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英雄范文

民族英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英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英雄

第1篇:民族英雄范文

早在08年中,DCCI Netguide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手机用户品牌调查数据显示:

诺基亚品牌市场占有率为32.5%,三分之一强的占有率奠定了其领先地位。排名第二的摩托罗拉占有率为16.7%,三星以9.6%的占有率排名第三,索尼爱立信占有率为5.9%,联想为3.8%,多普达为1.5%,金立为1.2%。可以看出,一方面以诺基亚为首的外资品牌,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品牌面临较为严重的挑战。

而从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和预购度的比较来看,外资品牌诺基亚预购度高于其占有率,领先优势较为稳固。调查数据显示:诺基亚的预购度为44.3%,高于其32.5%的占有率,预计诺基亚未来一年的占有率将进一步增大,而其他品牌则面临萎缩困境。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还是手机品牌预购度,国产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不仅没有一席之地,甚至连一家能达到5%以上市场占有率的品牌都没有,这相比较中国广大的手机市场,可以说是民族品牌的莫大悲哀。

但是我们细看,这些上榜的手机占有率加起来为70%左右,剩下的30%市场占有率,那么会不会是我们的山寨手机呢?笔者可以肯定说:山寨手机倒真有可能,为民族品牌手机挽回了一点“面子”。

近日,笔者回到家乡,遇到多位儿时的伙伴,发觉有一种现象,每个人手上都拿着手机,看外型都是市场上较为流形的款式,并且他们都相互比较起来,从摄像功能、内存、音质效果等等。于是他们都问笔者,走南闯北用得什么好手机,笔者拿出手机,还是05年诺基亚最流行一款,当时花了近四千元购买,可360度旋转的,质量好是好,就是到处磨得太历害,比起他们手上的手机,倒真是逊色好多!于是他们就对我的手机品头论足,首先批评笔者不用国货;其次,批评笔者这个品牌货虽然用得久,但是一台够买7台了;再者,手机更新换代快,所以手机质量好了,有时也不是好事。从他们语气中,都已经把手机当成“快速消费品”,一年换一个,并且很容易跟进手机时尚。

山寨手机为什么在广大的农村消费群体中与打工一族里,市场地位能根深蒂固,其原因就是拥有极高的性价比,因为山寨手机外观与功能,一点都不比品牌手机差,但是价格只是品牌手机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一台山寨手机平均才五六百元左右。

当笔者想起最近各大媒体在讨论“山寨手机”的利弊时。笔者就在想,其实结果可以到消费群体中,走一走,访一访就可,听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就不会再用大道理中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来解释了,因为中国市场有中国的特性。虽然山寨手机拥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众多售后问题,并且质量稳定性能没有办法跟品牌手机对比,但是如付出品牌手机的价格,山寨手机相信也能享受到品牌手机的售后及性能;其次,在很多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中,都认为付出品牌手机的价格,不是可以购买更多的山寨手机,还要麻烦售后干啥。因为在广大的消费群体中,消费层次要分三六九等,有些消费者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有些消费者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而有些消费者是只买便宜的,不买贵的也不买对的(这种对的只是相对不是绝对)。而第三种消费者就是广大农村消费群体与打工一族。所以笔者呼吁手机行业人士以及媒体,不要有一种“扁担倒了就是蛇”的行为,也不要“墙倒众人推”,更不要过早地用西方的市场范筹,来看待中国手机市场,谈什么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的市场一定遵循中国的市场规律。

第2篇:民族英雄范文

王氏不仅贤惠,而且有勇有谋。戚继光率部抗击日本倭寇,台州一战,王氏与戚家军的家眷亲属暂居新河城,城内守军很少。这时,突然有大批日军远程突袭,包围了小小的新河城。情势危急之下,王氏说服守城官兵,动员城中的女人孩子统统穿上戚家军的军服,大大方方地列于城上。

城外日军见城墙之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中国军人,就以为城中有戚家军的主力部队,吓得立刻后撤。王氏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空城计”,硬生生地吓退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人。

然而,王氏的婚姻随着戚继光成为民族英雄,也逐渐走向了死亡。王氏不育,无法为戚继光生养后代。于是,戚继光在36岁的时候,纳了小妾沈氏。王氏万分悲痛,但也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

谁知戚继光不知收敛,在纳了第一个妾不到一年,便又纳了一个小妾陈氏,48岁时,又纳了第三个小妾杨氏。这大大伤害了王氏。王氏晚年,终于忍受不了不忠的婚姻,于是,“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也就是主动和戚继光离婚,自己回娘家了。

王氏,不愿意沉沦在死亡婚姻里,选择离婚分手,我们不能不叹服王氏生活的艺术和勇气。她不是悍妇,她让夫君吃鱼身,自己吃鱼头,被传作历史的美谈;她也不是弱女子,她能够上演空城计,吓退日本军队;更不是小女人,随丈夫领军辗转全国,南平倭寇,北拒蒙古,一个小女人焉能吃得消?

王氏贤惠、刚毅、聪明,更有自己的自尊心,在丈夫的无情荒唐中,最后休掉民族英雄的丈夫,离婚归家,说明她真正是“敢恨敢爱”!

第3篇:民族英雄范文

[关键词]狼毒花 人性 平民视角 英雄 传奇

一、引言

2007年,电视剧《狼毒花》在全国81个频道播出,重播次数多,收视率高,冲出国门登陆美国荧屏。显然,该剧已成为2007年度大众文化的一个热点,在观众中引起较强烈的反响。一般而言,举凡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势必包容着某种时代诉求或宣泄了某些心理欲望。第1集对狼毒花进行的一段解说:

“这就是狠毒花。据说,它是草原蜕变成沙漠的最后一道风景线,有人说它比狼还毒,给人带来的是恐惧和死亡的威胁。可是,当从沙漠里走来的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希望,知道它的后面就是生命和胜利,也只有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并奇迹般的开花结果。”

片名本身文化寓意颇深。狼毒花是绝望与希望的象征:既是良药,可治病救人,亦能把人毒死。常发就是这样的一棵狼毒花,总是站在两极分化以及正反两个方面的瞬间更替的临界点之上,进行着人性的尖锐交锋和精彩对决。

二、生活原生态塑造人性英雄

《狼毒花》最大的亮点是从生活原生态出发塑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英雄一常发,大胆揭示了被历史遮蔽的人性的弱点,充满浓厚世俗生活气息,抛弃以往主旋律影片“高大全”的原则,完全改变了“时代精神单纯的传声筒”…的现象,将英雄的人性往前大大推进了一步,直面英雄男人的本真人性。在对人性的关注与表现上,《狼毒花》是一个标志性的代表作。

