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第1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一、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弊病

(一)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

科研拨款数量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评价高校实力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高校的参考因素。因此,高校大多已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争取科研拨款。但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高校存在“重申报、轻监督”的现象,科研负责人普遍持有科研经费“私人化”的观念,科研拨款已成为少数科研人员的“零花钱”。

(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2014年3月14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制度从宏观方面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提出了要求。但就高校而言,如何规范证科研经费合规、合理、有效地使用,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仍处于空白。

(三)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对于科研经费管理,高校设有科研处、财务处、资产处及审计处等科研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科研项目各阶段管理工作。由于缺乏有效地信息沟通手段和渠道,科研项目信息被分割在各部门,管理者难于及时、动态掌握科研经费的开支情况,从而使违规的经费支出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四)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有待强化

科研经费预算是根据科研研究计划编制的资金收入与支出方案。高校多数科研负责人不兼备预算编制的专业技能,而高校预算人员往往没有参与预算编制过程,因此科研经费预算常常由科研人员人为、随意编造。加之主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立项不看重科研经费预算,更削弱科研经费预算的严肃性。由于预算方案的粗糙,很难保证科研经费支出与科研经费预算一致。

二、规范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科研经费管理意识

根据《会计法》及相关财经制度,高校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科研负责人对使用的经费负直接责任。因此高校要转变科研经费管理意识,即要重视科研申报,也要重视科研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中介机构要改革对高校评估指标体系,不仅仅以科研金额多少来衡量学校科研水平,还应将科研管理水平、科研经费审计结果等作为评价因素,以避免高校片面追求科研数量。

(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高校在下放科研经费审批权的基础上,要根据主管部门科研资金管理办法制订一套适用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首先,制订科研经费经济责任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学校领导、管理部门、科研负责人的职责权限。二是明确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特别是强化对会议费、国际交流费、差旅费及外单位协作费的管理。三是制订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在课题结题时同步完成经费结账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制订科研经费审计办法,将审计结果作为科研课题结题的参考资料,保证科研经费合规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手段

高校要利用网络管理平台,有效实现各科研相关管理部门信息的共享,将被动的事后管理变为主动的全程管理,真正实现对科研项目的齐抓共管。在实施网络管理中,要将科研经费预算贯穿整个平台。科研处要将立项科研的预算录入系统;财务处对科研实行项目管理,将预算分解控制到项目中;资产处要结合预算,充分论证科研资产的购置,防止资产浪费与丢失;审计处要以预算为参照监督科研经费,并完成科研审计工作;科研负责人可实时查看经费使用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及执行整改意见建议等等信息,及时改正不合规的行为。

(四)提高科研服务水平

科研管理相关部门不仅要监督好科研项目,还要指导服务科研负责人使用经费。根据国发〔2014〕11号精神,科研经费预算将成为科研立项的参考因素,因此,高校预算人员要主动参与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科研负责人要与预算人员充分沟通,使得编制出的预算更加科学、合规,便于对照执行。再者,要加强科学经费政策的学习,特别是对科研负责人进行培训。科研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学习、领会和贯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有效展开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科研管理规定和财经纪律,让科研负责人自觉遵守财务制度,主动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共同把资金用在实处,保证项目如期按计划完成。

第2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一、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来源及性质界定不清

目前科研经费的种类主要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两大类。纵向经费多是财政资金安排的专项经费,横向经费一般是从企事业单位转来的,地方高校相比211、985国家重点高校,因为受到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顶尖学科带头人的缺乏以及设备投入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一般很难获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虽然逐年增加,但各级财政科研资金投入占比不大,例如:年收入近6亿的某地方高校,2014年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占总收入的1.7%,占当年全部科研收入的41%,其中包括人才引进专项科研经费和学科建设科研类经费等;而其他科研经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会、国家社科办、教育部等下达的少数科研项目经费,地方高校往往没有按纵向或横向科研经费性质区分入账,只是笼统的记入科研事业收入。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对科研经费的填写做了非常明细的要求,凡是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都需要拆分到最明细填列,这首先需要确定哪些经费属于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但地方高校往往因为科研排名等原因,只重立项,对企事业单位转入的活动经费或培训费等都计入了科研收入。

2.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

对于纵向科研经费大部分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高层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使用办法》、《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经费承担单位只需充分理解和掌握经费使用要求,规范管理即可,但地方高校往往因获得这类科研项目不容易,即使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也只是笼统地搬列一些条框,并不会明确具体的支出所占经费的比例;横向经费更是搬抄纵向经费管理办法,支出范围只是规定了大的比例,如业务费需占支出的70%,其余横向科研经费的使用全靠财务人员把握,造成横向科研经费支出就是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讨价还价”的自由地。而监管部门只是在需要审查盖章时,简单地查看一下,有些还是“先斩后奏”,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3.科研经费支出的不规范现象

地方高校为了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在科研经费支出方面随意性很大,造成支出结构不合理。课题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科研经费预算只是为了满足申报项目时审批通过,具体支出时编造经济业务、巧立名目将购买和支出与项目无关的办公用品、低值耗材、图书资料、设备购置等都列入支出。多次小金额使用同一供应商开具的材料、测试费、加工费等发票报销,回避转账支付、政府采购、审计监管等相关规定和程序,甚至还包括个人家庭消费的支出改变用途在科研经费中报销,用“真发票,假事项”套取科研经费。那些“原则上不得使用专项经费购置或试制基建设备和生产性设备;不宜大量列支实验室必备的常规通用和办公设备、办公家具;不允许列支办公室、实验室的维修改造费;不可以在专项经费中列支普通办公材料”等专项经费使用办法中规定不得支出的费用,更是列支得理所到然,合情合理。特别是个别横向科研经费报销人员经费、燃油费、接待费的比例超过70%,变成了企业不能报销的部分转移到地方高校这样的事业单位列支,成了项目合作企业的“避税港”。地方高校还有一个特点是科研经费相对集中在少数科研“大户”手中,有些科研人员同时开题十余项,项目名称基本相近,不仅自己经常支出混淆,财务人员也经常支错项目,而且严重影响资金支出进度,资金效率极低,反映在支出上,如:不少项目负责人名下购置的电脑就有4台以上,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和浪费。

