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小学语文

第1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49-01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语文作为主要必修科目之一。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理解课本,要求教育工作者切实做好小学的语文阅读工作。加强语文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优秀句子和词汇,增强表达能力,进行艺术的加工创作。针对新课改中对于阅读的改进,语文教师面临更高的要求,在注重读的数量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追求读的质量。以下是本人在工作中总结的几点提高苏教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的建议。

1.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都是依靠兴趣来支持。他们通常在兴趣的作用下,将读书变成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当以情激趣,入情朗读,正确指导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想读书。虽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朗读能力以及领悟能力都不强,但是其模仿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因而作为教师必须要切实提高自身朗读水平。例如在课文《我坐上了飞船》朗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翻看课件后,先示范:"啊!我看见了中国,有长江,有黄河,还有万里长城。"在此读出作者的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随后,学生在看课件画面时,也会情不自禁模仿教师朗读。此时,教师适时评价鼓励,"读得非常好,感情非常充沛!谁再来试试,大声朗读给教师听。"学生就会纷纷朗读起来。由此可见,成功带来强烈的情绪力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其实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听到教师的肯定表扬。通过不断的肯定,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对朗读产生兴趣。

2.提高朗读技巧

2.1重点词句的强调。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所阅读的课文内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强调重点的词汇和句子,这样也能引发学生对文章情感上的共鸣。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再依靠本身特色地朗读表达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如此,便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达到以点带面,一叶知秋的目标。例如在朗读《军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如下方式鼓励学生"读出自身感受",使学生明白通过阅读自身表达出对军神的敬佩之情。学生只有将朗读当成一种"需要",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才能快乐朗读,才能更好地了解母语的深奥和伟大。

2.2注重正音和整体感受的相互融合。很多刚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普通话的发音不是很标准。因此,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正音。为了让学生准确朗读,教师需要将课文分解,进行逐字逐句讲解。但这样读有一个缺点,学生无法领略到篇章的气韵、句段的内涵以及语言的音乐美。如果一味地进行纠正读音,学生很有可能无法分清长短字词,阅读文章句子也没有轻重。假如长期都过于关注字音纠正,会导致学生无法领悟语感,从而无法培养朗读表现力。例如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以很普通的父母对于"我"的不同评价,母亲的称赞与父亲的严格,温馨与严厉,无论哪一个都是对自己的激励,在前进的路途中引领自己。只要没有严重的错误,引导学生继续朗读。分饰父亲和母亲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感地朗读,利用产生的对比,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体会节奏,分清轻重读音的变化,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

2.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领学生感性朗读。苏教版新课标阅读栏目里将能正确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放在第一位。但在实施建议中注重阅读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中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性格因素的发展阶段,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章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例如五年级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作者多处运用夸张修辞,表现了诗人在听到失地收复后的欣喜之情,学生需要在对古诗背景以及诗人有所了解后才能体会这种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心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自以为是的"统一的、正确的文本解读方式"的解读,就不能起到真正理解诗中包含的真正意境。如此一来学生没有了自己解读课文的权利,同时也淹没掉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反复斟酌其中的情感,在运用合理的语气朗读文章。在学生朗读文章的同时,教师也要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必要的点评,让学生在朗读文章的时候越来越完美。感性的去朗读,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波动,有助于加强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敏锐性,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4克服怯读的惯性。很多小学生集体朗诵时很是投入,几乎都能到忘乎所以的程度,一旦让其独自朗读时,又会表现出胆怯的毛病,不敢读,不会读,至少不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时就要锻炼他们大胆朗读朗诵的勇气,鼓励其忘掉一切,自己就是文章的主人翁,只有如此才能一气呵成的完整朗读整篇文章。

3.结束语

朗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和领悟感情,有助于学生培养语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具有较强的朗读性。教师应培加强养学生朗读的技巧,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朗读训练,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受到感染以及熏陶。学生在享受到阅读教学的乐趣后,才能逐渐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彭连国.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84.

