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口腔健康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健康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第1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现在,人们的寿命越来越短,主要原因是由于很多污染造成的。很多食品争先恐后的上市,可是,也有很多食品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漂亮的新家,却使人受到威胁。于是,我对此情况做了调查,下面是我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之一:蔬菜成了农药集中物。

蔬菜上很容易长虫,青菜、菠菜、花菜等属于“多虫蔬菜”,害虫比较多,菜农不得不经常喷药防治,是农药残留超标的“大户”。香菜、芹菜、洋葱、韭菜、大蒜等属于“少虫蔬菜”,农药喷洒次数少些,相对比较安全。农药残留指数较高的品种有:白菜、菜心、油麦菜,我们在食用前一定要多洗多泡。

调查报告之二:吃薯片等于吃汽车废气。

人们都喜欢吃薯片,“喀吱”一声,土豆特有的清香立刻充满了口腔,但是台湾一位营养学家曾用打火机点燃一片薯片,它足足燃烧了一分多钟,一串又一串油脂流了出来,当土豆变成薯片时,热量增加了250倍。薯片中的丙烯酸胺与汽车排放的废气属于对危害程度相等的有毒物质,所以有人说,吃薯片等于吃汽车的废气。我们不要再吃垃圾食品了。

调查报告之三: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第2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口腔健康调查; 龋病、牙结石、智齿冠周炎; 口腔卫生

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做好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笔者从2008年9月~12月对中南民族大学1062名大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1]确定的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抽查中南民族大学的1062名大学生,其中,男生424人(37.85%),女生638人(60.08%);年龄19~24岁,平均21.42岁。其中城市生源学生430人(40.49%),农村生源学生632人(59.51%)。

1.2 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进行[2],对1062名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结石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龋病包括患龋率、龋均、龋失补牙数和龋齿充填率;牙结石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采用口镜直视下观察方法检查。

检查者为笔者本人,标准统一,可靠度高,检查器械采用平面口镜、5号探针、定位镊。

1.3 统计学分析

各项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患龋情况

1062名大学生患龋情况见表1。患龋率为37.85%,龋失补牙数为1248颗牙(龋牙数628颗,失牙62颗,补牙数558颗),龋均为1.18,龋齿充填率为44.71%。男生和女生在患龋率、龋齿充填率和龋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牙结石检查情况

1062名大学生牙结石检查情况见表2。牙结石检出率为80.04%,统计分析表明牙结石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严重(P

2.3 第三磨牙萌出情况

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见表3。第三磨牙萌出率为63.28%,第三磨牙萌出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农村生源略高于城市生源,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1062名大学生第三磨牙萌出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南民族大学学生的患龋率为37.85%,龋均为1.18,龋齿充填率为44.71%,此结果说明龋病是影响大学生口腔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同时较低的龋齿充填率说明大学生对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观念。女生患龋情况较男生严重,这可能与女生喜欢吃零食、饮料等致龋性食物有关。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目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患龋情况较城市大学生严重,同时由于缺乏保健意识和防治措施相对落后,因此龋齿充填率也明显低于城市大学生。

大学生的牙结石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大学生牙周状况不佳,特别是农村生源大学生,男性大学生更为严重,女生由于比较注重口腔卫生和容貌,因此牙周健康状况好于男生。与龋病相比,大学生对于牙周疾病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更加不够,较高的牙结石检出率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定期洁治的习惯[3]。

第三磨牙萌出时间大约在20岁左右[4]。本组平均年龄为21.42岁, 萌出率为63.28%。下颌第三磨牙常因下颌骨的升支内侧位置与第二磨牙远中间隙不足出现阻生,许多学生常因第三磨牙阻生引起智齿冠周炎甚至间隙感染,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治。

笔者建议在高校进行爱牙宣传活动和开设口腔卫生保健选修课,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如宣传普及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定期洁治的习惯,减少牙菌斑的附着机会,降低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预防智齿冠周炎及其并发症,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 4th ed.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1~21.

2 齐小秋,张博学,张立,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1~207.

