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山区支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支教有感
早在三四年前,“支教”这个词就撞击过我的心灵,我敬佩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离开繁华的城市去边远山区义务支教的奉献精神。今天,作为支教的一名教师,我感到无比荣幸,我渴望并珍惜这样一次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亲历整个支教过程中,在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感悟到了支教责任的厚重。
在我的眼里,山里的学生犹如一汪平静的湖水,我们就像清风,把它吹出层层涟漪。在支教生活中,这些懂事的孩子总是让我感动不已,他们对于学习的渴望更让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在这里这些孩子教会了我怎样去热爱生活、怎样去感谢生活。记得刚到学校没多久,那天刚好轮到我守晚自习,突然停电了,看着学生在借着窗外的月光费力地在看书,我想一根蜡烛虽然不过是五毛钱,但对于这些贫穷的孩子们来说是不会随便乱花的,我便让一个学生去买了一些蜡烛来发给他们。让我感到很意外的是全班同学居然站起来感激地齐声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真好!”我当时觉得一阵难过,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让这些孩子如此的心怀感恩,每每想到那一幕我都忍不住心酸,当城里的孩子在玩着高档玩具穿着名牌衣服时,这些孩子却在为下周的生活费没有着落而在焦虑着、苦恼着……还有许多类似的真实故事发生在我身边,他们没有英雄似的悲壮,也不动听,但每一个细节都足以让我刻骨铭心。
在支教的时间里,在老师这个平凡却又不平庸的岗位上,我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教师节一张饱含谢意的精致卡片,一声声“老师,节日快乐”的深情问候,都让我的心里充满骄傲与自豪。在支教期间,有人曾对我说:支教工作大可不必当回事,一年熬下来在履历表中有那么一笔就行了。”而我不这样认为,和这些淳朴孩子相处的快乐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因这快乐,我们在山区播下了高尚和纯洁,收获了庄严与神圣;我们为人梯,让山区的孩子踩着肩膀奔向希望;我们做春蚕,让山区学生乘着知识的绸缎飘向远方。像白云身许蓝天,任风狂雨骤,永远动摇不了我执着的痴恋。在即将离开学校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在宿舍收拾着第二天准备要带走的行李,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来到我们住的地方,窄窄的房间和走廊被挤得满满的,而我的手里已被塞满了孩子们送给我的一个个可爱的小礼物、一封封折叠好的写给我的信。看着他们哭红的眼睛,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这么重要。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当了一辈子山区老师却毫无怨言。当你看到那些纯真的脸、真诚的眼神,你还会有怨言吗?
感谢支教,让我开阔了视野,结识了一群甘于清苦的老师和一群纯朴可爱的孩子。尽管这里老师们的工作量可能是有些收入高的学校老师的一两倍,但他们仍在各自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因为教师少,校长除繁忙的公务外,每周都会有好几节课。因为支教,我收获了孩子们纯真的爱。这里孩子们虽然用的穿的没有市区孩子那么高档、漂亮,但是他们很有礼貌。上过他们课的,他们见到你会喊“老师好”;没有上过他们课的,见到你也会笑着喊你一声“老师好”。雨天走路,会有学生伸过雨伞为你挡雨;看到你要送垃圾,会有孩子抢着去倒。你为他学习进步或守纪律而奖励一个小本子、一件小玩具、一样好吃的,他都会非常高兴。有时,孩子为了表达对老师的爱,会送给你一幅自己画的画,或他认为好吃的东西,非要你收下才肯罢休。我班上的李子悦小朋友,有天早上到学校哭着说,爹爹没给她吃早饭,因为爸爸妈妈吵架了,我想法找了些吃的给她,她高兴了。过了几天,她拿来了一块方便面,送到我嘴里,非要我吃不可。她还送给我一幅铅笔画,我很高兴地一直收藏着。因为支教,我了解到了当地农民及进城务工人员孩子生活的艰辛。已是深秋快要下霜了,我看见杨音小朋友还穿着单衣,光脚穿凉鞋,流着清鼻涕。我看着心疼,提醒她回去跟妈妈说,要加衣服换鞋子。我也在家里找了袜子,还找别人要了毛衣送给她穿。下雨天,邱樊涛等几个孩子的鞋子上沾满了泥巴,我带着他们一起擦洗掉泥巴,他们的脸上竞露出和胶鞋一样光亮的笑。张朋朋的手整天黑乎乎的,我带着他在热水里浸泡搓洗,打了几遍肥皂,小手变白净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里的一些家长在骄惯孩子的同时又比较忽视孩子。不少孩子一般都是自己上学放学,小的孩子则由大的孩子带着,难以见到家长的面。我想与家长交流,有时只能让孩子带纸条回家,但效果不明显。真难以想像,有的孩子父母亲竟然不识字,带纸条根本不起作用。看到他们的生活状况,我很担忧。因为支教,我好像是多了“娘家”与“婆家”的闺女。由此,我一直想着怎样能为受援学校及孩子们多做些事。
总是在一种感动下就义无返顾地做一件事情,可以把很多的苦悄悄地放在一边,可以把许多的累轻轻地抛在脑后面,只是感觉“值得”,于是就做了;做了,也就感觉更加“值得”了。短短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那里的美丽风光、淳朴民情、社会状况,但印象最深的也许是那么多双充满好奇求知欲的眼睛。我不敢多想,因为眼神里的留恋如一缕清泉,慢慢流,抵达心的彼岸。如同生命中两条交叉的线,我们相遇,原本想带给他们一些东西,但最后留给彼此的也许只是记忆而已。因为短短的时间,我们无法深深地影响他们,但他们却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灵。