第2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语文 词语教学 方式 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03-01

小学语文中的词语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老师要注意关注词语教学,让学生在新课开始阶段就要做好预习,扫清字词障碍,那么如何进行词语教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

1 词语教学概述

词和语的总称是词语,而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元素,语则是一种叙述表达的基本性方式与工具。词语学习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对句子和文章的理解也同样需要从词语理解开始[1]。

所谓词语教学具体指的就是教师在学生词语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指导,以保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词语内涵,更灵活地了解词语运用的方式。通过词语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而道德情操也会有所提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现阶段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的问题

现在,小学词语教学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词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并不了解,所以,严重脱离了课程教学意图,导致小学词语教学问题诸多。语文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方面,对于文章意境也更重视,所以,并没有给予词语教学更多的重视。

在词语教学当中,主要的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即音、形、义。其中,对词义理解也是小学生在学习并运用词语方面的重点。但是,词义教学并不仅仅是重点,同样也是难点,因为词义会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不仅具有本质含义,同样也彰显出多样化的感彩[2]。然而,在词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对词义这一难点进行逃避,而是通过特别简单的词语处理方法而忽略这一重点,对词语的丰富性严重忽视,同样未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性,仅仅对词语本身的音与形加强了教学力度,而词义则主要利用教材注释进行理解,或者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对词义进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词语教学就更加枯燥与单一,缺乏情感色彩,导致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更片面,进而难以对词语进行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也会随之降低,难以深入探究并理解词语内涵。

3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的创新途径

3.1 采用个性化教育方式并践行因材施教

教师在开展词语教学前,应当正视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同学生进行良好地沟通与交流。另外,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词语学习的问题予以重视,合理地对词语进行总结与分类,深入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以上准备工作,教师能够更好地对词语教学的理念进行运用,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3]。其中,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短板,并合理地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词语学习兴趣更浓郁,增强自身的词语学习能力。以《蒲公英》一课为例,对于词语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就是熟读文章,并找出文章中与颜色有关的词语,理解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而对于词语基础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应该是熟读文章,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并学为致用,使用与颜色有关的词语写出一段话。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不仅能够对于颜色相关的词语进行重点把握,同时,也能够增强自身对词语的理解。

3.2 对学生词语语境感悟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所谓语境,就是言语或者是语言背景。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言语背景下,其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旦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缺乏语境的支持,就难以真正地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与感彩,所以,对词语鉴赏也无从说起。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对课堂情景等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和学生实现互动。与此同时,和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合理运用,使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得以全面激发,更好地对语境因素进行捕捉。基于此,应当根据临时调整的教学话题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认知方面的错误进行纠正,使学生的自觉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解词识字,积极开展读写活动,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4]。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当与上下文进行合理地联系,进而对词语与篇章内涵进行正确地理解,通过上下文提供的依据来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文章整体进行全面把握,理解词句在语境当中的含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词语教学作用十分关键,不仅对学生语文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也为未来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将词语教学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详细地探讨,希望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词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深入理解语文词汇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学习质量,进而达到语文词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姗姗.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9):88-89.

[2] 金云.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5(3):36-36.

第3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识字编写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写字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内容,识字教学对于学生打好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字量、字种和分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0册,总计识字量2614个,略高于《江苏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2500个。其中一、二年级识字1180个,占总识字量的45.14%。

从上图可以看出,识字量的高峰在二年级。但每篇课文的平均识字量,以三年级第二学期最高,这跟进入三年级后课文篇数减少有关。

每篇课文平均识字10.17个。单篇课文识字数量最少的2个生字(四年级第二学期《古诗二首》)。一年级上册有两篇课文每课4个生字。单篇课文识字量最多的13个字,出现在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

在字种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一、二年级有6个要认和写的字超出3500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的范围,它们是:

嗒咚呱佗菏绮

另有5个带读字也不在3500字表中:

缶笠尧瞅

表面上看,学生认了这些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由于低年级把识字量定在1200个左右,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非常用字挤占了常用字的位置,导致部分常用字没有进入低年级教材。我们的看法是,非常用字可以注音随文认读,没有必要作为生字识写记忆。整个小学阶段的生字都应以3500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为标准,非常用字可以随文注音认读而不必识记。

