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创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07年6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人。实验组有男患者26例,女患者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4.4±4.3);对照组有男患者30人,女患者16人,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6.4±3.5)。两组患者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均未发现其他重大系统疾病,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身体状况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如下方法:患者入院开始就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内容。首先护士对刚入院的患者进行入院介绍,包括熟悉医院环境和作息时间、进行护理评估以及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和必要性,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在路径上对患者需要的、已经执行的内容打钩并且签名。在入院后,护士对患者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的健康知识教育,从病因、体征、治疗方法进行讲解,以帮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要严格的控制饮食,包括给予低热量、低盐、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且叮嘱患者不要饱食。按照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注意药量、服药方法和药物的副作用。护士每天根据路径上的要求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活动、生活能力、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注意要对患者的心理能力、病情、家庭社会背景进行全面的评估,达到全面规范的护理。最后需要护士长以及相关负责人长期检查患者的治疗进度和护理措施落实的情况,给予指导监督。
1.3观察指标:
一段时间后,记录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知识测评,试卷满分100分,达标分数为80分。关于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程度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走访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
经过对比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情况比较:
经过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依从性(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04%),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实验组患者分数达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58.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左心衰竭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单纯的右心衰竭较少出现,通常表现为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而致全身衰竭以及心肌疾病波及左、右心而发生全心衰竭。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可见湿罗音,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胸片显示肺水肿和肺淤血。患者出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脑血管疾病等可以不归入研究范围。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当以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为目的,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长期预后。因此,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必须从长计议。根据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我们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治疗该类疾病,它的规范式治疗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对其恢复健康有促进的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在美国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护理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已经在国外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包括提高了医疗的效率、减少了医疗费用等。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更高,不单单是治愈疾病,同时希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增加满意度,这也成为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国内的大型医院开始慢慢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疾病上的优势。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并且使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的沟通,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治疗结束以后,医护人员可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结果和评价,对每一个患者进行总结,这样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在下一个患者身上,以此提高医疗水平。临床护理路径的实用价值很高,具有科学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较少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床位的使用率,从而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4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大多是照搬临床医学专业,与临床专业共用一套教材,内容相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偏多、偏深,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解剖学授课大多以教师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对解剖学知识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尤其是跟护理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导致部分护理从业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医疗差错。此外,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认识的缺乏,也是当今高职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教育模式的陈旧,迫切需要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改革,以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
2护理专业解剖学创新教育的策略
2.1改革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特色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应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首先,针对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解剖学知识进行筛选和发掘,以“适用、够用”为原则,编写护用解剖学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专业性。其次,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改革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护理实践操作相结合,加强解剖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加贴近护理专业需求,丰富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此外,解剖学教师深入临床护理第一线,了解护理工作中涉及的解剖学知识,发现教学设计中的缺陷与不足。在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为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2.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
首先,树立全面开放的教学观,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其次,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教师设置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主线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情境式教学法:创设典型场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病例教学法:将临床病例导入教学过程,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最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改革教学体系。如建立解剖兴趣小组,延伸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2.3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内化,只有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才能养成。作为学生首先接触到的职业榜样,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会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观及职业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树立“立业先立人”的思想,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授业”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加强人际沟通能力,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讲解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在实验课堂上强调标本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爱惜标本并保持敬意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措,却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
