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地理教学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学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教学活动

第1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中学;地理

一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特征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基础的地理知识,才能了解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让学生逐渐的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步的分析人地关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规律和演化特点,从而,逐步的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具备地理学习的基本素养和方法,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逐渐的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5]。中学地理的教学活动,不止是学会教材上的知识点,还要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从目前考试题目的考察来看,对地理学的考察不仅是对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査的是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知识后能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进行迁移转化,从而能够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服务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地理教学活动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地图、图表和数据,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具备一种阅读地图、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技能,从而将此技能应用到其它的学习和生活方面。

(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的学习手段对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搜集,然后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相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地理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在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就要注重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重视人地关系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之后,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人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6]。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引导学生的地理热情,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对地理课程改革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在中学的教材中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也逐渐增多,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软件,通过对软件的熟悉,对图件的制作,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7]。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图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动态的表现出来,因此,采用辅助制图技术对中学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地理综合素养的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除了掌握文字的知识点外,还有大量的地图信息是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引入使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对学生也更加具有吸引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准确的解读地图信息以及巧妙的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图技术,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地理知识,掌握里面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能够感受到地理魅力所在,在不自觉中提高了对地理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的地理综合素养。

(三)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传统的制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要,由于传统制图方式在精确度和制图效率方面的落后,导致了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中学教师需要借助于某些专题地图来阐明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直观的展现教师需要的内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地理要素分布图的绘制,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分布。同时,教师可以用这些专题地图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四)对学生认知的意义

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是地理教学活动的辅助,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教学方式多为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实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哪?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环节,寻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在活动和探究中完成地理的教学内容,在讨论和学习中完成地理知识点的学习[8]。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地理问题和地理背景材料的,因此具有问题性和实践性。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探究学生对新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和学生互动,多与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新的地理知识。地理信息系统制图主要是以某些区域为主要载体进行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图技术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判读和认识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名称的同时,认识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说出自己家乡的主要河流和主要的大河,从而掌握祖国的主要水系。

(五)对学生人地关系培养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人地关系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主线,人地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教学的环节当中。地理信息系统制图技术可以直观形象的表现各种人地关系。例如在讲授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之间的关系。城市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城市上的交通干线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施加的影响的结果。

第2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活动教学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意义

地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高中地理教学作为高中课程中一门必修课程,它教学质量好坏对学生整个素质教学水平有重要作用。地理学科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都需要在地理活动中得到验证,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活动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效的地理活动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次,有效的地理活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有效的地理活动教学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高中地理课程实施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活动教学中要有有效的内容

活动的内容必须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地理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将终身受用。有效活动要具有挑战性,激励性、探究价值。活动难易适中才能对学生发展有真正价值。而且,有效的活动是具有任务取向、有明确目标导向的活动。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自己就应该对任务的目标、结果等执行形式等做到心中有数,在必要的时候也要让学生知道活动任务是什么,如何展开此项任务。如果教师和学生的任务意识模糊,目标不明确,那就很可能成为一种为活动而活动的低效活动。

(二)活动教学要有有效的形式

有效的活动教学能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并能从中积累经验从而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固。设计有效的活动形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多样和趣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他们能够完全的投入到活动中来。有效的活动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循序渐进的,活动设计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一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对活动的认识加强,使他们零散的记忆得到连接,最后形成一个整体。

(三)活动教学要有学生有效的参与

有效的参与是指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能让学生对下一次的活动产生期待,让每次的活动成为学生一次愉悦的对知识和生活认知与体验过程。学生不但对地理知识有了熟知,也让自己在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满足。有效参与是一种深层次的参与,它使学生的思维和教学活动相结合,让我们教学活动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

(四)活动教学要有有效的环境

有效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1)硬环境包含合理的时间安排,适当的探索空间,丰富的活动资源等。为了实现有效的地理活动,学校和老师需要合理安排运用活动教学的时间,不能把活动仅仅作为课堂的导入,更应该把活动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从课堂时间分配上更倾向于活动教学的开展,保证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开展有效的活动教学还需要具有足够的教学空间,活动教学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活动教学在空间上要求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更应该走出教室,走向现实,当然走向现实并不是说一定要走出学校,而是需要教师更充分的运用地理教室,地理实验室,情境创设和社会实践。这便是地理活动教学的空间要求。除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丰富的活动资源是有效实施地理活动教学的最为重要的物质保证。活动资源一方面来自于教师本身能够提供的课堂情境,一方面来自于学校不惜成本费投入,更需要整个社会给师生创造的良好的社会活动资源。实践性、生动性、形象性、参与性强的活动资源可以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创造性地发掘可利用的资源是有效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的保证。有效的活动必须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适当的活动探索时间和空间对于活动成效的保障是很必要的。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活动是较为困难的,很难保证活动的深入;同样,班级规模过大,学生数量太多,既限制了某些活动开展的环境空间,也难以保证学生有充分表达、师生充分交流的机会。

