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记叙文四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中学生作文不入格的表现有哪些呢?
记叙文,写人叙事的文章。记叙文总是要通过事来反映人物品质、反映社会生活。记事部分应是文章的重点,但现在中学生最不易写成功的是真正的记事部分,或六要素残缺,或时地交代不明、或人物缺乏活动场景、或经过蜻蜓点水:或刻画人物缺乏方法,无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要么事完文章也即刻结束,无感无悟,停留在一种小学低段水平。
记日记,不了解日记的格式、不明白日记可记述的内容。“日记”应是当天记,记人、言事、说情、记思。不少学生养成了大人记日记的风格:用一句话说明自己干了什么或将要干什么,无价值取向、无思考回味、无细节冲添、感悟提升……
现在科技发展迅猛,学生用书信表情达意似乎成了一种回忆,电话代替了信笺,网络代替了语言,如果非要他写一封信,他会涂鸦完成,有时格式残缺、有时署名和日期颠倒、有时通篇只有一段、有时文章不知所云……错误之处,不胜枚举。
那么,如何做好作文的入格教育呢?
首先,明了格式 记叙文的一般格式:开头一段引出要写的人,中间一段或几段写好一件事或几件事,用一段或几段评价所写的人或事,最后一段回应题目,升华中心。有时开门见山,直接记事:有时事完,文章也完;有时倒叙把意义或最出彩的放在前面。日记,记当天的事或新近持续发生的事,日记是私密的,以记自己为主,常用第一人称呈现。日记应体现日期,年月日不能少,便于可查,星期、天气也不要丢。从内容上说,记人言事、说感抒情、品头论足、皆成文章。书信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不宜或不便当面说的,均可用书信表达。它包括结构五部分:称呼、正文、祝语、署名和日期。正文部分为了层次分明,一般一件事说一段、一个意思说一段。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可多称呼。
其次,重点突出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经过应是重点。记叙文就是一个小故事,要写得曲折,情节四要素中发展、要吸引人。如平铺直叙,则索然寡味。如记老师关心我,学生的一般模式:我有错――老师发现后教育了我――我改正了,不生动。稍作调整:我有错――老师发现后教育了我――我口服心不服――我的错再犯而碰壁――老师再教育――我改正了,这就要好一些了。又如写同学之间闹矛盾学生的一般模式:闹矛盾――因事解决矛盾――和好如初,如把经过作为重点可调整为:好朋友――闹矛盾――矛盾升级――因事解决矛盾――和好如初,这样一来,文章就要受看一些。
记叙文设若仅仅是写好发展、,缺乏必要的细节,文章也只是较普通的。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细小的情节。何永康教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的细节是记叙文的亮和得分点。”由此可见,文章是有必要写好细节的。那么如何写好细节呢?最常见的是运用好动词,准确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展现人物精神风貌。有一个学生写老师恨他:刚才还喜笑颜开,突然和我的目光相接,笑容僵住了,目光紧盯住我,嘴角动了动,眼神开始放射出一种愤恨,整个眼神向我扑过来,嘴里马上冒一句:看啥子看?……白描,也能使文章细节增色。曾经有一位家长到我校找一位老师,他不知道这个老师的名字、任教班级,我校老师上百人,还真不好找。情急之下,他说这个老师:“亮额头、高鼻子、卷卷毛”,九个字我们就一下知道他要找谁了。当时,几个语文老师不住感叹:诗在民间诗在民间教了十几年书,还没得这个农民朋友功力深厚在事件中,通过对比写好各自表现也能写好细节,这里就不举例了。另外,恰当运用修辞也可写好细节,比较典范的文章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三拳的描写。标点使用好也可突出细节,最常见的是鲁迅先生对人物语言描写中省略号、破折号的使用。
日记,也是中学生最常用的。荣誉了,可记;暗淡了、可写。中学生要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学会真实地抒发感情、真实地发表议论。只有通过平时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作文抒情、议论才能得心应手。现在的学生日记,更多的是站在个人角度宣泄、谩骂,自觉淡化了客观陈述,自觉淡化了对场面的描写,这也应该作为日记的一个重点练习。写好一个场面,有助于学生对生活的表达,有助于学生把记叙文写得深刻、感人。语文教育大师于漪按这样的格式给学生作场面练习:(1)截取精彩横断面,不能记流水帐一一着意原资妙选材;(2)有面的勾勒,有点的细描――做到点面结合;(3)层次显豁,多方着墨,不能笼统杂乱――注意安插人物;(4)语言幽默风趣,不能干瘪枯燥――注意生活积累。我认为很有借鉴性。
书信练习的重点:学会有条理、有层次的表达。要求学生说清事得来龙去脉,适时阐述个人观点,说话不矫情。不矫情并不是说不抒情(相反书信就是要求有强烈的感情),而是要求抒真情、恰如其分地抒情、有层次地抒情。初学写信的人往往无话可说,这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说几件事。
上面谈了学生的入格,下面简要谈谈教师的批改也应有格。
文体规范应是批格中的首要因素。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要求“文体自定”,这个“自定”是以规范为前提,不入格、不合格的文章在平时训练中要重处,要通过教训上学生产生印象,留下畏惧。也有人说中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应是指“文体规范”。
中心、情节、细节、条理应是批格中的第二要素。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学法指导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研究学生怎样才能会学习。教师能否“导”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导”得是否科学,即能否充分研究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根据所“导”对象的年龄、年段进行个体分析,找出个性心理特征,并藉此对“导”的过程进控制,体现学法指导的科学与正确。具体操作应注意学法指导的几个特征:
1、学法指导的规律性
学法指导贵在揭示学习全过程的规律性(因为学习本身是有规律的),只有体现规律性,才有指导的高效性。如语文学习,其规律包括两方面:
一是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说学生认识的发展可分为动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反馈六个阶段。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制约学生学习的规律有“内在动力规律、有序整体规律、获取信息规律、记忆规律、知识与智能促进规律、情感制约规律”等。
二是学语文的规律。学语文规律很多,无论字、词,还是句、篇,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律可循,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便可以自能读书,自求知识。
2、学法指导的艺术性