2.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教学评价已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建立了新的考核方式:卷面成绩60%、实验考核成绩30%、平时成绩5%、实验报告成绩5%。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对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2.5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实验教学体系
1.1一般资料
产科母婴病房共27张床,护士12名,床位比:5:2;其中护士4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2名,护士长1名。本科主要收治正常孕产妇和高危孕产妇。2011年6月开始实行新的服务模式,即优质护理的同时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1名责任护士负责6~8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连续的床旁整体护理,保证1例患者有1名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负责。以改革护理模式为起点,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产科在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共1252例,顺产432例,剖宫产820例,高危孕产妇52例,其中妊娠合并内科疾病16例,产后大出血7例,其他并发症3例;研究组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实行的优质护理创新服务模式下收治的患者共1616例,顺产455例,剖宫产1161例,高危孕产妇61例,其中妊娠合并内科疾病25例,产后大出血2例,其他并发症5例。两组患者高危病种比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改变以往陈旧的功能制集中式的服务模式,把护士分组责任到人,即每名护士负责6~8例患者,对负责的患者进行整体的床旁护理(包括母亲和新生儿),使准妈妈和准爸爸能亲眼看到和学会新生儿的护理,包括洗澡、抚触、脐部、臀部护理和母乳喂养知识等。②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工作年现和临床能力分等级管理。③明确责任护士职责:即每位责护对分管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治疗、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护理记录等全面负责,做到8h在岗,24h负责。④完善护理绩效考核,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分别从护理工作量、技术难度、护理质量、班别、满意度和劳动纪律这几方面来考核。⑤根据新的护理工作模式改革护理工作流程:晨护-晨会交班-床旁交班-新生儿护理(处置、洗澡、抚触)-处理医嘱-负责患者处置-与患者沟通贯穿整个工作中-健康宣教-书写护理记录-晚间护理-终末质控。⑥实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间护理:根据病区具体情况进行动态分工,责护分组,每名责任护士负责7例患者,在晨晚间基础护理工作繁忙期间,安排早晚班协助夜班做好晨晚间护理。⑦简化护理文件的书写,节省时间进行床旁整体护理。⑧提供后勤下送服务,减少护士跑外时间,贴近患者、服务患者、增加与患者的接触与沟通、提供优质服务。
1.3评价标准
比较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与旧的传统的服务模式的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①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由病区责护每月调查1次,护理部每季度调查1次,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服务态度、生活照顾、健康宣教、安全、用药、饮食、出院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等。②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同上,内容包括入院宣教、饮食指导、检查用药指导、治疗操作指导、手术前后护理注意事项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宣教等。每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项,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出院患者满意度为95.98%,高于对照组的73.96%;健康宣教的满意度97.52%高于对照组的81.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医护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语言和认知
随着医疗卫生对外交流日益繁密,对世界性医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2001,2006),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原有的基础英语(EGP)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医护类院校开设医护英语课程是高等医护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理论,由Vygosky于1978年提出,[1]该理论包括中介(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Activity)和临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等核心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人主体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结果。[2]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sUniversityPress,1978.
[2]WertschVygotsky.OnLearingand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85.
[3]Lantolf,J.P.&S.L.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4]卞少辉.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5]任荣政.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6]段玲琍.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8).
【关键词】护理语言 护患关系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目前护患关系紧张的前提下,规范、文明、有效的护理语言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临床调查表明【1】,因护患关系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3.4-17.1%,而80%的护患纠纷和投诉是由于语言沟通不良或表达不准确引起的。章霞、陈嘉妍等报道【2】,沟通前、后患者的心理负担率分别为99.14%与21.57%,这一数据表明,护士的护理语言直接影响着患者心理与疾病的康复。本文通过对我科23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语言培训和实践,分析护理语言在协调护患关系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科参与护理语言培训的23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1-47岁间,平均在30.5±1.2岁;护龄平均在5.4±0.6年;职称:护士为12名,护师为8名,主管护师为2名,副主任护师为1名;文化程度:本科6名,大专13名,中专4名。并随机对来我科就诊或住院的30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2 培训内容 根据科室护理内容不同结合医院的护理任务对我科护理人员进行语言培训:(1)使用得体的称呼,运用礼貌性语言。称呼是护患进行交流的起点,也是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基础。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使用恰当的称呼,避免直接用床号或姓氏称呼患者,在与患者交流时注意礼貌性语言如“请”、“您” “对不起”“谢谢”等字的使用,使患者感受到尊重、重视;(2)有效的沟通,运用保护性语言。指导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语气、语调、语序、语体【3】,尤其是对老年人或儿童,要有耐心,态度要温和,避免使用刺激性、命令式的语言,以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状态。(3)运用保密性语言。指导护士做好“倾听多于说话”、“保密多于宣传”,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性病、艾滋病的患者,在未经患者允许的情况下绝不向他人透露。(4)沟通的有效性,注意语言技巧。指导护士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科学性、严谨性和艺术性【4】。使护士了解我们的语言在向患者传递疾病的状况、发展、转归等信息,也是影响患者疾病康复的最直接条件。指导护士在语言表达时有主动性、针对性、严谨性,尽量避开患者关注和敏感的话题,对患者的感受和困难做出理解性的正面反应,从而使患者达到身心的平衡和愉快。
1.3 评价 为患者发放《护士语言患者满意度调查表》【5】,内容包括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等4个方面10个条目,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70-79分)、一般满意(60-69分)、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培训前和培训后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比较
经过培训,我科护士语言和沟通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较培训前分别提高3.5%、3.1%、2.7%、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和培训后满意度比较
经过培训,培训前的患者满意度为87%,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护患关系已成为引发护患矛盾和纠纷的主要原因,而在护患关系协调中,护理语言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方式,因势利导,态度和蔼,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争取为患者创造一个信赖的护理环境,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经过培训后护士在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等方面分别提升了3.5%、3.1%、2.7%、6.2%;培训前的患者满意度为87%,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Bai Yong-qi,Li Dong-mei,SUN Cun-qiong Work-techniques of Head Nurses on the Impact of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J],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2011,31(9):235-236.
