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掘井及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全景视觉 图像拼接 折反射全景成像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247-02
全景视觉是指一次获得大于半球视场(360°×180°)的三维空间的全部视觉信息[1]。与视场不够的传统的视觉环境感知系统明显不同,全景视觉可获得更大的视场、更全面的信息,在军用领域,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提供全局多目标信息以进行精准打击,提供丰富的视频图像信息以支持战场指挥决策;在民用领域,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公安视频监控、智能交通和自然环境监测等起到积极作用。
1 全景成像的主要方法
在民用和军事领域的很多场合,需要同时观察大范围视场,以全面掌握环境信息。为高效获取全局信息,对监控场景中的运动目标进行定位、跟踪和识别,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获取全方位的视觉信息,主要应用的有以下几种。
(1)复眼技术+图像拼接。
使用多部摄像机同时从不同角度拍摄(即复眼技术),将捕获的图像进行拼接,组成一幅全局的图像。多摄像机的精确安装,以及多幅图像的无缝拼接是实现复眼技术的瓶颈。因此,一般应用在景物较少的场合,如视频会议和电视转播等。
(2)普通视觉传感器+旋转云台。
在云台上固定一个普通摄像机,通过云台的旋转获得实际场景旋转方向的全方位视觉信息,这种方法虽然安装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但受到云台旋转速度的限制,所获得的图像存在延时,不适于快速移动目标的视觉信息获取。
(3)“鱼眼”成像技术。
按照鱼眼成像原理制造的鱼眼镜头视角很大,在170~230 °,但画面边缘的直线都被弯曲,只有通过中心部分的直线能够保持原来的直线状态。鱼眼镜头的多重透镜组合结构以及鱼眼成像的畸变。由于成像原理复杂,价格也非常昂贵,因此目前应用多限于艺术摄影。
(4)利用凸面反射镜+普通视觉传感器。
采用特殊加工的反射镜将周围景物反射至摄像机一次成像,瞬间获取整个场景信息。这种成像方式可提供大视场成像,虽然图像也存在畸变,但由于成像原理相对简单,价格低廉,易于变换为人眼视觉成像,目前是全景视觉信息获取的最佳方式。
2 基于图像拼接的全景视觉
图像拼接是指将两幅或两幅以上相邻图像间具有相同部分景物的图像进行无缝拼合,得到大视角的、高分辨图像或全景图像。图像拼接一般流程为: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图像变换、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首先,待拼接图像要有30%~50%的重叠区域。然后,对图像的失真和变形等状况进行预处理,提高图像质量以保证拼接顺利。待拼接图像是在不同角度下拍摄,为保持实际景物的空间约束关系,须将图像统一投影到同一坐标系上。最后,提取特征信息,利用特征信息进行图像配准,将两幅图像变换到同一坐标系,对图像重叠区域进行融合,得到拼接图。图像配准和融合是图像拼接的两个关键技术[2]。
2.1 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是根据两幅图像间重叠区域的信息,寻找一种或一系列空间变换,根据找到的变换参数将两幅图像变换到相同的坐标系中,通过配准使得两幅图像对应点达到空间位置上的完全一致。图像配准算法可分成如下几类。
(1)直接处理图像像素。
一般用于卫星拍摄的固定视角图像上,由于卫星的特殊运行方式,使所捕获图像尺寸都相同,且各图像之间不存在旋转,一般只有朝某一个方向的位移,因此可根据各图像之间的拍摄时间差,来确定图像的位移,从而将全部的图像拼接成一幅全景图。
(2)对频域进行操作。
一般用于存在旋转、位移和缩放的两幅相关图像之间的配准。对两幅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再用两幅图像的互相关系数作傅立叶逆变换,从而获得其绝对值,并在某个点的邻域内获得相类似脉冲的极值,而在其它的区域均为零值。
(3)运用高级特征。
首先,用角点检测算子提取特征点;然后,用特征点邻域灰度互相关法,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得到伪匹配集合,用随机样本一致(Ransac)算法,将该集合划分为内点和外点;接着,运用 L-M算法,在内点域估算图像之间的点变换关系。
国内外都有相应图像配准算法的研究。杜威等提出一种应用于动态场景的全景图表示方法[3],将视频纹理和全景图结合起来构造动态全景图。侯舒维等为提高图像拼接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图像快速自动拼接算法[4],采用简单的边缘信息闭值法提取基准特征块,采用金字塔式分层搜索策略搜索。Shmuel等提出自适应的图像拼接模型[5],根据相机的不同运动,自适应选择拼接模型,把图像分成狭条进行多重投影来完成图像拼接。
2.2 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是用函数对两幅图像重叠区域的像素进行融合,使得重叠区域灰度过渡自然,没有明显的接缝,按融合的流程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1)像素级图像融合。Achalakul提出一种谱屏蔽比例萎缩相结合(PCT)算法来融合超谱图像,并用PCT算法实现对CCD成像装置的图像分布式实时融合[6];Tseng提出一种用整数Wavelets变换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将低分辨的多谱图像与全彩色的图像进行融合,以生成高分辨、多光谱图像。
(2)特征级图像融合。主要包括聚类分析法、信息熵法、加权平均法、Neural Networks法、Dempster-Shafer推理法、表决法和Bayes估计法等。
(3)决策级图像融合。常用方法包括Bayes估计法、Neural Networks法、模糊聚类法和专家系统等。由于输入为各种特征信息,而结果为决策描述,因此决策级图像融合的数据量最小,抗干扰能力强。
3 折反射全景视觉
根据反射镜的类型,分为凸面反射和凹面反射。为获得更大的视场信息,通常采用凸面反射镜。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利用折射和反射光学元件扩大视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光敏元件,如CCD器件;(2)成像透镜,如常规成像透镜或远心透镜;(3)凸面反射镜,其面形为二次曲面,如球面、圆锥面、双曲面和抛物面,或高次旋转对称非球面,如图1所示。
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具有大于半球空间的视场、系统设计的柔性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近来年发展较快,已应用于如监控、视频会议、机器人导航等需要大视场的场合。根据是否满足单视点成像约束,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分为单视点成像系统和非单视点成像系统。
3.1 单视点折反射全景视觉
单视点成像指光线在进入成像系统时交于一点。监控场景的3D重构应用要求获得透视图像,需根据单视点约束来设计系统,以确保其成像符合单视点模型。Nayar等设计了抛物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这是首个比较理想的、符合针孔模型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由抛物面反射镜和远心透镜构成[7]。这个系统成像质量较好,且结构紧凑,但远心透镜成本较高。还有学者设计了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使用了透视投影成像模型,由双曲面反射镜和成像透镜组成。因为透视成像透镜成本低,使得双曲面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更加的实用。
3.2 非单视点折反射全景视觉
单视点折反射全景视觉必须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逆投影,来获得透视全景图像,因此计算量非常大。为满足实时应用需求,非单视点折反射全景成像直接获取近似透视全景图像[8],使场景中的物点坐标与成像平面内像点坐标成线性关系,实现全景成像的水平场景和柱面场景空间无畸变。也出现了角放大率不变和分辨率不变的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要确保水平场景无畸变,就要使场景中物点的水平坐标与相应像点的坐标成线性关系,而场景中物点的垂直方向坐标与相应像点的坐标成线性关系就能确保柱面场景无畸变。
4 全景视觉技术的研究方向
全景视觉技术作为光学、计算机视觉、电子、模式识别等的交叉学科,要将目前的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时机还不成熟,还要解决很多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比如实时图像拼接、自动图像拼接、彩色图像拼接、3-D立体图像拼接、全景图像的无损解算理论算法、全景视觉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方法等。
5 结语
全景视觉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图像拼接和折反射的全景视觉。该文介绍了图像拼接的特点,对图像配准和融合算法作了概述,分析图像拼接算法的研究动向。对单视点和非单视点折反射全景视觉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概述近年来全景视觉技术的研究状况,最后分析全景视觉技术的研究动向。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由于没有扫描部件,无拼接直接获得360 °的大视场,越来越受到重视,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S. K. Nayar and A. Karmarkar. 360×360 mosaics. Proc. IEEE Conf.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June 2000:388-395.
[2] 余宏生,金伟其.数字图像拼接方法研究进展[J].红外技术,2009,31(6): 348-353.
[3] 杜威,李华.一种用于动态场景的全景表示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2,25(9):968-975.