人性乃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包含生命属性、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在常发身上看到的是三者之间的冲突,即人性的冲突。《狼毒花》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展现狼毒花常发的勇武与侠义,更为突出的是把人性的冲突以大家愿意接受的方式展现给观众。第一集,常发单枪匹马解救出包括险遭日寇蹂躏的梅子在内的中国女人。梅子打心里跟定了常发,“俺娘说了,第一个看了俺身子的人就是俺男人。”“那些王八蛋小鬼子……都是你男人?老子只是不想中国女人让鬼子睡,回去吧。”当梅子给他拭去嘴角的酒时,梅子以身相许,常发顺水推舟,“这种真正的人性因素就是激情。”从超我回归到了本我,而本我包括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的欲望,其中最根本的是冲动。此时的常发从一个社会的人回归为一个生物的人,开始尽情地享受男女肉体的交融给他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尽管这种的享受是致命的。“性的危险源于性所制造的巨大。不论是生理冲动还是美学的占有,性的具有如痴如醉的效果。人们可能疯狂地追逐这种,甚至不惜冒犯既定的社会秩序”。常发沉溺其中,在疯狂地享受带来的同时,走过了一段生物人的快乐人生。常发身上的人性冲突,以及和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在整个故事中形成艺术的张力,使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都显得合情合理且情趣盎然。

常发懂女人,有女人缘,是个负责任的男人,剧里就常发与梅子、陆佳萍、夏雨、小红四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层层展开。和梅子一开始建立夫妻情,是剧情的需要:和陆佳萍虽是三角情,却反映了男人真实的一面。和夏雨,因为她是梅子的孪生姐妹,他对梅子负有心债,但夏雨毕竟不是梅子;面对送上门来的小红,常发没有睡。第36集,常发骑马在草原上晃悠的时候有一段旁白:“我常发叔再也没有结婚……他回到了平阳,那里有梅子为他酿的酒,他自己说梅子是他睡过的第一个女人,也是唯一的一个女人。我说常发叔,你骗人,所有人都知道你喜欢睡女人。常发叔说,小子!不喜欢吹牛的男人,还是男人吗?”

喝酒,吹牛,自吹自擂睡过多少女人。其实,常发就是嘴上放荡不羁,实际上内心有他自己的底线,遇到热烈大胆的女人追求时,则“色大胆小”。陆佳萍说“那好,那你今天晚上睡我”。他差点摔倒,悻悻而去。这一细节则显示出男人的品质和人性的美好。

“人性”这东西有没有呢,当然是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平阳保卫战中,常发营救重伤的梅子陷入日寇重围,子弹打光,梅子怕自己落在鬼子手里哀求杀死自己,常发毅然出枪亲手刺杀自己的爱人梅子。暴怒的常发与鬼子做最后的肉搏。场面壮烈,给人震撼,而这种震憾是塑造常发这个传奇英雄形象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个细节又为后来夏雨报复常发诬陷杀害孙大宝,导致孙楚良罢市埋下伏笔。

刘家堡独自作战毙敌无数,战后常发要为结拜的泥鳅和草蛇复仇,在山洞拒绝设计杀死日本女特务。在现实社会里,人性“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对敌人的仇恨,对国家、对老百姓的爱都表现得异常强烈。第34集,夏雨困在孙府,常发和孙楚良喝酒,“你有过女人,老常也有过,都知道那滋味虽说不是想尝就尝,但也绝不是想忘就忘得了的。”最后,把夏雨抢出了深宅大院。夏雨说“要管你就要管一辈子”,常发却说“你不是梅子。”这就是至情至性的常发,也是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女人一种意义和责任!人“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今天已经被我们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破坏得差不多了。我们没有理由把这种感情尊崇为宗教,从而更加地破坏这种可能性。”

应当说在人性的把握与表现上,《狼毒花》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与探索,它不仅极为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抗战传奇英雄常发,而且地委书记甄一然的人性化塑造也有相当的突破。

当然,《狼毒花》确实存在颇多的争议,但这部电视剧直面本真人性,对人性类似于原生态的表现,符合历史的真实。狄德罗就认为-“诗里的真实是一回事,哲学里的真实又是一回事。为了真实,哲学家说的话应该符合于事物的本质,诗人说的话则要求和他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一致。”福斯特认为“小说中存在着强烈、生硬的人性是无法避免的。小说就充满着人性,有赞扬的,也有指责的,文学批评也有所涉及。我们可以讨厌人性,但要是我们把它从小说祛除净尽,那么小说剩下的便是一堆词句而已。”同样,在电视剧艺术中人性的争议也是无法避免的。电视剧是以大众消费为旨归的艺术样式,而人性的书写是其的内在的需要。

三、平民视角书写草莽英雄

《狼毒花》片名就隐喻了常发这一形象来自底层的草根性。13岁杀人越狱、18岁占山为王、20岁就当了“司令”,带领几百人打鬼子,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人,在最惨烈的时候投身八路军。既不同于《亮剑》中的李云龙,也不同于《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他们都从草莽英雄成长为共和国的战将,而常发的逻辑起点很低,更江湖、更落后,也更加草莽化。他始终是个战士,直到解甲归田也不过是个警卫 员,彻底的草根。

“天是咱的个儿呀,地是咱的侄儿,爷爷生来有脾气不当孬种,要当英雄。”这是常发最爱唱的歌,他敢绑架地委书记,下司令员的枪,大字不识却懂得向土财主敲竹杠,解决战地医院买药的经费。他深知自己“在北方是一条龙,在南方是一条虫”的常发,始终生活在马背上、生活在草原上。他天生就不是当将军的料。但不想当将军的常发,却是最地道的好士兵。正如嗜酒如命的常发自己所言“想当的话,排长、连长、营长,不想当的话,就是酒神喽!”常发就是这样一个草莽英雄。

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不能当汉奸的主题。“不当汉奸!”是草莽常发的底线。这个口头禅把土匪草蛇、泥鳅训斥得规规矩矩。“当汉奸进不了祖坟的”,因此草蛇和泥鳅在常发的开导下,彻底转化先后战死沙场,也成了抗日英雄。常发与他们有共同的江湖义气和侠骨柔肠,有共同的仇恨和敌人,有共同的“语境”和处境,即乡土社会传统的乡土和伦理观念。认为“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因此,他们与常发的“殊途同归”,底线是不当汉奸要不然我进不了祖坟。

