
(一)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情商缺失的主要表现:
(1)自我表现欲强,自理自律能力较弱。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当前大学生表现为较强的成人感和自尊感,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上大学后远离了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呵护和老师们在学习上的百般督促,来自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减小了,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周围的诱惑也增多了,自理自律能力较弱,对独立生活感觉不适应。一些学生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高校中每年都有不少的同学因沉迷网络影响学习或违纪违法等原因影响学业、就业,乃至走上犯罪道路 。
(2)自我情绪性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个人最基本的情商表现为对自身情绪的感知和管理、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判断,它是决定个人情商高低的关键因素。有些大学生自我情绪性强,过多注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只是关注自己的优点,满足于别人对自己的赞扬,个性叛逆,对老师和同学给自己的批评难以接受,甚至怀恨在心。情感体验比较丰富强烈,有时因为一些小事情难以把握自己的情绪,表现为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遇事爱冲动,做事不顾后果。在与人交往时,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主观臆断,对他人缺乏包容心和同情心,事事斤斤计较,不懂得尊重别人和帮助别人。
(3)自我好胜心强,成功动机较弱。自我好胜心强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一旦经历挫败后表现萎靡不振、成功动机弱化。有些大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较重,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学习动力不足,如逃课、网络成瘾、抄作业、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考试作弊等现象屡屡出现,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好胜心、挫败感双向维度挤压力下成功动机弱化。
(4)自恋倾向性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一些大学生由于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模糊和对现实情况估计不足,出现了个人理想、职业期望和社会现实需求和人才市场制约的矛盾,表现在择业过程中诚惶诚恐,茫然无措,悲观失望,对职业选择产生不稳定性,信心不足,甚至有业不就。更有的缺乏诚信,随意违约,既耗费了自己也延误了用人单位。有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对失败预测不够,一旦遭遇挫折便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对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容易扩大化,形成偏颇看法,甚至采取一些极端行为。
(5)自我意识性强,团队协作精神较弱。团队协作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许多大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在家庭中地位优越,并且家庭成员一直较为忽视对孩子习惯养成的教育,造成他们自我意识强,习惯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性格固执、自私,过分注重个人得失,受不了半点委屈,对他人缺乏谦让,在团队中不善于与他人协作。
(二)通过通识教育提升情商素质的必要性
开展情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不但学生受益,而且社会受益,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准备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通过专业教育是无法实现情商教育,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
(1)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通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当代大学生大多精力旺盛,求知欲也非常强,对任何新鲜的事情都想接触。但是目前社会文化多元化、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及家庭条件客观状况一直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经常会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很容易对自我的情绪控制不好,从而出现压抑、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心理障碍。如果能对当代大学生分层、分阶段地进行情商教育,就能帮助他们觉察出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然后找出导致自我情绪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大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通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可以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都是刚走出中学校门,然后慢慢要走进社会的群体,他们刚刚接触社会竞争,大多都还是阅历非常浅的,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他们对于社会也缺乏深层次的感悟和认识,内心感受到的还多是学业、恋爱和就业等问题。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情商教育,大学生就不能正确面对和顺利解决马上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就会让他们形成心理障碍。而通过情商教育就可以有效疏导当代大学生因情绪而产生的压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有效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3)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通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抵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对于正处在人格完善和能力培养关键时期的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做自己的情绪主人,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能从容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拥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
三、通识教育提升情商素质的途径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智的人才。大学生正处在走向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情商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识教育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批判与吸收,对道德标准的辨析,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投入等帮助学生建立超功利主义的思想,建立其良好的道德良知,积淀其丰厚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敏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继承、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善于团结和交流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善的社会合格人才。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能为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如艺术修养有助于创新灵感的发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人品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情商素质是现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与训练。
(一)开展通识教育,激发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兴趣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哲学模块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高素质情商的重要途径。一个情商发展健康的人,就会对人生有抱负,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人正直,遇事诚实,对学习与工作积极进取。
(二)开展通识教育,培养抗挫折能力,锻炼坚强意志
当今的大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比如:学业竞争中受挫,人际交往中受挫,目标过高而受挫等。人文素质模块教育引导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关键在于学会面对挫折在从事创新活动中,不可能立刻享受到成功,需经过无数次的失败,需要锻炼自己坚强的信心、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这样才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开展通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和自我觉醒,要发挥学生在通识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和个性特点。它利用大学生善于自悟、自醒的特点,考虑大学生的主体性来编排通识教育计划和教学要求,把学生的自我教育融入到通识教育的系统之中。通过阅读经典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通识教育课堂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既要符合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又要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积极乐观的创造。引导学生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启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主动改善与提高自己的情商素质。激励大学生产生开发和更新潜能的动力,从而完善自我。