第3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对你撒谎,你要做的就是立刻甩了他”——这是小S代言“清扬”的广告语,地球人都知道,这是联合利华跟宝洁的海飞丝叫板呢,针尖对麦芒,一点不遮遮掩掩,都想在头上做文章。

实际上,头屑这玩意,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真菌性的。头皮屑是皮肤角质层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产物,有是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呢,如果真“头屑不再来”,估计这人的生命体征基本没有了,头屑也代谢不来了。

要是头皮屑是真菌性的,那就是病了,应该到医院皮肤科去看看,开点吡碇硫酮锌或酮康唑。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皮肤科的专家们似乎对这项头皮屑的业务根本不愿多谈。为什么呢?一是,没有几个人把头屑当病的,上医院不是自找麻烦吗?一是海飞丝广告铺天盖地,去头屑就用海飞丝那么斩钉截铁,都当真信了;还有就是,宝洁就像做药的,各种活动、各种公关、各种会议,象样的皮肤专家都搞定了,加之治头屑在医院业务不大,专家们都做了顺水人情,捞点好处,面对厂家的断言误导,都视而不见。

象清扬“头屑不再来”,纯属误导。不仅仅如此,这联合利华还利用电视、平面之间的差异,强化这种误导。如在平面、包装上,“头屑不再来”的右上角基本药加个“*”号,在下面用小小字注明“*”表示长期连续使用,但在电视这样不容易留下误导证据的媒介上,清扬“头屑不再来”就索性把“*”给甩了。

当然,“*”这样做还都属技术性的手法;将来最可能给清扬带来大麻烦的是是牙防组一样的“中国保健协会”。一方面是咱在广告中,小S认准推荐的什么“法国清扬技术中心”,什么去屑分男女,一方面是咱保健协会居然忙活起“头上”生意,迅速《中国居民头皮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个“头屑人群从原有70%上升到了83%”,跟广告小S打海飞丝耳光,简直是珠联璧合,天衣也有缝。

同一天内,××保健协会《中国居民头皮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清扬也在北京798亮相,召开新闻会。这巧合?谁信呀。

这保健协会也够邪的,眼看着牙防组被灭了,高兴不得了,立志宣誓非要成为牙防组第二不可,特别指出“关注细节保健,是未来健康产业新的发展方向。针对毛发、口腔、牙齿等具有特定指向性的专项保健护理产品,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而且保健协会专家“洗发水男女混用、重冲洗轻滋养、头皮营养失衡、洗发护发习惯不良已成为20年来中国人面对头屑问题时的四大误区”的意见哪里是中国专家意见,简直就是清扬法国技术中心的意见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保健协会就是咱清扬一张嘴,咱想让他说啥他说啥。咱清扬有啥活动,理事长也到亲自来捧场;协会有啥活动,咱清扬来帮忙。

保健协会,就是保健品的大本营;在“保健品=骗子”这种社会共识和信任危机之中,清扬非和立志要成为牙防组第二的协会在一起联手推广:联合利华广告、保健协会公关,确实费解:联合利华为啥要抱着这么一颗随时爆炸的雷?一旦引爆,清扬只会被消费者清场!

资料来源:

《中国居民头皮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正式

chca.net.cn/newxiehui/xinweninfo.php?xwid=26618&zsid=26618

清扬亮相unilever.com.cn/ourcompany/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clear_press_conference.asp

第4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健康检查; 视力不良; 肥胖; 营养不良; 沙眼

为了全面了解广东省宝安区沙井街道2012年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早的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以及各种指标的征象,及时制定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根据2012年度宝安区沙井街道中小学学生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动态的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宝安区沙井街道2012年38 474名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检查资料,对中小学学生的视力、龋齿(含恒牙)、营养不良、肥胖以及其它异常情况进行汇总。

1.2 方法 对上述38 474名中小学学生健康检查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照《全国预防性检查管理办法》和《全国学生体质监测实施细则》[1]的规定要求,根据对沙井街道学生健康检查表的项目内容进行逐一的开展,遵循“谁体检,谁负责”的指导原则,不得有漏缺项目,从而确保对中小学学生检查工作中达到“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2]的目标。

1.3 统计分析 对所有学生健康检查工作结束后,按时对每份体检表格进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健康检查统计表”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宝安区沙井街道中小学学生视力检查结果见表1。

