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生态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管理论文

第1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一)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方面的问题

首先,环保行政部门存在重叠、交叉设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机构改革不彻底而遗留的负面效应。由于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从各部门分工管理逐步变为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而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一般只注意对新机构的授权,而没有顾及或没来得及对原有机构及其相关职能的撤销或合并,于是就发生了某些管理机构相重叠的现象。另外,在权力配置方面出现了权限设置混乱的现象。我国目前环境立法中关于部门之间职责范围的规定是很不清晰的,尤其是关于部门之间如何开展协作的规定更是语焉不详,使得行政自由裁量空间过大。而行政主体出于本部门利益的不正当考虑,对于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的地方,不同部门对有利可图的事务竞相主张管辖权,而对于不利的事物则主张没有管辖权,当缺乏上级权威部门进行协调的时候,执法部门之间往往出现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严重影响法律的执行。[2]

(二)环保执法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在进行环保执法时肯定需要大量的环保执法人员,然而在我国西部某些省份的环保执法人员是严重缺少的。根据调查研究,四川省环境监察总队有30多个人,而实际却需要120到150人,缺口很大,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四川省竟然还有16个县仍没有环保局。在我国西部不仅面临着执法人员的严重不够,而且环保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不容乐观的。例如,据调查了解到,在陕西省环保局法规处的5个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是法律专业毕业的或者是曾经进修学习过法律知识。

(三)环保部门在财政上对政府的严重依赖

根据我国现有的财政体制,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的工资和福利都是由各地政府提供的,总体看来,基层环保部门的经费长期以来一直呈现出一种较为紧张的状态。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一批批高污染企业纷纷被默许诞生,因为这些企业一般都是本地的纳税大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保护,虽然这些污染企业是环保执法部门的执法对象,但是因为基层环保部门在财政上严重依赖当地政府,其自身地位不独立,所以环保部门在执法时也不得不看本地政府的脸色行事了。由于政府依赖企业,环保部门依赖政府,所以试想一下,在西部经济整体水平发展不足的情况下,要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对自身投入的经费为代价,要求环保部门去严格执法消除一切污染现象,着实是有些难度。

(四)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职权运行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一种横向的各部门并立的所谓“统一管理与分部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实现统一监督管理的局面,分部门管理职权重叠交叉,管理部门错位等多种弊端而严重影响环境法律的有效实施的情况,但另一方面,我国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即没有设置对这些部门冲突与矛盾进行有效协调的权威性部门或机构。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协调的经验,但是却也不够成熟更没有得到推广。[4](五)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我国西部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并不富裕,很多地方政府还在苦苦为走出“吃饭财政”、“工资财政”而努力奋斗。在这种大的环境与背景之下,GDP的增长遂成为了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在面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时,如果严格贯彻执行环保计划的各项指标,必然会关停大量企业,这显然会影响到GDP的增长。理性的人会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官员也当然不会例外。地方官员一般在地方任职也就是几年,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尽一切可能推进GDP的增长在短期内效果显著,而环保计划的实施见效时间较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又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经济效益。所以,地方官员使尽浑身解数发展GDP成为了必然,环保计划的诸多指标未能如期完成也成为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完善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建议

解决上文指出的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设置环保行政管理机构,合理划分行政机构管理权限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从各部门分工管理逐步变为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了环保行政部门的重叠、交叉设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环保行政管理机构时,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在设立新机构时能及时对原机构撤销或者合并。另外,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环保任务严重而环保执法人员却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力量,加强村委会与居委会的建设,壮大我国西部地区环保执法力量。“九龙”治水最后却也没有把水的问题解决就是对行政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后果的生动体现,所以对环保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要进行科学的分工,并清晰其权限范围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根据部门的性质来进行抉择,因为不同性质的部门主要只能从事与其性质相适应的工作。另外也要讲究效率以及考虑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加强西部环保执法的队伍建设,保障环保事业的执法力量

一项事业能够合理有序的推进,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因为这是基础,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践行,因为这是关键。我国的环保事业也不例外,在进行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西部环保行政管理机构的广大执法人员数量是否充足、素质的高低就是这项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之处。所以,首先应该增加环保行政人员编制,扩充环保执法队伍,严格把关环保行政人员的产生方式,例如,在每年的环保公务员招考时,可以提高考生的报考条件,对报考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进行限制,这样在一定层面上就可以保证被录取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不仅如此,还需要依法加强对环境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科学基础教育、环境法律法规教育,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等岗位业务培训,以提高环境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提高环保部门的权威性

在每年的政府报告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得到的经费基本上是最少的,这个问题几乎每个省市都存在。所以目前我国环保财政不独立,每年环境保护的经费短缺的问题就成为了制约我国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改革现行的体制,最根本的办法是把地方政府从目前的“准企业”状态还原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府和福利政府,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管理体制,把目前“分灶吃饭”、“自主创收”的财政体制,转变成“先集中、后返还”、“收支两条线”的体制。在环保这一块,可以在提高财政预算的同时,能够增加各种费用的返还比例,比如说,对于排污费的比例可以从20%增到30%。

(四)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保障行政管理机构职权的顺利运行

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是保障行政管理机构职权的顺利运行、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以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以应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跨部门、高规格的环境管理协调机构,这样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开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部门之间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也可以妥善的进行协调与解决。另外,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实行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并接受社会监督;各级环保部门建立与环境保护监督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决策能力,以减少开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对西部地方官员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

第2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后提出的,最早是由拉斯格瑞提出的,拉斯格瑞是墨西哥非常权威的生态专家,同时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这一概念,随后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使人们更加关注于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实现形式以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为主,其中,森林旅游资源已经成为现阶段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形式。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起众多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旅游项目,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加深,除了对生态旅游概念、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对策进行探讨外,近年来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对参与主体和生态旅游目标的研究,对于森林生态旅游而言,更加关注其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早期国内学者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如李向明在《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研究综述》中重点阐述了森林生态旅游产生的时间背景以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所获得的效益,其在肯定森林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其生态价值;吴南方在《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再认识》中重点对森林生态旅游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以森林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应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的、而非单纯以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生态旅游活动中,更加关注于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现路径是以区域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全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森林生态旅游的研究有很多,如潭开湛认为森林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是实践层面的可持续,后者是理论层面的可持续,前者是基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实践;刘紫云认为森林生态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要想更好地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就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待森林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中。

2.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相关参与主体分析

2.1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复杂,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森林面积将近16000公顷,覆盖率20%以上,绝对数量位居世界第五,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潜力巨大,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2669个,占国土总面积近15%,超过12%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区域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营林场等,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相关旅游活动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益,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受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占到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3左右。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上,首先是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利用,一些地区加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缺乏学科论证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和利用,同时又不注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致使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严重超载,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这种破坏又是在短期内很难恢复的;其次是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不到位或失位问题比较严重,旅游区管理涉及到多项内容,由多个部门联合干预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加之缺乏专业人员,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受到的保护效益并不理想;再次是社会公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这种负面效应也会不断扩大;最后是成本与利益分配失衡,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存在开发主体与管护主体不一致的现象,容易造成成本与利益分配失衡的问题,使地方政府、开发商、游客这些受益者与当地居民处于对立状态。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森林生态旅游相关参与主体

