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会计信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管理会计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规划与决策上,如全面预算管理,另一方面体现在控制和业绩评价上,包括目标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业绩评价激励机制等。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能具体完成以下目标:1、客观准确的成本核算。2、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3、执行性强的业绩评价。4、严格的内部控制。5、安全的资金集中管理。6、有效及时的全面风险管理。
(二)选择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架构模式。
企业在选择自己的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架构模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云服务产品的投入使用对现有会计流程和人员的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必然会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按照以上三种架构模式对各部门工作人员提供培训使他们了解系统处理过程。(2)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当前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决定着企业以何种架构模式引入管理会计信息化,之后才能预测云服务产品给企业财务改革带来的效益。(3)与云服务商沟通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要求服务商根据客户的财务环境和行业特定提供服务。
(三)选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云计算部署环境。
云计算的部署环境类型,不论是公共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云计算环境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成熟,云计算运用下的商业模式还存在较多问题,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更大,更注重安全性的大型企业在云计算部署的必然要选择一个私有云环境,由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数据的复杂性和安全性要求比大型企业低,可负担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小,因此中小企业更适合私有云。
(四)确定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根据上述的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目标,系统应至少包括成本核算子系统、预算子系统、业绩评价子系统、财务分析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集成才能体现以事前编制预算为重心的事前预测,以差异分析为重心的事中控制,以业绩评价为重心的事后管理的管理会计思想。
1、成本核算子系统。企业在实施成本核算子系统时可以直接采用商品化的通用模式,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产品生产流程的特殊性,成本核算方式的特殊性,采用通用性的成本核算系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一个成本核算系统。此外,考虑到定制的成本核算系统与行业整体核算平台存在差异,有碍与行业平均成本的对比分析,数据共享困难等,企业还可以在定制成本核算系统的同时与行业通用的成本核算系统进行对接,即将通用与定制结合起来,既满足企业的特殊需求又可实现大环境下的成本比较分析。
2、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应包括编制、执行、控制与分析、考核与评估四个环节。预算编制是根据战略目标和竞争状况编制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利润表、预测现金流量表等;预算执行是为了确保预算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预算能够落实到经营过程;控制与分析包括预算调整、预算反馈控制、预算执行分析;考核与评估包括考核目标设定和绩效成果评估。
二、结语
管理会计信息化虚拟价值链
1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位必要与根本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大分支,也被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主要由计划与决策管理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评价管理会计组成。在传统工业时代,管理会计的界线与定位比较清晰,相关的制度设计较为稳定与直观。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发生了诸多的变革与挑战,工业4.0、大数据、云计算等等颠覆传统企业经营管理假设的新概念与现实,不断在瓦解大量传统理论的根基,重新认识与定位管理会计系统是必要的。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Jean-Paul Sartre认为“行为决定存在”,从哲学上而言,任何事物都是会幻灭的,所以内容的存在在本质上而言是虚幻的,所以想要让内容反映出来就必须通过行为让内容显现,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说的行为决定存在。而当代的管理会计运作最不同于传统的主要行为,就是信息化运作模式,这是要比管理会计在内容上创新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因此,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行为决定着管理会计在当今时代的存在本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位主要就是依靠其信息化的表现而言。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特点,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价值链、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这三个角度,从大、中、小,从宏观到中观最后到微观三个层面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2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定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nald H. 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企业存在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本质是将一部分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之后,这些被内部化的交易行为在企业内的交易成本要低于该行为在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
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组织中的经济学理论的定位应当是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工具,如果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运行,造成了企业内部事项发生时的搜寻成本、议价成本、监督成本等等交易成本徒增,则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定位是有悖制度经济学原理的。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看,考虑机会成本比沉没成本更有意义,机会成本是管理会计作出内部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降低交易成本与关注机会成本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理论立足点。
3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价值链中的定位
企业价值如何创造?Michael E.Porter(1985)提出价值链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同,他认为企业是一个集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及辅助产品的一个合体,这系列活动归集为一条条价值链为买方提供可交换的产品,即价值。该理论虽被普遍推崇,但由于它太局限于有形产品,于是学者Jeffrey F.Rayport与John J.Sviokla(1995)提出改进的虚拟价值链理论,该理论兼顾有形与无形价值。有形价值指指传统的价值链理论中的物质资源,无形价值则是指基于市场的信息资源,这些由信息产生的增值被独立出来成为虚拟价值链,形成信息竞争力。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增值载体,其根植的原理亦在虚拟价值链上,嵌入虚拟价值链这一信息价值场中,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处理能保持与企业价值链运作的适应性与同频性。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仍然是依附于传统价值链进行运作,重视物质流,而基于虚拟价值链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着重信息流,现实信息的交叉性、多维性,将使得大量的信息增量价值得以被提取出来,提高企业的价值竞争力。
4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整体财务系统中的定位
从目前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阶段来看,已从财务核算进化为财务集成,再到当前的财务业务集成,早期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并不能是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化系统,因为它只是在模仿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的电算系统,并没有革命性的信息模式突破。但发展到了中后阶段,信息化的强大优势与功能慢慢通过信息的集成、流程的重组等革命性的手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信息的挖掘、处理、分析出现了颠覆传统的升级,这种升级主要体现在对业务的渗透与对管理的加强。
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绝非一个孤立系统,它是整体财务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在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业务层、核算层、管理层、决策层四个层面中,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处理信息加工的下游,定位于整体系统中的管理层与决策层。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属于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中的顶层设计。
5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定位趋势展望
