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神贯注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第1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组织;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97-01

面对新课程赋予教师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式,及时做好角色转型定位,以保证英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成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一是指导学生掌握注意策略,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课堂上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学习中一丝不苟。二是指导学生运用组织策略,建构英语知识。三是指导学生掌握交流策略。指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四是指导学生掌握监控策略。教会学生对自身采取的学习策略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优化学习过程。

三、教师应成为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首先,教师要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变为编制、组织、实施、评价课程的主人。要善于开发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工选择、利用。第二,加强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设计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第三,拓展知识信息的获取途径和渠道。利用学校图书馆这一重要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第四,开发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上关于英语学习的信息量很大,但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上不可能全面地反映,需要教师大力开发。

四、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师生角色上,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在课堂交往的方式上,教学设计要强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在发展能力上,教学设计要倡导学习的创造性,形成创新的本领;在教学结构上,教学设计要强调合作、竞争和个体行为兼容并存;在教学评价上,教学设计要坚持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第2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倾听;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02-01

倾听是每个社会人与他人交往的必备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目的、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

一、对倾听的认识

1、倾听运用于数学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对于数学课堂积极开展对话教学,在交流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是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2、数学课堂中的倾听,核心是用“心”听,它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以尊重、真诚、理解为前提,与贯注、共情、挑战,反思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非言语行为,充分理解学生言语信息,注重联系学生学习内在环境,发现学生可利用的生成资源,从而走进学生情感世界,认清学生数学学习的原认知经验,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成长。

二、怎样进行倾听

1、教师示范 让学生会听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无论他们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其他事或者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因为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2、搭建平台 让学生善听

(1)制定规则 指导倾听。在数学课堂上,发现了学生不善于倾听的问题之后,针对存在的现象建立了“四心”倾听规则:一要专心:上课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发言要举手,不能在座位上随便发言,不重复同学的发言。二要耐心:如对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或者补充,不能随便插嘴,要等同学发言完毕才能举手发言。三要虚心:当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时要虚心接受。同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或者补充的时候也要虚心,要以“我认为……”,“我想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这些方式进行交流。四要有心:对同学的发言不盲从,要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倾听的习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2)预设目标 明确倾听。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读题等情况下,其他学生应该完成什么样“听“的任务呢?教师要在备课时想好,在学生“听”之前布置好。学生有目标,才有可能认真听。在学生发言之前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认真地听,等会要进行补充说明?”“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3)创设情景 促进倾听。一节课45分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中小学生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所以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

(4)借助游戏 善于倾听。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倾听是虽然枯燥,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

3、善用评价 让学生爱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每一滴水落的声响,当学生说得精彩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赏,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同时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除了用激情的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体态语来鼓励学生。如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靠近学生、体态放松、露出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色去倾听学生的回答;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使学生更加善说乐听。

教师的即时评价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听欲望,但是在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评价显然比较单调,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对同学的评价,课堂会更加丰富多彩。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能听到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如对同学的精彩发言进行鼓掌表扬,再如低年级经常用到的言语表扬: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这些表扬的方式也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倾听评价中来。另外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的内容还可以采用同桌互评的方法。

除了课堂上进行即时评价,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倾听的评比活动。如“倾听之星”评比,只要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的同学,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推荐,可以获得“倾听之星”的小奖牌,小奖牌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到教师这里换取一份小礼品。

参考文献

第3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1.创设有趣的情境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

首先,上课之始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读儿歌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具体掌握。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这就要求老师要备好课,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有趣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第三,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也会有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来上这节课。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激情引导下,在老师传设的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内动力。

2.要备好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策略

备好教材就是要通读教材和教辅,明确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本堂课教学内容与前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备好学生,就是要调查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

我们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板书板演板画、课件及视频的演示、学生动手摆摆拼拼画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直观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難度。

