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月潭作业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即引趣激趣,激发乐听;巧设疑问,激发说话;构建感情,激发读书;变难为易,激发动笔。此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在教学中获益。
【关键词】
听说读写 训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我们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更有效。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在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上始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趣激趣,激发乐听
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但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就要激趣,让他们乐于倾听。
1.故事引趣。在小学高年级教材中安排了32个“听话,说话”训练。教师要根据题目安排,找生动有趣味性的故事引发学生听话的情趣。教师在注重围绕单元专项训练的同时,更应从课文的讲读中培养学生听话的兴趣、能力。如教学《我的战友》,上课伊始,我就设置悬念,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下面老师先要讲一个故事,听仔细,比比谁能先猜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四川铜梁县人, ——同学们,这位伟大的战士是谁呢?”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听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主要内容,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课伊始,趣已浓”,让学生在整堂课本都保持高涨的情绪。
2.故错激趣。在词句教学中,老师可创设情境,巧妙插入“故错”环节,进行“换词”“增词”“删词”等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听辨能力,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同时又能使其体会文章构思之精妙,语文之优美,含义之深刻,形象之生动。如教学《日月潭》第三段,我设置这样的机会,将原文“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像月潭”故意读成“湖的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湖的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有的同学马上发现教师读错,我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分辨,让学生懂得用词的准确生动,更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二、巧设疑问,激发说话
多问和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我们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阅读上应安排复述、质疑、答问、议论等运用口语的教学活动。这是理解课文之必须,也是口语训练的极好时机。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初学第一大段后,同学们都较同情那个既冷又饿的可怜的小女孩。在上第二课时,我将原文课题改换,板书于黑板上:可怜的小女孩。不少学生发觉题目不一样,认为教师写错,我及时设疑:“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题目好吗?‘可怜’一词能不能贯穿全文的线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言。老师并没有下结论,而是因势利导,启发讨论:“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看谁更有道理呢?”这样,再次激起学生未知的浪花,打开思维的闸门。有的学生说:“小女孩不可怜。因为她五次擦然火柴,看到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小女孩跟奶奶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但更多的学生反驳:“那只是小女孩美丽的幻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并没有真的出现。”“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街头,很可怜。”“幻象越美好,越突出了小女孩生活悲惨。要想拥有幸福,小女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课文才讲小女孩‘飞走’了,也是死了——”逐层讨论,学生立场观点明显了,感受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教师继续设疑,面露疑色不解地问:“我们怎样庆祝大年夜?外国这么发达这个小女孩怎么会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呢?“教师这一问,又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在“愤”“悲”中挖掘隐藏在深处的源泉,让学生充分感受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重点,课文教学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三、构建感情,激发读书
以“读”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但单调的朗读方法只能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我们教师就要在营造课堂朗读气氛上下工夫。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多采用表演、配乐、比赛等多样化形式,激趣,让学生愿读、乐读、想读。然而真正要读出感情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技巧上作必要指导,如停顿、语气、轻重——精心选择训练点,克服学生畏惧心理。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啊”的读法,最能流露赞美之情。教师先示范进行音变训练:静啊、清啊、绿啊、奇啊。学生熟练后能享受进入课文情境的乐趣,活跃于优美语文气氛中,自然见到那一幅幅动人图画。在反复品读中就能做到以情传声、声情并茂、情景共存的境界。
四、变难为易,激发动笔
“心记不如笔记。”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科学、新颖、灵巧性的作业。动笔批画、圈点、批注记演练,真正让学生变“难作”为“乐作”。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87―01