(四)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性格、加强团队合作
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理想目标顺利成长、成才。一个与人和谐相处的人 能汲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顺利实现与别人的合作,获取创新成果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人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识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锻炼他们在团队活动中的互相协作能力,学会尊重、宽容他人, 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反省自己,善于调节情绪。在共同协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塑造良好的性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
(五)开展通识教育,创设新型情商训练计划,培养大学生自信心、增强竞争意识
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在于自信,要做好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自信。通识教育课程使大学生从心里感觉到老师的理解和赞赏,他们会树立起很强的自信心,变得想学、乐学,能够很自信地处理难题和探索未知,进而获得创新成功。竞争是时代的要求,通识教育课程应加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育,从多角度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树立竞争目标奖优罚劣,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有紧迫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
通识教育除了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外,还需要创设新型情商训练计划,拓展情商教育有效的课外形式,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大学生毕业后, 将在各自岗位上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他们会面临复杂的环境、艰巨的任务,碰到障碍和挫折,这都要依赖于他们高质量的情商、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去披荆斩棘、开辟未来。如果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完成高素质的情商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历练, 构建其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能为大学生今后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承军.强化情商培养 提升创新素质[J].职教论坛,2012(17):98.
[2]徐献红.试论情商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职业技术,2008(9):89.
[3]蒋苏苓.理工科院校实施人文通识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4):80.
[4]李开复.与未来同行[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0.
[5]胡盛华.当代大学生情商缺失和情商素质培养[J].九江学院学报,2011(3):117-118.
[6]徐 微.当代大学生加强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1(1):174.
[7]刘茂福.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及情商教育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7:71-73.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体现了通识教育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德育功能,大学生礼仪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通识教育为大学生礼仪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新视野,通识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礼仪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识教育即将成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与载体.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生;礼仪;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53-02
通识教育是针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略,旨在通过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观,让学生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加强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学习,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成为一个品德、智力、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个体.[1]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2],包括仪容、仪表、仪态、语言、社会交往等内容,是规范思想、道德、行为的一种方式,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风貌、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等.礼仪素养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人格健全的程度,体现通识教育的开展水平.礼仪教育是在现代礼仪规范和原则的指导下,社会或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计划的对人们进行系统的以礼仪道德基础知识和礼仪行为规范为内容、以受教育者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旨在促进人们道德进步与人格全面发展而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3]大学生礼仪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礼仪素养意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并将这种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准则,最终达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的目的.大学生礼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重要手段,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时,通识教育的理念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新的视野.
1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
1.1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实现通识教育“健全人格”核心的有效途径
陈秀平、刘拓认为,“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即在学生整个教育中首先关注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教育”[4].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必须融入于知识教育之中,出于知识教育之外,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5]通识教育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从主体角度说,就是要重塑人的价值,使人具有能动性与开创性的思想品质,同时构建起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强调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和综合的素质培养.[6]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完整人格的人.完整人格的建立离不开人的社会化活动,社会化活动具有一致的行为规范与要求,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人的社会适应性完好,人格健全的重要体现.礼仪是人在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完美人格的形成.洛克指出:“礼仪的目的与作用使得本来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他人,和别人合得来.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会被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7]”可见,礼仪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人的完美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核心相一致.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实现通识教育“健全人格”核心的有效途径,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通识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意义.