二、生字编排方式

这套教材的识字,在低年级采用小集中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两种方式编排。小集中识字又分成“拼音识字”“读句子 学字词”和“认一认”三种类型。

1.“拼音识字”16课,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拼音以后。主要形式是看图识字,读纯拼音儿歌(跟要识的字有关),并出现一些由生字和熟字组成的词语。16课中,只有一课“山 石 田 土”用了象形字。

“拼音识字”教材具有四种功能:(1)借助图画和拼音识字;(2)读纯拼音儿歌巩固拼音,发展儿童语言;(3)适当扩展词汇量;(4)学习写字。但纯拼音儿歌功能比较单一,如果读汉字注音的儿歌,可以兼有认读汉字的功效。

2.“读句子 学字词”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12课,第二学期4课。这种形式实际上是短文或短小的韵文。如一年级第二册第1课《花》:

春天桃花红,

夏天荷花开,

秋天黄,

冬天腊梅香。

有“春、桃、夏、荷、冬、腊、梅、香”8个注音的生字,要求读写“春、桃、夏、荷、冬、香”6个字。

“读句子 学字词”避免了单打一的识字,在语言环境中看图,识字,学词,学句,功能多样。这些句子意思浅显,理解上没有多大困难,教学重点就放在识字上。

3.“认一认”类识字教材,突出了识字方法。像“合起来”“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等体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这种编排方式虽然很多教材都采用了,但重视识字方法,是这套教材的一个特色。

“读一读 认一认”出现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这5课采用短文或儿歌形式,在读中识字。形式有:(1)儿歌识字。如:“你姓什么?我姓胡。/ 什么胡?古月胡。”又如:“双木林,树林的林。/ 三木森,森林的森。”(2)反义词识字。如:“好对坏,内对外,保护对破坏。”(3)归类识字。如:“翠鸟会捉鱼。啄木鸟会捉虫。猫头鹰会捉田鼠。”集中学习几种动物的名称。

(4)字族识字。如“尧――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日出东方天刚晓,丰衣足食才富饶,左边绞丝弯弯绕,尧多一点就错了。”

三、字的音、形、义

一、二年级课文分成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三类。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生字注音,课外阅读课文全文注音。三年级以上分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类,全部采用生字注音。

一、二年级生字在课文后用田字格呈现,标注新的笔画和部首,笔顺比较特殊的字有笔顺分解。三年级以上生字用小方格呈现。各册都附有生字表。

四、识字写字的要求

这套教材是识写一致的,即要认的字就要求会写。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同样有识字要求。但实际编排中,除了要认要写的字,还有一些生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能认读。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注音的生字有8个,课后标明要识记和写的字是7个,有1个“弯”字有注音不要求认读和书写。这样的“带读字”在一二年级的课文中大量存在,有的数量还相当多。

参考文献:

第4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这些学生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而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38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14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材简析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4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通过《》等课文的学习,了解祖国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九寨沟》、《雾凇》等课文的学习,了解祖国优美的自然景观;通过《徐悲鸿励志学画》、《说勤奋》等课文的学习,体悟人生哲理;通过《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的学习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等。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认读338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14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四、各类课文所需时间。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 3课时

课文 24课 60课时

习作 7个 14课时

练习 7个 21课时

课外阅读 18课时

五、教学进度安排。

区进修学校统一要求。

六、教学策略及措施。

(一)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留心观察事物、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识字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记生字,完成识字任务。平时注意采用多种手段,随时巩固已有成果。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等知识和初步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积极引导,坚持训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学生字的能力和习惯。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及临写,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三)阅读教学

第5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感受谈迁动人的事迹,从谈迁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品读、讨论、合作、交流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7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学习年老体弱的谈迁重编《国榷》,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并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画导入,揭题质疑

(1)播放动画《跌倒》。

(2)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辛苦努力的成果转瞬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当你还没来得及品尝成功的喜悦,成功已迅速离你远去时,你有勇气重头再来吗?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谈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谈迁,感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据题质疑。"厄运"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厄运指什么?信念指什么?谁遭到了厄运?为什么说这信念是厄运打不垮的?