2.2 宝安区沙井街道中小学学生龋齿检查结果见表2。

3 讨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视力低下已经是存在于中小学学生中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小小学生发生的比例超过了40%[3-4],已经不容忽视,而造成目前视力低下的原因最有可能的为:(1)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电视、计算机不断的普及以及游戏机等儿童娱乐设施的逐步改善,学生对电脑的时间较长,强度过大,从而使眼睛长时间的处于高度调节紧张的状态,眼睛极度疲劳,久而久之就恢复较为困难[5];(2)由于目前多为独生子女,其生活中娇生惯养,导致学生在看书、写字等方面的姿势不规范,不注意用眼卫生等[6];(3)家长对孩子溺爱,对其视力不够重视,从而错过了最好的矫正时机[7]。其他如中小学学生龋齿,结果显示,恒牙龋齿整体升高,因此在对龋齿矫治的宣传教育方面沙井街道还要进一步加强,一颗龋齿影响整个口腔的卫生,因此要做好口腔方面的护理工作[8-9]。

综合分析可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使家长对各方面的工作做好积极的配合,教导学生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口腔卫生及坐姿,提倡合理的饮食,纠正家长的营养观念[10]。学校也要从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户外活动及学习中正确的坐姿[11]。

参考文献

[1] 钟海明,苏任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24(10):166-168.

[2] 周访谓,柳满成.灵台县2009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查的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50-152.

[3] 潘彩珠,陈美施,林孟端,等.2006-2008年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8):859-860.

[4] 吴增强,沈之菲,马珍珍.对当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7,22(3):65-67.

[5] 李俊爱,张伟.河北省顺平县中小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8,24(3):258-260.

[6] 周访渭,柳满成.灵台县2009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查的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51-152.

[7] 李俊爱,张伟.河北省顺平县中小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8,24(3):258-259.

[8] 杨静波,隋广涛.大庆市15712名小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1):83-84.

[9] 颜君,刘可.广州市4 770名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519-521.

[10] 刘祥英,李若诗,李善义,等.日照市2009年小学生健康检查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98-2000.

第5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儿童在患龋后不仅降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咀嚼功能,还对恒牙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恒牙排列不整,严重妨碍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口腔健康行为又是影响患龋的重要因素。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因此孩子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总称为家庭口腔健康行为[1]。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受家长的口腔卫生习惯的直接影响,因而儿童的龋齿危险因素也受其的间接影响[2]。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儿童龋病概况

1.1 儿童患龋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4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地区,受经济、文化、地区因素影响,龋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将12岁儿童作为调对象,在美洲,龋均(DMFT)为3.0,在欧洲,龋均(DMFT)为2.6,而在非洲,龋均(DMFT)为1.7。近几年调查发现,发达国家的儿童患龋率仍高于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发展中国家也已出现上升趋势。但在近20年里,西方工业化国家儿童的患龋率虽然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却已呈下降的趋势[3]。我国对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很多调查分析,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乳牙列龋患率高并且龋患严重,但恒牙龋状况较乳牙情况好。

两极化的现象在龋病中存在[4],即人群中无龋占很大一部分,但很高的龋失补牙数却存在于少部分人中,30%的人口腔中集中存在着高达70%以上的龋齿。调查显示两极化的现象在我国乳牙龋中也存在着[5]。这说明一部分龋病的高危人群在儿童中存在,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龋病防治工作则尤为重要。

1.2 儿童患龋危险因素

1.2.1 细菌因素

致龋菌为乳牙龋发生的必备因素,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经大量调查得出,儿童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的传播途径多为母亲,或负责照顾孩子的人通过亲密接触、共用食物及餐具等,并且一般在儿童12个月之前就会发生变形链球菌的定植。另一个可致龋的细菌是乳杆菌,研究表明,单独的乳杆菌虽不能致龋,但它可以增加菌斑中的酸性产物,来与变形链球菌共同致龋[6],出现乳杆菌常常因为进食含糖食品 [7]。

1.2.2 宿主因素

1.2.2.1 牙的结构:乳牙比恒牙更易患龋,这受儿童所处环境、乳牙的解剖形态及组织结构,和矿化程度等因素有关[8]。乳牙的牙颈部缩窄,且有隆起位于牙冠近颈部1/3处,相邻牙之间呈面的接触,食物滞留容易发生在牙合面的点隙裂沟以及牙列中的生理间隙等,而成为不洁区。经临床观察,磨牙窝沟有龋的高敏感性。磨牙牙合面及颊侧窝沟形态变异而形成窄细的盲袋沟,使滞留在窝沟内的菌斑无法被清除,是龋病第一好发部位。牙对龋病的敏感性与窝沟深度呈正相关[9]。