人类社会运作效率革命性的提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科技的突破,科技的进步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人类社会的效率突破往往是由于产生了更为强大的群体协调机制,这种新的制度下,使得人的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存量通过新制度的协调重组从而开发出更大的生产效率。所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其首务不是基于科技的创新,而应当是基于上层制度的创新,是对这一制度的准确定位。
想简化理解制度的改革,可以借用分工与整合这两个维度。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资源大爆炸,多来源于分工维度的充分发挥,但经历了数几百的指数型增长,在现存的制度模式下充分开发出分工层面的效率潜力,分工与整合维度的失衡也滋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弊端。因此,在现有或不久未来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应当着重于开发整合维度的效率潜力,通过跨领域整合,开发出新的社会发展源动力。
本文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价值链、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这三个角度,从大、中、小三个视角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形成的一个立体定位格局,其背后也是基于这种整合维度的思维,从整合的方法论去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这也是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当下及未来的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1]Marshall B.Romney&Paul John Steinbar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M].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1.5-6.
会计管理信息化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管理理念,它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将所需的所有有用的信息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其进行删选、加工、处理,以便于为企业在战略制定、市场分析、内部控制等经济活动中提供全面的信息。建设好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手段,对企业所有的财务会计活动提供的数据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以及信息分析,同时根据设定的指标,得出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让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信息满足现代化企业决策、发展的要求,以便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筹划。
二、供电公司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是实施管理会计的有力保障
如今供电公司实施了管理会计的方法,如全面预算管理、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等都进入了应用阶段,但财务人员并无将诸多方法理解并实践,导致管理会计实施的效果不佳。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就可能将各种方法融汇到软件中,真正方便了财务人员实践盈利能力分析、投资分析等,助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防止财务风险
采用高效集成化的管理信息化技术能预先判断风险,并对风险进行预警,以有效防止财务风险。当前企业财务数据日益庞大,财务人员需借助信息化方法,并在系统里设置一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通过对数据的加工,从中发现出对财务风险,以达到对财务风险的管控的目的。
三、当前供电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现状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尚未健全,供电企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尽管已具备了会计软件、硬件的条件,但就目前从供电企业的情况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供电企业在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使用的应用软件系统难以满足企业的财务状况需要,致使无法满足管理会计信息的决策需要,导致实务处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程度与企业管理水平成正比,当企业制定决策时目光相对短浅,即忽视了利用管理会计规划、决策与评价能力来站在战略层面上关注长期目标,难以得到其应有的效果。
(二)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有待及时更新
当前企业已转变经济活动的事后记录和反映转变为事前的预算及风险控制,但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系统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其是企业内部未建立计信息化高效的传递及共享模块,致使形成“信息孤岛”。例如,各个部门未能把相会计信息及时传递给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披露的信息不完整,信息的及时性较差,延迟了信息在内部的传递速率,特别是管理层次较多的企业更加不利。
(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防范风险工作需加强
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技术与网络的支持,因此保障网络安全性是实施信息化系统的前提。个别供电企业忽略了会计信息的系统的维护,未能及时更新软件系统且未对操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行为加以监控,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准备不到位,致使在系统风险上的漏洞未能填补,这将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外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存在潜在的威胁。
(四)实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复合人才较稀缺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管理活动总融入了信息化技术,它是计算机、管理学、会计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综合应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需要具备一定计算机技能和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来对海量的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当前供电企业的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的会计技能不容置疑,能够较好的处理日常的会计核算等工作。但难以胜任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对复杂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决策,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供电企业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供电企业尽管与时俱进得推广管理会计信息化,但进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高层及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不够。大多人仍认为管理会计就是根据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及预算计划等内容,没有全面认识其功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规划日趋超前,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会计的实施。当前的经济社会是一个“信息云”的社会,信息是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以一定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基层财务人员应该及时改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才能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顺利执行、推广。
(二)构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的内部环境
企业应当从各个方面来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以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顺利实施,例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人才培养、保证资金薪酬、强化内部文化等几方面改善企业的内部环境。第一,企业高层应确定一种争先学习知识的企业文化,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学习、交流讲座等方式使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能够清醒认识到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促使企业员工积极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第二,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体系和薪酬福利,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益处,便于为企业的管理会计储备人才,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长久发展。
(三)建立健全供电企业内部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管理的会计主要是从美国引入的管理方法,其基本的思路和管理模式都源自于美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较晚,跟美国显然存在着显著地差异,现有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企业,我们不应该全盘接受。我国供电企业在学习和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时应该在借鉴美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同时,充分的考虑我国的宏观环境以及我国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在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体系建设的有用性,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考评指标体系,从而在制度上存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和落实。