(1)导言中指导学法的艺术。①引旧成新,迁移学法。即教师在研究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的复习检查,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②审题激趣,提示学法。即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或教学需要,审题在前、中、后皆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借助审题(题目是文眼),激发学生兴趣,提示学法。(2)提问中渗透学法的艺术。好的提问,可激发学生思维,渗透学法。如以小语《白杨》为例,教师可依次提问:①课文中描写白杨树外表有什么特点?②白杨内在有哪些特点?③作者赞扬的是边疆建设者的崇高思想境界,可为什么先要描写白杨树呢?这三个层次的提问寓含着借物喻人一类阅读文章的学习方法:①初读,重点找出物的外在特点;②再读,重点找出物的内在特点;③精读,重点理解物与人的联系。(3)引导中提示学法的艺术。即教师在教学中不单纯引导学生领会知识、纠正错误答案,还要指导读书方法。(4)示范时把握时机的艺术。示范的最佳时机需视教材、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可在指导前,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在教学结束时回顾总结。
3、学法指导的示范性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孕伏有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提供模型、典型教材及作出良好示范,使学生便于从教师示范中领悟,总结出学法。具体有两种:(1)明示。其操作过程是“明示”“领悟”。即教学开始,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将按什么方法学习,接着按老师所示方法学习,对学法由浅入深地不断领悟,逐步深化对学习规律的认识,最终达到学法指导的目的。(2)暗示。其操作过程是“领悟”“明示”。即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将某一学法暗含在每步教学环节中,到了关键处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总结经验,促成学生的“领悟”,再经教师明示,将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
4、学法指导的针对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趣;素材;方法;评价
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项目,对于学生的作文综合认知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作文常用写作方法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素材的积累、作文写作的实践等角度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作文写作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写作也是如此:拥有了良好的写作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主性,引导学生从自身认知入手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但是在小学时期,由于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作业式”的作文布置形式,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难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文感知,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多表扬,让学生能够尝到写作的趣味性。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的写了,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
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放宽学生的写作范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看法进行写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作文当做一件“工艺品”来做,而不是当做作业来应付完成,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积累
生活中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没有一定的素材作为基础,是很难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的。所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就是首要任务。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的素材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就了不起了。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扎实走好前两步,学生有的写,就能写“大胆文”。我觉得学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了,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呀,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素材的积累之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比如要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并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与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其它的互文,起兴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还有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等,引导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就能够促进学生从简单的素材积累入手,逐步的提升写作的高度,这样以来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
三、引导学生作文写作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论知识的升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作文素材积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升作文教学的深度。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基本的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作文训练;五步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59
在初中作文训练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作文训练总结为五步:望、闻、问、讲、写。
一、通过“望”引发兴趣和思考