支教活动,与其说是我们给予当地的学校、教师以帮助和支持,倒不如说是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有关生存、发展、人生意义的教学课。在这几天中我似乎穿梭于过去和未来,寻找着某种寄予自身的冲动;寻觅着早已书写成章、但我却苦苦追寻着的生命和人生的真谛。在这片不算丰饶略带贫瘠的土地上,我仿佛找到了那个已离我千年的灵魂。我要把他带回来,在所谓文明的都市中让他一点一点的蔓延开来,落地生根;我要把那里人们心中的最纯朴的质地带回来,我要给我的学生讲那里的孩子们在怎样的艰苦的环境里上学,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还要把那里教师们的精神带回来,在自己的身上传承下去;把对学生们的爱融人工作中,我会一往无前,我会永不言败。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次支教活动使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他最大荣誉和自豪来自于对学生们无私奉献和对社会的深远意义。教师这个行业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唤起我们每一名教师心中最纯粹的人性。我决不会辜负领导对我的厚望,我会用行动表明我的决心,我会用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党对我的希冀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彭雪卿.支教感言——用心当老师.教育随笔.2006.6
2.陈志超,朱晓燕.爱的路上我们共同成长——西部支教交流活动反思.聚集西部.
一切始于五个人
“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是在国内外顶级商学院EMBA学员中展开的一场体验式户外赛事,也是让于淼、粟元生、沈蕾和陈晓晓彼此相识的平台。陈晓晓供职于交通大学,曾经当过戈壁挑战赛的领队,和于淼几人同为“戈友”。2008年,其弟陈熙熙和几位朋友为了他们的支教梦,长途跋涉找到了偏僻的脚里小学并开始投身支教活动,回到上海他将此事告诉了姐姐,口口相传,大家由此萌生了支教的想法。正如于淼所说:“平时我们做公益都是间接性、应时性的捐物捐钱,但更好的方式是去亲身做一点实事。”
两年后,在又一次的戈壁挑战赛上,由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和赛事组委会牵头倡议,于淼和志同道合的“戈友”们共同组成了“玄奘之路支教队”。此前,于淼、许琳菲、陈晓晓等人已经专门到脚里考察过。两层的砖房,两三间教室,一间宿舍加厨房,是这所小学仅有的硬件设施。整个学校只有一、二年级两个年级,一位校长、一位老师教授语文和数学,师资匮乏,学科单一。针对这些情况,支教队成立后,于淼等人在2010年教师节前后带着趣味英语、美术、阅读、音乐等素质拓展课程入了山。
一次次短期支教活动中,支教队摸索着经验,艰难前行。队长于淼感叹:“很多人在质疑短期支教,我们也明白自己存在不足;但不管怎么说,支教这件事依旧是利大于弊,你只有去做了才能改进。什么都不做,在等待和质疑的过程中,事情就被消化掉了、没有了。”
2011年,在短期支教的基础上,“好校长”成长计划项目正式启动。“好的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旗帜。如果校长有好的教育理念、职业的神圣感,他会把这种真诚传递给老师,最终到达孩子。”副队长粟元生介绍道。项目将广大中西部农村的中、小学校长组织起来,进行励志教育、实务切磋等支持计划,让这些商界精英重新找到了当年为事业而奋斗的动力。
公益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2006年,于淼第一次参加戈壁挑战赛。“5·12”汶川地震那年,他深感应急救援的需要,与戈壁队友商议成立了玄奘之路志愿救援队。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支教队的前身。起初支教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除了入会费、年费,队员必须是商学院EMBA成员,还要走过戈壁。2012年,于淼取消了这些规定:“公益应该是让更多人能尽一份力。现在入会的唯一条件是保证每年参与2次支教。”
身为队长,于淼将团队高要求的信念发挥到了极致:不求规模,只求质量。虽然顶着“队长”的头衔,他始终和队员们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水哥”,从与政府部门沟通、为教学点争取更多资源到筹集资金、招募志愿者人手,从支教队内部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到每次支教团队的培训与带队,乃至上台为小朋友讲课——于淼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而这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展开也得益于他身为公司总经理所获得的资源及人脉。
作为支教队队长的于淼不但要落实全年的工作计划,还身体力行,光是带队短期支教,于淼就先后5次赶赴脚里。第一次去时,脚里的孩子们都有些羞涩、紧张,不敢和陌生人交流,而今每回支教队一去,脚里都如逢年过节一般热闹,村民们在路边夹道欢迎,在操场上载歌载舞。
“我们一是带去好玩的课程让孩子们开眼界,二是让脚里了解外界的关注和关心,让他们知道有人是真心实意想帮助他们。”在于淼看来,公益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过程,这种正能量是双向的:“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但平时为名利奔波,内心的‘善’被无形中屏蔽了。我们既为做了这件事而感动,也为激发出自己的真和善而感动。”
支教不是付出是收获
粟元生在大学时选择了师范专业,毕业后又当了两年老师。因此在团队中,他主要担负教务方面的职责。每次起程支教前一个多月,整个队伍已经忙碌起来,粟元生会通过视频会议培训会告知志愿者课程安排与教案要求。培训结束后,志愿者们回去准备教案,一周后交齐检查,基本上每份教案都需要修改,反复斟酌后才能通过。此后,每位志愿者还要做20分钟试讲。每一个环节都层层把关。
参与支教的志愿者来自不同领域,想法和目的也各不相同。对此,粟元生拿出了他管理企业时的清醒眼光与魄力:“我们不是去山区旅游的,有的人可能只是来体验一下生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委婉地劝说他等下次准备好了再来参与。一个团队不一定要多少人,但团队成员想法一定要一致,那就是:支教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在脚里,我反而收获了一种平时工作体会不到的平静。看见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许多烦心事被抛到脑后。”有一回,粟元生带着孩子们上美术课,天气特别好,八个孩子把凳子拿好,把教室“搬”到了户外。和煦的阳光下,每个人对着房子、山和农田写生,“那情景像一幅美好的画一样”。