草莽英雄成长为民族抗日英雄,其实是一种精神成长的过程,出现了陈思和所说的那种非常有意思的“政委――草莽英雄”的模式。地委书记甄一然利用常发对国家的爱感化他,是常发的知心朋友,也是惟一“克星”,对常发爱恨交加。但甄一然循循诱导,逐步教育,感化他。“勇武”和“侠义”,前者是能力规范,后者是道德规范:两者是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武勇”是要受“侠义”制约的,有民族传统的侠义品格,又有抗战队伍赋予他的革命品格,两种性格的结合正是其深受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甄一然讲到好好骑手酒鬼不能作为衡量一个男人的标准时说:“一个真正的男人,有时候是狼,有时候是花,该狼的时候是狼,该花的时候他就是花。”。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常发对甄一然彻底折服了,“自从跟了你啊,我都快成圣人了,江山改了,本性改了……”这其实就是常发的精神的动态成长过程。巴赫金认为,现代小说的标志是一种“成长小说”,即主人公是动态的统一体,人的“成长”将表现出历史本质的生长过程:“他与世界一同成长,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他已不是在一个时代的内部,而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处,处在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这一转折寓于他身上,通过他来完成的。他不得不成为前所未有的新型的人。”正是有甄一然这个精神导师,才使正中有邪的草莽英雄常发体现出一个动态的思想发展轨迹,逐渐地认识、提高和成熟起来,最终完成精神的成长转变过程。在这种转变当中,正是因为有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的帮助、教育和斗争,逐步成长起来的,其转变的过程具有高度的可信度,转变之后给人的感染力冲击力更大。

这种平民视角书写的草莽英雄,在那个时代的队伍中有充分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也是群众对张扬英雄和对英雄主义作品的呼唤,“因为观众实际上是戴着特定文化、特定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电影”。常发身上的放荡不羁、豪气干云却又智勇双全,与如今观众的审美趣味正好吻合,原本深隐其间的文化意识及文化无意识常常会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混合了强烈的民族文化主义情绪的一代人对英雄的敬意、侠义精神以及民族自豪的认同,契合现代人心中潜在的一个无可替代的“英雄”梦,满足了人们对于真实英雄的一种念想,而那些出格的行为言语也适当发泄了现代人心中的一种叛逆心理。

四、传奇色彩彰显爱国情怀

“爱深沉情难忘,雄关漫道日夜长,英雄百战走四方,无限荣光”,这首陕北味浓的片尾曲,将主人公数十年勇战沙场的传奇人生故事都浓缩其中。

中国人爱听故事,尤其爱听传奇故事。这部剧放置在抗战的背景下,融合草莽,再将颇具戏剧性的传奇故事铺排其中彰显对敌人的恨,对百姓、对民族、对国家的爱,表现出异常强烈爱国情怀。

“戏剧性”的要义在于“矛盾冲突”,而“传奇”则是最具戏剧性的一种。怪不得半个世纪前,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张爱玲曾经嗔怪国人“太过偏好传奇”。

第4篇:民族英雄范文

――龙人小说评论及研讨会发言摘要《艺术评论》杂志、文化艺术出版社、文艺报社联合举办

9月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文化艺术出版社、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玄幻小说作家――龙人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龙人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认为从古代的神话到中国古典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是很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龙人的这种继承和发扬,对活跃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来讲值得提倡。他的小说多数以中国历史为背景,融合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的文学元素,对传统武侠样式加以奇异的改造,这对塑造正面的英雄形象,传达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编者

关于龙人的玄幻武侠小说

张 炯

龙人发表的各种长篇小说竟已达三千万字,发行量达到3000万册,网络上的点击率超过十亿。对此,我不禁吃了一惊,并且深感自己孤陋寡闻的惭愧!虽然短时间我还不可能细读他的全部小说,仅从粗略的浏览中便见出他创作的题材和主题都相当广阔。他的作品总体上被称为玄幻武侠小说,实际上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历史故实作为小说背景的根据,如《轩辕绝》写黄帝统一天下,《无双七绝》写吴越之际文仲被杀、范蠡悼亡的迷局如何被破解,《灭秦》写秦始皇建国亡国中一个小人物如何成长为盖世英雄;《无赖天子》写王莽夺汉后一市井少年奋起与汉室比肩而立等。另一类则全属驰骋作家幻想之作,如《封神天子》写人神世界中周朝出现的两位奴隶英雄;《邪道神话》写两位少年从江湖崛起;《玄兵破魔》写动荡世界中武林正邪的对立;《玄武天下》写神魔世界中一位人类勇士在战火中崛起等。但他的作品的共同特色则是张扬正义,驱逐邪恶,在人魔之战中塑造无敌的英雄,张扬民族勇武的精神和优秀的品格。他的《乱世猎人》就属很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南北朝之际,北魏孝文帝死后朝纲混乱,英雄竞起,而北魏第一刀――蔡大将军之子蔡风凭借自己的高超武功和绝世才智,纵横江湖,将整个武林以至天下局势运于掌中。其中穿插他与许多巾帼丽人的恋情。书中全景式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乱和人情世相,以历史为根据又超越历史故实,以诡奇的想像力和幻想力展开自己的艺术世界,揭示了乱世狩猎之真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主题。

作为武侠小说,龙人比之前辈小说家自然有所超越,并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第一是他以丰富的想像力和幻想力为读者展开超现实的魔幻境界。我以为这是很可贵的。实际上,魔幻世界的创造是我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远古的神话姑且不说,像《西游记》《封神演义》就有奇特的魔幻想像和幻想。西方文学中的《尼伯龙根之歌》《巨人传》《神曲》《浮士德》等也是。阿拉伯世界的名作《一千零一夜》同样充满魔幻式的想像和幻想。这是浪漫主义创作很显著的一个传统。但自现实主义兴起,这一传统渐被人们所忽视乃至丢弃。这是不应该的。现实主义作品无疑有它的长处,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历史现实的真实生活图画。但浪漫主义作品也有它的长处,即它往往能够以超越性的想像和幻想培养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追求,使人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的创造力,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愉悦。我们的文学既然要“百花齐放”,理所当然不能不有充分的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幻想。我国近代武侠小说从《七侠五义》到后来的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和梁羽生、金庸、古龙的大量作品,都有很丰富的想像和幻想,到了龙人的小说,这方面表现得更玄怪更奇特,应该说,这是他对我国文学的一个贡献。这种文学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幻想能力,从而使人类不断确信自己,超越自己,非常重要。

第二,龙人对于人物性格和心理世界的刻画也比较细腻,笔墨饱满,超越于传统的武侠小说,而具有现代小说的描写技法和风格。它的小说不仅仅依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对于战争大场面的淋漓尽致的气魄弘大的描写,还得力于对笔下人物情感的波澜起伏的细腻刻画,对于人物性格充满血肉的精致表现。他熟练地运用当代白话文去描写古人,使小说更易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没有像读古典小说那样往往让一般读者存在语言领会的障碍。这方面他可能受到金庸的影响,或者说他接受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熏陶,更多借鉴了现代小说描写技法和语言风格。我以为,武侠小说的这种发展是符合历史情势的需要的,它有助于提高武侠小说的文学性,也有利于扩大武侠小说的现代读者群。他的作品在网上的点击率那么高,恐怕与这方面的艺术特色分不开。“推陈出新”永远是文学创作要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武侠小说要创新,就不独要有新的构思、新的人物,新的想像和幻想,还必得有新的语言和新的技法。龙人在这方面的探索,我想是走在有益的健康的道路上。

当然,龙人的作品大抵属于大众文学的范畴。不能以纯文学的标准来要求它。由于他创作数量大,艺术表现也难免有粗糙之处,包括语言运用尚有更加讲究和推敲的余地。但总体而论,他的创作在海内外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和重视。他的玄幻武侠小说所以能够风行,既跟我国武侠小说的悠久传统有关,也与现代社会还需要《哈利・波特》那样的魔幻小说有关。只要人类还对现实生活不满足,还需要想像和幻想去追求异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以弥补心灵的某种需求和渴望时,这样的一类艺术作品就永远不会消失!