一、“文本作业” 变为“个性形式”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学了《琥珀》,让学生试作一个“琥珀”;学过《桂林山水》、《趵突泉》、《日月潭》等课文后,举办“我的足迹”摄影展览;春天到来的时候,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到春风中去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可以写和春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可以拍摄一组反映春景春趣的照片……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被动完成” 变为“自主学习”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有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三、“整体统一” 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如学习了古诗《小池》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小池》。
2.《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3.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第一项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二项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三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小学生又具有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标准答案” 变为“合理回答”
变奏一:“文本作业” 变为“个性形式”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学了《琥珀》,让学生试作一个“琥珀”;学过《桂林山水》、《趵突泉》、《日月潭》等课文后,举办“我的足迹”摄影展览;春天到来的时候,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到春风中去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可以写和春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可以拍摄一组反映春景春趣的照片……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变奏二:“被动完成”变为“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机械、重复地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犹如疲惫不堪的渔夫在无边的苦海漫无边际地漫游。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有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变奏三:“整体统一” 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如学习了古诗《小池》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1.背诵、默写古诗《小池》。2.《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3.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1项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2项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3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
变奏四:“标准答案” 变为“合理回答”
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整合研究
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以电脑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一、明确载体与实体的关系,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是教学的实体,信息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所运用的有效载体。因此,应当把课程放在整合的重要位置,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宜与信息技术结合,恰当地选择课程整合的教学内容十分关键。通过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选用以下几类课文:具有丰富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的课文,如《朱飞回来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圆明园的毁灭》、《革命烈士诗二首》、《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较广涉及其他学科知识以及课外知识的课文,如《看月食》、《赵州桥》、《蝙蝠与雷达》、《爬山虎的脚》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隔较远,缺少感性经验的文章,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等;习作指导和习作修改、讲评课;需要创设情境的一些口语交际课。
二、钻研新课程理念,吃透教材,准确设计教学目标
在确定了整合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应当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了解语文课标中教学的根本目标,深入研究教材,进行精心备课,做到备深,备广,备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准确地对本节课进行目标定位。在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不能过高、过全,否则难以达到,应当考虑:知识技能领域培养目标,发展性领域培养目标。例如,语文科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品悟和实践,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
三、恰当运用教法,利用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确立后,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应当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考虑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媒体、网络可以运用于课堂的几个环节:新课导入阶段,通过录像、动画、游戏、故事、拼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主动探究,积极地搜集、筛选、获取、加工信息,解决学习中难点问题;运用于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超越教材,达到课内外延伸,知识螺旋上升;运用于评价,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进行网上人机、师生、生生互评。总之,网络、媒体应当运用在恰当之处,达到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所不能取代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质疑任务驱动学习、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情境创设学习等策略。
