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沙盘模拟采购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ERP沙盘模拟课程简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的融合飞速发展,ERP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成熟。在本世纪初,ERP沙盘模拟课程逐步在国内高校开设。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可以说各所高校都处在一个摸索改进的过程中,各方面还有待研究探讨完善。
ERP沙盘模拟课程是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让学员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ERP的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
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教师详细讲解实训规则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6个团队,每个学生团队作为一家在市场上稳定经营的生产型企业,每个团队5-6人,分别扮演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同管理角色: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市场营销总监、生产运营总监、采购总监等,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营决策,拟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完成六年的模拟经营后,对每个团队的经营业绩和市场地位进行比较,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然后教师予以分析点评,帮助学生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ERP沙盘模拟课程的特点
(1)教学内容不同于理论教学
该课程为独立开设的实训课程,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体验式教学。通过直观的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直探经营本质。将复杂、抽象的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在课程结束时,学员们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更透,记忆更深。
(2)整合多学科知识
ERP 沙盘模拟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或者以案例为主的实验课程,它所涉及和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比如在整体战略方面有预测市场趋势,评估内外部环境,制定长中短期经营策略;在生产管理方面有产品研发、获取生产能力的方式,设备投资改造,交货期和数量;在市场与销售方面,有市场分析与决策,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策略的制定,市场地位的建立与维护,不同市场盈利机会的研究与开拓;在财务管理方面有投资计划制订,资金需求计划的制订,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财务报表的编制,投资收益的结算,决策效益的评估,财务指标的分析等。企业管理团队要将每一个环节运行好,实现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的一体化,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协调统一。而这些问题的较好解决,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的专业知识。
(3)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
ERP沙盘模拟的学习方式是让人们在“做”中学,在“错”中学。在2天的课程中模拟5—6年的企业全面经营管理。学生有充足的自由来尝试企业经营的重大决策,并且能够直接看到决策所带来的结果。而且这种模拟是互动的,学生在模拟经营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沟通协调。这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极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竞争的热情。
(4)教师的角色改变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角,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课堂教学由听讲模式,变成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和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允许多元思维并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以讨论的形式学习新知识,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3.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方法探讨
(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学生可通过此课程认清企业环境及规划公司整体战略;了解整个企业的运作流程,学习与立场不同的各部门沟通协调,在模拟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按照国内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理念,基于本课程实训教学中的重要性,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设定为:①在模拟实践中,通过团队合作、企业战略规划、市场预测、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使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成功。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感悟如何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为成果工作的经验。③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建立学生的市场、竞争、团队等商业意识。
(2)科学进行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实验课更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但是目前各高校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基本运行过程是初始年的运行一年和后续六个年度的运行。初始年的运行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运行规则,而后续六个年度的运行则有低层次重复劳动之嫌,容易形成操作上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反感,效果不是很好,对培养职业技能无益。
基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改变一下课程运行环节。由于在现有的运行模式中有些小组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现金流断裂,最终使企业不能继续运营而退出整个课程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们可以设置淘汰升级机制,让经营不善的团队退出运行过程,其组员可以分散到留下的团队中,继续下一阶段更高层次的竞争。可以设置这样的规则:全部小组经过首个两年的运行,自然淘汰掉此轮中运行最差的三分之一的小组。剩下的小组进入第二个两年的运行,待第二个两年运行完之后,再淘汰掉此轮中运行最差的二分之一的小组。最后剩下的小组再进入第三个两年运行的终极较量,在此阶段决出整个运行过程的前三名。当然,随着运行轮次的上升,小组数量的减少,设定的运行规则会更加严格,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也更能体现小组团队的真正实力。
如此淘汰机制的设置与引入,让参与实训的学生更有危机感,也更有积极性,为自身所在管理团队管理的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保级升级而尽最大努力。