关于龙人的玄幻武侠小说

张 炯

龙人发表的各种长篇小说竟已达三千万字,发行量达到3000万册,网络上的点击率超过十亿。对此,我不禁吃了一惊,并且深感自己孤陋寡闻的惭愧!虽然短时间我还不可能细读他的全部小说,仅从粗略的浏览中便见出他创作的题材和主题都相当广阔。他的作品总体上被称为玄幻武侠小说,实际上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历史故实作为小说背景的根据,如《轩辕绝》写黄帝统一天下,《无双七绝》写吴越之际文仲被杀、范蠡悼亡的迷局如何被破解,《灭秦》写秦始皇建国亡国中一个小人物如何成长为盖世英雄;《无赖天子》写王莽夺汉后一市井少年奋起与汉室比肩而立等。另一类则全属驰骋作家幻想之作,如《封神天子》写人神世界中周朝出现的两位奴隶英雄;《邪道神话》写两位少年从江湖崛起;《玄兵破魔》写动荡世界中武林正邪的对立;《玄武天下》写神魔世界中一位人类勇士在战火中崛起等。但他的作品的共同特色则是张扬正义,驱逐邪恶,在人魔之战中塑造无敌的英雄,张扬民族勇武的精神和优秀的品格。他的《乱世猎人》就属很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南北朝之际,北魏孝文帝死后朝纲混乱,英雄竞起,而北魏第一刀――蔡大将军之子蔡风凭借自己的高超武功和绝世才智,纵横江湖,将整个武林以至天下局势运于掌中。其中穿插他与许多巾帼丽人的恋情。书中全景式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乱和人情世相,以历史为根据又超越历史故实,以诡奇的想像力和幻想力展开自己的艺术世界,揭示了乱世狩猎之真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主题。

作为武侠小说,龙人比之前辈小说家自然有所超越,并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第一是他以丰富的想像力和幻想力为读者展开超现实的魔幻境界。我以为这是很可贵的。实际上,魔幻世界的创造是我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远古的神话姑且不说,像《西游记》《封神演义》就有奇特的魔幻想像和幻想。西方文学中的《尼伯龙根之歌》《巨人传》《神曲》《浮士德》等也是。阿拉伯世界的名作《一千零一夜》同样充满魔幻式的想像和幻想。这是浪漫主义创作很显著的一个传统。但自现实主义兴起,这一传统渐被人们所忽视乃至丢弃。这是不应该的。现实主义作品无疑有它的长处,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历史现实的真实生活图画。但浪漫主义作品也有它的长处,即它往往能够以超越性的想像和幻想培养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追求,使人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的创造力,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愉悦。我们的文学既然要“百花齐放”,理所当然不能不有充分的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幻想。我国近代武侠小说从《七侠五义》到后来的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和梁羽生、金庸、古龙的大量作品,都有很丰富的想像和幻想,到了龙人的小说,这方面表现得更玄怪更奇特,应该说,这是他对我国文学的一个贡献。这种文学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幻想能力,从而使人类不断确信自己,超越自己,非常重要。

第二,龙人对于人物性格和心理世界的刻画也比较细腻,笔墨饱满,超越于传统的武侠小说,而具有现代小说的描写技法和风格。它的小说不仅仅依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对于战争大场面的淋漓尽致的气魄弘大的描写,还得力于对笔下人物情感的波澜起伏的细腻刻画,对于人物性格充满血肉的精致表现。他熟练地运用当代白话文去描写古人,使小说更易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没有像读古典小说那样往往让一般读者存在语言领会的障碍。这方面他可能受到金庸的影响,或者说他接受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熏陶,更多借鉴了现代小说描写技法和语言风格。我以为,武侠小说的这种发展是符合历史情势的需要的,它有助于提高武侠小说的文学性,也有利于扩大武侠小说的现代读者群。他的作品在网上的点击率那么高,恐怕与这方面的艺术特色分不开。“推陈出新”永远是文学创作要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武侠小说要创新,就不独要有新的构思、新的人物,新的想像和幻想,还必得有新的语言和新的技法。龙人在这方面的探索,我想是走在有益的健康的道路上。

当然,龙人的作品大抵属于大众文学的范畴。不能以纯文学的标准来要求它。由于他创作数量大,艺术表现也难免有粗糙之处,包括语言运用尚有更加讲究和推敲的余地。但总体而论,他的创作在海内外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和重视。他的玄幻武侠小说所以能够风行,既跟我国武侠小说的悠久传统有关,也与现代社会还需要《哈利・波特》那样的魔幻小说有关。只要人类还对现实生活不满足,还需要想像和幻想去追求异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以弥补心灵的某种需求和渴望时,这样的一类艺术作品就永远不会消失!

值得关注的龙人现象

杜家福

龙人现象是一个不可忽视、不能小视、必须重视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不管你怎么看待龙人,怎样评价他的作品,上千万册的发行量和逾十亿的网上点击率,都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学兴起并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新新人类”、“80后”、“非主流写作”等等,于主流写作、纯文学之外树起了一面面旗帜。其间良莠不齐,菁芜杂陈。对这样的现象,视而不见是不明,一概抵制是不智,明智之举是因势利导。

和谐社会要求各个方面都和谐。文学也要有一个和谐的局面。和谐不是一边倒,不是只允许一种声音,不是排除异己惟我独尊,而是和而不同之,和而偕谐之。因之,今天我们三家在此为龙人召开这个座谈会,意在就龙人作品和龙人作品所引发的龙人现象,进行深入的创作调研和理论探讨。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机关报,我们有这个责任;作为一张文学理论的权威报纸,我们有这个义务。

中国作家协会早就对“80后”等非主流写作的发展态势十分关注,《文艺报》也曾就这个问题作过多方报道及理论探讨。金炳华书记还亲自参加过“80后”作家座谈会,关心和关注他们的创作及发展。我希望这次座谈会能对龙人先生的作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对龙人现象作深入的研究,对大众文学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作出理论界应有的指导。

