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小故事或相关数学知识,以“你知道吗?”的方式呈现。这些小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了视野。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些短小的故事重在知识渗透,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其趣味性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特别是满足不了还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创编、阅读数学故事的活动。

一、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课标中所安排的“数与代数”等四大块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都较为抽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到高年级,特别是后进学生就越没有兴趣学习。而将数学知识、抽象思维融于形象故事中的数学故事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的“互质数”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对互质数进行如下概念式的阐述:“互质数是指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但这两个数并不一定都是质数。”学生定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把对其的理解转化为数学故事(限于篇幅,故事只作简介,下同)《智过数字国》:“唐僧在徒弟三人的保护下,来到了数字国,守城的两边卫士2、4、6、8与3、5、7、9以‘什么是互质数’和‘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请举例说明’等问题来考师徒四人,孙悟空等做了正确回答后顺利通过关口。”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快乐阅读中掌握相关知识。

二、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然要接触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而这些真理式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不易掌握,特别是小学生,即使一时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故事,或者自己创编数学故事,来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时,学生往往会忘记使用小数点,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创编“别小看小数点”的故事。有位学生创编的故事就很具有吸引力:“马虎”学习小数乘法时,不是忘记点小数点,就是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可“马虎”一点也不在乎。一次,妈妈叫“马虎”去超市买瓶洗洁精。“马虎”找到后看到一瓶洗洁精的标价是1380元,吓了一跳,连忙去问服务员。服务员过来一看,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这种洗洁精是13.80元一瓶,可能是在打标价时,小数点忘记标上了,便向“马虎”道了歉……

三、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S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数学故事,一方面能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另一方面,又不忘其本质,能让学生在形象的故事中展开思考,学习推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创新思维、推理演绎等能力。

比如,学习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一内容时,如果以“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来做分析理解,学生虽然也获得了相关知识,但从作业的反馈看,却不尽如人意。但是以创编的“小熊有办法”故事来教学,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在这个阅读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必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进行再加工,在这个再加工过程自然而然就会发展推理演绎、抽象思维的能力。

四、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要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因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很多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联的。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一契机,用数学故事把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教师创编了故事“聪明的明安图”,让学生阅读。故事的大意是说清代数学家明安图用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了监事大人提出的“两位阿哥骑一圈分别用了12分钟、14分钟,如果让他们继续骑,按这个速度,多长时间后他们会在起点再次相遇?相遇时分别骑了几圈?”的问题。故事既与数学家有关,又涉及“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了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故事 教学方法 应用 分析

【中D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80-02

数字故事是近几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而且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各大中小学校都在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果,并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何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和数字紧密相连的学科,而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枯燥无味的数字也会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数字故事的相关教案,但是却有效的减少课堂教学所浪费的时间,并从根本上加快教学的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效率的提高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数学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必定会激发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此以往,他们也会发现数字、图形等和数学有关的事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复杂。加上教师用数字故事将问题等内容生动的展示出来,学生们必定会有更新鲜的感受,并对今后每一堂数学课的学习都充满无限的期待。

3.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

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上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转变。小学数学也不例外,数字故事法就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断做出改变所产生的。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凭借个人爱好和主观意识进行判断。数学本来就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将会消磨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甚至对今后高年级的学习也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而数字故事教学法则改变了这样的局面,并让小学数学变得异常的生动和有趣。

二、 浅析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作为新的教学工具在数字故事教学法中使用的也比较广泛。而利用多媒体对故事场景进行展示,则更加能够展示故事情景,集中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混合运算内容的时候,则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去设置一些课程内容,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比如,西游记,黑猫警长等都是很多小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里面的一些故事情节进行教学,尤其是混合运算,加减乘除都是有步骤的,正如孙悟空救师傅也是需要攻破一道道的难关。利用多媒体,在不同的人物身上设置不同的运算题型,则能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故事导入法

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找到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而数字故事就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故事导入是比较常见的。