4.缺乏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所需必要条件

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规定,只有单独计量(必须有单独的表记系统)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才可以计入项目成本。然而因为高校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的相互交融使得高校科研成本具有双重性,特别是地方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岗位双肩挑人员相对集中,新制度下同一负责人因工作性质不同,所产生的费用分别列入“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在当前形势下,国家一边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一边要求细化教育支出以便更好地核算出真实的生均成本,这就要求高校做好成本核算,但是地方高校无论从管理理念、成本单独核算的必要条件都无法达到,例如:将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的仪器、设备和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科研工作中耗费的单位水电费,以及依托单位为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都无法准确的计量纳入科研项目支出,都在学校“教育事业支出”科目及其相应的经费项目中列支,造成虚增了“教育事业支出”、虚减“科研事业支出”,使教育生均成本和科研项目成本都不能准确地体现,个别项目负责人有意使用学校经费,而沉淀很多科研经费,从而造成教育事业经费紧张,而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也不真实、不合理。

二、新制度下规范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策略

1.根据新制度地方高校细化科研经费的分类

新制度明确指出设置“科研事业收入”的同时对应资金来源细分二级明细“财政补助收入”、“非财政专项资金收入”和“其他资金收入”,地方高校应改变除了国库下达的科研收入记入财政补助收入,其余都记入“其他资金收入”的做法,例如应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入的科研经费记入“科研事业收入—非财政专项资金收入”;学校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不属于科研收入的经费拨款,通过“其他收入”科目核算。只有明确了科研收入的分类,才能按照新制度明确“科研事业支出”二级明细支出分类: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也才能将其中项目支出的结余结转的余额分项目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基金”等科目。

2.地方高校切实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部门之间配合

地方高校应提高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借着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已经发生的腐败事件实例,结合地方高校大部分人员对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不多,科研项目人员对科研经费需要按各种专项资金管理的办法一知半解,使高校财务管理难度加深,造成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不理解的普遍存在的事实,顺应新制度的颁布,财务处应与审计处、科技处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在科研人员中大力宣传《会计法》和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财经法规,及时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各种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目的、意义及要求进行广泛地讲解和宣传,使相关人员对管理制度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既要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要求使用经费又要遵守财务相关制度的观念。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地方高校在不违背该管理办法宗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连接财务、科研、审计、资产等职能部门,以便对科研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管,例如抽查差旅费支出,核实出差人员身份、出差目的地、出差频率等,核实出差人员是否为课题组成员,是否有住宿费佐证(如无,需要提供其他支持性材料),出差目的地与研究项目相关性;完善科研经费约束监督机制,以达到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3.规范科研经费的支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地方高校除了财政下拨的科研经费,凭借在地方人才较集中的特点,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服务,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项目取得不少的社会投资。例如从某地方高新区企业转入技术咨询服务费20万元,该项经费只有人工成本,而科研人员有工资性收入,不能领取劳务费,只能在人员工资支出一定比例的报酬,为了合理减少个人所得税,科研人员又与财务人员斤斤计较起来,找来很多真票据假事项的发票来报销,即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使科研项目支出会计信息失真。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颁布《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明确将课题经费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性所予奖励安排的相关支出。合理提高科研人员的应有报酬,可以将科研人员在教学之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取得的报酬计入“劳务费”,不用“真事假做”,鼓励课题研究人员走出去,拿到最真实的调研数据,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科研项目支出范围地确定时,引进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申报的经费项目和预算浮动范围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合理性评估,再根据批复的预算数,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控制相关支出比例,将预算金额导入账务系统,保证科研经费支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管理,做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相协调。

4.推进成本核算,真实反映科研项目成本

科研经费地核算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按项目预算控制开支范围,进行成本核算是进行财务监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控制开支范围和标准,审查与本项目无关的支出内容;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真实、全面、完整地反映科研项目的成本,特别是对开展科研活动占用学校资源发生的实验耗材、实验设备、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科研人员经费等相关费用,应该创造条件尽可能的单独计量,无法单独计量额按科学合理的比例分摊。这样既能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适度、合理、透明,同时也能够使高校教育支出更合理,生均成本更真实,减少成本核算不完整,造成的教育投入“只见增长不见效益”的现象,也减少了科研经费“真票假事”支出的现象,提高科研效益。而在固定资产折旧分摊时,由于高校在购置时已经一次性计入成本:借:教育事业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银行存款;计提折旧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当科研活动占用学校资源需要分摊折旧时,应增加科研事业支出减少教育事业支出,借:科研事业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资产使用费-折旧),贷:教育事业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依次类推,真实反映科研项目实际耗用分担的成本。

三、结束语

第3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 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11-02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全面快速的发展,高校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研事业的建设平台,科研水平已成为继高校教学水平之后又一综合实力的表现。科研事业需要科研经费支持,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日趋多样化。各高校在不断推进科研工作的同时,科研经费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随之出现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足、监控力度不强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平衡。目前,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主要有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30号、《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各高校通常以国家和所属省市的管理办法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比较简单、笼统,或没有就各级各类的基金分别制定其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或制定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而高校财务部门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只有收支概念,没有成本、效益意识。这种局限性使财务部门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而科研监管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却不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的收益。在目前科研经费种类日趋繁多,资金来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情况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乏力,尤其是在横向经费管理方面更加宽松。这种管理制度的不配套、不完善、不平衡,项目资金无法统筹安排,综合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2.预算编制不够科学规范。许多项目负责人把项目预算编制仅仅看作是得到科研经费的必要手段,往往凭主观经验估计,对项目的各项开支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能科学规范地编制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预算不准确、不客观,使科研经费的预算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预算项目金额不足,有的预算项目却不知如何开支,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时也存在漏洞,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因为各科研项目所研究的领域不同且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以及科研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及复杂性,要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难度是很大的,其关键在于如何制订合理的预算体系及预算标准。如果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不符,必然导致计划与保障、监督与控制脱节,不利于课题的开展。

3.科研经费开支缺乏有效监督与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多数高校为了调动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在科研经费管理上相对放松,特别是对横向科研经费,一般都是在科研经费到账后提取少量比例的管理费,剩余部分都归课题组自己支配。许多课题负责人就此错误地认为科研经费由科研人员争取,归课题组所有,其使用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导致经费报销过程中出现不少违规现象,或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或采取多列研究生助研名单领款后将经费变现;甚至将用于其家庭开支的单据以科研经费的名义报账。由于科研经费使用的范围和标准没有明确合理的规定,这些钻报销制度漏洞的行为使科研经费支出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科研业务接待费、差旅费、出租车费、办公用品(没有具体物品的名称及数量)、劳务费等,这种不真实不规范的支出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不高,造成科研经费浪费严重,导致了不少科研经费游离于学校的监管之外,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与科研成果。