【2】张素珍 浅谈护士长在缓解护士压力中的作用[A],全国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暨护理风险、患者安全目标与护理优质服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李沫,张萍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维系良好护患关系中的作用[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章霞,陈嘉妍,陈爱等,护士长与患方沟通谈话质量对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07,365-366.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联系,从三方面谈中等卫生学校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通过艺术课程改革和科研活动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通过开展艺术活动促进多样化校园文化的形成;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促进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联系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稳定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教育、导向、激励、审美和社会化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文化活动和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其中提到,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健康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等卫生学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种类型,学生年龄在15~18岁,如何实施艺术教育是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开展艺术类课程教学,组织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搞好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举办综合性艺术活动,与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艺术课程改革、科研活动促进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中央财政支持护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卫生技术人才。学校从2003年开始实行学年学分制,根据卫生行业对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针对职业岗位设置课程,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增设与岗位准入和职业资格相适应的课程。如在护理专业中增设现代礼仪、护理文秘等选修课程,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作用。
艺术教育促进了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我校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比如,参加全国首届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操作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有四名学生分别荣获全能一等奖、单项“鼻饲法”一等奖、单项“徒手心肺复苏法”二等奖、单项“静脉输液法”二等奖。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学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可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目的地开设与艺术教育有关的任选课程,让学生接受较系统的艺术教育,如文学欣赏、美育基础、健美操、书法、现代礼仪等。比如,我校护理专业结合舞蹈艺术开设的形体训练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她们仪表姿态优美、大方,充满自信,精神面貌好,在各级技能竞赛、文艺表演和礼仪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年青一代护理学生的风采。
学校结合艺术教育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美育素质状况调查》是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学生自觉参与教研实践,艺术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与科研活动丰富和创新了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使校风、教风和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开展艺术活动促进多样化校园文化的形成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多样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我校的办学宗旨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健康成长。多年来,我校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健全各种文化社团,包括紫荆文学社、书画协会、演讲协会、舞蹈与健美操协会、篮球协会、口琴协会、吉他协会、象棋协会、花卉协会等9个社团,组织4730名共青团员利用双休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举办了“活力五月”社团文化月活动,推出了青年喜爱的文学之星大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棋友积分赛、现代舞比赛以及音乐会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发挥了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的作用。 转贴于
在艺术教育中,学校还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校成立了教师、学生艺术团,培养师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学校定期组织艺术团在每年的元旦、“七一”、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举行文艺演出,节目深受校内外观众的喜爱。学校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了多项荣誉,如我校学生艺术团舞蹈《傣族情怀》获湛江市首届青年热舞大赛铜奖。艺术活动形成了多样化校园文化,使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的形成促进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载体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学校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进而实现环境育人。如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以及校园整体设计,均有利于营造健康、高雅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有利于美育的开展。一是学校成立广播站。每天由学生定期为师生播放中英文新闻、诗歌、音乐。二是组织师生艺术团参加校内外艺术演出。三是开展师生书法、摄影、艺术表演,护理、英语、德育主题教育等技能竞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获奖征文等活动。学校经常举行“明理 立志 勤学 成才”主题教育活动暨教学成果展示大会,在校刊上刊登学生参加全国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获奖征文;举办以“告别不文明行为”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引导,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四是注重校园的整体设计。通过校园环境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环境,提出了校园建设“六化”目标:即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硬底化和艺术化,其中艺术化是核心,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改建、扩建文体活动场所,增添文化设施。学校历年来均被评为湛江市花园式、园林式单位。优美的环境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积极进取的精神。
为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学校定期制作校园文化宣传墙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墙报版面美观、内容丰富,深受师生喜爱。校园文化标语挂在校园的灯旗下,展示在电子荧屏上,如“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花在春天,人在少年”、“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等,如同旗帜,引导师生向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看齐。校园成了一个综合课堂,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艺术教育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品位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围绕课程改革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加了各级主管部门、学术团体主办的教学成果、征文和文艺节目比赛,并荣获了多项奖励。如2008年参加教育部职成司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荣获组织奖,有15篇征文和6个摄影作品获奖;参加湛江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两名参赛学生均获特等奖;学生艺术团舞蹈《中国鼓》参加湛江市直属机关第七届青年文艺汇演荣获二等奖。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声誉高、生源足,报读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招生人数超过3500人。学校三个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了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国关心成长模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通过开展艺术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要统筹协调,全方位渗透,引导师生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通过提高艺术素养进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各项功能,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凯,王运强.浅谈高校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J].青年文学家,2009,(18).