“望”实质是“观察”的意思,就是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影片。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是常写的记叙文更是离不开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因此,训练形象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形象并牢记心头。如笔者在课堂进行不同专题作文训练时,会播放各种各样的图片、影片让学生感知,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与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一次,笔者要求学生写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文章,学生无一例外地忽略了身边自然界的一些小事物。此时,笔者将准备好的图片一一展示:峭壁苍松图、严冬腊梅图、疾风劲草图、潺潺溪流图、飘坠落叶图等。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之后,都能选好题材明确中心。这样,通过“观察”,可以化无形为有形,从而有迹可循;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有形可感。
二、通过“闻”掌握知识和方法
“闻”是听闻的意思。教师可以将图片作一番解释或编成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作文《大自然的启示》训练中,教师通过展示的“峭壁苍松图”引导学生:在峭壁上的苍松树枝上的叶子早已被不可抵挡的寒意和刺骨的寒风无情地扫落,只留下枝干和狂风作战。枝干却从不畏惧,在狂风的肆虐下,它从不像其它树木那样被连根拔起,枝干显示出来的是寒风所不能征服的霸气,因为它“立根原在破岩中”!我们不禁为它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所感动,由此开始明白“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话的含义,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表面事物写下来并从中感知事物的深层道理,从而深华了主题,为学生今后的“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通过“问”活跃想象和创新
“问”是师生间的互问交流过程。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可以充分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如教师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发问“为什么要在这些词语前面加形容、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呢?在解答时便可以让学生明白这样写的目的和作用。例如这一句:“在峭壁上的苍松树枝上的叶子早已被不可抵挡的寒意和刺骨的寒风无情地扫落,只留下枝干和狂风作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一句话除了运用了大量修饰性词语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拟人”。这时教师可以乘兴再问:“拟人的修辞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之后一般能归纳出此句运用比拟给松树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使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这一过程更注重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思考、质疑、创新的过程。
四、通过“讲”训练思维和能力
“讲”是让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语言是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没有语言,思维能力就很难表现。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及时查漏补缺,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
首先,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讲的机会。教师可以用点名讲、学生自由讲、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讲”中。如教师展示一幅图画后,让学生自由探索和思考,并有意识地让某个学生阐述所观察到的景物。或教师给定范围,就一幅图画根据要求构思其开头、正文或结尾。然后让学生举手发言,自由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能够大胆“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做出正确指导。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就某一图画通过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既可以集思广益又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创新。这样,学生经过主动地思考、倾听、交流,将彼此的见解融会贯通,印象就会尤为深刻,在今后的写作中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让学生有“料”可讲。学生在讲述时有时感到词穷句短。因此,教师在平时可训练学生进行词汇积累,让学生背颂名篇和加强课外阅读,从而达到能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想、所思的效果。
再次,讲应有梯度,应从易到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训练其写作的能力。
五、通过“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是让学生动手写作。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首先,教师可给出语段让学生填写修饰性词语,充分利用自己所学所记的词汇。其次,教师可展示图画或给出事物让学生展开论述,要求有固定的句型句式、修辞等,这可以将学生作文用语的单一、呆板变得活泼生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图、看物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都完整的话。这样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让文章显得有血有肉。再次,将自己讲述的故事写下来,这就训练了学生在定好材的情况下要定好题、谋好篇、立好意,还训练了学生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和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自由记叙身边的事物。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可通过观察图片或影片并将其融进平时的生活中,让这些图画活起来,赋予文章真情实感。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指导训练