(2)有效的“软环境”包括合理的教学理念,教师较高的自身素质,和谐的课堂氛围,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等等。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依赖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念,与生活相关的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才是学生认为最有意思,最有价值的东西。有效教学的理念也将对地理活动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而地理活动教学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观念转化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地理有效教学的有效手段,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活动教学需要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活动教学体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实施地理活动教学更应该充分调动“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各个要素,提高其有效性。

三、结语

实践表明,地理课程中进行活动教学是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活动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手”动起来,也能使学生“脑”动起来,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程 教学活动

地理作为一门趣味性极强的学科,既关乎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又兼备着极强的实用性,因此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细致的研究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基于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研究和现代教育思想两方面的指导,我们极易发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活动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推进非常重要。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概况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活动研究中,我们注重强调的是学习的实用性能,涉及了多种知识内容,包括教学景观、气候知识、自然天象等,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用一些极具趣味性的视图式教学,能够对教学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除此之外,应用直观图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更为透彻地理解相关知识。

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通过一些相关的挂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尽管这一方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应用到的挂图数量显然不能满足整个地理课程环节的需求,这一弊端对教学活动的效率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有很多教师力求完美,会应用相关知识对挂图进行绘制,然而有些自我绘制的挂图并没有非常高的质量。因此,从现阶段来看,积极完善挂图的质量和数量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有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较为死板,并不能真正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地理教学中来,这就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活动研究

1.落实地理教学的活动化

高中生学习地理是不同于初中生的,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相对较强,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只要将知识点渗透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的安排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另外,高中地理的教学时间确实比较紧张,教师的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进行地理活动的组织还会浪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这些活动是非常有必要展开的。基于一系列高中地理教师对于地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误区,致使新课程的教学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成为形式主义,并没有发挥实效,这样一来,就凸显了将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进行落实的意义所在。具体落实时,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尽管按照课本教材中的活动进行安排会费时费力,但还是应进行一定的活动组织,真正地落实教学活动化,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完善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

2.追求教学语言的幽默化

在当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对什么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视会学和乐学,这不仅使得整个教学课堂充满乐趣,还在更大程度上呈现出情趣,这自然而然就会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教学语言的幽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高中地理这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贴合了我们的生活实际,因此应用幽默的语言来催化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显得非常合理。教学语言的幽默化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中还是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派上用场,使学生在轻松友善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就会积累到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这一教学活动的研究对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展开很有必要。对于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借用语音相近的词汇,然后构成比较特别的地理语意,进而达到教学语言幽默化的目的,例如“富士山近期很想喷发”,实际意义是指富士山这一活火山在近期出现了喷发的迹象;还可以利用语言规范、社会习惯等常规认识与当前说话的事实产生的矛盾冲突,达到教学语言幽默化的效果,例如“我们知道了天高地厚”,实际意义是指我们了解了大气层的厚度以及地球的直径,学生就能在这种幽默化的语言中学习到非常多的高中地理知识。

3.实现地理学习的教学化

在高中地理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地理学习的教学化实质上是使地理教学活动尽可能落到实处,收到实际的教学实效。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进行备课时需要注重活动教学的准备。一方面要将相关的新课程中的地理教学内容充分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去,一般来说这是比较简单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如分析思考或是讨论交流等,同时这些内容还与实际的课堂内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才可能在实际的课堂中实现教学化;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课堂中,要对自主性的活动加以重视,更为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简而言之,即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实践教学化,要切实地对其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要紧密地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一部分活动针对的是教材中的重点或是难点的理解,一部分针对的是学生自主寻求思考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具备教学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发挥。