[4] 侯舒维,郭宝龙.一种图像自动拼接的快速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5,31(24):70-72.
[5] S. Peleg, B. Rousso, A. Rav-Acha, A.Zomet. Mosaicing on adaptive manifolds[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0, 22(10): 1144-1154.
[6] T. Achalakul, P. Haaland, S. Taylor. MathWeb: a concurrent image analysis tool suite for multi-spectral data fusion. Proc. Sensor Fusion: Architecture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III, April 1999: 351-358.
关键词:国际贸易;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
有利益往来就会有冲突存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中,各参与国都会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贸易争端由此发生,国际贸易发展越是迅速,贸易争端就越频繁。在新时代形势下,我国要根据贸易争端具体特点,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才能确保我国在经济贸易争端中少受伤害。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及其现状
1.何谓经济全球化
在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相互联系紧密,国家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世界经济依然成为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区域等界限日渐模糊,大家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就是普罗大众约定俗成的经济全球化概念。
2.经济全球化的现状
生产的全球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产品已经不再是单一由某个单位或者某个国家生产的,它的技术和制造分别由不同的两个经济体来完成。
贸易的全球化,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时代早已过去,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经济贸易的往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金融的全球化,世界金融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国家间的金融命脉与国际市场密不可分,互联网的发展,使全球经济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投资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资本输出不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发展中国家资本输出在国际中的地位同样不容小觑。
区域经济合作变得越发重要,各种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区域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
3.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
经济全球化即是各国经济携手共同发展,全球市场日趋统一,各国纷纷打开国门,欢迎其他国家的经济注入,在世界经济市场的基本准则下稳步发展。美苏冷战结束以后,市场经济的形成,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二战以后,世界各国致力于建立健全的全球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WTO的出现标志着全球市场经济规则的基本形成。随着WTO的成立和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也得到了相对稳定良性发展。
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争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对抗使国际贸易争端愈发激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经济互动紧密,随着发展脚步的加快,发生经济摩擦的几率随之上升。经济联系越紧密,外来经济技术的注入,与本国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争端由此开始。近年来,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迅速,长此以往,不仅对世界经济起不到恢复作用,更严重者还会破坏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
许多国家内部经济已经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失业率上升,影响社会安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与经济全球化展开拉锯,国际贸易争端变得更加激烈。
2.国际贸易争端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结构的改变,国际贸易争端已经不再局限于纺织品、汽车或信息技术方面,而是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包括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和投资等各方面。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的往来不再是单纯依靠货物的买卖,非物质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容小觑的部分,各国经济不断联系,间接投资越来越多,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也在随着贸易的领域在不断扩大。
3.国际贸易摩擦日渐频繁
以我国为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2010年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经济体,但是,同时也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发达国家不断出台针对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政策,摩擦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例如:中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中美轮胎特保案、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中欧光伏产业贸易争端等。
不光是我国,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上升,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也是由来已久。欧美之间贸易争端同样也是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制裁和反制裁斗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欧美转基因食品的争端和欧美关于牛肉的争端也是轰动一时。
4.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内容发生转变
最开始的国际贸易争端主要集中在削减关税壁垒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争端开始转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
这是由于之前的经济交流一直处于贸易自由化状态,争端也多出现在关税壁垒方面,而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许多非经贸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致使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也在随着变化。
5.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
由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国际贸易往来多发生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参与甚少,所以国家贸易争端也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解决贸易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经济实力日趋增强,在国际贸易中也有了一席之地,这种情形下发生国际贸易争端,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和意见也变得更加重要。国际贸易主体的变换,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也不再是单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了。
6.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国际贸易争端无可避免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比经济水平处于劣势,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势必引发国际贸易中发生争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对发达国家造成冲击,发达国家同样会加以防范,争端由此而起。