森林生态旅游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在经营管理上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容易产生矛盾。原则上讲,森林生态旅游的参与主体应共同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责任,但是由于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参与主体的多层次化和相关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根据不同参与主体利益要求的不同,满足各参与主体的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政府考虑的是综合效益,即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发商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当地居民则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收益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活的环境。由此可见,基于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研究,有其必要性,在此提出三点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各参与主体虽然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其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不应让弱势主体(主要指当地居民)成为受害者;第二,互利原则,各参与主体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应注重对各参与主体目标利益的分析,有效协调相互之间的矛盾,合理分配利益,实现多方共同获益;第三,协作原则,各参与主体承担的任务不同,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协作程度得以提高,各参与主体的获益才会越来越大。

3.基于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基本上实行的是“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模式,即政府主导管理,企业广泛参与经营,但是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只注重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却忽视了其他参与主体,现提出景区保护性管理、游客人性化管理和社区参与管理三种管理模式。

3.1景区保护性管理

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在这方面值得我国借鉴,与美国相比,我国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最大的阻碍就是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为生态旅游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而这又不是能够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国外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过程中,重视对景区进行保护性管理,以美国为例,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主要采用的是国家公园管理模式,通过分级管理的方式对森林生态资源进行多层次的保护,该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负责生态旅游管理的机构,职责比较明确,国会负责立法,内务部以此为依据,结合地方管理需要,制定决策,由管理局统一执行;其二,重视对中央与地方管理机构关系的协调,采用垂直管理的模式,排除各州政府的干扰,对管理者角色进行明确定位;其三,对国家公园的经营权限进行细化,管理者与经营者相分离,实行特许经营制度,而且相关监督机制比较健全,允许社会公众参与管理。国外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在经营机制、管理机制、规划机制等方面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3.2游客人性化管理

森林生态旅游景观与普通自然景观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旅游场所、旅游形式、旅游参与和旅游体验等方面,就旅游者而言,森林生态旅游景观对旅游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森林生态旅游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为此,应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中,该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以游客为中心,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让游客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并能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游客在自觉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够影响到其他游客的行为;其二,这是一种各参与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要想更好地引导和约束游客行为,政府与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游客能够在旅游活动中获得学习感悟,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其三,这是一种对森林生态旅游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更注重运用沟通和教育手段,而非单纯依靠强制性的行政和法律手段,以此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塑造真正的森林生态旅游者。

3.3社区参与管理

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景区纷纷将社区参与引入景区管理中,社区参与现已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依据,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获得的生态旅游收入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与主体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目前社区参与的受惠面很小,一些应当给予的生态补充也没能够完全落实。目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程度较低、相关机制比较匮乏等,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参与的作用,应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注重对社区居民的引导和培训教育,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旅游管理和服务中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4.基于参与主体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4.1协调各参与主体间的矛盾

森林生态旅游的参与主体可以归纳为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四类,由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相关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在实际管理中应重视对各参与主体间存在的矛盾进行调节,而两者存在的主要矛盾为企业之间的矛盾、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游客与当地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对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开发企业重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容易出现对森林生态资源盲目开发的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逐步对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分级管理,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经营,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经营进行监督。由于政府与企业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利益诉求不同,为了更好地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政府应发挥其在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中的主动作用,加强政策引导,督促企业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性管理,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1加强对各参与主体的管理

第3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边坡生态环境生态防护灌木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弃土、弃石、开挖等会给和谐的自然环境留下大量的边坡。这些边坡有的是岩质边坡,有的是土质边坡,或陡或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排除环境干扰的条件下,土质边坡有自我修复、恢复的能力,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能及时达到防护和绿化的效果。岩质边坡因缺乏植被生长的条件,更难于自我恢复[1]。鉴于此,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复过程。利用植被稳定边坡、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态学上称为边坡生态防护。近10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的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它不同于以往的工程防护措施,能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以坡面长期稳定为目的,以保护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恢复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减轻管理工作量为宗旨,主要靠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附着力以及根系之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边坡生态防护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具有生态效益[2]。

边坡生态防护的主体是植物,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等草本植物[3],对灌木、乔木等木本植物研究较少,实践中也不太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态防护中有自己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草本、木本植物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着重研究灌木的应用前景。

1生态防护的理论体系

生态防护的目标之一是使植物存活并正常生长。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仅把不良自然条件下树或草坪的成活作为研究目的,并在栽培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系列在不同条件下的施工工艺或技术,如植生带、土工网、三维网、草袋、保水剂、生根粉等[4]。现代生态防护工程则不能仅以植物存活为研究目的。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边坡防护施工后,有的看似达到了生态防护的目的,表面上植被恢复了,水土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时间一长,由于植物之间的恶性竞争或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致使植物生长势逐渐减弱,群落开始逆行演替,刚刚恢复植被覆盖的土地又会退化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现象[5]。

为发挥植物持续永久的综合生态功能,应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关键是护坡植物的选择。下面研究在不同的边坡上制定物种配方应遵循的原则。

1.1遵从植物生态习性,因地制宜

植物的生态习性是指植物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气候生态条件、土壤生态条件、生物生态条件等。气候生态条件(光照、湿度、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繁殖,决定植物能否顺利越冬、越夏;土壤生态条件(养分、肥力、结构、pH值、盐分等)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生物生态条件关系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生长就要受到阻碍甚至发生退化。因此,在选配植物时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

1.2保持物种多样性,建立自然群落结构

目前,学术界就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很多假设,如冗余种假设[6]、零假设、特异反应假设、铆钉假设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稳定的一个重要尺度,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比较复杂的关系,植物链或植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有一个较强的反馈系统,可以缓冲干扰。当某一物种发生病虫害时,不可能侵染所有的物种,即病虫害不易传播。植物的自然群落结构是草、灌、乔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在一般的情况下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强,即使群落中一种或几种植物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而死亡,其他的植物也会填补其留下的空白。

1.3遵从生态位原则,优化植物配置

基于物种多样性的考虑,在利用植物进行边坡防护时采用的植物种类较多,这就要求拟定一个合理的配方,因自然群落中的物种、种群不是偶然的组合,而是生态上的协调与组合[7]。绿化植物的选配除了要考虑它们的生态习性外,实际上还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这是生态防护工作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和景观价值的提高。因此,在选配植物时,应充分考虑植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特征,从空间、时间和资源生态位上的分异来合理选配植物种类,使所选择植物生态位尽量错开,从而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8]。