(四)提升供电企业对管理会计建设的资金投入量
供电企业先前的管理会计体系的资料比较少,并且管理会计的分析工具也非常落后,使得管理会计的诸多职能难以在企业充分实施,管理会计中的会计核算数据被大量闲置。因此,企业应提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资金量,通过购买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引进最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硬件上保证管理会计的实施应用。然后将企业的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电算化相贯通,借此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现代化水平和加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
(五)加强供电企业对管理会计软件的持续创新力
在供电企业的管理会计日常实际工作中,通过采用管理会计电算化,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会计的失误数量,保证企业财会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也节省了繁杂的工作量。但企业应加强对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软件创新,与软件供应商制定一软件定期更新的协议,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软件供应商反映,督促软件供应商积极更新会计电算化软件,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六)强化供电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
为响应中央关于“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的治国理念,我国高校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内部风控和教师的绩效考核,逐渐意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高校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成功实践案例较少。本课题将细分为“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以及“高校如何有效实现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等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剖析。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管理会计的起源和成熟在西方,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资金预算、资产管理和内部风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处理会计信息的重要渠道。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增强高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的会计工作从传统的手工记账转变为会计电算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管理已逐渐成熟,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完善,这不仅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便捷条件,也为管理层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基础。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在会计信息化的系统中,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使收集信息、储存并交换过程中的繁琐程序得到简化,使会计信息化的使用者体验更加广泛、层次更加深化。与此同时,高校传统手工处理的会计信息,工作量大,人力资源浪费,容易出错。随着高校扩招,生源增加,会计工作量加大,工作内容日益复杂。采用信息化的会计管理,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根本之策,也为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根据。(二)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发展转型。管理会计对信息的整合,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成功实践,是高校对生源、就业、校园声誉、投资等方面做出正确预测的重要途径。(三)有助于政府审计部门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更为集中系统的反映高校的经营与管理,使得各项收入、支出及费用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审计部门的监督,与此同时,对高校的内部审计也大有裨益。
三、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全局战略部署。目前,我国高校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全局战略部署。高校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根据各自需要定制计算机应用系统,各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便于集中统一管理,造成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困难,易形成“信息孤岛”。例如,当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而获得奖学金时,由于校园系统无法和高校的财务系统进行实时对接,仍需要借助人工方式将奖学金名单传递给财务系统,不仅降低办事效率且浪费资源。缺乏统一的全局战略部署仍是制约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二)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储备不足。管理会计信息化与传统的会计工作不同,它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在信息技术方式下运用现代化理念建立的新型会计模型。它在提升管理效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应用和管理难度,进而对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既精通财务知识、又拥有决策思想的管理会计人员可谓凤毛麟角,有的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欠佳、法律意识淡薄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举步维艰。(三)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网络安全水平不高。首先,高校建立管理系统以来,信息安全监管未能落实到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传播等方面急需加强,高校发展信息化的同时需要建立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及应急管理,从而消除财务安全风险隐患。例如,2017年5月袭击全球的“勒索”病毒,中国大陆部分高校学生反映电脑被病毒攻击,文档被加密。病毒疑似通过校园网传播,导致高校的信息被盗。随着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立及推广,此类安全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在管理会计信息开放的背景下,职务犯罪屡见不鲜,通过网络违规操作等犯罪行为也随之产生,将会不断增加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复杂性。(四)高校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作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者和培养者,一些高校的管理者由于认识不足,易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实践过程半途而废。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购买服务器等网络设备,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其次,需购买价格高昂的管理会计的软件,市场上的管理会计软件都需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最后,人力的投入也是不可忽视的,大量的人力资源是保证管理会计软件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会计人员无法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同时具备财务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系统得以实践运行的人力支撑。
四、高校如何有效实现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共享。高校的管理者应当牵头建立一个研发团队,对各部门所需的软件进行分析、调研并形成预案,建立一套因地制宜的信息化体系。对内,详细研究学校的运作模式、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优化管理会计的业务流程,使学校的管理会计达到精细化和集约化。对外,方便政府部门及时监督管理,有助于领导者经营管理。管理会计信息化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准确性以及数据保留的永久性,消除了传统手工记账事后核算的弊病,体现管理会计信息的快捷性和科学性。(二)加强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储备,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管理会计信息化依托人来实现。一方面,高校应当广纳人才,由认真负责的专业人才来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加强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的培训来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同时,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继续教育工作,对实践过程中新增的问题及时归纳整理,作为案例继续培育研究人员,实现研发和培训两手抓,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教学改革,设置计算机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实践课程,创新培育人才通道。(三)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的预警和管理工作。加强高校的网络安全预警和管理工作,是夯实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应着力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是完善内部审计监管制度。严格授权控制,确保不同岗位各司其责,分级负责。对于核心系统,可借助防火墙、实名制登录等手段,建立起严密的防御体系。对计算机的访问和控制设置权限。第二是完善的网络硬件设备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石。硬件方面可采用稳定性能高的服务器,多重硬件防火墙等设备来保障数据安全;软件方面,对于传输文件信息可采取加密方式传输,利用手机验证码、指纹和静态密码等确认对方身份,以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四)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认识。高校建立完备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首先需得到政府的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校领导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题讲座和培训,使其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要保证资金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资金预算方案,保证系统建设的顺利开展。