人非圣贤,志愿者也会有缺点,但粟元生在为志愿者们讲解要求的时候总会强调“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在孩子们面前,老师要以身作则,谈吐举止等生活细节都要注意,比如不能抽烟,不要显示城市人的优越感,随便给孩子们赠送礼物。要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孩子,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偏爱。”
支教的时日越长,粟元生越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如果说一开始的心态还有点轻松,那么现在就是越来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教育可以改变孩子们的一生,而一个孩子会影响更多的人,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一颗种子就是一个梦想的萌芽
连续两年的圣诞节,沈蕾都是在脚里度过的。从来没有当过老师的她第一次站上讲台教授趣味英语,感到既奇妙又有压力。“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较难。他们纪律性不强,有的甚至课上到一半就直接跑出教室。”为了帮助孩子们凝聚心思、更好地记忆知识,沈蕾采取“边唱边学”的方法。“你教一个单词,下次他们可能就忘了,但你教一首歌,他们会一直记得。”
孩子们缺乏英语基础,教起来并不容易。“第一堂课上完我都有点崩溃了,”沈蕾主动谈起这段曾经的挫败经历,一首曲子整整教了三节课,沈蕾不厌其烦地为一个个孩子慢慢纠正发音,一遍又一遍。让她相当有成就感的是,到最后,大家都把这些歌词说得很溜,一张嘴就是这首歌的旋律。尽管学得慢,但沈蕾对孩子们的音乐天赋赞不绝口,“他们对美很敏感。”大家走在山路上,一边走一边唱歌,走着走着,突然有一个小女孩拉住沈蕾的手,将采好的野花扎成一束送给她,“花朵颜色还经过精心搭配,漂亮极了!”那一瞬间,沈蕾觉得自己的心都软了。“你给孩子一点关注,他们就会回应你很多。离别时,孩子们还送了彩蛋给我们——这是当地的风俗,把鸡蛋煮好以后涂上颜色,拿一些毛线网成一个兜,像粽子一样。”
“我们离开前问孩子们有什么梦想,大多数人都说不出来。”不过,有三个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一个想和沈蕾一样做支教老师,一个想当旅行家,还有一个想当画家。对山区的孩子而言,梦想是更为珍贵的奢侈品,像黑暗里的一道灯光,指引他们去找寻不一样的未来。“他们有权利知道,除了大山,还有这样的世界,还有这样的生活。”现已成为团队短期支教骨干力量的沈蕾总结道:“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拓展生命的维度,播下爱的种子。”
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责任心
按于淼的说法,陈熙熙是“支教前传”。和朋友们发现脚里后,陈熙熙坚持每半年回访一次,更新档案库的信息和资料。他见证了脚里一年年的变化:以前连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都没有,现在修了一条石子路,使得当地种植的水果可以借此运出售卖。脚里小学的设施也逐渐完备:新添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原先的两个年级扩展成了四个年级,三四年级的学生再也不必跋涉山路往返四个小时去镇上的中心小学……
孩子们自身的进步是陈熙熙更为牵挂的。空荡荡的教室里如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而支教团队带给陈熙熙最大的改变,也在于“责任心”三个字。“接触这些西部的孩子和村民,你会意识到这是一个资源不均衡、机会不公平的社会。自己身处其中,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怀着一份责任心去改善这些状况。”
任何场合都是宣传平台
如果说其他人是舞台上的主角,陈晓晓就是团队里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人员”。她以上海交大为“根据地”,负责开展支教队伍的宣传工作,在学校周年庆、平日各种俱乐部活动、新生入学典礼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只要有心,任何场合都是宣传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讯工具。”2012年11月,支教队在中山公园举行了影展,展示支教团队几年来的心路历程,在同学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陈晓晓希望让大家知道有这样一个团队,有这样一群需要帮助的孩子,“我要做的不是说服人们去接受,而是传递信息。”当时,“好校长”项目第一期资金尚有缺口,队员们都在为经费发愁。陈晓晓凭借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着实在交大EMBA校友中大力“宣传”了一番,获得了很多人的积极响应。“为了保持支教队的良性发展,我们规定每人捐一份,一份3000元。另外在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也有‘励行’计划,让大家邀请身边的亲朋好友,‘我每走一公里你就捐十元钱’。”让陈晓晓倍感欣慰的是,许多人不只愿意在物质上捐钱,更希望亲自参与到支教项目中。
陈晓晓还专门提到了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正是他开创和发展了“微额贷款”的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我读过关于他的采访,其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很多人会问我们能做点什么,整个社会大环境物质文明这么快,精神文明都掉队了。但我相信支教队一定尽量会给山区的小朋友们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每个人的一点付出都是一点关爱。”
Q&A
Q:在支教队开展的各种课程中,最难上的是哪门课?