4.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预决算不配比。由于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管项目,财务部门管核算,对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合格后的科研项目的结余经费,或不够重视,没有规定明确的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具体用途;或虽有管理办法但规定不全面,执行不严格,没有监督机制,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使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一直挂在账上,结题不结账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科研项目完成后,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应该统一的信息并未统一。财务部门不清楚哪些项目结题,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算,造成年终会计报表未完成科研项目的经费大量沉淀。这不仅使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固定资产得不到清理,也给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另外,科研项目在投标立项阶段的预算往往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成本,加上对严格按项目预算合理使用经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相差甚远。科研人员在项目结题上报经费使用情况时,为了达到与预算的一致,或达到经费结余为零,就临时人为地将项目支出在不同科研项目之间进行调整,一方面导致项目预算的严重失真,预决算不配比;另一方面经费开支项目与会计报表的开支情况不符,造成账表不符,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

5.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浪费及流失现象。高校利用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时,一方面,由于科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有些项目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者,由于分属不同院系,科研仪器设备不能共享,造成科研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重复购置;另一方面,许多项目在购买设备前不认真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购置设备的随意性很大,片面地追求最新、最高档的设备,两方面的后果都是不仅占用了大量科研资金,而目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使用过程中,由于大多数资产由课题组保管使用,比如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等,项目结题或者科研人员退休、调动时,未严格按规定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使大部分资产滞留在个人手中,物随人走,变相成为私有财产。有的将固定资产化整为零,把固定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多张发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此外,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自创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措施也非常薄弱。科研管理部门并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只对部分专利进行记载,财务部门没有对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及规范地入账处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后果是被侵权事件的发生和无形资产浪费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二、改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设想和措施

1.改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制度先行,建立健全并创新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准绳,也是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完善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兼顾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三者的要求。首先要确保不同渠道资金来源的科研经费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杜绝科研收入脱离学校监管形成体外循环现象的发生。其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科研经费纵向及横向的特点,分别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特别应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规范横向科研经费的收支。再次,财务部门应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及报销规定,做到报销各类开支时有章可循,既要保证科研经费真正用在科研工作上,又能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此外,制度中还要充实相关的鼓励和惩罚措施,使项目负责人从思想上早有防范,为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提供充分的保障。特别是对于挪用、滥用项目经费等违规现象,或某些横向科研活动中为个人牟取私利、损坏学校声誉或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的,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为了使经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科研与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讲座、印发宣传册、网页宣传等形式,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和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广泛的解释、宣传,使广大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提高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经费意识,增强科研人员对资助项目主管部门和学校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规定及相关奖惩政策的了解,做到自觉遵守财务制度;还应加强对新出台科研政策的研究,与时俱进地调整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强化科研经费的财务预算约束力度,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保证科研活动按计划有序开展。目前,高校科研课题均实行课题负责制,为了更好地合理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应做到全面监督、控制细化,防止和杜绝盲目挤占学校资源和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失控现象的发生。

由于科研项目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阶段,课题组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编制课题预算时,科研、财务部门应从专业角度给予指导,使预算既适应科学研究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保证项目立项阶段的预算与课题实际成本相匹配,从而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全成本课题预算,即预算成本不应仅包括直接成本还应包括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合理编制材料费、项目管理费、劳务及招待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合作费等项目支出预算。

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课题组要按照国家和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规定全面认真履行科研合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科研任务,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计划性和有序性;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认真审核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利用现代化的会计核算系统,分项设置科研经费支出项目控制模型,保证科研经费的实际开支与项目预算批复的一致性。

在结题决算阶段,要加强预算的监督和控制,财务部门必须按照课题预算和财经法规定期检查科研经费的每一笔支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申请下一个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实行全过程的跟踪和监管,才能做到真正抓住预算,既保证了项目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同时也避免了结题时因预决算严重不符而造成的人为调账情况。

3.以严格的审批制度为基础,规范科研经费核算。首先,在账务处理方面,按照不同来源渠道、不同性质和特点的科研项目,分类设置项目代码进行会计核算,专款专用;财务人员要自觉、严格遵守财经规章制度,明确各类经费使用时的审批手续和开支范围,加强科研经费日常支出的会计核算,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名目和标准,认真审核报账业务,即使是横向经费,也不宜过多地放宽开支标准,对违反财经规章制度则坚决不予报销,比如将科研经费用于旅游、福利、私人消费和与课题研究无关的活动,或者以协作费、测试费等名义层层转拨科研经费和违反有关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等违纪行为,也不允许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并耐心地对前来报账的老师解释,以减少报账过程中的矛盾。但是,科研人员工资、津贴以及对从事科研活动占用学校资源所产生的水电费、仪器设备使用费等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各项经费支出的合理比例,建立公共资源补偿机制。

此外,高校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去学习财经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对科研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法律制度了解不多,使其在科研经费使用方面随意性大,某些违法违规行为还严重扰乱了科研工作秩序。条件许可的基础上可对数额大且多的项目组配备或委派财务助理,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经费管理队伍,并要求财务助理认真学习、熟悉项目经费的使用、要求和规定,使经费在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制度监管下实现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结题且结账,减少审计风险。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对同一项目应具有同一标识或统一编制项目代码,将科研项目的名称、分类代码、项目结题时间等信息,通过管理软件定期统计出已结题项目的信息。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办理课题结算手续。财务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核对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经费结余的真正原因,对不同原因形成的结余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分配和使用结余经费;国家没有规定的项目,学校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及时联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兼顾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利益,制定严格而详细的科研经费结题管理办法,明确课题办理结账的程序、时间及课题结余经费的具体分配办法及用途,如实填制经费使用报表,及时清理结题经费,真实、准确地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避免盲目投入。

对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照完善的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予以处理,避免应结未结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防止因长期挂账而导致的结余资金浪费与流失。高校可建立经费结余奖惩制度,对结余经费实行配套奖励,鼓励节约,提高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以补充学校设备开支的需要;鼓励将结余经费用于自主课题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降低结题审计的风险,使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走向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

