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热爱读书格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热爱读书格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热爱读书格言

第1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每天让一位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说话活动”,或背古诗或诵优美语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谈点见闻、互通信息,阐述见解。这种活动不仅能增加词汇的积累,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外自觉地阅读。古诗是祖国古文化的精髓,小学生记忆力强,经常背诵积累古诗,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还可以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

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宽裕,班上学生的藏书量极为有限,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出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另一部分是我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的。为了确保读书能有序、有效的开展,即要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书又不让图书丢失,我首先指导学生们给图书编号,然后民主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另外我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三、通过课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情”是一切“行”的源动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诱发其内因,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

1. 利用读物本身调动学生的情感。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可利用读物本身优势,坚持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放手,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安徒生童话选》、《成语故事》、《百科全书》等,或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最想知道的事。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组织学生拓展乐读,进行“相似激活”,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学习赞美祖国美丽山河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

2. 利用教师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小学生爱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对阅读怀有极高的热情,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的这种阅读习惯必能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因此,教师应该读一些经典作品,更要读儿童文学。教师品读儿童文学,既能找到一条与孩子沟通的捷径,又能及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教师声情并茂渲染的故事情节就会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动的情感世界里。

四、推荐优秀读物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推荐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读书欲望,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首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童话、故事、儿歌、散文甚至优秀小说等,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

五、以名人的读书事例树立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六、进行读书活动的评比交流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例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在人性深处,有一种最原始的东西,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在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

七、写“推荐信”,记笔记,互相促进

第2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常听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语文成绩不好,读写能力低,越来越不爱读书了。更有家长唠叨:我的孩子成天爱看电视动画片,对电子游戏痴迷,就是不爱看书。这些话语都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下滑,阅读热情消失了。诚然,在视听媒介充斥社会每个角落的今天,家长们又忙于快节奏的生活,有多少人会关注孩子的阅读生活呢?

幼苗的成长需要适宜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热爱读书需要一种氛围,氛围要靠我们营造。因此,如果要培养孩子们的读书热情,首先就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这方面,教师、家长、学校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此谈谈初浅的看法。

一、营造家庭阅读氛围,让孩子受到书香的熏陶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家里生活的时间比学校多得多,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就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使孩子受到书香的熏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有着浓郁书香气息的家庭,他能不热爱读书吗?笔者亲属有个三四岁的女儿,由于两个大人每天睡觉前都有看书的习惯,最初小女儿常常在一边玩耍,后来小女儿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看一些小人书,久而久之,孩子也形成了睡觉前都要看书的习惯。

据专家研究,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首先家长就要热爱读书,养成读书习惯,给孩子树立榜样。其次,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同孩子一起去购书,去逛书店。让孩子感受一下读书氛围。如果条件许可,可以为孩子专门布置一间书房。家长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一些儿童书刊,抽时间读一些故事给孩子听。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后,家长要常常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增进父母同孩子的感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读书的乐趣

如果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是家长的责任,那么营造班级阅读氛围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班级是孩子在学校生活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对孩子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按照苏武银老师的渔场教育理论,场景的创设对孩子的作用十分巨大。为此,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精心布置教室,室内可挂贴有关读书的名言条幅。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等等。班委或中队可以定期出关于读书的墙报或黑板报。《学习园地》可以开设读书专栏,里面张贴孩子们读书的成果,例如读书笔记、优秀习作等。也可以充分发挥图书角的作用,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号召孩子们交换图书资料,做到资源共享。我校部分班级开展的“好书换着看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利用班队会开展读书活动,以活动营造读书氛围。班上经常开展朗诵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孩子的读书成果,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例如,我校三年级二班每学期进行的“读书大王”、“故事大王”、“背诗大王”、“采蜜大王”评选,在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方面做得相当成功。该班成了我校阅读氛围最浓厚的班级。我班每学期开展的“读书之星”评选对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读书之星”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吸引学生去摘取,使学生保持旺盛、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激情。

此外,教师还要利用班刊、手抄报等信息平台引领孩子们畅游书海,使全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我班每学期编辑了班刊《浪花》,同学们轮流主办。为了提高办刊质量,孩子们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撰写习作稿件。在这一过程中,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三、营造校园阅读氛围,让孩子浸润在书香里成长

最近几年,我校开始了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效果十分明显。这对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提供图书,创造阅读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学校要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书源。我校在原有图书的基础上,积极购买大批新书。此外,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加强了对各类图书的管理。完善了图书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了图书室的作用。与此同时,各班也建立了班级图书角,鼓励同学们利用零花钱买书,订阅书报杂志,并相互传阅。