所谓故事导入法即是在进行数字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故事的元素,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小学教师在讲授简便计算法的时候,就可以例举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很多小朋友算了很久都没算出来,可高斯没花多长时间就算出来了。听到这里,很多同学就会开始思考,高斯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这无疑间接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而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即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实践也曾证明,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哪怕是同一个故事通过不同的方式讲出来,也不会厌烦。同样,在课堂上讲数学故事,不仅新颖,还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由此可见,数字故事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3.生活情景法

数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所以在进行数字故事教学法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其生活情景化,即通过生活中常出现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学习。

比如在讲解简单的数字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设定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妈妈带了50块钱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瓶水2元,买了一个大西瓜10元,还剩多少元?即50-2-10=38.这样枯燥的数字,也就顿时变得有趣,形象了许多。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刚接触数学学习的小学生使用,同时也便于进一步引导小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4.巧设疑问法

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字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巧设疑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例如在讲解分数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设置这样的场景,妈妈分蛋糕,先是分成了6份,每人一份,即是每人占有六分之一;后来又多了2个人,又把蛋糕多分了2份,即每人占有八分之一。然后再向学生提问,六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到底谁大谁小?相信这种方法会比单纯的数字大小比较更加容易让学生掌握。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地改革。其中,小学数学是重点改革的内容,而数字故事法就是改革的产物。作为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让学生掌握并学习到知识的,所以开创新的教育方法则是必然的结果。本文对此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也是希望为今后小学数学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指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一、转变估算行为,增强估算意识

1.寻找生活实例,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教师要善于寻找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方面的题材,在教学时结合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乐趣,让他们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估算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估算意识。

2.挖掘教材资源,体验估算的重要地位。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已在数学教材的许多领域留下深深的足迹,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估算无处不在。在数与代数领域:结合加减乘除的计算教学,每节课都可以进行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估算出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估算出给定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结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认识统计图表,估算可能性的大小等。

3.培养数学思维,体验估算的数学价值。估算教学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路更加灵活,对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容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上去。

二、掌握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

1.挖掘教材,掌握估算的一般策略。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但估算并非是无章可循的,我们可以总结出估算的一般策略:第一,数据的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计算变得较为容易。第二,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调整。由于前面实行了“简化”,结果可能会变大或变小,因此要作出调整,使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合理。在具体的估算过程中,包括凑整估算,根据口诀估算,根据位数估算,根据尾数估算,根据经验估算,根据规律估算等几种估算方式。

2.重视交流,鼓励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交流便于学生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交流时,有的学生的估算方法对其他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有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又能得到新的估算方法。交流可以让大家取长补短,认识到另外视角的观点和策略。

3.关注结果,采取合理的评价策略。学生估算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估算给予评价。教师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重视估算,而且有利于学生估算技能的不断提高。

三、强化估算训练,养成估算习惯

第4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你们好!

很高兴有这次评选镇级骨干教师的大好机会,又有幸自己符合评选的标准。这是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好时机。因此,我诚恳的申请加入镇级骨干教师的光荣行列。如果允许的话,我想参选镇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衷心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从20__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整整七年了。期间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我已取得了点滴进步。七年来,我尽力以“高标准、严要求”对照自己、要求自己。我尽了应尽的努力,做了应做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连续几年的年度考核中,我均名列前茅。

我热爱教育工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事业。工作上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勇挑重担。在工作中我勤勤恳恳、认真、负责,长期坚持出满勤、出全勤,力争做好每一项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我用“以人为本,用心热爱”作为工作理念,尽力做到“尊重学生__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__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__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__树立民主意识”。

班主任工作始终坚持“关心、爱护”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体制,着眼集体,针对个性,循循善诱,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纠正恶习,既当良师,又作益友,逐步建立了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还注重培养班级干部,让他们充当老师的助手,做班级的主人,逐步学会管理自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我负责的班级在学校综合考核中,每期都获得奖励,多次夺取流动红旗,被评为__区先进班集体。

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备课写详案,充分发掘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我结合学科及学生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法,在“导”字上下功夫,常采用“启发式”、“探究式”、“问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合作、交流、商讨,尽可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充实,逐步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巧练巧学中增强能力,培养智力,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在教研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听课、评课,虚心求教,学习教育理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工作实践中,我也发现自己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方面做得很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奋力进取,力争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诚请各位学校领导批评指正。

此致敬礼!