5.加强并规范管理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课题组或课题负责人只是暂时的使用者、管理者,而不是产权的所有者。高校的财务和资产部门应加强对该类资产的规范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入账核算和建卡保管等,特别是对移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如电子设备和图书等;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手续。资产不得再滞留在科研人员的手中,必须由学校统一保管和调配使用,课题组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资产的维修、清查、报废、上交等工作,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高等学校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对科研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版权、科学发明创造等,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由科研部门提供鉴定证明和认证资料,资产和财务部门及时登记入账,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为无形资产转让和高校科研实力的综合测评提供依据,促进各类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研究探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管理好高校科研经费,堵住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实现经费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关系到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为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以促进高校科研事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静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2.韩小彬.试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途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3.黄秀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会计之友,2009(6)

4.权凤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9(8)

5.郭念棣.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2009

第4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科研经费; 管理; 问题; 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为不断改进和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监督,财政部、科技部对相关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要求高校建立规范制度和长效机制,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教育部将科研经费管理纳入2012年重点工作,并对部属高校展开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国家审计署也加大了对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力度。在此背景下,笔者作为一个高校财务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作进一步探析。

一、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还没有制定出针对科研经费使用及核算统一的管理制度,各高校所遵循的大多数是引导和规范高校科研费用管理的文件,如教财[2005]1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等。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对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未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及办法,纵向课题管理办法基本依据政府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来制定,有相对严格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而横向课题管理制度的制定则相对灵活。

在实践中存在无制可循或有制未循的现象。高校科研部门作为项目的管理单位,一般都制定有项目的管理制度及办法,而财务部门作为项目经费的核算部门,由于多种原因,大都未制定经费核算制度,财务工作人员在对经费管理的理解上往往会存在偏差。这就导致在制定课题管理办法时出现了项目管理部门与经费管理部门脱节的情况。

二、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规范

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是项目经费有效使用的保证。但由于课题负责人对财务及经费管理制度不了解,导致预算编制、执行不准等问题。尤其是横向课题,编制预算时随意性很强,拍脑袋编制,通常将容易取得票据的方面多预算,而对项目开展期间实际使用的方面预算不足。预算编制不准,直接导致经费使用时,经常需要对与实际不相符的项目进行调账。

(二)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

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是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最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家咨询费、劳务费超比例支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30号)规定,专家咨询费、劳务费“重大项目一般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5%,其他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10%”。在实践中,项目负责人报科研、财务部门项目预算时符合规定,但报销时却未按规定报销,超比例支出咨询及劳务费。

2.发放专家咨询费、劳务费未扣缴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规定,企事业、机关、社团、军队、个体户等单位或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的,不论纳税人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均应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在实践中,多数院校并未执行。

3.用立项前票据或非课题组成员名义套取课题经费。项目负责人报销非课题组成员差旅费(机票或实名制火车票)及劳务费。因财务部门无立项相关信息或未关注项目合同中关于课题组成员信息,在审核票据时,基本未核对票据时间及课题组成员信息。

4.用非课题支出票据套取项目经费。如购买礼品、修理私家车等。如发票开票人为“某商贸有限公司”发票内容是“办公用品”,购货清单“复印纸、电脑耗材”等,但实际清单内容与该商场所售商品类型并不相符。

5.支出发票存在故意涂改开票日期、使用外单位发票和发票内容不实问题。

6.借用经费挂账,长期不报销。项目负责人通常将部分或全部经费借出,占用但不及时报账。甚至长期挂账,导致高校债权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部门催账的工作难度。结题时,须附财务部门签章的经费支出明细,但很少有项目负责人与财务部门进行对账。

(三)科研合同签订不合规

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签订过程中,无法人或委托人签字,无法人章。绝大多数是以高校内部某部门(如乙方 某高校某分院)为主体签订项目合同。即横向课题项目立项及协议的签订未通过科研部门,在该项目经费到账后,如财务部门要求提供经科研部门签章的预算书时,项目负责人才会到科研部门进行登记。这样就导致横向课题合同内容的不规范甚至不合理。

(四)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监督缺失

高校科研项目采用课题负责制,扣除部分管理费用后,课题负责人有较大的经费使用权,但其对财务及项目管理制度缺乏了解。在高校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不同侧重交叉管理科研经费的情况下,科研人员普遍不能接受财务人员对项目经费的审核。尽管这种审核只是限于票据外观的合规性进行审核,而没能深究票据真实性、经费使用合理性。这就导致经费使用管理上出现很大随意性和违规性。

第5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科研经费 管理制度 结余资金

高校在科技兴国战略实施中任务艰巨。随着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迅速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为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1.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多采用科研项目归研管理部门管理,科研经费归财务部门管理的方式。但是财务部门往往并不熟悉项目管理,只有在项目开支时才对项目情况有一定了解,不利于科研项目经费的规范管理;而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指导,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后期项目经费管理不到位,出现经费使用不当、超支、报销不合规等现象。

1.2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过于依赖学校管理

学校虽然进行科研项目管理,但学校往往采用直线职能制约的管理组织结构,不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而且部门之间职能不明确,存在职能交叉现象,造成学校管理不到位;项目负责人重视专业技术,但对经费管理不精通,对学校管理过于依赖。

1.3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管理不规范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存在,结余资金管理不规范,长期挂账,资金浪费,为课题重复申请提供了机会,甚至课题负责人随意支取,虽有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影响国家科研投入的使用效果。

2.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2.1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综合化管理

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院系等多部门联动,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各部门各司其事、各负其责。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预算书,监督审查项目决算,在权限范围内规范课题组合理使用科研经费,保证科研经费合理使用。科研管理部门从项目初评、立项、执行、结题等各个环节跟踪检查,保证科研项目任务有效落实,完成预期目标,推动项目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应按规定使用科研经费,努力提升科研成果水平。各部门各负责人应密切配合,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科研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2.2科研项目分类管理

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级别不同、重要性不同,因此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分类管理。对国家重点支持的、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项目应重点支持,对项目研究进度、预算执行情况全程跟踪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通报项目负责人,提出相应对策,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对一般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也应规范管理,力争实现科研成果新突破。

2.3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

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加强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并贯穿项目全过程。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交流,即时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科研经费合法合理使用。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管理办法,与国家管理办法相配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给予处罚。对科研项目执行良好,成果突出的项目给予奖励。负责人在做好项目管理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接受各方的监督检查。

2.4加强科研经费结余资金管理

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结余资金的用途,对科研项目结余资金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跨项目使用经费。

2.5加强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

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必须配合高校财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保管、维修、报废、清查等工作,特别是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等手续,以防止产生账外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学校资产部门应有权调配仪器设备,在学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避免重复购置,妥善安排实验时间,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达到资源共享。

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高校科研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春.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一点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3).