1.4遵从互惠共生的原理,协同植物之间的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作为植物和土壤的重要界面,不仅是重要的吸收和代谢器官,而且是重要的分泌器官[9]。它一方面从生长介质中摄取养分和水分,另一方面也向生长介质中分泌离子和大量的有机物质。当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时,他们互惠共生,相互促进生长,如皂荚与七里香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促进作用;当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时,就会影响其生长。群落中植物的分泌物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选配植物种时应高度重视。

2生态防护的现状

目前,在生态防护中草坪应用比较广泛。根据草种对气候的适应性,可将草种分为冷季型草种(早熟禾属、羊茅属、黑麦草属、胡枝子属、苔草属、三叶草属、百脉根属等)、暖季型草种(狗牙根属、狼尾草属、地毯草属、钝叶草属、假俭草属、马蹄金属、画眉草属等)、过渡型草种(野牛草属、结缕草属等)。在边坡防护工程中大都选择一些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草种,如早熟禾、黑麦草、羊茅草、狗牙根、假俭草、钝叶草、马蹄金等[10],然后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播种,并精心呵护以保证一定的成活率。早期,种子发芽率高、出芽整齐,如黑麦草,播种7天后,发芽率可达90%以上,1个月后,原来的边坡就披上了绿装。表面上看,植被恢复了,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这种好景不长,短则一年半载,长则2~3年就会发生衰退现象。如华南地区引进的多年生黑麦草,不耐高温、不能越夏,在夏天很快就消失,不能完成世代交替[11],但麦草在初期生长非常旺盛,有竞争优势。为达到四季常青的效果,在护坡工程中还常常采取冷季型草与暖季型草混播的措施,但因暖季型草在冬天枯萎后常阻碍冷季型草的发芽、繁殖,冷季型草在夏天又阻碍暖季型草的发芽、繁殖,还是很难达到四季长青的效果。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种生态防护工程旨在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植被恢复过程,往往违背了自然演替规律,在选配植物时,大多只考虑单个物种的生态习性,欠考虑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忽略了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另外,草本植物在水土保持功能上也有一定的缺憾:一是根系较浅,固坡护坡效果较差;二是群落易发生衰退,二次恢复很困难;三是管理费用高;四是外来种的大量采用,对生态安全有很大风险。

3灌木在生态护坡中的作用

我国的边坡坡度一般为45°,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单纯用草本植物虽然覆盖度大、美观,初期植被均匀整齐,但防护效果不太理想,而栽植乔木又会提高坡面负载,在风力作用下极易造成坡面的不稳定或坍塌。随着实践经验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灌木绿化具有的优势。灌木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旱、保水、保土、防风沙、降尘土、抗盐碱等优点,而且生长快、耐贫瘠、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和草本植物相比,优势相当明显:一是灌木类木本植物根系的先端部位能向土壤母质内部延伸,在吸取其营养的同时固持风化土层,增强边坡的稳定性。二是维护管理作业量小,灌木对水、肥的需求少,适应性强。三是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明显,能缓和阳光的热辐射,使酷热的天气降温、失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同时由于灌木的生物量比草本植物大,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吸滞烟灰粉尘,稀释、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较多,能更好地净化空气。但单一的灌木群落也易产生表土侵蚀,对初期的水土保持不利。因此,在边坡防护过程中,植物种的选择以草本植物与灌木配合为宜,二者结合,可起到快速持久的护坡效果,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

但采用草本植物种子和灌木种子混合播种时,有时会不尽如人意,常常形成稀树草原的格局,这是因为草本植物一般发芽早、成坪快,往往扼杀刚刚发芽的灌木幼苗。所以在当今的绿化施工过程中,一般先种植生长速度快、成坪快的先锋草本植物[12],以达到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早期水土流失的目的,然后因地制宜栽植灌木。

[参考文献]

[1]叶建军,周明涛,许文年.谈喷射护坡绿化技术[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2).

[2]谭少华,江溢敏.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进展与思考[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

[3]许文年,叶建军.工程边坡绿化技术初探[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1,23(6):512~515.

[4]刘龙,叶慧海.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设计与技术施工初探[J].交通环保,2002,23(1).

[5]范庆春.公路绿化与水土保持初探[J].交通环保,2002,23(5).

[6]曹成有,朱丽辉,蒋德明,等.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的探讨[J].中国沙漠,2004,24(4).

[7]刘孔杰,刘龙,周有秀.生物多样性在路域植被恢复中的应用[J].交通环保,2002,23(4).

[8]樊江文,钟华平,杜占池,等.草地植物竞争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4,13(3).

[9]郝红建,蒋新,常江,等.根分泌物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04,23(4).

[10]许文年,叶建军.岩石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应用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2(7):35~40.

第4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从稻田条件、鱼种选择、养鱼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技术,以期指导稻田生态养殖的推广。

稻田养殖可充分利用水体,改良水质,实现互利共生。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稻田里养的鱼可以吞食大量的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污染;第三,鱼粪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可减少化肥的投入,促进稻苗生长。

1稻田条件

应选水质好、水源充足、进排方便、保水好、连片面积较大的低洼、浅滩。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保证在养鱼后不怕缺水;稻田的地形地势保证在雨季中不会被大水淹没。施足基肥,视水稻生长情况,少量追肥,一般不用除草剂和农药。水稻应选生育期短、耐肥抗倒状、抗病害的高产品种,采用大苗移栽,栽足基本苗,宽行密植。

2因地制宜选择鱼种

稻田水浅,受气温影响大,盛夏时水温有时可达40℃;在饵料方面,稻田中杂草、昆虫和底栖动物较多,浮游生物较少。因此,稻田中适宜养殖耐浅水、耐高温、性情温和、不易外逃的杂食或草食性鱼类。稻田养食用鱼以鲤鱼为主,培育鱼种可以草鱼为主,适当搭配鲤、鲢、鳙及鳊鱼、团头鲂等。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养杂交鲤、罗非鱼、鲫鱼等。

3养鱼设施建设

3.1加高增宽田埂

农田整修时,须将田埂加高增宽,必要时采用条石或三合土护坡。田埂高度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稻田而定:丘陵地区应高出稻田40~50cm,平原地区应高出稻田50~70cm,冬闲水田和湖区低洼田的田埂应高出稻田80cm以上,田埂顶宽50cm以上。

3.2开挖鱼凼和鱼沟

开挖鱼凼和鱼沟是稻田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鱼凼最好用条石修,也可用三合土护坡。鱼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左右,每田1个,由田面向下挖深1.5~2.5m,由田面向上筑埂30cm,鱼凼面积50~100m2。田块小者,可几块田共建一凼,平均1hm2稻田拥有鱼凼面积750m2。鱼凼位置以田中为宜,不要过于靠近田埂,每凼四周有缺口与鱼沟相通,并设闸门可随时切断通道,宽沟式稻田养鱼以沟代凼,同样以放凼的要求设计和设工,其面积可按本田面积80%~100%设计,沟宽1.5~2.5m、深1.5~2.5m,长度则按田块而定,其位置可横贯田中部,或田边,但离田埂应保持80cm以上距离,以免影响田埂的牢固性。