1.2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通识教育生活化、文化延续要素的重要体现
通识教育是为学生日常生活做准备,包括给他们一定社会的知识、信仰、语言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它是对文化延续起作用的因素.[8]礼仪,作为一种约束自己、表达敬意的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文化,具有通用性、传承性的特点,符合通识教育的生活化、文化延续的要素.通识教育的“通”字,是贯通之意,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9]礼仪是开启通达之门的钥匙,礼仪给人一颗敬人、豁达、海纳百川之心,给人人际沟通的娴熟技巧.真正有“礼”之人,才会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开阔的视角去思考、去领悟,做到不同文化、学科、专业和知识的通融.礼仪是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传承和发扬,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对礼仪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礼仪教育体现了通识教育通用性和传承性的特点,有助于大学生礼仪素养提高,是通识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 通识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启示
2.1 践行通识教育“以人为本”理念,满足大学生礼仪教育需要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着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动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展的产物.[10]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全人”,主张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全面的重视学生的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先锋.“以人为本”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就是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11]鉴于此,大学生礼仪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利益诉求.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定位与需求的多元化导致个性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在大学生礼仪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现状与特点,充分考虑到不同人格发展特点学生的需求差异,采取模块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主体的真实需求.
2.2 借鉴通识教育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提高学习热情并产生巨大的学习主动性,驱使学生采取一系列的学习行为去接收信息,并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构建.[12]在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借鉴通识教育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开放式教学中教育者始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疑,给予学生发问的权利、表达的权利,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足够的机会去实践.[13]通过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见解,倡导自由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正确的见解给予肯定,引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自主学习意识,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双向互动教学模式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输出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14]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3 以通识教育能力培养理念为指导,创新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学方法
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通识教育能力培养理念引导教育者在大学生礼仪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根据大学生礼仪课程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教育者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讲授、模拟练习与实际社交环境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现成知识的选择和存储,以及现成技术的模仿,更多的时候是问题的探索,[15]做到探索中求发展,实践中求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考、组织、社交、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并形成有利自身发展的能力结构.
2.4 尊重通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的思想,开发大学生礼仪教育隐性课程资源
通识教育是非功利性、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是思维、能力、素养和人格的教育,其教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16]以往我国的应试教育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过度功利化和专业化,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略了“全人”的培养.“全人”的培养注重的是养成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礼仪专家曾说过:“礼仪体现教养,教养融入细节,细节展现素质,素质带来机遇.[17]”简单的来说,礼仪教育就是一种素质养成教育,需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隐性课程是指未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之内,潜意识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教育因素.[18]隐性课程能发挥导向、激励、陶冶的功能,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无意识的教育价值的特点.[19]在大学生礼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弥补显性课程内容局限、影响时间有限等不足.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标语等多种形式有意识地传递社会正能量,通过创建文明有礼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情操,让教师成为传承礼仪的示范者,学生成为践行礼仪的倡导者.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提高礼仪素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礼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注入了崭新的生机.大学礼仪教育体现了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思想,在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黄海.通识教育视野下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维度[J].现代教育管,2013(7):94-97.
〔2〕周继文.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初探[J].中国职工教育,2012(10):53-54.
〔3〕国金平.礼仪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5.
〔4〕陈秀平,刘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1).
〔5〕张慧洁,孙中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81-88.
〔6〕〔16〕蒋晓侠,李松林.通识教育视阈内的德育功能[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1):79-84.
〔7〕高燕.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16.
〔8〕McGrarh E.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Plight of ModernMan.Indianapolis.Ind:The Lilly Endowment,Inc,1976.2.
〔9〕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有限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10〕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7-10-30.
〔11〕高凤霞.通识教育视角下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社科纵横,2014,29(2):168-171.
〔12〕罗坤晔,王健,徐海山.关于激发高校学生求知欲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21):20-21.
〔13〕安静.浅谈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10(20):32-33.
〔14〕黄旭,李忠华.把握结合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31-32.
〔15〕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95-101.
〔17〕艾米莉.博斯特.礼仪[M].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