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同样是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各国的经济政策存在很大差异,国家贸易争端无可避免。
7.国际贸易中反倾销、保障措施等新措施不断出现
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是在WTO的规则中允许的,也是维护公平竞争的有效手段,保障措施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实施的。这些措施的合理运用是不会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严重侵害的但是,有些WTO成员国却着眼于自身眼前利益,违反国际义务,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无端生事,发起反倾销和实施保障措施,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所谓的技术壁垒也是不断出现,对进口产品进行种种限制,来保护本国经济,长此以往,不免引起国际贸易新的矛盾和冲突。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贸易争端的措施
1.对外开放,保持对国际贸易争端的清醒认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外开放的“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已是大势所趋。国际贸易争端日趋激烈,但是身为WTO成员国,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事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在也是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要想更好发展我国经济,就必须开放国门,加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乐观,时刻警惕西方强国的强权政策和经济掠夺,必须保持对国际贸易争端的清醒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国际经济贸易争端归根结底是各国之间的利益之争,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面对利益冲突,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减少争端实现共赢。
同样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其他发展国家的贸易冲突主要表现在分工定位趋同方面。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采取产业升级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方式来减少贸易争端。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冲击,中国必须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直接参与国际贸易的规则制订,才能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进程,规避国际经济贸易争端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争取应得利益,从而实现共赢。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经济贸易争端中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组织,不受WTO规则的直接管辖,不同于政府组织,也不同于任何企业单位,是介乎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特殊中介组织。
行业协会以其独特的身份参与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在避免国际经济贸易争端方面,它应对适当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对争端进行调节。行业协会掌握着本行业许多重要的出口产品数据,其中包括产品价格等方面信息,还包括进口国对该行业商品需求的政府指令,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可能出现的反倾销及时进行预警,有利于出口国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另外,行业协会还可以对整个行业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为调查方提供本行业最全面最真实的数据,以供作出较为合理的决策。
4.完善我国产业救济体系
适当的贸易保护是在WTO规则下允许的,成员国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可以根据时势对本国经济实施救济,救济手段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个国家具备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也是为本国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推行的,救济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遏制不必要的贸易争端,增强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并使本国企业在贸易争端中占据优势。
我们国家要完善产业救济体系,首先要建立企业和政府间良好的沟通环境,政府任命专人对企业申诉进行受理和负责。其次,根据WTO规则制订我国应有的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利用WTO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优惠措施,对我国的产业进行相应保护。
5.培养本国专业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各行各业的顶尖专业人才到哪里都炙手可热。在国际贸易中,培养国际贸易专门性人才,严格上岗制度,让有能之士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发挥他最大的作用。
这些专业的国际贸易人才,不光要懂得经济贸易,还有熟悉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并且熟练掌握外语沟通技能。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许多层面的竞争压力,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为杜绝在贸易各个环节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培养本国专业的国际贸易人才势在必行。
6.适当合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WTO自成立以来,解决了数百起的国际贸易争端,其中涉及众多国际和地区贸易,WTO争端解决机制一直为各成员国所信任和依赖。WTO争端解决机制有其相应的规则和程序,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同时也是经济和贸易大国,在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在贸易争端出现的时候不能盲目滥用WTO争端机制,不能刻意采取报复措施,要以磋商为主、专家组程序为辅的原则去使用。国际经济贸易涉及国家众多,一旦伤和气便会得不偿失,采取适当合理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争取大家共同协作,合作共赢。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腾飞的舞台,但随着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和重要,复杂的国际贸易争端次数也随之上升,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必须正确清醒地看待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争端作出积极防范和合理应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是与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密不可分的,要想合理解决贸易争端,需WTO各成员国之间共同协商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在面对国际贸易争端的时候,要积极发挥自身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保障本国利益,协同发展中国家,联合亚洲国家,共同应对国际贸易争端,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戴佩华.发挥行业协会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作用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12):11-14.
[2]徐丽辉.国际贸易争端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3(5):22-26.
在目前的国际关系语境中,“战略”更多地指的是国家战略。由于欧盟并非国家,“欧盟的安全战略”似乎并不存在。
不过,本文认为,无论是民族国家或者作为超国家与政府间合作混合体的欧盟,两者制定战略的目的、采用的手段以及相关战略出台的流程基本一样,讨论欧盟的安全战略是可行的。