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小学生喜欢带有玄幻色彩的童话世界,喜欢听故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可以促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实施故事教学的必要性,站在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故事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实施故事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幻想的年纪,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教师的故事个性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到轻松,提高美术课的趣味性,其内容更丰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美术中应用故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展开的情节为学生展现不同的场景,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创作灵感,体验不一样的美术课。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美术创作灵感,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故事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将故事引入美术教学中,能够将美术知识化难为易,直接形象地表述给学生,故事教学在美术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具体讲述三个阶段,有效应用故事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精选故事

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应该从美术教学课堂目标出发,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促使故事更好地辅助美术教学。故事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即浅显易懂,又不是过于简单,能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联想到画面,并将其画下来。

例如,二年级《小笔画的童话》,这节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绘画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的美。教师在选择故事教学的内容时就应该结合这节课的目的,选取学生生活相关的,促使学生在联想生活实际的同时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小笔童话。比如,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选取的故事是小笔热爱生活,画出了蓝天、白云、家乡,可是它自己疲惫不堪地哭了,原来是小朋友不爱惜它,它穿着破衣服,瘸着腿,这以后该怎么生活呢?教师的这一故事启发学生创作美术,用手中的画笔创造美丽的生活,达到教学的目的。

2.创设情境导入故事

小学美术教师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用独特的故事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素养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并配以与故事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融入故事之中,激发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灵感。但是,教师在导出故事创设教学环境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课堂的秩序,不能过于拓展故事的情节,注意课堂的主次,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例如,教学《可爱的熊猫》,教师可以讲述熊猫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种类等等,但是内容过多,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选取最符合教学目标的故事情节,比如,教师选取的就是熊猫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故事,让学生对熊猫的生活产生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的学生创作了熊猫一家,熊猫儿子与爸爸下棋,熊猫妈妈煮咖啡的情景;有的学生创作出一堆小熊猫荡秋千的场景;有的学生画出熊猫游泳等等。这些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都是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表现,是教师成功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体现,由学生的积极性与创作作品可以看出,这节美术课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3.课堂教学具体讲述故事

美术实际课堂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它严格要求教师在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用故事教学不再是单纯讲述故事,而是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融入故事,并根据故事产生灵感,从而创作出美术作品。教师在具体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讲述技巧,主要是将美术课堂的知识要点融入故事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感情体验的同时学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保证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后进生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特别关注,对有进步的学生与表现良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后需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自身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保证美术教学质量。

三、结语

第6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古诗教学应用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觉得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要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网络媒体实现了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灵活方便的交互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爱学。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网络媒体的介入提供给学生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以教学《望庐山瀑布》为例。课始,学生点击进入“背景介绍”,了解庐山是我们江西省的一个旅游胜地,它以风景秀丽著称。庐山山脚下的瀑布更是远近驰名。画面上随即出现游人纷纷前往观赏庐山瀑布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也随游人一同前往的兴趣。接着,学生点击进入“画面欣赏”,学生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幅幅动态画面: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上的云雾像紫色的云烟袅袅上升;巨大的瀑布如挂在山腰的江河,飞泻而下。学生在流水的“哗哗”声中仿佛已来到庐山脚下,与诗人共赏这壮丽的景色。他们激情高涨,思维活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古诗的描绘当中。当教师板书课题“望

庐山瀑布”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庐山瀑布好壮观,值得我们去歌颂、赞美。”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多媒体课件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轻轻地点击鼠标,就在极短的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形象直观的视频、古诗的解释等。教师有步骤,有秩序地教学,从而避免手忙脚乱或顾此失彼,赢得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师在一堂古诗教学课中,既完成了诗句的理解、朗读、背诵和训练,又对学生介绍了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古诗写作的背景等,使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审美情趣,也使学生对诗人、作品、古诗的风格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要想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就需要教师把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到古诗教学中。这样我们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三、展示古诗场景,感受诗人的创作情感