1.2.2.2 牙的发育:儿童在恒牙胚发育期见出现疾病或者营养不良时,可造成恒牙萌出后釉质缺损,是容易发生龋病的有利条件。早产儿常伴有牙发育的障碍,使龋病发生比正常产儿高。郑树国等专家对176名3-8岁有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和龋病的关系相关研究发现[10],龋齿的发生与低体重新生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呈显著的相关性,乳牙釉质发育不全及乳牙釉质混浊均与龋齿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釉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不断发生变化,越年长釉质的密度和渗透性则越低,氟含量越高[9]。龟裂多数情况下不出现在幼儿乳牙,但随年龄增长其咀嚼功能增强,龟裂则出现在乳牙表面,乳牙磨耗影响龟裂的长度,乳牙严重磨耗时,龟裂可由切缘发展到牙颈部,龟裂的裂隙也粗而明显,龟裂也可影响患龋,例如常见和早发的是乳牙牙颈部龋,这与该部位釉质薄弱以及微小龟裂出现较集中有关[8]。

1.2.2.3 龋齿的分布:临床观察中发现[11-13],龋齿在口腔中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乳牙龋病好发牙位呈规律分布,其中患龋率较高的为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磨牙。分析原因可能为乳前牙萌出最早,接触口腔环境的时间以及受龋病侵蚀的时间长,而且下颌乳前牙相对的舌下肉阜处有舌下腺开口,使下颌乳前牙受唾液冲刷以保持牙面清洁;上乳磨牙相对黏膜处有腮腺导管开口,此处唾液流量大,能冲洗上乳磨牙食物残渣来保持牙面清洁;因此,相对的食物易滞留区域的牙齿易患龋。

1.2.2.4 唾液:口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猖獗龋[14],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长期唾液分泌障碍,削弱了口腔自身防御能力及对微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形成了龋的易发条件。龋病发病与唾液的成分和功能密切相关,樊明文等近期研究发现富组蛋白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如唾液中富组蛋白能够影响获得性膜的形成,来抵御细菌代谢产物对釉质的内部渗入,减缓有机酸对釉质的腐蚀速度,因而产生抗龋的作用。

1.2.3 食物因素

致龋食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他们滞留在口腔内,容易被致病菌代谢产酸并且合成细胞外多糖,主要有蔗糖、葡萄糖、淀粉等。糖的过量和频繁的摄入,在口腔内滞留,协助了产酸菌的增殖,破坏口腔内微生态环境平衡,形成致龋的危险环境。

2 家庭口腔健康行为概况

2.1 儿童口腔卫生行为

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预防龋病。对儿童开始刷牙的时间,近些年较多调查分析说明[15-16]:5岁儿童中大部分仍有不刷牙和刷牙不彻底的现象,在4~5岁开始刷牙相比在3岁以前教孩子刷牙的儿童,前者出现龋坏的概率明显大于后者。

2.2 家长与儿童口腔健康行为

2.2.1 卫生行为影响

家长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成为影响儿童龋病危险因素的间接原因 [17],儿童与家长常年在一起生活,家长刷牙的频率和时间,以及饮食结构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形成影响,儿童口腔中的微生物数量及无机离子含量又受他们自己刷牙、饮食等行为的影响。Douglass等发现[18]自己刷牙的儿童比有成人帮助刷牙的儿童更易患龋,处于口腔健康行为学习和建立时期的他们更多的是模仿其父母,因此父母应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并且为儿童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养成进行口腔卫生监督和正确引导。

2.2.2 喂养方式

2001年叶玮等研究[19]认为,过多摄入致龋食物的不良习惯和对婴儿喂养方式不当是幼儿猛性龋的重要危险因素。吕惠萍等[20] 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及问卷调查后发现:在2558名学龄前儿童中,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儿童患龋率为38.61%,龋均为1.47;而非母乳喂养者患龋率为46.72%,龋均为1.76。低龄儿童龋(ECC)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生的乳牙龋病,研究认为ECC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不适当的喂养方式造成的[21]。

综上所述,儿童龋病患龋率高、发病早,自觉症状不明显且进展速度快,是影响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疾病,儿童的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又在儿童龋病发展趋势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龋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对儿童口腔健康应进行全面深入研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保障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艳霞,冯希平.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 2004, 13 (1): 65

[2] Okada M,Kawamura M,Kaihara Y.Influence of parents’oral health behavior on oral health status of their school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employing a causal modeling technique[J].Int J Paediatr Dent,2002,12:101-8.