2.美化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我们在搞好校园绿化美化的同时,注意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在校门附近树立警示牌,在校园空地树立关于读书的格言牌,教学楼悬挂关于读书的宣传语,各班教室的外墙上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例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成长史”,“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孩子们每天目睹这些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他们一定会受到感染。当孩子们置身于这浓厚的书香氛围里,他们的阅读激情一定会迸发。

3.丰富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第3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读书热情,增长知识,活跃校园文化,树立正气,营造清风屡屡满校园的书香氛围。2017年,我校开展了以“点燃读书激情,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年活动。期间,各班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通过读书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营造书香氛围

首先我们及时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年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活动实施方案,我们迅速在全校开展了“校园读书年”活动的动员工作。随后各班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牌等形式加强宣传,目的是让学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熏陶下,对读书的兴趣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也能充分的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为后面活动的开展铺好路。通过前期强势宣传和营造读书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年计划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活动开展

为确保“校园读书年”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贾小路校长亲自主持,构建了以教导处、少队部、图书室、班级协同开展活动的工作网络,根据活动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各班结合本班特色班集体建设,也相应地制定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读书活动,确保了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保证时间,安排科学有效

学校要求在现有课程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各班坚决开展“静心读书”活动,把每天早操后十分钟、自习课定为读书时间,指导本班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不挤占,不挪用。此外,语文组归纳并下发了“小学推荐必读书目”,每年级推荐10本必读书目,学校图书馆随后配齐、配足了相关图书,现在孩子们有书读,有时间读,读书热情十分高涨。

四、特色活动,凸显丰富多彩

学校在读书年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完成了好书推荐工作,建立读书角活动。

我校在图书馆进行好书介绍与好书推荐,有选择地将一系列的好书介绍给学生。各班到图书管理员处领取图书,并定期进行交换。各班建了“图书角”,落实了具体实施办法,并定期举办“好书交换看”活动,提高了好书阅读效率。

2.开展“一会”“二赛”“三读”活动。

3.开展以读书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各班主任都举行了以读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4.举办了读书手抄报竞赛。

通过这次竞赛,学生对读书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更加珍爱生命。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手抄报书写、绘画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活动效果

1.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通过读书节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待人教,自能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

2.促进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的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读书年活动,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课堂纪律好转了,午间学生有事可做了,同学们能静心学习了,小主人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也规范了。

六、改进之处

1.班级、班主任对“读书年”各项活动的落实力度差异较大。要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及学生对活动的认识。

2.班级创新性活动还需进一步探讨如何设计、开展,更好地引导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4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一、教师、父母身先示范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和父母都要以身作则,身先示范。教师本身应博览群书,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学生都非常崇拜知识渊博的老师,教师爱读书,一定能够引导学生也喜欢读书。喜欢阅读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爱书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特别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初期,父母本身的行为,将有助于带动孩子喜欢并自愿去读书。

二、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的环境

1 光线好。家里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光线充足、空气清新的地方,使得孩子能够充分地享受读书的快乐。

2 环境好。孩子需要一个空间适宜、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放书的地方,建立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书架,以便随时翻阅。

三、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

1 购书。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只要是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都可以提供给孩子,这样可以放宽孩子阅读范围,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发挥阅读天性。

2 借阅。利用节假日,家长可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图书馆去,在那里孩子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气氛,阅读到更加丰富的书籍,还可以借回家读,从而更加喜欢阅读。

四、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

1 读给孩子听。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爱阅读,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

2 和孩子一起讨论。当孩子可以进行自主阅读时,家长要与孩子讨论所读的书籍,激发他们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

五、编写校本阅读教材,举办读书会

孩子们总是对身边的事格外感兴趣,尤其是写在书上的身边事,阅读兴趣更加浓厚。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提倡学校编写校本阅读教材。我们尝试了以下这些阅读方法:

(一)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阅读方法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语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适合任何学段的学生。

(二)阅读中练说,小学作文训练,尤其是低年级,“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说说有趣的事;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练习,不必要求特色;高年级则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有序、有物、有重点。

1 说好词好句,让孩子说出在阅读文章中感触较深的词句,说出对词语的体会和理解,以及词语的用法。

2 复述文章内容,练说课文主要内容,把自己的理解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打好基础。

3 说出对文章的感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或对自己的启发,等等。

(三)背诵。在阅读中,背诵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1 选准章节。教材要求记忆的语文,大纲中推荐背诵的古诗词,必背不疑,写景状物的精词妙语、富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语段都应背下来,以丰富学生文学底蕴。