3.3开好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如此,进、排水时,可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进、排水口要设置拦鱼栅,避免跑鱼。拦鱼栅可用竹、木、砂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制作,安装时使其呈弧形,凸面向田内,并插入田埂157cm以上,左右两侧嵌入田埂口子的两边,拦栅务必扎实牢固,若在进水口内侧附近加上一道竹帘或树枝篱笆,可有效地防止鱼顶流跃逃与拦截渣杂塞拦而引起阻水或倒栏。

4科学管理

4.1适时放养

4.1.1放养种类及规格。放养鲤鱼,一般放养当年鱼种3.3cm以上,鲫鱼在3cm左右即可放养。

4.1.2放养密度。放养草鱼为主的稻田一般是培育鱼种,可放养草鱼夏花1.95万尾/hm2左右,再搭配混养鲢、鳙、鲤、鳊鱼等6000~7500尾/hm2,气温高、生长期长、养鱼条件好的则可多放;反之,应酌情少放。

4.1.3放养时间。如当年鱼种应力争早放,一般在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入,早放可延长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放养隔年鱼种不宜过早,约在栽秧后20d左右放养为宜,放养过早鱼会吃秧,过迟对鱼、稻生长不利。晚稻田养鱼,只要耙田结束就可投放鱼种。鱼放养后要绝对禁止鸭子下田,以免养鱼失败。

4.2专人管理

养鱼稻田要有专人管理,每天检查巡视,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特别是下大雨要防止田水漫埂、冲垮拦鱼设备,造成逃鱼。平时注意维修及清理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晒田前要疏通鱼沟和鱼溜,田埂漏水要及时堵塞。

4.3适时调节水深

养鱼稻田水深最好保持7~16cm,养鱼苗或当年鱼种水深保持10cm左右,到禾苗发蔸拨节以后水深应加到13~17cm,养2龄鱼的水则应保持15~20cm。

4.4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稻田中水温在盛夏期常达38~40℃,已超过鲤鱼致死温度(当年鲤鱼38~39℃,二年鲤鱼30~37℃),如不采取措施,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引起大批死亡。因此当水温达到35℃以上时,应及时换水降温或适当加深田水。

第5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我国西部边陲,地处北纬32°22′-49°33′,东经73°21′-96°21′,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境内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与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格局。

新疆地处中温带(温带与暖温带)欧亚大陆腹部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带。四周高山环绕,远离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封闭,是形成新疆干旱自然生态环境的地理基础。其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决定了新疆气候干燥、少雨、多大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的特征,全冬季寒冷漫长、复季炎热短促,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45毫米,降水量稀少,只有全国平均降水量630毫米的23%,而蒸发量约为2000-2500毫米,干燥度在4-16之间。根据干旱指数分区指标,全区除北疆、天山山区、阿勒泰山区和塔城北部山区干旱指数在5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其余地区干旱指数无在5以上,属极端干旱地区。因而在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芦苇湿地处理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显得尤其重要,并也已成为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疆平原绿洲区仅占4%,且以串珠状镶嵌在2万多公里的交通线上,构成了沙漠边缘绿洲经济活动,空间分散的基本格局。城市与工业区均处于水源上游,农村环境均处于水源下游,近年来,随着农村多种经营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古河床、荒滩均被大量开发,进行种植养殖。夏季部分污水可用于农灌,而冬季近半年的时间污水因处理标准较低,没有出路,故而连年污水污染事故接连发生,并已造成农村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可以肯定地说水污染正在向农村蔓延,据不完统计,全疆历年来因污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数亿元,同时也给下游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潜在危害与危机。

新疆重点城市乌市、昌吉、库尔勒、喀什等自七十年代起就先后对城市污水采取了氧化塘,射流曝气传统工艺和厌氧水解及氧化沟先进的工艺,据现状:氧化塘投资省但处理污水标准低,射流曝气,厌氧水解或氧化沟,投资规模大运行费用高,容量小,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加之其可生化工艺,无机污染物及重金属难降解,污水经处理后仅能达到城市污水二级处理标准或农灌标准,达不到全疆绝大部分区域水环境功能(鱼业水质标准)的需求。全疆87个县(市)(含5个州、8个地区所在地)的水环境功能现状,污水处理后水只有达到鱼业水质标准,才能满足辖区的水环境功能的要求(目前,全疆养鱼面积117.3万亩,鱼产量52371吨)。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是我区水环境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目前,新疆还不能在污水污染治理上投入大量资金,急需寻找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方式,以代替投资及运转费用昂贵的常规处理。国务院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明确规定,“中小城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镇,应首先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质地以及坑塘淀洼,积极发展与污水处理相结合的,能有效控制水质和充分利用污水水肥资源的土地处理与利用系统。”国家科技攻关研究成果的结论:“城市水污染治理,必须由分散点源治理转向综合整治,必须结合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水利建设等,因地制宜地部署水污染重点工程”。随着经济与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与日俱增,而目前我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与标准甚低,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游农村环境,已造成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并且水环境的污染又加重了我区干旱、半干旱区域水资源短缺。新疆绝大部分区域自然生长芦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采用芦苇湿地生态科学技术集中深度处理:

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

SS去除率可达91%以上

NH0-N去除率可达76%以上

T-N去除率可达84%以上

T-P去除率可达87%以上

VAS去除率可达94%以上

氯苯去除率可达81%以上

氯酚去除率可达82%以上

农药类去除率可达89%以上

其它本类去除率可达95%以上

肠病毒去除率可达94%以上

细菌总数去除率可达99%以上

蠕虫卵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大肠菌群去除率可达99%以上

沙门氏菌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噬菌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

污水中的无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物最大限度地被湿地芦苇、吸附、吸收,充分利用自然净化功能,使污水资源化达到鱼业水质标准,一可以彻底消除水污染隐患,二可以改善与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最佳的统一。《芦苇湿地处理污水绿色生态工程》其核心是根据本区的实际,即水环境质量功能的要求,使污水经处理被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起来,彻底解决本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困扰,这是新疆“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跨世纪最优选择。

二、《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的技术原理

⑴、物理作用:

经过初级处理的污水,在湿地系统中通过物理沉淀、过滤、吸附作用进一步除去可沉淀的固体、胶体、BOD5、氮、磷、重金属、细菌、病毒及难以溶解的有机物质。

⑵、化学作用:

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及化学凝聚、吸附进一步除去磷、重金属及难溶物质。

⑶、生物作用:

通过微生物代谢、氧化作用、植物的吸收及细菌的消化与反消化作用进一步除去BOD5、氮、磷、胶体和难溶有机物质及重金属。

三、《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的技术可靠性

芦苇湿地处理工程》对污水中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它包括了土壤一植物、过滤、吸附、与生物氧化等十分复杂的过程。对污水兼有土壤截留,发生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分解、沉淀及微生物的氧化降解,实际上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湿地中被芦苇富营养植物吸收,消除了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得到了芦苇资源。净化后的水再于种植养殖,技术可靠,易操作只需加强管理即可达到预期目的。