欧盟安全战略同样也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界定。狭义上的欧盟安全战略指的是欧盟2003年出台的《欧盟安全战略》(“ASecureEuropeinabetterworld:EuropeanSecurityStrategy”,简称ESS),这也是迄今为止欧盟发表的唯一的安全战略。广义上的欧盟安全战略指的是欧盟所有为了保障欧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另外还包括体现在各种措施和手段背后的安全指导思想。欧盟安全战略体现在欧盟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中,也体现在欧盟的共同立场、联合声明、联合行动中。换言之,欧盟的安全战略不仅仅包括各种具体的文本政策,它同样体现在欧盟处理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甚至包括各种外交工具的实施规则和创立的目的等各个方面。
二、欧盟经济安全中的存在性威胁
欧盟作为超国家和政府间组织的混合体,在对外经济领域两种不同性质的安全行为主体都参与了欧盟经济议题的安全化进程。必须指出的是,虽然欧盟有数个机构成为欧盟经济安全战略的安全行为主体,但是由于欧盟本身并没有自有的经济体系,因此,作为一个组织机构的欧盟不具备经济安全议题。换言之,欧盟经济安全中的存在性威胁实际上只是对众多成员国经济安全的威胁,体现的是成员国对经济安全的认知,欧盟经济安全存在性威胁本质上是众多成员国众多经济安全存在性威胁的交集。哥本哈根学派指出,外部供给畅通与否是国家经济安全主要的存在性威胁,尽管欧盟成员国在经济结构和自然资源方面存在诸多的差异,但是它们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关注能源的供给,能源安全(主要是生化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等)成为当前欧盟最主要的存在性威胁。
生化能源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石油和天然气不仅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生化能源还是其它工业行业重要的原材料。生化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和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较远的未来也不太可能发生大的变化。虽然生化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可取代,世界生化能源也存在枯竭的可能,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并不是生化能源成为经济安全存在性威胁的根本原因。
三、欧盟的军事安全战略
现阶段,欧盟认为,地区冲突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构成了世界安全最主要的威胁。地区冲突虽然是军事安全中的存在性威胁之一,但是,对于欧盟这一特定对象而言,它很难成为欧盟军事安全的存在性威胁,其根源在于它在获得欧盟这一安全复合体诸组成单元的普遍认同上存在困难:目前并不存在普遍对欧盟成员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地区性冲突。因此,防止WMD在欧盟周边地区的传播和扩散就成为欧盟军事安全战略的主要课题。欧盟认为,一旦获得WMD,它们的危害性将超越以往的水平,到达国家间战争的高度。其次,欧盟认为欧盟边界地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将直接威胁欧盟的安全,而周边国家和地区不稳定的政治状态增加了欧盟遭受WMD攻击的可能性。再次,欧盟还认识到,邻近地区的军事冲突可能使用WMD,从而造成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这将破坏欧盟的社会安全、环境安全。
经济制裁是欧盟实施欧盟军事安全战略中最重要的民事能力之一,也是欧盟民事危机管理中使用最多的、较为有效的工具。目前在欧盟军事安全战略中,欧盟和成员国可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甚至自动采取措施对破坏防WMD扩散努力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制裁,中断和第三方国家的经济和金融联系,中止相关的贸易协定等。在需要做出相关决议时,欧盟首先由委员会做出评估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最后由理事会在CFSP的框架下采取一致同意的方式予以表决。
9月10日,2015年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腾讯投资家俱乐部“尖峰时刻――全球经济动荡与大国博弈”活动中,来自政府、国际投行、世界500强企业、学术机构的嘉宾共聚一堂,探讨全球市场波动背后的经济格局博弈,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新角色。专家们表示,中国不是世界经济的动荡之源,而是全球稳定增长之本。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中国货币政策适当灵活,将对全球金融市场起到支撑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新格局基础性的因素,就是全球经济板块化了。不同的板块发展的态势完全不一样,因此不同的板块之间产生了一些碰撞和冲击。
第一个板块,英国和美国,英美经济总体的恢复情况是非常健康的。第二个板块,欧洲和日本,仍然处在艰难的恢复中。第三个板块,俄罗斯、南非、巴西等新兴国家,以大宗产品出口为基础的经济体,它们的经济的的确确现在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第四个板块,中国经济体,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中。
这四个板块的发展态势不一样就带来了碰撞,现在国际上的碰撞点还是制度的建设,下一步会怎么演变?我觉得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有所下降,但并不等于不加息了,以半年为窗口的话,加息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那么中国呢?人民币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准国际货币,汇率政策一动,全球都盯着。由于目前一旦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化,周边贸易伙伴国家汇率亦将随之调整,所以其调整空间并不大。但与此同时,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然存在调整空间。中国的货币政策要进行适当调整,如果能够适当地灵活一点、放松一点,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都将起到支撑作用。
美银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任克英:
美国、欧洲和中国都面临各自难题
全球经济是不是真正有那么强烈的增长动力?
从美国来看,美国现在的股市不错,总市值相当于全球资本市场市值的51%;失业率5.1%是2008年以来的新低。但是美国人不像以前那样踊跃消费了,银行的储蓄达到1.3万亿美金,放款并没有匹配储蓄的增长。这是美联储在加息方面迟迟不能下最后决心的原因之一。而欧洲实行量化宽松,根本不能像美国当年那样有利有效,因为欧洲并没有那么多的债券可以购买,也没有那么多的公司债券,它的市场并没有那么深厚。
中国经济则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不完全匹配,融资跟投资的时间段也不太融合。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波动有点大,IPO也暂停了。但长远来看,如果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都能迸发出活力的话,企业就能降低融资成本。
全球经济实际上还处于很艰难的情况。所遇到的竞争、挑战、困难,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更严峻。
野村证券总部副社长岩崎俊博:
希望外资券商成为中国市场的一分子
中国经济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成熟。第一,应尽快培育一批优秀的机构投资者。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加,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更高的稳定性。第二,希望更加快、更加大力度地推广一些国内外资本流通的政策。这既可以给国内的投资人提供更多海外资产的选择,同时也可以给国外投资者提供国内投资的机会,结果肯定会使国内市场更加稳定。第三,希望中国能够进一步放开对境外券商的限制,把外资真正地引到中国市场当中,成为市场的一分子。第四,必须加速企业IPO制度相关的改革。虽然目前中国政府已把IPO的制度从许可制改为注册制的事情放在议程上了,但是具体推进的时间表不够明确。第五,加强跨行业统一监管。为了防止催大经济泡沫的风险,我们的监管必须跟上跨行业监管的统一监管潮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新型城镇化让中国经济拥有巨大动力
我们在研究欧美国家的时候忽视了一个问题,欧美国家叫饱和性增长,城镇化已经达到了90%多,收入水平已经到了顶端,需要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发展问题,所以叫饱和性增长。中国城镇化率才40%,还有一多半人在农村,还要进行空间大挪移。这个大挪移会不会产生经济的变化?
比如我们最近几年基础设施的投资,交通设施的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已经使城市发生巨大变化,是不是都结束了呢?还没有。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我们过多的投资导向偏向于和房地产相关的交通项目,然后带动新城建设,而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发展轨道交通。北京周边的轨道交通才70多公里,假如扩展到3000多公里,那会对周边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辐射?
中国有7.5亿的城镇人口,是欧盟人口的总和还要多2亿多;有两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其中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有6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有134个。这么多的城市,这么多的基础设施需求,怎么能说中国经济增长没有动力?