2 强记强背,理解的要背,不理解的也要背,要尽可能地把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性篇章和优秀时文,让学生背诵下来。久而久之,学生熟记的东西多了,阅读便会轻松起来,作文也会水到渠成了。

(四)勤于思考。现代学生阅读内容十分广泛,文章主题理解多元化,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就会收效甚微,甚至偏离主题。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将作品内容与社会生活连接,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感受文章的文学气息和人文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五)摘录。让学生专备一个读书摘抄本。在学生读的同时,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段落、警句格言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可根据自己的文章选用,变为自己写作的语言。

(六)读后笔记

写读后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启发。这样读写结合,作文能力一定能不断提高。

第5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一、活动宗旨:

通过读书节活动,旨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打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

2.激励教师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

3.通过小手拉大手,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三、活动主题

我们乐读、会读、多读,让书香伴我们共同成长。

四、活动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五、活动时间

2007年4月1日——4月30日

六、活动内容:

1、举办一次好书交换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发动每位学生开展“献一本看百本”活动,并借助此活动,丰富班级图书角。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在读书节期间,带到班级,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同时倡导班级间、年段间的图书交换,在交换图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爱护书本的意识。

2、举办一次书签制作活动。指导学生把优美的名言制作成漂亮的书签,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进行评比展示,并将一些优秀的书签由学校统一汇集成册。

3、举办一次手抄报展评活动。发动三年级以上学生出一份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介绍读书格言、摘抄名篇名段、抒发读书感受等)展评活动。各中小学选送优秀作品于5月15日前到县教育局联评,乡校2张、镇校4张、县城学校6张。

4、举办一次故事演讲活动。在1——2年级开展一次以年级段为单位举行故事演讲比赛。

5、举办一次古诗积累大赛。通过背诵或默写优秀古诗词、古代经典名篇,评出本校“古诗积累大赛小能手”。

6、举办一次征文比赛。在全校开展一次“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各中小学选送优秀作品于5月15日前到县教育局联评,乡校2篇、镇校4篇、县城学校6篇。

六、活动要求:

1、要提高对本次读书节活动的认识,要把它作为营造“书香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2、学校的网站、宣传窗、黑板报、墙报、广播站等宣传工具要为本次读书节服务,开辟专栏,及时报道信息,把读书节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3、教师是学生的表率,要用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学生,要求每位教师在读书节期间阅读一本经典名著。

第6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个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了各种办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菜诱之,牛依然一动不动。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看看四周无人,便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牛是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是以习惯而活。习惯,归根到底是一种高级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牛听到“爹,转弯啦!”就应声而动,这是声音和牛之间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那么,能不能利用这个原理在阅读和孩子之间也建立一种条件反射,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进而养成喜欢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的良好习惯呢?

一、定时限时阅读,初步形成条件反射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期。如果在这一时期让孩子养成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则能初步形成大脑对阅读的条件反射。

1.定时阅读

定时阅读是指固定某一时间段进行阅读。比如在学校,可以安排每天中午的时间为阅读时间,或者每周安排一至二节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如果是在家里,也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不做别的事情,只做与阅读有关的事:或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或一家人在一起读书。阅读时进行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

2.限时阅读

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如:每天的课外作业中,布置一定时间的课外阅读作业,并且坚持在第二天进行检查讲评。通过长期的训练,大脑会对阅读形成初步的条件反射。

二、不断鼓励欣赏,巩固、强化条件反射

初建立的条件反射还不稳定,容易消退。为使条件反射巩固下来,就需要不断地强化。对于孩子来说,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鼓励,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一种愉悦的感觉,从而巩固、强化条件反射。

1.口头表扬

一天,我班的叶丰鸣同学做完作业后,又开始阅读了。我看到他摇头晃脑,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情不自禁地夸赞道:“叶丰鸣同学又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了,他真是我们班的小书迷啊!”自此,孩子们都自觉以叶丰鸣为榜样,并且以被老师冠上“小书迷”为荣。没想到,老师不经意的一句小小的表扬,却起到了如此大的作用。于是,类似这样的表扬经常从我嘴里冒出:“王峰恺又在享受他的读书时光了。”“朱夏妍又在采蜜了,真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啊!”……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阅读。