四、《芦苇湿地绿色生态工程》的可能性与紧迫性

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通过对芦苇湿地处理污水能力,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停留期以及季节等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率之间规律性的研究《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便利、廉价的污水处理方法。采用此方法不仅适合国情,同时也适合区情与市情,工程投资仅为机械处理的五分之一,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效、高适应、高承受力及低投入、低运行费、低维护费。生活与工业污水,经《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处理,BOD攬5攭去除率为90%,SS去除率为91%,T-P去除率为87%,T-N去除率为84%,出水水质可达到《渔业水质标准》要求。新疆沿天山南北荒地资源丰富,完全可以给本项目提供充足的用地,而且,区域自然环境适宜并完全具备施本项目条件,故而完全可能。

采用《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

⒈可以使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得到最佳的综合利用,彻底消除水污染,达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⒉可以改善与恢复区域自然的生态环境,形成优美的湖泊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⒊可以建立轻工业原料基地,使造纸行业生存与发展有了新的高质量的原料基地。

⒋可以开发为旅游区与风景点,在县、市一无名胜,二无古迹的先天条件下,为县、市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因此建设《芦苇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是迫在眉捷的可行性高、紧迫性大、利国利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观的生态效益最优的跨世纪工程。

五、《芦苇湿地绿色生态工程》的环境影响

工程排水方案,拟采取隔栅──管网──沉沙──芦苇湿地

排水过程中,污水封闭在管网中,不会下渗,故而对沿途环境无影响。

污水的异臭气味影响只发生在降解前,可在沉沙后采用好氧曝气除去异臭气味。芦苇湿地仅对浅表层地下水有一定影响,不会对深层承压水造成任何影响。

项目选址远离城镇,大片芦苇湿地增加了绿地面积,可减轻风沙对市区的侵袭,环境影响最小,优于任何方案。

六、《芦苇湿地绿色生态工程》的规模与投资

⒈根据县、市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规模:建设芦苇湿地5000-20000亩,日处理污水50000-200000立方米。

⒉项目分二期建成:前三年建成芦苇湿地2500-10000亩,日处理污水2.5-10万立方米,年处理污水912.5-3650万立方米。湿地需水量,按灌溉定额780立方米/亩,湿地系统总需水量195-780万立方米,每年可得净水(达到养殖标准的水)717.5-2870万立方米。

后三年再建成芦苇湿地2500-10000亩,达到日处理水量5-20万立方米,年处理污水1825-7300万立方米,可得净水1435-5740万立方米。

⒊工程总投资:项目拟总投资预算6000-12000万元,从初始阶段开始建设需投入三年即可达到最佳效益。

《芦苇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包括:

⒈污水排放管网工程拟投资3000-6000万元;

⒉隔栅及沉淀池工程拟投资500-2000万元;

⒊湿地工程,拟投资1000-3500万元;

⒋不可预见费125-500万元;

七、资金来源与筹措

建设《芦苇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资金来源与筹措。

⒈拟引进资金:60%万元。

⒉拟自筹资金:40%万元。

八、投资效益

⒈社会效益:

实施本项目彻底消除了水污染产生的纠纷,树立了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污水处理后,达到了辖区水环境功能需求,增加了净化水资源,可以为县、市发展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⒉经济效益:

⑴芦苇产量按1000公斤/亩计算,每吨芦苇约480元,可以获得收入240-960万元。

⑵湿地净水有偿使用费:每立方米按0.5元计,1435-5740万立方米,共计71.75-287万元。

⑶若开发进行养殖或其它种植经济效益另计。

⒊环境效益

采用芦苇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方案,可永久性地彻底消除水污染向农村漫延,大面积的芦苇湿地可以改善西北部区域荒漠生态环境,并能减轻风沙对市区的侵袭,环境效益最佳。

九、还贷措施

⒈拟每年从湿地芦苇经济收益中提取50%;

⒉拟每年从获得的净水经济收益中提取50%;

⒊拟每年从排污单位交纳的污水处理费中提取50%。

十、结论

⒈《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盛行多年,我国“七五”与“八五”期间进行重点科技攻关开展了多项有关研究和示范工程,不论从投资、处理效果及污水资源化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可靠性、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对新疆凡是有荒地、荒漠资源的区域都是一个好项目。

⒉本项目投资小(是现代机械污水处理的五分之一),处理污水容量大,适益区情。

⒊实施本项目建成轻工原料基地,或养种植基地,把解决造纸原料、养殖、种植与污水处理结合起来,是保障县、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措施。

第6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一)绿色生态文化能够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绿色生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所彰显的企业特色,企业员工能够遵循企业的经营理念来开展工作,具体化就是企业的各项生产和工作都能够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将企业的成长和环境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对于整个企业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员工的价值观都有引导的效果,对企业的人员行为和语言起到了规范和约束性。绿色企业生态文化的传播可以让企业的形象更加良好,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名声提升,对于企业品牌的增值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力。所以,企业绿色生态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绿色生态技术能够为企业绿色生态经济管理和发展提供动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竞争,只有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够占据竞争的主导地位。企业的核心技术不断的发展、完善,企业才能够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当前形势下,企业核心技术和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多了绿色生态的因素,因此和传统的核心技术相比有所不同。绿色核心技术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其竞争的资本和动力,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依托,减少企业的资源消耗,在企业生产中产生较少的污染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让环境得到改善。所以绿色核心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发展资本。

(三)绿色生态生产是将企业绿色生态模式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联系的纽带

绿色生产是在生产过程中不造成污染或造成较小的污染,其产品质量高,符合环保的要求。为了实现绿色生产,在生产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废弃物处理等等问题,将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细化分阶段,将各阶段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选择不同的方案来做参考,以对环境污染最少、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为主,满足生产和再生产的可行性。其次,就是在生产环节的绿色生态化。这一环节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绿色生态生产,就是要企业充分利用绿色生态的核心技术,绿色的生产工艺,使污染降低到最大限度,真正做到污染可控、在控。再次,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成为绿色产品,从产品的销售到产品的消费,都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要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最后,是回收再利用环节,也要坚持绿色生态化的原则。如此一个闭环式的绿色生态生产管理,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必将达成。

(四)绿色生态制度,是构建绿色生态模式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绿色的经济管理模式,离开制度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制度是保障。绿色的制度要求经营管理制度是绿色,强调在管理过程中,时刻把环保放在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求营销策略是绿色,强调在营销的所有环节,都要把绿色的理念放在首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公众的消费也要起到一定的正面导向的作用;要求会计核算制度是绿色的,强调核算时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包装制度是绿色的,强高包装简单化、可回收再利用化,包装的设计也要绿色化。