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解决认识不够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地方由于认识不够到位,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表现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上看,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不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化肥、激素等农业投入品。从加工、经营企业者来看,一些企业和经营者唯利是图,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置消费者的人身安危于不顾,不当使用大量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等药物,加剧了农产品的有毒有害性。特别是在流通销售环节中,不法企业和商贩在产品上再做手脚,肆无忌惮地推销有毒有害及过期变质食品。从消费者来看,部分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食用农产品认知度还不高,对无公害、绿色食用农产品相对较高的价格难以接受。“放心菜”优质不优价,势必影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推广。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去年的禽流感,给很多家禽养殖企业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县双佳农牧公司因此在短短几个月里经济损失达到500多万元。同样在去年,我县的柑桔因“甲胺磷风波”在哈尔滨身价大跌,导致石门柑桔在整个东北市场销售疲软,尽管最终证实此事纯属个人捏造,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挽回。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质量安全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事关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大事,需要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并付出努力。
提高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当前重要的是加强宣传教育。各职能部门应加强配合,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者加强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让他们明白哪些是违法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从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遵守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同时要对广大消费者加强农产品安全宣传教育,使他们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上市农产品检测结果,除了及时在市场醒目处公布外,可定期汇总,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这样不但可以震慑不法经营者,也能使消费者明白哪些东西可放心购买,哪些东西要谨慎购买。
二、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解决方法单一问题。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很多地方采取了“堵”的方法,如制订出台禁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公告,严格检验检测实行市场准入制等等。这种方法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在当前农业执法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以罚代管、以案养案”问题;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经营放开,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既得利益的驱动下,存在“堵不死”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堵”的同时,注重疏导。
据《农民日报》报道,今年中原大地夏收期间,已见不到大片大片焚烧秸秆的现象,政府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禁烧监控。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秸秆可以卖钱。麦收季节有不少农业龙头企业专门收购、加工麦秸,麦农因此而额外多了一笔收入,自然不会焚烧了。这就是堵与疏的两种绝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所以说,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从重堵轻疏中摆脱出来,在禁用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时,也要相应地开发一些实用的绿色、无害农业投入品,群众认可后,就不会去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了。就石门而言,现在是全国柑桔、蔬菜标准化示范区,是全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绿茶优势区域,已获得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体认证。要增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份额,就要在“疏”字上多下功夫。可以考虑把几十万亩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起来,改良土壤或生产饲料;可考虑把九峰实业、双佳农牧的生猪、家禽粪便利用好,解决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的肥料问题,扩大有机肥料的施用量,最终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三、处理好供与求的关系,解决机制不顺问题。
近些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无公害行动”,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客观地说,它们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旦放松,就有垮下来的危险。这其中的关键是现在还没有形成绿色农业投入品供给机制,而没有绿色农业投入品是难以生产出绿色农产品的。所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绿色农业投入品供给机制,怎样建立?我认为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它们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公司 协会 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在生产资料上包供、生产技术上包教、生产产品上包销的紧密型经济联合体,最终以优质农资换得优质农产品。我县的双佳农牧、九峰实业、北山牧业、烟草公司、金湘源等企业都与我县农户建立了这样的合作方式,形成了基地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可喜局面。特别是双佳农牧成立了双佳禽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公司 农户”的经营机制,成功推出了“六包两协助”的经营模式(六包即:公司包供应鸡苗、饲料、药物、养殖设备、包提供技术服务、包保价收回产品,两协助即:协助养殖户选址建场、协助搞好防疫),联营养鸡大户达到1600多户。公司目前已建有规模养殖基地10个,其中夹山三板生态养殖基地建有标准化鸡舍38栋,养殖面积2万多平方米。这种经营模式,解决了传统的“公司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了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缺少资金、技术、信息的问题;解决了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全程质量控制难的问题;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问题;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实现了“企业和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所以今后我们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农村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改变过去农民一家一户各自经营的局面。一旦某种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根据其品牌和产地进行彻底检查;而企业、协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定会严格自律。
四、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解决监管乏力问题。
案例一:张珍珍等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1]在该案中,患者因病于2011年1月23日入住中山医院治疗。2011年2月8日,中山医院对患者实行“肝癌介入治疗术”,术后病情突变,于2011年2月9日转入ICU病房抢救治疗,经多方位抢救无效于2011年2月12日死亡。鉴定结论显示,中山医院在用药和护理上存在过错,但无法鉴定医疗过失导致死亡的参与度。法院认为,被告的过失行为并未造成患者直接死亡,而只是导致已罹患重症的患者降低延长生命的机率,故被告承担的赔偿范围以轻微程度为宜,且应与其致害后果相适应。由于原告诉求的赔偿项目均以与患者死亡具有因果关系为基础,与被告的侵权形态不符,在无法准确量化原告合法损失的情况下,法院根据公平原则,酌定被告的赔偿范围为7万元。
案例二:新疆某医院等与丁某等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在该案中,患者出现疾患并发相应症状后,自2006年8月28日起先后入住新疆某医院、新疆某某医院、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先后经过上述三家医疗机构的诊治及三次手术均未使患者的病症完全治愈,并于2009年2月11日死亡。鉴定结论表明:患者罹患胆管癌,该病属难以早期诊断的临床疾病,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临床效果不佳。三家医院均未采用恰当的治疗方式施治,延误了治疗,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属次要责任,与损害后果存在间接因果关系。专家合议认为三家医院总体应负45%的责任,其中新疆某医院占15%,新疆某某医院占20%,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占10%。法院认为,医方对患者的不当诊断及治疗行为延误了胆管癌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判决由医方对患者的死亡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案例三: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王某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法院认为,患者王某所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即使早期发现并予以系统治疗,其预后亦难以预测,肺癌对本例死亡后果起主要作用。患者一直未终止对肺病的求治,求治行为是积极的,出现咳痰带血等症状时程较长,而中西医结合医院未进行如痰培养、定期影像学复查等系统检查。对于病情的严重性重视不足,未尽告知注意义务,使患者丧失了得到适当治疗及延长生命的机会,医院的过失医疗行为与患者所受损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对王某的损失,医院承担25%的赔偿责任。
