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生实习生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 就业管理 顶岗实习管理
学生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没有学生学校工作就无从谈起。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的现状及特点,对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内容
查阅几本职业教育学教材,第一章时都会提到学习、学生发展规律、德育等内容。黄尧在《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一书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包含招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管理、就业管理四大方面;李向东、卢双盈在《职业教育学新编》一书中提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内容包括日常行为管理、组织管理、学习管理。本文依据前者的观点,总结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现状。
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张爱滨在《浅析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的作用与方法》一文中指出学生管理的原则是平等尊重、理解支持、真诚温暖,常用的方法有耐心倾听、换位思考等。瞿懿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一文中提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时效性――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摆脱传统科层制度束缚;鼓励学生民主自治和自我管理;做到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和谐互动等建议。
三、具体方面的学生管理研究
(一)教育教学方面
对职业院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智育(学业方面)、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等方面。
1.智育(学业)方面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智育(学业)方面的管理,大多数研究取得较为一致的结论,即职业院校(中职和高职)学生状态总体欠佳、学习动力不强。如王杨丽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能力提高的策略》中指出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情绪体验差;李娟在《高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研究》中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总体上高职学生的学习计划性较差,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陈丹辉、陈丹在《职校生学习状态总体欠佳、水平差异显著――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调查报告》中通过对中职生的调查指出职校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力不强、自信心不足、总体状态欠佳。
一些研究者探究了原因,其中庄西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动觉型学生在职业中学中分布比较多,导致他们初中学业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初中阶段的信息传递方式与他们的感觉通道类型不匹配。为此他建议职业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实验和探索,逐步形成有效的专业技能教学模式;重视实验实习教室的建设;活跃课堂氛围,多安排一些活动,少一些讲授;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概念水平。除此之外,陈庆合、郭立昌、王静芳、张聪在《高职院校学生智能结构特点与学习能力提高策略》中提出教师可以对学生倾注爱、关注、信任及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等激活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复原力(主要指个体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另外,也要用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迫切需求,也就是贯彻实际联系理论的“做中学”教学原则,增强整体学习效果。此外,还要运用掌握学习和反馈教学原则,即教师应随时通过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2.德育方面
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如叶章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困惑和对策》中指出社会转型期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困惑主要有:学校德育缺乏说服力,脱离社会实际;学校德育内容重道理说教、抽象空洞,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德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冲突;教师群体对德育不严肃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刘振汉在《职业院校学生德育特点、现状及改进方案研究》中指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有:把德育作为文化知识传授的偏向;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德育出现盲区。姜珊珊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德育研究》中指出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有:高职德育缺乏特色、德育目标大而泛、德育内容空泛、德育考评引导不力、德育队伍建设滞后。孙德魁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不足及改善对策探究》一文中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部分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不强、德育课的实践教学普遍薄弱、部分学校教学师资队伍有待强化等问题。
大多数研究者都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柳臻在《探索以“反思课”为主体的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一文中提出反思型德育教育模式;孙其君在《试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四化”模式》一文中提出德育要人文化、自主化、快乐化、开放化;刘根华在《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中提出团体学习、与社区教育相融合,谋求点、线、面的结合,即学校建立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大德育工作体系、践行维度的有效评估。当然,还有不少研究者对职业院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进行了研究。
3.心理健康方面
研究者的普遍共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自卑、面临的困惑与压力较普通学校更大。如赵富才、刘敏在《职业学校学生抑郁障碍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职业学校的学生抑郁障碍水平比普通学校学生明显要高。