4.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化

一名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师,应当树立起正确的地理教育教学观念,进而才能起到引导和带领的榜样作用。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之前,应该通过实际的例子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使其认识到地理知识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不是让我们以应付最终的地理考试为目的的,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能够掌握一种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时,可以应用到情感的迁移性,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例如眼神或是动作,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时,还要抓住地理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中融入一些有趣的题材,能够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转化成吸引人眼球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研究不单旨在传授地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深层次的内容是期望其能达到鼓励、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教学活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教师新颖而又独特的教学活动,这样使得每一个高中生能够在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中主动地参与进去,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渐渐形成一种教育与学习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将地理知识渗透融合到现实生活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茹.解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第4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意义;良方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12-01

有效教学呼唤有效教研,有效教研支撑和促进有效教学,这是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形成的共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逐渐受到更多地理教师的关注。教师组织地理课堂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对学生表达交流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资源的构建也要考虑课堂活动的有效性,遵循课堂活动的特征,才能使课堂活动完整而顺利的开展,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地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都有深远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粗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分享。

1.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程中,地理教师要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要由单纯的地理教学工作者向地理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师转变,而这一过程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教学。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养成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倡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加强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交流与合作,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从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上述要求,主要依靠地理课堂活动来完成。因此,教师应注重利用活动进行地理教学,注重活动设计,注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良方”

2.1 确定一个原则,课堂活动最终是为教学内容服务。设计课堂活动时,地理教师要正确定位课堂活动是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发现,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地理教学“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课堂活动后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教师在活动实施后,应及时进行反思,对活动进行记录,进行效果分析和意见反馈。

2.2 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地理教师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并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地理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贴近实际生活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从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同时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其中,时间的把握最为重要,因为同一种活动由于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活动主体、活动场所和活动手段的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

第5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活动建议 农村初中生 教学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教学实际加以选择,也可以自己设计。这说明“活动建议”是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地理教学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列出的“活动建议”有55条。这些“活动建议”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地理阅读视听活动、地理游戏活动、地理制作活动、地理观察演示活动、地理情境模拟活动、地理信息收集交流活动、地理设计创作活动,以及地理课外活动等类型,涉及到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各个领域,对于改革陈旧的地理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利用好这些“活动建议”呢?下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上册为例,对初中地理“活动建议”的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地理“活动建议”,要与地理课程标准相结合

地理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地理教学的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课程中的“标准”是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的,它传达的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信息,至于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传统的地理教学,只要求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它目标则无法实现。现代地理教学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教学共同体”的共同努力,努力达到“标准”的要求。而“活动建议”是帮助教师从传统教学方法转变到现代活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地理“标准”中的“活动建议”是由教育专家、学者编写出来的,它对我们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有指导意义,大多数“活动建议”包括有标准要求。如:在学习“大陆漂移假说”时,我事先安排学生仔细阅读七年级上册地理P36页“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一文,用课前10分钟,每组选一位学生讲述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然后用5分钟让学生回答P37页的问题,“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学习魏格纳的观察、发现的探索精神;”有的说:“要学习魏格纳坚韧、严谨的科学态度。”最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通过这一活动过程,既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地理“标准”和“活动建议”,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二、地理“活动建议”,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蓝本,是各种考试的重要依据。地理课本是专家、学者根据“标准”编写出来的。“活动建议”是地理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如何把“活动建议”与地理课本有机结合呢?

根据我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结合。

课前活动,教师要事先把活动要求、活动目的告诉学生,让学生预习教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活动,适用于新授课的导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引领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迈进。如:我上七年级地理上册P19页“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时,提前一周要求学生从家里、电脑里搜集各类地图。上课前,学生把搜集到的各种地图贴在教室后边的墙上。我说:“同学们,你们把搜集到的各类地图展示出来,很好!老师表扬你们!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中活动,主要是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课前,教师安排学生准备活动所需的有关材料。如:七年级地理上册P4-5页制作地球仪,学生准备的活动材料是: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示范制作,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比,表扬做得好的学生,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让学生自己改进。

课中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成游戏。如:教学生看地图,怎样学会辨别方向。“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地图上的八个方向,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一个十字,在十字上标出方向,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起立做游戏,左手中指往上指,口中说“上北”,左手中指往下指,口中说“下南”,左手中指往西指,口中说“左西”,右手中指往东指,口中说“右东”,右手往前击掌一下,口中说“东北”,右手往前再击掌一下,口中说“东南”,左手往前击掌一下,口中说“西北”,左手往前再击掌一下,口中说“西南”。