古诗词创作一般情景交融,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何让古文知识、历史知识、生活体验欠缺的小学生体会到几千年前诗人在古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呢?此时,教师就应该运用电教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古诗场景。

如,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诗人时逢秋日黄昏,在异乡漂泊的愁苦、悲凉、孤独之情。如何让小学生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如何让小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独自在外,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之情?此时我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两幅场景:第一幅图片中几根枯藤缠绕着凋零了黄叶的老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在寒风中破败的农家小院。在第二幅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骨瘦如柴的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缓缓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余晖,这本是飞鸟回巢、牛羊回圈、亲人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愁肠满怀,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呢?通过这两幅图片的展示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哀情和愁苦之情。然后,我现场引导学生:“此时,你们能体会到作者那种思乡的情感吗”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场景下,很自然就会想到:在秋日的黄昏,作者独在异乡孤苦伶仃,一个人是多么思念家乡呀!从而更进一步体会到:正因为寂寞和落魄,触景生情,诗人才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最后,我又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去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很快就读出了那浓浓的游子思归之情。

四、展示古诗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语调轻快,充满了喜悦之情,张继的《枫桥夜泊》充满了旅途的愁苦之情,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反映出浓浓的爱国之情……这里,每一种心境都与诗人作诗时的境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常说“诗言志”,想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体会诗句背后的内涵,就必须去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历史背景,与诗人的心境进行沟通。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第7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三年前,我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四川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课堂。第一次参加如此高级别的专业培训,我无数次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做一个有厚重感的小学数学人。弹指一挥间,三年的研修即将结束,扪心自问:三年的培训,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提升了多少?虽说是三年的研修,但坐在课堂中的学习时间加起来不足一月。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几天里,专家们精彩的讲座,组织者高强度的培训安排,课后密集型的研修作业,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与洗礼。课堂中,张晓霞老师的"有眼界才有境界"道出了人的发展在于视野开拓,在于自我规划,在于勤学善思;博导孔凡哲教授那"一张火车票、一张报纸、一袋冷馒头"北京噌课的求学经历让人感动之余明白,经历人生历练的人方能改变命运,成就辉煌;心理学教授张皓解析幸福人生时,侃侃而谈使人如沐春风,举手投足尽显优雅气质,而这一切都如她说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平凡的工作岗位注定我们不可能有如专家们一样的辉煌成就和精彩人生。然而,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特性日益显现的今天,要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要发挥一名骨干教师辐射和影响作用,我们没有理由按部就班、原地踏步,没有理由不学习不提升。因此,走专业发展之路,做一个有厚重感的小学数学教师,当务之急!"厚重"相对于浅薄,"厚重"预示着积淀与提升。为着自身的"厚重感",三年来我一直在努力着。

一、在学习上积淀"厚重"

"充电"、"学习"是我在培训中感受最迫切的事。曾以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及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然而,在培训的课堂中,当被问及

信息时代搭乘网络高速列车进修学习是现代人提升自已的一种捷径。为了开辟新的研修平台,我利用网络开通了"我的维普"学习平台。划动鼠标、点击页面,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教学期刊可以随时在线阅读。利用这个平台,我阅读到了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论述,利用这个平台,我阅读了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关于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动态处理方法,利用这个平台,我收集了专题讲座所需的教学案例与解析,利用这个平台,我读到了"鸡兔同笼"问题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及策略渗透(转化、猜想、列举、画图、假设、建模、代数等思想方法);利用这个平台,我找到了积淀厚重的途径……

书籍阅读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网上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而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观摹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范本。利用网络视频我还观摹了大量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数学王子张齐华的精典课堂《分数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认识》、《加法交换律》、《倍数与因数》在演绎数学本质的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数学文化;特级教师徐斌在执教低段计算教学《9加几》、《9的乘法口诀》所展示出来的细腻与机智,让我明白了计算教学中算理形象化,算法抽象化的道理……厚厚的听课笔记记录了名师的智慧,记录了我学习的决心与信心。教师的思想有多深,学生就能走多远,希望自己在学习的路上,在积淀的路上能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开阔!