关键词:全球化;高等教育;思维方式;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025-05
收稿日期:2012-1-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发展中国家的视野”(CIA060074)。
作者简介:张勇(1984-),男,新疆伊犁人,教育学硕士,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青年研究。
当前,技术、知识、人员、价值观、理念、资本、物资和服务等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形成全球性市场;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1]。全球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高等教育亦走出“象牙塔”,在“政府-大学”这两重原有力量之外,市场成为第三种力量,同样“指挥”着教育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边界不再显著,大学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差异也日渐模糊,高等教育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变化。此时,当教育学者们回溯理想大学模型,却发现现实越走越远,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强烈批评与质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保持怀疑精神:今天的高等教育确实如反对者所述那样糟糕吗?抑或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已经落后于发展、不适于现实?
一、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学与社会的 辩证关系
根据社会学组织理论的解释,大学是现代社会体系的有机组成,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特定职责,同时由此产生相应功能,被社会赋予一定职能。大学的作用是大学联结社会的纽带,也是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直接依据。当大学自身的逻辑与社会现实及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时,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大学便找到了生存并通过充分发挥职能而得以进一步发展的理由;同时,当社会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由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以及大学自身的逻辑都将变更,大学也必然发生新的变化。
当然,大学也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社会,更有超越需求、引领现实的内生性动力。现代大学作为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制衡力量,促进现代社会追求并靠近更美好的理想生活。“如今在所有的社会组织机构中,能胜任人类远大目标的指导任务和人类未来利益的管理任务的,似乎以大学最为适宜。”[2]阿什比明确提出了大学的服务职能应由被动满足社会需求而向引领社会发展转变,并特别指出引领的实质是智慧引领,是理智引领。
由此,我们应当辩证看待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需要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这是作为社会机构之一回应强大外部压力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在大学经费受到严格财政拨付的今天,大学必须“拥抱”社会;同时,大学组织的能动性又使其与社会保持着天然距离,作为社会“大脑”思考人类的前景。当然,这种矛盾二重性一方面使得大学选择非常艰难,正如大学领导者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构成巨大的策略空间,可能灵活选择前路。
正如我们所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大学适应社会和大学引领社会的现实互动过程中,人类对于高等教育的思维认识也一直在随之变动。其中,大学职能是我们如何认识高等教育的集中体现,既反映了大学的本质特征,更反映了社会的时代特征,从其演进历史,我们可以对如何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形成更深刻的理解。18世纪以前大学的唯一职能是培养人才;19世纪初洪堡按“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创办了柏林大学,大学的研究职能逐渐凸显;20世纪初,作为赠地学院的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3]”
哈罗德?铂金认为:“自12世纪大学产生于意大利和法国以来,直至被移植到整个现代欧洲世界为止,大学的含义和目的可以说是因时、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保持自身的连贯性及使自己名实相符来保持自己的活力。[4](P25-26)”由此,我们认识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尊重社会现实,使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作为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我们只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具体环境里才能弄懂大学的这些任务究竟是什么。[4](P24)”
二、由开放走向封闭:对高等教育发展 历史的重新审视
西欧中世纪出现的“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组织,一般被看作是现代大学的母体。其时,手工业的独立与发展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大量城市的涌现,促进了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往;而后封建制度在欧洲的崩溃,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地理活动版图由城邦向地区扩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得教育活动的国际性也开始增强。
从古代希腊开始,学术研究主要是以个人的方式进行的,学者之间很少进行探讨和交流,也很少有专门进行高深学问研究的学术团体。中世纪大学的建立,打破了这种传统,继城市学校之后,对教会在教育和学术方面的垄断权利形成猛烈冲击,“使学术研究成为团体的事业,使学术交流经常化,并日益广泛,这对于学术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5]。
伴随晚期中世纪大学的广泛建立,地理分布格局的改变使得各地学生们有更多机会进入当地大学学习,大学地区性特征开始增强,而国际色彩逐渐淡化。正如雅克?勒戈夫所言:“大学数量的增加,如果不是废除了,也是削弱了那些最重要大学在国际范围内的招生,无论如何它是破坏了到那时为止一直很重要的大学多民族体系,这个多民族体系常常是大学结构中的主要特点。[6]”大学由国际机构向地区机构的蜕变,因此成为晚期中世纪大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7]。