总之,为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化,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高校有效地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廖诣.高校管理会计发展的机遇和实施路径[J].财会信报,2017(2).
1管理会计信息化和财务共享服务分析
1.1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兴起于上个世纪初,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管理会计这一概念是在1952年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进行确定的,并将其作为企业自身会计体系的统称[1]。管理会计的工作是使用相关数据信息,将会计和管理之间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在企业经营规划、投资决策、财务管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现代化管理科学在会计领域中的成果。管理会计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为企业以及公共管理等方面带来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管理会计引进我国的时间相对较晚,其实际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较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就我国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会计信息化尚且处在初级阶段,实际的应用范围也没有得到有效拓展,使得管理会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而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将管理会计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为企业发展决策、企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切实可靠的信息。
1.2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财务流程处理的基础,把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相应流程的规范、提高流程效率、减少运营成本的支出以及创造价值作为最终目标,站在市场视角上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分布式管理模式[2]。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充分使用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优势,将企业各部门的财务进行整合,构建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而对企业财务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而共享服务中心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企业部门提供标准化、程序化的财务工作方式。然而,现阶段对于财务共享服务的探究过于侧重于模式建设、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而少有对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尤其是对管理会计和会计信息化二者相结合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财务共享服务对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2.1促进管理会计水平的有效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的有效构建为企业制定了完善且统一的财务制度,还有效地将财务部门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同时构建了适合企业发展财务管理程序,使得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决策等方面可以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从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良好发展。例如,某大型通讯集团构建了各项水平达标、功能相对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集团则取消内部单位中的财务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进一步实现了会计人员的集成化[3]。使得一部分会计人员进入到基层单位为其提供咨询以及相应的管控服务,而另一部分会计人员则为集团投资发展、决策以及战略制定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达到了会计人员转型的目的,更好地推动了集团管理会计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
2.2有效推动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此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企业间的各部门一旦出现分离,在想要克服区域上的距离,达到向客户提供高效率、全面性、质量高的服务目的,就必须使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其有力支撑,不管是财务核算、管理、决策等业务,都要使用信息系统才能完成[4]。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使用的信息化体系有以下几种:ERP系统、网上银行系统以及银行和企业互联系统,除去上述几种常用信息化系统以外,其中还包含了会计核算系统、报账系统和辅助系统等。例如,在企业报账环节中,信息系统对报账整个过程的全面覆盖,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优势,进一步实现报销、支付等具有一定重复性的财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便捷化的目的,使得企业财务成本得到了降低,避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
3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3.1要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
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大数据作为本质前提,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而对企业预算、成本控制、绩效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使其能够更加高效率地运行,最终达到创造利益价值的根本目的。财务共享服务所使用和涉及到的数据都会存储在相应的电子媒介中,然后利用网络进行传输和共享,在服务中心和客户端之间进行往返,因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想要保证会计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5]。首先,要对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确定。对于企业来讲,部分数据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使用和共享,但是还有部分数据会涉及到较为机密的文件,不能在企业内进行共享,因此,对于这类数据就一定要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进而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性。其次,还要加大对数据使用人员的管理力度。在用户进行数据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不当或者是其故意行为等,都会造成财务信息的泄露和被篡改,进而使企业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减低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信息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
3.2注重管理会计和已有会计信息之间的结合使用
现阶段,我国国内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会计信息系统,而在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就不能对现存的信息体系做出否定,同时还要将其与之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例如,不少企业已经使用了ERP系统,而财务共享的服务中心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系统,对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进行搜集和整合,并得到有效的支持。
3.3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才进行创新
现阶段,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结构已经呈现出失衡状态,传统形式的核算会计人数占据了会计从业总人数的一大部分,使得我国对于高层次的会计管理人员的缺口达到近乎300万人数[6]。另外,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以后,财务人员就要面临自身职能上的转变,由原来的核算会计逐渐转变成社会所需要的管理会计,由此可知,企业未来发展需要核算型会计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管理会计的需求量会呈直线趋势增加。因此,想要更好地应对这一变化,就要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校企之间有效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对其的切实需求。
3.4拓展管理会计的服务领域和范畴