数学课堂上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闲则生非,课堂不允许一个学生闲,忙了,纪律就好,成绩就好。学校最大的浪费是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3.改变传统教学思路,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我们教育要培养的是能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教育不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具备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孩子学习之初开始,在课堂上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目的,老师可以先教、再扶、最后放,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交流、自己的探索,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个陪伴着和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遇到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引,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内反思和课后反思,及时校正活动内容和形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5.要及时评价,善用表扬

作为父母之外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我们要及时给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更要善用表扬,拒孩子看到老师关注着他的进步,孩子的学习也会更加的积极。

第4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一、引人入胜激发探究

课堂引入时,我出示培育好的菜豆幼苗,提出问题: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幼苗?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一盆郁郁葱葱的幼苗,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究兴趣,并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使他们能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这样既给予了他们愉快的学习心境,也为后面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不断探究

1.注重实验的精心设计。如在观察菜豆种子结构的实验中,让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观察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种子外部形态,边观察边听老师讲解,以达到最佳效果。在解剖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时,精心设计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按着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去观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观察结果。并在观察后,利用媒体出示菜豆种子结构图,检测学生观察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达到了真正的实效。

2.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学生按着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先观察种子结构,然后猜想菜豆幼苗的根、茎、叶可能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学生提出假设。师生共同探讨,设计出实验方案。限于时间又机智地把实验验证环节安排在课外进行,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3.注重实物教具的使用。如利用自制种子萌发过程的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种子萌发过程,把他们需要较长时间培育种子萌发,持续地观察,并且艰苦、单调、重复的工作,变得简单化。在课堂设计的最初,我想让学生直接在瓶内观察,由于来的路上培育的种子及幼苗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碰撞,从透明的瓶壁观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就把它们取出,按着萌发过程排列在泡沫板上,没想到要比预期效果还要好,学生们看得更清楚,描述更准确。描述完萌发过程后,种子各部分的作用也就迎刃而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接着播放种子萌发的过程视频,给学生一个完整、动态的萌发过程,从而突破了本课难点。

4.注重问题引领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是由一组问题串来引领的。这组问题串由上课伊始的问题: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幼苗?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呢?观察实验时的问题:种子长成幼苗到底与种子的哪些结构有关呢?你还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相同呢?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问题:你们认为幼苗的根、茎、叶会是由种子胚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呢?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这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问题串,有效地引领了学生去积极探究。

第5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什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简而言之是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轻松学并且学得好。

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其教学行为一般需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通俗易懂,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尝试以下实践探究。

体会一:生活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源泉

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陶行知说过“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课堂即生活。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体现广东地方特色。新课程改革,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有关的科技、社会、经济、生态、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近年高考命题素材尽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试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充满现实生活气息。如近年高考化学科、文/理综试题有很多是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充分挖掘与教材相联系的生活素材:“衣、食、住、行”与化学息息相关,如日常生活中用金属材料(铝合金、钢铁)、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硅酸盐)、洗洁剂、漂白液/粉(NaClO溶液、Ca(ClO)2 )、液化石油汽、汽油、食盐、衣服等。举例:学校要求学生不准染发的生活常识与化学挂钩。为什么?早期的化学染发剂是现在头发上涂刷硝酸银溶液,在抹硫化钠溶液,它们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黏附在头发上使头发着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NO3+Na2S=Ag2S+2NaNO3 现在的无机染发剂主要是含有铅、铁、铜等金属的化合物染料。作用机理主要是染发剂中的金属离子渗透到头发中,与头发蛋白中的半胱氨酸中的硫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铅等,使头发被染黑。

体会二:好的教学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新课程强调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明晰教学思路,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设计要科学完整全面:即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过程规划等,包括引入新课、课后反思。课堂教学从“学”、“教”、导”三方面下功夫,不只是简单地演示、印证,而且还善于创设一种“情景”(或语言、或动作、或图表、或实物),适时启发诱导(或引导、或语导、或指导、或点拨帮助、或指点迷津),利用启发式、愉快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既注重知识的传播,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好的教学设计能激励学生肯学、好学、乐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反馈和反思。

体会三:精心设问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剂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思想的多样化教学,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上着重强调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图转变“应试教育倾向”的偏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景,而且以解决问题情景为目的。问题情景对学生来说,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是思维的导火线,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被激活的状态。

体会四: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溶剂”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广东教育》、《高中》.