2.物质奖励

每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总会为准备孩子们的奖品而犯愁。比较精致的礼物,买不起;铅笔、橡皮、本子之类的奖品,太俗气。买什么奖品才能受到孩子们的青睐,而且还比较有意义呢?近年来,小小书签成了我的首选。书签上的图案精美,内容时尚,而且还实用。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我买回一些书签,在书签的背面写上各种赠言,有读书名言、人生格言、励志警句等。看着孩子们心肝宝贝似的夹在书中,我非常欣慰。一张小小的书签寄托着老师对同学们的期望,孩子们似乎也洞察了老师的心思,变得越来越喜欢看书了。

3.精神愉悦

三八妇女节那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并写下来。第二天,我批阅了孩子们的作业,他们有的给妈妈送一束鲜花,有的在妈妈陪同下学会了交电话费,有的把家中的玻璃窗擦拭一新,还有的帮妈妈擦皮鞋……一段段文字,篇幅虽然不长,却包含了孩子们的一片真情,因为情真意切,所以就显得特别感人。为孩子们的懂事感动的同时,我在想,如何趁热打铁,扩大胜利成果呢?我特地精心挑选了几本日记本,奖给这次写话技高一筹的同学,鼓励他们把生活中有趣的人、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尽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得奖的同学喜上眉梢,没得奖的同学羡慕不已。最令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天,我把一份印着这几名同学作文的班报呈现在班上,并当众宣读了他们的作文。最后,作为礼物,他们每人得到了一份班报。那天,这几个孩子简直成了光彩照人的小明星。一下课,同学们就把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真是羡慕嫉妒恨哪!从那以后,班里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读书。

三、坚持榜样示范,最终养成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坚持。现在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孩子的关注、教育都是心血来潮,没有坚持。这样怎么能给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

1.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

一个家庭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读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只要是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家长就应买好放在孩子每天能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2.成为孩子阅读的伙伴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家长,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教师、家长首先要喜爱读书,懂得读书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阅读。这样做还能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家长都在读书,我也要读书。

3.坚持让阅读成为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来说,一个人行为习惯的真正养成,需要不断地重复。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这个重复的次数是21次。不管这个次数是不是精确,但至少表明一点:所有的行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强化,才会形成习惯。所以,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改掉孩子的一个坏习惯,同样需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千万不要坚持了一个星期,就开始放弃。

第7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也不可小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应该进一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为通过读书,可以振奋自我精神,健全自我品格,提升自我热情,演绎精彩人生。从而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者,课外书籍的引导者,阅读内容的选择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以及阅读疑难的点拨者,进而引领学生在文学的殿堂中徜徉……

一、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率先垂范的影响是无声的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陶行知说过:“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样,如果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经常手不释卷,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激情澎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么,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和熏陶,他们也会迫不及待地去读书。不难想象,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读书,知识面狭窄,他的学生怎么会喜欢读书呢?其次老师再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在课堂上对美文、名篇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品评欣赏,必要时和学生共同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会逐步培养起来。有了兴趣,就有了一切。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那就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二、拓宽渠道,让学生吮吸到课外书籍的琼浆玉液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可以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这就是说,通过读书获得知识是学生学会生存的航标,它能指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创造和发明,开拓新的生活境界。古往今来,凡生命灿烂辉煌的人基本上都是酷爱读书学习的人。因此,拓宽渠道,加强引导,多方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尤为必要。

1.引导并要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要打消那些家长认为看课外书就是看闲书的念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课内的延伸,家长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如孩子在家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谈论一些图书方面的信息、阅读的感悟等,先从孩子感兴趣的图书种类入手,慢慢深入;或者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摆满可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图书;家长自己经常阅读等,习惯的培养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的。因此,只有家校互相配合,共同指导督促,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2.充分发挥学校读者俱乐部的优势。

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读书,需要好书,就像他们发育时需要营养一样。因此,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且提出了“人人学会读书,营造书香校园”的口号。为此,我校与卧龙区青少年宫联办了读者俱乐部,里面藏书非常丰富,能够满足学生们读书的愿望。同时,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落实,我校规定每周每班都有两节阅读课时间,做到雷打不动,任何课不得侵占。

这样,学生与书本为友,可以充分欣赏名家、名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了课外读物的丰富内涵,领会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与大师穿越时空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生命的自由,享受多元的文化,兼荣并包,开放思想,明辨是非,提高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还可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精心选择,为学生推荐好书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半幼稚时期,虽然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但在认识问题上依然处于模糊状态,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开始思索,富有激情,但缺乏理智,所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社会上的精神污染对学生影响很大,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往反方向发展。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懂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作为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多作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读的书。除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古诗文和建议的课外读物之外,还应该紧扣教材推荐相关的读物。另外,科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的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去。因此,还要引导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方面的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增长课外知识。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定期召开阅读好书经验交流会,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荐好书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熟知书的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只有这样,在推荐好书时教师才会游刃有余,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好书,充分汲取书中的养分。