[2]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12).

[3]傅雅慧,张亚超,刘爱国等.科研经费优化投入动态管理机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4]李红宇.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因素探析[J].财务与管理,2008(7).

[5]苏立恒.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第6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审计内容

一是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如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是否科学,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项目批复的预算范围和标准,科研项目编报是否出具虚假决算等。二是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如科研经费是否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性等。三是管理机制的建立情况。重点关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如科研经费用于设备采购是否实行政府采购,用于项目建设的是否执行招投标法规定的程序等。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立项时预算编制不合理部分高校科研课题负责人不重视经费预算的编制,编制的项目预算缺乏科学性。确因实际需要必须调整科研经费预算时,不按规定变更程序报批,随意调整预算。导致科研经费实际经费支出与项目预算偏差较大,无法按合同约定执行预算,不利于科研经费的精细化考核和监管。

(二)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不规范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研经费支出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对经费支出合理性判断缺少依据,费用的相关性认定困难。二是部门间配合不够,财务处对科研经费的筹集及用于哪个方面缺乏足够了解,只能是履行简单的报销手续,对科研经费的合理性无法把关,导致超标准超范围列支经费现象存在。三是科研经费结余比例高。由于科研项目合同签订与经费拨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部分项目负责人重研究、轻报账,项目结题验收后,不按规定进行财务结账,导致合同预算执行率偏低,结余金额较大,不能及时结账。

(三)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一是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涉及高校的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科研经费进行专项业务控制与监管,造成高校对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职能的缺失。二是高校没有开展科研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高校科研审计多为事后审计,尽管也能发现问题,但却不利于及时改正错误,难以发挥内部审计过程控制作用。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一)强化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一是科学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在项目申请时,高校财务部门要协助科研项目申请人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规章制度的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二是杜绝预算随意调整,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科研项目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应按规定履行相关的调整程序。为了保障资金安全,督促项目承担人按批复的预算内容安排科研业务支出。可以通过合同形式约束科研活动,严格要求项目负责人全面履行科研合同,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对违约的科研人员应给予严肃处理。同时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定期分析通报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科研经费收支平衡。三是完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科研项目财务验收是项目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价,合同通过验收,意味着合同任务已经完成,不应再发生成本费用。项目通过验收后,应及时结账,完成账务处理。

(二)规范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一是高校科研经费应当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高校要完善科研经费支出审核制度,杜绝虚假票据,严格执行公务卡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二是高校科研经费各项支出必须严格依据经费预算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列支,严格外拨经费审核,严禁以任何方式挪用、侵占、骗取科研经费,以免造成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科研管理任务繁重的高校可以设立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机构,有条件的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可安排科研秘书,协助完成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工作。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应该采用项目明细账核算,避免几个项目的费用混杂在一起,对科研项目的验收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便于科研项目效益考核体系的建立。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审计方面,主要以外部审计为主,而且多为科研项目的结题审计。为规范科研经费支出,高校首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运行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应加强从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审核、经费支出管理以及项目结题财务审计等资金安排及使用的全过程审计。再次应建立内部控制联动机制,确保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现问题,联动机制随即启动。最后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且应从完善制度层面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彻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内部层层把关保证科研经费的合法合规使用。

第7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措施

[作者简介]岳红梅,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师,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

[中图分类号]C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186-03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高校成为地区企业的重要“外脑”之一,除了接受企业的研究课题外,高校教师还接受各类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的业务咨询,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活动预测与决策的咨询服务。从企业转入的研发经费纷纷涌入高校科技领域,由于高校财务制度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统一的要求,横向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显现。本文就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试作分析,探讨如何规范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

一、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一)没有形成有效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大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横向经费管理办法,管理中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套用纵向经费管理办法,管得过严。纵向经费管理有严格的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明确的开支标准和范围,特别是对劳务费支出限制更为严格。由于纵向经费管理过细、过严,如果横向经费管理简单套用,不但会抑制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而且还会导致有些科研人员直接与企业私下合作,逃避学校的监管。这样,一方面造成资金“体外循环”,学校无法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另一方面影响合作人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也给当事人的工作氛围造成不好的影响。二是由于横向经费管理制度缺位,导致管理过于宽松。学校提取管理费和代扣税金后,就不再过问和干涉,如何使用就是项目参与部门自己的事了。对支出内容虽有规定,但是缺少强约束规定,超范围支出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成本核算很不规范,无偿利用学校的水电、设备、试验场地和学校声誉、技术、品牌等而无人追究;科研成果放任自流,造成学校知识产权丧失或流失而无人问津;特别是结题不结账的现象尤其严重。长期结题不结账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大多数高校担心将结题项目的结余资金进行分配,会挫伤科研人员争取横向经费的积极性,就采取长期挂账的形式任由项目组自行支配。这样对高校来说,承接了一个横向科研项目有无结余资金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根本无管理和效益可言。

(二)横向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比较严重

由于高校对科研经费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为国家代扣缴一定比例的税金,有的科研人员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从而逃避上缴管理费,避开学校对资金的管理;或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以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财务部门并不监督其投入、运用、耗费和补偿的全过程。同时,科研主管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和收取管理费,而不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学校得不到补偿,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

(三)横向科研经费在日常报销中存在违规现象

横向科研经费报销中违规的情况主要是指报销过程中票据存在“失真”和“偷梁换柱”的现象,多数体现为虚开招待费和劳务费,还有发票开具时间与科研时间不统一,往往把立项之前的旧发票充作报销单据;也有的是科研报销单据中所列的明细账与实际情况不符。高校部分课题负责人乃至一些财务人员认为,横向科研经费是靠个人的能力争取来的,只要财务报账手续过得去,个人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便使科研经费支出出现随意性。加之一些商家根据顾客要求任意变更发票中的商品名称、金额,到商场买衣服、家用电器,开具的却是购买复印纸、办公用品的发票,致使科研经费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四)横向科研成本核算难度较大