(3)创新教学组织方式
ERP沙盘模拟对我国大多数的院校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其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缺乏全面了解管理类、经济类的理论知识并熟悉企业真正的运作流程的师资力量。所以在ERP教学中,要改变了传统的按专业划分教研室的组织方式,而是根据ERP教学的需要,由来自全校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组成ERP实践教学组进行“协作制”教学,——教学设计协作、备课协作、教学活动协作、教学手段交流、教学方法切磋等,共同整合知识点,既分工又协作地进行教学及教学研究活动。共同参与模拟经营过程的组织与督导,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另外对于教师缺乏沙盘模拟实践经验的解决方法是加强校企合作,教师积极深入企业锻炼,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带入到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中来。
(4)客观评价实训效果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是以经营业绩和总结报告为基础确定各小组排名,而缺少对各个组员的评价。这种做法很难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混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极大打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ERP实践教学目的的实现建立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基础之上,因此一个客观的评价系统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根据经营结果和相关数据建立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整个模拟经营的过程中,既要在每个经营年对每个模拟企业团队进行评价,也应对每个成员的作用进行认真剖析,通过成员评价系统调动每个人参与的热情,激发每个小组的团队精神。而在对学生最终能力进行考核评价时,不仅要考虑本次实训成绩,还要考虑历史成绩的影响,避免由于学生偶然性决策失误,导致成绩评定以偏概全的问题产生。
4.结束语
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创新。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模式。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实训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冰.ERP沙盘模拟课程建设管见[J].财会月刊(综合),2007,3.
[2]尤赤矶,刘林.基于ERP的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
[3]王超杰.基于ERP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6(1).
[4]刘显铭,田新.高校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问题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77.
[
关键词]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项目化;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5?0035?04
[收稿日期] 2014-07-04;[修回日期] 2014-09-27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 年度立项课题《基于“CTPE”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XJK012CZJ019)
[作者简介] 范征(196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经贸商务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
一、课程的定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生973.6 万,年招生人数318 万[1]。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国内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在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课程体系始终没能彻底摆脱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或是沿袭过去中专、中职的做法,成为中专、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或是照搬本科教育的形式,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培养出来的很可能就是基础理论不如本科,实际技能不如中职,毫无高职特色的学生[2],在技能、经验、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结构性失业严重。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教育不但培养学生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操作和组织能力。因此,课程改革应该岗位化,即根据行业岗位群,构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工学结合、实用价值强的课程,与工作岗位互动,让学生获得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完整知识、技能,以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完成每项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精神。
目前全国大约有230 多所高等院校(主要是高职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或方向),主要面对现代连锁商贸流通企业,培养能掌握现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和连锁门点营运管理专业技能,熟悉连锁商贸流通企业的运作流程,能够熟练进行连锁企业各部门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与技术应用型人才[3]。“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根据大型连锁企业门店岗位及岗位群设置情况,并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该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以培养学生门店营运管理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与“商品学”“连锁经营管理原理”等前导课程和“品类管理”“连锁企业采购管理”等后续课程构成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我校本课程在项目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学生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的全方位塑造,设计了走进门店营运管理、规划门店布局、陈列门店商品、控制门店采购与库存、门店商品促销管理、处理门店顾客服务事项、评估门店经营绩效、管理门店安全与损耗八个学习型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任务反复训练,让他们在校内就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计流程
根据克诺的研究,项目化课程是始于17 至18世纪的职业教育,它与自然科学家的实验、法学家的案例研究,军事参谋的沙盘练习属于同一类型的课程模式[4]。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设计时,首先是对连锁企业的典型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进行调研,将专业课程与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对口设计,并且每年对用人单位、行业企业和对口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市场回访,了解其人才需求的变化状况,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以符合企业和市场的要求。