(二)就业管理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准备、就业质量的{查研究及对学校就业管理工作的研究等方面。高臣、陈强、刘媛在《高职院校就业管理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学校就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理念欠缺、管理结构失衡,并提出学校就业主管部门与各院系捆绑、各院系主任与书记捆绑、专业主任与专业捆绑等五级捆绑法的建议。吴琼在《中职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寿光市为例》一文中提出学校应优化专业配置、加强和引导中职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建议。
(三)顶岗实习管理
关于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大多是实践基础上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何玲在《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探讨》一文中指出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困难:校企合作基础不稳、缺乏政府、政策的指引和保障,如用人单位缺乏动力、用人单位、学校、实习学生权责关系不明确等。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如实习管理难度增大、实习生个人问题增多。针对问题,研究者提出对策:学校健全顶岗实习管理的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搞好校企合作、进行思想教育,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对口管理,加强学校与实习学生的沟通,关注实习学生的工作状况,加强协调和管理工作;做好评估和总结。李存、林淑玲在《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中提出了顶岗实习管理内容,包括:宏观政策体系管理即国家和政府层面针对顶岗实习进行的相应政策体系研究和制订、微观政策体系管理即高职院校和实习企业层面针对顶岗实习进行的相应政策体系研究和制订及顶岗实习资源管理、顶岗实习教学业务管理、顶岗实习生产业务管理、思想和安全教育管理和顶岗实习管理实施。
四、结语
学生管理包含几个方面,教育教学管理和就业管理方面研究成果较丰富,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研究较贫乏。此外,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研究,有的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有的与心理学结合从理论上认识问题的现状成因,发现学生学习特点规律,尽管如此,相信研究可以更加细致深入,还可以取得突破。关于职业院校德育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多是经验的总结,有利于人们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但理论性不强,以后研究或许还可以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关于招生管理的研究甚少,大多数是对招生困境的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较为少,人们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较少。
参考文献:
[1]黄尧,主编.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向东,卢双盈,主编.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爱滨.浅析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的作用与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191-193.
[4]王杨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07):54-55.
[5][11]《业学校学生学习效率问题研究》子课题组,陈丹辉,陈丹.职校生学习状态总体欠佳、水平差异显著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38-43.
[6]庄西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08(02):31-34.
[7]刘芳.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和管理建议[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8]陈庆合,郭立昌,王静芳,张聪.高职院校学生智能结构特点与学习能力提高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95-97.
[9]赵富才,刘敏.职业学校学生抑郁障碍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10603-10606.
[10]柳臻.探索以“反思课”为主体的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90-93.
[12]孙其君.试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四化”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249.
[13]刘根华.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36-37.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职教育出现了困境。如何让中职教育走出困境,实现中职生的职业稳定和长远发展,是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以北京市外事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为例,从职业指导的角度,研究了针对中职生开展职业教育的措施及其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与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初的辉煌、90年代末的衰落和现阶段发展的彷徨。随着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倾斜,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由于受社会发展形势和周边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参差不齐。就目前的形势看,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如招生规模不断萎缩、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如何走出这些困境,重回中等职业教育的辉煌期,就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工夫,如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等。
学生留岗率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北京市外事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前两年是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主要学习与酒店行业发展和需求相适应的各项技能、服务意识和基本素养,第三年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北京市内各大五星级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近几年在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岗位上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原单位原岗位的留岗率也越来越低。