A:最难上的是阅读和英语,内容相对会枯燥一些,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走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采取“贴五角星”作为精神鼓励。教室门外有一张图,上面记录了每个孩子得到的五角星数。短期支教结束后,我们会对每个班得到五角星最多的孩子进行表彰,给他们一些文具之类的小礼物。
Q:支教队目前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A:第一是短期支教项目,我们的支教队定期进行每月一次、每次一周的短期支教。第二是长期支教项目,即招募一至两年的长期志愿者到各个小学授课。目前的支教点有三个,除了脚里小学,还有威宁县的新华小学和新田小学。第三,我们每年举行“好校长”成长计划培训项目,2012年11月还尝试开展了“好教师”培训。
【关键词】教学内容 取舍 原则 方法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依然困惑不断,比如一节课下来,总是患得患失,老感觉少了点什么,甚至挖空心思,非要找上一点,待下节课补上去方心安理得。可是,自以为考虑周全的我并没有看见学生们表现出收获的喜悦。相反有些同学百无聊赖的样子让我知道补充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
花不剪难免芜杂,树不修多有庸枝,看来课文的知识点也需大加提炼、要敢删敢剪。前些日子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抛却以往的教法,没有介绍作者,没有说写作背景,只让大家来探讨诗歌中深沉的博爱之情,结果同学们个个踊跃,并且很喜爱这个主题,很多同学在谈自己见解的时候联系到海子的生平经历及他的生活和理想等等。一节课下来,同学们意犹未尽,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事后我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同学们,有些东西我完全可以放手。其实再周全的考虑也难免有疏忽,索性大胆取舍,抓住主线,攻其一点,讲出个性。
再说,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语文教学容不得我们不去大胆取舍。
首先,现在高中课程的量非常大,拿苏教版语文教材来说,有五本必修加若干选修组成,每个学期在有限的时间要把所有的课文全都讲一遍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读,就是精讲课文我们也没有必要教授得面面俱到。每册课本上课文众多,每课选择一个重点,叠加起来就是一个有体系的整体。如果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简介,课文背景,内容解说,艺术特点……势必造成课文知识的交叉,教师虽然出了力,效果并不会多好。
其次,课堂教学的取舍有利于训练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只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铺天盖地、密不透风的知识灌输的话,那么除了炫耀一下自己良好的知识素养之外,将一无所获,而且必将给学生带来严重的伤害。选取主要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我想他们会擦出思想的火花。教学中过于“实在”,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只有把握教学中的弹性空间,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使他们能自主、自愿地去思考、探索,从而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再者,课文教学切忌冗繁,如果“抓大放小”,那么教学目标就容易达成,教学重难点就能很好地被突破。并且,由于教授课文时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学生也会容易接受,且对于知识点会印象深刻。
能取则取,该舍就舍,没有了瞻前顾后,反而会让我们彻底放开手脚。当然在此,取舍的原则也是很重要的,好的原则才更有利于我们进行准确的取舍,针对这个问题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设定课文教学的主要方向时一定要关注教育对象――学生。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层次,考虑他们的认知特点。如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篇文章,我们就不能把教学的主要方向设定为“理解海子为什么要去自杀”,而是要去感受海子的赤子之心,让学生们懂得博爱;学习《我与地坛》就不能把解决重点放在“理解史铁生的生死观”上,要让学生好好体会文中所表现的自强及浓浓的母爱。做梦的年龄还是让他们生活在纯净的世界中吧,黑暗面的东西还是少让他们接触。另外太玄乎的东西最好还是需要回避的,缺乏人生阅历的孩子对于这些肯定是一片空白。总之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忽视了这点,再高明的目标方向都只能是无根之花,虽美但缺乏成活的土壤。
第二,关注文体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特点,我们突破的重点自然也就有了差别。是诗歌,我们就着重关注语言和情感;是小说我们就重点留意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是戏剧,那么我们就在矛盾冲突上多下点功夫。写景类文章我们要多探讨写景特色,感受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美;叙事类文章那就去把握叙事方法,感受那精心动魄的曲折情节;记人的文章就要注意人物的个性,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美与丑。文学类文章我们就重点欣赏其艺术性,实用类文章我们就学习文体要求,领略其写作方法,以其实用性为中心……如我们在教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索性就让学生去感受其中的美,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语言美、意境美……而学习的《雷雨》时我们何不去以戏剧中复杂的冲突为中心呢。阶级的矛盾、情感的矛盾、家族的矛盾、人性的矛盾……,凡此种种已经能很好地解决文本的重点了。
第三,彰显文章个性。很多文章虽然体裁相同,其他方面也有诸多相似点,但不同的文章却有着各自的个性,甚至同题之文也会迥然不同,同样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文章,读来感受明显不同。由于不同作者有不同的气质及风格,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文章自然也就流露出不同的情调,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准“文眼”,重点突破。同为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如《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就可以确定不同的教学主线,《烛之武退秦师》中外交辞令的艺术性应是重点,《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可以关注人物形象和斗争技巧,而《鸿门宴》在情节悬念迭生上要明显强于前面二篇文章。三篇文章各有侧重,这样做就避免了教法的单一和雷同。
关键词:美术;中职;幼教;策略