第6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一、 课前准备,树立“有效”理念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把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 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问自己: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设计的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我这样引入新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组习题,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目的。

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他们个别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二、 激发兴趣,奠定“有效”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法则。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

2.鼓励与宽容,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哪怕是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一点点兴趣,教师也要珍惜与呵护。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老师真诚的鼓励,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都讲了学生还不会”。这是很正常的,一道题老师讲的再明白,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和动手,并没有转化成他自己的知识。只有经过有效参与、积极思考,才能更好的内化知识。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老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

1.巧设环节,为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条件。

在课堂环节设置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小组擂台赛、你来当裁判、数学小门诊、我来闯关等等,这些小环节都可以激励学生有效的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兵教兵,让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进行交流与探索。

2.合理设问,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你问的什么,才好回答。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围绕教学的重点、疑点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达到解决疑点、掌握重点的目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思维的锻炼。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只有这样设置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探究、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第7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骨肉丰润、形神兼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显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105-02

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笔者努力探寻、竭力完善“骨肉丰润、形神兼备”的显效课堂教学模式。“骨肉丰润”是指教学内容主干虬健清朗,枝叶映衬和谐;“形神兼备”是指教学方法灵活精彩,课堂气氛融洽活跃。“骨肉丰润”由设计而起;“形神兼备”因方法而成。追求“情感、情境、情趣等感性因素和文理、学理、道理等理性成分”,“人文性”和“工具性”并存是显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下面以《曹刿论战》公开课的实例来探求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

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结合,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小组探究讨论与激辩,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理解分析,注重师生互动的多元发掘;营造气氛调动情绪,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成长。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疑、激趣、激情、激发探究的个望;凸显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和体验,教师的“教”为抛砖引玉,烘托突出学生的“学”。

二、教学目标

1.温故知新,巩固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理性本质:①古今异义;②词性活用;③通假字;④一词多义;⑤虚词;⑥句式。

2.增加信息密度,扩展教材外延,延伸至生活的层面,鲜活语文的生命:①战争文化;②文题探究;③人物点评。

3.在丰厚坚实的知识基础上,熏陶渐染,逐步形成的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审美鉴赏、气质修养等品质结构,体现语文“文学性”的感性特点:①曹刿的形象;②观点碰撞——我眼中的鲁庄公,昏君乎? 明君乎?③写作特色。

4.中考真题训练,及早熟悉考试题型,体现教学的实用性:①比较阅读;②中考真题测试。

三、教学侧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激辩

四、教学方法

1.利用背景音乐“英雄惺惺相惜”营造战争年代氛围,让学生融入情景。

2.精心准备PPT课件,图文并茂既增加容量又吸引注意力。

3.教师作引导铺垫与启发,学生积极开展研讨学习。

4.小组探究讨论、不同阵营激辩。团体发言与个人发言。

5.动态研讨回答问题与静态中考真题测试。

五、教学形式:分小组团团座学习研讨,全员参与发言,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六、教学学时:第二学时,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曹刿论战》公开课PPT内容以不同字体识别)

1.温故知新(团体发言)。

①古今异义: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再而衰、忠之属也

②词性活用:福、鼓

③通假字:徧

④一词多义 :间、从、故、安、加

⑤虚词:以、之

⑥句式:(1)判断句:夫战,勇气也;(2)省略句:再而衰;(3)倒装句:何以战?

2.战争文化(个人积极发言)。

①说出两个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②《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③“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出自哪部描写战争的著名小说?

3.文题探究(个人积极发言)。

哪个标题更恰切?说说理由:①《长勺之战》②《曹刿论战》

4.人物点评(激烈讨论,百家争鸣,教师引导辩证分析人物)。

①人物形象各抒己见:我心目中的曹刿是一个( )的人,因为( )。

②观点碰撞:我眼中的鲁庄公,昏君乎? 明君乎?