[3] Petersen DE,Bourgeois D,Ogawa.The global burden of O 2ral diseases and risks to oral health[J].Bulli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83(9):661-669.

[4] Dimitrova MM.Kukleva MP,Kondeva V.A study of caries polarization in 1-,2-and3-year-old children.Folia Med(Plovdiv),2000,42(3):55-59.

[5] 张晓芳,许学斌,程睿波,等.沈阳市2-5岁儿童乳牙龋病两极化情况的调查报告.华西IZl腔医学杂志,2005,3(3):258-259.

[6] Toi CS,Cleaton-Jones PE,Daya NE Mutans streptococci and other caries-associatedacidogenic bacteria in five-year-old children in South Africa.Oral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99y,1999,14(4),238-243.

[7] Beighton D,Adamson A,Rugg·Gunn A.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intake,dental caries experience and salivary bacterial levels in 1 2-year-old English schoolchildren.Archives ofOral Biology,1996,41(3):271-280.

[8] 石四箴.儿章口腔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6.

[9]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42.

[10] 郑树国,邓辉,高学军,等.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与龋齿易感性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5):270—2.

[11] 张辉,韩永成,侯玮,等.北京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北京口腔医学,2009,17(2):109.12.

[12] 王一均,沈家平,周红艳.江苏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J].口腔医学,2007,27(5):268-71.

[13] 程睿波,张颖,刘璐,等.辽宁省5岁儿章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J].上

海口腔医学,2007,16(4):343-6.

[14] 胡得渝.口腔预防医学[M].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1.

[15] 马丽霞,冯萍,李燕,等.贵州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J].贵州医药,2009,33(8):752—3.

[16] 田亚光,廖天安,谢奇.5岁幼儿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4701-3.

[17] Okada M,Kawamura M,Kaihara Y.Influence of parents’oral health behavior on oral health status of their school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employing acausal modeling technique[J].Int J Paediatr Dent,2002,12:101-8.

[18] Douglass JM,TinanoffN,Tang JMW,et a1.Dental caries patterns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s in Arizona infants and 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1,29(1):14-22.

[19] 叶玮,冯希平,刘艳玲.上海市幼儿猛性龋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1,10(2):166-169.

第6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家庭备药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59-02

家庭备药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方便治疗常见的小病,比如偶尔的头疼脑热、皮肤瘙痒、普通感冒、口腔溃疡等;另一个关键作用是,在发生烧伤、烫伤、低血糖、心肌梗死等危急事件时,用于急救的药品。家庭备药的来源一是有目的的购买,二是家庭成员生病后的剩余药品。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自我药疗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用药安全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等于2010年10月27日在北京《2010年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报告》。根据该项调查报告,在中国居民家庭常备药品中,医疗器械、心血管用药及代谢药的储备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7.14%、26.91%;感冒药的储备比例最高,为78.25%。常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储备比例与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正相关。现在大多数家庭越来越注重成员自身的健康,一旦感觉身体有什么异样,便会在第一时间用一些自己所熟知的措施来进行自我防治。所以,多数家庭都有一些备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家庭备药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1 家庭备药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药品种类不合理

药品是每个家庭必备品,特别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家里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些家庭储存的药品种类过多。主要表现在治疗同类疾病的药品储存四五种,如抗感冒药同时备有扑感敏、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感冒灵等。其实这些复方制剂许多成分是相同的,有一两种就足够了。其次表现在储存不安全的药物,如某些供注射的药品、安全范围窄的药品等。再就是缺乏急救药品,如碘酒、烫伤膏、硝酸甘油等。另外处方药在用法上、安全性上都不如非处方药,尽量不要储存。

1.2 存放方式不合理

多数不分类存放。大人与小儿的药、内服药和外用药、急救药与常规用药都放在一起。急用时既不容易找到,又容易拿错,并造成危险;不了解药品的存放条件。药品一般应放在干燥、避光和温度较低的地方,某些药品如胰岛素、人血白蛋白、干扰素类、疫苗等必须2~8℃冷藏。为了久存药品,避免药品的氧化或潮解,应密闭存放;药品应放在小孩所能触及的地方,尤其是糖衣片,极容易造成小孩误服;随意放在床头、抽屉里,不但混乱,还不容易查找识别。