在中职幼教美术专业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去确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放”,让学生在快乐的“放”中学习理论,接受知识,掌握技法,获得能力。那么,怎样的“放”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本文就我在美术教学中“放”的度与“放”的量把握进行简单论述。
一、寻找材料,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我在教中等职业教材《美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四单元第四课《图案的构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两、三个小时内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多种排列形式和五种材料表现方法,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的三步走:
第一课时:在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特征和使用的范围前,先把单独纹样的理论知识、技能技法教会学生,接着让学生认识生活的图案。
在认识中学生很快就理解明白,单独纹样沿着上下左右或两个方向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而形成的无限反复的纹样这就成了连续纹样。此时重点强调“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是有着数量不同。“单独处理、自由运用”“与重复排列、有规律形成”它们则是纹样排列的方式不同。这些概念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在图案上观察清楚、概念准确、理解明白。
第二课时,将作业设计排列形式上“放”大。其作法是要求同学在路旁或山坡上,采集自己喜欢的树叶形状(大小基本一样,但是数量要多)在一定形式的格子里进行排列组合,每一片树叶就像一个单独的纹样图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就排列出多种构成形式;如散点式、倾斜式、上下式、波浪式,折叠式,等形式的纹样。
第三课时,就将二方连续纹样的制作方式“放” 大。可以是白描形式,也可以是水彩画的,可以是蜡笔的也可以的喷绘的;也可以是拓印的,也可以是剪纸粘贴的。按要求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不同画种来完成二方连续纹样的图案作业来。这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高涨了。制作的劲头可大了,仿佛是在参加一次激烈的运动比赛……
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传受知识中一定不要忽略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切忌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师的思维匡架之内,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自由飞翔,奇思妙想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吸收——储存——再现;转向为探索——创新——再现。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兴趣和创作激情,在良好的心境下产生举一反三的内动力,呈现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1)引导开发让学生的手掌的变化,先随着教师的手掌变化而变化;(2)看准变化后的形态,说明其变化后新形状的名称;(3)叙说(假设)其功能和情感。如:伸直的手掌;像平坦的公路,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在这条公路上;竖直的手掌像陡峭的山峰攀山者不畏艰险正努力攀越在这条陡峭的山壁上;倒竖的手掌像倾泻的瀑布一泻千里流像远方,散开的手掌,像腾云驾雾飞越的龙爪;像随风飘动的枫叶;翩翩起舞的蝴蝶。
画出了一群群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有张开尾部的,有尾部并拢的,有的上飞,有的下降,有的左顾有的右盼,鸟的形态各异,漂亮极了;有的画出了一条条鱼儿水中川行,有的像鼓鱼,有的像鲤鱼,有的像鲍鱼,还有的学生还创作出花篮、水壶、手枪……学生的思维在快乐中释放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色彩,此时学生的想象,创作,在实践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当作品在课堂展出时,同学们又激清四射,赞美的、欣赏的、讲头论足把每个学生的画都一一作了欣赏。同学们这举一反三的创作能力,在老师精心策划中得到快速的提升,他们自学求知欲的也就此得到更大的激励。这种教学形式具有内容的完整性、理论的指导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
三、动手制作,培养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在学生作业制作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的训练,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意志培养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动手中认识到实践出真知的深刻意义,还可以深化对知识的题解、掌握。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这样一个双边活动的互动过程,还能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难的克服,对失败的无畏,对成功的追求,有着积极的意义。
如在学豆子粘贴《民居》,《椰风》;笋壳粘画《翠竹》;餐巾纸贴画《乘风破浪》等课程时,要用的材料不一,构图造型不一,完成作品的时间不一,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一般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恒心、耐心和细心。制作中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案,有的需要粘贴,有的剪下撕开,有的需要调色作背景。
这就更需要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冷静沉着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在制作中有可能失败,这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严肃的态度,细心操作的精神,工作认真的作风,大胆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美术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在张家界市桑植县教育领域,三主五步教学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遍了全县各校。教育局打算把桑植教育打造成全县对外工作中的一张名片。教育进步只有在全县整体推进才能算实现这一目标。在这场教育改革中,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存在有较大的困惑,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的精神状态、都与当下的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拘泥于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