(设计意图:由动画导入课题,立刻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能一下子抓住文章的关键所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深入阅读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放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多媒体出示)

家境贫寒 家徒四壁

鸿篇巨制 明史巨著

下落不明 化为乌有

流传千古 名垂青史

师:你发现这些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借助其中的上面的一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理解并借助四字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集体达成共识:

第一段:(1)写谈迁编成《国榷》曲折经过。

第二段:(2-3)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第三段:(4)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交流,引导学生由读到悟,既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划分段落的能力。)

(四)指导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记忆。

(2)指导书写"诞"。

(五)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出示下列四字词语:

家境贫寒 家徒四壁

鸿篇巨制 明史巨著

下落不明 化为乌有

流传千古 名垂青史

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同学们,仔细看这些词语,这些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是对谈迁治学成才过程的概括,读的时候得读出味道来。读得有味道,才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

(3)小结过渡:这些词语都是写谈迁的。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概括性强,包含的信息量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学生积累这些词语,有利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促进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益于巩固所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细读课文,走进谈迁。

(1)学习第1自然段,感悟谈迁初写《国榷》之苦。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指名说说朗读感悟的收获。

(谈迁生活的年代、地点、家境、治学态度等方面。)

3)、解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出示:"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阅读点拨:数字往往是枯燥的,但从这个句子中的数字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悟相关数字,体会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将数据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感悟谈迁初次编写《国榷》之苦。)

(2)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谈迁失去《国榷》之痛。

1)、导读: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部浸满谈迁20多年心血的鸿篇巨制却被一个小偷偷走了,珍贵的书稿下落不明。

2)、出示:"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提问:"20多年的心血"指什么?为什么说这部明朝编年史--《国榷》是谈迁"20多年的心血"?怎么会"转眼间化为乌有"?"致命的打击"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这段话,读出谈迁的悲痛欲绝,读出谈迁的肝肠寸断。

4)、过渡:有些人,遇到一点挫折,受到一点委屈,可能会垂头丧气,唉声叹气。在困难、挫折面前,这些人是怯弱的。谈迁遭遇到天大的灾难、致命的打击后,是怎样表现的呢?

5)、指名读相关语句,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6)、抓住"并没有"、" 很快"、"挣脱"等词语,朗读体会谈迁信念的坚定无比,不可动摇。

(设计意图:谈迁丢失一部浸透了自己20多年心血和汗水的书稿,这对"体弱多病的老人"打击是何等惨重的!这正是课题中所谈到的"厄运"。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谈迁失去《国榷》之痛。感知这"厄运"给谈迁带来的巨大打击越深,越能为下文理解谈迁"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决心之坚作下铺垫。)

(3)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谈迁重写《国榷》之坚。

1)、自由品读第3自然段,划出课文中最让人感动的语句。

2)、生交流读书感受。

3)、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野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4)、多媒体播放:谈迁到野外去考察历史遗迹的画面。

5)、看后说说谈迁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6)、抓住相关词语,朗读感受谈迁重写《国榷》之坚。

7)、小结: 一部新的《国榷》104卷,428万4千字,翔实、精彩,不可多得的鸿篇巨制,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再来写成的!这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浸透着谈迁的心血和汗水,蕴含着谈迁的决心和信念,体现着谈迁的执着和不屈的精神。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谈迁具有(指课题,引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播放谈迁到野外去考察历史遗迹的画面,使学生形象的感受谈迁在寻访、考证史迹的不易。读议结合,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产生情感共鸣。在学生深层感悟年老体弱的谈迁争分夺秒、不辞辛劳地重编《国榷》,终于完成了一部"更加翔实、精彩"的明史巨著的基础上,对谈迁深深地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4)学习第4自然段,感叹谈迁完成《国榷》之绩。

1)导入:谈迁用自己不幸的经历,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同学们,你能结合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吗?