我看龙人的玄幻小说

周 明

在接触龙人的作品前,关于玄幻小说,我的认识非常地有限,可以说只是听闻,而没有实际的阅读。匆匆地翻阅了龙人的这一大堆作品,我似乎悟出了什么是玄幻小说。不知道别的玄幻作者是如何选择素材与运用素材的,阅读龙人的作品,看得出他的选材始终是根据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搜罗适宜于自己创作思想的人和事件。他用虚幻而充满现代感的玄幻构思,将一个个刚毅、果敢、正义、深情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英雄形象,一个个奇异瑰丽、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应该说,借助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事件演绎,使得龙人的小说于魔幻之中有较强的真实感,更能吸引读者,这也为龙人的小说增添了不少人气,也正是他的成功之处。

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的作品风靡一时,成千上万的武侠迷还将金庸推崇为当代武林至尊。然而,从传统的文学观念出发,武侠小说很少受到文学界的重视,进入不了评论界的视野。这大概是一种不太正常的文学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快捷,人们阅读兴趣的多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武侠尤其是如龙人等作者所创作的玄幻武侠小说,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和欢迎,掀起了一股席卷整个华语文学界的玄幻武侠浪潮,刮起一阵龙卷风。仅就龙人的作品而言,据说在从未做过任何平面媒体宣传的情形下,发行量超过了三千万册,其中的《灭秦》《轩辕绝》等作品发行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掀起了一股东方玄武文化的风暴。在图书市场尤其是纯文学不太景气的今天,与那些依赖于媒体及广告方面大力运作而畅销的作品相比,龙人的作品只是凭借读者的口口相传,便赢得了市场和读者的认可,也成为了盗版商的首选猎物。这种现象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价值认可位置。

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时代,有许多的现象都是超乎我们的想像的。21世纪的文化市场,“奇幻”作品成了读者的追逐对象,这些作品将引人的幻想、惊奇、悬念、推理、动作等元素融为一体,以其大胆奇特的故事构思、天马行空的悬念设置,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备受各个阶层读者的推崇,也形成了影视改编热衷的趋势。一部《哈利・波特》,不仅书籍的销售空前之大,而且系列电影也创下了惊人的票房收入。现在,龙人的系列作品也有意进行综合开发,进军影视。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就一定能成功。

听说龙人从小就是金庸迷,也是通过阅读金庸作品后激发了他从事玄幻武侠小说的创作热情。这里,我期望龙人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多从金庸及其他经典作品中汲取一些经验和营养,尤其是在张扬古典文学魅力和文字的优美上能有所突破,更进一步提升自己作品的文学品位。既然龙人的作品已赢得广大读者和市场的认可,就要继续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挖掘各个市场的潜力,实现龙人作品更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充分认知肯定龙人的成绩前提下,为龙人的这些作品拓展新的领域出谋划策,激励龙人继续发挥所长,超越《哈利・波特》,打造中国自己的玄幻品牌。

小说又添新品种

阎 纲

龙人问世的作品计有《灭秦》《轩辕绝》《封神天子》《正邪》《战族》《魔鹰记》《无双七绝》《天赖天子》《传说》《奇门风云》《圣魔天子》《洪荒天子》等,多达20余部,20年写了3000余万字,真吓人!平均一年写150万字,还要读书查资料,苦苦地进行艺术构思,一字一句地改校样,还得从事繁忙的商务活动,他有几条命啊!但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眼见为实。毫无疑问,龙人,当今多产作家之最!

龙人透过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思,对上自洪荒下到宋元的历史进行神乎其神的演绎,闯出一条新路,创立一种流派:玄幻武侠小说。玄幻武侠小说也是武侠小说,是武侠加玄幻,是武侠题材的玄奥化、虚幻化,是真真假假、以假求真的功夫大片,是武侠小说的新品种。

区别在于幻想度和玄奥性。幻想不全是想像,它比想像更大胆,更具奇异性,玄虚而又玄奥。它完全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把活人和幽灵、神鬼人、现实同梦幻相融相合,呼风唤雨,神魔交加,离奇古怪的历史背景、神秘莫测的戏剧冲突、刀光剑影的奇特设置以及无限夸张的变形书写,读来紧张、神秘,极富刺激性。简言之:玄幻武侠小说者,“武侠”为主,“玄幻”为用。

龙人的玄幻武侠小说类似我国明人的“神魔小说”如《平妖传》等,凡所铺叙,“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但芜杂浅陋,率无可观。”《封神传》则侈谈神怪,什九虚造,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鲁迅语意)。但它区别于“神魔小说”。西方现代小说普遍不看好人生,对现今世界产生危机感,但是采用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秘密武器就是奇异性。如魔幻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采用神话传说、超现实主义荒诞、夸张的手法,描绘现实生活浓重的“荒诞”气息和“魔幻”色彩。“黑色幽默”则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幽默,被称作“大难临头的幽默”。可见,手法毕竟是手法,作品的主旨大异其趣。西方现代小说具有批判功能,但价值取向趋于悲观绝望――人,全都疯了;人生,“毫无办法”。龙人尽管也采用了甚至比神魔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和荒诞戏剧更为夸张的手法,但毕竟是借用而已,境界却是趋美。他努力塑造刚毅、钟情于武艺超群的侠义形象;他的离奇怪异的想像、波诡云谲的故事、眼花缭乱的打斗、险象环生的悬念、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后力图将人们引向侠风、义胆、上善、至爱的健康境界。

人类的形象思维无休止地流动之后,幻想变成神话,神话变成故事,故成玄幻,以武侠演绎玄幻。看,一个转身,玄幻便与武侠联姻;一不留神,小说变成了另外一张面孔。

《灭秦》阅读有感

崔道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多元化日益扩展,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分野愈发鲜明,玄幻和武侠小说在文化市场上的价位急速飚升。在我看来,这是既可欣喜又未免忧虑的事情。可喜的是,以武侠和玄幻小说领先的通俗作品,丰富了创作的园地,调动了阅读的兴趣,使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新人耳目的大众化、普及化。

《灭秦》把玄幻与历史糅合在一起,将虚构跟真实交织为传奇。让想像中的纪空手,一个获得神奇功力的小混混,周旋于韩信、虞姬、项羽、刘邦等英雄美人间,使之成为自己的朋友、情人、奴仆、仇敌。他引韩信为知己,和虞姬相爱生子,夺红颜气煞项羽,玩刘邦于股掌间;最后,是他夺得天下,却把到手的江山赏赐给了跪在他脚下的刘邦。

在《灭秦》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些刘邦置项羽于死地的谋略,原来都是纪空手策划的。也就是说,从秦到汉风起云涌的岁月峥嵘,乃由武侠功力谱写而成。世界是武侠的天下,历史是武侠的旅程,武侠主宰着一切人生,这真可谓别开异境,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的一般思维就能够想像得出的复杂和奇异。