例如,《赵州桥》一课的设计我采用了观看赵州桥录像导入,创设招聘赵州桥解说员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接着学生按照学习的兴趣分为四个导游小组,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然后学生针对全文质疑,通过联系课文、网上浏览、合作交流解决疑问,突破难点;接下来请学生做解说员介绍赵州桥,说练结合,积累语言;最后网上浏览我国及世界上的现代化的桥梁,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课后完成说写结合的推荐选择性作业。
四、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巧妙整合
在设计思路基本形成后,主要的工作就是上网搜集有关信息,通过筛选、处理、加工,下载有关信息、设置相关栏目、组建模拟网站,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大量有关视频、课件、时代背景资料。针对本课教学目标以及四年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们将大量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加工,重组,选出了课文录像,的简介,有关时代背景简介,的其他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合成链接在“文本视界”、“时代背景”、“视频重现”、“总理事迹”、“讨论区”等网页栏目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在“文本视界”我们又插入了哀乐,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既定目标下组建的模拟网站和网页内容,从其教育功效来看,是信息网络平台上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资源,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
五、坚持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总结相结合,不断提高认识
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轻松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深入挖掘每个景区内涵,设计出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对不同的群体,迎合不同需要,势必为你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完美假期新体验。
选择山西商务国旅的6个理由
1、品质就是生命,诚信就是品牌
面对山西旅游行业众多的旅游同行,价格竞争已是过去式,而今更注重品质的要求。山西商务国旅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对旅游品质的控制,注册了“诚之旅”品牌,公司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都将旅游的质量视为生命,从旅游的各个环节和细微之处着手,不断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也给同行做出了标榜。
2、回访,让游客没有后顾之忧
山西商务国旅于2003 年专门成立了质量监督部,设专人负责对团队和游客的质量回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回访工作,使客人在旅游中遇到的一些小的问题都得到及时处理。公司不论是计调人员,导游人员,还是后勤人员都严格按照各自岗位的规范,从事前、事中、事后都有专人对团队和游客进行跟踪提示和回访,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旅游质量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五星级导游,为出行增光添彩
2001 年以来商务国旅在全国旅行社行业中率先实行了全员岗位星级评定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商务国旅的导游,共有5 个星级,评定标准是根据其工作年限、能力、经验、知识等多方面进行评定,作为山西旅游业的领头羊之一的商务国旅,光持有导游证的导游员就达到了50 人,其中专职带团导游就有30 人,但商务国旅的对带团服务质量方面非常严格,每年能评上公司内部五星级的导游不到5 人。
4、安全第一,开启放心之旅新篇章
商务国旅相关部门的人员每年都要进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强化安全意识。重点对司机和导游进行教育,明确接待事故等级及报告制度,确保旅游团队和客人的安全。为了减少游客长期乘车的疲劳感,公司将12 米长的旅游大巴从53 座减少到49 座,同时车队每天安排大车值班司机,从而保证团队的安全运行。山西商务国旅多年来出入境旅游的业务安全有序地发。在2007 年被山西省安全委员会评为全省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5、关怀备至,为您所能想到的一切
山西商务国旅十分注重培养员工树立对游客的热情和热心。公司拥有极富旅游操作经验且能够从细节着手的高中级管理和作业人员,在入境旅游方面,从开始的给境外直航山西的游客准备零钞,为游客准备围布和洗手水以方便上厕所,到现在的提供航空式大巴服务,在旅游车上给游客提供热咖啡,提供山西旅游地图和资料,配备雨具等,都体现了从细微之处替客人着想的精神,用自己的辛苦和辛勤,换来了游客的享受。
6、旅游零购物,倡导消费自
为了克服和减少零负团费产品对游客利益的损害,山西商务国旅于2006 年独家推出了“1+2”的港澳新产品和全程无购物的“港澳品质游”;2008 年在得到香港旅游发展局、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商务国旅设立了“优质诚信香港游”专柜;还和泰国国家旅游局合作推出了“215 泰国安心游”的产品,引导客人远离零负团费,明明白白消费,使客人不再为境外的强迫自费而报怨,真正做到了诚信旅游。
独一无二的旅游荣誉体
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是山西省一家股份制旅游企业,公司从1998 年创办,一年一个新台阶,1999 年转升国际旅行社;2000年即荣获全省最佳国际旅行社,至今已连续9 年获山西省最佳国际旅行社称号。
此外,2001 年被评为全省旅游宣传招徕先进单位;同年11 月顺利通过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山西省首家获此殊荣的专业品质旅行社;2002 年荣获中国国家旅游局特许经营出国旅游的组团社资格,并于同年在全国旅行社行业中率先进行全员岗位星级评定工作;2003 年1 月又被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旅游局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2004 年5 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级的“青年文明号”称号。2005 年泰国国家旅游局指定山西商务国旅为“泰国安心游”组团旅行社。公司于2001 年加入中国旅行社协会。2002 年加入海峡两岸旅游业联合会。如此许多的荣誉,在山西的旅行社内绝无仅有。