二、在实践中充实"厚重"

学习是吸取,是积淀,是为了厚积后的薄发。在坚持多层面的学习同时,我还将所学所思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办讲座、搞教研、上公开课、指导青年教师……为的都是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各年级组滚动开展教研活动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作为分管教学的学校行政,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由我负责。为了确保活动的主题性和研究价值,我以每个学月为一个活动周期,每个周期安排两次活动。结合教学进度解读未来一个月将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是各年级组第一次活动的主题。各年级组的教材分析都由我负责完成。通过三年的研修,对教材解读的深度与与广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前分析教材局限于谈教材的重难点,谈教材处理方法等操作层面的技巧。现在分析教材不仅要研究教材编排的意图,还要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第二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则是数学小专题研究,如低年级有"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研究",中年级有"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习惯的研究"、"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高年级有"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探究"、"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研究"……研究的形式既有专题讲座,又有案例分析,还有同课异构评课议课。校本教研在培训教师的同时提升了自己,利人利他的美差,我会乐些不彼地做下来。

亲历讲台,主动承担教学公开课。要管理和指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脱离讲台就是脱离实际,就是纸上谈兵没有说服力。为了让自己保持"站讲台"的执教感觉,我经常要深入课堂上示范课或公开课。三年级教研组开展计算教学研讨活动,需要同课异构两节教研课进行评议,我主动承担了《xx》的课堂教学;五年级教研组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执教《xx》的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渗透多种数学思想;到分校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发现不少问题,抽象说教效果不好,脆在别的平行班上就同一内容进行教学示范。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每上课我都会反思得失,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第8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已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它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如《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迸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了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婉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琅琅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9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

一、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孩子的眼中,花鸟草虫、星光月夜、风霜雨雪都蕴藏着无数的秘密。民间故事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和形象、充满趣味的语言去为儿童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既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同时又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民间故事是滋养儿童精神世界的独特方式,是儿童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幸福的童年离不开民间故事的滋养,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

民间故事是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一个好的民间故事作品会让他们受益终生。优秀的民间故事用温暖的爱来感动人,给人的心灵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人终身受益。民间故事与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种天然的契合。周作人说过:“民间故事在儿童生活上之必要,因为这是他们精神上的最自然的食物,倘若不给予,缺损是永远无物能够弥补。可见,没有民间故事的童年,儿童将失去一个飘逸着芬芳的精神世界。因此认为,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中心有重要的地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教师缺乏必要的民间故事理论素养。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独具魅力的文体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具体表现在他们不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史,更谈不上阅读与民间故事有关的文学批评等。在调查中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很多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对于什么是民间故事以及民间故事的特点都说不清楚,只是大概认为民间故事语言符合儿童心理,内容生动有趣,有教育意义。

(2)民间故事教学基本目标不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民间故事作品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备课时仅仅参考教参,对课程标准模棱两可,她们对于不同学段文学作品的要求没有整体思考,更多的时候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教课,这种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个体经验层面。可见,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教学,必须要明确民间故事教学的基本目标,有了目标,教学才有方向。

(3)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不把民间故事课文当“民间故事”来教。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认为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路与其他课文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儿童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民间故事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4)民间故事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调查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的小学生喜欢民间故事,并且他们认为课外阅读民间故事对他们的课内学习有帮助,大受教育,他们还强烈要求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再多一些。可见,要加强民间故事课外阅读。

三、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民间故事素养。教师民间故事素养的丰厚是民间故事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遗憾的是,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民间故事理论明显欠缺,他们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很少,在教学中不能根据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灵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对策,民间故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不足,严重制约了民间故事教学的教学效果。可见,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2)优化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民间故事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抓好课内民间故事教学是提高民间故事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3)加大民间故事课外教学的力度。在民间故事教学中,往往偏重围绕民间故事课文的教学,但是课堂之外同样重要。寿永明提到,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一个学生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之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掌握,如果学生的智力活动只局限在学习教科书里的内容而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毫无吸引力的、抑郁沉闷的地方,而学习也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苦差事。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教学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