正因如此,它给人开辟了精神暂时脱离现实的途径。这便是玄幻武侠的魅力所在,它可以使沉湎想像的年轻人读来如醉如痴。《灭秦》最初发在网上,便吸引了诸多网友,绝大多数赞好,只个别人不满那些不合时代的描写。其实未免胶柱鼓瑟,玄幻颠倒时空,什么时代才有什么,也就不成其为问题。况且,打斗频仍,心随眼动,看着有趣。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年轻人的思维和兴趣灵动敏捷,跳荡活泼,充满幻想,追求奇特。这套书的题材与写法,内容的情趣和叙述的平易,正好适应年轻气盛的素质和需求。它的故事真假莫测,它的情节难以捉摸,它的韵味侠骨柔肠,它的风格闪转腾挪。

《文学网络生存》的报道,为“网络商业文学”时代的到来喝彩,却也指出:“玄幻武侠小说火爆虽可以说明部分读者阅读兴趣,但不可能代表一切。十年后,余华、莫言的小说依然会有人看,它们才是文坛的主流。”而当今的态势,非主流汹涌澎湃,主流只受“小众”青睐。深入“商业文学”时代,电影院很可能不再为两个人放映了。

发言摘要:

邓友梅:中国的武侠小说是中国的特色之一,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小说,但是武侠小说只有中国人才有,虽然外国也有一些,但与中国人的写法不一样,所以有人说武侠小说是中国人的童话。

世界上好多国家的文学都是分为两类,一种是严肃文学、纯文学;再一个日本叫做大众文学,或者咱们叫通俗文学。这两个品类,就跟一个是研究飞机,一个是研究风筝,两回事儿,这两个不能比较,因为日本的作家协会就是两个,他有一个大众文学作家协会,咱们看的《追捕》是非常有名的――虽然写得很好,但作者不能参加日本作家协会,只能参加大众文学作家协会。如果作者又出了几本严肃文学作品,日本作家协会说可以,这样可以让他参加这个协会。这个分类不分高低,但是是两回事,咱们不做比较。这一点在旧中国也是这样,那个时候写言情小说的有张恨水,有刘云若,写通俗小说这些人,他也可以水平很高,但是你最高,不是高过巴金和鲁迅。那么咱们有些严肃的文学作家水平并不高,文学修养、文字能力未必比人家通俗作家高,但是你写的人家就能认,解放以后就不分这个了,没有这个分类了。

张 锲:龙人现象很值得研究,这种现象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这代人由于受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种种限制,很少看武侠小说,但是金庸的小说例外,我家里有一整套金庸签名的小说。我对龙人的作品印象很好,这么年轻就写了三千万字,我知道现在写三千万字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恐怕是很难想像了,我希望龙人继续保持这个速度。但是要稍微注意一下,在文字上讲究一点,我看到《灭秦》的时候,总体印象还好,他想像力很丰富,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力,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文字上龙人需要更加强些,文学的东西还需要文字的功底。

雷 达:通俗文学是含有消遣性阅读和消费性阅读的成分更重的文学,所以对其文学性,审美的纯度不可要求过高。按照我们一般写作进度,怎么会想到写三千万字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文学发生了变化,文学的品种发生了变化,作家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诚然,通俗文学早就有了,在今天这种人文环境下观念变化的背景下,读者需求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的作家研究。

再说玄幻,我觉得作者的特点首先是好看,读起来痛快淋漓,而且悬念不断地生出,它始终牵着你,再者就是细节非常丰富。另外,他张扬我们男子汉的阳光精神,他把情节性的因素尽可能写到极致,还有里面加了很多现代人文的观念,这是和以前的通俗小说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文学能在当下起到愉悦读者、丰富想像的作用。

舒 乙:我觉得龙人的小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他集成了文学的艺术开阔性,它把文学的注意力由人扩展到神,扩展到鬼,扩展到神界、人界和鬼界;天堂、人间和地狱。

第二是他的通俗性,他继承了新文学的很多优点,所以他的作品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也是优点。

第三就是比较干净,当下的通俗读物不太干净,从20世纪上半叶通俗读物来看,我总的感觉好像比现在干净。

何西来:我们应当肯定龙人的这个创造力,我们应当欢迎这样一个很年轻的玄幻武侠小说的作者走进我们文坛来,我为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年轻人有的那样一种心态感到鼓舞,要从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这样的高度来看待龙人现象。一个民族在崛起的时候它的文风就是国运,文风就是民风,民风就是民族的性格,我看龙人的作品就是刚性,它是刚性的、清新的。他的取材是中国的历史,他的基本精神来自中国的文化。

金坚范: 刚才有的人讲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想像力、创造力并不是很发达,甚至是说是比较萎缩的一个民族。为什么?我们的原创力缺失,原创力萎缩的问题是当前摆在文艺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学艺术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我们为什么拿不出新的东西来,只能把原有的某一种东西延续一下?延续不是原创力,我们需要原创力,需要整个民族有一种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丰富的创造力。文艺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文艺创造力不行何谈社会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龙人的创造力和他的想像力是我们应该推崇的。

黎 阳:龙人的作品很多,我觉得《轩辕绝》《灭秦》都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有金庸作品的恢弘气势与博大精深,塑造了轩辕等等一系列的英雄形象,但是他们性格中又带有小人物的很多缺点,但我以为这更加真实,真实的历史年代、真实的人性,才能反映出小说的特点。有一些情景写得非常惊人。文学即是人学,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如何,无论它当时存在的环境是否允许,它都将会超越时间而成为经典,这是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都要关注的问题,也是一切文学作品所要关注的问题,文学一定要反映人性的本身。

第5篇:民族英雄范文

关键词:岳飞;民族英雄;评价标准;民族史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64-02

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旧观念长期仍存在,往往给少数民族政权贴上野蛮、落后的标签,忽视或抹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过程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的特点。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偏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学者提出,历史是多文本,多声音、多范式的。深化历史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秉承正确的民族史观。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话题,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教学改革中一个可以进行多维度认识和讨论的范例。本文试以此为实例,对高校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与民族史观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一、由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的讨论讲起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千百年来为大多数国人敬仰。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近数十年来在史学界争论不断,范文澜、、邓广铭等学者的观点也不甚相同。但在史学界内外被广泛讨论,始于2002年的,被多家媒体披露的新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提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睨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在是非问题上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一概说成是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也不可把少数民族对汉族地区的进攻统称为掠夺和破坏,评价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也一样。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称之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教育部随即声明:“媒体所传与事实不符,在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从官方来说, 这一声明已澄清是非。然而此事件引发的史学界内外的讨论没有停止。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我们从岳飞身上能够得到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坚决抵抗外族的侵略。然而我们必须同时指出的是,女真族也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族,尽管在当时宋朝与金邦是两个独立的政权,但是金邦并不是外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代表了部分学人的观点。