公司下设出境(晋)旅游中心、入境(晋)旅游中心、总经办、财务部、质监部、票证部、车队、网络部、商务会展部等部门。
公司集招徕、接待境内外游客旅游观光、商务考察、会议服务、专业考察为一体,以“用心打造诚之旅”为质量方针,秉承“在服务奉献中成就他人,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企业宗旨,不断提供满足顾客需求与良好服务质量完美结合的旅行精品。
"我愿意倾听"
个人为小家,国家为大家。家事国事天下事,对于商务国旅,对于贺志勇,自然是声声入耳、事事关心。打开董事长贺志勇在网易上的“我愿意倾听”个人博客,就会发现,他在培养员工提高业务技能的同时,更注重于对员工道德情操的培养,并通过虚拟平台与员工进行业务、心灵上的沟通,进而与社会大众进行沟通。 所以,山西商务国旅自从成立以来就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在贺志勇的带领下,2000 年积极协调、联络台湾爱国同胞捐资30万元,为忻州于条沟村建希望小学一座;2001 年向临县碛口镇贫困地区捐款5000 元;向陵川县锡崖沟希望小学捐款3000 多元;2003 年向省人民医院、山大一院、市中心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家抗“非典”医院捐赠了40000 元的“旅行支票”,向白衣战士表示了敬意,献出了爱心;2003 年在公司导游的介绍和协调下,山西商务国旅接待的入境旅游团的客人向太原市捐赠中心捐款8000 元,成为太原市捐赠中心收到的第一批海外捐款;2005 年公司为烈士后代王珍捐款4000 元,并承诺在其上大学期间每年为其提供4000 元的帮助。2006 年中秋节组织公司员工捐款2000 余元看望了太原市社会福利院的老人和小孩,为他们献上了一份爱心;2008 年4 月公司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7000 多元。
荣耀只因先行
架起一座龙城与宝岛的友谊之桥
台湾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特色突出,还有丰富的都市景观、工农业生产景观、科技园区、博物馆、展览馆等旅游资源。而山西古老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山西赴台湾旅游,有利于深入的了解台湾地区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情况,学习台湾发展旅游业的做法和经验,也利于提高山西在台湾的知名度,吸引台湾居民来山西旅游,从而加强山西省与台湾省的互动与合作。
旅客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德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什么?五邑大学政治学家、教育学家李国毅教授说:“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人们的德性品质,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教育是善事,德育乃善中之善。教育价值的体现绝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是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应使学生健康成长、品行养成、知识与智慧修成,成全学生个体,成就学生在其一生中的向善、向真、向美,进而成就亿万个幸福的家庭,最终成就一个美好的社会,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用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的善德、善行、善事。近年来,面对一些“德育太空,智育太死”的教育现状,我们坚持德育创新,把“德润校园,福泽师生”作为德育工作理念,全力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鹿泉德育品牌。
一、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打造幸福教育团队
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教育大厦的支撑者?无庸置疑,是教师。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做好幸福的教育。不言而喻,教师这个职业是幸福的职业,教师教书育人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要成就事业,要向专业化发展,培养教育工作的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是教师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怎样让教师带着教育的梦想和追求,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创造和享受幸福,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大问题。教师能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虽然与其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但在管理上创造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幸福感的机制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坚持从爱师护师入手,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打造幸福的教育团队。这其中的问题在于我们广大教师是否积极自发地去担当支撑之责。实事求是地说:未必!
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缺乏进取心,少有改革创新精神是不争的事实。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动去追求教育的幸福、执着地去创造教育的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造成这种现状有诸多原因,其中我们忽视了对教师生命的思考,缺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是根本原因。我们管理上侧重于组织层次分明、刚性约束;我们评价上重于标准和分数;我们只知给他们送去好看的桂冠,却缺乏对教师内心、情感的真正了解。太多的职业化、公认的社会公益公共服务性、行业相比之下的相对弱势性,使我们的教师内在生命力越来越脆弱,激情之火越来越昏暗。面对这一状况,我们该如何“关爱教师的生命”呢?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教师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关怀,感受到了幸福,他们才会把这些感受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才能以尊重唤醒尊重,以关怀点燃关怀,以幸福塑造幸福,以爱育爱。