湖南桑植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教育经费与同地区县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结构老龄化严重,老教师当中还以以前的民办转公办教师为主力军,大都从教三十年左右,长期以本为本,拘泥于教材,对国家经济信息了解不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教科书为主,不与现代信息社会相结合,而是一味地用教科书上的现有数据,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教学《统计知识》时,书上的数据还是1997―1999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后,让学生归纳、整理、填表。没有结合现代农村的留守儿童感兴趣的案例,如体育赛事数据统计中的CBA球员数据分析、有益游戏数据统计等。在练习中,多数农村的孩子对棉花、粮食等数据情况了解甚少,学生兴趣不浓,形象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思考力都会因此大打折扣。
2.科研意识淡薄,教研成果匮乏
现在广大农村教师的结构调整还以大部分民办教师转公办为班底,针对教学都还比较吃力,更谈不上教学科研工,加之农村教师没有科研习惯,学校经费有限,对山区学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实很有心要。比如现在山区学校留守儿童占的比重在80%以上,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全是隔代教育或是寄养在亲戚家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很不好,对数学这门课程更不感兴趣,老师要根据来进行教育,才能让广大山区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3.工作量大,兼带学科繁杂沉重
山区学校教师受待遇问题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学校正规教师始终得不到保障,即使国家现行政策下招到一部分特岗教师,但他们生活一段时间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后也会选择离开。因此,学校教师不得不加大工作量,分来的专业的音体美教师也只好上一些与专业不符的语数课程,或者是科学、品德课程。山区农村村片小教学点的教师随着国家的集中办校,大多地方的村小都变成一人一校的村小。村小教师不得不承担起一、二年级的全部课程。山区学校大部分是寄宿制学校,学生都要上早晚自习,教师多半是白天授课、辅导学生,晚上备课、批改作业,许多教师往往都不是只任教数学这一门课程,还兼任其他科或学校杂务等。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国家有关部门有规定,但山区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超过了有关要求。
4.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不少代课教师,这些教师资历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二是用人机制存在弊端或物欲横流的思想。有能力、有特长、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农村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往往会选拔到县城小学。教师没有服务农村的思想,没有关爱农村儿童的心,是在农村扎不住根的。以上原因无形中也削弱了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大了数学课程的教学难度。
二、如何处理上述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原因究竟何在,怎样处理好这些问题呢?
1.改变教学方法,数字贴近现实
社会的进步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县推行的三主五步教学法还是围绕“三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训练为主线)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紧扣教材,教师适当辅导,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都得轻松。
2.提高科研意识,重视教研成果
山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除课堂教学外,平时大量的时间花在应付课堂上正确传授所教知识,应付有关部门人员的教案抽查调查,对各类课型的教学研究、怎样利用教材这一载体结合农村生活实际数据充分挖掘学生数学课堂的潜能,开启学生智力,总结教学得失等,要求教师积极撰写论文,用大量的激励机制来促进教师年度创优,形成良性发展。
3.开足课程
通过各种途径,大力补充山区教师,落实课程计划,开齐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农村小学,特别是教学点,由于缺少专业教师,课程计划很难实施。很多音体美课程要让数学教师承担。国家要对驻扎在边远山区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可观的津贴,这样才能留住教师,让教师安心扎营,服务于山区孩子,给山区教育带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 创业教育 技能教学
目前,大学生创业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创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中职生通常被定位在生产一线操作岗,他们创业常常不被人们认可。但据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统计发现,在我们山区有95%的学生在外地就业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年,一般三至五年都回到家乡重谋生路,而在企业流水线上工作反而把自己原来学习的技术淡忘了,回家乡后一切从“需”开始。相反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外出务工,继续在家乡搞技术和尝试创业,三五年后反而小有成就。这说明家乡才是适合他们成长的地方。而山区实际情况是经济相对落后、大型企业不多,在工厂上班不能解决生活困难,由此可见在山区的特殊环境下,鼓励中职学生创业意义更为重大,创业教育应成为山区中职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一能解决当今社会的就业问题。中职生这个群体是直接面向社会的最大的学生群体,若有更多的中职生选择创业,能大大缓解社会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二能促使山区中职生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创业就是为自己干事业,能促使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并成为其终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在技能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创业教育呢?