二、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讲授

有别于中学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基本史实和方法,高校历史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教材束缚,不再把教材看成教学的法定依据,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注意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鼓励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专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学中适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背后,存在着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什么是民族英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什么是民族英雄?”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民族英雄,是指代表全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是为了拯救全民族的生存和文明,与外族或外国进行不屈斗争的英雄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在向学生讲授民族英雄的基本定义后,还可以介绍学界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式,适时启发学生:

第一,引导学生弄明白岳飞所处的时代和宋金战争的性质。向学生介绍主流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如邓广铭先生认为“宋王朝统治区域内的军民们抗击女真铁骑的斗争,从政治意义上讲,乃是属于用反抗的手段以解除外来的民族压迫的,亦即自卫性的战争,从而也就是正义性的战争!从经济意义上讲,则更是为了保障一种进步的生产方式,要尽量使其免受破坏以致更向后逆转,自然也是属于进步性和正义性的战争”。

第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岳飞代表的民族英雄。作为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既向学生介绍邓先生的观点:岳飞“始终笃实英勇地置身于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尽最大的努力以抵御女真兵马的南进,及其在进军过程中的掠夺和屠杀,以求使东南半壁的各族人民尽可能免遭蹂躏和涂炭。这说明,岳飞对于保卫高度发展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封建的精神文明和文化,都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这种种,固然符合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利益,……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确实提供了大量的积极因素,把他称作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的。”也不回避部分学者认为的岳飞是“部分民族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抗金是为了捍卫汉民族和南方各族人民的利益,可以看成是汉民族和南方各民族的民族英雄”的观点。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可在教学环节设置交流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历史知识,提高交流技能,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果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效果较理想,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讨论延伸至“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定义认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范畴认识”和“中华民族的忠与奸是非标准认识”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从而提高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讨论,引出的新问题――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观点也不同:张子侠认为品评人物重在辨别是非得失,评断善恶功过,而要衡量是非功过,就必须确立正确的评判标准。这一标准有四点“立德、立功、立言和合其志功而观”。王沛林认为对岳飞的历史评价认识,有三个基准点:一是放在什么范围内;二是放在什么位置上;三是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坐标。因此,评价岳飞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应将其放到宋代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分析,不能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否定其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展现历史人物的原貌,提供历史评价的多样尺度,组织轻松、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避免简单、片面、毋庸置疑的历史评价结论等原则,丰富教与学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品评历史人物的标准。通过对岳飞的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岳飞“行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活动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岳飞的评价,肯定的声音如前所述,邓广铭先生《岳飞传》已有精辟论述。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岳飞的抗金战争,只是维护了南宋统治阶级利益,并未代表人民的利益;岳飞是统治阶级内部“和”“战”两派斗争的牺牲品,而不是为中华民族英勇献身;岳飞的全部作为都是为了维护一个腐朽的即将灭亡的旧制度,他没有也不可能将历史推向前进。

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教育学生用气节观品评历史人物虽不是唯一标准,但却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历史传承给我们的,大多是封建社会的气节观,而这种气节观又往往和一种被认为是高尚的道德观捆绑在一起,即诸如忠君爱国等等。”这也是史学界对于岳飞评价讨论的一个重点,即岳飞表现出的气节观究竟是“精忠” 还是“愚忠”,是不是爱国主义。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递对岳飞评价中的不同声音,而且要组织教学中的自由、民主、平等的讨论,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锻炼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历史教学中民族史观问题的讲授

通过讲授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争论,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等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本质是我们作为历史学人应采取什么样的民族史观。

所谓民族史观,简单地说,就是在史学活动、史学思潮及史家思想中存在的民族观念;具体地说,指史学中关于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属于历史观中民族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民族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包涵族类、文化、政治三方面的思想要素。文化是古代史家民族史观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文化主义是这一史观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即中国中心观念;族类思想主要表现为“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的观念。同时,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又是两种政治诉求,即“正闰”观和“大一统”观。这一民族史观深刻影响了古代史学的发展。刘浦江先生认为通过辽金王朝的正统性之争,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在此环节可进一步升华到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民族史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在评价岳飞时,要认识到中国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从岳飞所处的时代出发,具体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宋金民族关系的本质:宋金是并立的国家,岳飞的抗金斗争,是被压迫民族反抗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性的;要认识到宋金民族关系的主流:统一和融合;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在文化认同这种强力精神黏和剂的作用下,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民族的归属感和个人的献身精神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联合系统”;尊重历史事实,还要认识到岳飞的历史局限性,且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随意贬低。

最后,让学生通过反思对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深刻理解“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命题背后隐藏的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最本质的是坚持何种民族史观和历史观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岳飞评价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国史学界是否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而对这一问题,只有在辩证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民族史观和方法论,才能最大程度上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这场讨论中,双方都坚称是在遵循马克思唯物论的基础上得到的看法。如何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历史观,则是留给高校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2]龚延明.岳飞是“精忠”还是“愚忠”辨析[J].学术月刊,2002,(4).

[3]李珍.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J].史学月刊,2004,(9).

[4]张子侠.品评历史人物的理论与方法[J].史学月刊,2004,(9).

[5]李松茂.历史研究中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2,(3).

第6篇:民族英雄范文

走进子材小学,两栋高大的教学楼相连,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每层两道通体透明的连廊,把英雄文化、励志文化、国学经典、科技、艺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呈现给孩子们,崭新的不锈钢护栏仿佛一条条银色的腰带将楼层点缀得银光闪闪,外墙橙蓝相间,墙上生动活泼的文字渗透着浓浓的育人氛围。

没有特色活动的学校,就难以形成特色文化,我们深知这一点。于是,从建校开始,学校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校园文化为底蕴,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亮点,开展了“读英雄史书、讲英雄故事、爱英雄故里、学英雄精神、做英雄传人”的“英雄系列”教育活动,成立冯子材英雄中队,建设广西首条民族英雄文化长廊,成立广西首家少年消防警校、广西首个少年消防中队,开展“成长档案袋”德育模式和“子材星”“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学英雄的浓厚氛围。

环境文化润物无声

除了用特色德育引领,注重以体验感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还注重美化校园,润物无声,积极营造育人氛围。子材园、桃李园、海洋园、音乐园,园园生辉;民族英雄文化长廊、国学文化长廊、励志文化长廊、科学文化长廊、艺术文化长廊、摄影文化长廊,廊廊相通。子材之窗、子材印象等创意新颖的宣传橱窗,才子路、才女路、行知路等富有灵气的道路名字……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流淌着诗一样的韵味,让每块墙壁都能教给孩子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全天开放图书阅览室、开放式阅读长廊、漂流书吧等,给师生提供充足的课外读物,同时搭建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师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师生自觉地“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野万里,思接千载”,享受生命成长的价值。