1.3 淘汰制度不合理

看不清药名的、包装破损的、过期的、变质的、不清楚用法的药品都要及时淘汰。一般3~6个月应清理一次。可是多数家庭没有养成及时清理备用药品的习惯,急用时容易服错药物或过期的药物,贻误病情,甚至对机体造成危害。

1.4 存放的药量不合理

家庭备药主要为应急之需,没有必要存放大量药物,一般以够吃2到3次的量为宜。

2 对策

2.1 家庭备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家庭备药应该作为常识性知识走进家庭。因此应该得到媒体的广泛重视。电视、广播、杂志、社区等都应该充分重视、广泛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2 药店、医院在患者购买药品时不但要交代清楚药品的使用剂量、给药方法、服用时间,还要告诉患者药品的储存方法、有效期及失效期的识别等。并指导购买者看明白药品说明书,如果备药同时嘱咐购药者保存好药品说明书。

第7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牙,乳;龋齿;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70-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汉族以外,其他各少数民族长久以来由于受聚居地区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他们的特质,包括龋病的发病情况。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中国稀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在甘肃省境内居住。这3个民族人群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缓慢,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较差。为了解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龋齿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口腔卫生行为,以便进一步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07-2008年对这3个民族5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长期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的东乡族和积石山县的保安族5岁儿童以及张掖地区肃南县的裕固族5岁儿童(因3个民族的总人口少,所以样本量各民族、男女数量不等),其中东乡族儿童102名,男童59名,女童43名;保安族儿童110名,男童69名,女童41名;裕固族儿童148名,男童89名,女童59名。

1.2 方法 采用WHO龋病诊断标准(1994年),由3名具有口腔本科学历、10 a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并经过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培训的检查者担任检查工作。调查现场使用统一配置的移动牙科椅、照明灯和CPI探针,每位检查者配备1名记录员。

1.3 问卷调查 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1]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均由被调查儿童的母亲填写,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并当场收回。参加问卷调查的母亲东乡族86人,保安族97人,裕固族116人。

1.4 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 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以控制数据录入质量。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乳牙患龋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3个民族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存在差异,东乡族明显高于保安族(P<0.01);东乡族高于裕固族,裕固族高于保安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个民族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均无性别差异。龋齿充填率保安族和裕固族均高于东乡族(P值均<0.01),保安族和裕固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饮食行为 见表2。

每天进食新鲜水果、饼干/蛋糕/面包、糖果/巧克力、糖水、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橙汁/苹果汁(不包括鲜榨果汁) 等6种食品的频率,保安族明显低于东乡族和裕固族(P值均<0.01);很少/从不进食的频率(除喝糖水外)保安族和东乡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安族和裕固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口腔卫生行为 从表3可以看出,经常睡前吃甜点者东乡族为10.5%,保安族为6.2%,裕固族为12.3%;从不刷牙的儿童保安族为79.8%,东乡族为50.0%,裕固族为1.7%;开始学刷牙的年龄东乡族和裕固族最早是2岁,占2.3%和9.4%,而保安族从4岁才开始,占6.4%。3个民族儿童每天刷牙1~2次的裕固族为93.0%,东乡族为 70.5%,保安族为55.6%;裕固族多数家长能帮助孩子刷牙并在儿童自己刷牙后进行检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的东乡族占61.0%,保安族占25.3%,裕固族占54.3%。

3 讨论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破坏、崩解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国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龋均为3.50;甘肃省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1.7%,龋均为3.02[2]。李克增[3]报道,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8.72%,龋均为2.77,龋齿充填率为2.32%;洪彬等[4]报道,广东省5岁组人群乳牙患龋率为67.78%,龋均为4.1。本次调查中,3个民族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东乡族76.47%和3.89,裕固族66.89%和3.16,保安族56.36%和2.42。东乡族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国内同类报道,裕固族、保安族与国内同类报道相近。

龋齿的发生与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以及执行各种预防措施的情况有关。保安族和东乡族人群有饮用砖茶的习惯,中国茶的氟含量以砖茶最高[5]。裕固族日常有饮用奶茶的习俗[6],牛奶及奶茶中的氟均有防龋功效,而且氟离子在牛奶中比在水中更容易进入牙釉质[7]。3个民族儿童的乳牙患龋率有明显差异,笔者认为首先和含糖食品的摄入量及方式有关。黄薇等[8]研究表明,5岁儿童含糖食品的消费量与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糖类是细菌代谢的底物,为细菌生存提供了营养,其代谢的终末产物可造成釉质脱矿,导致龋病的发生[9]。含糖饮食是儿童患龋的潜在危险因素,3个民族5岁儿童中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较高,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也占一定比例;保安族乳牙患龋率低于其他2个民族,可能与该民族进食甜食的频率明显低于另外2个民族有关。