二、结束语

第7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旅游业的发展异常迅速,所以其产生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大,在对旅游也实施管理的同时,将受到与旅游业相关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具体的影响可以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的影响因素。

(一)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开展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本地获益人,这些获益的人通常是社区内的居民,社区居民在获利的前提下,会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对社区生态旅游的进行和开发当中,这就能够更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旅游的开发作用。所以对社区生态旅游进行管理的主要是要对这些内部因素的获利人群进行调控。内部因素除了当地获利的群众和居民之外,还包括了旅游公司以及政府单位,这三者的关系是密切关联的,在旅游这个领域内做到相互合作的同时,又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互相实现和促进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外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一般意义上的旅行者以及一些外在环境的影响。社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利益,但是并不能说明就可以在进行规范管理的时候忽视旅游者的真正需求。事实上,不论旅游业如何的发展和改革,旅游者在旅游业的发展当中都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同时有一些非政府的组织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使其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认可,而且成功的在政府和群众基层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有效的沟通纽带。主要体现在,在一些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当中,一些非政府的组织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内部咨询、协调、沟通等能力,并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被社会所承认和认可的影响力,结合一些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对旅游活动进行干预,从而实现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以及充分的展示当地生态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的目的[2]。

(三)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社区素质是由各个社区主体的素质来共同决定的,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以下从这几社团的素质来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展开讨论。(1)当地政府的影响,和生态旅游有关的政府部门其职能主要包括了环保、建设、林业、农业、宗教等等,这些不同的职能和层级的相关政府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法律规范、建立的管理体制、配备的人员等都是决定了政府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且都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的旅游的发展和管理也会涉及到这些政府部门的相关权责分配和利益的分配格局[3]。(2)旅游企业的素质,旅游企业存在着许多负面性的影响,通常被人指责为利欲熏心、鼠目寸光的机构,而这正好从侧面说明了旅游企业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的重要地位。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建立起保护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和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旅游方面的专业素质。(3)社区居民素质,社区内的居民和当地的自然历史以及文化资源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促使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当中对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当中就必须要求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经济水平以及相应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生态观念等等素质[4]。

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社区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当代社会人群旅游观念的旅游模式,不过由于这种旅游模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缺乏一些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而且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也较为缺失,这就导致在运行的过程中出了先了一系列的问题[5]。

(一)社区居民难以发挥主体性作用社区生态旅游模式和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社区生态旅游将本地的居民进行了定位,同时以社区的形式有效的设定的旅游活动的主题,从而促使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在整个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推进和创新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阻碍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一些社区生态旅游的旅游发展理念没有做到及时的转变,导致那些传统的经营模式仍然在持续的运行并发挥其作用,这样就间接的忽视了居民所处的核心主体地位[6]。主体性地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一些居民在进行社区生态旅游经营的同时所面临的被动局面,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参与度和决策权都稍显不足,使得社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出现偏移,这样就严重的违背了建立社区生态旅游模式的最初发展目的。所以在加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同时,还需对本地居民进行积极的引导,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规范,从而达到提升其主体意识的目的[7]。

(二)对本地文化造成冲击,出现地方性人文缺失的情况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很多时候这种冲击和破坏是无可避免的,将直接导致本地的文化特色出现断层的情况,从而给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发展社区旅游业的同时要做到开发和保护两者相协调,做到经济增长和文化建设相协调。不过,由于一些管理水平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作用,很多地方性文化特色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渐渐缺失。比如一个地区在未进行开发之前,居民们的生活都是保持着本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而当社区生态旅游在当地开发和发展时,本地的大部分居民就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纷纷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从而进行组织旅游和经营的活动。虽然居民们积极的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本地的文化和习俗传统开始慢慢消失[8]。

(三)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善我国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来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这种管理水平不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1)旅游企业的低价竞争造成了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下降。这是我国旅游市场如今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国民消费临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缘故,使得大部分的旅行社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低价竞争,这种行为不但旅游企业本身利润难以保障,而且其服务质量也难以提高[9]。(2)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创新力不足。这种创新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旅游项目以及形式较为单一方面。社区生态旅游的亮点是在居民和游客的参与上,不过由于受到旅游企业的固定行程安排的影响,使得社区生态旅游变成一种传统光形式的旅游,从而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及意义,违背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0]。

三、改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

(一)引导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当中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当中处于主体地位,有权且有义务去参与到社区旅游的管理工作当中,而为了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相关权益,可以制定好景区旅游的发展方向,积极正面的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听听居民对于开发旅游的看法和相应的要求,同时要将他们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可以建立一个互相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来向居民们宣布和通知一些较为重大的事或者制度等,而针对居民们内部出现的一些矛盾及问题则要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协调处理部门来解决,做到实时了解民心,及时解决问题[11]。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利益的合理分配,能够保证社区生态旅游健康、顺利的发展,所以必须对此起到高度重视,针对这个问题建立其完善、科学的分配及补偿机制,而且本地政府也应当尽力保障居民们的利益,积极的鼓励居民们从事相关的生产经营,促使居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政府也可和一些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给一些居民提供信贷服务,使得居民们能够利益贷款来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不过,这就涉及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所以促进居民们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质也很重要[12]。

(三)强化社区内居民的旅游意识一些开发生态旅游的地方,通常老人孩子会比较多,大多数的青壮年一般都在外地工作,所以留在社区内的居民其本身文化知识普遍不高,对于相关的旅游知识缺乏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就应当进行积极的配合做好对居民们的旅游知识培训工作,促使居民们能够对旅游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还需对居民的相关生态环保意识起到重视,并加以积极的培训,使得一些游客来到某栋老宅子之后,当地的居民能够详细为游客进行讲解。

四、结语

第8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会计;生态伦理;会计要素;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的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看,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维度: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对各自现实利益的追求总是打垮了人类的伟大理性,各利益集团的争斗总是以牺牲人类的总体利益为代价。而由此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长期以来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全球环境的恶化危及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存时,直到社会的动荡造成社会发展的停滞时,人类才在面临的巨大灾害面前惊醒:没有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人们在经济发展中不顾一切地毁灭了自然生态。人类最终也要被毁灭。

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人类深深陷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困境之中。面对严峻的生存困境,各国目前的现实、紧迫选择更着重于对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更着重于对危及全人类和某个国家、某些区域人们生存环境的治理。由此,人们对环境会计展开了深入研究。