一、理清创业教育与技能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技能教学,在山区学校我们不能象原来那样仅仅是培养能在流水线上就业的“现代工人”,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既能就业还具备创业品质的中职生。因此,在加大技能教学同时,渗透创业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名中职技能课教师应做到的工作。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终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环境与后天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它质量水平。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发展人的素质为目的,这就要求在中职技能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专业技能的教学,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调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提高素质,炼就创业能力,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的目的。
二、强化在中职技能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点,又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创业教育应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四个方面着手。
1、树立创业意识
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力、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在中职生入学之初,学校和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创业宣传,为其确定创业的方向,使其初步形成创业意识。教师要帮助他们剖析自己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粗框架,利用三年时间迅速成长,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强能力,第三年打实仗。这样,可以消灭学生进人新学校后的茫然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明晰学习的任务,避免浪费青春、浪费金钱和精力,在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社会经济、职业岗位人生理想的要求。笔者以为,创业教育是贯穿教育阶段始终的,特别在刚入学这一阶段,面对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学生往往是充满好奇和激情的,学校和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为他今后的创业确定参考方向。
2、激发创业精神
中职技能教学面对的是未来的劳动者,应利用技能课教给他们实用、耐用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前,我首先考虑技能的思想目标、审美目标的确立。如《电子线路》教材,我把“培养敬业爱岗,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的精神”放在首位,处处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象、联系自己、反思自己,作为未来的职业者,应具备怎样的职业思想素质。开展有明确主题的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和项目活动。如参观某些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精神的知名企业,访问某个企业的创办人,请他介绍企业创办经验,可使中职生看到创业精神的强大力量,从而去模仿、积累,直至由外力转化为内力。
3、培养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中职生要想创业成功,一定要树立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心态。调查显示,当前中职生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自卑感、依赖性、畏缩性、情绪忧郁、过度焦虑、急于求成等。对此,教师要分析其成因,正确认识中职生的创业心理状态,分析其创业心理障碍,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努力培养其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要认清自身优势。中职生的优势在于年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优势。年龄优势使中职生创业可以“输得起”,即使发现这条创业路不适合自己或创业失败,还来得及“回头”,还可以“从头再来”。
4、练就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谋职”能力,这种能力与市场行为相结合,就是小型企业的建立,或者说是指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联。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具有较高综合性的能力,是一种具有突出的创新特性的能力。一方面学校与创业者保持长久联系,随时给予指导;另一方面,经常邀请成功的“创业之星”、“ 职教之星”回校介绍经验,帮助在校生树立创业的意识和信心,并在此基础上由学校牵头,成立已创业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创业者联盟,创业者和准创业者在这里可获得技术项目、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学校与当地的电信部门、通讯公司等相关企业合作,让学生创实业践比大学生早一步走入职场,早一步积累创业经验教训。文化优势使中职生比短期培训的学徒工有更深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是必须要经过校园文化的熏陶的;专业技能的优势应是中职生最大的优势,当高中生还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中职生已经开始直接对准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进行学习了,等到高中生完成学业的时候,中职生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高技能的人才了。
通过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创业方法的指导主要有四个关键要素:主动地体验学习,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团队协作,大家共享观念,进行合作,完成协作活动;自主意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有更多的责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回顾和反思,同学们回顾自己对创业教育活动所作的贡献,确定所取得的成就,了解自己在活动中所学的内容。
三、加强山区中职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中职生初次就业(顶岗实习)一般都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大都比较顺利,但新生代农民工(中职生)在沿海大城市扎根发展的却廖廖无几,只有家乡才是适合他们长居久安的理想环境。但山区经济比较特殊,一个年轻人靠打工或靠挣普工工资是无法担负家庭重担的,那么出路就有一个:创业。由此可见,加强山区中职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我们中职学校就必须承担起加大对中职生的创业教育。
总之,创业教育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山区的中职教育,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创业教育特征与规律的探索,寻求创业教育方式与方法,使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业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作为山区职业学校教师的一员,我深信,如果所有的山区职业学校教师都能重视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那么我们必将培养一大批具备创业意识,致力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职业教育必将在山区永远保持向前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 杜爱玲 职业生涯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一)全面调动,多元化的矫正模式
社区矫正模式是选择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立法、社区矫正方式、社区矫正经费来源等关键因素作为构建社区矫正体系的评判标准,在结合当地具体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社区矫正体系。换句话说,社区矫正模式也是指根据矫正工作的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工作流程以及矫正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结合矫正对象、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程度等不同因素,而划分出的具有显著特色和代表制度的社区矫正方法及系统。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从2002年8月在上海率先起步,到现在已经历时近10年。目前来说,社区矫正工作在各地区形成了各具地区特色的社区矫正模式,如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浙江模式、广州模式等。当前完全不必给每个省市确定一个统一而具体的模式,只需确立一个基本原则即可。因为各省市在经济文化、社区结构、资源保障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各省市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条件。如果不加区别的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式,不仅不能使各省市依据自己的优势条件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开展矫正工作,而且还会因为各地资源结构上的差异而加大各地区间矫正成效的悬殊。另外,社区矫正的基础是在社区,工作的好坏与各地社区的关系密切,因此更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以及对各种模式的利弊分析,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积累经验。因此,应考虑给予地方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各地采取不同的模式开展矫正工作,扬长避短,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二)强化专业技能,构建专业队伍
按照“两高”“两部”联合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由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负责承担矫正对象日常管理任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法所工作人员编制少、工作压力大,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偏低,这些情况使得专业队伍建设在完成其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上困难重重。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在大多数国家中,并没有以“社区矫正”命名的、统一的社区矫正执行人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执行社区矫正的专业人员主要是缓刑官;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中,执行社区矫正的专业人员主要是假释官;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社区矫正则由缓刑官和假释放官共同执行。但是,从试点以来的实践出发,不同于国外的模式,在社区矫正中,我国的专业队伍人员包括了司法所的司法辅助人员和公安民警。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推进专业矫正队伍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建立完善的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体系。
市、县(市区)建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承担领导、协调、组织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工作队伍,市上成立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组成的执法支队,县(市区)成立执法大队,乡镇分片区成立执法中队,具体承担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2.充实乡镇司法所队伍,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力量。