由于高校横向科研项目承担者大多从事教学工作,其工资和津贴大都计入教育事业费开支,其从事横向科研工作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资源都可以和从事教学工作的资源共享,如科研所用房屋、仪器设备、图书、水、电,甚至部分科研材料等等。这些教学资源本身就是高校从事科研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科研成本核算就比较困难。另外,科研工作者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不强的问题,认为科研人员争取的项目经费越多,说明学校的科研工作做得越好,很少去考虑资金成本效益,这种只重成果不计成本的想法也是科研成本核算难的原因之一。

(五)高校横向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科研经费在经费管理上一直是以科研课题为基本核算单位,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课题组,仅在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登记,而财务部门只反映科研资产的金额,对科研设备的购置是否重复、利用是否合理并不清楚。科研资产验收入库手续也不严格,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多由科研人员保管使用,也不要求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从而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

(六)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配合不力

长期以来,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少沟通和协作,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多争项目,多争经费,多出成果。科研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不跟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对各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不清楚。而财务部门又不熟悉科研工作,不了解科研进展情况,只是对费用进行简单的核算。这就形成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造成项目不能结题,结余经费长期挂账等情况,以致财务部门无法进行科研投入产出效益的分析。

二、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一)推动高校参与市场竞争,多渠道筹集横向科研经费

开放高校,多渠道、多样化吸纳科研资金。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方式,走出象牙塔,热心参与地方建设与服务,积极与工商企业合作,提高自身科技转化的能力,尤其要重视捐赠。同时,运用法律手段予以减税,鼓励企业向大学提供设备与经费支持。充足的科研经费和时时更新的先进设备,将不断促进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接受多样化的捐赠,同时也要重视校友的作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努力争取来自国外的科研机构和人员的资助。

(二)科学管理,提升效率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我国应建立以直接资金(也就是以直接资助或签定合同的方式提供的资金)拨款为主体、以合同为纽带的资金投入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率。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把好“立项关”,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冗余环节,把科研人员从应付检查和报表中解脱出来;明确经费管理上的权责;由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科研经费的财务管

理;健全和完善现有的体制,严格管理,改变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存在的短期,明确各项费用的支出标准,账目清晰,最大限度地克制有限的科研经费的浪费。同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项目主持人以较大的自,以鼓励科研人员多争项目,多出效益,更好地进行科技服务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积极探索科研成本核算办法

目前,高校对科研课题的成本核算尚未有较好的管理模式。因此,应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特点,引入合理、有效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机制。核算要做到切实可行、简单方便。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核定出符合实际的不同的管理费提取标准,管理费提取后直接记入科研项目成本,并直接冲减学校教育事业费的各项开支,而科研管理部门的项目管理费应直接由教育事业费列支。或是参照科研单位成本核算法,将科研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照计人成本费用的方式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科研课题和项目进行归集,构成科研成本,而期间费用,即单位为科研活动发生的组织、管理等费用,因无法按某一具体核算对象归集,则区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不再参与成本计算。

(四)加强高校科研固定资产的管理

将科研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学校整个资产管理范围,对于用横向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亦应严格遵循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好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登记等手续。当科研人员变动或项目结题后,财务部门要协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手续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要提高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打破以往分项目购置科研设备的格局,形成各项目之间科研仪器设备的互通有无,防止科研设备的重复购置;要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尽可能实行与教学用设备的资源共享,避免科研经费的不必要浪费,增强项目之间的协作能力,使学校总体科研实力得到加强。

(五)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与沟通

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必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科研经费的使用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才能使科研成果投入最小,产出最高、最佳,达到效益最大化。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政策,与科研管理部门一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承担起科研项目的前期投入与效益预测、中期管理、结余经费的清理等工作。从科研立项、资金到位开始,财务部门就要和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首先,财务人员可根据科研项目的合同、协议书等信息资料,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给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其次,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使他们能够及时调整支出方向,保证科研资金的合理使用。最后,当项目完成或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结余奖励办法,及时结清课题经费,做到结一题,清一题,避免长期挂账,防止科研资金的浪费和流失。

(六)加大专项审计力度,有重点、有选择地对横向科研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第8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审计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7日

当前,高等学校的科研能力已成为评价高校综合实力和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提高竞争力,各高校都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争取科研经费。伴随着科研活动的活跃,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高校科研经费全面审计构建的必要性,提出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表现为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统一。由于目前高校科研资金管理制度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同时科研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不同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在其管理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同时对资金所进行的核算也是不同的。国家对纵向科研经费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对资助单位也有明确要求;横向科研是由合作单位资助研究的项目,有些资助单位对经费使用约束不严。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财务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资金核算问题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宏观指导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校科研资金管理过程中,都是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来进行的。由于财务制度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上的不统一,这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经费管理效果,同时也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矛盾。

(二)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差距较大。由于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立项时对经费支出没有进行客观估算和分析,对预算科目内容不清晰,没有进行正确的经费测算。科学的编制预算,因此预算不能全面地反映经费的支出情况。而财务部门没有参与经费预算的讨论,使预算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在工作中财务部门只有在经费划拨到单位时才知道经费总额,对科研项目的预算支出内容往往不清楚,不了解项目的进行程度,无法将经费的使用进度与项目的执行进度结合起来进行控制管理,致使科研经费的支出不能按项目申报时的预算进行使用,使科研项目财务支出数与预算支出数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所谓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是指科研项目完成且已通过项目下达单位的验收评估,但在项目财务支出中不作结账处理,结余资金仍按照在研项目进行管理的现象。结题不结账的问题,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普遍存在。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科研项目完成后,财务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算,这部分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经费一直挂在账上,还会造成年终高校未完成科研项目经费的大量沉淀,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如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6年第1号)公布的针对18所部属高校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在13所高校中将近1.73万个科研课题没有按照规定结账,其资金累积达到3.69亿元,导致了大量的账面资金被闲置,同时在使用上的随意性较大,这都给科研项目管理以及财务核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四)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到位。在科研经费日常的核算过程中,一是存在着财务监督不到位的现象。财务部门只能控制每个项目的总经费不超支,无法将每个项目的经费按预算指标进行细化预算控制。在实际核算中只对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会计审核,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相关性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也造成了科研经费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据新华网报道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公布对10所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发现,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40.5%,其他的都被用作管理费用、人员经费、招待费,甚至本应由科研人员个人承担的家庭电话费、交通费、学费、私家车的汽油费、保险费和维修费也从中列支;二是存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有的没有对科研经费开展审计,有的也只是在科研项目结题书上签字盖章。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及监督未能做到在事前及事中进行,未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更缺少对科研经费的效益分析。