二、两种生态伦理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教训使人们重新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自身才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高目的,因而忽视大自然的规律、权威与尊严,仅仅以人类自身的价值作为惟一尺度来衡量自然的价值,根本不考虑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这就是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灾难性生态状况的认识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在三种人性观的基础上:1、人是理性动物;2、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贵者;3、人千方百计满足自身欲望。有学者认为,人作为理性动物,导致了人类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狂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贵者,误以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满足欲望的动物,疯狂、猖獗地掠夺自然,使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演出了一场摧残大自然的惨烈悲剧(曹孟勤,2002)。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是人性的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危机。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生态学研究证明,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地球的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员。这一科学生态观的出现为人与自然的平等性奠定了基础。非人类中心主义正是根据这一现代生态科学的成果,谴责了传统人性观中的理性主义、人类贵族主义、享乐主义,提出人应尊重自然的价值。既肯定自然不仅拥有工具价值,还肯定其拥有不可剥夺的内在价值,并且让自然按其自身的规律和存在方式成长与发展;应赋予自然以权利,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维护大地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强调应该把人际之间的伦理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对人的道德关怀延伸到对非人类存在物上,从而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生态伦理观”。

显然,人们应当反省“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并且用新的伦理规范来制约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

三、环境会计开展的现实背景

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人类对生态的认识是基于“经济发展——环境破坏——不可持续增长——危及生存”的现实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会计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管理活动,其基本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会计是基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被破坏生态进行恢复而发展起来的会计新学科。它是人类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急迫的体现,是人类对只核算经济发展的传统会计的修正和革命。同时。它也是具体进行环境资产核算、环境消耗补偿,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传统会计学只服务于经济发展,未能涵盖环境保护的相关业务。不能收集和提供有关环境数据,这不仅造成环境管理信息缺失,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失误。因此,传统会计学显然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而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被破坏生态进行恢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会计(或称绿色会计),从会计学的意义上讲是一场革命;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讲是对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批判和忏悔;从现实的意义上讲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进行的补救。

四、传统会计与环境会计的要素与基本结构比较

(一)传统会计要素与会计基本结构的缺陷分析

传统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是: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等式1)

收入-费用=利润(等式2)

在等式1中。对资产只承认是某主体拥有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经济资源而不承认生态资源的缺陷。这既是对传统经济运行方式的现实反映,也加深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千方百计把一切变为“经济资源”;而对权益只承认债权人和所有者拥有权益,不承认社会权益,导致各个主体漠视和践踏社会权益,尤其是社会的生态权益。

在等式2中,只承认收入是企业资产运作的结果,只将费用定义为自身资产价值的耗费,既漠视环境带给企业的效益,也把破坏环境的成本统统推给社会承担,世界环境和中国环境的现状正是传统经济运行的后果。而传统会计一方面反映了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对环境的加速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环境会计基本结构

环境会计的基本结构可以用以下两个等式表述:

生态资源=社会权益(等式3)

生态收益-生态成本=生态利润(等式4)

等式3的意义在于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的认识在两个方面的飞跃:一是生态资源被承认;二是生态资源是为社会所共有的,社会应该维护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如社会只指人类社会,这仍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反映,只是视觉的开拓和认识的扩大。

等式4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人类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的大方向:一是生态资源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效益,这个效益能够为人类所认识和确认;二是人类对生态资源的耗费构成生态成本,不仅生态成本要求被反映。还要求必须得到补偿;三是只有生态成本被生态收益全部补偿,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如果补偿不全或不能得到补偿,将进一步减少生态资源并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四是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只有生态成本被生态收益全部补偿后的剩余才能形成生态利润,生态利润可以用作:改善生态需要增加的投入及人类由生态利润得来的福利,由此人类可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五、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除环境会计基本结构外,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也是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一)生态资源的有限存量假设

这是建立环境会计的首要基本假设。资源是有限的,越开采就会越少。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对已被过度耗费的存量资源要进行不断的补偿。生态资源的有限性还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

(二)生态资源的社会权益假设

生态环境资源应当被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包括所在地权益、影响地权益和国家权益。而不仅是所在地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由于生态资源的地理属性和发挥其作用的迁移性(如上游的森林状况影响下游的水流量、内蒙的草场退化造成北京的沙尘暴等)。使其对生态资源开采的影响、生态成本的补偿、生态收益的确认都大大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三)效益相关性假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任何经济效益获得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效益。但由于其生态效益与赖以存在的经济活动效益的普遍联系性和不可剥离性,从而导致人们虽然认识到它的存在却很难单独准确地计量它,因而其生态收益不能靠单个市场交易确认,而要靠建立起多个生态资源变动与效益相关性的模型,通过大规模、多指标、多时点的测定、评估、比较、计量,并通过全国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来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会计持续运作模式。

(四)复合计量单位假设

传统会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一切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但环境会计却不能被限制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一个流域或领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如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等级、草场质量、水土涵养量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度、水资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尘暴强度、频率等。因为一个流域或领域的生态资源状况一是很难用货币计量;二是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和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方面,却又不能不用货币计量。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两种计量方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上述环境会计的四大假设,相互关联,形成体系。第一个假设为其奠定了存在基础;第二个假设界定其空间范围;第三个假设保证其持续运作;第四个假设指出其计量特征。

六、环境会计的支持系统

实施环境会计必须首先建立环境会计支持系统。笔者主张建立以两大体系为支柱的环境会计体系:

(一)建立起以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及生态资源变动与经济效益变动的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并以此作为环境会计的计量及计量支持基础

例如:一公顷某一品种的林地,在一定高度、一定直径、一定密度、一定年限的条件下对水的涵养力、土的保持力、造氧度、对废气的吸纳力到底能值多少价值?上游的治理程度对下游平均利润的增长的相关性如何等,就需要由生态科学家与会计学家、生态资源评估师、工程师进行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起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

(二)建立起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的运行支持基础

环境资源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品,理应由国家进行保护、维护。国家维护生态资源的财政转移支付资源的来源一是对生态资源的直接耗费者收取生态资源耗用税;二是对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收取生态资源维护费等。而对于生态资源所在地的农户则要为其创造新的生存手段,变靠开采资源谋生为靠建设生态谋生。

除以上两大体系外,还应形成以全国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为支持和诱导的机制,以企业资金运作为中心进行多重会计循环,并在此体系运作上形成资金市场和投资中心。财政的转移支付可分为两大用途:一是对治理公司(特别是指以生态林建设为主要业务的治理公司)的支付,包括对治理公司的治理成本补偿及对公司治理成果的投资回报(即让治理公司得到生态利润,这样才能既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循环,又诱导更多的公司投资于环境治理工程);二是作为对治理区社会发展的投资,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及教育、文化、卫生发展等。

七、结论与启示:对于生态伦理学的认识与会计要素的理性选择

第9篇:生态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本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1803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近200年的工业时代,也带来了地球资源的井喷式开采。20世纪中叶,后工业时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抑制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问题。人类社会要摆脱困境,社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核心是要解决发展的生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导致了国内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特色发展模式。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本文对国内主要的狭义社会主义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论和生态伦理理论等5个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进行评述。

2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2.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论

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以理论为基础,以批判和解决生态危机为宗旨,以建立和谐的绿色社会为目标,深入研究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强调人类应该依照生态要求规划生产,反对单纯经济增长主义[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主要包括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和生态危机理论,认为人类存在是建立在人类与生物系统之间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上,但人类在解决生态危机、重新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应当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