另外,造成3个民族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差异的原因是口腔卫生行为。调查显示,保安族儿童不刷牙率为79.8%,开始学刷牙的年龄为4岁,家长很少帮助孩子刷牙或检查刷牙效果,有25.3%的儿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裕固族儿童不刷牙率为1.7%,开始学刷牙的年龄为2岁,多数家长能帮助孩子刷牙并在儿童自己刷牙后进行检查,有54.3%的儿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东乡族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以上数据表明,在这些地区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因为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与家长口腔卫生行为密切相关,所以还要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言传身教,以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同时定期进行氟保护,在含糖食品的消费呈上升趋势的地区推广应用是完全有必要的。

傅思武等[10]对这3个民族5岁儿童的口腔细菌进行检测分析,指出东乡族儿童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主要以2级和3级为多,裕固族儿童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以0级和1级为主。东乡族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的水平高于裕固族,这可能也是东乡族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的原因之一。

4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05:23-37.

[2] 齐小秋,主编.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104.

[3] 李克增,李雪,胡德渝,等.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26 (1):70-72.

[4] 洪彬,黄少宏,章锦才,等.2005 年广东省5 岁人群乳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广东牙病防治,2007,15(6):263-265.

[5] 赵新华,沈雁峰,王丽华,等.我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中国公共卫生,2000,6(7):653-654.

[6] 高自厚,主编.裕固族通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12.

[7] SHCHORI D, GEDALIA I, NIZEL AE, et al. Fluoride uptake in rats given tea with milk. J Dent Res,1976,55:916.

[8] 黄薇,江汉,台保军,等.社会行为危险因素与儿童龋病的关系初探.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6):343-344.

[9] 卞金有,胡德渝,主编. 预防口腔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81.

第8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通讯作者:王占杰

【摘要】 目的 分析突泉县2010年中小学生龋患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被调查中小学校2010年的健康监测资料,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计算龋患率和预防龋患指标发生率。结果 总龋患率为46.65%,龋均为1.17,高于国家控制指标;女生龋患率高于男生,乡村高于城镇,小学高于中学。预防控制指标达不到国家规划要求。结论 几年来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总龋患率、龋均比2005年明显下降,但12岁儿童龋均仍未达到国家控制指标。要进一步开展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把农村和城镇小学作为防治重点,积极组织龋患学生进行窝沟封闭防龋或预防性树脂充填。

【关键词】 龋齿; 患病率; 学生

龋齿是危害我国中小学生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几年来,突泉县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开展了很多具体工作,在中小学生口腔卫生行为干预上有了明显的进展,比如集中组织龋患学生填补龋齿或缺齿等。为全面了解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2010年笔者对突泉县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县辖学田乡中学、六户镇中学、永安镇小学、杜尔基镇小学,突泉县第二中学、突泉县三街小学共计6所学校,共调查7~16岁学生3378人。其中男1690人,女1688人;城镇1542人,乡村1836人;中学1578人,小学1800人。其中12岁组为当地出生并长期居住,凡由外地迁入或出生后在外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再转回者不作为调查对象。12岁组做单独统计。

1.2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即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健服务和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学校。检查方法和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检查方法》和卫生部《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调查方案》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检查人员由从事口腔技术的业务人员和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组成。影响因素选择《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中列举的有关项目,以调查表或问卷形式进行。在调查和答卷之前由专人讲解调查表及问卷的项目和要求,以便统一方法、统一尺度,避免误差。

2 结果

2.1 龋齿患病率与龋均 对3378例受检者进行检查,共检出龋齿患者1576人,总龋患率为46.65%,其中中学生41.38%,小学生51.28%;龋均1.17,其中中学生0.98,小学生1.33。患者龋均2.50。见表1。

2.2 性别、年龄与龋患的关系 统计结果看出男性龋患率43.85%(表2),低于女性49.47%(χ2 10.72,P<0.05)。从年龄上看,中学生龋患率41.38%(表1),低于小学生51.28%(χ2 33.09,P<0.05);中学生龋均0.98低于小学生1.33。12岁学生受检401人,龋患133人,龋患率33.17%,龋均1.19,患者龋均3.36。