四、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积累并灵活运用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谚语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警句格言、论点论据以及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乃至全篇文章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知识储备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另外,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进行筛选,将其中的精彩片断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中,以备将来之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打有准备之仗,就必须功夫在平时,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临时抱佛脚。当然重视积累是为了灵活地运用,学生积累的素材越丰富,就越喜欢上作文课,“胸中有丘壑”,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文思泉涌,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激励性表扬,特别在作文课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秀作文给予充分地肯定,不要吝啬赞美,哪怕一点点的闪光处也要抓住再放大,让学生都能体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就感,从而激起心中的涟漪,产生“我要写”的念头。只要学生尝到了“下笔如有神”的甜头,就会激发起“读书破万卷”的读书热情。一石二鸟,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五、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呐喊加油

第8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一、寓教于“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收到了“无声胜有声”教育效果。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随机树立典型,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二、寓教于“得法”,使学生会读书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讲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汲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1 结合平时课内阅读教学传授读书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2 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1)根据文章的重要程度及时间条件,确定阅读方式——选读、浏览、精读。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我就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人与自然》一书。(2)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常言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把阅读所得随手记之,能加深记忆,促进理解,扩大积累,更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指导小学生在作读书笔记前要告诉他们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好词佳句(像精彩段落、科普知识、格言谚语、名人故事等)、概括主要内容、写提要和读后感。(3)及时交流与讨论。交流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弥补的过程,在交流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情感得到升华,个性得到体现。这些方法可按课外阅读的目的与需要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灵活应用,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绝大多数的中年级学生面临着知识需求的矛盾,他们爱书,有很强的阅读动力,很大的心理需求。但是他们的兴趣易激也易失。这时又产生了教师外部强化和自身随意发展的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首先要明确外部强化的目的,即强化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服从、便于管理,而是为了促使他们发展。为使学生对课外读物爱不释手,阅读兴趣日趋高涨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又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1 用准确的语言大量地说话,交流读书体会。我坚持安排每日5-10分钟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在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氛围的熏陶下,情动于中,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调动每一个学生阅读的自主动机,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其学习和成长。

2 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具体指导,获得读书乐趣。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富有情趣的集体活动。例如,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好书推荐会、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受到强刺激,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我还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学生对教师所读的书很好奇,也想看一看,这比起简单的说教有用的多。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枯燥的读写变得兴趣盎然,学生视野开阔了,语感增强了。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第9篇:热爱读书格言范文

【关键词】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图书馆

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倾注精力,让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没有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阅读势必流于应付或猎奇。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1.通过名人名言激发阅读兴趣。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格言就深入人心。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也举不胜举,比如匡衡凿壁借光、王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名人读书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每日一言”、“每周故事”向学生推荐。平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古今中外热爱热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鲁迅,大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等来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效增强阅读能力,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2.通过文学名著激发阅读兴趣。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批中外名著,?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载体。图书馆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内容、历史地位、作者相关作品的文字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

3.通过活动体验激发阅读兴趣。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路上的探索者,同时更渴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这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图书馆应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多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经常举办读书心得征文评选,选出佳作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开展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收集素材,确定刊名,撰文画图,设计版面;组织学生参加故事剧本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人类的知识宝库”,面对这座宝库,不会利用很难进入书的世界。要想充分利用这座人类知识的宝库,使自己成为文献的主人,善于掌握和运用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我们应通过开设图情知识课指导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会他们查目录,检索资料,使用工具书。使学生能自由、便捷地在图书馆吸取知识,获取信息。一旦学生能真正掌握利用图书馆这把“金钥匙”,对于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将来实现终身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

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中学生在对图书的选择和识别方面还不够成熟。那么,如何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籍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主动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推荐,尤其要做好以下六类读物的推荐工作。例如:课程参考书目类?、科普读物类、名人传记类?、优秀报刊、知识读物?、经典名著类? ,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子读物等等,知识载体的丰富多样也是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之一。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1.精读与略读。精读即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细细揣摩,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2.阅读与思考。“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阅读的一种渐臻佳境的境界。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善于将所读之书进行概括、浓缩、抽象等,找出知识的精华,培养阅读概括的能力。

3.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搏采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五、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网络阅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又一理想空间。指导学生网络阅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信息技术及检索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掌握快捷有效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

2.让学生学会积累整理网络资料的方法,并将优秀的学习资料能科学有序地分类、整理。

3.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使学生快速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