二、高校科研经费全面审计构建的必要性

科研经费从划拨使用到课题结束结余可以划分为科研立项、预算编制、经费使用核算和项目决算评估四个阶段。在科研经费内部审计中,应树立全过程、多内容的审计思想,实行“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形成对科研经费的全过程审计―科研立项与经费预算的事前审计,经费使用及核算的事中审计,项目决算及评估的事后审计,以确保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一)以立项和预算审计加强事前控制。对于以事前内部控制审计为主的科研经费审计,应当从科研项目立项审计和经费预算审计入手,努力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科技创新,在立项和经费预算上把关,增强学校与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风险意识。同时,考察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从科研项目立项、合同管理、经费使用与审批、课题结题等方面规范流程管理,建立健全课题组负责制、科研经费责任追究制度、科研经费沟通与协调机制等等,使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最后,考察部门间相互协调情况,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使科研主管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加大监管,从单向管理转为全方位立体管理。

(二)以财务收支审计强调事中监督。科研经费事中审计最主要的是审查经费的合理使用,所以强调财务收支审计是加强事中监督的最有效手段。其主要内容是审查财务收支合法性和经费会计核算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各项开支是否规范,成本核算是否真实合理、全面完整,是否专款专用,需分摊的经费是否在相关项目中进行合理分摊,以及经费结余情况等。在审计中应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与技术,对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进行实时监控,督促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使科研经费的财务收支情况合法、合规,保证科研经费落在实处。当然,在事中审计中还要配合相关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审计、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科研经济合同管理情况审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理情况审计等,全面提高审计效果和监督力度。

(三)以经费效益审计做足事后评价。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效益”的现象。高校对科研项目普遍实行“课题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赋予了项目负责人支配课题经费及相关资源的自。而高校作为项目依托单位,则负责项目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监督等职责。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监督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除了监督职能外,内部审计部门还应该通过为课题组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达到促进项目科学高效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内审管理服务职能,积极探索建立科研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体系,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效益审计。在对效益审计明确、细化基础上,建立一套对科研管理全面评价的标准体系,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投资回报情况进行实时追踪考核。可采取“项目收益法”和“项目比较法”,对项目的收益进行分析,对产生的效益进行准确的核算;或与同类项目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提高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同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项目的成果转化率较低、经费使用效率差,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影响了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

三、基于审计视角的科研经费管理对策

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应当从全局角度出发,构建一套系统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科研经费审计应当涵盖科研经费自始至终全过程;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机构的委托审计相互支撑;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收支审计,还包括绩效审计、预决算审计以及责任审计等多项审计内容,建立全过程、全体系、全方位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项目经费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一)科研立项高度透明,科学合理。上至国家,下至高校自研项目,科研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应该经过可行性论证,力保提出的项目符合实际科技需要又能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必要时可实行公开招标或者举行立项听证,对项目分布和经费分配严格把关,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以事前控制确保项目绩效,同时对选择的项目负责人可以签订“科研合同”,必要时可以将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公众和审计监督,其研究结果可作为考评和下次科研经费申请的信用指数,对下次申请课题研究产生影响。

高校应从思想上切实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结合本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针对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科研经费管理过程控制等问题,明确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明确科研项目结题时间和结余经费分配比例和奖励办法。对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通过建立系统、完善、可操作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科研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科研和财务部门可通过讲座、网站、答疑等方式,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财经法规的宣传,提高科研人员自觉、合法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做到自觉遵守财务制度,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合理、合法地使用科研经费。

(二)科研预算管理规范,明晰细化。强化科研经费全面预算管理,对经费预算编制、经费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监督和预算考评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使科研申请人明晰责任,经费申请获准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纳入合同条款,成为科研经费审计的最终依据,内部审计和财务等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参与,在各部门沟通协调基础之上尽量细化费用分配,将人员费用、差旅费用、学术交流费用等细项全部编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在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时作为衡量依据,不能出现过多的出入。这样,用科研预算管理加强对科研活动及资源分配的计划、组织、调控和分析,使资金、资源按照预定的计划运作,实现科研目标的有效管理。

由于高校科研经费涉及面广,高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指导性的预算编制范本,使科研预算的编制有合法、合理的依据。在实行课题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科研经费监管的核心是预算及其执行,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是规范科研经费合理使用的前提和依据。一方面科研人员应加强预算知识的学习,根据科研项目总体规划,经过充分的论证,提出预算方案;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积极介入到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参与预算的编制;财务人员应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与科研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对科研经费的预算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使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另外,高校还应强化科研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加强预算的监督和控制,财务部门必须按照课题预算和财经法规对科研经费的每一笔支出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做到抓住预算,就能实现科研经费全过程监管。

(三)财务核算标准统一,体系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是财务收支的正确性、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及其效果,以及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等。应当依据国家和所在地区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公布出适合的科研经费核算办法及相应细则,使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有据可查,也使科研人员有所参考。在进行科研支出时严格遵守规定,将共同支出的费用在各个科研项目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摊,严格执行预算,避免盲目采购,项目结题时做好经费结余的收尾工作,不出现违规行为,杜绝科研经费腐败的发生。

财务部门应加强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直接经费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在日常核算中以批复的项目预算为依据,分析判断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合理,是否与项目研究相关,是否符合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尤其应注意以下情况:①“燃料动力费”应将科研项目的开支与非科研项目的开支区分开来,非科研项目开支不得挤占科研项目的经费;②项目组成员参加与项目研究相关的国内学术会议发生的费用,应列入“差旅费”支出,而不应列入“会议费”支出;③项目组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生的费用应列入“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支出,而不应列入差旅费或会议费支出;④“劳务费”是支付给无工资性收入的项目组成员,有工资性收入的课题参加人员不得发放劳务费;劳务费也不得用于项目研究过程中临时聘请的专家咨询费;⑤项目组举办咨询会发生的咨询费应在“专家咨询费”中列支,不应在会议费中重复列支,也不得支付给参与项目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⑥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支出不得超出预算。