目前,企业依靠财务共享服务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随着企业发展,企业还有可能选择相应的外包模式[7]。所以,相关财政部门要正确指导和鼓励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同时,通过相应政策以及技术上的支持,促进软件开发企业加大对其的研发力度,进而有效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3.5加强云计算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
云计算作为一门先进性很强的技术,强大的计算能力已经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云计算运用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其优势就会被立马显现出来。首先,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成本支出。企业将云计算平台运用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先要购买相应的云计算服务,然后再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付费,而供应商则会提供相应的安装和后续的维护,和传统信息化进行比较,云计算的运用有效减少了企业成本的支出[8]。其次,推动企业内各部门之间良好合作。使用云计算平台,进一步实现了会计信息核算共享、相关业务上的支持以及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持,推进财务和业务之间协同能力的提升。最后,提升相关人员实际的工作效率。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还有一定欠缺,因此就要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然后再将云计算引进其中,进而有效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4结语
1.对管理会计缺乏认识。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对管理会计树立起一个较为清晰和客观的认识。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大多数企业建立的会计管理和使用体系不够完善,实用性较差。在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制定经营决策时,主要是借助过往的经验,未能发挥“会计也是生产力”的作用,导致管理会计无用武之地。
2.实践与理论相脱节。
管理会计是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某些工作中实际运用到了管理会计的部分方法,其中比较常见是的经济预测法和本量利分析法。但是,在国外管理会计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体系,对已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的经验也缺乏继承和创新。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直接导致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实际操作性。
3.管理会计在会计信息化中缺乏应用。
当前,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管理会计的作用被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即使在已经开展会计信息化的企业中,也普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认识误区。管理会计的应用被人为地局限在在事后结账和算帐的层面上,很少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另外,我国管理会计软件的功能严重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管理会计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这些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用到,因而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对策探讨
1.加强管理会计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路。
目前,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水平较低,同时由于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别,西方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很难适用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我国管理会计应的定位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上,通过结合中国企业的现在,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会计管理制度。管理会计走理论是实践相结合道路,主要是要加强对已有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重新评价,对不合理的假设进行修正,对不合时宜的技术方法彻底抛弃,要强调管理会计行为的具体应用,真正为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所使用。
2.树立不断创新的管理会计意识。
管理会计的应用,不仅要是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重复利用,更要保持不断的创新。事实上,创新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我国邯郸钢铁集团在企业中率先使用成本否决法,不但是对管理会计理论的一种创新,在实际应用中,也产生客观的经济利益。通过创新,找出管理会计应用的一般规律,既是企业转变经营思路的客观需要,也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3.为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
企业应意识到管理会计绝对不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而是依附于企业之中,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要为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企业首先要加对企业自身进行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只有这样,管理会计才能从被动的接受改变成企业主动应用。特别是企业在投资决策之前,可以利用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对出资、审查等工作进行分析,使企业乐于和善于应用管理会计。
4.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最终是由人操作的,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管理会计应用的质量。因而,需要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特别是对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的教育培训,要重视案例教学,通过举一反三,提高会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教育培训还应该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会计人员应一切以会计信息为依据,运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客观、实事求是地对企业的相关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总结。
5.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推动策略
一、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必然选择,而快速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激烈。为了能够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管理会计则是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管理决策水平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会计的重要程度越来越为企业所认可,更多的企业将管理会计视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有效工具,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与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使我国管理会计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需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这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管理会计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国内企业运用管理会计信息化手段来支撑企业经营决策的案例早已有之,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内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运用,大多仅限于部分领域,如全面预算或是成本管理,企业普遍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并且由于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企业大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缺乏正确认知,这导致了目前企业“按需”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无序现状。
二、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只有实施和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才能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企业组织因素影响,但显而易见的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与外部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关联密切。其中信息技术指组织的内外部技术,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水平,也包括通过外部市场能够获得的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组织情况则包括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应的人才建设等等;外部环境指企业所处行业、行业的竞争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等等。以下从技术、组织、环境这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方面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费用控制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工具都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然后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这些系统工具大多是基于原有核算型会计软件,通过核算型会计软件产生数据,在此基础上来实现数据汇集、计算、加工、提取后形成一些分析结果。基于核算型会计软件的设计思路导致数据来源先天性不足,很难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提供更多更细致的信息。其二,市场中的管理会计软件有很大比例是“舶来品”,这些系统工具大多是根据国外企业实践和操作习惯总结而来,很少考虑我国的国情制度和管理经验,这往往会导致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中一部分功能无法得到应用,而在特定功能上反而还需要自制或者购买相应的功能软件,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组织方面