以上三个案件均发生在2009年至2012年之间,且基本事实相似:患者本身罹患治愈率很低的疾病,在救治过程中医方存在过失,患者最终死亡。但是,法院的判决却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对损害的认定不同。在案例一和案例三中,法院将机会的丧失作为认定侵权的损害;而案例二中,法院将患者身体的损害作为认定侵权的损害。第二,赔偿规则不同。案例一中,法院考虑到医疗机构主观上存在过错为由,但鉴于因果关系不成立而选择依据公平原则,判令医方向患者支付一定的赔偿费用;案例二中法院坚持“全有全无”原则,判决被告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案例三中法院则按照原因力的比例确定赔偿的方法。第三,患者获得的赔偿不同。虽然终审判决都对患者的损害做出赔偿,但在赔偿范围上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看了以上三个案例,相信我们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法律事实几乎相同的案件,判决结果却大相径庭呢?该类案件被称为机会丧失型医疗侵权,指的是由于医方的过失导致患者被治愈或生存的机会(可能性)降低的医疗过失侵权案件。由于患者罹患的疾病本身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之一,同时导致机会丧失的过失行为也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使得该类案件中对损害的认定和赔偿变得异常复杂和困难。由于此类案件近年来才越发集中,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尚未涉及此类案件,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较为普遍,损害了法制的统一,亟待改变。
二、解决路径:放宽因果关系标准与重新界定损害
传统一般案件中,人身伤害的损害是指人身之伤、残或死亡的结果。根据侵权法传统,在认定因果关系时,要判断诊疗活动是否是患者损害事实的“必然原因”或者“不可或缺之条件”,并根据因果关系成立与否,给予受害人全部赔偿或者不赔偿。但机会丧失型医疗侵权案件有其特殊性――患者自身疾病是导致最终结果的主要原因,要满足传统侵权法“必然原因”或者“不可或缺”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非常困难,结果往往是医方不需要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另外,即使勉强接受因果关系证明上的瑕疵,最终全有全无的赔偿规则会使医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为不是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买单,又走入另一极端的不公平。为了克服传统侵权法“要么不赔,要么全赔”的救济缺陷,理论发展出两个解决途径:一是放松因果关系标准;二是重新界定损害。
(一)放宽因果关系标准
传统侵权法因果关系证明规则使得对机会丧失型医疗侵权的受害人进行救济变得非常困难。为了及时、有效救济受害人,有学者提出降低证明标准,放弃优势证据法则的要求,减轻患者对于因果关系的举证难度。认可此种学说的法院虽然放弃优势证据法则的要求,但仍然遵守因果关系“全有或全无”原则。亦即在陪审团认为被告行为系属被害人损害发生的实质因素,或不法行为对于引发损害具有实质可能性时,纵使其可能性之比率未逾50%,被告仍须对被害人之死亡负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而非相应于生存机会丧失的比例而为一定比例的损害赔偿。[2]
(二)重新界定损害
面对机会丧失案件损害认定上的困难,有些学者放弃对因果关系证明的执着,转而从重新界定损害的角度寻求突破,将受害人之治愈或生存机会的丧失作为损害。学说上将治愈或生存机会丧失本身作为可赔偿之损害的,首推美国法学教授Joseph King。根据King教授的机会丧失理论,可赔偿的损害是治愈或生存机会丧失本身,而非最终的伤、残或死亡的结果。此时,需要证明的是医方的过失与治愈或生存机会丧失本身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论采取必然因果关系说还是相当因果关系说,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都十分明确。
三、重新界定损害的方法与我国法律环境的对接问题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重新界定损害的方法更具合理性,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其一,放宽因果关系标准的方法是对传统因果关系法则的突破,其法理基础为何值得商榷。另外,如果允许机会丧失型医疗侵权案件作为一个因果关系的例外,也不利于法的严肃与统一。
其二,从实际效果来看,放宽因果关系标准只是降低了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但在赔偿上又坚持着全部赔偿规则,没有区分医方的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与疾病原本就会造成的损害,而由医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对患者进行了过度保护,形成新的不公平。
其三,重新界定损害的方法没有改变传统因果关系的判断规则和盖然性要求,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和稳定。但是,由于重新界定损害的方法将损害界定为机会丧失本身,其能否作为我国侵权法保护的客体,有待进一步探讨。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其中的“权益”,系指权利和其他法益。[3]可以看出,我国《侵权责任法》在立法模式上采用了“一般条款的概括+具体列举”的方式,保持了侵权法保护范围的开放性,为“治愈或生存机会”成为我国侵权法保护的客体提供了正当性基础。
注释:
[1]案例一、二、三均来源于北大法意网,http:///index.asp,访问日期:2013年8月20日。
[2]陈聪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195页。
一、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
(一)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劣势
1.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等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环渤海经济圈就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面积约占全国的13.31%,人口约占全国的22.2%。其优势表现在:
第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使得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是与日本、韩国产业的联合趋势的平台和纽带。同时,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和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同时如北京的中关村和天津的摩托罗拉和三星等具有相当的规模;北京、天津和大连的尤为突出。
第二,国家大力扶持,和优惠政策。最为重要的是奥运经济将为环渤海经济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据分析,在奥运会筹备期间,仅北京就计划投人20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奥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15年。这种独有的特大优势,是其他区域所不可比拟的。“十一五”时期,环渤海经济圈、以滨海新区建设为引擎,将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快速协调发展。
2.劣势
“三省两市共五个省级行政单元,一体化的行政阻力大;产业结构趋于雷同,区域内的内在产业链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关系;所有制特征相似,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大,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政府对企业干预比较大,整个区域经济带有浓厚政治经济色彩。”在这种“政治经济”的长期影响下,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即重复建设严重。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外,还有高新技术产业。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成体系,但是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彼此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链很短。此外,环渤海经济圈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分割,互相排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所以,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经济合作明显表现为,观念意识落后,行政区划干涉着区域经济的区划,蕴藏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二、存在问题
1.政府行为。在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行为具有突出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它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体现着政府的主导特征。改革前,中国政府一直扮演着“救星”的角色,“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具体说,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反映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部门保护、地方保护、相互攀比、产业趋同等问题。因而造成地区之间非市场竞争不断升级,从争投资到争项目、还有原料大战、价格大战,还有重复引进,盲目上马、到投资热、开发区热――一直到今天的基础设施热和城市化热等。,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思考政府行为的改变,促进政府做到不错位不越位、和恰当到位。刘易斯对此作用加以了概括,“如果没有一个明智的政府的积极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经济进步……另一方面,也许有许多政府带来灾难的例子……”政府的失败也许是由于他们做的太少,也可能是由于他们做的太多。
2.“龙头”带动作用不太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龙头”带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就在于有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龙头”带动。而环渤海区域的“龙头”定位慢,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行政分割严重,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区域内共有三省两市5个省级行政单元、30多个地市级行政单元。各地方政府强势介入经济发展,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整个区域经济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远大于合作意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行政阻力较大。
3.观念陈旧产业结构趋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意识开始,这是一大障碍;核心城市带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发展缺乏明显产业分工;区域保护主义存在;机制观念落后,市场意识相对淡薄等等。
4.市场通道不够顺畅。尽管从地理因素看,有区域经济专家将这个地区称为地理紧凑、通达性强、有商贸历史渊源等自然市场通道,但行政区域等严重的无形的市场制约其发展;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关键的要素市场建设没有形成;体制仍然是环渤海地区内省份难以实现互连互动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因;行政区划的力量严重束缚经济区划的自然联系,区域经济的联合比较缺乏。
三、解决的措施