5.写作特色(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6.比较阅读(团体发言)。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①翻译: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②“齐师败绩”与“宋师败绩”各自的原因。

7.《曹刿论战》中考真题测试(五分钟内完成)(另外用纸质测试卷)

八、教学感悟

第一,“骨肉丰润”由设计而起。“削枝强干、精讲精练”才能使教学内容主干虬健清朗;“纵横捭阖、旁征博引”才能令枝叶映衬和谐。

本课时教学设计定位“主干”为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激辩。探究型问题设计,学生个性化解读,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教师意想不到的境界。例如沈峻弘评价鲁庄公:他的“厚黑学”利用得真厉害,能容忍一个比自己聪明得多的臣子,能纡尊降贵让曹刿与自己同乘战车,更能不耻下问请教战略战术。真是非同凡响的明君啊!学生的评价体现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能理解君术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彰显出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文化积淀、思想内涵、精神传承。

“枝叶”为专题复习课内知识与课外对比阅读拓展训练以及中考真题测试,瞻前(课内知识)顾后(课外拓展)。语文本质具有工具性,特别是初三迫切需要加强应考的技能训练,因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大面积,多容量,高效率。教学设计时着重引导训练,预设巩固知识、题型类同、题型新颖、中考真题等有价值、有广度、有深度的练习,以学生为主体迅速思考、判断、解题。教师精讲,只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点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见题立即回答刻不容缓,极大提高专注度和答题速度。

详细研习“主干”部分,简略练习“枝叶”部分,实为分清主次的设计,重难点与辅助练习相结合,课堂的教学就脉络清晰。这样的设计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糅合课内课外的知识,符合初三语文教学既有文学常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也能适时适度进行应考的训练。“文理、学理、道理”等理性成分紧密结合,是理想的教学设计。

第二,“形神兼备”因方法而成。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有体验认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课堂教学是开放式的灵活多变的动态流程,小组研究讨论、个人独立思考,有动态的讨论辩论,也有静态的书写练习,既能团体合作又可舌战群雄,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有共性有个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他们思绪飞扬,激情澎湃,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充满活力!教师作为课堂的调控者,除了声情并茂的必要讲述外,更多地使用眼神、表情,动作,姿势等无声语言。巧妙使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既有美感又让人易感,引发无尽的联想与思索,潜移默化的熏陶令课堂氛围和谐,而且容易激绪。

教学方法灵活精彩的“形式”引发课堂气氛融洽活跃的“神韵”。 “形神兼备”追求“情感、情境、情趣”等感性因素和谐并存。

第三,真题测试验证课堂教学“显效”:共十道中考真题,全班34人通过率100%。学有所得、扎实掌握,课课过关,是初三特殊时期“量化”评价教学效果的最好诠释!“素质教育”、“应考指导”两不耽误,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精华。“素质”与“数字”都令人快乐,这种显著效果就是现代教育体制中教与学“双赢”的终极目标。

第8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一.使用教学光盘,帮教师做好教学设计

优质的教学光盘是教师备课的有力助手。

我们在备课时,通过欣赏优质教学光盘中教师的精彩讲授,我们就知道如何去把握所教内容;如何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预案上下工夫,结合每一个教学细节,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认真地备好课。根据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生成。设计教学预案时,虽然面前没有学生,但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情况,要时刻想着:如何操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活动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讲授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通过欣赏优质教学光盘中教师的精彩讲授,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就能很好的驾驭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时,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使用教学光盘,发挥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使用优质教学光盘时,视频中生动的画面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的兴趣会空前高涨,整个课堂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首先,使用教学光盘,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学习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在教师使用教学光盘时,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投入;目不转睛地观看;一丝不苟地聆听,生怕漏掉一丁点的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在教第二自然段时,播放了有关漓江水的教学光盘,学生都能认真的观察,专心听讲,还不时发出“哇!水真静呀、真清呀、真绿呀!”的感叹。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教师播放了有关桂林山的教学光盘,学生不约而同的发出“真好看啊……”的赞叹声。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整合新课、讲授新课,学生自然能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耳)的目的,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使用教学光盘,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在课堂中使用教学光盘,它展示给学生的是直观的、具体的事物,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轻重》的教学中,不论老师如何的讲解,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仅仅是表面的、感性的,而在教师播放了有关《轻重》教学光盘时,学生不仅仅理解了如何比较实物的轻重,而且一下子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堂立刻“活”了起来。本节课,教学光盘的使用,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对于使用教学光盘的一点建议