创优争先层层递进

每月初,学校宣传橱窗里都会张贴“每月之星”。被评上的学生非常自豪:“子材星,亮晶晶,我是最亮那颗星!现在我是同学的榜样了,以后我要做得更好。”落选的学生则会羡慕地说:“我也要努力,争取下次宣传栏中也有我的照片。”这是我们结合学校的“创优争先”活动,创设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子材星,亮晶晶,我是最亮那颗星”创优争星活动中的每月之星“子材星”的评比。

“子材星”的评选条件之一,必须是班级里的“每周之星”。每周周一,德育处在集会上对学生提出一周的习惯目标,对于达到目标的学生,班主任会在本班的班牌上张贴其相片;班级达到五星目标的,少先队大队部就在周一集会上对该班进行表彰,为班级颁发五星图标,并把每周的五星荣誉累计在班级荣誉榜上。每个班级前面的班牌、贴在光荣榜上的星星火炬,都能反映出这个班级的个人及集体荣誉。每学期荣获“五星班级”的次数达到学校标准,就可以荣获“优秀班级”称号,“优秀班级”的正、副班主任,也同样获得“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班级之间你追我赶,学生们积极创优争星。班级里,学生争当“每周之星”;学校里,“每周之星”争当“每月之星”—“子材星”。班级之间,每周争创“五星班级”称号;教师之间,争当“优秀教师”。这种层层递进的德育网络管理模式,发挥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让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整个校园充盈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英雄文化深入人心

学校是以民族英雄冯子材命名的,所以,挖掘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打造英雄文化,是我校德育的又一亮点。只要你走进校园,就会被一楼的英雄文化长廊吸引,那一个个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形象震撼着师生的心灵。

2011年清明节,在冯子材故居里,我们成立了广西首个以冯子材命名的中队—冯子材英雄中队,接着,相继使用35个民族英雄的名字,共成立了35个英雄中队,如一(1)班的吉鸿昌英雄中队、一(2)班的冯子材英雄中队、二(1)班的关天培英雄中队、四(1)班的林则徐英雄中队等,掀起了全校师生“学英雄、讲英雄、诵英雄”的热潮,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们还根据历史,自编自创舞台剧《镇南关大捷》,重现冯子材将军爱国爱民的英雄形象,还创编了《精忠报国》《刘义打番鬼》等校园剧,不仅在区、市、自治区等文艺汇演中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还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师生中掀起了学英雄、颂英雄的热潮。

第7篇:民族英雄范文

比如被敌人俘虏后,西方民族比较崇尚逃,凡是能够逃出来的便是英雄;而日本则不同,他们这个时候都选择自杀。中国人的则更不同了,可死,死逃,甚至于可降。看起来似乎圆滑到没有原则的地步。其实不然,中国人有自己的精神原则。对待民族与生死问题,有以下两种。

一、忠于本民族而不事外来民族。这种人物的代表就是岳飞、文天祥之类。他们宁愿洒血沙场,也不愿事奉外族。

二、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命脉而不计名利,委身事奉外族保存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不断绝以图日后东山再起的。这种人也不少,比如元朝太保刘秉忠。刘原是和尚,应忽必烈之召,以居士身而为帝王师,甘于淡泊,凡忽必烈每下一城,必赞以不杀为德,故全活无数。

这两种人虽然行为不同,但都是为中华民族着想,应该受到我们的尊敬和尊重。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缺一不可。

现在网上很流行推翻岳飞和文天祥民族英雄地位的文章,其实这是一种文化传略的手段。写这种文章的人目的很清楚,他要改变我们的民族价值观念。将我们的民族脊梁打断!让我们成为一个不会挺起腰杆做人的民族!一旦他们成功了,那便是中华民族灭亡的开始!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的民族脊梁被打断,就如同一条被抽了龙筋的龙,还会飞吗?

第8篇:民族英雄范文

汤河公园是家乡美丽的一景,她坐落在县城北面的汤河河畔,也是全县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汤河公园杨柳垂垂,花团似锦,小桥流水,鸟语花香,金鱼游畅。游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老年活动中心是老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汤河公园,她陪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提起我的家乡,不禁想起民族英雄岳飞。岳飞,字鹏举,南宋着名抗金英雄,他就出生在离县城三十余里的永和乡岳家庄(现在的程岗村)。在岳飞故里,建有岳飞家庙,是人们祭奠英雄的地方。每年的岳飞诞辰日,汤阴县都要举行隆重的凭吊、祭祀活动,以表达家乡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家乡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敬仰,每到祭日,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岳飞的敬仰之情。如今,岳飞家庙经过修葺,更加雄伟大气,吸引着中外游人前来参观拜谒。在县城西南角,也建有一座岳飞纪念馆,它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全国的青少年学生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我爱我的家乡,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漂亮,更爱她深蕴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爱家乡勤劳、善良、淳朴的先辈们;爱家乡的英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我深信,家乡的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定会把我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家乡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像岳飞那样的英雄。

第9篇:民族英雄范文

在连篇累牍的回忆文章中,我较感兴趣这样一个问题:李默然在回忆时说:“邓世昌这个角色是我捡来的。”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想到过要演邓世昌。那么,毫无思想准备、从未演过电影的他为什么第一次拍这部《甲午风云》就能一炮走红?就能让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精神风骨鲜明生动地永远留在了观众的心中?他的成功因素在哪里?

原来,李默然进入《甲午风云》剧组时,还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有一天,院长突然通知他说:“长春电影制片厂要借你去拍电影,咱们单位已经同意了,你明天就走,他们安排人在长春火车站接你。”就这样,李默然连演什么都不知道就上了火车。

一进长影的剧组,李默然最先看到了两个人:一个是《甲午风云》的导演林农,另一个是著名摄影师王启民。王启民一看到李默然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向林导演大喊道:“你还找什么邓世昌啊,这不就是现成的嘛!”当时李默然还不知就里。三天后,李默然接到通知,说林农导演让他试戏,选的是邓世昌“闯宴”那一场。演完之后,导演低头不语,李默然也不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只能回去等消息。

过了两天,副导演来通知李默然:“已经决定了,让你演邓世昌!”李默然一头雾水地问道:“那本来是想让我演什么角色啊?”副导演回答:“原来是想让你演李鸿章,结果摄影师看中你了,非劝导演让你演邓世昌不可!”李默然这才知道,自己要在电影里演一个民族英雄和主角啊!压力也随之大了起来。同时伴着的压力,还有长影上下的一片不理解与非议之声:这个叫李默然的33岁的年轻人,长相洋化,鼻子高挺,眼窝又深,满脸长着大疙瘩,这种形象怎么能演民族英雄呢?后来李默然曾问林农导演为什么会力排众议选他演邓世昌。林导演说,有一个外国艺术家曾说过这样的话:脸上没有疙瘩的人不是英雄!这就是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