国内狭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体现其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其中,柯自源(1977)提出“资源枯竭论”是“庸俗生态系统论”的观点,作出了世界现在面临的不是资源枯竭、生态危机,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断[2]。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讨论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社会主义范式,他们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生态弊端的理论批判和对绿色未来社会的理论设计。潘岳(2006)提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3]。郇庆治(2006)则强调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性问题,即论证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和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内在相融性[4]。

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流动快、工业发展迅猛,这对本来就有限的资源造成了的巨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但回顾我国社会发展之路,发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生态危机的挑战,可见社会制度并非影响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弊端的凸显,现下国内与其相关的研究日益减少。

2.2生态中心论:生态本位

生态中心论是当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普遍认同的理论,它以生态优先和生态本位为基本原则。强调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进一步拓展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张生物圈平等主义[5]。它主要包括生态优先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指人类之外的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类需要的内在价值和按生态规律生存下去的权利。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在借鉴和认同西方生态中心论的基础上展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申曙光(1994)秉承生态优先理念,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着眼于其哲学、科学、能源等三大现实基础。他以生态文明在国外现实中的生产实践为论据,论证了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的必要性[6]。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提倡和发展,曹明德(2002)主张生态本位、生态优先,人类并不具有相对其它存在物的特殊利益和权利,提倡“生物圈平等”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和谐的思想[7]。

但生态中心论遭到了现代人类中心论者的反对。白光润(2003)就曾指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人类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必要干预是必需的,把人类混同于一般生物的纯自然主义也是对人类进化的否定[8]。正如王雨辰提及的人类中心论者对生态中心论的驳斥:一方面,任何物种总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而不会以其它物种的福利为中心,因此人类中心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另一方面,脱离人类利益的生态运动是缺乏内在动力和不可持续的[9]。

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本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等观点冲击了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人类利益优先的社会意识,但其论述在理论内涵上具有含糊性,而且没有建立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而是诉诸直觉和体验。生态中心论者阿恩・纳斯(Arne Naes)在其“深生态学”中论述了他的“生物圈平等主义”: 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是一种直觉上清楚明白的价值公理。这种直觉方法下的研究成果难以令人信服。

2.3现代人类中心论:可持续发展观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但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又颇为不同,戴维・珀(David Pepper)将它定义为一种长期的集体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且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类中心论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末,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被赋予了新时代内涵的人类中心论重新回到人类发展的视野,丁立群(1997)从哲学人类学的层面上,提出人类发展应以人的最终解放为元价值,旨在建立人的完整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10]。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展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实践,俞可平(2005)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前提,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11]。尹世杰(2004)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人类中心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承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存在着缺陷,但这决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存在什么问题[12]。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也会带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诸大建(2013)提出在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深化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13]。国内持现代人类中心论的学者们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但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也存在着不足,虽然从生物都有其利己心来看,现代人类中心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一味从人类利益出发,不尊重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行为,必将导致自然的报复,这从现在全球面临的生态困境上就可见端倪。

2.4生态:历史唯物主义论

生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底蕴、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一种当代资本主义理论。我国现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学者们从我国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是根据我国历史和现下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独特思考模式,它主要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生态批判理论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精神和生态的协同共进,这个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了现在的“五位一体”发展理论,生态批判论从生态角度对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生态批判。

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备受国内学者的认可,刘思华(2008)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视角对生态经济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明确人类社会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14]。此后学界对“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与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刘俊伟(1998)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应当以思想中的社会实践(在思想中,社会实践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关系)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石,社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15]。王雨辰(2009)也一直提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转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16],强调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用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应当通过变革不公正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合理协调人们在自然资源占有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来解决生态危机。此外,刘仁胜(2010)也赞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要借鉴生态的合理成分[17]。但有许多学者对生态理论的不足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曾德华(2013)就认为生态文明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18],生态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未充分发掘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

生态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它力图将生态运动引向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但由于它在使用马克思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时具有一定片面性,可能会造成改革途径偏离。

2.5生态伦理理论:“人―自然”中心轴发展

生态伦理理论出于中国传统人类伦理基础,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道德地位,但它并非生态中心论,更不属于人类中心论,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型,构成“人―自然”中心轴系统。人与自然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方的繁荣与发展也必定以不损害另一方利益为前提。生态伦理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论和道德关怀论,要求人类要承认自然界拥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他伦理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履行道德义务、提供道德关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生态伦理学也为我国研究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角度。生态价值论定义了自然界价值的双重含义,狭义上是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广义上是指对地球上一切生命维持生存需要的满足,后者就是生态价值。叶平(1995)要求我们理解自然界价值和生态价值,提倡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观,是对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生态价值所进行的总体透视[19]。

不过,生态伦理理论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争论。刘福森(1997)认为,人类之所以应当保护生态自然,最终是出于对人类全局的、长远的生存利益的终极关怀[20]。但余谋昌(2009)提出生态伦理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出于保护自然价值的目的,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行为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成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力量[21]。人类在保护生态与关怀人类生存利益存在的是联动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现在生态伦理学正在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

生态伦理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倡环境道德研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并将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为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伦理基础。不过其“合乎生态规律的就是有价值的”的论述把生态规律看成唯一的价值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Georg W.F. Hegel)唯心存在主义的影响,这一观点仍存在广泛地争论。

3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发展趋势

撇开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不谈,自生态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提出伊始,它们及其拥护者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息,它们都在一定程度相对正确地阐述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推进了生态文明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观点的缺陷与不足也逐渐显现。新的理论不断出现,其中结合了我国生态建设实践与经验的生态论,以及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出发的生态伦理理论等较受学界认同的理论也加入到论战当中。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感谢:本文在选题及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江宜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美\]乔尔・柯维尔,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 绿叶,2008(12):96~100.

[2] 柯自源. 评“资源枯竭”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质――批判披着科学外衣的马尔萨斯主义\[J\]. 自然资源,1977(1):1~10.

[3] 潘岳.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 绿叶,2006(10):10~18.

[4] 郇庆治.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江汉论坛,2006(4):13~18.

[5] 陈伟华,杨曦.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15~19.

[6] 申曙光.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7] 曹明德.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8] 白光润.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 人文地理,2003(2):75~79.

[9] 王雨辰. 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J\]. 哲学动态,2012(8):24~30.

[10] 丁立群. 人类中心论与生态危机的实质\[J\]. 哲学研究,1997(11):58~62.

[11]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与现实,2005(4):4~5.

[12] 尹世杰. 弘扬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社会科学,2004(2):5~10.

[13] 诸大建,朱远. 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07~218.

[14] 刘思华.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生态文明观”\[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5] 刘俊伟. 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16] 王雨辰. 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J\]. 哲学研究,2009(12). 11~16.

[17] 刘仁胜. 生态、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C\]//中央编译局.与生态文明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局,2010.

[18] 曾德华. 生态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

[19] 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