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刺激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国家运动,不断追求统一和强大的民族国家,成为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和情感心理的局部社会最高权力形式。“现代化”主题下,“民族国家”成为地理概念和思维边界。在高度统一的社会政治权力形式下,大学日益走向国家化,被赋予了国家政治功能,即大学的精神文化活动要以服从国家意志为前提,并在精神文化活动中担负起维护民族尊严、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任务。[8]
洪堡将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引起革命性的变革,不仅推动了德国大学的现代化,同时这种文理大学和工科大学以及各学科技术学院的综合体,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促进了1871年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和经济腾飞[9]。如果说19世纪德国大学的改革旨在促使民族复兴的话,那么美国大学19~20世纪的改革目标就是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0]。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进一步走向地理封闭,高等教育更多只在国家或民族的价值层面具有意义,而并不干涉超然于此的全球概念;为保障这种利益的最大化,大学内部还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科层组织体系,使得教育资源流动在可控范围之内。
可以这样总结,社会发展进化,一方面要求社会稳定和社会控制,另一方面要求文化的同一性和文化的同化[11],造成教育对“民族国家”的私利性,不断超出对全球范围的公利性,从而在“大学-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大学一步步由开放走向封闭,我们对高等教育的思维方式也深受此影响并逐渐固化。
三、从封闭转向开放:全球化的市场与 高等教育思维方式转变
建立在领土疆界之上的民族国家,一直是我们进行思考和分析的基本依托和主要坐标。然而,全球化进程则无情地撼动了民族国家的传统力量。20世纪70年代早期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出现,一般被认为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崩溃,全球经济发展导致民族国家权力的削弱。此前各个国家为了维持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完整,纷纷建立“屏障”,包括有形的地理边界和无形的政策导向,但全球化的过程模糊并超越了国家的边界,也深深地影响了国家和利益共同体的构成。尽管在可预见的将来,民族国家仍将是政治生活核心,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也将仍是基本的政治身份标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变化着的区域和全球秩序进程和结构中,传统的国家和自主概念正在被重新讨论和重新表述[12],传统民族国家将日益面临来自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我们知道,民族国家仍然会在教育中发挥作用,但这种权力如何实现必然发生转变。仅就教育而言,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者安迪?格林指出,“当前教育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时尚,在某些方面削弱了中央政府对民族性国家教育体系的控制”,他提出构建“全球化、教育和民族国家”的三角关系。[13]
全球化瓦解着“民族国家”的势力,同时还在通过市场这一强大力量,重新制定规则、确立价值导向。当前,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教育不断跨越空间、制度和文化的障碍,无论是物质还是信息,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同时达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和行动[14]。仅就教育政策变化而言,更多关注人类共同未来的发展命运,受到全球共同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环节中,普遍重视学生全球视野的培育,提出了国际化的人才的系列标准。具体至高等教育,人才全球流动和高等教育全球合作不断加强,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共性样式逐渐普及,统一范式初现端倪。
全球化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封闭转向开放。一方面,全球领域内高等教育的影响、合作、互动日益加强,高等教育进入了“无边界”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联系日益强化。更重要的是,教育不再仅作为学习者或是研究者的私人产品,全球市场中,教育作为服务的一种已经获得共识,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甚至成为一种产品。商业化浪潮中使用者必须为服务付费,知识提供变成了一种商业交易活动;在不少国家中教育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教育开始了民营化、分权化的进程,甚至开始需要接受质量监督。
资金是大学的生命线。教育作为产品实现市场流通,使得大学摆脱了长期跟教会、世俗权力等资金来源周旋、抗争的宿命。为尽可能争取经费支持,出现了生源扩招、远程教育、专业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扩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大学由社会的一部分而变成了社会的一个有机机构,走向社会的中心。同一时期,面对非人格化的市场力量以及市场运行原则,大学的角色身份、功能使命和制度,实际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更大挑战,且无法回避。大卫?科伯选取了十二个案例,“探究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竞争的作用”[15],呈现了现实条件下的大学境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市场中高等教育的窘境。在主动投入市场大潮与被动接受市场指挥的双重变奏中,在效益、质量、声望等多重矛盾的复杂环境中,高等教育同时面临痛苦抉择,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绝大多数情况是要么在抗拒中付出沉重代价,要么按照市场法则对自身进行彻底改造。
目前,我们还不可能精确描绘出全球化时代大学发展的全貌,对于机遇和挑战的风险也无法全面认清。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趋势的不可逆转性,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交换方式等的改变还只是表层,深层次的变化将逐步显现。我们应该理解,全球化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以正面、积极为主,目前的负面效应主要是“水土不服”的结果,任何新事物都存在完善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对这种变革保持一份宽容,甚至是适当的放弃与退守。