为了切实了解北京市外事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实习生的留岗率、流失率及背后的深层原因,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我们通过书籍和网络查阅文献资料,多次讨论、反复研磨,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面对学生和企业。为了提高问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学生卷是在2011届毕业生、2012届毕业生和2013届毕业生中随机抽查的100名学生中进行了3年的追踪调查,企业卷是针对北京市外事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20家酒店中针对人力资源主管进行。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总结出造成中职生在酒店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六点。
第一,酒店提供的工资待遇与学生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学生期待自己的月收入为3000元以上,而只有少数企业能提供满足这个期望,大多数企业能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月薪仅为2000~3000元。
第二,酒店所提供的培训与中职生所期望的长远发展规划存在差异。大多数学生期望酒店能为中职生提供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或开阔视野的培训,而大多数酒店提供的培训基本上都是停留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方面,很少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
第三,学生在校通过自身努力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与酒店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酒店岗位中主要重视员工的能力和思想道德,学生获取的一些资格证书不能体现在能力或薪酬上,学生会片面地觉得这些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很低,其实主要原因是企业和学校的考核标准不同,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需要岗位培训和经验来弥补。
第四,很多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很多事情不能多角度看问题,不能进行辩证的分析,导致同事关系、上下属关系比较紧张,学生的心理落差比较大,想换一个新的环境去改变这种局面。
第五,很多学生自身的职业目标不清晰、不明确,缺少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事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换工作的频率很高,很少考虑职业的关联性或相关性。
第六,缺乏自信,缺少自我认同感,很大一部分中职生曾经学业成绩不理想或是老师严重的“问题学生”,他们曾受到过很多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指责或批评,经历过不少挫折,表现在工作岗位上就是不自信、不独立。
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措施
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很多,作为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的学校应该担负起引导学生职业长远发展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则是一条很好路径。所谓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
笔者认为对中职生进行精细化职业指导,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开展贯穿学生整个中职阶段的全程式职业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刚走出初中校门,大概15岁,对职业的概念很模糊,基本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三年后他们就要走向社会,从学生转变成职业人,其中的惊恐和渴望可想而知。因此,这三年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跟踪的全程式职业指导。
高一阶段,学生对职业基本上是懵懂的,他们只能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来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基本上停留在对职业的幻想阶段。此时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主要表现在职业理想的规划上,经过职业指导的分析,对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有了一定的现实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了解了这些职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如何能够在这些职业中取得成就等重要问题。
高二要开展一些专业化课程、职业指导典型活动分析或职业指导类的游戏,着力开展一些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对于酒店专业学生来说就是要培养与职业相关的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会议服务技能、前厅服务技能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三阶段的顶岗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面试心理辅导,克服学生的紧张、焦躁、怯场心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职业指导教师要经常走进企业、走进学生的工作岗位,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定期组织学生,针对这一时期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的职业指导能够使学生尽快地适应职业生活,也就可以使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2.开展惠及每个学生的全员式职业指导
学生的全员参与主要体现在:“能够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了解职业指导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具有主动参与意识;能够积极投入到职业指导教学训练中,不断地提出反馈;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验和实践。”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时,一定要注意开展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训练,要调动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职业指导训练活动中来,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切实的体验,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职业指导的良好效果。
3.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特征和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
由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职业指导同心理指导一样,不能只是笼统地进行,要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指导。