目前企业的管理层普遍对管理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还不高。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记录和编制企业的财务指标、提供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信息等。显然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胜任的工作远非如此。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更重视“硬能力”建设,如硬件购置、系统搭建等,而较轻视“软能力”建设,如系统管理、流程优化、人员升级等。很多企业以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就是购买先进的管理会计软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而忽视了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不仅仅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因素,还应当强调企业组织和管理的相互适应。企业当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限制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组织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涉及管理学、会计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知识,目前企业普遍缺乏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多数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无法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不能胜任复杂管理会计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工作。
(三)环境方面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可以一步到位的事情,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并且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协助。目前,环境方面的挑战在于:软件公司大多缺乏共赢的意识,更多是仅关注其前期的销售和实施过程,不能提供后续相应业务指导和改进服务,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无法真正融入企业的管理活动;前文提到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限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划分过细,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另外,我国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大多是自发而为,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推动其发展。
三、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事业已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亟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有利支撑,这就需要明确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这才能够为我国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指明方向,为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提供指导方针。
(一)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机制
揭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和激励机制是后续发展能否有效推动的重要前提。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驱动力源自企业期望通过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客观存在的应用需求导致企业选择管理会计信息化,并不断进行优化。外在动力则取决于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等外部因素。在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的耦合作用下,通过企业内外部因素的不断配合、协调和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激励机制将是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在企业动力机制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发展环境,加速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激励作用是其启动、实施和优化的力量源泉,信息化发展速度快慢以及规模大小很大程度上受激励机制提供的动力强弱影响。激励机制是动力机制的补充,在动力机制不足以支撑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情况下,可以从弥补其动力不足,从政府政策激励、企业人才激励等方式来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开展。综上,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推广发展将是一个包含技术、制度、组织、管理、文化、政策等诸多因素并且各因素全面整合与不断协同的过程。
(二)政府的重要作用
通常而言,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各方利益、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信息化经验都是由政府引导完成的。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产业方面具有相对领先的优势,社会信息化程度优于我国,我们国家的国情制度和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异,但仍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引导信息化发展的政府经验。首先,发达国家政府普遍重视制定中长期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如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日本的“E-JapanⅡ”战略,以及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能够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方向,并形成信息化的国家竞争优势。其次,在信息化的研究与产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国家的信息化基础、人员素质以及信息技术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化发展方向。其次,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普及方面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仅考虑技术的推动和企业需求的拉动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分析,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确实是企业自身行为选择问题,但正是由于缺乏有效引导,也造成了我国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自发无序的状态。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基于多方协同,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与经济、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长期过程。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符合国情的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
显然,政府参与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和程度强弱势必会决定发展的走势,不仅会影响发展的范围,还会影响发展的速度,甚至决定了发展的成败与否。政府可以选择的策略包括:强制推行,或是政府与市场行为相结合,抑或是完全市场行为。首先,完全市场行为已证明缺少效率。其次,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繁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可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大相径庭,同时,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本身支撑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并不能进行限制性规定。过多的强制执行反而会制约企业的灵活应用。财政部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针对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提出两点要求,其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防止“信息孤岛”,其二是支持会计软件、中介机构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拓展,加快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到理财、管理和决策转变。财政部为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发展方向和期望,同时“鼓励”和“支持”也表明了政府将在中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因而,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应当是选择政府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为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公平机制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等,协调社会多方相关者的力量,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