课内活动给学生带来了知识和乐趣,那么,课后活动又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

课后活动,主要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对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如:让学生搜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5种地形景观的照片,参观农村聚落,了解民族习俗,开展防震、防泥石流的演练活动等。

不管开展什么活动,都不能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为游戏而游戏,一定要紧扣“标准”和教材,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时间,认真组织,及时总结评比,这样才能实现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

三、地理“活动建议”,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初中生,个别差异很大,智力水平也不一样,眼界不够开阔,知识储备不足,但他们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因此,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活动时,必须关注每个学生,使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学生乐于活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有趣味性、针对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建议”进行重组整合,以多样化的、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实地理课堂。

农村初中生,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适合开展地理计算、绘图、阅读视听、地理制作、游戏等活动。如“活动建议”中的“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争当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员”、“观看地理录相”、“角色扮演讨论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等。

农村初中的教学设施,虽然比起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地理活动教学方面的设施还很少。教师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就地取材,为开展地理活动创造条件,活动中多多融入现代教育的元素,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四、结论

活动教学是现代教学倡导的以“活动”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也是当代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要给学生装上“地理的头脑”,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加强学习,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理解《地理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意义和价值,把“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活动化,努力把“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静.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有效对策[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20.

[2]曾学平.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反思[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33.

[3]陈亚平.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J]. 新一代:理论版. 2012,10.

[4]旦珍. 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教师. 2012,9.

[5]郑永周. 谈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1.

[6]吴寒.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9.

[7]勒春雷.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反思[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21.

[8]王昭懿,唐勉.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J]. 新一代:理论版. 2012,7.

[9]张新辉.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建议[J]. 现代交际:下半月. 2012,8.

第6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一、“看懂”

地理教学与大量的图表分不开,可谓有图学图、无图也学图(脑中须有图)。而且,图表的呈现方式形式各异,有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地理数据表等各种图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学习掌握通过图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包括设计制作地理图表的能力。这一特点充分展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色,也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中的突出特色:地图教学,重中之重。教师要教会学生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的原则,将书上的文字一一落实在地图上;还要教会学生做到“四读”、“四到”、“四边”,即一般描述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前后联系对比读;读书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描图、记录,一边分析思考、总结知识,一边设题自检、将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这一阶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要求学生听课集中精力,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并且边听、边积极思考,将从外界获取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以内化,提高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整合构建程度和利用程度。如:在天气、气候的教学中。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在多感官的刺激下,学生真正理解和认识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做会”

“做会”而不仅是“听会”、“看会”。如对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分析,利用动态电子地图来完成,将东北地区山脉分布、纬度位置、气温分布、降水量分布、耕地类型、耕作制度等要素展示出来让学生加以认识。交互演示的设计要与学生心理活动相结合,通过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心理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再如:在一些情境虚拟类的动画中,变化其参数,让学生输入不同的数据观察不同的结果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地理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学生独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做会”的目的。在区域地理的区域特征分析中,可将不同的要素做成多媒体交互显示,在学生完成一个个要素的交互操作中,观察地理现象。揭示地理现象的本质,培养其地理综合、概括、对比能力。这一阶段也包括习题训练。习题训练是地理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巩固知识、转化能力的重要手段。其内容主要有:一是多种形式练习,包括口头训练、书面学习、实际操作、归纳总结、内化整合等;二是注重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师生思维过程的展现程度和交流程度;三是注意引导学生解答习题的技巧,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整合,从中找出答题规律,并且规范答题术语,力求答案简练、系统、完整。

三、“练活”

第7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一、立足现状,分析影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因素

首先,高中学生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上逐渐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地理课堂上,学生普遍比较安静,课堂气氛也比较严肃,很少有学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其实,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性格开始趋于内向,不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在初中,地理不是重要的考试科目,而到了高中,很多学生依然认为地理是副科,不用太重视,只要到会考的时候能通过就行了,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也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缺少了课堂上的活动教学。然而,也有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课堂活动,而忽视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致使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效果不佳。

二、分析实践,探讨促进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只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和谐教师的“主导”地位跟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直接将知识“送”给学生,而是要为学生创造主动认知的机会和条件。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但是也经不起打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合理利用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到“地球形状”一课的时候,上课之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纸船和一个球,模拟演示船在球体上航行的变化,平视船在球面上的移动,分析船在远去时和归来时我们分别会先看到什么,然后可以把船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平移,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深化理解。