中职生由于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偏小,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往往不太深入,不能举一反三,不具备将普遍原理运用于自身实际的能力,所以对于他们而言,个性化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职业指导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职业指导档案,将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实施系统、持久的职业指导,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训练。
开展职业指导的意义
职业指导是中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同时对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职业指导的前期,必然会有对自我的分析。无论是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还是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或者麦克里兰的胜任素质理论都倾向于学生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能力、就业取向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进行选择。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了解自己一些比较稳定的气质和特点,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更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
职业指导不仅仅表现在理念上的指导,更是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在职业指导工作中,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如实习、社会实践及模拟面试等,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另外,通过举办相关部门主管人员主持的讲座和活动,他们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自主实践,有利于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
2.有利于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职业,确定职业目标、实现稳定就业
中职生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社会、对职业、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很浅显,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更是没有充分的了解,很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因此,“要帮助他们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的特点、职业的文化、存在的利弊等,尤其要结合职业的需要,促进其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最终帮助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从目前北京市酒店行业的发展形势和用人状况看,中职生是酒店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很多中层管理者都是原来的中职毕业生,由于他们突出的专业技能和稳定踏实的作风,一步步从基层服务员一路荣升到中层管理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可见,中职生在酒店业中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光明的。从现有的用人需求看,酒店对中职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由于很多中职生看不到酒店美好的发展前景,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安于做基层服务工作,或自身定位不准确等,跳槽现象呈现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导致酒店面临供需矛盾尖锐、人才断层的尴尬局面。
因此,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有助于他们明确职业的发展前景,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克服盲目、冲动,实现稳定就业,同时也能为企业留住适合的人才,实现人资匹配,达到企业运行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3.有利于掌握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职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自我、了解职业,实现顺利就业,而且要教会学生一些职业分析的科学方法,让他们在离开学校怀抱,自己独立走向社会,遇到职业选择困难时,也会运用这些科学方法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运用到职业分析中的科学方法很多,例如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生涯平衡单法、成本收益法、匹配分析法等。这些简单有效的方法经常运用于职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指导的实践当中,教师要注意:在平时运用这些方法时,可以将这些科学方法的适用范围、使用规则和分析原则告诉学生,并有意对学生进行方法运用的训练。这样,学生在离开学校时,也可以自己正确、熟练运用,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职业类学校 跑操 德育活动
一、背景分析
当前,重普高、轻职高的现象普遍,往往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要比普高的差一大截,到笔者学校的学生,明显处于高中段的中下游,较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即行为习惯较差,逆反心理强,且把认真做事、认真做人当做是很丢脸的事,故往往会习惯于把事情简单化、潦草化。加之广播操相对来说难度大、动作多,故课间操效果甚差,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同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很多学生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丰富,很多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着由动到静的变化,头脑运动取代了身体运动。
自2007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发起首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笔者学校积极响应,除11月至次年4月在每天课外活动中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外,大课间也全面推行了跑操活动,在改善学生精神面貌及组织纪律性、班集体凝聚力、校园活动等方面起到良好效果。
二、简要做法
1.广泛调研,征集意见
由学生上网、调查等方式收集跑操方面有关知识,由班主任通过班会的形式加以整理总结,德育处领导外出取经,将学习的情况通过班主任向广大学生进行宣传和发动。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跑操活动在德育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2.拟定计划,强化训练
制定详细训练计划和实施步骤,广泛宣传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完善环节,注重过程。
①班牌。将外出取经学到的经验之一,班牌,用到晨锻、课间操中。要求各班出操时,由学生代表负责将班牌放到队伍前列固定位置,全校班牌排面整齐。
②队列位置。在各班领操学生位置统一作记号,整个场地纵向、横向划出若干条线,作为参照点。
③进退场。晨锻、大课间出操进场,均要成二路纵队小跑步前进,要求:静、齐、快,路线及标准参照学校自定的《消防紧急疏散演练》。