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步入大智移云的时代,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应顺应潮流,结合新兴技术与管理模式变革,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本文以企业的主体视角,借助政府的引导作用,协同多方利益相关者,提出推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一)企业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主体作用
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知,正确认识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并且始终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战略保持一致,始终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由于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规模、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因素不尽相同,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必定有所不同,企业应当充分考虑现实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切入点。但最初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规划应当是整体性的,能够为未来的改进升级奠定基础。随着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便于未来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系统整合。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有技术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管理因素,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优化合理的业务流程,确保企业管理体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相适应。同时,还取决于外部因素。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应当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可以寻求外部专家与咨询机构的支持。
(二)政府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引导作用
政府应当制定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发展方针和当前的工作重点,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引导和管理,并协调各行业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健康发展。在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使他们能够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方面做出表率,成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最佳实践。并通过论坛、报道、经验交流等形式对企业的最佳实践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实施环境,提升其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头作用。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应当有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的行动相支撑,政府的策略措施应当能够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政府应当协调行业协会、软件服务商、管理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力量,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来帮助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三)社会各方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协调作用
管理咨询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诊断和分析,协助企业制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硬件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的选型、实施和维护;帮助企业进行复合型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管理咨询机构自身也应当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力度,不断追踪和研究管理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企业制定最佳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提供商应当抓住当前管理会计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入挖掘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建设需求,在借鉴国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还应当更多考虑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一般功能和使用习惯的前提下,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充分考虑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科研院校应当在培养管理会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有效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改革与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不断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管理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五、结论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生命周期理论与某个行业(例如房地产业)之间的联系甚少。大部分的描述只是对企业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描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少,即使有不同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也没有对相同行业内的不同公司进行描述。在目前的管理会计理论中,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管理会计系统的关系的正式研究还不多见,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总是处于具体的行业中,每个具体行业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变迁,把握了企业发展趋势及所处的行业的规律,才能设计并使用合理的管理会计系统。例如在房地产行业内,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可以着重运用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控制,现金流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盘点等几个方面,从而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2房地产行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2.1研究框架的构建,可以理解为:由生命周期理论和本企业所存在的行业特征共同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由这两者共同作用,指出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从而使企业选择最佳的管理会计工具和信息报告来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2.2管理会计工具的选择
初创期的房地产企业规模较小、权利较为集中,一般由企业负责人全权负责企业各个方面。在此期间,属于人与人之间的控制,没有非常正规的控制,体现了初创期企业小、灵、快的特点。由于上述原因,管理者在企业的日常决策中对各类信息的需求量少。对企业的内控的着力点放在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可靠方面。因此,在企业初创期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可以称之为非正规的管理工具选择。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房地产企业进入成长期,在此期间公司组织结构日渐分散,企业管理者越来越不好掌控企业,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成长期需要更加规范的企业制度来约束企业行为以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并通过正规的行为程序确保组织和管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共同的企业目标、良好的企业文化、有效的内部监督有利于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房地产企业进入了成熟期,企业的着力点由开发新的地产项目到对自身品牌经营和自身信誉的维护。由于公司进入成熟期之后控制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越来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来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规划,因此,需要更强大的管理会计系统来协助管理者做决策。衰退期企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利润下降、资源供应不足、没有清晰的战略行为。衰退期企业的重点任务是清产核资,并且企业的管理决策权集中在最高层,对信息的需求量很小。由此,衰退期的管理会计系统中,只依赖很小范围的管理会计工具。由于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对信息量有着不一样的需求,管理会计工具也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管理会计系统不同程度的规范性。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以下观点:在工具的选择上,处于成长和成熟期的企业比处于初创、衰退期的企业将选择范围更广的管理会计工具。
2.3信息的报告