在乡镇党政班子换届的时候,对于退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的部分干部,可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选任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法律素质高、热爱司法行政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司法所任所长或副所长,以解决部分乡镇无司法行政人员的问题。另外,要积极向上争取中央政法专项编制,招录(招聘)大中专学生、专业人才充实优化司法助理员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招聘不占用政法专项编制、不具备公务员身份、只从事非执法类的司法所工作人员。还可学习成都温江[1]等地经验,按照一定比例聘用司法社会工作者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3.提高队伍专业素质
一支专业的矫正队伍是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第一线的主要力量,其素质必须得到保证。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司法行政部门领头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针对培训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设立岗前培训和定期、不定期的在职培训,并设置科学的培训课程。通过培训,使司法所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及矫正专业知识。二是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赴监狱参观服刑人员劳动、学习、生活及接受集中教育的全过程,学习借鉴监狱干警的监禁刑执法经验,并结合非监禁刑自身特性活跃思维,创新和开拓工作思路。 4.加强队伍管理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将社区矫正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综治考核指标,由有关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进行年度目标检查、考核。对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的各项工作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作为其工作绩效的奖惩标准,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督促其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业务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要;目前的中小学(尤其偏远山区)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而且学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从想学到乐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改变学生因被动学习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成为目前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一、山区化学教学的现状和误区
本人从事山区化学教学工作多年,通过视、听、访等方式,将部分山区教师存在的几种教学弊病作一个简要的归纳:
1.方式陈旧,唯经验论
部分老教师依然采用讲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只按自己的思路,学生机械接受,被动学习,缺少活动的时间、空间以及师生交流机会,学生基本充当观众和听众的角色,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忽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对实验的教学功能认识不足,采用讲实验或视频实验代替真正有化学实验,因此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失去对学科知识严谨态度。
3.重应试轻学科素养
在分数衡量教学质量的管理模式下,山区老师更多的时间是去钻研考纲,考什么则课堂上讲什么,从而轻视了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等方面的补充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
二、山区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更新理念,提高素质
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改变教师一贯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关键点是教师理念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传统教学思维的变革,要求化学教师在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方面有质的飞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路线。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多听课、多交流、多借鉴,敢于承担公开课,勇于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同时养成反思的习惯。
2.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是如何启发学生,学生最有效的学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实现的,脱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导致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同样,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或者趣味实验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碱的化学性质之前可以做趣味实验:把两枝红色的鲜花分别插入盛有白醋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通过一系列现象和学生产生的疑问,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时可以让学生展开大讨论,最后,教师通过之前学生学习过的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实验会加深学生对碱的性质的理解。
3.突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 “主体”与“客体”的转变,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改变满堂灌的行为习惯,做到精讲,多留给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多媒体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抽象的化学概念及原理、物质微观结构、不易观察的化学现象的展示及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等方面,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发挥作业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巩固,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化W课堂教学效率。要发挥作业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做到:一要有明确的作业目标,能有效地落实知识和技能,构建成知识网络;二要重质量,能有效地涵盖课题知识点、拓展视野的典型习题;三要注意灵活多样、一题多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到深刻全面的训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上仅代表是本人从几个侧面对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的小小探索,实现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很多,教无定法,值得广大山区化学教师长期探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山区 数学 课堂教学 改革
2009年9月,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主持召开的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总理指出,从国内外的教育成效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我在陕西关中的一个山区小学任教,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师资的薄弱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使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信息量摄入不足。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法落后,教学手段老一套,课堂教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显然不适应。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认为老师应从陈旧的数学教学圈子中走出来,建立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新形式,其核心是以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知识合理组合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智力素质。这就是我要探索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路子。
二、提高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1.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结合山区小学数学教师的实际,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要求,板书课题。启发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疑探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出有探讨性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揭示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尝试练习,其目的是检查学生自学新知识的情况,促使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能力转化上升到智力高度,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2.练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设计与本章、节教材内容有关的各例题的基本类型题,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达到熟练程度,并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发展性练习设计一些灵活变化的习题,力求多样化,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3.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复习的引入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复习并建立知识结构,回忆复习内容,明确知识点,弄清易混概念,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建立起认识结构。进行巩固练习,练习要有层次性。设计灵活变化的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今后的设想
1.继续实践所构建的三种课型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并加以完善,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起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优质高效。
2.提高每位数学教师备课、讲课的艺术。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备课、上课力求做到“细心设计、巧、新、精结合”。“巧”主要是指课堂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出发,把握心理,调动情感,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