面对全球化这一客观历史进程,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害怕与否,它必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命运。唯有深入研究全球化的规律,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才能在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全球化的主动权。同历史上社会大变动背景下大学的每一次“同步化”一样,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定位、职能、功能等都将调整抑或转型,也将随之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既要求我们进行民族的思考,也要求我们学会全球的分析。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进行比较分析的主要坐标,但全球社会也同样应当是比较研究的基本参照[1]。
四、坚守根本:全球化中高等教育的底线
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延伸,是对传统的超越,它无情地摧毁了过去的各种理想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并非无条件的完全撤退,也不意味着“自我”完全消解而对全球化高等教育的一味歌颂。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一份冷静和对教育的深刻把握,敏锐关注全球化中高等教育的动态,坚守高等教育的底线,对其捍卫和维护正彰显了大学存在的特殊意义。“如果不追问大学确切的社会角色是什么,那么即便大学生产再多的论著,积累再多的财富,获得再多的赞誉,它也失去了意义,因为它不再以培养人、弘扬理性和承担文化使命为依归,不再是‘真正的大学’”[16]。
从使命或功能言,大学近千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教化机构进而成为教学、科研合二为一,再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进化阶段。对大学的历史考察可见,大学无论处在何种阶段,其所作所为都集中表现出了较之其他社会组织对人、对知识、对人类社会更加负责的精神,譬如对真理和知识的崇敬和忠诚,对教者和学者之博学、之高尚、之修养的要求,对维护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性等,这都是大学理想主义的具体反映[17]。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在带给人类繁荣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人的异化,人们对完美生活的追求似乎更多落脚于物质生活,工具理性正渗透到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性、精神、情操等等不可避免遭遇冷漠,导致社会发展动力的缺损和人类精神家园的衰微。作为精英文化看护人和新思想的摇篮,大学应以其独特的“舍我其谁”的精神气质引领人们超越时代和社会的局限,以理性的批判精神秉烛现实,以科学的前瞻意识谋划未来。在充满变革与竞争的现代社会,大学应始终站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的思想制高点上,像一座灯塔,引领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作出科学的抉择,通过对人性最深处的各种潜能的开掘,呼唤人类精神的复兴,引导社会摆脱误入经济理性主义歧途的危险。
当然,对比现实,这些也还只是我们的良好愿望。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变革中,高效率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疲于应付社会需要,大学作为客体总是在被动反应社会的信号,过分亲近社会的结果导致大学与其他组织结构的趋同,如公司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学的话语权威身份不再有效,传统的被动服务职能使大学在新的社会形态面前表现出无所适从的尴尬,大学不再可能凭借兜售合乎民众需要的文凭以及合乎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给自身的存在找到合乎逻辑的理由。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的“进步及力量,是基于个人不断的发挥判断、独立思考及批判,而非社会及政治的服从性”[18]。由此更不可能提及引领社会了。
这些都是时代赋予大学的新命题,也是大学在目前阶段亟需要破解的难题。这需要我们的冷静思考和实践回应,一方面是了解时代的特性,另一方面是理解高等教育的根本。后者在此时更难也更重要,而这也应成为我们思维方式转变的底线。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全球化催变思维方式[J].当代社科视野,2010(3):58.
[2]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腾大春,腾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49.
[3] 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5.
[4] [美]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26.
[5] 张斌贤.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1648.
[6] [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5.
[7] 何振海.晚期中世纪大学及其变迁[J].教育学报,2008(6):49-53.
[8] 朱新涛.现代大学对中世纪大学的继承与反叛[J].高等教育研究,2007(4):11-15.
[9] 徐继宁.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的职能比较[J].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估,2009(1):77-83.
[10] 李振玉.自卑与超越——美国大学的现代化改革及启示[J],嘉兴学院院报,2003(6):92-95.
[11] 朱旭东.民族国家和比较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09.
[12] [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冬,等译.朱旭东,徐卫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12.
[13] [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96.
[14] 杨明.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意味着什么[J].教育发展研究,2003(2):44-47.
[15] [美]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16] 蒋凯.大学认同危机的人文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17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