3)、学生交流。

4)、老师根据谈迁重写《国榷》的故事,写了一首小诗:

二十余载绘巨篇,

一夜之间化云烟。

厄运打击志更坚,

名垂青史颂谈迁。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5)、让我们铭记这段包含哲理的话语--引读"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设计意图:课文的最后一段是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学生在前两段朗读讨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结论,即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齐读结语,适时补充小诗,既是对教材的延伸,也整体回顾了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整体--部分--整体"的一般规律。)

(三)熟读课文,升华认识。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随即评价。

(3)说说你以前遇到"厄运"时是怎么办的?结果如何?学了本文,你以后准备如何面对"厄运"?

(4)讨论交流。

(5)总结:同学们,在我们人活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或多或少遇到坎坷或挫折。我们要以谈迁为榜样,具有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就总会有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设计意图:学完谈迁的事例,结合作者阐述的道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如何面对厄运,领悟更深了。)

(四)课外拓展,实践提高。

(1)好书推荐:《谈迁传》。

(2)回家把谈迁身处逆境、治学成才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如果你站在图书馆里亲眼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国榷》,你想对谈迁说什么?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设计意图:本文学完了,阅读和积累没有结束,因此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一些这样的文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谈迁传》,全面了解谈迁坎坷、精彩的人生,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此环节也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多读书"的理念。)

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 重写《国榷》

第6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高密市开发区小学孙金花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十一课《第八次》,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大家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我们共同来解决.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

学生读文,作标记

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布鲁斯为什么躺在磨房里他几乎失去了信心中的几乎是什么意思蜘蛛是怎样织网的布鲁斯是怎样动员人民的

以学定教,研读课文

(出示多媒体课件: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个句子,把它们进行比较,理解几乎的意思.

自读1,2两个自然段,从哪个句子能看出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心了

学生读,回答.

师:布鲁斯为什么躺在磨房里生答.

师:什么是唉声叹气生说.师:唉声叹气是什么样子生作叹息状

师:那不断地唉声叹气呢学生表演.

师:此时的布鲁斯在想什么呢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想什么

(创设情境)现在我们来到了古时候的欧洲,来到了美丽的苏格兰,在这里,你和苏格兰人民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当外国侵略军踏到苏格兰土地上的时候,这种幸福的生活便被打碎了!难道苏格兰就像一只小羊一样等待着被这匹恶狼吃掉吗不!你,苏格兰的王子,勇敢的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奋起抵抗!两支军队在战场上相见,顿时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我们败了,可我们并不灰心,再打,败了再打,就这样打了败,败了打,一连打了七了,都失败了,军队被打散了,你拖着疲惫的受伤的身体,逃到了山上的一间磨房里,实在走不动了,就一头倒在了木板上,此时的你,会想什么呢

学生说.

师:就在布鲁斯灰心丧气的时候,他忽然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现在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划出蜘蛛结网的句子.

(1)生读,画.

(2)指名读.接着出示多媒体课件.

(3)自读,边读边想象.(师先示范怎么是边读边想象)

(4)指名读,指导学生朗读.

(5)想读的站起来读,不想读的闭上眼睛想象.

(6)老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蜘蛛生说,并到黑板板书.

师:作为布鲁斯,他历经了七次失败,失败的打击让他灰心到了极点,感觉这次战斗没什么希望了,看到了这只不服输的蜘蛛他是怎么表现的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他心里在想什么生说.

指名读,指导朗读.

师:布鲁斯被感动极了,他下定决心要干到底,他会怎么说"我也要干第八次"

学生握起拳头读.

师:同学们,说话很容易,可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只有他一个人就打仗了得有什么(军队)军队被打散了怎么办(召集)可那些士兵和布鲁斯一样经过了七次失败,也灰心丧气了,不想打仗了,几乎失去了战斗的勇气,那布鲁斯得怎么做才能让士兵愿意跟他一起去战斗(生说)

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怎么说服他们,鼓起他们作战的勇气和信心呢

学生上台说,下面的学生和老师充当被打散的,失去信心的士兵.

齐读最后两句话.

再读课文

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听.