具有工具性、基础性的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任。针对农村中学具体的教学实际,寻找语文教学工作的突破点,是我们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抓住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切入点。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书面语言材料基本信息的感知和筛选能力呢?下面我联系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明确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重要性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总是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究竟如何搞好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呢?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的适应过程与理解能力,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教师应主要围绕“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来给予学生艺术的辅导。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弥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又开阔视野,也要了解一些中外名著及时政文章,让学生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均有所了解。这样就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但是,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选择切合实际的合理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来欣赏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形式活动。正确的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四要点”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阅读时应该注意的,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三、适时进行阅读能力训练与测试
要以读带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农村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词汇的相对贫乏和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方面,语言材料显得零乱不堪。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或者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不断的语言运用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阅读鉴赏能力与写作训练适度结合
关键词:职高学生 写作兴趣 激发 欲望
上了两年的职高语文课,我发现大部分职高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写作完全处于一种机械、被动、单调、甚至冷漠、厌恶的状态,为了应付交差,很多学生干脆就照抄范文或东拼西凑,根本达不到写作的目的。通过与学生谈心,我了解到他们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差、缺乏信心。针对这一现状,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现将我的拙见小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作品,引导他们阅读欣赏,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景美,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写作欲望。我把一些优秀的小说拿给学生们看,看了之后让他们说一说感想。开始学生说得很肤浅,于是我就向他们介绍了我看书的方法(一看情节,二看人物,三看环境,四看语言),让他们再细细地品读一遍,然后再说,有的学生俨然一位文学评论家,说得头头是道,有的地方连我都没注意到;有的学生说得热情洋溢,仿佛自己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让他们也模仿名家试着写一写小说,看能不能与名家媲美,学生们顿时兴趣高涨,好像自己已经是一位作家了。
二、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作文(尤其是应用文)的重要性
学生之所以厌恶写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告诉他们将来毕业了找工作首先就要填写履历表,用人单位从履历表上就可以看出你的能力,如果连履历表都填得不具体,语句不通顺,谁还会录用你呢?即使你找到了工作,又要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还有日常生活中也难免遇到一些写合同、申请等,如果自己写不成,那就太不方便了。如果你爱上了某一个人,又不好意思说,就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表达,如果你的情书写得太没水平,对方就会不屑一顾。在这样的谈笑中,学生自然就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认真作文。
三、先让学生自由作文,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
现在许多语文老师为了完成每期8~10篇的大作文的任务,总是规定学生作文的题目、字数,甚至为了应试,只写记叙文。殊不知,文乃情出,我们都知道写作需要的是灵感,是生活体验。有许多作家,很擅长写小说,却不一定擅长写诗歌、散文。古龙所写的都是武打小说,而琼瑶所写的都是言情小说,连名家们也是各有所长。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完全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作文。主题、题材、题目、布局、表达,各方面都不限制,愿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他能运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不管其正确程度如何,都是好文章。职高学生的基础本身就不好,对他们的要求不要太高,即使有较明显的不足乃至错误,那也无关紧要、不足为怪。通过让学生自由作文,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还是先进的、健康的,虽然作文普遍水平不高,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让心潮自然的喷涌,天长日久,便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抛弃因作文带来的压力,从而“乐写”。当学生的作文兴趣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循序渐进。
四、帮学生树立作文信心
构成作文信心有四要素,即学生的自我认识、教师的评价、班集体的印象和成功的机会。其中,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通过作文讲评及批语来体现的。有经验的教师常运用评价这一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的教学一般都是从积极方面把鼓励与批评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有肯定其进步的一面。
1.寻找“闪光点”,合理评价。哪怕是最差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全按照老师讲的模式写,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地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开门见山,没有铺陈和渲染……找到这些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次肯定、鼓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