通过教师们在课堂中对教学光盘的使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教学光盘使用时的一点建议。

1、要把握好节奏和时机

教学光盘使用时要把握好最佳时机,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比如在教学中,如果提前播放教学光盘,则不能引起学生对所教知识的关注或使学生对所教知识关注不够;如果滞后,则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的理解肯定不到位,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多操作,做到时时心中有数。

2、切忌全盘照搬

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把教学光盘给学生全程播放,我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在授课时,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有些地方学生理解实在困难或不理解时,播放教学光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9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技术领域中的一门新兴课程,它具有很强的时展特征。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提高生活能力,因此学习的生活化是最前沿的特点。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就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这对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掌握到的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内化知识结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地针对教学重点或难点进行点拨,适时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能够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逐步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突出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不管有多难,都喜欢去探究,而对不喜欢的内容,不管老师说有多么重要,他们都“一概拒之”,因此趣味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根据教学需要,我们把课本灵活地进行裁剪和补充,使之符合学生的“口味”,又不失学习中心的体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讲到网页图片的保存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相互交流操作体会,然后让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让未完成任务的同学感到时间的紧迫性,再通过一至两名学生全班演示操作,这样既实用又具有趣味性,最后提出问题:“对flash 图片应如何保存?”学生纷纷议论起来,先由学生自由发言,后由教师补充,如教师演示截图的方法、演示使用专门工具下载等,使学习“大开眼界”,又“精神饱满”。

        三、精讲多练,增强教学设计的互动性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有效讲授与探究,师生互动;有效提问与倾听,指导学习”。这是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精髓。

        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而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目标方向,每节课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探究学习。

        二是设计的驱动任务要强化策略,安排的任务要高效务实,与现实生活、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

        三是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效果评价,要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之后,或通过小组、个人进行演示操作,或借助一定的工具展出优秀作品,或以回答问题、老师汇总等形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反馈评价,通过教师的“肯定”和全班同学的“追捧”,使学生获取满足感,进而产生成就感。

        四是教师要每节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具体可实行回答问题次数记录等形式,制定不同的奖励方案。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地针对教学重点或难点进行点拨,适时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能够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给学生的不是直接的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只有经过身体力行,才能领会其中的奥妙,也才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点。比如:在每节课上,笔者都会事先布置本节课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操作和训练,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尝试初步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操作技巧。对于任务完成比较出色的,可以通过教师机的“学生演示”功能展示给其他同学,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给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好榜样。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个别操作不理想的同学,笔者做到适时点拨,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经过这样的环节,久而久之,学生的操作技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四、立足创新,体现教学设计的多样性

        高中起始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思维敏捷,对信息技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因为他们是面对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形象思维能力比起抽象思维能力来说要占优势。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靠口头讲授信息技术知识,显得形式单调,学生听起来也比较枯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没有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变差。所以,笔者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认为,要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较好地适应目前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譬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广播教学),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操作实践)等,另外还有协作型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资源型教学法,活动型教学法,游戏指导法等。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是:要尽量将课堂教学中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将抽象晦涩的变成形象直观的,将文字的变成图形的,将单媒体展示的变成多媒体展示的,将教师单纯讲解的变成学生讨论的,将学生的被动操作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

[2]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j].网络科技时代,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