第7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音乐兴趣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动力所在,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调研,在初步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音乐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例如,小学音乐曲目《螃蟹歌》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做游戏、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螃蟹这一动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螃蟹歌》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音乐演唱的过程中可以融入更多活泼、健康的演唱技巧。

二、加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点燃课堂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小学生的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授方式上要多变灵活,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提问、讨论、思考、表演、分组竞赛等方式,调动课堂氛围,加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音乐教学内容,要学会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例如,对于节奏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寻找三连音、休止符,从而提高学生对音符的鉴别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图、讲、演”三位一体教学的优势

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和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固定化,教师的侧重点为音乐作品的演唱能力的提高,忽视了演唱前期情境导入的推动作用。音乐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驾驭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还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培养和道德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图、讲、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所谓“图、讲、演”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音乐作品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欣赏歌曲插图,从而在视觉上建立审美意识,其次让学生熟读歌词,理解歌词所塑造的意境,鼓励学生发表对歌词理解的感受,然后在播放歌曲的过程中,综合运动听觉和视觉来同步感知、欣赏音乐作品,最后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驾驭水平,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表演,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塑造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音乐作品画面、文字、图片和声音的立体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作用,一方面可以快速地实现教学情景的导入,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小雨沙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配备教学画面,从而使学生在一边演唱一边想象的过程中,体验着春天细雨绵绵的清新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热情。

五、加强小学生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随着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发挥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的合二为一作用,一方面可以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好音乐课的信心,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乐观生活态度、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关键步骤。

六、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

第8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1)民办高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

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后发现,我国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同时通过对相关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大概23%的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意义非常了解,有近30%的民办高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近40%的大学生表示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所了解,有6%的高校大学生表示对人文素质教育了解较少,剩下1%的学生表示对此问题不是很了解。

(2)民办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知识的情况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较为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认识有些模糊不清,更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素质一点都不清楚,同时也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心理。通过相关权威部门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办高校要想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体制以及条件等各方面与公办高校有所差别,这就造成了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并不全面,在相关的教学政策、组织管理、以及师资建设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有相当的欠缺。通过与公办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同相对比后可以发现,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但是在价值取向、理论修养以及文化素质方面与公立高校的学生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这种情况的出现不符合国家对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培养理念。但是我国民办高校也是我国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其同样承担着培养祖国后备人才的任务。

2我国民办高校存在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1)我国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情况来讲,从学校的校领导到各级的基层领导等都没有对此问题进行重视。如果想要在民办高校中建立起相应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在我国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定位过于理想化宏观化,导致了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不能能很哈的理解,造成了目标模糊的情况出现。同时民办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实力,这将严重的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情况。

(2)课程单一、师资力量不足

就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来讲,民办高校应该具有非常高的自主办学能力,同时在学科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教师能力以及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大多以公办院校所走的道路作为标准,只是一味的走公办院校走过的路,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以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主,并不追求教育的效果,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质量较低,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品格的塑造。

第9篇: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

bào zhù shān cūn kāi fànɡ jiānɡ nán mǎ yǐ hé shuǐ qīnɡ cǎo dōnɡ fānɡ xiě zì quán shuǐ yè zi yì zhī xiǎo chónɡ zi wǒ men zhènɡ zài yì tiān tiān zhǎnɡ dà 二、把音节补充完整。

感g( ) 谢x( ) 试( )i 验 y( ) 港g( ) 湾w( ) 雕( )āo 塑s( ) 祖z( )三、数笔画填空。

1.“鸟”共有()笔,第4笔是()。

2.“我”共有()笔,第5笔是()。

3.“面”共有()笔,第5笔是()。

四、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关( ) 地( ) 坏( ) 水( ) 晚( ) 尾( ) 外( ) 入( ) 进( ) 来( ) 下降( )五、汉字也能做加减法,你会吗?

例:女+子=好树-木=对

矢+口=()和-禾=()

她-()+()=()

六、选字填空。

有 友

1、我家( )一只小猫。

2、我( )一个好朋。

生 升

1、妈妈说:( )病了要吃药。”

2、早上,太阳从东方( )起。

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

2、_________有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