2.3 城镇、乡村龋患的关系 城镇学生龋患率为40.24%,低于乡村学生51.91%(χ2 46.130,P<0.05)。

2.4 影响因素调查 以口腔保健知晓率、有效刷牙率、氟牙膏使用率、龋失补充填比率为评价指标。其中有效刷牙指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属于三者之一即视为有效刷牙。具体统计结果详见表4。统计结果表明,除含氟牙膏使用率以外,其它评价指标的率,中学生全部高于小学生,城镇学生全部高于乡村学生,经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显著意义(χ287.74,230.17,160.99,402.92,12.74,91.03,P<0.01)。4项指标率均未达到《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指标。

表1 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

表2 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性别的比较

表3 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城乡的比较

表4 突泉县中小学生龋患影响因素统计表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突泉县近年来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纵向看,中小学生总龋患率比2005年的57.48%、龋均比2005年的1.72有明显下降[1]。但从国家要求的12岁儿童恒牙龋均达到1.1以下的指标来看,还有一定距离。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中小学生龋患依然很高,被调查学生总龋患率达到46.65%,龋均达到1.1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村学生龋患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小学生龋患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女性龋患率高于男性(即乡女>乡男),与全国调查结果相吻合[2]。这一结论说明城镇学生家长对龋患的重视程度和学生本人的认知程度较高,城镇学校的健康教育开课情况、口腔卫生保健措施的落实情况都好于基层乡镇学校。女性龋患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生较男生喜吃甜食和零食有关。

从影响因素上看,口腔保健知晓率、有效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龋失补充填比率均达不到国家规划的要求指标。但龋失补充填比率明显高于2005年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这与当地卫生部门集中组织龋患学生填补龋齿或缺齿有关。

综上所述,被调查地中小学生龋患防治有一定成效,但目前的龋患现状仍不容乐观,要坚持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把《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落到实处,把重点放到农村和城镇小学当中。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健康教育授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以便掌握学生口腔卫生的工作重点。集中组织龋患学生进行窝沟封闭防龋或预防性树脂充填等[4]。

参 考 文 献

[1] 曹宏.城乡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1(增刊):51.

[2] 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现状及龋患程度构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 (2):114.

[3] 张博学.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年鉴社,2008:6.

第9篇:口腔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龋齿的形成与危害

在会上,全国牙防组副组长张博学教授告诉大家,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产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吸附在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大量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利用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产酸。久而久之,牙齿表层的牙釉质会被酸腐蚀破坏,形成脱钙区。若继续腐蚀,便会形成龋洞,这样的牙称为龋齿。龋齿会影响我们的咀嚼功能,不利于儿童恒牙的发育,影响美观和语音,还可引起全身感染性疾病。与儿童中常见的牙冠蛀牙相比,成年人的牙根蛀牙因为难以及时发现、不易修复而更具杀伤力。

为什么根部比冠部更易龋坏

暴露的牙根更易龋坏。这是因为牙根的矿化程度和硬度比牙冠低;它们的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牙根多孔,而牙冠致密,牙根好比吸管,而牙冠好比筷子;牙根的抗酸能力也较牙冠弱;所以细菌产生的酸更易渗透到牙根部,腐蚀牙根,使牙根暴露,诱发根龋。

怎样早期发现根龋

张教授指出,从年龄上来说,成年人和老年人更易患根龋,因为在他们当中牙龈萎缩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与牙齿的增龄性改变有一定的关系。从症状上来看,由于牙根离牙髓更近,当牙根受到伤害时,容易出现冷热酸甜刺激痛的敏感症状。出现上述症状时,您就必须去医院了,因为最终的判断有赖于口腔专业人员的检查,必要时还需要拍X光片。

如何有效预防根龋

由于根龋不易修复和发现,通常被我们忽视,等到牙齿出现疼痛感时,其所受的伤害已达到牙本质甚至深入牙髓了。所以说,对于根龋,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佳洁士口腔护理专家张克博士向大家介绍了预防根部蛀牙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使用高品质的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用正确的方法,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当然,如果每次进食后都能及时刷牙则更好。同时,每半年至一年去专科医院进行一次口腔保健。

什么是高品质的牙膏和牙刷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