连锁零售业涉及的业态多、岗位多,经过调研分析,选取了超市、百货两种业态的采购专员、食品/百货课长、现场督导、招商专员、客服主管等五个典型岗位作为连锁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并以此来开展教学设计。通过连锁零售企业和行业专家,对五个典型岗位所需的能力和应掌握的知识进行阐述,能够清楚地看到了各项工作的过程及内容,并了解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以及相互关联程度,并将这些知识能力与相关课程对应起来。以采购员为例,其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对应课程分析如下(见表1)。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连锁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标准为:
(1)商务谈判能力:能够与供应商就拟采购商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和日期等问题进行谈判,达到预期目标;能够与零售商就店铺的面积、租金和租期达成一致意见;能够就店铺的促销活动与供应商就商品交个、数量和日期达成一致意见。
(2)商品管理能力:能够正确地分析店铺的销售数据,进行商品的ABC 分析及库存管理,合理地进行商品品类组合,及时引进新品,淘汰滞销品;能够根据商品陈列的原则正确地绘制商品配置表;能够成功地策划不同主题、不同商品的促销活动。
(3)卖场布局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店铺的面积及形状,合理地进行商品的货位设计和空间布局。
(4)人际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地处理好顾客投诉;能够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和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
(5)人事管理能力:能够制定并执行部门日、周、月工作计划;能够合理地进行员工工作任务和时间的安排;能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考核和激励员工。
三、项目化课程开发思路
基于项目化的课程开发首先要完成的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其具体操作过程如图1 步骤一所示。由于工作项目与职业能力分析面向专业,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和行业专家,要求他们以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只阐述在岗位上做哪些工作,怎么做这些工作,而无需考虑那些跟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通过专家们的描述,我们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过程及内容,了解了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以及相互关联程度,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具有学习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并转化成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一组具有相关性的工作任务组成的工作领域),然后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任务),并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整合不同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后,形成工作任务分析表(见表1)。
最后再跟专家们一起讨论所设置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是否覆盖了他们先前所描述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并对职业能力进行评判和鉴定,看其是否包含了岗位工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各项能力,然后再实施教学。在教材选取上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最好是由任课老师与企业合作编写),并采用企业的真实经营案例作为辅助教材,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
四、项目化课程的设计
项目化课程开发的第二阶段是项目化课程的设计,其实施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明线、以知识掌握为暗线进行的。设计过程包括课程内容选取和学习项目设计,如图1 步骤二所示。
(一)课程内容选取
选取课程内容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照企业专家的建议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岗位任务分析,提炼、归纳、整合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而选取教学内容。这其中能力目标是主要分析对象,按照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基本能力构成金字塔式的能力构架,如图2 所示。
门店营运以顾客服务为中心有四个主要内容:商品陈列与盘点、顾客服务、商品促销及商品防损。典型的工作任务主要有:门店组织结构、顾客服务管理、商品管理、促销管理、门店安全等。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顾客服务、商品管理、绩效控制等三大核心能力的培养上,教学内容覆盖营运标准化、门店布局、顾客服务、商品管理、门店业绩评价等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关键环节。见表2。
(二)学习项目设计
学习项目设计是项目化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通过设计操作性强、预期较好的项目来实现课程内容分析中所提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如前所述,课程被分成了八个工作项目,其中每个项目又分解成2~4 个任务进行教学,每个任务后设计了技能训练,每个项目后设计了综合实训,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且在学习完每个任务和项目后,通过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能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情境的设计
项目化课程开发的最后一步就是教学情境的设计,如图2 步骤三所示。我们在课堂讲授中采用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还通过“3D 门店营运实训软件”“卖场布局与商品陈列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尽量给学生营造出出一个真实的门店经营环境,模拟实际工作中的要素,不仅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景出发,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或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还要求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从而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中,缩短“学”与“用”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中商情报网.2013 年中国职业院校在校生2933.8 万[EB/OL]. askci.com/news/201406/28/281011320981.shtml,2014-06-28.
[2] 康秋林.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2008(5):132-133.
[3] 赵琪,赵应淇.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高职课程开发探讨[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8-61.
[4] 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