管理会计系统中信息的报告可以运用稳定性、完整性、信息范围和及时性来衡量,其中及时性和稳定性是报告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的初创期,公司经营范围较为狭窄且处于一个风平浪静的稳健模式下,当公司进入成长期后,对外投资加大,经营范围也随之扩大,因此高不确定性是企业在成长期时期必然的经历。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下降,随后的衰退期中,企业重新定位,处于与初创期类似的环境。因此,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变化决定了在企业的成长期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更高。所以,可以得出下面的观点:在信息的报告上,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比其他阶段的企业的信息集中度和完整性更高,信息范围更广;而且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比其他阶段的企业更需要及时地报告信息。所以,可以得出下面的观点:与其他各个阶段的公司进行详细比较,可以得出成长期公司的信息报告的稳定性和及时性都具有更高的需求,并且完整性和信息的可靠性上的要求要比其他阶段的企业更高。
3结语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信息化建设对于管理会计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完善企业总体布局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成本。“互联网+”计划可以有效地推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拓展我国的国际市场。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做一综述。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是指事业单位或者企业进行价值创造或者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研究报道:大力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会计信息化的系统不仅要包含财务会计,也要包含管理会计,会计软件也应该具备管理与核算的作用,大力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互联网+”环境下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化管理已经由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延伸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报告要更丰富,将企业的管理会计价值最大化。据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化已经过了2.0时代,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了协同交互的3.0时代、工业4.0时代,企业发展也已经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
二、“互联网+”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措施
(一)强化战略意识
在我国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会计事业已经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了会计信息化,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与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企业财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提高了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管控能力。由于转出与存储格式的不同、数据采集标准的不一致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了绝大多数的企业出现了客户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的计划系统、办公的自动化系统以及供应链的管理系统等多种系统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对接,不能为企业有效地提供跨系统、跨部门的综合信息。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系统,它蕴含了企业72%以上的重要信息,不仅是国家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如今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其重视起来,用国际化的战略思想来看待信息化工作,全面考虑企业的协调发展与企业内部的系统化信息建设。避免效率低下、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等现象的发生,将会计信息化完全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整体建设中去,实行数据采集规范化、标准化,切实提高信息的开放性、准确性、稳定性以及通用性,让各个软件的系统数据自然对接,资源共享,提高数据的再利用水平与深加工,进而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内部控制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伴随着大量新载体、新技术的产生,企业的系统结构逐渐变得网络化、高密度集成化,显著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采集效率、整理效率与数据传输的速度。同时会计信息化可以将企业内外部门、系统、机构的数据进行接口、转换、接受、发送,实现数据的交换,会计化系统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开放式的系统。由于企业信息化的开放,导致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可控性与统一性大大降低,更容易受到恶意软件、钓鱼网站、黑客等的攻击,所以必须要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强化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采用安全的技术策略,用会计专用服务器代替普通的办公室电脑服务器,并在会计专用服务器上设置路由器和防火墙,建立起多层安全体系。二、加强系统的内部制度,按照“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软件开发维护、计算机病毒科学预防、资源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组织、硬件管理维护等一些控制制度,进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高校的运行。
(三)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重视会计的管理工作,会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档案的基础建设,企业要从实际出发,配置合理的空调、电脑、除尘等软件系统,并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会计档案工作要高效的完成,实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归档,有效提高档案的保险系数。在电子档案中,要能检索到相关的纸质档案,在纸质档案中,也能检索出电子档案的相关资料,切实提高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相关性。在电子档案存档时,尽量在光电介质上存储,少用或者不用磁介质。对于档案要远离磁场、注意防潮和防尘,以便在会计系统被破坏或者出现故障时,可以在紧急状态下迅速恢复。在Access或者Excel中保存档案,可以为日后直接查询、调阅档案提供极大的方便。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轨迹,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加大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注重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不断普及,且应用广泛,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广泛搜集与企业相关或者企业需要的信息,作用者更需要的是动态的、高度的、实时的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综合信息,迫切的需要完善和拓展会计信息化软件和系统。因此国家应该软件公司的开发,研制出集会计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系统、业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一体的新型的信息化系统,为税务、投资、财政、审计等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方便和快捷,有助于企业挖掘相关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新观念、新技术已经贯穿于现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要进行积极的转型,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人员也要进行积极的转型。对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要不断地塑造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现阶段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需求,企业工作全面推进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团队。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时刻关注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积累,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企业要充分的利用媒体资源,创新对工作人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交流,同时企业还要不断招收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利用高薪引进大量复合型人才,多渠道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不断壮大企业的会计队伍,可以极大地加快会计化信息的进程。
三、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时代的发展,让会计信息更快地融入了信息社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策略和目标是从战略的高度前瞻性上构建高效的会计信息化框架,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提高企业信息的综合利用水平。会计信息化正朝着智能化、规范化、社会化、互联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显著地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拓宽了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作者:赵旭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华扬,杨洁.让管理会计信息化插上大数据“翅膀”[N].中国会计报,2014.
[2]王德昌.市场竞争、组织分权与管理会计信息视野[D].西南财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