1.制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在京津冀经济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应着眼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并用这些战略和规划来引导社会或民间力量参与区域发展,地方政府在制订本地发展规划时应具有区域视角,符合区域总体规划的要求。
2.按照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调整现行制度安排。比如,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地方财政的“首都财政”,推进京津冀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3.加强政府间的联合和调整,坚决排除“政治经济”色彩的影响。在目前以行政区为被考核单位考核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加由中央政府为考核主体、以经济圈为被考核单位的考核制度。要进一步制定经济区域中长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作规划,同时以大局为重;牺牲局部的利益;将有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投资,促进企业跨行政区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4.改变传统的行政体制和传统观念。改革现行的区域发展协调机制,提高推进区域合作的效率。在现有的环渤海经济区域协调发展高层论坛基础上,尽快成立由国务院领导、国家发改委牵头、各行政长官参加的环渤海经济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成立像发达国家发展中的“首都财政”专门负责研究、编制经济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并给予政策倾斜。
5.大力倡导制度创新,推动国有经济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加快环渤海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由市场来支配一切资源。赋予国有企业在市场配置下的自主决策权;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完善、加强扶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通过引导和扶持,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
6.积极加强市场建设。促进商品、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自由流动是产业转移的基本和必要手段。因此,环渤海经济不仅应加强商品市场的建设,取消地方保护,促进商品自由流动,更应重点加强生产要素市场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自由流动,提高生产要素在行政间、产业间的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7.学习两个“三角”的经验。用好一切可用资源,利用好与国际大市场的接轨的契机,利用2008奥运会的引颈和长远效益,充分发挥京津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合作和共赢。尽快实现要素配置趋于全球化,以及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和积极性最大化。
8.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多年外商在本地的投资的影响,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营销等先进理念,看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做好大文章。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问题;网络环境;解决;对策
1序言
如今人人都喜欢谈论“大数据”,而这一词的产生源自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一百多年来计算机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由于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的特点,计算机渐渐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在生活的方方方面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人们已经慢慢地开始离不开网络。但是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与计算机的发展相同步,出现了诸如个人信息被盗取、病毒等计算机安全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以已经有相关的专家学者在计算机安全问题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本文就浅谈在网路环境下计算机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在网络环境下所产生的计算机安全问题
2.1黑客窃取信息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在计算机方面具有十分高超的技术。他们有的能够破解电脑的系统自我保护机制,突破防火墙,获取自己想要的他人的信息。而有的人作为黑客,是为了政治服务,听从上级的安排窃取别国的军事政策机密。另外的一部分人并不是职业性的黑客,他们窃取别人的信息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技术高超,赢得竞争者的佩服,达到破坏的效果。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黑客,他们都是在利用了互联网的漏洞的基础上,对他人的信息进行窃取或者攻击、破坏电脑操作系统的违法行为。无论这些黑客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行为都损害了计算机的信息安全。
2.2计算机病毒感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发展也与时俱进。计算机中存在着很多的病毒,有时候即使浏览了一个有毒网页都会使得计算机感染上病毒。计算机病毒具有可复制的特性,它能从一个很小的个体通过不断的复制,最终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崩溃,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计算机病毒应对人们的解决措施也在不断地进行演化,要彻底解决病毒感染问题变得越来越难。
2.3内部人员的破坏
除了黑客窃取信息、计算机病毒感染外,内部人员的破坏也是计算机安全问题中重要的一个。有些内部人员由于被解雇对企业心怀怨言,他们很容易凭借着自己对于系统的了解,对系统造成破坏。而这种行为会对计算机安全系统造成更大的伤害。
3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3.1计算机网络
3.1.1网络的开放性
由于互联网是开放的,计算机就很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破坏。而这些破坏会通过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令人防不胜防。
3.1.2网络的国际性
在互联网开放性的基础上,全世界的计算机都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在这种条件下,你的电脑不但可能会面临来自同一地区的攻击,还是分有可能会遭受到其他国家的跨地区网络攻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计算机安全防护的难度。
3.1.3网络的共享性
互联网上的数据是可以共享的,只要你将数据上传到网络上,就会被其他人发现并使用。但是互联网数据的共享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有些心怀叵测的人会将感染了病毒的资源共享给他人,而接受数据的一方很容易就会病毒感染,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很大的破坏。其次,资源的共享很容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从而对个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3.2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计算机安全问题。
3.2.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缺陷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与计算机的运行息息相关。如果计算机运行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很容易被黑客或者病毒入侵,从而使得计算机系统崩溃,不能对计算机安全形成很好的保护。
3.2.2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问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威胁,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例如我们平时所传送的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计算机病毒传染过的。一旦进行了大规模的传输,会对很多的系统造成干扰。所以我们在进行数据的下载时应该学会进行辨别,不要下载那些来历不明的文件和因为一时的开心浏览非法、携带病毒的网站。
3.2.3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后门
程序员在编写一个程序时,往往会留一个后门,便于对程序进行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但是这就容易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程序的后门被黑客所窃取,对方就能避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协议,对系统中的机密信息进行窃取。
4计算机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技术措施
4.1.1防病毒
计算机病毒感染是计算机安全问题的一大产生原因。为了能够降低病毒对于计算机的威胁,我们应该在电脑中安装杀毒软件对电脑中的病毒进行清理。现在比较常用的杀毒软件有360杀毒、金山毒霸等。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安装杀毒软件外,应该定时对电脑进行杀毒处理。
4.1.2防火墙
如今有很多电脑都自带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就是对可访问的人进行限制,只有允许访问的人才能进入系统,而没有获得权限的人则会被隔离在系统之外。防火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黑客对于电脑系统的威胁。4.1.3数据加密对于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知道密码的人才能对数据进行访问、下载,避免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传播病毒的工具。
4.2政策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也应该受到国家的保护。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建立计算机安全法律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具体的惩罚说明,对计算机安全进行保护。其次,应该对计算机技术人员进行法制化教育,使得他们树立起一定的法制观念,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计算机安全进行保护。
4.3个人意识
应该对广大网民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不要随便浏览有毒的网站、接收陌生的资源传输,不对已被感染的资源进行二次传播。人人努力,更好的促进计算机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山.关于网络安全视角下的计算机安全软件开发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8).
[2]李培强,郑铁成.企业计算机安全运行的研究和解决[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2):33-34.