我们以教师为本,启动了“爱师护师工程”,深入开展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送关爱、送温暖活动,全方位、多措施的提高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快乐感。率先在教育局机关开展了“为基层、学校和师生搞好三个服务”活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努力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目前,我市所有学校都接通了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为教师配备了台式或手提电脑,师机比达到2:1,充分满足了教师利用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的需要。我们深入开展“温馨办公室”建设,办公室由教师们自主规划设计,学校要给予物质保障,摆上鲜花、购置饮水机等。还要求学校将刚性制度“软化”为温馨提示张挂在办公室,为教师提供舒心的生活和办公环境。我们为全市教师购买人身保险,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为教师进行健康体检。我市每所学校都办好教师食堂,为教师提供丰盛的餐点,山尹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当地镇政府的支持实现了全部师生的午餐免费;宜安镇中还为教师建起了太阳能洗浴室。
市教育局每年投入50多万元,为在偏远乡镇从教的教师开通了教师班车。迄今为止,共开通了8条线路,其中城区通往市南、市北各3条,除此以外,还特地开辟了2条驶往省会石家庄市的线路,方便了全市400多位教师的上下班,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为了使教师能够安居乐业,我们启动了教师安居工程,建设了“鹿泉市园丁小区”,至今已经入住300多户,并且第二批教师住房工程也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满足教育系统有住房需求的教师;教育局和各乡镇中心校每年暑假都组织一线优秀教师进行休养观光,各学校都在教师节、教师生日等特定节日,送上鲜花和祝福,并且积极开展教职工运动会、教师文艺展演、联欢沙龙等文体活动,活跃教师业余生活。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办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从教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提振教育精神,重塑职业理想
做教师需有职业荣誉感,没有荣誉感就不会有职业幸福。所谓职业荣誉感,一般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或部门,对人们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行为给与肯定和褒奖,是特定的人从特定的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教师的劳动确实是艰苦的,但更是崇高而伟大的。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他的创造性劳动能够得到真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就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内部环境来说,应对教师予以关心、支持和尊重。既要关心改善教师的生活福利和待遇,也要支持教师去进修提升专业化水平,更要关心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和追求。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才有可能让教师心情舒畅,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尊严和幸福。
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在全市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引领教师提振教育精神,重塑职业理想。我经常对教师们说:“站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把教育做得精彩起来,做得充满诗意,那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职业生涯设计就是针对每个人特定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人发展规划,使个人的发展与单位的发展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只要教师愿意往前扩展并保持向上的心态,才有振奋人心的远景。
我们今年印发了《教师提升职业精神重塑职业理想活动实施方案》,相关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市每位教师都要做好个人发展规划,制定本人职业生涯成长发展计划书。让每位教师通过规划、设计、制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发展规划,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自己的发展现状和个性需求,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促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主动发展的意识,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出职业高原期。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用激情来做教育。教育人只有把“职业”变成“志业”才能做好教育。如果只作为单纯的谋生和养家糊口的功利之举,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职业感太沉太重,必然是没有激情和活力,个人也不愿积极创造;而“志业”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苦并快乐的追求。我们还需有一种矜持,阻击社会时代缺陷向我们教育的侵入,不能同社会缺陷顺流,而应有引领时代的豪气,尽我们的全力保护教育的圣洁之地,不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世俗的桎梏束缚教育者的激情与干劲。
做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因为我们是社会和民族文明先进的引领人,需唤回书生意气,拥有单纯明净、富于理想、激情和大爱大境的教育元素和品质,这也是我们应积极追求的职业品质。我们提倡教师读书,开展教学研究,远离社会浮华,不就是在培养我们内在的那种品质吗?我想一个缺少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想获得尊严、不想成功自己而随俗于社会中非主流意识的教师,永远不会成为好教师,获得的人生幸福也将是残缺的幸福。我们的以上尝试,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师甘为人师,善为人师,启智铸魂是境界;拥有专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师德追求;拥有走进教室就兴奋,走进家门就温馨的幸福;拥有远离社会奢华,舒张自我生命的智慧。
三、润泽校园环境和谐师生关系
(一)让校园文化“密码”随处可见
校园环境的熏陶对学生能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创建“寓教于美、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育人环境,我局制定了《鹿泉市中小学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学校在校园环境提升中,要充分结合具有深厚积淀与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让每一面墙、每一颗树、每一块砖、每一个雕塑、每一个展牌,都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有效载体,让校园文化“密码”随处可见,以此滋养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营造充盈着真、善、美的校园。