④仪容仪表。为达到整齐划一,要求学生必须服装(校服)统一、仪表端庄。校服拉链统一拉到胸部,不得出现上衣敞开现象。如果天气寒冷,可以把校服外的棉袄、羽绒服等棉衣脱掉后再跑步。队列时进行服装、仪表检查,强化学生的“形象意识”。
⑤总结、评比,创造良好氛围。对进退场跑操、队列、仪容仪表、服装进行总结评比。做到每天点评,每周小结,每月考核。
(2)第二阶段:强化、推广阶段。
①将大课间部分成果带入课堂。先从早自修、班短会入手进行坐姿训练,从源头上杜绝学生上课睡觉、坐姿不正等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习惯。
②凡遇大集合,如食堂内观看电影、大型报告会、集体外出(乘车)等,一律按照此要求,以此提高学生组织纪律性及团结协作精神。
③班级口号。各班自行设计适合本班学生、专业特点的发自肺腑、振奋人心的班级口号,伴随着音乐、脚步的节奏,齐声高喊。
④强化训练。利用体育中的热身环节、自修课及课外时间进行强化训练。为达到较好效果,自修课、课外时间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并配备体育教师进行指导。
⑤阶段性成果展示。全校班级到操场列队,每次由三个班级出列操练,位置设置在主席台前,过程包括:队列、立正稍息、四面转法、跑操括号跑操路程控制在30米左右,往返一次)。
⑥阶段性总结表彰。在大课间军姿训练中,对进场、军姿站立优秀班级进行表彰,班主任在班内对个体优秀者给予表彰;对校服、胸卡,仪容仪表优秀班级进行表彰,丰富大课间内容,让学生感觉既充实,又严肃,调动学生积极性。
(3)第三阶段:提升阶段。
①结合应急疏散演练,对晨锻、大课间出操进场提出更高要求。各楼层、楼梯转角处配备教师,轮流对各班出操进场秩序、速度进行评分,学校每周至少抽查一次,对进场时间进行考核,月度考核,真正要求做到“静、齐、快”。
②由年级组长、学生会干部交错对各年级坐姿、仪容仪表、校服进行检查和抽查并给予评价,月度考核。
③提出跑操中的“四度”――密度、力度、响度、速度。
④制定《平湖技校阳光体育大课间跑操考核细则》细化跑操考核条例,进一步提升跑操质量。《细则》通过学生出勤情况、队伍集合情况、跑操整齐情况、跑操纪律情况、班旗、口号情况、班主任跟跑7个方面对跑操进行全方位评价。
⑤搭建展示平台。利用一年一度的集体项目运动会、校秋季田径运动会、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启动仪式等机会进行跑操展示。
⑥专项评比。每学期末,举行跑操专项竞赛,对优胜班集体进行表彰并给予班级物质奖励,成绩列入文明班级考核。
3.考核评比,互相促进
活动做到安排之前有计划,实施过程有督促,活动结束有考核、评比、总结,考核评比工作坚决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工作方式采取自查、抽查和普查。坚持分类表彰的办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基本成效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个体、班级整体状况正按照如下目标向好的方向发展。
1.个体行为规范
(1)组织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明显增强。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形成团队精神,在活动中能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服务他人。
(2)仪容仪表进一步规范。仪容仪表作为跑操活动整齐度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通过检查考核,有效推进仪容仪表的进一步规范。
(3)精神风貌大幅提升。随着跑操运动的日积月累(住校生每日1600米,通校生每日800米)与发自肺腑、振奋人心的班级口号,绝大多数学生展示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4)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意志力。
2.班集体建设
班风班貌好转,班集体凝聚力明显增强。跑操反映的是集体的综合实力,学生之间必须要有心灵的沟通和协作,尤其是班级口号,反映出班级学生的心声和班集体的努力目标,促使学生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课堂及其他团体活动秩序
上课坐姿明显改善,抬头率大幅提高,上课专心听讲及学习成绩普通得到提升;学生能积极参加各类团体活动且组织纪律性好。如参加集体项目比赛的积极性、训练中的组织纪律性明显提高,大型集合或观看电影速度快、整齐度及纪律性好。
4.身体、心理素质的提升
体质测试合格率明显提高,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学生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能主动养成练体强身的好习惯。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身心正常发展,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能正确看待每个活动并积极参与。
四、创新点
对于职业类学校来说,促进学生知书识礼,做一个讲文明、知荣辱的人,一般应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身心健康、自身素质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笔者学校的德育就从最简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习惯”“健康”做起,笔者学校提出“有效德育,片段管理”的德育口号,通过跑操这一片段的管理,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效。
首先,行为习惯。我们较多地听到“习惯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一生”等。可见,习惯对每个人是何等重要。职业类学校的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行为规范较差,关键就是进校之前的行为习惯差,进入职业类学校后,主要是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的矫正,而对这一年龄阶段的高中生来说,习惯的矫正除了需要说教,更重要的是磨砺。跑操,能有效对学生的意志、筋骨、人格进行重塑。
其次,健康。中职学生受到家庭、社会和年龄因素等等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虑症、神经衰弱、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如何引导中职学生战胜心理挫折,维护心理健康,是体育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跑操,作为体育课堂的一个内容,对心理健康起着消除紧张,恢复体力;陶冶情操,调节情绪,提高意志品质;培养自信心,完善自我价值等积极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
五、推广普及
笔者学校推出的大课间跑操涵盖了大量德育内容,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德育教育的需要,符合中职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既体现创新,又具有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特点;可以实现教育与管理同步结合的原则。自推行以来,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行为习惯逐渐改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思想道德品质逐渐完善,符合国家关于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及对中职生德育工作的要求,这项工作值得推广和普及。
六、社会反响等情况
1.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
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目标和计划一步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2.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同
很多家长放心把孩子交到笔者学校培养,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3.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