【关键词 】 安全域 场景划分 营业厅 安全
The solution of business network based on scenes-division security domains
Liang Yang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Ltd. Hebei Branch.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urban business network of China Mobile Group Hebei Co.,Lt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rawbacks and underlying security problems in urban business network, and then proposes a solution of business network based on scenes-division security domains, which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network security.
Key words security domains; scenes division; service hall; security
一、地市营业网络现状及分析
1.1 地市营业网络现状
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全省实体渠道营业网点总数达16000多个,其中自建实体渠道营业网点达1600多个,合作厅和商实体营业网点达14000多个,营业终端数达23000多个。
各地市的自建厅全部通过SDH自有传输经过MDCN上连至省业务支撑中心,但是合作厅和商实体营业厅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的方式复杂多样,经过调研,结果如下:
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邯郸七个地市分公司的合作厅/商厅均通过SDH自有传输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石家庄分公司大部分合作厅/商厅通过SDH自有传输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少部分通过公网SSL VPN方式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唐山分公司部分合作厅/商厅通过SDH自有传输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部分通过公网SSL VPN方式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租用其他通信公司企业专网VPN方式接入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再上连至省业务支撑中心;衡水分公司部分合作厅/商厅通过SDH自有传输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部分通过公网SSL VPN方式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邢台分公司少部分合作厅/商厅通过SDH自有传输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大部分通过公网SSL VPN方式经本地市的营业汇聚交换机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
图1 地市合作/厅营业网络现状结构图
各地市合作厅/商厅营业网络现状情况如上图所示:
另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近期启动了营业厅瘦终端改造工程,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逐步实现全省营业厅的瘦终端化,瘦终端服务器群在省业务支撑中心集中部署,因此在当前瘦终端尚未完全覆盖全省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全省十一个地市分公司的营业网络现状外,又将增加一个瘦终端的接入方式,全省的营业网络接入方式变得更加复杂。
1.2 地市营业网络现状分析
从上述现状描述中可以看出,针对不同性质的营业厅,没有进行有效的安全域划分:
首先,从网络层面,通过公网SSL VPN和通过租用其他通信公司企业专网VPN这两种方式接入省业务支撑中心的合作厅/商厅在地市汇聚接入时未采用双层异构防火墙安全措施,且所有类型的营业厅均直接接入地市营业汇聚交换机,未对不同性质的营业厅进行安全域隔离,在瘦终端尚未全面覆盖的过渡期,合作厅/厅等所使用的终端、业务访问行为等不能完全受河北移动公司管理,安全方面存在隐患,例如存在商操作员在非商接入域登录的现象,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影响面积较大。
其次,为满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绿色瘦终端改造工程安全性建设的需要,要求绿色瘦终端营业厅同其他性质的营业厅进行安全隔离。
二、基于安全域场景划分的营业网络解决方案
2.1 方案说明
结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地市分公司的营业网络现状和未来几年的瘦终端厅部署规划,针对11个地市分公司的营业网络进行基于安全域的场景划分如下:
将市公司的营业网络接入域划分为两个安全域,即内部接口子域和合作/子域;并划分出四个场景分别部署不同性质的营业厅,场景一为普通终端自建厅,场景二为瘦终端厅,场景三为具备传输条件的普通终端合作厅/商厅,场景四为不具备传输条件的普通终端合作厅/商厅。
自建营业厅,由于营业人员所使用的终端、业务访问行为等能够接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的管理,属于内部系统,瘦终端厅(无论是自建厅还是合作/厅)所采用的瘦终端将简化只有键盘、鼠标、显示器和外接打印机、智能卡等设备,在集中部署的服务器端采用远程桌面技术,远程桌面服务作为瘦终端的,执行营业系统的客户端应用,访问业务系统,省公司还可以根据管理需求针对营业厅的性质进行瘦终端的配置,比如自办厅可以额外配置磁盘,而合作/厅不配置磁盘等等,这种性质的营业厅能够规避营业员操作带来的安全漏洞,能够确保营业网络的安全性,因此场景一和场景二部署在市公司内部接口子域。
场景三中普通终端的合作厅/商厅因所使用的终端、业务访问行为等则不能完全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的管理,属于外部系统,因此场景三部署在市公司的合作/子域。
场景四中普通终端的合作厅/商厅因所使用的终端、业务访问行为等则不能完全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的管理,属于外部系统,由于场景四是通过公网Internet方式接入至省业务支撑系统,安全风险较厅、合作厅更大,针对此类场景的营业厅需要特殊处理,将其部署在省业务支撑系统互联网接口子域。
以上基于地市分公司安全域和省业务支撑系统安全域的四种场景划分如图2所示。
2.2 方案实施
市公司内部接口子域和市公司合作/子域中涉及的三个营业场景需要物理上隔离,需要部署统一汇聚接入交换机和路由器,场景三还要在交换机南向接口部署隔离防火墙,且与省业务支撑系统防火墙形成双层异构,如表1所示方案实施前后采取的安全措施。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各地市分公司现有地市营业汇聚交换机为Cisco3750三层交换机,背板带宽32Gbps,内存256M,端口为10/100M自适应以太端口,在现状情况下刚刚能满足需求;通过在石家庄瘦终端体验厅进行测试,每台瘦终端的带宽需求为56KB至300KB,而目前每台普通营业终端带宽约为300KB,因此瘦终端的引入对目前的带宽无影响;另外综合考虑业务远期发展和一些业务可能带来的复杂度提升以及节能降耗、最大化利用投资等因素的影响,地市公司的营业汇聚交换机采用较高性能的中端三层交换机,在交换机上通过划分VLAN来区分隔离场景一、场景二和场景三,达到物理隔离提升安全性目的,场景三在交换机南向接口部署隔离防火墙,要求此防火墙和省业务支撑系统防火墙形成双层异构以保证安全性,另外,四个场景划分后还需要重新划分IP地址。
因为MDCN和省业务支撑系统互联网接口子域负责四类场景的接入,为保证业务的顺畅访问,要求MDCN在各地市的接入节点以及省业务支撑系统互联网接口子域接入交换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不低于营业汇聚交换机的性能指标。
省业务支撑系统需要配合进行应用改造,地市公司至省公司的安全策略需要进行调整,各地市公司间互访隔离策略需要部署,以达到路由精简,降低网络节点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