我市南铜冶小学结合德育特色绘制了“新二十四孝图”;永壁小学和台头小学结合学校阅读特色,建设了室外“悦读苑”;上寨小学开辟试验田让学生参与耕种,真正做到德育生活化;上庄小学充分展示科普特色,在校园内修建了“天文观测台”、“日月潭”和“开心润土园”,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实验初中的“抱犊园”主题花园,营造了一个优美、宁静的校园环境;实验小学的“悦读园”、“爱思亭”、“童心畅想园”和“育德园”,给学生一个优美的读书园地。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窗明几净,曲径通幽,亭台雕塑点缀其间,集文化、知识、观赏于一体,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身心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展,行为得到规范。
(二)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乃教育成功的元素之一。用信息化、思想多元化的新视角来审视师生关系,研究重构的方法和措施,而且更多的是从关注学生角度定位师生关系,才会有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有在尊重信任、沟通的桥梁上建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有谁仍旧守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旧观念,怕是没有人再买账了,这就需要我们用真爱来做教育。
总理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亲笔题写了“以爱育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打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发展的基本点。我们应该进行深思,那些冷暴力、体罚歧视学生、嫌贫爱富等师德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教育的公平,影响孩子的一生。大爱无疆,大爱无敌,春风化雨,教育要成功必须有爱,成功教育需有新型的师生关系,用爱感动教师、用爱感动学生,用爱感动社会。我们要叫响一句话“打造让学生感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让德育以情动情
丰富德育载体,激发学生情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德育具体化,以情感情、以情动情。围绕“德”字做文章,创设一系列道德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受到“德”的滋润。德育就在于能启发人性的自觉,唤醒和培养人的“善良之根”,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是“教育的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追求“真实、真诚、真情”的德育才会具有实效性。把德育渗透到各种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觉去感受、感悟,生发感动、感恩之情,从而产生“以德报德”的道德情感,在心灵深处不断孕育回报的动力。
我们让学生搜集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采取情境再现、故事讲述、查阅资料等方式,使学生在讲述、理解中明理。开展学讲“二十四孝”故事,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活动,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让学生用优雅动听的童声,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我们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学唱感恩歌曲,早晨、中午播放感恩歌曲,班队会课、思品课欣赏感恩影视剧,讲感恩故事、读感恩文章,听感恩演讲视频,使学生知道很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故事,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付诸感恩行动。德育工作有时只是一个点或一个细节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把一个点一个细节做好了,做出味道来,就会成为学校的特色,成为学校的品牌。如我市三四街小学的“感恩教育”就做的丰富多彩,效果凸显。下面是这所学校开展的一些典型的德育实践活动。
亲情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如:每天早晨父母的催床,自己生病时的彻夜呵护,自己考试、比赛、失败时的鼓励……
观察父母的变化。如:父母那饱经风霜的脸,日益增多的白发,渐变粗糙的双手,不再挺拔的身躯……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如:让孩子将自己一年的各项费用算个总账,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账,通过比较,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下每个细节,写下自己的感受,使他们体会到亲人的温暖,父母长辈的辛苦,更加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报恩诉说,交流心声
让学生通过“做家务”、“给父母揉肩捶背”、“写感恩信”等倾诉自己的所感所想;向父母长辈“送上一句问候”、“送上一首歌曲”、“送上一杯热茶”、“学做一回家长”、“学当一天家”、“给父母做一次感恩饭”等形式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学校,通过给老师“送一句问候”、“送满意的答卷”、“说句感谢的话”等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诲之恩。通过开展“我为同学做好事”、“送给同学一句鼓励话”、“牵手同进步”等活动来感激同学间的互助,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道德情感,真正体会到何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感恩自然,注重学校环境卫生。通过卫生评比、设立葫芦种植园、水培植物园、倡导低碳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生活的美好。
在特殊的日子,完成特殊的作业
利用特殊意义的节日,如感恩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创设各种感恩情境,组织各种感恩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帮助,从而学会感恩与回报,收获感恩的快乐。
以感恩家庭、感恩老师、感恩伙伴、感恩自然等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学生心中充满爱心,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