(四)部门及配套资源健全完备,密切协调。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审计部门主动配合,紧密合作,实现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全过程监督。健全配套设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建立一个科研项目多维度管理的信息平台,做到信息无障碍交流,实时监控。在这一信息平台中,不仅可以对经费的收入支出快速查询,还可以对配套网络资源、仪器设备进行预约与管理,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设备重复购置,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效果。

(五)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合法有效。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管控作用,内部审计应贯穿整个科研项目全过程。包括前期项目立项、申报、经费预算、实施方案、合同制订等;中期费用预算执行、内控制度、费用开支范围等经济活动审计;项目完成后经费决算、合同执行情况审计以及科研经费管理效益审计等,全面衡量科研经费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推行同行评审系统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吸收外部优势,减少人为因素,在审计结果公开公正基础上,努力推行责任追究和问责制,实行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全面的监督与服务,提高科研经费投入的管理使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对科研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审计事前、事中、监督与服务职能。在项目申报阶段要对经费预算、实施方案及合同等进行审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费用预算执行、费用开支范围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在项目完成后要对经费决算、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审查科研经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相关性,成本计算是否正确,成本结构是否合理;根据项目计划、决算报表及其他资料分析研究,判断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性。在审计中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罚力度,使科研经费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全面监督,发挥过程控制、实时控制的优势,从而减少科研人员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六)加强结余经费的管理。结题不结账,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出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的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项目负责人应在结题后规定时间内根据学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办理项目经费的财务决算工作。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照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处置。总之,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不得长期挂账,不得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性支出。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期下,我们应转变管理观念,开拓管理思路,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手段,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高校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志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跟踪审计[J].财会月刊,2012.10.

第9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1.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目前,高校并没有统一的科研项目经费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核算和管理基本上是参照教育事业经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办法进行。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制定相应具体有效的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不完善,若完全按教育事业费财务管理显然与科研经费的特点不相适应,科研经费大部分是项目经费,且有不同的来源、用途。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由于缺少具体的制度依据,导致科研经费的管理过于宽松,科研经费完全由课题小组或者项目负责人个人支配。只要属于科研经费开支,什么都可以报,或者稍加变通就可以报,财务部门大都只起到一个简单的核销作用,在财务管理上缺少必要的内部监督。另外,由于科研活动消耗的房屋使用费、水电暖费等间接费用在我国没有可参照的标准指标,高校对其耗用的资源未进行单独计量,造成科研经费核算的不真实。

2.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与执行不一致。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一般是项目负责人编制的,而且在编制时项目负责人考虑的重点是尽可能多地争取经费,根本没考虑实际执行的需要。对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高校财务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通常不会参与和审核,而科研项目的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学校财务部门按项目经费预算内容控制开支范围,这就导致科研项目经费执行难度较大,科研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与预算脱节的情况经常发生。

3.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且流失现象较为普遍。科研经费开支项目范围是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各科研项目添置设备大都由课题经费支付,使用也归课题组使用,项目负责人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这样就导致有些设备重复购置,造成课题经费的浪费。而且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只见报销图书资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登记,财务部门将其核算为固定资产,而图书馆或资料室资料无增;仪器设备、专用设备账上有增,而无专人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科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这部分固定资产虽然也进行了验收、登记、入账,但实际上是由课题组成员自己验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这部分资产从未进行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后续管理,而科研部门在对课题进行结题时,也未通知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配合不力。科研管理部门通常只注重多争项目,多争经费,多出成果,科研项目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不负责和不审核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对各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不清楚。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少沟通和协作,而财务部门,不熟悉科研工作,不了解科研进展情况,只是对经费收支进行简单的核算。这就形成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造成项目结余经费长期挂账等情况,以致财务部门无法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绩效分析。

二、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完善国家层面的管理制度,从国家层面上看,建立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合理确定无形资产确认及核算标准、高校科研管理经费结余计提标准等等,为高校制定具体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提供有力依据;另一方面完善高校层面的管理制度,从高校层面上看,各高校要加强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及时研究科研项目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并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比如:使用科研项目经费控制本,每建立一项课题,用一个内部控制本,各项目之间不得混用。

2.完善科研经费的日常报销核算。一方面,项目经费到达财务部门后,由项目组向财务部门报用款计划,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严格依据项目用款计划审核报销票据。另一方面,必须遵循校内内部审核、审批制度,原始凭证报销必须有经办人、验收人和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才能报销,必须严格票据审查,对礼品、旅游支出坚决不予报销,严禁从科研经费中提成用于科研人员奖励支出;对实验设备的购买要进行监督,符合政府采购标准的必须实行政府采购,购买的设备要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对于报销中最混乱的生活类发票,如办公费、耗材、交通费、接待费等,为了杜绝违规,应该严格控制对这类发票的报销,对没有特别理由和审批手续的不予报销;对于劳务费支出要有一定的限度,并应开具税务部门的正规劳务费发票并附领款人身份证复印件,严防人为变相套取现金行为;对于经费的签字除了要项目负责人签字外,还要主管部门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领导以及财务部门领导签字。

3.加强科研项目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国家和省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归项目依托单位,必须纳入项目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不能当作项目组或项目负责人的私有财产。特别是对因为科研经费形成的移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如电子设备和图书等,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核算、立账和建卡,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抽查检验。在科研人员变动或课题结题之后,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须由学校统一保管和调配使用,不得再滞留在科研人员的手中。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应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经批准后才能处置。建议高校可以组建公共实验室,提高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不仅节约科研经费,而且还可以使部分经费少的小项目享用先进仪器、设备。对形成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配合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核算、立账和建卡,及时提供鉴定证明和认证资料,将其纳入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系,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4.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协调与沟通。首先,财务人员可根据科研人员申报科研项目的支出情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给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其次,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将有关财务信息及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项目负责人,使他们能够及时调整支出方向,保证科研资金的有效使用。最后,当项目完成或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要通知项目负责人及时办理财务结算手续,并按规定处理结余经费,避免长期挂账,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财务部门有权按照校内财务管理办法予以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