三、注重方法,加强师生及学校之间地理活动教学的交流

教师在活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提升地理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另外,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学校方面也应加大对地理活动教学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地理活动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本校资源,还要争取当地的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沟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8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人是有思想的,是社会和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兴趣的培养要放在大的背景下进行,放在自然中,放在社会中,加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激发兴趣。高中地理教材中课后有许多活动题,这些题目五花八门,内容很有趣味性。把这些活动大体分类,分为教学问题研究、户外考察研究、课堂研究与户外调查相结合三类,教材中安排了这些活动题目,就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生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细致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对实践活动有积极性,这种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地理活动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整体性较强,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活动课程,还可以使在自然地理中抽象的问题、难理解的定义得到合理的解答,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和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高中是孩子和成人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具有孩子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活动是直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内容十分有趣,激发了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地理技能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在活动教学中得到培养,在高中教材课后“地理活动”题中,有些要求学生自己绘制图形、通过地图来辨识地区等,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特别是关于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它所表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其中的含义,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举例来说人教版必修一中有些活动题,“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热力环流的实验,河流堆积地貌的演示”等,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寻找资料,在课堂上亲身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

在地理活动中,还有一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地理观察能力,这就是――户外活动。它是在课堂以外进行社会调查或者野外考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如对河流侵蚀的认识,可以把学生带到有河流的地方,近距离观察河流一侧的堆积,另一侧的侵蚀,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寻找资料,然后带学生到野外,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由此我们得出地理学习要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一个恰当的平台,加上教师的细心教导,学生主动的考察,“把地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接的实践经验,这样‘地理活动’也就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这一目标”。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地理活动的内容和类型多种多样,特别是课外活动,这种类型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平台,让积极主动的学生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地理活动中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辅助学生完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既要以师长的身份来要求学生,又要以朋友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老师在活动中能够循循善诱,帮助解答问题,切忌教师直接讲解答案,否则会有相反的效果。

第9篇:地理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活动”栏目;教学功能;教学方式和手段

“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之一,是现行地理新教材亮点,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深入研究地理新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设计并应用科学的“活动”栏目教学方式和手段,灵活有效地进行“活动”栏目教学,对学生自主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实现“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栏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教学现状

现行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有活动、阅读、案例、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五大栏目,而“活动”栏目在现行高中新课标教科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高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必修I-III中的“活动”就多达91处。它把地理知识与学科能力要求以“活动”栏目的形式植入地理教材,以“活动”为载体说明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品质,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功能特殊,是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理念的具体体现,其内容与要求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核心知识与各项能力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与有效途径。

然而,在目前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教学的实施状况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课程紧张”“条件有限”是许多教师不能完成“活动”教学的理由,往往导致不能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正常序列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的把握不得要领,“活动”教学常常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更有甚者把“活动”留给学生课堂自学或干脆将其置之一旁,使其成为教学盲区,为有效实现“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深刻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应得到应有重视。

二、“活动”栏目的功能和作用

为形成重视“活动”栏目教学的思想意识,让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在充分理解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教材“活动”栏目设计意图的研究,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功能归纳起来如下:

1.“活动”栏目提供的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知识载体

现行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形式多样,涉及思考、问题探究与讨论、资料的阅读与整理分析、调查访问与知识应用实践、归纳总结、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但其在教学功能上都有明确的目标性,即通过教学栏目提供的“活动”素材和范例,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构建知识。梳理教材所提供的各种“活动”素材,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活动”在素材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注重选取隐含深刻地理规律、原理的典型事例作为案例。在问题设计上,注重设问的情境和问题的探究价值,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在实施与操作过程中,注重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全面理解掌握科学、系统的地理知识。

2.“活动”的过程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有效的学习实践才能完成,而合理恰当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在国际教育界颇得认可的“建构”学派也认为,知识不是受纳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构建的。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活动”栏目的设计使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外部刺激的简单反应者,而是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

者,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地理课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环节,增大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是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及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

三、合理组织“活动”栏目的教学

对于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关键在于合理的方法设计与处理手段,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具体分析,要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运用师生对话、讨论、小组合作、分组竞赛、课外调查实践、表演展示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这样的活动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总之,新课标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教学中如果对这些“活动”的功能和重要性认识到位,设计并应用好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倡导学生不要把学习的目光局限于教材和狭小的课堂,要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张捷.引领高中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2]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